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校本教研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时间:2022-04-12 10:38:02

体育校本教研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实施体育校本教研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维系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树立正确的体育校本教研观念,确立“以校为本”和以研究教育教学真问题为本的教研理念。一要正确认识体育校本教研的本质。体育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本”,根植于学校自身的体育教学实践,实现体育教育权利及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实现体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达到研究解决教学真问题、实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以此活化学校体育组织,赋予学校体育活力。二要明确体育校本教研目的。体育校本教研要把促进体育教师、学生和学校体育发展作为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衡量体育校本教研绩效的标准。三要明确体育校本教研的主体。消除教学研究只是“专家和个别教师的事“的错误观念,树立体育教师是体育校本教研的主体的正确观念,落实体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激励所有体育教师参与校本教研,逐步树立体育教师的探究精神。四要熟知体育校本教研过程。体育校本教研过程是实现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研究与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学生体质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校体育自主发展的过程。

建立激励机制首先要建立科学高效的体育校本教研管理机制。一方面,应建立以县市级教研机构为龙头、片(乡)级教研联组为中介,学校体育教研组为基础的三级立体教研网络,保证教研工作落实到每个体育教师身上。还要建立以校为本的体育校本教研管理体制,体育教研组及教师的教研工作由学校具体管理,学校帮助他们协调各种关系;接受教育行政教研机构和学校的双重指导。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体育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制度建设应以激励、鼓励为主,根据体育教师研究能力相对薄弱的特点,突出参与被指导、被带领、学习培训的要求,以培养教研意识、参与教研实践为主,逐步强化教师研究意识,虚心接受专家引领,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和要求。行政教研部门和学校也可设立教研项目,给予相应经费支持,鼓励广大体育教师积极申报。其次,要建立以体育教研组为基础的体育校本教研工作机制。体育教研组是开展体育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机构,学校建立长效的体育校本教研工作常规是保证体育校本教研的关键,有效的学校体育校本教研工作常规能使体育校本教研的触角延伸到学校体育管理、教学、训练、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早操、课间操等各个方面,覆盖到每个体育教师和学生,深入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体育教师全员教研、全程教研、全面教研的新格局,形成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学习的校本教研方式,逐步建立起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体特征的体育校本教研模式。具体可建立交流互动学习制度(与校外交流,把校外好经验学过来,把自己的好经验推广出去)、个性备课共赏制度(讨论制定出体现课改新理念的“通用教案”,在校园网共享,再由教师进行个性化的补充备课)、个案学习创新制度(让每位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每周自主选择一个最有教学个性特色的个案或课案进行学习、分析、反思,随之相互交流研讨;每月撰写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教学个案,在教研组进行交流,分享成果,共同提高)、问题积累制度等[5]。最后,应建立科学可行的校本教研评价机制。评价制度是指导和规范校本教研的关键性制度。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校本教研的“助推器”,评价机制的建立同样要以激励为宗旨,评价标准和指标的确定必须符合体育教育实际和体育教师实际,既能反映出评价的全面性,又能体现出体育教育的个性特征;既能反映出教师的工作绩效,又能体现出研究的质量。要把体育校本教研及教研数量和质量与体育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晋级晋升、福利待遇挂钩,以激发体育教师的教研积极性。

体育教师工作量大,形式多样,室外环境较差,增大了工作压力,直接影响校本教研。要实现体育校本教研目标,一要减轻体育教师压力,把他们从简单的(场地和器材管理、早操、课间操)形式主义和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走向研究、创新之路。二要关注体育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克服职业倦怠感,激发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对学生成长的快乐感和幸福感。三要强化体育教师研究意识,提高教研能力。在加强体育教师岗位培训、进修培训、继续教育的同时,组织他们进行校本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体育教育理论、体育科学方法和体育科研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帮助他们尽快转变角色,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应营造严谨、和谐的教研氛围,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教学观摩、评课、问题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达到强化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的目的。四是充分发挥专家(大学体育教学论教师、体育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室教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专家要有计划地深入到教学第一线,与一线体育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为他们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有效的帮助指导,帮助提升一线体育教师观察教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为创建研究型教师队伍发挥自己的作用。

根据体育校本教研的特点以及体育教育教学中真问题的特点,体育校本教研方式应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常见的教研方式主要有体育课例研究、体育教育叙事、体育课题研究、结对合作教研、联片合作教研等[6]。体育课例研究分为一课多轮和一课多人两种方式。一课多轮就是将同一堂课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执教,一般采用一课两轮制。教师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接受专家和同伴听课、评课(根据课改理念),自己反思,接着在新理念指导下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在另一平行班授课,再接受同一专家、同伴听课、评课,自己反思。以促使教师隐性课改理念的显性化。一课多人就是同一课由不同教师执教。操作流程与一课多轮相似,只是原教学方案和改后的新教学方案是不同的教师。形成原教学实录和后教学实录的典型课例研究成果。体育教育叙事是体育教师“叙述”自己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这种方式在于重述那些能够导致教师觉醒和变迁的故事,以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这种方式的人文性、趣味性、生动性以及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可以将教师撰写论文要求变为由撰写教育教学事故和专业成长故事的方式来代替。体育课题研究主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立项研究、教师自选问题研究两个方面。在课改的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尽可能多的筹措资金,多设研究项目,小型多样,以小课题为主。教师自选课题研究主要以具体小问题为主,只要是有价值的问题,均可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以多种多样。结对合作研究包括教师间的结对和学校间的结对两种。教师间结对有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专家与教师(可以是多个教师)结对、同体育专项结对等。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主要是以老带新,指导青年教师不断学习,尽快成长;专家与教师结对主要是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指导培训教师,专家与教师可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课改沙龙式研讨;同体育专项结对主要是专项相同,知识技术的相同点多,便于相互探讨,取长补短。通过结对合作交流,便于解决教学真问题和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与学校结对实质上也是校校间体育教师集体的结对,一般是体育校本教研开展好的学校与开展一般的学校结对帮扶,通过教师相互教研活动,相互交换送课,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为了解决体育教学改革中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且该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可以联片教研。有些教育教学问题因教师少而无法进行合作研究,也可进行联片教研。联片教研可以是同类几个学校联合研究,也可以是相近、相邻的几个学校联合研究。综上所述,体育校本教研是体育校本系统的组成部分,要全面开展体育校本教研活动,提高体育校本教研效果,只有不断研究解决校本教研过程中的各种不足与问题,才能实现体育校本教研的预期目标。

本文作者:李润梅杨占明工作单位:陇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