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系统工作总结及计划

时间:2022-03-15 11:10:00

工商系统工作总结及计划

届党代会以来,市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工商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重点围绕市场主体增量、市场秩序优化、放心消费保护、自身队伍建设“三项行动一项建设”四个重点,全面开展各项工作,为打造“湖北工业强市、滨江宜居城市和长江经济带强劲增长极”,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一、服务经济发展有了新成绩

1.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3721户,比年底上升21%;其中内资企业345户,比年底下降32%,注册资本128876万元,比年底下降17%;私营企业1225户,比年底上升47.4%,注册资本287117.46万元,比年底上升219%;个体工商户12151户,比年底上升22%,资金数额35262万元,比年底上升34%。

2.支持园区项目建设。建立了局领导定点联系园区制度,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服务顾问团”,实行“企业直通车”服务。相继出台了《全力服务市域经济发展的十条实施意见》、《全力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意见》,为园区企业提供全程跟踪服务。通过找项目,搭平台,搞对接,促进一批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园区,五年来,共为园区内208家企业办理了登记注册手续,注册资金115823万元。

3.多方搭建融资平台。市局充分发挥动产抵押登记,五年来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64件,为企业融资10.2亿元;自年《股权出质登记办法》出台后,市局办理了15起股权出质登记,为企业获得融资10061万元。

4.支持商标品牌战略。五年来,全市共申报注册商标207件。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内注册商标515件,其中农产品商标129件,国际注册5件。全市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占宜昌市驰名商标总数的23%;湖北省著名商标10件,宜昌市知名商标13件,地理标志2件。我市中国驰名商标数、宜昌市知名商标数位列宜昌各县市区之首。

5.服务新农村建设。五年来,市局累计发展农村经纪人186户,比06年增长186%;签订“订单农业”合同41400万多份,比06年增100%;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行以来,全市累计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76个,自然村覆盖率88.88%,成员总数5010人,出资总额32508万元,户均出资184万元。

二、监管执法有了新成果

1.强化以食品为主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市局积极引导和督促经营者建立健全并落实“五项制度”,目前辖区内建立“五项制度”的经营户比例达到100%,并于年开始推行食品经营进销台账和监管台账,目前已实现“三账合一”。全市共建立食品经营示范店102户。五年来,检查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户90000余户次,利用快速检测箱检测食品9560个批次,查处食品违法经营案件314件,收缴不合格食品6275件(箱),下架退市不合格食品1328公斤。

2.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五年来,市局开展了反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制假售假、商标侵权、虚假违法广告、打击传销、打假保名优、“反欺诈、树诚信”、打击危害消费安全违法行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整治、商品质量专项整治、农资市场、扫黄打非、打击“黑网吧”、砖瓦行业、不合格乳制品(奶粉)清查等120多次专项整治,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3.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五年来,我局共查办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742件,案值2478.84万元。其中:产品质量类案件145件,不正当竞争案件109件,商标类案件46件,企业登记类案件53件,无照经营案件1154件,其它类案件176件。红盾护农案件249件,食品安全类案件314件。

三、消费维权有了新进展

在辖区内广泛开展消费维权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的建设工作,五年来,我局共建立“两站”281个,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申投诉。认真开展年度“3·15”主题宣传执法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地开展监测工作,逐步形成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抽检、经营主体自检和消费者送检的商品质量监测体系,受理消费者申(投)诉案件980件,办结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26.45万余元。

四、信用体系建设有了新保障

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监管”为切入点,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省、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申报工作,五年来,共有44户企业荣获和继续保持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殊荣。以构筑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的信用档案数据库平台为基础,为全市12151户个体工商户全面建立信用分类数据库和台账,安排专人对历年以来的企业基本档案进行清理、完善并全部予以归档,目前,已清理企业、个体档案2万余份。并对多年来应注销、吊销的145户企业经营执照进行了集中吊销。

回顾五年的工作,全局干部职工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我们也深感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我们的思想观念还需进一步更新;推进职能转变、提高监管效能的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建设“三个过硬”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工作还需进一步抓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行政效能,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立新功。

今后五年工作打算:

一、服务发展,促进市域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

今后五年,全市力争每年新注册企业15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0%以上;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新申请注册商标30件;新增1-2件省著名商标;积极帮扶“今贝”、“白银”争创国家驰名商标,力争新增1-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一是以促进市场主体增量发展为重点,深化和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深化市场主体准入便捷措施,推进网上办事平台建设;推行工商登记服务员制度,为市场主体准入提供专事服务;优化市场主体发展服务,将相关企业和市属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纳入“直通车”服务范围,及时掌握企业需求,主动跟进服务;进一步健全完善工商企业联络员制度,为市场主体提供“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的联络服务;积极引导全民创业。

二是以推动“两市一极”发展目标为重点,创新服务新型工业化建设。全力服务“两市一级”总体战略及建立“一核六级”生产力布局,打造园区承接平台、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扶持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提升壮大传统产业优势、突破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是以切实落实服务举措为重点,深化和服务农村社会发展。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个体工商户、各类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进一步综合运用法规、登记注册、商标、广告、合同、市场规范等多种职能作用,促进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实施合同示范文本工程,健全完善合同示范文本体系,扩大农业订单覆盖范围。

四是以充实完善商标数据库管理和促进商标注册增量为重点,实施新一轮商标战略和品牌创建。指导和激励各类市场主体申请商标注册,增大品牌创建,运用商标资产开拓市场;引导扶持企业争创知名、著名、驰名商标,继续加大商标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

二、依法行政,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

一是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切实把法律咨询、行政劝导、行政警示等非强制手段融入日常监管执法,实行行政建议,引导市场主体依法经营。二是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全面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和依法治理工作,增强干部队伍自身依法行政能力,规范自由裁量。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创新思维,善于挖掘,在查办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等大要案寻求突破,营造健康良性的经济环境。

三、市场监管,构建和谐稳定的消费环境

一是突出重点,切实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结合我市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对超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检查力度,对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进行重点监管,将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对经营过期食品、不合格食品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二是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家电下乡”、黑网吧清查等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对无照经营的查处力度,协同有关部门,重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三是发挥工商部门职能作用,构建农贸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协助完成五柳树农贸市场及马半路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

四、消费维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受理、转办、反馈、督办工作机制,及时受理消费者的咨询、举报和申诉,依法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力争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依托现有“一会两站”,把“”触角向社区、农村、商场、学校等延伸,把行政调解站与“一会两站”建设结合起来,把12315维权调解与社会管理创新结合起来来,实现维权工作由事后调解向事前规范转变,维权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开展“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经过3-5年的努力,初步建立安全、放心、和谐的消费环境,把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具有影响力的放心消费城市之一。

五、创先争优,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一是市局将通过创建“六型”机关活动,扎实推进全局开展创先争优。建立“首问责任窗口”、“服务接待窗口”,发挥窗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树立窗口服务单位良好形象;二是加强学习教育培训,组织全员对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使干部职工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明显提高。三是加强基层工商所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陆续完成七个基层所、局机关办公楼的新建、装修工作,彻底改变基层工商所陈旧、落后的办公现状,加强基层工商所内部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有效提升部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