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播下虚拟偶像选秀节目创新发展

时间:2022-07-08 10:40:20

智能传播下虚拟偶像选秀节目创新发展

摘要:随着虚拟偶像概念的演化、活跃场景的扩展,各大平台纷纷开始探索虚拟偶像与选秀节目相结合的创新发展路径。虚拟偶像选秀节目一方面继承了真人选秀节目的赛制和造星手法,另一方面又通过虚拟人取代真实人成为节目主体、超现实的表演内容与风格、前后台结合的节目编排,实现了对真人选秀节目的突破。尽管目前仍存在虚实人格碰撞、身体与后身体相互制约的技术伦理问题,但虚拟偶像作为一种独特的传播媒介,已经显示出为文化娱乐行业带来无限活力的潜力。

关键词:虚拟偶像;选秀节目;人工智能;《跨次元新星》

随着技术和文化的进步,虚拟偶像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当选秀类综艺节目不断发展,造星模式业已成熟时,将虚拟偶像概念引入选秀类综艺节目中,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符合市场的需求。这一做法不仅为选秀类综艺节目输送了新鲜血液,也为虚拟偶像走进大众视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在此背景下,如何理解虚拟偶像作为选手参加真人秀模式的选秀综艺成为一个问题。本文从技术和文化的双重视角,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跨次元新星》的个案,就虚拟偶像选秀节目的创新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虚拟偶像如何更好地融入综艺节目提供一些思路。

一、虚拟偶像与选秀节目的融合

一代人有一代人心中的偶像。随着时代的发展,偶像的概念也被不断创新,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强烈特色。如今,虚拟偶像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不仅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还逐渐踏入影视文化行业,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据爱奇艺2019年的《虚拟偶像观察报告》,全国有1亿核心二次元用户和3.9亿泛二次元用户①。虚拟偶像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支持。在技术上,语音合成技术、全息影像技术、动作及人脸捕捉技术等深度合成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在文化上,二次元的概念不断泛化,二次元文化呈现出破圈发展的趋势;在市场潜力方面,Z世代年轻人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中坚力量、消费者的主要构成成分,证明了虚拟偶像具有充分的市场潜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虚拟偶像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广义上讲,从最开始的虚拟歌姬到现在不断涌现出来的虚拟主播、虚拟网红以及虚拟UP主,都可以被纳入虚拟偶像的范畴。虚拟偶像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虚拟偶像是被虚构出来的受到崇拜或挚爱的客体。在人工智能时代,虚拟偶像则是虚拟场景或现实场景中进行偶像活动的架空形象②。以往虚拟偶像活动的主要场景包括个人演唱会、电视晚会、微博、推特等社交平台,也参与广告代言活动等。近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虚拟偶像正在不断尝试与综艺节目联合。早在2015年,鱼果文化的虚拟偶像“零”参加了PPTV的选秀节目《一唱成名》;2017年,哇唧唧哇旗下的虚拟偶像“赫兹”登上了《明日之子》的舞台;爱奇艺旗下的潮流虚拟偶像厂牌“RiCHBOOM”于2019年2月15日在《青春有你》节目中首次曝光,目前活跃在音乐、潮玩、综艺等领域。如果说以往节目中虚拟偶像的加入还只是一种试水和初探,那么近年来哔哩哔哩网站推出的游戏型养成综艺《虚拟人成材计划》、爱奇艺打造的虚拟偶像选秀综艺《跨次元新星》以及江苏卫视推出的动漫形象舞台竞演节目《2060》,则把重心全部放在了虚拟偶像身上,并将虚拟偶像与综艺节目进行深度融合,显示出吸引年轻观众、打造新时代本土虚拟偶像的野心。以虚拟偶像为主角的选秀综艺的出现是一种巨大的突破和创新,不仅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离不开造星工业体系和选秀综艺的成熟。

二、虚拟偶像与真人偶像选秀节目的异同:继承与突破

(一)对真人偶像选秀节目的继承

以往的真人选秀综艺节目一般采取导师对选手进行筛选评估,然后双向选择组成战队,最后导师带领各自战队互相比拼的模式。比如,《中国好声音》《中国新说唱》以及《明日之子》等选秀综艺节目采用的都是“导师+选手”的模式。虚拟偶像选秀节目在节目模式和赛制上继承了“导师+选手”的选秀模式。《跨次元新星》作为虚拟偶像选秀综艺的一次创新尝试,依然采取了以往真人偶像选秀综艺的节目模式与赛制,可能是因为全面的虚拟偶像选秀确实是史无前例的,而发展历史较久的选秀综艺节目的模式、赛制和造星体系都已经趋向成熟。《跨次元新星》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保守地继承真人偶像选秀综艺的节目模式和赛制,保留真人选秀综艺的整体框架,在参赛主体上进行创新。在聚焦二次元受众的同时吸纳三次元观众,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选择。但这样的继承也被人质疑是生搬硬套,强行将三次元的造星模式加在二次元虚拟偶像的身上,与二次元文化格格不入,受到了资深二次元粉丝的反感与排斥。虚拟偶像毕竟不同于真人偶像,他们脱胎于二次元文化,有属于自己的二次元风格以及粉丝圈层。结合虚拟偶像的特色,创新虚拟偶像选秀节目的模式和赛制是有必要的,能够更好地发挥虚拟偶像的特长。相比之下,哔哩哔哩网站推出的《虚拟人成材计划》的节目模式和赛制就更贴近虚拟偶像的文化背景,也充分运用了该网站特色的UP主资源。节目中,虚拟偶像接受性能、续航、颜值、创意、沟通和友善六个层面的考核,对二次元文化有深入了解的UP主们作为协助者,帮助虚拟偶像进行考核。这种模式跳脱了以往的真人偶像选秀“套路”,更贴近虚拟偶像的特色,显得更加自然。在造星手法上,虚拟偶像选秀节目继承了真人偶像的故事框架和人物设定的手法。选秀综艺在打造真人偶像时常常会采用讲述选手故事的方式,为真人偶像设置一个容易受观众喜爱的人设。在虚拟偶像选秀综艺《跨次元新星》中,我们也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比如,在五尾狐戊心渊出场后,他描述自己是一只热爱音乐的狐狸,所以来到人类世界追逐自己的梦想。他还讲述了自己作为打工人的不容易,通过讲故事打造了追梦打工人的人设。而在留歌出场后,她讲述了自己的虚拟偶像组合出道后坐冷板凳的经历,以及背后技术团队的坚持与追梦故事,打造了自己不懈追梦、努力奋斗的人设。节目中大量出现这种讲述自己追梦故事的桥段,同质化比较严重,同时也被观众吐槽:“虚拟人谈追梦显得有些尴尬。”归根到底,这一问题的产生还是因为对虚拟偶像的定位不准,生搬硬套了一些真人偶像的人设,失去了虚拟偶像本身的特色。

(二)对真人偶像选秀节目的突破

虚拟偶像选秀节目最大的突破在于节目主体上,即虚拟人取代真实人成为节目主体。在以往的选秀综艺节目中,舞台上的选手都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而在虚拟偶像选秀综艺节目中,所有的参赛选手都是虚拟数字人。技术团队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虚拟制片技术(AR/XR)、实时引擎框架下的3D动画制造技术和AR舞台秀制作技术,实现虚拟偶像在舞台上的表演和与现场导师的交流互动。参加选秀综艺节目的虚拟偶像需要能够在现场展示才艺,也需要与导师以及现场的其他虚拟偶像选手进行交流和沟通。所以,这些虚拟偶像并不是单纯的像初音未来那样的虚拟歌姬,只要能唱歌就行,也不像新闻行业里的虚拟主播一样,事先被编好程序,只要能播报新闻,与主持人进行一些简单的互动即可。综艺节目现场是一个十分考验临场反应的环境,虚拟偶像需要能够应对各种状况。依托于可穿戴的传感器设备和动作表情捕捉技术,后台的中之人能够实时操作前台的虚拟偶像人物。不论是说话、才艺表演还是现场互动交流,参加综艺节目的虚拟偶像都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表演内容上,虚拟偶像的表演具有独特的二次元风格。比如,第一个出场的选手秋蒂演唱的《高音厨音域测试》带有典型的二次元歌曲风格,歌词的意思直白浅显。秋蒂在演唱时全程猛飙高音,这在三次元的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再如之后出现的一个选手是一只名叫豹爱饱的海豹,它不会说话,只会发出“豹豹”的声音。它表演了一个二次元的可爱舞蹈,在离场的时候,像一个二次元的动漫人物一样原地打滚离开了舞台。这样的表演内容不同于以往的真人偶像表演,带有鲜明的二次元风格。在舞台技术上,该节目借助了虚拟偶像的优势,拥有超现实的舞台特效加持。当选手表演钢琴弹唱时,一架“钢琴”就从天而降;当选手跳舞时,一脚飞踢,道具椅子就粉碎消失;当选手表演吉他弹唱的时候,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小星球,虚拟偶像就可以坐在星球上表演节目。第一次公演舞台加入了很多炫酷的舞台特效,充分发挥了虚拟偶像的科技优势,打造了许多科幻感十足的舞台表演。虚拟偶像本身的二次元特性与技术力量的完美融合,产生了“1+1>2”的效果,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节目在整体编排上加入后台内容和各种突发状况,具有一种写实的纪录片风格。不同于以往节目只呈现选手的表演而刻意隐去节目后台操作的过程,在《跨次元新星》中,节目后台成为节目正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观众能看到虚拟偶像的“爸爸妈妈”———程序员的紧张工作,还能看到导演对技术人员提出要求的画面,甚至后台出现的小意外也被放到节目正片中。这些后台内容之所以能够进入节目正片,一方面是因为节目类型本身具有特殊性,虚拟偶像选秀综艺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技术,人们对于虚拟偶像的打造过程具有浓厚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虚拟偶像由于具有特殊性,很可能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出现故障,为了保证节目叙事的流畅性,有时候也需要对后台情况作一定说明。可以说,节目后台内容的呈现也成为这个节目的一大特色。比如,节目不仅会呈现程序员紧张工作的画面,也会呈现他们为了“自己家”的虚拟偶像而斗嘴的情景,以及看别人家虚拟偶像时的“吃瓜”状态。这一点也是虚拟偶像选秀节目在编排一个以前从未涉足的节目类型时的一种创新和试图“圆场”的方式。

三、虚拟偶像选秀节目中凸显的技术伦理问题

虚拟偶像选秀综艺《跨次元新星》作为一档高度依赖于技术的节目,依然存在一些现实的技术性问题。比如,虚拟偶像的建模水平比较低,部分虚拟偶像看起来“粗制滥造”,虚拟偶像的衣服、头发、动作都比较僵硬。由于技术限制,节目会出现只能允许三个虚拟偶像同时出现在一个场景中的情况,还时常会出现虚拟偶像“死机”的情况。这些技术限制或多或少影响了节目的最终呈现效果。与此同时,在人们运用多种技术打造虚拟偶像并将其嵌入真人秀活动的过程中,该节目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技术伦理问题。

(一)真人人格与虚拟人人格的碰撞

虚拟偶像在观众眼前呈现出一个独立的虚拟人人格,有自己的一套人设和故事背景,而它在现场的具体动作、声音、表演都由后台的一个真实人来操作完成。目前的虚拟偶像终究是没有自己思考、对话的能力的,它由真人来扮演,并根据虚拟人的人设和定位进行各种活动。如此,真实人和虚拟人的人格在综艺节目的某些场景下就会发生一些冲突。比如,在导师按照一般选秀综艺的流程来询问虚拟偶像平常的训练是否很辛苦的时候,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实际上虚拟偶像本身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训练,他们的表演是通过技术的编程和各种算法完成的。如果真的需要训练,那也是中之人需要练习那些唱歌和舞蹈的技巧。此外,当几位导师都希望该虚拟偶像加入自己的战队时,虚拟偶像未必能够自主决定加入谁的战队。对于虚拟偶像来说,做出独立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技术也不支持虚拟偶像自己做出选择。那么,虚拟偶像的最终选择到底是由谁来操控或者说决定的呢?说到底,选秀节目也是一种真人秀,选手的各种反应和表现决定了节目的走向。当虚拟偶像成为节目选手以后,以往顺理成章的节目走向如今就充满了迷惑色彩,这本质上也是真人人格与虚拟人人格的一种碰撞。

(二)身体与后身体的相互制约

虚拟偶像参加选秀综艺,本质上是真人退居后台,而虚拟角色“站”在前台。一方面,中之人穿上传感器设备,他们的动作表演不再是他们自己的动作表演,因为真人的动作幅度与虚拟偶像呈现出的动作幅度是不一样的。真人需要以虚拟偶像的表演为核心来调整自己的动作和声音。要想让虚拟偶像呈现出挠头的动作,中之人的手可能是悬在头上而并未真的摸到自己的头。荧屏图像上的真实掩盖了现实的真实,人开始以技术的、虚无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肉身,虚拟偶像的身体展演成为一种后身体的展演。另一方面,对于需要与虚拟偶像同台的主持人和导师来说,他们也无法在现场看到虚拟偶像。他们实际上看的是一块屏幕,舞台的中央其实空无一物,但他们也需要表演出与虚拟偶像同台的场景。这种独角戏会让现场的人感到某种程度上的疏离和不安。他们的表演单调而空旷,他们很难确切把握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及对应的心理感受。“人体对周围环境做出的反应的完整性、优雅性和向度性被系统地夷平。”③比如,节目中一位导师下台想要与虚拟偶像选手“豹爱饱”进行互动,由于事实上面前空无一物,人们只能看着侧面的屏幕来调整自己的位置,人为地完成自己与“豹爱饱”的摸头、亲吻等互动。粉丝群体也对虚拟偶像达成了一种后身体现象的共识,他们知道虚拟偶像是一个虚拟形象,但他们依然对虚拟偶像产生了真情实意的喜爱。他们知道虚拟偶像只是在荧屏里获得显现而并非真实存在,但仍将这一切建构成真实的,并将其他条件自动屏蔽。人们逐渐模糊了事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也消解了作为真实人的主体性。技术幻象不断引导大众远离社会真实,置身于浅表性、暂时性的虚拟文化空间④。

四、结语

如今的虚拟偶像仍然要通过一定的介质才能被呈现出来,所以在综艺节目中也无法与现场的其他人进行更加深入的互动。未来的虚拟偶像需要进一步打破次元壁,借助技术的力量实现虚拟偶像在现实空间的活动。加强虚拟偶像在综艺节目中的存在感,更好地与节目中的其他人进行互动交流,有利于综艺节目开发出更多适用于虚拟偶像的环节,增加节目的看点,让虚拟偶像更好地融入节目中。每个媒介时代都有其强势的传播模式和与之相对应的媒介⑤。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全息虚拟成像和传感器等沉浸式技术,我们可以打造各具特色的虚拟偶像,让虚拟偶像完成真人做不到的各种表演。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各大平台相继投身于虚拟偶像行业的创造中,更加智能的虚拟偶像一定会出现,而虚拟偶像作为一种独特的传播媒介,将为我们的文化娱乐行业带来无限的活力和可能性。

作者:章莹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