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为中心教育理论研究

时间:2022-06-22 16:36:32

儿童为中心教育理论研究

摘要:“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早已有之,然而在当代实践中常常得承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社会价值观的重压和教育产业化的扭曲。时代呼唤应理性认识教育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转变教育与市场经济的畸形关系,将儿童中心论置于教育理念首位,科学制定儿童教育规划,实事求是改进儿童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儿童为中心;教育;改革

全国正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陪你一起长大》引来社会热议,焦点是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儿童教育,该给孩子超前教育还是轻松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并导致儿童不得不遭受揠苗助长式的重压,置儿童的真正需求于不顾。虽然新课改实施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传统的教师本位、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依然存在。尤其是“三为主”(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生在教学中少有发言权,教师的话语在教学中不容置疑。教师本位或教师中心仍然是当今教学的主导方式[1]。但随着新冠疫情的到来,反而意外地为转变此种教育观念提供了可能。宅居在家,教学活动却不能停,这就是线上课堂、线上教育的开始。学生起初不适应,后来每天都很快乐,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自己活动,“不用写字和算术了”。这样反而逐渐走向“儿童为中心”:将教师和课程虚拟化,一切教学目标的达成,都依靠儿童的自主探索来实现。《陪你一起长大》中的那些“你”们,《小舍得》中的“小”们从“起跑线”竞争到“升学率”竞争,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如今终于得到解放。尽管这个解放是在疫情重压下被动实现的,但也值得庆幸,因为它第一次为“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1“儿童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

“儿童为中心”的理论探索,可以追溯到清朝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盛行,张之洞倡导注重儿童教育问题,形成了早期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观[2]。《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第2条“幼稚园重养不重学”的规定,就是强调我国儿童教育应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将其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突出儿童兴趣的重要性,通过减轻儿童的学业负担,拓展儿童自由发展的可能。撇开张之洞维护封建王朝和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色彩,应该承认他提出儿童教育“重养不重学”的原则是十分有价值的。自1919年杜威来华伊始,“儿童为中心”教育理论便在以陶行知为代表的杜门弟子的广泛传播下迅速推广。解放初期,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腐朽的象征: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集体利益之上,受到强烈的批判,张之洞的儿童教育观也少有人提起过。但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儿童中心”“重养不重学”的教育原则为建立“学生主体”的学科教学模式以及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3]。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儿童中心”理论逐渐发展成为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而陈鹤琴先生“活动教育”更是脱胎于杜威“儿童为中心”理论,他称教学为活动,提出“根据儿童生活需要”,“根据儿童的学习兴趣”来组织儿童的活动,教师应该是参与者、合作者,在“做中教”,从“大自然、大社会”中选取“教材”,摆脱“鸟笼式”的教育模式。由此,素质教育提出了“全面的质量管理”的口号,在学前儿童阶段,则指向“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4],这使幼儿园的竞争直接指向儿童的素质。一些理论家指出,学校的一切工作基本目标是育人,学的要义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由此可知,我国现代儿童教育理论是在吸纳了从张之洞到陶行知、叶圣陶,也包括学习国外的杜威等教育家合理的教育思考建立起来的符合我国实际的经过70多年实践经验检验的科学理论。然而,同任何社会性大工程一样,理论和实践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现代化的今天,我国教育依旧存在儿童学习负担过重的实际问题,《小舍得》《陪你一起长大》中“抢跑式”竞争屡见不鲜。尽管我国也在不断推进新课改,但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学校一边给儿童“减负”,社会和家长却一边给儿童“增负”。学校、社会和家长无法形成目标一致的合力,使得家园共育、社会各级的共同作用大打折扣。在“升学率”和“起跑线”的重压下,如《小舍得》中的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跳楼的悲剧,也时有耳闻。于是学校教育、课堂教育弱化,课程内容不断小学化、社会化,早教培训、辅导火起来,教育被市场化、产业化绑架了。同时,课程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速度,导致儿童兴趣缺失,厌学情绪滋生,健康状况下滑。科学的教育和正确的教育理念如《陪你一起长大》中揭示的那样,反而成为人们的笑谈。电视剧《小舍得》《陪你一起长大》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产业化给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带来的恶果。市场经济下,教育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程度上的产业化是必然的,处理恰当也应该是互利的,可是近30年来的实践不是这样,一些应严格保护并限制产业化的领域被产业化的洪水淹没了:“学区生、学区房”成为地方房地产开发的重要选项;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实现社会共享,反而成为市场“无形的手”;各种早教机构兴起,违反教育规律,搞恶性膨胀。总之,此前的中国教育虽然从总体上看是好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针是对的,也是可行的,但实际上出现一些不良倾向,而儿童教育方面问题更多,应该说还缺乏真正的“儿童为中心”的系统理论,更缺乏真正的“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实践。“全面的质量管理”的口号没有错,“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没有错,错在实践上“育人”方向的偏离,错在把“起跑线”“升学率”当成追逐的目标、考核的唯一标准,这导致了儿童教育实践每一环节都为金钱这一杠杆所摆布。事实上,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在短短的30年里,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支撑了中国30年来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方方面面伟大工程、伟大业绩,这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的辉煌业绩。我们不能在享受全面小康的荣耀时,忘了教育应有的一份荣耀。但在承认教育支撑改革发展的贡献时,又不能忽视教育改革实践方面确实存在偏离“育人”方向的严重教训。

2冲出“泥潭”需要的努力

2.1理性认识教育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教育与社会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教育会影响社会的发展,社会相应的也会对教育发展起重大的作用。当教育落后时,社会必定囿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困境,而社会的老旧观念,也必然成为教育发展的绊脚石。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教育应主动承担社会文化变革的重任,通过教育的改善和发展引领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能因为社会没有“以人为本”的环境,家庭没有“以孩子为本”的氛围,就给幼儿园不“以儿童为本”寻找理由。应通过教育的首先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即幼儿园先创设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形成家园共育、社区互助的合力,家庭与社会才能创设“以儿童为本”与“以人为本”的氛围,以至不断传承和扩大。例如,某幼儿园所处社区各种资源丰富,有市消防大队、市生态园管理处及设施一流的社区服务中心等。园内教师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带领儿童与附近社区各点建立感情。儿童是最受人欢迎的,看到其天真烂漫的眼神,大人们由衷地接受了儿童,相应地也接受了这所幼儿园[5]。儿童成了幼儿园与社区、家长沟通的纽带,逐渐营造出以人为本的环境氛围。

2.2转变教育与市场经济的畸形关系

市场经济下,教育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程度上的产业化是必然的,处理恰当也应该是互利的。但现在教育却被市场化、产业化绑架,如果任由教育与市场经济的畸形关系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实现社会共享,而不是利用市场“无形的手”,掀起教育市场的惊天骇浪。目前,市场上多数的早教机构是以“咨询公司”“培训中心”等名义注册的,开办早教机构往往同开办一个公司并无太大差异,只需在工商部门注册即可。早教机构变成了赤裸裸的追求利润的商业运作产物,丧失了社会公益性和应有的教育功能,高昂的费用也使得许多家长望而却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早教事业的发展[6]。由此,我们应该助推符合教育规律的早教机构,加强监管,避免恶性膨胀。

2.3将儿童中心论置于教育理念首位

中国的现代教育,是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育与引进西方的以班集体为形式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自由主义教育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三中心”教育教学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目前已发展改进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模式。20世纪80—90年代,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三为主”虽较“三中心”有所改进,但仍然存在“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地位常常被架空,名不副实,学校“管卡压”、教师“盯盘揉”的实际问题依然积重难返。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在本质上具有社会本位的客观优势,为一切人本、人文教育提供了优越的人文环境,但中国数千年师道尊严的理念根深蒂固,加上我国集中统一的大一统组织管理制度又很易于为“家长制”“教师中心”的死灰复燃提供温床,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必须清醒预判的“陷阱”。我们应该明确将儿童中心论置于教育理念的首位[7],作为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在教育活动的实践中牢牢抓住“育人”的根本目标,使儿童逐渐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2.4科学制定儿童教育规划,实事求是改进儿童教育教学工作

应遵循儿童教育的原则和规律,0—6岁儿童以家长陪伴为主,教育内容以历练和榜样为主。7—12岁的小学教育,建议分为两段:1—2年级以语、数、音、体、美、劳相结合的融学活动为主,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家长参与量和时间应有所限制),重在让孩子在快乐中获得情、理、智、能的历练,教师的积极性主要是创设情境教育、融学活动的方案和组织方式;3—6年级应在分类指导教材(国家和省市组织统一编发)指导下,由低到高逐步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使情景性与系统性提升为融学性。这种过程不是加强教师指导的主动性,而是在教师指导的教与学兼容的活动中,提出历练儿童情、理、智、能、美的层次性。总之,认识到教育与社会文化的辩证关系,利用好市场经济的助推作用,时刻不忘儿童的中心地位和张之洞“重养不重学”的原则,是中国儿童教育变革之路上的几个关键点。我们应当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迎接“儿童为中心”教育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李伟.“学生为本”实施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学报,2013(11):63-66.

[2]朱海龙,胡晶君.回眸历史:再看张之洞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观[J].安康师专学报,2004(1):113-114.

[3]邹红军,柳海民.杜威“儿童中心”论在中国:历史回望、基本共识与遗留问题[J].教育学报,2020(4):119-128.

[4]李铁映.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J].幼儿教育,1989(10):4-7.

[5]金艳.利用社区资源,借助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Z1):126-128.

[6]刘霖芳.我国早教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0):138-140.

[7]赵建梅.“儿童中心”与中国教育文化变革之路[J].教育学报,2014(6):17-21.

作者:汪浩 汪可掬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