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专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3:22

石化专业论文

石化专业论文范文篇1

一、“四服务一加强”建设思路及措施

在知识经济时代,互信、融洽的知识分享模式,是推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实现知识增值的快捷途径。长炼“知识管理系统”,尝试将工作与信息化时代特色融合,创建有利于为企业科技人员服务、有利于为企业发展服务、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有利于促进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的新载体,加强显性知识管理,聚焦石化行业,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各类信息的“同期声”,发挥中国石化长炼科学技术协会的资源管理优势,解决企业科协活动经费不足、科技人员工作负荷重、参加企业科协活动时间难以保证等问题,搭建在线知识交流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创新思维,激活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热情。结合平台建设思路,采取七项措施推进“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一是以“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创新思维”为主线,平台建设实施主体由长炼科协做,集中开发了知识管理系统,创建网上知识论坛,构建在线交流平台。二是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知识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开发及应用的重视程度,并亲自参与知识交流活动和对外推介。三是设立知识论坛秘书组,负责知识论坛日常管理工作,邀请优秀专家担任论坛版主,组织并带动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知识论坛。四是建立了一系列知识管理系统相关管理办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与补充。五是通过媒体宣传与面对面的交流,推广知识论坛的应用,动员科技人员挤时间主动参与知识论坛活动,贡献知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通过知识论坛交流互动,探索解决方案,形成有价值的知识点。六是每月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例会,在每季度工作例会上总结表彰,评选出知识管理系统的“论坛之星”和论坛精华贴。定期编辑出版《知识管理简报》,进行论坛讲评,引导论坛的健康交流。及时总结、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探索方法、制定对策、持续改进。七是对会员进行注册登记、分级管理,形成知识共享、交流互动的组织体系。

二、“长炼知识管理系统”

从2006年起以建设“知识论坛”为起点,筹划创建企业科技思想库——“长炼知识管理系统”(如图示),作为学术、技术、经验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通过知识论坛,科技人员既可以进行专业探讨,也可以跨专业交流,以发帖、回帖方式,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并探讨有关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这种与优化生产、攻坚破难紧密相关的探讨,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4年将群众性的科技创新“讲比”活动与创新方法网络培训功能模块搬到了知识管理系统上,形成了以知识管理为平台,动态“讲比”课题为载体,创新方法为工具的科技人员之家服务企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新模式。(一)知识管理系统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知识支撑。在“知识库”设立“论坛精华库”,对“知识论坛”中的科技知识、科学思想进行了保存和沉淀;设立“专家黄页”,收录专家信息,为专家和会员通过“知识论坛”和“知识问答”两种途径实现在线交流和探讨提供了便利;收纳了具有长炼特色的石化科技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13个知识库;设立“创新方法网络培训”功能模块,并设置自选订阅功能,帮助会员订阅学习;设立“长炼科技论坛”论文库,将历届论坛中具有较高质量的论文输入库中保存,方便查阅使用。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了企业科技知识的采集、检索、共享等功能,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知识支撑。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论坛”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论坛作为科技人员之间无级别交流、无障碍交流的通道,贴近公司生产经营与发展,是各个专业领域展现智慧的平台,成为“网上科技人员之家”。(二)知识论坛——企业科技进步的动态思想库。知识管理系统上的“知识论坛”现有专业学组24个。论坛分三大版块九个交流区,即:炼油、化工、工程与设备、安全环保、企业管理、信息技术、油品储运、科普与生活交流区。各专业技术学组成员无论在哪个版块提交主题、跟贴,都能实现个人积分、学组和单位积分的同步增长。论坛鼓励各专业学组成员不受版块限制,跨版块、跨专业发帖和交流,对于跨学组参与的专业讨论和有益指导,特别是对求助帖跨专业学组、版块的有效解答,论坛会给予一定积分奖励,并作为“论坛之星”评选依据之一。到2017年12月15日为止,论坛已有4165名会员注册。累计主题47563个,累计参与149151人次。

三、知识管理系统创新应用服务模式

石化专业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地区石化销售公司面临着新的风险,如原料成本增加、行业间严峻的竞争等,在系统地分析国内石化产品销售风险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地区石化销售公司的销售对策措施,可以为地区石化销售公司控制销售风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石化行业在生产能力、产量、品种和技术水平上都已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8年中国石油和石化工业按照上下游、内外贸和产销一体化的原则,完成了行业资产重组,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各地区石化销售公司划转两大集团公司后,进一步强化了集团公司的产销一体化优势,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石化产品批发、零售网络。

一、目前国内石化产品市场销售的主要风险

原料成本增加递延风险

随着全球石油需求加大、恐怖主义威胁、地区冲突等因素加剧,世界油价迅速提高。随着油价上涨,对以石油、天然气为加工原料的石油化工行业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会导致石化行业运行成本提高,石化产品大幅提高销售价格,增加石化销售公司的销售难度。

国际知名油公司、国内同行业的竞争风险

目前,国内石化产品主要由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公司批发销售。随着近几年该领域的市场开放度的增加,除了国家明文规定不允许的经营者外,凡符合工商管理规定的都可以经营,尤其是国际知名油公司,如BP、埃克森、壳牌、道达尔等。国际知名油公司在销售产品种类、档次、资金、设备、管理技术方面都明显优于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终端销售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国内民营石化销售公司也采取了较为灵活的营销手段,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度。

地区石化销售公司为了规避或减低市场销售风险的影响,必须采取有针对的措施,优化销售管理,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二、主要对策、措施

督促生产企业扩大产品种类,提高产品档次

以合成树脂为例,在中国合成树脂消费中,五大通用树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AS)的使用占绝大多数,超过90%。但是,国内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超过50%。这表明,对于国内新增需求所形成的市场,国内厂家很难挤占,说明了国内生产的合成树脂质量和品种牌号不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国内生产的合成树脂除品种牌号外,专用料产量仅为总产量的13%,80%需要进口,至今不能生产汽车、家电等高档专用料。因此,销售公司应及时把相关市场需求反馈给生产企业,共同发展、壮大高附加值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的比例提升销售产品的种类及其档次。

完善销售流程,强化销售队伍管理

通过学习同行企业经验,以及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理顺营销流程,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和销售行为;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销售网络,明确高效市场、次要市场和补充市场,深层次、多方位地做好销售工作,防范产品可能发生的堵库风险。

强化重点区域市场占有率。以中石油东北销售公司为例,销售半径可辐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其他地区,但高效市场应是半径最短的东北地区,其次为华北地区。因此,要合理配置资源,销售计划量有针对性地向东北和华北用户倾斜;二是要利用价格杠杆,适时缩小区域价差,价格向高效市场倾斜,减少高效市场外的销售量,争夺和吸引高效市场的核心用户,提高高效市场占有率。

三、针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及反馈

重点关注石化产品市场变化,加强与客户沟通,根据产品市场变化情况,决定装置开停车安排和产品品种产量安排,提前做好总量平衡,通过合理安排产品销售资源流向,确保主要市场、主要客户不丢失;

作到价格贴近市场。及时修正、分解工作任务和营销指标,以坚持“价格紧贴市场,低库存运行”为基本原则,实现以日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时间进度控制任务指标的完成;

通过推行前沿库销售模式,通过前沿信息的及时反馈,做出对市场的快捷反应,并以前沿库销售作为营销手段和策略的补充,实现市场调剂和资源缓冲的作用,灵活了销售形式,减轻了公司本部的销售压力。

四、强化客户和分销商的管理

要采取向油品、塑料、化纤、化工等领域大客户倾斜的销售策略。当资源量不足时,应优先供应长期、稳定的大客户,这样既能保证大客户生产需求的连续性,又能确保公司用户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要与大客户树立牢固的合作意识,与其建立直线的供求关系,确保工业大客户的直购率达100%。

为用户提供优质快捷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要加大市场的开发力度,主动收集下游终端用户信息,积极吸纳新的用户,加强对中、小工业用户的服务意识,拉近与各层次终端用户的距离,从而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局面,提高终端用户比例,确保产品直供率的稳步提高。推行客户、分销商积分授牌制,对公司全部客户、分销商逐月、逐季进行考核打分,并将分数情况与销售策略和政策的实施相结合,及时将打分结果通知客户、分销商,实现两者之间销售关系的通明化,加强了与优质客户、分销商的稳定合作关系。强化进出管理,对分销商的实力不适应企业产品销售条件、分销商的地理位置不好、各分销商之间不能协调甚至相互倾轧等其他违约操作时,应淘汰其分销资格。

通过严格的财务管理,规避分销商恶意拖欠和侵占货款、分销商因经营发生困难而无力支持等货款回收风险。主要表现有。

五、加强绩效考核管理

结合各地区公司的考核办法和要求,对各分公司(部门)进行相应的考核、打分,并每月予以通报。通过量化考核,激励营销人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多想办法、多走市场、多与客户交流、把考核作为动力,进一步创新营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六、树立品牌效应

加强技术服务、销售服务及客户联系,以电话访谈、走访用户等形式跟踪用户,及时搜集、整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好各种商务纠纷,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实现销售渠道的畅通。

加大对下游新建生产企业的技术服务,在全国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服务网络,牢牢地控制住市场新增的下游企业。

及时组织客户座谈会和新产品推介会,面对市场的波动,价格的频繁变化,双方达成了共识、增强了信赖,巩固了合作的基础。

在刊物、行业出版物上刊登企业形象、产品的平面广告;以赞助形式,在国内、国际主要网球、排球、篮球等赛事上现场广告,通过媒体的电视传播进行宣传;在主要交通枢纽及产品交易市场了户外路牌广告和屋顶广告;参加国际及国内影响大、知名度高的展览会,通过搭建展台,展示企业能力和形象。通过平面、户外广告与媒体广告相结合,直接与间接推介相融合的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了企业形象,推介了产品,树立企业品牌的市场效应。

结语

通过对国内石化产品市场销售的主要风险辨识,本文分析了地区石化销售公司存在的主要销售风险,并提出了销售风险对策措施。各地区石化销售公司可以借鉴本文提出的销售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控制销售风险,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并为国内石化销售行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丰胜.国际石油石化公司营销业务发展战略浅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1,(08).

[2]韩玉琴.西北中油企业成品油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

石化专业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化学类;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目标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除了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还需要具备发现、分析和综合性的解决复杂化学和化学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家国情怀和国际化视野,能在化学、化工、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领军人才的能力并敢于担当。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本科四年学生学习实践创新能力的检验[1]。本科毕业设计能够有序、高质量的进行,需要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然而,在近五年的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发现,在学校教学改革过程中,对毕业设计(论文)虽然一直在持续改进,但在化学类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并不乐观,学生和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管理效果不理想,设计和论文质量不高[2]。化学类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与其他专业不同,需要学生大量阅读文献、跟导师讨论后确定实验方案,并长时间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数据分析并撰写论文。整个过程需要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全程参与[3]。学生需要积极思考,根据教师任务书设计实验方案,阅读文献,翻译文献,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并分析数据,撰写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和毕业论文撰写并答辩。教师需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并未学生提供实验平台,为学生购买仪器、试剂,付测试费,为学生下达任务书,对学生的论文翻译、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修改,并评阅其他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1~2篇。毕业设计管理人员需要及时通知教师上报课题、对课题进行审核、组织学生和教师双选,设定开题报告、论文翻译、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的截止时间,并在截止日期之前督促教师和学生完成相应工作,最后整理归档毕业设计(论文)所有资料。以上环节,若果有一方不配合,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进程将会被限制[4]。根据近五年化学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借鉴其他院校和专业在毕业设计(论文)上的新举措,提出一些改进本科毕业设计的建议措施。

1现阶段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首先是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不够重视。毕业设计安排在四年制学习第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区别于以往的集中教学和课堂教学,毕业设计是一学生一导师。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每天监督指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所以部分学生思想松散,认为毕业设计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的进入实验室,甚至认为毕业设计(论文)就是走形式。再加上部分学籍有异动的学生本身就经常拖沓,其他学生也效仿拖延,浪费了做毕业设计(论文)大量宝贵的时间。其次是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研究生复试和学籍异动生的重修补考冲突。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学期也是毕业择业的高峰期,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实习[5];考研复试也在三月底四月初进行,近几年复试的权重也越来越大,学生非常重视,也就忽略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进程。再有就是毕业设计(论文)中表现出的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外文阅读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强,直接用研究生的部分数据,避难就易,只求通过等问题。(2)教师方面目前,高校的多数教师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繁重,部分教师还承担产业研发工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时间偏少,精力投入不够。也有部分教师觉得知道本科毕业设计有困难,一是觉得本科毕业设计耗时耗力,工作量却很少;另外,本科生进实验室时间较短,很难出成果,科研实验室本身就比较拥挤,还要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试剂、仪器,花费精力为本科生修改论文。也有部分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评审等程序不够严格,对于平时表现不积极如很少进实验室的学生也予以通过并在导师评分时打出高分,影响了其他导师所指导学生积极性。也有部分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中后期才发现学生学习、毕业设计存在困难,到了毕业设计(论文)截止日期学生的相关工作迟迟无法完成,教师只能请研究生帮忙,争取让学生顺利毕业,但是其实内心多有不满,在下一年毕业设计课题申报时不肯再指导本科生。(3)管理方面学院对于教师指导学生缺乏有力的奖惩措施,对教师是否填报毕业设计课题,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业务明确说法,根据教师意愿自愿填报。学校对于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认定为仅仅相当于一片科研论文通讯作者的1/5,学院层面也缺乏鼓励措施。另外,对学生也没有提出明确具体要求,缺乏对毕业设计提出全面的质量要求和合理的成绩评定办法。指导教师多数情况对学生没有要求,缺少过程性监督检查。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过于宽松,分析2015年之前三年的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可知,共有200多名学生做本科毕业设计,除一位同学自愿放弃外,其他同学的毕业设计全部通过。由于学院不够重视,毕业设计线上管理操作基本由毕业设计秘书一个人完成,包括需要进行质量把关的开题报告的审核评价和毕业设计答辩的意见录入等重要环节。由于毕业设计秘书工作量大,对单个学生的情况无法全面掌控,评价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另外,目前毕业设计由导师打分(40%),评阅教师打分(20%),答辩小组打分(40%),大部分分数权限在教师手里,教师给自己学生分数都在35分以上,答辩小组打分也比较中庸,拉不开成绩看,所以学生总成绩缺乏一定的客观性。

2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和成效

从2015年期起,鉴于化学类毕业设计(论文)(论文)的现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1)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人数较少,生师比小于1∶1,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本科生导师,为本科生定制并发放实验记录本,实现学生从大一开始接受导师一对一指导,接触科研前沿信息,培养专业兴趣,通过导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新训练计划等实现大学四年科研连贯性。学生经过前三年的积累,完成了对所学专业和所做的科研项目的深入了解,并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素材,对毕业设计(论文)消除了恐惧感,对于毕业设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构思,能够更好地开展毕业论文。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了解学科前沿信息,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通过不断地构思和践行研究方向的实验方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近几年,学校和学院对本科生教学和本科生培养越来越重视,学校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毕业设计等环节,学院每年为本科生导师单独划分工作量,学生在本科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或者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导师有相应的工作量奖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2)实施本科毕业东南大学从2015年开始全面实施本科生毕业,并提供知网和维普系统供学生使用。达不到院系要求的比例要求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学生为了能够顺利参加答辩,提前开始毕业论文的撰写,文献综述部分也更加仔细的阅读、分析、总结。通过实施,让学生认识到学术不端的严重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3)学校和学院层面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东南大学2017年出台了《东南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从选题、成果形式、指导教师的职责与作用、对学生的要求、答辩、成绩评定等方面具体规范了毕业设计(论文),并且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导师的工作量,对于获得院级、校级和省级毕业设计(论文)的导师额外奖励工作量,对学生和导师提出了更加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学院安排专门的老师负责管理毕业设计相关事宜,根据工作计划及时提醒学生、指导教师和系主任完成相关流程,加强过程性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以上政策的实施,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和国际化视野都得到了提升。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近三年共有225名学生参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两项,省级优秀毕业设计团队一项,校级优秀毕业论文6项,院级优秀毕业论文45篇。基于本科毕业论文以第一作者在JACS、AM等国际期刊10篇,以第一完成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取得突出成果。毕业生毕业后,50%以上到国内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到国外一流大学出国深造率超10%,其他学生进入到中国石化、金陵石化、南京朗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3结语

提高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需要学校、学院从各方面为导师和学生提供制度保障,提高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渗透到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去,持续不断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和研究,从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有获得荣誉感和满足感,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大学四年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通过化学类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性训练,使学生能够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勇于创新,引领未来,具有成为领军人才的潜力,实现化学类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华南,李芬,曹小华,等.化工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索[J].广州化工,2020,48(16):203-212.

[2]陈旭升,刘中美,周丽,等.依托科研课题探索和实践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8,9(38):140-142.

[3]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4]华宇鹏,孟根其其格.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5(10):143-144.

石化专业论文范文篇4

一、组织技术交流

年,在召开换届会议的同时,举办了“年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交流会在西安中国华陆工程公司的华陆园宾馆召开。来自全国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包括了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化工、石化、石油、冶金、机械、电子、电力、轻工、核工业等工业系统的设计院、所、大型厂矿企业以及水处理设备、器材生产企业等余个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张晓健教授为大会致辞。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袁经勇副总经理为大会致开幕词。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全国工业给水排水界的一次盛会。交流会编辑出版了论文集,论文内容涉及供水系统、循环冷却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废水处理与回用、消防技术、水处理药剂、新材料、新设备等领域。经到会的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民主评选,选出篇优秀论文,并向获奖者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

这次会议采取大会交流、小会讨论、现场参观的方式交流各工业系统给水排水处理的新技术、好经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中国化工污染控制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环保局、国家计委专家顾问毛悌和先生、我们的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刘俊新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沈鸿澧教授以及中石化水处理中心主任李本高教授等位专家就目前水处理行业中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在大会上作了专题报告。这次交流会还组织参观了中国华陆工程公司设计的渭河化肥厂、参观了国内知名的陕西鼓风机(集团)公司。对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说,参观这两个企业是一次极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年月日日,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配合全国化工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在宁波市金鼎宾馆举办了“庆祝全国化工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四十周年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工业系统设计院、所、大型厂矿企业以及水处理设备、器材生产企业的代表约人。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陈蔚常务副秘书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大会特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资源司节水处的谢极处长到会,就目前工业节水工作做了专题报告。大会还邀请了有关专家,就目前水处理领域的污水回用、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来自台湾巨迈公司的罗基煌先生介绍了台湾工业节水的情况。全球最大的膜制造企业美国陶氏公司专题介绍了水处理膜的发展及应用现状。我们的委员蔡邦肖研究员作了海水综合利用的专题报告,吴俊奇委员所在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作了雨水的利用研究的报告,刘俊新副主任委员所在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大会作了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代表们认为,在国内水处理方面的交流会中,此次会议的代表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理论水平之高是不多见的,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技术交流会。

每一次大型技术交流会的举办都与委员们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委员们不仅在技术内容上给委员会以支持,在会务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例如,每次大型技术交流会的会议摄像工作都是由崔海波委员承担但的,为每次会议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每一次大型技术交流会的举办也与我们的团体会员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例如浙江联丰集团,凡是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会议他们都给予资助,他们在参与学术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回过头来再来支持委员会的学术活动。我们这次会议同样得到了武汉凯迪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

二、出版学术刊物

《工业用水与废水》是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会刊。《工业用水与废水》以其报道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信息的及时性、兼具学术性和信息性、准确性以及编辑的高质量而受到广大给排水工作者的好评。《工业用水与废水》是年由《化工给排水设计》更名为《工业用水与废水》,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年就先后获得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库规范》优秀奖、安徽省期刊评比三等奖。目前杂志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被美国的《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收录。这几年杂志处于一个稳定成长期,杂志的稿源非常丰富,退稿率达,丰富的稿源保证了杂志的高质量。

在杂志编辑过程中,凡是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委员投来的稿件,我们都在出版时间或版面费方面给予优惠或减免。在杂志稿件的审查确定中,刘俊新等委员给予《工业用水与废水》杂志极大的帮助。于水利、于萍、余承烈等委员也非常关心《工业用水与废水》杂志,尤其是余承烈委员不仅自己注意总结工作中的经验,还带领、指导本单位的同志写论文,在他的带领下,陕西铝厂总结了很多带有氧化铝厂特色的水处理方面的经验。

《水工业信息》是年我站主办的一份内部参考资料。目前水处理是一个热门技术,但水处理又属于边缘科学,水处理方面的论文散布于各行各业的期刊杂志,其中也有些是真伪难辩的内容。我们的给排水技术人员没有条件,也没有时间阅读所有给排水方面的科技论文,而这正是我们所能做得到的。我们对散布于各报刊的给排水技术、设备的报道进行再加工,对信息资料进行重新整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编辑出《水工业信息》,按时寄送给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技术委员以及团体会员单位,使大家能够及时、快速地了解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很多给排水技术人员都说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这项工作得到了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化工部第三设计院)的大力支持,其中的资料摘录工作都是由东华工程公司的水处理技术人员在大量的水处理论文中筛选、浓缩加工的,浓缩了国内近期公开发表的以上的水处理技术信息。

秘书处按时向委员们和团体会员寄送《工业用水与废水》杂志、《水工业信息》和其他的给排水技术资料,例如《给排水技术动态》,为委员们做好技术后勤工作。

寻找服务空间

给排水或水处理是一门边缘科学,国内各类给排水和水处理类的学术或群众性的团体非常多,但是这些机构的活动大都停留在一种浅层次的技术交流,如何深化委员会的工作,如何寻找新的服务空间,搭建新的服务平台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上届技术委员会上我们就对深化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今年终于将此设想付诸实际。经过近两年的策划,××年月日日,委员会在烟台召开了成立冷却塔研究会的筹备会,××年月日月日,委员会在扬州召开了冷却塔研究会成立暨技术交流大会。在中国市场上活跃的国内外冷却塔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有关设计院、工厂企业的近位代表齐聚古城扬州,共同交流了冷却塔的研究、设计、生产、使用中的技术问题。国内从事冷却塔技术研究的知名专家全部莅临成立大会。像这样专业的、高水平的冷却塔技术研讨会议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举办,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与会代表对这次会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实现了国内几代冷却塔工作者的共同心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冷却塔技术交流的平台。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的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王大哲教授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赵顺安主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王大哲教授,虽年逾花甲,为冷却塔研究会的成立不辞辛苦,做了很多过细的工作。可以说没有王大哲教授,就没有冷却塔研究会。现在王大哲教授任冷却塔研究会的执行会长。

从参加冷却塔研究会成立大会的代表的踊跃性可以看出,只要找准方向,我们是能够寻找到广阔的服务空间的,是会受到欢迎的。

三、开辟门户网站

××年月,工业水网正式。网站的栏目有:机构简介,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专家组成,资料中心,网上论坛、新闻等。在专家组成栏目里,对第三届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委员给予了宣传、介绍。“工业水网”网站最有特色的两个栏目分别是标准规范和资料中心。标准规范栏目按照标准体系表的划分,列出了给排水专业所需要的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业标准的名称标准号,经常有网友在浏览了该页面后,向我们询问标准问题。资料查询系统是“工业水网”网站最吸引给排水专业人员的亮点,该栏目分为水处理技术、图书、标准的查询,采用数据库管理方式。“工业水网”目前以无偿服务、宣传自我为主,这两个栏目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在网站建设过程中,中国成达工程公司的蒋晓明委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的扬文良委员、中油公司大庆石化设计院的催海波委员提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

如果说以上工作是第三届委员会取得的一点成绩,那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挂靠单位化工部第三设计院无私奉贤,各位委员及其所在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向支持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工作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工作中的不足

没有充分发挥委员的作用

在目前形势下,学会开展工作比较困难。虽然秘书处的几个人已经尽力了,但由于人力上的原因和经费的原因,有很多工作没有开展起来,我们的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最大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形成一个技术核心以及与秘书处关系密切的委员队伍与水工业分会的其他个专业委员会不同的是,其他几个专业委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员会的委员大部分来自建设部系统,委员相互之间比较熟悉,业务范围接近,而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委员来自全国各工业系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工作对象差别比较大,例如给水处理就涵盖了给水处理、离子交换水处理、反渗透水处理、循环水处理等,污水处理更是涉及多手段、多学科。由于这些原因,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这个组织相对比较松散,秘书处与委员们的联系不密切,没有建立起与委员们深厚的感情,自然就难以发挥委员们的作用,这是秘书处应该检讨的,其实我们的委员中有很多热心人。

技术服务空白

目前,委员会的工作仅限于每年组织技术交流会,年出版了技术资料《给排水特种泵选用手册》,由于人员、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在其他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几乎还是空白,平时只是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义务技术咨询。值得欣慰的是,冷却塔研究会已经在进行行业性的管理工作,发挥着行业管理的作用。

没有介入技术管理的途径

上一届的委员对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工作曾提出很多建议,例如参与职称的评定、优秀工程项目的评定,等。目前上级学会还没有赋予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这方面的职能,通常都是上级学会需要建立专家库,要各委员会推荐人选,我们都会根据委员们的专业特点,将委员们推荐到不同的专家库。一旦有这些技术评定的机会,我们委员会不会放过的。

“工业水网”网站有待改进

“工业水网”网站的技术支持是合肥工业大学的“给排水在线”,其中的新闻栏目由“给排水在线”负责内容的更新,技术论文是由秘书处负责更新,其他的内容通常是由秘书处提供有关内容,由“给排水在线”负责更新,由于秘书处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网站的有些内容更新不及时,没有充分发挥网站的宣传和技术引导作用。论坛栏目也因回答问题不及时,人气不旺。

五、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

节水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水处理技术领域一个永恒的主题,工业节水工作应该放在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后四年我们将按照《关于加强工业节水的意见》中确定的方针,选择一些带有工业特色的节水技术方面组织一些技术推广,例如循环冷却水高浓缩倍数的运行经验,苦咸水的利用等,对团体会员开发的节水设备、器材、药剂给予鉴定,组织推广。

.继续做好技术交流工作

技术交流仍然是委员会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技术交流的内容都是委员们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代表了专业领域的技术水准。除去每二年一次的大型技术交流会外,还可以根据情况,组织一些专题技术交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加强工业水网网站建设

当今社会,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也是沟通与委员单位联系的工具和手段。“工业水网”的合作网站“给排水在线”已经合并到“网易”的门户下,我们已经与“网易”签定继续合作的协议,欢迎各位委员为“工业水网”网站出谋划策,也欢迎有兴趣的委员做“工业水网”中各论坛的坛主。

.力争在技术咨询、服务方面有所突破

石化专业论文范文篇5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政策的逐步推进和落实,高校的“创新”工作正逐渐点燃。毕业设计因其具有较强的设计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已成为应用型院校工科专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仍采用传统研究型的毕业设计形式进行下去,将有违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初衷,不仅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多元化需求,还不能符合差异化人才培养的趋势,更谈不上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如何对毕业设计形式进行改革,解决当前大学教育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在探讨的问题[1]。

二、存在的问题

国内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已近20年,毕业设计却一直沿用传统的形式至今,不同于文科、理科或一般性学科的毕业论文,工科毕业设计一般包括实习报告、任务书、开题报告、设计图纸以及毕业设计说明书,其特点侧重研究、缺乏实践,对应用型本科而言,传统的毕业设计形式难于实现“双创”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使毕业设计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不仅影响了质量,还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装备专业,或称装控专业、过装专业、过控专业)作为机械、控制与化工的交叉学科,涉及原先的化工机械、炼油机械、矿业机械、建材机械、轻工机械、自动化等专业。本文以装备专业为例,通过网上77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选题过度集中,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毕业设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查显示,装备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行业类别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环保、通用机械制造、制药、食品轻工、科研技术、机关单位、IT电子行业和其他行业,分布情况见图1。并且不同高校的装备专业,其就业方向有明显的倾向性,如中国石油大学的装备专业就业明显倾向于石化企业,毕业后从事石化行业的人员约占61.3%。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装备专业则主要服务于装备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毕业后从事装备设计和制造、检测以及控制方面的人员较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类型分布情况见图2,其主要集中在设备管理、生产制造、技术研发、技术支持、销售和其他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市场需要装备专业各方面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这也符合装备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准则。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可知装备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从事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测检测、过程控制、设备管理、安全保障、运行维护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开设了压力容器、流体机械、机械设计、故障诊断、装备制造、过程控制六个方向的专业课程[2]。不同专业课程题目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毕业设计选题明显偏向压力容器、流体机械和机械设计三门专业课程,而机械故障诊断、装备制造、过程控制方向的题目却为零。对毕业设计选题情况再进行细分,发现压力容器专业课方向选题占总数的63%,其中,换热设备选题占32%,储存设备选题占21%,反应设备选题占10%;流体机械专业课方向选题占总数的10%;其他机械设计类选题占总数的27%,选题类型分布情况见图4。这种选题严重“扎堆”的现象同装备专业“重视实践应用、可选方向较多”的培养计划不相符,不仅影响到部分学生“学无用武之地”,部分教师也会因毕业设计的形式单一而无法利用学生资源来搞科研。并且,选题的过度集中,其题目必然会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显然不符合现代市场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人才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3]。(二)题目侧重设计,缺少其他领域选题。市场需要多元化的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是多层次的,所以毕业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设计”层面上,更要向其他专业领域延伸。比如,在压力容器制造领域、在役设备监测检测领域、现场控制领域、成套设备管理领域、安全保障领域、运行维护领域等,同样需要借助毕业设计环节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但这些领域往往不能很好地用传统的毕业设计形式来表现,这就需要毕业设计采用其他的形式来补充,因此,要对毕业设计的形式进行创新,进行改革。内容决定形式,形式的单一必然会影响到内容的缺失。要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题目来充实。虽然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装备专业具有良好的专业积累和硬件水平,在师资力量、设计资质、实习基地方面均具有较强实力,毕业设计题目以科研工程项目为背景的占70%,但毕业设计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主要用设计图纸和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形式来表现,这不利于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三)缺乏个性指导,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教育强调因材施教,研究型高校的毕业设计强调理论性、学术性,题目偏向“重理论,轻实践”;若应用型院校的毕业设计还墨守成规,不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必然会导致部分毕业设计质量难以保证,不仅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输出质量,还有违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实践,懂理论”的原则。应用型院校的毕业设计形式应侧重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如何满足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共识。单一的毕业设计形式,显然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力及特长,毕业设计在内容上要允许多样化,在形式上要体现多样化。

三、多样化与创新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养成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研究型毕业设计形式单一,内容受限,已不能满足大众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毕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多样化、需要创新。(一)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毕业设计的多样化不是降低毕业环节的标准,不是否定毕业环节的作用,而是解决现阶段毕业环节存在的问题,发挥毕业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4]。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目前,工科专业毕业环节的形式除了毕业设计外,还可以通过创新的形式来表达具体内容,如创新比赛获奖、专利发明、考取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发表学术论文、带有学术性的实践专业作品、参与产品开发、参与科研立项或参与项目研究并完成一定工作、成功创业、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方案策划等其他能反映学业水平的毕业实践环节[5]。(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创新竞赛、技能竞赛、创新实验和创新科研中体现,更要在毕业设计实践当中体现。通过对毕业设计内容的革新,将毕业设计同创新与技能竞赛、专业实验创新及科研、校企合作等进行结合,形成了新的毕业设计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创新竞赛题目在形式、内容、难易度等方面都与毕业设计选题较为类似,并且大多数学生也非常愿意结合与竞赛相关的课题进行毕业设计。尤其是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希望把竞赛的题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若将做过的创新竞赛题目进行拓宽和延展,并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拟定出毕业设计题目,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动手做出实际的系统或演示装置,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近年来部级、省级创新竞赛,如数学建模、大学生“挑战杯”、机器人大赛等各种创新竞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衍生,将他们同毕业设计相结合,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同时,用创新比赛获奖或专利发明的新形式来代替毕业设计,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技能竞赛市场普遍反映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岗位适应性慢、缺乏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若学生在学校实验室提前接触相关操作,提高专业技能,取得相关的操作资格证书,如超声、磁粉、渗透检测证书、焊工证书、绘图员证书等,不仅适应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作为毕业设计形式的备选项[7]。创新实验也可融入到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开放的实验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创新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毕业设计借助专业创新实验平台,是培养实践性创新人才,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学生自己可用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带有学术性的实践专业作品来代替毕业设计,是一种很好的毕业设计形式。产学研依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各种要素的最佳组合,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获取创新型成果,可促进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活动。毕业设计同企业、科研院所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的具体项目设计,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新的毕业设计形式,具体形式可以是参与新产品开发、参与科研立项或参与项目研究并完成一定工作、专利发明或者成功创业。

四、结语

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环节,应用型院校的毕业设计更应凸显“应用”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内容需要更加灵活的形式来体现。通过创新竞赛、技能竞赛、创新实验和创新科研为载体的毕业设计,其质量较以往有明显改善。毕业设计形式的多样化,不仅适应了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有效解决了大学教育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适应了大众教育对本科教学的要求;还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能力发挥的空间,对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8).

[2]庞明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的思考与规划[J].大学教育,2017,(4).

[3]高光藩,陆怡,付双成.独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特色建设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1).

[4]朱义强,李静,刘玉龙,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多元化的研究与实践[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

[5]叶臣,蒋亚南,林雪明.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改革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

[6]牛锐锋,唐文亭,吕振林,等.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4).

石化专业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石化企业;基层队伍;建设;管理

1加强石化企业基层队伍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意义

1.1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石化企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职工素质的影响。随着我国石化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大多数的石化企业正在不断地深化内部改革。石化企业必须做好全面的准备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与把握机遇。基层队伍作为石化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石化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从这一点来看,石化企业必须重视基层队伍的建设,提高基层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水平,从而推动石化企业的发展。

1.2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的石化企业中人才构成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和管理层。操作层作为推动整个石化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主要组成人员包括石化企业生产线的技术人员。在整个生产和运营活动中,对于操作层的建设和管理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以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保障。

1.3增强企业活力

一支优秀的基层队伍,可以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活力。一支具有求真务实品质的基层队伍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来说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活力的基础。基层领导作为整个基层队伍的核心,只有具备较高素质和技能的人才来担任,才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掌控全局,从而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2石化企业基层队伍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用工制度的复杂化

近年来,我国多数石化企业的用工制度变得愈发复杂和多样,除一线操作人员之外的合同工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基层队伍的操作人员往往在较为艰苦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其工作时间一般较短,工作地点的变动性也较大。目前,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受到来自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石化企业职工的价值观也逐渐产生了变化,例如,一些扭曲的金钱崇拜、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会严重阻碍职工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严重阻碍了石化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和积极成长。基层队伍中工作人员往往流失较为严重且更换速度逐步加快,他们的工作时间也不够规律。除此之外,大多数职工会受到渴望家庭团圆、待遇不够理想等因素的影响,这也使得他们的思想情绪变化更加复杂,在生活中遇到坎坷时往往很容易出现心态波动,使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2.2管理层不重视基层队伍建设及管理

当前,制约石化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管理层对于基层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部分管理者认为企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管理,而忽略了团队建设,因此,其对于基层队伍的建设成本投入也就少之又少,缺乏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并且多数管理者认为基层队伍中人员的技术素养较低,能够随时进行替换,完全没有意识到一支经过磨合和培训的基层队伍能够为石化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2.3基层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

随着专门的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的数量减少,石化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择渠道大大减少,只能从社会劳动力市场中引进人员,依靠有经验的老职工进行言传身教,以培养新职工。企业普遍缺乏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新一代的石化工人多数都无法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为基层队伍的建设及管理带来阻碍。

3加强石化企业基层队伍建设及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基层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

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同样,在石化企业中想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这要求企业加强对基层队伍人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及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内部的和谐,帮助石化企业平稳健康地发展。石化企业可以帮助职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通过口号、标语等形式在日常的工作中将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职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作为石化企业发展的根基,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基层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定期对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将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作为提高石化企业综合素质的重点。努力培养基层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其树立企业经营理念,培养其乐于奉献、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优良职业道德精神,为石化企业的平稳发展作出贡献。

3.2加强基层队伍的职业技能培训

企业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就是帮助其将专业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进而提升他们自身的工作能力,这也是最佳的工作培养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专业的石化理论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一些旧的知识已经逐渐被新知识所取代,这也意味着基层人员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如果不能够及时地为基层职工提供专业知识培训会导致其出现大量的工作失误,进而对企业造成损失。基于此,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损失的出现,企业必须定期地对基层队伍展开职业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开设专业知识培训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提供全面的培训,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降低其失误概率,并使其能够成为专业知识过硬且技术高超的综合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培养基层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指团队成员通过相互协作来共同为实现团队的利益和目标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发扬团队精神并相互帮助、相互补充以实现团队工作效能最大化而付出努力。石化企业的基层队伍作为一个团队,想要更好地完成工作,保障企业的平稳运行,除了依靠管理层的有效领导与指挥外,还要增强自身的合作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企业可以建立健全一项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帮助职工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并且适当地通过团建、聚会等形式,帮助职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或者通过一些小游戏来提高职工间的默契度,培养其合作精神,消除个人主义的倾向,增进彼此间的包容与理解,提高职工的集体荣誉感,树立起共同的目标。同时,要注重企业职工和管理层之间的默契和协作精神,消除其工作界限,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基层队伍的整体素质,基层职工才能共同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4结语

目前,在石化企业当中,由于基层队伍中大多数职工的生活背景和教育背景不同,整体素质也参差不齐。一些职工因为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较为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对企业造成了损失。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就要加强对基层队伍的建设及管理,通过加强基层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基层队伍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等方式来全面提高基层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这对于整个石化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先昌.关于石油企业基层队伍建设的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4(21):164.

【2】石彦军.石油企业基层队伍建设工作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7):334.

石化专业论文范文篇7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专业特点和日常生活两方面将课程分为交通安全、防火与逃生、防止触电、触电急救、防止静电、预防化学物质中毒、地震逃生、水灾台风中避险八个专题进行教学,通过自由组合将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要求各小组在学习该专题之前一周找好与专题相关的安全知识,做成幻灯片,同时要求上网查找最近发生的二到三个与专题密切相关且有视频展示的实际案例,对案例中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如何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全组任务的分配和集成;各小组在资料查找齐全后,要求在本小组内进行讨论,整合材料。经过这样的安排,各个小组都能做到主动出击,根据任务要求相互配合去搜集资料,配合得非常好,这样就把全体同学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二、学生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毕竟各个小组只找了一个专题的学习资料,该组的同学又该如何来学习其他组所负责的专题知识,为此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专题共享环节,各个小组的组长上讲台介绍本组专题的安全工作原理、预防该类事故发生的方法和措施,共同分享案例视频,讲解本组同学对案例的认识;然后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该专题,最后老师对负责该专题的小组进行点评,肯定他们所做的工作,对不全面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指出来,加以说明解释。有的小组幻灯片的版式设计非常有特点,有的小组案例视频非常震撼,有的小组对案例的分析有独到之处,这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做的好的小组组员非常开心,觉得这一段时间的忙活没有白费,做的一般的小组就会自己去找原因,为什么在这方面没有别的组做的好,组与组之间无形之中构成了竞争,以至于后面的专题做得越来越好。

三、实例

电气10-5班(卓越班)第二组学生负责了防火与逃生专题,该组学生从引发火灾发生的原因开始讲起,阐明了发生火灾必须同时存在有着火源、助燃剂和可燃物,只要切断了其中一个就可以预防火灾的发生,特别说明我们很多同学将来会到石油化工企业工作,可燃物很多,因此要特别控制好着火源,所以也能理解为什么实习时不让带打火机之类的火种进入厂区,从专业特点的角度提醒同学们将来在厂区工作时要定时认真检查电气设备的线路,操作时要注意不要产生电火花,以防引发火灾。随后该组同学又将灭火方法和火场逃生技艺进行了详细说明,让全班同学掌握了防火与逃生的基本知识。该组学生播放了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火灾、吉林德惠禽业火灾和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三个火灾现场的视频,并对火灾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其中对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讨论最为热烈,火灾是由电气配电箱短路引起的,同学们学的是电气专业,一致认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通过4学时的学习,全班同学基本上掌握了防火与逃生的基本知识,对将来工作上如何预防火灾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石化专业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化学工程;实践教学;实习实训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前身是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遵义师专”)化学系。作为一所具有100多年师范办学经验和历史传承的师范类院校,在培养中小学教师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得到了业界和社会的好评。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是遵义师专5个最老的系之一,自然也传承了老师专的优良传统。自2001年升本以来,化学化工学院在原有化学专业(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又分别于2008、2011、2018年成功申报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升本以来,遵义师范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赘述。作为遵义师范学院的一名老教师,亲眼目睹了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发展,但也感到,我们在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背后,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化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难度逐年增大,专业已经显现出衰落的景象(在此不予讨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等工学类专业在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化学工学类专业在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作者作了一些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实践教学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部在新时期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1]。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地方经济又与当地的企业、行业紧密联系,学生要服务于地方,就必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简称“留、下、用”),同时还需要有合适的平台,也就是接收学生的用人单位。学生能否被用人单位录用,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关键因素,特别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除了先天因素外,在学校期间的相关训练是决定其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广义的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实验课、专业方向课程对应的实训课以及到相应的企业、行业进行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实习。作者讨论的实践教学,主要指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实验课程。化学化工学院有几十年化学(教育)专业的办学经验,课程设置也相对稳定和合理。但对工学类专业,办学经验较少。如在刚开设应用化学专业时,其课程设置就是在原化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增加了几门应用化学专业的方向课,删去了几门化学专业的方向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技能),实(验)践课程几乎是原样复制。这样就导致我们应用型工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专业特色,基础实验课仍然沿用化学专业老的课程体系: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在这一课程体系中,由于各门实验课是独立开设的,有些实验项目在不同的课程中出现了重复开设的现象,如玻工操作在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中就重复开设,滴定操作在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中也出现了重复。在当前学分和课时数都大为减少的情况下,就显得极不合理。其他兄弟院校大多已根据实验体系,按初级、中级、高级分层次安排教学,并已有相应的教材[2],因此我们的实验课程体系亟待优化。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我们开设的运用新方法、新手段的实验还很少,如微波合成法、超声波合成法、微波萃取、超声波提取等均未开设;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缺乏综合应用合成技术、成分分析、性能测定等一系列实验手段的创新性实验,如树脂、涂料的合成、制备,性能测试,生产工艺、配方的优化等综合实验;也缺乏目前化学化工领域比较前沿的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等实验。化学化工学院工学类专业在经历了办学初期的迷茫、困惑后,通过走出校门到省内外高校取经学习、到大型企业参观、请企业、行业专家到学校座谈等形式,已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几次大的修订,但我们认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离完善还有一定距离,如我们的课程设置中能有效训练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设计实验、综合实验还比较少;部分实验因条件不具备而延期开设;部分实验因实验时间长、操作繁琐、有一定危险性等因素而没有开设。

2实习实训

对于一所有100多年师范办学经验的院校来讲,如何培养师范生我们早已驾轻就熟,其中遵义师范学院独创的某些做法还是其他兄弟院校模仿的对象。在前些年的教师招考中,我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取得的成绩常常令其他许多高校自愧不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校近年来毕业的工学类学生在就业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专业不对口,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准备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工学类毕业生不是不能当老师,但对一所高等学校来讲,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3],如果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这是对我们培养质量的否定。造成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落后的就业观念,相当一部分学生受社会或家长的影响不愿到企业就业,二是贵州省整体工业水平还比较落后,企业员工薪资不高,工作不是很稳定,有的还有一定危险性等。但我们认为,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还与学生接受的实习实训不规范,培训时间不足,培训不到位,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存在一定关系。2.1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化学工学类专业由于是新办专业,受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场地(老校区)匮乏等条件的限制,在设置实训课程时针对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不多;仿真实训项目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对工厂的实际工作状况缺乏了解,产生了不必要的心里迷茫和恐惧,导致学生不愿从事化工专业类的工作。在实训课程的设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将其他专业的一些拓展实训操作课程加入化学工学类专业中,表面上看丰富了课程设置,实则偏离了专业的核心本质。作者建议,在结合专业特点,服务地方经济,调查研究遵义市、贵州省化工企业之所需,广泛学习老本科院校和同层次兄弟院校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建设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训中心,包括培养工学类学生的金工实训室(新设置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更应建设)。有的实训室可与校内的工学院共建共享(如金工实训室)。实训课程比一般专业基础实验所需的经费更多,占用的场地更大,有时还存在使用率、费效比较低等问题,我们可与当地化工企业或其他兄弟院校共建共享来提升费效比,最好能争取建设区域(黔北、贵州省)实训中心,开展对外合作或服务。2.2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工学类专业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工学类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4]。都昌满详细分析了当前工学类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工学类院校学生在实习前、中、后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总结为“难”“散”“浮”“假”“偏”5个字。“难”是指学校找实习单位难,学生找实习岗位难;“散”是指总体上看高校学生实习活动分散而混乱。“浮”是指学生实习难以深入企业生产等环节,实习效果差;“假”是指假实习;“偏”是指学生实习的目的和形式偏离了实习的真正目的和要求。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化学化工学院工学类学生在实习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影响最大的是“偏”。我们的学生在实习时,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尤为突出,学生在工厂的实习仅仅充当了简单、重复的操作工的工作,实习学生情绪不稳定,实习期间想退出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偏”也是“难”带来的副产物。作者曾参加了2016年9月在江苏镇江举行的“全国高等院校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生产实习与校企合作研讨会”,同样的会议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召开过,这是时隔三十多年后举行的专门针对化工类学生实习的研讨会。与会人员除了各高校代表外,还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中石化燕山石化教育培训中心、中石油锦州石化实训中心、奥克(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会上,代表们对化工院校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实习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分享了一些好的作法,并给出了一些可以操作的建议。奥克集团的主要领导,承诺支持各高校化工专业学生到该集团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实习,并在收费上给予优惠。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分享了很好的办学经验。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奥克集团董事长还从“国是”的高度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过相关的呼吁。2015年12月,我校教务处、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有关领导参加了由教育部主办在广西桂林举办的“全国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十周年总结及展望研讨会暨‘十三五实验室建设规划交流会’”。会议是实验室建设特别是实验中心建设、仿真实验室建设、工程实验中心建设的全国性交流年会,会议主要分享了上述实验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兄弟院校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我们这样的新建本科院校有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可惜,后来没有再去参会。作者建议,与实习实训建设有关的会议学院要定期派人参加,并尽可能多地认识相关的专家和教师,以便于今后的联系。同时,参会者会后应写出参会总结并将参会情况和有关想法向学院领导汇报,为学院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工学类院校(包括化工类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实习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4]。我校(也可以联系其他高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出席会议时,应积极向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或议案,大力呼吁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的实践模式,同时国外同类别院校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5]。对于像我校这种基本没有“化工校友”的新化工院校,解决实习“难”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和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联合招生,学生毕业后直接去企业就业,作者在带队见习过程中,就有企业提出过该设想。同时要教育我们的学生改变就业观念,从企业的基层干起,经过数年的锻炼逐渐成长为企业的中层骨干。在前几年的毕业生中已有学生照此思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存在的问题是现在的大学生不管是实习还是刚就业阶段,大部分都认为他们是“大学生”,应该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工作,而不愿到基层吃苦。因此,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转变就业观念是化工类院校实现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的重要因素。同时学校要高度重视实习工作,不能把实习工作认为是二级学院、教务处的工作,学校仅仅在签定相关合同时才出现。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我院的学生在选择做毕业论文还是做毕业设计时都不知如何选择,指导教师也存在许多困惑。结果一部分学生跟着有项目的老师做研究课题,大部分学生写的是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基础教育教学综述论文,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没有能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师,指导教师也没有相关的化工工程研究项目或化工设计经验,也没有企业的工程师愿意指导我们的学生,我们和企业的合作只是肤浅的表面合作。近些年来,我校也在进行转型发展,鼓励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到企业工作或开展联合研究,希望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但实际效果不佳。问题在于学校没有相关的鼓励教师到企业工作或锻炼的配套措施,新进教师大部分是高学历的博士,他们不愿意改变原来的基础研究方向转而研究实际工程问题(经验也不够),学校也没有将企业工程师引进学校进行指导的措施。由于我们的教师没有下到企业,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只是肤浅的“理论”上了解,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长此以往,企业就认为我们教师只能“纸上谈兵”,我们学生的见习或实习是“有求于他”的单方面的“恳求”,由于没有深层次的合作,企业工程师也不愿意指导学生。作者建议,学校应出台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高层次教师到企业短期或不定期工作的政策措施,并真正聘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兼职指导教学和实习实训,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校企联合招生。

4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高质量行业、企业、社会都能用得上的工科人才,除了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目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那莉艳,张丽影,赵轶男,等.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3):77-78.

[2]吴泳.大学化学新体系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22.

[4]都昌满.高校学生实习: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45-149.

石化专业论文范文篇9

融媒体是指在信息时代,把广播、电视、杂志、报纸等优势互补的不同媒体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的一个产业集团。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当前社会已步入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不仅仅局限于纸质期刊、报刊和电视台等,微博、微信社交软件,手机、门户网站等都是获取信息来源的途径,因此电视、期刊、报纸等传播媒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此背景下,伴随信息时代的要求,催生出了融媒体[1]。这种态势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必将成为未来传媒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从2008年开始,默多克新闻集团中的部分分支机构,在电视、报纸中的广告收入逐年大幅下滑,利润骤跌,默多克认为这是由于新媒体的冲击造成的。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超过传统媒体,且呈现出。。领先的局面。传统媒体受到时间、空间等传播范围限制,而互联网等新媒体打破了这些壁垒。传统媒体仅能提供相对有限的内容,而新媒体的内容却能够吸引广大的人群。因此,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

2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

2.1稿件管理平台的变革。传统的稿件管理工作主要以手工管理为主,而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稿件管理平台则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升级。例如,2015年叶火力与指挥控制曳编辑部建立了官方网站,并设置了网络化稿件管理系统,主要分为5个模块,即刊物简介、编委会、投稿指南、期刊订阅和用户专区。其中用户专区又设有4个模块,即作者登录、审稿登录、读者登录和编辑登录。该网站的优点在于不管是作者、审稿人、读者还是编辑,所有的工作都能在网络环境中实现。对作者来说,投稿时不再通过搜索电话或者发电子邮件,而是直接通过网站投稿系统投稿,同时作者可以查询跟进状态,随时了解所发文章的最新反馈信息,通过互动,增强作者的投稿热情。这样既宣传了刊物,同时也便于作者投稿、查阅、跟踪稿件。对编辑来说,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尽可能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网络化稿件管理系统的应用,一是加快了稿件周转速度,缩短了出版周期,而且使投稿、审稿信息等更加便于统计和分析。二是扩大了投稿作者范围,吸引了更多优秀稿源,提高了刊物的影响力。2.2全新的用户体验。读者通过期刊网站可以全面地了解期刊。对于不同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可以通过期刊浏览查看最新的研究动态,及时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科技工作者在学术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科技工作者可以下载期刊论文,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使高质量的论文更大范围地得以传播。随着网络的普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期刊编辑部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号,读者通过关注,可以及时了解该领域的最新信息,读者通过网络平台互动,可以实现读者、作者和期刊编辑部的无线链接[2]。

3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

3.1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在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的新媒体时代,编辑不仅要熟悉出版流程,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包括网站架构和维护、数据库、美术加工、检索、多媒体等。例如网络化的科技期刊排版方式不同于传统科技期刊的排版方式,主要以模块化风格为主。模块化风格简洁、清晰,这就需要吸纳数字化编排人才。由于受到出版成本和人员编制的限制,因此对编辑部提出了新的挑战。编辑部可以发挥现有编辑人员的特长,通过学习信息技术,使编辑人员逐步成为复合型人才,力争让每位编辑人员既精通出版专业知识,又熟悉数字化出版所需要的网络技术。3.2出版和发行周期。信息时代使得信息传播时效缩短,而传统的科技期刊由于出版和发行周期较长,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读者查阅信息时不必通过纸质期刊翻阅查询,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等方式快速找出所需要的信息。这种方式大大节约了读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它给读者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便捷,而是社会的一种变革。

4科技期刊融媒体发展的思考

石化专业论文范文篇10

电子商务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其发展速度之快,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猛烈冲击着传统经济结构和贸易方式,冲击着企业的产、供、销等经济活动,成为主导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石化电子商务而言,1999~2002年为其发展的腾飞期,到2003年贸易总额可达1783亿美元,占美国电子商务贸易总额的13.4%,仅次于计算机、电子产品及汽车行业,居第三位。可见电子商务活动已经渗入石化行业并不断深入。

石化行业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市场,客户和供应者之间的交易频繁而分散;在石化行业,生产商既是供应商又是客户,产品大部分是标准化的产品,而标准化的产品就决定了一个合同可在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标准的质量数据来完成,包括合同细节。另外,石化业的产品配送也较完善,这些都为石油石化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带来了便利。这一点从石化行业的电子商务贸易量在美国居第三位可以得到证明。

一、国外石化行业电子商务主要应用模式

目前石化行业实施电子商务的主要方式是:石化制造企业的网站,第三方网站交易平台,国际联合体。

(一)制造企业的网站

由于化学产品大部分是标准化产品,产品质量规格数据完善,产品交易量大,物流以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各种形式进行,十分符合网上交易的贸易流。所以,大中型石化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时,往往第一步就是建立起自己企业的门户网站。这种门户网站除了提供产品目录,信息之外,还具有网上在线订货、实现安全交易等功能。例如,德国拜尔公司通过自己的BayerOne网站与客户开展业务往来,除订货外,还可以完成发货跟踪、查询原料安全数据单(MSDS)、化学证明(COAS)、购买历史记录等采购过程。Dow化学公司有MyAccount@Dow,伊斯曼化学等,均可为客户提供交易功能。我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去年8月15日正式开通后,3个月内就成交了14.2亿元,预期今后每年网上交易可达100亿元以上。

(二)第三方网站交易平台(又称独立电子商务交易网站)

全世界已涌现40多个专门做化工产品交易的网站,现在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部分网站有大型石化制造公司注入资金,但基本上是自负盈亏的独立运营商。PwC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把它们分为四大类型:

1.交易厅型(主要是商品交易平台),例如CheMatch、ChemConnect和e-Chemicals等。

2.目录型(主要提供产品及服务信息清单),例如ChemNet、ChemExpo、PlasticsNet、i2ichemicals和等。

3.经纪人型(支持电子采购、拍卖和电子销售),如Chemdex、SciQuest等。

4.社区型(是垂直行业网络的一部分,提供信息、新闻和独立咨询业务),如ChemicalOnline。

(三)国际联合体(Consortia)

从1999年以来,一些主要的传统化学/石化制造商就在酝酿如何面对电子商务浪潮的挑战,办法之一就是联合起来共同创造电子市场。

Envera:由Ethyl公司牵头组织22家公司共创的联合体(如Lyondell/Equistar、OccidentalChemical、Solutia等均在内)。这是为所有成员设计的全球性真正意义上的BtoB交易市场,与全球金融机构、装运公司和其它参与者相连接,从跨国石油公司到客户、供应商,包括分销商、零售商等均可通过这个网站获得信息指南、开发票、进行交易联络等。因此,它们自称是B4B(BusinessForBusiness)。现在已有60家公司表示有兴趣加入,它们代表着230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预计已盈利。

Omnexus:由5家大型石化公司发起的联合体网站,它们是BASF、Bayer、Dow、DuPont和Ticona/Celanese,目标是为塑料模注制品商提供产品及服务。这个网站2000年10月开通,预期年销售额可达500亿美元。

Newco:由ATOFINA、BASF、Bayer、BPAmoco、Dow、DuPont、MitsuiChemicals、Rhodia、RohmandHass和SumitomoChemical等共同组建,计划在12月份正式运行,现已筹集到1.5亿美元的启动资金。

亚洲地区的化工厂商也从观望走向行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24家主要塑料生产厂商共同签署了一份拓展网上市场的合作协议书,策划共同建立网上塑料市场,以保持香港在国际塑料制品市场中的强者地位。

二、典型的石化企业电子商务实证分析

(一)Eastman化学公司

Eastman化学公司的电子商务战略大体上分4个不同领域。业务的50%直接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完成。在这一层次上。客户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与该公司的系统对话,以及他们之间的资金流动、商品流动和订单记录将用数字资料的形式处理;另外30%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完成,如Chemconnect;还有20%在完成。此外该公司正致力于开发一个体系完整的第四部分----数字化商业投资环境。该公司在美国投资了大约15个B2B的技术、服务和市场公司。具体见表3。系统与系统的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有重要意义的客户,而其他技术力量或业务量不大的客户则通过网络在公司网站购买。还有一些客户可以通过第三方交易市场或参与拍卖的途径来购买。公司给客户提供这么多的渠道,主要是为了让客户有更多的选择,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2000年该公司在网上的销售额已达1亿美元。该公司正在积极参与和支持XML标准的制订。

该公司全球电子商务主管认为,迄今为止取得了投资额两倍的回报,节约了大约2800万美元,包括1000万美元的采购INITIATIVES,公司从一个成熟的资本密集产品导向的公司变成客户导向的解决方案提供者。

(二)Dow化学公司

Dow化学公司决定2000年投入1亿美元资金和200多人力进行电子业务集成,并期望在几年之内将80%的Dow化学业务转移到电子业务轨道上来。Eastman化学公司特别重视电子商务联盟,它一方面构筑自己的网站,一方面注资参与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其情形如表4所示。Dow化学公司发现网上采购和动态交易使得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使目前的现货交货工业供应方式相形见拙。Dow化学公司的年采购量大约在20亿美元,其中15%~30%可能在网上采购。Dow化学公司还打算在未来几年内将15%~30%的销售额(大于180亿美元/年)实施网上交易。

公司设立e-epoxy网站花费不到200万美元,由3个人管理,能够产生足够的销售来跟上“烧钱”的速度,第一个季度每个月产生10万美元。收入的65%来自新业务,而许多公司只是把传统业务搬到了网上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

(三)德国BASF公司

该公司计划要在2000~2002年花费7500万欧元发展电子商务,目标是在2002年前将至少40%的业务移到网上在线进行,到2005年则达50%。这个公司在原料采购方面每年花销达50亿欧元,到2002年20%的采购将在网上进行。BASF公司手动订货的花费大概是100美元,而采用电子商务后,通过网络的定货成本只有10美元,差错率也大幅度下降,还可以节约因错误而产生的巨大费用。

BASF发现85%的客户行为方法一致,因此该公司提供全球性的标准平台,而其余的15%由地区性公司提供服务;BASF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因为大约200个客户贡献了90%的利润。该公司除了向他们提供e-commerce方式外,还提供ERP-ERP的直接连接。

三、对我国石化行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启示和对策

(一)分析国际上成功的电子商务案例,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内外两方面的制约

从企业外部来说,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两大障碍和安全、信用与投资三大风险。网络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网络支付、配送体系和安全认证体系远未完善。社会的税收和关税问题、电子合同的效力等相关法律问题、电子交易的安全问题、消费者权益和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都有待解决和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式尚不明朗,投资风险、信用风险、安全风险也是决策者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

从企业内部来说,典型的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应该包含如下过程:

构建企业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建设企业核心的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最有代表性的是ERP(企业计划资源系统)和门户网站;针对企业经营的三个直接增殖环节,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及产品研发管理PLM。

而这些要求离我国石化行业的现实距离还相距甚远。

(二)决策管理机制问题

电子商务要求我们摆脱传统石化企业中央集权式的金字塔型组织,创建朝创造与发展的方向前进的组织。现在要求构筑网络时代相适应的中国石化集团各下属分公司同其下属部门之间的新型关系。集团公司要考虑到所有事业的异同,分别构筑最佳的管理系统,并作为整个组织而制定明确的计划,其下属部门能以独自的方法灵活、自主地进行经营,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迅速地改变事业结构,并确保向心力。企业高层领导的决心和投入对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能否取得成功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

(三)循序渐进,解决人才技术问题

电子商务需要跳跃性思维、发挥创造性、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开发、编辑制作、经营运作、客户服务、人力资源、财务结算、信息采集、宣传推广等相关人员。必须大力培养,并引进大量专业人才。

(四)重新洗牌,解决网络化集成问题

集团公司必须重组下属企业,改革各企业业务流程,优化业务结构,要根据行业特点量体裁衣,借助企业资源计划(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整合现存的销售和客户服务,将各网站重新洗牌,在同业、上下游企业间开展贸易和业务协同以信息论的实时交互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集团所有企业供应链、客户关系、市场开发等有效管理,将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物流系统及销售系统管理集成一起,并在改造过程中赋予新观念、新规则和新价值,从而实现网网相关,一触即发。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瓜能力、降低企业生产调整的时间、实现客户大生产。

(五)策略联盟,解决生存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