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税务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25 08:21:55

工商税务管理

工商税务管理范文篇1

**年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狠抓**重要思想教育,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

主要奋斗目标是:保持县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创建市级文明单位。

按照上述要求,今年精神文明建设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学习,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中央适时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们要紧紧围绕《纲要》的贯彻实施,切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每周一、三、五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经济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知识等,通过学习,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起热爱党、热爱财政工作的坚定信念,进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二是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积极倡导和宣传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制定和完善我局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规范,把道德规范和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使基本道德规范落实到职工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去;三是要继续深入开展**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把宣传**重要思想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职工反复对照检查,深刻剖析自己,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要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彻底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人难见”的衙门作风;四是继续在干部职工中开展《公民道德常识》和《党员干部读本》学习考试活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提高他们的基本道德素质和政治思想觉悟,从而做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优质服务的模范;五是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设立精神文明建设专栏、政务公开栏、学习**专栏、学习园地和光荣榜等,及时报道工作中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同时,要加强精神文明宣传网络建设,责成专人负责我局局域网上内容的更新、维护工作,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力度。

二、订制度,规范服务行为

完善的制度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今年我们要把制度建设放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首位。在完善以往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完善机关考勤制度,每日不定时进行查岗,发现有脱岗、串岗、上岗干私活等现象及时予以纠正,通过严格的制度,使职工做到工作有重点、行动有准则、过失有约束、错误有处罚。

工商税务管理范文篇2

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是近年来税务部门对纳税人实施有效监控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征管法》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省局工商税务登记信息对比软件正式在地税系统推广使用,工商地税业户登记信息对比制度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其遏制漏征漏管、减少税款流失的作用日渐显现,对征纳双方都加了一把锁。通过调查发现,各地普遍存在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不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业户登记量存在差距或登记内容不符。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

(一)、存在一户多证(营业执照)现象

一是业户为在银行开设多个账户而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国家为强化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对企业银行帐号实行一户一账号制度,即一个企业只能在银行开设一个经营账号,禁止多头开户。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如企业内部实行部分承包或部分私营、部分合资等,户中户现象较多,一些大型企业其内部分工日益精细化,在会计核算上采取分类或分部门核算,统一纳税的方式,企业为方便经营和便于资金管理,需要在银行设立多个户头,但在现行制度下只能通过办理多个营业执照,来实现在银行部门开设多个账户的目的。二是一些企业为获取优惠政策而办理多个工商执照,如假外资、假福利企业等,或为达到偷逃税目的而实施账外经营或多套账、明暗账,或为假公济私而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其实质还是一个企业。三是企业为贷款需要办理多个营业执照。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做保证,在金融业日益企业化、市场化的今天,没有担保很难贷出款来,贷款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尤其是一些非国有企业。一些企业便独辟蹊径,通过虚构企业,以互相担保的方式来骗取贷款或在企业在未还清旧贷而得不到新贷的情况下改换门面重新要求贷款,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一些大型企业,是造成企业一户多证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企业在办理多个工商证后,一般不会再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证,而是以初始税务登记作为税务管理的凭据。

(二)、工商部门注销登记不及时

表现在工商部门对破产倒闭或由于其他原因早已不复存在的业户注销登记不及时,长期挂账,即只增不减,长期累积形成工商注册存档业户多于实际存在户。其原因包括:一是业户停业或倒闭后,未按要求到工商部门办理注销工商登记手续;二是企业在重组、买卖后,办新不销旧;三是企业在其法人或经营内容发生变化后,不按规定变更工商登记,而是重新办理工商登记,旧证随意丢弃,造成长期挂帐。

(三)、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衔接不到位

按《征管法》要求税务登记的注册、变更是以工商登记的注册变更为前置条件的,而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两张皮现象。一方面工商税务在信息共享方面虽然迈出了很大步伐,但仍缺乏受制度约束的信息反馈或传递机制,双方在业户登记流程上并无有效的衔接机制,以当前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水平,在没有税务机关的有效督促下,纳税人办理工商证后一般不会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证;二是由于二者执法性质和内容不同,在登记范围、管理要求上都有所不同,“两证”在办理流程和手续上缺乏相互制约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办各证的现象,这直接造成双方在登记户数和内容上的不同;三是工商税务工作特点和执法重心不同,造成了工商部门与税务部门难以在对工商业户管理方面形成合力。

(四)、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不到位

纳税人怠于办理税务登记是造成工商税务业户登记量差距较大的根本原因。一是长期以来,税务机关只注重对税收执法或有关征税问题的宣传,对税务登记方面的有关规定宣传的少,业户对税务登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在办理工商登记后不知道还需要办理税务登记;二是业户缺乏规范经营意识,而且其经营受多部门管理,各种证件手续、规费、手续费较多,业户对办理各种证件本能存在抵触情绪,往往是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执法部门抓的紧就办,抓的不紧就不办;三是纳税人为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以不办证的方式来逃避税务机关的正常管理;四是就当前来讲,业户的纳税意识还较低,能够自觉办理税务登记的业户很少,其办证动力往往来源于税务机关的执法压力,查到就办,查不到就不办,给税务人员执法带来很大困难。对这些业户税务机关一旦监控不到位,就会形成税务登记漏办现象。

(五)、税务机关管理不到位

一是受任务因素影响,重税轻管思想在一些税务人员身上还存在,对税务登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把税收上来就行了,纳税人办不办证无关大碍,以至在日常管理中对纳税人不办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在征管考核中存在重书面资料,轻实际管理的现象,而且分片管理还是当前基层征管的一种主要方式,管理人员所辖业户办证越多,意味着纳入规范化管理的业户越多,工作量越大。为提高考核质量,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力度,尽可能选择一些纳税信誉好的业户办证,以减轻征管难度,获得较好的征管“效果”;三是受关系税、人情税影响,个别税务人员存在好人主义,工作中执法不到位,致使一些业户漏办税务登记;四是受任务因素影响,对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现象不是采取积极的执法态度,而是纳入零散税或作为机动户进行管理,任务紧时管理则紧,任务松时管理则松,甚至把这些业户当成了调剂税收收入的“机动户”。五是不廉洁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一些纳税人税务登记的漏登。税务部门执法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业户漏办税务登记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六)、农村业户特点影响

一是在农村地区,业户量大,规模小,税额小,零星分散,经营时间、内容和地点不稳定,变更频繁,加之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很难做到对其实施全面、有效监控和规范化管理,致使一些业户漏登或被纳入零散税范畴。二是当前农村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规范经营意识普遍较低,被动办证可以说是当前基层税务登记管理的一个基本特点,尤其在农村地区,能够自觉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较少,大多数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是在税务机关的压力下完成的。农村业户难征难管的特点直接影响着登记率的提高。

二、强化工商税务登记信息共享的举措

(一)完善工商地税业户登记信息适时通报制度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的渠道。一是在业户新办工商登记或变更登记内容后,工商部门及时向税务部门通报,以便税务部门及时掌握业户登记动态,同时税务部门要将有关情况向工商部门反馈,加强监控;二是双方在发现业户应办未办“两证”或涉证事项应变更未变更情况后及时向对方通报,以责令其改正。

工商税务管理范文篇3

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是近年来税务部门对纳税人实施有效监控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征管法》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省局工商税务登记信息对比软件正式在地税系统推广使用,工商地税业户登记信息对比制度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其遏制漏征漏管、减少税款流失的作用日渐显现,对征纳双方都加了一把锁。通过调查发现,各地普遍存在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不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业户登记量存在差距或登记内容不符。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

(一)、存在一户多证(营业执照)现象

一是业户为在银行开设多个账户而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国家为强化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对企业银行帐号实行一户一账号制度,即一个企业只能在银行开设一个经营账号,禁止多头开户。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如企业内部实行部分承包或部分私营、部分合资等,户中户现象较多,一些大型企业其内部分工日益精细化,在会计核算上采取分类或分部门核算,统一纳税的方式,企业为方便经营和便于资金管理,需要在银行设立多个户头,但在现行制度下只能通过办理多个营业执照,来实现在银行部门开设多个账户的目的。二是一些企业为获取优惠政策而办理多个工商执照,如假外资、假福利企业等,或为达到偷逃税目的而实施账外经营或多套账、明暗账,或为假公济私而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其实质还是一个企业。三是企业为贷款需要办理多个营业执照。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做保证,在金融业日益企业化、市场化的今天,没有担保很难贷出款来,贷款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尤其是一些非国有企业。一些企业便独辟蹊径,通过虚构企业,以互相担保的方式来骗取贷款或在企业在未还清旧贷而得不到新贷的情况下改换门面重新要求贷款,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一些大型企业,是造成企业一户多证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企业在办理多个工商证后,一般不会再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证,而是以初始税务登记作为税务管理的凭据。

(二)、工商部门注销登记不及时

表现在工商部门对破产倒闭或由于其他原因早已不复存在的业户注销登记不及时,长期挂账,即只增不减,长期累积形成工商注册存档业户多于实际存在户。其原因包括:一是业户停业或倒闭后,未按要求到工商部门办理注销工商登记手续;二是企业在重组、买卖后,办新不销旧;三是企业在其法人或经营内容发生变化后,不按规定变更工商登记,而是重新办理工商登记,旧证随意丢弃,造成长期挂帐。

(三)、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衔接不到位

按《征管法》要求税务登记的注册、变更是以工商登记的注册变更为前置条件的,而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两张皮现象。一方面工商税务在信息共享方面虽然迈出了很大步伐,但仍缺乏受制度约束的信息反馈或传递机制,双方在业户登记流程上并无有效的衔接机制,以当前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水平,在没有税务机关的有效督促下,纳税人办理工商证后一般不会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证;二是由于二者执法性质和内容不同,在登记范围、管理要求上都有所不同,“两证”在办理流程和手续上缺乏相互制约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办各证的现象,这直接造成双方在登记户数和内容上的不同;三是工商税务工作特点和执法重心不同,造成了工商部门与税务部门难以在对工商业户管理方面形成合力。

(四)、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不到位

纳税人怠于办理税务登记是造成工商税务业户登记量差距较大的根本原因。一是长期以来,税务机关只注重对税收执法或有关征税问题的宣传,对税务登记方面的有关规定宣传的少,业户对税务登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在办理工商登记后不知道还需要办理税务登记;二是业户缺乏规范经营意识,而且其经营受多部门管理,各种证件手续、规费、手续费较多,业户对办理各种证件本能存在抵触情绪,往往是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执法部门抓的紧就办,抓的不紧就不办;三是纳税人为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以不办证的方式来逃避税务机关的正常管理;四是就当前来讲,业户的纳税意识还较低,能够自觉办理税务登记的业户很少,其办证动力往往来源于税务机关的执法压力,查到就办,查不到就不办,给税务人员执法带来很大困难。对这些业户税务机关一旦监控不到位,就会形成税务登记漏办现象。

(五)、税务机关管理不到位

一是受任务因素影响,重税轻管思想在一些税务人员身上还存在,对税务登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把税收上来就行了,纳税人办不办证无关大碍,以至在日常管理中对纳税人不办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在征管考核中存在重书面资料,轻实际管理的现象,而且分片管理还是当前基层征管的一种主要方式,管理人员所辖业户办证越多,意味着纳入规范化管理的业户越多,工作量越大。为提高考核质量,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力度,尽可能选择一些纳税信誉好的业户办证,以减轻征管难度,获得较好的征管“效果”;三是受关系税、人情税影响,个别税务人员存在好人主义,工作中执法不到位,致使一些业户漏办税务登记;四是受任务因素影响,对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现象不是采取积极的执法态度,而是纳入零散税或作为机动户进行管理,任务紧时管理则紧,任务松时管理则松,甚至把这些业户当成了调剂税收收入的“机动户”。五是不廉洁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一些纳税人税务登记的漏登。税务部门执法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业户漏办税务登记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六)、农村业户特点影响

一是在农村地区,业户量大,规模小,税额小,零星分散,经营时间、内容和地点不稳定,变更频繁,加之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很难做到对其实施全面、有效监控和规范化管理,致使一些业户漏登或被纳入零散税范畴。二是当前农村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规范经营意识普遍较低,被动办证可以说是当前基层税务登记管理的一个基本特点,尤其在农村地区,能够自觉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较少,大多数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是在税务机关的压力下完成的。农村业户难征难管的特点直接影响着登记率的提高。

二、强化工商税务登记信息共享的举措

(一)完善工商地税业户登记信息适时通报制度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的渠道。一是在业户新办工商登记或变更登记内容后,工商部门及时向税务部门通报,以便税务部门及时掌握业户登记动态,同时税务部门要将有关情况向工商部门反馈,加强监控;二是双方在发现业户应办未办“两证”或涉证事项应变更未变更情况后及时向对方通报,以责令其改正。

工商税务管理范文篇4

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是近年来税务部门对纳税人实施有效监控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征管法》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省局工商税务登记信息对比软件正式在地税系统推广使用,工商地税业户登记信息对比制度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其遏制漏征漏管、减少税款流失的作用日渐显现,对征纳双方都加了一把锁。通过调查发现,各地普遍存在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不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业户登记量存在差距或登记内容不符。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

(一)、存在一户多证(营业执照)现象

一是业户为在银行开设多个账户而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国家为强化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对企业银行帐号实行一户一账号制度,即一个企业只能在银行开设一个经营账号,禁止多头开户。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如企业内部实行部分承包或部分私营、部分合资等,户中户现象较多,一些大型企业其内部分工日益精细化,在会计核算上采取分类或分部门核算,统一纳税的方式,企业为方便经营和便于资金管理,需要在银行设立多个户头,但在现行制度下只能通过办理多个营业执照,来实现在银行部门开设多个账户的目的。二是一些企业为获取优惠政策而办理多个工商执照,如假外资、假福利企业等,或为达到偷逃税目的而实施账外经营或多套账、明暗账,或为假公济私而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其实质还是一个企业。三是企业为贷款需要办理多个营业执照。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做保证,在金融业日益企业化、市场化的今天,没有担保很难贷出款来,贷款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尤其是一些非国有企业。一些企业便独辟蹊径,通过虚构企业,以互相担保的方式来骗取贷款或在企业在未还清旧贷而得不到新贷的情况下改换门面重新要求贷款,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一些大型企业,是造成企业一户多证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企业在办理多个工商证后,一般不会再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证,而是以初始税务登记作为税务管理的凭据。

(二)、工商部门注销登记不及时

表现在工商部门对破产倒闭或由于其他原因早已不复存在的业户注销登记不及时,长期挂账,即只增不减,长期累积形成工商注册存档业户多于实际存在户。其原因包括:一是业户停业或倒闭后,未按要求到工商部门办理注销工商登记手续;二是企业在重组、买卖后,办新不销旧;三是企业在其法人或经营内容发生变化后,不按规定变更工商登记,而是重新办理工商登记,旧证随意丢弃,造成长期挂帐。

(三)、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衔接不到位

按《征管法》要求税务登记的注册、变更是以工商登记的注册变更为前置条件的,而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两张皮现象。一方面工商税务在信息共享方面虽然迈出了很大步伐,但仍缺乏受制度约束的信息反馈或传递机制,双方在业户登记流程上并无有效的衔接机制,以当前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水平,在没有税务机关的有效督促下,纳税人办理工商证后一般不会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证;二是由于二者执法性质和内容不同,在登记范围、管理要求上都有所不同,“两证”在办理流程和手续上缺乏相互制约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办各证的现象,这直接造成双方在登记户数和内容上的不同;三是工商税务工作特点和执法重心不同,造成了工商部门与税务部门难以在对工商业户管理方面形成合力。

(四)、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不到位

纳税人怠于办理税务登记是造成工商税务业户登记量差距较大的根本原因。一是长期以来,税务机关只注重对税收执法或有关征税问题的宣传,对税务登记方面的有关规定宣传的少,业户对税务登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在办理工商登记后不知道还需要办理税务登记;二是业户缺乏规范经营意识,而且其经营受多部门管理,各种证件手续、规费、手续费较多,业户对办理各种证件本能存在抵触情绪,往往是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执法部门抓的紧就办,抓的不紧就不办;三是纳税人为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以不办证的方式来逃避税务机关的正常管理;四是就当前来讲,业户的纳税意识还较低,能够自觉办理税务登记的业户很少,其办证动力往往来源于税务机关的执法压力,查到就办,查不到就不办,给税务人员执法带来很大困难。对这些业户税务机关一旦监控不到位,就会形成税务登记漏办现象。

(五)、税务机关管理不到位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是受任务因素影响,重税轻管思想在一些税务人员身上还存在,对税务登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把税收上来就行了,纳税人办不办证无关大碍,以至在日常管理中对纳税人不办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在征管考核中存在重书面资料,轻实际管理的现象,而且分片管理还是当前基层征管的一种主要方式,管理人员所辖业户办证越多,意味着纳入规范化管理的业户越多,工作量越大。为提高考核质量,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力度,尽可能选择一些纳税信誉好的业户办证,以减轻征管难度,获得较好的征管“效果”;三是受关系税、人情税影响,个别税务人员存在好人主义,工作中执法不到位,致使一些业户漏办税务登记;四是受任务因素影响,对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现象不是采取积极的执法态度,而是纳入零散税或作为机动户进行管理,任务紧时管理则紧,任务松时管理则松,甚至把这些业户当成了调剂税收收入的“机动户”。五是不廉洁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一些纳税人税务登记的漏登。税务部门执法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业户漏办税务登记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农村业户特点影响

一是在农村地区,业户量大,规模小,税额小,零星分散,经营时间、内容和地点不稳定,变更频繁,加之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很难做到对其实施全面、有效监控和规范化管理,致使一些业户漏登或被纳入零散税范畴。二是当前农村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规范经营意识普遍较低,被动办证可以说是当前基层税务登记管理的一个基本特点,尤其在农村地区,能够自觉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较少,大多数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是在税务机关的压力下完成的。农村业户难征难管的特点直接影响着登记率的提高。

二、强化工商税务登记信息共享的举措

(一)完善工商地税业户登记信息适时通报制度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的渠道。一是在业户新办工商登记或变更登记内容后,工商部门及时向税务部门通报,以便税务部门及时掌握业户登记动态,同时税务部门要将有关情况向工商部门反馈,加强监控;二是双方在发现业户应办未办“两证”或涉证事项应变更未变更情况后及时向对方通报,以责令其改正。

工商税务管理范文篇5

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是近年来税务部门对纳税人实施有效监控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征管法》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省局工商税务登记信息对比软件正式在地税系统推广使用,工商地税业户登记信息对比制度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其遏制漏征漏管、减少税款流失的作用日渐显现,对征纳双方都加了一把锁。通过调查发现,各地普遍存在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不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业户登记量存在差距或登记内容不符。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

(一)、存在一户多证(营业执照)现象

一是业户为在银行开设多个账户而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国家为强化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对企业银行帐号实行一户一账号制度,即一个企业只能在银行开设一个经营账号,禁止多头开户。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如企业内部实行部分承包或部分私营、部分合资等,户中户现象较多,一些大型企业其内部分工日益精细化,在会计核算上采取分类或分部门核算,统一纳税的方式,企业为方便经营和便于资金管理,需要在银行设立多个户头,但在现行制度下只能通过办理多个营业执照,来实现在银行部门开设多个账户的目的。二是一些企业为获取优惠政策而办理多个工商执照,如假外资、假福利企业等,或为达到偷逃税目的而实施账外经营或多套账、明暗账,或为假公济私而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其实质还是一个企业。三是企业为贷款需要办理多个营业执照。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做保证,在金融业日益企业化、市场化的今天,没有担保很难贷出款来,贷款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尤其是一些非国有企业。一些企业便独辟蹊径,通过虚构企业,以互相担保的方式来骗取贷款或在企业在未还清旧贷而得不到新贷的情况下改换门面重新要求贷款,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一些大型企业,是造成企业一户多证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企业在办理多个工商证后,一般不会再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证,而是以初始税务登记作为税务管理的凭据。

(二)、工商部门注销登记不及时

表现在工商部门对破产倒闭或由于其他原因早已不复存在的业户注销登记不及时,长期挂账,即只增不减,长期累积形成工商注册存档业户多于实际存在户。其原因包括:一是业户停业或倒闭后,未按要求到工商部门办理注销工商登记手续;二是企业在重组、买卖后,办新不销旧;三是企业在其法人或经营内容发生变化后,不按规定变更工商登记,而是重新办理工商登记,旧证随意丢弃,造成长期挂帐。

(三)、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衔接不到位

按《征管法》要求税务登记的注册、变更是以工商登记的注册变更为前置条件的,而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两张皮现象。一方面工商税务在信息共享方面虽然迈出了很大步伐,但仍缺乏受制度约束的信息反馈或传递机制,双方在业户登记流程上并无有效的衔接机制,以当前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水平,在没有税务机关的有效督促下,纳税人办理工商证后一般不会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证;二是由于二者执法性质和内容不同,在登记范围、管理要求上都有所不同,“两证”在办理流程和手续上缺乏相互制约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办各证的现象,这直接造成双方在登记户数和内容上的不同;三是工商税务工作特点和执法重心不同,造成了工商部门与税务部门难以在对工商业户管理方面形成合力。

(四)、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不到位

纳税人怠于办理税务登记是造成工商税务业户登记量差距较大的根本原因。一是长期以来,税务机关只注重对税收执法或有关征税问题的宣传,对税务登记方面的有关规定宣传的少,业户对税务登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在办理工商登记后不知道还需要办理税务登记;二是业户缺乏规范经营意识,而且其经营受多部门管理,各种证件手续、规费、手续费较多,业户对办理各种证件本能存在抵触情绪,往往是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执法部门抓的紧就办,抓的不紧就不办;三是纳税人为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以不办证的方式来逃避税务机关的正常管理;四是就当前来讲,业户的纳税意识还较低,能够自觉办理税务登记的业户很少,其办证动力往往来源于税务机关的执法压力,查到就办,查不到就不办,给税务人员执法带来很大困难。对这些业户税务机关一旦监控不到位,就会形成税务登记漏办现象。

(五)、税务机关管理不到位

一是受任务因素影响,重税轻管思想在一些税务人员身上还存在,对税务登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把税收上来就行了,纳税人办不办证无关大碍,以至在日常管理中对纳税人不办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在征管考核中存在重书面资料,轻实际管理的现象,而且分片管理还是当前基层征管的一种主要方式,管理人员所辖业户办证越多,意味着纳入规范化管理的业户越多,工作量越大。为提高考核质量,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力度,尽可能选择一些纳税信誉好的业户办证,以减轻征管难度,获得较好的征管“效果”;三是受关系税、人情税影响,个别税务人员存在好人主义,工作中执法不到位,致使一些业户漏办税务登记;四是受任务因素影响,对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现象不是采取积极的执法态度,而是纳入零散税或作为机动户进行管理,任务紧时管理则紧,任务松时管理则松,甚至把这些业户当成了调剂税收收入的“机动户”。五是不廉洁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一些纳税人税务登记的漏登。税务部门执法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业户漏办税务登记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农村业户特点影响

一是在农村地区,业户量大,规模小,税额小,零星分散,经营时间、内容和地点不稳定,变更频繁,加之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很难做到对其实施全面、有效监控和规范化管理,致使一些业户漏登或被纳入零散税范畴。二是当前农村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规范经营意识普遍较低,被动办证可以说是当前基层税务登记管理的一个基本特点,尤其在农村地区,能够自觉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较少,大多数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是在税务机关的压力下完成的。农村业户难征难管的特点直接影响着登记率的提高。

二、强化工商税务登记信息共享的举措

(一)完善工商地税业户登记信息适时通报制度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的渠道。一是在业户新办工商登记或变更登记内容后,工商部门及时向税务部门通报,以便税务部门及时掌握业户登记动态,同时税务部门要将有关情况向工商部门反馈,加强监控;二是双方在发现业户应办未办“两证”或涉证事项应变更未变更情况后及时向对方通报,以责令其改正。

工商税务管理范文篇6

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是近年来税务部门对纳税人实施有效监控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征管法》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省局工商税务登记信息对比软件正式在地税系统推广使用,工商地税业户登记信息对比制度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其遏制漏征漏管、减少税款流失的作用日渐显现,对征纳双方都加了一把锁。通过调查发现,各地普遍存在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不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业户登记量存在差距或登记内容不符。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

(一)、存在一户多证(营业执照)现象

一是业户为在银行开设多个账户而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国家为强化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对企业银行帐号实行一户一账号制度,即一个企业只能在银行开设一个经营账号,禁止多头开户。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如企业内部实行部分承包或部分私营、部分合资等,户中户现象较多,一些大型企业其内部分工日益精细化,在会计核算上采取分类或分部门核算,统一纳税的方式,企业为方便经营和便于资金管理,需要在银行设立多个户头,但在现行制度下只能通过办理多个营业执照,来实现在银行部门开设多个账户的目的。二是一些企业为获取优惠政策而办理多个工商执照,如假外资、假福利企业等,或为达到偷逃税目的而实施账外经营或多套账、明暗账,或为假公济私而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其实质还是一个企业。三是企业为贷款需要办理多个营业执照。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做保证,在金融业日益企业化、市场化的今天,没有担保很难贷出款来,贷款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尤其是一些非国有企业。一些企业便独辟蹊径,通过虚构企业,以互相担保的方式来骗取贷款或在企业在未还清旧贷而得不到新贷的情况下改换门面重新要求贷款,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一些大型企业,是造成企业一户多证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企业在办理多个工商证后,一般不会再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证,而是以初始税务登记作为税务管理的凭据。

(二)、工商部门注销登记不及时

表现在工商部门对破产倒闭或由于其他原因早已不复存在的业户注销登记不及时,长期挂账,即只增不减,长期累积形成工商注册存档业户多于实际存在户。其原因包括:一是业户停业或倒闭后,未按要求到工商部门办理注销工商登记手续;二是企业在重组、买卖后,办新不销旧;三是企业在其法人或经营内容发生变化后,不按规定变更工商登记,而是重新办理工商登记,旧证随意丢弃,造成长期挂帐。

(三)、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衔接不到位

按《征管法》要求税务登记的注册、变更是以工商登记的注册变更为前置条件的,而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两张皮现象。一方面工商税务在信息共享方面虽然迈出了很大步伐,但仍缺乏受制度约束的信息反馈或传递机制,双方在业户登记流程上并无有效的衔接机制,以当前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水平,在没有税务机关的有效督促下,纳税人办理工商证后一般不会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证;二是由于二者执法性质和内容不同,在登记范围、管理要求上都有所不同,“两证”在办理流程和手续上缺乏相互制约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办各证的现象,这直接造成双方在登记户数和内容上的不同;三是工商税务工作特点和执法重心不同,造成了工商部门与税务部门难以在对工商业户管理方面形成合力。

(四)、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不到位

纳税人怠于办理税务登记是造成工商税务业户登记量差距较大的根本原因。一是长期以来,税务机关只注重对税收执法或有关征税问题的宣传,对税务登记方面的有关规定宣传的少,业户对税务登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在办理工商登记后不知道还需要办理税务登记;二是业户缺乏规范经营意识,而且其经营受多部门管理,各种证件手续、规费、手续费较多,业户对办理各种证件本能存在抵触情绪,往往是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执法部门抓的紧就办,抓的不紧就不办;三是纳税人为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以不办证的方式来逃避税务机关的正常管理;四是就当前来讲,业户的纳税意识还较低,能够自觉办理税务登记的业户很少,其办证动力往往来源于税务机关的执法压力,查到就办,查不到就不办,给税务人员执法带来很大困难。对这些业户税务机关一旦监控不到位,就会形成税务登记漏办现象。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五)、税务机关管理不到位

一是受任务因素影响,重税轻管思想在一些税务人员身上还存在,对税务登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把税收上来就行了,纳税人办不办证无关大碍,以至在日常管理中对纳税人不办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在征管考核中存在重书面资料,轻实际管理的现象,而且分片管理还是当前基层征管的一种主要方式,管理人员所辖业户办证越多,意味着纳入规范化管理的业户越多,工作量越大。为提高考核质量,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力度,尽可能选择一些纳税信誉好的业户办证,以减轻征管难度,获得较好的征管“效果”;三是受关系税、人情税影响,个别税务人员存在好人主义,工作中执法不到位,致使一些业户漏办税务登记;四是受任务因素影响,对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现象不是采取积极的执法态度,而是纳入零散税或作为机动户进行管理,任务紧时管理则紧,任务松时管理则松,甚至把这些业户当成了调剂税收收入的“机动户”。五是不廉洁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一些纳税人税务登记的漏登。税务部门执法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业户漏办税务登记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农村业户特点影响

一是在农村地区,业户量大,规模小,税额小,零星分散,经营时间、内容和地点不稳定,变更频繁,加之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很难做到对其实施全面、有效监控和规范化管理,致使一些业户漏登或被纳入零散税范畴。二是当前农村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规范经营意识普遍较低,被动办证可以说是当前基层税务登记管理的一个基本特点,尤其在农村地区,能够自觉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较少,大多数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是在税务机关的压力下完成的。农村业户难征难管的特点直接影响着登记率的提高。

二、强化工商税务登记信息共享的举措

(一)完善工商地税业户登记信息适时通报制度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的渠道。一是在业户新办工商登记或变更登记内容后,工商部门及时向税务部门通报,以便税务部门及时掌握业户登记动态,同时税务部门要将有关情况向工商部门反馈,加强监控;二是双方在发现业户应办未办“两证”或涉证事项应变更未变更情况后及时向对方通报,以责令其改正。

工商税务管理范文篇7

第一条为大力实施“三产富区”战略,扶持全区服务业做大做强,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发[]13号),结合我区服务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

(一)单店经营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除农副产品市场以外的专业市场(建材家居类须达50000平方米)和20000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

(二)经营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或年缴纳区级税额200万元以上的餐饮企业;

(三)四星级以上酒店;

(四)年缴纳区级税额100万元以上的演艺中心、影视城、酒吧茶艺、休闲会所、健身美容、会员俱乐部等休闲娱乐企业;

(五)年缴纳区级税额100万元以上的从事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电子信息传输服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以及其它基于互联网的电子信息服务企业;

(六)驻区各类银行,中资、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服务企业;

(七)年缴纳区级税额500万元以上的大型交通运输和物流仓储企业;

(八)年缴纳区级税额100万元以上的广告策划、影视制作、报业、图书出版、音乐创作、数字艺术、工艺美术、时尚设计、文博会展等创意企业;

(九)年缴纳区级税额100万元以上的信用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等各类商务服务公司;

(十)注册资金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总资产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的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各类上市公司、国家和中央部委确定的大企业(集团)在我区设立的总部和研发、营销等职能型总部。

第三条适用本办法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须系新办,工商注册地须在区,并在市区国税局、市区地税局办理税务登记,且税收级次为区级。

二、扶持政策

第四条大型超市享受如下政策:

(一)自开张营业之日起,按规定缴纳工商税收,当年由区政府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0%给予经营企业奖励,第二年和第三年则分别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50%、25%给予奖励。

(二)投资商从大型超市取得的租赁收入所产生的税收,开张营业当年由区政府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0%给予其奖励,第二年和第三年则分别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50%、25%给予奖励。

第五条专业市场享受如下政策:

(一)自开张营业之日起,前三年市场工商管理费按市其它区同类市场收费标准减半收取。

(二)自门店开张营业之日起,市场内承租户按规定缴纳工商税收,前两年每年由区政府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0%给予承租户奖励,第三年和第四年则分别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50%、25%给予奖励。若门店承租户变动,开业年限的计算以第一个承租户开业时间为准。

(三)投资商从市场取得的租赁收入所产生的工商税收,前两年每年由区政府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0%给予其奖励,第三年和第四年则分别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50%、25%给予奖励。

第六条购物中心,品牌餐饮企业,四星级以上酒店和演艺中心、影视城、酒吧茶艺、休闲会所、健身美容、会员俱乐部等休闲娱乐企业,从事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电子信息传输服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以及其他基于互联网的电子信息服务企业,比照享受第五条(二)、(三)款规定的政策。

第七条驻区各类银行,中资、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服务企业享受如下政策:

(一)经区委、区政府协调,驻区金融机构放贷用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财源项目,年内净增贷款达到2亿元、5亿元、10亿元、20亿元及以上的,区政府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25万元、50万元、100万元奖励。

(二)年度所缴企业所得税总额首次达到1000万元、2500万元、5000万元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以及再次达到上述标准且企业所得税增幅不低于20%的,区政府按企业所得税区级分享实得部分的8%、10%、12%给予奖励。

第八条大型交通运输和物流仓储企业享受如下政策:

(一)企业自开张营业之日起,按规定缴纳工商税收,前二年每年由区政府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0℅给予其奖励,第三年和第四年则分别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50℅、25℅给予奖励。

(二)新入驻我区的物流企业,其货物运送车辆优先发放“货车禁区通行证”。

第九条广告策划、影视制作、报业、图书出版、音乐创作、数字艺术、工艺美术、时尚设计、文博会展等创意企业享受如下政策:

(一)企业自开张营业之日起,按规定缴纳工商税收,前三年每年由区政府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0%给予奖励,第四年和第五年则分别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50%、25%给予奖励。

(二)投资商从创意企业取得的租赁收入所产生的税收,前三年每年由区政府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0%给予其奖励,第四年和第五年则分别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50%、25%给予奖励。

(三)区内创意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

(四)企业在区租赁办公用房的,三年内每年按房屋租金的10%给予补贴。若实际租赁价格高于房屋租金市场指导价的,则按市场指导价计算租房补贴。

第十条信用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等各类商务服务公司享受如下政策:

(一)企业自开张营业之日起,按规定缴纳工商税收,当年由区政府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0%给予奖励,第二年和第三年则分别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50%、25%给予奖励。

(二)企业在区租赁办公用房的,三年内每年按房屋租金的10%给予补贴。若实际租赁价格高于房屋租金市场指导价的,则按市场指导价计算租房补贴。

第十一条各类企业总部享受如下政策:

(一)从区外引进、在我区设立的各类企业总部(不包括房地产企业),自开张营业之日起,按规定缴纳工商税收,前三年每年由区政府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0%给予奖励,第四年和第五年则分别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50%、25%给予奖励。

(二)从区外引进的房地产企业总部,按岳发[]13号文件执行。

(三)投资商从各类企业总部取得的租赁收入所产生的税收,前三年每年由区政府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0%给予奖励,第四年和第五年则分别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50%、25%给予奖励。

(四)鼓励商务楼宇业主聘请专业物业管理企业。对长期聘请国家一级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物业的业主,三年内每年按物业服务企业所缴工商税收区财政实得部分的40%给予补贴。

第十二条凡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世界排名前10位的企业来区投资的,享受如下政策:

(一)企业自开张营业之日起,按规定缴纳工商税收,前三年每年由区政府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0%给予其奖励,第四年和第五年则分别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50%、25%给予奖励。

(二)投资商从上述企业取得的租赁收入所产生的工商税收,前三年每年由区政府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0%给予其奖励,第四年和第五年则分别按区财政实得部分的50%、25%给予奖励。

第十三条享受本办法的各类企业,其工商登记注册费用均减半收取。

三、附则

第十四条企业须自愿申请,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经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商务局、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工商分局联合审核认定后,方可享受本办法之相关政策。

第十五条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或发生安全事故的,不得享受本办法之相关政策。

第十六条企业享受扶持政策按就高不就低和不重复的原则执行。

第十七条凡属在区范围内租赁房屋从事服务业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所享受的奖励须在区范围内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工商税务管理范文篇8

一、税源普查的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全区税源普查工作安排,彻底摸清管区纳税户数及未依法办理工商执照、税务登记、未及时缴纳相关税费的漏征漏管企业单位。

二、税源普查的范围、对象和时限

(一)税源普查范围

八大关管区缴纳地方税收的企业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二)税源普查对象

企业(含外资企业,下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外国企业在区内设立的常驻代表机构。

(三)税源普查时限

户源普查日期截至2012年2月29日;房产、土地信息普查期限为2011年度。

三、税源普查的主要内容

在征收机关已掌握的税源信息的基础上,重点普查以下内容:

(一)未办理工商执照的企业单位

对在核查过程中发现的未办理工商执照的企业单位逐户建立台账,核实基本信息,通知企业单位和工商税务专管员至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并将上述信息传递至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二)已经办理工商执照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业单位

对已经办理工商执照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业单位建立台账,核实基本信息,通知企业单位和工商税务专管员至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并将上述信息传递至税务机关,由税务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三)“外注内营”的企业单位

对在核查过程中发现的“外注内营”企业逐户建立台账,核实基本信息,通知企业单位和工商税务专管员至工商部门变更工商执照,至税务部门变更税务登记,并联合相关执法部门依法整治。

(四)已经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业单位

对已经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业单位逐户建立台账,核实基本信息,要求企业认真填写《已办理税务登记企业单位登记表》,实地核查企业单位的经营地址、经营范围和应税行为、缴纳税种等涉税信息,并将上述信息传递至区财源建设办公室。

对上述企业单位的房产、土地信息一并纳入核实范围。

四、税源普查的时间

管区税源普查工作从2012年3月15日开始至2012年7月31日完成,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部署阶段(3月15日至3月31日)

制定税源普查工作计划和措施,发动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利用多种形式,将依法纳税重要意义和税收征管法律法规宣传到位,引导企业单位自觉配合、主动参与。

(二)全面普查阶段(4月1日至5月30日)

以社区为单位,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组的办法,积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以社区、楼宇、商场、宾馆、市场等为基本单位,对纳税人进行“地毯式”实地清查。重点是漏征漏管户、“外注内营”企业的清理,认真核查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情况,以及经营房屋自有、承租、出租信息,并组织专门人员做好分类表格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的数据审核,按规定期限将全部数据录入普查软件。

(三)整治处理阶段(6月1日至7月10日)

积极协助区财政局、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成立的联合执法组,对于发现的企业单位税务违法违规行为,按照边清查边整改的原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处理和纠正。

(四)总结报告阶段(7月11日至7月31日)

街道办事处经发办在对税源普查情况进行全面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客观、实际的税源普查总结分析报告报送区财源建设办公室。

五、税源普查步骤和方法

(一)确定原始信息。街道办事处经发办将按地域划分,将2011年度工商注册企业、税务登记企业信息统一提供给社区,作为此次普查的原始信息。

(二)比对普点。各社区通过工商、税务两方面数据信息分析比对,找出办理工商注册未办理税务登记企业、税务部门非正常户及存在疑点的企业重点排查核实。

(三)核查疑点企业。重点排查正在经营,但工商原始信息库中不存在的企业是否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原始信息库中办理了工商注册未办理税务登记企业,税务原始信息库中非正常户企业经营状况。并在税源普查过程中,对每一户疑点企业分类下发限改通知书,通知企业办理相关经营手续。

(四)核实房产信息。通过物业公司了解管区楼宇内、街区内企业经营状态、入驻期限、经营房屋自有、承租、出租信息。对经营企业自有房产或无租使用的,落实自有房产是否及时足额纳税,对承租房产落实承租房产是否取得了相关发票,对未及时纳税的,下发房产税申报缴纳通知书,通知其尽快缴纳。对个人出租房屋的,按照协议将税款入库。

(五)汇总普查数据。对普查过程中清理出的漏征漏管户数据,各社区按照税源普查表的统一格式,对数据进行认真统计、归类、填报。经街道经发办统一汇总后,上报区财源建设办公室。

六、税源普查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这次税源普查是夯实税源基础信息管理的一项重要行动,各社区务必高度重视,由工作站站长、居委会主任牵头成立专门工作队伍,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查纠并举、标本兼治。本着“边普查核实、边堵漏增收”的原则,在税源普查过程中,对查出的漏管户要及时催办税务登记,对漏征的税款要及时追缴入库,对各项登记差错要及时补正完善。

工商税务管理范文篇9

2015年中心经济考核任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41亿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亿元,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业单位数20个,新增重点服务业单位数9个,重点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3.8亿元,实现地方税收任务8351万元,招商引资参照其他政府文件。为完成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要点如下:

一、经济工作

1、各社区关注辖区内沿街商户、楼宇企业入驻变更情况,收取辖区内新开业企业资料,每月27号前上交经管办。

2、由经管办每月反馈给社区的新开业企业情况,按时收集资料,每月27号前上交经管办,不能解决及时和经管办沟通。

3、各社区配合经管办对辖区内亿元以上大项目的上门服务和资料收集。

4、各社区每月反馈辖区内新开业限额以上商贸服务业单位,配合上门服务和资料收集。

二、协税工作

分四阶段完成经济全年工作

第一阶段:摸底登记、税收宣传

(1)摸底登记。各社区居委会以税务部门提供的经营户目录及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过程中登记的商户信息为依据,对辖区内的经营户进行一次自认和复查,摸清其基本情况,形成详实的资料,报中心经管办公室审核备案。

(2)税收宣传。积极配合税务机关、扎实开展税法进社区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税法宣传氛围,提高广大居民和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为今后经济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征收巩固、奖励引进

(1)组织征收。中心经管办公室根据税源摸底登记的情况,排查有可能达起征点但未交税商户,请工商税务部门协同开展税收核定工作,对核定后达到起征点的商户统一组织征收。对一些经宣传解释仍不配合缴纳工作的经营户,及时发放有关法律文书,并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执行,以维护税收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2)巩固加强。中心经管办公室每周与工商税务部门及辖区网格员联系一次,及时了解辖区内商户变动情况,尤其是楼宇内企业经营情况。对新开业商户及时管理,最大限度控制税源流失。

(3)奖励引进。认真研究税务征收政策,结合中心实际,考虑对新迁入我中心交税的企业大户给予一次性税源引进奖励。

第三阶段:总结冲刺

工商税务管理范文篇10

一、关于《暂行规定》的适用范围问题

《暂行规定》适用的地区,限于经过国务院批准的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的老市区,或者经过国务院特案批准的地区;适用的企业,限于在上述地区兴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客商独立经营企业;适用的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

二、关于老市区的范围问题

《暂行规定》所指的老市区,是经过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的市区。除了国务院另有批准的以外,不包括这些城市所管辖的县及其城镇。

三、关于《暂行规定》公布以前企业同客商签订的合同涉及的税收条款如何处理问题

企业同客商签订的合同,其中涉及税收的条款,都应当按照税法规定执行。对于在《暂行规定》公布前,企业同客商签订的合同涉及税收的条款,严于《暂行规定》的,可以从公布之日起,改按《暂行规定》执行;对于双方签订的合同涉及税收的条款,不符合税法规定而修改合同确有困难的,可以由企业将情况报告当地税务机关核实后,专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审核,酌情处理。在《暂行规定》公布后,企业同客商签订的合同所涉及的税收问题,都应当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和《暂行规定》执行。

四、关于特区企业再投资退税问题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只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合营者,从企业分得的利润再投资于本企业或其他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期限不少于五年的,经过申请,批准,才可以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纳所得税款的40%;而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作者,或者独立经营企业的客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在特区或内地再投资,由于税法和《暂行规定》都没有退税的规定,不好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纳所得税的税款。

五、关于《暂行规定》公布前已按税法规定征收的预提所得税是否退税问题

《暂行规定》第四条"本规定有关所得税的减征,免征,自1984年度起施行"一句中的所得税,仅指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老市区兴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客商独立经营企业在汇算清缴1984年度所得税时,可以按照《暂行规定》减征,免征所得税。至于中国境外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从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老市区取得的所得,在《暂行规定》公布前,仍应按照原规定征收预提所得税,不存在退税问题;在《暂行规定》公布后,可以从公布之日,即1984年11月15日起,按照《暂行规定》减低的税率征税。

六、关于企业管理机构和实际经营,作业场所不在一地如何征税问题

企业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老市区设立管理机构,而其实际经营,作业场所设在其他地区的,应当按其实际经营,作业场所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征税;企业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老市区以外的其他地区设立管理机构,而其经营,作业场所设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老市区的,也应当按其实际经营,作业场所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征税。

七、关于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老市区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客商独立经营企业缴纳工商统一税的税率问题

根据财政部(83)财税字第88号文件的规定,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客商独立经营企业缴纳工商统一税的税率高于工商税税率的,可采取减税的办法,减低到现行工商税税率相同的水平征收。利改税以后,工商税已经废止。因此,客商在特区,开发区和老市区开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独立经营企业都应当按照工商统一税条例(草案)《工商统一税税目税率表》上规定的税率纳税。对纳税确有困难的,可由企业申请,当地税务机关核实,上报财政部批准,酌情给予定期减税照顾。对于利改税以前,按照原规定已经减低税率征税的企业,可以暂不变动。

八、关于特区企业生产的产品在特区内销售征税问题

《暂行规定》经济特区部分第(七)条"特区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本特区内销售的,各种矿物油,烟,酒等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工商统一税;特区人民政府也可以自行确定对少数产品照征或者减征工商统一税;其他产品都不再征收工商统一税。"这一规定,是指在特区管理线建成以后实施;在管理线建成以前,仍按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关于特区企业用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生产或者组装的产品内销征税问题

特区企业用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生产或组装的产品内销,除照章征收产品出厂环节的工商统一税外,还应补征进口环节原材料,零部件的工商统一税。

十、关于耐用消费品征免税的问题

特区企业进口的货物,在管理线建成以前,属于生产必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零配件,交通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工商统一税;属于国家限制进口的耐用消费品照章征收工商统一税。

“耐用消费品”是指国家限制进口的计算器,录音录像磁带复制设备,录音机机芯,自行车,收音机,电风扇,汽车,摩托车,电子计算机,电视机,录音机,电视机显像管,成套录像设备及录像机,洗衣机,电冰箱,手表,照相机等。

十一、关于对特区企业购进内地企业已税组装件组装成整机出口的征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