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9-30 08:30:56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一、要敢于对实验本身进行科学修改,使其更贴近课堂操作实际

例如,对于“压缩引火仪”揭示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教参给予的建议是使用棉花球蘸着乙醚,然后压缩,可以观察到棉花着火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实验不容易成功.这是因为对蘸乙醚的量不好控制;乙醚质量不能保证(存放时间过长,失效不能及时更换);压缩力道不好控制.后来寻找其他替代物———着火点低、易燃的火柴头上的物质(硫磷的化合物),再进行实验,发现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且再次实验时只需将里面的废物倒出即可,不需要考虑氧气的含量等.此实验不仅现象明显,而且材料易得,便于多次演示,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对于“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验,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法,实验不容易成功.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胶卷盒气密性差;酒精质量差;酒精注入量没有控制好等.即使成功后,再次演示也不容易成功.后来我考虑用试管装水塞上塞后加热,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瓶塞会被弹出,但这个实验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建议使用.新课程强调能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找到以下物品:口径较小的玻璃药瓶(比较细).将火柴头上的物质取下放入瓶中,将一根火柴棒插入瓶内,将瓶子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瓶底一段时间后,火柴棒被“发射”出来.这个实验稍加引导就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能量转化情况,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这个实验的改进,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感受到利用身边的物体就可以做物理实验,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养成用身边的物品做物理实验的好习惯.

二、要敢于改进实验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实现实验教学形式的百花齐放

1.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是新课标对物理教学活动的要求.组织各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实验,是体现这一理念的重要手段.总体上说,农村中小学的实验教学,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开设的实验课类型相对单一,许多学校的实验教学基本限于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也都是大打折扣,更别提其他课型的实验.如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实验等几乎不开展.教师关注的、思考的、完善的、改进的、组织的是演示实验,而将其他形式的实验抛置脑后,在农村实验教学中尤为严重.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是一种单一的缺乏支撑的畸形发展:演示实验咄咄逼人,分组实验、课外实验步步为营、小心谨慎.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是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背的,是与实验教学的初衷和目的相背的.即使是演示实验,也要有学生的参与,演示实验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互动教学,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缺了教师的主导,演示不成为演示,少了学生的主体,演示则失去演示的价值,所以必须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并重演示.

2.演示实验容易组织,准备实施阶段简单易行,过程便于管控.分组实验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的实施要把握实时适当,对于不同的实验因为不同的目的要有所区别,学生易操作的、安全性较高的实验,应由学生做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等,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规律,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分组实验大体分为: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测量性实验等三类.新课标要求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都必须开展分组实验.

3.要重视课外实验,要鼓励学生的课外实验和小制作,要鼓励学生用身边的器材做好实验,要鼓励学生用身边的器材探究一些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实验要贯穿整个物理教学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物理课标的理念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到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实现自己最有价值的人生.总之,实验是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以实验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而实验的成功与否往往对正确知识体系的形成至关重要.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使实验器材简单化、生活化,现象清晰,反映的问题具有说服力,对实验要敢于修改,勇于创新.那么,物理实验将会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展示的舞台,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作者:陈爱飞 单位:江苏涟水县石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