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及联动效应分析

时间:2022-05-09 09:15:32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及联动效应分析

摘要: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一种新挑战,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都会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迫使国家在应对老龄化的问题上做出全方位和战略性的挑战,不仅要应对老龄化的问题,还要考虑其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对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和强烈的冲击。养老保险是保障我国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社会保险体系,是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获得稳定生活的重要来源。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是由国家财政直接负担的,由于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给我国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本文就此现状明确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必要性,并对其联动效应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对改革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 联动效应

事业单位是我国的特殊产物,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和管理水平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也影响着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直接影响着我国财政投入情况,是我国推动全面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与各制度之间的联动效应虽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已经与其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的改革挂钩,形成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新形势。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已成为阻碍国家快速发展的一项难题,而如今我国老龄化问题越发严重。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老年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老龄化问题的凸显,意味着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又将面临新的挑战。目前我国老年人中出现了“未富先老”的问题,这就说明,我国多数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非常严重。针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我国为改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做出了若干重大决策部署,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要实现养老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推进全方位的改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就在企业中推行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1],但是在这次改革活动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未纳入其中,其费用依旧由国家财政全权承担,实行个人不缴费,按工龄长短计算发放的标准。这种“双轨制”的制度为我国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于事业单位员工数量剧增,截止2005年底,已经超过3035万人,他们对养老保险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已使我国财政支出不堪重负。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进程

自1992年我国在江苏、福建、山东、等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已经迈出了一小步。但是由于地区性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均,无法形成全国统一的方案,阻碍了我国全面改革的进程,造成改革举措的搁浅。2009年年初,国家相继在上海、重庆、广东、浙江和山西五个省市进行试点改革,并下发了改革方案[2]。这次改革是我国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对于此次改革的重视程度和重点部署,体现在改革内容的全面性上。改革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的承担、职工退休后的待遇和缴费水平挂钩、建立职业年金制度、逐步实施升级统筹、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而改革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联动效应分析

此次改革为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完善和加强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保障体制也做出了全面的修整,不仅提升了事业单位的效率,还减轻了财政的负担,保障了社会的公平和平等,同时,还为我国塑造服务型政府形象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次改革从四方面入手,分别在养老保险改革、财政投入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并向实施。但是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不是四项内容的简单加总,而是注重养老保险改革与其他三项改革的联动效应,通过养老保险改革对其他三方面的积极影响,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的各项改革进程。

(一)养老保险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

多年以来事业单位的“聘任制”存在着相当的缺陷,由于该制度无法解决员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处于流于形式的尴尬局面,使得人事制度的完善产生的很大的障碍[3]。养老保险改革恰好弥补了这种缺憾,使得人事制度改革受到其最直接和最显著的影响。聘用制的实现,提高了人事制度的改革动力和保障性,增强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自主权,有助于人事管理由被动向主动局面的转变。事业单位的人员退出机制上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虽然在形式上实行了合同制的聘用方式,但是在合同期满却无法真正终止聘用合同。因为一旦终止或解除聘用合同,就意味着大批没有社会保障的人员流入社会,这些缺乏保障的人员对社会安定造成了隐患。因此,在人事管理方面,事业单位一直处于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为事业单位的人员退出机制起到了推动作用。改革前事业单位的员工的养老金只有“单位保险”一个账户,即财政直接拨款;而改革后的养老金账户由两部分组成,即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成为“社会保险”[4]。在这种新形式下,即使事业单位的人员合同到期后离职,其养老保障也会由两个账户提供,没有后顾之忧。如此,事业单位的退出机制才真正畅通起来。从员工角度来看,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增加了灵活性,鼓励了员工自主选择工作的意识。从前的事业单位员工因养老金的制约,无法离开单位,一旦离开就意味着放弃养老金的待遇,因此造成了员工对单位的高度依赖。而现如今,员工可以自主选择向企业流动,大大降低了对事业单位的依赖程度,并且以15年为界,划分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的领取差异,增加了公平性。这一改革增加了员工的自主流动性,从根本上加快了聘用制改革的进程。

(二)养老保险改革与工资制度改革

自2009年实行的绩效工资制度为养老保险改革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同时养老保险改革也促进了绩效工资制度的发展。养老保险改革后,其替代率降至60%左右,若基础工资不变,那么大幅降低的替代率将会对养老保险的改革带来巨大的阻碍。2009年的五省市试点改革开始在1月,而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是在同年的9月,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养老保险的改革进程可谓遇到了重重阻碍,其中轰动一时的“退休潮”也是群众对养老改革没有信心的体现[5]。因此,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是养老改革顺利推进的基础。同样,如果单纯的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就意味着国家财政将会在工资方面投入更多,从事业单位的员工人数来看,这笔开支是相当巨大的。况且,事业单位本身比企业在养老金的替代率方面高出30%,这样就会造成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福利水平远远高于企业员工,这种大程度的不平等现象极易造成社会的不公平性,影响社会稳定。而在新的养老保险体制下,事业单位员工绩效工资的20%也由事业单位承担,作为其养老保险金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数额并非固定,而是由员工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的,也就是说,绩效工资越高,事业单位承担的养老保险费用越高,反之亦然。由于这笔费用直接关系到员工退休后的养老保险水平,因此对员工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这一举措不仅可以缩减财政的开支,还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水平。由此可见,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促进绩效工资发挥作用的有力手段。

(三)养老保险改革与财政投入

在事业单位等养老保险改革开始之前,国家在推行改革的五个试点省市进行了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这次分类按其社会职能把事业单位划分为三大类,即行政类、公益服务类和生产经营类。分类完成后,事业单位依照自身特点,逐步进行了基础完善。行政类事业单位员工向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待遇靠拢;经营类事业单位向企业看齐,走市场化道路,自负盈亏;而公益服务类的事业单位则是此次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对象。这是优化财政投入结构的重要举措。由于公益性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都依靠财政直接拨款投入养老金的形式,而对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针对此种情况,养老保险改革改变了原有的支付养老金的形式,而转向双账户形式,即事业单位承担一部分作为统筹账户,员工自己承担一部分作为个人账户。而财政对于养老金的投入以“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6]等形式对员工待遇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同时,随着聘用制度的改革,在企业年金大范围普及的环境下,职业年金即将成为财政开支的重头戏。虽然财政投入的总量在短期内并没有大幅度的下降,甚至还有上升的趋势,但是从长期来看,这部分的财政投入不是固定的,而是伴随着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而流动着的,也就是在事业单位人员流向企业的同时,财政投入也流向了企业。这是一种变相的对社会的投入,提高了投入的灵活性。

四、结语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对于事业单位整体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它对于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和财政投入方面的联动性可见一斑。虽然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改革的客观条件并未完全成熟,五省市的试点工作程度各不相同,还不具备在全国大幅推广的条件,但并不能影响改革计划的实施。并且要在现今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对接制度,让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得到更好的实现。

作者:于新 苏雨 单位:辽宁省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白重恩,赵静,毛捷.制度并轨预期与遵从度: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14(09).

[2]程恩富,黄娟.机关、事业和企业联动的“新养老策论”[J].财经研究,2010(11).

[3]李隽,徐再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2(02).

[4]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苏明,杨良初,张晓云,王立刚,程瑜.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52).

[5]何立新,佐藤宏.不同视角下的中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再分配——基于年度收入和终生收入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8(05).

[6]封铁英,李梦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愿的调查研究:基于个体因素的视角[J].西北人口,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