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品草房子分析

时间:2022-06-07 15:08:50

儿童文学作品草房子分析

一、引言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笔下的成长小说堪称国内儿童文学作品的典范。他的儿童小说延续了汪曾祺、史铁生等为代表的诗化小说脉络,更为彰显作品的审美价值,强调简洁纯美的语境,主张美的表达往往要比其他原素更有力量、更为长久一些,因此,曹文轩的儿童小说总能够给读者一种静穆的美感。其作品《草房子》《红瓦》《根鸟》被称为儿童文学中的“成长三部曲”,尤其是《草房子》有着极强的阅读赏析价值。《草房子》是以小主人公桑桑的成长经历作为故事主线,借此将油麻地小学的一些孩子的成长轨迹都串联在一起,作者给故事里的孩子们搭建了一所纯天然的“草房子”,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美的渲染,促使他们以美的视角观看这个大千世界,并在他们历经不同困难之后获得新生,体现出一种充满人性美的儿童成长经历。在素质教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强调:要以优秀的文化来渲染感化学生,促使他们提高自我审美情操和水平,而曹文轩的《草房子》这部成长小说则是青少年儿童提高文学审美的典范素材,非常值得开展深入性的阅读赏析。基于此,本文以《草房子》为例,探究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重点。

二、《草房子》的内容之美

曹文轩笔下的《草房子》描写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北乡村地区一所名为“油麻地小学”里几个孩子的成长故事。在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中,作者讲述了机灵古怪的小主人公桑桑如何历经了生死苦难,还有身世可怜而善良的纸月,敢于接受自我缺陷并乐观的陆鹤,从家庭变故中成长起来的杜小康,从异乡融入油麻地还肩负家庭重担的细马,等等。这些孩子们尽管遭遇了各种不同的成长苦难,却都能以一颗淳朴善良的童心勇敢面对生活给他们的难题,在作者笔下构成一个充满人性、人格、人情之美的成长故事。在这部作品的后记中,曹文轩这样写道,“今天的孩子,其基本欲望、基本情感和基本的行为方式,甚至是基本的生存处境,都一如从前;这一切‘基本’是造物主对人的最底部的结构的预设,因而是永恒的。”[1]这几个孩子的不同成长经历,体现出他们这一年龄段人格发展中所共有的内在东西,这里面包括了对死亡的直面坦然,对孤独的体验消解,对自尊的感悟维护,等等。

(一)坦然面对生命中的死亡与苦难

曾有句名言是这样解读生命的,“痛苦与死亡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抛弃了它们也就无异于抛弃掉生命的本身”。通常,很少会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看到对死亡的探讨及描述,即便有也必定以另一种奇幻的方式表现出来。然而,在《草房子》中,作者并未刻意回避这样一个生命与成长中的严肃话题,它会让一切个体生命存在的困难状态都以其应有的方式呈现出来,将人性所本有的那种强烈矛盾从字里行间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叙述死亡时也是温情且毫不唐突的,很好地表达出小主人公桑桑在绝境之中的成长经历。尽管桑桑得了绝症,然而在其生命流逝的时光中,他并没有为此怨天尤人,相反地,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宽容友善。桑桑身负重病却还信守着自己的承诺与担当,从他背起妹妹艰难地上台阶这段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还有他喜欢的温老师在煎药时的淡然神情、温和语调,从温老师歌声的哀伤和坚韧中获得的感悟,使他的内心反而变得更为强大起来,面对死亡变得更为淡然与从容,这是小主人公对生死的豁达表现,更是其对未来所希冀的美好体现。在故事末尾,桑桑终究克服了疾病重获健康,这对他而言是同龄孩子所没有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他更能体会到生命、生活的真谛和价值。曹文轩写道,“我喜欢在温暖的忧伤中荡漾,决不到悲痛欲绝的境地里去把玩。”他对孩童世界中“死亡”的描写有着与众不同的伤感情调,但又能够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坚定与厚爱作为基底。曾有一名西班牙作家这样说过,“苦难美学是一种在无法解决的二律背反中产生的批判哲学,也是一种关于轴心时代精神生命的本体论研究。”[2]一些不存在客观规则的不愉悦感才可以让生命从普遍中获得觉醒。当孩子们内心存在的快乐原则受到现实原则的取而代之时,成长便感受到了痛感,而也正是在这样的突变之文学理论2022.05117下及内心矛盾之中才能够实现更好、更强大的成长。

(二)感受成长中的孤独与消解

在成长阶段总会有人面临着孤独,在《草房子》中出现过这样两段描述场景:第一段讲道家境殷实的杜小康不仅成绩优秀当上了班长,还非常乐于助人,是一个心胸正直的孩子,因为父亲生意上的失败,遭遇到家庭的重大变故被迫辍学,而他则总是强装快乐以掩饰落魄的心理。文中对此这样写道,“从未领略过如此深切的孤独。”还有他随着父亲到芦苇荡放鸭子,父子二人感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就是孤独。第二段讲道一个叫作细马的孩子被过继到邱二爷家里,由于外地口音而引发同学们的笑话,他仿佛被丢进一个没办法用言语沟通的环境中,感觉自己像哑巴一样十分的压抑与孤独;加之邱二妈始终对其存有猜忌与排斥,这使他内心更加感到孤独。人是一种高级的群居动物,在人类的痛苦中,孤独也是其中一种,有时候甚至要比饥饿、压力、困苦更加令人无法忍受。孤独是个体所存在的一种内在体验,是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无法满足、感到沮丧的一种心理状态,而令人产生孤独的原因必定是复杂交织的,不过因为孩子的内心世界通常要比成年人单纯许多,所以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孤独要简单一些。在《草房子》中,作者并未让杜小康、细马刻意回避这个困扰他们的问题,而是借助一些连续性的小故事逐步促动他们在孤独中学会成长。通过孤独,让孩子认知生活与自我,促使他们产生内心的发展变化,最终使这些孤独的感受随着某些正能量而被逐渐消解开来。于是,杜小康在磨难中回归到以前的自信豁达,细马则懂得了换位思考和承担家庭责任,收获了自己渴求的信任、亲情与温暖。

(三)感悟成长中的尊严与维护

在《草房子》中,有描述成长中的尊严与维护的话题,关于这方面有两处情境极为醒目:第一处是在学校操场上全体师生集合听校长讲话的时候,桑桑的母亲在一边晾晒被他尿床打湿的棉被,而翁老师直接讲是桑桑尿了床,继而更是引起纸月的大笑,于是桑桑自尊心受到伤害并懊恼地将棉被扔在了地上。第二处则是陆鹤因为天生的秃头而被同学们嘲笑捉弄,并因此遭受到会操表演无法参与的打击,于是他以一种报复性的心态和方法让学校失去了获得名次和荣誉的机会。以上在桑桑和陆鹤身上所形成的,正是他们这一年龄段孩子都有的自尊意识,他们会更加关注周围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评价,这就是自尊心和荣辱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充分的尊重与理解。作者将这样的片段描绘得十分生动饱满,小主人公形象也非常有个性与共性特征,能够令读者有感而鉴,极其符合儿童文学中以真实事物和情境反映生活点滴的审美需求。

三、《草房子》的形式之美

曹文轩写道,“过去的一切一切是那么的宝贵,原来的每一粒沙尘、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是可以进入文学世界里去的。”[3]这部儿童文学作品处处体现出作者对孩童时代的深切回忆。然而这些童年过往要怎样透过文本得以体现,这就涉及写作时的叙述角度及表达方式等相关问题。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会得到广泛延续而经久不衰,并始终有着独特的艺术内涵与魅力,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群体,它不仅存在着簇新之举,也充分揭示出某些深刻含义,这都需要作者对文本所表现的艺术形式予以深层构建。

(一)儿童的叙述角度

曹文轩曾这样定位自己的作品,“供给孩子的可读性文学作品,但并非只是为孩子而写的作品。”由此可见,他的文学作品对成年读者也并不排斥。然而不同的是,作为“成长三部曲”之一的《草房子》所内含的成长教育价值及读者受众特征,已然将青少年儿童定义为其最大、最重要的读者群体。通常,青少年儿童在自主选择读物时,并非都会追求文学的审美价值,很多情况下仅仅是出于娱乐生活层面的需求而已。接受美学提到“审美期待视野”,而青少年儿童在阅读《草房子》时所期待的一定是故事情节的逐步推进,还有人物个体性格的成长演变,这些使文本价值透过其特有的形式而存在,从而能够深深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并主动在内心进行阐释、想象与再创,最终更进一步地提升该部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草房子》的叙述角度是从小主人公桑桑这里展开来的,桑桑不仅是自我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其他故事主线中的人物,还是他人故事及现实生活中的冥思者。借助桑桑这个小主人公在文本中的双重身份,赋予了该部儿童文学作品对故事记叙的主客观立场,实现了人物个体有限认知与全知参悟的有机结合。通过人物双重视角的优势互补,使这部儿童文学作品在内容层次上更能够激发青少年儿童的情感共鸣,从表现形式上更能够体现其丰富性、多元化的一面。《草房子》中的故事叙述是以儿童角度出发的,而整体故事架构却是通过成年后主人公的自我追忆所形成,作为成年人的桑桑在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认知等各个方面对事物的审美与价值更有判别能力,能够更好地为儿童叙述这一写作角度进行有效补充。

(二)成长的儿童群像

不同个体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并未把儿童的成长故事集中在某一个特定人物上,这样做会让文学作品本身与实际生活产生悬殊感,变得不够鲜明和立体。为了更好地体现成长中的整体与个体特征,曹文轩以儿童群像的写作手法来塑造一个个成长人物,每个小主人公身上发生的成长故事都可从中提炼出某些既普遍又发人深省的道理。在《草房子》中,一些不相干又被相互影响的故事被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内容丰富的孩童成长画像,这也体现出曹文轩在创作之时的独具匠心。

(三)足够的想象留白空间

优秀有内涵的文学作品总能激起读者的深思,给读者留白想象的空间,《草房子》中的故事并没有交代某些细节和结尾,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读者对文本的二度创作热情,他们可结合自身经历、理解层次、审美角度的不同让文本重新焕发出丰富多样的神采和魅力。用心品读,会发现《草房子》中叙述留白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在描写小主人公内心活动之时,往往都是一掠而过,蹦出小段思想表述,而小主人公内心真正的想法却并未清晰、准确和完整地呈现出来,这些都有待读者在阅读中不断加深思考。比如有一段这样写道,“村里最热闹的是红门里的杜小康家。每天晚上,都会有很多人集聚在他家听人说古。因为杜小康家房子大,并且只有杜小康家能费得起灯油。桑桑也想去,但桑桑终于没去。”[4]当读者看到这里时,不免会引发自然的思考,小主人公桑桑为何不去,明明十分想去又不去是出于什么心理?这是孩童当时内心敏感、自尊心强的原因吗?还是另有原因呢?此时,文本所内含的丰富立意及其多元思考价值便被淋漓尽致呈现出来,这也正是读者追寻阅读审美愉悦感,获得情感渲染、感情填补以及自我人格升华的一个获得过程。

(四)诗化的表达方式

尽管《草房子》中的各个成长故事独立存在,然而它们却并未形成某些情节上的重复和冲突,犹如现实生活中体会得来的真切感悟,虽说带有含蓄克制的特征,然而在情感表达的字里行间却又不乏渗透着诗化小说的美感,文本中历史背景的深广度、文学艺术的高度以及现实生活的真实度等尤为突出,此种写作处理方式令文本变得更为精细而真切、意味且深长,其中,“金色的草房子、银闪闪的芦花、绿得油汪汪的柳枝、银蛇般的清水”等对色彩丰富饱满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顿时将视野搭建起来。《草房子》里的油麻地是小主人公们的成长乐园、生活田园以及精神家园,曹文轩在文本整体中描绘的情感基调都体现着一股传统古朴文化所蕴含的温柔宽厚之美感,同时,还渗透着一种西方文化中常有的悲悯美学意味,让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有着东方温情的魅力,也带着西方悲悯的高尚。

参考文献:

[1]陈肖霞.《草房子》赏析[J].考试周刊,2013(37):15-16.

[2]汪雪琴.悲悯的力量——曹文轩《草房子》赏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03):61-62.

[3]牟文烨.曹文轩成长小说的美感观照——以《草房子》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09):22-23+97.

[4]张俊卿.成长与苦难的多重解读——论曹文轩《草房子》的多重主题[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5):115-117+120.

作者:方珠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