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研究

时间:2022-04-22 16:07:13

双碳目标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研究

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河南工业领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但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空间布局分散、科技支撑不力、金融供给不足等因素长期制约着河南工业绿色发展。加快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撑河南未来发展中找准结合点和突破点,从科技创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政策保障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支持。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河南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工业领域作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主阵地,“双碳”目标下既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减排挑战。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要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双重目标,这不仅是服务全国“双碳”目标的自觉担当,也是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提供坚实支撑的必然要求。

一、充分把握“双碳”目标下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机遇

实现“双碳”目标,势必要求经济社会转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这将深刻重塑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深刻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将为工业领域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带动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重塑新发展格局下河南工业竞争新优势。

(一)新型电力系统将加快构建

“双碳”目标约束下,能源行业需要兼顾低碳转型、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等多重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将加快步伐。河南受“富煤、贫油、少气”资源禀赋制约,实现“双碳”目标迫切需要一体推进减煤、稳油、增气、强新、引电。当前,西部四川、青海、新疆等地正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这将为河南破解新能源消纳问题、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带来良好机遇。

(二)绿色低碳产业将加速壮大

“双碳”目标引领下,新的社会需求将被激发和创造,河南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服务业以及传统支柱产业都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比如,当前技术条件下,河南风、光发电经济还有约6700万千瓦的可开发空间,这将是增量新能源和经济增长点的潜力所在。再如,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将加快由基础材料向新材料转型升级,这将是河南稳住发展基本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所在。

(三)绿色产品消费将加大需求

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各类绿色产品需求将日益增长,将带动绿色技术和产品开发,影响绿色标准和规则制订。尤其是,能源、交通、建筑等高排放领域绿色消费潜力被不断释放,在形成经济新增长点的同时,也将倒逼产业链和供应链上各领域进行低碳转型。对产业门类齐全、内需市场广阔的河南而言,绿色需求将成为牵引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四)绿色低碳技术将加快探索

绿色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等方面部署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这些共性支撑技术的创新,将为各领域减排提供持续支持,也将为河南工业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带来有益技术探索。

(五)绿色转型投资将加紧布局

实现“双碳”目标将新增大量投资需求,尤其是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众多行业领域。根据央行估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投资需求在百万亿元级别,但当前绿色金融规模仅为15万亿元左右,缺口相当大。大量社会资本转向绿色低碳领域,将为河南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体系、建设低碳交通和发展低碳建筑等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保障。

二、深刻认识

长期以来河南工业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河南工业绿色发展尽管取得了阶段性成就,绿色产业不断壮大、节能降碳成效明显、绿色制造体系初步构建,但总体尚未完全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其制约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能源结构严重偏煤是主要瓶颈

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使得河南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大、路径依赖强。但短时间内煤炭仍将占据能源结构主体地位,而随着河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对电力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碳排放将不可避免地保持增长态势,从而加剧降碳压力,使得河南工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形势格外严峻。

(二)产业结构底盘较重是主要掣肘

尽管近年来河南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也较快,但产业结构偏重的总体格局仍未改变。而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交织,进一步强化了产业结构偏重的问题。当前河南规模以上工业中,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超过三成,能耗占比却接近九成。这种高碳依赖型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带来较大挑战。

(三)空间布局“聚而不群”是重要制约

目前,河南工业发展总体呈现“小集中、大分散、聚而不群”的格局,产业集群化、现代化水平较低,能效利用水平不高。2020年,河南全省规上工业大约七成由不同市县的171个产业集聚区承载,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也不利于构建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的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导致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四)科技创新支撑不力是关键因素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采取更陡峭的路径。而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尤其是绿色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这也恰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若储能技术不能实现重大突破,新能源占比越高意味着电力系统的波动性越大,不仅对“双碳”目标实现构成挑战,也会对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造成冲击。

(五)绿色金融供给不足是普遍因素

就全国范围而言,主要存在三个层面结构性供给不足,严重制约着绿色金融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等功能。一是绿色金融融资占比较低、结构过于单一。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绿色信贷占社融贷款存量规模的比重仅为6.97%,但占绿色金融产品存量规模的比重高达90%。二是绿色金融资金投放结构难以满足工业低碳转型需求。2020年,我国绿色债券募集资金超过80%用于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投向工业脱碳的比重几乎为零。三是绿色信贷内部服务存在结构性不平衡。现有绿色信贷业务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型企业,服务领域主要是节能减排、清洁能源。

三、努力找准新发展格局下河南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突破点

“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资源能源高效率利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多重目标兼顾在一个框架下,统筹协调好短期经济复苏、中期结构调整、长期发展转型之间的矛盾。“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窗口期。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要充分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中找准结合点和突破点,从技术创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政策保障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支持,努力实现绿色低碳经济整体跃升,从而为实现“双碳”目标展现河南担当、贡献河南力量。

(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打造绿色低碳技术高地

当前河南正在全力建设全国创新高地,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是其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低碳技术高地。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聚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创新链等资源,建立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股权激励、共设研发基金等手段,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引导企业主动对接先进地区创新资源,建立市场化的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供需互动机制,开展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二是加快关键共性技术重点攻关。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绿色发展领域,采用择优委托、赛马制、揭榜挂帅等研发组织模式,着力突破关键材料、仪器设备、核心工艺、工业控制装置等技术瓶颈。重点针对钢铁、化工、有色等高碳行业,研发氧气高炉、氢能冶炼和新型低碳工艺等节能增效技术。三是加强前沿绿色技术研发。加强氢能与储能等领域前沿技术研究,提前布局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二氧化碳分解与利用等负碳技术应用研究,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聚焦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排放控制问题,持续开展基础性和战略性研究,突破以煤为基础的能源清洁化生产与利用技术、高端材料制造技术。四是加大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完善全链条转移转化机制,培育壮大绿色技术创新检测、评价、认证和交易等中介机构,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市场化绿色技术交易综合性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绿色技术相关标准和认证体系。争取设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

(二)以协同推进为方向,构建低碳优势产业格局

目前,能源转型“先立后破”、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等要求,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留下了政策切口和时间窗口。要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增绿、增长,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逐步降低经济发展对高碳产业的依赖性。一是加快推动能源产业战略性调整。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省情,科学处理发展和减排、短期和长期的关系,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并据此着力推动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焦化等煤炭依赖行业实现全链条优势重塑、价值跃升及行业间发展耦合。同时,前瞻布局新型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郑汴洛濮氢走廊,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研发和一体化布局,探索由以化石能源为主的高碳能源体系转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体系。二是加快壮大绿色新兴产业。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新的投资方向和经济增长点,也是引领绿色低碳转型的“排头兵”。要以产业链思维、生态圈理念加快推动发展,尤其是通过做大做强一批综合性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等举措,引导产业向具有发展基础和较大潜力的重点区域集中布局,推动形成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三是提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和服务业是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产业,也是国家大力发展、区域激励竞争的焦点产业。要立足需求潜力大的市场优势,聚焦节能环保装备、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领域优势,着力提升河南环保特色装备和服务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节能环保装备和服务产业基地。

(三)以数字协同为引领,实现能源资源高效利用

近年来,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推进、深度融合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要把数字经济的新优势转化成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动能,以“绿色基础数据+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驱动生产方式变革,努力实现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一是提升关键工艺装备智能感知。推动主要用能设备、制造工序等环节开展数字化改造、上云用云,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对能源资源、污染物排放等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检测等,通过数字化转型带动绿色化提升。二是深挖数字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潜力。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设计、生产、使用、回收等环节,打造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以数据为驱动提升端到端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效率,从而实现各环节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三是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供应链体系,从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四是打造再生资源碳减排应用平台。推广“工业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模式,加快推进再生资源管理云平台建设,收集、监测再生资源回收、分拣、转运、加工利用、集中处理等全流程数据,助力再生资源融合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四)以绿色产品为基础,培育低碳供需协同优势

充分发挥消费领域降碳力量,通过引导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构建绿色产品供给体系、建设绿色产品与服务标准等,加快形成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消费拉力,推动绿色消费内需规模优势向供需协同优势转变。一是鼓励引导绿色低碳消费。将绿色消费作为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内容,打造绿色消费场景,扩大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等领域消费,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学习陕西做法,鼓励采取消费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引导绿色消费。借鉴湖南做法,倡导优先使用工业绿色设计产品,鼓励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二是探索建设绿色低碳标识制度体系。借鉴能效标识标准体系经验,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索建立绿色低碳标识认证体系,以绿色低碳标识拓展绿色低碳产品市场空间。充分发挥绿色低碳标识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联合效应,提高绿色低碳标识品牌竞争力,助力绿色低碳标识产品走向世界。三是加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持续推进绿色食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设,着力构建工业领域贯通起始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全产业链的绿色产品供给体系。鼓励企业运用绿色设计方法与工具,开发推广高性能、轻量化的低碳环保产品,以绿色生产引领绿色消费。

(五)以财税金融为手段,提供绿色转型资金保障

围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绿色产品制造和消费等领域,以市场化原则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低碳领域,以金融和经济的良性互动构建绿色低碳转型新格局。一是综合运用财税手段。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对新能源配套设施的建设、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绿色建材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应用、绿色产品消费等方面的金融产品,提高财政支持绿色工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降低绿色债券的发行门槛。鼓励金融机构或者企业拓展绿色融资渠道,尤其是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中长期绿色债券,并简化发行绿色债券的审批程序,并以贴息、补助、绿色业务奖励等模式给予发行主体专项财政激励,以降低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三是创新金融支持工具。借鉴北京“京绿通”做法,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央行再贴现资金加大对定向绿色企业票据的融资支持,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借鉴广东、内蒙古等地经验,进一步推动环境权益市场建设,实现碳排放权、用能权、水权、排污权等权益的价值变现和便捷交易,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的通知[EB/0L].

[2]煤炭清洁利用“卡脖子”问题亟须突破[N].中国经济时报,2021-12-21.

[3]朱民,等.构建全球领先的碳中和转型金融(上)[J].中国金融,2021(24).

[4]孙靓.科技创新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五个着力点[N].学习时报,2021-09-01.

[5]曹方,等.碳达峰碳中和亟须加快构建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支撑体系[N].中国电子报,2021-08-17.

[6]王分棉.以数字技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N].经济日报,2021-08-11.

作者: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