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基层国税工作实践

时间:2022-12-19 11:14:00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基层国税工作实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已经从一般的经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高度。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推进推进基层国税工作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一、准确把握科学的税收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科学的税收发展观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在切实遵循税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在执行国家税收以及在各项税收工作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促进税收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调广大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纳税人遵从度,促进税收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要做到把握五个方面:一是把握税收和社会和谐和统一;二是把握税源与税收协调发展;三是把握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四是把握治税与治队同步推进;五是把握征税与纳税良性互动。

二、正确把握基层国税工作现状,明确树立科学的税收发展观的重要性

多年来,县级国税部门在上级局的领导下不断采取措施推动基层建设,目前基层建设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从调研情况看,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在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中,注重加强思想、组织、作风方面的建设,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通过行评外部问卷调查认为基层地税领导班子好的占以上。经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基层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水平、执法能力都不同程度地有了一定提高,大专以上学历达到以上。同时,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开展“征管能手、稽查能手”等竞赛活动,培养了一批税收业务骨干。二是基础管理趋于规范,税收管理现代化有了一定基础。在基层管理基础建设中,通过强化管理责任,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行综合治税,加强税源监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三是基层税收执法进一步改善,纳税服务体系初具雏形。特别是通过推行执法责任制,使基层执法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依法治税的社会环境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通过简化办税程序、实行政务公开、开展宣传咨询等各种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手段,不少县级基层单位初步搭建了纳税服务平台。四是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目前基层单位办公设施建全,交通工具齐备,几乎人平一台电脑,职工宿舍大部分单位解决得比较好,绝大部分集中在县城居住,以上的干部职工对工作、生活、文化环境“比较满意”或“满意”。

在充分肯定近几年基层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基层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主要是:一是基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专业知识结构以及政治素养、业务素质等方面,离现代化税收管理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二是基层干部队伍活力不足,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没有建立育人、选人、用人及相应的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还程度不同地存在。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缺乏、年龄结构出现断层、基层征管力量相对不足、有能力的人重用不够等问题还存在。三是税收征管质效不高,纳税服务仍处于较浅的层次。部分地区征管手段落后,纳税申报方式单一,税收成本较高,综合治税覆盖面低,涉税信息分析、应用不充分,科学严密的税源监控体系尚未建成。在纳税服务方面,还程度不同地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硬件投入、轻服务质量的问题;纳税人对办税效率较低,重复检查等问题还有不少的反映。四是基层税收执法需进一步规范。依法治税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税收执法的监督制约不力,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税收执法行为不规范,存在有税不收、收过头税、混级次混税种入库、违规退库等现象;在税务稽查方面,存在调查取证、询问收集证据材料不齐全,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五是党风廉政建设还需加强。“两权”监督工作尚需进一步深化;查办案件和责任追究力度不够,行风建设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分析基层国税工作的现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建设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新而高的要求已成为一种现实,基层国税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就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税收发展观。

三、坚持科学的税收发展观,推进基层国税工作的跨跃式发展

坚持科学的税收发展观,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其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作为基层国税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应坚持“三个统筹”。

(一)统筹国税业务、政治、精神全面发展

国税业务是发展对象,国税政治是发展方式,国税精神是发展动力。三者互相作用,自成一体。三者的发展,才是全面的发展。

以组织收入为中心,推进现管,加快国税业务发展。要改活收入龙头,带动全盘发展,努力实现在“三创”,做到一创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克服过去片面就收入论收人、抓收入作法,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大力创造税收发展环境。二创税收征纳环境,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增强纳税人的自觉遵从的纳税意识。三创税收执法环境,强制性地改变一部分人的纳税意识,促进社会整体税法意识的提高,为组织收工作保驾护航。

规范税收行政和执法责任制,加快国税政治发展。国税最大的政治就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基层单位的政治主要体现在制度。因此加快政治发展,就是要以制度为重点,建立一套严密、科学、高效的行政和执法的运行机制。即加强建立包括决策、民主、监督、责任等环节的行政管理制度,加强建立包括税收征管查和法律救济各环节的税收执法规程,以实现行政和执法双规范,推进国税政治文明。

探索“绩效”管理,建设“效能”基层,加快国税精神发展。。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以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税收“两权”监督责任制和干部全员评价制度等为平台,以明确岗责、分解责任、过程控制、考核奖惩、实施评价为重点环节,以落实管理责任和提高管理绩效为目标,对税收管理(包括征收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高效、科学监管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对税收管理全过程的监控,最大限度地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管理创新。

(二)统筹国税基础、改革、创新协调发展

基础工作是改革、创新的前提或依据,改革是对基础工作的完善和巩固,创新是对原有基础的超越和升华。三者要在不脱离现实客观情况的原则下,在各自协调的基础上,相互适应,相互配合,同频共振,良性互动,才能协调发展。

一是基础工作要自我完善自身协调。一方面要健全各项基础管理与服务的运行体系。另一方面要使各个运行体系相互配套支撑相互制衡促进,如人才管理要同征收管理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其他基础工作互有机结合等。

二是改革要讲求适度。改革的目的是出动力,出效率,促发展,如果失当,就会南辕北辙。最重要的一是力度要适当,不能超过人们可承受的程度。力度过小,达不到目的;力度过大,相当部分的人就承受不了。另一点是频率要适当,要保持人心的稳定。间隔年度太多无异于未改,当然不行;但改革过频,就会人心惶惶,产生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总之,改革过当,容易激化矛盾,有失和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尤其如此。

三是创新要遵循客观规律。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未有创新就未有发展。但要强调求真务实,要防止时期的浮躁冒进之风。当前要特别注意两点:其一,选项时要深思熟虑,不能头脑发热。既要落实上级要求,又要切合自身实际;既要办得到,又要有实效,把项目选准选实。其二,实施中要尊重自然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三)统筹国税征收、固本、开源可持续发展

征税是国税部门独有的一项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其本源是经济,本固才能枝荣,源阔才能税丰。要保证国家资金血脉的长久旺盛和国税收入的可持续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服务,三靠监督。

用好政策,稳固税本。一方面,征税要任务服从政策,既不得收过头税,也不得有税不收;既要讲增幅,更要讲质量。另一方面,对失业再就业、出口退税、“免抵退”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关于收入分配、环保、生态、资源利用等各项税收调节政策,要不折不扣,全面及时地落实到位,促使税本得到全面巩固和持续发展。

优质服务,拓展税源。税收服务已成为税务部门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因此一方面,将纳税服务制度化作为优化纳税服务的保障。为切实将优化纳税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将纳税服务全程化作为优化纳税服务的目标,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化、优化办税手续。

依法治税,优化环境。要通过严明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按规则办事;实施“阳光作业”,精细办税流程;坚持内外监督并举,整治纳税秩序;落实统一的税收制度,实行国民待遇等各种手段和措施,为培植新生或后继税收,修建起宽阔平坦通畅的“长流渠”,营造出公平、明晰、和谐、高效的税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