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意见5篇

时间:2022-07-03 10:37:21

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意见5篇

第一篇

一、扎实完善“六五”普法基础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重视和加强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把普法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总体工作计划中。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和工作网络,明确一名分管领导,配足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人员。年度工作有计划、有抓手、有总结。

(二)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完善法制宣传与教育培训制度,规范台帐登记和信息上报制度,提供与工作开展相适应的经费保障。

(三)加强阵地建设。设置固定的法制宣传、政务公开栏(橱窗),门户网站设置法制宣传专栏,及时订阅和发放普法教材和资料,扩大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二、加强重点法律法规和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工作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原则,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着力培养法治思维,加强重点法律法规与重点对象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一)学习宣传重点法律法规。广泛宣讲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和把握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精髓,以及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围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放在首位,重点抓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省道路运输条例》、《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为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和运用各种法律法规提供必要支持。

(二)抓好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各企事业单位应完善机制,制定好重点对象专项学法意见,抓好领导干部、执法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各类重点对象普法工作本着因类施教的原则,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

1.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考评等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年内,各单位中心组学法不少于2次,组织2次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加强公务员法制教育和培训。局机关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法律知识的培训、考试、考核制度,着力提高公务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年内公务员集中学法不少于40学时。

2.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执法风纪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树立交通良好形象。年内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更新培训累计不少于60学时。

3.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以“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为载体,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诚信守法、依法经营观念,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企业依法治理的水平。年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继续教育不少于40学时。

4.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学法培训工作。各外来务工人员用工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生产实际,抓好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外来务工人员自觉学法守法、依法维权能力,将法制教育纳入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和安全生产培训中。各相关单位年内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学法活动不少于4次6学时。

(三)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效果。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以及媒体在法制宣传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交通法制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实效性;结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和其他各项专项活动,组织开展专门的法制宣传活动。

三、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积极配合新天地法治公园建设,做好交通安全文化区板块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现场咨询、法律知识宣讲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以点带面,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积极开展“献计交通执法”论文征集活动和“交通走进百家企业”活动,大力宣传法治文化建设经验,积极培育交通品牌建设,着力推介法治工作典型人物和事例,树立法治交通建设新形象。

四、全面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大力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将行政执法、生产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在法治实践中,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开展创建活动、健全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制度,定期查找内部不稳定因素,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提高单位内部治安防范管理水平,巩固平安交通、法治交通建设成果,全面提升系统依法治理工作水平。

第二篇

2014年交通运输安全与平安交通建设工作将坚决贯彻落实、总理系列批示指示精神,认真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整体推进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平安交通”创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工作目标

(一)各单位不发生有人员死亡的安全责任事故或产生严重影响的安全事件;不发生火灾、爆炸或重大财产损失事故;

(二)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二类机动车维修企业、10辆车以上的道路普通货运企业全部接入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管理系统,安全隐患按时整改率达100%;

(三)按时完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公路、水运工程项目“平安工地”参建率达100%,路桥有限公司争创标准化一级企业、大道项目创建成省级“平安工地”;

(四)路航港口基础设施、交通工程建设、道路运输、港口经营不发生因监管不力、管养不善而造成的人员死亡和重大责任事故;

(五)安全生产受教育面达100%,安全管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100%;2~3家交通企业创建成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六)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保障有力。

二、工作措施

(一)优化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进一步树立“红线”意识,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体系,不断完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工作制度的落实,强化“一岗双责”制度落实的主动性和严肃性。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行业管理单位切实履行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全面落实分类分级管理,实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告知制度,客运、危运企业告知率达100%,承运人责任险续保率达100%。

(二)推动落实隐患治理体系建设

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企业系统接入覆盖面。将原试点系统中的客运、危运、驾培企业转入新的隐患自查自改管理系统,将二类机动车维修企业、10辆车以上的道路普通货运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其他交通运输企业也纳入系统中。以隐患治理的“全覆盖、零容忍”为目标,建立完善企业自查自改和政府部门督办全过程闭环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一步强化日常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重点突出路航基础设施、交通建设工程、道路运输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开展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及专项活动的重点督查,对发现的隐患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预案“五落实”,努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走向长效化管理轨道。

(三)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的统一部署,在行业条线部门的领导下,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相关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行业管理单位积极组织企业召开动员会议,部署、指导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选择管理基础较好的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运站场、机动车维修等企业以及重点普通货物港口码头企业开展示范达标建设,力争每类企业都有20%以上在10月底前完成自评,12月底前完成达标考评。路桥有限公司6月底完成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标准化二级自评工作,争创标准化一级企业。

(四)提升完善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按照《省道路运输条例》和相关规范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明确与市运管处安全监管的职责分工。强化源头安全监管,对发生违章超限运输的企业、物流园区、配载中心等开展法律宣传和执法巡查,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规范道路运输企业运输经营行为。依托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等联席会议制度,专题研究和解决突出问题、突出矛盾,加大部门间联合执法力度,共同打击非法违法道路运输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安全监管。规范公路、航道、港口安全设施的设置、维护,强化现场巡查、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影响公路、航道安全通行的各类隐患。通过实施公路安保工程、路域环境整治、港口规范化整治等,不断提高公路、航道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安全条件。进一步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在建公路、水运工程全面实行“平安工地”标准化建设,强化对工程参建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突出人员、机械设备安全资质的把关,突出边坡基坑支护、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等关键部位和环节的审核,突出防坍塌、防坠落、施工路段围护等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严厉打击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进一步改进监督检查方法。探索建立暗访制度和第三方检查制度等,加强对企业、行业管理单位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

(五)深化推动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以“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全员性的交通运输安全法制宣传教育,使安全生产受教育面达100%,努力营造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舆论氛围。持续开展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工作,确保“三类人员”持证率达100%。进一步深化安全文化创建工作。已创建的示范企业,要继续发挥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保持示范企业的标准和称号;路桥有限公司、港务有限公司等参创企业,要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年度重点工作中,制定方案、落实责任、明确措施,积极推进创建各项工作。10月底前完成创建申报,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

(六)强化提升保障支撑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规范交通运输各类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预案的编制,突出公路、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预案及其子方案的修订,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应急装备建设,落实各类应急装备、物资储备,重点强化公路养护应急中心物资储备和接警值班管理,发挥公路应急保障主导作用。统筹交通战备资源,调整健全交通应急保障队伍。开展青洋路桥梁支架坍塌、渡船消防救生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党政领导安全职责,健全组织网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监督管理的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组织领导和综合监督管理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二)强化落实,全力推进

各单位要按照局工作部署,进一步抓好细化分解工作,制定本单位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将工作责任和工作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要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梳理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大安全投入,严格依法监管。各单位安全领导机构要定期研究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安全管理各项工作。

(三)强化考核,严格问责

局将定期开展指导检查,及时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交通运输安全与平安交通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将进一步健全统计分析、季度点评和年终考核制度,按照局《安全生产考核评估办法》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规定,加大考核力度。采用季度点评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实行百分制计分,其中季度点评占60%,年终考评占40%。对年度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实行行政领导约谈,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

第三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交通先行、适度超前”的发展理念,围绕全年交通运输中心工作,以交通服务窗口便民高效、交通行政执法规范为基本要求,以强化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为保障,完善制度,创新方法,抓好载体,全面推进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和行业形象。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上级要求,通过提升交通服务,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法治进程,建设法治交通,切实把交通部门建设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部门,确保做到:

中心组全年学法不少于2次,公务员集中学法不少于40小时,执法人员全部实现文化达标,岗位培训率100%,年度执法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

辖区公路、航道无“三乱”现象,无违法行政行为被新闻媒体曝光、被上级部门通报情况,不发生执法违法违纪事件。

行政执法投诉、举报、信访件办结率100%;错案纠正率、追究率100%。

执法案件行政诉讼败诉率为零,不发生行政复议被变更、被撤销情况。

交通运输窗口争创区级驻行政服务中心优胜窗口。

三、工作措施

(一)规范服务,努力提高行政能动意识

1.加强行政服务窗口效能建设。围绕审批提速、管理提效、服务提质的总体要求,继续在便民、规范、高效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窗口审批项目的授权率,通过网上QQ惠民咨询服务热线,提供交通许可前期网上咨询、一次性告知、网上预审、相关法律法规咨询以及疑难事项答复等服务,特别要加大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上门服务力度,采取可行措施加快工作节奏,使交通审批流程更通畅、更规范,让服务对象更满意。

2.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认真执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管理规定,根据法律法规的修订情况,及时对“三合一”平台中的相关行政权力事项进行调整。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一步简政放权。实施“三级联网”工作,完成县级联网部署,实现省、市、县三级权力网上运行的数据推送。构建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执法单位的执法业务数据交换,逐步实现交通运输执法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3.深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全面公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信息和内容,特别是公开与社会公众关系密切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政务信息。深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公示制,利用门户网站、“三合一”平台、公示栏等形式,加大交通运输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公示力度,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公开与透明。

(二)规范执法,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加强对行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按照《全省交通运输五项执法行动计划》安排,全面推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扩大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参与度,切实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指导。组织进行规范性文件清理,切实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指导,所有制定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都要通过有效途径向社会公开。继续做好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库工作,制定统一的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建立健全“裁量公正、职能分离、集体会办”的裁量机制,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实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保障交通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实施。加强对行业管理重大问题的法制研究,组织司法部门、法律顾问等法律专家,围绕交通运输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23个专题研究,形成专题报告,为行政决策提供法律支撑。加强行政指导工作,综合运用政策辅导、规劝提示、行政建议等方式,切实提升行政指导和服务效能。在治超案件中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打黑、查危的处罚案件不低于60%采用说理式执法。进一步推进《行政强制法》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中的适用,提高依法治理交通的法制水平。

2.严格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抓好《市行政执法程序暂行规定》的贯彻落实,开展实施情况专项检查,依法规范各类行政执法行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实施全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专项整改工作,深入查究,及时解决,彻底改变存在的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不规范、执法不文明问题。开展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明确具体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形式,夯实日常工作基础,经常开展自查自纠,确保在市、区的考核中取得更好成绩。继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每季度抽查一次,组织区政法委、法院、法制办等部门专家对案卷进行评查,细化并提高行政执法案卷制作标准。加大加密明察暗访力度,继续推行和完善交通行政执法回访制度,提高回访的密度,执法回访率不低于案件总数的5%。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经常性问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使老问题逐步减少,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全面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继续推进城市客运管理、公路超限运输治理等领域的跨部门执法,加强与公安、城管、海事等有关执法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大力开展部门内部的联合执法行动。加大路政巡查和路域环境治理力度,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到位,确保公路安全畅通;规范清理航道非标设置,按规定设置管线标志,加强社会工程船舶行业监管,进一步发挥疏浚打捞协会作用;实现港口规范管理全覆盖,确保符合条件的港口经营许可持证率达80%以上;加强运输市场管理,加大对运输市场的检查力度,严格查处无证无照经营、乱停乱靠、倒客、甩客等违章经营行为;加强公路超限超载的管理,深化科技应用,切实提高超限治理的效能。

(三)提升形象,努力抓好行业队伍建设

1.加强执法业务学习培训。根据市交通局制定的《市交通运输系统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管理规定》,实现对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性管理。严格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完善执法证件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电子档案,实行以证管人,实现网络化、动态化管理。建立法律法规学习和考核长效机制,坚持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每年领导干部集体学法不少于2次,执法人员在岗培训率达100%,年度业务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围绕法律法规、行为规范、业务知识和执法形象等方面,举办两期系统行政执法培训班,组织持部证和省证的执法人员参加市交通局和区法制办举办的“上机”考试。组织新招录的交管所人员参加部证岗前培训,并安排至各行业管理单位一线岗位锻炼学习,从事各项行业管理工作,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业务流程、现场执法、文书制作等方面知识。各单位要积极参加“献计交通执法”论文征集活动,撰写论文篇数须达到所持部证执法人员总数的70%以上;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结合辖区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科学设计调研课题,撰写调研论文。各执法单位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在重点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并实事求是报送工作信息。

2.加强交通法制宣传工作。2014年实施“六五”普法的第四年,继续按照区普法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全面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各单位要结合行业特点、自身实际,创新思路,加强普法载体的建设和投入,制定并实施好年度普法计划。进一步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向管理相对人送法规、送服务,加大对管理相对人的普法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交通运输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交通执法人员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加强交通运输法治文化建设。

3.加强执法形象建设。年内完成交管所新招录人员的执法证件、服装的统一配备,更新执法车辆15辆。按照省交通厅交通运输基层执法场所外观形象建设的要求,年内完成35家交管所外观形象建设。其中一季度落实外观统一标准,确定具备条件的站所名单,并明确设计建设单位;二季度对有条件的交管所进行外观形象建设。在推进乡镇交管所综合管理体制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交管所的综合管理职能。加强交管所作风建设,年内争创区级“人民满意好站所”3家以上。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做好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是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基础。各单位要将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点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工作经费“三落实”。年中、年末各执法单位须向局行业管理科上报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二)围绕中心,全面推进。各执法单位要根据本工作意见,结合单位实际,认真制定本单位工作计划和方案,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狠抓落实。

(三)条块结合,稳步推进。交通依法行政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要实行统一领导,条块结合,要按照上级机关的统一领导和要求,积极开展交通依法行政工作。

第四篇

一、工作目标

(一)各单位不发生有人员死亡的安全责任事故或产生严重影响的安全事件;不发生火灾、爆炸或重大财产损失事故;

(二)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二类机动车维修企业、10辆车以上的道路普通货运企业全部接入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管理系统,安全隐患按时整改率达100%;

(三)按时完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公路、水运工程项目“平安工地”参建率达100%,路桥有限公司争创标准化一级企业、大道项目创建成省级“平安工地”;

(四)路航港口基础设施、交通工程建设、道路运输、港口经营不发生因监管不力、管养不善而造成的人员死亡和重大责任事故;

(五)安全生产受教育面达100%,安全管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100%;2~3家交通企业创建成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六)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保障有力。

二、工作措施

(一)优化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进一步树立“红线”意识,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体系,不断完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工作制度的落实,强化“一岗双责”制度落实的主动性和严肃性。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行业管理单位切实履行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全面落实分类分级管理,实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告知制度,客运、危运企业告知率达100%,承运人责任险续保率达100%。

(二)推动落实隐患治理体系建设

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企业系统接入覆盖面。将原试点系统中的客运、危运、驾培企业转入新的隐患自查自改管理系统,将二类机动车维修企业、10辆车以上的道路普通货运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其他交通运输企业也纳入系统中。以隐患治理的“全覆盖、零容忍”为目标,建立完善企业自查自改和政府部门督办全过程闭环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一步强化日常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重点突出路航基础设施、交通建设工程、道路运输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开展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及专项活动的重点督查,对发现的隐患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预案“五落实”,努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走向长效化管理轨道。

(三)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的统一部署,在行业条线部门的领导下,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相关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行业管理单位积极组织企业召开动员会议,部署、指导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选择管理基础较好的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运站场、机动车维修等企业以及重点普通货物港口码头企业开展示范达标建设,力争每类企业都有20%以上在10月底前完成自评,12月底前完成达标考评。路桥有限公司6月底完成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标准化二级自评工作,争创标准化一级企业。

(四)提升完善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按照《省道路运输条例》和相关规范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明确与市运管处安全监管的职责分工。强化源头安全监管,对发生违章超限运输的企业、物流园区、配载中心等开展法律宣传和执法巡查,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规范道路运输企业运输经营行为。依托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等联席会议制度,专题研究和解决突出问题、突出矛盾,加大部门间联合执法力度,共同打击非法违法道路运输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安全监管。规范公路、航道、港口安全设施的设置、维护,强化现场巡查、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影响公路、航道安全通行的各类隐患。通过实施公路安保工程、路域环境整治、港口规范化整治等,不断提高公路、航道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安全条件。进一步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在建公路、水运工程全面实行“平安工地”标准化建设,强化对工程参建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突出人员、机械设备安全资质的把关,突出边坡基坑支护、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等关键部位和环节的审核,突出防坍塌、防坠落、施工路段围护等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严厉打击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进一步改进监督检查方法。探索建立暗访制度和第三方检查制度等,加强对企业、行业管理单位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

(五)深化推动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以“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全员性的交通运输安全法制宣传教育,使安全生产受教育面达100%,努力营造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舆论氛围。持续开展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工作,确保“三类人员”持证率达100%。进一步深化安全文化创建工作。已创建的示范企业,要继续发挥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保持示范企业的标准和称号;路桥有限公司、港务有限公司等参创企业,要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年度重点工作中,制定方案、落实责任、明确措施,积极推进创建各项工作。10月底前完成创建申报,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

(六)强化提升保障支撑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规范交通运输各类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预案的编制,突出公路、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预案及其子方案的修订,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应急装备建设,落实各类应急装备、物资储备,重点强化公路养护应急中心物资储备和接警值班管理,发挥公路应急保障主导作用。统筹交通战备资源,调整健全交通应急保障队伍。开展青洋路桥梁支架坍塌、渡船消防救生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党政领导安全职责,健全组织网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监督管理的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组织领导和综合监督管理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二)强化落实,全力推进

各单位要按照局工作部署,进一步抓好细化分解工作,制定本单位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将工作责任和工作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要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梳理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大安全投入,严格依法监管。各单位安全领导机构要定期研究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安全管理各项工作。

(三)强化考核,严格问责

局将定期开展指导检查,及时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交通运输安全与平安交通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将进一步健全统计分析、季度点评和年终考核制度,按照局《安全生产考核评估办法》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规定,加大考核力度。采用季度点评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实行百分制计分,其中季度点评占60%,年终考评占40%。对年度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实行行政领导约谈,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

第五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全力办好花博会、全面推进现代化”为根本,围绕今年交通运输中心工作,以“双六”工程和“五项执法行动”为重点,以交通服务窗口便民高效,交通行政执法规范为基本要求,以强化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为保障,创新理念,抓好载体,全面推进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和行业形象。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上级要求,通过提升交通服务,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法制进程,建设法治交通,切实把交通部门建设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部门,确保做到:

中心组全年学法不少于2次,公务员集中学法不少于40小时,执法人员全部实现文化达标,岗位培训率100%,年度执法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

辖区公路、航道无“三乱”现象,无违法行政行为被新闻媒体曝光、被上级部门通报情况,不发生执法违法违纪事件。

行政执法投诉、举报、信访件办结率100%;错案纠正率、追究率100%。

执法案件行政诉讼败诉率为零,不发生行政复议被变更、被撤销情况。

交通运输窗口创建成区级驻行政服务中心优胜窗口。

三、工作措施

(一)规范服务,努力提高行政能动意识

1.加强行政服务窗口效能建设。围绕审批提速、管理提效、服务提质的总体要求,继续在便民、规范、高效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窗口审批项目的授权率,通过网上QQ惠民咨询服务热线,提供交通许可前期网上咨询、一次性告知、网上预审、相关法律法规咨询以及疑难事项答复等服务,特别要加大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上门服务力度,采取可行措施加快工作节奏,使交通审批流程更通畅、更规范,让服务对象更满意。

2.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认真执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管理规定,根据法律法规的修订情况,及时对“三合一”平台中的相关行政执法事项进行调整。利用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契机,做好省市县三级平台的数据交换工作,与办公室配合,制定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实现交通运输执法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3.深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全面公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信息和内容,特别是公开与社会公众关系密切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政务信息。深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公示制,利用门户网站、“三合一”平台、公示栏等形式,加大交通运输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公示力度,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公开与透明。

(二)规范执法,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规范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机制。根据局修订下发的《区交通行政执法规范化体系》,各执法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行政执法规范化体系,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具体细化和分解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建立健全“裁量公正、职能分离、集体会办”的裁量机制,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实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保障交通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实施。按季度收集交通运输执法典型案例,在全系统执法单位开展案例剖析工作。

2.狠抓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推进交管所体制改革进一步到位,明确管理模式,健全管理制度,明晰业务流程,全面规范交管所人员的执法行为,协助公路、航道、运管、治超等部门实施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参与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同时,抓好公路、航道、运管、治超等部门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规范、语言规范、文书规范和执法形象,实现执法队伍“训练有素、举止规范、形象优良”的目标要求。

3.严格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继续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考核评估制和行政执法监督回访制等机制,每季度对行政执法案件进行抽查、回访,执法回访率不低于案件总数的5%,开展年度执法评议考核,组织对公路、航道、运管、治超、交管所及其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一线明查暗访活动,对违法违纪执法行为进行剖析整改通报。

(三)规范管理,努力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1.深化重大行政决策制度。继续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程序,保证行政决策合法、科学、民主。严格执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以及行政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都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加强对行业管理工作的指导。在强化交通运输执法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公安、城管、海事等有关执法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形成联动执法机制。加大路政巡查和路域环境治理力度,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到位,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加强运输市场管理,加大对运输市场的检查力度,严格查处无证无照经营、乱停乱靠、倒客、甩客等违章经营行为;加强公路超限超载的管理,深化科技应用,切实提高超限治理的效能;规范清理航道非标设置,按规定设置管线标志,加强社会工程船舶行业监管,进一步发挥疏浚打捞协会作用;实现港口规范管理全覆盖,确保符合条件的港口经营许可持证率达80%以上。

(四)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2013年实施“六五”普法的第三年,继续按照区普法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全面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各单位要结合行业特点、自身实际,创新思路,加强普法载体的建设和投入,制定并实施好年度普法计划。继续深入推进“交通走进百家企业”活动,进一步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向管理相对人送法规、送服务,加大对管理相对人的普法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交通运输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交通执法人员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加强交通运输法治文化建设。

(五)提升形象,努力抓好行业队伍建设

1.加强执法形象建设。继续推进执法标志、执法证件、工作服装和执法站所外观形象的“四统一”,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外在形象。分步骤、有序实施交通运输基层站所的统一外观形象建设,按照交通部的《交通执法机构场所外观标准》,统一添置执法装备,各交管所建设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标识、统一装潢)的要求,年内完成3个交管所外观形象统一建设,做好部分交管所办公用房研究规划与建设。

2.加强执法业务学习培训。继续推行执法人员岗前培训和大专文化准入制度,严把执法人员入门关,对持证人员进行一次梳理。加强执法人员在岗学习培训,建立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学习和考核的长效机制,根据市局安排,组织全系统执法人员分批次参加上机考试。定期开展交管所与“三处一站”的轮岗培训、业务交流,逐步提升交管所执法队伍素质。根据市局制定的执法技能比武工作方案,二季度举办一期全系统执法人员参加的行政执法培训班,积极参加市局开展的全系统执法队列、指挥手势演练大会操和执法人员大会考。

3.引导执法道德水平提升。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创先争优活动和行风建设,开展创建文明执法单位、争当文明执法标兵等主题活动。利用“道德讲堂”建设,各行政执法单位组织一次“做一个有道德的交通运输执法人”的大讨论活动,三季度组织全系统执法单位进行一次“道德讲堂”专题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做好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是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基础。各单位要将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点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工作经费“三落实”。年中、年末各执法单位须向局行业管理科上报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二)围绕中心,全面推进。各执法单位要根据本工作意见,结合单位实际,认真制定本单位、本部门工作计划和方案,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狠抓落实。

(三)条块结合,稳步推进。交通依法行政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要实行统一领导,分别实施,条块结合,要按照上级机关的统一领导和要求,积极开展交通依法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