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0:01:41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企业;责任

职业教育的企业责任属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承担的利益相关者和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创造效益的同时,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可获得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赞誉。职业教育的企业责任属于企业的外部责任,企业要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角度看,企业应该在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都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企业在职业教育宏观政策制定、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应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Corporate)作为以实现投资人、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之间存在着严峻的竞争,也存在着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能够使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不是程度高的自动化、技术先进的设备,而是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一个企业要在开放的国际市场中,在激烈的行业竞争里获胜,就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形成这种竞争力的关键就是拥有属于企业自己的一批充满激情、富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在实现个人职业设计目标的同时,不断为企业创造新的财富增长点的优秀员工。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总体要求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可见,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培养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达成一致,才能更好地发挥现代职业教育在企业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二、国际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涉及领域广、力度大、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方式、成功的经验,能够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企业的参与方面提供借鉴和启示,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德国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德国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表现在以“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解决了其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双元制”模式在企业界的积极参与下形成,有浓厚的企业文化根基,其成长、成熟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博弈过程,主要特征是:私企与国家开办的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在这种“双元制”下企业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学程序的主导。在职业教育教学阶段,德国“双元制”是由企业来安排学生的教学和实践的时间分配,在中等教育阶段有60%~70%的教学和实践都在企业开展,一般学制为2年至3年半;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阶段则会安排50%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一般学制为3年;从学习地点的选择看,企业建立有专门的培训基地,这些基地都具有高度的仿真性,还配备高科技的教学场所,学生不但可以接受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可以在实践场所进行实践教学,也可进行短期的上岗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各企业都有着完善的培养资料,按照专业类别编写各专业统一的培养计划及规则,例如联邦政府颁布的全德统一的《职业培训条例》及其附件———企业《培训框架计划》就是企业培养学生的重要依据;在师资力量上,企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用企业员工作为指导教师,员工隶属于企业,必须要有2至5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要通过相应的考核,取得培训师资格,这些“师傅”不但有丰富的经验,也会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2)培训费用主导。德国“双元制”体制下,企业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职业教育经费。由于企业是主要的职业教育受益人,因此一般将学生的培养费用计入企业经营成本,而政府在职业教育培养中付出的经费只是很少的一部分。(3)立法上的主导:企业一旦参与职业教育,就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以保障国家、企业、学生的相关利益及教学效果。例如《联邦职业教育法》、《手工业条例》、《职业培训条例》及其附件———企业《培训框架计划》和《职业培训合同》等法律和法规,都是企业必须要遵守的。企业传统的培养模式不受国家干涉,反而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德国企业也以参与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企业人才为己任,逐步确立了“双元制”在德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新加坡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新加坡采用的是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基础上,考虑本国的国情,较好地适应了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目前新加坡的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都采用教学工厂模式。这种教学工厂的主要特点是:教学工厂即职业教育学校,但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来设计,具有企业的某些特质,不但环境优美、设备先进,还具有企业化管理的相关特征,很好的将校园与企业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学习、工作态度,而学校也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师生进行创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也使得教学工厂的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学工厂以“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为依托,教师不但要精通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更好地进行职业素质培养。

3.澳大利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澳大利亚目前采用最多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TAFE模式,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也就是技术与继续教育,是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基础。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通常受政府监督,教学质量较高,目前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化人才。TAFE培养模式下,学校教学没有太多的限制,参与学习的学生可以是各个年龄段、各个专业背景有学习需求的人。TAFE建立了专业学习包,提供全日制、半日制、函授等多种授课形式,只要学习者进行相关的学习拿到规定的学分,学校就会为其颁发相应结业证书。这种方式比较灵活,覆盖面较广,也使得职业教育迅速普及。学习包当中规定的内容由政府官员、企业专家、学校老师、学者等参与制定,保障了科学性、合理性,也发挥了行业和企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TAFE模式同时注重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在国家培训局的监督指导下,培养方案不断得到完善,教学质量也日益提高。

三、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

我国在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一直在以立法形式推动企业参与,在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地位、作用以及校企合作育人等方面都做出过明确的规定和要求。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的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第三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规定,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要继续办好已有职业院校,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方面做出如下规定: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其办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各地区、行业,对职业教育企业责任及参与方面也做出过不少的规定,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制定了比较有行之有效的相关制度。但目前,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积极性和利好的认知还不够,在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落实环节上,企业真正实际参与职业教育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职业教育的企业责任

职业教育的企业责任属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承担对利益相关者和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获得社会赞誉,实现企业、社会和自然环境共同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企业责任主要体现在企业对职业院校的责任,就是协助职业院校共同完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在宏观层面上,行业专业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和企业有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责任,包括不同专业领域的市场人才需求预测,专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规格研究等。在微观层面上,行业企业应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的设置、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招生就业等诸多方面,在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中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企业责任的主要途径就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企业在实现职业教育责任的同时,从职业院校得到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可以从深度合作的职业院校优先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借助合作院校的师资力量,系统培训企业员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可以借助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解决企业的技术攻关和科技研发工作。职业教育企业责任的实现具体表现在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中。

1.企业主动参与学校的招生。职业院校的招生应实施分类多元化招生。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研究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和标准,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在招生宣传、新生录取等关键环节让未来的“客户”参与,使企业的人才标准和需求渗透到学校工作中,让学生入学前对企业人才标准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企业参与招生,也有利于企业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的推动。

2.企业参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职业院校设置专业离不开市场需求的调研,只有准确分析和预测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真正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行业企业应介入专业调研、新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调整等环节,因为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对以上工作的推动具有先天的优势和责任。

3.校企共同制订课程内容。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关键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即制订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方面,要与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对接。企业和学校共同研究确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内容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4.校企协同实施教育教学。职业院校要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教学场所的设计上为学生提供边学边做、模拟演练或真题真做环境;企业在学校设立工作室、厂房、车间,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训环节;把某些实训教学环节可以直接安排到企业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可担任现场指导师傅,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管理、服务工作,使教学过程融于生产过程。校企共同实施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品格修养,使学生更早的了解企业文化。

5.校企共同培养教师实践能力。校企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肩负起培育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目前,职业院校在招聘教师时还是更注重学历层次,在实践经历方面我国还没有统一要求和标准,所以企业在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职业院校应形成完善的教师赴企业锻炼机制,企业积极开拓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岗位,与学校共同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6.校企共同开展学生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鉴定和测评,也是对教育教学效果的检验。职业教育质量如何,从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是否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标准,是否达到职业岗位标准,是否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所以企业应该在培养学生的不同阶段,按企业用人标准考核评价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五、几点建议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是办好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而且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需求的对接度。职业教育的企业责任重大,但企业还没有完全融入职业教育,没有全面树立这份社会责任感,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应具有一致性,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1.国家和地方政府从政策层面进一步鼓励和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断提升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权,能够科学准确地评价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贡献度,使企业正确树立参与职业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院校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企业责任的宣传和推动工作,让更多的企业感受到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在合作中实现企业人才储备和人才水平的提升,同时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3.院校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搭建多维校企合作平台,有效融通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使企业与学校合作育人过程中看到企业更美好的前景。

作者:银花 褚菁晶 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及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8).

[2]洁安娜姆.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3]高华、付菊.澳大利亚TAFE教育的特点[J].机械职业教育,2005,(3).

[4]周彦文.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5).

职业教育范文篇2

在进行人才规模选择的过程中,还需要对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一个科学的安排。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其中也在不断地进行优化,不断地完善相应的技术体系,在这样的条件下,就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变动,来进行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使教学的方式能够得到有效的改革,将企业中的一些更新的理念融入课堂的实际教学之中,使职业教学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加强。

二、企业的资源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宝贵资源

在一个企业中,企业的真是环境对于学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同企业相结合,通过在企业中进行实际的体验,使学生能够对相应的技术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并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3]而且学生一个比较真实的环境中,来进行相应的学习,可以直接与企业进行相应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快速的进步。

三、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是办学可资借鉴的经验

在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管理,这也是我国企业能够在当前市场迅速发展的条件下,能够得以有效运行的一个基础,是企业能够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只能够,得以发展的一个基本保障。[4]而在一个企业中,企业的文化和先进的管理是企业能够得以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对此,学校也需要创建一个属于自身的校园文化,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职教育更进一步地发展。

四、企业是高职人才吸纳的载体

在进行高职教育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为高校招生提供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对学习指导与就业指导进行一个有效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实际教学的质量,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在当前市场迅速发展的条件下,高校的教育体系及其教学结构也开始进行了一定的转变,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企业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也会失去一定的目标性,从而导致职业教育失去本身所具备的特色。由此可见,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在立足市场的环境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够培养出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使职业教育的质量能够得到本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万一.论企业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演变及其内在机理[J].职教论坛2017(7):10-14.

[2]刘繁荣,马珂.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之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5):66-70.

[3]李建强.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龙头作用探索高职环艺专业校企结合的机制[J].明日风尚,2016(17).

职业教育范文篇3

教育经济学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目前根据各个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理论体系:马克思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和舒尔茨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

(一)马克思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

马克思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劳动价值论中。他把教育投资的社会功能放在社会再生产中加以考察。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明了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有机统一。而劳动力再生产既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又是教育与社会再生产的联结点。马克思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从事生产必须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马克思生活在机器大工业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要从事生产,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为此必须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训练。“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认为教育是科学技术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

教育一方面传递前人积累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性环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它没物化之前,只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把科学知识物化在劳动者身上,提高劳动者智力水平和劳动素养,提高劳动力脑力劳动的成分和程度。另外,教育缩短了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时间的节约也是经济效益的一种表现。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教育投资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舒尔茨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

舒尔茨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理论是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经济学家提出的以人力资本积累为中心的人力资本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力资本及其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舒尔茨认为:“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财富由什么构成的?主要是人的能力。在美国,国民经济收入的1/5是来自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概念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两者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能转让,人力资本也不能当作财富来继承和买卖,但它与物质资本一样,能够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而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一国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即人口与劳动力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劳动力质量便越高。从静态的角度看,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在人口与劳动力数量一定的条件下,一国有效的劳动投入会增加。从动态的角度看,劳动力质量提高则会向外扩展劳动边际产品曲线,抵消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结果,同一劳动将会更有效地推动物质的生产要素,导致人均产出或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

2.人力资本的提高还会导致物质资本生产率的改善。一方面人力资本的提高将通过劳动者机能的提高、技术操作水平的改善而增进物质资本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发展还会直接推动物质资本不断更新。因为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们将会逐渐用更高质量、更新效率的新资本设备替换原有的旧资本设备。

3.人力资本在生产诸要素之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替代作用。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不象过去那样,仅依靠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而是越来越需要引入更多的智力因素来取代原来的生产要素。

4.人力资本本身还具有收益递增的重要特点。人力资本存量不仅会弱化或消除要素收益递减状态,而且其自身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还呈现出收益递增的特性。人力资本的主要含量是知识。知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具有连锁性、积累性和扩张性的特点。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力资本积累或知识进步成为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以及最强大的推动力。此外,人力资本的发展还从思想观念、社会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创造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

(一)人力资本论与教育投资效益

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的生产能力分析思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人视为财富的唯一源泉,基本上排除了物质要素的生产职能。但是对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上,却把人的能力视为一种由自然禀赋的外生因素,或外在于经济过程的初始资源,从而忽视了人的生产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经济机制。人力资本理论不再把人力单纯视为非经济因素决定的外生力量,而是将其视为经济过程投入的一种产出。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以各种方式对自身进行投资,用于发展和提高人的智力、体力和道德素质等等,以期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从这一高度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与物质资本便没有区别,故而应当将人力视为一种资本,即人力资本。显然,所谓的人力资本就是蕴涵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自身生产潜力与经济能量的认识。

但是人力资本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从而各自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相应的比例。这违背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科学原理,陷入庸俗的生产三要素、资本创造价值的框架中。其实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价值、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等原理,已为我们正确认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理论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分析工具。按照劳动价值理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教育的经济价值首先表现为教育及其投资形成了一种较复杂和具有较高价值的劳动力。这种较高价值的劳动力能在社会中从事复杂的劳动,创造更高的价值。这样的分析认识,应该说是比从资本创造价值的角度所作的分析更全面、更科学,它把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分析放在整个社会的生产循环过程中,不仅可以提示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的关系,而且可以反映出教育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故而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职业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论述;内涵

职业教育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深入而日益丰富与完善。经过长期努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系统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人才观、教育观,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根本立足点、根本理念和基本方针。职业教育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实现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也是职业教育论述的根本立足点。1.为实现中国梦,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它的发达与否,关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1]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当前,全球经济虽出现了稳定向好的态势,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乏力,各国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的较量日趋激烈。这要求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时代需求,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经过长期努力,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存在许多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认可度较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自身发展不能充分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等。存在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的党委和政府存在认知偏差,没有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到位,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对特色职业教育的探索落后于现实的发展。为此,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更好支持和帮扶职业教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深厚基础。的论述给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遵循。2.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指出,职业教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2]。实现“中国梦”需要人才支撑,需要“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作为基础。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表明了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关键性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元化,较量越来越激烈,对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改革发展的生力军,很多技术创新只有满足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被一线劳动者和技术人才掌握、应用,才能真正实现创新的意义和价值。“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3]。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培养了一批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2015年,在考察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时指出“各行各业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希望同学们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4]。的深切期望,更加坚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心。3.营造“人人出彩”环境,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良好氛围“人人皆可成才”是唯物史观在人才观中的重要体现。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强调:“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5]。只有“人人出彩”“人人成才”,才能共筑“中国梦”。营造“人人出彩”环境,要树立正确人才观。指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6]。“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各行各业都能成才。只要矢志追求、努力拼搏,照样可以实现人生抱负和目标”[7]。充分肯定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地位,鼓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力争上游,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的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他指出,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意味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理念。1.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指出,“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8]。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政治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如此,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才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实现人民的利益。2.发展职业教育要促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是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一要促进社会公平。2014年6月,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中要求“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9]。2015年劳动节前夕,指出:“要关注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10]。2015年9月,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讲话中号召:“要采取措施确保所有女童上得起学和安全上学,发展面向妇女的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帮助她们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变化”[11]。反复强调职业教育对于提升弱势群体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重要性,从职业教育在劳动者再就业培训中的作用到职业教育在就业困难人员培训中的作用。这一系列论述,对于拓宽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服务视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扶助弱势群体,具有深远的意义。二要推进扶志育才。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要推进扶志育才,为国家实现精准扶贫、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在给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举办的“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的批示中,他指出:“扶贫重在扶志,扶志重在育才。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围绕扶贫开发,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农村贫困家庭为对象,创办巾帼励志中专班,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创新。这种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向,应予鼓励和倡导。”[12]通过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长期重视职业教育在扶志育才、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时代赋予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助力脱贫任务是其历史使命,我国职业教育要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3.发展职业教育要做好立德树人我们的职业教育同样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承担着培养技术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任务,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3]。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职业教育全过程,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职业教育范文篇5

第一条为了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及其相关管理活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职业教育应当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支持、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扶持、促进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组织妇女、帮助失业人员、扶持残疾人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具体工作。

教育、劳动保障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职业教育工作。

第六条行业组织应当根据职业教育规划和本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制定行业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制度,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对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职业教育中作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实施

第九条本省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相适应,学校与企业事业单位相联系,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第十条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实施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

第十一条职业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或者职业学校实施,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可以根据办学能力,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

第十二条职业教育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的办学体制。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举办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依法举办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给予指导和扶持。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农村经济、科技、教育统筹发展的需要,举办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鼓励各类职业学校、培训机构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帮助失业人员接受职业培训。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按照规定享受政府培训补贴。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按规定接纳残疾人入学。特殊教育学校应当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

第十七条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委托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可以按国家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

境外组织和个人在我省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拓展面向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专业,开设和选用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传统技术的课程和教材,并配置相应的教学设施和设备。

第十九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培训任务,组织实习实训,对成绩合格者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培训证书。

第二十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参加为期一年的实习实训。高等职业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参加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训。

第二十一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建设或者联合建设与教学规模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基地。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为职业教育提供实习实训场所,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在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相对集中的地区,鼓励建设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实训基地。

第二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对上岗实习的学生应当安排指导人员,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和安全保障条件,并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

企业事业单位安排未成年学生实习,应当执行国家对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为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等信息服务。

职业学校应当做好学生的职业指导、就业服务和推荐工作。

第三章职业教育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教育、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审批。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变更举办者、名称、层次、类别、地址,或者分立、合并,应当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二十六条申请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依法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报告;

(二)学校、机构章程;

(三)学校、机构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

(四)校长、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七条审批机关收到设立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申请后,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期限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予以批准,颁发办学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布。

取得办学许可证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依法登记。

第二十八条审批机关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其审批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名称、地址、举办者以及办学层次、性质和规模等。

第二十九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变更举办者或者分立、合并、终止,应当依法进行财务清算,并向审批机关提交符合法定要求的清算报告。

第三十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终止时,应当妥善安置在校学生。终止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有关机关应当收回其办学许可证,销毁印章,注销登记,并监督处理好善后事宜。

第三十一条职业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录取学生,不得歧视妇女和残疾人。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不得虚假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应当报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审批机关备案。

第三十二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配备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职人员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同时评定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应当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实行教师定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践的制度。

专业技术人员和有专长的人员到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兼职任教的,其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支持。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进行督导,并将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五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可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经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经设区的市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职业学校所设专业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的,其毕业生在校理论课考试成绩合格者,参加中级及其以下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的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三十六条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应当经过培训;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应当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四章职业教育的保障

第三十七条职业学校举办者应当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保障职业教育经费。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经常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示范职业学校建设、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培训以及支持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等。

第三十九条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

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和扶贫资金,可以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第四十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对接受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学生收取学费。收费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职业教育的收费项目和标准。

第四十一条企业投资举办各类职业学校,按规定享受城市教育费附加返还的优惠政策。

第四十二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将其列入成本开支,用于本单位职工和准备录用人员的职业教育。

第四十三条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对职业教育捐资助学,鼓励境外组织和个人对职业教育资助和捐赠。

纳税人向职业教育捐赠的,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四十四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举办经费、财政拨款、学费收入、资助和捐赠等应当用于职业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

民办职业学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出资人可以依法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回报。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审计部门应当依法对职业教育经费进行审计。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投资审批、建设用地、土地置换、税费等方面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安排资金为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提供补助,动员社会力量为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提供资助。

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国家规定为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可以在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采取减、免学费等方式,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完成学业。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五条、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审批机关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成绩不合格者颁发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

(二)擅自变更举办者、名称、层次、类别,或者擅自分立、合并的;

(三)虚假招生简章或者招生广告的;

(四)挪用、克扣办学经费的。

职业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专业建设;核心要素;现实路径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既是规模扩大,更是职业教育不断扩展自身功能、提升质量与水平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过程,也是职业教育全面现代化的过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是基础,也是条件,专业现代化水平决定了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基础在推进专业现代化,关键在于改进课程质量,核心在于提高育人水平。本文从分析与理解专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出发,讨论了专业现代化在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地位,分析了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初步讨论推动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现实路径问题。

一、当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反思

(一)专业建设模式难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特征。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看,“包容性”“优质性”与“公平性”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专业建设也应该在这一基本标准之下开展,但现行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取向都偏离了这三个基本标准。以公平性为例,目前,多数“示范性专业”“特色专业”“精品专业”等建设项目都是典型“效率取向”的专业建设模式,这些项目可能在短期内通过集中投入使个别专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却对总体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不够,这种集中投入的模式就缺乏应有的公平性。(二)专业课程建设分割性与现代化人才培养的系统性矛盾。职业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重在以整全的教育内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是,一方面,专业教师主要考虑所任教课程的教学问题,较少从专业层面去理解与反思课程体系,导致单门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另一方面,从专业课程建设的导向看,重视单门课程建设,而非专业层面进行整体推进,“精品课程”之类项目即是此导向。此外,职业教育每个专业都有不同层面的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但是,培养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关注的是专业层面,并未有相关机制与途径将专业层面的培养标准细化到每一门课程和具体的教学环节。因此,所有课程目标整合到一起是否就是专业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单门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整体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如何实现统筹与衔接,进而实现课程与教学的评价、诊断与改进?这些问题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仍然未得到解决。(三)专业资源建设缺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处于经费投入不足、硬件条件建设跟不上的状态,因而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物质条件建设往往是最受重视的。因此,生均设备值、场地条件等显在标准往往是专业建设过程中最为看重的,也是考核与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学习者的需求、学习者的便利性等基本建设原则被忽视,总体上未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

二、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的提出

现代化体现了社会的总体变迁,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及价值观念的理性化互动过程”。[1]教育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也是进一步促进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从国家层面来说,现代化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制度、结构、效率、公平等,而教育现代化则重在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基础设施与办学条件、学生素质与教师能力。顾明远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教育变革的过程,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2],综合体现了教育思想、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发展与转变,更体现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发展质量水平以及教育公平三个方面。也有研究者认为,是教育形态的转变伴随教育现代性的增长。[3]专业作为学校办学的最基本单位和根本载体,“办职业教育就是办专业”是一个基本认识,依托专业,确定职业教育具体的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构建具体的专业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确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进程,建设专业教学资源与实习实训体系,完善各专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等等。专业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下位概念。基于上述讨论,不难理解,专业现代化决定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水平,没有专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专业建设的硬件条件与软件水平以及专业建设中的教育方法、内容、结构、课程、效率、质量等各个方面发展水平,直接决定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全局。从内涵上说,专业现代化是以先进的办学设施与条件为基础,以人的现代化为根本旨归,以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为标志,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绿色教育理念贯穿为着力点,实现专业从非现代的、落后的状态转变为现代的、先进的状态,从而促进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办学行为、教学模式、服务能力、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变革过程。具体来看,首先,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它既是职业教育专业适应社会现代化需求而达到的状态,同时,也是为实现这一状态而必须经历的准备、转变和实现的全过程。其次,专业现代化是一个发展性概念。专业现代化目标参照的是国际上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最高水平、最先进状态,这很可能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但有其阶段性特征,反映的是未来某一阶段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最高水平。[4]再次,专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虽然专业只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单位,但是相关要素齐全,涵盖了从理念到行动,从课程到教学,从教师到资源,从管理到服务,等等。因此,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领域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即思想观念、专业结构、课程教学、装备条件、师资队伍以及治理体系,等等。只有这几个方面的全面现代化,才是真正的专业现代化,缺一不可。

三、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

早在21世纪初期,有研究者就提出了以经济社会全球化和知识社会两大因素为坐标,从全球化、国际化的视野确立专业建设现代化的参照点,实现专业结构系统化层次定位、专业管理服务型职能转变、专业资源国际化整合、专业办学开放式等[5],这是对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较早的探索。当前,工业4.0时代呼之欲出,经济全球化和再工业化步伐加快,科技创新与全球产业结构急剧调整,信息技术如火如荼,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将技术技能开发作为重要国家战略,通过加大投入,提高质量,为抢占制造业高地储备技能人力资源。[6]我国要在这一轮竞争中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一项国家战略,而专业现代化则是这一战略进程中的重要着力点。现代化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一种复杂状态与进程,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也可以从两个重要层面来进行观察。一是对专业发展形态的关注,侧重可视物质层面的特征,如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条件、资源渠道以及开放程度等,这些内容更容易被外界所观察到,也可以用一系列定量数据指标进行测量。二是从专业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比如,专业发展过程中对高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关注。这些要素难以观测与量化,但是却真正体现了专业现代化的本质。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将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理解为以下五个方面的构成要素。(一)优质化。不管是传统职业教育,还是现代职业教育,对优质的追求始终是中心,只是在不同的职业教育形态下,优质的表现形式与具体参照标准有差异,形成了多样化的质量观。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而言,其核心功能就是培养技能创新型人才,专业的优质概念是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优质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专业学习对学生个体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发展。通过专业学习,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缩小个体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个人求职与雇主用人的满意度均较高。二是专业学习对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专业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评价体系,学生实现个体在思想、兴趣、个性等诸方面的高水平成就,不断实现个人的完善与全面发展。三是在个体专业成就和个性发展之外,获得所谓功能灵活性(指的是了解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快速获取新知识以及有效协商的能力)、知识创新与管理能力、人力资源调动能力(指的是自我时间管理、团队合作、抗压以及对外界的理性与敏锐力)等方面的发展。[7]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而言,专业培养将更多着眼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其优质化也就体现在围绕人的短期收益和长期发展上,同时,体现为个体发展与适应现代社会的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四是专业建设理念的先进性,能从时展的高度和培养全面发展人的角度来构建专业建设的理念与思路。专业设置体现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的最新特点。围绕新产业、新技术、新服务的发展需要,通过开设新专业、改造原有专业等方式,对接经济社会发展。专业课程内容根据新产业、新技术、新服务的具体内容,由学科专家、学校专家以及企业、行业的相关专家共同确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突出产业的最新发展。(二)国际化。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达,促进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专业在国际化方面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建设视野国际化。通过研究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专业定位、专业培养标准与教学标准以及所对接的职业资格标准等方面做法与经验来推动专业建设的工作,专业建设思路体现国际视野,建设层次体现国际水准。二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要实现人员交流、财力支持、信息交换(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学分互认、机构深度合作以及其他教育活动),实现专业建设资源的国际化。三是职业教育专业国际化应着眼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理解多元文化,熟悉国际游戏规则,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说,国际化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在专业能力上应对国际化的浪潮,也要从素养上具备全球视野与国际化特征。(三)信息化。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信息化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已经不可回避,引起了教育观念、教育过程、教育模式、教师角色的变迁。[8]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对距离、效率和存储的影响,以共享数据库的方式提供了组织存储(包括收藏、组织和提取)的便捷路径,共享数据库可以保持信息总是处于易提取和易处理的状态[9],信息技术的上述特质使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扩散与共享成为可能,也使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手段产生变革。以职业教育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突破教育资源建设与资源均衡的难题,促进职业教育变革与创新已经成为共识。因此,信息化是现代化职业教育专业的基本特征,主要着眼于三个层面:一是在专业知识领域全面融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载体得到有效的呈现,改进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模式变革,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以学定教”提供可能与途径,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二是职业教育专业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信息社会适应与生存的能力。三是依托信息技术实施专业资源建设,通过自建与收集,建成海量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库,实现专业优质教学资源高度扩散和均衡发展。(四)民主化。教育民主化被认为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除了主张扩大教育机会、使更多人能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民主化更强调教育自身的民主化,将民主的精神和原则应用到实际的教育事务中,按照民主的思想来重构学校中的教育关系。[10]从专业层面来说,专业民主化主要是塑造现代的专业制度与专业文化,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师生关系、学生管理、教学活动、教育评价等诸多方面民主化,实现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学生管理民主化则指吸纳学生参与到管理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行使自我管理,尊重学生的权利。此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民主化还体现在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如家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发挥相应的作用。(五)绿色化。绿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底色,《上海共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建议书》中提出:“将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资历和项目,面向低碳和抵御气候变化的增长与发展,推进‘绿色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11]绿色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可以从现实和理念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一是作为一种现实的、环境关切的绿色职业教育行动,强调专业教育过程中本身融入环保理念,体现绿色意识。在专业设置与专业内容的建构上,融入环保理念。在绿色观念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接触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做法与方式,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只有我们的公民都通过教育而具备绿色、环保的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积极践行绿色理念,改变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才有坚实的基础与现实的可能性。二是发展“绿色技能”,获得在工作过程中减少资源使用、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内容的相关技能。“绿色技能”又是专业技能,主要体现在从事“绿色工作”或“绿色职业”所必须掌握的技术、知识、价值和态度之中。[12]有时候,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没有绿色环保意识,而是缺乏绿色技能,现代化专业教育就是为学生培养绿色技能。三是作为一种教育隐喻,对职业教育价值倾向进行“绿化”[13],使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发展建设过程中具备“绿色价值倾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教育关注学生幸福,既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经济生活上取得成功,更关注学生具备获得幸福的能力;二是专业教育突出关怀价值,通过关注学生身心,关怀学生成长,着眼于培养富有同情心和关怀的人;三是专业教育要体现现代社会对公平公正的诉求,关注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从而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公正,并在未来生活中践行公平公正的价值原则。此外,在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专业进程中,可能还涉及到专业管理的体制机制、专业治理结构、专业建设的保障条件与制度环境、专业形态与结构特征,等等,它们同样是专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但本研究认为,上述5个方面是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要素,形塑了职业教育专业化的核心特征。

四、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职业教育范文篇7

(一)职业教育法的雏形。德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1182年颁布的《科隆车工章程》,这一章程被认为是德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开端。后于1869年出台的《企业章程》和1889年颁布的《工业法典》规定了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求各个企业在对其学徒进行培训时,要与职业教育的相关知识相结合。一般而言,我们认为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发轫于20世纪之前出台的这三部法律。(二)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1960年制定的《青少年劳动保护法》,对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职业培训和劳动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965年颁布的《手工业条例》正如其名称一样对手工业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1969年8月14日,公布并生效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被视为当时德国职业教育界的基本法,首次在联邦的范围内为各州的职业教育确立广泛而统一的法律基础。该法的确立,标志着德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三)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形成。伴随着各界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大量需求,1972年《企业宪法》和《工商企业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出台。随后1981年联邦议会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不仅在数量上满足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还在质量上保证了职业教育的稳步前进。此外,德国注重对已经出台的法律进行补充和完善,即使是《联邦职业教育法》也不例外。例如,其在《职业教育促进法》颁布的同年,对其职业教育基本法进行修订。这些法规的出台或修订满足了不断提升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至此,内容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四)不断修订与发展的德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德国职业教育立法脚步并未就此停滞。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巨大的变化,面对经济结构的不断变革所引发的劳动关系的变革以及职业教育危机,德国再次对其职业教育基本法进行修订,这一次他们将其与《职业教育促进法》进行整合,制定并出台了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此外,法律还授权一些部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制定有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章程。不管是基本法还是地方性行政法规,德国职业教育相关法律一直秉承发展性理念,这使得职业教育立法可以与不断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相适应。由此可见,德国职业教育立法经历一个漫长而谨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德国逐步形成如今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为德国职业教育的蓬勃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德国职业教育立法的种种特点,并由此审视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现状。

二、德国职业教育立法的特点

(一)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内容广泛,体系完善。从手工业到商业,从青少年到成年,从培训到实施,德国职业教育法律可谓面面俱到。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内容涵盖范围广泛,条理清晰,每个环节和步骤都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保证了职业教育得以在良好的环境中自由发展。德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不但内容完整,而且层次鲜明。目前,德国已经构建以基本法为引领,以相关职业教育法律、机构和部门规章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为补充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对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起到规范和促进作用,同时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完善奠定法律基础[2]。逐步形成联邦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各阶层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局面[3]。(二)德国职业教育立法修订适时,与时俱进。追求与时俱进是德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另一个特点。从12世纪的立法起源到如今无懈可击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德国职业教育立法一直与时代的发展脚步保持一致,在做到兼顾法律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和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对职业教育法律进行适时的补充、修订和完善。不断发展的法律体系既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保护,又满足了劳动者接受职后教育和培训的需求。(三)德国职业教育立法监督系统完备,便于操作。以评促改,以督促建,是完善职业教育立法的一个基本思路。德国职业教育立法除了对其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所涉及的各个层次的法律受用者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要求以外,还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系统。这一完整而独立的体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例如,“违反职业培训条例就是违法”是德国相关法律的硬性要求,当出现与条例、规章相悖的行为时,可“判处关押”或“处以罚金”。基于此,职业教育的运行和监管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为德国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保驾护航。以德国职业教育立法特点为基础,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进行审视,可以从中发现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存在的问题,找出我国与德国在职业教育立法方面存在的差距,从而提出相应的启示,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职业教育法》立法目的不明确。法律的立法目的是该法适用范围、涵盖内容、立法意图以及立法主体意志的具体体现和高度概括。每一部法律都有其特殊而独立的立法目的,我国《职业教育法》在总则第一条中就明确此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表面上看,立法目的符合要求且并无不妥,但是当我们将其与《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进行比较时,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端倪。三部法律的立法目的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但这并不能说明《职业教育法》立法目的的出色之处;恰恰相反,该法有着自己特定的服务对象,如果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目的作为引领,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司法者无法可依、执法者无章可循、普通公民难以理解的窘境[4]。(二)我国职业教育法立法体系不完善。1996年5月通过的《职业教育法》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有了专项的法律进行规范,但是,我们未能像德国一样锐意进取,不断出台与之相适应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条例章程,也未能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对该法进行调整和修订,这就导致这部职业教育基本法难以贯彻执行。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作用的反而多是政策性文件,但是这些政策文件权威性较差,结构也不够严谨,所以在法律效力上大打折扣[5]。(三)我国职业教育法立法技术。立法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立法表达技术,主要包括法律文件的内外部结构、语言表达、文体选择等。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以该法为例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存在立法技术不高、结构体例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首先,从整体看,立法技术粗糙。多数法律规范对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等要素多为指导性和引导性的规定,内容空洞,严重影响法律效力,以至于出现操作性不强、规范性和明确性较差的情况。其次,我国《职业教育法》的表达较为模糊,“鼓励”“可以”“适当”等含糊其词的语句层出不穷,这突出体现了该法在形式上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6]。最后,现行《职业教育法》存在逻辑混乱、体例缺失、结构失调等问题,直接导致该法操作性较差。法律责任意味着法的生命力,体现着法律的意义和价值,承载着一部法律的能力。现行职业教育法律责任的缺失致使这部法律变成“软法”,这是该法的重大遗憾,同时也成为职业教育舛误迭出的重要根源之一[7]。以上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在立法这一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而关键一环是经过与德国进行对比,借鉴德国经验,进而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提出相应的启示,让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在立法环节得到相应的保障。

四、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职业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瑞士职业教育;模式探讨;启迪

职业教育在瑞士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是其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大的基础。瑞士的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同时受多元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瑞士职业教育模式堪称世界典范,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主导的作用,为瑞士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

一、瑞士职业教育发展特色

1.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瑞士整个国家形成一种强烈的共识,认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必须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因此,瑞士在法律、国家政策、经费方面对职业教育都给予很多倾斜,确保了为企业、行业输送各类型的技术人才。经过长期的发展,其职业教育体系十分完善。瑞士全民对职业教育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并十分受重视,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国家的大事来办。在瑞士,人们对上职业学校没有偏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是相同的,上职业院校同样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样获得社会尊重。只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家长一律支持,在学生的利益方面,全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2.实行独具特色的“学徒培训制”职业教育模式

瑞士的职业学校创办于20世纪40年代,其推行的独具特色的“学徒培训制”体现了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突出亮点,更是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瑞士的学徒培训制体现了特色的双轨制,即学徒在企业进行培训和在职业学校学习同时进行。学生不用考试就可进入企业做学徒,双方签订合同后进行备案。学徒在学习期间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主要进行企业要求的技术培训,在企业进行实际的技术操作。在培训的过程中他们非常重视培养学徒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学徒一周只有1~2天时间学习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其余3~4天都到企业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技术培训。在学徒培训期满后,考试合格者获得联邦政府颁发的技能证书,毕业后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作者,想深造的也可到大学继续学习。因此瑞士的学徒制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性,为满足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提供了稳定的渠道,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企业与各行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处于重要位置

瑞士传统的二元制模式是企业培训和职业学校的技术理论学者相结合。近年来,随着企业与职业学校的紧密联系以及对专业培训机构的需求,二元制模式逐渐向更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三元制模式转变,即企业、学校和行业培训机构。瑞士各行业、企业内部都设有培训机构,并且愿意出资来组织学徒培训,政府每年会拨给培训企业一定的资金补助。企业每年为职业学校提供相应的培训岗位,同时学校也为企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随着社会对培训要求的不断提高,三元制培训模式逐渐形成。“依据强大的企业联合力量,通过资源整合,行业协会能够提供更加完备、系统的培训机制,弥补中小企业培训的不足”,做到了企业、职业学校、行业培训中心三者的相互贯通。可见,瑞士的企业和行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处于重要的位置,这样的培养模式可使学校省去购置培训设备和租用场地的开支,大大降低了职业培训的成本。

4.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鲜明,高学历是其发展的方向

在瑞士的整个教育体系中,不仅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搭建了中职、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完整体系,而且在普通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也构建起了一套完善的可相互沟通的立交桥。1994年,瑞士开始针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尤其重视职业教育的学历,相继在职业教育中设置了学士和硕士学位,职业学位的颁发是对联邦职业高中文凭的补充,以此来证明持有者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学生获得此学位之后就具有了直接进入应用科技大学学习的通行证,若想进入州立大学或联邦技术学院,则仅需再通过大学水平测试即可。因此,职业教育的学位已经变得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也是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稳定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5.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持瑞士职业教育走在世界前列的关键,瑞士对师资的培养具有很高的要求,保证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和高质量。瑞士职业教育的师资分为三人类:通识教育教师,主要在校内教授通识、基础课程;专业课教师,主要在校内或者行会培训中心教授专业知识;实训教师,主要指企业中指导学生实地操作实践的师傅。对各类师资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有大学学习经历,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教育学、教学方法方面的知识。另外还要有教育培训的经历。专业课教师一般要求高职或大学毕业,并要求至少有两年的从业经历,有一定学时的任职培养。实训教师则要求取得师傅资格并且至少有两年的实践经历,同时完成教育学方面的培养课时。此外,瑞士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高,学校往往会从世界各国聘用急需专业和新兴专业的教师,而且学校和很多国家的学校之间都签订了互派协议。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师资人才的组合,形成了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全面的智慧集聚。

二、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职业教育顶层设计不完善,思想观念滞后,办学理念不明确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尽管如此,职业教育在体制、规模以及质量方面都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职业教育还是传统的职业教育,教育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僵化、办学形式封闭,不适应整个现代化的需求。因此改变职业教育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育的发展策略,实现由传统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变,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实际工作中,很多高职院校办学存在浮躁心理,在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上向本科院校看齐,没有把高职教育办学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2.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思想偏见,认可度不足

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还带着一些鄙视的眼光去看待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没出路,比不上正规的大学本科教育。蓝领阶层在中国人心中没有地位,专门以培养高级蓝领为己任的职业教育也就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导致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态势一直在延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观念陈旧。因此要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用人风尚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3.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职教办学条件差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经费短缺现象严重,国家财政预算内事业费用只能基本满足人员经费,许多学校缺少最基本的设施和设备,更不用说提供教师培训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政府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能做到统筹兼顾,资金安排很难保证。

4.职业培训力量薄弱,职普衔接与沟通不畅

职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应是各居其位、相辅相成的。目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链中还存在一定缺失,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及成人教育之间、职业教育内部各层次之间都存在衔接和沟通不畅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大多具有终结性教育性质。虽然近年来这种局面有所改观,但是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还没有完全贯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沟通很有限,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基本上还处于相互隔离状态。虽然建立各种形式、层次的教育之间“立交桥”的呼声很高,但缺乏制度和政策保证无以实现。

5.全社会普遍忽视非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在我国一直是主流教育,长期以来受“重学历,轻能力”的思想观念束缚,职业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位置。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使学生的社会生存与竞争环境存在天壤之别,高考上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可得到多种的就业途径,大学学历成为一个人“高低”的标签。相反,职业教育毕业学生的学历不被承认,职业技能型人才不被尊重。在工作中,还受到“干部”和“工人”身份的限制,即使是高技能型人才,在地位、收入、待遇上也整体低于管理人员。人为制定的政策,限制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

三、瑞士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思考和启示

1.完善职教顶层设计,改变传统思想偏见,注重营造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

国家和政府应深刻意识到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加大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给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的发展机遇,并制定出相关政策法律积极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瑞士之所以是世界顶级的职业教育发展典范,在于其有着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教育层次的选择上,对职业教育有积极、正确的认识,更倾向于好就业而不是学历的高低,这也是瑞士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优势所在。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顶层设计的重中之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不变方向。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偏见的影响,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不重视,甚至歧视。这种偏见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加强在社会中的宣传力度,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错误看法,让其认识到只要是符合自身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在职业学校学习同样有很好的出路。

2.要切实做好职业教育中高职内外部的衔接和沟通

要提升职业教育的生源,拓宽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逐步形成职业教育从中等到高等直至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体系。此外,在学制衔接、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衔接等方面都要进行完善,这样才能保证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机会平等保证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虽然现在国家政策放宽,出台了新的方案,针对技校毕业生的“2+3”“3+4”升学模式,但在具体施行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对口院校数量少,专业单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升学模式应全部放开,这样有利于实现择优就读,同时建议取消“2+3”模式,这是人才的浪费。要加强两个方面的衔接与沟通。一方面是中职与高职的衔接与沟通。发挥职业学校对中职的拉动作用,真正建立比较完善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在制定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政策时,要采取通过单独设立的招生考试、主要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措施,进一步拓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沟通的渠道,全面放开高职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逐步增加高职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数量,逐步提高高职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比例。另一方面是高职与研究生阶段的衔接和沟通。应适当扩大各校研究生教育招收高职毕业生的比例和规模,不人为设置政策上的障碍,满足学生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把“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落到实处,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真正地做到职普比例合理,真正实现职业学校直接与职业大学贯通,而不是中高职贯通,实现人才一次培训,终生受益。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上,要加强两个方面的沟通,一是职前与职后,即职教与高等职育的沟通;二是职教与普教的沟通,为初等、中等职校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普通教育加入职业教育某部分的内容,职业教育加入普通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引入现代师徒制

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国家要支持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自主聘请兼职教师,聘用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型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任教情况应作为其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推进校企之间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例如:技工院校的“大师工作室”。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地方政府要比照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来自行会、企业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技能欠缺的弊端。因此,仿照瑞士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方式实行三元化的现代师徒制是必经之路。将文化课教师交给师范院校培养,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交给大学培养,而实践技能则在取得专业资格后进行集中培训,或者要求有一定的实习或从业经历。企业师傅则重点强调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集中培训。如此,每类教师的要求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但却可以在岗位发挥最好的效果,将个体的“双师型”教师发展成“双师型”团队。

4.打破传统对学历的偏见,提升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在我国,学历教育一直以来受到广泛重视,各用人单位也以学历为基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历不被认可,职业教育不被认可为学历教育。我国职业教育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在一线从事工作的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并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技术能力。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但目前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学历等于能力的思想根深蒂固,难以一时扭转,学历问题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很不公平。因此,政府应该大力支持职业教育,使“不唯学历只凭能力”落到实处。

5.以实践为导向,促进校企合作良性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作为企业和行业组织,他们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特点,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技能型人员的素质要求有着深刻的认识。而职业学校所教授的是理论知识,单凭职业技术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企业和行业是我国职业教育实行培训和学习相结合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我国的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仍有待加强。鉴于此,国家可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企业和学校可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设置培训课程并建立实习基地,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科学产业与生产技术合理结合起来,真正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同时,职业院校也可以积极探索成立校办企业,实现对外可以营销,对内可以培训,达到“厂加销训”为一体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徐涵.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2]杨人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

[3]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4]吴雪萍,张科.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框架分析[J].教育研究,2011(3).

[5]唐永泽.瑞士完整互通的两类教育体系考察[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4).

职业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河北省;中等职业;生均拨款;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2016年河北省财政厅联合其他部门了《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完善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通知》明确提出我省中职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1000元。实践证明建立完善的生均拨款标准对于提高生均拨款机制、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生均拨款标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相关实践对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为完善我省中等职业生均拨款制度发展而献言献策。

一、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

自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以来,河北省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2106年的《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完善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定制定了完善的依据,该通知明确提出了我省中职生均拨款的基本标准、目标、方式以及监督形式等等。例如2016年河北省各个地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不低于1000元,超过1000元的市县,原则上不得降低最低水平。

二、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执行现状

建立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对于健全我省生均拨款制定,强化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党的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要求,对构建完善的生均拨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实践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已经明确,绝大多数县市在落实生均拨款标准上做的非常到位,但是某些县市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存在标准制定过低、标准执行不严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生均拨款标准执行不严格,地方经费投入不足。建立完善的生均拨款标准机制是健全生均拨款制度的基础,然而根据实践虽然我省建立了统一的生均拨款标准,但是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不严的问题,较为突出的现象就是一些偏远县市因财政收入不足而导致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难以满足生均拨款要求。例如我省建立了1000元的最低拨款标准,实行省级财政“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市县建立拨款制度,但是在很多时候县市财政部门往往因经费紧张而导致投入不足。另外在实际中部分县市生均拨款标准高于我省颁布的最低标准,对此该部分县市就以此作为降低生均拨款费用的标准,以此缓解经济新常态下的各种压力。(二)中等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城乡差异较大。生均拨款经费主要是用于弥补中职学校的运转缺口,保障中职学校的健康发展,中职学校获得生均拨款支持必须要满足相应的标准,但是在现行教育体系下,部分中职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中职学校无论是在办学规模上、生师比还是在师资结构上达不到相关的要求,结果导致中职学校因不达标而不能获得生均拨款支持。另外由于城乡中职学校的差异性比较大,因此对于生均拨款的支持情况也不同,但是目前对于城乡学校的支持差异性没有体现出来。(三)中等职业生均拨款标准评价机制单一。当前对于中职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评价存在单一性的问题,例如对于生均拨款经费主要采取的以政府投入为主,联合其他行业、企业等筹集的多元投入机制,但是对于生均拨款的评价仍然以政府绩效考核为主,忽视了其他主体的绩效评价,导致生均拨款的使用效率不高。另外对于生均拨款标准的评价存在固定缺陷,忽视了对过程评价考核。例如每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对于标准的评价也不能采取固定的模式,而是要融入地方差异性以及中职学校办学中的各种变化因素等。

三、完善中职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对策

(一)强化生均拨款标准执行,增强政府投入。党的提出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对生均拨款标准的执行力度,各级部门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做好生均拨款工作。例如县市部门要在保障最低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差异性设置不同的生均拨款标准,以此促进中职教育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资金投入,政府部门要积极按照国家、省市部门的规定要求,加大对中等职业生均拨款的资金投入,同时还要强化领导责任制度。(二)生均拨款标准要结合城乡差异性。造成生均拨款标准执行不到位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生均拨款标准没有考虑到城乡差异性,进而导致生均拨款使用效益不高,因此相关部门在出台生均拨款标准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根据不同的地区设置相应的生均拨款标准制度,例如省级部门在出台最低标准的基础上,要鼓励财政发达的地区提高生均拨款标准,以此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当然生均拨款标准还必须要紧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实行生均拨款标准的同时必须要克服以往的偏重公办学校,而忽视民办学校的缺陷。(三)加强对生均拨款的监督考核。通知对生均拨款经费有着严格的使用范畴,不得用于中职学校的人员经费、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针对生均拨款评价单一而造成的生均拨款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中职学校的监督,例如利用大数据等平台对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实施动态化管理,以此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将绩效理念和绩效要求贯穿于中职教育经费分配使用全过程,积极探索建立中职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制定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科学合理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

职业教育范文篇10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职业教育工作

1.充分认识进一步振兴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之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加速推进,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职业教育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振兴职业教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战略、实施“861”行动计划、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迫切需要,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客观要求,是增强产业竞争力、争取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要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发展、抓就业、抓富民、抓稳定的观念,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2.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驱动、服务就业、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要求,创新办学思想、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在深化改革中提高教育质量,在提高教育质量中深化改革,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充分发挥公办院校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营造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围绕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壮大优势院校和品牌专业,构建城乡贯通、区域连接的开放式职业教育网络,形成集职业教育、就业服务、创业指导为一体的公共平台;抓住转换办学模式这一关键,确立就业导向,深化产教结合,建立以技能为本的教学模式,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以优化办学环境为保障,创新投入机制,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营造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力争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使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分别与同阶段普通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全省每万人口高、中职在校生数和参加职业培训人数力争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使职业教育在促进我省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劳务输出特别是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使我省成为国内重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供应基地。

二、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

3.拓宽多元办学的渠道。坚持政府主导,确保教育质量,在充分发挥公办职业教育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民资、外资、行业和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大力推动办学主体多元化,特别要把民办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为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鼓励创业催生一批。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股等多种形式,举办职业院校。特别要鼓励和支持办学基础较好的民办短训机构,在符合条件的专业试办中等学历层次的职业教育。

——联合办学培育一批。支持公办职业院校与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职业院校或民间资本合办职业教育。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要推出一些专业或项目开展联合办学试验。支持公办高等学校按股份制形式吸引社会投资,通过联合办学新建一批按民营机制运行的职业院校。

——推进改制激活一批。支持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整体改制,每个市可选择1至2所学校先行试点,改制后原经常性投入办法和教师身份保持不变。在推进职业院校的重组和整合中,要防止公办职业教育资源的流失。积极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公开竞聘试点。全面推进公办职业院校内部机制改革,实行更为灵活有效的管理、人事、分配机制,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

——扶持发展壮大一批。省里通过经费资助、贷款贴息等途径,扶持若干所办学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民办职业院校,使之上规模、上水平。各市也要重点扶持一批民办职业院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建民办职业教育集团。

——依托企业发展一批。不能把企业办职业教育作为企业办社会的内容加以剥离。支持和鼓励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特别要支持和鼓励大企业兴办一批紧缺的职业教育专业。注重依托企业建设公共实训基地。

——扩大开放引进一批。积极引进发达地区和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来皖单独或联合举办职业院校和分校。对来皖举办职业教育的,可比照享受有关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4.完善鼓励多元办学的政策。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按照公平竞争原则,完善多元办学的政策。

——优化审批标准和程序。着眼于鼓励发展,从实际出发,修订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建立职业院校筹建过渡期制度,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审批程序,今后举办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由省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落实并改进投资优惠政策。各地要把各类职业院校建设用地统一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统筹安排。民办、外资办、企业办等职业院校,在征地和减免建设配套等有关费用方面享受与公办院校同样的政策。民办等职业院校可以接纳社会捐助,专项用于学校建设,捐助者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盘活公办院校存量资产,通过校产置换、异地迁建等多种形式筹措经费,收入全额用于职业院校建设。对企业举办职业教育达到一定规模的,可按一定比例返还教育费附加。民办、外资办、企业办等职业院校在申报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课题,申请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评奖评优等方面享受与公办院校同等待遇。

——改进招生政策。在充分尊重学校招生自主权的基础上,统筹招生录取工作。各市要把民办、外资办、企业办等中等职业学校与公办职业学校一并纳入招生计划和招生指南,统一向社会公布。允许职业院校免试招收应、历届中学毕业生。鼓励职业院校面向残疾人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民办院校可面向全国招生、到外省联合招生和设立招生点。整顿和规范招生秩序,制止部门和地方保护。

——完善人事管理政策。民办、外资办、企业办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职称评审、教龄计算、业务培训、表彰奖励、教科研活动等方面与公办院校教师一视同仁。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社会公开应聘、竞聘等途径在公办与其他类型院校之间合理流动。逐步将各类职业院校教师医疗、养老、失业纳入社会保障。允许职业院校设立具有较高收入的特聘岗位,招聘优秀专家上岗任教。允许采取人员经费总额包干的办法,支持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内部机制。

三、深化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

5.通过资源重组做大做强一批职业院校。各市要在统筹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方面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打破地区、部门、学校类型界限,推动各种职业教育资源重组。围绕优势学校、优势专业,采取划转、合并、迁建等办法,每个市力争组建若干所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中等职业学校。遵循自愿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引导学校、企业、中介组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职业教育园区试点。抓好职业学校“三重”(重点学校、重点专业、重点基地)建设。

6.多形式推进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发达地区、城市及国外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及就业市场,开展城乡、跨地区、中外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空间。

——加强城乡合作办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采取城乡学校分段培养、城市学校安排实习与就业的方式,推动城乡合作办学。省属职业院校和省重点职业学校要确定一所或多所农村中职学校,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要根据“阳光工程”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进跨地区合作,促进向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积极组织开展跨地区职业院校联合办学洽谈会或恳谈会,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联系,采取分段合作培养模式,促进毕业生在发达地区就业。

——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开拓国际劳务市场。组织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方法,举办涉外职业教育和培训,开辟毕业生赴国外就业的通道。

7.优化职业教育结构。重点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积极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结合我省“861”行动计划实施,积极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加强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现代服务、护理等专业群建设。抓好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积极发展技师学院,依托高等职业学院、高级技工学校、骨干职业学校和大型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四、加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转换

8.改革职业院校考核评估标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建立健全以就业为导向的考核评估体系,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推动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以能力为本位,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9.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编写、实习实训、就业等环节全面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现从计划培养到订单式培养的转变。部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参加的联合办学机制。各类企业集团、大中型企业都要积极支持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有条件的企业要与职业院校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办学。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要主动牵头,组织校企合作办学。

10.实行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机制。职业院校要根据经济社会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改革职业院校招生、学籍管理和教学制度,把学历与非学历、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职前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实行选修制、弹性学制和分层次组织教学,做到学习期限更加灵活,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内容更加实用。逐步建立高职、中职、短训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学分认证制度。当前,要重点引导职业学校广泛开展各类短期培训。

11.切实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面向市场和社会,努力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根据社会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职业技能培养,以岗位实际要求为导向,改进文化课的教育方式,增加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以两年制为主,实训时间应不少于半年;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实训时间应为半年至一年。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采取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改善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条件。各市要统筹规划,协调各方投入,加大财政扶助,建设一批区域性、开放式、资源共享的公共实习实训基地。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允许各市通过公开招考的办法从企业引进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开辟技能型人才进入职业院校的绿色通道,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院校专、兼职教学。各市要积极建立兼职职业教师人才库,促进专业教师流动和共享。建立教师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提高技能水平。加强省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加快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鼓励“双师型”教师申报两个系列的专业技术资格。

12.推动职业院校与职业中介一体化。职业院校要明确专门机构、专职队伍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步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推进职业教育和职业中介的紧密结合。省里要建立会员制的专门网站,吸引学校、企业参加,完善职业教育就业信息平台。

五、全面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13.创新职业教育投入机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新机制。

——增加并用好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把职业教育作为牵动经济全局的重要先导性产业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公益性事业加以扶持。省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的投入。经费的使用要公平面向包括民办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类职业院校,重点支持骨干职业院校建设,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支持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和信息化建设。各市、县(市、区,下同)要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其数额应不低于城市教育费附加的20%。

——实施职业教育扶贫计划。要把对贫困人口开展职业培训、鼓励其学习技能、提高其素质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重点贫困县实施职业教育扶贫计划。市、县政府要挤出财力,安排一定资金,通过发放职业教育“教育券”或“特困生补助”等形式,资助贫困生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致富本领。开展苦脏累险专业(工种)学生的政府助学试点。健全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制度。

——完善收费制度。根据职业教育特点适当增强职业院校收费管理的灵活性,在控制收费总水平的前提下,允许紧缺专业和品牌专业收费标准适当上浮,以及时反映市场供求,促进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

——强化金融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开发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推进银校合作。支持利用学校后勤服务收费权质押和后勤服务设施抵押等方式筹集信贷资金。政府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要更多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职业院校扩大融资。职业院校要加强管理,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

14.完善职业教育管理办法。继续完善以市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独立设置职业教育职务评定委员会和职业教育专业审定委员会,尽快制定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定办法和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评估标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由学校按教育部制定的专业目录自主决定,报省教育厅备案;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按照职业岗位群设置,由市级主管部门审批,分别报省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备案。依法保障职业院校在招生、学籍管理、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15.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搞好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及时调整和更新有关职业标准,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强化岗位培训,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要实施职业教育宣传工程,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表彰和奖励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教师。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将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高技能人才纳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范围。

六、加强和改进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

16.建立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做好“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职业教育联席会议的领导力量,党委分管教育工作和政府分管经济、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都要参加联席会议。联席会议要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更好地发挥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各市、县党委、政府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把职业教育纳入总体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科学确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构,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规范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把职业教育列入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职业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市、县给予表彰奖励。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改进服务,形成支持、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