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预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5:13:24

中医预防论文

中医预防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中医药;糖尿病;治未病

糖尿病(DM)是由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心、脑、肾、眼、神经及周围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对于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糖尿病可参照中医“消渴”病范畴进行预防和诊治,中医学防治消渴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预防为主、既病防变等思想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治未病思想在消渴病诊治中的应用做一简单探讨。

一、中医学的“治未病”理论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由此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一方面是强调养生,预防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发病之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或加重。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疾病是阴阳失衡,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相互作用、相互抗争、运动变化的过程。“亚疾病”是相对于疾病标准而定义,其研究应从“未病”4种形态的潜病未病态向前病未病态深入发展。无病有证属于“亚疾病”状态,是“亚疾病”中可以运用中医“四诊”方法进行辨证论治的一部分。因此,将“治未病”理论指导无病有证的“亚疾病”状态,运用中医“四诊”方法进行辨证论治,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糖尿病发病前的潜伏阶段较长,从启动到出现临床症状往往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导致患病以后的预后处理往往使治疗处于被动状态,耗费大量的社会成本,而且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对易感人群,特别是IGT(一种处于糖耐量正常和DM之间的异常代谢状态)人群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早期干预,对减少或延缓此类人发生DM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防病于未然

历代医家对糖尿病(消渴)的症状特点、兼证及病因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论述,辨证治疗的经验也较丰富,认为消渴病是一组在众多外因和内因的相互作用下,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虚实夹杂的综合性内伤杂病。

《灵枢·五变篇》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意思是说五脏虚弱的人容易产生消渴病,五脏虚弱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遗传易感性,但并非五脏皆柔弱者皆患消渴病。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中说:“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由于富贵之人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营养过盛,使脾胃运化功能受损,积热内蕴,化热伤津,加之体力活动减少,形体肥胖,具备了发生消渴病的条件。

王晖等把有家庭遗传背景、体质羸弱、真气不足的易感人群、高危人群,在外界环境因素如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作用下诱发的症状不明显的糖尿病患者称作糖尿病原始期。此期患者虽无糖尿病典型症状,临床血糖监测也在正常范围,但其常有家庭糖尿病遗传史。对于这些潜在人群,加强中医对其体质特征的认识判定,结合对其血糖的检测测,是中医诊法的未病先防。要求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适量运动,控制肥胖等,是可以通过非药物方法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在糖尿病原始期结合其体质,运用中医药综合干预其热、燥、痰等偏性,其效果会更加明显,这也是中医学独有的特点和优势。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必须经过一个“积累”过程,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不可能是突然而起的,它必然要经过或短或长的潜伏阶段。并由此引出了“亚健康”状态和“亚疾病”状态,二者虽有不同,但都提出要在疾病的“潜伏阶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一观点和中医学类似,但运用药物干预时还缺乏公认的治疗手段。

三、治病于初始

糖尿病虽然很难完全治愈,但是只要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就能减少或避免严重损害和并发症,使糖尿病患者获得与正常人相近的生活品质。糖尿病的早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让糖尿病患者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性和可控制性、可治疗性,要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并向好的方向发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大量资料显示,对DM高危人群进行有效及合理的干预,DM是可以预防和推迟的。IGT是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该阶段属可逆阶段,是人体处于糖代谢紊乱的代偿性阶段,是由糖耐量正常向2型糖尿病的过渡阶段。研究证明IGT人群中每年糖尿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00倍左右,对100倍增高的高危人群进行的干预自然是最节省人力物力的措施。此外,GDM(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也属于DM的高危人群,产后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因而,增强对GDM妇女分娩后DM发生情况的认识,明确发病机制,以及参与发病的相关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早期干预,对减少或延缓GDM妇女发生2型DM有重要意义。马纲提出,理想的IGT干预模式应该符合以下几个特征:①充分得到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明确有效;②最大限度满足IGT人群的顺应性,能够长期坚持;③高质量、标准化的规范易于推广;④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使之成为一场大规模社会实践;⑤符合卫生经济学“成本-效果”原则。可从准备和实施两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开展IGT“治未病”综合干预模式运作。

胡华娟等认为主要应该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和糖调节受损人群进行干预,具体提出:①改变生活方式,主要是调节饮食、运动和精神;②选加口服二甲双胍或拜糖平等药;③辨证选方,并适当加入以下几种中药调控:地骨皮、葛根、花粉、玄参、生地、知母、麦冬、黄连、人参、黄芪、黄精、白术、山药、绞股蓝、甘草、白芍、女贞子、枸杞子等,这些中药具有调整血糖作用;④适当加以选择调节血糖作用的食物:如苦瓜、南瓜、葫芦瓜、冬瓜、玉米须、大蒜、洋葱、山药、芹菜、菠菜等;⑤尽量避免服用有降低糖耐量的不良作用的药物如双氢克尿塞等;⑥糖调节受损属亚健康状态,调节亚健康应先扶正气。

我国近年来不少研究报道显示,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控水平,增强对糖尿病的认识,改善糖、脂代谢水平。同时能有效改善精神和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公务员之家:

四、既病防传变

糖尿病对健康带来的不良后果不局限于血糖失控所引发的急性并发症,还可因长期高血糖导致涉及微血管、大血管及神经系统等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延长,这些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因此,治疗糖尿病不仅仅是控制血糖,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这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病死率的根本途径。

既病防变包含早期诊治和防止传变。病邪初袭人体,病情轻浅,若不及时诊治,病邪会由表入里,病情由轻变重。其次,各种疾病都有不同的传变途径及发展规律,内伤杂病多以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传变及经络传变等。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是对既病防变思想的应用和发挥。因此,对于起病隐匿的糖尿病早期并发症,关键在于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目前,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将已出现糖尿病的早期或亚临床表现,但尚未出现明显的临床改变或靶器官损害的慢性病后备军及高危人群,称之为“传变未病态”人群,治疗管理的重点是防进展、防演变、防事件(肾病、脑卒中、心肌梗塞等各种并发症)。梁晓春指出“既病防变,是指早期诊治,根据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动态变化,把握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规律,以防止或阻断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循证医学资料表明,尽管治疗DM的并发症较为困难,但早期联合治疗并有效控制血糖可减少Ⅱ型DM患者心、脑、肾血管和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全球不同组织都制定了相应的糖尿病控制目标以及效果评定标准。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法的组成部分。有规律地进行血糖监测,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血糖波动的情况,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诸如饮食、运动的调整、降糖药物种类及剂型的选择等。同时,还应积极控制血压、纠正血脂异常、减重、减轻胰岛素抵抗、戒烟等,全面控制DM患者的心血管等危险因素。

五、结语

糖尿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中医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即在糖尿病发生早期甚或前期就积极进行干预。一方面,“治未病”理论是未来医学研究的新领域:从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考虑,“不治已病治未病”和“上工治未病”的观点和认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想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必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这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糖尿病并发症早期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自觉症状,及发病后防止出现并发症时,发挥中医药综合防治的特色和优势,运用中医诊法,灵活掌握脏腑病机及生克制化之理,防止疾病传变,注意病理产物的相互转化,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使肾虚、肺燥、胃热,阴虚燥热的病机主线乃成,六淫侵袭,化热损阴,里应外合发为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是先天不足、饮食、劳倦、房劳、六淫、七情等复合病因,耗伤肺、胃、肾之阴所致。肺、脾、肾等脏腑柔弱,津液代谢失常,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可造成气滞、血瘀、痰凝,使病情迁延缠绵,变证百出。西医研究亦证实,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流缓慢、组织缺氧,既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是加重病情、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元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证型基本按照阴虚燥热一气阴两虚一阴阳两虚规律动态演变,要立足肺脾肾调治痰虚瘀。例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冗长,病变以下肢为主,有血瘀的症状和体征,证候特点以虚实夹杂为主,符合中医久病及肾,病久入络的理论,所以对于该病的治疗,谢激扬提出在临床上应根据“治未病”理论,早期使用平补肾气,活血化瘀及搜风通络等药物,以及时阻断神经病变的进展。

另一方面,要有效运用现代检测方法。其一,要根据不同糖尿病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病特征,注意高发人群的筛查检测,进行可疑糖尿病及早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理化指标的临床检测,增加早期诊断的度量参数,提高早期诊断率;其二,要善于捕捉糖尿病早期并发症邪伏脏损、功能紊乱的早期迹象,搜集反映疾病特征的临床表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应的靶器官的功能、生化、组织化学、甚至形态学的变化在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早期即已开始。早期预防时间首先针对IGT人群,尤其是对葡萄糖耐量正常但伴有高血压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的高危人群,即应开始干预,也可以通过基因检查确定需要早期干预的高危个体。

【参考文献】

[1]王晖,陈霞波,周建扬,等.浅论糖尿病各阶段的中医病机[J].中医杂志,2004,45(2):157.

[2]杨学清,叶旭.重视IFG和IGT的筛查及认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3,16(2):105.

[3]马纲.构建“治未病”IGT干预模式和评价体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5):586.

[4]胡华娟,詹锐文.治未病与糖尿病预防[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32.

[5]梁晓春.用“治未病”的预防思想阻断糖尿病的蔓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5):249.

中医预防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中医药预防儿童哮喘

中医认为儿童哮喘致病因素有诱发因素、遗传因素和体质因素三方面。其中诱发因素主要包括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接触异物、情志劳倦等;遗传因素主要是指家族过敏史;体质因素主要是指“痰湿内蕴”之体。其病机关键为痰饮内伏,遇触而发,反复不已。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但又有发作期和缓解期不同,发作期以实证为多,表现为痰、气、瘀、寒、热等相互夹杂;缓解期以虚证多见,以肺、脾、肾三脏虚弱为主。在八十年初期王烈教授提出“哮喘苗期”理论体系,其病机主要表现为患儿体质异常,在哮喘未发之前即存在其病理基础。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提倡“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哮喘治疗原则,并实行“分期论治”。发作期攻邪以治其标,缓解期攻邪兼顾扶正,稳定期扶正以治其本。发作期的主要治法是宣肺化痰平喘,结合外邪有寒热之分、患儿体质虚实之别,又分寒、热、虚、实等证型,临床常用治法有温肺化痰平喘、清肺化痰平喘、扶正平喘等。缓解期(和稳定期)是治疗哮喘的关键所在,依据患儿肺、脾、肾三脏功能之偏颇,治疗亦有益肺、健脾、补肾之偏重。王烈教授自1988年开始增辟稳定期,即将哮喘缓解期后无任何临床症状与体征之时定为稳定期加以治疗,此为哮喘之“三期分治”原则。咳期予“哮咳饮”;痰期拟“缓哮方”;稳定期之治在于祛除伏痰,痰无所生则其哮难作,采用“防哮汤”加味治疗,体现了中医“既病防变”“既病防复”的预防原则。

中医预防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布七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千民决,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医药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中医药教育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生育率在下降,而人的寿命在延长,世界人口正在加速老化,这其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现有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己证明,在相同基础疾病的情况下,高龄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高龄人群具有“三最”特点:即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老有所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理应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鉴于此,笔者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谈谈中医药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保障老年人健康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和重大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日益强盛作出了卓越贡献。老龄化社会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医疗保障方面面临如下挑战:慢性病患病率高、老年人残疾率高、老年人医疗费用消耗大、病残弱老人的基本护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不成比例、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相对而言,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点,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卫生保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表现在:一是中医药学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老年人慢性病具有个体针对性极强的治疗,同时注重整体调护,有利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二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和中医药预防医学知识,中医“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在为全人类保障健康方面始终重视的研究领域,从《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中医治未病的记载,加之目前我国大力鼓励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这必将为提高老年人预防保健、自身养生水平和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三是中医药资源较为丰富,同时药材价格和诊疗费用相对较低,可以极大地缓解老年人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还为老年人的卫生保健起到积极的作用;四是全国各省几乎都有中医药高等院校,每年培养大批的中医药人才,这些中医药学子能够普及到医院、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于平衡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比例、合理分配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2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医药教育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2.1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的养生保健教育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之一。在中医药这座宝库中,与当前老龄化社会和大众日常保健关系密切的内容,是养生方面的知识。养生是健康之本,是幸福之源,更是快乐之门,懂得养生才是懂得人生。老龄化社会对整个国家的全面及深层次影响是相当大的,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要满足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卫生保健的需求,面对老年人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的“三最”特点,目前培养的中医药学子即是2015年以后的中医师,他们毕业后走上医疗卫生岗位,要面对更大基数和更复杂的老年人“三最”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九五”攻关项目的资料表明,达到同样的健康标准所需保健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用的比例为1:8.3:100,即如果在预防保健上多投入1元钱,将来就可以在治疗上少支出8.3元和可以节约开支100元钱的抢救费用[2],故而需要重视预防工作,将预防工作做到位,即做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将极大地减少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支出。因此,在中医药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养生保健,尤其是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培训。

2.2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对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的教育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老龄人口增多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而健康老龄化观点的提出,使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更需加强,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探索。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做好老年医疗保健,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减缓老年人的痛苦、延长健康寿命、改善生命质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疾病谱和临床症状也在改变,要不断发现、总结和完善老年病的防治规律,研究和认识高龄老人临床中出现的特殊症状。对于中医药教育而言,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必须重视在中医药教育中的老年医疗保健的学习,如前文所述,目前老年人健康中影响较大的主要还是慢性病发病率较高的问题,故而要重视由于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引发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运用中医理论,熟练处理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问题。

中医预防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医学,中国传统;组织文化;建设路径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中医药逐步登上国际舞台,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日益频繁,成为象征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本质与灵魂,2017年以来,随着《中医药法》的确立与实施,国家对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在近代中国医疗发展的进程中,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载体已由传统的个体行医者转变为现代企业架构形式的中医院[1]。中医药文化与中医院文化建设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因此要想继承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必须要充分借助和利用中医院平台,做好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塑造良好的中医药形象,为提高我国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做准备。

1概念阐释

1.1文化软实力。“软实力”的概念最早由约瑟夫•奈教授提出,最初他认为软实力包含用来吸引他人的文化、应用于国内外的政治价值观以及合理且具有权威的对外政策[2]。国内学者熊正德认为文化软实力包含三方面:第一形神兼备,由精神与物质在文化领域结合形成;第二虚实相生,由意识形态融入于文学创作之中进而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第三软硬结合,由国家硬性指标加以评价并反作用于政府政策之中[3]。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党的报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带头肩负起这份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奋斗。1.2中医药文化软实力。中医药文化是体现中医药特色与灵魂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件。何谓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简言之便是蕴藏于渊源深厚的中医药文明之中的价值吸引力、知识生产力和社会影响力。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民族宝库的钥匙,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17年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共同创办中医孔子学院,中医孔子学院的诞生不仅寓意着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也寓意着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高。

2淮安市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分析

2.1淮安市中医药历史文化背景。江苏中医素有“南推孟河,北数山阳”之说,淮安市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学发达,是青莲岗文化和“淮医学派”的发源地。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平曾在《淮医对中国医学发展的贡献》中写道,“在淮安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医文化积淀非常深厚[4]”。淮医起源于西汉初期,形成于清代中叶。期间吴鞠通和“山阳医派”使得淮医登上了中华医学的巅峰,发展于清末明初,传承弘扬于新中国[5]。从2009年开始,淮安开始重视淮医品牌,以“惠民、健康、人才、品牌、发展”为主题,连续多次举办“中国•淮医”文化节。“中国•淮医”文化节的顺利举办,壮大了淮安医学人才队伍,成功地叫响淮医品牌,提高了淮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了整个淮安地区的影响力[6]。组委会先后收到中华医学会、国家卫生部监督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贺电100余份[7]。由此,淮医声名鹊起,得到了政界、学界的广泛认同,文化内涵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2.2中医药文化价值吸引力。中医药文化价值吸引力体现在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并利用中医药服务的情况。鉴于淮安市中医院是全市唯一一所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本研究以淮安市中医院的门(急)诊量来体现中医药文化价值吸引力,诊疗患者越多,其中医文化的吸引力就越强。2013~2017年《淮安年鉴》显示,淮安市中医院5年间的门(急)诊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分别为2013年16.86万例次,2014年21.02万例次,2015年25.53万例次,2016年20.13万例次,2017年22.55万例次,平均诊疗患者为21.22万例次/年,2015年诊疗患者人次达到最大值,2016年出现短暂下降,与2015年相比降低了5.4万例次。由此可见2016年淮安市中医院积极鼓励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去基层坐诊这一措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诊疗患者人次的降低,减少了患者的就医等待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此外,根据2015-2019年《江苏统计年鉴》所载明的数据显示,5年间江苏省平均单个中医医院的诊疗患者量为36.64万例次(表1),与之相比淮安市中医院的诊疗量明显偏低,这可能与院内基础设备设施和医务人员的数量有密切联系。2.3中医药文化知识生产力。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知识生产力主要体现在淮安市中医院论文的发表和相关专利的申请数量方面。在论文的发表方面,查找时间限定为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23日,作者单位限定为“淮安市中医院”。在万方数据库中共检索到440篇文章(表2)。近10年淮安市中医院发表的论文数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表2),年平均发表的论文数为44篇。2017年和2018年淮安市中医院发表的论文数量有明显增加,共计145篇,这与该单位2016年申报的省第五期“333工程”科研项目、省医学科技奖、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省卫生计生委科研等各级各类课题20项密切相关。但2019年度淮安市中医院仅50篇,与2018年相比减少25篇。在专利申请方面,查找时间限定同上,2015年淮安市中医院首次申请专利《芪术养生保健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同年淮安市中医院引进13名医学博士、硕士,医院硕博士总数达到65人,为专利的申请奠定了人才基础,此后每年该单位都保持一项专利的申请,表明在中医药文化的建设中,淮安市中医院在2015年以后开始慢慢注重中医药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引导创新、鼓励创新积极性的作用。2.4中医药文化社会影响力。中医药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淮安市中医院近几年在社会上的文化作品,其中主要包括面向群众的讲座、义诊、义教等志愿服务活动。淮安市中医院是全市唯一一所非营利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江苏省中医院“战略联盟医院”、上海龙华医院“姐妹医院”和“程氏针灸”临床研究基地,是淮安市中医药研究所、淮安市肛肠病诊疗中心,承担着市内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工作。2011年以来,淮安市中医院围绕推广中医药的主题,开展“蒲公英行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蒲公英行动”中,志愿者们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通过讲座、直播、电视台报道和维护运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8],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做好当代中医药的科普工作,使人们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有效地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新媒体影响力。2016年,淮安市中医院与市内多家医疗单位共建医联体(医疗集团),完成所有科室与各成员单位的对接工作,与集团成员单位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20多次,2017年7月7日淮安市中医院医疗集团举办“第二届中医药理论与技能竞赛”,对市内的中医人才给予了理论和实践技能上的肯定。为响应国家号召,院内多位专家更是积极参与基层卫生机构的工作,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查房,开展必要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为回馈患者,淮安市中医院到乡镇、学校、企业、社区等举办义诊、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在现场为患者提供针灸、推拿、刮痧等中医药特色医疗服务。这些行为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2018年1月15日,正值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淮安市中医院走进长征小学开课,教孩子们用中医方法进行预防,带领孩子们辨识简单常用的中草药,体验刮痧、穴位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对照中医模拟人,“手把手”教他们使用保健穴位,演示正确的七步洗手法等。2018年11月12日,淮安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待了一批特殊的体检人群,他们都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近年来,该中心将中医特色体检整合到日常体检中,项目多、功能全、有特色,还在体检后的健康指导中融入了中医“治未病”理念,可以为受检者提供科学可靠的养生保健方式方法和中医药特色疗法,提升了淮安市中医院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其对社会居民的影响力。

3淮安市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中医药文化价值吸引力有待提升。淮安市中医院诊疗患者次数的直线上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中医药文化价值吸引力越来越强,但就诊疗患者总量来说,明显低于全省中医医院诊疗量的平均水平,中医药文化价值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淮安市中医院中医从业人员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普遍不高,诊治患者所需的时间较长,每天诊疗的患者总量有限,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速度受限。另一方面,中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基础设备设施不完善,中药见效缓慢这一观点早已深入人心,这导致多数患者在就医时倾向于选择仪器设备更加先进的西医医院,这既不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同样也不利于中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如何重新塑造中医药的形象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3.2中医药文化知识生产力严重不足。从论文的发表和专利的申请的数量上来看淮安市中医院的中医药文化知识生产力存在波动,总体来说并没有显著的提升。究其原因,首先由于中医院的知名老中医将工作重点常年放置于临床实践,无闲暇时间和精力进行经验总结;其次中医院的医务人员未受过系统的科研论文写作训练,在论文的写作方面缺少理论知识的支撑和指导;再就是淮安市中医院每年能够申请到的科研课题数量较少,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撑;除此之外由于缺乏中医药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淮安市中医院在2014年之前从未申请过专利,2015年至今也仅有4项专利的申请,申请专利的数量较少。知识生产力是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须要求医务人员在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知识生产力的提高。3.3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传播方式有待改进。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流派纷呈,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淮安山阳医派无疑是中医文化的一抹绚丽的色彩,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山阳医派的历史可追溯到2千多年前的汉朝,历代以来各大文学家如枚乘、吴鞠通、韩达哉等人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留下了多篇医学经典,本应被通读的著作却很少被当代人知晓,这些可归咎于淮安市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专业化以及缺乏统一的质量衡量标准。因此,对提高中医药文化价值的社会认同、传承和传播效果造成了严重的阻碍[9]。实现中医药文化价值,创造新的中医药理论体系,需要依靠新的传承方式与传播机制,设计合理的制度,建立科学的利益共享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各团体的积极性[10]。

4提升淮安市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对策与建议

中医预防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中医亚健康学;大健康;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课程思政在中医亚健康学教学中的实践

1.1注重课程目标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制定并准确把握课程目标是促进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关键。中医亚健康学在课程思政目标设定上,针对健康中国战略需要,遵循立德树人、价值塑造的原则,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中增加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例如,在亚健康学基础的课程目标中,加入“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健康促进、亚健康预防调理,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医学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亚健康的中医辨证,提高学生正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注重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1.2.1抓住时代契机,树立责任意识随着“健康中国”战略落地,构建大健康格局成为了我国人民共同的目标。本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国家政策为契机,通过对“健康中国”战略内涵实质、时代背景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解读,使学生全面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明确其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后备人才所肩负的时代使命。例如,在讲授“亚健康的流行病学”章节时,从我国亚健康人群的高发率体现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指出“健康中国”建设的意义,并根据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客观现状,让学生意识到“健康中国”建设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明确学好本学科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1.2.2结合实际生活,提升思辩能力针对中医亚健康学的学科特点,挖掘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生活内容,并有机融合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本学科知识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例如,在“亚健康的中医辨证”这一章中,在讲授亚健康的辨证与调摄时,可以从运动、饮食、起居等生活方面来干预亚健康,并引导学生运用中医四诊来收集家属和朋友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其亚健康状态形成的原因,再运用所学知识为其制定生活干预方案,帮助家属和朋友改善亚健康状态,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学习兴趣。1.2.3突出中医优势,坚定文化自信中医药传承千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源头活水。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突出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例如,在讲授“亚健康的中医辨证”章节的内容时,可通过例举教师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有效的案例,说明中医药在预防与调摄亚健康的独特优势,引导学生去领悟中医之妙;还可通过例举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案例,如中国人发明的人痘接种术,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优势,促进医学生本土文化自觉,培养学生对中医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自信心。1.2.4感悟大医之德,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教育始终是医学教育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铸造医学生健康饱满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2]。例如,在“亚健康与健康管理”等章节内容的讲授中,通过讲述健康管理有效案例,激发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探讨,让学生认识到关心尊重患者及亚健康人群是高效健康管理的前提,强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通过讲述亚健康不仅仅是局限于躯体上的功能性改变,还包括心理、社会交往和道德方面的改变,说明在关注“病”的同时也要关注“人”,强调在医疗过程中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1.3注重教学方式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1.3.1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3]。中医亚健康学教学的案例选择方略是:1)选择与临床实践相关的案例,使学生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建立临床思维,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2)选择古今名医优秀精神风貌案例,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3)选择与教材内容相互关联的案例,实现知识传授与育人的有机融合。通过选择合适的案例素材承载思政元素,能够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效途径,达到“育人无声”之效。1.3.2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应用于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4-6]。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搜集、梳理学生关注的各种热点与焦点问题,并布置课堂研讨课题,将课题分配给班级各学习小组,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调研等方式对课题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研讨。课题完成后,每个小组指派一名成员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进行课题汇报展示,其他小组共同进行评论。在学生展示和讨论的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查漏补缺,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指导。课题研讨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学生此次的小组汇报展示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翻转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探索和实践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1.3.3“理论+实训”教学模式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联合教学是医学生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在实训环节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例如,在讲授“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章节内容时,指导学生设计心理亚健康问卷调查表,并在校内开展心理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从而锻炼学生的科研素养。在讲授“九种体质学说”内容时,结合九种体质测评软件,指导学生实操测评自身体质,并针对自身体质特征制定体质调养方案,观察调养疗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带领学生到“我校某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实地学习亚健康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前往“中国亚健康产业总部基地”参观实训,进行现场零距离的学习与体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做到学以致用。1.3.4“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将传统教学方式和互联网教学方式进行融合所形成的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提升了传统教学的灵活性、自主性,还能充分发挥两者在教学中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因材施教[7]。中医亚健康学线上课程采用“智慧树”平台,教师课前通过平台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平台观看视频、完成习题来自测学习效果、阅读知识扩展资料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线下课程教学主要对学生线上学习所反馈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并引入相关领域的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课后再围绕教学内容定期进行线上研讨交流,引导学生巩固复习教学知识点,从而完成学生的价值观塑造。

1.4注重课程考核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课程考核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中医亚健康学课程的考核性质为考查,注重过程考核和学生情感态度考核,考核方式由课前、课堂和期末考核组成。课前考核包括线上课程在线学习时长、在线测验、在线讨论和在线作业四部分,这部分成绩反映了学生课前学习的完整性和主动性;课堂考核包括个人课题表现、小组表现和实训环节三部分,把学生的团结协作、实践能力、理想信念、政治素养等融入评价模式中进行考核;期末考核方式为课程测试(包含思政论文),检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

2课程思政实施成效

亚健康学基础是中医亚健康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以该课程思政教学为例,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健康与亚健康的内涵、亚健康评估、亚健康中医辨证与干预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具备专业思维和一定的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融入思政教学,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了提升、精神上得到了升华,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参与性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团队意识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辩证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在教学实训环节,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实训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新的认知和领会,了解了社会需要,实践技能得到了提升。从学生提交的思政论文中能够看出,学生对于自我职业素养、大健康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更加了解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政策和要求,明确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立志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做一名优秀的医师,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学生对中医药事业也更加热爱,表达了作为中医学子的自豪、作为中医人的幸福,树立了中医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3结语

大健康背景下,需要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中医亚健康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教学效果明显。教学内容以健康与亚健康知识为核心,结合社会时政、课程特点等合理规划,使教学内容丰富、鲜活。教学方法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多种教学模式相辅相成,提高教学效率,再通过全方位考量学生线上学习、课堂互动、实训环节、小组表现、期末考试等环节的学习情况,最终培育出勇担历史使命、符合国家需求的医学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冀东,王丹,马继,等.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4):2165-2168.

[2]阳林.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科技资讯,2010(32):186.

[3]杨剑,陈相春,等.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8):1-3.

[4]鄢雯,李囡,古同男,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6):433-435.

[5]周玉中.中医院校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5):158-159.

[6]李锋利.翻转课堂运用于中医药课程教学的研究进展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8(33):77.

中医预防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临床医师;基础理论;诊疗技能

Abstract:Accordingtocurrentissuesclinicianshavetofacewith,thisarticlepresentsseveralmeasuresonhowtoenhancethediagnosticalcapabilityofclinicians.FurtherstudyonclassicalliteraturesofChineseMedicineenablesclinicianstoimprovetheirmindandprovidesthemaconditionofrelearning.Theabilityontreatmentsofallkindsofdifficultiesandvariousillnesseswillbeenhancedthroughreacquiringknowledgeandtheenthusiasmofclinicianswillbestimulatedbythebeneficialfromscientificresearchpolicies.Thisarticleemphasisonthecommunicationbetweentheoreticalresearchersandclinicianswhichisreciprocalandwillleadstoadoublewinsfinally.

Keywords:Clinicians;Basictheory;Diagnosticalcapability

中医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现仍被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主要是由疗效决定的,而疗效取决于中医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就不会发展也不会长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价值取向的改变,临床医生能潜心学习理论,并将自己治疗的医案用理论进行认真分析的人越来越少。目前中医面临很多问题,除有些人的错误认识外,我们不能不从自身找原因,其中临床医师中医理论素养不高导致诊疗技术下降,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临床医师中医理论素养,进而提高诊疗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临床医师目前所面临的有关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略抒管见:

1注重经典著作的学习,深挖中医精华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经典著作对学中医的人来讲非常重要,它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它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一般而言精通理论又注重实践的医师,临床效果良好,反之,只有理论没有临床,或只有临床不注重理论学习的,在医疗方面都不会有很高的造诣。我国历代名医如张仲景、刘完素、朱丹溪以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等无不在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建树。就现代名老中医而言,他们之所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究其根源,无不精通《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对其中许多有指导性的内容能熟练背诵,理解深刻,在临床对病因病机的分析时往往用经文一语中的,治疗用方,灵活自如,让人心服口服。

作为中医临床医生,必须熟读经典著作,否则对疾病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经典著作有一些偏见,认为经典著作历时久远,文字晦涩难懂,对临床作用不大等等,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近年来,名老中医呼吁:中医精华的部分在经典著作中,中医临床、科研均应在经典著作中找闪光点。事实也正是如此,比如近年来对传染病的研究,中医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而温病学为其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素材;近年来心理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已经称为21世纪的第二杀手,而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有关郁证的论述,还有专论心身疾病的篇章,为这些疾病的诊治预防指明了方向;再比如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并创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深入学习经典著作一定能寻找出应对各种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中医现已延续了几千年,但它的理论并没有过时,只要深入挖掘,就一定能找出治疗疑难杂证的突破点。因此,作为中医的临床医师应该在百忙中抽一定时间阅读经典著作,对其中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做好读书笔记,将平时收集的病例,用经典著作中的理论进行剖析,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实践技能,更能为临床论文的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使医生的论文有理有据,让人心悦诚服。现有的医师临床疗效很好,积累的典型病例不少,但其分析讨论比较浮浅,不能从理论上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升华,究其根源,经典著作读得太少,记得太少。因此,医院领导应为中医临床医师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创造条件,如业务学习内容每月最少有一次是聘请水平较高的、对经典著作理解深刻、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座;或者是各科室学术论文的交流,找出欠缺的理论根据,提高中医临床医师对经典著作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积极性,提高中医理论水平,而理论水平的提高是诊疗技术提高的基础和前提。

2为医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提高业务水平

业务学习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行动上,医院应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临床医师可分期分批到中医院校进修学习。从事临床工作后很多医师因为工作太忙忽视了业务的学习,导致医疗水平下降。有的甚至只知治病,不懂为什么要这样治病,从机理上很难分析清楚。住院病历、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有的所记录的临床表现,治疗大法,与用药情况不符;有的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不能自圆其说等等,理论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这些弊端。实践证明,在进行1~2年临床工作后再到中医院校有选择性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不但可以加深理解中医理论,更能够活学活用,提高分析、解决临床病证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各地中医院校经常举办短期中医临床大夫培训班,请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讲述中医理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种“回炉”现象值得借鉴。实践-理论-再实践,会使临床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应对临床各种病证的能力大大增强。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很快就会将原来学到的理论知识忘记,而没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医师,医疗技术平平,见到疑难杂证,束手无策,往往草率行事,将病人打发了事,这样做的结果是降低中医威信,失去患者信任,对中医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现在有一种现象,基层医院派人外出学习,基本都是去医院学习,而不主张,也没有人愿意去学校进修学习,因为人们更注重的是实用,即快速见成效,什么药治什么病,只要记住这些,就算有收获,回去就能当好医生。这就导致有些人去医院学习,学会了用某方治某病,但为什么能治这种病?不能用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不了解中医个体化的诊疗特点,所以回去后不能把别人的经验针对不同的人灵活运用,仍然于事无补。所以将有1~2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派到中医院校再有选择地学习非常必要。

中医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在整个科技文化转型的时代中,中医理论必然在历史变革中创造新的价值体系,发挥其学术生命的原动力。在这些问题有效解决的同时将获得新的理论产出,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体现实用性。现各学院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从学校毕业几年后再回到学校就会发现,教科书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与临床更加密切,尤其经典著作,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讲明它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了改观,多媒体的运用,实验课的增加,讨论课的设立,师生零距离的接触,将临床医生从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又带入一个较以前学习不一样的全新环境,实践证明许多临床大夫非常珍惜再学习的机会,往往都会满载而归。

3正确对待临床科研,不能顾此失彼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中医要站稳脚跟,走向世界必须进行科学研究,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矫枉过正。当然有些问题并不在临床医生而是政策的制定者,现无论教学、医疗单位,科研是首务,课题成为聘岗的首要条件,而且必须是课题主持人。在晋升职称中,医生的医疗水平,患者就诊率等理论上说作为考评的条件,但实质还是拿科研说事。众所周知,职称是患者衡量一个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准,职称问题在任何单位均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医疗单位更是如此。科研上不去,单位就不能上档次,领导着急,群众更着急,很多临床医生为解决职称,不得不去想尽千方百计去搞课题,不管是不是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只要上级能批就好,上上下下大家都在搞课题。申报课题的大夫上班忧心忡忡担心课题不能被批准,批准了课题的大夫上班还在想着动物实验效果如何?不理想应该如何去弥补?回家大量的时间花在写标书,写论文上,谁还有时间去看书去学习。医生们被课题搞的筋疲力尽,被论文搞得晕头转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今天这个病人疗效不好,为什么?医生很少从自己找原因,下班后针对白天看病的结果去看书,去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的人寥寥无几。

那么,如何解决呢?中医的实验难做,因为跟现代医学的模式不同,而“因人制宜”是中医一大治疗原则,医师应该把科研的重点放在自己如何运用辨证论治规律,通过实施个体化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上,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回访病人,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及时完善治疗措施,及时总结经验,临床医师应该在自己专长和喜欢的工作中找课题,而不能为课题而工作。作为医院应该为临床医师做这些工作提供一定的时间,上级组织在审批课题时也应该给予考虑。此外,中医评定职称也应有相应的倾斜政策,医疗水平高,技术全面,深受患者欢迎的临床医生在评定职称时在同等水平中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或者发挥集体智慧,让理论水平髙者协助他们总结经验,申报课题,批准立项,从根本上调动临床经验丰富医生的积极性,这对弘扬中医有一定促进作用。

4治疗任何疾病必须突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和西医都以人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形成的时代不同,采取的思维方法研究手段各异,形成两种差异很大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仍被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与它的理论的科学性不无关系。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通过古代解剖,通过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通过反复的医疗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正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临床才能产生卓著的疗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临床医生治疗疾病的有力武器,中医治病如果失去这两大法宝,将一事无成。比如现临床出现的“三高”症等,患者最大的心愿是降压、降糖、降脂。作为中医大夫,降糖、降压等中药可以运用,但不能刻舟求剑。目前中医杂志上有很多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三高”症收效良好的报道,值得临床医生的重视和借鉴,有机会应该多看中医报刊、杂志,了解中医药的进展和研究动态,不断用中医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自己,在临床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5注重理论研究者和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

团队精神值得提倡,中医理论工作者与临床工作者之间应该建立合作关系,现全国各中医院校均有相应的教学医院,这对双方的互相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这种条件,开展对疑难杂证进行会诊的方式。教学医院与教学单位挂钩,每周进行一次病案讨论,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对病证进行分析,提供思路,临床大夫谈他们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的优势互补,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

中医预防论文范文篇7

一、认真贯彻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完善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细化实化相关政策措施,建立起中医药服务提供与利用的激励机制和中医药工作的协调机制,并督导各单位落实相关政策。

按照《意见》和我市医改的任务要求,依据《市镇(街道)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实施方案》,完成9所镇卫生院中医科和中药房标准化建设,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器具和中药,完善基本的中医药服务功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普遍推广20种“简、便、廉、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完成1114名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任务,使所有的市级医院、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都能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实施《养生保健“三进”(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工程》,大力推进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开展第七个“养生保健宣传月活动”;建设1个膏方服务示范单位、1个养生保健基地和18个养生保健指导门诊,使市级医院和镇(街道)卫生院都能开展养生保健指导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建立专门的“治未病”保健服务机构和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开发保健产品,拉动服务需求,构建起多元化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二、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着力打造品牌学科,培养引进优秀人才,促进中医学术繁荣

推进中医事业四名工程,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和设备条件,将市中医医院建成中医特色明显、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中医“名院”;重点加强市“国医堂”示范门诊、市特色专科建设,成为特色优势突出的“名科”;重点扶持优势学科的中医优势病种研究、特色中药制剂研究、中医特色新设备研究和适宜于基层推广应用的临床研究项目,制定重点突出的年度中医科研计划,加强成果推广,提高科研工作对提升中医临床水平的贡献率。

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引进,做好市级优秀中医人才和中医骨干培养对象的集训培养和考核;借助有利政策,力争引进1名市级以上名中医;鼓励各单位采取聘请“市特聘中医药名家”的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来院工作,带教指导;建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做好镇(街道)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和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对取得中医学历的乡村医生免费进行考前辅导,帮助其尽快过渡为执业(助理)医师。

积极参加中医药优秀论文、优秀病案和优秀护理文书评选交流活动;做好包括“四大经典”在内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严格证书管理,推出品牌项目,创造浓厚的中医药学术氛围。

三、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实施中医药特色优质服务促进工程。

结合“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创建人民满意公立医院活动,实施中医药特色优质服务促进工程。依据《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监测考评标准》和《市综合(专科)医院中医医疗质量监测考评标准》,做好全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综合(专科)医院的中医医疗质量日常监测考评和信誉等级评价工作,建立预警和警示制度,建立起覆盖全行业、面向全社会的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和医疗质量信誉等级评价体系,向社会全市中医医疗质量信息,公布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开展中医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提供中药代煎、代炮制加工、传统单剂小锅煎药服务、小包装中药饮片服务和中医护理特色服务项目,推出一批知名中药制剂(名药)和示范中药房,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卫生应急工作,加强中医医院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开展重大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疾病防治能力。

中医预防论文范文篇8

一、遇到困难

1对“治未病”观念茫然:沟通存在问题。现代人难以理解“未病”这个词。什么叫未病?是未来的病?是没有发生的病?还是即将要发生的病?还是治“胃病”?为了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中医、使用中医、享受中医。我们用最近卫生部长陈竺在讲话中强调:“长期以来中医理论无法用现代语言描述,中医的“未病”,可以用“亚疾病”来代替,这就是中医的现代“话”。亚疾病就是,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自我感觉到不舒服、难受,出现种种还不能确诊为疾病的症状,这个阶段就称之为“亚疾病”。“亚疾病理论”是中医的辨证施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研究成果。通过在亚疾病阶段人体的各种症状表现,进行定性定量的数据结果,确定出中医的病名(证候名),然后用药食同源的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进行个性化的对症调理,达到消除症状、恢复健康的目的。

2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开展“治朱病”带来不忘影响2010年一段时间非常出名的张悟本,在媒体上宣称“所有的毛病都是吃出来的,把吃出来的毛病吃回去”陪同交流15分钟,收费2000元,还要预约挂号排队到2012年,一天要吃一斤绿豆等各种荒谬理论,经中央电视台曝光后,民众发现张悟本纯属招摇撞骗,骗取钱财,一度对我们专家下乡开展“治未病”工作极力反感,但是我们发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上当呢?这一现象说明群众对自身健康的渴求,对保健知识的缺乏,也说明我们中医医疗行业送医下乡力度不够,中医医疗行业应该把科学可信的健康信息定期下乡科普教育应作为一项职责。

二、方法

1找准下乡开展“治未病”工作的切入点确定目标人群:今年开展“治未病”工作的首批人群是到我院健康体检的客户,首要任务是宣传“治未病”理念,每一单位员工健康体检结束后,配置健康体检报告解答这项工作,顺其自然切入到讲“治未病”理论,授课结束后开展辩识中医中药体质工作委派专家:我院委派一名在本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正主任专家,持有上海市健康教育大讲坛资格的专家之一,又有本区科委任命的健康教育专家证书。

中医预防论文范文篇9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12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43万。其中城市人口约21万,农村人口约22万。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1家,其中区属中医医疗机构1家(区中医院),中心卫生院4家(姚千镇区二院、陈相镇区三院、林盛镇区四院、八一镇区红十字医院),乡镇卫生院9家(十里河、佟沟、白清、永乐、沙河、红菱、王刚、大沟、城郊)。民营医疗机构40家。厂企医疗机构28家,村卫生室190家。目前,乡镇卫生院中设有中医科室的6家,占乡镇卫生院的46%,有中医药人员25人。全区共有中医药人员200人,占医药人员的15.3%。村卫生室有能中会西的乡医29人。

区政府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2002年决定申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创建单位”。近年来,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工作中,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培训,开展科研,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增大投入,扎实工作,加快了创建步伐,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主要工作是: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管理严格,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区政府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各层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面落实创建工作任务。一是注重领导,健全组织。区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区长任组长,卫生局、财政局、人事局、发展计划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区振兴中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中医管理科。卫生局组建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中医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的中医工作领导小组,卫生局专门成立了中医指导科,由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管理知识和熟悉中医工作情况的同志负责中医药工作。各乡镇依照区政府的要求分别成立了创建农村中医工作领导小组。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定期检查考核。区政府多次召开领导会议和专题会议,提高创建认识,明确创建任务。区政府和各乡镇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工作纳入了区、乡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主管区长与各乡镇长签定责任状,明确创建工作责任,对乡镇的中医药工作进行专题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列入全年目标考核责任制中。卫生局制定了全区农村中医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及检查、考核标准和办法。对区属医疗机构每半年检查一次,年终进行全面考核评比。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并提出改进意见,由卫生局中医指导科负责督办落实。三是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在创建过程中,建立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并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对各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工作实行质量监督,突出中医病志、处方书写质量管理和中医药疗效、技术操作规程以及中医护理等的管理和监督。严格了民营医疗机构的业务管理和质量考核,开展质量千分考核活动,奖优罚劣,提高了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的业务水平,净化了中医医疗市场,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推动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重点突出,网络完善,加快了创建工作的步伐

区政府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工作中,突出了工作重点,优化中医资源,强化了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以区中医院为龙头,加快了中医药中心网络的建设。目前,区中医院的的中医药资源雄厚,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床位300张,床位使用率2004年为136.8%。全院有中医药人员98人,占全院医药人员的65.58%,中医药人员职称结构合理,有心脑血管疾病定位诊断、治疗DSA成像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达到8000多万元。中医门诊有一级临床科室13个,二级科室15个,其血栓病科在全区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先进的中药制剂室,生产中成药达24个品种,并全部达到国家药检标准,基本满足了全院临床及其广大患者的需要。2001年以来,年均为乡镇医院、村卫生室培训中医药人员20名,深入基层指导工作9次,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在创建工作中起到了龙头作用。二是以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为重点,注重了中联网络中医药工作的开展和建设。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现有中医药人员25人,做到了定期有计划地组织这些人员到区中医院和上级中医院学习、进修和培训。同时利用每月乡医例会传授中医理论及防病治病知识,并定期深入到村卫生室指导乡医开展中医药工作,发挥了中联络网的作用。三是以村卫生室为重点,注重了基层网络的建设。全区农村现有卫生室190个,有乡村医生220名,其中中医卫生技术人员29人。乡村医生均能用中西医两法防治疾病。现在全区中医工作基本上形成了”上建中心,中联网络。下打基础“的格局,加快了创建工作的步伐。

(三)加强培训,注重科研,推动了创建工作的进展

区政府特别重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中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注重中医药科研、学术活动的开展。一是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近年来,区中医院共有40余名中医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大多数成为血栓病科等重点科室的中坚力量。与辽宁中医学院联合承办研究生课程班,招收15名硕士生。各乡镇卫生院有计划地强化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区卫生局组织编写了《农村常见病中医治疗手册》、《针灸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中草药基本知识》等书籍,每年举办一次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班,累计培训乡村医生近600人次,覆盖率达98%。为规范医疗文件书写,举办了《乡村医生中医、西医门诊病历、处方及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培训班》,提高了乡村医生医疗文件书写水平及对消毒隔离、预防感染的认识程度。二是积极开展中医药科研学术活动。区中医院积极开展以“三贴近”和“出人才、出论文、出专利”为原则的科技兴院活动,2004年完成了国家“十五”重点攻关课题《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60例临床观察;与辽宁中医学院合作,参与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彭氏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课题验收。2004年又申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课题2项,分别是《化痰解毒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诊期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活血止血、泻火解毒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此外还申报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2项。申请专利2项,《眼痒立止水》、《复方股兰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实用型国家发展专利1项。为了进一步完善医学、护理继续教育体系,先后举办医疗、护理中医药科研学术活动15次。2004年在区中医院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区中医学术交流会,共收到中医论文30余篇,通过专家评审,有16篇论文获奖。促进了我区中医科研与学术交流。

(四)投入增大,政策优惠,工作扎实,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区政府在创建工作中,逐年增加资金投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向中医倾斜的优惠政策,确保了创建工作的开展。一是加大投入,搞好基础建设。在房屋建设上,区中医院完成了6936平方米的病房楼扩建及3133平方米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任务,新建热水房、车库、总务仓库316平方米,并投入使用,使医疗用房总面积达到了2.2万平方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区三院)33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也投入了使用,院容院貌有了明显改善。在医疗设备购置上,医疗机构采取多渠道筹资的办法,中医院引进了心脑血管疾病定位诊断、治疗DSA成像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现有医疗设备总值4361万元,万元以上设备165台,使用率为85.2%。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投入近300万元购进大型设备16台件,使诊疗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医疗设施的改善,扩大了医疗服务功能,提高了科学诊治水平,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卫生系统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2004年各医疗卫生单位业务总收入(不含财政拨款)1亿8千万元。比上年增加3千多万元,增加21.2%。固定资产总值近2亿元,新增1千多万元,增长9.2%。二是坚持卫生优先的原则,制定扶持政策。区政府除了在资金投入上重点倾斜外,还制定了相关政策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展城区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卫生院工作,本着“重点突出、合理配对、定点帮扶、注重实效”的原则,将五所农村卫生院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确定城区医院进行定点帮扶。目的是加强农村中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农村卫生院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和急诊急救能力。另外在医疗定点医院设立,干诊医药费报销等方面,给予中医院与综合医院同等待遇,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区政府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加大了领导力度,健全了组织机构,加强了管理,开展了培训和学术活动,增加了资金投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主要是:

(一)农村中医服务网络建设不健全、不完善。农村中心卫生院四家,乡镇卫生院九家,只有六家设有中医科,其余七家没有中医科,不符合创建标准和要求。

(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才缺乏。一是医院经济效益不好留不住人才。二是医院缺少资金无力引进人才。

(三)中医药培训工作有差距,部分医院中医“西医化”。部分中医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不够,理论素养不高,技术不精,不能很好地运用中医辨证诊治的方法为患者服务,常常依赖“西医”诊疗,导致中医不中。

(四)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的资金明显不足。部分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建设缺乏资金;医院硬件建设和人才引进缺乏资金;致使部分农村中医药服务空白。

三、几点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意愿和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我区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领导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搞好区中医院中心网络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医院中医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指导的龙头作用,以带动全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搞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加快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加快中医专病(专科)建设,开展好纵向的中医药技术合作,以发挥中医药网络枢纽作用,达到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的标准和要求;搞好村卫生室的建设,以满足农民群众求医治病的要求。

中医预防论文范文篇10

内容摘要:

本文论述了疑难病的概念及范畴。

论文内容:

自从李积敏(慎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后,中医学术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医疑难病学”这个学术新概念,当论及中医疑难病学科,首先应搞清几个基本概念,诸如什么是中医疑难病,中医疑难病的范畴等等。疑难病是中医学术常用的一个比较古老传统的概念,具有中医辨治两方面的特点,范围颇广,概念比较笼统,临床各科都有不少疑难病,但均是指中医范围内的疾病而言,因此,中医疑难病常可简称为疑难病,疑难病也即指中医疑难病。关于疑难病的概念,自古至今论述颇多,但一致未能取得统一认识或意见。从“疑难病”字面意义上讲,“疑”主要是指辨证方面而言,症状纷杂或罕奇,证候疑惑,病机复杂,致使辨证难明,诊断难定。“难”主要是指治疗方面而言,或诊断不明,无法治疗;或诊断已定,疗效不佳,甚至治疗无效。在古代《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众多的中医经典著作中,对一些医家困惑不解,疗效不佳,预后不良的疾病,多用“难治”、“难已”、“不可治”、“不治”、“死不治”、“逆证”、“死证”等概念来描述,这些均有“疑难病”的类似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医学科自身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关疑难病证治的临床报道及概念的理论探讨越来越多。众多中医学者从各自不同的思想、观点、认识理解及视角出发,对疑难病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积敏(慎言)的有关中医疑难病论述。

李积敏(慎言)认为中医疑难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临床表现繁多纷杂、罕奇。病人身患多种疾病,临床表现繁多纷杂而疑似,或症状体征奇特罕见,因而难以进行辨别,诊断与治疗。②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病人临床常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外感内伤、表里同病、新病宿疾交织等。③证型难分难辨。患者症状纷杂,或病机复杂,或症状奇特、少见,证候疑惑,认识不清,犹豫不决,诊断上难以定论。④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或无效。临床上病程漫长,邪盛正衰,久治不愈,疗效不佳;或病情复杂,治疗难收预期效果,其预后不良;或诊断易定,辨证易明,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或方药,因而无法治疗或治疗无效。②与西医难治病范围不尽相同。疑难病除难治外,还有辨证诊断不易方面的含意;难治病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多指现代医学领域中的疾病,诊断不难,难在医学界公认没有好疗法或疗效不佳,以难治为主要特点。中医疑难病与西医难治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些疾病,中医、西医专家均认为属于疑难病或难治病;有些疾病西医认为是难治病,但对中医来说正是其专长;而有些疾病属中医的疑难病,西医却不认为难治,有的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综上所述,李积敏(慎言)给疑难病这样一个描述:“疑难病是指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内,学术界所公认的,具有诊断辨证难、临床治疗难等特点的临床各科疾病的总称。”中医疑难病的范围很广,临床各科均有不少疾病属于疑难病范畴。但对疑难病的范围,古今尚无统一认识,而且对某些疑难病的看法也不统一,因此要准确划分疑难病的范围,目前是比较困难的,有待学术界进一步探讨研究。

什么是中医疑难病学,李积敏给“中医疑难病学”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中医疑难病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疑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辩证治疗及护理,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专门学科,”中医疑难病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并吸收现代医学科学对疾病的认识的先进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它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范畴仅限于疑难病范围。其研究内容为:①研究疑难病的发生原因;②研究疑难病的发展状况;③研究疑难病的转归机理;④研究疑难病的临床辨证治疗;②研究疑难病的临床护理;⑤研究疑难病的预防及保健。其研究方法是应用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结合,进行理论与临床综合研究。李积敏“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对干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中医在世界医学临床中的地位,推进中医学术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医药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李积敏也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医疑难病学科创始人及中医疑难病学理论奠基人。开展中医疑难病学研究,可推动中医学术发展与进步.中医疑难学科理论体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还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医不贵能愈病,而贵能愈难病”的思想,深刻地说明了辨治疑难病是学术水平及技术水平的标志。纵观中医发展史,凡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不是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就是对疑难病的诊疗上有所突破,或建立新方新法,或临床疗效卓著。如果加强对中医疑难病学科研究,提高诊治疑难病的临床整体水平,使诸多疑难病迎刃而解,这将推动中医学术发展与进步,使中医学术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开展中医疑难病学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需要。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中医治疗疑难病临床实践的总结。加强中医疑难病研究,发掘整理前人积累的防治疑难病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病的理法方药,又不断创造新的理论,发明新的疗法及方药,从而建立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用这个理论体系,又去指导中医疑难病临床实践,可避免盲目实践、重复研究,节省人力物力,从而可迅速推动疑难病辨治出现新局面,使疑难病防治整体水平提高,促进中医学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