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图书出版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对策

时间:2022-07-13 16:17:02

传统图书出版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对策

摘要:传统图书出版在传统媒体的发展中具有代表性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基于此,文章研究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这一课题。首先,分析传统图书出版的背景,找出出版行业的重要性;其次,找出新媒体的出版特征,研究新媒体与传统图书出版相融合的可行性;最后,从分析传统图书出版优势、寻找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平衡点、提升图书出版创新能力、融合新媒体的发展理念、强化出版专业人才队伍,打造专业特色平台等六方面,阐述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通过以上研究,旨在解决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难题,提升传统图书出版的产业价值。

关键词:传统图书出版;新媒体;发展理念;人才培养;特色平台

导语在信息化技术与网络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媒体行业逐渐兴起,新媒体的产生成为必然。[1]新媒体需要从三个方面界定,第一个层面是技术层面,在技术上,新媒体是以网络为媒介,有多种不同的网络传播方式,使信息或新闻的传播更加便捷;第二个层面是实践层面,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变被动传播为主动传播;第三个层面是社会组织层面,以网络互相依存,打破以往的线性传播形式,人民群众也更容易接受。[2]传统图书出版是较为古老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年代,传统图书是人们少数的娱乐方式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技术与网络化技术的出现,电子书、数字报纸、电子信息,以及网络文学等出版形式,成为人们接收外界信息的主流媒介。[3]在此大环境下,新媒体的出版行业开始兴起,打破了传统图书出版的局限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图书阅读方式。因此,传统图书出版形式遭到了较大的冲击,影响了传统图书出版的市场竞争力。[4]当代人们生活压力较大,即使想学习知识充实自己,也会选择更加快捷、便利的信息获取方式。在信息化技术的助力下,人们更习惯于通过网络、电子书等渠道获取自己所需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各类知识及信息,而传统的图书只能在一本书中获取单一的知识点,这也导致了传统图书出版产业受到影响。新媒体是一种新兴技术,其图书获取更加容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图书阅读,对提升图书出版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研究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这一课题,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空间。

1.传统图书出版的背景

传统图书出版是以纸质出版为主,出版流程为:图书作者—出版社—印刷厂—书店—读者—读者将阅读体验反馈给作者。在传统图书出版过程中,需要作者对图书进行选题策划,将图书内容进行创作,创作后的图书在出版社进行内容排版,随后进入印刷厂印刷成品,最终放入书店中,等待读者的阅读。[5]读者阅读完成后,会将阅读体验反馈给作者,为作者提供参考建议。在图书出版的环节中,图书作者具有对图书内容整体把控的作用,出版社可以通过与作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图书做出简单的删改与调整,保证图书可以正常出版。除此之外,传统图书出版在印刷之后,需要通过图书出版的宣传营销,检验图书的市场价值,此环节也是图书出版的重要环节。就出版运行模式而言,传统图书出版产业较为成熟。通过文字印刷与复制,实现图书从作者到读者的传播。图书作者想要出版图书,需要与出版社进行沟通,建立作者与出版社的桥梁。沟通过程中,需要面对面交流,时间较长,往往需要半年或一年的时间,作者的图书才能得以出版。因此,以往的图书连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除此之外,图书出版需要针对图书的内容进行调整,在作者高质量的创作基础上,融合出版条件,即可保证图书的顺利出版。在图书印刷好之后,可以在书店、图书批发市场、小型书店等渠道发行,形成一条完整的图书出版产业链。传统图书出版行业中,市场营销的能力至关重要,出版社需要与渠道商合作,签订相关出版协议,图书出版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图书最终出版效果。

2.新媒体的出版特征

现如今,人们工作时间较长,业余生活时间较短,很多人在休息时间不愿意出门,图书买卖更多会在网上进行。在新媒体出现的环境下,人们普遍会选择电子图书的形式,增加自身的文化涵养。新媒体是信息化技术发展至今的必然产物,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将图书向各大出版平台传播,保证图书出版效果。[6]多媒体技术是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衍生的,减少纸质媒体图书出版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在新媒体平台上直接出版书籍,提高读者阅读书籍的便捷性。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图书的作者与出版社甚至是读者之间可以直接联系,通过线上联系的方式,更有利于作者找出书籍的缺点,也可以为作者提供写作灵感。由于每本图书的作者与读者都是独立的个体,网络化也是新媒体最明显的特征,在新媒体图书出版的过程中,产业链中的每个人均可以进行线上交流,及时找出图书出版的难题,可以更加有效地出版图书。除此之外,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读者对图书的品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个人诉求逐渐增加,读者成为购买书籍的主体力量,对于图书的选取具有绝对的主动权与控制权,私人定制的书籍数不胜数。而新媒体以其个性化的特征,可以将读者对书籍的需求进行改进,真正意义上实现读者优先的出版服务。因此,新媒体的出版过程中,会考虑不同群众的需求,以分众化的特征,为不同读者提供出版服务。因此,本文将新媒体的出版特征概括为六类,分别是数字化、多媒体化、互动化、网络化、个性化、分众化等。在保证以上特征的基础上,图书创作、出版、市场营销等过程都会变得更加简单,最大限度地提升读者的读书体验。

3.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部分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传统图书出版也应在此阶段寻求突破和发展。此次分析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首先分析传统图书出版的优势所在,并寻找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平衡点,在两者相辅相成的状态下,提升图书出版的创新能力。另外,在未来发展中融合新媒体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打造专业特色平台。

3.1分析传统图书出版优势

如果说汽车是工业革命的标志,那么新媒体就是信息化时代的标志。信息化时代带动了中小型媒体企业的发展,部分商家看准商机,将企业向新媒体行业转型,得到了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但是,新媒体图书行业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传统图书的纸质行业,人们更愿意选择在网上购买或阅读书籍,书店、图书批发市场等区域出现门可罗雀的现象。[7]虽然新媒体行业兴起为读者提供了书籍买卖或阅读的便捷条件,但是新媒体的图书仍然存在版权等问题,从长远发展上看,新媒体行业在版权保护问题上有很多不足。因此,本文将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并提出相关融合策略。传统图书出版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传统图书是弘扬文化的关键步骤。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传统图书出版虽然遭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但是凭借多年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仍然可以在信息化时代中获得一席之地。新媒体行业以目前的眼光来看待,具有一定的优势,网络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就是新媒体行业的底气。而新媒体中出现的图书版权问题将会是影响其未来发展的因素。[8]从经济层面上来讲,传统图书与新媒体之间相互融合,可以利用新媒体快速获取图书信息的能力,解决传统图书出版的各项交流难题。从文化层面上来讲,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可以以“共存”思想,将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优势相结合,以合作共赢的趋势,提升图书出版行业的能力。

3.2寻找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平衡点

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之间的出版理念不同,传统图书出版重视纸质内容,重视作者的原创能力,更加重视图书的市场宣传效果与读者阅读体验。新媒体图书出版过程中,仅注重书籍出版速度,电子书、音频视频的形式也不论正版还是盗版,均“一股脑”进行出版。[9]因此,需要在了解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优势基础上,寻找两者融合的平衡点。现如今,读者对书籍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书籍要求寓意多、图画多、不良内容不能出现等;青少年书籍要求知识多、图画少、多样化强等;成年人的书籍则更加重视情感的表达、细腻的辞藻等;老年人的书籍则趋向于具有活力的表达与深刻的生命意义等。每个阶段的人群对于书籍的需求不同,图书出版情况也会相应做出改变。新媒体的图书出版方式,可以利用线上交流的形式,读者可以将自身的需求与作者进行一对一沟通,作者同样可以为读者解答书中的疑惑,保证作者与读者双方的共同利益。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之间的直接矛盾在于图书版权问题上,传统图书出版时,以纸质为主,在出版、印刷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内容泄露的现象,影响最终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利益。[10]由于新媒体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图书信息,很可能在传统图书还未出版的情况下,抢先拿到图书上架的权利。更有甚者会出现图书盗版的现象,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为了节省时间,会直接购买或阅读盗版书籍,使作者失去创作的兴趣。因此,传统图书与新媒体之间融合发展的平衡点在于图书的版权问题上,传统图书出版社可以与新媒体图书出版社合作,共同修订上架时间。对于没有时间去实体店购买书籍的人群,可以进行预售,直接在网络平台上购买,在图书上架的时间可以收到书籍,进而保证双方的利益。

3.3提升图书出版创新能力

图书出版的创新能力提升方式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的创新形式,另一方面是内在的创新形式。所谓外在创新形式,就是图书出版的技术创新能力。将新媒体技术的高效性与创新性作为传统图书出版的创新条件。而内在的创新形式,就是图书出版渠道拓展能力。传统图书出版本身就具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将新媒体的优势与传统图书出版的优势相结合,就是提升图书出版创新能力的关键条件。[11]传统图书出版过程中,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均不能够做到及时沟通,如果出现外在因素的干扰,将会影响图书出版的效果。因此,图书出版的创新能力可以体现在内部信息相互沟通交流上。新媒体环境下,图书出版的创新形式可以从纵向一体化结构转变为横向一体化结构。从思想上重视图书出版的内部信息,并成立相关沟通部门,将图书出版市场细化,并以沟通部门作为企业核心动力,协调出版图书各个部门的合作能力。现如今,数字媒体形式在图书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新媒体往往会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图书出版内容、生产过程、运营手段等环节进行创新。因此,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市场业态下的增长点。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可以利用创新点提升企业业绩,不再拘泥于传统图书出版的环境,具有更加巨大的发展潜力。

3.4融合新媒体的发展理念

图书出版面向的是普罗大众,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书籍买卖。儿童类的书籍消费群体具有特殊性,儿童时期作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各种观念形成的阶段。而且,儿童时期的记忆会作为其日后成长的标杆,对培养儿童未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2]因此,儿童阶段的图书创新发展理念可以提升家长的参与度。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多参与儿童成长过程,有利于提升儿童的亲和力。因此,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图书以文字、音频、视频的形式进行记录、分享,以及传播。此种创新方式不仅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还可以满足儿童书籍市场的需求。青少年类的书籍更加具有辨识性,青少年正处于知识储备的阶段,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图书,可以抢夺优质书籍资源,结合新媒体技术的个性化效果,将图书市场的边界拓展到阅读市场中,保证青少年的知识储备效果。成年人的书籍内容需要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先进的媒体形式对成年人而言更具有吸引力。[13]老年人的书籍则追求优质的服务,老年人的心理更加脆弱,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图书出版融合可以随时为老年人解答图书中的问题,为其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无论是哪个阶段的书籍,图书出版的发展理念均是满足图书市场的形式,只有改变出版的发展理念,才能使图书出版立于不败地位。

3.5强化出版专业人才队伍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专业人才队伍成为企业最具活力的元素。传统图书出版过程中,需要接触到作者、出版社、印刷厂、书店、读者等人才,作者的选题与创作能力、出版社的图书排版与二次创作能力、印刷厂的印刷能力、书店的营销能力等均是专业性人才队伍的体现。[14]只有强化出版专业人才队伍,才能将最完善的图书展现给读者,为读者提供优质化的阅读服务。因此,传统图书出版需要借鉴新媒体的能力,将各类媒介融合,不仅针对作者的选题与创作能力,还需要将目光放在整条出版产业链上,提升出版社的运作能力、组织结构,以及出版理念。图书出版行业正在经历转型,人才培养形式决定着该行业的未来发展道路。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将传统图书出版的优势体现,并同时兼具新媒体创作的优势。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图书出版都是抢占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传统图书出版行业中,具有经验较多的编辑队伍,可以利用其丰富的经验,选择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图书,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信息化时代,出版经验不再是出版能力的唯一体现,网络技术的出现,导致信息量增加,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逐渐变强,传统图书出版意识逐渐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强化专业人才队伍首先需要培养出一批年轻的人群,利用其对新鲜事物的感观,摒弃传统出版观念,将图书出版的渠道扩大,并拓宽图书的受众范围,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的出版效率与经济效益;其次,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与覆盖性,降低图书出版成本,打破批量生产的局限性,进而满足各类人群的阅读需求;最后,打造出一批分析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分析小众市场与大众市场,利用定制化服务与统一化服务两种形式,区分不同的消费市场,综合提升图书出版能力。

3.6打造专业特色平台

新媒体技术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传统图书出版需要学习先进技术,强化图书出版产业链上的各项技术能力。现如今,各种行业均会采用网络平台的方式,带动企业的发展。由于网络沟通更加便捷,可以强化彼此的交流环境。因此,传统图书出版也需要打造一个专业特色平台,将图书出版的相关信息放在平台中,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15]一个专业特色平台,需要将传统图书出版的资源整合,并将平台上的书籍与实体书店的书籍进行有效对接,保证图书线上线下出版的一致性。除此之外,该平台还需要对读者的需求进行满意度调查,利用此平台实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转变,更进一步提升图书出版行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技术带动了不少产业的发展,网络的兴起同样带动了媒体行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是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市场需求;弊端在于给传统图书出版行业造成了冲击,影响图书出版行业的经济效益。新媒体的出现,加剧了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但纸质图书出现大量的盗版电子书,作者的版权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对图书出版的长期发展来讲,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仔细研究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这一课题,为传统图书出版的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王策 单位: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