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读后感

时间:2022-07-24 09:18:00

货币战争读后感

这本书的红火的确是有一段时间了,多次在图书馆里路过好书的榜单,都见它赫然在列,雄踞榜首,于是多次想要认真研读这本书,但是,潜意识告诉我,只有经过时间考验的书本,才会是真正的好书(本书的作者宋鸿兵在其博客里写道:“流金岁月,岁月只留金!”,大概也是这个意思);而且,大学一年级一路下来,我始终觉得,我在经济与金融领域涉足尚浅,而且学业繁忙,若是阅读这本书,难免囫囵吞枣,难免会有不理解的地方。

于是等到这个假期之际,我问起看过这本书的室友,他说经过一学期的思考以及与课本知识的对照,这本书的确非常好,每每他对萨缪尔森书中描述的美国银行系统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质感到迷惑时(而的确美国的银行系统是很令人迷惑的),他就会去翻阅这本书,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看来这本书起码经过了我这位博学的室友一年的考验,具有一定的含金量。于是我就借了这本书,开始研读之。

这是一本我一口气读完的好书,一连五天。但是我需要在这里说明的是,也许这本书会有些许偏颇,材料也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这本书至少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世界的经济与金融,我们应当关注这本书的大价值而忽略小错误,所以这样讲来这本书绝对是好书。

这本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史料,描摹了国际金融集团及其各国人在世界金融市场呼风唤雨乃至兴风作浪的过程,简述了货币的发展史以及对于金钱与财富的角逐是如何引导了近现代西方经济与金融制度、货币制度的变化,最终作者还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看待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变动以及对于汇率如何进行管理、如何防范国际金融投机分子对中国经济的攻击等问题。

实际上看完这本书我就已经想马上动笔完成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但是细想之余确实不敢贸然动笔。由于金融知识尚属匮乏,如若动笔必然会产生一篇言辞激昂但是内容空洞的东西。因此又取来考夫曼的《现代金融体系》一书,当作金融入门书本进行阅读,至此也开始对金融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若再深入则开始进入金融计算部分(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认为还是不要动用数学工具为好,只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即可),于是便决定停止深入阅读金融书本而开始写这篇或许会十分冗长的读书笔记。

看完这本书后我经过自己的总结与思考提出了以下的一些问题,而此读书笔记便旨在以我学到的经济与最近恶补的金融知识理解并且结合这本书给出自己的回答——这些答案不一定对,甚至可以被称作浅薄或者错误;但是我认为,只要认真去做就会有收获,在知识层面上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先列举我的原材料问题如下,以作为本文的线索:

金本位制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实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的优势与局限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黄金被称为被软禁的货币之王?

因为黄金白银的增速赶不上经济发展的增速,通货膨胀反而有理了?

银行家通过废除金本位,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掠夺人民财富?

那么,什么是财富?

国际银行家们毕生追求的财富是什么?是黄金?白银?各类证券?还是没有实际兑换能力的纸质的美元或是各种货币?

为什么说债务化的货币靠不住,不能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

为什么中国提出超主权货币的概念?这样是否可视为在挑战美元霸主的地位?

正文:

首先我们先见识一下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智慧:

关于国际金融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家史以及其如何取得欧洲各国金融货币霸主地位的故事我便不再赘述,我仅在此援引一个例子,则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智慧或者狡诈,可见一斑。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近郊展开的滑铁卢战役,不仅是拿破仑和威灵顿两支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斗,也是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巨大,赢家将获得空前的财富,输家将损失惨重。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空气紧张到了极点,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了滑铁卢战役的最终结果。如果英国败了,英国的公债(Consoles)的价格将跌进深渊;如果英国胜了,英国公债将冲上云霄。”…“当内森快步进入股票交易所时,正在等待战报的焦急和激动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内森那张毫无表情莫测高深的脸。这时的内森放慢了脚步,走到自己的被称为“罗斯柴尔德支柱”的宝座上。此时他的脸上的肌肉仿佛像是石雕一般没有丝毫情绪浮动。这时的交易大厅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富贵荣辱寄托在内森的眼神上。稍事片刻,内森冲着环伺在身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交易员们递了一个深邃的眼色,大家立即一声不响地冲向交易台,开始抛售英国公债。大厅里立时就引起了一阵骚动,有些人开始交头接耳,更多的人仍然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这时,相当于数十万美元的英国公债被猛然抛向市场,公债价格开始下滑,然后更大的抛单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债的价格开始崩溃。”…“这时的内森依然毫无表情地靠在他的宝座上。交易大厅里终于有人发出惊叫“罗斯柴尔德知道了!”,“罗斯柴尔德知道了!”,“威灵顿战败了!”。所有的人立刻像触电一般醒过味来,抛售终于变成了恐慌。人在猛然失去理智的时候,跟随别人的行为成了一种自我强制性行为。每个人都想立刻抛掉手中的已经毫无价值的英国公债,尽可能地留住一些残余不多的财富。经过几个小时的狂抛,英国公债已成为一片垃圾,票面价值仅剩下5%。”…“此时的内森像一开始一样,仍然是漠然地看着这一切。他以一种不是经过长期训练绝不可能读懂的眼神轻微地闪动了一下,但这次的信号却完全不同。他身边的众多交易员立即扑向各自的交易台,开始买进市场上能见到的每一张英国公债。”…“6月21日晚11点,威灵顿勋爵的信使亨利.波西(HenryPercy)终于到达了伦敦,消息是拿破仑大军在8个小时的苦战后被彻底打败了,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士兵,法国完了!这个消息比内森的情报晚了整整一天!而内森在这一天之内,狂赚了20倍的金钱,超过拿破仑和威灵顿几十年战争中所得到的财富的总和!”

内森-罗斯柴尔德利用投资者普遍的对其情报系统的信任,先散布英国战败的假消息,引发抛售英国公债的狂潮,然后在价格谷底大量吃入英国公债,大发了一笔横财。

讲到金融方面,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货币的发展史。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

之后,由于贵金属——以金为代表,由于具有体积小、不易磨损、方便携带与分割、不宜变质且难以取得与伪造等特点成为了广为接受的等价物,这就是现代货币的雏形。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此时,就出现了纸质的货币,这些纸币是以黄金为基础作抵押的,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两者可以同时流通,纸币的发行量也比较少。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于是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它们仍然有黄金作为发行的保障。

以黄金作为保障的货币制度就是金本位了。

那么金本位制度究竟有什么优势或者好处呢?

金本位制是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使货币的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相一致,外汇的汇率相对稳定(不同国家间的货币汇率由各自货币含金量决定;含金量: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而且由于黄金供应相对稳定,受自然黄金资源制约,不会由于货币供给过剩产生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对初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既然金本位制度看起来这么好,那为什么金本位最终会被废弃不用呢?金本位的存在触犯了谁的利益呢?

对于金本位崩溃的原因一般来讲的阐述是这样子的: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的流通的基础。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的自由发行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货币流通的基础。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但是,货币战争的作者却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就第一点而言,金本位下黄金供给量的不足是否会妨碍经济的发展呢?

众所周知,在金本位下,黄金供给量即等于货币供给量,若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跟不上商品生产的增长,就会产生通货紧缩——而根据现代经济观点与实证分析表明,轻微的通货膨胀最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而强烈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会妨碍经济的发展(见附图)

——但是作者却提出,经济增长率与是否通货膨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举出了例子:

1974年7月13日,《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一份令人震惊的英国整个工业革命时代的物价统计报告。从1664年到1914年的250年间,在金本位的运作下,英国的物价在长达250年的漫长岁月中保持着平稳而略微下降的趋势。当今世界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国家能够连续不间断地保持了这样长久的物价数据了。英镑的购买力保持了惊人的稳定性。如果1664年的物价指数被设定为100的话,除了在拿破仑战争期间(1813年),物价曾短暂地上涨到180之外,在绝大部分时间里,物价指数都低于1664年的标准。当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的物价指数为91。换句话说说,在金本位的

体制下,1914年的一英镑比250年前的1664年的等值货币的购买力更强。

在金银本位之下的美国,情况也非常类似。1787年,美国宪法第一章第八节授权国会发行和定义货币。第十节明确规定,任何州不得规定除金银之外的任何货币用以支付债务,从而明确了美国的货币必须是以金银为基础。《1792年铸币法案》确立了一美元是美国货币的基本度量衡,一美元的精确定义为含纯银24.1克,10美元的定义为含纯金16克。白银作为美元货币体系的基石。金银比价为15:1。任何稀释美元纯度,使美元贬值的人都将面临死刑的处罚。

1800年,美国的物价指数约为102.2,到1913年时,物价下降到80.7。在整个美国工业化的巨变时代,物价波动幅度不超过26%,在1879年到1913年的金本位时代,物价波动幅度小于17%。美国在生产飞速发展,国家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历史巨变的113年里,平均通货膨胀率几乎为零,年均价格波动不超过1.3%。

同样是在金本位之下,欧洲主要国家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经济空前发展的关键时代,它们的货币同样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

法国法郎,从1814年到1914年,保持了100年的货币稳定。

荷兰盾,从1816年到1914年,保持了98年的货币稳定。

瑞士法郎,从1850年到1936年,保持了86年货币稳定。

比利时法郎,从1832年到1914年,保持了82年货币稳定。

瑞典克朗,从1873年到1931年,保持了58年的货币稳定。

德国马克,从1875年到1914年,保持了39年的货币稳定。

意大利里拉,从1883年到1914年,保持了31年的货币稳定。

难怪奥地利学派的米赛斯将金本位高度评价为整个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最高成就。没有一个稳定合理的货币度量衡,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阶段所展示出来的巨大的财富创造力,将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

黄金与白银在市场的自然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高度稳定的价格体系,可以让所有20世纪以来的“天才”经济规划者们汗颜。黄金和白银作为货币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真正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人类信赖的诚实的货币。

所谓货币度量衡,就是不以金融寡头的贪婪本性为转移,不以政府的好恶为转移,不以“天才”经济学家的利益投机为转移,历史上只有市场自然进化而来的黄金和白银货币做到了这一点,未来也只有黄金和白银才能担当这一历史重任,只有黄金和白银才能诚实地保护人民的财富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布。

当代的经济学家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黄金和白银增加的速度赶不上财富增加的速度,在黄金和白银货币体系之下,将会导致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则是所有经济体的大敌。这实际上是一种先入为主为主的错觉。“通货膨胀有理”的歪论完全是国际银行家与凯恩斯们共同炮制出来,用以废除金本位,从而通过通货膨胀的手段向人民“隐蔽征税”,不露痕迹地进行抢劫和偷窃人民财富的理论依据。英美等欧美主要国家从17世纪以来的社会实践,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并不会必然造成通货膨胀,事实上,英美两国都是在轻度通货紧缩状态下完成了工业革命。

那么,在这一点上,通货膨胀是否是必要的,废除金本位制是历史的必然的要求还是国际银行家们蓄意通过通货膨胀与经济波动剥夺人民财富,我们还是不得而知。

经济学从来就不是一个会有准确答案的学科。

那么,金本位废除以后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便是各国可以通过滥发没有兑换力的法币,实行货币贬值、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这是因为废除金本位制后,各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扩军备战,会滥发不兑换的纸币,加速经常性的通货膨胀,不仅使各国货币流通和信用制度遭到破坏,而且加剧了各国出口贸易的萎缩及国际收支的恶化。其次各国可以通过控制货币的发行量,“管理”汇率,设定对己方进出口有利的汇率,导致汇价的剧烈波动,冲击了世界汇率制度,对国际贸易造成一定影响,长此以往若引发汇率战,争相贬值货币,则会导致各国现行货币制度趋于崩溃。

最重要的是,币值不稳定则人民的财富价值长期处于波动之中,完全出于国家掌控之下,没有稳定的保障。失去黄金这一标准的度量物,在虚伪的货币面值之下,财富时常趋于虚幻。

这也许就是一些经济学家称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为诚实货币的原因。

列宁曾断言,不断地借助通货膨胀,政府可以秘而不宣地没收其公民的大部分财富。

讲了这么多,利益争夺的核心便是财富。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财富?国际银行家们不顾一切追求的财富是什么?是黄金?白银?各类证券?还是没有实际兑换能力的纸质的美元或是各种货币?

书中并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而各经济教科书也从未下过定义。我想,没有实际价值的如今已经债务化的纸币不是;曾经被视为财富象征的黄金白银经过国际银行家的打压如今也没有了实际流通作用;各类资产性或是债务性的证券也不会是我们要找寻的答案。

我个人认为,回归到原始的观点上,财富便是实物资产,这一观点我认为可以通过阐述证实:银行家控制银行,通过大量发行货币与信贷,恶意制造通货膨胀,推高资产价格制造泡沫,继而以控制通货膨胀为名猛抽银根制造通货紧缩,通过货币传导机制影响汇率,迫使大批企业倒闭和人民破产,使经济陷入萧条,从而在此时以正常价格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来贱价收购核心资产。而这些资产便是地产、机器设备等可以争取未来现金流的资本,这些便是财富的现实化身。

那么,在全球范围内,金本位制的废除对于各个国家,包括我国,会有什么影响呢?这要从外汇储备谈起。

外汇储备(foreignexchange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也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据最新(2009年4月底)数据统计,目前大陆外汇储备排名世界经济体第一,日本居二,俄罗斯居三,中国台湾居四。

脱离了以黄金作为货币担保的货币即是债务化的货币。一般来讲,一个国家储备财富,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持有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而是持有全世界普遍接受的储备货币资产。而一般来讲,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必须有能力保持币值的稳定,维持国际正常的贸易情况。这样的货币需要是有实物如黄金作为担保,而不是以未来的收入作为担保——但如今的美元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成了没有实际价值的债务化的货币。从理论上讲,已经失去了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应具有的特性。

作者在书中提到:

人类有史以来的经验表明,崛起中的国家或地区总是以更加旺盛的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在贸易中不被别人稀释的货币所窃取,这些地区有着保持高纯度货币的内在动力,恰如19世纪坚挺的黄金英镑和20世纪傲视全球的黄金白银美元,而世界的财富从来就是自动流向能够保护其价值的地方。坚挺稳定的货币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市场资源的合理分布,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率的经济结构,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反之,当强盛的国家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社会生产力不断萎缩,庞大的政府开销或战争费用逐渐掏空了从前的积蓄,政府总是从贬值货币开始,企图逃避高筑的债台和搜刮人民的财富,此时,财富将不可逆转地外流去寻找其它能够庇护它们的地方。

货币是否坚挺成为一个国家盛衰交替的最早出现的征兆。当1914年英格兰银行宣布停止英镑的黄金兑换时,大英帝国的雄风就一去不复返了。当尼克松1971年单方面关闭黄金窗口时,美利坚的辉煌业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英国的国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迅速地消散,而美国幸运的是在一个没有重大战争的世界里,还能够保持一段时期的繁荣。但表面上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大宅门,里子却已逐渐被巨额债务所掏空了。

从历史上看,凡是操弄货币贬值来试图欺骗财富的国家,最终也必将被财富所抛弃。

中国外汇储备(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位居全球第一。

而由于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在近年来美国多次实行通过增大货币发行量推动通货膨胀降低汇率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下,我国账面资产损失严重。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开动印钞机”,运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救市,导致美元贬值,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遭受重大损失。因此,之后我国开始在国际上提出为了保障各国外汇储备安全,应当考虑使用超主权货币这一工具,我认为这可以视为中国已经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提出了试探性的挑战。

事实上,一种已经债务化的价值浮动化的已经无法保证币值坚挺的货币,是不够格充当世界储备性货币的。但是,为什么这一概念仍然只是处于口头上说说的阶段而不被世界各国迅速落实实施?

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如果采用超主权货币,必然导致美国经济的崩溃。为什么美国走上“高消费,低储蓄”这条道路后,经济增长速度仍旧没有减速?原因是其具有美元这一世界霸主,美联储可以通过向全世界售卖以美国人民未来必须缴纳的税收作为担保的美元债券来融资获得资产投资,保住了经济的发展,美国必须每天继续从世界各国人民的身上“吸血”20亿美元的储蓄才能使美国这部“经济永动机”继续运转。而一旦美元失去其霸主地位,便意味着美国再也不能以“骗人的”美元证券得到外国的投资——“断粮”的美国经济会趋向崩溃,而为了维护其经济安全,美国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美元的霸主地位,所以,尝试以超主权货币替代美元绝对会遭到美国的强烈反抗,可能引起强烈的全球经济波动。

二是,若是超主权货币真的得以实施,美国便不再是最强大的经济体,更有可能的是美国一夜崩溃。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将重新洗牌,谁将主导未来的国际社会?谁将取得金融的制空权?这势必会带来一场不小的混乱,若是旷日持久,则全球经济陷于倒退与崩溃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这无疑是所有利益集团都不愿看到的。所以,即便目前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难以让人满意,但是若改变它会伤筋动骨带来更大的伤害,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还是不动为宜。

所以,我认为,中国提出超主权货币这一概念既可以视为对美元的试探性挑战,更多的应视为对美国的一种施压,警告美国不宜以牺牲他国利益换取本国利益而无节制地增大货币发行量救市,是美国不敢贸然再对美元进行贬值,短期来看可以保住我国外汇储备的账面价值。

但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中国可以尝试用人民币夺取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恢复金本位制度等观点,我不敢苟同。

恢复金本位制度已经是不可行的想法,在信贷如此发达的今天,在人们接受债务化货币身在其中浑然不知的今天,恢复金本位制度带来的初期的经济痛苦远远大于后期的好处。作者将恢复金本位制度带来的通货紧缩与GDP的下降称为游冬泳与GDP减肥,想法是好的;但是,在目前情况看来,这场冬泳可能会使经济溺水身亡,而节食减肥最终可能导致经济消瘦致死。

我认为在今时今日现代金融体系已趋完全,纵使内中具有问题或者矛盾,始终是不可凭一时冲动就对其加以改造的。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阻力奇大,甚至可能造成全球经济崩溃的严重后果;因此我认为,认清形势,维持目前金融形势的微妙制衡,谨防国际金融投机者的攻击,健康化国民经济,方是正道。

至于人民币能否夺取霸主地位,中国能否取得国际金融制空权的问题,非常复杂,方法与道路也绝非简单,也并不是以我等智慧便能够理解或者评论或者给出意见的问题。

Wecanjustwaitandsee.就此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