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

时间:2022-10-09 08:34:18

导语: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春期群体。与高中或中小学相比,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容易被忽略,其实他们心理上的问题最多。加强和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以中职学生情况为案例,探求有效措施: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小组,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推动多元化构建,开展职业信心教育,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以及促进家庭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帮助中职学生摆脱心理痛苦,带来积极的心理援助。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实意义;有效途径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但是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虽然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逐渐在养成坚韧、独立的行为品质,但是,对于很多人、很多事,中职学生也是缺乏分析判断能力,因此,他们不仅在学习上有困难,生活中也处处遇到障碍和矛盾,不知道如何处理,只能存在消极、负面情绪,对其精神健康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笔者作为心理健康教师,致力于积极探索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分析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并且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通过不少途径,学会对基本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正确地应对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1.提高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素养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这也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教育活动。但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中等职业学校心理教育教师教育水平有待提高。针对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积极优化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指导水平,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2.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生的心理需要新的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家庭学习中承受着一些压力,部分学生的家庭关系出现了新的矛盾,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也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局面。同时,部分学生因假期综合征等心理健康问题而出现学习困难。因此,学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活动学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应注重对学生的积极教育,让学生明白积极的自我情绪、积极的投入、积极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的积极意义,使学生基本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使他能够有效提高心理素质。首先,在中等职业学校,应在公开设立和语文、数学等科目一样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并且将其与心理健康内容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并且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同时,笔者所在班级通过周一班会的积极反馈,有助于同学们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讲述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会。例如,在学习积极情绪的反馈时,一名学生写道,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但会因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影响。重要的是正确地表达感情,这是沟通的第一步。如果你用不恰当的方式表达你的感受,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伤害。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地表达我们的感情。平时可以通过练习学习情绪正确地表达,也可以向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通过练习与自己对话,学会内心的情绪正确诉说。除了定期的心理健康课程外,还可提供具体的特色课程和活动。学校可以为每个学生准备专门的课程。例如根据性别差异、性格差异等,开设心理学课程。促使不同学生可以接受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建立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小组首先,要定期进行心理普查,不定期进行心理抽测。每年年初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在采取任何测评之前,告知学生关于所有数据是保密的,不能透露给老师和家长。目的是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并帮助他们。这无疑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这些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从而促进校内开展循序渐进的监督和干预。当然,心理测量数据不是绝对可靠的,也会产生错误和干扰。在测试阶段结束时,需要一名心理咨询教师介入作出判断,客观地了解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对学生心理状态异常部分进行科学的长期干预和监测,关注学生心理情况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对于有极端行为的学生,一定要给予心理上的警告,进行指导和干预。此外,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心理教育培训,确保在日常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3.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促进多元化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保证中职学生接受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必须发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教育。一是搭建在线教育平台。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不仅要集中学生,还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的学习场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访问老师创建的微信或QQ群,讨论心理健康课上的问题。当学生有私人问题时,可以通过App咨询教师,以避免面对面的问题。还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频繁地互动,更好地对待彼此的感受,增加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因此,有必要创建一个让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在线教育平台。二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过程。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所需的长期档案,其中应该包括对学生的心理普查情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效果,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断基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进行跟踪,并对问题进行疏导。三是实施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通过参与,学生才能真正实现不良心理发现和健康成长。而多种形式的心理活动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机会,例如,角色扮演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通过创作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模仿角色,在角色的心理活动中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启发学生的思维,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学校必须让学生通过各种愉快的心理活动,来愉快地学习和成长。4.开展职业信心教育中职学生的学历较低,很难找到理想工作。并且比大学生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他们无法看到自己的未来。这些情况会使学生对学习不那么自信和不感兴趣,可能会对学生学习和学校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学校需要及时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信心。从自尊教育开始。自尊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比如学校的学生应该尊重老师的教学,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感到“被尊重”。笔者试举一例:我们学校一个学生因为早读迟到了好几次,老师就命令她打扫教室。虽然这是一件伤害自尊心的事情,但学生们笑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甚至这位学生第二天还是迟到了。像这种对与错观念的颠倒在中职学校相当普遍。因此,笔者认为,自尊始于羞耻,心理教育中应该让学生明白羞耻的意义,就会对自己的无礼感到羞耻,并遏制它。在自尊教育实际中,一方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下他们所经历的自尊心受挫情况,以及解决这些挫折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评估他们自己的改进方法,让学生避免用极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来指导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培养学生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在日常课程中主要关注学生的自尊养成,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并鼓励他们感到“被认可”。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即所有国民对社会的责任。教师应该在心理教育中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同时,有必要让学生明白,在以后的社会服务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让学生明白通过努力学习工作,在努力中看到未来。此外,增强各学科的社会融合性,尽量促使中职学生的就业得到保障,为学生提供各种个人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性,在学习中看到希望。5.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除了班主任以外,每个班都有一至两个老师,由班主任带领组成进步小组,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也方便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老师。同时,班主任是学生的朋友,是倾听者,是引导者,是榜样,是伙伴。因此,班主任应该积极通过关心学生的兴趣,了解他们的成长,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心扉自然会逐渐打开。以及班主任应该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寻找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感到“被重视”和“被理解”。案例:笔者近日处理了一个学生吸烟的案例。这个学生性格倔强,笔者一开始和这位学生谈话,整个过程一开始就很生硬。在交谈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学生很不配合,态度很轻蔑,他对自己的错误有片面的看法。因此,笔者对他的态度很生气,严肃地皱起眉头,坚持一定要让他明白自身错误,并且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然而,这位学生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办公室。那一刻我虽然很生气,但并没有马上追上去。通过冷静地想想,笔者觉得刚才自己的语气有些沉重,也认为那位学生可能是受到了老师的冤枉和误解。笔者决定试试别的沟通方式。再次见面时,笔者首先改变了语气,甚至对自己之前的态度向他道歉。随后该位学生逐渐说出自己的想法,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保证不会再这样了。因此,笔者通过遇到这样的问题,面对这样特殊的学生,认为教师不要着急,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虽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效果可能更好。另外,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还可以每周召开情况交流会,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及时帮助学生。6.促进家庭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效果。但是,很多父母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把孩子的教育交给了学校。这种状况不仅会妨碍学生的成长,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心理教育教师等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定期走访心理特殊学生家庭,多通过与学生家人定期访问、家长深入沟通,了解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详细了解和记录心理特殊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条件、经济来源等,询问了心理特殊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分析了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原因,以便于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计划方案和目标提出。二是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有必要加强更新家长旧的教育理念,告知家长溺爱、娇惯等方法要变更,告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和孩子沟通方法,促使学生和家长的良好互动,加强家庭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三是应加强引导家长,了解学生家长的认知水平、人格特征、教育方法等实际情况,对学生家长提出合理建议,让学生的家庭环境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学生自己的家庭根源中解决心理问题。四是班主任与家长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学生状况,共同探索解决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方法,使学生的心理成长与校内外联系起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

三、小结

如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不能回避和忽视,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学校要担负起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作为教育者要探索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在中职教育活动中,通过形成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多种教育形式、促进家庭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寻找自信,树立学习和生活信心,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严彩娟.中职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职业,2022(10):87-89.

[2]王雪萍.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科幻画报,2022(04):255-256.

[3]张芳.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探索——以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为例[J].湖南教育(C版),2022(03):27-29.

[4]谢焰.浅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以湖南省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湖南教育(C版),2022(03):30-32.

[5]粟雪琼,何夏玲,黄兴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J].广西教育,2022(08):16-19.

作者:柯青兰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