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时间:2022-05-11 15:09:14

现代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在新农科建设的影响下,各地方农林院校的教学目标从理论知识培养转向信息技术型人才培养,这一过程需要对现代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该课程专业性强,教学内容要与时代相结合,若教学模式不进行创新,则易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跟不上时展。因此,为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该文通过分析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路径,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从补充教学内容、构建完整教学体系;接轨科技发展、确保教学要求;推动政产学三方合作、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需求三方面入手,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新农科;农林院校;现代林业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为各地农林院校教学改革提供方向,为培养高素质现代林业信息技术人才提供保障,使各地农林院校成为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在新农科背景下,各地院校积极完善专业建设,因此3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林业信息技术成为各地农林院校培养人才和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必需内容,为林业领域培养专业型、适应新时展的人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尤为重要。新农科教育思维对大学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各农林院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1开展现代林业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1.1地理信息技术(GIS)的发展

近年来,科技发展带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3S技术成为农林专业必修课,利用信息化与数字化采集空间数据、获取地理空间具体情况已成为农林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及激光测距技术的提高,解决地理信息系统在采集空间数据方面的问题,提高信息采集能力,将其数据管理能力、分析能力、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为各领域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1.2现代林业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丰富

3S技术、测量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摄影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相互结合,形成完备的观测体系与大数据资源体系。在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林院校在培养理论专业人才的同时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当前部分地方农林院校对现代林业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提供足够的教学场地和具体的实践场所。因此,针对部分学生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匮乏的情况,现代林业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提上日程,以更好地将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1]。

2现代林业信息技术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创新性不足

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教材为主,围绕教材设计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环节中,存在因有些教材内容老旧、教师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的问题。当前科技水平发展迅速,现代信息技术相关教材更应当按年份更新,以避免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针对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学校应当培养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指导教师开展时代热点结合课程教学的活动,拓宽视野,补充教材内容,进一步促使学生与时代接轨[2]。

2.2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手段通常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对讲解内容进行记录,没有课堂参与感,且实践多依靠课后作业,教师无法获悉学生课后作业完成状况,只能依据卷面进行打分。上述情况导致学生主体地位不受重视,学生因为学习中的疑惑无法解决,容易缺乏学习热情。

2.3缺乏实践性锻炼

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极高,学校与教师要想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践掌握程度,必须革新现有的教学体系,以实践能力为主,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场景相结合,加入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缺乏创新性强的教学模式

目前现代林业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多以案例讲解和教师实操演示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学过程缺乏对林业实际场地的利用,且由于章节知识独立性较强,使得课程知识点较为分散,无法进行知识点、章节之间的有效融合。该教学模式忽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较为模糊,容易出现遗忘、混淆等情况,且缺乏专业的林业绘图技巧和方法教学,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现代林业型人才。

3现代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3.1补充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当前课程教学存在实践不足的问题,亟需补充完善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补充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理论知识教学,必须重视最新信息技术的应用,设计符合新时展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核心科技。第二,了解国家政策和林业政策,结合实际开展教学,避开象牙塔式的学习,帮助学生与时俱进,尽快掌握社会和领域的发展趋势。第三,教学内容要理论结合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第四,理论教学与实践不能脱离专业知识,要融会贯通。课堂教学环节要求教师用简短且通俗的语言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学生无法有效开展实践,或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导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无法达成,因此教师理论讲解需要注意概念、理论、方法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等,扫清学生知识盲区,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而课程实践环节,则是学生在教师结束理论教学后,运用所学知识,处理教师设定的场景中发生的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从而减少将来出现相关问题的概率。而综合实践学习过程则指的是学生依靠学校提供的平台和技术进行理论实践的过程,该过程没有教师的指导,更倾向于让学生体验工作,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除利用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外,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对实践进行记录和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若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询问同学或教师来解决。反思环节的加入有助于完善教学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

3.2接轨科技发展趋势,确保教学符合要求

当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导致高校的培养计划从理论型人才转向技术型人才,为充分发挥技术型人才的创新性,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入创新型科研成果,让学生与科技发展接轨,了解专业科技动态,更有利于实践活动与实习工作的开展。就当前林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应用需要而言,教学过程存在知识点过于分化的问题,在“3S技术与应用”课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RS、GPS、GIS分成三个课时或多门课程讲解,不符合现代林业信息技术的要求,并且这三者的关系如同色彩中的三原色般牢固,在学生了解建立教学体系的原则后,教师应当将课程教学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学习[3]。因此教师在结合三者开展教学时不能仅将其拼接在一起,应当以林业信息与空间数据为线索,从信息采集、信息管理、信息分析到林业信息服务,加强现代林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完善缺失的实践环节[4]。同时应当规范教学环节,学校应当关注教师的教学情况,根据学生反馈与林业信息发展趋势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让学生积累相应的工作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现代技术解决在林业领域遇到的问题。同时学校要重视教学设备的更新,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教学过程对硬件设备的需求逐渐提高,从原先纸笔即可满足的教学内容转变成对无人机、3D打印机、激光彩印等设备的需求,一方面说明科技创新对学生课程内容具有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科技发展使部分核心技术从专用转变为教学,让学生接触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

3.3推动政府、企业、学院三方合作,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政府、企业、学院三方联动,有效发挥该专业的特色与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培养学生的专业平台。根据社会和企业的评价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改善,避免学生和社会脱节,从而有效解决目前林业信息技术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推动三方合作还需要职责明确,首先是院校方面,应当对校内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结合时展与科技进步,让学生接受时效性强的教学内容,实时更新;企业方面应当负责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生产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培养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政府方面,以林业行政部门为代表,首先进行交叉复合型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其次开展相关林业现代信息技术的学科竞赛并为参赛学生提供专业人员辅导,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根据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开展相关实习实训活动,考查学生能力,若存在问题可及时进行改正[5]。三方合作还有助于落实成果导向教育,利用该教育模式的理念制定具体的标准与指标,将教学内容从单方面3S技术的教学拓展到大数据获取、问题分析、现代信息工具的使用与研发中项目管理、工程知识、终身学习、沟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院校教学应当立足于专业应用,与市场进行对接,协同政府与企业建立专业的教研团队,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实习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同时建立产业和行业实习实训基地等,从而解决农林院校现代化信息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有效改善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方针,为培养专业型人才提供坚实基础[6]。

4结语

现代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林学教学必须要设置现代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此课程紧跟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达到社会需求的人才标准。而现代林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实践学习中提升综合素质。对课堂内容的细化与补充、注重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授现代信息技术对林业的重要性和推动校企合作,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从而培养林业领域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肇锋,傅成杰,俞群.高职教育林业技术专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的研究[J].福建林业,2019(5):41-44,31.

[2]柴红玲.高职《林业信息技术》课堂微任务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6):27-29,37.

[3]李曦光,刘平,王蕾,等.基于3S技术分析经济林资源时空分布[J].新疆农业科学,2019,56(9):1733-1742.

[4]毛志明,袁斌.林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析[J].种子科技,2020,38(18):127-128.

[5]方陆明,吴达胜,徐爱俊,等.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1):11-15.

[6]王燕.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瓶颈及优化策略——以MOOC为例[J].福建茶叶,2020,42(1):118-119.

作者:张秋玲 侯贺平 王德彩 武应霞 杨柳 时礼源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