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0-09 17:30:19

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 护理实践;法律意识;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b)-110-02

在社会法制、文化、经济环境的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处在改革浪尖而备受关注的医疗行业,医患关系发生着耐人寻味的变化。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及医患矛盾的升级,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1],但又同时表现出“高权利-低容忍”现象。护理工作直接涉及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切身利益,稍有疏忽,难免发生医疗纠纷[2]。在护理实践中,相对于患者强烈的权利意识,护理人员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漠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3]。因此,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维护患者合法权益,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院的医疗秩序和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1.1观念滞后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基本模式。由于文化素质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整体服务及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再言听计从,其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医护人员只是平等主体间医疗服务合同关系的一方、是患者的医疗消费服务的提供者,而不再享有优越感。观念的滞后将使我们处于被动的地位。

1.2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人员配备又往往不足,加之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需要及时补充新的知识。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和新知识的学习而轻于法律知识的自觉学习,忽略了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1.3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的机会少

传统的医学教育着重于医学知识、护理技能的教育培训,轻于法律、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后的继续教育也未能及时充实法律知识的缺失。以至在职业行为中不明晰自己的法律责任、权力、义务,一旦出现纠纷,就处于不利地位。

1.4麻痹心理

认为法律只是个概念,与自己有距离,不用刻意去学习,只要工作完成了,与法律有关的事不会找到自己头上,忽视了工作中的潜在性法律问题,以至于纠纷在意想不到时发生。

2强化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2.1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基础

护理安全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因此护士不但要熟练掌握和严格执行护理技术和操作规程,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还要熟悉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护理行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注重细节管理,重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性法律问题,杜绝和减少不安全因素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2.2是医院健康发展的需要

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患纠纷会严重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服务的领域也不断扩展,增加了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随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广泛。因此护理人员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及高水平的技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更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规避护理风险意识,减少纠纷发生,以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健康发展。

2.3是确保患者权益的需要

患者是特殊的消费者,付费就医标志着与医院建立了合同关系,彼此具有了权利和义务,患者享有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随着医疗服务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期望值越来越高[4],“期待利益的丧失可能会引发纠纷矛盾”。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最多,患者所接受的服务主要由护士来完成,这就要求护士增强法律意识,在制订护理计划或进行护理活动时,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利,对护理行为中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及后果要有预见性,自觉地将规章制度当作法律意义中的义务去履行,“慎独”自律,主动防范纠纷发生,确保患者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2.4是保证护理人员自身利益的需要

对于患者不断增强的运用法律手段衡量医疗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和维权意识,护理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意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这也是保护自身利益、减少损失的需要。护理工作科学性强、服务性强。而现代医学发展是建立在高成本高投入的基础上的,患者的不堪重负会以某种方式转化为医疗纠纷。因此,护理行为即使无过错,也可能发生纠纷。在护理实践中护士要强化法律意识,要不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明晰责任、权利和义务,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的职业道德。即使出现纠纷,也会有意识地有效保护现场和医疗护理文书及抢救用物等证据,在处理时就会有理有据,从容冷静,依据法律法规提出免责或减轻责任的理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5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强化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护士既是医生的合作者也是病情观察的先行者和医嘱的具体执行者。准确、及时、完善的护理记录,审慎、细致、耐心的言行,周到、科学、严谨的护理服务不仅是护理专业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强化法律意识的真实体现。工作中,观察到患者病情变化,要及时通知医生,不得擅自处理。执行医嘱时如有疑问要及时与医师沟通,护士有权拒绝执行错误医嘱,否则,因此对患者造成伤害或引起严重后果的,护士要与医师共同承担法律责任。但无故不执行医嘱或篡改医嘱,均属违法行为。护理专业在发展和提高的实践中,无论内容和形式上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因此,要明确护理工作的基本职责,树立和强化法律观念,规范护理行为,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医疗形势,降低护理风险,防范护理纠纷。

3讨论

在医疗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及相关法律不断完善的现今,医疗护理工作也将逐渐进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阶段。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都将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医疗形势,在护理实践中,一方面要忠实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基本职责,另一方面要学法、懂法、用法,增强法律观念,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培养护士化解风险的能力[5],一旦出现纠纷,能够明晰护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用法律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石俊华.医事法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41-443.

[2]熊晓美,熊诗华,张胜芝,等.新形势下增强护士法律意识的思考[J].护理学杂志,2000,15(12):753.

[3]杜治政.护理学新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33,544.

[4]毛惠芳,裘丽君.护患交流中的换位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67.

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中职校;法律意识;培养策略

一、中职院校教育现状分析

1.对专业认识不准确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园教师。对很多中职院校的师生来说,因为对幼儿教师的职业了解的不准确,进而也会忽视对学前教育的培养。如认为幼儿教师只是教唱歌跳舞,或是教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由于对幼儿教师职业认识的不足,也导致中职校领导和教师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错误定位。幼儿教师通过各领域的活动,引导幼儿的认知、情感等个性的发展,达到教育的目标。在幼儿教育中,既可以是学习唱歌跳舞,也可以是学习各种知识,当然还有各种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是很丰富多彩的教育群体。教师能把握和有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实现教育的目标。首先,可以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要主要课堂纪律,让学生有意识的自觉遵守法律;其次,可以进行实现活动,通过实际活动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对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缺乏守法的自觉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觉守法是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的需求,学前教育法治化是构建完善教育法治体系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部分。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对法律知识也有一定的认知,但还是很容易去触犯到法律的相关规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自身遵守法律没有自觉性。针对这个问题,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一是社会教育的缺失。中职生很容易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不自觉的会模范社会上一些不良行为,认为那是自我的个性,渐渐地会养成不自觉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二是法律知识淡薄。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很多中职生对不守法行为习以为常,对法律存在一种侥幸的心理,甚至抱着这种心理以身试法。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就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3.法制教育的机构不健全据了解,在多数中职校中还没有法制教育机构,专业课教师多数也缺乏法律专业的培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对法制教育的不重视。而且中职校在法制教育的经费投入上缺乏保障,特别是社会的实践活动没有经费的投入,很难有效的开展活动。对此,在完善相关的法制教育的机构的同时,也要重视专业的课程,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

二、培养中职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法律意识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也是他们综合素质构建的需要。除此之外,培养中职生的法律意识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法制为基础的发展需要。因此,要不断加强中职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来说,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浅薄,很容易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同时也给法治环境带来危害。对此,要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做到知法、守法、懂法、护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勇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另外有的同学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如毕业时不知道怎么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打工拿不到钱等,面对这类情况,就要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1.重视法律基础课和教育方法法律意识培养属于思想道德建设范畴,而法律教育也是中职生深入了解法律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中职校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适当的调整课程,课设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同时也要重视法律教学的基础要求和教育方法,在授课时,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构建法律知识体系,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法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贯穿法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门必修课,对于中职生来说,更应该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的法制普法大会和校园模拟法庭这两个活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非常大,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约束学生行为,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步入社会前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适当的引入法律教育。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广播、宣传板报等,潜移默化的接触到法律,深受其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律的意识。

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培养;普法

农民法律意识是农民以对法律现象的认知为起点,形成的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包括农民法律知识、对法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对法律现象的认知和评价、对现行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态度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而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正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研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统计

为了解农民的法律意识状况,笔者向湖南益阳某乡八个村的部分农民发放了调查问卷共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小学学历占30%,初中学历占50%、高中/中专学历占19%、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到法律基本知识、土地征收、婚姻法等方面的内容。部分问题的调查情况统计如下:在对“法律的作用”(多选)的认识上,有80%的人认为法律是用来管理国家的,60%的人认为法律是用来规定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的,20%的人认为法律就是刑法,是用来打击违法犯罪的,20%的人认为法律是用来限制老百姓的自由的。在农民法律知识的获取途径(多选)上,选择广播电视的占90%,选择书本的只占10%,选择宣传栏的占30%,选择网络的占10%,选择其它的占30%;在法律对农民的价值上,有80%的人认为法律有用,认为法律可以保护自己的权利,20%的人认为法律无用,认为法律反正还不是由当官的人说了算。在回答“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您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吗?”时,有50%的人认为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受损的权利,也有50%的人认为会选择村干部或村里面的老年协会的比较有名望的长者来调解纠纷,这样更经济省钱更节约时间。在对“法律与政策关系”的认识上,选择法律大于政策的占60%,选择政策大于法律的占35%,选择效力一样大的占5%。在社会现象认识的调查中,70%的人认为结婚不仅要男女两人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还需办理结婚登记证明,30%的认为只要男女二人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就是夫妻;对家长打伤孩子有60%的人认为不犯法,只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而已,40%的人认为如果打伤了的话,是应该要坐牢的。在对法制宣传的调查中,50%的人参加过法制宣传,主要是集中的法律咨询、打横幅、还有宣传栏的形式,90%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多组织法制宣传,并且要用多种形式特别是农民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在回答“在征地中政府怎么做才算合法?”时,85%的村民认为在征地过程中政府应保障农民的知情权,要把征地的事情事先告知农民并与农民协商征地补偿事宜,这样做才公平才合法,15%的村民认为,政府讲了算数,我们没有办法。

二、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

由以上调查可知,农民普遍认为法制宣传对于增强法律意识、促进人们更好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很有必要,因而,对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也越来越重视,参与积极性较高。法律知识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法律意识得到了加强。人民调解已经深入人心。但总的来说农民的法律意识还是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层次的阶段,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法律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遥远的。农村法律知识贫乏。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农民法律意识形成的及时和理性基础。农民对法律知识掌握的多少,既影响对自己合法权利的维护,又影响自己对法律的遵守。通过调查发现,该乡部分人对法律知之甚少,或知之不全,或完全不知,对法的本质认识不清,大部分的人认为法是用来管理国家的,就连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婚姻登记行为、家庭暴力行为也不能进行一种正确的法律评价。他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大部分是凭直观感觉从电视和广播等途径获得,想主动从书本上获取法律知识的人少而又少,因而不能形成对法的一种系统性的认识。农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接触是法律内化及法律意识形成的前提,农民法律知识的有限使得法律意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与以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农民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整体而言仍然很薄弱。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农民对法律没有认识,不习惯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当遇到自身权利被侵害时,要么浑然不知,以“法盲”“法愚”的形态展现于社会;要么屈从于权威,忍气吞声;要么置法律规定而不顾,“以暴制暴”。在调查中,有50%的农民在自身正当权利被侵犯时仍然没有想到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权利。农民法律信仰偏低。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①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人中只有一半认为遇到纠纷时会选择法律途径解决,而另一半则会选择采用调解等其它方式解决纠纷,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因为他们认为坚持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耗时耗力耗钱伤不起,成本支出往往高于收入很多。虽然大多数的人认为法律是有用的,但也有近20%的人认为法律最终还是由当官人的说了算,并坚持认为政策的效力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法律的效力。由此可知,由于人们对法律的不信任,导致一部分人视法律为无物,因而无法从内心去崇尚法律、信仰法律,从而出现了农村法律信仰水平偏低的状况。

三、提升农民法律意识的对策思考

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职业高中 法律意识 培育

一、前言

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新一代建设者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而法律意识的培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对职校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育,是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二、培育职校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1.培养职校生综合素质构建的需要。教育部、司法部等联合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这就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职校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生活的很多看法还不成熟。职校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和体验人生,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使之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2.贯彻教育方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做人+技能”教育,我们只有把教学和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保证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基础构造的市场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化,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职校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法律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失衡,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更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提高其法律素质, 促进其全面成才。

三、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

1.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信任感和依赖感。虽然职业学校开设了《法律基础知识》课,但大多数学生都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作为公共课的《法律基础知识》往往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尤其在一些职业学校中把《法律基础知识》作为考查课,考试形式是开卷考试或者写篇短文就可以了,法律意识比较淡漠,甚至有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思想认识。

2.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16岁-18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长阶段,该年龄段具有模仿性强、好奇心强、易表现自己和冲动的特点,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易误入歧途。

四、对策

1.正确认识职教领域法律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管理者认为法律教育相对于专业课程教育来说只是一门辅助课,因此在整个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法律的教学课时仅有20多个课时,课时的不足,法律教学只能蜻蜓点水,根本不能保证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从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上要考虑专业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协调相辅关系,要设当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法律教育的课时,确保法律教学的基本要求。

2.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意识。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任何不尊重和损害别人权益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因此在学校法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采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来规范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加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使学生处在一个充满希望与爱心、精神愉快又放松的环境里。同时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计划、教材选购、师资配备、教师考核、学生考试、授课时数等方面要严格按规定管理和执行,减少随意性,而且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学法用法的实践活动,把法制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3.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在教学模式上,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应注意应用性和实践性,把案例教学贯穿始终,案例分析一定要透彻,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力求用法律来解决社会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要致力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将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于法律基础教学, 将教学内容和典型案例制成多媒体课件,增强其直观性,主动接受教育,增强教学的效果;在管理上,实行依法治校,实现教育管理法制化,通过法律、规章制度和必要的纪律约束规范师生的行为,在校规校纪方面应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纠”,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律氛围,使法律的权威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并产生强烈的法律效应,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职校生法制律教育的需要;在宣传上,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寓法律教育于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中。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手段,加大法律教育宣传力度,达到对学生违法乱纪预防和教育的作用,从而营造一个培养法律意识的良好环境。

4.重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人生初期可起到“开天辟地”的导向作用。家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另一重要场所,对学生的最终成才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现在,由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少数家长从溺爱发展到纵容,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同时又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相抵触。因此,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其以积极的心态和极强的法律观念迎接人生的挑战。

五、结束语

总之,提高职校生的法律意识非常重要,非常紧迫。学校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法律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法律教育大环境,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才能造就新一代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孙晓楼. 法律教育[M].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7.

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篇5

【关键字】法律执行力,依法治国,必要性,因素

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法律是国家有效管理的主要工具,它是优先于其他任何一种社会管理手段的,法律在国家管理中的应用是实现国家行政职权的功能。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实际上是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法治社会更多的需要全社会忠于法律,对法律强有力的执行力,国富民强是法治社会的最终目标,法治社会同样依赖公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

一、法律执行力的阐述

法律执行力,不难理解,又称为法律的执行力度,包括所有执行利用法律的行为,不仅限于行政执法。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执行法律的主体既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的公检法机关,以及在以上国家机关任职的公务人员,还包括国家公民,公民守法用法都是法律执行力的体现。提升法律执行力要严格要求执行主体依法办事,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法律的实用性。依法治国,增强法律执行力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含义:首先是执法主体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执行相关法律事务,不得逾越法律,知法犯法;其次是执法主体必须要通晓法律原则,注重法律精神的培养,执法过程中体现公平公正性。

二、增强法律执行力的必要性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基本治国策略。十多年来,在依法治国进程中我国取得的累累硕果值得歌颂,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依法治国过程中各类问题隐患,法律时常根据需要折扣执行,随意的妥协于现实社会,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为了更好的实现依法治国策略,使中国更强大的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增强法律执行力是关键。从以下几点阐述增强法律执行力的必要性:

首先,法律意义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步骤是法律执行,法律内容制定再完美,再适合社会发展,如果没有有效的执行力,那么法律就是一文不值的废纸,依法治国也只是一句欺骗公民的大话,对于国家建设来说,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赋予法律与时俱进含义的不是法律的具体内容,而是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执行过程。

其次,法律功能的必要性。民众法律意识的培养依靠法律执行力,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大的阻碍是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究其本质原因,不是因为我国法律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也不是因为传统文化思想的根深蒂固,而是我国法律执行力度不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法律执行对公民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最后,依法治国的必要性。我国依法治国一直是经历从立法到普法,最后到法治的这样一个路程。法治的基础是立法,我国一直以立法为我国依法治国的主要目标,而后是普及法律。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立法和普法。但是不可否认,在立法和普法之后的法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公民对法律的理解不一而同,导致法治过程中,很多人会打法律的球,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法律权威性一次次的被毁灭。解决以上问题还是在于法律执行力度是否到位,以执法主体为切入点,利用法律执行来明确定义法律,正确引导公民对法律的认识。

三、影响法律执行力的因素

(一)我国司法体制的健全完善。健全完善我国司法体制的根本在于我国司法的独立性。我国司法体制现状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强加干预,司法部门不完全独立,没有赋予其绝对的独立性,导致我国法律执行力度不够,进一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长久以来,我国司法权与行政权一直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不分离的状态,司法机关不仅运用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还担任一部分行政机关的职权,使得法律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所以我国必须加强健全完善司法体制,赋予司法部门绝对的独立性,法律执行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加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二)法律执行主体的素养是法律执行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任何行业的都需要注重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当然,法律执行主体也不例外。法律执行主体的职业素养要注重培养共同的法律信念,法律专业基础知识的充分掌握。目前,法律素养不足,行政依赖性强,法律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都存在于我国法律执行主体中,法律公平透明的原则在行政执法中得不到维护,执法人员更多的是对上级领导指示执行等现象都严重阻碍了法律执行力度,影响依法治国进程。所以,法律执行主体必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具备以下基本的职业素质要素:其一要具备各类学科的知识储备,例如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其二要正义至上,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其三是储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具备优秀的法律素质;最后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永远忠于并服从法律。具备以上法律素养,是法律执行主体依法执法的基础,也是增强法律执行力的必经途径。

(三)法律权威深入人心是影响法律执行的根本。公民有限的法律知识水平,也影响着我国普法的力度,从而影响法律执行力。国家需要转变普法的宣传方式,树立法律权威。传统的法律宣传方式不利于法律权威的树立,法律的有力宣传不在于人财物方面的投入,更不是仅限于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公民掌握法律知识,而是在于法律权威的深入人心,对公民法律意识进行培养,使其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权益。而如何运用法律维权这类专业问题应该交给法律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精通法律,对于法律的理解有着共同性,法律权威在法律专业人才中不易丧失,所以法律权威深入人心是影响法律执行力的根本,更是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念。

四、结语

法律执行力弱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依法治国进程的主要因素,增强法律执行力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但要规避我国法制建设中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深入,在前进的过程中找准方向,增强法律执行力为目标,扬帆起航,使得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沈寨.从“依法求治”到“以治成法”——对法律执行力的思考[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

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辅导员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况

1.对法治精神理解不够准确

随着我国社会法律知识的普及,大部分大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仅凭这些感性的法律意识并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不能从整体上提高其法律知识水平。大学生普遍对法治精神的理解不够准确,没有意识到法律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

2.对法律法规有偏见和抵触情绪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快速发育的阶段,有着极强的被认可和需求的心理冲动,同时会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由于其法律意识尚未成熟,只接受过以灌输为主的法律教育,许多大学生对法律法规有一定的偏见和抵触情绪。

3.辅导员过分强调义务本位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是辅导员进行日常组织和实施的。但是教育内容过分集中在了集体意识、感恩意识、安全意识、爱国意识及中华民族传统传承和各类礼仪礼节等方面。这些教育大部分属于义务本位的教育,强调了学生对集体、社会的服从意识和应尽的义务。但是忽略了大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教育,更遑论法治的真正含义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的教育。

二、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他们的法律意识的高低决定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速度和深度。首先,大学生要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了解国家宪法、民法和诉讼法。尤其是与自身权益相关的劳动法。其次,还要具备法律人意识,要懂得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不去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例如,有关知识产权的内容,是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培养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对保护智力创造成果、推动科技进步、繁荣科技文化市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进国际技术文化交流等都有着积极作用。最后,还要具备公平正义的理念。公平正义是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大学生要具备公平正义的理念,渴求、参与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1.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辅导员应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方面,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在日常管理和处理大学生事务时,按照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给大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榜样。同时保障学生的合法请求权、正当选择权、合理知情权和事后救济权等,通过这些权益保障,增强他们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律意识。

2.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民主与法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法治社会的标志不是具备完整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体系,而是在于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维护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行使法律规定的义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将法律意识内化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来。

3.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维持市场经济的秩序的根本在于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大学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如果他们缺乏法律意识,在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能用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行为,阻碍社会发展。他们只有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思维来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辅导员要借助自身工作的便利条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篇7

摘要:大学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时期,大学生拥有充足的精力、敏感的心理、较差的自我控制力和脆弱的心理承受力。同时在法律上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法律知识贫乏、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不高、法律信任感不强、法律责任感降低等。基于大学生在法律意识上表现的不足与缺失问题,本文着重从强化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加强教师力量建设等方面来探究出路,力求引起相关大学生以及部门组织的关注,切实解决好这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

关键词:法律意识;缺失;大学生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征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关于法律的思想、心理、认识倾向的总称,也是法律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体现了我们这一特殊群体在法律上的认知、情感、评价和信仰等。”①大学生法律意识不仅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基本特征,又有自身独特的特征,这也决定了其与普通社会群体法律意识存在不同之处。(1)大学生的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2)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起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他们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里,难免偶有盲从。再者,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正统理论和正常的人际关系与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阴暗现象往往形成强烈的落差感。他们对人生、对社会易产生困惑,导致其易变性的法律心理,从而在一定水平上影响了法律意识的构成。种种原因表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构成带有不成熟性、被动性、易变性特征。因而,我们必须选取各种切实有效可行的路径,向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教授法律知识,培育他们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赋与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当代大学生法律价值观。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在内涵和构成过程中的特点,尊重他们在构成过程中的规律,是建构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关键所在。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体现

(一)法律知识贫乏。大学生在大学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总体法律知识能力水准仍旧较低。究其根源,在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大多看重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却很少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时突击,应付了事。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基础”课教学时间很有限,走马观花式的涂鸦教育很难让学生学到扎实的法律基础理论。因而,高校大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难以获得夯实的法律知识。

(二)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学习的优劣直接影响法律意识能力的高低。目的性和功利性是现今大学生学习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为,对待专业课程非常重视,而却对公共课应付了事。考试前夜临时抱佛脚,加班加点死记硬背,把公共课当做一种包袱等等,在这类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很难有深厚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

(三)法律信任感不强。当前,我国在市场经济建立不完善以及相应法制建设不能够跟上市场经济建设的水平和节奏的实情下,致使存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的腐败现象,使得大学生片面的观察这样的状况。这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会影响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任感。表现在平常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认为法律在某一程度上不能够止恶从善,因此对法律的信任失去应有的信心。

(四)法律责任感方面。“当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以及对法律认识的不足,当然也有我国自身法制建设和法律实施过程当中的原因,大学生很难对法律现象及法律制度产生一种归依,同样也就缺乏对法律的责任感,当发生法律问题的时候,在现实中的情景就是找熟人、托关系等,而不是将之作为自我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在遇到法律纠纷时,不能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去对待,而是采取逃避的行为,不能承担相应的责任。”②

三、应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方法途径

(一)强化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法律素养形成的必要前提,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等。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要指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心理教育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剖析我国的实际状况,包括充分认识我国依法治国起步晚、基础薄弱的现实状况,鼓励大学生正确分析和理解当前法治环境和法治现状,增强对我国法治制度必然完善的信心,从而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

(二)培育法律认同感和展开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是有抱负、有品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是宣扬个性、塑造理想信念的一代。大学生内心很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要肯定他们的完美理想,激励他们积极进取,逐步走向成功。其次要引导他们立足社会现实,对社会法律现象进行分析,使他们学会思考,在学思中探索真理形成法律信仰,增强对法律的认同感。

(三)营造校园良好的法治氛围。利用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优化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在大学里,辅导员老师们应该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特别是在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要坚持按规章办事,做到“有章必循”。还可以在 3.15维权日、12.4法治宣传日等特殊节日开展法律宣传活动。院系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举办 “模拟法庭”、法律常识抢答、法律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等,增强学生学法的兴趣,守法的能力。营造校园良好的法治氛围,才能为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做好铺垫。

(四)增强教师力量的建设。大学生法制教育过程中,教师拥有着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发挥着常人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相同的法律意识教学内容上,学识渊博的教师较之知识匮乏的教师,他们的法律意识更强,授课更能生动活泼吸引学生,从而更好地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的积极性。高水平的授课能使学生体会到听课的乐趣,这样不但教学效果好,而且极易形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李丹《理工类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1

[2]张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6.

[3]张国.浅议新时期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0.

[4]田野,许苗苗.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5).

[5]徐曼,敖静.论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

注解:

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篇8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普法宣传教育顺利开展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制定普法计划。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关于“五五”普法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在普法活动开始之初,就成立“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__县普法办的工作安排和计划,抓好全局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工作,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以水利法律法规为核心的基本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扎扎实实开展普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工作实际制订普法宣传工作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在学习内容上结合工作实际,将水利法律法规、基本法律知识与政治理论学习穿插学习,加强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保证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二、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大力宣传水法律、法规,营造普法宣传氛围。

为增强普法宣传效果,树立全社会节约用水的法制意识,我局把开展以水利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任务,把学习宣传水利法律法规列入年度普法计划,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云南省渔洞水库保护条例》等水法律法规。通过在“世界水日”、“普法宣传日” 以及各类水法律法规新出台的有利时机 积极探索新的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力求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在宣传方法上,除了利用电视、广播媒体、宣传标语等常规方式进行宣传外,每年在宣传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通过召开座谈会、举行法律知识问答、建立水利法制专栏、送法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水法律法规活动。20__年3月22日在__县文化广场开展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制作大幅宣传布标,设立咨询台,发放水法律法规摘抄宣传单600余份。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水法制观念。 10月份又在龙树河片区举行了为期5天的《云南省渔洞水库保护条例》专项宣传活动。通过采取张贴永久性宣传标语、散发宣传资料,以及播放录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水法制观念,切实推进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进程,转变水管理模式,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今年共举行宣传活动4次,发放宣传资料3700余份,旱地龙2800包,悬挂大幅标语19幅,书写永久性标语4幅。

通过宣传,树立了全社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了水利工作的依法行政水平,在全社会形成了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行政执法与普法教育相结合

在推进水法制宣传工作中,我局还特别强调普法与执法实践相结合,努力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做到普法、执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把执法巡查工作与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不仅使防范涉及到有水事纠纷案件发生的执法工作到位,而且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做在前。提出“预防为主,发现一件、查处一件,防查并重”的口号,在处理涉及水事纠纷案件时,主动做到先对当事人和周围群众进行水法律法规的宣传,再依法进行查处,取得了查处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

四、掀起学法热潮,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法治管理水平。

1、掀起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热潮。通过学习,广大干部职工很好的掌握了这部法律的基本知识。并开展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考试,全局干部职工均考出了85分以上的好成绩。为使水利部门在防洪抢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技术指导的作用,水利局组织了防洪办、河道管理站进行防洪抢险应急人工桥搭建演练。

针对我县嘟噜大河、龙泉河、小寨河、龙树河部分堤段洪水量大、容易决堤的特点,局党组要求防洪办及河道管理站在紧急情况下以最短的时间用钢管搭建起临时桥对险情进行处置。为此,分管副局长王定基带领防洪办与河道管理站采取了边指挥、边搭桥、边协同、边保障的办法,并在桥上演练运送沙袋河防洪桩,试运作临时桥的承受能力河稳定能力,在险情发生时充分发挥临时桥的作用,以缩短应急抢险执行任务的反应时间。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了防洪抢险组织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了各级干部的防汛责任意识,为今后应对突发险情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2、强化执法责任。执法公示制、评议考核制、过错追究制等制度得到落实。结合实际,积极落实执法责任制的各项措施,做到执法权

限法定、执法内容明确、执法程序公开,有效规范了执法行为。3、落实政务公开。加大政务公开透明度,实行规范性文件公开、设立公示栏。公示办事权限、内容、程序、时限、结果及收费依据标准,简化办事手续。

经过一年来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县水利局坚持法治教育和法制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快推进依法治理进程,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局机关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通过开展水利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和局机关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明显增强,广大局机关内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在各项水利工作中较好地实现了从行政手段管理向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

二是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局机关内部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收效显著,进一步提高了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初步实现了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水行政执法人员自身的法律素质、依法办事的水平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有了较大进步。

五、“五五“普法工作的体会

1、普法工作要重在经常。普法工作是水利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作为一项经常的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督促检查,持之以恒。

2、普法工作要重在开拓。要积极探索务实开拓的普法工作机制,努力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点面结合,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常用结合,严格依法办事;坚持上下结合,努力营造氛围。要使普法工作下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要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赏心悦目、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易学、易懂、易接受,增强普法宣传效果,营造普法工作氛围。

六、“五五”普法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权利 义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步伐不断加快,依法办事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维权意识逐步增强。但是,长期以来,在对待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问题上,不少中学生包括一些成年人都在思想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他们认为:只要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就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守法好公民了。这种观点在目前仍有一定市场。实际上,这是一种把依法办事简单化的过于狭隘化的错误认识,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也是极其有害的,如果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继续大张旗鼓地普及权利义务方面的教育,势必将大大延缓我们社会主义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

关于如何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本文仅结合初中法律常识课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和权威观点以及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尝试对如何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作一浅显分析,希望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能够对此问题引起重视。

一、理解权利和义务的法理学定义是增强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思想起点和认识基础

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首先要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准确法律定义。

在法律层面上,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作为和不作为的方式取得利益。一方面,公民有权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去实践某种行为;另一方面,公民有权要求其他公民、国家机关或有关组织去做或者不做某种行为,以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实现。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区分“权利”和“权力”的差别。《现代汉语小词典》对“权利”的解释是“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对“权力”的解释是“(1)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国家权力。(2)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由此可见,“权力”着重强调政治学意义上的支配性和强制性,而“权利”则强调法律意义上的实体利益关系。

与公民权利相对应的是公民的义务,它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来看,我国公民享有人身的、家庭的、受教育的权利,享有广泛的经济、政治权利以及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等权利;同时,我国法律又规定了公民必须相应履行的各项义务。

懂得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权利观念,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既是增强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的题中之义,也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法律常识的落脚点。

二、明确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是增强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出发点

一般来说,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平等性。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表现在: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执法机关对于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

2、广泛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享受权利的主体极为广泛。我国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享有宪法所赋予的权利。第二,公民享受权利的范围极为广泛。我国公民在人身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权利和自由。

3、真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公民权利的确认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宪法规定公民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实现的基本权利;二是在公民权利的实现上,国家在法律上、制度上、物质上提供保障,使这种权利能够真正为公民所享有。

三、深入理解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的内涵是增强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关键

法律所确认的公民权利,要经过公民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来实现。公民在行为选择时,要依法行事,依法行使权利。

1、首先,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权利。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只应享受合法权利,而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否则会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其次,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规定的权利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否则,会侵害他人的权利,自己所奢求的权利也会落空。

3、再次,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公民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必须采用合法方式、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会损害他人的或国家的利益,甚至会违犯法律。

4、最后,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应该采取的正确办法,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其中包括向幽谷思念部门投诉或到执法部门控告,必要时到法院,讨会公道,扞卫权益。

总而言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不得滥用权利和自由,而应依照法律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各项自由。

四、从联系的角度把握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增强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着力点

马克思说过:“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可见,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合一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这种合一性,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比如,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对等性。公民所享受的权利,是通过公民为社会所尽的义务来确定的。如果不尽相应的义务,社会就不存在行使这种权利的条件。可见,权利和义务相伴相生,二者是对等的。公民所尽义务越多,即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所享有的权利也就越充分。

3、制约性。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自由,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受义务的制约。公民享受权利,并不是为所欲为的,而要以保证他人也同样享有这种权利为前提。权利和义务是 密切相连、彼此制约的。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既要求公民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又要求公民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那种只想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的观点和行为是错误的;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观点和行为也是错误的。公民的某些权利,如依法得到的赔偿、继承所得的份额等,公民可以放弃,但是公民的义务则是不能放弃的,是公民必须履行的。

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增强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落脚点

正确行使权利,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自觉履行义务,更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作为一个公民,必须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1、第一,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的一些行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就要积极做出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比如,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运用控告检举和正当防卫等合法有效手段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全国很多地方都已经和正在设立“见义勇为基金”,都说明公民积极去做法律所鼓励的行为是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首要表现形式。

2、第二,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义务,对公民的行为提出具体要求。对此,公民必须按法律的要求去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这就要求每一名中小学生都要按时入学,在校期间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也是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之一。

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公职人员;法律意识;预防腐败;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显示了法律在国家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而国家公职人员腐败行为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法律的认识不到位。为达到预防腐败的目的,对法律精神内涵和特征的把握以及法律意识的培育则是对所有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重要并且迫切的要求。

一、“法律”精神内涵和特征

“法律”精神内涵和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正

法律是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其维护手段。它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同等地制约着也便利着全体社会成员,是我们判断是非功过和行使赏罚的公平标准。法律中体现的公正是指“给每个人他所应得”,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普通社会成员以及某些群体的权利和自由都得到适当保护。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下不为例”“法不责众”的社会现象仍普遍存在。某些国家公职人员对腐败案例被揭发的概率、判决结果的认知会等使其做出腐败的收益大于成本的判断。正是这些腐败合理、法不责众的“安全”心理以及侥幸心理增加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而这些心理的出现又是国家公职人员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法律的公正性所在,要预防腐败就必须增强公正意识。

(二)平等

法律的平等性与普遍性表示法律规范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适用于社会全体成员,是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效的规范系统和制约手段,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倾向于把法律简单化地当作实现社会控制和政治统治的工具和手段来加以理解和运用。就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形势来看,要治理腐败现象、推进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就是要破除国家公职人员集群中固有的“权大于法”的人治观念和存在的严重的“法外特权”腐朽思想。对于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必须认识到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同志要求各级党员以及各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绝对不能突破法律权限以及逾越法律底线,摒弃特权行为,对法律心存敬畏,形成示范作用。显然这种要求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预防腐败。

(三)权利

权利意识是作为人们对权力的认知、理解和态度而存在的,是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必须认识到权力意识本身所具有的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1)认识和理解自身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价值。国家公职人员也有各种需求需要被及时有效地满足,需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这种追求是合理的,应该被尊重。(2)要掌握有效实现和捍卫这些权利的合理正当的方式。国家公职人员合理的利益追求也应该用合法的方式手段来匹配。腐败行为显然不是合法的方式选择,《刑法》中对贪污罪、、行贿罪、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等跟腐败相关的罪行有明确的处罚规定。(3)将自己自觉地行使权利的行为规范于法律之中,避免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而国家公职人员通过腐败行为来谋取私利必然是以损害、牺牲其他成员的公共利益为代价的。因此国家公职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来规避和预防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

(四)责任

公共权力原本就是属于公众所有,但是考虑到权力运行、管理的成本,所有公众不可能通过直接的方式行使自己的全部权力,于是将权力让渡给统治集团,让它代表公众行使,国家公职人员是权力的行使者,但是并不是权力的拥有者。作为国家的公职人员,让渡出来的权力的根本在于人民对权力的赋予及认可,只有符合民众利益的权力才具有合法性及合理性。某些国家公职人员没有深切地认识到自己到自己身份和职责,当他们看到企业老板、私营商户都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心理就会失衡,认为自己同样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通过腐败行为为自己谋利。但是这些国家公职人员却忽视了不同于其他人掌握的私人资源,自己手中掌握的是公共资源,用公共资源推进公共利益的实现是自己的责任。对于国家公职人员来说,除了人民的公共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种责任意识有利于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五)规则

法律本身呈现出的秩序价值和规范价值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具备规则意识。国家制定出来的法律是全社会成员达成的共识,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这就要求行政行为的形式、内容、程序等都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法律是行政作为的应有依据。由于强制性、排他性、扩张性是权力本身所固有的特点,要想使权力按正当的方式得以行使,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就为权力制定规则,使得权力的赋予、运行、监督都能够在有序的规范中运行。而法律是稳定的、客观的、可预测的规则,其为权力的正确行使提供了基本路径。因此,某些国家公职人员可能会认为自己的钱权交易行为不过是获取灰色收入的一种途径,却没意识到腐败行为是违背规则的。因此国家公职人员必须树立规则意识,预防越轨的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培养国家公职人员法律意识的途径

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必须要受到控制和治理,但是也更需要预防。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揭示出其对“法律”的包括公正、平等、权利、责任、规则在内的精神内涵和特征的把握不到位的情况,为达到预防腐败的目标笔者提出培育国家公职人员法律意识的可操作性建议。

(一)科学立法是前提

培养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必依。我国反腐败的相关法律规定,多数都是以刑法、公务员法等部门法或党和政府的政策性文件的形式加以呈现。在我国一整套健全完备的反腐败法律体系并没有建成。除此之外这些制度设计过于短视,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集中暴力式、运动式的反腐政策法规,不仅缺乏长远性而且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同质性和重复性,这样必然不利于法律意识的培育。因此国家制定现行法律一定要避免先前法律的滞后、低效、零散,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缺点,通过法律的设计和创新来构建反腐的制度基础,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为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工作搭建一个有效的机制和平台。具体来说就是在我们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背景之下,实现立法的科学有序、提高立法质量水平,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以降低执法的成本代价,让更加科学完善的法律走进现实生活,培育法律意识,成为行为指导,避免腐败行为的出现。

(二)树立法律信仰是根本

国家公职人员法律意识薄弱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法律的信任和依赖程度不高,没有把法律作为行为处事的最高指导原则和终极价值追求,因此才会在一些涉及自身利益的特殊情况下,做出违背法律规定的腐败行为。因此培育国家公职人员法律意识的根本是要树立法律信仰。每个人都要从内心认同法律秩序所蕴含的伦理价值,并对此形成忠诚的信仰。只有将法律作为一种精神信仰,才能将法治形成正确的心态,才会在每时每刻都用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来考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这种对法律的信心和认同感是培养法律意识的根本,否则所有的法律文本就只能束之高阁,而不能走进国家公职人员心中,不能有效的约束他们的行为,也就无法有效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改进法法律教育方式是路径

要培育、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就要在制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引进激励机制,使拥有更高法律意识的公职人员能够从中获益,这样就为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行事,预防破坏法律原则的腐败行为提供了动力。例如国家可以从细节上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机制,将法治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重视选用并且提拔法律意识强、法律知识丰富、法律素质高、坚持依法行政的优秀工作人员,加大法律意识强的公职人员之间的交流力度,并且在成员群体中形成示范和榜样作用,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使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成为国家公职人员主动、自觉的选择。这种正向的激励引导机制会使国家公职人员把自身置于现行法律制度之下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预防腐败行为。

(四)转变普法重点是重要内容

经过多年来的普法工作开展,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观念有所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普及法律的效果也显而易见。但是普法工作的继续深入有效开展就必须将工作重点从普法读物等法制宣传资料的发放和法律条文知识的灌输以及普法考试等考量干部法律素质转移到法律意识的培育、法律精神的传播,引导国家公职人员逐步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同时在培养国家公职人员法律意识的同时,必须注重长效工作,倡导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坚持将普法工作开展成为持之以恒的系统性工程,才会使国家公职人员法律意识的培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国家公职人员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以预防腐败行为。

(五)责任终身追究制是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权力期权行为由于可以使腐败行为分化为“事前”以及“事后”等方式,这些腐败的新形式由于极具隐蔽性和使权钱实际交易的时间周期拉长,较传统的腐败手段更高明和难以查处,给监督和惩治腐败行为都带来了难度。于是一些官员多年前的腐败行为很可能就会被淡化,或者由于追查的成本太高,甚至是当初的腐败行为是为了部门利益的集体决策,就不被追究责任,而使某些国家公职人员法治意识淡薄,违法操作行为频繁。但是如果国家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无论国家公职人员经历了怎样的岗位和职务变动,甚至是在退休后发现存在腐败问题的,都要通过倒查的途径追究他的责任。并且要及时对责任追究方面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增强责任终身制的警示作用和威慑力。这种责任终身制的倒逼机制显然可以促进国家公职人员能够减少“免责”“卸责”的侥幸心理,提高法律意识,有效预防腐败。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工作的开展,提高和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必然可以有效地预防腐败,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