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22:06:05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篇1

自然界中,风是一抹无形的色彩,有温暖的夏风,有清爽的秋风,有凛冽的冬风,而我则是和煦的春风。

春姑娘在封冻的河面上蹦呀蹦,冰层裂成了碎冰,化成了流水;春姑娘在大地上踩呀踩,春草探出头来;春姑娘抱住花枝摇呀摇,花苞含笑绽开。阳春三月,空气清新,阳光柔和,大地上的万物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这一切的变化无一不在唤醒已沉睡多时的我。

调皮的我带着道边槐花的清芬,轻轻的吹拂着路人的面颊与发鬓,吹拂着人们的胸膛,温柔地慰抚。这美丽的春景真是令我惊叹啊!我长大了嘴,深深地呼吸,像痛饮甘露似的感到清爽、陶醉。

就在我尽情地享受春天所给予我清新的时候,一阵阵孩童的哭叫声将我从享受中拉出。

这时,我本应是愤怒的,但更多的疑问提早占据我的脑海。那声音是从一座花园中传出的,他是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在他身旁还站了一位气哼哼的女人。从他们的谈话中我才得知这位小男孩是来花园玩的,因为母亲有事情要离开,所以才哭了起来。

我实在不忍心不管这对母子,便大声地对母亲说出自己的看法,可母亲却听不到风的呼唤。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从男孩身边掠过,没想到反而逗乐了他,只见他拍着手说:“真好玩,真好玩!”

我回过头望了望他,也笑了。就这样,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又踏上了新的旅程。啊,我是多么喜欢春天呀!同时也感谢大自然给予我“风”的生命。

同学点评:

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生动,开头是很精彩,想象合理,字迹工整,还有一些好词好句,符合本次作文的习作要求。从这篇作文看出你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篇2

自然界中,雨是一抹绚烂奇丽的色彩,有蒙蒙的细雨,有狂风怒吼的暴雨,有闪电雷鸣的雷阵雨。而我是淅淅沥沥的秋雨。

调皮的我开始霏霏地飘洒,密密麻麻的洒地面上,但是无声无息。我放眼望去,整个大地焕然一新,我仿佛给大地挂上了一层簿簿的帘子。小树们贪婪吸着雨露,爱美的花儿们脱下自己五颜六色的长裙,松鼠孩子躲在树枝下,摊开小手接着水滴,并兴奋的叫着下雨啦下雨啦。树林是那么安静,只有雨打在落下的树叶上,融入泉水中,滴在每一个小动物的脸上。雨,如丝如缕飘向森林,织起了一张无崖的绿茸茸的地毯。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田野。我环顾四周,你看田野里层层梯田一片金黄,一人高的玉米,像老人捋着胡子笑口常开,沉甸甸的金黄色的谷子向你低头鞠躬表示欢迎。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红玛瑙似的大枣子,咧开大嘴的石榴,灯笼似的西红柿,金黄的稻田里,已有农民在开镰割稻,这是胜利的秋天,丰收的秋天。秋天的田野啊!金黄灿灿,一望无际,到处是金黄的稻浪。秋风拂过那沉甸甸的稻穗,发出声响,仿佛在催促人们:“快收吧,快收吧!”这已到丰收的季节了。我微笑的望着稻田,我舞动着,将雨泼洒。我使劲全身的力气,因为我知道这场雨过后是农民的笑脸,是丰厚的丰收。

我笑着离开了田野,来到了熙熙攘攘的都市里。人们撑着花花绿绿的伞,滴滴哒哒声音化成了一个一个的音符,跳入了大自然的乐曲中。马路上畅通无阻,没有喇叭的不和谐之声,没有大声喧哗的吵闹声,只有蒙蒙的雾,细细的雨。一切是那么安静祥和。

我哗啦啦唱起歌,咦,远处波涛汹涌的不是大海吗?我急速飞奔,要知道看大海一直是我的愿望。巨浪一次一次打击着海面,时而雄伟,时而柔和。水面上的波浪翻动着,滚动着。伴随着激情澎湃、急速雄伟的海浪我不禁在天空中跳起了迪斯科。海浪越翻越勇,我越跳越快,雨越下越大。

渐渐的云散了,雨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空气那么清新,人们收起了自己手中的伞,小动物们也纷纷从树下跑了出来。我仰望天空想,接下来应该是彩虹姐姐接班了吧……

天空的那一边出现了彩虹,它凝结了我的汗水,它留给了天空一道绚烂。

天渐渐暗了下来。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篇3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秋雨

世界上有暴雨、雷阵雨,我则是淅淅沥沥的秋雨。

我漫步在广阔的田野间,我越过挺拔的大树发出“啪啪”的声音,我真觉得自己就是一位钢琴家,这田野中的一切都是琴键,弹着弹着,渐渐的在琴声中陶醉了;我散步在无边的森林里,许多小动物都躲回自己家,有的还探出脑袋观看我带来的景色呢;我游荡在繁华的城市,人类神奇的机器早就预测到我的来到,有些人拿起早就准备好的雨伞,不慌不忙地走回家,有些人便成了落汤鸡,还有些人就地躲雨……这时,街上撑起各式各样的花伞,就像为我搭起了一座五颜六色的桥,我越过这座美丽的桥,也带来了“叭嗒,叭嗒”的音响,真好听!

我又坐着云伯伯洁白无暇的“汽车”来到了干旱的非洲,眼前的场景惨不忍睹: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烘烤着大地,大地大张着嘴仿佛渴望得到雨水的滋润,那里的人们为了一口水,似乎可以拼命。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命令所有的小水滴,毫无保留的赐给这些可怜的人最好的雨露。渐渐的我消失了,我欣慰地想:我做成了一件好事。可不久,我又化成了一片云彩,到处飘、到处飘……

经我洗刷的世界变得一尘不染。天色不早了,天空妈妈叫变成云彩的我回家,彩虹姐姐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去值班。我给人们带来的是是清新的空气,是生命的希望。所以我相信我一定是人们最喜爱的天气,我也是大自然中最受宠爱的孩子。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建设和谐企业

一、企业文化塑造是现阶段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在当今,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潮流。这一潮流的涌现,蕴含着两个方面的客观必然性;一方面,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势所必然。根据集团公司在再造新企业进程中已经发生并将要发生的投资、经营、管理等崭新变化,基于企业当前“做强做大”和未来永续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集团员工集体智慧和专家研究的深厚基础上,应适时推出打造企业文化的新战略。

我们认为,如同一个社会只有在和谐状态中才能顺利进步,一个企业也必须在和谐状态中才能持续发展。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在当代世界企业汇入以“竞争中合作”为特征的新潮流,追求并实现企业内部和谐状态,就必然地成为我们企业重要的核心理念。我们只能以诚信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以开放兼容的胸怀汲取各方资源,构建企业内外部和谐关系,从而达到所有利益相关主体共创共赢的目标。因此,我们在重塑汾西企业文化时,既要继承以前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但更多的是面向现实与未来的创新内容。比如:我们可以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核心价值观,如:“合作,向上,爱心,进步”,如翟红董事长、党委书记倡导的“热爱汾西、建设家园”理念等。这里的含义在于合作是当代开放社会经济环境下成就任何事业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理念和企业精神。在多元化格局下,集团及其各成员企业需要确立“合作、向上”的核心价值观,由此不断增强集团的凝聚力,不断提升集团的和谐度。同样,“爱心”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心灵起点和内在动力,是一种高尚、美好、善良、和谐的精神追求与精神境界。“进步”正是体现了员工的共同愿望,体现了现代企业员工自尊自强、自觉自省、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的诉求和情怀。这一核心价值观表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而不求形式主义的“大而空”口号,也不存在虚无飘渺的浮躁性幻想。再比如,我们在经营理念上,可以秉承晋商文化的精髓,创新发展提炼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理念。理念的内容要突出“诚信为本,开放兼容,和谐发展,共创共赢”;其中心在于“和谐”,是对汾西半个世纪凝结而成的特色精神,管理理念的超越与升华。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品牌发展战略和价值驱动战略过程中,凸显开放和谐为主题的较为完整的全新企业文化体系。

新的企业文化的提出,在得到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和广大员工的认同的基础上,可以强有力地激发汾西人在再造新企业进程中焕发出更大的创业热情与创新精神,有效地增强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增添生机和活力并健康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企业文化的引导下,一定能够使我们企业不断走向辉煌。

二、塑造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必须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是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关系”。员工是一个企业的主体,企业与员工关系也是企业各种关系的热点之一。没有员工,企业就无法让资本增值,员工是企业的动力。反之,企业也为员工提供了就业和发展机会,为他们提供生活资料,员工要感恩企业。这也涉及一个“ 和谐”的概念,要努力让双方达到一个平衡点,要始终关心员工的利益,帮助员工舒心工作,给员工培训机会,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要让员工觉得自己与企业并不是一个被雇用关系,要有“企业的事是自家的事”的概念。让员工在企业成长,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和谐了,员工才能爱企如家,才能主动热情的把工作做好。

二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和谐”关系。“和谐企业”概念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和谐”关系是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企业要生存并得到发展,加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融洽至关重要。企业健康成长与企业团队的健康成长密不可分,团队的效益就是企业的效益。一个企业要可持续发展,除了做好企业远景规划,把眼光放远外,处理好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可以保持和增强团队战斗力;各级管理者要抱着对员工负责的心态来解决问题,要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克服浮躁心理,做好对员工思想的疏导工作,要多向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支持员工自身发展。

三是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企业成功归根结底是社会给予的,只有对社会抱有感恩之心的企业才能真正得到社会尊重,才能融入社会。只有理解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才能懂得回报社会是企业的责任;企业是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而盈利的,盈利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

四是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对资源的浪费最终是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应的,小煤窑乱采滥挖造成煤炭资源回收率很底,事故频发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由于不重视环境保护引发的自然灾害更是屡见不鲜。企业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要努力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因为破坏自然环境,就是毁坏人类自己的明天,也是断绝企业生存、发展的希望。

五是企业与客户的“和谐”关系。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和谐是上下关系,周边关系的平衡发展。在这方面企业追求的是生产的产品客户满意、创造的生产价值有利于股东,有利于员工,有利用社会,也有利于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上游、下游企业。竞争对手不一定就是敌人,要与对手进行良性合作,与产业链上游、下游及周边企业加强沟通,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和进步,争取双赢、多赢、共赢。

六是企业与政府的“和谐”关系。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加快经济改革,尤其是投资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制定社会公共政策方面起着关键主导作用。在沟通和谐企业过程中,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担当着重要责任。主动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对企业所在地的环境负责,为当地的居民生存环境负责,依法纳税,与政府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取得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也是构建和谐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是企业为保证自身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的内在要求。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篇5

Abstract:Reading about the resign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mostly with the West, the resignation of different systems to illustrate the plight of the Chinese system, and accordingly give the appropriate response, what's more, few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moral hazard, which existing in the follow-up treatment of resignation of officials .However, due to the corresponding socio-cultur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re is no other formal or informal system to match. While the current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and mode of operation of the personnel concerned, the follow-up treatment of resigned officials has a moral hazard, but it is not the worst. Therefore, the existence of moral hazard is reasonable and inevitable.

关键词:引咎辞职 道德风险 制度

key word:Takes the blame and resigns the moral hazard system

作者简介: 瞿鸿雁(1989.09 - ),女,湖北利川人,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中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建立及引咎辞职官员后续处理的研究现状

“引咎辞职”从字面来看,引,是引为、援引的意思。咎,就是过失、责任的意思。《辞海》将“引咎”解释为:“由自己承担错误的责任。”可见,引咎侧重于当事人对并非自己造成的或者承担直接责任的损失承担责任。那么,引咎辞职也就是为自己的过失或者非直接责任而承担责任辞去公职。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建立,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

1995年中共5号文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第四十条提出“建立领导干引咎辞职制度”,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了引咎辞职思想。2000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制定,“引咎辞职”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中国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当中。2002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第59条明确规定了引咎辞职制度。2004年4月中共中央批准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作出了进一步的完善,而2006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引咎辞职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

引咎辞职官员的后续处理方式关系到引咎辞职制度是否能够真正在中国本土化和顺利的运行下去。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下,官员上升空间本就十分狭窄,引咎辞职的结果必然是使引咎辞职者数十年的努力成果瞬间消失,因此这样的制度是“罚不当责”的。意外的是,在关于官员引咎辞职的实际案例中,社会舆论对于官员重新任职报以了消极评价,认为引咎辞职不过是走过场。关于引咎辞职者是否应该重新出任新职,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中有着并不统一的看法。一方面,学者认为应该给以引咎辞职官员相应合理的结果。胡良俊说“引咎辞职的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得到群众公认,满一定年限仍可以提拔任用。”崔亮表示“如果他从此之后就终身失去了担任公职的权利和机会,如此沉重的代价,只会使其他官员更加忌惮于引咎辞职,使引咎辞职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社会舆论报道反映出民众对于官员引咎辞职后异地任职和再复出的不满,认为是在作秀走过场,例如,某新浪博客表示“引咎辞职两年内不得提拔,当官的都笑了”。当前学术研究中大多的观点中,虽然在大的方面都是认为应该给以官员以相应的出路,但是并没有根据我国官员队伍的实情而给出具有可操性的对策。就现在我国的官员队伍而言,领导干部大都是从公务员队伍中选的职业化官员,官员队伍本身是专业化和基本终身制的,而且官员从政往往将之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倘若真正离开政治以后则无其他的出路。另外,我国的引咎辞职制度往往仅仅是辞去公职,而保留其原本的公务员身份,并且给以相应的级别和待遇。因此,笔者认为由于其公务员身份和级别待遇的存在,官员引咎辞职后也就必然在合适的时间给以合适的职位。因此,这些都在体制上注定了引咎辞职官员后续处理方式的道德风险的存在。

二、道德风险以及其在引咎辞职官员后续处理方面的影响

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哲学的范畴概念,然而其实早在亚当・斯密时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道德风险问题,但是当时没有直接用“道德风险”这个概念。道德风险并非是道德败坏,而是市场经济体制当中无可避免的人的自利行为。而《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于道德风险的解释是:“从事金融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并且是一种不易为人发现的隐蔽行为,即金融从业者由于违反道德规范和法纪约束的行为而造成的风险。”

道德风险虽然是经济学的概念,但是其理论本身并不限于经济领域,引咎辞职官员后续处理方式也同样存在着道德风险。

国外的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即政务官和事务官,而依据我国《公务员法》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我国的公务员则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类别”。外国公务员一旦辞职就脱离了政治,不再参与政治生活。我国的《公务员法》第十三章第八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以及第四款规定我国的公务员却可以保留公务员身份。因此,对于引咎辞职的官员就实际情况而言,一般也会保留行政编制以及相应的级别和待遇,处理方式一般为《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以及资源辞去领导职务的干部,根据辞职原因、个人条件、工作需要等情况予以适当安排。”而依据《重庆出台系列十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所谓“适当安排”就是指“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或者降职安排”。实际也是这样做的:2003年“非典”期间,前北京市长孟学农被责令引咎辞职,同年9月,出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这样,对于引咎辞职的官员来说,引咎辞职也并不能真正使得官员平庸无作为,反而使得很多官员将关注焦点聚集于如何预防各种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如何创造性地去工作。而对于引咎辞职官员而言,反正行政编制和相应的级别待遇都能够保存,那么,官员有可能通过引咎辞职来规避其他责任,这样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够保全自己原来的级别待遇,还能获得将来重新复出的机会;另一方面,就当前的政府体制而言,可能依据所谓大局或者地方部门利益,或者碍于社会舆论的压力,让有关官员引咎辞职。

三、引咎辞职官员的后续处理方式的合理性

正如前文所讲,当下中国官员引咎辞职仅辞去公职而保留公务员身份的做法存在着道德风险。但是笔者认为,考虑到当前制度,引咎辞职官员的后续处理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一定不是最坏的。

就传统而言,官员职务的取得和身份的产生,与科举考试中的“秀才、举人”等身份是相分离的,但是,作为减少或者免征劳役和赋税的特权,却从进入这个体系就已经享有了。我国古代也存在着引咎辞职的说法,《北史・周武帝纪》“公卿各引咎自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引咎”一词。从中国古代的官员引咎辞职来看,即便是辞去职务,但依然是属于官僚体系内的一员,依然享受着免征劳役赋税的特权。在明朝,“官员满六十岁退休,回乡官员称乡宦,仍享有免役和司法特权。”《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为任用马谡而失街亭故请辞去丞相之职,实际上也是虽自贬三等但依然张控制着蜀国的大权。由此可见,至少在明朝我国就有这样的传统。当然,传统的不见得的就是好的,然而却往往是适合的。

中国当前的引咎辞职制度,是从西方民主国家引进而来。孟德斯鸠有言“为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的人民的,所以一个国家的法律能够适合于另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巧合的事。”制度的移植必然伴随着制度的修改,以使得制度能够适合该国的独特的文化传统。虽然引咎辞职是西方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但其在国外的高度发展是我国应该学习和效仿的。而就中国现在官员的引咎辞职的实践而言对“引咎辞职”者一般是降职任用、留级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等,给予工作权利和生活保障,这都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组织安排的传统思维方式,缺乏市场化配置的方式”当然,这也是我国国情所限制,我国的官员职业化程度高,领导干部都是从基层公务员选拔而来,是职业化和专门化的人才,并不是向西方民主国家一样担任领导职务的官员大都从律师、商界等行业转来,引咎辞职退出后还能重操旧业,这也是贺文娜女士所提的“退出机制”的问题。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府的合法性并没有降低。而共产党员其本身和党性的要求以及我国文化传统都不存在人性恶的假设,因此,关于引咎辞职对于缓解政府合法性危机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并不适用。实践中,浙江海宁市市长张仁贵在海宁5・12特大火灾事故中引咎辞职以后,当时不少人哭了,连有的遇难者家属都说:“天灾人祸的,怎么怪得上你们呢?”而对于市长的“引咎辞职”,不解和迷茫的情绪更是普遍。”因此,人民对我国领导干部依然抱有信心,除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以外并不存在合法性危机。在非正式的制度没有更改之前,并没有相应的制度文化与制度配合,这样的制度运行也就是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的。这也是为什么“引咎辞职”在西方是一种政治文明的惯例,在我国就必须体现成为一种制度。而且,在我国政府的集权管理方式也使得“引咎辞职”是作为政府治理官吏的工具,而并非真正的意义上的回应民意。从跟根本上讲,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建立的过程,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政府将其作为治吏的手段,突出其工具理性的目的非常明显。当然,这一切在将来都必然会变革,也的确会向更加民主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向西方式的”引咎辞职”方向变革,毕竟,作为一个现在和将来都必然与西方式民主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适合中国国情的才会是党和国家真正会选择的。

我国有着自己的悠久传统和发展轨迹,而且无可回避,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以至共产主义道路。这些都反映在中国的文化以及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中,而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都决定了我国在“引咎辞职”官员的后续处理方式,所以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存在着道德风险,但在制定这种处理方式时必然是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应该是适合目前体制的,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 毛寿龙.引咎辞职、问责制与治道变革[J].浙江学报,2005(1)

[3] 胡良俊.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难点及对策的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5(1)

[4] 新浪网.官员引咎辞职后要允许“东山再起”[N].

news.省略/c/2004-04-19/01572340277s.shtml

[5] 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6] 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1992

[7] 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篇6

一、现象:必然还是偶然?

团体一旦形成,道德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1];团体抑或实体未形成之时,个体行为呈现的面相又该如何?从相关研究组织披露的数据来看,无论是从案件的绝对数量而言,还是从涉案人员的职务层次来看,司法工作人员犯罪尤其是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展现了当共同体空场、不具备宰制性力量之时的多维面相。

其一,从案件数量上而言,从2008年至2010年,2008年,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中滥用强制措施等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22050件次;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裁定提出抗诉3248件;检察机关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判决和裁定提出抗诉11459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5222件;[2]2009年,严肃查处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立案侦查涉嫌贪赃枉法、等犯罪的司法工作人员2761人[3];2010年,强化对司法工作人员渎职行为的监督,查办涉嫌犯罪的司法工作人员2721人[4];其二,从涉案人员的犯罪行为倾向性而言,主要集中在“涉嫌徇私枉法、、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等领域,而这些渎职侵权犯罪都与嫌疑人工作和职务关联密切,均亵渎了司法权的神圣性,破坏了司法工作人员这一职业共同体在芸芸众生中的良好寄托与期望;其三,群体性、团伙性的窝案逐渐成为涉案新的倾向,且涉案主体出现了一种由审判员向庭长、院长等中高层领导、业务骨干发展的现象。

毋庸置疑,司法在回应社会急剧转型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纠纷上,努力有目共睹,成绩斐然,但是,努力与成绩并没有丝毫消除我们对越来越多的“轰动”案件所昭示的这个共同体方方面面存在问题的担忧与关注,也并没有阻却我们油然而生的追问: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为急剧变动的时代提供缓和机制的司法,作为“社会稳定器”的“操作员”———司法工作人员的犯罪现象,已如前述,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从内心的愿望而言,我们希望这只是一种偶然而已,但是,偶然,也许是一种自我安慰,也许是个体的自律缺位,也许是某一制度的漏洞,也许是某一环节监督的缺失,这里有太多的“也许”可以为个案提供足够份量的疏解和开拓,但是,如果是必然,我们又该如何洞悉此种必然背后的实然?

二、必然背后的实然:共同体及其话语系统已经形成?

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缺乏专业知识司法工作人员的瓶颈,甚至是窘境。

1981年法官数量为60439人,2002年增加到21万人,2004年为190961人,2010年为193000万人;检察官数量1986年为97730人,2000年为171189人,2004年为126246人;公证员的数量1986年为7594人,2005年为15876人。[5]

由此,客观上而言,司法工作的专业性队伍已经壮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确认司法工作人员这一职业共同体则已经水到渠成地形成了呢?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物理学意义上的共同体并不能当然地生成价值认同上的共同体。“正如只有成文宪法并不足以形成秩序一样,仅仅存在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职业本身,也并不一定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6]。由此,庞大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司法队伍中的个体行为规制则完全交给了仍然处在建构中、并未十分完善的法律体系,而且在一定意义也只能诉诸已经失去宰制性力量的道德约束③,道德话语系统的约束力已经在我们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被“个人自由主义的话语”消解殆尽,针对具有“法律与道德明确界限思维”的司法工作人员而言,其结果只能是“不具有合法”的强制性之尴尬局面,并随之被抛置脑后,失去行为的约束力。然而,建设法治国家的号角已响彻神州大地,被动的行为惯性中所接受的西方法治话语虽然未能真正地发挥效用,但是,却也不能不说它的“熏陶”与“潜移默化”之端倪,如此一来,我们已经建构成型的庞大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司法共同体,可是,身在其中的个体———司法工作人员“身处的日常工作世界,却是一个脱胎于道德话语系统但却又并未建立起属于自身的、独立的话语系统,一个纠缠在法治话语和道德话语系统之间的话语世界”[4]。由此可见,个体正处于道德文化与西方法治话语之间,左右为难,更有甚者,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我们却又将诸多的司法问题与现象在惯性思维的驱使下,有意无意地置于道德话语的延长线上思考、处理与反思。那么,置身于司法问题之中的个体应如何来寻找来自于自身的文化思维惯性以及大众对诸多司法问题的思维方式与移植于西方的司法价值诉求之间的平衡点?而且社会转型的当下,道德与纪律的同质性期望与强制,道德与法律的时代错位与纠缠,司法又如何逃脱其尴尬的境地,一如前述,我们为司法工作人员个体犯罪现象作出的诸多“也许性的自我慰籍、开拓与疏解”,其实是一种“必然性背后的无奈”。前述的偶然难道不是一种“必然性背后的实然”吗?在共同体空场的诸多境地之中,作为没有媒介可以真诚地认同共同体之中的个体,在这样的一种困惑的境地之中,如何能抵挡甚至不追求“法外利益”,又如何将谋生的职业锤炼成一种“安身立命”的追求,甚至提升为一种精神上慰藉,又何谈职业即是自身价值的事业追求?在我们看来,上述的尴尬与追问恰恰是我们忽视了共同体话语系统建构的后果,亦即司法伦理价值认同缺位所产生的影响。而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素养的共同体中对道德与伦理的惯性混同,造就了“道德(纪律)与伦理”同质化,将全体道德的个体所形成的物理学意义上共同体等同于具有统一价值认同感的精神上的共同体———司法实体,将个体道德的集合等同于伦理实体,将司法伦理与司法道德之间划上了等号。殊不知,道德主要是主观意志的法,即自我德行的法则,道德语境中的义务是单向度的;伦理则是客观意志的法则,也就是普遍意志的社会性伦理规范,伦理实体中的义务是双向度的。[5]

而且“伦理的侧重点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客观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而道德的侧重点强调的则是社会个体[6]”。司法伦理塑造的是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实体与共同体,而道德成就的是具有高度自律性的个体。

在司法伦理实体中,横亘在实体与个体之间的双向性义务,如此构造两者之间的关系:实体为个体提供安身立命的价值系统,为个体提供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行事习惯和传统与荣誉感;个体之行为充实、丰富和更新实体的价值内涵。勾勒的是这样一幅的理想图景:司法共同体则是“一群具有相同教育背景的人,信守大致相同的规则,遵循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行业规范和价值观念,乃至于秉持共同的理念,追求着共同的理想”[7]队伍。而双向性义务的沟通机制则是建立在实体与个体之间的话语系统与价值认同上。尽管在某种意义上,话语并不能完全建构现实,但它无疑会影响到建构现实的人的行为。[4]

司法共同体的形成必须是已经建构了自己实体上共同的价值话语系统,具备了自身特有的共同的语言与媒介,个体的职业荣誉感以及对实体的忠诚度已形成。然而,对于目前司法伦理实体的建构,我们仍然还只能说仍处在构建过程之中。因为一个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往往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实体共同的价值话语系统的建构本身就是一个面对诸多价值、话语而不断选择取舍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不可能置身于其赖以存在的社会之外,独善其身。

毋庸置疑的是司法共同体的价值话语系统不可或缺。然而,“在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项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渊源[8]”。为此,强世功博士在《法律共同体宣言》中呼吁:“……我们必须对这个法律共同体的历史、理论逻辑和思维方式以及我们对待我们这个社会的态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必须对这个共同体的现状、社会功能、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走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9]”。

当下,在建构我们自身司法共同体所面对的是何种“社会文化背景”?对“法律共同体的历史、理论逻辑和思维方式”等范畴,我们是否已经有了一个足够的、清醒的认识,这是必须明晰的前提!惟有如此,才能将构建的共同体或者实体的价值话语系统与社会大众的日常日用之情理产生共鸣,直至产生共振,也才能实现我们的共识与追求,否则,司法共同体的价值内涵与外延只能造就大量的“秋菊式困惑”与“山杠爷的悲剧”[10]。

因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不是现实中的“实体意义上的共同体”或者具有相同职业人群的集合而已,它更多的是指精神上的一种认同感,是“精神意义上的共同体”,是现实中法律职业阶层的“认同上的共同体”。因此之故,司法工作人员需要在观念上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认同感”[11]与荣誉感,在精神上同一。

那么,我们在建构的庞大的司法体系过程中,我们认同了何种价值话语,又未认同或者排斥了何种价值系统,抛弃了什么,我们生活在何种法律的共同体中,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否存在惯性并打上了文化的烙印?

(一)法律移植:时代的错位与认同的困惑

从1840年西方列强凭借自身的坚船利炮叩开中国的国门之后,我国步入了传统性消解和现代性生成的过程之中[12],而这一进程的展开,是以向西方学习为主流的,尤其在法律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奉行的是一种“拿来主义”,正如郭沫若在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一书的自序中说:“外国学者已经替我们把路径开辟了,我们接手过来,正好事半功倍。”[13]如此一来,共识在所难免:在西方,法学其位亦尊,其学亦盛;在中国,法学其位亦卑,其学亦微。然而,“逾淮成枳”的现象始终萦绕在我们的心头[14]。于是我们五千年文明孕育的法律体系分崩离析,随之而来的便是“拿来主义”的泛滥。

我们虽然建构了“现代性”的法律制度体系,也体现了一种“价值与传统”,然而,问题在于,这恰好不是我们的传统和价值。我们不但没有融入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经验,反倒常常与我们“固有的”文化价值相悖。于是,当我们最后不得不接受这套法律制度的时候,立即就陷入到无可解说的精神困境里面[14]。

困境源自内心的不安,而内心的不安则是没有自我认同,没有自我认同完全是失去了自我的可表现。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相对于西方在发达的商品经济胚胎中孕育的法律体系以及对社会关系的型构能力与精细化程度上,我们远远地落后了,不言而喻,从法律进化历史阶段上而言,我们所处的当下的时代与其是错位的,由此,我们所处的当下的时代便被部分倡导法律移植论调的人群贴上了“落后与封建”标签,落入了一切都不如人的窠臼。

这种自我认同的“落后与错位”给我们带来的是对法律体系及其价值系统认同上的“急进主义”,进而选择了“拿来主义”,而司法共同体的价值系统之内涵与话语系统的构建主要来自于是一定的知识体系———法律知识的训育与传播,个体“以创制、使用和传播法律及其知识形态为业并以此安身。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为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知识、话语和理念[7]”。这是一个需要文化逐渐浸淫的漫长过程,西方的法律发展史即使如此。因为法律不仅仅只是一整套的规则体系,同时,也是一定文化内涵与意义的承载体和展现平台。而且,社会的规则体系是否只能是法律独行其道从而排挤任何其他的因素与内容,是否只有斩断我们与“封建的、落后的”传统并“以西为师”才能实现我们的法治梦想,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那么,司法共同体中的个体必然在一定文化的背景之下来接受、消化法律知识,这未免在行为方式上留下一种文化的烙印和惯性。西方也概莫能外④。

因此,我们必须在建构司法共同体的话语系统的过程中,真切地关怀自身:从当下出发,从自身出发。“否则我们真要身在中国大地,却拿着西方(或外国)的‘法律地图’按图索骥找寻着中国的司法共同体的话语系统”[15],不能将自身的文化思维、文化传统等与身俱来的内容一概贴上诸如“封建、落后”等标签一股脑儿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从而,失去对自身问题与现状的追问,不能让“时代的错位与认同上的困惑”成为我们的绊脚石,杜绝出现一种“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困惑,同时,也才能让司法工作人员等“法律人为了避免过多的道德困境,会习惯性把法律世界的逻辑原封不动地带入到生活实际之中,从而拒绝或者逃脱道德论辩、沟通。”[6]让“时代的错位与认同上的困惑”通过一种文化上的反省纠正一种认识上的偏差。

(二)文化传统:认识上的纠错与文化自觉

何谓文化?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16]

何谓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不仅仅是在历史的世界里出现过,而且它已经经过千百年的生活习俗传下来了,并且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文化传统具有三个因素:一是历史上发生的;二是传下来了且成为了正统和法统的;三是现在仍然发挥作用的范畴。[17](P329-330)

由此,文化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其已深入到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意识结构之中,为此,在建构司法共同体的进程中,文化传统是无法绕开也是不能绕开的范畴。当然,中华文明并不能直接为我们提供诸如基督教文明为西方法治文明所成就的知识场景与价值引导⑤,甚至在一定意义而言,此种文化传统下所形成的法治文明,成为了我们现在建设法治国家的一种障碍性的文化资源。因此之故,在部分“法律移植论”法学研究者眼中,文化传统下所形成的法治文明就如同金庸小说中的“东方不败”之“葵花宝典”。“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其造就的结局则是我们司法共同体中个体所接受的法律知识让自身无法从文化情感上予以认同,在精神的世界里无法消解。因为“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认识世界里,司法机关一直都是‘政府机关’,法官也是‘政府的人’,因此,脱胎于行政权意义上的、全能主义的‘父母官’形象自然而然也就落到了司法机关以及法官的头上。然而,严格说来,对于司法机关以及法官的这种角色期待,又不仅只是社会大众‘根深蒂固’的道德认识或者‘一厢情愿’所导致的,实际上,当下中国的法律人与司法决策者对司法以及法官也同样有着类似的期望。[4]”这不需要回避或者辩解,这是文化惯性使然,也是我们的文化情感之期待。

同时,这也是我们建构司法共同体价值系统在文化上必须进行的一场纠错运动———“欲练此功,未必自宫”,因为“此功非我功”也!任何价值系统的建构必须是一种文化上的自觉,犹如我们的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所揭示的准则一样: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包括法文化和法律文明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之所以具有坚韧的绵延力和特别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对传统中国社会及其问题之所以具有独到的分析力和极强的解释力,关键在于“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及其在深层次上所关联着的伦理与道德,共同构成了传统中国法文化的价值资源,并促成了中国法理精神的成长[18]。

所以,无论多么强势的西方“法治”话语,也不能成为我们抹掉自身道德世界以及心灵的理由。

因为那毕竟是自家的。

因此,构建自身的司法共同体的价值话语系统所需要的文化支撑资源还是需要从自身的道德世界与内心去发掘和开发,以期达致一种文化上的自觉。

三、自觉之后的追问:司法共同体价值话语系统内涵的实然

司法工作人员敢于知法犯法,背叛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或者亵渎自己对法律的信仰,这绝不是可以用制度不健全、个体道德修养境界不高来解释的,也不是可以单单从法律的角度即可得到某种程度的“自我安慰”,我们认为是这个职业共同体的价值话语系统对身在其中的个体不具有约束力,或者是个体对内涵与共同体身躯中的价值在认同上出现了偏差,简而言之,共同体与个体在价值预设以及价值追求上不具有通约性,在一定程度上“背道而驰”。成就此种现象的原因至少可以明确如下:从他域文化移植而来的先进的西方法治文明与自身的文化传统产生了冲突与矛盾,此其一;其二,作为司法工作人员是一个受自身文化熏陶的个体,思维方式与行为惯性毋庸置疑地被深深地烙上文化的属性,比如“我们却又将诸多的司法问题与现象在惯性思维的驱使下,有意无意地置于道德话语的延长线上思考、处理与反思。”由此,让司法工作人员常常处在法律规则与人情世故之间摇摆,左右为难[6];其三,基于西方法治文明所构建的司法共同体的价值系统所彰显的刚性追求与文化传统所营造的以和为贵的柔性关怀之间存在紧张之中。为此,司法工作人员必然二者选其一,而多数则是遵循自身的思考问题的惯性———合情合理之后才是合法!我们始终不能忘却这样一个事实:司法工作人员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群体。因此,他们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中的行为惯性必然来自于自身的习惯,而习惯又来自于整个族类长期的文化熏陶与自觉。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篇7

同学中有的在这个假期去了北海香格里拉实习,有的回家找了工作历练自己,也有同学去了很多地方旅游,增长见识,还有的回家参加学习班提高自己……我在这个假期中到了重庆大足县服装城进行了社会实践,在这次社会实践当中,我接触了社会,做了服务人员,了解到服务行业的种种规矩与其中的艰辛,我的专业是酒店管理,也是第三产业服务行业,这次暑期实践让我对服务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相信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大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西北部,地处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交接地带,东连铜梁县,南临永川市,西接荣昌县,北依潼南县、四川省安岳县。西距成都市269公里,东离重庆市80公里大足县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省级风景名胜区龙水湖-玉龙山森林公园、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饶国梁故居国梁白鹭自然保护区、白椤桫园、龙水湖温泉等一大批人文景观。是全国首批甲级旅游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线的起点,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示范景区、首批AAAA景区,重庆市最佳旅游景区等殊荣。……本文来自范文中国① ②本文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大足县是一个旅游城市,每年都有很多游客以及境外旅游者来这里参观游览,因此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我暑期实践的服装城位于大足县步行街口,地理位置很好,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以及本地人在店里购买衣物。

在暑假实践这段时间,我是服装城里面的导购员,该店一共有12名服务员,每名导购员负责几排衣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区域,衣物都由自己保管归类,衣物遗失也由自己负责赔偿。作为一名导购员,每天早上是八点半上班然后在自己打扫自己区域的清洁,拖地,抹灰,擦衣架等等。晚上九点半下班,时间很长,不过该服装城的管理体制是三天休息一天,然后每名服务员轮流到各个卖点。在实践期间,我最怕的是收钱,有时候很可能收到假钱或者给别人返错钱,这些都是自己负责赔偿的。该店有几名管理人员,负责看守货物和兑换零钱,如果电力人员特别多的话,他们还会帮忙买衣服。总的来说,该点的管理和体制都还好,不过也存在很多缺陷需要改进,以下是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该店应当装修适宜,门面太过老旧。在步行街,服装城共三家,其余两家装修都很好,空调设备很齐全,而本店则没有。本店的顾客对象主要在普通大众,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店里试穿衣服,而店里又没有空调,就会导致很多顾客试穿衣服的情绪烦躁,这就不利于买卖成功,而且其余两家服装城的优势就会更加突出。从成本问题来看,电风扇与空调,从长远的说,这种改进都是利大于弊的。

第二:该店应该设置收银台。对于这样大型的商城来说,收银台似乎是必要的,让店员负责不同区域的衣物,一面要收钱,一面要警惕小偷,还要热情的面对顾客,这对于服务员来说似乎有困难,难免会发生错误,或者导致服务员顾此失彼,不能很好的面对顾客,对服装城来说也是不利的。

第三:该店的管理体制应当修改。例如工作时间太长了,虽然是三天休息一天,但是一天超过八小时的工作,再加上挂货,排货等工作,都对服务员来说很是严峻,我觉得该店应该采取两班倒的工作制度,并且采取一定的奖惩制度,比如说每个月的总收入达到两万就奖励五十块钱,在每组当中选取一名组长,有组长管理她的三名服务员,…本文来自范文中国① ②本文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她来分货,排货等等,这样让服务员有更好的工作环境也能更加激励服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也减少了管理上的难度,让管理人员能更好的对店里的运作进行了解和处理。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念;教育管理

当前的大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出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与之前的大学生相比,其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影响政治态度、政治倾向的形成,进而影响其政治参与。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党员是未来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各项事业骨干力量的重要来源。因此,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如何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而有效开展,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本文结合从事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出发,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与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转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表现

关于当代青年价值观所发生的变化和原因的分析,很多的学者也作了相关的研究,据我掌握的材料来看,比较集中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认为青年价值观念变化有三个特点:一是价值观基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二是价值判断标准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化、实用化;三是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发展。我比较赞同这样的概括。

众所周知,在我国,社会本位历来是主流价值取向,具有悠久的传统。随着时代主题的转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随之由社会本位逐渐转向个性本位。从昔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社会作奉献”的价值首选变成了现今崇尚自我 ,注重个人奋斗、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关乎自己或直接影响到自己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尤为关注,自己有明晰的利益诉求,并且知晓维护、争取和捍卫自我利益的方法和手段,讲求实效。甚至出现了个人主义和功利化的倾向。可见,价值观基础的确出现了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的嬗变。

从价值评价标准和取向方面来看,实用主义思想极为明显。调查中有 30.44%的人努力学习和最大愿望是实现个人的价值,其目的是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在价值评价标准方面,是否对自己前途有益位于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之前。近年来学生有选择性的上课、逃课、对各种资格考试的热衷等等现象和行为以及“优秀学生”、“优秀党员”、“三好学生”等等荣誉称号吸引力的减弱和模范作用发挥的有限,都可以作为实用主义思想的见证,都说明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质疑,这从大学生政治参与中也有所体现。

二、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转型的必然性

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其目的是为党和国家未来建设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养成正确政治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管理工作要取得实效,则要求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做到有的放矢。研究高校党员教育工作及其转型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引起工作转型的原因,只有弄清楚了为何转,才能做好如何转,因此,要弄清楚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转型的必然性。

(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是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转型的必然要求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其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如对自由、幸福、公平、正义、平等、民主等在心中有的轻重主次的排列它是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舍。比如有的人对金钱看得很重,而有的人则比较注重社会地位,这就是因为价值观不同所致。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由过去中集体主义价值观逐渐向个人本位、注重个人实效的转变,这一管理对象的转变,决定了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转型,才能坦诚面对、合理引导。

(二)国家对人才需要的新要求是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转型的必然要求

有人提出在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我们暂且不去考究如此提法的科学依据,但人才在21世纪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改革开放以来,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快速发展期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才的重要作用在各个行业得到了证实。当前,党和国家正在带领全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懂经济、会发展、善保障的人才。人才问题已然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问题之一。高校的职责之一是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而高校学生党员,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最终要由他们来继承,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培养,理所当然,要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特点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

(三)教育的现代化是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转型的必然要求

目前来说,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管理方式、手段单一;观念落后;学习、教育内容陈旧、吸引力不强,时效性不高等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落伍于时代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无疑也要走向现代化和与国际接轨,同样需要在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借鉴中发展、改进与提高,需要跳出自己狭隘的历史经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改革途径的思考

常言道有的放矢,就能事半功倍。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取得实效,就必须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一客观事实,从自身素质、教育管理理念、内容、形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针对性地的开展管理工作。

(一)加强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队伍自身素质的建设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队伍作为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其自身要加强建设。只有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理论业务精通的党员教育管理队伍,才能培养出要培养出党性过硬的大学生党员。因此要从思想上、理论上、工作作风等方面加强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一是近年来,高校党务工作比以往来说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视,但是,从事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并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部分人员从事党务管理工作并不是因为从心底里热爱这份工作,而是因为组织的安排和工作的需要,所以,并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份工作的严肃性及其重要意义。二是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加强对党史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才能把理论运用于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才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引导、解决大学生所遇到的思想问题,才有信心、有能力深入学生群体,有勇气、有有能力去面对站在时代前言、感受时代脉搏的、携带着旺盛的生命力的青年学生所提出的各种尖锐、敏感的问题,也才能够把大家印象中“带几分严肃却又无比枯燥”的党员管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增加党员管理工作的吸引力。另外,工作作风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是活生生的教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想培育出严谨、公正的学生党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者务必做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二)与时俱进,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这是由当前的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所决定的。调查显示,部分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从教育的内容到教育的管理的方式、途径都严重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在内容上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脱节,缺乏针对性;而在方式方法上,还是运用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育,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并高度普及的今天,无疑,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变成一种僵化的、甚至让人反感的教育模式。因此,要针对学生变化了的思想,采取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

1. 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教育

马克思在分析人性时曾经阐述过“人们所努力争取的一切,无不与其利益相关”,因此,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要坚持从人的生物本性出发,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党员的合理自然本性要求和个体差异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思想问题大多是由人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引发出来的。要解决学生由于各种因素、动机包括自然本能的需求所引发的思想问题,就必须正视学生面临的问题,重视他们本能的需求,尊重和承认人,包括大学生党员在自然状态下所显示出的如“利己”、“趋利避害”、“避重就轻”“享乐”等自然本性,理解并接受党员学生正当需要与本能欲望,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使其合理的自然需求得到适当的满足。

2. 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规律,有的放矢

要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一般管理与特殊管理、大众服务与个别服务结合起来。人性的层次结构理论告诉我们,人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年龄、性别、民族风俗、家庭社会环境等都是影响一个人思想行为、性格特点的因素,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要重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只有具体考察,分析他们的不同特征,才能准确、全面地认识他们,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规律,有的放矢,切勿一刀切和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更不能以过高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要把学生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与提倡鼓励的要求区别开来,把对绝大多数一般学生的要求与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要求区别开来。

(三)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容

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党纪国法教育外,还要挖掘出新的教育内容,我认为廉政文化的教育尤为最重要。年轻的学生党员是将来国家各项建设的骨干力量,很多学者专家都提出有关于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种种模式机制。我认为,要能长期保持对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坚持党性原则,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现实中一系列案件的发生已经证明:仅仅靠制度的监督和纪律的束缚,是治标不治本之举,因为制度的健全,纪律监督只能让人在想犯错误时不敢犯,而一旦在监督缺失的地方、有犯错误的机会时,则有可能行之。而文化教育,一旦文化养成,则成了人们的一种思维模式,一种价值取向,它会让人们在有机会犯错误时,不愿意去犯,因为若为之会使他受到内心的谴责和经受心灵的煎熬。所以在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廉政文化的教育,使得廉政意识根植与大学生党员的脑海中,成为他们的一种价值取向 ,成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戈玲.试析当代青年价值观念变化对其政治倾向形成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2).

[2] 初文杰.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色与国际化[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1(1):12.

[3] 程荣晖.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09(4):169.

[4] 巫阳朔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与发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篇9

关键词:教育服务;自然人流动;WTO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7)03-0035-06

自然人流动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是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规定的服务贸易方式之一,指WTO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即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在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教育服务是服务贸易的重要部门。和其他服务贸易部门一样,WTO成员的教育服务提供者可以以自然人的身份在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教育服务。但是,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服务,往往牵涉到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问题。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自然人流动也会引发一些问题。国内对教育的产业属性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多数是教育学学者从教育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很少有人从法律角度对自然人流动提供教育服务进行专门研究。我国已经承诺开放除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如军事、警察、党校等)以外的教育服务,并对自然人流动作出了开放承诺。因此,研究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自然人流动对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GATS与自然人流动

自然人流动已经成为多哈回合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自然人流动服务方面谈判的进程对WTO谈判的成败具有关键影响。作为服务贸易领域的纲领性文件,GATS对自然人流动作出了规范。GATS所规定的自然人流动局限于专业技术人员,而不禁止各成员对所谓的“蓝领”采取限制的措施。GATS及其附件强调提供服务的自然人“不进入东道国就业市场和移动的短期性”,因为持续的自然人短期流动“客观上与东道国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形成竞争关系”,因而GATS实际上排除了自然人寻求永久居住权、就业权和公民权。尽管GATS鼓励各成员国开放国内服务市场,但是,多数成员尤其是发达成员很少对自然人流动服务贸易作出开放的承诺,各成员方对自然人流动提供服务的谈判建议也存在较大的分歧。

另一方面,WTO成员也对自然人流动作出一定的限制。首先,开放的领域有限。自然人流动服务贸易额在国际服务贸易总额中只占1.4%左右。由于贸易利益的冲突和服务贸易水平的巨大差异,各WTO成员在自然人流动提供服务的谈判中分歧很大,谈判进展缓慢。各成员采用各种措施推迟对自然人流动提供服务开放的步伐或减少开放的领域。其次,提供服务的自然人的待遇受到限制。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一样,在市场准入方面,GATS也包含了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两大原则,不同的是,GATS实行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允许诸多例外的国民待遇,对自然人进入其他成员境内也只限于短期和暂时停留。

因此,自然人流动体现了以下法律特征。(1)GATS对自然人身份严格限定性。根据GATS关于自然人流动的附件的第一项的规定,该附件“适用于影响作为一成员服务提供者的自然人的措施,及影响一成员服务提供者雇佣的一成员的自然人的措施。⑦根据GATS第28条(g)和(j)项的规定,提供服务的自然人包括本人直接独立提供服务的自然人和非独立提供服务的自然人,即受雇于其他服务提供者的自然人。一般说来,非独立提供服务的自然人主要受雇于在东道国设立的外国公司或外国公司派驻东道国的分公司。但是,对于受雇于东道国的本国公司的自然人是否属于自然人流动的范畴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受雇于东道国公司的自然人与受雇于东道国境内外国公司的自然人均以自然人的身份进入东道国在性质上没有区别,应该属于自然人流动的范畴。(2)服务方式具有国际性。WTO服务的国际性决定了服务贸易方式的跨国性,即服务的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进入本国以外的WTO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其生产要素发生了跨国流动。(3)服务对象具有特定性。自然人流动提供服务的对象是东道国境内的客户,包括东道国国内的客户和来自于东道国境外的客户。(4)服务地点受到限制。无论服务对象来自于东道国境内或境外,自然人流动提供服务的地点是东道国国内,如果服务地点在自然人本国境内,其提供服务的行为则不属自然人流动提供服务的范畴。(5)东道国对自然人享有规范和管理权。自然人流动提供服务涉及东道国的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和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东道国必然会加强对自然人提供服务行为的规范与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也必须遵守东道国的法律规范。

二、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自然人流动

1.作为教育服务贸易模式的自然人流动 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个部门,教育服务具有本身的特殊性。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服务的内容是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与培训服务,即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而受教育者的知识的增加和技能的提高程度及其实际效用需要通过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得以验证和评判,其验证和评判的标准与程序也比一般的服务活动复杂得多。同时,教育服务还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播和传统继承的重任,甚至涉及国家、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和社会公共利益等诸多因素。因此,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比其他的服务贸易更加复杂,承诺开放教育服务的WTO成员对自然人流动采取有限开放甚至限制的措施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在148个WTO成员中,只有40多个成员承诺开放教育服务,从而使教育服务成为承诺减让国最少的部门之一。教育服务领域中的自然人流动是指一个WTO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在另一成员境内提供教育服务,包括自然人独立地和受雇于其他教育服务机构在东道国境内提供教育服务。自然人独立提供教育服务是指符合东道国开放承诺和规定的资格要求的自然人以独立的个人名义和身份在东道国提供教育服务,如家庭教师、个人独立举办(非以商业存在形式)培训活动等,这种服务方式实践中比较少。另一种教育服务自然人流动则是指自然人被在东道国境内举办的教育机构雇佣在东道国境内向东道国境内的受教育者提供教育培训服务,这时,该自然人实际上是教育机构的雇员,如我国高等学校中的外籍教师和到国外任教的我国教师。

由于国内立法、政策对服务业的影响很大,WTO成员往往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管理其境内的服务贸易,以维护本国的教育服务业秩序。由于涉及就业、移民、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自然人流动成为4种服务贸易模式中限制最多的一种。一些承诺开放教育服务的WTO成员通过立法手段对自然人提供教育服务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如对提供教育服务的自然人身份、学历、资格提出严格的要求,对自然人在本国的居留期间作出明确的规定,欧洲地区的《跨国教育服务良好行为准则》和《关于外国教育资格评估标准与程序的建议书》就涵盖了包括自然人流动在内的4种教育服务提供方式。

2.影响教育服务自然人流动的因素 由于教育服务的特殊性,教育服务自然人流

动很容易受到东道国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国都会对自然人流动提供教育服务作出不同程度的限制或采取措施造成事实上的妨碍。

(1)国家安全(反恐怖活动影响)政策。“9・11”以后,国际恐怖活动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国际间加强了“反恐”合作,各国采取严密措施强化国家安全,对国际间的人员流动也加强了管制,这对自然人流动服务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美国在“9・11”后加强了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力度和入境签证的管理,这给自然人流动提供教育服务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2)教育。教育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所享有的自主处理对内、对外教育事务的最高权力,”包括教育立法权、教育行政权、教育司法权和教育发展权4个方面的内涵。教育服务不同于其他服务,涉及到一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和人力资源再生产,必须处于国家权力的直接掌控之下。自然人流动存在很强的人员流动性、服务行为的隐蔽性和服务效果的后延性,国家为维护本国的教育必然加强对自然人流动的规范与管理。

(3)劳工权利。劳工权利是基本人权。非歧视、平等待遇和法律的平等保护一起构成了人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一些发达国家认为,WTO成员应当实行国际公认的劳工标准,保护劳工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国际上包括劳工组织在内的一些非政府组织(NGOs)针对WTO发起一些抗议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WTO的谈判进程。就自然人流动而言,自然人在提供教育服务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待遇应当符合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原则。但是,由于贸易利益的冲突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劳工标准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服务基本上没有竞争优势,往往利用低廉劳动力资源巩固和扩大在本国的优势地位,运用劳工政策限制自然人流动提供教育服务。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希望适当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海外丰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让外国的教育人力资源过度涌入,损害本国的产业竞争力,从而维持本国教育服务的优势地位。

(4)资格认证。GATS允许WTO成员对自然人提供服务提出资格和许可方面的要求,但是,这种资格要求不应构成不必要的服务贸易壁垒。然而,事实上,不少成员国的资格要求和认证程序缺乏透明度,许可程序缺乏公正、客观的标准,行政效率低下,这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GATS的适用效力,从而实际上构成对自然人流动提供教育服务的限制和障碍。

(5)国民待遇。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客观上存在巨大差距,根据GATS第17条只将国民待遇规定为具体承诺的义务,并且允许各成员在谈判的基础上确定承担这一义务的程度。这样,各个服务部门国民待遇的范围也不相同,GATS在国民待遇方面更注重建立各国的权利和义务平衡。因此,在现实中,各成员对自然人流动作出不同的待遇安排,次国民待遇和超国民待遇客观存在。次国民待遇是指东道国对自然人提供教育服务给予的待遇低于本国相同或类似的教育服务提供者,而超国民待遇则是在东道国境内提供教育服务的自然人享有比东道国本国的教育服务提供者更广泛的权利和更优惠的待遇,从而在实际上获得竞争优势。

(6)行政程序。贯穿于WTO协定的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维护贸易的公平性,WTO规则首先约束政府行为。政府通过行政程序实施行政行为来实现行政目标。在教育服务贸易中,成员国政府应根据本国具体的服务减让承诺,通过透明、公正的行政程序规范和管理服务贸易行为。但是,一些成员国为保护本国的贸易利益和国内教育服务业采取各种形式的行政措施,实质上影响了外国自然人进入本国教育服务市场,如设定复杂的许可程序、不透明的行政执法程序、不完善的行政救济程序等。

三、我国的教育服务立法与教育服务自然人流动

在国际教育服务呈现日益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趋势下,我国对教育的属性仍存在不同的认识和激烈的争论,即教育究竟是公益性事业还是一种产业,是一种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还是一种服务性产业。在我国加入WTO并且承诺开放教育服务市场并先后颁布实施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一系列教育法律规范后,对教育产业属性的争论仍未停止。事实上,在我国,当代教育早已既是社会事业,也是服务产业。我国现行的《教育法》明确提出发展“教育事业”,又在第25条第3款禁止“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同时,《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1条允许民办学校“取得合理回报”;因此,我国在立法上并没有完全否定教育服务的产业属性。另一方面,WTO,已经把教育服务纳入国际服务贸易的部门体系,作为WTO成员,我国必须遵守国际条约,信守开放教育服务的承诺,这也就在事实上承认了教育服务的产业地位。

我国在加入WTO时对教育服务作出了4个方面的承诺,有限制地开放我国的教育服务,其中对教育服务自然人流动规定,其他成员的自然人可以接受中国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雇佣和邀请到中国提供教育服务。但是,我国在具体承诺表中也对教育服务的自然人提供者作出资格的限制,对-自然人的学历、专业职称和专业工作经验作出严格的规定。为兑现开放教育服务的承诺,我国开始逐步完善教育立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教育法律体系,除了颁布实施了《教育法》、《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之外,还根据“人世”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的“入世”承诺颁布了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在内的法规和规章。不过,遗憾的是,对教育服务自然人流动还缺乏高位阶的法律规范,对自然人流动提供教育服务的规定仅散见于各种法规和规章。

我国现有的规范自然人提供教育服务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适用于所有在华外国人的法律规范和专门规范自然人流动的法律规范,前者如《海关法》、《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外国在华常住人员携带进境物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居留申请办法》等法律、法规与规章;后者如《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聘请外籍专业人员管理办法》、《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宗教院校聘用外籍专业人员办法》、《聘用已在华任职的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工作人员的暂行规定》、《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认可办法》等。从法律规范的层次来看,除了国际条约(WTO系列协定和我国“入世”法律文件),还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从法律规范的内容看,包括海关管理、居留限制、资格认证、雇佣与合同管理、争议裁决等;从法律规范的内容性质来看,既有对自然人行为的限制和规范,也有对其权利的保障和救济。从整个法律体系来看,我国已初步建立规范和管理教育服务自然人流动的法律框架。但是,现有法律规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除了立法层次低、内容散乱外,还有的立法内容陈旧,甚至与我国的“入世”承诺相违背,如《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认可办法》第14条规定:“受聘的外籍专业人员一般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者具有相当的学历并在某一宗教学术领域有较高造诣”,这明显违反了我国《服务贸

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对教育服务自然人流动“具有学士或以上学位”的承诺。

四、对我国教育服务的影响和我国的应对策略

1.影响 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教育服务发展迅速,对外开放的力度也较大。一方面,1995年《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批准设立了700余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内的各级教育机构吸引大量的境外优秀教育人才资源充实到我国教师队伍中去,这有利于提高我国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国内教师以个人身份到或被派往海外任教,传播中国文化。自然人流动提供教育服务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在教育服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篇10

【关键词】成都体育学院;健美操;文化精神

【Abstract】this article in chengdu sports institute at“the 2010 national sports college calisthenics championships and sports dance championship”as a background,separately from the team spirit,the referee JingSaiZu cultural spirit,coaches moral and spiritual,athletes culture spirit and volunteers culture spirit aspects,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on are embodied in the cultural spirit.

【Key words】chengdu sports institute;aerobics;culture spirit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6-0001-03

当前的体育赛事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赛事规格、赛事规模、赛事区域、赛事设置项目、运动员身份、运动员年龄上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体育赛事的动机各有不同,通常与其自身性质、需求密切相关,尤其是当前体育赛事早已远远地超越出体育自身的范畴,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紧密联系,使组织机构在选择赛事的动机方面呈现多元化、复杂化、个性化的特点。从一场竞赛我们不仅能看到竞赛的表象更应该看到竞赛更深一层的内涵,它所传达出来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是运动员身上的,更是裁判员、教练员以及竞赛组、志愿者等团队中都有所体现的。

本次在成都体育学院举办的“2010年全国体育院校健美操锦标赛及体育舞蹈锦标赛”是一次高水平的竞技比赛运动,来自全国的14所体育院校的代表队,他们都是各省各地区的精英也有国家队的队员出现在竞技场上。这就要求本次赛事的组织者将赛事的各个方面都要做到精益求精。

成都体育学院的全体研二和部分研一体操健美操专业的学生参与到此次比赛的裁判和组织中来,亲身体验和经历了比赛的全过程。一个体育赛事的全过程要经过申办、筹办、举办、收尾。中间包含着很多的步骤,赛事的举办并不是最主要的,赛事之前的筹备过程才是致为重要的。赛事能否成功举办要看前期的筹备是否完善,只有保证赛事中的每个环节都完善才能为赛事的举办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次比赛我们未能参与到整个赛事的筹备过程中去,了解并熟悉体育赛事的赛前筹备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这些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学习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现如今的研究生应该从多方面去发现问题和学习知识。例如在此次比赛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边裁、跑分员、放音员、主持、记录等等。虽然并不是正规的裁判工作?但是对整个的比赛过程却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真正称的上是辛苦的幕后工作者。从学习这一层面来说,1、要有超前的学习意识,善于学习新的东西,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一场比赛是多个环节相互配合完成的,我们应该纵观全局,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了解别的工作是怎么样的,该如何去操作以及哪些地方存在着问题要如何去解决和避免。2、学习要虚心,研究生还处在一个学习的阶段,虽然经过了本科教育但是各个方面还并不成熟,要想能成为一个实用的人?必须加倍努力提升自己。在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中研究生要正视自己目前的状况,有一个端正的学校态度,虚心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以一个虚心的态度去学习,才会有一个好的学习效果。

一、竞赛组的团队精神

整个比赛过程中这只研究生队伍也表现出高度的团结协作精神,为实现团队的共同利益和目标,需要团队内的互动、协调与配合。团队精神主要包括:1、共为一体:竞赛组所有成员结成高度牢固的共同体,个人的目标与团体的目标高度一致,都是致力与为大赛的顺利举行。每个环节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只有保证每个环节都做到完整无误,团队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2、协作互助:团队之间应该把其他成员视作为一家人。尽管每个人在比赛中所负责工作上重要性有所不同,但每个位置都有其重要性,不可缺失。同时,成员之间能协调配合、相互帮助。遇到问题是能及时的相互沟通,尽可能快的将问题解决好。3、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全体竞赛组的成员要全方位投入,在履行任务时都要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相互之间能互敬互重、相互宽容。每个人的个性和做事的方式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竞赛组的所有成员相互包容和接纳彼此的差异性。

二、裁判员文化精神

裁判员是对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做出评判的人员,同时负有组织、教育、管理的责任,因此,裁判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严肃、认真、准确、公正。1、公正是裁判的天条,公正要求裁判员必须遵守规则的基本要求和运动员实际表现,对各队运动员给予公平合理的裁决,客观的反映各运动员的技术竞技水平和竞技状态以及道德行为表现,对于比赛结果排出的名次,基本符合各队实际水平,让运动员、教练员、其它裁判员以及观众都感到满意。在有些比赛中会出现如此情况:裁判员为了照顾主办方的利益而刻意提高主办方的参赛队评分,这种搞平衡、顾利益、照顾面子等问题,都是裁判员规范所不允许的。在本次的裁判工作中裁判员能秉着公正无私的态度来进行评判工作,虽然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争执,但是这也是严谨公正的一种体现。2、精通业务是裁判的必要条件。竞技赛场比赛激烈,而规则很难对一些细小动作和所有技术环节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为求公正,裁判员必须刻苦钻研业务,精通项目规则。所谓精,就是洞察入微;所谓通,就是出神入化。3、为求公正,生活作风也要正。裁判员在生活中必须作风正派,不,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裁判的社会角色是具有同一性的,生活中的东西对他的职业生活必然产生影响。一个在生活中作风都不正的人很难要求他在激烈的比赛中以一个公平、公正、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相反一个生活作风很正直的人,也一定会以相同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三、教练员的道德及精神

教练员是运动员的指导者和管理者,教练员应该爱岗敬业,勤奋创造,通过持续的、科学的教练计划寻求不断的改进,推动体育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运动训练进入极限训练的今天,训练的刻苦要建立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现代先进的运动技艺,必须接纳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1、教练员应具备高度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创新一方面是要学会利用新奇的手段和生动的内容调整运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使运动员成绩快速提高。另一方面是要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探求新的训练方法,以达到不同的训练效果,不断推动运动项目的创新发展。2、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不仅要训练技术也要重视运动员的人格、个性和道德的培养。运动员只有有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心理、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能有一个完整的人生。教练员在运动员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练员应该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3、教练员应该真正做到尊重、关心、爱护运动员。如何真正做到尊重、关心、爱护运动员呢?我觉得是教练员要舍生处地的为运动员考虑,而并非是仅仅将运动员视为取得成绩的手段。当我们看到那些成功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光鲜的一面,很难会想到那些在奋斗途中被踩在脚下的那些运动员,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取得突出的成绩。很多人从小就跟着教练员训练,生活中除了训练就是训练,文化知识学的少,与人交往少,与社会接触少,并没有学习到生活的本领。尤其是很多运动员在退役以后因为各种伤病或者长期训练的效果而导致长不高并使之后的身型迅速的发胖,这就严重影响了运动员后来的发展。真正爱护运动员的教练员应该做到多方培养,考虑到运动员的实际需要去关爱他们。

四、运动员文化精神

凡是优秀的运动员都有着诸多的良好品质。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英雄”。英雄时代的英雄从外的体格上看,具有“健”与“力”的特征,从内的精神看,具有克服艰难险阻、天不怕地不怕的大无畏特征。这些内外的特征完全符合体育对英雄任务的要求。体育中的英雄人物也要主要是按照古代英雄的模式延续、顺承下来的。现代体育中的英雄是古代英雄的历史再现和现代翻版。体育是战争的仪式化,是无硝烟的战争。从运动员身上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主要包括:1、搏击奋斗,它要求运动员在竞赛中全力以赴、奋勇搏斗、调动全部潜能去进行力与智的激烈较量。运动者不畏艰难险阻,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压倒一切困难勇往直前,这就是搏击奋斗。2、刚毅执着,这种执着建立在运动者对体育酷爱的基础上,是一种对事业的忘我追求。运动者通过自我控制,不惧前进途中的任何困难、风险、障碍、挫折,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忍不拔的品质。3、顽强抗争,竞赛双方不肯轻易退却和服输,这就是体育的争强好胜。4、奉献上进,高难度的竞技运动决定了必须要奉献,奉献意味着要献出宝贵青春,要面对疼痛伤病,要熟练高风险的技术动作,要承担逼近极限时的生理痛苦,意味着超负荷运转并失去部分自由和悠闲,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尽管从肉体到精神都面临重压,但运动员仍然努力向上、向前。5挑战征服,体育的挑战主要还是指挖掘运动潜能、挑战身心极限。有挑战存在就有征服出现。征服是由内向外扩张的,可以征服对手、征服裁判、征服观众、甚至是可以征服自然。6冒险精神,是英雄救意味着敢冒风险,体育敢冒风险去发展高、难、新、尖的复杂技术动作,敢冒风险去创造和发现新的运动项目,敢去尝试前人没做过的事情。冒险精神的背后隐含着人类具有英雄般勇敢无畏的优秀品质。

五、志愿者文化精神

谈论到竞技比赛人们往往会忽视在比赛中默默奉献和辛苦工作却不求回报的志愿者们。他们全部来自于成都体育学院的学生们,他们是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整个比赛活动服务的人。志愿者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1、奉献,“奉”,即“捧”,意思是“给、献给”;“献”,原意为“献祭”,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他人”。两个字和起来,奉献,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学会了奉献就等于学会了爱,它教育我们付出不一定是为了回报,精神的回报比物质的回报更加重要、更加有意义。2、爱,有许多种,母爱、父爱、师生爱。人世间到处充满爱,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爱的搀扶下生活,在爱的拥护下成长。在众多的爱当中,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但我认为最贴心的爱是经常爱被我们忽视的、也是最纯洁的――“友爱”。友爱,真正的友爱是心灵世界的感应,是生命不断的给于――给于了,你便充实。权利、金钱、地位绝不能充当友爱天平的法码,嫉妒、自私、仇恨是友爱的天敌。荡开世俗的迷雾,友爱才能像婴儿般可爱,大海般纯洁。志愿者将友爱带给每一个人温暖着每一个人,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都享受着他们的关爱。3、互助,意为彼此帮助、共同合作、互助互利。人类在一个大集体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天接触形形的人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有时候会是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有些时候却是敌对或者是不友好的因素。志愿者向人们传达了一种互助的精神,“你们需要我,所以我就来了”。如果人们都有这种不计较自身利益去帮助别人的精神,社会必然会和谐、健康、向上。4、进步,社会不断的在进步,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的进步。在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中,原有的价值观已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新的价值观在产生。志愿者这种牺牲自己的利益并不求回报的精神品质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虽然这种进步尚未全面系统的建立,社会上大批的损人利己的事情比比皆是,但是志愿者们用他们的行动在告诉我们社会需要他们,需要他们的这种精神。在此次比赛中,我们的志愿者默默无闻,毫无怨言的为整个活动奉献着,做的是最累的工作,如搬运器械、布置场地、提供后勤保障等。为此我们对给予他们以崇高的敬意。

六、竞赛的整体精神文化

整个竞赛过程中处处都有闪光的一面,都有着不同的教育意义。放眼整个竞赛它所表达出来的精神和价值又是值得深思的。“2010年全国体育院校健美操锦标赛及体育舞蹈锦标赛”是一场在学校内举行的又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大型比赛,与其说是比赛我觉得更是一种交流,学校是个教书育人的地方,这个竞赛更是具有其教育功能,它表达出来的精神和价值需要去认真领悟和体会。1、重视人的自身价值,体育的主体是能主动思考、有能动性的人,体育的课题则主要是人的“自身自然”自我的身心。在塑造人体格健康和体质强壮的同时,注重从观念上树立人的自主、自爱、自立,强调人独立存在的意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特价值。2、重视人的权利、自由和尊严。体育是人们经过自主、自由的选择后,主动并自觉自愿的参与运动项目的身体活动过程,它表现了人的自主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人们热烈的追求胜利,光明正大地通过公平竞争去赢得荣誉与尊严运动者自由和自觉的参赛选择,自尊和自强的强烈要求,都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权利、自由和尊严。3、乐观自信,体育反映了人类的乐观自信。体育运动中,人们注重人的身心愉悦,追求追求运动带来的快乐和乐趣,展现了人类旺盛、欢快、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传达了人类面对这种挑战与风险时豁达自信的乐观态度。4、运动家风范,运动者即公平竞赛,又敢于冒险,失败了也不恼怒或烦躁不安的高姿态、高风格。具备运动家风范的人能坦然面对成败、荣辱、得失,具有襟怀宽广、荣辱不惊得坦荡荡君子风度。5、尊重、理解、友爱。若运动家风范主要指人体的理想模式,那么尊重、理解、友爱则主要指个体与个体间的理想模式。体育不仅尊重对手、尊敬竞赛中的成功者,还尊重竞争中产生的大量失败者。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在打败对手后,无论从技术、心理、意志或人品上都征服对手,从而赢得对方的尊敬、理解和友谊。

此次比赛已经顺利落幕了,它的精神是有待于我们去思考去回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收获到更多。

【参考文献】

1、刘飞舟,尹碧昌。 体育竞赛规则的文化审视 [J]体育与科学 2010年04期

2、郭建平。 社会转型期我国企业体育文化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