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技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7:29

整治技术论文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作者从深圳市裸露山体缺口综合整治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型山体缺口探讨综合整治技术中的措施形式、生态恢复重要性。

裸露山体缺口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它对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的影响极大,是城市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难点。以深圳市为例,据调查,全市裸露山体缺口达669个。全市面积2020km2,其密度为0.33个/km2。类似的情况在珠江三角洲都较普遍。形成裸露山体缺口的主要原因有2点:(1)在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基本建设项目例如修建公路、码头等,需要大量的石料,必须开山采石;(2)基本建设开挖山体遗留下来的边坡。深圳市人民政府以深府[2002]55号《深圳市治理严重影响城市景观的裸露山体缺口工作实施方案》公告全市,将其列入“十五”期间的重大项目。

对裸露山体缺口的整治,国内外尚无更多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对陡峭石壁的绿化更是难上加难、许多技术仍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提高。发达国家采用的喷混植生法和钢筋砼框格悬梁法已经被深圳市裸露山体缺口整治工程所吸纳。

1裸露山体分类

1.1分类的重要性

对裸露山体缺口的整治,必须先分类,以研究不同类型的裸露山体缺口的特殊性,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1.2分类依据

1.2.1按形成原因分按形成原因可以将裸露山体缺口分为废弃采石取土场和遗留边坡两大类。前者是因为采石、取土或弃石、弃渣(土)形成的;而后者是因为开挖山体形成的。

1.2.2按岩性分遗留边坡按岩性分类可以分为软质和硬质2类。所谓软质边坡,其岩性多为泥质岩类;而硬质边坡的岩性多为火成岩或变质岩类。采石场的岩性均属于硬质,大多为火成岩中的花岗岩,沉积岩中的沙岩或变质岩等。

1.2.3按工艺流程分按工艺流程可以将废弃采石场分为开采石壁和料场迹地2部分。

1.2.4按石壁坡度分从地貌学的分类概念看,石壁坡度一般都应划入陡坡类。为了便于对不同坡度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故将石壁分为陡壁、极陡壁和陡峭壁3种类型。坡度在45°以下的石壁称陡壁;45°~70°称极陡壁;大于70°的石壁称陡峭壁。

1.2.5按石壁表面粗糙度分石壁表面粗糙度、裂隙发育情况等,直接关系其整治措施的布设,故将其分为光滑石壁和粗糙石壁2类。前者石壁表面光滑平整;后者表面粗糙,壁面起伏不平,多凹陷石穴,裂隙发育。

1.2.6按治理难度分废弃采石场的治理难度,要综合分析各种情况,确定难度系数。一般从石壁岩性、石壁面积、坡度、表面粗糙度、石壁高度、施工难易程度及交通、水源、电力等多个方面因素分析,综合评判后给出整治难度系数。难度系数为1.0~3.0。整治难度最大的为3.0,最小的为1.0。其间视各废弃石场的具体情况而定。确定难度系数,可以为施工图设计预算提供必要的依据。

1.2.7按对城市景观影响度分废弃裸露山体缺口对城市景观影响度分为一般、严重、极严重3个级别。裸露缺口面积大、离交通干线或城镇近者为极严重等级;远离城区的为一般等级;介于极严重和一般之间者属于严重等级。

2综合整治思路

理清思路、吃透现场、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是裸露山体缺口整治工程中几个关键环节。综合整治的思路是:稳定边坡,理顺水系,绿化裸岩地(迹地)。

2.1稳定边坡

由于受土地资源紧缺的限制,城市边缘的废弃裸露山体缺口部分往往已作为开发用地。因此,边坡稳定问题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解决此类问题为最基本的要求。有许多因素影响边坡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岩性(包括岩石的风化程序)和边坡坡度2个因素。详见表1,表2。

2.2理顺水系

理顺水系关系到废弃裸露山体缺口的边坡稳定、工程措施布局等方面的问题,在整治方案的总体构思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2.3绿化裸岩地(迹地)

废弃裸露山体缺口的整治最终要以恢复植被为目的,以创造生态恢复的基本条件。要从可持发展和城市景观的战略高度,选择适宜的树草种。

3石壁整治技术

3.1石壁分类

裸露山体缺口整治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而石壁是综合整治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根据不同石壁所处的位置、对城市景观影响度、石壁坡度、石壁岩性、表面粗糙度及裂隙发育程度等情况进行分类,进而确定难度系数。

3.2整治技术

3.2.1喷混植生喷混植生是一项从国外引进治理石壁的新技术。其具体操作是先在石壁上挂铁丝网,并用锚钉将铁丝网牢牢地固定在石壁上,再喷一层厚度超过10cm的胶结剂,再在胶结剂上喷一层肥料、灌草种子、保水剂等相混合的材料。喷混植生适合于45°~65°的陡壁,其缺点是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

3.2.2液压直喷小于45°岩层表面较粗糙且凹凸不平的石壁,可用土坝灌浆原理直接将种子、肥料、泥浆、保水剂等混合材料喷射到岩层表面,厚度不小于10cm,而不需挂铁丝网,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3.2.3植生槽(盆)利用石壁表面凹凸不平的微地形变化,因势利导地将石壁的凹陷处加工成能够供植物生长的槽或盆,称植生槽(盆)。植生槽(盆)适合小于60°坡的石壁。坡度太陡的石壁,其施工难度太大。

3.2.4钢筋砼框格悬梁70°左右的陡峭石壁,可以采用钢筋砼框格悬梁技术。悬梁高度60cm左右,框格规格1.5m×1.5m,同时将锚杆与悬梁钢筋焊接成整体,使悬梁的力从锚杆传导到石壁。然后在悬梁框格内填加客土、种子、肥料及土工纤维等混合材料。

3.2.5三维网喷混植生应用可降解的土工材料制成的三维网,将其与石壁固定以后,喷射种子、肥料、保水剂、黏土等混合材料。适于40°以下的泥质边坡。

3.2.6梯级爆破将石壁爆破成台面宽度2m左右的梯形,再在台面外侧砌一高度80cm左右的浆砌石墙,然后加客土、肥料,栽树种草。

4迹地整治技术

迹地是位于废弃采石场石壁下部的坑口,由石料加工或堆料废弃后形成寸草不长的迹地。立地条件极差,但地势平坦,易打穴施工。迹地整治的关键技术:(1)理顺迹地水系,使地表径流归顺;(2)全面绿化迹地,乔、灌、草结合;(3)在其与石壁的交界处,建造一条宽度10m左右的绿色安全缓冲带,以避免石壁碎石滚落时伤人。

5生态恢复技术

裸露山体缺口的生态恢复问题,是综合整治中的核心问题,要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生物多样性筛选与搭配,方可收到理想的效果。从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景观的战略高度,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地形或人工创造地形,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的乔、灌、草品种,并合理搭配,使其尽快形成人工植物群落,改善裸露山体缺口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篇2

第一类为带有成套性的技术这包括石质急流滩、石质汉流滩、沙卵石滩、支流河口和日调节电站下游航道整治技术.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从滩性分析方法入手到整治原则确定、整治措施选择等,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第二类为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这包括消滩水力指标的确定方法、泡高计算公式、泥沙矢里输移公式、乘峰通航计算公式、块石稳定结构计算公式、水面线计算的改进方法等等

第三类为专项技术.包括散抛石坝防冲毁措施、土工织物在山区河流航道整治中的应用和山区河流水面线计算软件等。

成果应用于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广西段贵州段、赤水河航运建设工程、汉江漩涡至安康航运建设工程为这些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成果的应用对于规避西部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失败风险起到关键作用、对于保证航道整治建筑物的安全起到关键作用、对于延长航道整治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起到关键作用。

技术创新程度

就山区河流中各种类别的滩险以及支流河口、日调节电站下游河段的航道整治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形成了具有成套性的创新技术,特别在支流河口整治技术、日调节电站下游滩险整治技术、石质汉流滩整治技术、整治水位确定方法、整治线宽度二维计算、一坝整治短过渡段浅滩坝位确定方法、坝头局部冲刷坑预测方法、通航汉道需加大分流量和锁坝高度的确定方法散抛石坝的水毁机理和防毁措施、沙卵石位置函数、泡水成因和泡高计算、水面线计算改进方法和计算软件、消滩水力指标针算、反映床沙位量特性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及泥沙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泥沙矢量输移公式、三维河流泥沙数学模型、电站下游不满足设计航深延续距离的估算公式、乘峰通航的调度计算公式、流速安全系数的概念、丁坝坝头块石稳定结构的计算公式、坝体渗流条件下丁坝回流长度计算公式等实现全面创新。

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程度

项目的研究成果同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相比总体为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汉流滩整治的流量负反馈原理、支流河口段航道整治技术、日调节电站下游的追峰通航计算方法和整治技术、整治线宽度二维计算、散抛石坝水毁机理、沙卵石位t函数概念等都处于国际的前列。项目的经济等指标也位于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土工织物应用、散抛石坝防毁措施、支流河口整治技术实现干支直达等经济社会效益突出.投入产出比超过10.而且对保护环境不受大的人为破坏十分有益。

技术创新对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

项目所研究的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成功率及至消饵失败风险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减少工程的维护费用这对于提高水运工程的投入产出比、增强水路运输在交通行业的地位非常有益。已获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及对未来交通持续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项目研究成果投入工程建设后到目前为止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约为365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约为5.6亿元。技术的使用对于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减少工程维护费用、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保护环境等效益十分显著.同时对改善贫困山区的交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研究项目所依托的工程均位于我国西部欠发达山区.区内多民族共居.资源丰富.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而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则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发展内河航运打通沟通东部地区通江达海的水运通道.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和优势,对加快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环境、自然和资派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形晌:

由于水路运输依靠的是天然河流.不占用耕地.特别是航道建设属于弱环境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研究成果中利用河道内的沙卵石充坡土工织物用作坝体材料可改变目前的石料开采.更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有益;同时项目的研究成果着眼于河流航道条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采用最少的工程获得最优的航道条件.由此对环境、自然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

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利用河流发展航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符合环境对人类活动的要求.而项目的技术创新成果极大提高了水运行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竞争力。项目大幅度提高了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的诸多方面.解决了诸如列入规范的汉流滩整治技术、散抛石坝的水毁问题、泡水的治理问题、整治线宽度的二维计算问题等等.这些技术的进步对于学科的发展进而对工程建设的技术推动都已经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盾构隧道,管片裂纹,地质,粘贴碳纤维布

1隧道概况及工程条件

开工于2002年6月30日的广州地铁三号线某盾构隧道区间全长4.77km,区间隧道于2006年6月6日全线贯通,12月31日全线通车运营。采用德国海瑞克Φ6.28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装配式管片衬砌。管片外径为6m,内径为5.4m,管片厚为0.3m,环宽为1.5m,采用5+1块错缝拼装形成管环衬砌。

1.1地面环境

该区间左线管片(1662环~1724环)受损隧道段的里程为ZDK27+294~ZDK27+387,隧道上方地面为9层建筑物,建筑物的基础为15m~20m深的锤击贯入桩,地面环境复杂。

1.2地质情况

管片受损隧道段隧道覆土约29m~30m,洞身范围为5H-2花岗岩硬塑状或稍密状残积土,风化剧烈,遇水易软化崩解,洞底围岩为6H花岗岩全风化带。通道上方分布有5H-1,4-1,3-2,2-2等砂质黏土,地层比较软弱。

2管片裂纹病害情况

隧道投入运营快1年后,在2007年11月2日发现了左线1662环~1724环隧道段环号为偶数的管环管片11点位的管片内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纵向裂纹,该受损隧道段施工时间为2005年12月17日~12月28日。具体裂纹情况如表1所示。

3管片裂纹出现原因

1)列车长期振动造成隧道周边土体软化,侧向抗力降低,顶部弯矩增大。2)隧道埋深较大,达到29m~30m,且地质极为软弱,隧道覆土荷载造成了作用于隧道顶部的荷载较大。

4病害整治方案比选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篇4

发达国家的土地整治技术比较成熟,土地整治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主要包括生态工程技术、环境影响评估技术、信息技术、规划技术、乡村景观保护与重建技术等。德国的土地工程始于13世纪,在土地整治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现已普遍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了土地整治信息系统(LE-GIS),将土地整治的各种数据、图件和权属状况等资料储存于该系统中。俄罗斯的土地工程技术可追溯到15世纪,1996年12月,在莫斯科通过成立“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土地关系与土地整理问题国际研究会”,提出了统一进行研究和判定土地利用与土地整理的理论与标准,研究景观的、生态的土地整理设计理论和技术方法。澳大利亚的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重点是因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土地复垦问题,在土地复垦整治的计算机模拟方面取得了大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重视土地生态系统重建研究。Caya等将模糊专家系统模型(FuzzyEx-pertSystem)应用于土地整治后的土地重新安排中,使土地权属分配得到更多农户满意。使整治前后的所有地块总价值相等,是成功的土地整治工程,因而必须要对地块的价值进行评估,GIS技术在价值评估中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国外土地整治的上述技术已经比较科学、系统、规范,适应了土地整治实践的要求。我国土地整治起步较晚,有关土地整治技术的研究甚少,土地整治实践中非常缺乏技术支撑。我国急需从土地整治技术的工程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等方面构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支撑体系,我国土地整治技术的核心是景观设计与生态化整治技术。胡静等为实现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对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建设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从建设一体化监管信息平台出发,构建了“中央—省级—县(区)级”三级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王金满等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原理,借助GIS软件的统计功能,研究了山地丘陵区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量测算方法和流程,并为测算土地整治量提供了方法借鉴;叶艳妹等设计了农地整治中急需解决的路沟渠生态化技术和灌排沟渠生态化设计技术。2008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了首个土地工程研究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土地整理质量与生态监测关键技术、土地整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技术、东部基本农田优质精细型土地整理技术、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技术以及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等进行了研究,这也充分说明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适应了时展的需要和趋势。

2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目前,土地综合整治包括:

①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如根据需求和现状将未利用地改良为农地或建设用地;

②对已利用地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值,如对农地的改良、配套,进行集约化利用,建设高标准农田;

③对现状土地进行土地市场一级开发支持经济建设,对污染、灾毁及破损土地的整治利用等。笔者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以下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2.1非农用地转化为农用地工程

非农用地是指农业用地和暂时难于利用的土地(如戈壁、沙漠、高寒山地、裸岩、裸土等)以外的土地,通常包括农村聚落,大、中、小城镇,工矿区,交通运输、名胜古迹、旅游、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等占用的土地。我国非农业用地约占国土中面积的22.9%。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如水库、闸坝、堤埝、排灌沟渠等),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非农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功能,有利于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工程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土地的适宜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田、水、路、林、村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治,对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积极整合、有效利用以及资源集中集约化发展,有效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非农用地转化为农用地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土地工程。土地工程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在工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系统性、整体性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成土、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及水利配套、电力、林业、道路等内容。在土地开发工程中应兼顾国家惠农政策,结合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如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

2.2建设用地整备工程

建设用地,是指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通过工程手段为城镇村及工矿等各项建设提供的土地。它是利用土地的承载能力或建筑空间,不以取得生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用地。据土地所用权特点,建设用地整备工程,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企业,对一定范围内的现状土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清表、整治、平整并进行适度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之达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和土地平整)、“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气和土地平整)或“七通一平”(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热力、燃气和土地平整),从而符合建设用地标准的过程。建设用地整备工程中的整治工程,主要指通过一定工程、生物或技术手段,使海域、沼泽或土质难以为建设用地所利用的土地达到建设用地的标准。例如,荷兰、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填海造地工程,将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作为建设用地,需要围堰、基槽清淤、基坑填沙、填砂等工程;沼泽地区的地基承载力较低,当作为建设用地开发时,要注意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积水等措施,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2.3污损土地改良改造工程

污损土地是指由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造成的土地污染和损毁,使土地完全或部分失去原来的使用价值和建设功能,包括污染土地和损毁土地。对污损土地进行改良改造区别于其他废弃地的改良改造,需要根据“因地制宜”原则,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去除污染物、恢复损毁土地,并通过污损土地利用评价,使其达到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使用标准。

2.3.1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污染土地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对空气、生物、水体或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使其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受到影响的土地。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措施,对污染土地进行改造使其恢复到未污染的水平。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按地点可分为原位改良改造技术和异位改良改造技术。原位改良改造技术即对未挖掘的土壤进行改良改造;异位改良改造技术指对挖掘后的土壤进行处理的过程。土地污染改良改造按操作原理主要分为物理改良改造技术、化学改良改造技术和生物改良改造技术[。污染土地的物理改良改造是指通过物理过程的调节或控制,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使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将污染物与土壤分离或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的改良改造过程。主要的物理改良改造技术有客土和换土技术、蒸汽浸提技术、玻璃化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电动力学技术、热处理等。污染土地的化学改良改造技术是指在污染土壤中加入化学试剂,使其与土壤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聚合、沉淀等反应,从而使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转化、降解成无毒或低毒性物质。典型的化学改良改造技术有化学淋洗技术、氧化/还原技术、溶剂浸提技术、施入改良剂或抑制剂等。污染土地的生物改良改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指依靠某些生物的活动和具有某些特性功能的微生物,使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得以清除或降解,使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的过程。它主要是利用土壤特定的微生物、根系分泌物、菌根和超富集植物等降解、吸收或固定土壤中的污染物,从而实现污染土壤改良改造的目的。狭义的生物改良改造仅指微生物改良改造,广义的生物改良改造包括微生物改良改造和植物改良改造,有时也包括动物改良改造。

2.3.2损毁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损毁土地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土地表土丧失或整个土地毁坏而造成土地第一生产力的丧失。损毁土地改良改造工程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对损毁土地进行改良改造使其恢复成可利用的有效土地,包括生境建设和群落建设两大内容。生境建设是对地貌的重塑和土壤改良培肥,其核心在于“造地”,为生物群落建造一个良好的生境。群落建设则包括植被重建和引入土壤微生物及动物,其核心内容是植被。对于凹型地貌的重塑,通常采用填充和客土的方式。对于凸型地貌重塑则采用土地平整、建梯田的方式。目前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地损毁较为严重,对于矿山损毁土地的地貌重塑一般采用“剥离—采矿—复垦”一体化工程技术,实现“边开采,边复垦”的良性循环。

2.4低标准用地提升工程

2.4.1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高标准农业用地可定义为: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耕地,包括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其他高标准农用地。低标准农业用地变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是通过对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的改善和提高,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使其能达到或基本达到:水源覆盖实现方田化,灌溉实现节水化,秸秆实现还田化,耕作实现机械化,施肥实现配方化,种子实现良种化,田间道路实现沙石化,农田林网实现网格化,田间种植实现规范化,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

2.4.2低标准建设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建设用地工程。高标准建设用地可概括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遵循现有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合理布局各业用地,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加强监管,通过科学技术增加对存量土地的各种投入,实现边际投入等于边际收入时土地使用价值最大化的利用状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促使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明显提高。高标准建设用地建设最终是为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而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是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结构的优化完善。高标准城市建设要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城市各业占地布局,严格控制大面积囤地现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标准农村建设可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对原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减少或消除农村大片闲置地,消除空心村,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对旧工矿用地进行考证,对废弃区进行生态修复,拆并不合理采矿区,做好原矿用地生态修复工作。

3未来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世纪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使规划、设计、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信息、监测及标准规范等不同领域进行有效交叉和融合,通过系统集成与自主创新,使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得到全面提升。未来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将以提高土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实现从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并重的方向转变。具体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技术将向的综合化和集成化发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将全面和深入的应用信息化;利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土地整治生态变迁;土地整治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与互操作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化研究;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向生态化、智能化、节水节地型和可视化发展;质量型和生态型土地整治技术将实现针对性、高效性和最优化;土地整治的景观重塑和恢复工程技术;土地整治监测将从注重数量监测向数量、质量、生态和效益监测发展;土地整治的施工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3.1农田建设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传统的土地整治因缺少先进的工程技术支撑,导致农田路沟渠使用寿命短,土地平整质量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部分耕地生态环境质量退化。再加上因不同地区、不同土地类型和不同利用方式对于诸如沟渠、道路设计强度、建设材料、成分配比、施工工艺、使用周期等要求均有明显差异,对一些关键景观断裂点的修复也缺少精细化的工程技术支撑,这些均影响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和工程效益的发挥。因此,研发新的适应农田建设的规划与设计技术,提出专门的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技术,应用激光技术进行土地精细平整作业,自主研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新材料、新产品与施工工艺,增强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能力等领域将是未来农田建设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3.2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把复垦工程作为矿区开采的一部分,十分重视矿区生态恢复、景观重塑、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土地复垦、复垦工程与周边景观协调以及复垦土地的跟踪监测与评价。因此,矿区复垦土壤的地表稳定与侵蚀控制技术、土壤结构破坏与污染的重构与修复技术、防治矿山生态灾害技术、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技术及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集成技术等是未来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3.3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污染土地修复工程主要采用实验室研究—中试或现场试验研究—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基本模式,修复基质由单一的土壤修复过渡为土壤和地下水综合治理,修复技术涵盖了物理、化学及其生物修复类型。因此,研发绿色可持续单一修复工程技术、多种修复方法耦合联用技术、研制专用修复设备和药剂产品是污染土地修复未来发展的趋势。

3.4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标准发展趋势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整治技术

1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和等级要求越来越高,高等级公路、铁路的建设蓬勃发展,修建的隧道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设计、施工、地质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隧道产生结构变形、开裂、错台、渗漏水等病害,大大降低了线路的级别,并威胁到安全运营,情况严重的使隧道失去使用价值,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重庆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很快,到2010年建成“二环八射”2000km高速公路。仅2005年将完成投资10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总里程为478km,通车项目34km,续建项目计682kme到2020年,重庆将建成总投资1990亿元的“三环十射三连线”共计3600km高速公路。重庆是丘陵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桥隧的比重较大,减少新建隧道发生病害和及时对现有病害隧道进行有效整治,对重庆的高速公路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我国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种类和成因分析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高速公路隧道病害主要表现在:严重渗漏水、结构衬砌的腐蚀裂损、仰拱或铺底的变形损坏导致路面的破坏。几乎所有的隧道病害都与渗漏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隧道结构的缺陷给隧道渗漏水提供了通道,隧道渗漏水的长期作用又会加剧隧道侵蚀破坏,特别是在围岩有地下水并具有侵蚀性的情况下,对衬砌和隧道设备的腐蚀更加严重。在运营期间,地下水常通过混凝土衬砌变形缝、施工缝、裂缝甚至混凝土孔隙等通道渗漏进隧道中,造成洞内通信、供电、照明等设备处于潮湿环境而发生锈蚀、霉烂、变质、失效,若使路面积水,就会改变路面反光条件,引起眩光,造成车辆打滑,危及行车安全。

2.1隧道渗漏水成因分析

a.隧道开挖对地下水的影响

①隧道开挖引起围岩应力的释放和重分布,改变围岩的力学特性和水的泾流路线,使周围的水向隧道内汇集和积聚,隧道处于地下水的包围中,给隧道渗漏水创造了条件;

②隧道周围地下水渗流场的改变,进一步引起应力场的不断调整,可能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地层不均匀沉降或滑移面活动都将对隧道结构造成破坏,使得衬砌结构出现裂缝等,形成渗漏水通道,使隧道产生渗漏水;

③隧道开挖可能引起的古滑坡复活或新滑坡、或矿产采空区失稳、或大的塌方、或大量失水后的地面沉陷以及地震或人为诱发地震等都会破坏隧道衬砌结构,引起隧道渗漏水病害。

b.混凝土施工中产生的渗漏水通道

①混凝土浇筑时水灰比过大,形成开放性毛细泌水管路;

②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不佳、混凝土质地不够均匀、水泥浆未能与骨料表面很好粘结、未能很好灌满捣实产生疏松层或留下各种形状的缝隙与孔洞,形成透水缝隙;

③衬砌混凝土材料中有杂物,腐烂后形成缝隙或孔洞。特别是在两环混凝土接缝部位,由于挡头板未拆除干净,腐烂后形成缝隙而漏水;

④“三缝”处理不当,产生的漏水缝隙;

⑤防水板安装不规范,未处理好防水板的接缝和破损部位,导致渗水,排水管路堵塞,等等。

2.2隧道衬砌结构破损成因分析

隧道衬砌结构破损是指隧道衬砌开裂变形、片块剥离以及大块坍落。其原因概括起来有地质原因(如软弱围岩、地层偏压及山体滑坡等)、设计不完善、施工原因和其他人为因素(如在隧道附近取土、采矿等)。其中反映在施工方面的问题比较普遍,如强度不足、厚度不够、模板变形、拆模过早及浇筑时机不合适等。但地质原因在衬砌结构破损成因方面起主要作用,尤其是地基不均匀沉陷和山体滑移错动。

3隧道病害整治技术

人们早已认识到隧道病害对运营的严重威胁,只

是限于条件,目前对高速公路病害隧道的治理,由于受行车条件的限制,大都处于治表为主的状况,修修补补,一段时间后旧病复发的很多。除非病害严重到危及结构安全才加以彻底整治,治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a.注浆加固堵水技术

注浆作为加固围岩的一种手段,在隧道病害治理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加固地层以提高围岩的承载力和充填衬砌背后空洞使衬砌均匀受力,从而达到阻止衬砌结构继续变形或破坏。同时,浆液能充填岩体裂(孔)隙(洞),降低地层透水系数,同时能够修补衬砌混凝土结构裂缝达到加固和阻水的双重目的。通常采用的浆液有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特殊)单液浆、水泥水玻璃双组份浆液及化学浆液等。

b.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具有悬吊作用、组合梁作用、紧固作用及均匀压缩拱作用(如图1所示),在隧道结构产生病害部位安设锚杆,可有效提高围岩的整体承载能力,将已产生裂纹的衬砌混凝土与已加固的围岩结合在一起,阻止衬砌结构的进一步破坏。

c.套衬技术

病害治理中如衬砌产生的裂缝不密集,尚不足以危及隧道结构安全,经加固后仍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而且存在净空断面缩小的余地,在安设锚杆、注浆加固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施作套衬。套衬就是在既有衬砌内表面再灌注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与既有衬砌共同承担围岩压力。套衬可以有效地阻止既有衬砌进一步裂损变形,同时可起到防水的作用。

d.结构抽换技术

隧道衬砌结构如果裂缝交错分布,密度较大,并伴有片块剥落,严重错台,侵入净空限界,使原衬砌失去使用功能,则应考虑拆除旧的衬砌结构,重新施作新的衬砌。结构抽换过程中,必须采取如下措施,保证施工和隧道结构安全。

①架设钢架支撑,抑制结构变形发展;

②注浆加固围岩,并利用注浆管悬吊既有裂损衬砌;

③运用静态破碎及控制爆破技术拆除1日有裂损混凝土,并严格控制开挖进尺;

④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并加强监控量测。

e.渗漏水引排技术

地下水在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成因中,是最活跃、最具破坏力的因素,隧道渗漏水病害治理难度最大,其治理效果能够综合反映隧道整治质量。对于从衬砌表面(主要在“三缝”部位)渗漏出来的地下水,必须配合采用引排技术治理。

4工程实例

重庆万梁高速公路亭子垭隧道和金竹林隧道由于建成后山体滑移,引起隧道拱顶、拱墙、拱底产生较大的纵、横、斜向裂缝,最大裂缝宽度为50mm。金竹林隧道和三正隧道为双连拱隧道,与国内所有双连拱隧道一样特别是中隔墙和拱脚处的防水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设计不够完善、施工工艺达不到设计要求等现象,从而造成该处严重渗漏水。建设单位及早认识到隧道的病害将对隧道结构和以后的运营直接构成威胁,分析了病害的原因主要是地质原因和目前国内双连拱隧道修建技术水平问题,认为这几座隧道的病害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由一支在隧道方面具有先进施工技术和丰富经验的专业单位进行设计和治理。在此共识下,经多方选择,中铁隧道集团设计院和科研所承担了本项目的设计和治理任务。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基本达到了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整治目的,整治后隧道结构稳定,不渗不漏。2003年12月26日通车至今一年多采,运营状况良好,尤其是对双连拱隧道中隔墙渗漏水的治理效果非常显著。

在隧道病害整治过程中,综合采用了注浆加固堵水技术、结构抽换技术、中空锚杆加固技术、引排技术和软基袖阀式注浆加固技术等。尤其是对双连拱隧道进行注浆堵水过程中,采取普通水泥浆液和超细水泥浆液的配合使用,采用了注浆堵水结合引排水和单独引排水治理两种方案,目前来看,两种方案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5结论

①隧道病害是国内外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高速公路隧道病害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高速”,一方面直接威胁到隧道的结构和运营安全。高速公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要求不断提高隧道修建技术水平,避免或减少隧道病害的发生;②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的形式主要有渗漏水和结构破损,其中渗漏水病害比较普遍;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篇6

1调整和规划期刊报道内容

新一轮的消防体制改革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职责使命有了新定位,要求着眼于“全灾种、大应急”,而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灭火救援。新的消防救援及应急管理职责任务涉及各种应急事故处置,包括爆炸及火灾救援、地震救援、矿山事故救援、道路事故救援、水域救援、高空救援等全灾种。消防科研机构也在主动对接消防体制改革新任务要求,转变科研工作重点,促进消防科研事业转型升级。这就要求消防科技期刊敏锐地调整宣传报道的方向和内容,从选题策划、报道主题、栏目设置等方面及时作出规划,以适应新时期消防救援及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新需要。1.1做好选题策划。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质量的期刊内容,高质量期刊内容的刊发,取决于责任编辑选题策划的成功实施。因此,一是要立足期刊定位,策划突出期刊特色的选题;二是要立足学术前沿,策划引领学术研究的选题;三是要立足读者需求,策划满足读者需要的选题。具体到改革中的消防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就要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及目标读者的需求,做好阶段性的选题策划,确定年度宣传报道主线,科学制定工作目标,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期刊内容满足消防救援及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要,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1.2实时捕捉和确定报道主题。主题是宣传报道的灵魂,报道主题的选择合理与否决定了期刊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具体到消防科技期刊,可根据一个时期的消防重点工作,实时选择宣传报道的主题,如“地震救援”、“一高一低一大一化工”高危单位消防安全问题整治、“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问题整治、“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整治、“森林火灾”防控、“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等。1.3合理设置期刊栏目。栏目是期刊的基本单位,是根据办刊宗旨在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提示性、概括性的板块。栏目设置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准确地反映办刊方向、编辑思路、文章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作者的投稿,起到导读的作用。针对消防体制改革,消防科技期刊栏目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相应调整,增加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栏目,提高此类科技论文的比重及技术水平,充分反映当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职责任务及技术水平。

2完善期刊服务能力建设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期刊出版不断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演变,手机出版、移动出版等新兴出版技术迅速发展,传统期刊出版需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加紧探索和推进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新型出版形式及服务模式建设。具体到《消防科学与技术》,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2.1完善期刊网站功能建设。2.1.1网上投稿系统。在前期设计开发的基础上,已基本具备最初的设计功能,但相关测试及系统功能完善工作还需进一步实施,以满足作者网上投稿、在线查询稿件状态、网上在线审稿、稿件网上流转(编辑部内及审稿专家)、作者与编辑网上互动交流等流程需要,最终达到完备上线的要求。2.1.2论文管理系统。现有的网站主页在设计制作时已预留相应版块接口,但尚未充分完善相应功能。随着期刊数字化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该版块需要尽快完善建设,丰富其功能,以实现期刊论文数字化存储、在线查询检索(前期先行开放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等基本信息)、论文内容在线下载(全文下载延后开放)等。该系统功能可参考CNKI相关架构形式予以完善开发,并要与杂志其他媒体形式(如微信公众号、APP)实现实时数据同步。2.1.3企业信息库系统。现有的网站主页在设计制作时也已预留相应版块,但目前仅具备相关信息,不具有企业信息检索及交互功能。随着新技术及新业态的发展,也为配合期刊纸媒相关宣传业务的需要,尽快完善该系统的以下功能:企业信息(包括图文及视频等)、企业产品(包括图文及视频等)、企业信息查询、企业产品查询、企业案例展示、企业技术交流;系统内企业分类检索(检索列示同类企业)、产品分类检索(检索列示不同企业的同一类产品)、网上商城等。该系统可与杂志其他媒体形式(如微信公众号、APP)实现实时数据同步。2.1.4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管理系统。可实现应急管理及新闻出版领域公开的相关法规、标准、管理规定及规范等的在线查询检索、阅览等功能。2.1.5科普宣传版块。发挥科技期刊科学技术普及宣传教育的作用,传播消防知识。2.1.6站内检索功能。主要可方便读者检索、阅览本网已的相关主题的信息及文章。2.2加快期刊新媒体建设。一是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充实期刊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功能,实现与期刊网站相关板块数据的实时同步,完善期刊的作者、读者服务功能,增强微信公众号的交互性;二是期刊APP建设,适应国家关于新媒体业态的发展规划要求,筹划建立《消防科学与技术》APP,充分发挥杂志新媒体平台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杂志在本行业本学科内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应急管理及消防应急救援技术交流。2.3改选和充实期刊编委会。随着消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职责使命有了新的定位,相关消防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也有了新的变化,作为消防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科技期刊的报道内容也在进行相应调整。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因势利导,在巩固期刊原有部分编委的基础上改选或增补新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并吸纳增补在相关领域有相应科研影响力的青年专家学者,来充实期刊编委团队。责任编辑应加强与编委团队的经常性沟通和交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编委团队的作用,确保期刊论文质量,保持和强化期刊的核心竞争力。2.4为消防救援及科研一线服务。一是继续保持对消防救援一线队伍的经常性调查研究,实时了解其业务工作现状及相关技术需求,据此合理规划和设计报道方向主题;二是加强与期刊编委及其研究团队的沟通和交流,探索栏目共建模式,实时反馈消防救援一线的技术需求,跟踪其相关科研内容及进展,推送本刊中与其研究相关的重点论文,及时约请专家学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强化其科研成果的及时首发,确保期刊内容报道的及时性和前沿性;三是加强与相关消防企业的沟通交流,促进其与消防科研机构及消防救援一线队伍等的协调与合作,助力消防救援领域产学研的协调统一。

3结语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篇7

一、切实抓好防汛防旱防台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防旱防台工作,严格落实防汛防旱责任制,进一步健全组织指挥网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有效地保证了防汛防旱指令的贯彻和落实。

一是全面检查,落实责任。3月上旬分别对各镇(区)、县管海塘及城防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对部分防汛设施进行了试运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4月30日,召开了全县防汛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并与各镇(区)签订了防汛责任状。在主汛期,又进行复查,督促各镇(区)把防汛工作做细做好。今年全县增加防汛投入,共储备了177台套抽水设备、2万条编织袋、20m3木材及其他防汛物资,同时落实好全县及各镇(区)的抢险队伍和运输车辆。

二是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加大宣传力度。邀请市水利专家对全县编制防汛预案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防汛防台预案编制”的专题培训,修编和完善了《*县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包括各镇防台预案),并以县委、县府联合文件印发给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属各单位。完成城防工程防洪工作预案并通过专家论证。在汛期及“科普”宣传周活动中,积极宣传有关防汛防旱防台知识。

三是抓好防汛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升防汛现代化水平。组织召开了《*县防汛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择优评审会,完成招标,现正在施工。20*年开通了县、市之间的防汛网络视频会商系统,实现实时互动,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时效;利用防汛信息群发系统,每天将汛情发送给防汛工作人员。

四是开展防汛实战演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6月14日*县人民政府与省钱塘江管理局成功进行了全省首次海塘实战演练——*县防台应急预案暨钱塘江海塘抢险实战演习,对漫顶、管涌、决口等抗洪抢险中经常遇到的复杂险情分别实施了抢筑子埝、管涌抢护、决口抢护等防台抢险科目的实地演练。此次演习受到省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

五是全力做好防台抗灾工作。特别是防御今年超强台风“桑美”,及时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紧急部署落实防御措施,县防指领导一直坐镇防汛指挥部指挥,县防指人员深入抗台一线,按最坏的打算,做最好、最充分的准备,牢牢把握防台抗台的主动权。撤离和转移人员3755人,其中海塘外转移人数1397人,危房转移人数466人,船只回港人数138人,其他人数1754人,出海回港船只85艘。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台风和气象讯息,提醒群众做好自防工作。

六是建管并重,加强管理。根据海岸线长、河道多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了《海塘工程检查维护制度》、《河道巡查制度》等相关工程管理制度,并经常性抓好对各种防汛设施的检查,认真做好海塘和城防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落实好维护和养护措施,对青山至*及小海马口进行了改造,八团至姚介后坡翻建168方,勾逢560平方,对海塘绿化进行养护,清理海塘后坡护塘地的杂草。安排专项资金对城防工程中锈蚀严重的闸门,运转失灵的启闭机进行维修养护处理。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标准海塘、城防工程的安全运行。

七是应对高温抗旱有成效。20*年7、8月间,我县出现了较低的水位状况。由于近几年实施了河道疏浚、渠道硬化及南部抗旱工程,全县基本无旱情。但我局仍未雨绸缪指导各镇做好抗旱工作,对全县旱情进行摸底,要求各镇(区)水机站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做好清淤翻水等相关准备工作,并加强水利设施的监管,有效缓解了旱情。

二、切实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治江围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积极实施治江围垦,拓展土地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和滨海临港型产业发展,充分挖掘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是我县水利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一大亮点。县水利局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切实履行黄沙坞治江围垦工程的行业管理职能。一是抓好责任制落实。建立了黄沙坞治江围垦工程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抓好日常管理及安全工作。配合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多次到围垦工程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县水利局也落实专门领导和技术人员对围垦工程做好日常的管理和指导工作。《黄沙坞治江围垦工程防台预案》已修订并通过了专家的论证。落实防汛物资准备,积极实施相关工作,实现安全度汛。三是抓好围垦进度。20*年完成狮子山丁坝1.4公里,一期促淤顺坝3.87公里,高阳山丁坝0.67公里,二期顺坝1.6公里,同时还做好了对已建工程的维护和加固,完成投资75*.72万元,超额完成了基础建设年考核指标6000万元投资任务。四是抓好协调工作。主要是开展了长山围堤与黄沙坞村民的政策处理。2、协助做好投资7.5亿元的*港区围垦工程手续报批等有关前期准备工作,该工程已于12月17日开工建设。

二是继续深化河道整治工程,为改善农村水环境提供保障。20*年河道整治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围绕加快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步伐、改善农村水环境这个主题,着力抓好四个结合、突出二个重点,即:河道整治工程要与新农村建设、水环境综合整治、“十百”工程和生态县建设相结合,突出抓好河道长效管理和示范工程建设这二个重点,全面推进我县河道整治工程的开展。20*年共完成河道整治143.4公里,疏浚土方157万方,建成护岸12.89公里,完成投资2290万元。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县领导多次实地察看了河道整治工程,并提出了河道整治工作的新思路、新要求。县河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年度河道整治工作任务的通知》、《切实做好当前河道整治工作》等文件,各镇(区)深入研究、合理布局,切实响应本年度河道整治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此项工作,提升河道整治的品位。

2、抓好规范化管理。各镇(区)作为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设管理单位,严格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有关规定,采用市场化机制,对工程实施招投标,严格施工管理。经*县发展和改革局盐发改产[20*]27号文件批准,对河道测绘进行了公开招投标,中标的*天浪公司及时到位,完成土方的测绘及测量验收工作。加强对整治工程建设的现场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使河道整治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3、积极创建示范工程。20*年度示范工程项目建设采用申报制,有八个镇上报了九个初步设计方案。河道整治领导小组对本年度河道整治示范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了示范工程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集镇建设相结合,体现“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现代治水理念。经过精心组织、精心设计和精心施工,20*年全县示范工程完成河道疏浚13.4公里,护岸12.3公里,完成投资684万元。打造了*镇团结港示范工程、*示范工程、**市河示范工程、*桥示范工程、**村示范工程等一批具有*特色的河道。

4、抓好河道的长效管理工作。依照《*县河道保洁长效管理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对已整治的500公里河道实施长效管理,从制度、政策、人员、资金等方面切实保障此项工作的落实,同时各镇(区)不断探索、完善长效保洁机制,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此项工作。每季度对全县河道保洁进行检查评分,年底考核。我县河道整治,特别是示范工程、长效保洁工作得到了省、市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生态护岸技术运用在全省河道整治会议上作交流。

三是加快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为改善农民饮水提供保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讲究实效,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模式,百步镇结合霍乱防治减免材料费提高自来水入户率,沈荡镇结合本镇实际坚持上级申请一点、财政补贴一点、企业赞助一点、村里农户摸一点的“四点措施”不断拓宽筹资渠道,*桥镇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加快管道改造步伐,为接通地表水源创造条件。20*年,*镇、百步镇项目已全部完工,新延伸管网设施415公里,实际完成投资2673万元,改善人口2.71万人,并通过验收。沈荡镇农民饮用水工程完成835万元,新增改善受益人口1.67万人,于*年1月通过验收。*桥农民饮用水工程已经顺利展开,取得省财政补助75万元,目前工程进展良好。*镇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正在积极争取省立项。20*年度我局被评为市级千万农民饮用水工作先进单位。

四是大力发展小农水工程建设,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供保障。根据农村水利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公益性强的特点,20*年度采取适度集中的方法,积极探索并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1、精心指导武原镇城西圩区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规范操作,并为该工程争取上级补助40万元。2、4月份核实并下达了年度建设计划,全县共完成明渠125.78km,砼管暗渠20.47km,新建过水两用桥14座,新建低压机站62座,新建水闸1座,完成总投资951.62万元。11月至12月,水利局会同财政局、发改局对全县小农水工程进行验收,验收情况较往年有很大进步。3、做好20*年度小农水工程计划的上报。现上报完毕,上报资料齐全,有本年度工程建设总结,下年度计划建设项目名称、工程建设地点、开工竣工时间、工程内容、工程量、投资估算、筹资计划、工程运行管理等,小农水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上了新台阶。

三、切实加强水利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是切实抓好水资源工作。

1、积极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按规定开展好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费的征收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主动上门抄表,上门收费,上门年审,及时了解取水企业使用循环水、安装新设备等情况,增进与取水户的沟通,到10月底,已足额完成水资源费征收。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依法规范并通过了省水利厅及业务部门的审计。

2、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对武原镇范围内地下水取水企业的深井进行封闭,截至目前已封停17口深井,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建成了*市第一套深层地下水位遥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深层地下水位自动传输,对*县水资源统一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水资源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每年的企业取水许可证换证工作,本年度新办取水许可5家,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办理取水许可78家。了解各镇情况,再次核实战备井。配合市水利部门定期做好9个点的水质取样和监测工作。组织专家于6月21日,召开“*吉安纸容器有限公司造纸项目配套自备热电厂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查会。认真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规划完成《千亩荡平原水库》报告,姜官桥港疏浚工作完成招投标,现正在施工。同时协助做好第二水厂建设的有关准备工作。积极开展太湖引水的前期有关基础工作。有2人由于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市级优秀先进个人。

4、开展全县陆地水域调查工作。成立了由水利局、发改局主要领导参加的*县水域调查领导小组,组织全县水域调查工作培训,根据我县河道多,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特点,认真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增添了工作所需的设备。各镇水机站克服困难,对市级、镇级、村级及小浜进行了实地勘察测量并记录原始数据,外业工作7月完成,8月起水政大队开展内业输入工作,汇总各镇原始数据,绘制CAD地图,现已如期完工。

二是加大水政监察执法力度。

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将行政执法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做到依法行政,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建立健全水政监察员机制,建立巡查和水事举报制度,推进各项水利执法工作的开展;重新修订《水法律法规规章文件选编》。

2、加强水行政执法,本年度水政大队共外出巡查46天/138人次,对违反水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重点检查,在执法检查中,共查处各类涉水事件15起,其中行政处罚1件,查处一般违章事件9起,其他案件5起,对查获的杭浦高速公路九标段中铁二局五公司泥浆偷排事件,进行了处罚。对涉及我县的杭浦高速9—12标段、杭州湾大桥北接线5标段进行了大检查。查处了在县城城区范围内未经审批擅自开挖水井的行为四起。认真处理盛县长批示的政协六届四次会议赵荣华等三位委员提出的“关于要求疏通*南门闸西侧运输河道”的提案,在局案审小组的领导下,通过水政大队的督促检查,当事人将沉没在该河段的80余条水泥船只,在限期内完成清障任务恢复河道原状。该提案办理结果得到了政协委员和当地群众的肯定。在市水利系统行政执法考核中县水政监察大队被评为年度考核优秀单位。

3、加强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的管理工作。在河道巡查中发现未经审批的吊机码头、在建桥梁30起,当场发放通知要求整改和补办手续。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管,今年对涉及水域的3个土地项目发出了意见函,对*双龙物资配载有限公司、*县百步镇兴达物资经营部等11户企业进行了新办或补办涉河建设项目占用水域审批手续,为我县规范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打下基础。

4、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我县“*林龙港口有限公司”“*三期核电工程配套生活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已审查通过,现正在督促实施中,实现了我县水土保持工作零的突破,这是我市仅有的2个水保方案。组织水土流失调查问卷近300份,并完成了统计上报工作。20*年度我局被评为市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并有一人获得市先进个人称号。

三是加强水文基础工作。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成了报汛工作制度,强化学习。2、开展汛前检查和试运行,对全部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保障测报工作的开展,在水情报汛工作中,严格两次校对程序,使得基础操作工作无错误,在资料整理工作中,坚持“四随”与“一算二校”,并及时做好数据的计算机录入和电算工作。被评为*市水情报汛先进单位。3、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对于城、*两水文站进行维修,安装水尺桩;完成于城雨量站建设。4、信息化建设。完成了武原镇深层地下水水位遥测系统建设,增强对县域内水文信息的掌控能力;采用gsm为备用信道,避免了在防汛关键时刻由于灾害性天气或其他原因造成通信网络瘫痪而导致水文信息无法调用的情况;完成水文遥测分中心建设,实现了*市域内各个水文站点实时水雨情的调用功能。水文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使我县水文服务能力有了质的提高。

四是加强水利安全管理。进一步确立“大安全”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安全生产全局,以“打牢基础,抓住重点,落实责任,依法监督”为基本思路,制定了加强水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全局本年度13项重点工作之一,列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内容。重点抓好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在建工程质量安全、全县防汛防台安全、水资源安全、资料信息安全等。同时抓好消防、人员、财产管理,开展业务培训,不断规范完善安全生产系列制度,加强检查,排除隐患,20*年度全县水利建设中无一人死亡,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年内,还认真调查我县境内长山河桥梁破损情况,做好杭嘉湖南排工程长山河*段跨河桥梁改建的规划报告。

五是抓好水利工程公司工作。抓机遇,积极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河道、圩区整治项目、农村危桥改造等小型水利工程的市场竞争。抓管理,加强合同管理、财务管理、项目部管理,基本建成公司内部管理体系。抓质量,20*年度,公司竣工项目合格率100%,无质量事故,争创了如*县*农综项目一标、二标等经得起考验的标化工程,受到业主好评。

四、切实开展水利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水利事业的支持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民的守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中国水周”、12月4日“中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现代新闻传媒,进行“五有”水法宣传,即“广播里有声音、电视里有画面、网络上有文章、现场中有互动、娱乐中有教育”。建立法制宣传平台,努力形成多方位、多层面的法制宣传态势,以深入宣传水法律、法规为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提高宣传效果。点播电视连续剧《亮剑》,插播水法电视宣传短片,会同团支部开展水利征文、保护母亲河活动,结合下乡活动,加强宣传,发放水法宣传画,水法宣传光盘到各镇,收到较好的效果。20*年度一人被评为县法制教育先进个人。

加强信息宣传力度,落实人员,制定了机关信息考核奖励制度、信息报送审核制度、信息报送采用情况反馈制度,不断拓宽信息宣传渠道,向*门户网、上级信息刊物、省市水利部门、新闻媒体及时报送信息,反映我局的工作动态、经验和做法。今年我局的信息工作有长足进步,省水利网25篇,市水利网76篇,*门户网自3月开通以来共信息182篇,县里的政务动态信息有较大的进步。我局的信息工作受到市局的通报表彰。

在宣传工作中,进一步突出现代水利建设与管理的重点,确立了以新农村建设、防灾建设和水资源管理为核心的宣传主题;进一步突出现代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新理念,突出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理念。通过广泛宣传,使全县广大干部、基层群众,对新时期*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社会氛围越来越好。在抓好县内宣传的同时,积极向省、市水利信息网站和主要报纸拓展。20*年,“*县防台应急预案暨钱塘江海塘抢险演习”被《人民日报》、《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利部网站、中国水利网、*省水利网以及其他各级新闻媒体广泛关注。我县河道整治颇有特色,县电视台《小杨跑农村》栏目以“再现水乡风貌”为主题对我县河道整治进行了电视的系列拍摄与宣传,“两会”期间,制作并播放了以“建千里清水河道,展*水乡风貌”为主题的电视专题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近年来我县河道的整治成果,《*日报》、《南湖晚报》也予以报道。

五、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升水利服务工作水平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把党廉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建立长效监督机制,防微杜渐,用身边的事例教育警示大家遵纪守法、禁踏红线。局建立了分级分层监督和管理体制。使制度建设真正成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和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8月份组织开展中层干部任职回访同时组织抓好内部一年两次的审计工作等。

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水利事业建设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一是用严格的制度管理人。今年重新修订完善了《水利局规章制度》,制作机关干部工作动向指示牌。通过制度建设,确保了干部职工的行为有规范、办事有准则。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责任,强化了服务意识,增强了时代紧迫感,使党员干部和职工队伍的学习、教育、管理等建设有了长效保障机制。二是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加强理论学习,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本职岗位和实际工作中,通过工作促进学习,从而使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本单位取得好的工作业绩创造了较好的素质条件。三是用丰富健康的活动引导人。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积极配合局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制定了活动计划,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水法知识竞赛、迎国庆系列活动,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及基层水机站负责人到慈溪、苍南学习河道整治及防台先进经验,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增进友谊、加强沟通、促进相互学习。四是用出色的工作鼓舞人。近年来,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实在的各种教育活动,努力打造学习型、文明型机关,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机关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扎实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1、制定了《水利局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的实施意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局机关组织了水文知识培训、陆地水域调查培训、保密信息工作培训等。全局先后有40多人次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2、抓好继续教育。我局现有13人参加本科学习,有8人参加了省组织的水利造价师考试,有6人参加各类资格考试。积极参加兄弟单位组织的知识竞赛,如《信访条例》、新《审计法》知识竞赛,并做到全员参与。3、做好水利志的编撰工作。召开了征求意见的座谈会和水利局内部的评审会,完成水利志修改稿,我局已全部完成《县志续编》水利志稿的内容并上报县史志办。4、以水利学会为平台,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年初订计划,明确重点调研课题,平时抓落实,20*年共收到16篇论文,局组织评委小组对论文逐一提出书面修改意见,作者经过认真修改,论文水平提高明显。*市水利学会20*年度水利论文集收录了我局12篇论文,占总数的1/3,20*年我局被评为县调研工作先进单位,一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在省级刊物《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水利科技》上各2篇,《新*》上发表1篇,《*县南部地区防旱工程》获县农业丰收一等奖,《橡胶坝在武原镇市河整治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获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自20*年起,我局每年组织评比表彰优秀论文并编印《水利论文集》,以此推动调研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学用结合已成为我局机关干部的自觉行动。

积极开展“大禹杯”争创工作。经*市政府推荐,*作为*市唯一参赛单位参加省“大禹杯”的角逐。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县水利局成立了工作组和办公室,确定分管领导,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及时间要求。在时间紧(1个月),任务重(需完成8大块59项内容的阐述与资料证明)的情况下,分工负责,加班加点,如期完成资料报送工作。我县*年度水利工作经验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并获得省“大禹杯”优胜奖,受到省政府的表彰。

积极办理议案提案及县长公开电话。切实把建议、提案及县长公开电话的办理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建议和提案的办理由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同时根据内容确定分管领导和牵头科室,落实具体责任人员,明确任务和责任要求,并把办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讲究时效,将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与具体相关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及早列入工作计划,尽快安排实施,努力争取在规定时效内办理完毕。切实做好与建议提案人“面对面”,在建议、提案的办理过程中至少与提案人见面2次,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由于客观因素难以一时解决的建议和提案,及时提交党组进行研究,同时做好解释、沟通工作,进一步提高办理的质量和满意度。今年共收到议案提案10件,及时办理回复10件。及时做好12345县长公开电话办理,共收到17件,都能及时办理与回复,完成率回复率100%。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篇8

一、继续不断努力学习新经验、新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并积极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在现场的维修作业当中,除了所要求必须的技术业务、标准外,工作的“巧”可使质量和效率成倍增长。在年初k40+000—k50+000配合大机捣作业中,自已就积极与段技术科联系提前介入抄平,一改往日靠眼观起道的不科学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使该段线路大机捣一次成为了优良公里线路。在拆、铺桥护轨维修作业时,提前制作了适合拆护轨螺帽的“母螺帽”,嫁接到内燃螺丝机上,使工作效率成倍增长,在一个“天窗修”时间内完成了车间要求的生产任务,且质量、标准一次达标。不但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工费用,受到了车间、段技术科的好评。一次,在工务通讯上学习了添乘时如何判定“晃车和车晃”的论文后,自已不断摸索和总结,在添乘设备时应验率达到了90%以上,避免了多次浪费人力的情况。

二、加强曲线、道岔的设备养护使曲线、道岔设备全面达标。

曲线和道岔的养护历来使设备养护当中最难也是最薄弱的。运用绳正法每次将曲线整治好后,保持时间很短,因而,在实际工作当中也是投入劳动力最大的。今年6月,我带领职工对管内的2条曲线进行了一次彻底整治。具体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是:1、先找出曲中点,然后两侧分点。2、找水平、拨正曲线,均匀石碴达到石碴饱满、捣固均匀。3、改轨距、打磨钢轨达到轨控标准不超千分之一标准。4、定位五大桩的埋设和标志、标识的从新刷写,最后用地锚拉杆按标准进行锁定。经过精心的整治和通过3个月观察、检查,曲线稳定变化率低,有效的控制了曲线难整治问题。道岔的养护仿效了曲线整治的办法收效良好。

三、鼓励职工奋发好学,争当“星级职工”。

在日常@方案.范.文.库’整理~的工作管理中,自已时常鼓励职工奋发好学。去年,段实行“星级职工”带薪制度后,自已与班组职工一起修订和完善了班组学习制度。规定每周三下午业余时间为班组业务、政治学习日。自已在学习中既当学员、也当教员。通过半年多的有效管理,目前班组学习蔚然成风。在去年12月份的车间“星级职工”考试比武中共15个名额,我们班组占到了6个,占车间总人数的40%以上。职工学到了知识,尝到了甜头。自已去年被评选为出席路局先进个人和段先进标兵。今年10月又被评选段一次党代会代表。

四、在设备整治中积极为车间在技术上、管理上献计献策,使车间设备管理有大幅提高。

今年,是段设备集中修大整治的一年。一开始自已就主动申请要求积极参加,在集中整治设备中努力再学习、再提高。由于集中修车间90%的劳动力被抽调,加之阴雨天气的影响,车间部分班组设备出现了下滑。针对这种情况,自已主动请缨带领职工先后到·工区、··等工区进行了道岔、正线等设备的整治。前后历时15天,共整治道岔7组,正线10公里,曲线2条,均达到了段轨控组要求的质量标准,同时,也得到了其他班组的认可和好评。

在线容线貌整治中按照段制定的作业标准和要求,一次试验性验收即达标5公里,为其他班组不但做出了好的表率,也成为段、车间的线容线貌安全标准样板线。

五、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篇9

我叫*,20*年3月考取工人技师资格,在任职的一年当中,自已能认真按照平时所学的业务知识带领班组职工加强设备的养护与维修,不断地改造和提高设备质量。在路局提出“二次创业”理念精神的感召下,自已更是牢固树立“六大理念”和现场作业的“三大要素”严格卡控作业质量,以新标准严要求、以新理念严控制,在管辖的11公里正线、17组道岔、11条股道和3公里专用线的设备整治中,能不分正线、站线、专用线,一个标准对设备进行精心养护维修,一个标准建安全标准线,通过8个月的设备集中整治,轨检车质量由年初2月份的平均每公里出分13.50分,下降到9月份的0.45分,消灭了三级超限,严格控制了2级超限出分率,使设备质量达到了全优。职工在业务学习、班组建设、主人翁意识等方面也均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就一年来主要工作汇报述职如下:

一、继续不断努力学习新经验、新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并积极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在现场的维修作业当中,除了所要求必须的技术业务、标准外,工作的“巧”可使质量和效率成倍增长。在年初k40+000—k50+000配合大机捣作业中,自已就积极与段技术科联系提前介入抄平,一改往日靠眼观起道的不科学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使该段线路大机捣一次成为了优良公里线路。在拆、铺桥护轨维修作业时,提前制作了适合拆护轨螺帽的“母螺帽”,嫁接到内燃螺丝机上,使工作效率成倍增长,在一个“天窗修”时间内完成了车间要求的生产任务,且质量、标准一次达标。不但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工费用,受到了车间、段技术科的好评。一次,在工务通讯上学习了添乘时如何判定“晃车和车晃”的论文后,自已不断摸索和总结,在添乘设备时应验率达到了90%以上,避免了多次浪费人力的情况。

二、加强曲线、道岔的设备养护使曲线、道岔设备全面达标。

曲线和道岔的养护历来使设备养护当中最难也是最薄弱的。运用绳正法每次将曲线整治好后,保持时间很短,因而,在实际工作当中也是投入劳动力最大的。今年6月,我带领职工对管内的2条曲线进行了一次彻底整治。具体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是:1、先找出曲中点,然后两

侧分点。2、找水平、拨正曲线,均匀石碴达到石碴饱满、捣固均匀。3、改轨距、打磨钢轨达到轨控标准不超千分之一标准。4、定位五大桩的埋设和标志、标识的从新刷写,最后用地锚拉杆按标准进行锁定。经过精心的整治和通过3个月观察、检查,曲线稳定变化率低,有效的控制了曲线难整治问题。道岔的养护仿效了曲线整治的办法收效良好。

三、鼓励职工奋发好学,争当“星级职工”。

在日常@方案.范.文.库’整理~的工作管理中,自已时常鼓励职工奋发好学。去年,段实行“星级职工”带薪制度后,自已与班组职工一起修订和完善了班组学习制度。规定每周三下午业余时间为班组业务、政治学习日。自已在学习中既当学员、也当教员。通过半年多的有效管理,目前班组学习蔚然成风。在去年12月份的车间“星级职工”考试比武中共15个名额,我们班组占到了6个,占车间总人数的40%以上。职工学到了知识,尝到了甜头。自已去年被评选为出席路局先进个人和段先进标兵。今年10月又被评选段一次党代会代表。

四、在设备整治中积极为车间在技术上、管理上献计献策,使车间设备管理有大幅提高。

今年,是段设备集中修大整治的一年。一开始自已就主动申请要求积极参加,在集中整治设备中努力再学习、再提高。由于集中修车间90%的劳动力被抽调,加之阴雨天气的影响,车间部分班组设备出现了下滑。针对这种情况,自已主动请缨带领职工先后到·工区、··等工区进行了道岔、正线等设备的整治。前后历时15天,共整治道岔7组,正线10公里,曲线2条,均达到了段轨控组要求的质量标准,同时,也得到了其他班组的认可和好评。

在线容线貌整治中按照段制定的作业标准和要求,一次试验性验收即达标5公里,为其他班组不但做出了好的表率,也成为段、车间的线容线貌安全标准样板线。

五、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航道整治;安全和环保;技术要点

1引言

由于水流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给航道带来一些影响,而且在航道的整治过程中,对其安全性和环保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航道进行环保型整治,提升航道的通行能力,进而发挥水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2航道整治概述

航道整治是河道治理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指通过建筑物控制和调整水流确保河势稳定,从而为航道航行提供有利条件。航道整治不仅可以增加航道的规模,还能保障航道长时间的稳定运行。航道整治的目的是通过建筑物的建设协调水流与河床的关系,改善河床的局部环境,从而保障河床的相对稳定。而在河床中对建筑物进行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专业性和危险性,因此,在航道整治前,应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拟定科学适宜的整治方案和施工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方案拟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河势稳定的需求;在航道整治的全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定期进行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从而促进航道整治工程的顺利完成,进而保障河床稳定和满足航道航行的要求[1]。

3航道整治施工基本原则

3.1生态性原则。生态环境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是人们当前面临的重点课题。航道整治工程也不例外,在其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守生态性原则,因此,在航道整治过程中,首先要确认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其次是施工技术的选择要符合自然水生态环境的要求,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3.2安全性原则。因规划方案与设计方案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认真、科学地选择航道整治方案和技术,其中,安全性是整治的重要基础。3.3功能性原则满足。航道基础功能需求是航道整治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并根据河势的发展变化进行方案的优化和调整,从而保障航道长时间的稳定,满足航道功能性的要求,使航道形成有利流态,减少回淤。3.4文化性原则。对于航道整治施工,为了保障施工质量,需要注重现代化理念与新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当地文化特色的融合,这也是航道整治施工的一个基础性原则。在航道整治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文化性设计,在保障航道实际运行的前提下,为城市提供优质水源。

4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4.1压密注浆技术分析。压密注浆技术是指将混合浆液注入施工完成的地基孔中,通过混合浆液的渗透作用,完成其与地基土体的混合与固结,并经过加压土体提高土体的密度,最终形成一定强度的水泥土。完成上述工作后,需要对水泥土进行碾压,从而提升土体的密实度和地基的抗变形能力。其中,混合液由水玻璃、煤灰以及水泥等材料组成,水玻璃起到了提高浆液凝固能力的作用,煤灰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混合液的析水率、降低水泥的使用量。该技术常常被应用在砂土、杂质土、淤泥等软弱地层,以及地层沉降和基础托换的施工中。4.2微差爆破技术分析。微差爆破技术,也被称为微差控制爆破,是指利用专门的毫秒延期雷管,在航道整治爆破的毫秒级时差下,按照顺序依次引爆炸药包的一种爆破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爆破需要的全部炸药量分成多份,并将这些较小的炸药量装入特定的炸药填装结构,待到特定的时间将其引爆,引爆过程中,各个炸药点的爆炸存在一定的微差时间间隔,且具有一定的顺序。该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地震波的等级,还有效防止了原有爆破方式(爆破全部炸药量爆炸)引发的冲击波、飞石等危害。4.3水下钻孔爆破技术。水下钻孔爆破技术,是指在水面以下的岩石中放入炸药,进而引爆的一种爆破方式。该技术通过串并联网络达到爆破的效果,所谓的串并联网络是指将3~4排并联为一组,组与组之间的串联由导爆雷管连接。为了降低水下钻孔爆破的环境因素影响,需要确保爆破安全距离与炸药用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通过了解和掌握周围建筑的安全震速以及与爆炸点之间的距离,需要合理确定爆炸点最大的炸药用量。另外,对于一些建筑物密集区,施工时应注意加强地震效应的监测工作,如果监测显示,爆炸震速比建筑物的安全震速高,则需要立即进行炸药使用量的调整,以保障周围环境的安全。4.4钻孔灌注桩复合式护岸技术分析。钻孔灌注桩复合式护岸技术的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施工前,应熟悉和掌握施工区域的地层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钻孔方式。其中,冲击钻机钻孔是比较常用的一种钻孔方式,钻机应选择“十”字型的钻头。完成钻孔工作后,需要将护筒(通常选用钢制护筒)设置于钻孔周围。与此同时,还要考虑护筒的深度,即根据施工区的地质情况以及实际施工状况适量调整护筒的深度,满足深度要求时,应对护筒进行必要的固定操作,从而保障钻孔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要对钻孔的孔壁进行泥浆加护,使钻孔的孔壁更加稳定。然后进行清孔工作,主要包括2次清孔工作,一次是完成成孔后马上进行,另一次是在钢筋笼沉放完成后进行。为了保障清孔后的泥浆密度在1∶15以下,需要在清孔过程中测定泥浆的含砂量及黏度。另外,清孔完成后,还需要对泥浆的含砂量及黏度、孔底的沉淤量进行再次确定,使其满足相应的要求。在第二次清孔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钻孔内水头高度,使其保持一定的高度,并在30min内完成混凝土的关注。完成清孔工作后,进行钢筋笼的沉放,此过程中要避免碰撞孔壁。应采用导管灌注的方法进行桩身混凝土的浇注,导管灌注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混凝土的灌注速度,从而保障混凝土的灌注质量。灌注施工时,尽量将导管安装在钻孔的中心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导管应时刻保持在混凝土以下。

5结语

总而言之,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内陆临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应加强航道工程施工质量。在现阶段主要应用的航道整治施工技术包括压密注浆技术、微差爆破技术、钻孔灌注桩复合式护岸技术等,掌握施工技术的要点并合理运用,能够保障航道整治工程质量的提高,从而满足航道整治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