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方法研究

时间:2022-02-28 03:05:33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方法研究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贯彻生活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在课堂上,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向学生灌输生活化的思想,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教学语言、举例、学生活动等方面处处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就是一种生活的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在“声音的产生”内容学习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可以让学生摸自己的喉咙,可以拍打衣服上的尘土,让他们认识到这些声音的产生都伴随着振动;在讲“物态变化”时,等把基本知识授完后,可以把学生带入到学校的食堂,那里有真实的实验,看一看肉从冰箱里拿出不久会变软,这说明水从固体变成液体;在“简单机械”内容的学习时,可以把我们平常骑的自行车搬进教室;为了证明人体是导体,可以让学生摸一摸适当电压的电线,让他们感受一下电是什么;讲“压强”时,可以把注射器带到课堂上。这样,老师把生活中遇到的知识放到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

运用生活经验解决物理问题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一点是肯定的,受生活的影响,初中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也可以在教学中看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是丰富会给物理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把学生的实际与物理问题联系起来,借助他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来辅助思考物理问题,从而让学生形成生活中的物理意识,也形成物理学习的生活辅助意识。比如:“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时,笔者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把两个相同的浸湿水的篮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后,会在地面上留下印痕,请问,这两个印痕一样大吗?如果不一样大,哪个会大一些?为什么?学生马上就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出答案。比如,自己经常打篮球,发现不同高度的篮球落下后会弹起不同的高度,所以受力也不相等,所以可以判断从高处落下的篮球印痕会大一点。这样,就把势能与动能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并且能量转化关系也分析得非常透彻。所以,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用学生关注感兴趣的事物来分析遇到的物理问题,还要给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方法,让他们善于运用生活经验来思考物理问题。

以生活实践的回归解决物理问题

在物理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领悟物理的引导。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产生活的道理是非常科学的。很多的物理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感知,让他们养成从生活实践中悟出相关知识,用来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比如:“物质的比热容”内容学习时,问题很是抽象,我们可以运用生活化的经验来解决这一问题。笔才创设这样一个情景: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影片,画面出现一个占地三万多平方的广场,地面是由石材铺设而成的,在广场的中央是一个巨型的水池,在炎热的夏天很多市民前去玩耍,那么在这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喜欢到水池里玩,而感觉站在石材上觉得很烫脚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了解什么是比热容,这是因为石材和水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却不一样。所以,水的比热容要大,温度上升得就慢,温度也相对较低。再比如:在学习力的概念时,我了解到学生对“力的相互作用”不是很了解,而且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打过人吗?学生都会说“打过”,那么,你打人的时候觉得占了便宜了吗?学生被这个问题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接下来说:“其实,你打别人的时候,你并没有占到便宜,你没有发现自己打人的巴掌也会疼?”学生都笑了,“这是因为你打他的时候,他也会给你一个反作用力,所以让你也感觉到了疼。所以,力是相互的,你给一个物体多大的力,物体就会给你一个相同的反作用力。”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理解了什么是反作用力。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到了很多的有关反作用力的知识。

综上所述,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知识也是从人们的实践经验中得来的。在新课标指导下,我们要注重知识与生活的事例,在课堂上设置生动和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爱好,并把物理知识运用在生活,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让生活走进课堂,让物理走进生活,真正实现物理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作者:王雷 单位:上海市培佳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