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7 17:10:50

渔业案例

渔业案例范文篇1

(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往的《渔业政策学》教学,沿袭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言堂”,学生听讲记笔记,上课积极性不高。由于学生进入本门课程的学习阶段之前,已经学过《渔业概论》《渔业经济学》等课程,具备了一定的渔业经济理论知识,为联系实际进行政策分析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新一代的大学生们,有着较强的个性特征,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比较排斥被动地接受说教。因此,在教师讲课的基础上,对学生划分学习小组,设计对应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习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活学活用,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案例教学的参与式、合作式、探究式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搭建起嵌入日常教学的理想平台。(二)丰富了教学资源。传统教学,老师准备教学材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参考教材和论文、著作等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认真备课,尽最大努力提供一份理想的教案和讲义。但百密终有一疏,况且现代社会信息众多,老师的知识面和阅读面都终归是有限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有许多想不到、说不到的地方。案例教学法吸引了广大同学参与,每位同学的阅读面不一致、视角不一致,就会提供大量资源。“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位同学都提供了大量信息,每位同学都获得了全班同学提供的海量信息,这对于认识和分析渔业政策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案例研究和讨论中所提供的知识,与自身的探索和接受能力相吻合,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之提高。(三)提高思辨能力。传统教学方式,老师“满堂灌”的是标准答案,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听讲和做好笔记。考试的内容与上课内容联系紧密,借此促进学生的学习。可以看出,这种知识灌输,培养的是一种记忆和复制能力。实际上,渔业政策的很多议题并没有完美的标准答案,最多是参考答案。各利益群体都有基于本位主义的认识和诉求,如何调和多样化的目标和政策途径,需要一个合理均衡。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会呈现出多样化的信息,需要学生判断分析、批评、梳理、归纳。所以案例分析,在还原事件发展历史和探寻逻辑规律的同时,更注重思辨能力尤其是批判思维的养成。(四)锻炼表达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滔滔不绝地授课,学生上课“动脑不动口”,普遍做一个守纪律、认真听话的好学生。“标准答案”式的提问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压力。而案例教学并无标准答案,学生主动讲的心理压力小了,敢发言的同学多了。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能获得好评。本专业隶属于社会科学门类,良好的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在工作中时时处处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表达能力是一座桥梁,能够及时有效传递信息。案例分析课在剖析各种问题和矛盾的时候,将惯常于书面表达的内容,体现为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准备案例。根据授课进度和课堂教学内容,由教师编写或选取相适应的案例。渔业隶属于大农业,“渔业、渔村、渔民”跟“农业、农村、农民”相类似,都具有靠天吃饭的特点,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制约,产业弱势特征明显。由于渔业产业所具有的外部性,仅靠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难以有效配置资源,政策所发挥的干预和支持作用必不可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渔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渔业公共品属性越来越突出。目前来看,渔业发展的矛盾,比较集中体现在过度捕捞、养殖污染、水产品安全、涉外渔业、远洋渔业等方面,这些不仅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也是理论探讨的重点。因此,在准备案例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每一章节设计一个对应的案例,既呼应了当前的渔业政策热点和难点,又能学以致用,进而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二)学生研讨。首先是课下研读教材,为课堂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下,也主张课下预习,但缺乏检验手段,学生是否预习过教材内容难以识别出来。而案例教学过程中,只有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才能对案例分析驾轻就熟,否则就会不知所云。因此,学生为了案例分析的必要,自觉学习教材内容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其次,在案例教学准备中,学生自愿组成三人学习小组,认真研读和讨论案例内容,形成小组内部的分工合作。每次案例由一位同学轮流作为小组长,一位同学作为主发言人,一位同学专门整理各种资料。在小组讨论和学习的过程中,每次都要作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和讨论的内容,主发言人需要准备好发言提纲和材料,小组长要做好统筹和协调保障工作。(三)理论讲解。在西方专业硕士教育中盛行的案例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知识架构和自学能力,因此并不强调课堂知识讲授,但理论学习是本科教学的主体,也是开展案例探讨的大前提。在这一环节,老师简明扼要地讲解教材内容,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仿,但相关内容和时间都已精炼。在课堂讲授内容的选取方面,既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又要区分重点和一般,不能面面俱到,还要处理好课堂讲解和课下学习的关系。课堂上的讲解,要给出整体的框架,对重点和难点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对一般内容可以泛泛地提及,因为学生课下的自学已经比较充分。当然,不论是重点内容还是普通知识点,课堂上主要解决其中的难点和困惑,把握课堂讲授的问题导向。这不仅为案例讨论挤出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这种学习能力是可以检验的,因为案例讨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论学习的熟练程度。(四)课堂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学习的中心环节,既有程序上的规定要求,也有内容质量的控制。由于已经事先将案例发放给学生,同学们对案例已经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因此老师只需简述一下案例的主要内容,然后就可以针对拟定的问题开展讨论。每个案例一般准备三个问题,每个小组主要准备一个问题的发言,在主发言人讲解结束之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辨析和补充。对于主发言人所讲内容提出质疑的,首先由主发言人进行回应,同一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完善。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老师既要掌握好时间和节点,又要适当引导,使问题分析有一定的高度,发挥众人“头脑风暴”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政策分析水平和思辨能力。(五)案例评议。评议环节涉及对案例讨论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大而化之”,例如,“讲得很好”,而是要具体分析并且鞭辟入里,说“好”的依据在哪儿,说“不好”的又体现在那些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要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既要有理论的高度,也要对案例本身有着深入的理解。因此,案例讨论的水平可能参差不齐,难以及时分辨出来,但案例评论的水平很快可以一见高低。可见,评议案例是一件非常专业的工作。以往会选择没有积极参与案例讨论的同学,对案例讨论进行补充和评议。这固然能够督促学生认真听讲,但往往不够专业,只是作为对学生的约束。因此,在每次案例课之前,都要轮流确定专门的评论员,这不仅是对案例讨论的同学负责,能获得较高水平的反馈,也能锻炼和养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老师最后进行点评,可以适当补充案例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评价案例讨论的成败得失,指出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三、完善建议

(一)完善案例库。案例教学如同戏剧一样,成功的戏剧需要高质量的“剧本”,而且剧本是基础性的一环。渔业政策案例要有理论背景和实践材料,鲜活生动、难度适中,能够引发共鸣,因此对案例本身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往往是根据二手资料编写的,这些资料来源广泛,包括著作、论文以及网络资料。作为案例教学的起步,案例能够做到全面覆盖教学内容,使用较为粗放的案例未尝不可。但随着案例教学的深入,老师和同学都对案例编写有更多期待,不仅要有充足的数量,还要论证严谨,适合教学口味。目前亟需完善的是,借助已有的实习实践基地,在科研和教学合作基础上,增加一手资料编写的案例,这样案例的编写更加精致,可以围绕案例需要搜集资料,而不是围绕现有的二手资料进行加工编辑。还要完善教学团队,吸收政府和行业专家参与,形成案例编写的集体力量和优势,使案例创作既有厚重的理论底蕴,又能体现接地气的鲜活生动。(二)开展实地调研。由于经验积累的限制,之前案例多由二手资料整理设计,这些案例比较抽象,限制了案例教学效果提高的空间。一手的资料不仅最鲜活,紧跟实践前沿,而且更全面和准确。实地调研也是对案例透彻理解和学习的过程。老师把案例掌握熟练,便于更好地把握其中的逻辑和规律,进行案例讨论时才能驾轻就熟。在实地调研中,老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不同的分工合作,老师主要进行调研设计、人员联络和深度访谈,学生则从事问卷调查、数据处理等工作。由于学生参与了实地调查,所以在案例编写和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案例有更多的亲近感,不仅能够深化对案例的认识,而且能增强案例学习积极性。(三)组织案例教学培训。案例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甚至是高深的专门学问。面对早已司空见惯的传统“满堂灌”教学,很多教师对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较为陌生。实际上,以教师为中心的东方式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西方式教学,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生态和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在西方的法学院、商学院等社会科学类已经实施多年,积累了成熟的教学经验,对于案例教学的优劣势有了深入把握。国内目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正在深入推进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不仅对于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在本科教学中实施案例教育,要充分认识到面临的约束条件,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这方面的探索还不多见。案例教学培训非常及时和必要,一方面可以积极借鉴学习西方国家在案例教学领域积累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促进国内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共同提高适合国情和文化特点的案例教学水平。(四)引入专家点评。案例分析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组合,对相关问题的理解需要非常透彻,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感悟。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往往呈现出来的公开资料并不充分,理论上也可能没有比较一致的认识。这时候,可以借助行业专家的力量,他们活跃在生产、管理和科研一线,掌握非常鲜活和生动的资料,对于问题的把握比较熟悉,对于政策的实施效果和走向有着明晰的判断。将专家引入课程教学,一方面可以补充比较充分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把专家的政策分析和判断过程完整呈现出来,这对于准确辨析渔业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五)鼓励学生参与。渔业政策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一方面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学有所获。另一方面,每位同学的热情参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也提供了更多公共知识,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案例分析的参与方面,已经设立了必选动作,例如主发言人,但是自由发言环节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也需要跟上。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辩论和表达能力普遍比较好,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基本素质已经齐全,只是要将这种潜力适当激发出来。合理设置打分环节,每次案例讨论课轮流确定评分学生,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分,再结合老师打分给出综合分。这样既能较好反映学生案例讨论的水平,又可以形成一定的激励和约束。

参考文献:

[1]储亚萍.当前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出路[J].大学教育,2014(2):115-116.

[2]王飞,丁天明,宋伟华.基于案例教学的《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149-151.

[3]沈丽琴,唐妍,李东君.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09):98-99.

[4]李庆钧.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研究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7(17):59-61.

[5]张燕,隋传国,张瑞瑾,等.案例教学在海洋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7(10):48-49.

[6]王飞,丁天明,宋伟华.基于案例教学的《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

渔业案例范文篇2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教学改革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是国内外各高等院校海洋渔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教育核心课程,讲授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有关基本知识和调查方法,以及有关捕捞对象的洄游分布、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等科学知识内容,主要包括海洋渔业资源生物学基础,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以及鱼类集群、洄游分布规律,鱼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我国及世界渔场和资源的基本概况及该学科的研究进展动态等。由于课程涉及内容繁多,知识跨度较大,从基础的渔业生物学到海洋学均有覆盖,因而教学难度系数较大,如何将课程上好、讲好,利于学生吸收专业知识和获得专业认同感成为课程教学亟须面临的问题。作为首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之一,如何建设系统完善、生动科学的教学体系,培养优秀的海洋渔业专业的研究型、应用型的渔业科研、管理人才是海洋渔业系教学的工作重点和难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人民对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迅速崛起,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也在发生重大改变,例如,渔场学部分从寻找渔场进行开发捕捞,转为开发与保护并重,着重于渔业资源栖息地与海洋系统动力学的机理研究。同时,随着学分制的推进,本科学生的选课学业任务更加繁重,单门课程学时近十年以来持续减少,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能完成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经典知识系统传授,又能结合现在科研的最新成果与发现进行科学教学,成为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迫切问题。与此同时,为了全面贯彻关于思政课教育的重要会议精神(2019年3月18日),将思政教育引进专业教学,培养大学生蓝色国土的爱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亦是当前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命题与挑战。因此,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教学方法亟须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案例式教学法在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理论与实验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案例式教学的定义及内涵

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提出一个典型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与讨论,最后教师总结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所倡导,当时定义为一种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法[1]。案例教学方法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就是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与发现实施案例教学过程图来进行学习,并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和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案例教学法有三个特点:(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2)引导学生从注重知识转为注重能力;(3)重视双向交流。案例式教学有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案例的运用,它是案例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主要区别[2],即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一系列案例进行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和直接经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案例式教学本质与课堂教学中的举例说明有所区别,案例在案例式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借助于案例来展开,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举例一般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次要地位,用于辅助阐释知识结论,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因而,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对学生进行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辨析能力等综合素质提高。

二、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教学中案例式教学的应用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可以重现一些现实场景,促使学生将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应用启发与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渔场学知识的逻辑推理分析与学习。1.案例式教学的准备。案例式教学的准备工作包括案例的遴选及案例教学所需材料、仪器、场地等的准备,其中重点是案例的选择。准备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案例时,需根据课程特点,首先分为渔业资源学和渔场学两部分,然后根据课程板块,再甄选案例。例如,渔业资源学按照板块分为种群分析、鱼类早期生活史、年龄与生长、繁殖生物学和食性五个主要板块,每个板块都可以结合南海的特色选择优质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以种群分析为例,可以选取南海的重要经济渔业种类金线鱼来进行分析,首先,需要从北部湾、广东沿海到南沙巽他陆架区同一个月份广泛取样各30—50尾,进行鱼体拍照,然后利用框架分析法进行形态学指标测量,从而做好案例准备。2.案例式教学的实施。在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教师将选择的案例按照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遵循从简到难、从理论到实践、从单一到综合的顺序进行。以下为渔场学板块中的两个示例。示例1:在南海,台风高发,台风会对沿海城市带来极端气候灾害,海面也会滔天巨浪,船舶纷纷进港避风,那么台风前后对渔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呢?由于校区处于沿海城市,学生具有台风经验,纷纷展开研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组内探讨,然后整合意见,组代表进行问题推理阐述,促进辨析讨论,最后形成初步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引导逻辑推理走向的作用,但是没有直接进行知识型授课,最后的推论也会接近于实际的科学研究结论:台风导致鱼类躲避极端气候而群聚,渔船出海后捕捞时利于捕获集群鱼类,因而会出现台风后渔获量比台风前显著提高二三成或者更多渔业产量的情况;台风搅动陆棚区到深海区的海水运动,使得深海底层营养盐缓慢上升,水体透光层叶绿素明显增加,浮游动植物丰度增加,渔产力也会在后期上升。因而学生能理解台风在南海海洋渔业中具有正向作用,并认识到,如果没有台风,可能海洋会出现温度层化现象,反而阻隔渔产力,导致产量下降。示例2:在南海北部,暖冬对海洋鱼类的繁殖和资源补充有什么样的影响?学生亲历近两年温暖的冬天,因而现实场景重现,激发思考。一般来说,南海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寒冬一般意味着翌年渔业会增产丰收,暖冬则会导致渔业欠产。由于暖冬导致鱼类新陈代谢增加,生长速度较快而导致性早熟,鱼类亲体储能不足,产出的鱼卵直径变小,仔鱼出膜成活率下降而导致资源补充降低,渔产力下降。这类相关科研成果在Nature等期刊上亦有发表。学生在案例式教学中运用鱼类早期资源和繁殖生物学板块的知识进行思考,既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又结合现在最新的科研成果获得了使用知识思辨问题的能力。3.案例式教学的总结。在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教学中实施案例式教学结束后,进行全面的总结,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先进行案例教学总结,对案例教学程序全面评价,发扬长处,找准不足,进行改进;二是学生进行案例学结,撰写案例学习报告,总结案例学习中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形成情况,及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交报告,以供专业教师结束时辅导答疑。

三、案例式教学法教改效果

经过近几年的教改探索与实践,案例式教学法在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积极主动,可以将枯燥的渔业生物学和渔场学知识和实际案例分析结合起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逻辑思维辨析能力也有较大提高,并在实验教学中表现出良好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也反映,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对专业认同感大幅增强,感觉对专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兴趣,也有不少同学决定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以期在渔业资源研究和管理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上过这门课考取硕士、博士的同学,也对本课程进行了反馈,认为课程分析和实验实践能力很好,如果能在未来课程中加入一些新的知识导入,例如R语言编程等跨学科知识体系,则可能会对未来进入研究生阶段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第3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渔业案例范文篇3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平安渔业建设的主线,以深入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为载体,面向渔村、渔船和渔民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内容新颖、宣传效果实在、渔民群众易于参与的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渔民安全意识和素质,加强基层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为全区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

二、活动时间和主题

活动时间:年6月。

活动主题: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三、对象与范围

(一)利用渔船从事渔业生产经营的公司、企业和渔船船东;

(二)从事渔业生产活动的渔业船舶;

(三)渔港、航标等渔业安全基础设施。

四、活动内容

(一)做好“渔业安全生产月”活动思想发动工作。5月31日组织收看区领导对我区“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的电视讲话,并注重收看区电视台于6月1日至30日播放的与活动主题“安全责任,重在落实”有关节目及公益广告,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和基础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

(二)开展渔业安全案例警示教育活动。

一是根据工作实际,利用休渔期,在重点渔业街道办事处、渔业社区、渔港码头,举办事故案例展览、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事故反思会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渔业企业、船主和船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二是根据省海事局、省海洋与渔业厅《商船渔船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方案》组织渔民认真开展“关爱渔民生命、关注船舶安全”为主题的商船渔船安全警示教育活动。

(三)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根据渔业安全应急预案,模拟渔船失控、失火、沉没、人员落水、商船与渔船碰撞等一系列险情,开展渔船自救、互救、渔政船和专业救助船救援的演练。根据市局要求制定演练计划和方案,按时完成演练任务。

(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在全区各相关街道悬挂渔业安全生产条幅,张贴标语、口号、宣传画等;各社区、渔港码头和渔船修(造)厂等主要场所的门前、院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咨询活动,发放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手册,普及渔业安全生产知识,解答渔民群众疑问。

(五)组织开展以“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和“平安”书法比赛活动。广泛发动,集思广益,积极推介渔业安全管理创新经验,不断丰富渔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加快渔业安全文化建设步伐;扎实开展“知识守护生命”主题教育活动。利用船员培训的有利时机,加强依法生产、安全生产教育,增强依法生产、安全生产意识和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引导渔业生产经营单位积极主动地查找、整改、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保障生产安全。

(六)加强渔船、渔港安全检查。按照《省渔船安全生产检查办法》规定的检查内容,结合第二次集中行动的开展,积极组织渔船常规检查、防碰撞专项检查和安全生产督查;加强渔港内安全隐患监督检查和整改力度,重点对渔港内乱填、乱围、占用岸线和水域等破坏渔港功能的行为以及乱停乱泊、渔港消防设施配备不齐等情况进行整治。

(七)开展渔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针对我区渔民在渔业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并认真施行培训计划,强化船员职业安全技能培训和持证上岗及安全生产技术实操培训,落实船员人身保险及渔船船东互保。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科学组织。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局分管副局长及相关街道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及各相关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为成员的“渔业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此次“渔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各相关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也应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自辖区内的“安全生产月”活动。

渔业案例范文篇4

关键词:渔业;养殖技术;培训

渔业养殖技术是我国渔业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内容,提高渔业养殖技术培训的质量不仅能够提升我国渔民群体的养殖技术水平,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我国渔民群众的整体养殖技术专业程度,近年来,渔业经济发展已经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伴随着我国渔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国提高渔业养殖技术培训的质量。

1当前我国渔业养殖技术培训中呈现的新特征

1.1渔业技术培训的形式日趋多样性。对比于传统的渔业养殖技术培训办法的单一性,目前我国渔业养殖技术的培训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渔业养殖技术培训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性及广泛性使得大部分的渔民群体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等平台进行对渔业养殖技术的参考与学习。另外,在很多沿海城市中不断涌现出以提高渔业养殖技术为目标的报刊读物,正在有意识的引领广大渔民群体对渔业养殖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在我国一些以渔业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沿海地区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以渔业养殖技术及渔业服务为中心的技术服务配套部门。1.2渔业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在我国渔业养殖技术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在渔业发展的领域已经彰显出了丰富多样的形态,从原来单一的鱼类养殖过渡发展为具有高产质量的多样性渔业养殖体系,如:螃蟹、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扇贝、牡蛎、海参等。由此可见,如果还按照以往常规的渔业养殖技术来展开养殖技术培训工作,已经难以满足我国渔业养殖当前的发展需求了,这对我国渔业养殖技术具有针对性的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一来,能够保证多样的渔业养殖技术需求都能够得到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

2目前我国渔业养殖技术培训质量提升的相关措施

2.1将渔业养殖技术培训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正如上文所说,伴随着我国渔业产业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渔业养殖需求不断增多的多样性,采用传统的渔业养殖技术培训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渔业养殖形势下渔业产业发展的模式与实际需要。因此,想要提高渔业养殖技术的培训质量就要在渔业养殖技术培训中融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利用网络的普及性向渔民推广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自身的渔业养殖技术,通过网络的途径进行渔业养殖技术的学习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开展,在保证优质的渔业养殖技术得以推广的同时,能够针对不同需求的渔民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渔业养殖技术培训[1]。2.2根据渔业产业发展的趋势及时有效的调整渔业养殖培训方向。在开展渔业养殖技术培训之前,相关的培训人员要结合我国目前渔业产业发展的形势对渔业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保证我国渔民群体能够及时的掌握形势下所必备的渔业养殖技术,有效的避免由于自身渔业养殖技术的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另外,渔业养殖技术的培训人员要向渔民群体普及对渔业养殖产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办法及措施,确保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将渔业产业的风险降至最低,提高我国渔业产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能力[2]。例如,由于天气炎热的原因会导致海参大量死亡的现象,给广大的渔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这样现象,经过养殖培训能够有效的避免或降低损失。首先,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渔民要及时的向水体中加入增氧机等设备类提高水中氧气的浓度,其次,要加大换水的力度,保证水体的健康让海参处于相对健康的生长环境中,最后,需要对池底做好清淤消毒工作,避免细菌及有害物的滋生。2.3加强渔业养殖技术培训的技巧。从目前我国渔业养殖从业人员的现状分析来看,绝大部分的渔业养殖人员都不具备高水平的文化素质,这就要求渔业产业的技术培训人员在对渔民群众进行技术培训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地渔民的文化素质情况及学习与接受能力,进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首先,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向渔民传授直观具体的渔业养殖技术知识,让渔民群众能够对渔业养殖技术产生兴趣,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培训过程中。其次,培训人员在培训相关的渔业养殖技术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确保渔民能够对复杂的理论知识根据实际案例而对号入座,确保一旦出现了突发的情况,渔民能够及时的采取正确的应急方案[3]。2.4完善相关的保障体系。随着我国渔业产业在经济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性逐渐呈现,我国要加强对渔业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让广大渔民群体在渔业养殖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政策的保护与法规的制约。通过政府的干预来强化渔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充分体现出国家渔业产业技术的推广作用,对渔业养殖技术加大科研的投入与研究,鼓励渔民对渔业养殖技术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毕竟渔民是对渔业养殖最有经验的人群,进而提升我国渔业养殖技术整体水平的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渔业养殖技术培训的开展对我国渔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渔业养殖技术的培训人员来说,要结合我国目前渔业产业多呈现出的新特征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渔业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同时,在培训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我国渔民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有时效性的培训模式,确保渔民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培训过程中,使得我国渔业产业的技术水平能够有效的提升,在增加我国渔业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我国渔业产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周良顺.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有机水产养殖技术研究[J].乡村科技,2016(3).

[2]吕永辉.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保障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水产,2014(7).

渔业案例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通过集中开展一系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普及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营造安全氛围,为有效遏制安全事故,促进全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文化力量和舆论支持。

二、动主题、时间

活动主题: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活动时间: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

三、组织机构

成立渔业“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全县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有关工作。

四、活动内容及形式

(一)开展渔业安全警示教育活动。警示教育以具体案例教育为主,通过事故通报、原因分析和突出强调法律责任,提高渔船船东、船长和船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宣传、分发“防灾减灾”宣传材料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面要覆盖沿海乡镇、村、户、船。警示教育要做到集中教育与入户教育相结合,以集中教育为主,充分发挥乡镇、村居干部和船管站、签证站、执法中队人员的作用,入户、登船进行警示教育,确保宣传“材料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

(二)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根据县安委会的统一部署,参加由县安委会于6月16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今年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的主题是“坚守红线、从严执法”。活动内容:现场发放有关渔业安全生产的宣传品,认真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渔业安全生产氛围。

(三)开展安全知识进机关活动。组织局干部职工观看有关“安全生产月”主题的宣传片、安全预案方案解读;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重点突出防火、防盗、防泄密、防恐等安全内容的教育,全面提高本系统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安全责任,规范干部职工的安全行为。

(四)开展海洋与渔业各类应急预案演练。结合防台防汛工作,按照相关预案,积极组织开展海洋与渔业防台风应急演练、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渔港、海上渔排防火演练等活动。

(五)开展船东船长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培训活动。邀请省、市专家到授课,重点培训未取得职务船员证书的渔船船员,提高船员持证上岗率;同时,配合市局做好渔船船长情况排查工作,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和伏季休渔期,对休渔渔船船东、船长及海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加大水上安全生产基本技能培训力度,强化临水作业必须穿着救生衣意识,积极开展以安全避让、防风、避浪、防雾和海上自救互救等为主要内容的渔业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渔民特别是船东、船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技能。

(六)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执法活动。利用“安全生产月”和伏休期间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督查和执法大检查,继续深化“打非治违”行动。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渔船、渔港、沃口、码头及临岸海区开展港口沿岸渔船安全生产督查,重点检查渔船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渔船适航适渔、船员配备与适任、救生消防通讯等安全设施配备使用和贯彻落实执行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情况,排查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强化海上执法,对存在隐患的渔船或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严肃查处。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县政府的部署,成立“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部署和指导开展好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的渔业“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使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家喻户晓,使渔业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

(二)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认真总结以往活动经验,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积极有效地组织好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渔业“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

(三)周密安排,务求实效。开展好丰富多彩的咨询日活动,注意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扩大舆论影响,营造渔区浓厚的渔业安全生产氛围。

(四)有机结合,治理隐患。把渔业“安全生产月”活动与渔业安全体系建设、渔业防灾减灾、渔港防火、船员培训及伏季休渔、燃油补贴、渔工保险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安全月”为载体,推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认真做好渔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总结工作,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内容,并将“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与总结分别于5月30日、6月24日报送县安委办。

第二篇: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决议》,深刻学习领会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围绕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落实,全面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营造深厚的舆论氛围,为全省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宣传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

1.大力宣传政策措施和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宣传贯彻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贯彻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和工作会议及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2.加强中心工作任务宣传。结合省、市、县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深入总结宣传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渔业船舶主体责任落实、依法加强监管执法、渔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的宣传,及时适度曝光生产安全事故和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二)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印发传单、制作宣传手册、宣传专栏和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大新修订《安全生产法》、《省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省渔业船舶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省渔业船舶救助专项补助暂行办法》为主要内容的规章制度的宣传贯彻力度,普及渔业安全生产法律、安全知识,推动渔区群众学法、知法、守法,提高渔业从业人员法制意识。

2.加强控制指标实施情况宣传。做好渔业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情况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工作,及时通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评情况,进一步推动渔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三)大力宣传安全生产重大专题活动

1.加强“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围绕“安全生产月”主题,在渔区、渔村、渔排等地深入开展宣传咨询日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中心社区举办主题宣传图片展览,向广大渔民提供渔业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咨询等活动;配合县安监局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

2.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根据上级有关开展“防灾减灾日”工作部署,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海洋与渔业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海洋与渔业灾害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在“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期间,县局将在沿海选择一个重点渔港或渔村开展县、乡(镇)、村三级主题宣传活动。

3.继续开展“打非治违”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媒体、手机短信、户外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各种载体,宣传打击非法违法渔业生产经营行为,揭示非法违法行为的性质、危害,营造深厚浓厚氛围,推动“打非治违”工作常态化。

4.开展防火、防风、防碰撞宣传。加强对渔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开展防火、防风、防碰撞等安全知识技能培训,掌握自防自救的基本技能,确保渔业从业人员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救生衣。

(四)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常识规范规程

1.制作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手册。以法制宣传、基本常识、安全技能、渔保政策等内容为重点,制作渔业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手册,在日常渔船安全检查时发放,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防灾避险能力。

2.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继续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海渔〔2013〕85号),加强船东船长、职务船员、专业训练合格证等培训,提高船员持证率;提升船员安全生产意识。

3.开展渔业互保政策宣传。渔保办结合本地实际和渔业互保的特点,广泛宣传渔业互保的政策规定和互保条款释义,尤其是要结合入会参保渔船船东在发生事故后得到及时理赔、有效化解渔业风险的典型案例宣传渔业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渔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保险意识,提高渔民入会参保的积极性。

4.加大渔船交易政策宣传。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渔船管理工作的通知》、省厅《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渔船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保障渔业生产安全,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加大对渔船交易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渔民充分认识规范渔业船舶交易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渔民依法进行渔船交易并及时办理相关证书证件,提升渔民的认知程度,确保买卖渔船进场交易,有效规避交易风险,维护渔民的合法权益。

(五)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1.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周活动。6月份,组织有关渔业企业、船东船长及渔业从业人员观看由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制作推出的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人命关天》,开展为期一周的安全系列宣教片宣传推广工作,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和法制意识。

2.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各沿海乡镇海管站结合备汛防台风工作,按照相关预案,积极组织开展海洋与渔业防台风应急演练、渔业船舶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等活动,提升渔船自救互救和防御台风能力。

三、组织领导

成立县海洋与渔业局2014年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教工作组织领导。要建立健全宣传工作机制,将宣教工作纳入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到业务工作与宣传教育同步策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分管负责人要直接负责,逐级落实责任。县局将结合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评进行检查和督导,通报工作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健全宣教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县局每年将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谋划,及时部署,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方案,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渔业案例范文篇6

[论文摘要]渔业反补贴是持续性事项,是对渔业补贴的对抗措施,旨在抵消补贴对渔业贸易正常流动造成的扭曲效果。国际社会尚未对渔业补贴新规则达成一致,对渔业反补贴仍然沿用传统的SCM协议既定的规则。我国渔产品出口遭遇反补贴调查将成必然,为此,我们要作好理论调研、加强预警并积极应诉。

一、国际渔业反补贴:定义与性质

补贴是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性措施,由于补贴对一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人为地降低,增强了该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并对国际贸易造成不正当的扭曲效应。为此,WTO达成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协议),第一次在一百五十多个WTO成员之间统一了补贴的定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原来由各个成员政府根据本国法律实施的反补贴程序也得到了高度的统一。根据该SCM协议,反补贴是指凡进口商品在生产、制造、加工、买卖、输出等过程中接受来自其本国政府或公共机构的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捐献(协议中使用的是“financialcontribution”一词),并对进口国已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或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阻碍的,进口国政府可对该进口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采取价格承诺、征收反补贴税等反补贴措施。

从性质上判断,渔业反补贴税是在海关环节征收的税种,可以起到削减进口能力的阻遏作用。其主要目的是抵销国外政府对其渔业出口企业的补贴,避免国外渔产品制造商或出口商享有不公平竞争利益,对本国渔产业产生不利影响。渔业反补贴是一个程序性事项。目前WTO各个成员谈判的是渔业补贴的实体部分,也即:哪些补贴应被禁止?哪些补贴应被允许?哪些补贴应视其损害后果而予以削减?至于渔业反补贴的程序规则,WTO各个成员认为渔业反补贴在程序事项上完全可以沿用既有的规则(SCM协议)的规定。

二、国际渔业反补贴:现状与问题

渔业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行业之一,也是人类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造船和捕捞技术的进步也使这一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然而,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还与贸易、发展、社会甚至文化等各个方面紧密相关。

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根据自己的职责和需要,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渔业补贴与渔业的过度开发存在着密切联系。1999年,一些成员国便向WTO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CTE)递交了有关渔业补贴问题的提案,之后有关该议题的争论就未曾休止。2001年,《多哈宣言》更是明确地将渔业补贴列入了规则谈判议程,成立了专门小组负责渔业补贴新纪律的谈判。一系列渔业补贴的新纪律正在不断孕育之中。

渔业反补贴是个全球性课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渔业补贴是政府行为,渔业反补贴的调查对象是政府的政策措施。

第二,渔业反补贴的涉及面极为广泛、持续时间长。

第三,渔业反补贴措施适用的连锁效应特别大。在WTO成员政府渔业反补贴调查中被认定的补贴措施,可以直接被其他成员在渔业反补贴调查中援引。在当前WTO的其他成员对渔业反补贴是否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原则模糊不清时,美国的判例可能会成产生很强的连锁效应。美国修改反补贴税法后将之适用于中国等非市场经济国家。欧盟等其他WTO成员业已效仿美国,重新修订反补贴法,使之适用于中国出口的渔产品。

三、中国遭遇渔产品反补贴:出路与对策

(一)渔业反补贴调查理论研究

我国入世后,在渔产品对外贸易壁垒日益森严,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的增长。在非渔产品反补贴对中国开始适用国内调查程序以后,加拿大、美国甚至欧盟更加强化可对华反补贴措施。可以预见的是,我国贸易伙伴必将在渔产品贸易中对华实施反补贴措施。

我们要积极应对渔业反补贴调查及其对华渔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必须加强对渔业反补贴调查的研究,不断深化认识,做到从容应对。目前我们对WTO成员的渔业反补贴调查的关注很不够,基础性的数据不完整,研究缺乏全面性、前瞻性,往往是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在前,主动的应对性研究在后,不能适应我国渔业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和对华渔业反补贴案可能增多的现实。我国需要密切关注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运用渔业反补贴调查的动向,对它们的进口制度、体系的信息进行系统收集、分析,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加强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和积累,从案件发生的萌芽、正式发生、最后结束、事后引起的连锁影响等多方面跟踪分析,积累典型案例,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二)渔业反补贴调查预警机制

渔业反补贴目前套用的是传统反补贴程序制度。将来谈判达成的新渔业反补贴机制也不会对之作太大的修补。企业是渔产品出口的主体,数量众多,很多渔业企业在国外设立了分支机构,信息来源广、反馈及时。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机构,拥有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资源,可以通过我国驻外机构以及使领馆的商贸机构、海关等组织收集各国反补贴调查的信息。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身为民间服务机构的优势,加强与国外同行的联系,掌握国外同类商品的销售与价格信息。虽然我国行业协会目前面临美国对之提起的反垄断之诉。但是作为行业组织,其在渔业反补贴中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若能协调好各方的优势,建立起“三位一体”的预警机制,将使我国渔业出口产品遭遇不必要的反补贴调查的困扰。

(三)积极应对国际渔业反补贴调查

补贴的存在与否,需要证据的支持。由于补贴是政府行为,因此,起诉方要成功举证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渔业反补贴调查是一项艰苦细致的程序性事务,必须取得相关数据才可以据之判断是否存在渔业补贴。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积极配合起诉方调查机构的渔业反补贴调查,而不是一味地回避或放弃自己在程序上所享有的权利。渔业反补贴的技术性要求高,证据必须确凿,程序也很复杂。渔业补贴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在调查过程中要触及它国国内法和涉及大量的政府间的交涉,被调查对象国政府提供给该国生产商的补贴的详细资料很难获得,同时还要考虑到自身国家整体利益的平衡。所以,国外对华实施渔业反补贴调查并非意味着中国的渔业补贴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我国主管部门应当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一支集WTO规则人才、经贸人才和会计人才为一体的精干的应诉队伍,采取主动配合的姿态。我国完全可以通过积极配合的方式,实现无补贴事实的裁决结果。

参考文献

[1]FrancisT.ChristyJr.,theDeathRattleofOpenAccessandtheAdventofPropertyRightsRegimesinFisheries.MarineResourceEconomics,Vol.11,Page287

渔业案例范文篇7

一、精心组织,切实抓好渔业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一是以认真落实总书记、总理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为重点,以《辽宁省海洋渔业安全管理条例》的深入宣传、贯彻为主线,扎实搞好以“安全发展,国泰民安,以人为本,平安渔业”为主题的“渔业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营造我县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良好的社会氛围,打造平安渔业。

二是充分利用伏休船进港、人上岸的有利时机,集中开展安全教育。以村为单位,通过组织召开渔民大会、座谈会、集中上课等形式,以广大渔民特别是渔船船主、船长为对象,以《安全生产法》和《辽宁省海洋渔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近年来我乡海损事故案例的剖析为主要内容,进行安全教育,进一步使他们明确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增强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并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训,警钟长鸣,自觉做好安全生产。

三是举办涉外渔船船主、船长培训班。重点宣讲双方法律文件和有关管理规定,进一步提高这些渔船船主、船长法制意识,严格遵守中韩、中朝、中日渔业协定的有关法律条款规定,避免和减少涉外事件的发生,坚决制止违法越界捕鱼行为。

四是加强渔船职务船员、普通船员技术、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持证上岗率。

二、加强防范,切实抓好渔业防台工作

一是认真总结去年抵御9号台风“麦莎”的经验教训,修订、完善《渔业防台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分工,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大马力渔船转港避风的防台港口或锚地、转港路线和时机,小马力渔船拉到岸上的具体安全地带,落实责任制。

二是及时掌握台风信息,密切关注其动态。台汛期间,要安排专人通过收集台风信息,准确掌握每次可能影响我乡的台风动态。台风过后,及时统计上报工作及损失情况。

三是加强防台工作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度汛。6月20日前,各村要对本辖区渔业防台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堵塞漏洞。乡里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各村重点渔区、渔港及渔船防台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门检查。

四是台风来临时,各级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要求必须到位。各村要提前安排好渔船的避风港或锚地和海上养殖台筏、网箱及其他设施的防台具体措施,明确责任部门,落实责任人,组织、协调好渔船转港避风和养殖台筏、网箱防台具体措施落实等工作。

三、强化监管,切实抓好渔港、渔船防火工作

各渔港及渔船集中停泊的自然港湾要建立防火责任制,明确责任人,落实具体措施。各村、企要组织对防火工作进行安全专项大检查,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渔港、渔船防火安全。渔港所有人、经营人或使用单位,要落实渔港和港内停泊渔船防火责任制和防范措施。

四、加强安全大检查,保证休渔期间安全工作的落实

渔业案例范文篇8

补贴是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性措施,由于补贴对一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人为地降低,增强了该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并对国际贸易造成不正当的扭曲效应。为此,WTO达成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协议),第一次在一百五十多个WTO成员之间统一了补贴的定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原来由各个成员政府根据本国法律实施的反补贴程序也得到了高度的统一。根据该SCM协议,反补贴是指凡进口商品在生产、制造、加工、买卖、输出等过程中接受来自其本国政府或公共机构的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捐献(协议中使用的是“financialcontribution”一词),并对进口国已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或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阻碍的,进口国政府可对该进口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采取价格承诺、征收反补贴税等反补贴措施。

从性质上判断,渔业反补贴税是在海关环节征收的税种,可以起到削减进口能力的阻遏作用。其主要目的是抵销国外政府对其渔业出口企业的补贴,避免国外渔产品制造商或出口商享有不公平竞争利益,对本国渔产业产生不利影响。渔业反补贴是一个程序性事项。目前WTO各个成员谈判的是渔业补贴的实体部分,也即:哪些补贴应被禁止?哪些补贴应被允许?哪些补贴应视其损害后果而予以削减?至于渔业反补贴的程序规则,WTO各个成员认为渔业反补贴在程序事项上完全可以沿用既有的规则(SCM协议)的规定。

二、国际渔业反补贴:现状与问题

渔业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行业之一,也是人类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造船和捕捞技术的进步也使这一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然而,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还与贸易、发展、社会甚至文化等各个方面紧密相关。

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根据自己的职责和需要,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渔业补贴与渔业的过度开发存在着密切联系。1999年,一些成员国便向WTO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CTE)递交了有关渔业补贴问题的提案,之后有关该议题的争论就未曾休止。2001年,《多哈宣言》更是明确地将渔业补贴列入了规则谈判议程,成立了专门小组负责渔业补贴新纪律的谈判。一系列渔业补贴的新纪律正在不断孕育之中。

渔业反补贴是个全球性课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渔业补贴是政府行为,渔业反补贴的调查对象是政府的政策措施。

第二,渔业反补贴的涉及面极为广泛、持续时间长。

第三,渔业反补贴措施适用的连锁效应特别大。在WTO成员政府渔业反补贴调查中被认定的补贴措施,可以直接被其他成员在渔业反补贴调查中援引。在当前WTO的其他成员对渔业反补贴是否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原则模糊不清时,美国的判例可能会成产生很强的连锁效应。美国修改反补贴税法后将之适用于中国等非市场经济国家。欧盟等其他WTO成员业已效仿美国,重新修订反补贴法,使之适用于中国出口的渔产品。

三、中国遭遇渔产品反补贴:出路与对策

(一)渔业反补贴调查理论研究

我国入世后,在渔产品对外贸易壁垒日益森严,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的增长。在非渔产品反补贴对中国开始适用国内调查程序以后,加拿大、美国甚至欧盟更加强化可对华反补贴措施。可以预见的是,我国贸易伙伴必将在渔产品贸易中对华实施反补贴措施。

我们要积极应对渔业反补贴调查及其对华渔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必须加强对渔业反补贴调查的研究,不断深化认识,做到从容应对。目前我们对WTO成员的渔业反补贴调查的关注很不够,基础性的数据不完整,研究缺乏全面性、前瞻性,往往是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在前,主动的应对性研究在后,不能适应我国渔业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和对华渔业反补贴案可能增多的现实。我国需要密切关注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运用渔业反补贴调查的动向,对它们的进口制度、体系的信息进行系统收集、分析,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加强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和积累,从案件发生的萌芽、正式发生、最后结束、事后引起的连锁影响等多方面跟踪分析,积累典型案例,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二)渔业反补贴调查预警机制

渔业反补贴目前套用的是传统反补贴程序制度。将来谈判达成的新渔业反补贴机制也不会对之作太大的修补。企业是渔产品出口的主体,数量众多,很多渔业企业在国外设立了分支机构,信息来源广、反馈及时。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机构,拥有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资源,可以通过我国驻外机构以及使领馆的商贸机构、海关等组织收集各国反补贴调查的信息。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身为民间服务机构的优势,加强与国外同行的联系,掌握国外同类商品的销售与价格信息。虽然我国行业协会目前面临美国对之提起的反垄断之诉。但是作为行业组织,其在渔业反补贴中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若能协调好各方的优势,建立起“三位一体”的预警机制,将使我国渔业出口产品遭遇不必要的反补贴调查的困扰。

(三)积极应对国际渔业反补贴调查

补贴的存在与否,需要证据的支持。由于补贴是政府行为,因此,起诉方要成功举证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渔业反补贴调查是一项艰苦细致的程序性事务,必须取得相关数据才可以据之判断是否存在渔业补贴。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积极配合起诉方调查机构的渔业反补贴调查,而不是一味地回避或放弃自己在程序上所享有的权利。渔业反补贴的技术性要求高,证据必须确凿,程序也很复杂。渔业补贴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在调查过程中要触及它国国内法和涉及大量的政府间的交涉,被调查对象国政府提供给该国生产商的补贴的详细资料很难获得,同时还要考虑到自身国家整体利益的平衡。所以,国外对华实施渔业反补贴调查并非意味着中国的渔业补贴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我国主管部门应当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一支集WTO规则人才、经贸人才和会计人才为一体的精干的应诉队伍,采取主动配合的姿态。我国完全可以通过积极配合的方式,实现无补贴事实的裁决结果。

[论文关键词]渔业反补贴反补贴调查预警应诉

[论文摘要]渔业反补贴是持续性事项,是对渔业补贴的对抗措施,旨在抵消补贴对渔业贸易正常流动造成的扭曲效果。国际社会尚未对渔业补贴新规则达成一致,对渔业反补贴仍然沿用传统的SCM协议既定的规则。我国渔产品出口遭遇反补贴调查将成必然,为此,我们要作好理论调研、加强预警并积极应诉。

参考文献

[1]FrancisT.ChristyJr.,theDeathRattleofOpenAccessandtheAdventofPropertyRightsRegimesinFisheries.MarineResourceEconomics,Vol.11,Page287

渔业案例范文篇9

补贴是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性措施,由于补贴对一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人为地降低,增强了该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并对国际贸易造成不正当的扭曲效应。为此,WTO达成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协议),第一次在一百五十多个WTO成员之间统一了补贴的定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原来由各个成员政府根据本国法律实施的反补贴程序也得到了高度的统一。根据该SCM协议,反补贴是指凡进口商品在生产、制造、加工、买卖、输出等过程中接受来自其本国政府或公共机构的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捐献(协议中使用的是“financialcontribution”一词),并对进口国已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或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阻碍的,进口国政府可对该进口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采取价格承诺、征收反补贴税等反补贴措施。

从性质上判断,渔业反补贴税是在海关环节征收的税种,可以起到削减进口能力的阻遏作用。其主要目的是抵销国外政府对其渔业出口企业的补贴,避免国外渔产品制造商或出口商享有不公平竞争利益,对本国渔产业产生不利影响。渔业反补贴是一个程序性事项。目前WTO各个成员谈判的是渔业补贴的实体部分,也即:哪些补贴应被禁止?哪些补贴应被允许?哪些补贴应视其损害后果而予以削减?至于渔业反补贴的程序规则,WTO各个成员认为渔业反补贴在程序事项上完全可以沿用既有的规则(SCM协议)的规定。

二、国际渔业反补贴:现状与问题

渔业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行业之一,也是人类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造船和捕捞技术的进步也使这一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然而,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还与贸易、发展、社会甚至文化等各个方面紧密相关。

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根据自己的职责和需要,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渔业补贴与渔业的过度开发存在着密切联系。1999年,一些成员国便向WTO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CTE)递交了有关渔业补贴问题的提案,之后有关该议题的争论就未曾休止。2001年,《多哈宣言》更是明确地将渔业补贴列入了规则谈判议程,成立了专门小组负责渔业补贴新纪律的谈判。一系列渔业补贴的新纪律正在不断孕育之中。

渔业反补贴是个全球性课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渔业补贴是政府行为,渔业反补贴的调查对象是政府的政策措施。

第二,渔业反补贴的涉及面极为广泛、持续时间长。

第三,渔业反补贴措施适用的连锁效应特别大。在WTO成员政府渔业反补贴调查中被认定的补贴措施,可以直接被其他成员在渔业反补贴调查中援引。在当前WTO的其他成员对渔业反补贴是否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原则模糊不清时,美国的判例可能会成产生很强的连锁效应。美国修改反补贴税法后将之适用于中国等非市场经济国家。欧盟等其他WTO成员业已效仿美国,重新修订反补贴法,使之适用于中国出口的渔产品。

三、中国遭遇渔产品反补贴:出路与对策

(一)渔业反补贴调查理论研究

我国入世后,在渔产品对外贸易壁垒日益森严,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的增长。在非渔产品反补贴对中国开始适用国内调查程序以后,加拿大、美国甚至欧盟更加强化可对华反补贴措施。可以预见的是,我国贸易伙伴必将在渔产品贸易中对华实施反补贴措施。我们要积极应对渔业反补贴调查及其对华渔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必须加强对渔业反补贴调查的研究,不断深化认识,做到从容应对。目前我们对WTO成员的渔业反补贴调查的关注很不够,基础性的数据不完整,研究缺乏全面性、前瞻性,往往是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在前,主动的应对性研究在后,不能适应我国渔业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和对华渔业反补贴案可能增多的现实。我国需要密切关注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运用渔业反补贴调查的动向,对它们的进口制度、体系的信息进行系统收集、分析,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加强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和积累,从案件发生的萌芽、正式发生、最后结束、事后引起的连锁影响等多方面跟踪分析,积累典型案例,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二)渔业反补贴调查预警机制

渔业反补贴目前套用的是传统反补贴程序制度。将来谈判达成的新渔业反补贴机制也不会对之作太大的修补。企业是渔产品出口的主体,数量众多,很多渔业企业在国外设立了分支机构,信息来源广、反馈及时。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机构,拥有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资源,可以通过我国驻外机构以及使领馆的商贸机构、海关等组织收集各国反补贴调查的信息。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身为民间服务机构的优势,加强与国外同行的联系,掌握国外同类商品的销售与价格信息。虽然我国行业协会目前面临美国对之提起的反垄断之诉。但是作为行业组织,其在渔业反补贴中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若能协调好各方的优势,建立起“三位一体”的预警机制,将使我国渔业出口产品遭遇不必要的反补贴调查的困扰。

(三)积极应对国际渔业反补贴调查

补贴的存在与否,需要证据的支持。由于补贴是政府行为,因此,起诉方要成功举证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渔业反补贴调查是一项艰苦细致的程序性事务,必须取得相关数据才可以据之判断是否存在渔业补贴。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积极配合起诉方调查机构的渔业反补贴调查,而不是一味地回避或放弃自己在程序上所享有的权利。渔业反补贴的技术性要求高,证据必须确凿,程序也很复杂。渔业补贴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在调查过程中要触及它国国内法和涉及大量的政府间的交涉,被调查对象国政府提供给该国生产商的补贴的详细资料很难获得,同时还要考虑到自身国家整体利益的平衡。所以,国外对华实施渔业反补贴调查并非意味着中国的渔业补贴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我国主管部门应当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一支集WTO规则人才、经贸人才和会计人才为一体的精干的应诉队伍,采取主动配合的姿态。我国完全可以通过积极配合的方式,实现无补贴事实的裁决结果。

[论文关键词]渔业反补贴反补贴调查预警应诉

[论文摘要]渔业反补贴是持续性事项,是对渔业补贴的对抗措施,旨在抵消补贴对渔业贸易正常流动造成的扭曲效果。国际社会尚未对渔业补贴新规则达成一致,对渔业反补贴仍然沿用传统的SCM协议既定的规则。我国渔产品出口遭遇反补贴调查将成必然,为此,我们要作好理论调研、加强预警并积极应诉。

参考文献

[1]FrancisT.ChristyJr.,theDeathRattleofOpenAccessandtheAdventofPropertyRightsRegimesinFisheries.MarineResourceEconomics,Vol.11,Page287

渔业案例范文篇10

关键词:海上环境突发事件;渔业养殖;问题措施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国家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当前日益频繁的海上贸易航行、海上油区工程的开发和开采作业,海上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也逐渐的增加,突发事件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其中对于海上的养殖业来说更是造成严重的影响。海上环境突发事件的时有发生,一方面说明了海上监管难度大,对于一些违规违法的海上航运与作业的监控和管理还不够,使得其发生的概率也不断的增加,另外一个方面是对于海上环境影响的重要性还未得到重视,在进行海上航行或者作业的时候未能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减少海上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福州海岸线漫长,渔业养殖对于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部门在渔业养殖方面也做了详细的规划。在2013年的时候,福州积极的进行湾外养殖空间的拓展,将80万渔业专项资金用于资助“花鳗鲡土池与网箱养殖试验”“引进双线紫蛤新品种开展人工育苗”“老鼠斑健康养殖与推广”“白鲢、草鱼山区水库高产养殖示范”、“南美白对虾套养甲鱼”等项目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仅罗源、连江两县在省外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就达11.5万亩,总产量达5万t,产值达11亿元。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福州市的渔业养殖有了进一步的突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就2017年福州渔业养殖的具体情况来看,共补助项目25个,补助金额267.69万元。福州力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通过市级验收,福建省连江捷丰海珍品养殖基地等2家企业通过市级复查验收。在标准化发展的道路上,福州市在2016年完成6000多亩的基础上,重点对已获得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市级以上水产养殖龙头企业、省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省级渔业专业合作社、无公害产地认证养殖场、省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单位开展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水产质量安全水平。2017年福州市完成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1.1万亩。

1海上环境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其发生的原因

海上突发事件的类型主要有:海上油气开采事故、海上船舶事故、港口污染、内陆排污、放射性污染以及海上赤潮等事件。1.1海上油气开采事故。海上油气开采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海洋的石油开采平台、海上石油运输船以及海上石油的运输管道发生了意外性的原油或者是成品油的泄漏。事件发生案例:受国人关注的海上采油平台事故是2011年6月份在中海油渤海蓬莱发生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当时对海水养殖业的影响最为严重,仅仅是河北乐亭和昌黎两个县中的水产养殖户就遭受到的经济损失就高达约13亿元。1.2海上船舶事故。海上船舶事件主要原因在于船舶在海上运输时因发生搁浅、触礁以及碰撞等事故,导致燃油和货油流入海洋,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事故。事件案例:2012年3月15日,新加坡籍集装箱船“BARELI”从宁波开往福州江阴港途中,在江阴港附近海域触礁,货轮共装载集装箱1913标准箱,其中101个集装箱涉及危险品,大批集装箱落海,并有油污泄露,给周边的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2014年3月22日,罗源碧里村海域,希腊籍“茉莉花”号10万t级油轮在罗源华东船厂维修时发生含油污水外泄,溢油量为2~4t,受影响海域面积达16.4km2,造成鲍、大黄鱼、真鲷等养殖生物死亡,网箱、渔排等养殖设施沾污。2014年4月1日,海坛海峡娘宫海域,装载有750t丙烯酸正丁酯化学品的浙江籍“云翔58”商船触礁倾覆,造成少量丙烯酸正丁酯泄漏入海,事故至周边约12km2海域水体受到污染损害,海水中连续6d检测出丙烯酸正丁酯,最高浓度高达3.3mg/L。由于该化学品性质为低毒,易挥发,不易溶于水,事故对周边海域的牡蛎、鲍、菲律宾蛤仔和海带等养殖生物影响不大。2014年7月23日,罗源湾吉壁村海域,图瓦卢籍“安娜”号轮船触礁搁浅,导致部分船载重油外泄,对事发海域的海水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海域面积约2km2,并对事发海域的养殖鲍、网箱、渔排和育苗池等造成一定的影响。2016年11月24日凌晨,连江官岭海域有一油船侧翻,船上柴油泄漏。该油船为浦口镇村民刚从浙江购回的“三无”船只,在从浙江苍南往浦口镇塔头村行驶过程中碰撞水泥沉船造成侧翻,船上约有1t左右柴油泄漏,致浦口镇官岭村、中麻村两个村紫菜养殖区域受到污染,油船倾覆事件对周围紫菜养殖区造成较明显的影响。1.3港口污染。港口污染主要原因在于港口的货物与人流聚集较密,产生了港口水体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气体污染,如果港口的管理不到位,没有按相关要求进行管理,那么港口水体污染将直接流入到海水中,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福州是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福州的海域面积有1.1万km2,海岸线总长1300多千米。福州港是国家沿海25个主枢纽港之一,现有46个万吨深水泊位。因此,港口污染也不容忽视。1.4内陆排污。内陆排污主要是通过河道、水道以及管道将废弃物或者废弃液体排放到海洋里。内陆排污常常伴随着大雨冲刷地表进入海洋,以及部分企业违规排污等方式直接排放入海,是海洋主要污染源之一,这类环境突发事件主要企业违规排污入海或排洪入海等引起的。1.5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主要是人为将放射性物质投放到海洋中,其主要的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核武器的爆炸所引起的放射性物质外流;二是由于核工厂对于放射性元素未做处理而随意排放,最终流入海洋的事故发生;三是核动力潜艇在海洋上航行而排放出的放射性元素。其危害时间持久性长、面积极广以及带来的危害巨大。这类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基本是致命的,不仅仅对海洋生态环境,更对人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事件发生案例: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临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了巨大海啸,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2号核电机组在地震和海啸的冲击下发生泄漏,其他核电机组自动停堆,周围20kM内的居民被紧急疏散。核泄漏事故对农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程度不断加重,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也在不断加强防范措施,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枥木县、宫城县、山形县、新泻县、长野县、山梨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等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直到2015年6月,虽然我国逐步放开限制,但仍禁止进口产地为宫城、福岛、长野及东京等10个都县的食品。福岛核事故后,中国的百货店、超市及餐饮店内的日本产食品大幅减少。不难发现,福岛核泄漏已经给海洋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这种污染造成的影响仍然在持续不断的蔓延中,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1.6海上赤潮。海上赤潮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并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他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赤潮分为有毒赤潮与无毒赤潮,有毒赤潮一旦形成,可对赤潮区的生态系统、海洋渔业、海洋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而无毒赤潮对海洋生态、海洋环境、海洋渔业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基本不产生毒害作用。事件发生案例:2012年,福建省共发现赤潮17起,累计持续105d,累计面积396.8km2,其中10起为米氏凯伦藻引起的有毒赤潮,有毒赤潮发生面积占赤潮发生总面积的81.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11亿元。5月18日在三沙湾的霞浦、福鼎近岸海域发生以东海原甲藻为优势种的赤潮,至28日面积从80km2发展到130km2,从5月30日起,米氏凯伦藻发展成为第一优势种,一直持续到6月7日此次过程结束,造成真鲷、包公鱼大量死亡。5月26日开始到6月7日,平潭的流水码头、苏澳码头、平潭岛北侧港湾、官姜澳至平潭海峡大桥先后发生以米氏凯伦藻为第一优势种的有毒赤潮,赤潮最大面积80km2,造成鲍鱼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5月27日到6月5日,在连江黄岐半岛及邻近定海至黄岛海域发生以米氏凯伦藻为第一优势种的有毒赤潮,赤潮最大面积40km2,造成鲍鱼大量死亡。5月30日到6月2日,在莆田东岱、坑口、石城、湄洲洋屿等养殖区,发生以米氏凯伦藻为第一优势种的有毒赤潮,赤潮最大面积32km2,造成鲍鱼大量死亡。以上4起主要的有毒赤潮过程累计发生面积占到赤潮发生面积的71.1%,占全年有毒赤潮面积的87.4%。

2海上环境突发事件对渔业养殖的影响

以上这些海上环境突发事件在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同时,也对海上渔业养殖环境造成了伤害,影响到海上养殖业的发展。笔者把海上环境突发事件对海上渔业养殖区所造成的主要影响归纳为三个方面,主要为油污染对渔业养殖的影响、化学元素对渔业养殖区的影响和废弃物、火灾以及赤潮对渔业养殖的影响。2.1油污染对渔业养殖的影响2.1.1对鱼虾贝类的影响分析海洋油污染对幼鱼及鱼卵的危害很大,油膜和油块能黏住大量的鱼卵和幼苗,据有关资料报道[6-8],海水中含石油类的浓度为0.01mg/L,在这种被污染的海区生活24h以上的鱼贝类就会黏上油腥,因此该数值视为鱼贝类着臭的“临界浓度”;海水中石油类为0.1mg/L时,所有孵化的幼鱼均有生理缺陷,并只能成活1~2d,对虾类的幼体来说,其“半致死浓度”均为1mg/L,这种毒性限值随着不同生物种属而异。2.1.2对渔业饵料基础的影响分析饵料基础是一切渔业水域的基础,也是海域一切水产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一切浮游生物对油污染极为敏感,许多浮游生物皆会因受溢油危害而惨遭厄运死亡,食物链会被破坏,饵料基础因此遭破坏。如前所述,一些浮游植物的油品急性中毒致死浓度范围为0.1~15mg/L,一般为1mg/L,因此,当溢油事故发生后,对影响区域内所有的浮游生物的损害无疑是十分严重的。这主要是由于通常当含油浓度为25mg/L时,海水表面已必然存在油膜态,油膜会随潮流飘移,并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风力、风向的制约和影响。另外,一般浮游植物的生命周期仅5~7d,在油膜覆盖下,加之油品的毒性作用,一般不超过2~5d即因细胞溶化、分解而死亡。同样,浮游动物也会在石油化学品毒性和缺氧条件下大量死亡。因此,不难推测,在溢油量为20t,在其油膜分布范围内约30%~50%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受损,生物量会明显下降,一些非耐污种更会大量死亡。2.1.3对水产品的影响分析一旦泄油事故发生,油膜几乎在任何时刻均会对养殖区构成威胁,而且一旦扩散到养殖区,油污很难褪去,养殖生物不是受污而死,就是受油污染而不能食用,养殖设施也因受油污然而遭损害,其不但对养殖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到养殖生产的恢复。同时石油烃在水产品体内富集,肉质会产生异味,从而影响其口感,最终对食用了这类水产品的人的身体带来危害。2.1.4对底栖生物的影响分析在海底栖息着软体动物,石油的污染会堵塞软体动物的出入水管或石油类在生物分解或氧化时消耗底层水中的氧气,使软体动物窒息死亡。严重的溢油事故可改变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而底栖生物的变化又将引起一些底栖鱼类的生态变化,最终导致资源量的减少或局部消失。此外一旦油膜接触海岸或滩涂将很难清除,其结果将导致该海域滩涂生物窒息死亡或中毒死亡,对本已受影响的底栖生物造成更严重的危害。2.2化学元素对渔业养殖的影响化学元素中主要是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对渔业养殖会造成极大的影响。2.2.1重金属元素对渔业养殖的影响渔业养殖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分为两类,一类为外源性污染,即由于养殖过程中外来重金属污染源的排入引起的水产品收到污染;另一类为内源性污染,即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的投放鱼药的施用等养殖行为所导致的重金属污染。水产养殖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重金属污染对水产品自身繁殖、生长等过程的危害,另一方面是重金属含量过高的水产品进入食物链,最终对人类自身健康造成的危害。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危害包括急性中毒死亡与慢性中毒死亡,水体或底泥中释放的重金属对水体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可以对养殖的水生生物产生明显的致畸、致死、致突变效应。海洋上养殖的生物,在进行呼吸过程中吸入的水含部分重金属经口腔进入体循环,而且海洋上养殖的生物,如鱼类上的鱼鳞以及贝壳类容易吸附重金属,最终造成生物重金属中毒而死。2.2.2放射性元素对渔业养殖的影响放射性元素对于海洋上养殖业是灭顶之灾,大多数的生物是会直接因为受到放射性元素的影响而死亡,大多数产生变异,而受到辐射的渔业养殖区域也将宣告养殖失败,并最终危及到水产品安全,危及到人类。2.3火灾、废弃物以及赤潮对渔业养殖的污染火灾、废弃物以及赤潮对渔业养殖的污染影响大小主要看其事件发生的程度,都会造成渔业养殖不同程度的影响,火灾的产生使得表层的海洋养殖生物因温度过高而无法生存,而废弃物则主要是影响到养殖生物的呼吸供给不足,或者是吸入有毒物质而无法正常生长或者是死亡。赤潮的危害表现在对海水养殖、人体健康及水域景观的影响等。其危害方式及程度因种类、季节、海区及成因不同而有着很大的差异。有赤潮生物分泌黏液,黏附于水生动物的鳃、触角、腹部和尾体,导致死亡,这类赤潮生物有夜光藻、凸角角毛藻等。有赤潮生物分泌有害物质如NH3、H2S等,危害水体并使其他生物中毒,如夜光藻等赤潮生物为调节其体内多量的氨,造成水体氨浓度剧增,使其他生物中毒。有赤潮生物分泌毒素,直接毒死养殖生物或随食物链转移引起动物和人类中毒死亡;有些赤潮生物分泌的毒素对贝类、鱼类无害或不足以毒死它们,而是积累在其体内,当人们食用含这些毒素的鱼或贝类后就会中毒或死亡。有毒赤潮藻种产生的毒素还能够经由海洋食物链传递到较高营养级,导致高营养级海洋生物甚至人类中毒和死亡。赤潮还会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结构,赤潮发生时,赤潮藻类大量繁殖且密集于表层几十厘米以内,遮蔽海面,使阳光及氧气难于透过表层,水下多种生物缺氧和阳光,生存和繁殖受限,甚至造成大量养殖生物缺氧死亡。

3对渔业养殖影响的应对措施

通过剖析海上环境突发事件发生的类型和对渔业养殖的影响状况,笔者就此主要提出了在渔业养殖区域内的应对措施,以减轻或消除对渔业养殖的影响,并把应对措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突发事件还未发生的时候,渔业养殖区域的预防处理措施;第二阶段是事件发生后,已经波及到渔业养殖区域的处理措施;第三阶段是事件过后的处理措施。3.1第一阶段措施。第一,养殖生产者定期对养殖设施和养殖生物生长状况进行检查,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向有关部门报告。第二,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制定海上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应急演练,包括应急信息的传输等环节,养殖生产者也应参与演练,掌握如何做好相关海上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或做到提前预防工作,在事件发生时能够尽力做到减少大部分损失;海上事故的警报系统应当做好预警工作,但是对发生后的事故做好及时处理工作。第三,应组织科研人员开展预防和应对海上环境突发事件处理设备的研发,监测技术人员应定期开展海域的环境现状调查,及时将科研成果或数据反馈至主管部门和养殖生产者,让其掌握海上养殖区域的环境状况。3.2第二阶段措施。在海上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在现场的事故方、养殖生产者或管理人员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按照事件发生的类型做好应急防护措施。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根据相关预案启动应急程序,积极调动各有关单位处理事故,立即在事故区域实施应对措施,最快的时间内控制污染源蔓延。渔业管理部门应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环境调查工作,并协助养殖生产者开展养殖生产自救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区域,养殖生产者应做好隔离措施,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将养殖生物进行区域转移工作,减轻养殖生物的受影响程度,尽量减少损失。在靠近但还未波及到渔业养殖区域,养殖生产者应注意加强巡查,注意收集相关信息,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渔业管理部门报告。技术部门应及时将获得的相关数据形成报告反馈给有关部门和养殖生产者,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数据支撑,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海上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做到及时报告、快速响应、妥善处理,最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3.3第三段措施。在事件过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受灾损失评估工作,维护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挽回养殖生产者的损失和国家海洋环境资源损失,必要时组织修订应急预案;要组织技术人员帮助养殖生产者恢复生产,要保持对事件发生区域以及附近海域的环境监控,为养殖生产者提供生产的科学数据,必要时开展灾后该区域的渔业环境评估工作,调整养殖规划。养殖生产者定期对养殖设施和养殖生物生长状况进行检查,继续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向有关部门报告;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调整养殖密度,详细记录生产过程,积极配合科研部门开展科研工作,改进养殖方式,调整养殖规模。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