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园区环保管理方式探讨

时间:2022-08-17 10:12:03

石化园区环保管理方式探讨

摘要: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区自建设以来,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在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压力日益增加,环保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摸清环保管理方面的问题,转变管理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转变;石化园区;环保管理;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在主要目标任务中取消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而是对环境质量改善。从强调“总量”到强调“质量”,不只是提法上的一字之变,更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工作思路的转变,环境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推动绿色发展,核心是形成内生动力机制,关键是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履行环保职责,把绿色发展转化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执政观、政绩观和实践观,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并落实到各项工作部署中。因此,深入剖析石化园区在环境保护、规范园区建设等方面现状的不足,紧密结合园区发展的方向,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全面提升园区环保管理水平,推进绿色化工园区建设,保证石化园区的可持续发展。[1]

1惠州大亚湾石化区概况

惠州大亚湾石化区是广东省五个重点发展石化基地之一,以大炼油、大乙烯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芳烃下游产业链、碳二下游产业链、碳三下游产业链、碳四下游及炼化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链以及精细化工专业化学品五大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之间互相耦合,形成资源利用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的石化产业群落。2002年11月,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的第一个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在园区内奠基,于2006年3月正式投产运行;2007年2月,中海油1200万吨/年炼油及其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并于2009年3月投产运行。在中海壳牌和中海油炼油及乙烯项目带动下,截止2014年12月,大亚湾石化区内企业已达39家。

2园区环保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2.1产业链及产业布局

2.1.1问题

园区内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石油加工、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涂料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等行业中,除此之外,还包括配套的工业气体企业,化工仓储企业等。由于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特别是两大龙头项目之一的中海油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2009年才投产,目前园区石化产业链完善程度还较低,终端产品中高端化、专用化、精细化产品所占比例偏低,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废物代谢产业链及副产品利用产业链仍有待进一步挖掘,现有石化产业链完善程度仍有待提高。中海壳牌和中海油公司的化工中间产品(烃类、醇类等)被石化园区中下游企业利用的均低于其销售总量的50%,预计中海油炼化二期投产后,中间产品总量将增加150万吨/年左右,届时园区对中间产品资源消化能力不足问题将更加突出。由于园区已入驻部分企业与石化园区中上游企业物料梯级关系不大,且园区内中下游企业对中间化工品利用能力有限,两大龙头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中间产品通过码头和陆路外输,一方面增大了石化园区内危险化学品的运输风险,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石化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2.1.2建议

从宏观规划层次设计和耦合大亚湾石化区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园区下游产业链,积极引入补链产业和静脉产业,拓展和优化石化园区行业内部以及行业间的产品代谢链和废物代谢链,对于不属于产业链的项目(公共服务项目除外)应严格项目准入。积极引进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预处理等项目,优先引入单位产品能耗低、附加值较高的精细化工项目,建立大亚湾石化园区产品、副产品、固体废物等信息交流平台,整合大亚湾石化园区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需求,鼓励企业间加强各种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污泥等)、蒸汽、中水、产品、副产品等回收利用和梯级利用,充分发挥石化园区一体化优势,实现园区上游物料与园区下游需求充分对接,构建石化园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降低污染物排放和区域环境风险。

2.2环境敏感点

2.2.1问题

随着城镇化和石化区的不断发展,石化园区边界与城镇界线间距日趋缩小,大量工业企业建成投运与周边居民不断提高的居住环境要求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2.2.2建议

合理规划入园项目,靠近城镇一侧应优先布设无异味产生、环境风险小的中下游产品、非危化品仓储类、市政配套服务类项目,避免新增边界污染源和风险源。合理控制园区周边发展用地定位,保持现有规模,不再新建居住小区等环境敏感点。

2.3风险防范与应急

2.3.1问题

经过了2010年7月24日中海油焦化原料罐着火事故、2011年7月11日中海油重整生成油塔底泵泄露着火事故、2012年5月28日兴达石化公司储罐失火等事故,综合分析了应急处理情况及结果,发现园区环境风险管理平台建设水平有待提高,政府和园区企业应急能力物质储备有待进一步整合,区域风险联动有待进一步拓展。

2.3.2建议

环境风险应急能力建设按社会储备为主。政府补充为辅、统一调度原则,统筹和整合园区企业和社会化专职应急救援处置队伍储备的应急物质和应急救援力量,提高区域环境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解决政府环境应急救援力量不足的问题。鼓励园区企业加强环境风险应急联动和互救互助,企业实行差异化和互补化的应急救援物质配备。加强各类事故应急联动演练,不断提升企业应急处置实战能力,检验应急响应和应急措施的有效性,相应改进区域和企业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的实效性。

2.4公众参与

2.4.1问题

园区内部分企业生产的异味扰民时有发生,尤其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条件下。部分公众对石化园区的投诉不利于其生态形象的提升和长远的发展。

2.4.2建议

政府通过便于公众知悉的渠道,定期环境质量公报。建立对石化园区各企业开展环境行为信用评价体系,定期在公众媒体上公布评估结果,同时可考虑将评估结果与信贷和土地优惠、返税等政策相结合,调动企业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改善环保管理积极性,降低公众投诉量。

3其他建议

3.1提高园区准入要求

未来园区引进的项目可考虑以下准入要求:(1)清洁生产达须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2)符合园区产业链规划,优先引入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项目,完善园区补链产业和静脉产业。(3)严格控制排放恶臭物质、持久性污染物、重金属的企业进入;限制耗水量大、能耗高的企业进入;使用清洁能源,限制其它燃煤、燃油锅炉的建设;无组织排放需进行控制和有效处理,处理率>90%且无组织管理水平符合行业或地方相关标准、法规等最严要求;有组织污染物排放符合行业或地方相关标准、法规等最严要求。(4)存在剧毒、难降解的项目限制入园。

3.2建立环保信息综合数据库

建立地方环保信息综合平台,将各环境要素长期监测数据、污染源监测数据、敏感点分布信息、企业环保管理情况、区域环境应急风险物质配备情况、地方政府环保管理要求等相关信息集成到大数据系统中,实现环保信息的电子化与网络化,及时有效掌握各类环保信息的动态变化,为未来提升环保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平台基础。

3.3建立考核评估体系

根据各类环境保护和风险防控规划、方案、实施计划等列出的实施内容和任务安排,将责任落实到各区域部门各负责人身上,同时建立和形成完善的责任落实的评估与考核体系,落实区域环保管理和环境风险防控管理的目标责任制。

3.4加强环保宣传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关键是要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根据不同层次和对象的心理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使宣传内容入脑入耳。可以把宣传教育对象分成几个层次:一是领导决策层,对他们要重点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导他们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环境问题,增强环境忧患意识;二是企业管理层,要着重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教育,使他们明确哪种做法是允许的,哪种是不允许的;三是社会公众层,要运用简洁明快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石化环保的科学常识和基本知识;四是环保队伍层,要大力弘扬敬业精神,增强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自觉献身于伟大的事业之中。[2]

4结语

严峻的环境形势和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的期盼,迫切要求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随着石化园区的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问题呈现,只有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转变和调整管理方式,才能确保园区更有序健康地发展。

作者:李蔚静 单位: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1]陈瑞峰,魏珣,曲风臣.提升化学工业安全环保与园区建设管理水平[J].化学工业,2012,30(10):1-10.

[2]孙炜东.对强化环境管理的全方位思考[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6,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