市教育部门小学教育教学意见

时间:2022-06-09 06:14:00

市教育部门小学教育教学意见

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打牢文化基础、培养广泛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为主要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推进全市小学教育内涵发展和均衡发展。

二、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全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要逐级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保证上一级计划的落实,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配套制订教学活动安排表,确保各项教学任务有序高效完成。教研室要于学期开学前两周下发教学工作要点,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在开学前一周下达,教研组和教师教学计划要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建立各级教学计划落实情况督查制度,加强教学计划的管理,确保各项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2、切实提高备课实效。一要明确备课内容和要求。备课要做到“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备练习及当堂检测),重点要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研究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学计划,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二要加强集体备课。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备课小组。凡同级部同学科两人以上任教的学校,要实行级部学科组集备;规模较小的村办小学要实行跨级部或跨学科集备。集备按照“三步一循环”(即个人初备后提出问题---集体研讨解决问题---二次备课形成个案)的程序组织,重点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集备效果。三要建立备课评价制度,学校领导要参与研究备课,结合听课情况查看教案,形成备课评价记录,记入教师业绩档案。教研室要积极收集和编写精品教学案,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3、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一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教师要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倡导启发式教学,切实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持续发展。二要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室要组织研究推出小学“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各小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探索适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益和效果。三要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把目标达成情况、学生参与度、教师作用发挥情况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指标。要层层开展听评课活动,坚持随听随评,以评促教。教研室要定期深入学校听评课,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各小学要每学期组织课堂教学评议活动,评议成绩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四要定期组织优质课、示范课评选活动。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三课”活动(组织示范课,确立学习目标;组织研究课,提供研讨案例;组织汇报课,每位教师汇报达标成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4、扎实开展作业教学。一要规范作业设置。规范作业设置种类,控制作业量。家庭作业坚持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中高年级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二要优化作业设计,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层次性。三要规范作业批改,做到及时批改,全批全改,批语要有针对性、激励性。教师要建立作业(测试)批改记录。四要加强作业讲评,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和教训,养成及时反思总结的习惯。

5、严格落实考试制度。要严格落实《省义务教育阶段考试管理暂行办法》,规范考试评价办法。小学考试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其它学科为考查学科。考试学科组织单元考试和期末考试。考试实行等级评价制。要积极探索试题内容的开放性、趣味性、探究性,做到难度适中,题量适宜。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轻松考试,快乐答卷,减轻考试压力,重在发挥诊断发现、改进纠正、激励导向的作用。考查学科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提倡采用实验操作、情景测验、成果展示、达标测试等多种考查方式。教体局将制定各考查学科的考查办法和标准。

6、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一要加强课题研究。各学校要安排专人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工作,确保课题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记录。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每学期要出示一节课题研究课、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一份阶段性总结。二要加强校本教研。校本教研要坚持随机研究和定期研究相结合。随机教研重点是利用课余时间讨论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实际问题;定期教研重点针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主题式讨论研究,每月不少于一次。三要加强教学质量调研。采用分区片调研的方式,搞好学业水平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指导和改进教学。

三、坚持育人为本,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1、明确德育目标和任务。重点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认真开好《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并结合开发校本课程,进一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通过开展诵读经典、感恩教育等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坚持知、情、行相统一,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完善各年级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形成本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特色。

2、不断拓宽德育渠道。一要发挥课堂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各学科教师均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中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自觉、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二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儿童节、国庆节及清明节、仲秋节等重要节日和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升旗等活动,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提高德育效果。三要积极组织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学校要建立校外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并要积极开展家校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逐步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格局。

3、加强德育管理工作。学校要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将德育工作任务分解到学校各管理部门,列入教职员工岗位职责范围,力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完善德育工作考评体系,将德育工作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分别列入教师业绩考评和学校绩效考核。各级要定期组织开展德育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评选活动。

4、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人文化、教育化”建设。学校要合理安排校园规划,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建筑、植被以及校园宣传栏、橱窗、黑板报等,张挂校训校徽、名言警句、艺术作品,争取“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努力创设整洁优美和谐的良好校园环境。

四、深化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严格落实课程方案。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定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随意调整课程和课时,不得以任何名义挤占音乐、美术、科学、品德与社会(生活)、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课时。要开好安全教育、传统文化、环境教育、科学发展观等地方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好校本课程,为学生成长搭建广阔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各学校课程表、各学科教学进度表和专兼职教师任课一览表要于学期初报上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备案。学校要建立每日巡课制度,重点巡查课程表执行情况;各级要建立课程落实情况督查制度,重点检查课程实施和教学进度,督查情况记入单位年度教学工作考评。

2、充分利用校内时间培养学生广泛兴趣。一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通过改革教法和学法,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探求各种知识的兴趣。二要充分利用活动课时间,开展各类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潜能。学校要加强对兴趣小组的组织管理,每学期制定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和指导教师。活动课内容列入学校总课程表及班级课程表。学校要建立兴趣小组活动检查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积极性。要开放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室、语音室等各种活动场所,为学生兴趣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要利用活动课时间突出加强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要突出抓好体育锻炼,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3、努力开发校外学生兴趣培养空间。小学生的校外时间相对充裕。学校要加强学生校外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节假日、双休日学习与生活计划,指导学生开展有利于促进个性发展的读书成长、自然观察、社会考查、科学探究、参观游学等课外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和教师要主动与少年宫(馆)、儿童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艺术馆、体校等校外教育单位建立联系,充分利用这些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确保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10天,学校要统筹安排,统一计划,保证活动效果和安全。

4、完善兴趣培养的评价激励机制。一要大力开展各种才艺展示活动。各级每学年要有计划地组织各学科学习技能展示活动,组织好运动会、艺术节等大型文体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提供机会和舞台。二要进一步完善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评价办法,促进学生潜能开发。音乐学科要重视歌唱、器乐、舞蹈等技能的考查,体育学科要突出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考查,美术学科要重视绘画与手工能力的考查,科学学科要注重科学知识和实验能力的考查,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要注重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计算机学科要注重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考查,写字教学要注重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规范用字和书写能力的考查,普通话教学要注重学生普通话规范程度、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查。各学科考查情况列入教师和学校的教学质量考评。

五、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教师整体素质

1、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实施校长素质提升工程。一要完善小学校长选拔任用管理制度,结合竞争上岗制,切实把思想政治素质好、驾驭全局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小学校长岗位。二要实施小学校长三年培养计划。加大岗位培训力度,重点加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改理念和领导艺术等内容的培训;开展校长挂职锻炼活动,每学期选派部分校长到优秀学校学习;建立校长读书会制度,开设校长论坛,定期组织校长理论研讨、经验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校长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三要建立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结果作为任期目标的主要指标。任期目标完成情况与校长选拔任用、评先选优、绩效考核直接挂钩。教体局将定期开展“优秀校长”评选活动。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一要完善班主任选拔任用机制,切实将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选拔到班主任岗位。二要加强班主任培训。各级要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突出班级管理艺术、学生德育、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三要开展班主任校本教研,积极探讨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新理念、新方法。各级要定期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案例研讨、参观考察等活动,促进班主任业务能力的提高。四要健全班主任考核奖励机制。各单位要结合落实绩效工资制,进一步完善班主任考核办法,落实班主任待遇,并在选拔任用、评先选优、职称评聘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进一步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3、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各级要建立骨干教师长期培养计划,围绕教育新理念、教学新方法,加强专题培训,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要建立骨干教师表彰激励机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开展教学研究;教研室要在业务教学研究活动中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听课、点评、指导,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逐步建立市、镇、校三级小学骨干教师梯队,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4、加强教师全员培训。要在优先配置好农村小学英语、科学、音体美等专业学科教师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农村教师全员培训。各级要针对农村小学规模小、较分散的实际,因地制宜组织不同层次的集中与分散培训。培训要重点围绕教材和教法两方面内容开展,切实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坚持培训与评价相结合,培训结果纳入教师业绩考核。要鼓励和引导教师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更新知识储备。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三字一话一画一机(计算机)基本功”练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同时,要不断加强师德建设,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努力让教师成为爱岗敬业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终身学习的模范,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总体素质。

六、落实保障措施,不断提高学校服务水平

1、改善办学条件。各级要强化经费统筹,结合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仪器设施配套工程,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促进区域内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要坚持建、管、用并举,不断充实和完善实验仪器、艺体教育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健全仪器设施管理使用制度,提高仪器设施利用率,满足教学需要。

2、加强财务管理。各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使用经费,压缩非正常性开支,确保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教学工作。要设立师资培训专项经费,保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及教研活动的需要。要认真落实有关救助政策,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和残疾适龄儿童接受小学教育。

3、抓好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校园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突出加强学生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学生危险防范意识,增强自护自救能力。要加强学校门卫管理,严格实行登记询问制度,严防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严禁学生随意外出。

4、抓好卫生管理。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将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食堂卫生作为学校卫生工作重点,建立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确保教学场所的空气、照明等符合卫生要求。定期进行公共卫生和健康知识讲座,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证用眼卫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七、强化组织领导,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小学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地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办要加强对辖区内各小学的统筹管理,研究制定加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方案、目标、措施,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投入,完善管理考核机制,切实促进各小学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学校要结合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抓规范、促管理、强落实,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完善评价机制。要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建立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综合、动态的学生成长档案,统筹考察学生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的学业成绩,坚持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建立教师多元评价体系,不仅评价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业考试成绩,同时要评价师德、教学常规、教学基本功、专业成长、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和所教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等内容。改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办法,重点考察学生考试学科的学业成绩(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音体美等考查学科以及写字、普通话、计算机等基本能力达标率、优良品行养成率,引导和促进育人质量的全面提高。

3、强化监督检查。各科室、各镇办要结合职能,科学制定各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内容和标准,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普查与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并针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加强指导,以查促改,促进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要及时发现典型,培育经验,及时总结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小学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