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护士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6:17

中级护士论文

中级护士论文范文篇1

1.1岗位现状及参加竞聘条件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有护理人员220人,其中已聘高级职称9人,已聘中级职称51人,护理师48人,护士112人,待聘中级职称岗位28人。参加的基本条件:

1.1.1凡取得相应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能履行本岗位职责,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身体良好均可参加竞聘。

1.1.2护理管理人员不参加竞聘,可聘相应岗位级别。

1.1.345岁(当年满45岁)以上的护士可不参加专业考试,成绩按5分计算。

1.1.4凡临床二线科室取得的中级职称资质人员,愿意到临床一线科室竞岗者(临床一线科室和临床二线科室区分由医院根据本院实际来定);岗少人多科室的取得的中级职称资质人员,到岗多人少的科室竞岗者(前提是有岗科室领导同意)。应先书面申请到何科室竞岗并报护理部,护理部经审核与科室协商同意后,方可到该科室竞岗。

1.1.5在本级岗位所刊物为有ISSNT和CN标志的正式刊物。

1.1.6岗位竞聘考核资料取当年竞聘的前两年的数据,以后依此类推。

1.2评分标准

1.2.1德:①医德医风、遵纪守法:收受红包的,一次减5分②纠纷投诉:病人投诉经核实情况属实的,一次减1分。③差错事故:一般差错一件减2分;严重差错一件减3分;导管脱落、坠床、跌倒、压疮一件减4分;事故不参加竞岗。④各类表彰奖励及竞赛:获部级、兵团级、师级、院级证书者(党、政、工、团)分别以4、3、2、1分计分。获个人一、二、三等奖分别以3、2、1分计分。⑤对口支援团场者0.5分;满三个月者1分。

1.2.2能:①授课(院内院外):院内外授课1学时0.2分,无教案减0.2,以护士长台帐记录为依据。②论文:部级正规期刊一篇2分,第二作者1.5分;省级一篇1分,第二作者0.5分(字数均在1500字以上)。参加论文交流0.2分,获一等奖1分;获二等奖0.5分;获三等奖0.2分(字数在1500字以上)。③科研:师级科研一等奖第一名7分,第二名6分,第三名5分,以此类推,5名以后1分;师级科研二等奖第一名6分,第二名5分,第三名4分,以此类推,5名以后1分;师级科研三等奖第一名5分,第二名4分,第三名3分,以此类推,5名以后1分。④资质:大专毕业1分;本科毕业3分。获中级资格每早一年0.5分,获部级中级资格1分。⑤负责科室工作:护士长外出本人承担过本科负责工作的一年累积达半个月0.5分,一个月1分,二个月2分,三个月3分。

1.2.3勤:①出勤率:两年出勤率100%的2分(产假、学习进修、公休视为虚出勤),每低1个百分点减0.2分,每一年未公休者2分。②完成晚夜班天数:上一次小夜班0.03分,上一次大夜班0.05分。③主持查房:每年主持业务、教学查房各一次,少一次减0.5分。以护士长台帐记录为依据。

1.2.4绩:①“三基”考核:不及格1次减1分,无故不参加者一次减2分。②在本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每满一年0.3分。③从事护理工作(护龄)每满一年0.4分。④竞岗人员需参加专业考试。以考试的成绩乘以0.7为实际所得分值。不及格者不得分(以60分为准)。⑤年终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基本称职和不称职者不予竞岗,评优者1分。⑥科室月考核分:两年科室月考核分在竞岗人员之间进行总分对比,第一名2.5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1.5分依次为类推,无考核分不参加竞岗。

2量化计分考核在护理中级职称竞聘中应用的程序

2.1竞聘考试

由医院纪委全程监督,护理部负责组织所有竞岗人员参加考试,以郑修霞主编的电大护理教材《护理学基础》为准,公布考试分数。

2.2计分审核

标准中各项内容由科室护士长负责进行统计汇总,并按竞聘标准进行计分,全部计分结果与科主任共同审核后报护理部,护理部组织人员进行复核并向全科护理人员公布,参与竞聘人员签名,最后由科室提出聘任意见,报护理部备案同意,由人事科审核后报院聘任。

3效果

量化计分考核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级职称竞聘中实践后,效果良好,全院护士满意度达到98.3%,比实施前医院平均满意度91.5%高出6.8个百分点。而对于中级职称竞聘者而言,针对基层医院护理中级职称竞聘考核方式的满意度也比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4.1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是竞聘的关健

护理人员参与竞聘方案的制定是竞聘者的基础,为了保证护理人员中级岗位竞聘工作顺利实施,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职称岗位领导小组会议,护理部召开全院护士大会进行学习竞聘的方法和程序,使护理人员提高了对竞聘工作的正确认识,从而得到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有些测评指标中各项分值及新项目的加入和不适合项目的取消先后经过6次以上的自下而上的逐级进行讨论修改,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尽量满足了绝大部分护理人员的要求,护理部进行民意调查,使标准逐步趋于完善与合理。此次竞聘在标准修订中将一个大夜班0.05分调整到0.08分,小夜班0.03分调整到0.05分。论文分值增加、本科学历加分等。对孕期产假未值晚夜班在不违背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补偿,计算所有参加本次竞聘中级岗的科室夜班人均分数,取其最低竞聘科室夜班人均分数值的30%作为补偿数。

4.2广泛采纳基层护理人员意见

在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中针对同意率高的项目给予采纳。如年龄在50岁以上的护士可聘到中级职称岗位上,全院护士同意率94.12%,对于这类同意率高的项目护理管理人员可以积极采纳,一方面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为护理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参考及依据,是一举两得的方法。

4.3竞聘办法实现全院统一

2011年由于新增临床科室由原来科室岗位设置进行竞聘的办法改为全院统一,在一个岗位级别中只要够条件者均可参加竞聘,以岗位竞聘标准计算出的分值并依空岗多少由高到低进行补岗。竞争上岗后原则上仍在原科室工作(因工作需要调整科室,必须服从)。

4.4护士满意度有所提高

28名中级职称竞聘者针对基层医院护理中级职称竞聘考核方式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院护士满意度达到98.3%,比量化计分考核实施前医院平均满意度91.5%高出6.8个百分点。可见,公开、公正、公平的职称竞聘原则是获得护士满意的重要环节。量化计分考核可以充分发挥护理骨干积极性,且对于医院而言能够更好地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员,利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进一步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护士满意度。

4.5体会

笔者认为这几年通过量化计分对竞聘工作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此标准是对专业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的直接体现。按照评分细则使护理人员感到职称的聘任是凭实际的工作能力干出来的,不是凭年头熬出来的。目前考核标准已经成为我院护理人员在专业技术职称上发展的目标,有的主动提出上夜班、改进服务态度,积极开展科研和撰写论文,我院大专学历由原来50%上升到79.8%,本科由1.76上升到11%.虽然量化计分考核的方法在竞聘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暂时化解一部分矛盾,但作为管理者在在操作中也在思考一些问题如现行的岗位管理办法的滞后,事业单位岗位供需的矛盾在逐渐加剧,我院定编床位300张,实际开放床位360张,床位增加,人员要增加,但医院岗位定编职称数未增加。能否建议国家对边远地区专业职称的岗位数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5总结

中级护士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

近年来,我国卫生部在积极引导专科护士的培养,专科护士是在护理某领域有高水平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专家型护士。手术室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目前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仪器的更新,这就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1]。研究指出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对一些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仪器难以熟练掌握,造成手术中与医生的配合度下降,影响手术效果[2]。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在2005年开始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我院在2016年~2017年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培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4名护士在2016年~2017年参加广东省手术室护理学会举办的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将此期间培训的护士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未进行手术室专科培训的护士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女性。研究组共计4名护士,年龄21岁~38岁,平均年龄(32.7±8.5)岁,手术室护龄1~15年,平均护龄(9.18±2.39)年。对照组共计30名护士,年龄22岁~39岁,平均年龄(33.1±9.2)岁,手术室护龄1~15年,平均护龄(8.81±2.5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1.2纳入标准。(1)完成手术室专科培训;(2)年龄大于20岁,小于40岁。1.3排除标准。(1)未完成培训,有病假、休假者;(2)身体状况差,有基础疾病者。1.4对照组。由取得中级职称的护士对护士进行手术室护理教学。1.5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1.5.1教师选择由获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质的护士长作为带教老师。1.5.2带教方法。首先通过谈话的方式询问每位学员的特长及业务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带教计划,带教中注重基础技能和仪器使用的培训,向学员讲解各专科配合的要点及专科的新进展新业务,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流程。1.5.3专科知识及专业技能。实践过程中,让学员及时总结及撰术配合笔记,积极掌握专科知识、消毒隔离管理、围手术期病人管理、应急与协调、抢救仪器及药物的使用。1.5.4临床科研能力加强科研能力的提高,鼓励护士发现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科研手段来解决问题。1.5.4协调管理能力。提高协调管理可以消除各环节之间的不和谐,加强各个环节的联系和配合,达到和谐发展。手术室患者病情严重,需要多科室、多部门进行紧密合作,同时手术室工作节奏快、意外多,容易引起医务人员内部的摩擦。护士就要学会疏通协调的方法,协调好各领域的关系,充分发挥手术室团队的作用。1.5.5沟通能力。专科护士在工作中要起到桥梁作用,要协调好麻醉医生、护士长、手术医生和其他团队之间进行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让心情愉悦,保证手术顺利的进行。1.6观察指标。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综合素质能力;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手术室专科论文撰写评分。1.6.1综合素质能力。评价项目分为临床实践和操作考核,临床实践评分项目为工作表现、专业学习、沟通交流,满分100分。操作考核分为仪器操作、仪器保养、专科手术操作,由护士长及总带教老师根据操作质量评分标准逐一进行考核,满分100分。1.6.2论文撰写评分。首先由护士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选题,通过查阅文献,撰写关于,特殊器械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护理配合要点,由专业委员会成员对论文质量进行打分。1.7统计学采用SPSS17.0软件,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综合素质能力。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综合素质能力(临床实践评分及操作考核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2.2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手术室专科论文撰写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手术室专科论文撰写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专科护士培训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目的是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随着多年的发展,专科护士在医院各个科室中得到快速发展。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目前已经有完善的专科护士课程及考试体系。与传统护士相比,专科护士专业性更强,在某个特殊的护理领域中,体现出更高的工作能力及临床经验。通过文献发现,目前已经有ICU、泌尿、肿瘤、感染等各个科室专科护士的出现[3]。手术室工作量大,仪器众多,这就使得传统护理模式的发展受到制约,如缺乏规范性的教学方法、教材参差不齐,这就造成手术室护士的培训缺乏权威性,影响手术室整体护理教学[4]。针对上述情况,本次研究中采取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结果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综合素质能力(临床实践评分及操作考核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手术室专科论文撰写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即通过专科护士培训,可以使护士的科研水平、手术室专业能力出现提高。还有研究指出通过手术护士培训,可以提高护士与手术医生的默契度,减少手术风险。此外护士在培训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专科护理知识,使得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不仅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吴艳红,周良凤.湖北省首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实践调查[J].全科护理,2010,5(8):1400-1401.

[2]王小丽,敬洁.四川省首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探讨[J].医学信息,2010,11:3068-3069.

[3]穆燕,宋瑰琦,秦玉霞.安徽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理论课程设置的构架[J].中华护理杂志,2011,9(46):896.

中级护士论文范文篇3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取立意取样(目的抽样),根据定性研究样本充分性原则,以资料重复出现达到饱和为标准,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个老年监护室抽取10名护士作样本[1]。入选标准:①老年监护室护士,全国统招护理专业毕业,初级职称。②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③阅读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后,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外院进修及实习护士等非本院在职护士和护生。均为女性,年龄23~31岁;工作年限2~10年;监护室工作年限1~9年;本科学历7名,大专3名;监护室工作年限1~9年;已婚6名,未婚4名。用编码代替姓名,10名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方法与设计以EdmundHusserl观点构成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面对面、半结构、深度访谈方式收集资料[2]。访谈前与受访者沟通,发放知情同意书,说明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告知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对谈话进行记录和录音,征得同意并签字后,开始访谈。具体步骤:①预选拟定访谈提纲,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通过咨询专家,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访谈提纲并由研究组成员共同讨论后确定。访谈内容:一般资料;对护理这个职业的看法;对护理论文写作的了解;对护士做科研或撰写专业论文的看法;撰写论文有无优势;撰写论文的频率、周期;选题的体会;撰写论文遇到的问题;文献资料和实验设计的来源;论文投稿情况和发表情况;对护理论文撰写的建议或希望。可以从“最近有没有写论文?哪方面的论文好投?”开始交流,然后视具体情况调整提问的问题,逐步启发受访者开放式阐述。②做好访谈的准备工作,事先与被访者预约访谈的时间、地点。选相对比较安静、私密性较好的护士休息室或会议室,每次访谈30~60min。访谈前,与被访者建立信任与分享的关系。访谈中,运用刺探和引导的方法,使受访者深入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直至受访者认为无新的内容为止,且受访者有权因任何原因拒绝谈论某个问题或录音。

1.2.2资料收集和分析以Giorgi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资料处理与分析[3]。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录音和笔录资料,并记录被访者的非语言行为及相关资料。按照受访者编码依次给每位访谈对象的访谈记录建立各自独立的文档。而后对文字进行分类、编码、登录,最后形成主题。在研究过程中,多次采用合众法,即在不同的时间点和不同场合所收集资料,由2名研究人员分析同一资料,并不断与原资料进行对比,并将资料整理的最终结果进行对比,将资料整理的最终结果返回受访者处,进行反馈,核对资料的真实性,如有异议再次探讨核实[4]。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研究组成员聆听并分析上一次访谈的内容,反思访谈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在下一次访谈中能够避免[5]。

2结果影响老年监护室初级职称护士撰写论文的因素包括护士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因素两个主题。

3影响因素分析

3.1护士主观因素

3.1.1对护理科研和撰写论文的态度10名受访者中有5名认为写护理论文非常必要,如护士8号:“我觉得在临床尤其是监护室,干活要动脑筋,如果有心,会发现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及时把护理经验总结出来,既提高护理水平,又锻炼了写作”;有3名认为论文有总比没有好,其中护士7号:“现在护理部有规定,每年护师要上交1篇论文。加上以后晋升职称,有论文好,留个后路”;另外1名认为写不写无所谓,护士2号:“现在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干好工作,生活愉快就行了,写论文等到了时候自然会写的”;护士4号则认为写论文根本没必要:“我听说日本的护士就不这样,他们有明确的分工,科研是科研,临床是临床,他们还奇怪我们这里的一线护士都去写论文了,那搞科研的那群人是干什么用的”。

3.1.2撰写论文的动机10名受访者对写作动机影响因素的存在和作用给予了肯定评价。①晋升职称:监护室工作的初级职称护士,晋升中级的工作年限一般为3~4年,撰写专业论文作为晋升指标或优势,是对初级职称护士一个不可忽视的刺激因素,护士6号:“我写论文,晋升职称是最大的原因,而且论文篇数要求会越来越高,多写几篇更具优势”。②得到奖励:科室或护理部会给予撰写论文且论文质量较好的护士一定的奖励,如科室提出表扬、适当的金钱奖励、护理部规定发表后凡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可以报销部分版面费。③被上级认可、提升在同事中的威信:在一线工作的初级护士,撰写论文可以得到护士长认可,也可以在同事中间脱颖而出,护士10号:“我是科里的护理科研负责人,写论文就是一项工作,领导重视,年轻的护士也需要”。④促进临床思考、同行经验交流、提高护理素质:通过护理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护士把自己思考和研究的结果提供给同行讨论、参考和应用,既是对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的总结和思考,更是交流经验和思想、提高护理素质的重要方法,其中,护士3号:“监护室有很多可研究的东西,有很多其他科室都借鉴的很多技术啊、经验啊,写出论文来是一种提高”。

3.1.3撰写论文中的主观障碍访谈中发现在撰写论文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两点:①缺乏自信心:大部分初级职称护士对论文写作有一种天然的惧怕,这是撰写论文最大的心理障碍。护士6号:“我觉得在护理杂志尤其是核心期刊上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不知道会不会写,写好了也不好意思拿给别人改,尤其自己的论文一篇也没有发表的时候”;护士4号:“太难了,想想就头大。看别人那个痛苦的样子,自己更没底儿”。②缺少主动意识:在监护室工作,不仅相当辛苦而且精神压力很大。琐碎的临床护理工作,导致护士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护理论文的文件搜集及书写工作,此外,很多护士还要承担相当多的家务劳动和一些社会角色,占去了大部分休息时间,工作中的高强度、高紧张度又无法在短时间内释放压力,因而无多余的精力撰写论文。护士9号:“一天又忙又累,年龄越大越觉得身体也不好,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写文章。”护士5号:“我们资历低的护士干的活最多,还要参加各种学习班、上函授、参加自考什么的,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想不起来写,就算想起来也没办法坚持写。”

3.2客观条件因素

3.2.1受教育层次和水平的限制由于历史原因和多年来护理教育体制的影响,大部分护士并没有直接接受过正规的护理高等教育,即使通过自考或成人函授的方式拿到了大专、本科的证书,但是相对于系统大学毕业的护理人员,还是存在本质的差异,在理论知识和写作水平方面都有缺陷,不善于发现工作中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不善于积累和摸索日常工作中的护理经验,所以要撰写专业论文有相当大的难度[6]。护士7号:“我是函授本科毕业的,大专的时候也有科研课,但是没有重视过,现在觉得写论文总是苦思冥想都想不出一个题目来”;护士5号:“我中专毕业就工作了,自考过了大专,现在自考本科快要毕业了,虽然学历已经提高了,但总觉得和上完大学的人相比,还是缺一些东西,可能是思想方法什么的,写起论文来不是很得心应手。”

3.2.2缺乏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知识护士在科研与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到国内外护理发展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新动态,对指导护理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护理期刊是护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从期刊中除了可获得护理学术信息外,还可获得大量的写作信息[7]。访谈中发现大多数护士平时没有阅读文献的习惯,甚至没有订阅护理期刊,因此不能也不善于发现文献中的相关信息,又未能较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查询相关的资料,往往觉得没有内容可写,对有价值的资料及现象也缺乏有效的科研设计思路。比如护士2号表示“没有研究过护理方面的杂志,也没有学习过怎么写论文,只是看了一些文章”。而且由于工作较忙或单位管理上的原因,没有或很少有机会参加科研和论文写作知识的培训,因此,对各种论文的规范格式不清楚,论文选题也缺少创新,容易简单重复或模仿,不利于论文质量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护士7号认为“专门针对我们护士的培训很少,写的时候也都是自己在瞎捉摸,主要就看你会不会诹了”。护士5号:“我们自考的论文指导老师一语道破天机,他说,护理有什么好研究的啊,就是一样的东西装在不同的瓶子里罢了。实践证明,没错。”

3.2.3缺乏实验条件和科研领导人护理科研需要人力、时间、信息、辅助设备及经费等条件的支持。但相比医学科研,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临床护理科研环境,实验条件和统计数据缺乏。另外,科研领导人作为护理科研和论文撰写的指导人,可以在护理人员中普及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知识,在对论文的选题、审核及修改方面发挥作用,但目前这样的人才很少,即使有,管理者也不能做到有计划的安排其从事与科研相关的固定工作,给予其时间和机会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观察等。访谈中,大多数提出了这个问题。护士1号认为“我们新毕业的护士,做科研写论文的热情还是有的,但是实际工作中,总感觉条件不容许,没法真正地做什么研究”;护士6号:“自己有时候会有一些灵感,但理不出头绪,不知从哪儿下笔。问过一些人,也都是自己找高手帮着写和改,可我找不到愿意指导我的人,就一直拖。”

3.2.4论文投稿与发表体验访谈中发现,大多数人认为投稿过程繁琐、与杂志社沟通困难、中稿难、等待“令人煎熬”,因此容易自我放弃,不积极投稿。有的护士写好文章后投寄一两次不成功,甚至没有积极投稿就把已经基本成文的论文搁在一边或者放弃,导致护理论文难以完稿和论文投稿命中率低。护士7号:“现在好多杂志社有在线投稿系统了,但有的还是要跑邮局很麻烦,而且有的在线投稿也不会当时回复,还得等几天,完了又要上邮局汇审稿费,之后就一直等信儿了。有时会觉得没耐心,甚至到两个月以后,最后还是要失望。”护士5号:“我今年写了两篇论文,但是一直改一直改,总是投了不中稿,就放弃了,正在新写一篇”;护士6号表示“晋升的时候要论文,可是投和发的这个周期太长了,估计赶不上了。都有点灰心了。”

4讨论

4.1护士自身的主观因素是影响撰写论文的首要因素

4.1.1对撰写论文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由访谈中可知,护理论文撰写受到大多数初级职称护士的重视。在撰写论文的动机方面,各种激励因素的作用是肯定的。这提示护理管理者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如将论文撰写与职称晋升挂钩、在院内外范围开展护理论文交流会、对进行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等激发护士的写作热情,通过有效的激励充分发挥护士潜能[8]。

4.1.2撰写论文的主观障碍初级职称护士由于年龄、资历、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在面对撰写论文时容易缺乏自信,由于老年监护室工作忙、精力有限等原因也导致缺少写作的主动意识。这提示,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对初级职称护士论文撰写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由于护理人力资源的限制,临床护理工作十分繁忙。初级职称护士上班时间常忙于完成各种护理操作,尤其对于监护室业务还不十分熟练的低年资护士更是如此。访谈中,大多数护士认为工作太忙是妨碍她们进行护理论文撰写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改善人力资源结构一方面需要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尽量按卫生部相关规定配足护理人员;另一方面从管理者的角度有效计划和合理组织不同职称和年资的护理人员,在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给她们留下思考和采集资料的余地。

4.2客观条件因素是制约撰写论文的主要因素

4.2.1受教育层次和水平的限制目前,从事临床的护士大部分只接受过正规的中等教育,中专护理教育是以传统护理模式而设置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对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培养不够。另外,护理科研、医护文献检索等不列入教育课程。因此,对科研设计、科研方法、数据统计、查阅文献等知识欠缺。一部分人虽经过继续教育获得了大专或本科文凭,但都没有正规涉足过撰写护理论文的领域,加上英文水平的限制,论文写作水平偏低。这提示,必须提高护士素质和学历水平,完善继续教育管理,重视年轻护士的培养,增加护理科研教育经费的投入。

4.2.2缺乏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知识在医院里,初级职称护士一方面经验积累较少,对有价值的资料及现象缺乏有效的科研设计思路;另一方面缺乏写作基本功,表现为下笔困难和缺乏信心。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科研和写作培训得到改善。这提示管理者,要加强年轻护士的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有关科研知识的培训,对护理科研的选题、立题、科研设计、文献检索、科研统计等进行较系统的学习,解决护士对论文撰写不知从何着手,对课题申报和成果奖申报了解较少,对护理科研存在畏难情绪等问题。

中级护士论文范文篇4

出于个人理想的追求,出于对医院改革的积极参与,出于对外科的深厚感情我来到了今天的竞聘现场,我竟聘的岗位是外科护士长。在此谢谢院领导给我这次展示的机会。

我是外科护士,生于年,党员,大专学历,于1990年7月毕业云南省卫生学校,1990年7月31日分配到本院外科开始护士生涯至今20年。期间六次评为最佳护士,两次履职优秀,1996年论文护士应谨慎语言,1997外科应该加强TCU病房质量管理获院三等奖,2002年前列腺等离子切割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三腔球囊尿管用于膀胱造瘘术的护理两篇论文获院2等奖。1997年曾被科室派往云大医院外3科进修重症监护。回来后积极投入外科临床护理中,随着临床护理的迅速发展,唯有不断学习才不至落后,于2006年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三年专科护理,取得大专文凭,2007年通过了中级职称考试,取得主管护理师资格。通过学习从中找到了乐趣用理论指导实践,也升华了我的服务理念和对专业的浓厚兴趣。长达20年的磨练我已经成为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师,能熟练掌握外科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能熟练应用外科现有的仪器,熟知外科每个人的脾气性格,能和大家和睦共处。工作期间曾协助护士长带教护生,目前还协助护士长管理科室帐目。积极参加医院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医院文化的过程中,我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协调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在院党委,外系支部的帮助关怀下,我由一个腼腆,沉默寡言,不管闲事的人,变成了一个有思想,有行动有主见的人,我觉得自己真的成熟了,对外科的爱超越了一切,外科兴旺的时候我为它高兴,衰退的时候我难过。目前外科精神涣散,护士付出得不到回报,工作积极性不高,但依然能履行各班职责,我希望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努力创造一个积极,进取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我想是党考验我的时候了,我应该站出来,说我能行。

如果我当选,我将做好各方面、各层次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尽力化解科室、医护、及护患间的矛盾;以谦虚、谨慎和积极工作的态度对待领导;以和睦相处、取长补短的态度处理与兄弟科室间的关系;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待病人及家属;以博爱之心和心理感悟来体察、理解科室的每位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我知道,只有关心、体贴、理解护士,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她们的潜能和创造性。也只有做好沟通与协调、团结工作,才能把科室方方面面有限的资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我的新浪博客里的座右铭是认真去做每一件事,用心去感受每一人,别计较得失。

如果我当选,我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外科科主任业务指导下,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认真履行护士长职责和义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文明服务”的服务理念,把好入院宣教与出院指导关,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做好出院访视工作。

2提高科室凝聚力,使科室人人都以主人翁精神参与管理。挖掘护士潜能,调动科室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科室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友爱的环境。(1)记住每个人的生日,送一份小礼品。(2)手术延长保证手术医生吃到热菜热汤。(3)科室成员生病住院全科探望给予关心。(4)每月一次工会活动,劳役结合。(5)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让矛盾过夜。

3不断加强医护,护患沟通,定期征求各方意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亲情服务。

4。重点管理护理安全,杜绝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开展法律意识教育,防范安全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做到有章必循、责罚分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及时完成各种有效记录,把好护理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关。[本5,增收节支,创造科室效益的同时节约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医疗成本,保障科室走持续发展的道路。(1)控制药比,(2)增加纯收入。(3)严格管理科室各种仪器,专人管理。(4)专人把好领用耗材,结帐关

6科室做到年有目标,月有计划。鼓励护士每人每年完成1-2篇论文。定期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随着科室腔镜发展,护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加强学习,可外出学习,或通过网络等学习术后护理,病情评估,措施实施。

中级护士论文范文篇5

1、病人收容情况: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共收容病人402人,其中地方病人391人,***,经济毛收入29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多收容病人42人,经济毛收入多90万。抢救病重、病危47人,无一例死亡,全部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100%,治愈好转率100%。同时我们还成功治愈了一批烧伤病人。特护1人,护理天数4天,一级护理150人,护理天数840天,二级护理479人,护理天数4064天,输液3613次,输血226次,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2.科研论文:全科共3篇。

3.获得医院奖励:3月份我科被评为“三学”先进单位,7月份我科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护士操作考核中,***护士获第二名,***护士获第三名,全院护士理论考核总评成绩第二名。

二、好的方面:

1、爱岗敬业,强化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

医护人员常讲: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臭烧伤科。虽然我科工作人员生活在这种经常与脏臭累打交道的环境中,但是大家却从来不叫苦、不叫累,都能端正工作态度,发扬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保持良好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特别是电击伤大面积肌肉坏死病人和创面感染的病人,创面恶臭,有时连陪护都忍不住离开病房,但是我们医生和护士还坚持及时治疗和护理。夏天天气炎热,但病人却因为皮肤屏障破坏、散热较多而怕冷,换药时不敢开空调,我们的医生在又闷又热的病房里给病人换药,常常累得满身是汗,连工作衣都湿透了,却一声怨言也没有,病人及家属多次表扬医生工作认真、细心,视病人如亲人。5月12日我科收治一名百分之百烧伤、三度伤达90%以上的病人陈××,病情特别危重,主管医生为了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连续几天几夜吃住在科里,直至病人出院还亲自护送其回家。当时护理组只有6人上班,既要负责20多个普通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又要上特护,护士们超负荷地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圆满完成了抢救任务。

2、端正服务态度、树立“病人至上”的思想。

随着医学模式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护理理念已转变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我们科护士们紧跟时代步伐,在科室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逐步开展整体护理,从单纯的技术型护理过渡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方式,并在工作中针对各种不同程度的烧伤病人逐个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了让患者享受优质的护理,早日康复,科室把病患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在每季度护理部组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中,优秀率达90%以上。我科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突发事件,90%以上家庭都非常贫困,但是只要病人来到我科治疗,我们都是一视同仁对待。年初我科收治一名叫李××的3岁患儿,三度伤达33%,入院时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同时其家庭经济困难,治疗难度大。全科人员齐心协力,通过多次植皮及整形手术后,患儿烧伤创面治愈,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恢复。5月12日我科收治一名烫伤面积达90%的病人陈××,经济条件差,缴纳住院费一拖再拖,给治疗上带来了许多困难。科里根据病人的情况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四十余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最终痊愈出院。

3、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

烧伤科作为一个整体科室,虽然个人职责分明,但是工作时大家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完成各项任务。全科室人员只要听说科室有抢救病人,都能立即赶到科里,团结一致投入抢救工作。我科共4名医生值班,遇到个人休假、出差时,就得三人轮流值班,明显人手不够,但从来没有谁发过一句牢骚。有时医生上午做手术没时间给住院病人换药,他们就利用下午或晚上为病人换药。每次给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时,三四个医生就要花费几个小时时间忙来忙去,这时候无论是谁主管的病人,大家都能主动请战、齐心协力完成任务。护士组人员也少,上夜班时间多,但她们也从不叫苦,护士*****是我科一名年轻的***,他年龄虽小,但时刻起到一名***的模范带头作用,医疗队训练期间,她刻苦训练,参训结束后,本来应该在家休息,但她主动向护士长提出来上班,以减轻其他同志的工作负担。平时大家服从领导,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动作,真诚协作,互相帮助,团队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

4、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科主任通过每周查房,经常提问年轻医生专业理论知识,督促其加强平时积累。遇到大面积烧伤及危重病人时,科里还组织病危(重)病例讨论,使全科医护人员在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救治上有了一套整体治疗方案,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9月份我科共收治4名特重度烫伤患儿,最大面积达百分之六十多,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使患儿平稳度过休克期,病情逐渐稳定。作为护理人员仅有微笑和体贴入微的关怀还不够,要达到优质服务的标准,更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做保障。全科护士除了每月的业务学习之外,还不断加强“三基“学习,强化各项技能培训,做到人人达标,个个争先。6月份护理部组织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我科平均分数达93.3分,两名护士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全部通过。参加中级职称考试,两名干部也全部通过。工作之余,医护人员不断学习专业书籍,努力撰写论文,先后有多篇论文在医学杂志上发表。

三、不足之处:

1、政治学习不深入:少数人简单地认为政治学习是领导的事,与平时工作无关。

2、学习氛围不够浓:对专业学习还存在欠缺,外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上压力不够,缺乏争先意识,学术论文撰写少,层次不高。

3、实际操作水平有待提高:我科手术中各种厚度的皮片移植、中厚大块皮缝合时很讲究技巧,要求医生手巧心细,然而手术实际操作量有限,光靠台上练习是不够的,年轻医生在台下缺少动手练习。

四、下步打算:

针对以上优点和不足,我科医护工作人员准备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在今后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使我科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中级护士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肿瘤科:护士:能级进阶模式

护士能级进阶计划是一种系统性的面向护士专业能力培养和评价机制,是护理管理人员使用核心护理能力而不是传统的职称、资历等来评价护士护理水平的新型管理机制。通过护士能级进阶计划的实施,对护士进行分层次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护士按照不同能级进行定岗、定薪的新型护理管理方式[1]。目前,护士能级进阶计划在我国已经得到实施,并且取得很好效果。为此,我院肿瘤科2013年开始实施护士能级进阶计划,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研究对象

目前,我院肿瘤科现有48张床位,16名护士。其中护士长1名,护士15名。年龄为20-44岁,平均年龄31.93岁。工作时间10年及以上5人,5-9年7人,1-5年4人。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6人,专科学历4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8人。以往护士培训模式主要由护士长和总带教面向全体护士采用相同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这种培训模式由于不考虑培训对象的不同护理水平,导致新来护士无法把握培训重点,而年资较高的护士对基础培训已熟练,而一味地进行基础培训,结果造成人员以及时间浪费,从而影响护士发展潜能和工作积极性。

2培训模式的方法

按职称、学历、工作时间、工作能力要求对应分为4个层次,因科室无符合条件的N4级护士,故只分为N1-N3级护士。根据不同能级护士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差异,制定详细的培训考核计划并实施。2.1培训目标。根据不同能级护士特点,制定相应培训目标:①在上级各岗位护士的带教下开展工作:已取得执业证书的可独立进行中夜班护理工作,未取得执业证书的应在取得职业证书的护士带教下实施护理工作。②N2级护士可在N3级护士指导下,独立完成中夜班和责任班各项护理工作。③N3级护士可在外单位N4级护士指导下对我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2.2各能级护士培训方法及内容。不同能级护士按照培养目标的不同,对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进行制定和考核。不同能级进阶培训的要求和内容不尽相同,培训内容为护理基础知识和肿瘤科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考核指标:①理论考核:“三基”加肿瘤科知识;②操作考核:50项基本操作加肿瘤科操作;③疑难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每月1例,主要为N2~N3级护士,N1级护士可两人共同完成1例护理查房;小讲课:主要为N2、N3级护士每两月进行1次;④论文:要求N2级以上护士每人每年撰写论文≥1篇;⑥结合自评和他评。2.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的全部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实施能级培训模式的效果

改进培训模式前后,肿瘤科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与改进前一致应用三级甲等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表1为培训前后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比较,表2为改进能级管理前后患者、护士、医生满意度比较。由表1和表2所知,改进培训模式后,肿瘤科病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患者、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4.1改进能级进阶模式后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和个人价值改进能级进阶模式具后,能帮助刚参加工作的护士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尽早完成角色转换适应工作,帮助低年资的护士巩固肿瘤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帮助高年资护士改善科研和带教能力。这与吴欣娟等[2]的研究具有一致性。根据肿瘤科的专科特点,人手一本《肿瘤专科护士培训手册》,并进行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并定期检查培训效果,每月底进行总结及反馈。4.2改进能级培训模式后有利于提高肿瘤科护理质量在肿瘤科护理中,不同护理岗位的护理人员具有不同的护理职责,护士长根据不同护士的能及培训效果,使科室护理人员在最适应自身能力的岗位上发挥自身职能[3]。培训后对相应能级护士进行强化培训,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有所提高,通过分层次的系统化培训后,护理人员知识水平得以更新,从而保证肿瘤科护理水平得到显著改善。4.3改进能级培训后提高了肿瘤科患者、护士、医生的满意度通过能级培训,全面提升了护士的业务水平,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素养,使其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发挥护理技能,大大提高了护理水平,帮助患者更早实现康复,充分提高了患者和医生的的满意度。护士通过培训,进一步清晰了自身的发展方向,使得对护理工作更加热情和投入,也充分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5小结

能级进阶模式能充分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全面提高科室的护理水平。通过在我院肿瘤科实施能级进阶模式,进一步优化现有培训模式,充分提高培训质量,促使肿瘤科护士团队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使得肿瘤科护理团队的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患者、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值得在医护机构职业培训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佳华.在职护士分层次培训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0,7(5):223-225.

[2]吴欣娟.护士岗位管理与培训实践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7-9.

中级护士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中分级护理医嘱的现状及医生和护士是否认同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及有无能力参与。[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科室的10名护士长和8名科主任为访谈对象。[结果]8名护士长不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医生认为分级护理医嘱没有疑问;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问题,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不过7名医生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表示质疑,6名护士长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在参与方式上,8名医生和7名护士长认为医护合作是比较理想的决策方式。[结论]对于分级护理由谁决策的问题上,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而医生则采取默认态度,不过对护士的能力表示质疑,而大多数护士认为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医护合作是医生和护士都认为比较理想的方式。

分级护理,又叫等级护理,1956年由张开秀、黎秀芳前辈倡导提出,是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专家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士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1-4]。为了调查医护人员对这一观点的认同情况,于2007年6月—2007年8月对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了访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科室10名护士长和8名科主任为访谈对象。收集资料采用面对面访谈法,访谈前向受访者详细说明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方法,获得理解和同意,讨论并选择适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并承诺用编码替代姓名,以保护隐私;访谈时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并认真记录。时间在30min左右,每例进行l次或2次;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访谈内容,按照N1~N14和D1~D9依次给每位受访者(护士和医生)的访谈记录编序并建立各自独立的文档。

1.2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等);您对分级护理医嘱现状的认识;您认为护士是否可以参与分级护理;您认为护士是否有能力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访谈中视具体情况和个案的情绪适当调整内容和数量。

1.3统计学处理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判断,利用均数、标准差等指标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推断。

2结果与分析

2.1访谈对象一般情况护士长年龄41.8岁±5.1岁,工作时间21.4年±5.9年,中级4名,高级6名;医生年龄44.5岁±2.5岁,工作时间21.9年±2.8年,高级8名。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年龄、工作时间、职称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受访者对分级护理医嘱的争议①8名护士长不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有的病人危重不下一级护理,有的不重反而下一级护理”;医生认为下的分级护理“没有什么疑问”,只不过“有时候护士提出应该改”“有的护士说不对,让我们改”。②医护对分级护理认识的角度不同。护士认为“医疗与护理关注的角度不一样,比如一压疮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从护士角度是一级护理,但是病人病情平稳,没有潜在危险,医嘱下为二级护理”;有的医生坦言“不了解分级护理,下达分级护理只是根据医生的经验”或者“从护士那里学的”,认为“病情重的一级护理,较重的二级护理,不重的三级护理”。

2.3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5名护士长认为可行,认为“护士最了解病人”“护士认真,更敬业可以做得更好”“由护士下,护士长更专业一些”,在决策方式上,7名护士长认为与医生合作比较好。但是也有5名护士长认为不可行,因为“护士没有能力”“病人听医生的”“医疗环境不好,不愿意承担风险”“护士长、主管护师可以下,但是晚上、周六、周日,有的小科室不可能安排有经验和无经验的护士共同工作,就是说这个时候,没有人下分级护理”。

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认为“也行”或者“可能可行”,认为“如果让护士参与进来,或许比现在让医生单独下好一些”“有能力的也可以,省点事”,但是强调“大医院可行,基层医院不行”;也有医生认为“谁下都无所谓。关键是病人没有问题,不投诉就行”;在护士参与决策方式上,8名医生认为是医护合作,但是“医生为主”;有的医师认为“如果让护士独立做,恐怕不行,因为护士对疾病认知与知识水平有限,如果排序,认为是医护合作>医生>护士”。[

2.4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讨论6名护士长认为护士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护士受过正规教育”“护士比医生更了解病人,护理上的一切可以由护士做主”,但是多数护士认为“与知识层次、工作经验有关”“需要是一定资格的”“护士长一般可以,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护士还可能有能力”;在护士没有能力的原因上,护士认为“大多数护士学历低、经验不足”;“聘用护士多,流动性大,继续学习的动力不大”“护士常常转科,在一个固定科室的时间短,病情改变的判断能力较弱”;“护士有学历而尚无承担此任的相关能力”。7名医生对护士下分级护理的能力表示质疑,认为“综合护士素质、学历、待遇等问题,护士可能没有能力,特别是聘用护士的能力差,而且护士总是轮转,不像医生对病人那么了解,如果护士不轮转,由2名或3名护士照看1例病人,对病人的病情很了解,护士也有能力决策”“护士对疾病判断程度不如医生,主要是知识缺乏”,有的医生认为“需要以一整套体系完善后才能有能力,如教育”;但是有的医师认为“有经验的护士也有能力,老护士观察病情也行”。

3讨论

由结果可知,多数护士不很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与毕慧敏等[3]、李风莲[5]的结论,说明护理级别决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问题上,由访谈结果可知,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而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持默认态度,该访谈结果并不否认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与王旭梅等[6]的结论一致,与肖小文[7]、韩淑芳[1]、毕慧敏[2,3]、王芳等[4]的观点一致。在决策方式上,由结果可知医护合作是比较理想的决策方式。

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能力的分析上,由访谈结果可知,大多数护士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尽管大多数医生对其能力表示质疑。王旭梅等[8]从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我国医院护士的发展现状等各个角度分析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理论上认为,护士是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的,但是该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该结论只是在访谈的基础上得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论证。

参考文献:

[1]韩淑芳.谈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1994,9(4):184-185.

[2]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3]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4]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5]李风莲.内科护士巡视病房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7,22(21综合版):10-11.

[6]王旭梅,韩世范.对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认同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2A):317-318.

中级护士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中分级护理医嘱的现状及医生和护士是否认同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及有无能力参与。[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科室的10名护士长和8名科主任为访谈对象。[结果]8名护士长不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医生认为分级护理医嘱没有疑问;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问题,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不过7名医生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表示质疑,6名护士长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在参与方式上,8名医生和7名护士长认为医护合作是比较理想的决策方式。[结论]对于分级护理由谁决策的问题上,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而医生则采取默认态度,不过对护士的能力表示质疑,而大多数护士认为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医护合作是医生和护士都认为比较理想的方式。

分级护理,又叫等级护理,1956年由张开秀、黎秀芳前辈倡导提出,是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专家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士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1-4]。为了调查医护人员对这一观点的认同情况,于2007年6月—2007年8月对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了访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科室10名护士长和8名科主任为访谈对象。收集资料采用面对面访谈法,访谈前向受访者详细说明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方法,获得理解和同意,讨论并选择适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并承诺用编码替代姓名,以保护隐私;访谈时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并认真记录。时间在30min左右,每例进行l次或2次;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访谈内容,按照N1~N14和D1~D9依次给每位受访者(护士和医生)的访谈记录编序并建立各自独立的文档。

1.2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等);您对分级护理医嘱现状的认识;您认为护士是否可以参与分级护理;您认为护士是否有能力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访谈中视具体情况和个案的情绪适当调整内容和数量。

1.3统计学处理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判断,利用均数、标准差等指标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推断。

2结果与分析

2.1访谈对象一般情况护士长年龄41.8岁±5.1岁,工作时间21.4年±5.9年,中级4名,高级6名;医生年龄44.5岁±2.5岁,工作时间21.9年±2.8年,高级8名。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年龄、工作时间、职称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受访者对分级护理医嘱的争议①8名护士长不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有的病人危重不下一级护理,有的不重反而下一级护理”;医生认为下的分级护理“没有什么疑问”,只不过“有时候护士提出应该改”“有的护士说不对,让我们改”。②医护对分级护理认识的角度不同。护士认为“医疗与护理关注的角度不一样,比如一压疮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从护士角度是一级护理,但是病人病情平稳,没有潜在危险,医嘱下为二级护理”;有的医生坦言“不了解分级护理,下达分级护理只是根据医生的经验”或者“从护士那里学的”,认为“病情重的一级护理,较重的二级护理,不重的三级护理”。

2.3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5名护士长认为可行,认为“护士最了解病人”“护士认真,更敬业可以做得更好”“由护士下,护士长更专业一些”,在决策方式上,7名护士长认为与医生合作比较好。但是也有5名护士长认为不可行,因为“护士没有能力”“病人听医生的”“医疗环境不好,不愿意承担风险”“护士长、主管护师可以下,但是晚上、周六、周日,有的小科室不可能安排有经验和无经验的护士共同工作,就是说这个时候,没有人下分级护理”。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认为“也行”或者“可能可行”,认为“如果让护士参与进来,或许比现在让医生单独下好一些”“有能力的也可以,省点事”,但是强调“大医院可行,基层医院不行”;也有医生认为“谁下都无所谓。关键是病人没有问题,不投诉就行”;在护士参与决策方式上,8名医生认为是医护合作,但是“医生为主”;有的医师认为“如果让护士独立做,恐怕不行,因为护士对疾病认知与知识水平有限,如果排序,认为是医护合作>医生>护士”。

2.4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讨论6名护士长认为护士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护士受过正规教育”“护士比医生更了解病人,护理上的一切可以由护士做主”,但是多数护士认为“与知识层次、工作经验有关”“需要是一定资格的”“护士长一般可以,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护士还可能有能力”;在护士没有能力的原因上,护士认为“大多数护士学历低、经验不足”;“聘用护士多,流动性大,继续学习的动力不大”“护士常常转科,在一个固定科室的时间短,病情改变的判断能力较弱”;“护士有学历而尚无承担此任的相关能力”。7名医生对护士下分级护理的能力表示质疑,认为“综合护士素质、学历、待遇等问题,护士可能没有能力,特别是聘用护士的能力差,而且护士总是轮转,不像医生对病人那么了解,如果护士不轮转,由2名或3名护士照看1例病人,对病人的病情很了解,护士也有能力决策”“护士对疾病判断程度不如医生,主要是知识缺乏”,有的医生认为“需要以一整套体系完善后才能有能力,如教育”;但是有的医师认为“有经验的护士也有能力,老护士观察病情也行”。

3讨论

由结果可知,多数护士不很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与毕慧敏等[3]、李风莲[5]的结论,说明护理级别决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问题上,由访谈结果可知,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而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持默认态度,该访谈结果并不否认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与王旭梅等[6]的结论一致,与肖小文[7]、韩淑芳[1]、毕慧敏[2,3]、王芳等[4]的观点一致。在决策方式上,由结果可知医护合作是比较理想的决策方式。

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能力的分析上,由访谈结果可知,大多数护士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尽管大多数医生对其能力表示质疑。王旭梅等[8]从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我国医院护士的发展现状等各个角度分析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理论上认为,护士是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的,但是该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该结论只是在访谈的基础上得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论证。

参考文献:

[1]韩淑芳.谈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1994,9(4):184-185.

[2]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3]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4]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5]李风莲.内科护士巡视病房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7,22(21综合版):10-11.

[6]王旭梅,韩世范.对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认同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2A):317-318.

中级护士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阐述现行分级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从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医院护士发展现状、护理专业的自主性、护理伦理角度等分析由护士下达分级护理护嘱的可行性。

分级护理是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通常是在病人入院后由医生下达、护士依据医嘱实施[1],目前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从而引发了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思考。

1分级护理执行现状

1.1存在问题

1.1.1分级护理医嘱的准确性肖小文[2]调查发现:一级、二级护理所占比例高,达43.2%、50.4%,比相关资料[3]高;一级护理符合率仅27.8%,二级护理符合率仅36.2%,护理级别实际评定符合率低;从入院到出院一直是一级护理者占38.5%,一直是二级护理者占40.0%,护理级别大多未能客观反映病情变化;医生下达的护理级别整体向一级护理偏移,而且多数护士认为医生确定的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毕慧敏等[4]调查结果是52.55%,具有大专学历或中级职称的护士持这一观点的比例更高。毕慧敏等[5]将医嘱护理分级和标准护理分级作比较,发现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王淑琴等[6,7]将医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护理分级作比较,也得出同样结论。

1.1.2护士落实分级护理的随意性较大由于没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和护理级别的不确定性,使医嘱逐渐失去严肃性和应有的权威性[4,8];护士淡化分级护理并形成思维定势,对不按相应护理级别护理司空见惯,对确需按规定执行的护理也敷衍了事,结果是分级护理对部分病人只是一种形式[2,8]。

1.1.3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魏畅[9]调查发现,分级护理执行人员中有9.01%~58.57%是由分级护理服务体系规定的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提供的;2.21%~87.96%是由低于规定的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执行的;1.83%~41.68%是由超过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执行的,这说明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1.2原因分析

1.2.1医学教育要求与分级护理制度不相符医疗与护理相辅相成,但在医学教育中很少涉及分级护理的相关内容,绝大多数医学生不甚了解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10]。王淑琴等[6]调查发现:住院医师在校期间仅有31.75%的人接受过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其余68.25%的人在后期工作实践中逐渐了解;对分级护理依据即病情依据完全了解者为20.63%,部分了解者为79.37%;对各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了解者为12.70%,部分了解者为86.51%。由于临床医生对分级护理的知识了解有限,医生往往根据主观经验或以惯性思维提出护理级别,造成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规范[6,10]。

1.2.2医生认识上的偏差如有些医生对护理级别从思想上未引起重视,下达的医嘱存在随意性[2];有些医生对新入院病人倾向于开出一级护理医嘱,以提醒护士注意[5];有些医生从经济考虑,认为把护理级别开高1个或2个等级可增加科室的收入[2];有些医生为自我保护,在病人病情变化时不及时更改护理级别[9]。这些原因也导致分级护理制度执行的不规范。

1.2.3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国家卫生部曾调查了全国210所医院,结果显示,护士缺编的医院占被调查医院的93.3%[11]。有些护士认为人员缺编是分级护理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而这种观点在学历、职称高者比例更高[4]。现有护士很难满足分级护理的需要。

2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

2.1由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级重点教材《护理学基础》及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材《护理理论》都对分级护理的标准和要求作了详细的阐述,护士对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的适用范围、护理内容极为熟悉,而且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12],理论上说,护士是有能力下达分级护理的。

2.2由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20余年来,已形成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13,14]。高等护理教育的年招生量已经超过护理专业年招生总量的30%。据教育部统计,至2005年,我国已有4所学校开设了护理学博士教育,30余所学校开设了护理学硕士教育、133所学校

开设了本科护理教育,近250所学校开设了护理高职教育,400余所学校开设了护理中职教育。除学校教育以外,成人自学考试专科和本科段均开设了护理专业,加上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14]。

完善的教育体系使护士掌握了大量护理专业知识,在理论上,护士具有分析病人病情、了解病人疾病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做出决策,对病人进行分级护理,组织安排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15]。

2.3由我国医院护士的发展现状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我国已经培养了大批护理人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护理队伍不断壮大[12]。至2004年底,全国护士数量为130.78万名,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达25.6%[13]。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的要求:到2010年,护士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30%,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13]。

高学历护士的加入是医院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却存在着高低学历护士、不同等级护士同等使用的问题[16],这不仅大大挫伤高学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极易造成由于不能体现自身价值而流失的现象;而由护士下达分级护理就是体现自身价值、展示护理工作独立性的一个尝试。

2.4由护理专业的自主性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专业自主性是指个人有权利自由的独立作业且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说明,负完全责任[17]。目前,尽管护理专业在不断发展,但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未被社会乃至被医院的管理者所认可,护理工作仍被看作是从属于医疗工作之下,甚至有人认为在医院是“以医养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医生是医院的主体,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决策权,护士没有权利参与真正的决策和决定[18],护士的工作自主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束缚[19],工作满意度也受到影响。有研究[20]认为,对工作环境缺乏支配能力、参与机构决策机会过少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之一。

弗莱德森在他著名的《医疗职业:应用知识的社会学研究》(Freidson,1970)一书中认为:将职业与其他行业区分开来的唯一标准在于“自主性的事实”,即一种对工作具有合法性控制的状态,一个职业只有获得了对于决定从事其职业工作的正确内容和有效方法的排他性权力的时候,才具有稳固的地位[21]。但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由医生确定病人护理级别,护士被动执行的现象,如此下去护理专业自主性将如何体现?护士的专业知识将如何综合应用?

2.5从护理伦理角度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护理伦理是以医德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范为指导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控制和调整着护理人员的思想感情和形态。护理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支持维护、行动负责、互助合作、关怀照顾。

分级护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常常使护理人员陷入了“伦理困境”,出现专业伦理与专业角色要求的冲突[22]:一方面在护理专业的伦理规范中,护士应该支持维护病人的利益和权利,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另一方面,在专业角色上,护士应配合医嘱的执行。护理伦理学指出,护士对自己所做的行动负有责任,即行动负责,指在护理领域内有关护理决策由护士做出,可见护理业务范围内如分级护理的问题应由护士自己决策并采取措施[19]。2.6由学者观点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胡斌春等[8]通过了解香港地区部分医院的分级护理情况发现:香港地区的护理级别由护士确定,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护理质量,又避免引起护患纠纷,值得借鉴。肖小文等[2,4,5,19]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理人员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这样既可避免跨专业指挥带来的问题,又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护士主观能动性,体现责权利和专业价值[23]。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医疗与护理是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的两个专业。护理当然要根据医嘱进行,但不等于说护理工作没有相对独立性;护士与医生是平等的分工合作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因而在如何护理病人问题上,应该由护士做出决策,进行组织安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护士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树立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19]。护理人员若能取得下达分级护理的权力,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必能提高,我国护理事业必将翻开进一步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郑雪梅,郑水利,车文芳,等.医院护理活动时间分配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7.

[2]肖小文.

基层医院护理级别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19-20.

[3]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1-63.

[4]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5]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6]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临床分级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17.

[7]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军队医院病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6A):1014-1015.

[8]胡斌春,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7-58.

[9]魏畅.军队三级甲等医院分级护理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进修学院,2005:32-33.

[10]霍丽杰.分级护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77-78.

[11]胡玲,欧阳山蓓.我国护理人员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31-33.

[12]杨俊兰,于洪.浅议护士处方权[J].包头医学,2006,30(3):38.

[13]杨英华.护理教育现状与反思[J].上海护理,2006,6(4):1-2.

[14]沈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护理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8-9.

[15]郑洁,郜玉珍.浅淡现代医护关系中的护士角色[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5(2):143-144.

[16]郑丽芬,陶慧娟,诸永莲.不同学历护士的组织管理及专业自主性的研究[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10):1193-1194.

[17]苏丽智.最新护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1-49.

[18]刘玉馥.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4-5.

[19]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20]张立红,韩英军,朱月珍,等.部队医院护理科研开展现状的调查[J].南方护理杂志,1997,4(1):36-37.

[21]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1:197-221.

中级护士论文范文篇10

1.1存在问题

1.1.1分级护理医嘱的准确性肖小文[2]调查发现:一级、二级护理所占比例高,达43.2%、50.4%,比相关资料[3]高;一级护理符合率仅27.8%,二级护理符合率仅36.2%,护理级别实际评定符合率低;从入院到出院一直是一级护理者占38.5%,一直是二级护理者占40.0%,护理级别大多未能客观反映病情变化;医生下达的护理级别整体向一级护理偏移,而且多数护士认为医生确定的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毕慧敏等[4]调查结果是52.55%,具有大专学历或中级职称的护士持这一观点的比例更高。毕慧敏等[5]将医嘱护理分级和标准护理分级作比较,发现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王淑琴等[6,7]将医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护理分级作比较,也得出同样结论。

1.1.2护士落实分级护理的随意性较大由于没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和护理级别的不确定性,使医嘱逐渐失去严肃性和应有的权威性[4,8];护士淡化分级护理并形成思维定势,对不按相应护理级别护理司空见惯,对确需按规定执行的护理也敷衍了事,结果是分级护理对部分病人只是一种形式[2,8]。

1.1.3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魏畅[9]调查发现,分级护理执行人员中有9.01%~58.57%是由分级护理服务体系规定的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提供的;2.21%~87.96%是由低于规定的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执行的;1.83%~41.68%是由超过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执行的,这说明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1.2原因分析

1.2.1医学教育要求与分级护理制度不相符医疗与护理相辅相成,但在医学教育中很少涉及分级护理的相关内容,绝大多数医学生不甚了解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10]。王淑琴等[6]调查发现:住院医师在校期间仅有31.75%的人接受过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其余68.25%的人在后期工作实践中逐渐了解;对分级护理依据即病情依据完全了解者为20.63%,部分了解者为79.37%;对各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了解者为12.70%,部分了解者为86.51%。由于临床医生对分级护理的知识了解有限,医生往往根据主观经验或以惯性思维提出护理级别,造成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规范[6,10]。

1.2.2医生认识上的偏差如有些医生对护理级别从思想上未引起重视,下达的医嘱存在随意性[2];有些医生对新入院病人倾向于开出一级护理医嘱,以提醒护士注意[5];有些医生从经济考虑,认为把护理级别开高1个或2个等级可增加科室的收入[2];有些医生为自我保护,在病人病情变化时不及时更改护理级别[9]。这些原因也导致分级护理制度执行的不规范。

1.2.3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国家卫生部曾调查了全国210所医院,结果显示,护士缺编的医院占被调查医院的93.3%[11]。有些护士认为人员缺编是分级护理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而这种观点在学历、职称高者比例更高[4]。现有护士很难满足分级护理的需要。

2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

2.1由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级重点教材《护理学基础》及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材《护理理论》都对分级护理的标准和要求作了详细的阐述,护士对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的适用范围、护理内容极为熟悉,而且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12],理论上说,护士是有能力下达分级护理的。

2.2由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20余年来,已形成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13,14]。高等护理教育的年招生量已经超过护理专业年招生总量的30%。据教育部统计,至2005年,我国已有4所学校开设了护理学博士教育,30余所学校开设了护理学硕士教育、133所学校

设了本科护理教育,近250所学校开设了护理高职教育,400余所学校开设了护理中职教育。除学校教育以外,成人自学考试专科和本科段均开设了护理专业,加上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14]。

完善的教育体系使护士掌握了大量护理专业知识,在理论上,护士具有分析病人病情、了解病人疾病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做出决策,对病人进行分级护理,组织安排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15]。

2.3由我国医院护士的发展现状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我国已经培养了大批护理人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护理队伍不断壮大[12]。至2004年底,全国护士数量为130.78万名,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达25.6%[13]。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的要求:到2010年,护士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30%,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13]。

高学历护士的加入是医院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却存在着高低学历护士、不同等级护士同等使用的问题[16],这不仅大大挫伤高学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极易造成由于不能体现自身价值而流失的现象;而由护士下达分级护理就是体现自身价值、展示护理工作独立性的一个尝试。

2.4由护理专业的自主性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专业自主性是指个人有权利自由的独立作业且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说明,负完全责任[17]。目前,尽管护理专业在不断发展,但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未被社会乃至被医院的管理者所认可,护理工作仍被看作是从属于医疗工作之下,甚至有人认为在医院是“以医养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医生是医院的主体,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决策权,护士没有权利参与真正的决策和决定[18],护士的工作自主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束缚[19],工作满意度也受到影响。有研究[20]认为,对工作环境缺乏支配能力、参与机构决策机会过少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之一。

弗莱德森在他著名的《医疗职业:应用知识的社会学研究》(Freidson,1970)一书中认为:将职业与其他行业区分开来的唯一标准在于“自主性的事实”,即一种对工作具有合法性控制的状态,一个职业只有获得了对于决定从事其职业工作的正确内容和有效方法的排他性权力的时候,才具有稳固的地位[21]。但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由医生确定病人护理级别,护士被动执行的现象,如此下去护理专业自主性将如何体现?护士的专业知识将如何综合应用?

2.5从护理伦理角度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护理伦理是以医德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范为指导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控制和调整着护理人员的思想感情和形态。护理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支持维护、行动负责、互助合作、关怀照顾。

分级护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常常使护理人员陷入了“伦理困境”,出现专业伦理与专业角色要求的冲突[22]:一方面在护理专业的伦理规范中,护士应该支持维护病人的利益和权利,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另一方面,在专业角色上,护士应配合医嘱的执行。护理伦理学指出,护士对自己所做的行动负有责任,即行动负责,指在护理领域内有关护理决策由护士做出,可见护理业务范围内如分级护理的问题应由护士自己决策并采取措施[19]。2.6由学者观点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胡斌春等[8]通过了解香港地区部分医院的分级护理情况发现:香港地区的护理级别由护士确定,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护理质量,又避免引起护患纠纷,值得借鉴。肖小文等[2,4,5,19]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理人员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这样既可避免跨专业指挥带来的问题,又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护士主观能动性,体现责权利和专业价值[23]。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医疗与护理是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的两个专业。护理当然要根据医嘱进行,但不等于说护理工作没有相对独立性;护士与医生是平等的分工合作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因而在如何护理病人问题上,应该由护士做出决策,进行组织安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护士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树立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19]。护理人员若能取得下达分级护理的权力,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必能提高,我国护理事业必将翻开进一步发展的新篇章。

论文关键词:护士护嘱病人分级护理可行性

论文摘要:阐述现行分级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从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医院护士发展现状、护理专业的自主性、护理伦理角度等分析由护士下达分级护理护嘱的可行性。

分级护理是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通常是在病人入院后由医生下达、护士依据医嘱实施[1],目前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从而引发了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郑雪梅,郑水利,车文芳,等.医院护理活动时间分配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7.

[2]肖小文

基层医院护理级别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19-20.

[3]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1-63.

[4]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5]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6]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临床分级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17.

[7]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军队医院病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6A):1014-1015.

[8]胡斌春,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7-58.

[9]魏畅.军队三级甲等医院分级护理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进修学院,2005:32-33.

[10]霍丽杰.分级护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77-78.

[11]胡玲,欧阳山蓓.我国护理人员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31-33.

[12]杨俊兰,于洪.浅议护士处方权[J].包头医学,2006,30(3):38.

[13]杨英华.护理教育现状与反思[J].上海护理,2006,6(4):1-2.

[14]沈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护理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8-9.

[15]郑洁,郜玉珍.浅淡现代医护关系中的护士角色[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5(2):143-144.

[16]郑丽芬,陶慧娟,诸永莲.不同学历护士的组织管理及专业自主性的研究[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10):1193-1194.

[17]苏丽智.最新护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1-49.

[18]刘玉馥.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4-5.

[19]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20]张立红,韩英军,朱月珍,等.部队医院护理科研开展现状的调查[J].南方护理杂志,1997,4(1):36-37.

[21]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1:19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