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分析

时间:2022-01-04 04:29:28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分析

摘要:经济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的管理成效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收入高低与盈利亏损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反腐工作的深入推广,人们对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愈来愈关注和重视。为了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透明度,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文将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分析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经济基础的支柱之一,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经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缓慢和稳定。实际上,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已存在着各种难题急需我们去解决。不断重视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的管理,将经济管理作为事业单位日常管理的工作重点,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难题,规范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促使我国事业单位能稳步、健康地发展。

1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管理的意义

事业单位作为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机构,其主要财政来源于政府拨款和扶持,所以事业单位运营的资本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只有提高对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的管理水平,不断整合事业单位的有限资本进行合理分配,让有限的资本发挥最大的价值,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收益水平。由此可见,对事业单位经济行为进行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降低事业单位运营成本

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的管理与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对经济行为进行管理是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将资金的应用价值良好地展现出来,使事业单位收益达到最大化。另外,对经济行为进行严格地管理,才能遏制住事业单位内部铺张浪费、资金混乱的现象;才能制止住事业单位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的风气,使国家每一分资金都用到实处,也可以有效降低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和生产成本。

1.2对事业单位经济进行管理是市场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只有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部分,对其进行管理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反过来说,对事业单位经济进行管理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如此,才能体现出事业单位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1.3减轻我国财政负担

事业单位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拨款支撑的,大部分开支都是由我国财政资金负担的。如果事业单位不能达到盈利的话,其运行会给我国财政带来很大的负担和压力。通过对事业单位经济行为进行管理,对其资金的运行进行严格的约束和规范,实现国家资金的利益最大化和最大的社会效益,减轻我国的财政负担,从而保障我国财政经济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作人员经济管理素质不高

受我国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照的是公务员编制体系。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统一招考的方式进入单位的,招考的方式采取的是笔试加面试的方法进行的。这种招考方式主要侧重于对应聘人员的理论知识考核,对应聘者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会计专业水平考核却没有那么重视。因此,导致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者无法及时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满足经济管理工作的要求,导致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水平整体偏低。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者对经济工作认识存在偏差,会比较重视账目管理和财务的审核,对资本的预算、规划和单位成本控制却鲜有涉及。有些单位对经济工作的管理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导致经济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这样的经济管理方式是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

2.2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

健全、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对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目前不少事业单位开始逐渐重视起对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的管理。但是,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一直还存在缺失。事业单位对经济行为管理的规范比较流于形式,没有结合单位发展的实情来制定,也没有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的普及进行重视。正因为没有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和严格的规范制度,导致经济行为的过程无法得到有效地引导和约束。所以才导致了事业单位贪污受贿的风气弥漫,致使国家财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2.3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随着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事业单位也会有亏损的情况发生,也存在破产的危险。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运营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目前在我国事业单位当中,大部分管理者都比较缺乏对单位资金管理的风险意识,认为只要依靠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进行经济行为就行,缺乏对事业单位资金的资金预算、风险把控等相关管理。

3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效率的有效建议分析

3.1加强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

对事业单位经济行为进行改善时,应该要清楚地明白加强经济行为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意义。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树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重视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减少事业单位运作中的生产成本或把控好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从而使事业单位资金发挥出最大利益化,保障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将事业单位的贪污之风遏制在摇篮之中。注重对经济管理人员会计财务知识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水平,使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3.2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强化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督力度,对管理工作人员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从而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时,应该根据事业单位具体经营情况和地区政策制度来建设,不能脱离实践来搞理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事后机制也要不断地建立起来,对经济行为管理工作开展较好的员工应该予以物质奖励或者是精神奖励,从而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鼓励员工正确、合法的实行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财产。对不依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违法、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要予以严厉的惩罚,从而控制住事业单位内部不合理的损耗,帮助员工树立经济管理内部控制的意识。

3.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开展的依据和基础,也是经济行为实行的初始阶段。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其经济行为的管理,就必须要提高其财务预算的管理水平。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和具体要求,全面、科学、合理地制定财务预算规划,对事业单位内部的专款专用项目实行重点监控,避免项目自己挪用、占用的现象出现。也应该不断拓宽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的拨款来支撑运作,应该在我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原有的资金资本,进行合理、合法的投资和盈利,扩充事业单位的活动资金,从而减少我国财政的负担和压力。

3.4强化事业单位风控意识

由于市场竞争导致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运营风险,经济管理工作中应该向其他企业学习,抱有居安思危的精神,不断增强事业单位的风险控制意识,强化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财政风险控制意识,提高管理工作人员对经济行为中不良财政的风险应变能力,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管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市场的不断发展也使经济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为了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我们应该对这些经济管理问题迎难而上,从创新的角度去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管理水平。

作者:王韵华 单位:威海市公路管理局高等级公路管理处

参考文献:

[1]曹春梅.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建议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11).

[2]王震.浅谈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策略[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2).

[3]郑兴碧.浅谈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

[4]包瑞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分析与改进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