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调研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4:15:48

普法调研报告

普法调研报告范文篇1

一、税收“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

同志曾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毫无疑问,这是以往普法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继承以往普法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应与时俱进提倡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六.五”普法总的指导思想。主席在科学发展观中指出“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毋庸置疑,这就是“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

(一)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人口大国,各民族经济、文化呈多元化的发展方式。中国人民在历史上是具有遵纪守法的优良传统的。一九四九年,以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现阶段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法律来指导规范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是由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优化的经济结构导致社会经济成分复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于法律的社会本质是结合人性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社会活动,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而且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而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所以,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必然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社会主义法制、文化、道德等上层建筑的和谐互动、协调并进。

(三)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是由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决定的。

先进的生产力决定社会生产关系这一历史规律是社会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原动力。而树立科学发展观不但是实现一切社会有益因素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正确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总原则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必然促成最大限度解放社会生产力的良性社会结果。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决定了以科学发展观来协调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创新,是无比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战略思想。只有以此作为税收“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才能不断健全社会主义税收法制,才能更好的发挥税收调控经济的社会职能,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四)现阶段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国的根本大法即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来保障公民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首先提倡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国家税收取自人民,用之人民。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税收“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才能最大限度的依法保障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才能提高全社会的税法遵从度,从而才能使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五)现阶段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税收法制文化、廉政文化以及税务系统的税收文化环境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振兴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各项文化需求。目前人民群众对了解熟悉税收法律的需求很迫切。普法不仅仅是宣传教育,更注重的是一种繁荣税收文化现象。所以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才能带动税收文化走向繁荣,才能形成人人热爱学习税法、遵守税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进而才能最大限度的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税收“六.五”普法的实践规划

(一)普法的主体。

目前国家普法的主体是各级法制机构。这是不全面的,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普法的主体首先应该涵盖社会的各个经济实体。比如企业、国家机关、个体户等等。在将来的六.五普法的实践中建议普法主体逐渐由行政机关向涉税各经济实体转变,税收普法的形式逐渐由法制机构片面宣传、企业被动接受的形式向法制机构组织领导普法活动并提供普法经费、各涉税实体普遍参加的形式转变。

(二)普法的领导机构。

现阶段普法的领导机构是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和各级政府的法制机构。各单位的内设法制结构在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协调、辅助指导本单位的普法活动。税务系统的法制机构大多属于内设的法制机构,负责完成本单位的普法任务。

(三)法制机构的准确定位。

中国的法制机构古而有之。如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就是极其推崇法家学说的,法制机构在秦朝曾上升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秦朝曾设置廷尉一职作为全国最高法制机构,由始皇帝最亲信的大将蒙恬担任,地位仅次于丞相,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是由于秦朝在历史上过度夸大法律的社会作用才导致的社会结果。也为秦朝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祸根。以后历朝历代对法制机构的定位稍有消弱,如设置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寺中丞等担任法制机构的领导人,都是些省部级高官,辅助丞相管理法制工作。不仅如此,法制机构就是在现代的世界各国也备受重视,比如民主法制较健全的美国有法律顾问办公室,由全国优秀法律专家组成,直接对总统负责,有时候可以直接参与决策。在英国曾设置上议院法律事务委员会作为最高法制机构。俄罗斯联邦的最高法制机构是大检察院。日本设置法务大臣作为最高法制机构领导人。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对法制机构都很重视。而现在中国的税务系统,法制机构的地位并不高。省以下的税务法制机构普遍都是税务局内设的法制机构,级别较低,最高为正处级,如省局的法规处;地市级的税务法制机构属于正科级,如市局的法规科;但是基层的县区局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有些县区局根本就没有法制机构,而是由征管科、税政科等科室兼负法制机构的部分职能。对于某些设置法制机构的县区局,法制机构的级别又比较低,往往是一个不在级别的股级科室,而县区局稽查局和征管局的级别最低都是副科级,要想充分发挥机关法制机构对分局各单位的法制监督职能,充分实现依法治税的效能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级别低的科室监督比自己级别高的单位谈何容易,现实中有时候阻力很大,致使很多内设的法制机构形同虚设。在此首先建议国务院成立法制局,级别最低为正部级,作为全国最高的法制机构。其次相应的提高各单位内设法制机构的地位,使其切实能够担负应有的法制监督职能。

(四)编制先进的普法教材。

现在普法工作没有统一的教材,各地各自为战,不但协调性差,而且由于素质差别和在法律问题上的认同度差异,致使某些地区的普法工作存在混乱的局面。所以必须组织法律专家编写统一的普法教材,统一法制,增强各地区普法工作的协调性,使普法工作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

(五)提高普法工作的技术含量。

21世纪是一个多维立体的信息时代,客观条件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普法的技术手段,比如网络、广播、卫星、电视、报纸、手机无线网络等等多媒体技术,使普法工作拓展到多层次、全方位的广阔领域。

(六)培训普法骨干。

培训大批优秀的普法骨干,是搞好普法工作的必要条件。各级法制机构在法律专业人才配备方面难以尽如人意,但是只要聘请法律专家搞好培训,就能以较小的成本使人人都能成为普法战线上的行家里手。用法的人能更懂法,懂法的人都比较喜欢用法。通过培训调动大家学习法律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大家的法律素质。

(七)注重普法试点经验的推广。

对一些普法经验较好的地区可以作为试点加以推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取成熟的经验可以避免我们在普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八)把普法工作上升到人民运动的高度。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普法的目的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熟知法律。从而激发人民学法用法的热情,最大限度的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必须克服行政机关片面作战的盲点和心理误区,处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变人民群众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的全民学法运动。

(九)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促进依法治税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是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总纲领,也是我们税务战线落实依法治税的总方针,贯彻执行纲要精神,建设法制型税务机关,是我们进行依法治税的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全体税务人员将熟知纲要,忠于职守,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三、税收“六五”普法分阶段运行规划

税收“六五”普法计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预计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上半年。各级税务部门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地方、部门和行业五年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预计各单位将制定税收“六.五”普法计划,报市政法制办备案。

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下半年至2015年。依据税收“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地方、部门和行业实际,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确保税收“六.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2008年开展督导检查活动。

普法调研报告范文篇2

作为民主法制建设基础性工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新型公民,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回忆过去20多年的普法,对广大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取得明显成效,但从现实和长远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确立工作思路上,“一个调”,科学性不够;在制定工作目标上,“一般高”,讲远近不够;在宣传教育对象上,“一锅煮”,分彼此不够;在宣传教育活动上,“一阵风”,抓经常不够;在宣传教育方法上,“一副样”,出生动不够;在宣传教育推进上,“一家忙”,搞合力不够。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现实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因此,仅就xx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在精心打造好普法“1234”工程上狠下功夫,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

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县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六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六五”普法初期,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县提出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拓宽渠道,活化形式;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条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抓好“两个强化”。

即: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强化职能定位。就是根据《“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县纲要》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的抓普法工作职责用文件分别固定下来,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目的,克服过去单靠依法治县办“唱独角戏”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

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有的放矢,就**县共分七大类,即:中省市县直执法综合管理类、中省市县直社会服务类、县人大、政协及党群机关综合(事业)类、农村乡(镇)类、教育类、企业类和社区类。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本目标可分为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和超前工作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可分为若干条,近期目标就是当年可实现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五年可实现的综合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要严格考核。就是由县委、县政府目标考评办牵头,汇同组织、宣传、依法治理办等部门,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兑标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考核,逐项逐条兑标。四是要落实“一票否决”权。就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普法依法法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就是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手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六是要强化激励手段。就是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年度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浓厚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三个结合”。

即: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突出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固步自封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普法可以搞些必要形势,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普法工作正要搞的。法律服务也是如此,目前要着力开展关系民生与发展问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内部矛盾调解问题、公民权益保障问题和贫弱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等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二是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才能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合城乡文化建设正在兴起的热潮,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阵地与普法阵地、文化图书与法制图书、文化学习与普法学习、文化活动与普法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繁荣地方文艺之机来开展法制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的作用,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创作编排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法制方艺作品,在城乡巡回演出,使法律条文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普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广大农民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困扰普法工作的难点,因此,必须抓住广大农民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积极性,结合每年度农村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科普下乡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其中,随之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法制讲座”、编印常用法律知识宣传资科和法治文化用语集锦等,广泛宣传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

普法调研报告范文篇3

20*年,我局根据《中共屏山县委、屏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屏山县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2006-2010)>的通知》精神及《屏山县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县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县“和谐移民、富民迁城”作为“五五普法”工作的重心,认真贯彻《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提高移民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法制化管理水平。在此,根据县法建办的有关通知精神,将我局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

依法治理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我局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立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唐作荣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局党组书记吴定俊、局纪检组长曾兴乾同志担任,成员由各股室相关人员组成。并下设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抓好这项工作。在组织上、制度上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年初制定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并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局其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定期研究,督促落实,加大工作力度,在移民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加强了对移民干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二、狠抓工作落实,保证“五五”普法工作有效实施

本年度,我局在“五五”普法落实工作方面。主要采取狠抓制度落实和学习任务落实两个方面。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将“五五”普法学习内容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以及省、市、县三级关于水电移民安置有关规定和办法的学习宣传,提高了我局移民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推动了我县移民工作顺利健康发展。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重点学习《宪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信访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国土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增强移民干部宪法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今年四月,我县首批实物指标复核调查工作正式启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省移民办专家、中南院专家到库区进行首批实物指标调查复核培训。县政府县长邱东林作了动员讲话,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叶正均对首批实调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省移民办政策法规处专家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省政府批复的《实物指标调查复核工作细则》等移民相关政策法规作了讲解;计划财务处专家对移民资金管理相关政策也作了深入的讲解。同时,中南院专家对实调工作程序、技巧及方法作了指导。通过一系列的移民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为首批实调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3、6月,继首批实物指标调查复核工作培训会后,移民局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听取移民专题报告会。县司法局副局长罗文旭作了题为《国土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与我县库区移民工作》的专题讲座。农业局总支书记罗家帮对水库移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会上还对前期实调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了讨论和交流,并达成了共识,为今后实调工作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4、为进一步了解移民干部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政策水平,以促进和保障移民迁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还专门组织移民干部进行“五五”普法知识竞赛。移民干部们不仅踊跃参加,而且希望上级能多提供一些学习、观摩的活动平台,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移民工作。

5、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专题活动。结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积极开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掀起宣传学习移民法规的热潮。

6、保障普法经费。为保障各项法制宣传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订阅了《“五五”普法干部常用法律知识学习读本》、《“五五”普法公民读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精解》。

7、确定了专人负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三、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

1、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创建活动,提高执政为民的服务水平。根据库区移民工作实际,制定依法治理规划,确定阶段性工作计划,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以开展依法办事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切实提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水平。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行为监督。严格按照法定主体、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

3、健全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建立分级决策的行政决策体制,实现决策权力和决策责任相统一。重大决策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酝酿,严格履行决策程序

普法调研报告范文篇4

一、调研对像

乡各单位干部职工、群众。

二、对“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三年来的的调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2011年开始的“六五”普法工作已经进行了快三年了。但两年半以来的工作,是忧多于喜,很多工作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效果不明显,公民的法律素质还相对较低,对法律常识的了解还是很少,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的本领还很低,这与社会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而且速度非常快,可我们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正常的应该是法律水平高于社会发展水平,而现实却是法律水平追着社会发展走。通过调查总结,我认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费问题

普法依法治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的,普法工作量大面广,涉及问题多,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如果没有经济支持,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在“六五”普法期间,有关部门为了解决普法经费问题可以说是使出了混身解数,也通过多种方式协调解决普法经费的问题,有些地方甚至通过发文的方式要求单位给予解决普法经费,但真正能落实的却很少。即使有些单位对普法经费做了预算,那也只是水中月,能看不能用。在开展普法工作要使用时,还得再打报告找主要领导批示,遇到领导心情好时还好,遇到领导心情不好时就会被拒绝。再者,按照2元/人的普法经费,开展工作也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也使普法工作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大大受挫,所以有时为了应付上面的工作安排,他们只得将普法工作流于形式,得过且过。普法工作以走形式、搞“造势”为主,以“搞活动”来代替经常性的普法工作,其成效难以提高。

(二)普法组织机构的问题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全民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其成果亦非一朝一夕可见的,普法工作也可以说是一项公益事业,既是公益事业那就应是各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把普法工作全面铺开。可通过这么多的实际来看,还是没能建立“大普法”的工作格局。普法领导小组成员挂名倒是不少,但真正干活的,出力的却很少,仍然是司法部门一家在唱“独角戏”。可司法所人员少,业务多,再加上司法所现在我局的特殊地位,他们要开展每一项工作都得伸手向我局要钱,面临的困难也是很多。本来人员就少,再加上普法工作可以说是只花钱不挣钱的业务,这样他们对普法工作的积极性也就大大下降。

(三)人员素质问题

这里的人员素质包括普法工作者的素质和接受普法的人员的素质。普法工作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有一方的素质达不到要求,都会直接影响到普法的成效。

一是普法队伍素质偏低,普法形式简单陈旧,严重影响了普法效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然而针对农牧我局普法宣传队伍现状,人员缺乏不说,自身的法律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在开展普法工作时,也只能做一些最简单的如学习一些法律条文、印一些法律知识试卷这种形式上。没有办法充分运用电视媒体开展普法宣传;没有采取对职工群众最有效的普法手段,没有将普法内容渗透进职工群众最感兴趣的信息中,也没有结合职工群众的生产和娱乐需求来宣传法律;采用的仍然是被动式灌输式的普及方式。最后的结果是,普法工作作了不少,可广大职工群众对法律知识不感兴趣,法律水平仍然停止不前。

二是普法教育对像的素质偏低。由于当前农牧群众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生活还不富裕,干部群众都把人生追求目标放在了怎么样挣钱,怎样享受上去了,对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情没有热情去做,对我局相关部门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他们也没有兴趣参加,我局有时为了让这些职工群众参加法制教育不得不通过强制性要求到会凑人数的方式,可到了会场他们根本静不下心来听课,只是为了混下。再加上一些职工群众文化素质低,对一些法律知识不能理解,听不懂,所以他们就更没有兴趣去听。这样一堂课下来,讲课人员讲了些什么他们还是一无所知,事倍功半,成效很低。

三、对“六五”普法的建议

(一)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以增强实效性为切入点,提升法制宣传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创新领导机制,建立由我局党支部牵头召开的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大问题。明确社会各部门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职责,对于推动工作至关重要。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工作,只有全社会各方的参与,才能真正做好,也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普法工作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创新运行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信息反馈和交流制度,建立“大普法”、“大治理”工作格局。

普法调研报告范文篇5

1.近年来我县在群众普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哪些

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主要存在以下难点:一是客观方面,我县地广人稀,农村人口占多数且多数乡镇地处偏僻,开展普法工作任重道远但也稍显力不从心,加之大多数农牧民群众和监管对象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淡薄,开展普法工作有一定难度。二是主观方面,就我局而言,大多数执法人员藏语基础薄弱,语言沟通不畅是开展普法工作的较大障碍。

结合我县实际,县食药监局对我县农牧区普法工作的重点有以下建议:着力着眼于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由相关单位组织牵头开展农牧民群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选派村民代表到县城集中培训。

2.近年来执法人员在执法、普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

一是行政相对人法律意识淡薄,在执法普法的过程中,行政相对人法律意识淡薄,会造成执法难度居高不下。由于我县地处偏远,农牧民群众占人口比重较大,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行政机关在执法普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阻力,个别行政相对人法律意识还不够强,不知道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法商家存侥幸心理。二是执法普法人员的自身学习还不够,对依法行政认识不足。执法普法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法律规章的掌握的还不够细。三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还不到位。当前行政执法普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执法工作监督力度还亟待加强。四是部分违法违规经营商家法治意识淡薄,诚信度还不够高,不积极配合执法人员开展监管工作,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我县食品药品市场经营秩序。二是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时,群众积极性不是很高。

3.近年来我县农牧民群众违法行为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有哪些

就我县食品药品市场来说,大部分农牧民群众是消费者,但是也存在农牧民监管相对人因文化水平有限、经营水平不高销售过期食品、饮品等行为,但违法行为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4.通过对农牧民群体法治意识及行为的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梳理近期农牧民急需掌握的法律知识主要有哪些

我县社会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优化法制环境,加快依法治县的进程。广大农牧民的法律观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我州依法治州、依法治县的进程,为此加强农牧民群众法制选宣传教育意义重大。我局认为农牧民群众急需掌握的法律知识应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应是能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法律知识。

普法调研报告范文篇6

一、“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的基本情况

年9月,中共县委办转发《中共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的第五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在全县公民中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后,县政府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和安排,采取了相关方法和措施努力推进了全县“五·五”普法工作的开展。通过调查反映出全县“五·五”普法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组织、有规划、有落实、有检查,突出重点,措施得当,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领导重视、规划有序、机构健全,为普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在《规划》和《决议》通过后,全县各乡镇和部门能按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五·五”普法规划,对普法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规划就普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实施、保障措施及组织领导做出了具体规定。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普法领导机构,为普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普法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普法工作任务明确,重点突出

全县“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始终突出了重点内容和重点对象。在普法内容上继续深入宣传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深入学习安全生产、禁毒防艾、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开展与广大公民权利义务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将法律知识与宣传我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云南精品旅游县,“文化名县”和“中国通往南亚陆路国际大通道的重要前沿”等有关县情知识相结合。在普法对象上突出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在“五·五”普法中,通过县司法局、县法制局组织的法律知识考试两次、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推进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学法积极性。农村以物权法、出入境管理法、义务教育法、畜牧法、环境保护法和禁毒防艾等知识为重点进行宣传学习,为农村的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条块结合、形式多样、措施落实到位

各乡镇和部门在“五·五”普法过程中,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培训普法骨干和建立法制试范点,充分发挥普法骨干和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普法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和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板报、墙报、法制宣传标语,利用解决纠纷和热点问题的机会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切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适时开展送法进社区、送法下乡,举办法制讲座和法律知识考试,积极开展法律咨询和寓教于乐的法制宣传文娱活动。根据农村群众特点,把法律知识内容融入生活化、通俗化、趣味化的表现形式中。特别是法制电视栏目的开播,对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以及弘扬正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乡张家村老年协会自创了生动形象的《珍惜用地墓葬改革》、《农村麻将带来祸害》等文艺说唱词,使群众在娱乐中,受到了良好的法制教育。

(四)普法工作与其他工作相结合,效果明显

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理的前提和基础,依法治理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化和必然。各乡镇和部门,在思想上能认识到,普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普法工作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普法才有生机和活力,才能为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在普法中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生产、依法经营,依法解决涉及农村土地管理、计划生育、减轻农民负担、继承、赡养、婚姻,以及在城市建设、企业改制、社会保障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社保局通过学习宪法、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公开办事流程,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个私园区管委会和司法局在工业园区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积极推进法律进企业活动。利用工人晚上休息时间,讲授了物权法、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知识,增强了干部职工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继续抓紧和抓好了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五·五”普法开展以来,全县普法工作始终抓好和抓紧了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进一步巩固已经形成的制度和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全县基本把法制教育课列入教学计划,做到了有课时、有教材、有任课教师,强化了师资、教材、设施,并在全县完善了中小学校的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全县现有的510所各级各类学校中,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同时,组织学生参观禁毒防艾展览,聘请司法干部或派出所干警到校上法制课,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我县的“五·五”普法工作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紧紧围绕我县工作大局,立足于我县的“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按照积极推进依法治县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普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五·五”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通过调查,也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普法工作发展不平衡。乡镇和部门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同程度的存在片面性,往往认为普法工作是软任务,经济工作等其他工作是硬指标,因此对普法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普法工作在经济落后,交通通讯不便和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地方与较发达地方相比,发展不平衡。

2、对普法的投入不足,阻碍了全县普法工作的全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为保证普法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在调查中也发现部份乡镇没有按《规划》的要求将普法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部门的普法经费也存在难以保障的情况。

3、部份干部职工法制观念不强,管理水平不高。依法管理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和执法不到位现象。

4、“法律六进活动”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普法过程,往往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5、对流动人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流动人口对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而如何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的工作方面,存在不到位。同样我县确立了“工业立县”战略后,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知识产权方面的教育不到位。

6、在普法内容上,与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全县的中心工作结合性不强,存在就普法而普法现象。

7、部分乡镇,特别是部门对普法工作的日常管理不到位,使普法的痕迹管理工作得不到很好贯彻落实。

三、对“五·五”普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和困难,为进一步把我县的“五·五”普法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2、切实按照《规划》的要求,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对普法范围广、难度大的乡镇和部门给予必要的扶持,积极改变全县普法工作在区域上的发展不平衡状况。

3、在普法内容上,以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全县的中心工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4、切实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改变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在普法过程中流于形式和针对性不强的现象,树立宪法权威,增强法制观念。

5、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加大对农村的“五·五”普法工作力度。发挥典型单位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扩大普法覆盖率,并将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不断深化普法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6、充分发挥学校的普法主渠道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普法调研报告范文篇7

工作需要搞清楚情况,分析出问题才行。俗话说:知已知彼,才能内部自我剖析、百战百胜。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我所通过走访个私业主,召开会员、消费者代表会,进行认真总结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对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在管理中仍重行政手段和个人的意志权力,轻法治手段、习惯用老办法、旧经验。二是对宣传工作责任性不强。过去,往往热衷于例会开了多少场、黑板报出了多少期、听众多少多少、学习多少部法律法规等等,至于会员听没有听、学的怎么样却很少去想,也不愿去问。三是宣传教育的方法不对路。有些工作人员认为,我认真地备了课,在例会上进行了认真的讲解,但没有真正调动会员的学法积极性,因此出了“台上一头汗,台下无人看”的局面。四是宣传教育的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我们的宣传,照本宣科,灌输法律条文的时候多,以案说法、以身边的事说法比较少。五是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普法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物资装备匮乏等等,影响了普法依法治理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所以对工作的各种不利因素要早预测,早安排、早防范、早研究、早解决。

如何才能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素质?笔者认为关键有三点:

一、增强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素质。

工商部门主要是对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法制普遍的教育、引导,有力的帮助、服务。要由偏重灌输法律向注重渗透法律拓展,灌输是一个重要方法,但是在市场经济下民众各自经济收入差异的变化,角度的不同,会产生各种自我意识、认识,有可能对外在的理论灌输会产生一定的阻力,甚至逆反心理,因此在强调灌输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把法律渗透到民众生产、工作、生活中,既把法律交还给人民(法律是人民的代表制定的)。不仅要寓教于知,而且,寓教于服务、管理等活动中,更要由偏重务虚向务实拓展,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矛盾得到化解,后顾之忧得到解除,这样民众才会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威力、和作用。觉悟提高了,素质也就提高了。

二、突出重点,创建载体,进一步推进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切实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与市场运行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形式多样地开展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各项宣传活动。重点抓好民营、私营等各类企业法定代表人、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突出对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和预防经济犯罪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诚实守信的意识。

二是继续抓好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法制教育。进一步办好对外来人员法制学校,认真落实教材、人员和场地,合理安排好时间,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外来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外来人员法制教育和管理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新路子,努力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民主法治意识。紧紧围绕维护基层农村稳定,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关心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实际出发,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创建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送法下乡”和“法律进社区”活动,不断整合宣传教育资源,多渠道、多形式,深入持久地抓好社区和农村基层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

三、搭建平台,加强服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一是积极开展“每月一法”宣传活动,加强专业法宣传教育。根区分局“四五”普法规划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专业法宣传的主导作用,进一步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精心组织好一年一度的“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进一步丰富“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利用各种载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力争主题更鲜明,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影响更广泛,把“12·4”法制宣传日活动覆盖全区各个场所、各个领域、所有群体,真正使其成为“法制宣传品牌”。

普法调研报告范文篇8

工作需要搞清楚情况,分析出问题才行。俗话说:知已知彼,才能内部自我剖析、百战百胜。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我所通过走访个私业主,召开会员、消费者代表会,进行认真总结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对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在管理中仍重行政手段和个人的意志权力,轻法治手段、习惯用老办法、旧经验。二是对宣传工作责任性不强。过去,往往热衷于例会开了多少场、黑板报出了多少期、听众多少多少、学习多少部法律法规等等,至于会员听没有听、学的怎么样却很少去想,也不愿去问。三是宣传教育的方法不对路。有些工作人员认为,我认真地备了课,在例会上进行了认真的讲解,但没有真正调动会员的学法积极性,因此出了“台上一头汗,台下无人看”的局面。四是宣传教育的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我们的宣传,照本宣科,灌输法律条文的时候多,以案说法、以身边的事说法比较少。五是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普法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物资装备匮乏等等,影响了普法依法治理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所以对工作的各种不利因素要早预测,早安排、早防范、早研究、早解决。

如何才能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素质?笔者认为关键有三点:

一、增强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素质。

工商部门主要是对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法制普遍的教育、引导,有力的帮助、服务。要由偏重灌输法律向注重渗透法律拓展,灌输是一个重要方法,但是在市场经济下民众各自经济收入差异的变化,角度的不同,会产生各种自我意识、认识,有可能对外在的理论灌输会产生一定的阻力,甚至逆反心理,因此在强调灌输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把法律渗透到民众生产、工作、生活中,既把法律交还给人民(法律是人民的代表制定的)。不仅要寓教于知,而且,寓教于服务、管理等活动中,更要由偏重务虚向务实拓展,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矛盾得到化解,后顾之忧得到解除,这样民众才会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威力、和作用。觉悟提高了,素质也就提高了。

二、突出重点,创建载体,进一步推进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切实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与市场运行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形式多样地开展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各项宣传活动。重点抓好民营、私营等各类企业法定代表人、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突出对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和预防经济犯罪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诚实守信的意识。

二是继续抓好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法制教育。进一步办好对外来人员法制学校,认真落实教材、人员和场地,合理安排好时间,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外来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外来人员法制教育和管理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新路子,努力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民主法治意识。紧紧围绕维护基层农村稳定,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关心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实际出发,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创建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送法下乡”和“法律进社区”活动,不断整合宣传教育资源,多渠道、多形式,深入持久地抓好社区和农村基层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

三、搭建平台,加强服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一是积极开展“每月一法”宣传活动,加强专业法宣传教育。根区分局“四五”普法规划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专业法宣传的主导作用,进一步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精心组织好一年一度的“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进一步丰富“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利用各种载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力争主题更鲜明,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影响更广泛,把“12·4”法制宣传日活动覆盖全区各个场所、各个领域、所有群体,真正使其成为“法制宣传品牌”。

普法调研报告范文篇9

作为民主法制建设基础性工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新型公民,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回忆过去20多年的普法,对广大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取得明显成效,但从现实和长远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确立工作思路上,“一个调”,科学性不够;在制定工作目标上,“一般高”,讲远近不够;在宣传教育对象上,“一锅煮”,分彼此不够;在宣传教育活动上,“一阵风”,抓经常不够;在宣传教育方法上,“一副样”,出生动不够;在宣传教育推进上,“一家忙”,搞合力不够。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现实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因此,仅就xx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在精心打造好普法“1234”工程上狠下功夫,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

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县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六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六五”普法初期,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县提出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拓宽渠道,活化形式;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条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抓好“两个强化”。

即: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强化职能定位。就是根据《“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县纲要》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的抓普法工作职责用文件分别固定下来,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目的,克服过去单靠依法治县办“唱独角戏”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

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有的放矢,就**县共分七大类,即:中省市县直执法综合管理类、中省市县直社会服务类、县人大、政协及党群机关综合(事业)类、农村乡(镇)类、教育类、企业类和社区类。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本目标可分为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和超前工作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可分为若干条,近期目标就是当年可实现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五年可实现的综合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要严格考核。就是由县委、县政府目标考评办牵头,汇同组织、宣传、依法治理办等部门,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兑标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考核,逐项逐条兑标。四是要落实“一票否决”权。就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普法依法法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就是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手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六是要强化激励手段。就是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年度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浓厚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三个结合”。

即: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突出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固步自封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普法可以搞些必要形势,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普法工作正要搞的。法律服务也是如此,目前要着力开展关系民生与发展问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内部矛盾调解问题、公民权益保障问题和贫弱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等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二是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才能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合城乡文化建设正在兴起的热潮,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阵地与普法阵地、文化图书与法制图书、文化学习与普法学习、文化活动与普法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繁荣地方文艺之机来开展法制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的作用,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创作编排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法制方艺作品,在城乡巡回演出,使法律条文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普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广大农民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困扰普法工作的难点,因此,必须抓住广大农民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积极性,结合每年度农村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科普下乡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其中,随之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法制讲座”、编印常用法律知识宣传资科和法治文化用语集锦等,广泛宣传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

普法调研报告范文篇10

一、近况剖析

一是对普法教育的主要性看法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越来越注重物质好处和经济效益,并以此作为看问题、做事情的习用规范,对那些费时、辛苦而又难见经济效益的普法工作则持逃避、被动、冷酷的立场。很多基层干部、农民还存在适用主义思想,碰到问题才想起往来不断找司法,不克不及做到事前学习和知晓。有的乡、村一年不搞一次普法宣传活动,既没方式也没内容,为了迎接省市县综合管治检查审核,其普法活动材料、工作总结等普法台帐往往是暂时假造,凭空捏造,基本无真实、历史的陈迹。

二是对普法相关工作经费、人员投入不足。当前基层司法所人员编制过少,无专职普法步队,普法经费落实不到位,工作开展困难、技能配备掉队,不克不及顺应新情势下的普法工作需求。尤其是乡镇普法工作经费、人力严厉投入不足,乡镇司法员也仅仅是乡村纠纷的调停员和中间工作的服务员,在实践工作中很难真正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特殊是学校普法,法制副校长更是有其名无其实,必然水平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深化开展。

三是普法宣布道育方式保守。目前乡村普法工作首要是采取司法征询、普法口号、宣传栏、宣传材料等方式进行,传统方式多而创新认识和方式却少。不少乡镇设立了法制学校,也是有其名,而很少开展法制教育,往往达不到预期结果。

四是工作推进存在必然坚苦。首先是人员难集中。随着农民经济认识的不时加强,乡村财产构造的调整,乡村大都青丁壮外出打工或进城在企业就业,一年甚至几年很少回籍,普法对象比拟难以集中;外出务工进程中普法对象忙于务工赚钱,而企业老板和个别工商户也只追求最大好处化,基本无暇顾及普法工作。其次是时间难保证。乡村生产劳动的时节性比拟强,农民在农忙时早出晚归,在田里忙耕种;农闲时外出打工挣钱经商,很少有闲暇时间坐下来静心学习,因此普法时间难以保证。最终是内容难了解。因为农民文明程度遍及低,对规范抽象的司法条则很难了解,学不懂,记不住,影响了学习司法的积极性和自动性,客观上也障碍了乡村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搞好乡村普法问题的对策

一是提高看法,增强指导,加强依法治国观念。具体普及司法常识,增强法制宣布道育是经济发展、社会提高、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立的急迫要求,法制宣布道育工作只能增强不克不及放松。各级党政指导必然要把乡村普法工作摆上历史日程,增强组织指导,加大投入,切实把普法工作落到实处。经过指导学法、带头守法,公道法律的带动和指导及事必躬亲,为建立法治社会奠基高层建筑基本。关于乡村公民,普及司法常识的目标不只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更首要的是让广大公民学会运用司法的兵器维护本人的正当权益,走出“我不做坏事,法与我无关”的思想认识,真正营建优越的社会法治情况。

二是保证经费,添加编制。新乡村建立的普法工作,要求普法方式不时更新,普法范围不时扩展,这需求更多的经费投入,只要经费获得落实,才干保证普法工作的深化开展。各地各部分要切实保证普法经费落实到位,将其列入当地区、本部分的财务预算,真正使乡村法制宣布道育有专款,并且专款专用。还与上级有关部分协调,争夺基层普法工作人员编制,为每个乡、镇装备需要的司法行政编制1到2名,充分普法工作人员,使普法工作有专人抓,有专人办,保证普法工作的长期和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