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行为教育研究

时间:2022-05-22 08:28:05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行为教育研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认知学和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对于行为实践具有不容忽视的“能动”作用,即有什么样的思想认知,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实际行为。与之相应的是,有什么样的行为能力,就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认知。两者之间是一种“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良好的思想认知和道德行为应从“启蒙教育”开始。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启蒙和奠基工程,是对儿童开始思想教育和行为养成的黄金阶段。在这极其关键的时期,“养成教育”现象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作用大且影响深远。所以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应把思想行为教育与常态学科活动有效地融合起来,从善教乐学中取得实质性良好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新型必修类学科。其学科活动现状究竟怎样呢?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切实构建儿童思想行为教育模式呢?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基本现状

小学道德与法治属于一门新兴学科,由最初的“品德与生活”到后来的“品德与社会”,再到现在的名称,我们不难感知,学科内涵在不断丰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这种名称与内容的变化,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习与教育、激励与引领,让儿童接触到“有道德、有法治”的社会化生活。所以在儿童思想与行为上渗透教育的内涵、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学科活动现状又如何呢?一是学科性质模糊化。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在大力强调全民“立德树人、以德兴国”的时代大背景下确立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基础类学科,是经济社会进步和少年儿童核心素养发展下的实质性需求,是引领他们走向“道德化、法治化”道路的根本所在。然而,在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下,许多教师仅仅把它作为一门“基础知识与学科活动”在“应付式”教学,过于强调其“工具性”,忽视或淡化“人文性”元素,直接导致了学科性质的模糊化和活动效果的折扣化。这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二是教学目标片面化。如在学科活动评价上,只是注重学科知识的考察和鉴定,没有从思想认知和行为转化上同时给予应有的关注。在作业形式设计上,缺乏对儿童的人文性教育关怀,没有从“生活链接”角度更好地激励并引领他们学用结合。三是无论学校还是执教者,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校园观察和专项调研的信息显示,由于缺失刚性考核的目标和任务,许多基层学校没有配备相应的专任教师,多由语数英、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兼任”。而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在知识的宽广度和深厚度上要求较高,这就使得这些兼任教师难以真正地深入学科内涵。再加上“挪作他用”现象普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时间与空间遭到很大“挤压”,又如何谈得上真正意义上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呢?四是“简单式、封闭型”教学让学科活动效果“严重缩水”。即使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开展起来了,但是部分教师在思想和行为上重视度不高,在方式和方法上较单调,缺少兴趣激发、运行低层次化。尤其缺乏与以家庭为主的互动现象和合力推动。诸如此类,无论从教学过程还是结果、效果上来说,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缩水”现象。一言以蔽之,这种学科活动难以从根本上达成应有的目标和任务,尤其在思想教育和行为养成上,更是事倍功半,行之不远的。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二、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的实际认知

《礼记•学记》中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之言,“教事与喻德”通俗地说是“教书+育人”的现象。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双重性”标准和要求。只“教书”而不“育人”,不仅“失衡、失谐”,也是失职甚至渎职的行为。尤其在全面强调“立德树人”的今天,在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大背景下,我们应坚持在各类学科有效支撑的基础上,把“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相互渗透并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从长远目标上把学生引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状态。值得强调的是,“道德与法治”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进步之基,是幸福生活之源。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如果缺乏“道德与法治”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能力,又如何真正走向令人期待的核心素养发展道路呢?“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无论学科知识还是学科活动,思想道德元素丰富多元,有情有义现象处处皆是,教师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认真打造“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切实构建和谐的教与学关系,而且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与引领学生快速走向“求取真知、学做真人”的良性发展道路。正是由于这种实际认知,本文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需要更多地关注人文教育关怀,更加强调“三基于三走向”教学观。即基于“立德树人”导向,从“教书”更好地走向“教人”;基于“课程意识”导向,从“教材”更好地走向“课程”,既可进一步体现其丰富内涵和价值意义,又能把思想元素点点滴滴地注入儿童内心,不断地释放并放大“养成教育”效应。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行为教育的策略性探究

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都有相应的生活文化视野。只有在“对称性”生活文化视野下,才能最大化地激发“善教与乐学”的状态,进而在善教乐学中让学生从思想教育与行为养成上取得实质性效果。

(一)情趣激发,多元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往往比责任感来得更重要。”儿童是“三无”群体—无自律意识、无自控能力和无自觉行为,具有“唯情趣驱动”的共性特点。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始终无法摆脱对“情与趣”元素的依赖。情趣元素的涵养与滋润,可有效激活他们的内在驱动系统,又能获取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效应,对于激励与引领思想教育和行为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正强化”作用。以人教版(下同)五年级下册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为例。在讲述“虎门销烟”时,在讲述“圆明园诉说”时,在简述“甲午风云”时,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呈现了与之相应的影视内容,并通过“分段演播”功能,把有关精彩片段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影像和谐的“视听盛宴”,如临其境的良好效果,还有画龙点睛的激励引领,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始终处于“深度参与”状态,大家切实感知“落后挨打、自强救国”的历史和社会道理。

(二)生活涵养,多元互动

道德法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现象上是“同在”,在外延上是“恒等”。不仅如此,在教育社会化特质不断加剧的今天,各类学科教育只有在“生活涵养”的基础上才会真正产生有效作用,才能真正形成教育意义。一旦远离或摆脱了生活元素的链接和互动,就会在“水无头、木无本”中走向“镜花水月、虚无缥缈”的枯竭境地。要想做到“善引生活长流水”,可不断注入活水,逐步增加教与学厚度,更好地引领学与用结合。这对养成教育大有裨益。以五年级上册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和毒品》为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通过展示烟酒对人体机能的侵蚀和危害,毒品对社会家庭带来的各类灾难等资料,让学生通过多人小组研讨和交流,切实感知“烟酒、毒品”的可怕性,深刻地体会生命和幸福的可贵,从中取得“真情与实感”效果。

(三)资源拓展,多元互动

在学校教育中,“资源”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与“教师、学生”共同构成教育生态系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开展学科活动的依据,是引领教与学过程、结果的媒介。不仅如此,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如何,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如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往往取决于学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如校园、社会、家庭与自然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古今中外的各类历史元素,国家政策法规、国内外时事新闻以及社会热点,现代信息技术即时更新下的“海量储备”……都是学科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路径和有效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课程教育理念下,学生和老师一样,不仅是各类资源的使用者和执行者,同时还是资源拓展的主体。有鉴于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中,教师可把发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类现象,如成功或先进、失败或落后、重难疑点、错误现象等,作为学科资源加18新课程导学2022.04(中)以梳理收集和相机利用,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生成性”资源。

(四)知识融合,多元互动

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虽然是一门独立学科,但是内容包罗万象。无论语数英还是文史地,无论音体美还是科信综等学科元素,可谓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丰富多元、兼容并蓄正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个性化特质。有鉴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要,相机把其他学科知识渗透并融入其中,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而且有利于通过“优化与整合”形式,从中获取“1+1>2”的实质性效果,不断放大善教与乐学的良好活动效应。以五年级下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教学为例,从1840年鸦片战争讲到辛亥革命;从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诞生讲到新中国成立;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讲到“中国梦”追逐。不仅如此,还从“反外侵、反封建、反独裁”讲到“民族独立、国内革命”战争,一直讲到政治经济建设和当今科技革命。这些内容融“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社会、文化”等为一体,无论从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来说,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五)情感体验,多元互动

“没有走进原野,就无法饱赏自然美色;没有融入江河,就难以感知四季水性。”意在强调“自主实践、情感体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质上有“同工异曲”之妙,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实践性和能动性等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路径、形式和平台,引领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自主体验活动。这不仅符合学生活泼的特征,而且有利于在“手口眼脑”互动下,把他们逐步引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和谐发展道路。以《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一课为例,让学生在联系学习与生活基础上,寻找与收集、梳理与提炼“新问题”。如在学习中“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在生活中“着迷电视、游戏上瘾”,时间观念淡薄、团结合作、集体意识缺乏等问题,可以通过班级内的“百家讲台”等形式,开展喜闻乐见的研讨、交流与分享活动。在教学“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时,引领全班通过“多人合作、集体探讨”,研制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等……这些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德智互动”。

(六)家校共育,多元互动

儿童的健康成长始终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学校固然是教育责任主体,然而,离开以学生家庭为主的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很难真正获得教育该有的成效。有鉴于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手中拥有的“非权力”因素,以职业教育人身份,从专业化角度出发,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平台、手段和形式,如个别家访、家校座谈、家长会议、书面资料、手机微信、校园亲子互动等,努力保持“正常在线”状态,自觉主动地与学生家庭(主要是家长)进行联系与沟通、指导与引领,激励他(她)们高度重视孩子思想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并在“相同目标、共同愿景”激励下,真正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和合力现象,为促进孩子的“成才与成人”发挥应有作用。以《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学为例,教学后,老师让学生与爸爸妈妈一起思考与研讨“作业”—我们应如何做才能让“小家”幸福,并让“大家”兴盛呢?经过亲子互动式的研讨与梳理,有些人认为,家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家庭就会幸福和谐;有些人认为,把每个家庭建设好了,就是为社会、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思想教育,同时有利于道德行为的养成。

四、结语

无论思想教育还是道德行为养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坚持在人文教育关怀下,持续不断地“激励、唤醒和鼓舞”。“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合理减量、提质增效”促进学生的“德智互动、和谐发展”。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应有所作为、善于作为,努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许贤苏,邓雅思.发挥学科优势特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J].新课程,2020(07):45.

[2]陈春艳,黄艳华.让道德与法治活动美起来—由一节公开课引发的教学反思[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1):50+62.

[3]董淑菊.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有效性建设研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20(11):81.

作者:冒树红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雪岸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