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春泥计划通告

时间:2022-06-24 04:32:00

关于落实春泥计划通告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农村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提高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县深入实施“春泥计划”,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施“春泥计划”的重要意义

农村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领域。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我县农村未成年人的文体活动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致使许多农村未成年人在节假日等校外时间里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不仅不利于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年以来,我县在部分行政村开展了“春泥计划”试点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依托农村现有各类场所,集聚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在中小学寒暑假、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校外时间,组织引导农村未成年人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试点村未成年人的校外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他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也解决了广大家长的后顾之忧,促进了社会和谐,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使更多的农村未成年人享受到“春泥计划”的成果,县委、县政府决定深入实施“春泥计划”,通过5至10年的时间,实现“春泥计划”在全县农村的全面覆盖。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春泥计划”对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部署,精心组织,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实施“春泥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精神,按照《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的部署,以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着力保障农村未成年人的基本文化权利,使广大农村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思想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原则:

1.育人为本、知行合一。教育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注重道德实践和体验,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民间机构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部门人才、资金、活动、场所等资源,形成共同推进“春泥计划”的合力。始终把净化和优化环境作为实施“春泥计划”的着力点,努力营造健康、快乐、安全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3.因地制宜、就近就便。根据发展基础、地域条件、乡风民情等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实施“春泥计划”。从农村未成年人的需要出发,根据他们的兴趣和时间设计活动,力求灵活高效、小型多样,努力扩大未成年人的参与面。

三、“春泥计划”的重点工作任务

(一)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鼓励未成年人在家庭、同伴、村落之间开展文明礼貌、敬老爱亲、扶弱助残、便民利民等社会公益活动,让未成年人在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二)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展社会体验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注重发挥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村落文化精华,依托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将农耕生活、民间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活动与社会体验有机结合,培养农村未成年人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感。

(三)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开展能力提升活动。利用各相关单位在农村基层的活动载体,开展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灾害自救、紧急救护、学业辅导等教育和实践,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团队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自我保护、紧急避险等方面的能力。

(四)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基点,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顺应未成年人个性发展方向,培育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开展适合未成年人的集体游戏和亲子活动,使未成年人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和谦让,在玩耍中感受温暖、奉献爱心,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

四、加强“春泥计划”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强化人才队伍。按照专兼结合、注重素质、相对稳定的要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导和鼓励城乡优秀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发挥县、乡各类专业机构的人才特长,调动本地能工巧匠、示范户和大学生“村官”、回乡大学生等本土人才的积极性,利用“五老”人员的独特优势,组织各类志愿者入乡进村,为“春泥计划”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整合活动资源。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在基层开展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广泛征集、精心设计安排吸引力、趣味性、针对性强的活动。依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等载体,丰富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文化生活。发挥未成年人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春泥计划”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各乡镇要根据财力状况安排“春泥计划”专项资金。相关部门用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体育建设等的资金应向“春泥计划”倾斜。调动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春泥计划”专门经费。

(四)注重安全防范。防止不良文化信息渗透,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袭,严厉打击“黑网吧”.严肃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行为。重视活动安全,强化安全意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维护未成年人集聚和活动时的秩序安全。关注心理健康,增强未成年人的抗挫折能力,缓解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的融入感,增强相互间的亲近感。

(五)拓展阵地功能。充分开发和挖掘现有各类资源,发挥村级文化活动室的作用,设立室内活动场所,依托室外场地,建立户外实践阵地,发挥公益性场所功能,开设流动活动基地,整合网上资源,营造网络空间。

五、建立健全实施“春泥计划”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各乡镇要把“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制定措施,提供保障;要切实抓好组织实施,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实施方案,推动工作开展;村级基层党组织负责落实各项任务。

(二)制定完善实施规划。各乡镇要结合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制定出“春泥计划”总体实施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要在所有生态文明村实施“春泥计划”。年,各乡要建立1-2个“春泥计划”示范点,各镇要建立2-3个“春泥计划”示范点。

(三)完善督查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督促检查把督促检查与奖惩工作结合起来,健全分析、通报和反馈制度,推动“春泥计划”实施。

(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落实责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县文明办要做好整合资源、督促检查、规范指导等工作,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村级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部门要做好实施村与其所在学区中小学挂钩结对工作,为各实施村推荐、选派事业心强、能力强、善做德育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并将中小学生在村里的表现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之一。文化部门要发挥县、乡镇文化馆(站)的作用,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协助策划、组织文娱活动。体育部门要依托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设置适合未成年人的体育设施。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要组织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妇联组织要依靠家长学校和基层妇女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和关爱行动。关工委组织要充分发挥“五老”队伍的优势,开展各种结对帮扶活动。其他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春泥计划”实施工作。

(五)创新活动载体和工作方法。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握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设计一批适合当地实际、切合当地农村未成年人特点的活动载体,设计和开发一批集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实践项目。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县乡之间、乡村之间的联动,加强结对单位和村之间的互动,提升整体工作水平。要创新工作制度,逐步实现规范管理,建立台账登记、档案保存、书刊器材使用、安全防范等制度,做到有规章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档案资料。

(六)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媒体要高度关注“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及时报道“春泥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农村未成年人精神面貌出现的新变化。乡(镇)和村要利用广播、墙报、简报、宣传栏等载体及时反映“春泥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好人好事和取得的成效,逐步扩大“春泥计划”的影响,为实施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