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认识入党的“好处”的

时间:2022-10-09 10:00:00

我是怎样认识入党的“好处”的

我出生于1967年,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时刻牢记着做一名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先后担任樟木镇上奇街团支书、居委会主任、街党委书记,在村干这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我所感受最深的是入党的“好处”,它使我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理论水平,坚持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形成了为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街委的实际相结合,促进了全街事业的发展。我先后被区科委评为科技示范户、曾获自治区团委“星火带头人”称号、获梧州市委授予的“双带头”标兵称号、获梧州市造林绿化先进个人。

共产党员具有先锋模范作用

在不是党员的时候,我觉得入党没有什么好处,并不想入党。在我读书的时候,每当我看到身为共产党员的,他积极为群众致富奔波劳碌,毫无怨言,我问他:“你这样做值不值得。”他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他的这话使我感触颇深,对党也有了初步了解。

“种粮吃饱肚,种果才能富”。为了改变贫困的生活状况,1984年,我开始尝试种果致富。我和全家21口人在自留山上种下了龙眼、荔枝、柑桔等果树110亩。此后不管严寒酷暑、风吹日晒,我四兄弟经常吃住在山庄,除草、施肥、修剪、喷药灭虫,坚持走科技种果的道路。我积极参加市、镇举办的果树种植和管理培训班,外出参观考察广东等地的龙眼、荔枝、柑桔基地,在耳闻目睹了别人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后,我科学种果的决心更坚定了。为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我还购买500多元的书刊坚持自学果树栽培技术。通过实践、学习、再实践,我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增加果园投入,运用化学调控秋梢,轮枝挂果等新技术,经过多年精心护理,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1990年柑桔园收获了1.5万斤水果,当年便收入3多万元。在种果过程中,我得到了村支书、支委和不少人的帮助,这使我更受感触,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这些共产党员的无私帮助,我的种养事业就不会那么成功。我深深感到,共产党员是群众的主心骨,是群众致富的领路人。于是我向街党支部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和考察,我被街党支部吸收为正式党员。

打铁还需自身硬

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后,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理论知识的贫乏,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义务,自己一定要先富起来,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才能让群众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农村有句老话,“一条田埂养不肥一头牛”,我开始探索其他的致富路子。我建了3个鸡场,面积达500平方米,投向市场每年不少于20000羽,年可纯收入4万元。2000年开始养种兔100多只。2002年我大造速生丰产林100亩,又培育了速丰林(马占相思)苗木120万株。如今,我管护着龙眼30亩,柑桔42亩,荔枝38亩。单水果一项全户每年可收入12万元。我根据长塘的地势特点,尝试“塘底养鱼、塘面养鸭、塘边养兔养猪、山上种果、果园养鸡”的立体种养新模式取得了成功,现建有猪栏300多平方米,每年出栏肉猪100头以上,小猪250多头,年养鸭2000多羽,养鱼5000多尾。我全家21口人,靠种养年人均纯收入近1万元。近年来,我在果园旁投入50多万元建起了两幢1000多平方米的水泥楼,过上了小康生活。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心中始终根存这样的信念。“人人都想富,就是不会富”,上奇街的村民种果积极性很高,但经济效益却不甚理想,为此我经常到村民的果场上手把手地进行技术指导,把自己积累多年的宝贵经验无偿传授给村民。我还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积极引导伍伟才等20多户贫困户,种植林果500多亩,并在我自己的果园里安排了20多人就业。

发挥党的先进性,积极为民办实事

从1987年起,我在上奇街先后担任团支书、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街党委书记。在村干部这个岗位上,我干了十多年,使我感触最深的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作为村级干部,肩上的担子十分重大,但我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不做就不做,做就要做好”,这样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我积极为民办实事,采用街委出资一点,群众筹一点,农民捐资一点的办法,共筹资金20万元,建成中小型自来水厂5个,使全街100%的居民饮上了安全、卫生、清洁的自来水。我和街委一帮人还筹款8万多元,接通了闭路电视800多户,安装电话300多台。在镇农业站的帮助下,我还积极引进新品种农作物的种植,其中引进新品种有大果枇杷、粉红梅、台湾大肉姜、毛瓜、大顶苦瓜等,改变单种水稻为主,开发“万元田”建设近500多亩,使全街年人均增收可达50元以上。

上奇街座落在十里长街边,经过我和街集体共同讨论,决定要利用我街集体土地多,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2001年,我街引来了一家可安排1000多人就业的火机厂,又有红砖厂、石材板厂等企业在我街落户,现在我街已成为石材街、红砖厂街,每年为国家创税利达30万元以上。去年我和街委一班人积极进行上奇小康示范村的规划建设。目前,已有60多户农户在小康示范村投资建房,小康示范村已初具规模。2002年,我街居民人均纯收入2508元,走在全市各村(街)的前列。

近几年来,上奇街90%的农户住上了钢筋水泥楼,85%安上了闭路电视,600多户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平均每12人有手机一台,每7人有摩托车一辆,每50人有农用车一辆,日子越过越红火。自己的一分贡献换来了街委事业的欣欣向荣,我感到无限宽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街党委书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起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将用全部的心血和精力,为全街7000多群众过上小康生活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