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家庭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6-16 17:27:30

安全家庭教育

安全家庭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四二一”家庭独生子女教育

随着1980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至今,我国目前已积累了9000万独生子女人口。1980年,我国育龄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2.84岁,初育年龄为24.43岁,到1990年,分别降低到22.00岁和23.42岁,90年代之后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因此,从2003年起,每年都会有数百万的独生子女人群陆续进入婚育期,“四二一”家庭结构逐渐成为了一种现实的人口现象。据推断,在“未来中国城市中,‘四二一’或‘四二二’结构的家庭比例低不了”;“如果现行的政策不变,将来家庭结构必然出现‘四二一’的格局”。这种家庭结构的出现不仅会直接影响我国的人口再生产进程,而且必将对此类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教育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

“四二一”家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特定组合群体概念。“这种家庭涉及了三代人,三对夫妇,七个人。其中‘二’特指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形成的中间一代,‘四’是指他们的父母,‘一’指这对独生子女夫妇所生育的独生子女。

一、“四二一”家庭教育的利与弊

1.“四二一”家庭教育中的有利因素。较第一代独生父母,这批“四二一”家庭即“61”结构中的“1”——孙辈,他们没有任何的堂、表兄妹——因为他们没有叔伯、姑母、舅父、姨妈,他们在家庭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亲属。无疑,这样会使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更加强化,他们拥有更多亲人的关爱和呵护,日常生活被照顾得更加周到、体贴;当孙辈出生时,祖辈年龄普遍在50岁左右,部分已经处于退休年龄,他们愿意也有能力为唯一的孙辈提供经济上的扶持;作为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父辈,他们较自己的父辈们拥有着更高的学历,在教养观念上更新颖、更科学,工作收入也较其父辈更高,能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经济支持;大家庭人际关系较以往核心家庭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多变,生活在由祖辈和父辈共同组成的家庭中,教育力量能兼顾大、小家庭之长,去两者之短,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2.“四二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初为人父人母的第一代独生子女除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以外,同时也对其父母特有的“天然”依赖。这时,希望享受天伦之乐而又有充足时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抚养孙辈的义务,成为孙辈生活的主要照看者。这类家庭中的幼儿除在父母工作之外的短暂时间内能与其共处交流,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祖辈生活在一起,因此,隔代抚养无疑就成了此类家庭的主要抚养方式。在隔代抚养中,祖辈的姑息纵容、包办代替、一味迁就、百依百顺成为了普遍现象。而“四二一”家庭较核心家庭的众多优势,如良好的经济支持和丰富的情感基础,在实际的养育幼儿的过程中,却往往由于利用不当而成为了幼儿教育问题的凶手,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如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性格两面,左右逢源;为所欲为、骄横跋扈、纪律性差;胆怯、孤僻、不善社交、不合群、合作精神差;懒惰、娇气、磨蹭,缺乏朝气,没有自理能力;意志薄弱,缺乏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怕苦怕累,经受不起挫折;即使在体格上,也由于营养过剩,患有“现代文明症”——肥胖症。

二、“四二一”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1)幼儿的社会生活环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子女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孩子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由于城市居民现代住宅的主要特点是:高层化,封闭化。城市住宅每户居室和生活设施的配套建设,使各个家庭都过着彼此不相往来的封闭生活,这样大大缩小了孩子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使孩子大多时间都封闭在家中。

(2)社会文化中的教育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就出现了劳动力过剩,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生活中最为紧迫的问题,而一度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不合理的社会用人制度似乎成了一只无形的手在指挥着家庭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家长(包括祖辈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即重家庭教育中智力因素而轻非智力因素,重知识的简单识记而轻创造性培养,违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拔苗助长等现象比比皆是。

(3)社会宣传的不良趋势。大众传媒对早期教育铺天盖地的夸大宣传,偏重知识传授,导致很多祖辈、家长片面认为让孩子学认字、学英语、背诗词、会算术等,才是进行了早期教育,并视此为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忽视游戏、生活本身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作用;广告媒体大肆强调“关键期”的作用,受媒体宣传的影响,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家庭教育中出现了盲目投资、盲目施教、盲目要求、盲目攀比及过分焦虑等现象。

2.家庭原因。

(1)祖辈维度。这批祖辈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特定时代背景的原因,其知识面相对狭窄,世界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祖辈认为幼儿时期的孩子只会被动接受,对周围的事物一无所知,对幼儿的发展认识仅限于身体,对智力和心灵的发展所知甚少,导致对儿童观的偏颇理解;在教养观念上,祖辈们也仅限于孩子的生理需要和安全感的满足,他们关心孩子的饮食、睡眠,却经常忽视了营养的合理搭配。他们努力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却对孩子的心理需要和个体尊重方面相对淡薄;在情感上,作为唯一的孙辈而言,更是倾注了全部的爱,尽自己所能满足孙辈的要求,这就势必会带来娇宠溺爱、百依百顺、包办代替的不良后果。

(2)父辈维度。这批80后独生父母虽然学历相对较高,但是对于专业的幼儿教育仍是知之甚少,他们的教育理念单一狭隘,仅仅把会算术、会唱会跳、会英语、会弹琴等作为好孩子的标准,以将来能出国、当博士作为培养目标。在教养技能上也大大缺乏,他们对子女期望过高,强加自己的意愿,甚至为其规划人生;在教育内容上重智轻德,盲目攀比,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情感需要、思想志向、兴趣爱好则不闻不问,完全忽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在这种环境里培养出来的人往往缺乏责任心、不善合作、动手能力差、心理脆弱;在教育方式上多以溺爱型、放任型、攀比型为主;家庭教育缺乏原则性、一致性,幼儿犯错父母批评,而祖辈包庇纵容,形成孩子的双重个性;由于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短暂,影响亲子依恋的质量和亲子关系发展。公务员之家

三、“四二一”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四二一”家庭教育的问题,优化家庭教育质量,就需要在全社会的支持下,以家庭协调为中心,通过幼儿园和各类教育机构的相互配合,三方相互协作共同达到目标。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1.营造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应通过各类媒体对此类问题的报道,增加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共鸣,增强大众对“四二一”家庭教育问题的意识。积极寻求专家的科学指导,提供可行的意见,防止片面夸大教育的不良趋势,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四二一”家庭教育体系。也可以由妇联、教育界、共青团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创办“家庭教育学校”,培养家长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和谐,且适合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

2.加强家园合作。幼儿园应该对“四二一”家庭中的孩子给予特别关注,老师应该对此类家庭的孩子进行重点培养和个别教育,并组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在已有的家长会的基础上,增加祖孙教育和祖孙活动,如为更多的祖辈们服务,使祖辈更新育儿观念,了解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和原则。也可增设全家参与性的活动,如“全家总动员”、“三代亲情教育”等,有效调动全家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增进全家的感情凝聚力。此外,还可以举行“四二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请在“四二一”家庭中做得比较好的祖辈和家长们来做讲座和经验交流,相互传达体会感受,相互探讨有效方法。

3.促进“四二一”家庭和谐。独生父母们也应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真正成熟起来,履行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尊重长辈,积极和长辈沟通,及时和老人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祖辈也应听取子女的教育意见,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共同探讨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父辈们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孩子的情绪、交往、行为道德以及性格等方面,增加与孩子之间情感交往,形成温暖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1]郭志刚等.现行生育政策与未来家庭结构[J].中国人口科学,2002,(1):2.

[2]杜亚军.代际交换与人类的养老制度?——人口老化与养老问题的国际化比较研究(博士论文)[D].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1988.

[3]刘鸿雁等.独生子女及其未来婚姻结构[J].中国人口科学,1996:3.

[4]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84.

[5]王因为.祖辈照料下一代的误区//:家庭与下一代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37.

安全家庭教育范文篇2

一、“三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结合点

1“.三生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在实施“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识到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落实科学合理的教育措施和内容;要把“三生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学生活动、课堂教学等密切结合起来。学校应做到“三生教育”有专人任教,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2“.三生教育”要与学校德育相结合

在实施“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体为,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在班队会上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三生教育”要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班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应充分发挥各种展室、红领巾广播站“、两免一补”宣传橱窗、黑板报、主题班队会、红领巾文明监督岗等的宣传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也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做好名人名言宣传专栏、专刊的建设,开展唱红歌、诵祖国,编演课本剧,看影视作品等多项文艺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文化意识、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三生教育”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学校的课外活动,要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开展如何自我保护、与人交往、讲文明礼貌、关爱他人的“三生教育”活动。也可以开展以安全教育、自救互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保护环境教育、禁毒防艾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等专题教育方式。积极、认真地在课外活动中实施渗透“三生教育”。

二“、三生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实施措施

1.加强家校间联系,促进“三生教育”的开展

学校要通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召开家长会、健全家长联系电话册等,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学校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交流会、个案分析会,介绍家教知识和家庭教育影视片,开展家访和家长谈心等方式,更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形成有利于实施“三生教育”的家庭氛围。

2.正确引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三生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教育。因此,学校要引导每一个家长都必须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思考怎样才能对孩子更好地进行“三生教育”,承担起这一重要的责任。学校还要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特别是要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给孩子作榜样和示范,使家长积极、自觉地参与到“三生教育”的活动之中。

三、利用社会资源实施“三生教育”

1.学校要主动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形成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长效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主动与文化部门合作,让文化部门创作更多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艺作品;与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三生教育”工作。

安全家庭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救;旅行;劳动;社交

作为一名中学老师,从工作至今一直看着自己学校以及周边学校的运作,我们广大的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教育,按照学校的严格要求狠抓成绩,最终很多学生一动不动,一坐一天,缺乏锻炼,肥胖虚弱。学校、家庭都过分看重“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这句话,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家长我现在更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身体健康,智商,情商的共同进步。在无力改变学校教育,社会的教育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家长,我认为,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更重要的教育方式,要在以下几方面作为学校的补充:

1学会自救

1.1学会最基本的安全自救方式。很多学校在防震、防踩踏事件、防火方面一般都会有作为,每学期也有各种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也是其中一项安全教育,而我国北方地区的学生,由于条件有限,根本就不会游泳,学校也没有开设游泳课,出于安全方面考虑,学校教育学生不在大人不在的情况下去开放水域游泳。而学会游泳是学生自救的方式之一,家长一定要在合适的时期让学生学会游泳。还有就是在平时教会孩子去任何地点先让孩子养成看安全通道的习惯,教会孩子走路注意观察周边情况的习惯,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意外事故对孩子的伤害。

1.2身有疾病的孩子,一定要知道自己在犯病的情况下该怎样自救,做好基本防护措施。作为教师碰到过很多次学生疾病在学校发作的情况例如哮喘、癫痫、心脏病等,虽然学校都会配备有校医,但校医人数少,施救设施简陋,药品少,还有对施救时间的问题的考虑,这类孩子除了自身携带药品外,还要教会身边的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疾病展开施救。家长要教育学生千万不要隐瞒有危险性的疾病,耽误施救时间。

2通过旅行体验生活,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毕业前从未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看到听到的只有出生地这一块小天地。学校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绝大部分都没法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如果家长每年让孩子有一次到两次或远或近的旅行,会对孩子的视野开阔,理想的树立有很大帮助。常言说“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孩子需要体验不同城市的生活,在不同的风景里行走,会看到不同的历史,感受人类的智慧的博大。家长可以逐步地尝试让孩子设计旅行路线、购买火车票、飞机票、订旅馆、定景区门票等,这样孩子就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了。在旅行中会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孩子的见识就广了,阅历就深了,会对自己更有信心,不会迷失在某个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孩子会在这一天天的旅行中会逐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要干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才会知道要为什么而努力,在哪些方面努力。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找到了活着基本的意义。

3劳动教育

培养学生劳动要乘早,最好是在3岁以后就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如果到了十几岁再开始让孩子学劳动,家长会发现这时让孩子学习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就很困难,因为他已开始懒惰,学会跟你讲条件。至少家长要教会孩子以下几点:首先,要让自家的孩子学会管理房间。学会打扫,从自己的房间开始,擦洗各种用品,浇花等简单的事情开始,之后会协助打扫全家的房间。其次,学会烹调。主要学会做最基本的饮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会打鸡蛋是很可悲的,不要怕孩子基础差会用刀切到手,在做饭的过程中他们会学会保护自己不被烫,会学会使用刀具。吃到自己做的食物对孩子的享受成功体验很有益,同时孩子独自生活能力就有了。再次,学会手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父母可以教他们从缝制简单的靠垫,从而让孩子学会用针线,那么像缝扣子,补简单的衣物就自然而然会了,是否要进行深入学习要看孩子的兴趣,有兴趣孩子自然会去探索。把以上的几点做到孩子就有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4社交教育

安全家庭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德育

一、新时代背景下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模糊。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青少年时期不仅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基本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使得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言传身教这一环节,他们在代监护人那里只能得到基本的生存要素。长期下来,基本认知的模糊很可能造成是非观的曲折,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在一些基本认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进入学校之后,这种未知环境无疑让没有安全感的他们更加自我封闭。(二)价值观错位。由于家庭状况的限制,父母必须外出务工以换取全家的生活保障经费。外出的父母为了弥补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自责,选择用金钱来补偿,殊不知孩子在缺少引导和教育下很可能会养成金钱至上、爱慕虚荣的思想。又或者留守儿童过早地明白自己家庭困难,从而父母不得不远走他乡,他们自己也节衣缩食,形成自卑或仇富的心理。错误的心理随着年岁的增长会逐渐加深,长大后往往会更容易误入歧途。(三)心理问题。对于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来说,长期与父母分离对他们的心理影响是极为不利的。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清贫父母外出务工养家,使得他们心里感到自责与愧疚;留守儿童在与人相处方面也表现得较为弱势,他们与人相处总是难以把握一个度,表现得更为退缩、老实和没有魄力等;同时他们更容易形成焦躁易怒或冷漠隐忍的性格特点,这些对他们的成长及以后的生活都将造成不小的隐患。

二、重视留守儿童德育的必要性

(一)家庭关爱缺失。长期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性格易变得自卑、悲观、孤僻、冷漠,在日常行为上也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驱使从而形成错误的行为习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也体现在代监护人监护不力上。留守儿童多是由留在家里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临时监管,他们在体力和精力上都无法正常地满足一个成长阶段孩子的需求。代监护人仅仅能供应孩子衣食温饱等基本生存需求,由于祖辈们大都文化程度不高加上他们成长条件更加艰苦,吃饱穿暖已是万幸何谈精神追求,因此孩子们在心灵和道德上的意识需求被完全忽略了。(二)学校教育忽视心理教育。大多学校仍然以重视分数为第一任务,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的学校更严重地灌输“只有分数考得高才能改变命运”的理论,忽视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大多留守儿童心理较为脆弱,不仅要把德育工作重视起来,更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避免引起学生的不适从而伤害他们自尊心。大多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也较少有学校能按要求配备心理教师,因此也就不能及时预防、发现及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使得“问题学生”越走越远。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德育的对策

安全家庭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低段;阅读习惯

家长通常都会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观念,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庭教育决定着小学生的一生。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让小学生能够接收知识、塑造人格。所以,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一个良好自觉的阅读习惯,掌握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一、在家长陪伴下感受阅读乐趣

通过收集各种文献以及关于阅读教育、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不难发现亲子阅读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一种阅读方式。在父母的陪伴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必这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虽然现在很多家长的工作繁忙,但也要抽出哪怕一小部分时间陪伴小学生,走进小学生的世界中去,与小学生一起成长,感受亲子之间的乐趣。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要想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心智尚未成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这一跨度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小学要比幼儿园更有局限性,学习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小学生正是处于贪玩的年龄阶段,作为父母都希望能给小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但是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在现代化的今天,有很多家长早已有让小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意识,有的家长甚至从学龄前时期就开始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因为阅读能够使小学生在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阅读能够积累更多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汉字,还能学会运用词句搭配进行表达,使小学生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拓展小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与小学生之间一定要养成亲子阅读的习惯家长可以认真倾听小学生阅读,在小学生阅读过程中不要打断,等阅读完毕后进行评价,评价内容要以鼓励支持为主。小学生在阅读中出现一些问题要耐心纠正和完善,家长要亲自给予示范,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尊重小学生的想法,帮助小学生建立自信心。另外,父母在家庭中要给小学生创造阅读的环境,每天可以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家人一起看书、阅读。在阅读完毕后每个人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用简单精练的语言陈述阅读内容,说出自己的想法,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在陪伴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去引导,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提出相关问题,并与小学生共同思考和探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沉寂在阅读的海洋之中。

二、共同探讨阅读内容,培养阅读思维

在日常陪伴小学生阅读过程中,为了能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一定要肯下功夫,放下手机、电脑,把时间投入对小学生的培养上,一定要相信在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只要付出肯定会有收获。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家长要敢于大胆尝试。培养小学生的同时也在提高自己,由家长为小学生朗读,让小学生懂得认真倾听,在朗读内容中找到重点内容。家长要富有感情的朗读,吐字清晰、用心体会,相信在小学生的心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学生都喜欢善于模仿,尤其是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所谓言传身教,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想要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作为家长要起到表率作用,自己先做到,坚持下来,在小学生身上肯定能看到闪亮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记忆力非常强,家长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从教材着手,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所学的课文比较简单,家长可以为小学生朗读课本中的文章,不仅让小学生在朗读中得到锻炼,还能产生提前预习的效果,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也养成了提前预习的好习惯。家长与小学生之间要增加沟通,可以采用双向提问的方式,也可以相互朗读、全家分段朗读等,也可以在家庭中举办一些朗读比赛的活动。每个人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参与比赛,相互之间提出问题,及时改正错误,相互鼓励和支持,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思维。在当前家庭教育中,家长对阅读的重视度越来越

三、绘本阅读,拓展阅读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

在当前家庭教育中,家长对阅读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阅读书籍能够让小学生识别更多的生字词、掌握这些词组的用法、练习口语表达和写作表达,对扩展语文认知、培养语言思维、推动文化底蕴等具有诸多影响。因此家长必须要掌握良好的阅读教学策略,让小学生乘起阅读风帆,奔向未来理想。因此,为了能够加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共同培养、共同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挖掘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品行,让他们能够爱上阅读,沉浸在阅读的世界中,让阅读书籍能够带给他们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绘本一直伴随着小学生的成长。日常生活中,父母在给小学生选择绘本的时候也要下一定的功夫,不能跟风盲从,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喜好来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绘本,否则小学生不喜欢也没有耐心和兴趣进行阅读。小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段,就要结合不同的绘本内容和成长需要来选择绘本,如选择一些带有童趣色彩的,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绘本。长此以往,让小学生童可以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发自内心地愿意主动去阅读,而不是被强迫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小学生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安全感,还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锻炼他们的专注力,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例如,家长在对《我永远爱你》这一绘本进行阅读指导时,便可以让小学生从中体会到,爱是可以用来战胜死亡的痛苦,促使他们能够对旁人及时、大胆地说出“我爱你”。这个绘本对小学生生命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又如,家长可以为小学生选择一本《种子去哪里了》绘本,绘本中主要讲解了种子的外观和结构,种在地里后的生长过程。经过一年四季的变化,当初埋下的种子如今结出果实,这一过程是如何变化的。家长可以采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小学生的思维,想象一下大自然中植物的生长规律,小学生可以进行激烈的探究和摸索。绘本中有丰富且色彩鲜艳的图片,小学生通过观看能够辨别种子之间的不同。在父母的陪伴下可以共同收集相关材料,一起来动手绘画制作手工,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四、结语

现阶段,教育部门对家庭教育以及小学生的阅读培养深受重视。父母在家庭中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做好小学生人生路上的领路人和指明灯。在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坚持阅读,锻炼小学生的各项能力,如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思想认知等能力,让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雨鑫.家庭教育中亲子阅读活动的困扰与建议[J].科教导刊(下),2020(18).

安全家庭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协同心育;积极心理品质;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在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可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提高幸福感,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等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结合学校教育实际,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学校积极构建“一体两翼”的协同心育模式,以学校教育为心育主阵地,创新家庭教育模式、搭建社会教育平台,不断拓宽渠道,为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学校教育是育人的主阵地,为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学校要充分发掘心育特色,建设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成立心育工作室,开发校本特色心育课程,开展多彩的学生心理社团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一)优化校园心育环境

校园环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的校园环境布置和文化氛围,将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学校设立市级达标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的场所,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在专业的场所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是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有力渠道。除此以外,学校的电子屏、宣传展板向学生推送心理小贴士、心灵寄语,使学生在校园中时时能感受到正能量的传播。同时,校园内建有适合放松心情的足球公园、足球场,适合劳动休闲的行知耕乐园等校园景点,让学生能够在多元的环境中尽情地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积极心理品质。

(二)提升教师心理素养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教师的专业素养、心理素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为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全员健康、全员育人,增强教师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能力,学校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培训活动,通过讲座、沙龙研讨、团体心理拓展等给教师及时赋能,使教师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更好地呵护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场所让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除了要开足、上齐心理健康课以外,还要充分发掘各学科的心理资源,将学科渗透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在发展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举办心育特色活动

学校立足办学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长,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得以不断提升。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月活动中,学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解决学生的困惑。通过观看心理电影、参加绘画解压等体验性心理活动,学生能尽情放松自我,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学校通过设立心理辅导委员,成立“小先生”朋辈关怀小组,让每个学生都能随时找到身边的心理支持资源,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在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如在“入学仪式”“成长仪式”“毕业典礼”等仪式主题教育活动中,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展望美好未来,力争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少年。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优化学校“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等项目形式,如在“陶花芬芳”读书节活动中,开展阅读心理读物读书分享会;在秋季校园运动会上,举办趣味性团体拓展运动项目;在“六一文艺会演”上,开展校园心理剧表演。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创造展示自我、互动交流的综合性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二、创新家庭教育新模式,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依赖学校提供专业的教育和服务,还离不开家庭教育这个学生成长的摇篮。只有进一步强化家校合力育人,为家长的发展提供支持,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助力学生身心成长。

(一)“家长成长营”,提升育儿水平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进一步提升家长育儿水平,学校举办“家长成长营”活动,为家长提供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系统、全面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对面向全校性的家长学校讲座活动,进行进一步细化,开设针对不同家长需求的成长营系列活动,如“家有二宝”“学科指导”“亲子阅读”等专项成长活动,打造家庭教育的新模式。家长们在新的理念引领下,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成长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家庭教育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二)“好爸妈学堂”,发掘育人资源

学校也充分发掘家长资源,成立“好爸妈学堂”,让有一技之长的父母走进校园、走进教室,成为讲师,为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社会课程,打造“好爸妈学堂”精品课程。例如,从事食品安全的家长走进课堂,给孩子们讲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退伍军人家长走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述光荣的参军经历;地方民族电梯企业的技术人员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述电梯的发展历程。这些鲜活的经历无不让学生眼里闪现求知的火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学校也要不断拓宽学生的实践场所,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如走进当地企业、工厂、超市、饭店等,体验不同岗位的工作。不同的职业带来的生活体验,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实践,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炼意志、锻炼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三、搭建社会教育大平台,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生命体都具备被动激发潜能和主动发展的能力。当前,除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要为学生的成长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才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一)携手社会心理服务

为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个性特征。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关注和关心特殊学生,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等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假期中,各社区、村委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办起了家门口的暑期托管班。在暑托班中,学校心理教师、心理社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音乐、绘画等艺术课程的熏陶,手工、机器人等实践课程的体验,充实了学生的暑期生活,与学生的心理服务实现无缝对接。另外,各社区也积极行动起来,设立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活动中心,让学生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服务。此外,为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外,还包括他们的父母、祖辈甚至亲人、朋友以及生活的社会环境,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平台和渠道,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只有根据社会不同人群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具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才能提高全民心理健康素养,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

(二)依托社区研学资源

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整合校外实践基地。学校通过研学活动、体验活动等,汇聚区域亮点,设计研学特色路线,为每个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磨炼意志、锻炼才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学校通过“探寻红色基因”路线,传承红色基因,点燃信仰之火。如吴江烈士陵园、黎里柳亚子纪念馆等红色基地线路,学校让学生通过参观、演讲、舞台剧、小导游等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研学活动,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学校还通过“美丽乡村”路线,让学生感受江南乡村文化,体验幸福吴江生活;通过同里北联村、汾湖东联村、震泽“苏小花”等乡村田园实践路线,让学生体验浸润式乡村生活,感受劳动的苦与乐,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通过“我身边的古镇”线路,如同里古镇、黎里古镇、震泽古镇、芦墟古镇等古镇线路,让学生体验古镇文化,通过戏曲演绎、阿婆茶文化、古镇建筑风格研究等实践活动,传承古镇文化,打造古镇名片;通过“国家小主人”研学路线,以国家电网、华衍水务、人民法庭、消防中队、公安局、交警中队等国家职能部门为体验路线,让学生作为国家小公民,体验治理过程。综上所述,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学校就必须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校心理教育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和完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让每个生命体都具备被动激发潜能和主动发展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给予学生不断的积极体验,不断发掘每个个体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积极人格,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品质。

【参考文献】

安全家庭教育范文篇7

在我国,“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十分关注的社会群体。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从农村来到城市务工就业,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他们大多数依靠祖父或外祖父母监护生活,有的甚至独自一人过着独居生活。他们从小与父母分离,缺少父爱及母爱的关怀与呵护,缺少家庭的温暖与温情,他们或性格孤僻,或桀骜不驯,在成长的过程中更无法得到正确的思想认识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极易产生认识的偏离、错误的价值导向和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此,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怀问题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在2013年5月,全国妇联曾《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其中独居留守儿童更是多达205.7万,占留守儿童比例的3.37%。而在一些劳务输出人口较多的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更为庞大。尽管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有其他亲人照料,但他们面临的各种伤害、暴力风险都比一般儿童来得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以及衍生的心理健康等问题。童年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它承载了我们许多关于儿童时期的美好记忆,童年是美好的,它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里面装满了欢声与笑语;对于孩子来讲,儿童时期应该是阳光明媚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然而却有这样的一群孩子,因为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从幼儿甚至小婴时期就开始与父母分离,他们从小没有父爱、母爱关怀,没有感受过家庭温暖;他们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思想上得不到良好的引导,缺少道德的约束;长期的思想及行为偏差使他们逐渐成为了社会的包袱乃至毒瘤,可见,关爱留守儿童不能仅仅只是解决温饱,让他们远离外部伤害,如何让他们在思想上获得良好教育、心理健康得到良性发展更加重要。2016年年初,在新春的余味还没有散尽的时候,一则“留守儿童年后和母亲分离嚎哭”的新闻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一个嚎啕大哭的小男孩在爷爷奶奶的拉扯下挣扎着向前想要拉住母亲的手,嘴里一直说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孩子的母亲坐在车中不停地抹着离别的泪水,母亲的无奈与孩子的不舍尽现其中……然而这样让人心酸的场景却只是中国上千万留守儿童大军中的一个缩影,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及教育环境,值得我们用心去思考对待。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现状

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四兄妹集体服农药自杀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据调查四兄妹均为留守儿童,平日里,他们并不缺吃少穿,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关爱和陪伴,更值得一提的是,事发后多日四兄妹的父母依旧音信全无。受此事件影响,社会各界都引起了对关爱留守儿童思想及心灵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一文后,更引发了对留守儿童关注的热潮。

(一)家庭思想教育的弱化致使心理问题凸显

在我国,单亲抚养和隔代抚养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抚养方式,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处于独居状态或者是寄养在亲戚家。无论是哪种生活方式,这些孩子都是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情感慰藉,长期孤独使得他们渐渐形成自卑、胆小、焦虑、孤僻任性等一系列消极的心理情绪障碍,加之没有父母在一旁引导、疏通,在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极易引起负面情绪的爆发或者走向极端。

(二)思想政治教育淡薄形成的人格与认知的偏差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知发展起直接作用,但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务工,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也缺少足够的关心和教导,思想上缺乏交流与引导,没有在幼年时期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认知。所以许多留守儿童往往会缺乏安全感,出现性格内向、自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等缺陷,并逐渐在长期的孤独中形成人格与认知的偏差。

(三)家庭的不完整导致行为障碍的出现

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戒备和抗拒的心理,特别是隔代抚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观念的差异、沟通障碍以及教育上的落后,使留守儿童缺少精神上的关怀与道德上的约束。特别是有的留守儿童自律能力差,加上与父母长期分离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道德品行,对新监护人教导又存在抗拒心理,致使行为出现偏差,不仅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早退、说谎打架时有发生,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一起厮混,极容易受到诱骗走上犯罪道路,成为社会安全的隐患。

三、对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对策的探析 

(一)完善家庭教育培养机制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群体形式,也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儿童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独特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亲的思想认知对儿童有直接影响,良好的思想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一个好的品格认知,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教育与关爱,长期缺少家庭的温暖,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情感培养、品德品质、安全保障及知识学习方面都处于整个儿童群体中的弱势地位。因此,家庭教育的优劣关系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搭建好与外出务工父母沟通的桥梁,将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家长也要时刻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外地的父母要保持经常和孩子的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关爱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情与关怀。同时要健全家庭教育保障机制,用科学的方法去培养和教育孩子,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亲子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为孩子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

(二)营造健康的校园思想教育氛围

如果说家庭是培育孩子发芽的温室,那么校园就是可以让孩子茁壮成长的土地。我国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被提起,思想道德教育的推行工作也在逐步加强。健康的校园思想教育氛围可以净化孩子的心灵,缓解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消极思想和情绪,帮助学生走上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道路,培养积极的品格,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另外,学校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祖国培育出大量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时也要健全留守儿童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关怀与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通过关怀增强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的信心。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开展各项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为祖国培养积极健康的学生。

(三)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共同协作

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更需要调动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如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府共同协作,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安稳的外部环境。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另外,还要严厉打击各种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帮助,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来关爱留守儿童,真正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港湾。同时,政府也应该落实和健全关于留守儿童的政策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力量的积极配合,担负起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责任。总之,关爱留守儿童不应该只是仅仅关注物质方面,只是浮于表象,更多的是要深层次地对其思想和心灵的关爱,关注他们的内心成长,让留守儿童不在感到孤单与彷徨。谨以此文希望社会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用行动给予留守儿童一份关爱,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远离孤独,找回家的温暖,实现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的愿景。

作者:张陶陶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曾惠芳.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之对策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0):38-40.

[2]祝畅.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J].科教导刊旬刊,2014(01).

[3]罗家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01-1603.

[4]费招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矫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刊,2014(01):137-139.

[5]黄凤芹.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04):169-169.

[6]郑应霞.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改善对策[J].教育评论,2014(10):97-99.

[7]戴斌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新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学术研讨会,2014:44-47.

[8]曾惠芳,刘飞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现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

[9]郭金峰,宁锦歌.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5(02):119-121.

[10]邬志辉,李静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1):65-74.

[11]杨青,易礼兰,宋薇.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03):197-201.

[12]王思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的社会工作参与[J].中国社会工作,2016(07).

[13]卢燕飞,齐可民.母爱剥夺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及营养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03):272-274.

[14]程志超,张涛.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研究[J].东岳论丛,2016,37(02):97-102.

[15]许惺,杨学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01):125-128.

[16]“留守儿童年后和母亲分离嚎哭”[N].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2016-02-17.

安全家庭教育范文篇8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北首,共有20个村民小组。常住户540户,现有人口1950人。土地面积2684亩,其中花园800亩。现有机械加工、玩具、生态园等企业8家。三业总产值2500万元,人均纯收入9611元。我村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挤进了打工队伍中去,成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据调查,全村有留守儿童43人,其中在校小学生中就有18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1.9%,老人监护的有35人,占81.4%,寄养他人的有2人,占4.7%。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成绩欠佳。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体期望值较低。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想念父母的占85%,有38%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半年回来1次,30%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8%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55%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有的留守儿童从小父母就长期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一次,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孤独、自卑、冷漠、少语,很少或不愿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玩耍,只与个别人来往。这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出现了偏差。据调查此类心理现象的儿童占留守儿童的14.3%。

3、留守儿童生活普遍较差。由于我村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长和技术,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性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资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儿童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据调查显示,80%的留守儿童生活较差,20%的留守儿童生活一般。

4、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较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不少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5、留守儿童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我村前几年一男孩在河边玩耍时不慎掉入水渠中,溺水身亡。

三、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二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三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

2、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一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二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三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四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留守儿童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不足;二是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

四、对策及建议

1、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儿童的管理措施。各级政府和学校都要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管理措施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严格责任追究,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履行好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对留守儿童采取寄宿制管理。加强留守儿童在双休和寒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从而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2、加大投入,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环境。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多,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可见劳务经济在社会进步、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要下大力气,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并禁止一切影响和限制家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重新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安全家庭教育范文篇9

一、任务运动化显成效

(一)环绕中间任务,融入大党建,促进大群团格式构成

1、完美任务机制,构建“妇建效劳党建”任务格式。不时健全完美任务机制,出力优化任务情况,构成了党建与妇建一致治理、同步推进的任务场面。

2、拓展组织收集,扩展“妇建效劳党建”任务掩盖。依照“党的底层组织建到哪里,妇联底层组织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积极立异妇联组织设置方式,不时拓展任务掩盖面,起劲构建统筹城乡、犬牙交错、条块连系的“党建带妇建”任务收集。

3、提拔本质才能,进步“妇建效劳党建”任务程度。不时增强对女干部的培育、运用和治理,促进任务程度进步。一是注重选优配强。本着“优先思索,适度倾斜”的准则,经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方式,不时充分女干军队伍。

4、建立效劳载体,加强“妇建效劳党建”任务实效。积极立异运动载体,在效劳大局、效劳妇女、效劳底层中抓连系、创特征、求作为,有力促进了党建任务和妇建任务的一起开展。

(二)寓教于乐、倡议新风,引领妇女儿童在弘扬文明中展新姿

1、盛大展开留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运动。一是召开大会表扬进步前辈。3月8日上午,全区妇女任务者会聚一堂,共庆“三八”,大会表扬了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开展进步前辈集体和进步前辈小我、进步前辈妇女组织、优异妇女任务者、“三·八”红旗头、“三·八”红旗集体、创业女标兵、“五好文明”家庭示范户等各类进步前辈集体46个和进步前辈小我78名。二是展开“幸福,欢欣共享”座谈会。座谈会紧紧环绕“幸福,欢欣共享”这一主题,各条阵线的女干部代表和各类进步前辈代表各抒己见,交流了思维,增进了情绪。三是举行女职工兴趣活动会。

2、具体启动“幸福家庭”创立任务。环绕新情势、新义务不时拓展任务范畴,进一步抓好以“安全家庭”、“文明家庭”、“绿色家庭”等创立运动为载体,抓好“万千家庭联手,共建美妙家园”、“低碳家庭·时髦生涯”、“除陋习、树新风”等专项举动,深化“调和家庭”创立,推进“幸福家庭”创立运动。一是组织展开了“五好文明家庭”评选运动,弘扬家庭美德,倡议社会新风,全区共评出“五好文明家庭”示范户45户。二是以“家”字为切入点,推进城乡情况综合管理“进家庭”。持续深化展开以“万千家庭联手,共建美妙家园”为主题的城乡情况综合管理进家庭运动,并将城乡情况综合管理与“美德在农家”、“五好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安全家庭”等运动有机连系,推进城乡情况整管理“进家庭”运动。三是以创立全省双拥榜样城运动为契机,具体启动“幸福家庭”创立运动。

3、展开“百万妇女学交规文明行”运动。5月,区妇联全体干部职工、交警支队女警、女协警、妇女义务交管员、巾帼意愿者合计200余人参与了“百万妇女学交规文明行”大举动及“红玫瑰举动”启动典礼。该运动普遍宣传了交通平安知识,还展开了“文明交通、安全叮嘱”进家庭运动。倡议广阔妇女和家庭成员为本人的亲人、伴侣、同事奉上温馨的安全叮嘱与祝愿,营建文明交通的优越社会气氛。

4、不时增强未成年人思维品德建立。搞好喜欢国主义教育,结合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团区委等部分展开“前史的选择——党在我心中”演讲竞赛运动,20名参赛选手辨别从分歧角度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表达了全区中小学生忠于党、酷爱党、永远跟党走的情怀和坚决信心;为强烈热闹庆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结合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等部分展开“童心向党”歌咏竞赛,一小录制的“童心永向红太阳”光碟被中心文明办选为全国百所黉舍网上展播节目源,七小选送的大合唱“听妈妈讲那曩昔的工作”被指定为全省现场参赛作品。结合教育局在全区展开“好家长”评选表扬运动,促使广阔家长进步涵养,教育指导孩子从小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优越的行为习气,促进孩子身心安康生长,经过举行家庭教育培训班、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引见进步前辈经历,宣传进步前辈事迹,指导其他家长进修借鉴身边成功典型的好经历、好做法。

二、运动项目化突出重点

(一)突出开展、搀扶创业,不时激起广阔妇女投身经济建立的新生机

1、全力落实妇女小额担保借款财务贴息政策。依据中心、省、市相关文件精力,协调相关部分,接纳各类办法,积极推进妇女小额担保借款任务有用、有序展开。一是增强指导,协调推进。完美了区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借款任务指导小组。二是组织培训,宣传发起。召开了妇女小额担保贴息借款任务推进会,会议由副区长李梁飚掌管会议,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余贵冰作了主要讲话,并在新闻中重复播放,获得了各级指导的高度注重,扩展了群众知晓率;三是具体掩盖,重点带动。在扩展掩盖面的还,依照“扶强、扶优”的准则要求,重点搀扶近年来受表扬的“双学双比”带头人、巾帼立功标兵、示范基地担任人,如保和镇晏家坝大棚蔬菜栽种大户,松涛镇宰山村的栽种、养殖大户,派专人进村入户为她们处理小额借款;四是搞好连系,项目联动。把妇女小额担保贴息借款任务与新乡村示范区建立相连系,与“巾帼立功”、“双学双比”等妇联品牌任务相连系,与“巾帼农家乐”等妇联立异任务相连系,指导协助广阔妇女在创业中完成就业;五是立异机制,效劳促动。充沛发扬妇联组织牵头效果,立异树立相关机制,在供应担保效劳方面,接纳多种方法,简化担保顺序,并积极推进三户或多户联保的担保方法。到当前,已为233名妇女供应1500万元的贴息借款。

2、积极效劳女人创业就业。积极共同区人社局对下岗赋闲妇女、女大学生、乡村女充裕劳动力展开多渠道、多方式的再就业技艺培训和创业培训。共同市妇联、市电信举行家政培训班,培训70多人。发扬返乡女农人工的才有所长,组织留守妇女加工毛衣,在东峰镇高家村创立了区第一个“留守妇女创业之家”。

3、不时深化“城乡联袂、岗村共建”运动。充沛发扬底层妇女组织和广阔妇女参加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和构建调和社会的共同优势,鼓舞支撑妇女开展农家乐,积极投身经济强区建立。当前在保和镇晏家坝农人别墅新村已开展农家乐6家。

(二)以进步妇女综合本质为目的,普遍展开大培训,加强广阔妇女自我开展才能

区妇联从广阔妇女“求知、求富、求开展”和“求乐、求美、求安康”的实际需求动身,有重点、分条理、多类别地展开培训任务。

1、科技培训遍地开花。各底层妇联与农业效劳中间结合应用春耕前的有利机遇,接纳举行科技讲座、请专家入户解说等方式,协助2万余名妇女进步科技程度,遍及把握一项适用新技能。

2、普法培训获得实效。要求底层妇联干部增强司法常识进修,起劲成为司法宣传主干,加强为妇女群众效劳的才能,以知足我区广阔妇女知法、学法、用法的需求。本年以来,举行司法培训班5期,培训妇女800余名。展开“三八”维权周法制宣传和司法常识有奖竞赛运动,重点宣传《妇女权益维护法》、《未成年人维护法》等司法律例,招待征询群众1000余人,起到了较好的宣传结果。

3、创业就业培训成效分明。区妇联先后在海燕针织厂、东峰镇、伍隍镇等地举行了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玫琳凯母亲小额轮回项目培训4期,培训返乡乡村妇女310人。辨别约请了区司法局的同志和海燕针织厂的技能主干、妇幼保健院的专家,宣讲了司法常识、针织衫的编织技能、生殖安康常识,发放了《妇女权益保证法》《禁毒常识》和《针织羊毛衫编制技能》等材料等1000余份,为返乡女农人工供应技能和信息效劳。

三、项目社会化突出重点

建立平台、完美机制,在推进全社会关喜欢妇女儿童事业上有新行动。项目社会化,就是要树立妇联普遍参加项目标社会渠道,整合社会各方资本,进步妇联项目标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使效劳项目面向全社会、落实到广阔妇女群众中去。它很好地表现了妇联的“联”字,妇联成了项目治理的最大赢家,妇女成了项目治理的最大受益者。

(一)关喜欢留守儿童。一是应用庆贺“六一”节契机,展开为留守儿童送文具、衣服等关喜欢运动。辨别到非凡黉舍、七小、双龙井社区、石岭镇双桥小学等地探望留守儿童46名;四川大学“乡村留守学生关喜欢”科研课题组的专家们到南津镇刘家庙小学、观音堂小学,探望和慰劳了局部留守学生、优异指点员和教员,并参与了孩子们的“红歌,红少年”庆“六.一”歌咏会;中铁十六局成渝客专二分部的指导为南津镇水竹林小学的留守儿童送去了价值四千余元的进修用品。二是在区直机关妇委会中展开“情系留守儿童、争做喜欢心妈妈”结对共建运动,对口联络乡镇留守儿童50名;三是不时丰厚留守儿童生涯,发扬他们专长,常常性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各类汇演、竞赛、社会理论运动;四是在全区党员中展开了“创先争优见举动,关喜欢留守儿童见真情”主题运动。

(二)精心组织“心系窘境儿童、情暖贫穷母亲”百名妇干大走访运动。存眷赋闲妇女、特困妇女、老龄妇女、留守活动儿童、病残妇女儿童等的坚苦和问题,展开“一对一”结对帮扶运动,为贫穷母亲送去9万元慰劳金,协助她们渡过难关。

(三)积极展开扶贫助困任务。持续抓好“百万妇女安康大举动”,应用“母亲安康快车”已在22个乡镇、四个街道做事处展开了“百万妇女安康大举动”巡回宣传运动,举行了经常见妇科病常识及妇幼安康保健常识讲座35场次,为5600名乡村贫穷母亲义诊。

(四)启动“幸福家庭”创立运动。持续抓好“万千家庭联手,共建美妙家园”、“低碳家庭·时髦生涯”、“除陋习、树新风”等专项举动,深化“调和家庭”创立,推进“幸福家庭”创立运动。

安全家庭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安全教育;小学班主任;安全渗透

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究竟什么才是安全。我认为,顺利就是安,无憾就是全,也就是说安全是来自生命深处最真切的呼唤,它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应该注意保证学生的平安顺利成长。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据科学研究显示,平均每天都会有由于意外死亡的小学生,这些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他们充满着无限的潜力,这一研究警醒我们在小学教育中安全教育绝不允许一丝松懈。那么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实施安全教育呢?

一、梳理学生身边的安全隐患

在小学阶段的安全教育工作中,一些班主任错误地认为安全问题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但是其实不然,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危险,因此,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我们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为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班主任教师就必须科学地依据现今生活的实际情况,以不怕麻烦的态度正确梳理学生身边的安全隐患,并思考预防这些安全隐患的方法。(一)学生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1.学校方面:小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1],那么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哪些呢?首先,在公共设施方面,不得不承认一些地区还未实现完全的教育公平,因此,虽然有些学校在公共设施方面的安全度比较高,但是也有些学校校园墙体等老化严重、公共设施较差,在这些学校中就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安全事故。其次,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之间的嬉笑打闹等也都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人身伤害。另外,在学生上下楼梯、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因为推搡等而受到伤害。2.家庭方面: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懂得教育,也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合理控制情绪,小学阶段的部分学生性子较顽劣,在家庭生活中很容易出现顶嘴、故意捣乱等问题,在学生出现这些问题时,有些家长就会采用比较粗暴的处理方法,如直接打骂等,因此造成学生的人身伤害。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足,因此在其做题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一些家长在进行作业辅导时就常会因为缺乏耐心而进行言语攻击,这种方法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安全。另外,二胎时代的到来也引发了一些家庭矛盾,如家长的无意忽视等,都很容易伤害到小学生的幼小心灵。此外,家庭中水电、煤气等对于小学生来说也属于危险源。3.社会方面:其一,围绕在学校周边的小食品店、路边摊等在卫生方面基本不达标,这些不健康的食品很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其二,学生在去往学校的路上难免会遇到车辆、行人,在道路中有些车辆并不懂得礼让、有些车辆盲区较大,而这就很容易引发交通安全问题。其三,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小学生在娱乐和学习之间,会选择前者,但是不适宜的娱乐,会威胁到学生的心理安全、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好处。(二)出现学生安全隐患的原因。近年来,关于小学教育中的安全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大众讨论的话题[2],那么,小学生的生活中,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安全问题呢?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想更好地做好安全教育的渗透工作,在梳理清楚安全隐患类型之后,就必须从源头上考虑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经过实际教学分析,我认为在小学教育中导致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学校的管理问题。第一,现阶段的一些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多以知识与技能为主,不会真正将校园安全放于首位。同时,在一些学校中也并不具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第二,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很多采用的是讲座、培训课等方法,这种做法的初衷很好,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比较活泼,这种相对枯燥的讲座对于他们来说,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第三,一些学校在经费问题上比较紧张,对于这些学参考文献:校来说,能置办好基本的教学设施已经实属不易,至于改善公共设施、优化学校环境等完全不能在其考虑范围之内。第四,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家长的溺爱而具有一些嫉妒、自私等不良心理,在这些心理的影响下就很容易发生问题。其次,家长的认识问题。第一,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常会存在着“我是你的家长,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就应该无条件听我的”之类的想法,于是,当孩子的做法与其思想出现偏差时,这部分家长就会从心理上无法接受,也就会因此而产生一些冲动的情绪。第二,在一些家庭中,父母为了家庭生计着想而不得不离家工作,于是这就会造成留守儿童问题,这些孩子在家庭生活中需要担负更多的家务活,因为其生活技能并不完全,所以就很容易因为误操作而产生安全问题。

二、将安全教育融入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负责人,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班主任就必须以“身先士卒”的态度,科学地探索将安全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的生活能够更加安全。(一)做好安全告知。面对一些比较常见的安全问题,我们班主任教师就应该做好安全告知工作,时刻提醒学生,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生活中应采用的安全做法。比如,在学校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时,班主任教师就应该提前告诫学生本次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学生课余休息时,班主任教师也应该将校园内公共设施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事先告知学生,并就这些问题与学生共同商议安全使用的方法。对于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班主任可以采用视频、案例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观看一些不卫生食品的制作视频及这些食品的危害,从而从内心深处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学生家庭生活方面,班主任教师也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的方式为学生普及科学用电的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安全生活技能。在道路交通方面,班主任教师也应该进行一定的安全告知,如提前告知学生在驾驶员倒车的时候,应该学会让行等。(二)加大安全宣传。在安全宣传方面,班主任教师可以改变以往那种枯燥的讲座模式,转而采用一些比较趣味的方法,以学生参与的形式进行安全宣传活动。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在黑板报中开辟安全宣传栏、在班级中举办安全教育小报纸,并由学生担任主要编制人,采用让学生根据班主任要求的主题自行搜索资料、自主进行宣传的方法,以内化于心的方式进行安全宣传。班主任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班会的方法,让学生就安全主题以角色短剧的方式进行情境表演,以此让学生在娱乐中明确安全的重要性。另外,对于一些如安全自救、报警电话等知识,我们还可以采用学科融合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制作安全宣传海报,并通过“小小安全者”的方式,让学生在校园内及家庭生活中进行安全宣传,在提高学生学科技能的同时,唤起学生的安全主人翁意识。对于一些不太好处理的安全问题,班主任教师还可以采用安全讨论会的方法,借助学生的智慧,在进行安全教育宣传之余,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三)联系学生家长。家庭是除学校之外,学生待的时间最久的场所,因此,家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将安全教育落实到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班主任教师还应该学会采用如家访、家长讲座等方法提高家长的安全思想高度;对于一些较常见的突发家庭安全问题,我们还可以采用亲子演习的方法,如对于突发火灾、家庭成员忽然晕倒等问题,我们就可以进行模拟练习,以此保证学生更安全的家庭生活。另外,对于学生家庭心理安全问题,我们还应该为家长普及科学的育儿观念,并建议家长进行每日育儿反思,在班级教育中,我们也可以组织具有优秀教育经验的家长成立家庭教育后援会,以此实现家长教育观念与行为的不断进步,从而切实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四)进行巧妙沟通。一提起安全教育,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人身安全,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我们开始渐渐意识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心理安全具有和人身安全比肩的地位。因此,在国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强烈呼吁加强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班主任教师,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安全的引导。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沟通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由班主任教师担任心理指导员,引导学生及时将自己的心理问题与班主任教师进行沟通,为学生的心理安全成长提供专业建议。在教育中,班主任教师还应该与任课教师一起就学生的日常情绪表现及学习生活问题进行观察,并通过及时谈话的方法梳理学生的心结。另外,当学生内部出现矛盾与分歧时,班主任也应该学会采用如单个谈话、多向沟通等方法及时化解学生矛盾,以消除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的心理安全隐患。此外,在教学中,班主任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普及正确的是非观念,以对错游戏的方法,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心理发展方向。

三、结语

一人安全、全家幸福,为构建平安校园,在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该时刻谨记“学生安全无小事”这一理念,并通过科学的安全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于海峰.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7(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