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大学生村干干部创业讲话

时间:2022-05-23 08:49:00

组织大学生村干干部创业讲话

同志们:

*月*日,我们召开了全市“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会议,今天是*月*日,已经整整一个月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连续召开两次会议,充分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目前,我市选聘第三批“大学生村干部”报名工作已经结束,报名人数达到3473名,可以说超出了我们的预想。第三批“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后,全市“大学生村干部”将达到2600多名,全市近80%的行政村将配上“大学生村干部”。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和重要的人才资源,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作用、如何推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是亟需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前一段,我带着这个问题和部机关的同志先后到龙安区等7个县(区)和开发区进行了专题调研,接触了一些“大学生村干部”,看了一些创业典型,了解掌握了一些情况。总的感觉,有的县(市、区)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还没有摆上位置,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措施还没有很好的落实,支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环境还没有形成。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目的就是分析研究这个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大推进工作力度,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今天上午,大家看了3名“大学生村干部”分别创办的养殖场。刚才,龙安区和两名“大学生村干部”分别作了典型发言。龙安区为全市带了一个好头,区委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共解决创业基金600万元,区委书记武峰、区长韩力农、组织部长祝振玲各拿出5000元支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钱虽然不多,但是这充分说明了区委、区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这是个导向问题,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同时区委组织部作为具体组织实施者,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使这项工作有了一个良好开局。各县(市、区)要坚持和强化“早干晚干都得干,晚干不如早干;干好干坏都得干,干坏不如干好”的意识,要有争抢第一的精神,要有大胆创新的劲头,要有真抓实干的作风,切实把市委及市委组织部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下面,围绕为什么要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怎样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这两个问题,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为什么要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

关于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重要性、必要性,各级领导已经讲的很多了。搞好这项工作,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改善农村干部结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于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实施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如何使“大学生村干部”真正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是我们各级党组织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就是一句空话。“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留得住要靠事业,用得上同样靠事业,干得好更要靠事业。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干部”创出一番事业。对于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是发挥“大学生村干部”智力优势、推进“双强”工程的需要。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最渴望的是致富,最盼望的是增加收入。农民群众判断村干部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能否自己带头致富,又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如果村干部自己没有能力致富,就谈不上带领农民群众致富。近年来,我们实施“双强”工程,目的就是要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本领,培养造就一批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干部,使农民群众尽快富起来。“大学生村干部”有才华,有激情,有抱负,有闯劲,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双强”型人才具备的条件,也是“大学生村干部”应该具备的条件。通过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智力优势和其他各种优势,创办领办一批致富项目。通过创业,加快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力度,不断增强自身致富能力。通过创业,“大学生村干部”才能积累资金支持群众致富,才能学习技术引导群众致富,才能积累经验组织群众致富,才能有实力、有底气带领群众致富,最终成长为“双强”型村干部,群众才会更信服他们,他们才会更有号召力。

第二,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是拴心留人、促进“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基层的需要。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扎根农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新型农村干部和优秀人才,是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永久牌”的优秀农村干部。从前二批“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情况看,很多“大学生村干部”最担心的是三年后的出路问题。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我们给予了充分考虑,我们鼓励“大学生村干部”考硕士、考博士,继续深造,成为高层次人才,我们也鼓励“大学生村干部”参加招聘考试,成为一名公务员。道路千万条,走出去我们欢送,留下来我们欢迎。从目前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干部”还要留下来。留住“大学生村干部”,最终要靠什么?我们常说,以事业留人,这才是留住“大学生村干部”、解决“大学生村干部”出路最好的办法。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就能实现“大学生村干部”由就业向创业转变,以事业拴心留人,靠事业增加收入,从而使“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农村、融入农村、服务农村。

第三,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是丰富人生阅历、锻炼提高自我的需要。大学生有理想,有文化,但缺少实践经验。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中国13亿人口,70%以上在农村。不了解农村,就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在农村工作一段时间,能够学到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能够丰富人生阅历、积累实践经验,可以说终生受益。尤其是“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更是对“大学生村干部”自身能力和水平的一次超越和挑战。在创业的过程中,对创业项目的选择、对市场信息的捕捉、对创业项目的管理,会锻炼“大学生村干部”提高开拓市场、加快发展的能力;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化解农村派性矛盾、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会使“大学生村干部”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村情民情,不断提高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可以说,创业的过程,就是“大学生村干部”丰富阅历、锻炼自我、加快成长的过程。

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作为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重要措施和关键环节来抓,制定有效措施和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积极性,促使“大学生村干部”创业项目不断增加、创业规模不断发展、创业成果不断扩大。

二、怎样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

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是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一个新课题。选聘好“大学生村干部”,仅仅是解决了“大学生村干部”到农村去的问题,对于我们各级党组织来说,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让“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创业,才是我们所期望和要求的。相比之下,创业比就业更为重要,层次更高,难度也更大。从各县(市、区)上报的情况看,全市“大学生村干部”创办领办致富项目198个,有致富项目的“大学生村干部”仅占14%。相比之下,鹤壁市“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开展的早,创办的致富项目多,企业规模也比较大。鹤壁市共有1300名“大学生村干部”,创办各类致富项目715个,有致富项目的“大学生村干部”占55%,其中,拥有百万元以上资产的129人,拥有千万元以上资产的16人,项目年销售收入近4亿元,年利润8200万元,不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8700多名,而且吸引和安置*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在企业就业,带动8000多户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路。今年9月份,全省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座谈会在鹤壁市召开,会议组织参观了两个创业典型,一个是淇县“大学生村干部”赵梅均创办的河南绿佳集团公司,企业总资产达到1.36亿元,存栏奶牛2600头,是全省的科技企业、绿色企业、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另一个是淇县“大学生村干部”介同彬创办的淇县兴和畜牧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固定资产7000万元,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前些天,我到县(市、区)调研,通过听县(市、区)汇报、实地看创业项目,感到我们*市的“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仅仅是开了一个头,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摆到应有位置。全市“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会议后,一些县(市、区)没有吃透会议精神,没有具体措施,没有任何动作,尤其是没有引起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的高度重视。这次我去县(市、区)调研,一些县(市、区)的领导说不清会后研究的政策、措施,不了解情况,心里没典型,手中没数字,看没地方看,转没地方转。一些乡镇更是如此,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把“大学生村干部”当成人才使用,而是当成宣传员、管理员,当成秘书使用。

二是缺乏有效措施,推进创业力度不大。现在各县(市、区)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对究竟采取什么措施、制定什么政策来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思考的不多,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的不多,缺乏一套有效的措施和完善的政策。全市“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会议上,我们要求各县(市、区)设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从目前情况看,落实的不是很好,多数县(市、区)还没有实质性进展。还有涉农部门如何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项目、资金、技术支持等问题,都没有制定有效的措施,我们现在是领导落后于群众,整个“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缺乏组织行为,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三是县乡村三级责任不明确,创业氛围没有形成。“大学生村干部”有知识、有热情,但缺资金、缺场地、缺经验,仅靠“大学生村干部”自已是很难创业的,需要靠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共同帮扶。但是,目前在帮扶上,县、乡、村三级责任不明确,哪些问题需要县(市、区)解决、哪些问题需要乡镇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村里解决、“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由谁来联系和帮扶没有统一要求,没有具体办法,“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环境和氛围没有形成。

四是“大学生村干部”本人方向不明,创业缺乏信心。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无人引导,不知道当村干部为了啥,创业是为干啥,方向不明确,稀里糊涂当村官。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靠各县(市、区)。下一步,在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方面,我们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要解决好认识问题。认识指导行动。认识问题不解决,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就难有大的作为,难以实现新的突破。

一要解决好领导的认识问题。认识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制定有效措施,加快创业步伐,难以发挥作为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指导者和推动者应有的作用。当前农村干部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是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党中央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需要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需要发展,建设新农村更需要发展。我们大力实施“双强”工程,加强农村干部培训,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也就是要建设一支敢于发展、善于发展、能够带领群众共同发展的人才队伍,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到农村任村干部,知识丰富,年富力强,更应该引导他们走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前面。然而,有的领导干部对这一点认识不清,理解不透,没有对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予以足够的重视。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这些年青人到农村任职,不过是临时找个安身之地,为将来考公务员加分、或考研究生做准备,迟早都是要走的,却没有看到能够考上公务员、研究生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要留下来的现实。无论是各级领导干部,还是“大学生村干部”自己,都应该对这一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毛孩子,一没资金二没经验,不可能干成什么大事,却没有看到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迅速推进,农村的创业空间越来越大,“大学生村干部”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只要引导得当,就一定可以在农村这个广阔舞台上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我刚才提到的鹤壁市的两名“大学生村干部”,通过艰苦创业,两人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了上千万甚至上亿元,这样的“大学生村干部”,你就是请他们当公务员,他们也不会去。

二要解决好“大学生村干部”自身的认识问题。“大学生村干部”到农村创业,确实有其自身的不足。缺少资金和技术,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等,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没有资金我们可以支持,没有技术我们可以传授,没有经验我们可以帮带,最可怕的是有的“大学生村干部”自己不明白肩上的责任,不明白作为一名“村干部”的首要职责,而只是每天忙于抄抄写写、填个表格、写个材料等事务性工作,满足于作一名宣传员、管理员,满足于当一名“小秘书”,这不仅是对自身价值的忽视,也是对自己青春时光的巨大浪费。有的“大学生村干部”因为学的是文学、艺术、体育等专业,所学专业与农村联系较少,就认为创业应该是那些学农、林、牧等农学专业的“大学生村干部”的事情。可以说,把自己的事业和未来全部依靠在专业上的想法是完全不可取的。“大学生村干部”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干部”走不到经济岗位上来。人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大学生村干部”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所形成的较强的再学习能力,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需要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在实践中形成新的能力和素质。今天上午我们参观的三名“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项目,都是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再学习、再提高的结果。因此,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村干部”,应该准确把握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把全部的激情和智慧投入到创业中去,创业需要什么知识,就学习什么知识;需要什么技能,就学习什么技能,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事业的发展,在创业中完善知识结构、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大学生村干部”当成技术人才来开发,当成创业人才来塑造,当成新型农村干部来培养,引导他们眼睛往远处看,脑筋往深处想,转变择业观念,树立在农村同样能创业、同样能展示才能、同样能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观念,强化“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意识,坚定他们在农村求发展、创大业的信心和决心。各级党委、政府要给他们提供便利,给予支持,营造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活力。

2、要解决好政策问题。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把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摆到重要位置,着重制定好四个方面的政策,从宏观上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工作。

一要从资金上给予扶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首先面对的是资金问题,他们刚走出校门,没有资金积累,靠自己来投资还不现实。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设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目前,市级创业基金正在协调运作之中。各县(市、区)要向龙安区那样,尽快设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制定“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建立健全创业资金扶持机制和审批程序,使创业基金起到“酵母”作用。

二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及组织部门要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在企业注册登记、税费减免、项目审批、场地安排等环节制定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上项目提供便捷的服务,创造宽松的环境。

三要从技术上给予帮助。要联系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涉农部门,组织技术力量组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技术顾问团,为“大学生村干部”选择项目进行科学论证,为他们创业提供技术指导。要选派一批各级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科技专家与有发展潜力、有项目和有发展后劲的“大学生村干部”结成帮扶对子,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致富信息。对于城区的“大学生村干部”,村里已经没有土地,要引导他们积极发展为居民提供服务的项目。组织部门要认真考虑市区“大学生村干部”如何创业,走出一条新的创业之路。

四要落实领导联系制度。要建立健全县级领导联系帮带制度,县级领导每人联系1名“大学生村干部”,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乡镇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指导和引导,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一要帮助选准创业项目。选好项目,是创业成功的一半。要充分考虑“大学生村干部”缺乏创业经验、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的现实,引导“大学生村干部”围绕自身的专业优势选项目,围绕任职村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选项目,围绕市场需求选项目,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对“大学生村干部”选择的创业项目,各乡镇要及时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实行滚动发展、稳步发展。二要引导创新创业模式。“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没有固定的模式,他们多数是初次创业,热情有余,经验不足。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注意引导“大学生村干部”创新创业模式,降低创业风险。对于所学专业与创业项目对口、个人有一定创业经验和资金积累的,要鼓励自主创业;对于创业项目风险小、资金需求较大的,要支持股份合作、融资创业;对于所学专业与农村联系较少、缺少资金和技术,但具有较大培养潜力的,要联系引导本地种养大户积极帮助,实行带动创业。同时,要积极组织有项目的“大学生村干部”,帮助引导无项目的“大学生村干部”理清思路,尽快找到创业项目。要鼓励任职村相邻、产业优势相近的“大学生村干部”组团创业,将所学专业知识捆绑起来,共同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哪种形式适合发挥他们的作用,适合增加收入,适合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就采取哪种形式。三要营造宽松环境。乡镇领导班子每人要帮助1名“大学生村干部”,及时总结“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大学生村干部”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加强具体指导和协调,帮助“大学生村干部”把项目做大做强,以实际行动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营造宽松环境。

村党支部、村委会要积极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提供场地、水、电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协助他们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妥善处理好“大学生村干部”与村“两委”成员、与村民的关系,共同支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形成“村干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围。

3、要解决好领导问题。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党委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协调人事局、财政局、中小企业服务局和涉农部门、金融部门等,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各种服务,形成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合力。

一要抓好创业培训。虽然“大学生村干部”有知识、有文化,但由于他们有的所学专业不对口,有的缺乏实践经验,创办项目一开始力不从心。因此,要创业,首先要进行创业培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把市场经济、农村实用技能、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作为创业培训的主要内容,着力提高“大学生村干部”个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要实行目标管理。实行“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压驱动,激发内在动力。建立创业激励机制,把创业办项目情况作为“大学生村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评先、提拔的重要依据。明年市里将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干部”,主要是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情况。没有创业项目的,不能评为优秀。要通过政策激励措施,加快“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步伐。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工作非常重要。我市在选聘第二批“大学生村干部”时,共有3266名大学毕业生报名。今年,我们提高了报名门槛,要求必须是应届毕业生,但由于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目前仅“*党建网”上有关“大学生村干部”选聘的信息点击率达到3.6万人次,报名参加第三批“大学生村干部”的人数达到3470多名。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形式,通过组成“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报告团巡回报告、召开“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经验交流会等办法,大力宣传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重要性,宣传“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先进典型,营造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社会氛围,形成“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光荣的舆论环境。

四要加大督导力度。明年春天,市里将组织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长一起,到各县(市、区)检查“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情况。到时候,大家可以看一看,比一比,看谁的优惠政策落实的好,谁的帮扶措施推进的好,谁的创业氛围营造的好,谁的创业典型培养树立的好。

同志们,大学生来到农村任职,就象一粒饱满的种子落进了泥土。他们能否顺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甚至长成参天大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党组织的关心爱护、教育培养。希望各县(市、区)更加重视“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全力支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强力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以创业拴心,以事业留人,为农村留下一支“永久牌”的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