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

时间:2022-09-13 08:23:57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

【提要】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典籍中彰显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精神汇聚。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呈现出的忽视道德价值力量、个人发展目标不明晰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薄弱等特点,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三个维度,探析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经》;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一)坚守底线,但忽视道德价值的力量

当代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坚守底线的同时,往往会忽视道德价值的力量。这里所说的道德,可以理解为一般社会公德。人不是仅仅凭借自己的本能行事,还要能超越自己的本能按应有的价值理念和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行事,而这需要通过人内在的自我约束来实现。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言:“于我上者乃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从中可见,道德约束或者说道德律令是需要发自内心的,并且是自发、自觉、自愿的。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孟倡导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都特别强调道德价值的力量。因此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之中,用其中所蕴含的正确道德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重视道德价值并且能将其融入自己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升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越来越把道德完善作为一种理想和追求,把道德作为获得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对象,从对各种道德追求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二)积极向上,但个人发展目标不清晰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且阅历丰富,常常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并且对此投入极高的热情,但涉及其个人发展目标,却没有明确的主线。他们因为阅历尚浅、理论知识积累不多、娱乐生活充实等诸多因素,对生命本体的体会和对生活意义的感悟还不深,往往会忽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其价值理想的不确定导致对个人发展目标也不明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就应该有一定的人生追求,即使价值理想不能即刻实现,但在追求这种价值理想的过程中,也能获得对人生意义和生命存在的感悟。有了这种意义感和价值感,人的生命才会得到充实,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行动中,确立清晰的人生发展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坚定前行。

(三)价值取向多元,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意识薄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探析——以《道德经》为例施祎红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意识较为薄弱。在大众文化、西方文化、网络流行文化盛行的今天,大学生出于求新求变的心理,广泛接受和追逐新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但他们尚无能力较好地甄别参差不齐的文化,往往对精华和糟粕部分不加筛别,一概吸收,这样会使大学生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其价值观念逐渐淡化,理想追求逐渐世俗化。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生命力和活力,是过时的文化,对典籍和诸子百家思想显得陌生,并且逐渐在新兴文化冲击下,消解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历史的积淀而经久不衰,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的见证。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到,不忘本来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善于传承才能更好地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与创新,在实践中赋予其新的价值内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探析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理上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②因此,为化解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困境,高校教育有必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道德经》中萃取出精神力量,为大学生注入内驱力。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

1.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道德经》中“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思想观念启发高校教育者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学生发展身心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教学。马克思、恩格斯(1995)就曾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③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站在完美主义者的角度,用过于理想化的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在注重强调发展人的精神性的同时也应关注人的自然性问题。尊重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而非一概而论,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教师所期许的相同的教学效果。2.在与学生和谐相处中有序开展课堂教学《道德经》中“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观点启发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和睦相处,以自然和谐的方法开展教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自然中的一物,同生于自然,同长于自然,二者并无差别。因此教育者要抱着平等的观念与受教育者相处,教育者自身的角色定位应当是引导者而不是掌控者,不因自己有“教师”这一称谓就显得高学生一截,要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不因外在条件如经济状况、性格样貌、成绩表现等对学生差别对待,每个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积极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将“无为而治”的理念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将“无为而治”的理念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中,引导受教育者在没有教师过多干预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学习。《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意思是顺应自然而不加以干预,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体现且自我完成。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到的“无为”,不该片面地理解为教师彻底无所作为,放弃教师的知识传授环节,片面强调学生自学的作用,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课堂教学;而是强调一切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顺应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而不该强求、苛求或搞硬性灌输。硬性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很容易适得其反,极易触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教育者要在教学上掌握好尺度,不随意采取过激行为,要尊重学生群体的特殊秉性,不能将教师个人的意愿强加于学生。不强制,不苛求,不奢望,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使学生学在其中,且乐在学中。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离不开文化育人。校园文化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育人为主要目的,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信仰、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④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典籍的文化内涵丰富,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氛围,以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效果。1.通过社团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群体活跃在社团中,并且共同组织并亲身参与社团活动。社团组织社员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品味经典,阅读《道德经》,以圆桌会、交流会的形式,讨论其展现的思想内涵,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赋予其新的理解。2.通过校园文艺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将《道德经》中体现的“上善若水,柔而至胜”“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谦下不争”“崇俭寡欲”等老子的处世哲学观点提炼出来,再将其内涵编排到小品、舞台剧中,以更现代化、艺术化的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用更生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从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3.合理运用新媒体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运用其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学校制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教育短视频在抖音短视频平台或者微博视频平台上,通过视觉和听觉语言,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生对短视频内容的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回应,可以将其转化为心理上的认可,从而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目的。

(三)提升教育队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素质

1.用自我的言行在无形中感染受教育者《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不言之教”的思想理念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自身修养,用自我的言行在无形中感染受教育者。“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⑤(《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教师以身作则,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展示给受教育者,让他们真实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老师就是离自己最近的榜样,而不是只会在言语上刻意生硬地讲道理的“演说家”。2.通过质朴且真诚的语言去感染受教育者《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理念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质朴且真诚的语言去感染受教育者。发自肺腑的语言,就算言辞不华美,但往往透着真诚和温度;经过加工的辞藻和华丽的表达,内容往往不真实。⑥教育者自身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教授的内容有深度的理解,并且有高度的认同感,这样即使没有华丽的辞藻来表述教学内容,也可以用质朴但发自内心的言语感染学生,符合受教育者的情感期待,增加其接受度和认同感,使学生更好地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为契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教育者要在语言表达中有所创新,紧跟时代潮流,但中规中矩的表达方式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过于沉闷,运用流行词汇、网络热词和新词的课堂语言表达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3.对待受教育者要把握一定的“度”《道德经》中的辩证法观点——否定之否定、物极必反,启示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受教育者要把握一定的“度”。其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柔弱胜刚强”(《道德经》第三十六章)等等,都是关于事物对立面转化的观点。这里所谈到的“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严厉程度、对课堂秩序的把控程度、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深度等。教育者对教育过程中的“度”的掌握,是需要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经验积累,反复总结和揣摩而得出的。教育者若能够掌控这个“度”,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施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