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下高中生德育开展对策

时间:2022-07-11 10:03:35

家校共育下高中生德育开展对策

摘要:近年来,未成年人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是部分未成年人缺乏一定的德育培养,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并且,逐步加快的生活节奏及逐年上升的生活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家长逐渐忽视孩子的道德培养,只是一味地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这将会导致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匮乏,以物质定高低的价值观让他们逐步沦陷在本不该属于他们的生活中。为了有效引导当前高中阶段学生三观的正确养成,作为高中教师,我们需要和学生家长联合起来,立足家庭展开学生品德培养,明确分工,让家校共同努力促成高中学生的品格养成。鉴于此,本文将以此为重点展开论述,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学生;德育培养;家校合作

高中阶段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可以说是他们短暂人生中所遇到的第一个转折点,能否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进入一所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学习自己期待已久的专业,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是每个新时期的高中生所需要考虑也是一直在追求的;对于家长而言,当自己的孩子步入高中的门槛,从这时开始很多家长将孩子“奉若神明”,能够在物质方面做出满足的都会竭尽全力,能够在思想方面进行满足的都会不遗余力,仿佛孩子上个高中比自己当时的高考都紧张,其实他们这样的行为可以称为“毁誉参半”,部分行为都是徒劳无功,缺乏合适的方法;对于高中的教师而言,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加持下,部分教师还是以成绩作为学生评判的主要参考条件,他们的工作仅仅是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以及考试工作的部署安排,对于学生的新思想道德培养缺乏一定的关注度,成绩至上可以说是该部分教师信奉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教师这两个字的责任似乎更加明确,除了日常的“教书”活动外,更要突出的是“育人”二字,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让教育的真正含义得以彰显,才能让教师这个职业熠熠生辉。新时期的教育如何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三者间产生紧密的关系,如何在新时期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似乎变成了身为新时期高中教师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教育也需要充分发挥育人作用,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我们当下的真正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新时期的高中教育教学需要以学生的家庭为基础,立足家庭开展学生的德育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让家长和学校的责任得以明确,分工得以细致,从而让家长、学校、教师三者有机联动推动当前阶段高中生的德育养成,让他们的学习成绩得以巩固和提升,让教育的育人作用得以真正彰显和发扬,让家庭与学校联手行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笔者的浅识拙见。

1.当前阶段家校合作现状分析

其实,家校合作共促学生德育养成的口号在前两年就已经提出,但收到的评价反馈不尽如人意,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在高中校园内推广已有几年,“不以成绩评生优,不以考试定生级”的要求也逐渐被人接受,但是高中三年意味着学生在这个阶段将会面对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下高考关注的仍然是分数,成绩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所读的学校、所学的专业,家校共促学生德育养成的号召也就逐渐被搁置和忽略。虽然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一再强调,全体高中学校也逐渐将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的主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家校沟通不协调,学生德育责任互相推诿成为屡见不鲜且难以解决的问题。

2.家校共育促成学生德育培养的问题表象

(1)家长(家庭)与学校合作过于形式化

高中阶段的每个学生在家庭当中都是宝贝,他们承载着父母的期望;在学校里是教师开展相关工作的主体,是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发起者与主导者,承载着教师的汗水与期待。即便如此,在家校合作共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的活动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合作过于形式化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在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过于形式化,仅是简单和家长进行学生个人在校情况的说明,缺乏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及方法的提出;部分家长则对教师所提出的学生个人问题显得漠不关心,该部分家长认为学生既然已经送到学校进行学习教育,教师就应该全权负责,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个人素养,都应该由学校教师进行辅导纠正。当然,部分家长还以工作忙、学生不爱交流等借口逃避责任,导致在德育培养中家校合作显得过于形式化。

(2)家校沟通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

可以说,家长及学校教师在学生德育教育这一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二者在沟通协调和合作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沟通时间和沟通方式两个方面。部分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常常表现出“选不对”时间,当前生活节奏过快,生活压力日益增大让越来越多的家长的空闲时间备受挤压,大都留有沟通的时间都是午饭前后,但是这个时间段教师需要批改学生的部分作业,还需要根据下午的课程安排进行备课;晚饭过后这个时间段内部分学生家长又会忙于应酬生活或者工作方面的事宜,教师则需要进行第二天的课程安排进行教学工作的事前准备,部分学校存在住校生,这就又加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让教师于家长之间的沟通时间遭受各种各样的挤压,从而造成因沟通时间不足所导致的学生德育教育沟通协调处理事宜的搁置或延缓;除了沟通时间方面的问题外,沟通方式也是造成家长、教师、学校三方沟通不足,共促效果降低的一个症结。传统的沟通方式大都是教师的家访,但是这种方式会直接导致教师和家长两方的生活安排改变,这时,电话沟通、微信沟通的便利性就凸显了出来,但这两种方式所带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随着线上教学的普及,部分家长会出现在教师讲课期间打断、干扰教师的线上教学,进而造成各种各样的沟通事故的发生。

(3)家校共育过程中学生的不配合问题

除了上述两个家长、教师及学校三方沟通合作方面的问题外,还有一点让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主管领导三方很头疼的事情,那就是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学生所反馈出的不配合问题。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我们常说的“叛逆期”,生理和心理逐步成熟的他们渴望得到一定的自由,这里的“自由”涵盖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他们会主观认为自己可以处理好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从而遇到问题或者难题时拒绝了家长、教师及学校进行沟通;二是部分家长和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伤害所导致,这点问题主要出现在部分家长和教师“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潜在意识,学习成绩不理想就直接会被部分家长和教师认定为这个学生不思上进,不爱学习或者说不善于学习,性格缺陷会被部分家长和教师认定为年龄还小,处事未深的正常现象,久而久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当家长、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时也就会出现不配合的问题;三是部分学生当遇到各种问题时所出现的“自我封闭”状态,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大都在16~18周岁,心智尚未成熟,如果得不到家长及教师的及时关注,常常会让他们认定为自己被家长、教师或者同学所“边缘化”,进而出现“自闭状态”,其表现就是部分学生看起来和同学、家长及教师可以正常交流,但是遇到一些生活或者学习上的问题时,常常会自己面对,不去寻求同学、家长及教师的帮助,进而出现他人想要帮助自己时的封闭和拒绝。

3.新时期家校合作共促学生德育培养策略分析

(1)家庭为基,亲情补足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常常模仿家长的一些行为来处理生活或者学习的小事,所以在家校共促学生德育培养行动中,我们需要联合家长,以家庭为基础,用亲情带动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对于生活的认知,以亲情带动品德的提升,完成家校共促第一步。例如,我校一名学生,喜欢打听他人隐私,常常被其他同学向老师投诉,如果知道某个同学的小秘密便喜欢添油加醋向他人传播,常常给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的生活困扰。该学生的班主任和他进行沟通后,常常得到该生的保证,但是该生也常常不遵守诺言,依旧我行我素。其实这样的问题,在大部分人看来并无大碍,只是有些“大嘴巴”的毛病,并不影响该生的学习。但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个人的隐私较为敏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享受隐私的自由,关于自己的小秘密也只和较为亲密的朋友分享。如果被他人知晓并传播开来,对于该生的影响可想而知,传播他人隐私的同学也会遭到其他同学的敌视,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友谊。针对这个问题及现象,笔者联系了该学生的家长,希望他们能够对该生进行及时的教育,但并直接点明,需要用委婉的方式进行教育,并提供了部分办法。该生的家长较为配合,在某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其父亲故意将手机放在沙发上,然后收到了多条信息,该生出于好奇心向其母亲询问父亲手机的密码,想要一看究竟,该生的母亲则回答说不知道,该生顿时困惑问其为什么不知道父亲手机的密码,该生母亲回答:每个人会有自己的小秘密,你爸的手机我一次都没有翻看过,一部分处于信任,另一部分处于尊重,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每个细节,他人愿意倾诉说明对你很信任,知道了他们的秘密我们需要保守,而不是传播开来,如果处理不当将产生严重后果,也会让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当该生询问父亲是否知道母亲手机的密码时,父亲也是回答不知晓,然后告诉他,他相信他的母亲,并且尊重他人的隐私。通过这件家庭小事的引导,该生在学校似乎“安静”了下来,虽然有时候还会再犯,但再也没有传播他人隐私的现象。或许从那天开始,他就明白了尊重他人隐私,其实也是尊重自己的隐私。

(2)沟通有道,共促有方

家校共促学生德育培养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家长、教师和学校三方的沟通问题,只有沟通有道,共促才能有方,效果才能更加高效。就如上文所提出的问题,家校合作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沟通方式和沟通时间的不匹配所导致。因此,我校在解决和学生家长沟通的问题上,特地借助学校的官方公众号,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个人档案,让其家长进行绑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则有权限进入后台进行学生问题的反馈。用家长和教师的零星时间进行交流互动,根据学生的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学生学习、生活和德育方面的沟通交流及问题解决。并且,我校还组织任课教师和全体家长开展每周一次视频会议,每月一次到访调查的活动,力求引导教师及家长可以着力对学生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沟通解决。

(3)让家长参与校园活动中

让家长进入校园参与校园活动也是家校共育的一个有效方法,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连同学校一起引导学生家长自荐或者推荐朋友来到学校当中举办讲座,将一些生活经验进行公开讲述,以实际的经历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及问题,通过家长的帮助克服困难完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并且,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带上家长一起参加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在活动中得到亲情的融合,让家长作为示范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或品格渲染帮助学生提升为人处世的经验,让他们发现家长身上的“光”,进而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感恩意识,让家长和学生发现对方的优点,让他们的品德在和家长的协作中得以有效提升。可以说,家长是学生的第一负责人,教师是学生的品德引路人,只要家长、学校、教师三方协作,发挥各方优势,新时期高中生的德育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总而言之,德育工作缺少了家长、教师或学校三方任何一个都难以圆满完成,教师需要认清这点,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借助学校所提供的帮助,让家校共育和学生的德育养成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周瑞.家校协同的阻碍及其突破[J].教学与管理,2021(26).

作者:郭家喻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