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5:09

幼儿教育管理

幼儿教育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虐童事件;教育管理

2012年,浙江温岭某幼儿园女教师的虐童事件在网上曝光,其他地区的虐童事件也接二连三被爆出,一时间,虐童这个被长期忽视的社会问题,引爆了广泛的社会舆论,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教育部门,都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虐童事件的发生究竟是谁之过?幼儿园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基地,本应充满纯真与美好,但是频发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如何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应承担着师者责任的幼儿教师,为何将罪恶的黑手伸到孩子身上?如何才能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值得整个社会深思的.

1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危害性

虐待儿童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极端行为,对于幼儿产生的伤害是巨大的.一方面,在躯体方面.虐待儿童是通过各种形式的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对幼儿的身体产生损伤,包括肢体上的损伤和脏器损伤.另一方面,体现在幼儿的心理伤害.躯体的伤害可能会造成幼儿肉体的疼痛,但是心灵上的影响却是无形的,也是长远的.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打骂、嘲笑、挖苦等等不良的行为,都会对幼儿的人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的孩子在受到虐待之后,会形成孤僻、自卑、胆小等不良情绪,甚至会做出一些攻击他人的行为,有些变相体罚不会在幼儿身体表面留下直接的伤痕,但是却对幼儿的内在产生严重影响,甚至造成幼儿心灵的扭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2幼儿园虐童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幼儿园虐童问题的发生,除了幼儿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偏差以外,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教育资源的配置、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幼儿教育管理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同样拥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也应当受到尊重.但是,很多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出现偏差,认为幼儿不懂事,必须要通过体罚、责打才能让他们养成正确的习惯,因此而导致有些教师在教育行为上失当,产生打骂孩子的现象;另外,也有个别幼儿教师在心理上存在缺陷,对幼儿缺乏爱心,通过打骂幼儿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或者从中获取快感,这也是导致虐童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2.2幼儿教育资源的配置不科学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尚未完全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加之学前教育本身具有公益性,国家在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方面能够投入的力量十分有限,尤其是很多民办幼儿园,几乎很少有国家资金的投入,只能依靠民间集资或者地方企业赞助;在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幼儿教师的薪资等方面的投入都较为匮乏,这必然会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幼儿教育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2.3幼儿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不会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克制的阶段,所以幼儿经常会出现打闹、不听话等现象,这也成为很多幼儿教师责罚孩子的理由,动辄打骂,但是很多孩子都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受到幼儿教师打骂时忍气吞声,大多孩子由于受到教师的威胁而不敢将事件的发生告诉家长,所以很多家长都无法在第一事件发现孩子的异常,也会因此而导致虐童问题的恶化.

2.4幼儿教育管理的缺位

通过对虐童事件的总结与观察发现,虐童问题大多发生在民办幼儿园,而这与政府在幼儿教育管理方面的缺位有直接的关系.公立幼儿园在办园条件、教师福利、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有政府足够的投入与管理,但是民办幼儿园需要依靠社会力量进行建设,而且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而且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准入门槛很低,甚至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资格也可以从事教育活动,所以幼儿教育的开展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虐童问题也常常被忽略.

2.5缺乏法律的有效干预

浙江温岭虐童事件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以“寻衅滋事罪”将当事女教师处以刑事拘留,22天后被无罪释放,面对判罚结果,社会公众存在巨大疑问,为何如此恶劣的行为却不用当事人承担刑事责任,这也反映出我国在幼儿教育法律法规建设方面的缺陷.从当前的法律体系来看,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或者涉及到幼儿园虐童应该如何判罚,所以只能根据现有法律体系中的虐待罪、故意伤害罪等法律法规进行判处,但是有没有达到一定的危害程度,没有严重侵害社会秩序或者国家利益,所以缺乏具有说服力的法律依据对当事人进行判罚.

3加强幼儿教育管理、消除虐童现象的反思与建议

幼儿教育是一项具有公益性特征的教育事业,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并且保证每个适龄儿童都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针对虐童问题的发生,也同样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努力,从多个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幼儿教育管理制度,创造安全、可靠的幼儿教育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加快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进程

从本质上来说,学前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而享受学前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的权利,也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从当前来看,虐童事件的发生集中在民办幼儿机构,如果不能对民办和私立的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全面,不仅会导致虐童现象的恶化,更会偏离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因此,需要加快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的进程,不断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资.首先,在公办幼儿园的规模方面需要不断扩大,并且明确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和限制条件,彻底解决适龄儿童入园难的问题;其次,提高幼儿教师的入园门槛,尤其是注重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好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尊重和认可程度,从根本上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杜绝虐童事件的发生.

3.2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根本,如果幼儿教师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懂得关爱幼儿、尊重幼儿,就无法保证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虐童事件的发生也无法避免.因此,要注重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与强化,为人师表,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幼儿教育,充分尊重并且理解幼儿的一切语言和行为,在人格上坚持与幼儿平等的地位;其次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为幼儿进行知识、礼仪以及艺术等方面的素养培养,而且幼儿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拥有丰富的胸怀,才能以和蔼的态度去应付幼儿的哭笑和打闹;最后,幼儿教师要会欣赏,学会欣赏幼儿的纯真,可以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融入到幼儿的心灵世界中,这种正面情绪的影响下,自然呈现出和谐、温馨的教育氛围,自然可以遏制虐童事件的发生.

3.3着重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是引发虐童事件的一个重要诱因,所以需要着重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更多关注.一方面,作为幼儿教师要时刻懂得加强自我心理保健,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面对幼儿的哭笑和打闹也可以平常心待之;另一方面,幼儿园方面也需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环境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并且为幼儿教师创造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使幼儿教师充分了解到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幼儿教育活动开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也可以定期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帮助幼儿教师解决心理上存在的疑问和困惑,消除他们的顾虑,可以保证幼儿教育活动的健康开展.

3.4促进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虐童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反映了幼儿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更折射出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忽略,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体系做保障,使得虐童事件一再发生,却无法对当事人作出合理的判罚.对此,必须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可以借鉴日本、美国等在儿童保护方面立法相对较为完善的国家,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对虐儿行为的判定标准进行严格划分,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儿童保护法、防止儿童虐待的处理办法以及针对虐待儿童做出的判罚标准等等,对虐童的幼儿教师进行严厉处罚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幼儿教师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清楚认知虐待儿童的边界,从而在思想上杜绝伤害儿童念头的产生.

3.5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

要从根本上杜绝虐童案件的发生,除了政府部门的努力意外,还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而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香港地区有80%的儿童保护工作是由社会力量完成的,而且社会力量与政府之间建立了商业合作关系,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社会组织,并且赋予其保护儿童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可以促进幼儿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另外,也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着重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自卫、求助的方法,可以减轻伤害,为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争取更多有利的时间.总之,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掌握基础的知识和节能,更重要的是为幼儿的人格培养奠定基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才能在未来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成长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虐童行为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对孩子的躯体和心灵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尤其是对幼儿的性格、情感等方面都会产生永久性的伤害,因此必须要重视虐童问题,通过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幼儿家庭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教育环境,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高桐江 单位:绥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慧琴.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伦理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张起志,张淑满.透过虐童悲剧反思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J].山东教育,2013(05).

〔3〕于涛.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政策的内容分析[D].西南大学,2013.

〔4〕崔婧.对当前幼儿教师道德失范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4.

〔5〕冯宝安.幼儿园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3.

〔6〕“虐童”事件频出折射当前教育制度严重弊端[H].21世纪,2012-11-15.

幼儿教育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一、幼儿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一)幼儿教育的内涵

幼儿教育是指儿童从出生到6岁的教育。小学生入学的法定年龄是6岁,0-6岁为学龄前儿童,托儿所接收的学生为0-3岁,幼儿园孩子的年龄一般是3-6岁,主要是保护和教育的3-6岁的孩子。

(二)幼儿教育的意义

幼儿教育是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教育之一。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0-6岁的儿童,这一时期为一个人的生活奠定了基础,在后期成长中,孩子的性格和习惯都是受这个阶段影响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些性格孤僻、情绪不稳、极端行为的孩子,他们出现这些问题与其在婴儿期有关。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幼儿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教育质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的教育。在《促进人力资本的政策》(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文章中指出,在儿童早期投资的投资回报率远高于儿童早期之后的投资回报率。一项早期教育调查显示:当人40岁时,儿童早期教育的回报在儿童时期率是1到4.7,社会回报率为1:12.9;而社会回报有88%的是因为犯罪率减少,教育支出减少是4%,增加7%的收入税,1%削减了社会福利开支。

二、幼儿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和责任不明确

在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前,1998年幼儿教育部有四人,24个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成立了一个单独的幼儿教育系(科、外省、市也有专职、专业的幼儿教育管理人员,由中央到地面形成上下五个管理网的畅通。体制改革后,我国幼儿教育网络管理分散,专门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教育部负责幼儿教育管理部门编制仅2人,仅有一人是专业人员;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保留幼儿教育管理体制的是北京和天津,所有其他省市都撤消了该机构。在目前这样的幼儿教育体制下,实在是无法满足当前幼儿教育的需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管理,缺乏一个清晰、高效的管理体系,中央政府没有具体的安排,地方政府不能有效承担责任。

(二)缺乏立法保障

目前,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法律层面比较高,但关于幼儿教育立法,没有专门的国家立法。所以在幼儿园,学生被打的事件频繁发生,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我们没有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因此立法势在必行。

(三)缺乏资金保障

虽然幼儿教育资金投入比例逐年增长,总体上还是存在不足的事实。到目前为止,我国幼儿教育经费总额的比例还没有超过1.5%,我国幼儿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量结构中的最低水平。我们国家对义务教育在法律上有规定,因此对中小学的教育重视,忽视幼儿教育,减少幼儿教育经费的规模或根本不进行投资。因此,教育机构数量不足,幼儿教师要照顾孩子,没有耐心照顾孩子;幼儿教师的工资很低、高层次的人才不愿意参加教育事业,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低,质量参差不齐。

三、改革幼儿教育管理体制,解决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管理机构的职责

我国全世界的成功经验和幼儿教育的发展表明,当国家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或上级政府的直接管理和领导,使其更容易为幼儿教育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明确幼儿教育相关部门的职能,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基本权益,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相关服务。修订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严格制定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发展的标准和有效的监督制度是中央和地方的共同责任,对于创办幼儿园,相关的教育行政机构进行严格审批,保证其合乎法定标准。国家加快引入相关措施制定严格、科学、合理的系统,监督各类幼儿园和严格执行年度检测系统等等。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的领导作用和领导责任,积极支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幼儿教育,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协调相关部门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国家加快出台相关措施,制定严格、科学、合理的制度,对相关部门的渎职造成的损失,严格监督和管理。

(二)加快幼儿教育立法,完善法规体系

近几年,两会上,人大代表的提案,多次提到的幼儿教育的发展。一些地方人大代表为幼儿教育立法做了大量的工作。北京、江苏出台了幼儿教育条例,上海已经在整理幼儿教育立法工作,目前有利的社会环境对于幼儿教育立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各级政府必须携手共进,通过立法完善幼儿教育,通过法律来保护幼儿教育的发展,明确政府责任的幼儿教育责任。

(三)加大资金投入,稳定幼师队伍

国家加大幼儿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地方政府责任引导个体参与,使幼儿教育经费发展。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放凭证,既保证了孩子的入学,也不会有资金分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明确幼儿教师的身份和地位,通过立法保障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吸引优秀的幼儿教师人才到幼儿教育队伍中来,将是对孩子有个幸福童年的最大保证。

作者:刘珍 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教育部墓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黄人颂.《幼儿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虞永平.《当代世界幼儿教育》.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幼儿教育管理范文篇3

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育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也更加关注幼儿教育。正因为幼儿教育管理涉及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所以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幼儿教育的管理比较规范,那么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幼儿教育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大到时间管理、自我管理以及学习管理,小到饮食和后勤管理。幼儿园管理人员应重视幼儿教育管理的所有环节,认真做好管理工作,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样才能够有效实现规范化的幼儿教育管理。

二、对幼儿教育管理的研究和展望

1.幼儿教育管理规范化的方法

幼儿教育是实现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只有从幼儿开始打好基础,他们才能在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和成长,所以幼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意义。由于幼儿年龄小,比较贪玩,所以在发现幼儿玩耍时,幼儿园的教育管理者就应该注意,不能直接强制要求幼儿停止玩耍,而是应该了解实际情况之后再做出相应的处理。情绪是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部分。每天早上,教师通过观察和交谈,可以了解幼儿的心情。尤其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幼儿来说,他们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从心理上排斥幼儿园,所以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心情后,才能给予适当的指导,使他们逐渐调整自己的情绪,自愿和快乐地上幼儿园,而不是哭闹着、吵着要回家。针对上述对幼儿的研究,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帮助幼儿教育管理规范化的方法。首先,美国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幼儿教育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在进行幼儿教育管理的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会参加很多活动,如画画、堆积木、看书等,很少出现某一个幼儿只玩一种游戏的情况。这就说明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大脑也在思考,让自己有计划地玩耍。这种幼儿教育管理方式对于幼儿的自由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我们借鉴。其次,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管理规范化中,教师应该和多个幼儿相处一段时间,还可以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组织小组游戏;或者在教室中张贴一些幼儿的作品,这对于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开朗的性格有极大的作用。当看到幼儿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上时,其他幼儿就会更加努力,希望自己也能获得一个展示的机会,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幼儿管理者应尽量组织幼儿开展室外活动。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征,领略它们不同的美,因为幼儿的亲身感受胜过一切无力的说教,使得主题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当然,在室外活动中,教师还应细心照顾幼儿的身体,根据天气情况随时帮助幼儿穿上或脱下衣物,并提醒孩子多喝水等。

2.对幼儿教育管理的展望

在新时期下,幼儿教育的管理应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如下一些幼儿教育管理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首先,幼儿教育管理者一定要明确幼儿教育管理的目标。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育管理者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实施有区别的教育;其次,幼儿教育管理者必须重点建设幼儿教育管理制度,在幼儿教育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该相互尊重和信任。要实现幼儿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必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当人们团结一致、齐心努力时,幼儿园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这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而且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教育,满足新时期幼儿发展的需求。总之,要想实现幼儿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就需要一个比较好的制度,对幼儿教育进行规范管理,体现管理体系的民主化以及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幼儿教育管理者应积极采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相互之间共同商量,共同进步,相信在幼儿园管理人员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幼儿教育的管理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在实施规范化的幼儿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硬件条件作为支撑。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能使幼儿教育管理者更加热爱幼儿教育工作,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幼儿教师。因此,营造和谐的幼儿园、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设开放的幼儿园,都在发展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幼儿教育管理范文篇4

一、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认真执行《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理顺管理体制,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

市政府负责全市幼儿教育的规划、布局调整、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各类幼儿园的管理;负责管理幼儿园园长、教师,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办)中心幼儿园,积极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发展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各级人民政府都有维护幼儿园的治安、安全和合法权益,动员和组织家长参与早期教育活动、指导家庭幼儿教育的责任。

教育部门是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拟订有关行政法规、重要规章制度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对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制定相关标准,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向有关部门提出对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意见;建立幼儿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培养和培训各类幼儿园的园长、教师,建立园长、教师考核和资格审定制度;具体指导和推动家庭幼儿教育。

卫生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负责在园幼儿身体素质的保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指导。严格执行定期健康检查、卫生消毒、预防接种、传染病管理、饮食卫生管理、食品采购制度及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落实各项卫生防病与食品卫生管理措施。

教育、物价和财政部门,按照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制定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根据生均培养成本、本市经济发展情况及居民承受能力等情况提出幼儿园分级分类的收费标准意见,并按权限上报审核批准后执行;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低收入家庭和流动人口的子女享有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对社会福利机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的适龄儿童,要给予照顾,有关费用予以减免。

公安交警和消防部门负责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消防设施、接送幼儿车辆等方面进行排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隐患,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民政部门要把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城市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教育部门共同探索依托社区发展幼儿教育的管理机制。编制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加强幼儿园教师编制的管理和教职工队伍的建设,保证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充分发挥妇联等组织的作用,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各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各幼儿园及学前教育管理机构要自觉接受教育、卫生、公安消防、物价等部门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并按照要求,添置卫生、消防等设备设施,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二、加强管理,保证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要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保证幼儿教育经费投入,全面提高保育、教育质量。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空余校舍要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

积极鼓励和提倡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在审批注册、分类定级、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幼儿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办园行为,保证办园的正确方向。

(一)实行注册登记和年审制度。教育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的举办资格,组织评估颁发《办园许可证》并定期复核审验;公安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评估并颁发《安全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物价、财政部门负责向已取得办园许可证并办理登记手续的幼儿园颁发《收费许可证》,提供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票据。

(二)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取缔非法举办的幼儿园。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擅自举办的,一经查出坚决予以取缔,并依法依纪追究其责任。

(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努力建设一批办学方向端正、管理严格、教育质量好并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示范性幼儿园。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范》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渗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

教育部门要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幼儿园教育实验和科研的管理和指导。禁止在幼儿园从事违背教育规律的实验和活动。

幼儿教育管理范文篇5

一、虐童现象发生的原因

1.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还未加入幼儿教育,民办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的占有比例差别非常大。民办幼儿园招聘教师,相对来说,任职门槛比较低,导致师资队伍普遍素质较低,工资收入也低,整体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很多城市公办幼儿园都停止进编,导致公办幼儿园也不能吸引更高层次的老师加入幼教行列。2.幼儿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学龄前儿童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如果受到伤害后,却不懂如何自我保护。很多幼儿因为害怕教师,即使受到伤害,也不敢告诉家长,默默承受,幼儿园和家长无法及时发现,从而助长了虐童现象的发生。

二、加强幼儿教育管理,消除虐童现象的建议

幼儿教育具有公益性特征,其主要职责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每个适龄儿童能够平等受教,这也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因此,对于虐童现象的发生,国家和社会等多方面应共同努力,构建完善的幼儿教育管理制度,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1.促进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进程。学前教育在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公共事业。对于每个适龄儿童来说,享受学前教育是应有的权利,也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幼儿教育机构的规范,不然纵容虐童现象,导致事情恶化,使幼儿教育偏离教育发展规律。同时,应加快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政府对其加强规范和管理。第一,公办幼儿园的规模应适当扩大,并且明确开办幼儿园的标准和限制条件,从而解决目前存在的适龄儿童入园难的问题。第二,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准入门槛,特别是重视考核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给予幼儿教师良好的薪资、福利待遇,倡导尊重教师,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可程度,从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杜绝虐童现象的发生。2.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幼儿教师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尊重幼儿,不关爱幼儿,就无法顺利、有效开展幼儿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发生虐童现象。所以,培养和强化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重中之重。首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且热爱幼儿教育,尊重和理解每位幼儿以及其语言、行为,给予幼儿人格上的平等。其次,幼儿教师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发挥自身的专业素质,培养幼儿知识、礼仪、艺术等方面的素养,同时,幼儿教师需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修养,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打闹和哭笑。第三,幼儿教师应学会欣赏和认同幼儿的纯真,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积极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灵世界,有意识地为幼儿创建和谐、温馨的教育氛围,从而根本上遏制虐童现象的发生。3.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虐童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就是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给予幼儿教师更多关怀。第一,幼儿教师自身应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胸怀,加强自我心理保健,使自己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学会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能够从容或者平常心对待幼儿的哭闹。第二,幼儿园方面应不断改善幼儿的教育环境,为幼儿学习提供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同时,定期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学习和深造,让幼儿教师充分认识到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开展心理辅导讲座,解决幼儿教师心理上的困惑,打消他们的顾虑,促进幼儿教育活动的健康进行。4.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虐童现象的频繁发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忽略。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虐童现象频繁发生。因此,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这方面,可以适当借鉴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在儿童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根据我国实情,严格制定对虐童行为的判定标准,从而出台符合我国实情的儿童保护法、防治儿童虐待的处理办法如何判罚虐童现象,等等。5.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为了杜绝虐童现象的发生,加强幼儿教育管理,还需要社会各级力量的参与。关于这个方面,香港地区有80%的儿童保护工作是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政府和社会力量展开商业合作,具体来讲,政府以招标的方式召集和确定合适的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考核之后,赋予其保护儿童的权利和义务。这样通过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幼儿保护工作全面开展。同时,家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父母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并且教授一些简单求助和自卫的方法,尽可能减轻伤害,争取更多保护合法权益的时间。

三、结束语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教师是重要的启蒙教育者,对于幼儿的成长发挥着不可获缺的作用。一直以来,幼儿教师都是作为十分崇高和神圣的职业存在,其不仅承担着教育幼儿知识的重任,而且是儿童的引导者和守护者。但是近些年来,网上曝光的幼儿园教师虐童现象层出不穷,不仅让整儿幼儿教师队伍和家长背负了沉重压力,而且打击了幼儿的幼小心灵,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虐童现象让幼儿教师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甚至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幼儿教育不仅需要开发孩子的智力,教授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其未来成长为身体健康和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而虐童行为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躯体和心灵,特别是会对幼儿的性格及情感等方面造成永久性的伤害,所以,无论是政府部门、教育部门,还是幼儿家庭、幼儿教师、社会各界力量等都必须努力,共同为幼儿创造具有安全感的教育环境,保护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玲.新时期幼儿教育管理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普童话,2016,(16):18.

[2]朱虹.基于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思考如何完善幼儿教育管理[J].时代教育,2015,(16):282.

[3]朱杨明.新时期幼儿教育管理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知识窗,2014,(08):59.

幼儿教育管理范文篇6

1.学习内容超出了幼儿的能力范围

幼儿时期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够健全,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能力极其有限。这个时期是幼儿大脑发育较为关键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幼儿的发育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一旦做出了超出能力范围的思维动作,对幼儿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性格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复杂的思维动作只有在幼儿成长至八岁左右,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以后才能够完成。但部分幼儿园将国家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意见放在一旁,一意孤行地增加幼儿学习的内容,有些甚至已经包含了小学学习的内容,并给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幼儿应该在这个时期掌握的基本生活常识却被幼儿园挡在幼儿教育的大门之外。

2.幼儿教育方式单一

幼儿时期的孩子好动,而且很难安静下来,因此,幼儿教育应该寓教于乐,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和认识这个世界,逐渐地形成正确的心理和性格。教师在其中只能充当引导的角色,更多地是要让幼儿参与到游戏当中。然而,现在很多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剥夺了幼儿好动的天性,过早地让幼儿接触到了小学生的学习模式,课堂教学方式死板,很难提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幼儿对于知识的掌握。

3.幼儿教育管理模式小学化严重

幼儿时期是孩子尽情游戏,享受欢乐的时光。然而,有些幼儿园给孩子安排了家庭作业,并要求有家长的签字。这种教育管理模式已经近似于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提前让幼儿承受了课业负担,给幼儿的心理造成了不可逆的危害。同时,幼儿园对于孩子的行为规范效仿小学生行为准则,要求孩子上课时要保持课堂纪律,双手背后,课后认真复习等,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这种管理模式严重脱离了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实际,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合理化建议

1.转变幼儿教育的观念

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其鲜明的年龄特点,这个时期的教育活动也就具有了特殊性。幼儿教育要根据幼儿成长发育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不能认为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更多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一定要摒弃这种错误的教育观点。幼儿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育要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使其在欢乐的时光中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行为规范。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幼儿教育是孩子的早期教育,教育内容和强度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教育单位也就是幼儿园,要重新明确幼儿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质量并不是靠增加学习内容、加大学习强度来体现的。同时,家长也要转变以往对幼儿园教育水平的评价标准,不能剥夺幼儿乐观向上的天性。在幼儿时期,不能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或不感兴趣的事情,使之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让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3.优化幼儿教师队伍

幼儿教育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对策

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有的教育学家认为,确保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是消灭阶级差异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国的幼儿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发展的教育质量不高,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应对措施。

一、我国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

1.城乡幼儿受教育数量不均衡。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城市中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数量要远远多于农村。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教学资源比较落后,教学场所有限,教学人员的素质较城市来说较低。而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各种教育场所层出不穷,相应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也都比较完善,师资力量壮大,两者之间的差异促使人们把儿童送到城市中接受教育。除此之外,国家在教学经费的投入方面,城市多,农村少,差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之间幼儿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两者接收的幼儿数量偏差较大。2.东西部区域幼儿受教育程度不均衡。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的经济发展呈线性结构,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为发达区域;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机会少,为欠发达区域;而中部地区处于两者中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样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的前提下,幼儿受教育程度也存在较大差距,东部经济发展程度高,各种教学资源比较先进,各类教学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可以充分满足幼儿的教育需要,由此,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其教育水平与能力也不同,其中幼儿的受教育成都也随之存在差距。

二、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要想切实保障我国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确保我国人民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及时发现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实际的发展情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缩小不同地区幼儿受教育的差距,以达到尽快实现我国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1.创新教育投资理念、幼儿教育义务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高,人们的基本素养逐渐升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幼儿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对其以后一生的发展都有影响。但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这就严重影响了一部分幼儿的健康发展,造成社会不公。面对这种情况,相关单位、相关部门在教育投资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育投资理念,加大对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资,以尽快的缩小城乡以及区域之间幼儿教育的差距。此外,逐渐引领幼儿教育朝着义务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如果把幼儿教育也纳入到义务教育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2.建立健全投资激励机制、鼓励多元化教育投资。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三种,政府、个人(组织)、政府和个人(组织),由这三部分进行教育投资,以确保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现有的幼儿教育大部分依靠个人(民间组织)投资,国家政府部分较少。但我国幅员辽阔,目前还有很多地区的幼儿教育欠缺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农村等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区域。为了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健全教育投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多元化教育投资,首先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然后鼓励个人或者是民间组织加大资金投入,以改善区域之间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3.创新幼儿教育管理机制。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幼儿教育机制自身存在不足,因此,我们首先要创新幼儿教育管理机制。国家政府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领导部门,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健全相关制服建设、完善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以促进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均衡发展。政府可以帮助落后地区幼儿场所的建设,扩大当地幼儿园规模,帮助其分担建设成本。其次,完善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补偿,完善低收入人群子女的入园问题,充分调动各项资源,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公平的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最后,加强对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监督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条例,对幼儿入园收费、幼儿教师薪资待遇、幼儿教育经费的使用等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协调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差距。

三、总结

幼儿教育,看似简单,但实则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质量。我国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幼儿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由此,国家相关部门要重视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状况,不断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不均衡,以确保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樊红香 单位: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宋占美,张婷婷,丁骞.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

幼儿教育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1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内涵

孩子享受均等教育是其享有的合法权益,为此应确保其享受到均衡的教育环境、师资配备,进而实现充分发展。幼儿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利用法规体制保证适龄幼儿享有相同的学习权力,政府应为幼儿们创造公平的受教育条件,秉承公正客观的态度,利用合理科学方式,确保教育效果均等性,该过程核心便在于配置资源的合理均衡。通常来说,均衡性幼儿教育涵盖三个层面,即教育过程、机会以及结果的均衡平等。

2城乡幼儿教育非均衡状况

纵观当前城乡地区幼儿教育现状不难看出,其呈现出非均衡状态,首先起点便存在差距。这是由于城乡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使得幼儿教育出现差异。农村地区幼儿无法享受更为优质良好的学前教育,一些地区甚至出现幼儿没机会享受学前教育的问题。相反,在城市经济发达区域,幼儿则可达到全部入园的状态。由入园率水平我们便可明确,农村区域幼儿入园水平始终低于城市区域,这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质量形成了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快速前进的步伐。另外,城乡地区幼儿教育平等性也呈现出不均衡的问题。当前,教育机会、实践过程与最终结果的平等成为幼儿教育建设发展体现最大差异的环节。由于城乡地区幼儿教育层面呈现鲜明的差异性,例如农村家庭认为孩子年龄较小可不进行正规教育,自然发展的陈旧观念仍旧普遍存在。加之,教育单位长期发展进程中的不断精简与合并,使得幼儿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就近入园,令他们无法享受更加良好的幼儿教育,甚至不具备受教育的机会。从结果层面来说,城乡幼儿教育早已体现出非均衡性,具体是幼儿们在受教育后标准水平包含明显差别,而入园准备则是重要表现。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农村地区幼儿入园准备与城市地区幼儿相去甚远,后者无论是认知水平、学习方法、语言能力、个性特征上均优于农村儿童。该类入园准备差别致使农村儿童同城市儿童很难实现同步成长。为真正缩短城乡教育教学差距,我们应由基础环节出发,幼儿教育应变成普遍受关注的重要环节,进而实现最终的教学管理、收获成果的公平性。不同经济以及文化环境下,幼儿入园准备将对其未来成长发展形成极其明显的影响,国外发达区域更加注重幼儿学前教育,同时投入较多精力。我国当前虽然渐渐重视学前教育均衡性,然而各级政府单位由于投入经费并不均衡,因此也成为幼儿学前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重要成因。

3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策略

由我国当前幼儿教育师资力量审视,教师团队并不稳定,特别是农村区域,由于教师待遇水平不高,加之学历层次较低,直接影响了职业认同感,出现了教师转岗率不断提升、人才流动性较大的现象。另外,社会保障体制较难全面执行,令教师团队更无法稳定,这均对农村幼儿教育形成了负面影响。为稳定农村幼儿师资团队,应全面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依照农村教育内在特征以及现实状况,持续做好教师人才聘用以及人事管理工作,编制一致标准,面向社会进行教师人才公开招聘,并对在岗幼儿教师实施统一管理与注册,由财政进行统一拨款,以保证教师人才应有的工资待遇,确保农村教师团队的可靠稳定。幼儿教育始终是教育事业发展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具体实施状况需要获得全力保障。为预防农村儿童在上学之前不能受到应有教育,应从转变传统观念入手,真正将幼儿教育囊括到义务教育的领域之中,进而从早期入手做好幼儿教育,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起点,推动我国城乡幼儿教育培养的稳定均衡发展。当前,幼儿园管理经营制度急需改善,幼教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这是树立正确教育意识的基础保障。唯有真正明确幼教工作重要性,提升幼儿教育经营投资对于经济增速发展的拉动效应,方能确保幼儿教育获取最大化投入,确保各地区幼儿教育均衡性。城乡幼儿教育工作中,势必应更新观念,科学创新各项工作体制,方能更好地实现最终目标。幼儿教育工作的健康有序还离不开充分的物质资源,然而当前幼儿教育费用由乡镇政府下拨,由于地方政府承担能力有限,进一步导致城乡幼儿教育陷入失衡状态。为此,政府单位应进一步扩充农村区域幼儿教育管理财政支持度,通过多元化渠道、丰富对策加强资源管理。另外,应多重途径进行经费筹集,确保各项幼儿教育资源的科学有效配置,进一步缩减城乡地区教育管理距离,确保城乡幼儿教育实现均衡、良好的发展与升华。4结语总之,幼儿教育属于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政府承担着发展优化幼儿教育的重要职责。而城乡幼儿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则是确保教育管理以及社会良性发展、公正和平的基础指标。为此,幼儿教育身为起点环节,应积极促进城乡地区均衡性,明确该项工作的战略意义,方能夯实基础,全面发展。

作者:王满春 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幼儿园

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管理范文篇9

一、制约我国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性因素分析

1.先行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

虽然国家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教育法》为我国民办幼儿教育提供了大体的法律框架,然而由于部分法律自身存在不足,导致民办幼儿教育在税收与盈利方面存在问题,这就对民办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此外,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出台了新的法律法规,但多数法律政策都限制了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并且一些地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民办幼儿教育存在很大偏见,这些都制约了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的正常发展。

2.民办幼儿园管理体系不合理,缺乏足够的管理力度

我国近些年民办幼儿园的数量有所增加,但管理方面的人才却并没有增加,当前民办幼儿教育的管理工作依然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大弊病。在相关的教育部门中,原本负责直接管理幼教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挂靠在基教科、成教科或职教科名下,对于民办幼儿教育的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在幼儿教育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从而出现岗位职责不够明确等问题。

(二)民办幼儿园自身问题分析

1.部分民办幼儿园投入力度不足

由于部分民办幼儿园在资金投入方面不足,且卫生条件及硬件设施较差,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部分民办幼儿园由于门槛设置过高,但幼儿园市场需求又十分庞大,这就导致很多未注册的不正规幼儿园屡禁不止。这些幼儿园不仅硬件设施及卫生条件较差,并且教育的质量也难以保障,这就对孩子的安全健康及学习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2.保教工作不够科学与规范

一些民办幼儿园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或一味满足家长的各种要求,不顾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强行灌输知识技能教育,从而影响了儿童的全面发展。还有些幼儿园因过分担心安全问题,对儿童的正常活动加以限制,这些都对儿童的学习生活及全面发展造成很大束缚。

3.师资力量不强,师资队伍不够稳定

由于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并不是很高,甚至低于中等收入水平,并且一些民办幼儿园并没有为幼儿园老师缴纳社保,对教师的重视力度不够,从而导致教师跳槽的现象屡屡发生,最终使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

二、促进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

1.全面贯彻落实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社保及劳保制度

相关部门应当构建科学的幼师准入制度,可通过推行人事制度来管理民办幼儿园教师,同时对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聘用制度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贯彻落实现有的幼师社保制度,切实维护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

2.开启民办幼儿园教育立法,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

通过开启民办幼儿教育立法,能够对民办幼儿教育事业的法律地位进行确定,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及各级政府的职责,从而为民办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法律基础。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民办幼儿教育事业的监督与引导,并加强宏观调控,切实保证民办幼儿的保教质量,使幼儿园的开办更加规范化。此外,民办幼儿园可以通过设立民办幼儿教育专项经费,引导与促进民办幼儿教育健康、均衡及快速发展。

3.幼师要加强自身管理,提升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幼儿教育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学前教育;教育政策

一、改革开放30年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简要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这种巨大社会变迁,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也经历了重大调整。

(一)第一阶段:依靠群众集体和教育部门共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家庭对于教育的需求与重视程度也空前增强。同时,党中央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培养科技人才,基础在教育”。为此许多省市都掀起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活动。为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978年,教育部恢复了幼儿教育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也恢复幼儿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教研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幼儿教育行政干部和教研人员,形成由上而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1979年,全国托幼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并决定在国务院设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负责研究和实施有关托幼工作。此外,为保证和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部分省市在县乡两级设立幼教专干和幼教辅导员,并选派懂专业的干部担任公社(乡)中心幼儿园园长或公社(乡)幼教辅导员,负责乡村幼儿园(班)的业务指导。幼教管理体制的健全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对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业务指导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学前一年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也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奠定了强有力的制度与组织保障。例如:湖南省桃江县自1980年开始健全幼教辅导网,全县47个乡镇都配备幼师辅导员,县财政每年设立有1万元幼教专项经费,用于对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与教研活动的开支。这种培训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保证了乡村幼儿教育的保教质量,大大提高了农村幼儿的入班率。据统计,1985年桃江县共办有幼儿班(学前班)599个,3~6岁幼儿的入班(入园)率高达85%。

此外,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国家财力有限,在农村地区尚无法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实际情况,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认为举办一年制的学前班是当前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为此,1986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大力推动农村学前班的发展,并使得学前班在过去20多年中成为农村幼儿教育的传统办学模式。据统计,1989年全国学前班人数占在园(班)幼儿总数的47.3%,其中农村学前班幼儿数占农村在园(班)幼儿总人数的60%以上。群众集体和教育部门共同发展政策的提出,是积极应对集体经济解体、村社无法继续独立承担农村幼儿教育重任的一种理性选择,它有力地保障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学前一年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二)第二阶段:依靠社会多元化供给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有幼教专家提出:“市场是幼儿园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幼儿园的命运不再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有了市场,幼儿园才能谈得上生存和发展……广大幼教工作者要认识到,幼儿园具有多重性,它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但不属于义务教育;它是公益性的事业,但具有产业性。多年来,我国一直将幼儿园作为福利单位,但随着国家经费的削减,幼儿园已经不再是福利部门。”

在幼儿教育市场化、社会化观念的冲击下,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幼儿园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的经费由举办者依法筹措”。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再次强调:“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发展这项事业应坚持政府拨款,主办单位和个人投入、幼儿家长缴费、社会广泛捐助和幼儿园自筹等多种渠道解决。”“家长送子女入园应当承担费用。”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3号)提出未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今后5年(2003-2007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这个阶段我国幼儿教育在政策选择上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淡化幼儿教育的福利性,强调幼儿教育具有群众性、地方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在农村地区,我国幼儿教育也同样经历着由“集体和教育部门供给”向“社会化多元供给”转变的历程。“幼儿教育社会化多元供给”旨在推进非政府力量与政府携手举办幼儿教育,共同提供幼儿教育资源和民主管理幼儿教育。这种政策选择的最初目的是想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办学,从而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但这种“多条腿走路”的美好愿望在政策出台的初期阶段似乎没有达到初衷,导致“九五”“十五”期间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出现滑坡现象。据统计:2005年全国农村幼儿园所数由1995年的10.67万所下降到6.0221万所,减少43.56%;在园幼儿人数也由1995年的1624.90万人下降到1016.9235万人,减少37.42%。在各类办园体制中,集体办园下降的幅度最大,集体办的幼儿园所数在整个幼儿教育事业中所占的比例已经由1995年的63%下降到了2005年的19%;在园幼儿人数已经由52%下降到了11%。

二、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应试教育的冲击导致学前班“小学化”“成人化”倾向严重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学前班主要附设在小学内,由小学统一领导和管理。一般学前班每周上课12~16节,每节课多为30~40分钟。教材一般使用省级编制的一年制学前班试用教材,也有自编教材,没有强求统一。学前班每班设有主任教师1人,有的由主任教师1人包揽全部保教工作,有的由教师多人分担各项保教工作。学前班教师多由聘请的民办幼儿教师或代课教师担任。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冲击,部分小学领导和学前班教师过于强调学前班教育为小学入学做准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前在学前班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个别学前班甚至直接使用小学一年级教材,以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为主。有的学前班虽使用了学前班教育用书,但并不注重将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而是由教师进行集体授课。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将知识灌输给幼儿,不重视创设幼儿自己获取知识、经验的场所、条件和环境,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忽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这使得幼儿坐得多,活动得少;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说话多,动手少。这一切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幼教行政网络在政府机构精简中受到冲击,在园幼儿安全隐患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均未能设立专门的幼儿教育管理机构和专职幼教管理人员,各级幼教管理机构普遍并入基础教育处(科)。市县两级教研机构中大多没有设置专职幼教教研员。此外,我国有关幼儿教育的规章制度,大多数是教育部门颁布的文件,缺乏法律效应,同时也缺乏配套措施;尤其对于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一直缺乏一整套统一规范的机制,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审批与管理关系未能理顺,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只批不管的现象。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及村一级的民办幼儿园都是“家庭作坊式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办园条件简陋,园舍条件差,基本设施不健全。在笔者走访的乡村幼儿园中几乎所有幼儿园都仅有几间房子,外加一间午休房和一间厨房。由于幼儿园场所小,床位紧张,大部分幼儿园都是几十个幼儿集中在一间午休房内。一般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挤在一张小床上,共盖一床小被子,个别幼儿园还使用了上下双层式的床位。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安全都极不规范,幼儿的饮食也很粗糙、单一。目此外,在我国许多乡镇存在大量无证的“黑市幼儿园”,在园幼儿的安全隐患普遍存在,幼儿身心健康难以保障。

(三)农村幼儿教师身份不明,来源困难,师资队伍老化

长期以来,对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他们既不属于民办教师,也不是代课教师,只能称之为农村户口幼儿教师。1987年,《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87]69号)下发后,各地陆续将托幼工作由妇联主管移交教育部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民办教师通过“关、转、招、辞、退”等多种方式转为公办教师。但在民办转公办的过程中,我国乡村幼儿教师却被排除在外,这大大挫伤了乡村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许多优秀乡村幼儿教师要么离开长期从事的幼教工作岗位,要么从乡村小学出来独立举办民办幼儿园。许多村小学前班由于教师的流失而无法维持下去。目前,我国农村民办幼儿园数量不断上升,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也大为改善,制约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专业教师的缺乏。据某市幼教专干介绍,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市没有增加过一个幼儿教师编制,由于公办幼儿园没有编制,即使条件再好,也难以吸引正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某乡中心幼儿园园长也抱怨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在乡村工作与生活,我们幼儿园虽然条件不错,我们给出的工资待遇也比县城同层次教师工资每月高100~200元,但是还是招不到合格的幼儿教师。因为乡村生活太单调,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不愿意过这种生活……”这说明乡村幼儿园过低的经济收入,没有任何保障的身份地位以及单调与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抑制了学历和专业合格的年轻幼儿教师向乡村的流动,这导致农村幼儿教师队伍老化,师资队伍建设面临很多具体困难。据统计,在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不足2.7%,高中以及高中以下学历的教师比例仍占67%。而农村幼儿教师的职称情况更是令人担忧,全国农村地区未评职称的幼儿教师人数高达162587人,占农村幼儿教师的71%以上。

三、对策与建议

回顾我国30年来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管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依靠群众和教育部门办园”的两条腿走路,还是到当前“社会多元化供给”下的多腿走路,我国幼儿教育政策选择中并没有为政府开脱责任,政府也没有理由撤资或减少投资。相反,政府的责任增大了,政府是社会的主导和管理部门,政府利用财政经费支持引导农村幼儿教育,规范和管理幼儿教育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增加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幼儿教育虽然以地方投资为主,但上级政府,尤其中央应带头设立幼儿教育专项经费用于转移支付,并对地方财政起示范和引导作用,促使地方财政也能配套设立幼儿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第二,充分利用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源,坚持以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幼儿班)作为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办学形式。我们建议依据“实用、够用、耐用”的原则制订农村幼儿园(班)的基本标准,在推进农村学前三年普及的过程中,各县(市、区)应统一规划,将闲置校舍改建、扩建为幼儿园,将适合做幼儿教师的超编小学教师培训后调整到幼儿教师岗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