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本科管理学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8-22 09:06:19

情境教学法在本科管理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管理学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现实原因导致目前教学注重知识传输,而能力培养面临多重阻力。情境教学是解决课程内容单一化与现实能力需求多样化的必然选择,有助于管理学教学实现知识传输向能力培养转变,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情境教学在实践中面临多种困难,文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管理情境教学实践,从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职能给出了情境教学设计方案。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情境教学法;实践

一、管理学教学研究概述

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对构建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教师能力差异、教学内容实用性、教学实施过程差异性、学生努力程度差异、学生接受能力差异带来管理能力的提升差异显著。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特定的工作或生活场景,让学生应用相应的专业知识积极主动融入场景。构建问题解决能力①,是“管理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②。“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将理论知识结合应用实践,是提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技能最有效的方法③。传统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研究的重心是如何实现管理理论学习与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的一致。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均应以学生为本④,注重“教”与“学”的互动,特别是案例法教学的实施,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⑤。

二、情境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解决课程内容单一化与现实能力需求多样化的必然选择

管理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科目,教材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管理学》。该课程定位于企业管理,而且内容偏向于制造业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六大板块,该教材将管理的核心职能分为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四大部分。因此,管理能力的构建应该围绕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展开。马克思主义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指引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方面。将管理学课程限定使用统一的《管理学》教材有助于控制《管理学》课程的意识形态导向。但从能力培养视角上看,因为开设《管理学》课程的专业种类多样化,基本上经管类的专业都开设。一些社会管理等其他领域的管理相关专业也开设,包括工商管理、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学、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军事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管理科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程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体育产业管理等,不同领域经营特点不同,管理的要求不同,也因而对管理能力的要求不同。过度“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得不同专业的管理能力培养的差异化难以实现。

(二)知识传输向能力培养转变的必然选择

大学教育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向能力培养转换已经是高校界共识,受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的现实制约,高等教育由知识传输向能力培养转变面临诸多困难。知识传输是相对容易的,有成熟的教材体系做基础,只要熟悉教材体系,就可以完成知识传输,但知识传输在信息化时代几乎是无意义的,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利用各种信息搜索工具获取想要的知识。就知识传输而言,《管理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体系,从古典管理理论到现代管理理论的梳理,到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的理论、方法,内容充实,但相关知识对培养直接应用于实践的管理能力的局限性非常明显。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古典理论显然无法直接应用于现代管理,现代管理理论正是为解决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而发展的。同样的,经营环境的变化也使得现代管理理论的适用性下降。《管理学》教材提供的决策、领导、组织、控制的知识、方法体系同样面临局限性,例如决策过程,主要针对战略决策,而对于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绝大部分决策,多数属于战术决策和作业内容决策,教材花了大量篇幅介绍PESTF、SWOT、五力模型分析方法,从知识结构的角度,这是必要的,但对于培养学生在工作时间中所需的管理能力,则显得不足。因为组织趋同,组织结构相关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在下降,反而教材没有深入讨论的任务分解成为组织设计的关键因素。教材对于领导部分倾向于领导理论的介绍,对于如何实施领导缺乏深入的讨论。控制部分,内容倾向于制造业企业的质量控制,对非制造业组织运营所需的控制能力需要进一步深化。

(三)调动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大学生的总体平均素养需要提高,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多数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激励,能够自主学习,现在的大学生尤其要主动提高学习自觉性。教学效果不单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取决于学生如何学。让课程内容适应现实需要一直是近年来倡导的,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完整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多年时间的积累。现实情况每年、每天都在变,教材不可能完全跟上现实情况,现实的工作场景有无数种,也没有可能让教材符合所有的应用场景。教材内容的相对稳定是必然的,教材内容适应现实需要只能是一个不断逼近的过程。让教材符合每个学生的需求更不可能,教育必须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现实,而教学组织相对稳定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为每一个学生设计适合的教学组织方式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根据实际教学过程的现实情况设计相对适合的教学组织过程是每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教学方法改革层出不穷,近几年单单在高等教育界被大力倡导过的教学方法创新就包括任务教学法、翻转课堂、对分课堂、OBE教学模式、PBL教学法、混合式教学等,在线教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老师们可以较方便地利用考核点强制学生学习,但实际执行中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受教学资源、教学能力的限制,一些教学改革变成了形式主义,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所有的技术手段都只能是“看上去很美”,无法真正解决作为教学主体的老师的愿望与作为教学客体的学生的需求不一致的矛盾。

三、情境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困难

(一)学生对企业经营过程认知缺乏导致情景教学参与深度有限

要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能力提升,学生深度参与情境教学是必要条件,《管理学》通常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学生缺乏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认知,独立的思考能力也相对不足。在中小学已经习惯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在大学积极融入情境教学的意愿和能力都相对不足。考虑到《管理学》课程开课学生层次、能力差异巨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情境,成为情境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大学生对企业经营过程认知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管理学》课程本身也承担着提高大学生对企业经营过程认知提升的任务。情境设计可以考虑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将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不必拘泥于切合行业特点,通过提炼管理能力的核心要求,结合教师自身的认知情况,设计合适情境,这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情景教学,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学生对企业经营过程的管理能力培养。

(二)不同专业背景对管理能力要求的差异使得教师设计情境面临巨大挑战

情境设计不但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还需要考虑不同专业背景的不同应用场景,考虑方便学生实质参与,这对教师设计情境提出了巨大挑战。不同于教材,可以系统化、体系化,情境设计无法系统化、体系化,需要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于实际的管理学课程教学背景进行设计。教学需要提炼出管理的核心能力,结合教材体系,在知识传输过程中,设计适当情境,实现能力培养。在深化管理理论认知的同时,《管理学》课程教师需要结合各自专业特点,深度理解专业领域内管理能力的需要,合理设置教学情境。近年来,大学教学越来越贴近现实需求,专业设置充分考虑现实情况,愈加精细,专类种类不断增加,这对教学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理解专业需求,结合专业需求提炼专业管理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切合专业需求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专业管理能力,是一个合格的《管理学》课程教师的必修课。

(三)教学过程的时间空间限制影响着情境教学的实施

尽管近年来基于能力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在不断优化,但传统的课堂集中教学的方式没变,而且这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改变,这意味着模拟公司实际运营的方式在教学中很难操作。公司运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虽然有计算机软件可以模拟企业运营,但要结合管理学的教学过程实现管理能力培养相当困难。教学过程的时空限制要求情境教学能够在教学课时40—45分钟内完成一个独立的情境教学模拟过程。要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完整的管理相关能力的实践,这对教学情境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要完全突破教学过程的时空限制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太现实,教师需要根据现实条件适当拓展延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比如提前布置任务,这有助于让学生能更充分地准备,适当利用新媒体技术,让学生参与情景教学更加便捷。

四、情景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以上分析,考虑管理学情境教学实施现实,结合管理学教学目标,管理学情境教学应该围绕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核心职能设计,着力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能力,《管理学》情景教学时间中着力培养的核心管理能力如表1所示。

(一)决策环节的情境教学

决策方面的内容包括决策与决策过程、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决策的实施与调整。情境教学中以制订备选方案为切入点,只要学生掌握备选方案的基本技巧,掌握影响决策的宏观环境分析、微观环境分析能力,通过基于现实场景的备选方案制订实践,建立备选方案制订的基本逻辑,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学生就能够顺利完成相关任务。考虑的学生的参与能力及兴趣,情境设计可以以公共事件为基础。如以2021年5月22日发生的黄河马拉松事件为例进行情景设计。情境设计以白银景泰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为背景,要求学生在充分了解国内马拉松赛事开展现状的基础上,了解影响马拉松赛事组织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公众参与意愿、当期天气情况、马拉松赛事组织相关高科技装备发展情况、石林马拉松赛道条件等。考虑赛事组织方和政府对马拉松赛事组织的目标,基于赛事主办方视角,指定、比较不同的赛事方案,明确赛事举办的具体细节。指定详细计划,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各自小组的方案,开展讨论,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优化赛事组织方案。

(二)组织环节的情境教学

组织部分的内容包括组织设计、人员配备和组织文化,考虑到组织趋同,组织结构更多是作为一种知识,实际中组织设计的关键能力是任务分解、基于任务分解的人员配置、基于任务的组织框架制定、组织运行系统设计能力。学生通过基于现实的任务分解锻炼,能够充分掌握组织设计的核心能力。情境教学仍然以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为背景,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马拉松赛事组织的基础上分析组织马拉松越野赛涉及哪些工作?各项工作需要什么能力?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哪些工作内容可以合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明确组织这项赛事需要配备多少人员,需要配备什么样的人员,人员之间如何分工合作以实现赛事的顺利进行并在课堂分享和讨论。

(三)领导环节的情境教学

领导部分的内容包括领导的一般理论、激励和沟通,前两部分以理论为主,情境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在领导实施中的沟通能力为目标,沟通主要包括信息发送、信息传递和信息接收三个环节。实践中有效的沟通要求能够表达清晰,理解准确,克服各种沟通障碍。情境教学中要求以学生小组方式,组长以领导角色向成员马拉松赛事组织中出现极端天气,要求各成员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保障参赛人员的安全。情境教学模拟中,要求“领导”能准确传递信息,以征求小组成员的方式,锻炼所有成员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锻炼“领导”的理解能力,以小组互动的方式确保信息表达通畅。

(四)控制环节的情景教学

控制部分内容包括控制的类型与过程、控制的方法与技术、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控制需要结合任务的实际运行情况,情景模拟相对困难。情境教学以危机管理为切入点。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马拉松赛事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包括极端天气、极端事件等,引导学生制定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制定可靠、可操作的控制体系,确保赛事不发生严重问题。应急预案需考虑赛事的方方面面,凡事落实到人,保证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人员负责,引导学生掌握完备的应急预案的制定方法。

作者:钟生根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