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村集体财务审计建议

时间:2022-08-02 10:20:20

增强村集体财务审计建议

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央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意见》的通知。根据国家审计署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将乡镇和新农村建设作为审计重点”的要求,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显得十分必要。加强村级财务清理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稳定发展,也关系到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及农村社会的稳定。从审计实践看,制约和困扰农村审计工作的因素较多,一些政策问题亟待解决。

一、新时期农村财务呼唤专业审计

近年来,农村财务经过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财务公开、乡镇建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和农村综合招投标中心,实行农村财务委托“双代管”等多种程序和手段,规范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更趋规范和透明。但也有少数村民主理财流于形式,出现村干部“近亲”理财“、亲信”理财,财务公开走过场。“双代管”运作不规范等,致使村级财务管理松散无序,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混乱,有限的资金大量流失。由于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农村财务问题久拖不决,导致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紧张,矛盾日益激化,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农村集体资产对支撑社会公益事业、稳定农村基层政权具有特殊的作用。随着农村集体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农村集体资产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作用将会不断加强。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村级财务公开在推进村级民主监督、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审计后公开的村级财务,将杜绝数字失真、流于形式的现象。财务公开对于“给村民一个明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的作用,已为村干部和村民所亲见,由此,对村级财务状况做鉴定性服务的审计要求也随之出现。针对这种情况,农村财务需要一支专业审计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从而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现状

一是农村审计工作组织机构不适应。乡镇综合改革后,乡镇农经部门被合并到乡镇财政所或县级农经局,工作缺乏权威性。乡镇一级农经干部中具有审计资格证的人极少。而取得审计资格的乡镇农经干部均是兼职审计,充当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近年来,实行了村级财务会计委托“双代管”。会计一般由乡镇农经干部兼职,同时,乡镇农经干部又承担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这样不可能使审计结果取信于民,从法律上也行不通。为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隶属关系。根据独立性这一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审计主体应当是“独立”于被审计一方之外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二是农村审计工作条件不适应。一是审计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主力是乡镇农经员,但是乡镇农经员从事审计工作是兼职的。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乡镇农经员不可能像专业审计机构一样把主要精力花在审计工作上,审计就会很仓促。而审计工作的对象又比较多。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对象是村一级,相对来说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给审计特别是调查取证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二是村集体经济审计是免费服务的。到目前为止,国家财政部门还没有将审计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审计经费无法保障,工作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时常感到有心无力。在审计实践中,因为没有经费,不得不尽量压缩时间,这必然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三是农村审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点多面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熟悉财会知识和相关制度法规,而且还应具备较强的协调、交往能力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乡镇一级由农经员兼职的审计工作,因他们审计专业水平有限,素质达不到审计工作要求。

四是审计立法滞后。农村审计目前尚无全国性条例,仅有少数省、市出台了地方性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条例。

五是审计处理难。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处理决定的权力,使得查出问题与处理决定之间产生脱节,很难将查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在有关部门处理问题时,由于难免存在一些人为因素,使得问题被搁置下来得不到解决处理。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处理阶段比前期工作难度更大。因为如果不及时把查出的问题予以纠正和处理,就会使群众感到审计只是一种形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查出的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很难面面俱到。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带来的阻碍也影响了问题的处理。

三、改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建议

根据当前我国村级财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加快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应尽快解决机构与人员问题,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落实到位。

首先,要建立职能定位明确的工作机构和审计队伍。乡镇专职审计机构不完整、不健全,村级经济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有的还非常严重,因而在基层设立完整的、健全的专职审计机构十分必要。但是,由于乡镇审计受其地位未定(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和发展尚未成熟等因素制约,致使乡镇审计发展滞后,特别是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有限,力度较低,主要体现在部分乡镇尚未设立专职的审计机构、未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较少、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等。因此,尽快确立乡镇审计地位,充分发挥乡镇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维护农村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日益重要。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农经部门和财政所进行了合并。过去由乡镇农经部门负责的村级财务审计职能也相应合并到财政所。为发挥财政所村组财务审计的职能,可依托财政所成立有3~5个事业编制,由财政供养的审计站,主要职能是负责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村(组)集体的财务审计工作;对村(组)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对新一届各村(组)理财小组组成人员进行培训,监督指导理财小组运行。

其次,要改善审计工作条件,保证审计工作开展。要改善农村审计工作条件,除了进行村级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外,乡镇政

府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审计,提高对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认识,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财政部门要在经费上保证农村审计工作正常开展。其三,要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应从培训着手,由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提出审计培训计划,有计划地组织乡镇农经干部进行中短期业务培训。要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农村审计队伍。通过考试考核等方法,选拔审计人才,建立持证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淘汰素质低和工作不力的审计人员;加强审计人员政策法律及业务培训,使审计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业务技能得到提高,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报告要真实、可靠、严密,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反驳,真正体现农村审计工作水平。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让社会各界了解、认可、支持农村审计工作。

其四,要加快农村审计立法,树立农村审计工作权威。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村审计条例和与之相配套的审计取证、报告、档案管理等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村经济审计的定性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听取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审计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审计工作的政策问题,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发挥农村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同时要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把依法治乡(镇)、依法治村纳入发展经济的重要环节,加大基层审计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乡镇、村两级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增强基层干部的守法意识,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把乡镇、村财务管理制度贴在墙上以便接受群众监督。

最后,要注重农村财务审计结果的综合运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要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注重其结果的综合运用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一是要督促整改。对在审计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村(组),由乡镇主要领导及时找有关责任人谈话、限期整改。对期限内仍未整改的村(组),按程序召开村民会议研究处理意见。对村民选举产生的村(组)干部,建议村民启动罢免程序,依法依规罢免。二是要严肃纪律。审计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并向群众公布。审计查出的问题,一定要按照财务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妥善处理,该批评的进行批评、该纠正的给予纠正,该清退的责令其清退、该赔偿经济损失的要赔偿、该罚款的罚到位、该罢免的,组织乡镇、村讨论,该撤职的坚决撤职,以维护执法的严肃性,进而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三是要接受监督。农村财务审计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成效,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和衡量的标准。因此,要把审计结果公布于众,告知于民,广泛听取民意,收集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把审计公开的过程转化为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