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技术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7 11:25:34

中医技术创新

中医技术创新范文篇1

一、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我院在“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指导思想下,坚持“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引进和培养人才,精心打造人才工程。

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医院积极通过深挖本地人才、高薪聘请外地人才、引进高校毕业生等多种渠道引进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了颅脑、骨科、普外等一批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填补了医疗项目的空白。仅20**年下半年就引进内儿科及相关技术人员10人次。医院还积极参加人才招聘会,广纳高校人才。20**年至20**年上半年医院招聘高校本科毕业生10名,有计划地培养,逐步形成人才阶梯式发展模式。开创了“引进一个,创办一科,带动一批”的人才工程。

二是建立科技奖励制度。为了让引进的人才安心工作,充分施展才能,医院建立了科技人才的奖励制度,分配向临床第一线特别是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和高风险岗位倾斜刚参加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一次性提供4000元生活补助。从别处调进的中级职称的医生,医院给予安排住房,给家属适当安排工作等。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解除后顾之忧,这样,业务骨干安心工作,积极性高,现全院31名骨干及学科带头人在医院各科室发挥着积极的带头作用。

三是抓好卫技人员继续教育。为使院员工都“人才化”,医院认真搞好人才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选派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医生到广东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进修,组织有较高医疗水平、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带徒,严格训练。几年来,医院每年投入继续教育费用达10多万元,参加自考、函授学习的医技人员32人,3人获得本科学历,有17人获大中专学历,8人已成为科室骨干,4人被培养为学科带头人,大大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二、以病人为中心,解决群众热点难点

我院结合“医院管理年”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三平”服务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是规范收费行为。医疗收费、药品价格公示、住院费用出具一日清单,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收费行为,降低医药费用。二是净化医疗环境,严格执行卫生部及省市有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规定,杜绝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始保持清廉的医疗环境,让群众放心。三是药品招标采购,让利群众。每年招标品种占药品总量的95%,降低药价,确保药品质量,直接让利,群众得到实惠。四是控制药品收入比例。主要控制好大处方,门诊处方每张不超30元,住院处方不超100元,药品收入比例控制在40%以下。五是降低医技收费。体检收费给予优惠,所有医技检查项目收费比同级医院降低15%。六是实施便民服务措施。急诊开设绿色通道,首先推出120县内免费接送病人,七是送医送药下乡。八是为病人扶贫解忧。直接为残疾病人、伤残军人及困难病人减免医药费用,捐款资助等。

三、抓好专科建设,突出中医特色

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也是中医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院因地制宜,狠抓中医骨伤科建设,狠抓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脊椎病等项技术创新。医院先后攻克了腰椎肿瘤摘除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难治性肾病综合症、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治等11项医疗技术难题,在本地区首次开展和推广了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和尿毒症等10多项医疗新技术。我院创出了中医骨伤、肾脏病、肝胆外科及腰腿痛等拳头专科。院重点专科均由主任、副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配备现代化的先进设备,增加服务项目,努力按照“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的目标,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四、加强技术合作,拓宽业务发展空间

在农村中医药工作中的“龙头”和带动作用为出发点。根据“卫生支农医疗下乡”指导意见和《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在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把握机遇,以务实精神,积极创造条件,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为两大“龙头”单位,共同创建了湛江市首个“卫生医疗技术援助网”,网内医疗单位遍及全县20个基层医疗单位。两大“龙头”单位定期到网内单位查房、手术、门诊;每年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免费培训医务人员;24小时对网内单位技术援助;免费接收基层医护人员进修等,为基层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学科建设,管理制度的完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提供了条件。通过技术援助网,医院加强对基层卫生院中医工作的技术指导,培训中医人员,培养中医技术人才,推广中医药技术项目,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农村中医药工作在技术合作带动下,逐步巩固,全面发展。

五、强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对院内科室设置和职能进行调整,签订岗位责任状,按岗位职能制定了20多项相应的管理制度。二是加强了门、急诊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健全了门、急诊工作制度,严格执行首诊、首问负责制,实行高级医师或院长定时出诊制,方便群众。配备副院长分管门、急诊,聘请专家坐诊,完善医疗急救指挥系统,紧急应诊能力。严格出诊制度,确保10分钟内急诊出车。加强医务人员急诊技术培训,定期考核,进一步提高急诊应诊能力,促使急诊业务水平逐年上升。三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规定医疗质量检查标准,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结合,保证医疗质量。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医疗纠纷事故防范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与法律意识,加强医疗安全防范工作,近几年我院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环境

中医技术创新范文篇2

近年来,我院积极倡导科技兴院,十分重视医院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抓好人才培养,推动重点专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建设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是“九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医学科技水平,推动医院科技进步,特制订2001-2005医学科技发展规划。

一、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加强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确立了肛肠科、口腔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为重点建设专科,目前已初具优势,到2005年,各重点专科将建成融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在市内及周边县享有较高声誉的特色专科。今后5年,医院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优先满足重点专科发展的需要。

1、优先安排重点专科人员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外出考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使他们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学术动态。

2、优先满足和培养重点专科人才,根据重点专科梯队需要,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在进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他们掌握高尖技术创造良好环境。定期邀请省中医院、省口腔医院、省肿瘤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会诊、手术、讲课。明确要求重点专科的医疗骨干充分掌握本学科中、西医最先进的诊疗技术,熟练解决本学科的疑难病症。

3、优先考虑重点专科设备配置,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首先保证重点专科设备的更新,添置。今后5年,医院准备添置新一代CT,800mAX光机,进口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PCR等新技术、新设备,为重点专科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口腔科装备6台先进的全电脑控制的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铸造机、烤瓷炉、种植机、光固化机、超声波洁牙机等系列国产、进口成套的配套性设备,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配备介入治疗肿瘤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肛肠科购置肛门压力仪、肠镜、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为开展各种高难度专科医疗服务提供可靠保证。对重点专科房屋进行改造、装修,待医院新建的综合楼下半年投入使用时,我院的重点专科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努力开创一种“院有重点,科有特长,人有专长“的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为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增添活力。

二、积极培养人才,努力提高全员素质

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市场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兴院,关键是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积极为科技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和提高全员素质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注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医院各级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作。我们将根据我院卫技人员的现状和业务特点,分层次地制定全院继续教育实施规划。对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卫技人员、各科主任,继续教育的重点放在使他们了解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动态,重点安排他们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参观考察,对于各科中青年业务骨干则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并由医院承担外出进修人员的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学历层次较低的卫技人员,医院鼓励他们参加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抓好业务人员的基础培训。对中青年卫技只员从抓基本素质入手,通过举办基础授课,专题讲座、操作练习、书面考试等方法,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护理部门每年组织护士进行中、西医26项技术训练,定期组织“三基本”考试,通过组织“三基本”学习,训练和考核,巩固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提高他们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和要求,较快地提高中青年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三、重视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兴院

中医技术创新范文篇3

大家好!今天,我院在此召开科技创新总结表彰大会,总结表彰医院2011-2012年度科技创新项目,共商医院科技发展大计。在此,我谨代表市医院领导班子向此次受表彰的科技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促进医院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科技功臣,向辛勤工作的广大医务人员和全院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医院科技工作讲几点意见,请大家审议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1年以来我院科技工作的总结与回顾

2011年以来,是我院医疗技术发展和科技工作进步的重要时期。我院高举“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旗帜,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医疗、科研、教学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医院科研整体水平、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现代化医院迈进。

(一)专科建设硕果累累。坚持专科化发展思路,采取了重点科室、重点投入、重点扶植,同时兼顾一般学科的政策。通过不断地促进优势学科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扶强顾弱”,积极培育有较大潜力的学科,从而促进医院整体学科的共同发展。新组建了肿瘤科、呼吸科、消化内科、肛肠外科、普外二科、普内科等新专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成立独立病区,并在保留原有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对儿科、妇产科、影像中心、功能科、检验科等学科、亚专业学组进行了调整或裂变,最大限度地创造专科发展空间。目前全院临床医技科室总数已达到50个,设有28个病区,已基本具备三级医院专业科室设置要求。

(二)学会建设成绩斐然。2011年以来,市骨科学会、普外科学会、神经外科学会、神经内科学会、老年医学会、感染病学会、病理学会等市级医学分会相继成立并挂靠我院,我院相关科室的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主任委员。学会成立后,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全市医学同仁的学术交流和科研课题的选择申报,奠定了我院在全市医疗机构中的学术中心地位,扩大了我院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度和影响力。

(三)人才培养呈现新气象。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我院始终牢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从注重培养临床医师的技术创新能力入手,强调对年轻医生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鼓励年轻职工尽早成才。对中青年技术骨干,注重高层次能力培养,鼓励职工攻读硕士研究生。医院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和学术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来院访问、讲学、手术,介绍国内外最新学术进展,积极培养医疗科研结合型人才。2011年来,我院共选派67人次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进修学习,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426人次,举办学习班、培训班100余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力争与国内技术前沿保持着良好的互动,许多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学成回来后为临床、科研带来新理念、新观点、新技术,一批基础扎实、技术精湛、思路活跃、勇于创新的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医院多次获得市科技进步奖,累计发表在部级杂志上的论文近百篇,在国家和省级医学会议交流论文160多篇,科技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呈不断上升趋势。

(四)技术创新层出不穷。近年来,我院临床医技各科室在持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的同时,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理念,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方向,以科技提高医疗质量,以创新促进特色的形成。医务人员以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技术难点为目标,进行技术攻关与创新,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攻克疑难病症,应用高科技手段解决医学难题。许多科室创新动力一直保持高昂势头,每年开展和引进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多达60多项,一些高难度手术现已成熟开展,其中95%以上填补我市空白。一项项医学新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患者来亳医就诊,其中疑难病比例及我市周边县市病人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近几年来,我院各项医疗业务指标始终排在全市第一,在全省地市级医院排名已进入中上水平,不少临床医技科室在周边县市中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已成为市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龙头,由市内一流医院跨入省内先进行列,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地位已进一步凸现。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我院还没有省级重点学科,部分学科技术特色不明显;技术全面、富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还不突出,缺少省级知名专家,个别科室还缺乏学科带头人;科技创新能力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临床开展应用型新技术的步伐尚需加快;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不多,研究课题起点还不够高,学科间的科研协作、联合攻关,仍需进一步加强等。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一个时期我院的科技工作任务

刚才,会议表彰了63项创新技术,这是我院2011年以来创新进程的缩影和代表,里面凝结着广大医务人员的智慧和心血。许多科室在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都做出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历历数来,林林总总,这些源源不断的创新,正是我院持续快速发展的保证,也必将是我院今后跻身于省内医院先进行列、实现亳医新辉煌的不竭动力!今后一个时期,我院科技创新工作要在巩固提高现有水平基础上,立足建设名医、名科、名院,大力培植和打造特色品牌,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使我院达到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的先进设备、一流的学科人才、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科学管理,从而不断提高我院在全市、皖西北、全省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

一是树“名医”。建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和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多渠道地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不断增加医疗人力资源中医学硕士以上人员的比例,逐步形成科技创新人才梯队体系。以学科带头人及学科骨干为主体,通过病人、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评选,择优选拔确定一批“名医”。进一步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政策,创造公平、宽松的学术环境,培养造就出更多的知名医生及优秀的科技人才,在全院范围内形成尊重“名医”、重视“名医”的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绩效工资的实施,真正做到收入分配向重要学科和一流人才倾斜,建设一支善于攻坚、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重大战略问题的创新团队,为我院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效益、创造品牌。

二是建“名科”。对重点学科、特色科室的建设与发展予以重点扶持和投入,在人才配备上实行重点倾斜,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在设备、仪器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在新技术引进、新业务开展及科研上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名科”。为“名科”选准主攻方向,把握科室定位,找准目标,坚持重点扶持、重点突破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集医、教、研为一体的重点专科。对“名科”的发展要注重跟踪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广泛了解和掌握前沿医学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始终保持我院某些领域和学科的优势。同时,以名科为龙头,带动和促进其他相关专科的建设和发展,形成具有技术优势、竞争优势、群体优势的学科群。

三是创“名院”。在培养名医,建设名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医院自身建设,争创医院品牌。第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时期要积极完善南院功能,保障新院一期工程顺利建设,从而满足我市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要。第二是加强医院软件建设,要在医院管理、环境建设、服务态度等方面加强竞争,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三是加强与省内外知名医院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消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第四是创造条件,加强协作,组成科技开发攻关协作体系,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利益共享,形成医院科技发展的新格局。

三、在推进亳医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当前,我院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医院新院一期工程刚刚奠基开工。未来几年,对我们亳医来说,是加快发展、攻坚克难、决胜未来的战略机遇期。在亳医新的征途中,我们要继续依靠科技创新,加强内涵建设,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投身于医院的发展建设中来。我们要努力做到:

一是牢记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工作方式。作为医务工作者,面对日新月异的医学知识,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要始终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让学习充实自己,让目标激励自己,让创新发展自己。

二是牢固树立全员创新意识。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科技创新的大氛围。在科技创新上,提倡做强、做精,力争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更优,突出专科特色,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

中医技术创新范文篇4

一、我国中医院资本运作现状

相较于我国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医院的发展较为缓慢,在医院规模、收益以及发展前景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中医院想要将我国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必须从中医院的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医疗改革的具体方针,积极改善财务管理,加强中医院自身对资本运作的管理能力,在我国市场经济大环境中走良性发展之路。资本运作的良性循环在促进整个中医院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医院的资本运作主要分为资本筹集与资本运营。[1]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改革方案的实施都为我国医院筹资指明了大方向,我国医院仅仅依靠政府拨款就想发展的思路已经行不通。医院想要在新的时代中站稳脚跟,必须要积极优化资本结构,建立多元化的市场融资体系。目前,中医院的运作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商业贷款、社会融资、社会基金以及捐赠,中医院自身处于较被动的地位,想要化被动为主动,中医院必须加快资本筹集,合理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并且加快提升中医院的经济运营效益。受传统中医学的影响,中医院和大型综合型医院相比,除了规模、效益上的不足之外,其在整体技术创新以及市场适应性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建立适合时代特点的资本运营模式,突破传统观念的限制、树立市场运营观念,调整中医院本身的发展模式对于中医院的壮大有着重大作用。合理的资本运营方式可以让中医院在资本筹集方面摆脱传统的靠政府扶持的陈旧之路,走上随市场发展规律前行的科学发展道路。

二、中医院的财务管理在资本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资本运作开始在中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发挥作用,许多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目前中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在资本运作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中医院收支不平衡、市场适应力太差、资本盲目投资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较差等方面。[2]患者康复率是衡量一个医院好坏的首要指标。随着我国现代化医疗设备的引进以及大型综合医院的发展,中医的患者治疗率相对西医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据统计,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拔罐等的患者治疗率仅在25%左右,住院治疗率更不乐观,这远远低于国家医疗部门对中医治疗率的期望值。[3]中医院治疗率较低直接影响影院的整体收益,限制了中医院提升医疗条件以及引进更多人才的指标,不利于中医院科学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变现状,必须加强资本运作的应用,改善中医院的筹资及资本运营模式,切实提高中医院的患者治疗率,促使我国传统中医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持续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资本运作在中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有效实现资本良性运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设以及医药改革的不断跟进,目前中医院正在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通过调整自身的收入结构,逐步实现以中医技术带动医院收益的崭新发展模式。但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中取得新的突破,并且保证中医院的资本运作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针对我国中医院普遍存在的结余率偏低的情况,能够保持多元化的资本筹资以及多维化的资本经营成为了医院发展的一个“瓶颈”。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谋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加强中医院本身的资本运作是保证医院实现收支平衡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医院在处理医院规模扩大以及降低负债的关系上,必须权衡自身财政实力,降低在发展路上可能出现的风险,实现中医院整体平稳发展。

(二)加强对中医特色的投入力度。中医院在现代药品以及现代医学技术方面无法与大型综合医院相比,传统的经营模式又使中医院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降低,因此中医院必须加强对自己中医特色专科的投入力度,培养自己的特色,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增添筹码。中医院在进行财务支出时,应该加大对传统中医院校的研发力度,深入学习我国传统中医的精髓,用创新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医院赢得好评,拉动中医院的经济效益。另外,广泛的宣传也是改变中医院目前困境的有效方法。

(三)做好风险预测、评估。医院具有的总资产量也是评判医院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限制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程度。[4]随着资本运作在中医院财务管理中逐渐发挥作用,中医院拥有的总资产量在不断上升。目前,我国众多中医院正在通过各种资本筹资方式改善医院的医疗环境、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这种做法无疑是为了增强中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同样避免给医院带来一定的负债风险。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很多中医院财务工作者无法正确评估这些投资所带来的效益,稍有不慎便会导致中医院的财务风险,为医院的可持续健康经营留下了隐患。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从源头上避免这种风险投资,中医院必须在进行大笔投资前对风险做好预测、评估,做好合理的预算管理,避免盲目投资、盲目扩张现象的产生。(四)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中医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走进中医院,致力于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目前,中医院中的技术医师数目不断上升,但是所占的比例却持续走低。[5]由于我国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短暂的大学教育阶段只能让学生对中医学达到入门阶段,倘若不继续深造,很难达到临床实践的水平,很多高等院校中医学毕业生只能进入医院进行基本的服务工作,这就导致了中医院专业人力资源的不足,极大地妨碍了中医院的发展。想要提高中医院的整体水平,人才资源绝对是重中之重。中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加强人力资本运营意识,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积极引进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并且加强对在职人员的义务培养力度,打造一批本医院的核心骨干,增强医院的整体就诊水平。

四、结语

中医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中宝贵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发扬光大先人的智慧。中医院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关乎中医文化能否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完美传承。财务管理的是否得当又是限制中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积极引导资本在中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有效运作。只有不断完善中医院的财务管理机制,才能使中医院实现更稳定、快速的发展。

作者:赵俊平 单位:涉县中医院

参考文献:

[1]张远妮.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模式、风险与路径选择[D].南方医科大学,2015

[2]董杰昌,陈雪清,陈豪,王洪,杜忠东,单继芳,郑鑫,靳清汉.深化医院管理体制多元改革创建我区特色医疗服务体系[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6:5~11

[3]高丽娟,唐杭琴,王钟炎.医改后公立中医医院的融资模式探索[J].中国总会计师,2016,6:42~44

中医技术创新范文篇5

1创新发展是国之重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医疗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通常作为衡量医院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经济学角度,医疗服务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配置的状况,决定了一个社会医疗服务业提供医疗服务产品的水平。医院提供的医疗技术水平高低和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就医选择。因此,科技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2医院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

医院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以人为本的更有效的卫生资源整合范式,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卫生资源以达到医院的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也可以是新的具体卫生资源配置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1]。目前,我国医院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面临着技术、人才和资金短缺等问题,也面临着管理的挑战。管理是比科技、劳动力、资本更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管理的创新直接决定着科技的创新和医院的改革发展。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时代课题和当务之急,需要切实把创新始终贯穿于医院工作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的全过程[2]。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始建于1949年10月,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企业医院,是北京大学教学医院、北京大学临床学院,纳入北京大学附属医院管理体系,现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院、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石景山区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将创新贯穿于医院战略发展(图1),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的创新直接决定着科技的创新和医院的改革发展,科学化的管理将为医院带来长远的效益。

3创新驱动助力医院发展

3.1人才驱动。医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招聘方面为加强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控,合理规划人力资源配置,医院采取“多渠道、多形式、主动出击”的引进人才管理方式,开创了一项新型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管理模式。人才引进的直观成效是在不增加人员、设备、房屋等各项成本支出的情况下,通过人才引进扩大学科影响力吸引病源,使高难度手术例数不断增加,做到短期内手术例数、医疗收入同比增加一倍,做到引进人才的专业和技术特长与医院自身的学科发展和实际需求相匹配。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通过制定攀登计划、扩大国际间学科和科研学术的交流等措施,锻炼培养骨干医师队伍,通过优秀青年医师评选,挖掘青年医师人才潜力。3.2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中,医院依靠高水平医疗服务技术在医疗服务市场占据有利地位,医疗技术创新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3]。通过并不断完善技术激励体系,突出对获准课题、获奖成果、新技术项目、高水平学术论文和著作奖励,以精神激励为关键,以竞争激励为基础,以物质激励为保障,多种激励手段并用[4],同时设立了院级新技术新业务、临床路径管理、疑难危急重症救治、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病例质量控制等共26个单项奖励。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方面,临床科室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和科技发展,适时的引进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例如,我院胃肠外科在2D、3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技术、3D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直肠癌根治术、3D腹腔镜下保留直肠上动脉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等已达到北京市领先水平;伴有腹壁侵犯以及伴有盆腔转移、泌尿系统转移的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逐步形成我院的特色技术,双镜联合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技术在国内甚至国际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多学科密切协作,肝胆胰外科与胃肠外科共同完成国内首例采用混合现实技术进行的后腹膜转移癌手术,该病例的成功救治标志着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腹部外科水平在科技创新和临床技能应用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骨科脊柱组开展皮质骨螺钉固定技术解决骨质疏松患者手术难题。泌尿外科的“全息影像/腹腔镜融合”技术完成了将全息影像系统技术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研究取得的成果,该项技术代表着未来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方向,将会为泌尿外科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带来革命性的创新。另一方面,职能医辅部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辅助临床科室开展工作,由我院信息中心自主研发的移动查房系统取得国家计算机软件专利权。3.3学科建设创新。(1)分级诊疗新模式-大胆探索。担当国家分级诊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行先试者,大胆探索分级诊疗新模式,推进建设三级医院带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紧密型医联体。2015年9月24日,北京市中医“服务模式和学术发展模式”(简称双模式)改革启动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召开,成为北京市中医服务模式和学术发展模式改革试点单位。(2)肿瘤联防联控-先行先试。2016年6月15日,北京市卫计委“建设基于社区-家庭-三级医院的恶性肿瘤联防联控示范项目”在我院启动。我国首家从肿瘤筛查、早期诊断、规范治疗、社区康复、安宁疗护、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全程诊疗体系。(3)安宁疗护中心-国家战略。认真践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积极探索安宁疗护临终关怀事业,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学术平台,按照国家卫计委《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率先建设的第一家三级医院安宁疗护中心。(4)“走出去”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先后到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参观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探索适合我院发展的经营管理之路。(5)宣传推广创新。近年来,医院注重品牌推广与宣传,除利用常规报纸及地面宣传方式外,同时结合网络平台、电视媒体、微博、微信等多途径进行品牌推广,扩大了我院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社会及行业内取得良好的成效。

4创新发展的路径及评价体系建设

为积极推动开展创新工作,医院成立了强有力的管理创新团队。自2014年起印发并修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管理创新专项奖励评审及奖励办法(试行)》,并每年组织开展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管理创新评选活动,从中选拔优秀管理创新成果参加首钢集团及北京市管理创新评选活动以鼓励和推进医院的创新发展。管理创新体系由申报、实施、评选3个阶段组成。4.1项目申报阶段。由创新科室撰写创新项目申请书,申请书的内容包括创新项目名称,项目开展的背景,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项目实施的时间、实施的过程和办法,项目的创新点及取得的效果,参加实施的人员(按贡献大小排序),于每申报年度12月初将管理创新项目报告书纸质材料及电子文档提交创新管理部门,并由其处对科室申报的各项管理创新项目进行登记备案、整理筛选,对合格项目进行分类,12月中旬前完成预审工作,提交医院管理创新奖评价小组进行评审。4.2项目评审阶段。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听取申报单位对创新项目开展情况的介绍、演示并进行答辩。评价小组成员对创新项目按创新性、实践性、效益性、规范性四项标准进行打分并填写打分表,权重占70%;同时各临床医技科室和职能医辅部门进行互评,权重占30%。申报创新项目的单位不参加本单位创新项目的评审。管理创新部门负责组织汇总评价小组给出的评价分值及各临床医技科室,职能医辅部门互评分值,以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每项创新项目的最终得分。

5创新助力医院发展

我院面对医改困难,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精细化管理,把医改对医院运营带来的冲击降至最低,同时减轻了病人和社会负担,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提升对患者的服务能力。相对于北京市大多数医院收入大幅下降的情况,我院总收入稳步增长,同比增幅3.35%,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员工收入也相应增长,人均增幅9.6%。医院通过建立管理创新体系,为各职能处室、医辅部门提升管理水平搭建了一个平台。5.1管理模式创新,提高服务水平与效率。管理模式创新有助于医院更好的利用有限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可能防止出现一切有损医院利益的事件出现,最终实现提升医院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5],比如我院构建的非医疗物资采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盘活了库存占用资金约63.5万元,在保证物资质量不变的前提下,采购物资价格降低20%,根据数据统计每年降低采购成本约59.7万元,供应商派驻人员负责医院内部科室的配送工作,医院减少库工3人,节省库房配送人工成本约12万元/年,成本管控更加科学化、规范化。5.2管理制度创新,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医院创新改革的核心部分之一[6]。随着医改进程不断深化,医保支付政策持续调整,医院内部激励方向也需要转到以劳动价值为核心、统筹效率与公平、确保医院发展需要上来。卫计委在2013年年底转发卫生部的“九不准”要求,在内部薪酬体系上,明确“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大型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一系列医改新政出台,要求医院建立科学的、精细的绩效评价和分配体系。因此,医院建立了以发展目标为导向,以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工作量为评价基础,统筹效率、质量、成本的绩效管理和绩效工资分配体系,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充分挖掘人才潜能。5.3管理文化创新,提高医院科教研水平。创新的文化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手段加以培育、构建,可以把创新意识、创新要求凝结在医院精神中,体现在医院形象上,渗透在医院制度里,明确在医院目标上,贯穿于医疗实践中,外化在典型人物上,强化在文化网络上,发挥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协调和辐射功能,使广大员工认同创新,把创新作为自觉的行动[7]。加强医院创新文化建设,积极倡导管理创新,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学术交流、推进学科建设、开展管理创新评选活动等,职能医辅管理部门、临床医技部门全员参与。创新是医院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医院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高质量的顶层设计,领导层必须有强烈主动的创新意识,在全院范围内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医院的发展战略,也是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开展创新需要有清晰的实施路径,推进创新需要非凡的、强有力的执行力,营造创新氛围需要客观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激励措施,保证创新的有效性需要广泛的听取意见、持续改进,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岳增文.论医院管理创新[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999,6(5):322-325.

[2]黄伟灿.试论医院科技创新与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10):623-625.

[3]万辉.浅谈医院技术创新[J].海军医学杂志,2002,23(4):365-367.

[4]贺宏,李旭,马爱群,等.医院科技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03,3(260):29-31.

[5]杨泽安.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4):23-24.

[6]张峰.创新环境下的医院管理改革[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7):2716-2717.

中医技术创新范文篇6

一、拓展业务渠道,提升医疗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急诊、急救管理工作,实现业务、质量双指标

今年,医院依乡靠村,远离城区,交通不便,业务下降,收入下滑。医务人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加强医德医风修养,以医院管理年活动目标为导向,深入推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工作准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拓展业务渠道,增强医护服务保障意识,实施接、送病人,服务到家。重点强化急诊管理,PICU的建立,以及急救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实行急诊司机量化管理,逐步探索出出诊医生固定化办法,保证生命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急诊科急诊科医生、护士、救护车驾驶员24小时值班,随时准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保证接到急救电话后2分钟出动医护人员及救护车,争取第一时间赶赴急忙救现场。医院医技科室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保证24小时绿色通道,一切以围绕病人为中心,做到随叫随到,保证24小时应诊病人检查。力求以服务树形象,以形象树品牌,以品牌争“双赢”,以“双赢”创效益。抓好医院“三基三严”训练,落实基础质量和安全,强化质量管理,量化质量指标。力争业务收入不亏稳中有升,避免医疗事故纠纷,实现年度业务、质量双项指标。力争2010年门诊人次达到2万,收治住院病人400人,实现业务总收入300万,收支结余达到2万元。,病床使用率80%以上,平均住院日控制在7-10天,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户建卡率70%。以“二甲”医院标准为准则,加强医院科室管理,做好科室医疗、病历、门诊等文书记录,抓好病房质量、门诊医疗质量、医技质量目标管理,按月完成科室质量考核,考核情况于下月5日前上报医务科。住院病历随出院病人输出出院手续时交清归档,每月5日前由病案统计室把上月病历的统计数据上报医务科,对于长期拖欠病历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其年度专业技术考核视为不合格。病历质量要求:甲级病历率95%,无丙级病历,病房中医治疗率70%,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8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0%,治愈好转率9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中医护理病历合格率10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100%;门诊处方合格率95%,门诊中医治疗率75%,传染病登记合格率100%;院内感染率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购进药品质量合格率100%;放射甲级摄片率70%,诊断报告准确率90%,阳性率90%;病理切片质量优良率90%,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检验室间质控100%;来我院作孕检早孕建卡率90%,儿童系统保健率90%,妇科病检出率60%。

二、抓好“三基”为主题的基础医疗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整体临床医技水平

临床工作是医院的工作重点,也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多发病、常见病又是医疗对象的主题,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基础医疗质量对我院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在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等工作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重点,全面梳理医疗机构和效率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基础质量,强化门诊、急诊、住院、ICU、麻醉、药事、检验、病理、输血、院感、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等医疗环节质量和护理质量管理。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规范收费。全面排查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加强督导。2010年我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的建设。

(一)抓好“诊疗常规”、“护理常规”、“制度与职责”、“条例及法规”的学习及落实

建院二十多年来,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规章制度,我们要借上述规章制度,在全院各科掀起学习的高潮,同时,医务科、护理部要组织各异的知识竞赛活动,检查学习效果,医院还将利用院长业务查房、院内病历讨论、科主任、护士长查房、上级医生查房、病历检查等机会督促各项常规和制度的落实,促进临床医疗、医技、护理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二)抓好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病历、护理记录及各种辅助检查报告单的书写

医疗文书、病历、护理记录等的书写质量不仅体现出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而且反映出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医疗文书不仅是病人的健康档案,也是医务人员保护自己的重要法律依据。近些年来,我院医务工作者医疗文书书写质量已有明显提高,但病历书写不全,不及时,字迹潦草、签名不清等现象仍然存在,将会给医院、病人及当事人造成不少的麻烦和损失,甚至会引发法律纠纷,不迅速扼止这种势头,势必院无宁日。今年,医院将加强对医疗、医技、护理文书书写的再次规范化管理,并制定出奖惩办法,不定期开展检查、评比、考核,并实行书写审校者负责制。门诊病历、输血病历、注射记录单、用药说明未记或记录错误所致的医疗纠纷由当事人负主要负责,病房病历、护理记录将由管床医生及护士负主要责任,二线医生和护士长负次要责任,各级报告单由签发者负主要责任,进修人员所有过失一律由带教老师负责,科主任负行政管理责任。

(三)认真抓好“三级医生负责制”、“查房制度”等的落实,严肃医疗纪律,促进科主任查房制度化、规范化。

“科主任查房制度”、“三级医生查房制度”、“手术分级管理”、“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分级护理”、“三查七对”、“专科专治”等制度是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保证医疗质量提高的重要基本制度。二〇一〇年医院将以科主任查房制度、护士长质量讲评日为突破口,认真落实上述各项制度,医院将有目的的组织科室主任进行查房观摩,并开展科主任、护士长查房质量和数量的评比,不断提高科主任、护士长业务素质及驾驭全科的领导能力,逐步在全院树立起讲正气的良好氛围和务实作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要邀请放射、检验、病理、麻醉等科室人员参加讨论,以促进医疗业务的共同发展。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衔接顺型和《省中医药条例》制度的学习

今年是全面实施医改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推进工作,是党和国家顺应民情民意,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是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医院作为体现这一重要惠民工程的终端,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贯彻落实《省中医药条例》。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法制建设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机遇,坚定信心,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结合送卫生科技下乡活动,分步骤、分阶段,既要广泛宣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把握好政策标准、时间节点和实施步骤,为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以“创国先”及“二甲”医院标准为目标,着力抓好农村中医药适宜性技术推广和基层医疗技术指导工作,突出新技术新项目建设

创“国先”、达“二甲”是医院今年业务的中心工作,也是重点工作。今年医院灾后重建新医院紧锣密鼓开始修建,硬件设施尚未到位,软件资料还不健全,科研项目尚未形成,完善“创先”卷宗资料迫在眉捷。明年是“创先”冲刺阶段,今年五、六月份还将迎接等级医院检查、复查验收工作,面临“保二乙,争二甲”复查、验收达标任务等等,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要求更高。全院必须高度重视,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刻苦专研业务技术,提升创新新思维,以教科研活动为中心,加大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建设力度,在灾后重建的关键年,与浙江宁波医疗专家一起搞好医院临床教学任务,做好我院进修及学习人员的带教及讲课工作。强调学术论文撰写,今年要求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撰写一篇学术论文上交医务科,由医务科推荐在医刊杂志发表。根据“创国先”的要求,必须有市级科研成果一项,今年必须确定一个疑难病种为主攻方向,开展临床科研活动。我院在创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时已在县科委立项4个科研课题,但未揭题,需进一步总结经验,尽快结题,同时开展一个单方研究项目,争取在市科委立项。积极搭建为医院临床研究者提供服务的科研技术服务平台,引进开展新项目、新技术不少于2项。根据医管年活动及“创国先”的要求,医院每年必须推广新项目2个,经费投入不少于5万元,今年必须完成推广新技术、新项目不少于2个。为搞好此项工作:一是各临床二是将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二是准备宣传资料、宣传专栏,三是加强医疗质量考核与质量控制资料建设,四是加强药品管理、中药炮制、中药煎药、护理等各类资料完善,五是院领导班子亲自进行创先工作的督促、核查。医院要成立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制定学习宣传计划、推广使用计划。基层科要加强与乡镇村医院的业务协作,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并组织骨干医师在全县乡镇村医疗单位设点培训和进行基层医疗技术指导工作全年不少于6次,送卫生科普知识下乡全年不少于6次。为乡村医生来院进行学习培训每年不少于10人。开展慢性病、传染病、新型传染知识的防治宣传工作,使人民群众掌握防病治病的常见知识。加强和改进基层指导工作,充实基层指导科力量,结合灾后重建继续开展好以“四房”建设、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为重点的基层指导工作,发挥好龙头和基地作用,促进全县中医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达到灾后重建与“创国先”工作齐头并进,同实施同验收同合格。全面完成“创国先”的基层业务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任务和完成创建省级农村中医药先进市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持续深入开展医管年活动,狠抓规范管理,突出专科特色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药生存发展的根本,医疗业务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医管年活动的目的是加强医院规范性管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宗旨的管理模式。要立足常规医疗,以专科建设为龙头,以推广新项目、新技术为重点,全面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坚持走“大专科、小综合”的特色化发展路子,打造精品科室,突出专科“亮点”,以针灸理疗科为龙头,发挥中药熏蒸、牵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及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的较好临床效果,带动医院全面发展。利用现有的中医名科,大力推广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增加传统药物品种和数量,保证药物质量,完善药事服务手段和方法,积极开发民间单方验方和传统疗法。大力实施“三名”战略,培养自己的名医名科,全力打造地方名院。针灸科、骨伤科、肛肠科、中医妇科、八一骨科、中医耳鼻喉科的人员、设备还要进一步充实,科室规模还要进一步壮大,资金投入、设备添置要进行重点倾斜。要按照专科建设质量标准,规范专科建设和发展,积极开展专科、专病和实用性技术研究,努力提升专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再倚重西医西药增加经济收入,要把重点转移到运用中医药特色优势治疗更多的病人上来,合理提高中医药收入在业务收入中的比重。规范“专科专治”病人范围,完善“专科专治”奖惩办法,使全院“专科不专治”情况得到彻底改观,并使专科专治经常化、制度化。医疗质量是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医院的生命线,也是管理成效的关键所在。医院开展医管年活动已5年,今年,要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医管年活动目的为方向,狠抓医院规范管理,推行院科组三级管理体系,始终把医疗安全责任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工作不动摇。突出医疗质量管理和病历、处方的正确书写,规范了临床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隔离措施等,增强医疗服务意识,提升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不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借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好机遇,学习先进的医疗管理理念,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严谨的管理体系。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贯彻落实,坚持杜绝有法规不依、有制度不执行、有标准不参照和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和凭经验管理等行为。加强重点科室建设,把不安全的医疗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必须加强易出现医疗事故的监管力度,随时对重点科室检查督促,重点科室自查,必须做到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整改,消除隐患。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全院职工积极参与”的院科分级管理办法,医院与科室、科室与医务工作者必须签定医疗安全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义务。继续坚持并完善三级医师查房制、首问负责制、术前谈话制、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加大“三基”培训考核,医务科和护理部对全院医生、护士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和测评,使医务人员在临床医疗中严格执行基本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医疗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六、以继教为动力,内外结合,突出长、中、短期梯次人才培养格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科教研、人才培养是业务的核心工作,抓好落实此项工作是加快业务技术队伍建设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保障,为了推行“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抉择,“人才”是关键。如何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发挥人才的动力作用,是今年科教及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根据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和省卫生厅关于2010年全面启动继续医学教育计算机网络管理(ICME)系统建设工作要求,实现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的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继教管理体系,适应新医改对卫生科技管理工作信息化。2010年推行继教“IC卡管理系统”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教电子档案,实现全市联网管理,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市卫生局对各县区卫生局及医疗单位的目标任务考核。根据县卫生局2010年元月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精神,对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继教学分管理一卡通。继教I类学分和Ⅱ类学分累积25分以上为合格,每个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学习,随时关注自己网卡学分完成情况,对继教学分不达标者,严格执行“继教”五挂钩政策管理。鼓励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爱好学习,转变“要我学习”的被动接受,为“我要学习”的主动新理念。根据国家《执业医师法》等医疗法律法规之规定,二级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疗准入制度,助理执业医师必须在一年内获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否则助理医师不能单独执业。今年,我院按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对科室人员比例、技术力量进行配置,根据医院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养和招聘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依托浙江宁波对口帮扶医疗单位和援助医疗队的有利平台,采取内外结合,送出去,引进来,就地培养,制定“长、中、短”期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修计划。本着需要什么人才培养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技术培养什么技术,重点是科室建设培养专科实用性人才。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年度计划,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强卫技人员临床进修学习,选派人员外出进修(>8人次)和参观考察学习(>20人次)。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举办全院性医疗新技术、新业务及临床科研动态研究继教学习或培训10余次(含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培训、病历书写与规范管理培训),为医务人员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及资源。

七、提高认识,健全组织,积极做好对重点传染病、输入性疟疾和地方病的防控工作

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大力推广使用中医中药防病治病,坚持以疗法为核心,大力发展中医药诊疗技术,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抓好中医药在老年病、慢性病、疑难病和地震伤员康复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发挥中医药配方治疗传染病的特色优势,积极运用中医药防治夏秋季、冬春委传染病,积极探索中医药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和发展。大胆吸收借鉴现代科技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创新特色优势。大力开展西学中、中西医互学等活动,促进中西药联用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中医中药的防病治病能力,提高临床诊治效果。不断推广和创新去年中医药配方在预防甲型H1N1流感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做法,采取中药制剂,实施流感、传染病的预防、治疗工作。成立疾病防疫应急领导小组,定期实施送卫生科谱知识下乡活动,进行巡访、咨询、防疫,做到疫情、流感早发现,早防疫、早治疗。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结核病、艾滋病、SARS、霍乱、禽流感、猪链球菌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等及其它各类传染病的防治宣传工作。加强宣传力度,注重宣传效果,扩大宣传覆盖面,让群众了解传染病知识,知晓疾病预防常识。对突发疫情、流感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预案,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发挥中医诊疗特色优势,把疫情、流感消灭第一时间,不扩大,不流行,不传播,确保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

八、加强药品管理和医药购销领域监管力度,强化行风建设,治理商业贿赂,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

药剂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药品采购,处方调配,药品质量监测,临床药学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也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药剂工作必须以规范化药品管理为目标,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基本药物实施制度,建立、健全药品的监督和检验制度,对药品质量进行全面控制,严把药品质量关,公示药品价格,杜绝假冒伪劣药品进入医院,严格正规渠道采购,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确保药品质量。坚决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加强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和不断完善“病人选医生”及评选优秀护士活动。积极推进工作人员受申告待岗下岗制度,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侵犯病员利益,引起社会和病员强烈不满者,经过申告和上级批准,实行待岗或下岗,让不敬业者待业,叫不爱岗者下岗。大力推行院务公开制度、《廉洁行医制度》、《社会服务承诺制度》以及医患道德合约制度、病员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充分发挥医药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的职能,严格落实制度,加强执行力度,逗硬奖惩激励机制。坚决杜绝医疗设备以及药品购销中拿回扣,杜绝药商做药物临床贿赂医生,杜绝医务人员在临床医疗中收授病人红包馈赠物品,杜绝科室及个人私自收费等现象的滋生和发展。设立监督岗位,公布举报电话,一旦发现或举报以上情况,经核实后,医院将对举报者实施奖励200—500元,并对其严格保密。责令当事人立即停职6—12个月,并追究其责任,退回受贿账物及现金,并给予10—20倍的经济罚款,等当事人停职期满再书面向单位申请上班,经考核审查决定允许后方可上班。

九、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抓好医改后的新农合与城镇医保管理工作

去年,新农合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成绩斐然,有力促进了医院业务发展,其工作也得到了县农合中心的肯定.今年,是全面实施医改的第一年,必须顺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局,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做细、做实、做好新农合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医疗保障与医疗救助的统一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及补偿(补助)结算一站式服务,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保证人人能够享受基本医疗保障,避免重复参保。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规范药品采购渠道,优化药品使用效能,积极探索推广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的办法,改善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简化报账手续。今年要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解决好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扩大和提高门诊、住院报销范围和比例,推行城镇居民医保门统筹试点工作。到2011年,全县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保障服务网,提高医保经办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

继续搞好残疾人鉴定,在职工作人员健康体检、驾驶员体检等各类体检工作,严格把关,按要求标准完成工作任务。

十、加强计划生育与妇幼管理,突出灾后再生育服务指导工作

计划生育是国家控制人中增长的国策,有计划的生育是国家政策的硬行规定。我院必须把此项工作做好、做细,指导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发挥灾后再生育技术指导领导小组的指导服务职能,积极为灾后再生育户提供绿色通道,做好灾后计划生育与妇幼管理工作。提倡晚婚晚育,有计划生育,决不允许无计划生育及超生。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积极推行新法接生、无痛分娩等新技术。搞好母婴爱婴医院,高危孕产妇检查及临床治疗工作,落实“降消”项目的各项措施,落实产前检查、产中监护和产后访视制度。严格查验计划生育证明,杜绝人为选择新生儿性别,建立了产科、儿科和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

十一、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疾病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为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长效机制,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延伸服务、连续服务和临终关怀服务,实施好社区卫生服务的优惠政策。深入社区,深入家庭,重点关注老年人、妇女、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提高慢性病管理质量,开展好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做好社区医疗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全面落实公共卫生人员下沉,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加强工作衔接和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帮扶指导和双向交流,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确保医疗安全。重点做好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乙肝疫苗补种、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检查、增补叶酸、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改炉改灶和农村改水改厕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切实做到看一般疾病在当地。今年广元市剑阁县、朝天区的乡镇卫生院和利州区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试点单位,我们要先启动,主动借鉴学习,探索尝试,同他们一道推行医改顺利进行,加快我县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步伐。

中医技术创新范文篇7

一、主要成效

我市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如下“六个进一步”:

(一)县、镇、村农村中医三级服务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健全。(1)全市4所县级以上的中医院均已成为“二级甲等”中医院。(2)63个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了中医药人员、设备、业务用房三配套,成立了中医科和中医管理科,100%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小专科”,实现了针灸理疗科室无空白,枢纽作用比较明显;(3)884间农村卫生站均能运用中医药和中医传统方法为广大农民治疗常见病、多发病,60%以上村卫生室能开展针灸、拔火罐等适宜技术。(4)三级中医服务网络也在逐步走向现代化。建市以来,我市共投入1.4亿元用于中医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各级中医院已拥有业务用房10.1万平方米,购置了3台CT,4台彩超,10台500ma以上X光机,21台心电监护仪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

(二)中医工作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成立了“云浮市中医药振兴计划领导小组”,由分管卫生的副市长任组长,负责协调各有关工作。(2)市及各县卫生局成立中医科(股),建立中医台帐。(3)各级中医院设立基层指导科,派出业务骨干到乡镇中心卫生院挂职副院长100多人次,加强对基层医院农村中医工作的领导。(4)加强对农村中医药业务规范管理,做到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出诊有记录。(5)中药种植、加工向标准化发展。中医药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药材更加齐全。如**、新兴、郁南等县(市)的村卫生站的中药都在50味以上,**附城仁和卫生站中草药达400味。(6)把中医药费用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年我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1594885人,覆盖率达82.6%;06年达1640797人,覆盖率达91.2%。中医院列为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中医、中药列入报销目录。**年1至11月,中医药报销金额占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总报销金额的25%。

(三)中医药队伍的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1)充实中医药人员队伍。目前全市有从事中医药人员共923名,其中中医生555名,中药人员368人。拥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中医药人员37人,中级职称127人。此外还有从事中医药针灸、推拿、火罐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人员1088人。(2)利用我市新兴中药学校的教学资源,以及发挥好各中医院对乡村中医药工作的指导作用,培训农村中医药人员,提高中医药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自2001年以来,全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学历培训3483人,参加中医基础理论短期培训达5860人。(3)形成中医药科研良好氛围。如云浮市中医院研制的“脑梗塞I号方”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成为**省卫生厅“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项目之一。新兴县近几年来有6项省级中医科研立项,5项市级中医科研立项,获省级以上表彰和刊登的中医药文章53篇。

(四)南药种植面积得到了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市已建成了肉桂、佛手、巴戟、红豆杉、檀香、八角等6个“南药”种植基地。其中肉桂种植面积达97.89万亩,肉桂产品年产值近1亿元,桂皮品质在全国排行第一,世界排行第三,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及港澳地区;佛手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仅郁南县宋桂镇已达4000亩,年产量125万公斤,年产值达1600万元。云安县高村镇还与**益和堂制药有限公司联合,订单式种植“浦桃”、“金钮扣”两种中药材。

(五)中药制药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我市有**市制药有限公司和郁南县**永康药业有限公司等中药制药企业,都通过了GMP认证,通过与清华大学、**医学院、江西正大药物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创新能力,积极研发新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省民营科技企业。现在可生产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片剂、胶囊、颗粒剂、小丸等达12个剂型,中药制剂品种达165个,年产值1.3亿元。其中复方川贝止咳糖浆、血栓通注射液、乳癖消胶囊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穿王消炎片、筋骨跌打丸、玉桂油是全国独家产品;补肺活血胶囊成为**年国家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温肾咳喘片成为粤港中药关键领域有重点突破资助项目。我市中药企业效益良好,其中**市制药有限公司穿王消炎片的年销售额达7000万元。

(六)中医药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1)运用中医药开展预防、治疗、保健,如运用针灸、拔罐、按摩、敷帖、刮痧、穴位注射、热熨等中医传统方法开展中医诊疗服务比较普遍。(2)我市平均每千人口拥有中医药人员0.36人,每千人口拥有中医药病床0.23张,运用中医药技术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开出的常用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处方量占整个医疗处方量的35%以上。(3)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主要集中在具有中医特色和中西医结合优势的骨伤科、妇产科、颅脑外科和心血管内科等专科上,如各种创伤骨折、关节脱位、伤筋、骨肿瘤、骨髓炎等骨科病中医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人工股骨头置换、各种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皮瓣转移及肢体畸形矫治等高难度的手术也开展得比较好。有些医疗单位还开设了石淋、痔瘘、腰腿痛、粉刺、胃脘痛等有中医特色的专病门诊。总之,中医药“简、便、廉、验”特色在我市农村卫生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氛围。在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工作中,我们把宣传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省发展中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与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良好氛围。一是制定了学习、实施《条例》的工作方案,并印发到各县(市、区)贯彻实施。二是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学习宣传《条例》工作。三是市及各县(市、区)举办学习贯彻《条例》培训班,并把《条例》列入卫生普法的重要内容。四是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条例》。**年我市举办《条例》学习班7次,进行5次义诊、巡诊活动,派发宣传资料达30000份。

(二)强化政府行为,切实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工作,切实把发展我市中医事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并摆上了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市政府成立了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市卫生、财政、计划、农业、药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和指导开展创建工作,并印发了《云浮市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工作方案》到各县(市、区)贯彻执行。各县(市、区)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定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领导。为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市政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总结和部署各阶段的工作,解决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市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三)切实加强农村中医三级服务网络的建设。在构建农村中医三级服务网络工作中,我市把县中医院作为“龙头”,镇卫生院作为“枢纽”,村卫生站作为“网底”,始终坚持“抓龙头、强枢纽、建网底”的原则,使三级服务网络的功能不断完善。

1、抓“龙头”。一是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加大中医院改革力度,实行院长负责制、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聘任制。三是加强专科专病建设,突出中医特色,完善服务功能。四是坚持走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的路子,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五是加强临床科研工作,以科研促业务,以业务出效益。

2、强“枢纽”。据统计,80%以上的农民住院首选是卫生院,因此,我市大力加强卫生院建设。一是全面实施卫生院“一无三配套”工作,建市以来共投入了3500多万元加强薄弱卫生院建设,全市卫生院基本实现了业务用房、设备和人员的“三配套”。二是发挥“龙头”医院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三是加强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对卫生院的对口帮扶工作力度,定期组织中医医疗技术下乡,为卫生院添置医疗设备,帮助乡镇卫生院培训中医药人才。

3、建“网底”。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建立乡村医生准入制度,加强乡村医生的管理。二是加强乡村医生的业务免费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三是落实卫生院对乡村医生的业务指导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的措施。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我市新兴中药学校是国家的重点中专学校,我们充分发挥这一教学资源优势培养中医药人才。建市11年间,新兴中药学校已培养了中专层次的中医药人才8届共2283人;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联合举办大专班4期,培养大专学历层次的中医药人员640人。同时,我市还鼓励在职中医药人员参加函授和自学考试,提高在职在岗人员的学历层次,全市已有435人通过自学取得了大专以上的文凭。各级中医院每年都选送一批中青年骨干到省级医院进修,定期邀请省级医院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或举办短期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全市中医药人员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中医特色研究和运用,增强竞争力。我市各级中医院和卫生院,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市中医院研制出40多种中药制剂供临床使用,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个别制剂因疗效独到,享誉港、澳、台等地。仅**年1至11月,中药制剂的业务收入就达140多万元。新兴县六祖镇卫生院的船岗分院中医肝病专科也在当地享有盛名。

(六)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我市中医药振兴计划领导小组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大力推进了我市的中医药事业。如在发展“南药”种植工作中,卫生部门为“南药”的加工、炮制提供技术指导;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药监部门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农业和林业部门提供种植基地和种植技术的指导;科技部门提供种植和产品研发方面的科技支撑。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使我市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工作。一是发挥先行点的作用。我市的**市于1996年通过了国家的验收,成为全省第一个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自**年我市被省中医药局批准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地)建设单位以来,我市大力推广**市这个先行点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创建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有关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二是发挥专家作用,为全市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提供指导。三是建立统一材料台账,建设统一设备设施。目前,郁南县和新兴县已完成了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有关工作,并通过了云浮市卫生局的预审,将迎接**省组织的评审验收。

三、几点体会

(一)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保证。我市中医药事业取得较快发展,是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等法律法规,**省制订了《**省发展中医条例》等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要将**省建设成为中医药强省的要求,这些都为我省和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各级各部门的支持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保证。

(二)健全农村中医三级服务网络的功能是发展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基础。县中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是农村中医事业发展的载体,只有充分发挥其功能才能为广大群众提供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发挥好中医院的“龙头”作用,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村卫生站的“网底”作用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础。

(三)中医药队伍素质的提高、技术的创新和普及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关键。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并最终取得胜利。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必须依靠人才。过去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农村中医工作的滞后归根到底是中医药人才的缺乏。通过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我市加强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了中医药队伍的素质。我们还体会到,技术创新和技术普及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中药制作上,我市通过与科研中心、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中药制作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医疗水平;技术普及主要体现在中医技术广泛应用上,我市60%的农村医生都能熟练运用针灸技术,并深受群众信赖。这些都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关键。

中医技术创新范文篇8

关键词:中医;社区;影响因素;对策

1中医进社区的影响因素

1.1中医力量后劲不足:许多中医院校,在向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方向发展,对中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少;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的是填鸭式理论学习,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指导,这种培养模式与中医是种非常私人化的经验医学实际相背离[1];现有中医人员多为中老年医师,后继乏人;社区中医人员因工作苦而报酬低,流失严重,使得中医阵营越发萎缩[2]。

1.2中医理论深奥抽象,缺乏完善的科学评审体系:中医理论博大精深,难以像西医那样形成形象化思维,对其作用机理的阐释也难以像西医那样“形象、科学”。中医实验研究也难以简单地盲目套用现代统计学评价体系进行评估,所以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常被认为不科学,其发展前景受到质疑。还有人用现代科学思维来理解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技术,导致对中医理解简单化、片面化,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发展。

1.3中医药学得到社会理解与认同不够:在现代科技全球化大环境下,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弱化,现代医学对疾病预防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原有的一些优势领域受到严峻挑战,又由于对中医药知识正面宣传和普及不够,而诸如“中医不科学”、“取消中医药”的负面宣传却一度甚嚣尘上,导致人们对中医药学理解与认同度降低[1]。影响了中医进社区的步伐。

1.4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与中医发展相比,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中药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中药培植与研发基地缺乏,中药资源总量不足,利用不充分,对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欠缺。名厂、名店、名药缺乏,满足不了社区居民需要。出口的中药植物提取物只是原料形式中间产品,没有终端产品。

1.5中药房没有与中医同步走进社区医疗机构:一些社区点甚至中医示范点,虽然引进了中医科室,但是却没有自己的中药房。病人拿到处方后,要到医院外药店去配药,这一方面给病人带来看病与抓药分家的不便,另一方面,也给病人带来一定风险:药物质量难以保证,同时,难以避免因理解差异而导致外面药店错配药物现象。另外,因为医院与外面药店信息不相通,还可能出现一个药方,要到几家药店去调配,甚至出现某些中药市场缺货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麻烦,有时病人宁愿多花钱而选择西医西药,从而影响了居民对中医的选择。

1.6医院运行机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不相称:医疗市场不规范,医院运行机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不相称,导致医疗机构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因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拒绝疗效显著而收费低廉的中医适宜技术。

1.7政策支持不力:中医药管理部门对试点还存在被动、畏难情绪,抱有观望态度;部分地区政府、卫生部门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跟不上大卫生观要求,对中医药进社区服务的必要性理解不够全面,宣传不力,政策保障和体现政府行为不够全面、持续[3,4]。虽然不少地方已经将中医药纳入医保范围,但是却有种种限制。

1.8居民对中医药需求不足:居民对中医药需求减少,一方面是因为正面宣传不到位,居民对中医药认识不足,还缺乏信任度。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医学界一些学者大肆宣扬的中医不科学,是伪科学,应该取消等言论的负面影响,导致居民对中医药产生偏见和排斥心理。

2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作用的对策

2.1采取多种方式将中医药引进社区:(1)中医院延伸办社区医疗机构,并选派技术过硬的中医师定期前往巡诊。(2)大的中医院建立由名中医领衔的专家工作室,与社区医疗机构结对子,签订“名中医进社区”协议,定期到社区巡诊。(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名中医到社区坐堂,并定期到基层巡诊。通过上述种种方式,让名老中医进社区轮流坐诊,使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专家服务。(4)开展“专家课堂”活动,请专家定期到社区讲课,传授养生保健之道,发挥中医药知识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5)根据中医理论,随着季节的变换,制做四季养生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定期举行宣传义诊活动,手把手教居民如何煎药、合理配餐,不断提高居民健康行为[5]。

2.2加速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引进: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首先,必须重视适合于社区的中医药学生的培养。(1)优化课程结构:因地制宜,按需设课。(2)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体现特色,保证教学质量。注重临床与实践,抓好传帮带工作。针对针灸等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示范指导来加强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准确把握。其次,要加大对社区中医药人才引进,并通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各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2.3政策倾斜,改革社区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大中医药在医保中报销比例,缩小限制范围。各级政府还应加大对中医进社区资金支持力度,使一些看似不挣钱的中医适宜技术能被利用起来,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服务市场,制定、完善中医药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改革社区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使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协调发展;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体现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与发展前景[6]。

&n2.4促进中医与中药房协调发展:政府要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支持与监督,使有中医科室的社区医疗点能拥有自己的中药房,以保证居民安全、方便、及时就医抓药。

2.5注重中医中药在社区中的作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统一思想,提高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提供政策支持,进行中医进社区网络化管理。将中医技术融入“六位一体”的每一环节,制定慢性病、常见病中医药预防及辩症治疗方案。定期在社区举办中医保健讲座,针对社区内亚健康人群,制定中医药健康处方,做到未病先防[5]。

2.6采取措施,提高中医药对居民的吸引力:(1)通过广播、电视等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提升居民对中医药认同和信任度,提高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2)通过“升”、“转”二种途径提高社区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技术水平。升:加强在岗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转: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吸引高技术中医药人才到社区。随着中医药技术人员水平提高,居民对中医药认可度自然也就提高。

2.7协调发展中药产业:加强中药材培植与研发基地建设,加强中药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研发并掌握提取中药植物终端产品技术,使中药材得到充分利用,为社区提供充足中药产品。重点开展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中药产品创新、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提高我国中药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

2.8端正视听,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学术继承与创新发展:近年来,一些人不顾中西医之间的差别,试图套用现代西医研究方法来扭曲中医理论,得出“中医不科学”言论,并大肆宣扬要“取消中医药”,混淆视听。对此应该加强对公众正面引导,以正视听。其实,中医学典型的治疗是将多味中药组为复方进行辨证治疗,这种治疗体系与西医完全不同,与病愈之间的因果联系暂不能用现代科学加以解释。中医有其独特的病因概念、诊断与治疗理论体系,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它强调整体与宏观把握,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西医理论来评价中医的科学性问题。实际上,每一种科学方法都是局限于某一种科学范式、科学体系、甚至生活形态中,只有在这个体系里面才有效。现阶段,科学发展水平尚不足以使中西医学互解通约,直接用西医学方法进行所谓的“中医客观化研究”,显然是不科学的,对中医本身发展不利[7,8]。所以,不应盲目套用西医研究模式来开展中医研究,而应通过揭示现代科学研究的客观指标与中医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二者在中医研究中达到真正融会贯通,以更好地推动中医学发展。

3一些制约着中医进社区的深层次的尚待挖掘和解决的问题探讨

3.1组织对中医药继承发展问题的战略研究: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标准化、新形势下中医进社区模式、中医药师培养模式、中医药理论技术创新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同时,在其引进、管理和操作指导上,也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

3.2中医药科研体制改革问题:如何建立科学的评审指标体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科研评估机制,以推进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从事中医药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如何促进中医药科技工作通过创新、竞争和合作,走医教研结合、产学研结合、中医中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的道路,使中医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是加快中医进社区又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3.3针对中医特点,完善中医药评价体系问题:如何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以状态调整为导向、个体化、复杂干预的特点,完善现代中医药评价体系,用科学的数据对辨证论治疗效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9]。

参考文献

[1]周蕊.中医难,中医姓“中”更难[EB/OL]:,2006-09-16

[2]曾永秀.中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6,4(5):53-54

[3]陈伟.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与思考-赴广东省、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专题调研报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2,12(2):15-23

[4]刘晓敏.浅谈中医药在社区中的发展[J].中医药学报,2006,12(8):122-123

[5]杜文建,张晶卉.发挥中医药优势努力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J].社区医学杂志,2005,3(5):30-31

[6]王晓燕.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江苏卫生保健杂志,2004,6(3):14-15

[7]伊凡.非随机研究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J].华夏医药杂志,2006,(5):395-396

中医技术创新范文篇9

关键词:中医外科学;实践技能训练;课程建设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一门临床主干课程,历史悠久,著作颇多,内容丰富,外治疗法、手术方法与内治方药精妙,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在医疗保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学科特点及实践性强等因素影响,许多院校及专家认为需要改革原有教学方式与内容,重视临床技能教学[1-2]。加之临床见习往往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因此,近年来很多院校开设了中医外科学实践技能训练课程,并进行探索[3-5],有的院校还编写了实训教材,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的统编教材。笔者所在院校自2014年开设本门课程,陆续编写了一些教材且已出版,目前正在录制教学视频,申请了校级教改项目、自治区教育厅教改项目,现将该课程建设思路与经验与同道交流。

1课程建设要求

1.1符合学科特点

中医外科学疾病是指发生于人体体表、肉眼可见、有形可循及需要以外治为主的疾病[6]。中医外科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即多数疾病发生于体表,病种多、内容广,外治药物与疗法、手术方法多,需要学生花费较多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临床诊疗手段与操作技能。

1.2符合实践性强的特点

与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相比,中医外科学与临床联系更加紧密,实践性更强。其多数疾病的局部表现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如疮疡、肛肠疾病,需仔细辨认,明确诊断。此外,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操作。因此,课程内容必须包括相关图片与视频资料。

1.3符合国家引导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以及全国中医药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等的举办,说明国家正逐渐使教育模式与内容趋于规范。中医外科学及实践技能训练课程也要包含这些与考试、竞赛有关的内容。

1.4符合学校实际情况

不同学校对该课程的学时设置不同,笔者建议可安排30学时。此外,有的学校将中医外科学放在校内学习,有的则放在实习阶段学习。不同院校任课教师师资不同,教学侧重点也不同。

1.5有利于学科发展

课程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学科发展。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等,中医外科学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走创新之路,包括理论创新、技术创新[7]。中医外科学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例如,手术已有几千年历史,要想发展就必须吸收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知识,借助现代科学与西医技术的力量(如无菌术),将其作为现代中医外科发展的基础。

1.6有利于人才发展

课程内容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要求,适当满足工作后个人发展需要。

2课程内容

2.1中医外用药制作与使用

中医外用药是极具外科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法,其剂型多样,但目前商品化的很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治疗与学科发展,故熟练制作与使用外用药是中医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本领。因此,中医外用药的制作与使用是实践技能训练的内容。2.1.1油膏油膏是最常用的外用药,制作方法相对简单,选择较经典的两种方法进行教学,一种为传统的麻油浸泡炸药、蜂蜡调和硬度的制作法,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的黄连膏、《外科正宗》的生肌玉红膏;另一种是现代的凡士林药粉熔融调和法,如金黄膏、玉露膏。另外,实训室还准备了成品疯油膏、红油膏、生肌白玉膏等,且每1~2年更换药物,丰富品种,供学生观摩。2.1.2膏药中医外科界有句俗语“外科有三宝,膏药升丹白降丹”,膏药就是其中一宝。《理瀹骈文》推崇以膏统治百病,记载了较多膏药处方与用法。膏药有两种剂型,即黑膏药与千捶膏,黑膏药较常用,制作方法较油膏复杂,可选择太乙膏或者阿魏化痞膏进行实践教学。2.1.3丹药丹药是中医外科另一宝,正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的“疡医若无红白二丹,决难立刻取效”。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安排学生制作丹药。丹药中又以红升与白降丹为代表,故掌握了红升与白降丹的炼制方法,其他丹药炼制可触类旁通。2.1.4引导创新引导学生创新,介绍油膏新制法,如以中药提纯物(免煎颗粒、浸膏等)代替中药饮片,不仅可以简化制作过程,还能提高油膏中药物浓度。另外,还可以给学生发一些自制的传统外用药,提高学生学习与创新积极性。

2.2无菌术与基本手术技能

中医外科医生同样要掌握现代外科技术,且部分内容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点。具体内容有外科刷手,穿脱手术衣,戴脱无菌手套,手术区消毒,手术铺巾,外科基本操作(切开、打结、缝合),拆线,穿脱隔离衣,外科换药,清创术等。

2.3外科诊查方法

内容包括辨脓法(穿刺法、透光法),甲状腺触诊,乳房触诊,全身浅表淋巴结触诊,肛门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肛门直肠疾病探针检查,肛漏美蓝染色,水疝透光检查,前列腺触诊与按摩,皮肤真菌镜检等。

2.4中医外治与手术疗法

早在周代就有外科医生,即疡医。《五十二病方》有内痔割治疗法、汉代的华佗用麻沸散行剖腹浣肠术,到了明代中小手术方法更是精妙。中医外科学必须继承发展手术治疗,实践技能训练课程内容包括中医外科换药、药线制作与引流、浅表脓肿切开法、漏管挂线法、结扎法、内痔硬化萎缩注射法、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肛瘘切开挂线术、肛裂切除术、拔疣术等。

2.5延伸内容

此部分内容的学习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打基础,包括箍围药的摊制与敷贴、烟熏法、乳痈切开排脓、蛇腹疔及托盘疔切开排脓、皮肤组织活检取材、外痔切除术、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局部浸润麻醉、腰腧穴麻醉、动脉出血止血法等。

3课程建设

3.1文字教材

以文字介绍为主,配以简图,内容详细而有条理,使学生看得懂,可操作、可自学。内容编排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以下称辅导用书)为参考,包括准备、操作(步骤明确)、结束处理;辅导用书上没有的内容参考国家统编教材或其他高校合编教材。

3.2视频与图片教程

为了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必要制作教学视频。由于大多数实训内容操作直观,非常适合制作视频,因此,录制和后期剪辑工作量较大,故部分内容可以图片形式介绍,以减轻教师工作量。

3.3教师演示与新手段

许多实训内容在讲解后还需要教师演示,为了让学生看得更加真切,可以利用实训室大屏数字电视,用手机投屏播放,效果非常理想。

4课程考核

4.1平时考核

为了督促学生练习,使其适应形成性评价考核形式,在平时教学中对一些内容进行考核,这也需要教师制作评分标准。

4.2结课考核

参照平时考核内容与方式,随机抽选几项内容进行考核。

4.3实训手册

由学生填写,包括实训目的、内容、小结等,教师批阅并给予分数。

5结语

中医外科学学科建设刻不容缓,实践技能训练课程建设亟待加强,以培养优秀的中医外科专业人才,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推动中医外科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小军,景芸,王淑娟,等.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临床见习示教课教学改革研究[J].新疆中医药,2017,35(6):48-50.

[2]石志强,班秀芬,李元奎,等.图视归纳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7):109.

[3]贾颖,邓卫芳,贺金亮,等.中医外科学中实训课教学研究初探[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8,19(2):56-57.

[4]潘海邦,吴国泰,易剑锋,等.提高中医院校外科学实践教学水平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4):575-578.

中医技术创新范文篇10

关键词:目标管理;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医院

目标管理和平衡计分卡是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两种方法都存在其优缺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关键是评价绩效、提升绩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没有最好的绩效考核方法,只有适合自身的绩效模式,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依据自身特点,综合运用两种绩效方法,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改善服务流程,使医院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目标管理和平衡计分卡两种绩

效考核方法优缺点对比1.目标管理法(MBO),是指由领导和员工共同决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并且定期检查完成目标进展情况的一种管理方式,由此而产生的奖励或处罚则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确定。属于结果导向型的考评方法,以实际产出为基础,考评的重点是员工工作的成效和劳动的结果。目标管理法在医院绩效考核中的优缺点。优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收治,保持医院业务指标短期快速发展。缺点: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有一定难度;难以对医务人员和不同科室之间的工作绩效横向比较,不能为以后的晋升决策提供依据;以结果为导向导致评估业绩不全面;公立医院公益性受到一定挑战,医务人员容易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忽视病人诉求,降低医疗质量;不利于医院长远发展。2.平衡计分卡(BSC)是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创新四个方面对医院绩效进行全面的测评,对每一个维度建立相应的目标以及衡量该目标是否实现的指标。体现了4个维度的平衡。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考核中的优缺点。优点:平衡计分卡反映了财务、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结果和过程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平衡等多个方面。所以能反映医院综合经营状况,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利于医院长期发展。缺点:指标体现过多,确定绩效的衡量指标工作量较大,非财务指标较难确定;动态性相对较差,保持平衡计分卡随时更新与有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二、医院绩效管理制定原则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较好地结合目标管理和平衡计分卡两种绩效考核方法,将医院、科室、医务人员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针对财务、病人、内部流程、学习和创新尽量设置关键指标,重点考虑工作量、劳动强度、技术、管理、风险、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费用水平等要素,每年度调整一次指标值,逐步建立“精确制导”的医院绩效管理系统。主要将医院的各项指标分为科室管理指标、效益效率指标、工作量指标、质量指标、患者满意指标、科研继教指标及科室五年发展目标七大指标,通过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充分体现各科室的医疗、安全、服务、效率、技术创新水平,展现医院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提高的目标过程。具体原则有:坚持集中核算、统一管理的原则;坚持据实测算、效率和效益相结合、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领先指标和滞后指标同等关注的原则;坚持效益优先、相对合理、兼顾公平、优劳优得的原则。

三、收入归集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

1.直接收入。科室发生的与他科无关的收入为科室直接收入,100%归集为科室收入。挂号费、床位费、诊察费、治疗费、氧气费、器械费、会诊费、透析费、材料费、护理费。2.间接收入。(1)临床科室开出医技科室检查单据,按单据收费额执行50%比例归集为临床科室间接收入,含检验、影像、病理、核医学、超声、心电、内镜等检查项目。(2)临床科室之间开出单据,按单据额执行如下比例归集为临床科室间接收入:手术费80%、西药2%、中药2%、高值耗材(指在手术室使用)1%。(3)手术室收入为:手术费100%、麻醉费100%、高值耗材4%、其他100%。病人结算完成后的费用方可计入临床和医技科室,病人欠费未收回前不计入临床和医技科室收入。

四、成本归集

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间接成本主要指医院管理费用。1.直接成本。(1)固定成本项目: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折旧费、维修基金(按实际发生维修费用摊成本)、房屋租金。(2)变动成本项目包括:低值易耗品、医用材料、办公用品、日用、纸张、印刷品、五金材料、水电及蒸汽费、洗涤费、交通费、电讯、有线电视、加班夜班费、被服、误餐、试剂、消毒药品、氧气、试剂、差旅费、进修学习费、专家会诊费、医保超支、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造成的赔付以及其他变动成本等等。变动成本项目是根据实际产生而确定的,在汇集时,应要求全面和准确。2.间接成本。是指用于维持医院正常运转的费用及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费用。

五、指标体系构架分析

目标管理和平衡计分卡两种方法,结合医院实际,绩效指标筛选分步骤实施。初始指标归集:归集范围涵盖国内医疗机构通用的工作量、财务、医疗质量、病人满意度、出院病人人均费用、平均住院日、手术复杂程度、科研创新、新技术新项目等指标。关键指标筛选:使用急诊人次增长170%,出院人次增长162%,手术例数增长123%,业务收入增长305%。医院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保持了高负荷运转,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率,有效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现状。同时,2013年药品比例降至41.2%,下降4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10.6天,下降2天;自体输血量占全院用血量比重较5年前上升18%,异体输血量比例下降28%;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在当地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中居于末位。2012年,医院以省内最好成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复审,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收入规模居全省中医医疗机构第1名。2.利于医院构建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统筹目标管理法和平衡计分卡两种方法,在确定指标和更新指标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医院和科室两个层面做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清晰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绩效管理的过程等同于制定战略和时间战略的过程,可以有效明确医院发展愿景与战略目标、战略定位、核心竞争力;使自己的业务系统(核心业务、种子业务和增长业务)清晰明了;认真开展竞争策略与业务领域分析;有助于医院建立和维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创建医院品牌,提升医院形象。3.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目标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的结合,直接延伸至职工薪酬福利及荣誉奖励等,职工的个人利益和医院利益并轨运行,全院上下形成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职场文化。4.内部流程得到优化。绩效管理尤其是指标设置的实时变动性,决定了医院管理者要主动根据医院、科室的实际情况而作适时调整,能够选择那些能持续驱动战略目标的内部运营指标作为监控点,通过目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科室、职工,使得管理者与员工产生某种程度上的目的一致趋同性,最终促进上下级之间、科室与科室之间、科室与员工之间主动沟通,长期下来将有效优化医院内部流程。

作者:包善玉 单位: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参考文献:

[1]胡坚勇.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卫生经济,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