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的应用

时间:2022-05-11 16:19:32

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的应用

摘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对国民经济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有助于我国林业资源健康发展。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林业;育苗;措施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环境问题突出,给人们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也能为家具、建筑等行业提供大量优质木材。而林业育苗是基础性的工作,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对此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防治能力,加大对各种病虫害的监测力度,推动该产业健康发展。

1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所存在的问题

1.1技术落后和防治意识不强

当下,在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面以治理为主。纵观全国各经济林业区,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也没有做到提前预防,相关单位所采用技术比较落后,无法及时检测部分潜在隐患,忽视外来的新型病虫害,从而导致在病虫害发生后,呈现规模大、速度快的特点,难以在短时间内扑灭。在大多数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案以化学防治为主,虽然能够达成预期的目标,但是在喷洒的过程中也会对土壤空气和水源造成污染,用这种方法更容易导致部分病虫害产生较强的耐药性,从而使得整体防治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时至今日,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林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得并不到位,更没有充分应用遥感以及GIS等先进技术加强监测,从而导致病虫害暴发频率不断增加。同时在林业建设进程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主要集中于人才引进工作不到位,导致工作开展成效无法达到预期,相关部门领导并没有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导致幼苗生长期间无法积极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从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1]。

1.2病虫害种类较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将部分地区特有的害虫引入至另一个区域。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快速暴发大面积的病虫害。此外,在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因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部分病虫害有可能会产生突变,导致治理难度较高,这就需要相关机构和企业加大对该类病虫害的药物以及技术研究,由于整个过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理时机,导致蔓延范围不断扩张,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3防治技术的应用不充分

随着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平衡,因此造林总面积每年呈15%左右的上涨趋势。而林业育苗并没有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是使用了简单的方案,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科学措施,从而导致问题不断扩大。此外,在使用防治技术的过程中,部分人员仍然遵循过往的经验,并不了解前沿资讯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导致防治效果较差,还会对环境造成危害[2]。

2林业育苗中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1无公害技术

当前无公害技术是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其主要优点是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林区采用生物防治有助于维护相对平衡的生态体系,大幅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通过利用昆虫、鸟类以及微生物,可有效避免病虫害产生耐药性,这对于林业育苗工作的顺利推进有着积极作用。近几年在单一林区育苗,普遍都采用微生物的防治技术,比如,一旦马尾松毛虫暴发就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若采用传统防治方法难以达到根治效果,并且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白僵菌破坏害虫内部的身体结构,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此外,在混合林区主要是应用昆虫防治技术,需要找到病虫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利用害虫的天敌抑制其繁衍,还可以利用啄木鸟以及灰喜鹊等益鸟开展综合治理,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有利于保障林业育苗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环境污染[3]。

2.2化学防治技术

该项技术主要是应用于突然暴发病虫害的情况,其优点是便捷高效,但相关单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若喷洒量过多,容易对周围的环境和土壤造成污染,尤其是部分药剂会随着空气的流动传播到周围人群生活居住区以及河流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林区内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导致部分益虫、鸟类和动物出现中毒和死亡现象。在对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选择上,需要进行充分考虑,要确保林区生态和经济效益和谐统一。

2.3物理防治技术

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较为简单的工具或者大型机械设备,清除产生病虫害的树枝。通过在树干区域涂抹药剂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比如,在夏季有助于大幅度缓解强烈紫外线对树干的照射,而在冬季也能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促进树木正常生长[4]。

2.4营林防治技术

对病虫害防治并非采用某种技术或手段就可以达到预期目标,而是属于系统化工程。因此就需要综合统筹,结合过往经验进行分析,产生病虫害的原因是大部分经济林区的林木结构相对单一,或本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在营林阶段提前做好防治工作,从源头规避风险。首先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符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种子以及幼苗,以此确保苗木的存活率。为避免林木单一性的缺陷,采用多元化的引种方案,有助于构建相对完善的生态系统,提高林区对病虫害的抵御力。针对苗圃的选择,可以采用轮作的方式,不仅可以保证土壤肥力,还能有效避免病虫害的产生。在后期管理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有机肥,减少使用各种化肥。若后期病虫害面积加大,应适当使用化学药剂,科学合理把握浓度和剂量,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措施

3.1积极做好外来植物的检疫工作

对于外来引入的植物树种,不仅能增加林区物种的多样性,还能培育出更加优质、抗病能力更强的杂交林,这对于提高林区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外来植物都具有优点,相反如果不经过严格的检查,有可能会夹带较为特殊的病虫害,一旦遇到陌生的区域,在缺乏天敌制约以后,会暴发更为严重的灾害。尤其单一经济林更加需要做好外来树种的检测工作。比如在南方某地区,由于检验工作不细致,从而导致本地区出现陌生的害虫,而采用原有方法难以及时扑灭,最终导致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作为林业工作者在开展引种工作时,就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具备检疫证书,其次需要通过抽样检查,合格后可进入林区,再次及时做好复查检疫工作,避免在工作环节出现疏忽。

3.2提升林木品质

无论是采用化学防治手段还是物理防治手段,都是从客观方面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但从内部原因进行分析,需要注重林木品质,尤其是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因此就要求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关注病虫害多发区域、详细查询历年的档案、查看病虫害暴发周期以及其种类,再根据所掌握的数据进行重点跟踪治理。每隔一段时间要对所掌握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了解不同树木的抗病能力。若抗病能力较强,需要对其植株进行重点培育,然后再直接发展为杂交品种。要及时清理易遭受病虫害的树木,避免为害面积的扩大,降低其繁衍数量,从而提高整个林区的抗病力。需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要在科学的指导下合理开展该项工作,在培育幼苗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保障树苗健康生长。

3.3加大技术投入和人才培养

随着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愈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林业病虫害暴发概率不断增加,相关防治工作难度逐渐增大,产生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有必要加大技术使用力度,提高防治水平,做好苗木培育工作,以保证林木健康生长。尤其是高质量苗木不仅有助于提高对各种病虫害抵御力,还能更好地健康生长。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施肥和灌溉工作,在出现病虫害后,需要在第一时间清理被感染的树枝,还需要采取焚烧的方式,避免污染进一步扩大。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优势,因此有必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责任意识。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充分了解当前防治工作的前沿技术和理论。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到单位讲授相关技术,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素养。与此同时,在参与实践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技巧,尤其对于突发性事件要做到冷静思考并加以解决,切实提升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行业内要做好沟通交流,详细分析不同区域情况下常见病虫害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从整体上提高林业管理部门对病虫害的治理能力。

3.4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育种的方式相比,生物育种方式的效果更加明显,不仅有助于缩短整个育种周期,还能有效克服杂交不亲和性的问题。在具体应用方面,可以通过转基因的技术,筛选出具备较强耐抗性的品种。近几年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应用,已经培育出了大量具有良好抵抗性的转基因植株。此外,根据相关研究发现致病病原微生物的弱毒对于强毒存在明显的削弱作用,因此针对这一特性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病虫害的交叉保护中。对当前国内部分重要的板栗种植区而言,出现栗疫病会大规模减产,降低农民经济收入。通过研究发现,这种病菌中存在RNA病毒,能够有效抑制病菌蛋白合成以及繁殖能力,根据这一特点对该疾病进行防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切实保障了广大农户的经济收益。可利用生物天敌进行防治。当前,蚜虫作为林区常见的病虫害之一,主要生长在南方地区。由于暴发速度极快,很容易对经济林造成较大范围的影响。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治疗,其效果不明显。近年来,科研人员通过释放龟纹瓢虫对其进行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该项工作之前,有必要对发生蚜虫灾害的区域进行初步统计,以此作为投放数量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在林区设置取样点,在同一植株上截取5根不同树枝,然后详细测量其具体的分布数量。此外,选择的龟纹瓢虫品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在开始准备阶段按照1∶100的比例进行投放,每3d抽样检查蚜虫数量的变化状况,详细观察这种昆虫的生活情况,了解其对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情况,以及蚜虫整体数量是否减少。当龟纹瓢虫适应该地区环境条件后,在有蚜虫的枝叶上会出现零星的幼虫,10d后会发现蚜虫数量减少近3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以虫治虫的方法时,要充分保证产卵数量以及雌雄配比合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幼虫,以此彻底抑制病虫害。需要具备较强的捕食能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建立数量强大的益虫群落。若使用化学药剂,虽然在短时间能够消灭大量害虫,但长期使用这种方法,必然会残留化学药物,并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导致部分害虫产生明显的抗药性。因此,有必要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制剂,因为是在草药中提取的,基本都是由有机物组合而成,也不会像传统化学药物残留于土壤中,在时间的作用下会受到降水、空气温湿度的影响而逐渐分解,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任何危害。

3.5创新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林业单位增加了林木的种植面积,但并不重视相关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导致了较为严重经济损失,同时为开展相关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这就需要提高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以及具备较好抗疫性苗木植株。与此同时,需要积极做好园区的环境管理,尽可能地避免出现适合害虫大规模繁殖的场所。要改变传统单一经济林的缺陷性,积极开展引种工作,丰富整个森林系统生物多样性。

3.6加大对苗木的管理和养护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提高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苗木维护以及保养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制订合理措施,合理管控时间、有效施肥和灌溉,有助于苗木健康生长。要积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在开发森林资源的过程中,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火灾。除了要做好制度建设以外,更需要充分利用监测技术,彻底杜绝各种火灾隐患,比如充分利用遥感技术或者是无人机监控林区。充分结合当前防治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监测机制,提高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尤其是加强对美国白蛾以及杨树腐烂病的监测力度,最大程度降低对林业育苗工作造成的危害。首先要提高封山育林工作成效,并充分结合林区实际情况,开展细致考察工作,并结合病虫害发生规律以及种类,针对性地完善监测体系和制订防治措施。其次要加大巡查和监视力度,一旦发现病虫害,就要立刻采取相应措施,消灭病虫害。再次要安排工作人员,为育苗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时修剪枝叶和定期修理病枝,避免病虫害反复发生。在经营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就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制订合理措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社会各界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病虫害并不能彻底根治,但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目前所采用的防治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也对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消极作用,治理不及时很容易导致病虫害大规模暴发。因此工作人员就有必要做好这方面研究,并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善和创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及时做好监控与管理工作,降低病虫害对林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雒玮.试论病虫害防治与林业育苗路径[J].广东蚕业,2021,55(10):43-44.

[2]吴洋,郑卓.林业育苗中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问题及提升措施[J].河北农机,2021(10):157-158.

[3]郭亚楠.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5):5-7.

[4]卜婷.林业育苗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效果优化对策[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8):106-107.

作者:包艳艳 单位:定西市巉口林业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