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7:34

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大众文化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路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论述中,明确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民族文化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立根之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各时代人民群众的骨髓中。传统思想文化、传统技艺文化、传统文学、传统节日等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价值追求。千百年来,“仁”学、“民贵君轻”“兼爱”“非攻”“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优秀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之“魂”;养“浩然之气”“修身养性”“以德修身”“言传身教”“知行合一”“敬业乐群”等优秀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人民端正自身行为之“魂”……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基因与血脉。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指经济上富足、政治上强大,还应是文化上繁荣,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以发达的文化为支撑,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推动中国的发展。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土壤的,我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三个阶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脱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强调,我们在从严治党的过程中要研究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经验与教训,将我国古代的廉政文化同现代社会相结合,运用历史智慧来推进我国廉政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全体人民共同的伟大事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些古人家国情怀的思想都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站稳脚跟的深厚根基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21世纪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竞争、军事上的竞争,更是文化上的竞争,正如所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来支撑的”。传承了5千多年历史文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彰显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情怀,这已然成为我国在世界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重要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特有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都是其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魅力与优势,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备受全球关注的中国春节、吸引海外人士的中华美食。不仅如此,以“天下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基因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方案,也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发展快且稳的根基。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理路

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同时代相结合,扎根于人民群众,探索出新的传承理路。2.1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增强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中华传统文化是在我国独特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全面性、包容性、民族性的完整文化体系,由于受一定时代生产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往往精华与糟粕杂糅。要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现阶段“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有无数令中华儿女骄傲并世代传颂的英雄人物;有美不胜收、风靡全球的传统文学艺术;有凝结着民族精神和情结的众多传统节日;有大量承载中华历史见证的文化古迹等。在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为圭臬的基础上,系统的整理中华优秀传统资源,增强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价值观念、人文思想、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认知,充分的发挥其时代价值与风采,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中国智慧。2.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场域和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并非来自传统文化的本身,而是如何将传统文化的历史语境以及特定时代魅力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现给大众,在传播的载体和形式上如何吸引大众的兴趣又不让文化失真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1世纪,作为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极大的拓展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随着VR技术和5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历史文化立体化、场景化得以实现,人们通过进入虚拟空间,沉浸在每种文化所产生、发展的相应历史时代,最大程度帮助大众感受历史、感知传统文化,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如在博物馆中,将历史文物通过VR技术把参观者带入相应的历史时代,让静态的文物透过历史场景变得鲜活起来,再现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记忆。同时,以APP为载体的短视频、综艺节目、影视动漫、歌曲、智能游戏等传播形式都较通俗直白、视觉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给大众。不仅如此,现代科技在利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促使传统文化数字化,根据大数据的反馈,能全面的分析出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偏好以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传播内容和形式的调整与创新,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准传承。2.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群众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历来强调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人民性,为人民大众服务是我党文化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在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就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同时,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双创”中,也必须把人民大众当作文化创作的主体,文化的发展和创作应紧紧地围绕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马克思曾强调,家庭和市民社会是意志所具有的现实的精神实在性,它们是国家存在的方式。这充分表明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实践活动是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新的文化作品要坚定不移的站在人民的立场,真正建设成能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如网络红人李子柒依托日常生活将中华传统工艺、优秀传统文化直观、通俗的展示给大众,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观众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以人民为工作导向,扎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落到实处。充分倾听人民的心声,用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力来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创作出更多有益于群众、被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真正激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2.4发挥政府及主流媒体的引导和规范作用,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肤浅化、低俗化传统文化在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受市场机制的影响,许多文化产品生产者的首要目的是最大程度的追求利益化,持一种功利性的态度。这就意味着许多企业、媒体打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号,实际上,单纯地视其为赚钱的工具。为了迎合大众,把传统文化过分的碎片化、娱乐化、肤浅化、媚俗化,更有甚者,为了吸引大众眼球,故意歪曲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主流媒体作为重要的传播渠道必须充分发挥其责任和使命,引导优秀传统文化的规范性、健康性传播,“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如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制作优秀的传统文化节目让大众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以人民日报、新华视点为代表的官方微博、官方公众号将传统节日、传统技艺等用图文结合、短视频等形式进行正面宣传;以中国传统文化网、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网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网站,全面的、深刻的、实时的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政策法规、交流活动进行展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和管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用整体性的规划、积极的方针政策、良好的规范制度、充足的资金支持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传承和健康发展。2.5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精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品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不断碰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世界展现强大的魅力,一定要打造彰显民族特色、符合新时展要求、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深受大众喜爱的优秀文艺精品。文艺作品往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风采、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繁荣和精神文明程度、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中国近些年以《中华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经典永流传》《汉语桥》这些为代表的节目用新的传播方式,在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进行深度创新,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进深、历史悠久的正面形象。“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境界,还可以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生产力。美国利用我国的经典人物“花木兰”,在动漫、影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物质回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基础的文艺精品,也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要想创作出文艺精品,必须培养大批优秀的、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努力做好文艺创作的人才队伍建设,推出一批能代表我国在传统文化领域形象的文艺名家和文艺领军人物,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在广东考察工作[N].人民日报,2012-12-7.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N].人民日报,2013-3-17.

[3].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1-26.

[6].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8-19.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篇2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笔者认为,校园文化覆盖的主体人群是学生,其内涵与外延都非常广泛。就内涵而言,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制度、活动、课程、环境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价值理念、情感取向等。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生为建设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涵盖教职工在内的一种群体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他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中积极部分的影响。

二、积极校园文化与消极校园文化

需要明确的是,校园文化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我们要建设的当然是积极校园文化。目前研究者对积极校园文化有不同的表述,如优良校园文化、良性校园文化、高品位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文化、廉洁校园文化,等等。“积极”,在词典上的释义是正面的、促进发展的、努力进取的。从更广的范围讲,“积极”涵盖了向上、向美、向善、向真、自律、自制、自省、自觉、朝气、锐气、大气、正气、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概念。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用积极校园文化来表示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的真的、美的、善的、向上的、正面的校园文化,用消极校园文化来表示丑的、恶的、旧的、低俗的、负面的所谓校园文化。消极校园文化对学生个人发展以及整个学校发展是存在极大危害的。目前,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空心文化”,表现为学生价值观缺失,发展目标不清晰,学习和生活态度消极。二是“舞弊文化”,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毕业推荐弄虚作假。三是“享乐文化”,部分学生借着学生的身份,成为社会消费的积极分子,过度关注吃穿用玩,学习上无动力,一味追求感官的享受。四是“网络文化”,每天沉迷于网络之中,荒废学业,疏远朋友,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社交障碍。五是“恋爱文化”,热衷于花前月下,把心思花在两人世界。当然,除以上五种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形式。我们仅从其表现形式就可以发现,消极校园文化会导致学生缺乏理想、拒绝奋斗、贪图享受、不辨是非等。而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改善整个校园的文化生态,继而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

三、积极校园文化的功能

之所以说积极校园文化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因为积极校园文化存在如下功能。(一)凝聚与引导功能。积极校园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有助于推动班集体乃至整个学校的团结与凝聚。通过优秀文化的引导,校园内各群体有了明确的前进目标和发展方向,同心同德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奋斗。(二)维系与规范功能。通过传统文化中的集体元素,广大师生树立起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有助于推动学校长期稳定和有序发展。(三)决策与激励功能。师生在不同的价值或善恶冲突之间做出自觉自愿的抉择,确定采取何种行为方式以实现行为目标,调节和激励师生的思想行为,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全体师生为着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而不懈努力。(四)净化与调节功能。学校培育积极校园文化,让校园更加纯洁,让师生的信念更加坚定,实现净化校园氛围以抵制社会消极文化的冲击。(五)实践与社会功能。学校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中包括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的校园文化可通过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渗透到社会的各领域,对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明确了积极校园文化的功能,就更加有助于我们坚定信心,推动整个校园文化生态不断向积极方面转化。而要实现这样的转化,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的特殊性,即不要通过强制命令式的、运动式的方法来实现,而要用文化去影响文化,用文化去改造文化,用其他优秀的文化元素逐渐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对积极校园文化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积极校园文化的推进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师素养;校园文化;课堂教学;调查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最深邃的智慧,包含中华民族最丰厚的精神食粮。文化认同就是对人与人之间或个人群体之间共同文化的确认[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华夏儿女对自身文化根脉的认可和确定。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思想意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对文化的认同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前提。针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提高文化认同的策略和建议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团队对云南省某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了促进策略和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8年11月云南省某中医院校大学生共305名参与研究,其中男167名,女138名;年龄17~24岁,平均年龄(19.5±2.04)岁。

1.2调查方法

课题组成员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问卷进行横断面研究。在开展调查前,由课题组成员对问卷调查员统一培训,规范实施程序。调查员在发放问卷时向学生说明研究目的、填写的要求及注意事项。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2%。

1.3观察指标及其评价标准

统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评分,不同年级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评分,不同专业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评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评价表采用了文献回顾、学生访谈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通过理论和数据分析确定为3个维度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共16个条目。采用五级评分将认同情况分为非常同意、比较同意、同意、基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5个等级,分别赋值0~4分,评分越高,表示认同度越高。问卷确定后采用小样本预实验,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定稿。该问卷信度Cron-bach'sa系数为0.86,认知认同维度其信度Cron-bach'sa系数为0.634,情感认知维度其信度Cron-bach'sa系数为0.867,行为认同维度其信度Cron-bach'sa系数为0.887。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状况总分为64分,总分>32分表示认同情况达到中等以上水平,评分越高表示认同情况越好。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评分情况

云南省某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状况评分中等偏上,各维度评分不平衡,其中情感认同评分较高,认知认同和行为认同有待加强。见表1。

2.2不同年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评分比较

不同年级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同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评分比较

不同专业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云南省某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评分中等偏上,需要采取相应促进措施进行提升。各维度得分率不平衡,认知认同得分率为67.81%,情感认同得分率为78.25%,行为认同得分率为64.50%,说明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中情感方面的认同度较高,认知认同和行为认同有待加强。表明大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和发展充满信心,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掌握有待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为认同有待加强。学校应采取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进行深刻领悟。

3.2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相关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情况优于低年级学生。说明入学后所受的教育,学校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对提高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同专业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院校的医药类专业包括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理工类专业包括制药工程、食品工程、药物化学类等,人文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卫生管理、市场营销、心理学等,研究显示各专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无差异,说明由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以及相关培养教育措施的实施,使各专业学生的认同度无差异,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医药类专业学生其认同情况并未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

4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策略

4.1提升中医院校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中医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院校医药类专业学生更需要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只有努力夯实传统文化基础,才能更好地体悟中医学说的真谛[2]。优质师资培养优质的学生,故中医院校更需要具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大学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3]。中医院校应加强传统文化课教师素养,并开展针对广大教师的传统文化培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也应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应对此进行探索和研究。

4.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师生情操、熏陶师生的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4]。学校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浓厚情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使其融入到校园文化中[5]。结合中医院校的特色,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比如传统功法比赛、中华传统书画比赛、中华传统服饰展演、中华药膳制作比赛等。鼓励创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为宗旨的社团,比如中华经典读书社、中医经典学习社,中华传统音乐社等。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在校园网路文化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利用各种新媒体资源,全方位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健全建设制度,要进行现实规划,进行前瞻性布局[6],学校应做好顶层设计,使校园文化建设有规划、有布局、成体系、能落实。

4.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中医药院校要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7]。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8],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中医院校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医、研究中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好中医、弘扬中医的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医院校课堂教学中更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弘扬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学生形成崇高的品德。5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铸魂教育,中医院校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遵循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律,强化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4.

[2]邢华平.基于弘扬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医院校人文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7):28-30.

[3]曹桂花.大学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0):102-105.

[4]贾汐,葛骁欧.以“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高校文化育人建设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6(2):128-132.

[5]孙建华.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的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9):148-149.

[6]黄红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7]张佳,黄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对策研究:以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2):68-70.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跨文化交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外传播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交往密切。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竞争,在交往中共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困难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儿女永远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这座精神家园。跨文化交往视域下,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底蕴,探究其对外传播困境。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意义非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蕴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与传承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价值底蕴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中。

(一)文化自信之源

中国的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往中的骨气与底气。中国凭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在跨文化交往中得以彰显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文化的开放性使我们必须用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国尊重文化的差异,因为文化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中国的尊重并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跨文化交往中发展自身。中国文化的自信绝不是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而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气魄。这种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民族复兴之本

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武器。我们必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力量并将其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努力实现民族的复兴。文化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具有独立性,极易被外来文化干扰同化,不能给予国家强大力量支撑,那么这个国家就无法生存下来。不可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的繁荣富强提供着重要支撑,是我国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命脉,民族复兴的关键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生存、繁荣富强取决于它本民族的文化是否具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曾经的中国在世界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然而由于文化的封建性使中国陷入险境,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苦难。如今,中华民族在艰难险阻中挺了过来,站了起来,强大起来,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放弃并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克服艰难险阻、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

(三)和谐社会之基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谐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少先贤对于和谐提出自己的见解。中庸之道、兼爱与非攻、法治思想等传统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路和启示。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好的环境中传播,促进创新发展,现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一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和谐的重视。在跨文化交往中,在中国始终倡导和谐共处。在和谐文化影响下,中国社会各方面得以顺利发展。中国人民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有利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跨文化交往愈发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碰撞、竞争激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于中国和世界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至世界,被世界人民所认可,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它的提升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彰显文化自信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跨文化交往密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需要本国人民的认可与推崇,更需要被世界人民所认可接受。因此,必须根据时展变化进行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经过历史漫长的沉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价值底蕴。世界各国跨文化交往密切,文化碰撞不断,因此,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有着非凡意义。文化只有在对外传播与文化交往中,才能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在跨文化交往中,中华优秀文化吸收其他先进文化的成果,不断丰富自身内涵,推动其创新性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中西方跨文化交往更加频繁。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源于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意味其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在跨文化交往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中国在世界站稳脚跟的必然要求。中国在与其他国家文化交往时,将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二)世界: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与世界和平

中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间的不同。和而不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倡导的理念,旨在尊重文化差异性。不同国家、民族文化间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交往中发展自身。文化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富有色彩,与众不同。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在文化交往中,世界各国人民能够了解到不同于本民族的文化,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正是因为文化的多样性,中国才能认识到不同精彩的文化。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交往中传播至世界。文化虽有差异,但无贵贱之分。中国对待其他国家的文化,都怀着尊重、包容的态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以平等相待、开放包容的理念看待世界不同文化间交往,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和平共处之道,唯有不同文化间的求同存异。跨文化交往中,中国反对唯我独尊、恃强凌弱的观念,提倡以和为贵。与西方文化相比较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理念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只有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中国才能把握时代潮流与发展大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对于世界和平有着深远影响。世界在和平之中才能得到发展,发展亦能促进着世界的和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困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跨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不同文化间相互碰撞、相互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遇到了不少问题与挑战。我们必须客观理性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困境,以推动文化的传播发展。

(一)传播内容有待深化

文化的传播归根结底在于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存在着传播内容缺乏创新性、深度等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被中国人民所尊重推崇,但是在国际上仍缺乏竞争力,无法普遍地被世界人民认可与崇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不可操之过急。它不是一味地向世界人民灌输中华文化内容,而是需要循序渐进。让世界人民打从心底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而主动了解产生认同感。2022年北京冬奥会可谓一场传统文化盛宴。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场地,别出心裁的开闭幕式表演,为世界人民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毫无疑问,北京冬奥会创新地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价值底蕴,但是在其传播过程中,往往因为创新力的不足,无法将文化精华展现于世人。紧跟时代潮流,推陈出新,深化传播内容,创造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韵味的艺术作品,是当下极为重要的深刻议题。

(二)传播渠道有待拓宽拓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渠道问题值得关注。官方的传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传播内容的绝对性和权威性。单一的传播渠道可防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误传,但是同时也限制了传播的范围。现在,许多国家的人民对中华文化存在着刻板印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仍停留在几十年前,对于其深厚的价值底蕴知之甚少。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仍然是官方渠道为主,缺少民间力量的支持。世界上不少国家的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中国功夫的阶段,殊不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紧跟时代潮流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创新。很多海外人民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已经过时、片面、浅薄,无法领略到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由于中国较为单一的传播渠道使得众多海外人民无法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官方的传播渠道容易使海外人民对于中华文化保持着谨慎甚至怀疑的态度。这样的传播渠道难以消除跨文化交往之间的障碍,难以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隔阂。较为单一的传播渠道,阻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因此拓宽传播渠道尤为重要。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对策

随着跨文化交往密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发展。让世界人民从心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并自觉主动地对外传播,是中国在世界站稳脚跟的重要任务。

(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内容的创新。只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创新,跟上时代的浪潮,才能在世界上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不断创新,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华所在,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与时俱进,是深化传播内容的重要方法。国产电影《白蛇:缘起》不失为一个优秀案例,《白蛇:缘起》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富有诗意的画面传递着深层次的情感,收获了许多世界人民的喜爱。这部电影取材于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白蛇传”,是将一个老故事以新的视角向世界讲述的作品。但是,此部电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改编,而是原创。它重塑了人物新性格,抓住了情感内核,贴近现实,凭借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加以呈现。由此可见,我们要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渠道

网络发达的时代,新媒体传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网络空间中争取一席之地。人们已经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获取资料、了解国内外咨询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认识中华文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比于传统广播电视传播渠道,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与渠道优势更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接收方式。互联网的发展使各国间文化交往更加便捷,各国人民可以通过微博、油管、微信等传播平台获取国内外相关文化信息。有了新媒体技术,跨文化交往变得更加容易,但也对于各国的文化传播提出更高要求。如果不能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最终会导致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降低。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利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传播优势,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渠道传播至世界。

五、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篇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倡导“德育为先”,自觉地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积极促进有效的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积极响应国家的人才战略,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整个社会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者们最为迫切的历史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一书共有十五个章节。第一章是传统文化教育总论;第二章列举了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读经问题;第三章概括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意义;第四章讲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术意义;第五章介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第六章讲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第七章分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乱象与问题;第八章探讨了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建设;第九章探讨了传统文化教育与教材建设;第十章探讨了传统文化教育与教师的关系;第十一章回答了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经典的问题;第十二章介绍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世俗的关系;第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传统文化教育与蒙学;第十四章分析了传统启蒙教育的借鉴意义;第十五章论述了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该书倡导既要重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德育工作的相关依据或范本,利用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又要注重对人性的培养,构建良好的心灵氛围。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的理论与认识,可以为现代德育工作提供借鉴。而践履我国优良传统,则可为现行德育工作提供具体的工作方法与途径。我国传统著作中就有关于教育思想方面的论述:“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讲的是好的政治,不如好的教育。政治好,百姓会惧怕,教育好,百姓才会爱戴,突出了教化的重要性。书中还强调“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教化百姓,要注重道德的感染,用礼节来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与思想观念。

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得到普及,教育人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理解,培养人们的忠悌孝义,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相符合的道德理念,使人们清楚明了人伦与孝悌,从而达到整个社会以礼为重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一书全面系统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对于青少年来说,不能仅仅学习课本中的知识,而应该积极接受道德的教化。有才能却无德行,不是我国现行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相反,德才兼备才是我国现行教育的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一书中涉及的很多教育理念与我国科教兴国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科教兴国提倡以教育为中心,通过教育促进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实现科学技术向第一生产力的转化。国家的兴旺发达,必须以人才作为基础。若要实现科教兴国的理念,就必须与教育紧密联系,使教育思想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在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把教育做好,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基础。该书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科教兴国教育理念相结合,倡导构建新时期复合型人才标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同时该书也做到了批判继承,强调传统文化有优良也有糟粕,要求教师能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与糟粕进行区分,从而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思想指导。对于文化糟粕要敢于剔除,还要虚心地向他国优秀文化学习,从而起到丰富我国德育工作内容的目的。总而言之,对于我国当下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一书对其追根溯源,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为当下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虽受到了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影响,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是经受了长久历史的考验才逐渐形成的,因此它与我国人民基本价值观念相符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来说,应立足德育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笔者在开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招标项目“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8VSJ009)及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重点课题“基于慕课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研究”(项目编号:PJY201702)过程中研读了此书,认为只有清晰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了解其特殊性,并在传承与发扬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德育体系的构建,有效地为我国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彭晓宽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中国现在处在新的时代,政治和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在飞速发展。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遇到新问题,而这些新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制定相关的方针和政策,而且需要弘扬民族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大政方针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紧跟时代潮流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革新。换句话说,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革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机遇,进而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获得长足发展,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价值选择和方向指导。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现在处于新的时代,它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世情和国情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从而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些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就需要不断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制定适应实践发展需要的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过程中就会自觉地批判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并且在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革新。因此,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取对中国的指导思想的丰富和政策方针的制定有积极影响的内容,摒弃那些对新时代国家发展以及人民健康生活不利的消极内容。当代中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譬如,如何优化经济结构,使之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的飞速健康发展,如何将中国建设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新问题,党中央领导集体就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力量源泉且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包”思想运用到经济政策的制定上,使得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1]为了提升中国人民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党中央领导人提出并大力贯彻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民主思想就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进行了合理继承。中国古代儒家提倡民贵君轻思想,强调统治者应该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百姓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思想就是强调人民当家做主。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中国发展潮流的一种革新,又是对中国共产党当代领导集体的一种鞭策,使之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初心。法治思想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制思想进行了合理继承并进行了相应的革新。譬如,法家强调将法运用于判决一切事务且用严厉的法律判刑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反观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思想则强调依法治国,用法律保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当然它摈弃了传统文化中“以刑去刑”这种严厉的惩治方式,继承了其有法可依的优良传统。正如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有一项内容就是全面依法治国,它体现的是人民意志、遵循的是社会发展规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合理继承也有批判革新。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奠定深厚的理论底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源泉,它不仅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底蕴,而且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新时代中国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远观中国古代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外交良好发展的盛世局面。唐朝在统治了周边地区以后,建立了都护府制度,尊重外族风俗。在他的统治下,中国唐朝的开放程度很高,陆上和海上的丝绸贸易得到很好的发展。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宋时期达到了繁荣,唐太宗对当时中外实现经济友好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唐太宗在西域建立了四个军事重镇,为东西方各国的商旅提供了稳定的交易场所,这间接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通过传递各类大宗货物,搞活了本国与他国的经济。这为当代顺应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需要,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深厚的底蕴。近观清朝康乾时期,统治者为了限制明末以来土地兼收并蓄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发展以及恢复农业生产,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工商业进行了控制和打压。康熙初年曾经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但是不允许外国人来华贸易。这使得原本闭关锁国的中国逐渐向外界开放。但是这并没有使中国紧跟时代步伐、获得繁荣发展,反而因为长期的闭关锁国,中国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最终在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强烈攻击下被迫打开国门。这一历史教训使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注重兼容外国优秀文化,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革新。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与当代中国制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有某些共同点。它们都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其中,大同思想倡导建立一种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且在这种社会制度约束下实现人人为公、各尽其力的社会形态;而共产主义社会则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得到最大范围的共识基础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劳动者有序和自由联合的社会经济形态。可见,二者都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发展的需要,为人民提供最好的服务,使其能够幸福地生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学理支撑,即它使得中国人民在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明确奋斗目标,在奋斗过程中创造出更多劳动成果以期更好地实现终极目标。

三、实现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发展

随着时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将在文化层面做好用改革开放的态度来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中国共产党人要用革新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影响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在这种积极的相互影响下,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实现良好的发展。1.以改革开放的态度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出路在于开放,在于汲取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积极接受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根据中国实践发展需要进行革新,使之达到相融且适用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开放的过程中要做到以本国文化为基础,且对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选择性的接受。在近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剥削和压迫,开启了救国救民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旅。他们通过各种选择和尝试,最终选择了适合中国革命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俄国十月革命所成功实践的“城市中心论”思想,用它指导开展中国的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城市中心论”思想由刚开始的拿来主义到随后的理论结合实际,最终使它符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发展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在正确的革命道路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工农大众战胜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和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不畏强权、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的农民起义思想,再结合西方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正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有选择地汲取了外国优秀文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有机会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正是因为共产党人这种开放的态度接受了国外优秀的文化,以改革的态度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外国优秀文化的引导和革命实践的需要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革新。2.将革新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新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发展。正是因为有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才获得了巨大成功。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强调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2]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底蕴,也吸收部分西方优秀文化思想。譬如,中国梦的构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就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最终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思想则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3]正是在这些正确思想的引导下,新时代下的中国才得以把握发展机遇,迎接和战胜随之而来的挑战。总之,在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下,当代中国获得了良好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它自身也在中国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了良好发展。通过具体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这种辩证关系,可以更清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顺应当代中国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革新,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更大范围的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继续顺应实践发展需要,以开放的态度汲取国内外优秀文化因素实现自身的革新,开创一个新时代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更加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news.cnr.cn/native/gd/20171027/t20171027_524003098.shtml,2017-10-27.

[2]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OL].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18/c_1121820368.htm.2017-10-18.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渗透分析

中华文化是我国无数先贤智慧与思想的结晶,是我国精神财富。因此,在小学德育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促使小学生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唤起自身的文化自觉,起到滋养情操与品德的作用。

一、增加优秀的传统文化比重

德育教材,是物质文本,能够体现教育价值与德育知识。教材的质量高,能够有效地对德育活动进行指导。因此,在德育教材上充分地体现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加强教材中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从而提高德育教育质量。由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通过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爱国主义、文明守礼等精神,能够促使学生形成优秀品格。同样,要想发扬与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引导。注重德育活动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融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化理性,促使学生能够讲文明、爱文化,自主地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道德,从而形成自身的良好品质。因此,应在德育教材上,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综合的设计,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教材的德育知识时,做到崇德行善,心存善念,乐于奉献,爱好和平,体现出对社会、对国家的爱,将传统文化与德育知识进行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进行道德的发展。在德育教材编写上,应增加宏观思想,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国家情怀,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关注社会文明与社会发展的进步,自主地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在德育教材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在培养学生的人格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国家情怀,从而弘扬仁爱共济的道德思想,在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

二、优化体现形式

教师在增加德育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时,要注意优化体现形式,利用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文言文是体现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易理解、不易接受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时,尝试利用动画、故事、图画等途径,将传统文化通俗、直观的体现出来,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材中,充分地体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其比重,并利用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进行体现,这样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的同时,促使学生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三、多途径地开展实践教育

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时,不仅要靠说教,还要依靠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熏陶和感染,提升自身的德育精神。思想道德的形成,会受到生长环境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在德育活动中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多途径地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形成校园的文化氛围。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一些经典的朗读活动,挑选《大学》《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我国的经典作品,开展每月、每周、每日的朗读计划。同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朗读比赛,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经典之美,对文本进行欣赏,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理解经典文本中的精神,从而开展德育活动。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社团活动,促使学生参加武术社、合唱团、舞蹈团、绘画社等活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融入到社团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例如,绘画社可以组织“孝道”这一主题的比赛,合唱团可以开展“爱国”主题的合唱比赛,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德育的熏陶,提升自身的德育精神。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够促使学生培养自身的美德,约束自身的行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节庆活动,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节日活动,提升学生的德育精神。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促使学生能够走入烈士陵园,了解先烈的事迹,从而培养自身的英雄主义的气概,促使学生养成爱国的精神。教师可以利用开展端午节的活动,引导学生缅怀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学习屈原的宁死不屈、胸怀大志、为国为民的精神。教师还可以开展教师节的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感念学校、感念恩师,做到尊师重道,从而提升自身的品格。在学校里开展德育的实践活动,渗透传统的文化,通过利用社团比赛、节日活动等形式,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融入到德育活动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思想品格。

四、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素材的引用

为了进一步优化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就要注重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素材的全面挖掘与灵活引用。对此,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素材的挖掘与科学引用。首先,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内容中的恰当渗透,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也要结合具体情况,优化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适当拓展。比如,在进行谦让知识内容的讲解时,可以以“孔融让梨”的小故事来进行导入,这样既有助于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也能够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同时,在德育教育方式上也要加强创新应用,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文字通常都是文言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文言文记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授课内容,但一定要对小学生各阶段的认知水平与知识储备能力做出充分考虑,尽可能选择《三字经》《弟子规》等一些浅显易懂的内容,在进一步拓展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量的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德育教学效果。当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也可以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科学引用来将原本枯燥、单纯的文字,以三维立体的动态图画的形成呈现出来,在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其次,在德育教育中优化优秀文化渗透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逐渐将关注点向整个社会的关爱延伸,全面激发学生爱好和平、善良勇敢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发展。此外,在实际授课中,教师还要重视自身品德修养、爱国情怀平衡上的维持,注重榜样作用的发挥,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在业余生活中的渗透

德育教育仅通过课堂引导难以取得理想成果。对此,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优化传统文化渗透之外,还可以在业余生活中引导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从不同方面增强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一些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加强自主研究,或者是开展一些德育主题的优秀文化展览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深入理解。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弘扬并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公民的义务与责任。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文化,在教材中体现优秀的传统精神,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自身的良好品格,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的发展中,承担社会的责任,促使中华的优秀文化得到弘扬。

参考文献:

[1]崔振彬.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教育,2014,(5).

[2]李宁,刘晓辉.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J].教书育人,2012,(1).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中职德育教育中,不但能够规范中职生道德行为,还能培养中职生自身修养,所以,相关教师需给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充分的发挥出来,以便为现代化社会培养优质人才。本文主要分析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具体如下。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健全中职生人格。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诸多人生哲理,为现代教育值得借鉴与引用的教育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帮助中职生明确学习方向具有积极作用,还有利于中职院校合理规划德育教育,落实素质教学的教育理念,以健全中职生人格为入手点,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中职教师利用新兴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明显不佳,这便要求中职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当作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鼓励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健全精神品格,积极主动的投身到学习之中,意识到中华优化传统文化对自身精神塑造的意义,并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日后发展的实际作用,争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二)有利于中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前社会的迅猛发展,文明进步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往逐渐密切,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中职生稳定的立足在社会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我们需严于律己且宽厚待人的教育观念,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职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作用。中职学校的教师需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用到学生人际关系建构上,中职生处于叛逆的主要阶段,外加认知事物的能力与社会阅历较少所影响,生活与学习中的矛盾不能以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易冲动导致矛盾被激化,这对中职生良好人际关系构建十分不利。所以,中职德育教育人员需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平和且豁达的心态与合作意识,这对中职学生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的方法

(一)树立新的指导思想。中职院校若想在中职教育中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创新德育教育理念十分重要,而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职教师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对中职生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德育教育。中职教师提倡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转变德育模式,首先,需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传统文化优劣参半,中职教师需教会学生有效分辨传统文化,中职生需选择有助于自身进步的传统文化,将不利的部分剔除掉。所以,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传统文化的能力,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其次,中职教师需对中职教育理念有全面认识,事实上,中职教育的中心便是人人成才,将该理念切实引入到教育体系之中,构建高效可行的教育环境,通过德育育人的开展,真正实现人人成才的教育目标。(二)编制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应用中华优化传统文化对中职教育模式进行创新,首先,需构建一个高效的组织,如此不仅能够实现从组织上确保德育工作效用,还能保证中职德育教育工作有序开展。高效的组织能够通过编制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之后有计划的开展工作,系统高效的组织还能确保与协调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并肩负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的责任,以期中职德育创新工作稳定开展。其次,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德育模式进行创新,还需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确保德育教育工作有序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计划的制定需以中职院校的具体状况为依据,力争工作方法独特新颖,工作内容合理恰当,也包含中职教育人员与有关管理人员,争取实现人人讲道德的良好局面。中职德育教育部门需确保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如此才能实现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三)建构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把我国优秀文化应用到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中,首先需编制一套完整的策略,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而言完整的策略十分重要,对其进行合理应用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中职学校需建设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德育教育队伍的打造需从提高中职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着手,来增强德育教师的责任意识,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主旨。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不但有助于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创新,还能加强中职教师整体水平,对传统文化教育质量有直接影响,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需从教师培养着手。中职教育能够通过培养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建构一支优秀的传统文化师资团队。中职院校能够通过建构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来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得到有效利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中职生进行实际教学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对培养学生自身修养与道德素质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改变中职生的人际关系,只有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才能稳定在立足在繁杂的现代化社会中。

参考文献

[1]韩军英.如何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2(5):56-57.

[2]冯莉.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的探析[J].成功:中下,2017(13):30.

[3]杨桂敏.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46.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篇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流变性和传承性,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下来。当下,我国正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旨在从供给侧方面刺激我国的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主要依据是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原理,该原理将新供给经济周期分为:新供给形成阶段、供给扩张阶段、供给成熟阶段、供给老化阶段。[1]在众多资源中,优秀传统文化可视为一个较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将形成一个重要的经济供给源。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经济属性和文化价值的当代转化。

2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供给源转换:理清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具有文化价值转向经济价值的可能,那么,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的经济转化,就必须从当下的经济环境下着手,挖掘和整理出所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加以分析和研究,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属性,经过市场的刺激,加大生产力度,形成有效的供给源。理清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阐发文化精髓,深入研究和阐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等相关发展和传承的规律,在各个时期是如何满足当时的文化市场需求,以寻找历史经验,才能在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过程中,寻得与当下适合的创新方式或方法。因此,在《意见》中的第8条明确提出的重点任务:“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这项工作任务,是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基础性工作,是开展一切措施的源头。因此,该《意见》在确定了这项重点工作任务之后,在一定时期之后,要把此项工作形成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常规性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普查形成一个常态性工作。这个常态性工作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形成良性循环的基础。理清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还应该充分了解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生态,可以说这个文化生态是滋养该文化资源产生、发展和乃以生存的“土壤”。重庆有一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川江号子,该文化资源是由于当时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而来,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是靠航运而生。过去,没有机械船等动力源,船的滑行全部靠船工拉纤,船工为了统一发号施令和缓解疲劳,而形成的一项劳动号子。然而,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长江航运上已不需要纤夫了,也就是产生该项文化资源的生态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的长江边上已听不到川江号子了。但是,该项目的文化价值已存在,同时也被众多的音乐创作者吸收,而且还将该项目搬上了舞台,通过项目持有者的创作和创新,与当下进行了结合,在舞台上演出已取得了成功,并成为了宣传和展示重庆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点项。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中,该项目同样能够依靠他的创作和创新,让该项目走上了音乐的舞台,从而产生经济价值,而且项目持有者也能通过演出养活一个演出团队。这个例子说明了,在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生态环境下,已被当下文化生态所摒弃的文化资源,只要能够找到与当下文化生态或文化市场的切合点,依然能够将其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进行转换。

3经济价值的当代转换:生产性保护促传承与发展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转换,作者引用了一个重要的保护措施———生产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来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做了定义:是指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够在生产性保护的基础上,有效地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身的活力,濒危的项目出现了生机,有力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所以,基于这些方面,作者引用了该项保护措施用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将其定义为:在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价值的文化产品向文化市场的经济价值转换。采用生产性保护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够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持有者的传承能力。传承是优秀传统文化流传的重要特性,生产性保护是在保持优秀传统文化本真性的基础上,进行扩大生产等保护方式,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文化资源持有者生产的积极性,当持有者一人无法满足市场的基础上,就会采用授徒的方式招工,进而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广泛传承,更是提高了文化资源持有者的传承能力。二是丰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或者模式。众所周知,在传统的传承模式主要采用的师徒传承、自然传承,而开展生产性保护,能够大大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提高文化资源持有者的经济收入,那么,他就更有激情开展传承活动,当生产扩大到一定规模时,他有可能在项目的各个程序上进行单一传承,从而出现了类似生产线的传承现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在生产链上的链条式传承方式或模式,或也可称为“流水线传承模式”[2]。三是能促进文化资源的良性发展,恢复文化资源本身的自我造血功能。文化资源体现的文化价值及文化附加值通过生产性保护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掘,使得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的市场前景日益广阔,进而发展形成文化产业链,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如:重庆市荣昌区的陶器、折扇和夏布等优秀传统文化,在开展生产性保护以来,每年的创汇收入能上亿,进而成为了荣昌区的支柱性产业。四是生产性保护还能破解无人继承的难题。当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得到开发,有了经济效益,自然就能吸引众多的传承人向文化资源的持有者学习、继承,从而能很大程度上破解无人继承的难题。

4文化价值与文化市场对接:文化市场需求的提升

前文讨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供给源和供给措施,为了保障这些供给源成为有效供给,还需要从市场的需求方面进行讨论。在文化市场中,供给和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数,有供给无需求,即是无效供给;有需求无供给,即是市场缺供给。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生产性保护,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产生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衍生品,作为新的供给源投放到市场上,就需要一个有效的需求者来消化这部分产品。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也在相应的提升,而且需求端的文化生态也在不断的提升。文化市场呈现的需求也正在从原来较为单一、低端的文化产品类型向高品质、高质量、高体验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类型转变,且具有较强的精品化和个性化特点,并呈现出了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当下,与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相比较而言,我国文化产业产生的经济体量尚处于底下阶段,在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理论里来看,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处于新供给的形成阶段。虽然,我国文化产业产生经济体量较小,但是文化需求却不小。从需求方面来看,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将出现文化消费“井喷”现象。[3]201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866美元,并已超过了5000美元,符合文化消费出现“井喷”现象的条件。按照基本需求和井喷的比例测算,我国在文化需求方面应该产生在5万亿元左右的文化消费需求,然而,我国却只有1万亿元的实际文化消费需求,从需求侧来看,就出现了近4万亿元的需求缺口。也即是说需求已经占有较大的份额,只是供给尚未跟上需求的步伐。既然我国在文化需求上出现了大量的缺口,从文化市场的角度来看,已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供给源还远远不能满足文化市场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的显现,更符合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理论下的新供给形成阶段的特征、特点。即是说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性扩充方面,在适应当下文化生态环境,应该大张旗鼓的扩张生产,创新性的开发满足当下人们急需的文化产品,来填补上供给的缺口。从单一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扩充,到具有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的优秀传统文化集群式的扩充;将从产生新的供给源,到形成新的供给链,逐步发展成为集群式的供给链和产业,从而形成新的文化产业生态,来充实和扩展我们的文化市场,以达到逐步刺激文化市场和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的目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文化产业新生态。

5文化与经济价值的均衡对接:文化市场的供需平衡

合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促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向文化市场经济价值的当代转换,使得文化市场的供给源更加的丰富,在加大扩张力度时,催生出更多的供给源,从而在文化市场上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链和文化产业生态,从新供给主义经济理论来说,就形成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新的供给。当然,这些新的供给产生也不是盲目或茫然的产生,而是在适应了当下新的文化生态和新的文化环境下产生的,是满足了当下文化市场上新的文化需求为基础的,是更好的填补了文化市场上的供给缺口。新的供给产生之后,会更进一步刺激和优化文化市场,同时,为了迎合当下文化需求侧的要求,在供给侧的生产上,用根据文化资源的本源进行创新,来不断的满足文化市场上的新需求。从文化市场的需求面来看,有了满足需求的新供给产生,更高需求的“质”和“量”又会反过来刺激供给侧对产品新需求的改进。在新供给产生过程中,不能忽略需求者正在向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文化需求进行转移,所以,在新供给产生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掌握文化市场上的需求侧的相关诉求变化动向,时刻迎合需求动向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进和改变,才能将有效供给做得更加充分发挥效能,以延长供给侧的供给周期,才能有效地消化新供给。从需求的角度来说,文化消费是需求和供给的风向标,供给侧方面可以通过文化消费来观察市场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供给门类、供给产品的新方向等相关信息,从而改进和调整优秀传统文化的供给源和供给品等;从需求侧方面可以通过文化消费观察到文化市场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真正需求,需求的新动向和新变化等相关信息。通过文化消费透露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的信息,供给侧需要根据需求侧反应的信息,进行调整和改进;而需求侧会根据供给侧的新动向进行提升,同时也会受到新供给的不断刺激,使需求的诉求更加丰富。通过文化消费在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调剂,使得新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产业供给链和产业生态之间,寻求一个新文化生态、文化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新平衡点,并进行均衡发展和传承,正如该《意见》第12条中指出的“需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供给与需求结合”。

6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当下转换,在适应当下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上,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相统一,通过对有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生产性保护措施下,形成一系列的新的供给源、供给链、产业链和新的文化产业生态,来调剂和刺激新的文化生态,进而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自身价值的转换,激活他们的自我造血功能,形成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良性循环。他们产生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并发展成为当下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企业,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优秀传统文化新供给的产生,对文化市场也具备有调剂和优化等作用,使得他们在当下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有更强的生命力,有更好地适应当下的人文环境,更能体现出文化的包容性。

【参考文献】

【1】滕泰,范必,等.供给侧改革[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2】侯路,谭小兵.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与传承模式的构建[J].内蒙古艺术,2016(2):89-91.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篇10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老子《道德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要把我的学习体会告诉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互相交流,共同勉励,促进我们高职教育深入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学习《道德经》,对于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道德经》里的道指的是规律,道家认为“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要“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道家对规律的认识,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仍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利用世界的有力武器。道家对规律的科学认识,从小的方面说,对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的方面说,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它的真正涵义是,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所以,我们学习老子这句话后,在与别人交往时,不能以自己的原则去判断别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往;而是在积极与善人和圣人交往,向善人和圣人学习的同时,也要与不善之人交往,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去教化不善之人,使大家都成为善人。如果我们的社会真能做到这一点,将是一个和善社会,给每个人带来无穷的幸福,享受人生的快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道德经》中很有影响力的句子,也是被人们广泛传诵的。它告诉我们,任何伟大人物的成长,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就,都是从细小做起,要脚踏实地,勤学苦练,不断耕耘。任何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想法都要不得,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每个人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就必须记住老子这句话,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认真真学习,兢兢业业工作,朝着既定目标,一步一步迈进,那就能干出一番事业,不虚度人生,实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