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哲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1:03:32

医学哲学论文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医学哲学;医学哲学思想史;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知识相融合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易经》、《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形成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理论准备和积淀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标志巫医相混的时代结束,不科学的巫术开始从医学剥离出去。古人还认为疾病产生于人类“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于是“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还认为“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才有了中医中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即只有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许多医学史书籍也都普遍认为“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而《黄帝内经》问世前,医学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当医生,许多文献所谈都过于粗疏。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奠定中国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来自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其充当医生的人也多来自于早期“儒”的社会职业之中。

“六经”之一的《易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而且在思维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这一医学的行为上则更为重要。例如: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先民的重要思维方式,并被《易经》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这一重大命题,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的对应关系。古人把物质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的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此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建立了精为人体生命的产生本原,气为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精气理论,并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养生防治理论的构建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辨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5类,整个宇宙是由此5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五脏为中心的5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此5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帮助中医学建立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思想,构筑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系统模型,并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传变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虽是我国古代富含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仍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尚有许多深层次的规律和机制需要去探索、去揭示,用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尚不能全面和从深层次来阐释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规律和机制。因此,我们对精气、阴阳和五行诸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原始朴素的阶段,应该结合现代自然辨证法的研究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对人体复杂的生命过程的研究,也不能仅用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来阐释,而应该在中医学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吸收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精华,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细微层次的研究,以逐渐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三、天人相应、心身统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

3.1天人相应整体观人与自然界有着相类相通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在于人之阴阳与天之阴阳的相通相应:“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自然界阴阳五形之气的运动,贯通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素问》)。

3.2心身统一整体观人的生理功能具有整体性,人体的各种脏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地维持着生命活动;生理与心理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理状态决定着心理状态:“黄帝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歧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素问》)。心理状态影响着人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

3.3临床诊治整体观《内经》在对病因、病机、局部病变和整体状况的关系、各种治疗方法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整体思维的特

征。如认为局部病变是脏腑病变的整体反映,因此在诊治局部病症时,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强调将各种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古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公务员之家:

3.4疾病转化恒动观《内经》借用哲学“恒动观”的概念﹑原理,认识人体生命过程的永恒运动及其伴随发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它认为世界是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事物与现象运动的化与变,以及事物和现象量与质的状态为基本内容。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论述脏腑功能之后总结谓:“恍惚之数,生之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灵枢·天年》篇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论述,《素问·热论篇》关于热病传变过程的记载,都是以恒动观为思想基础的。

四、传统医学哲学思想的现实人文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易经》、《黄帝内经》阐述了医学人文观念、医生思维素质和医学职业品格等方面宝贵思想。为医学人文思想教育提供具体要求。

4.1医学人文观念第一,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家当以病人的生命为本。因此,在为病人诊治的时候,如同面临万丈深渊,极其谨慎;同时要象手擒猛虎一般坚定有力,全神贯注,决无分心:“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第二,以人文关怀为本的医学目的观。《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不仅是疗病救伤,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关爱:“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内经·灵枢》)。《内经》认为,医者应关爱病人的生命,对病人满怀同情和仁爱之心,以尊重和珍爱病人的生命为出发点考虑问题:“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

4.2医者思维素质第一,完善的知识结构。《内经》从整体论的观点和医学的复杂性出发,对医者的知识结构有着独特的见解:医者不仅要具有医学知识,而且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内经·素问》),这样的医者,《内经》称之为“上工”。第二,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医者的诊断属于主观认识,病人病情属于客观事实。《内经》认为病人的病情是第一性的,“病为本”,医者的诊断是第二性的,“工为标”。医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主观背离客观,治疗就将失败。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内经》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医者才能掌握医学的规律而不迷惑;对事物的要领了解极其透彻,才是所谓明事达理的人。

4.3医生的职业品格第一,接诊疗病有方。《内经》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特殊的职业品格。在接诊的时候,医生应该注意起坐有常,举止得体,思维敏捷,头脑清醒:“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内经》要求医者诊病时要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观察,全面分析:“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素问》),《内经》对“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素问》)的不良职业作风予以了严肃的批评。第二,医患交往有礼。《内经》对医患交往的的方法和礼节作了首创性的阐述,首先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的医患交往的一般礼节,突出强调了“临病人问所便”的重要性(《灵枢》)。

【参考文献】

[1]唐·孔志约.新修本草序[A].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1.

[2]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7:3.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医药类留学生;医学哲学;中国文化;逻辑思辨

来华留学教育是发挥大国影响、传播中国文化的奠基工程。浙江大学医学部自2006年开设本科留学生项目以来,每年招收近百名外国留学生。但在医药类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中,开设哲学类文化课程不多。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医学家必须同时是哲学家。”每位临床工作者在面对无数的临床推理、临床决策、临床共识问题中,都需依赖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唯物辩证思维能力。良好的哲学思辨能力是每一位优秀的医药专业学生所需。因此,我们于2018年提出系统性创建面向医药类来华留学生的哲学思辨类全英文课程———医学哲学(MedicalPhilosophy),并于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正式开课,至今已开课2次,共计38名留学生选课,教学实践效果良好。学生对课程设计满意度较高,普遍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其医学相关哲学逻辑思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现将我们的实践报告如下。

1课程定位与目标

首先,本课程定位为医学辩证法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面向医药类来华留学生授课。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医学相关哲学思辨能力,具体教学目标包括:(1)理解世界哲学发展历程及其对医学发展的作用;(2)了解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间的关系;(3)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健康观,促进医药学专业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4)学习将唯物辩证哲学思想融会于临床工作思维中。

2教学内容安排

根据课程教学目的,课程组通过集体讨论,并对包括3本中英文参考书[1-3]及CNKI,PhilPapers,PubMed等中英文医学及哲学类数据库中检索获得的近百篇相关文献进行调研,明确主要课程内容并完成教学分工和集体备课。教学内容包括哲学与医药发展、医学哲学基本思辨、中国古代哲学与医学、临床推理中的哲学思辨、临床决策中的哲学思辨、临床共识达成中的哲学思辨及现代医药科学中的哲学挑战7部分内容。根据我校医药类来华留学生现有教学培养体系,本课程定为选修课,共安排32学时,分8周授课,每周4学时。除中国古代哲学与医学内容分配8学时外,其他部分内容各分配4学时。于每学年第二学期开设,考核合格计2个学分。

3教学实施与学业评价

本课程于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正式开课,授课对象为医药类来华留学生。至今已开课2次,包括2018级18人与2019级20人,共计38名学生。除1名学生外,均来自“一带一路”国家。采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和LBL(lecture-basedlearning)相结合模式教学[4]。具体教学环节包括:(1)提前一周提供给学生相关文献及临床案例用于自主预习;(2)教师根据大纲要求,进行基础知识讲授;(3)围绕课程主题展开课堂讨论,包括“对死亡与安乐死的看法”“治病与救人的区别”“阴阳五行在中医药中的应用”“高危孕妇是否适合再次妊娠”“现代科技对临床医药决策的影响与挑战”等多个主题;(4)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及思考题自主复习。受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改为线上授课,课堂讨论采用线上会议及留言板等形式进行,展示环节由个人录播展示替代。基于课程目标,教学实施中的可测量结果包括:(1)掌握课堂中介绍的医学哲学基本概念并能够清楚解释;(2)了解哲学思辨能力在临床决策与治疗中的应用,能对一些临床决策案例尝试性提出解决方案及判断思路;(3)具备在课堂讨论中有效表达自己观点,及对他人观点提出综合评论及建设性意见的能力。以上测评点通过课堂提问、临床问题分析、小组讨论、论文及展示等环节进行综合测量。

4教学反馈与问卷调查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使用自编课程反馈调查表,内容包括课程设置与教师教学水平评价,课程前后知识水平自我对比,及课后技能提升程度3部分内容,共18个项目。分别通过课堂(2018-2019第二学期)与线上(2019-2020第二学期)对全体学生充分解释题目含义及填写方法后,进行了问卷调查,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填写完成问卷并统一收回,以保证问卷的真实有效。调查项均按Likert5分量表计分。很不同意/很不满意/程度很低为1分,不同意/不满意/程度低为2分,一般为3分,同意/满意/程度高为4分,完全同意/很满意/程度很高为5分。各项目分值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对两学期问卷调查结果各项分值及学生自身评估课程前后相关能力提升情况应用MicrosoftExcel软件(版本16.38)内置T.TEST函数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得P值,t值由TINV函数返回。

5结果

5.1学业成绩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到课率10%,讨论20%,课程展示30%,共计60%)和期末论文(40%)两部分构成。其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90分以上学生5人,80~89分10人,60~79分1人,60分以下2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90分以上学生9人,80~89分5人,60~79分5人,60分以下1人。

5.2问卷调查结果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回收有效问卷16份,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回收有效问卷12份,共计28份。调查显示85.71%的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趣味性及课程内容丰富性满意或较满意。94.43%的学生对教师专业度和讲解清晰度满意或较满意。在师生互动度评分项,75.00%的学生给出满分。此外,14.29%的学生认为课程较容易,53.57%认为难度适中,32.14%认为课程难或较难。而在课后占用时间方面,选择占时较多和中等的学生各占39.29%,21.42%的学生认为占时较少。我们对两学期反馈情况进行组间比较,以判断线上授课对教学效果的可能影响。统计结果提示,针对课后负担(1~5分代表课程负担由轻到重分级)这一考核项,线上教学方式的自我评估分数较线下教学略有下降(P=0.024),可能与学生居家学习状态略松懈有关。其余各项调查结果在线上和线下授课方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85.71%认为自己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更好地用哲学逻辑处理复杂临床问题;89.29%表示更喜欢中国文化;82.14%表示本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在华学习生活。见表1.其次,针对课程教学目的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通过本课程,他们对医学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其临床相关哲学逻辑思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学生一致认为本课程帮助提升了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基本概念的认识。见表2。

6体会与思考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篇3

1孙思邈医德思想

腾晓东[3]认为孙思邈“大医精诚”篇中包含了儒、道、佛三家的道德观,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成就了孙思邈的医德思想。冷其林[4]认为,孙思邈继承和发展儒释道思想并作为“大医精诚”中的医德戒律,帮助我们认识其医德思想的渊源和了解他所受儒、道、释等宗教思想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韩智道[5]认为,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行医时的体态、风度,行医的方法三方面对医师所应具备的医德作了全面的论述。赖雪平等[6]认为,孙思邈医德高尚,言行一致;终生专一于医,不慕权势富贵;谦虚好学,博极医药之源;以济命扶危为己任,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心赴救,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尊重同道,扶掖后学。郭瑞华[7]、周保国[8]从孙思邈热爱医学,仁慈为怀;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誓愿普救,勇于献身;淡于名利,为医清廉;不畏艰险,一心赴救;不分贫富,普同一等;视人如己,待患如亲;省病诊疾,纤毫勿失;谦虚谨慎,尊重同道;举止端庄,谈吐适当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论述。李迪臣[9]认为,孙思邈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完整地提出医学伦理学的概念、规范和要求的医学家,是我国古代医学伦理学的奠基人。张禹杰[10]指出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深远影响,并呼吁大力宣扬孙思邈的医德思想以扭转现今医德滑坡的现象。张修燕[11]提出把孙思邈的医德思想作为教材,促进现代医务人员产生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养成不避亲疏、不论贫富地全力救治患者的精神。从国内学者对于孙思邈医德思想的研究可见,学者们多从孙思邈医德受儒、释、道三方面融合、渗透的影响,为患者服务的态度及行医的方法、体态、风度,第一个系统提出了有关医德的全面论述等其中一方面进行论述,未能从孙思邈医德的根源、实践、理论、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进行论述,对其医德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入。

2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2.1国内研究。在新媒体的时代下,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作为未来“白衣战士”的医学生们,他们的医德关系着整个医疗行业的环境,因此,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得越发急迫和重要。总体来看,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概念的研究。赵美娟[12]认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在本质对人的生命及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与自然、与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孙英梅等[13]认为,医学人文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卫生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张艳萍等[14]的医学人文精神强调临床的客观感受,追求医学的人性化,重视情感因素的注入。二是关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制约因素、现状及必要性的研究。如赖雪平等[6]认为基本原因主要有专业设置不合理、教育功利思想较严重、教师人文素质不高、医学生自我人文要求意识淡漠等。而张蕾[15]则认为主要的原因应归咎于传统医学教育过于突出政治、注重技能而忽视人文的结果。三是关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对策的研究。对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孟国祥等[16]建议转变教育思想与观念,树立“全人”教育思想。郭永松等[17]、敖慧斌[18]建议加强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建设。赵降英等[19]、赵磊[20]建议创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冷树青等[21]、肖爱平等[22]建议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总之,国内众多学者关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必要和丰富的理论依据。研究主要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和措施探讨,但对医学院校的个性指导的研究不足。本文正是针对以上不足,力求对这一问题进行整体、系统、深入的论述,并结合实际情况力图有所创新,并提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法,为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2.2国外研究。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由来已久。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早已形成共识。对于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国外学者的观点是: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培养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依靠人文的知识和方法强化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协作精神和社区管理能力。在实践方面,国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从加强医学人文学学科建设入手,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新举措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其主要特点是:突出课程的综合化、纵向“连续性”和横向“关联性”,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实效性、灵活性及多样性。综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改革可以看出,其课程的开设始终是紧紧围绕医学领域、为医学服务的,形成了一个环绕医学并与之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群,主要包括哲学、历史、宗教、法律、伦理、文学、艺术和行为科学,并以医学与人文科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为核心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心身医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等。

3小结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篇4

如果我国的哲学工作者和读者不熟悉汉斯·约纳斯,那倒是情有可原,因为他的代表作《责任原理》在1989年才获得国际和平图书奖,并被舆论界赞为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本人也由此获得“智慧的大师、忧虑的告诫者、伟大的思想家”的称号。但恩斯特·布洛赫在我国哲学界所遭到的冷遇则令人不解,因为从其思想来说,他无疑是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从其风格来说,他可以算得上是本世纪独领风骚的几位哲学大师之一。哈贝马斯在《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曾将他称作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谢林”、“一位思辨的唯物主义者”,也有人说他是“最后一位马克思主义形而上学家”。

我对布洛赫的关注最初是在1985年刚到联邦德国之后,首先因为是几位学哲学的德国同行用布洛赫的名字和著作将我问倒,然后是因为一位学教育学的邻居将一套《希望原理》半卖半送给我。一年后回国探亲,在系资料室发现了此书的北图影印本,方知国内哲学界已有人对其注意。但看一看国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介绍,竟找不到布洛赫的大名。这一状况也许与英美哲学界对布洛赫的态度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我读到过两本国内出版的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一部是英国人麦克莱尔写的《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东方版,1986年),另一部是加拿大人阿格尔写的《西方马克思概论》(中国人大版,1991年)。这两部著作都将布洛赫放在一边,置而不论。

布洛赫于1885年8月7日出生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在大学学的是哲学和物理学。毕业后作为自由作家生活在慕尼黑、伯尔尼和柏林。1933年纳粹上台。布洛赫作为犹太学者开始流亡生涯。他先到瑞士,然后一路辗转,从维也纳、巴黎到布拉格,最后于1938年流亡到美国。1949年布洛赫与一批流亡的哲学家一起又回到欧洲。他有意识地选择了当时的民主德国作为落脚点,接受了莱比锡大学哲学正教授的聘书,在那里工作直至1957年。在此期间,东德政府的政治和政策使他感到失望,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冲突不断产生。于是,在1961年东德政府筑建柏林墙之前,他又“流亡”到了联邦德国。在图宾根大学哲学系的首次讲座中他带着切身感受声言:“希望会变成失望吗?当然会!而且会变成那样深痛的失望!”这个真理对于布洛赫在西德所度过的余生也是有效的。直到1977年8月4日布洛赫逝世之前,他也不曾认为在西德的生活可以算得上称心如意。

《希望原理》写于布洛赫在美国流亡期间,从1938年到1947年整整用了10年时间。他在这部著作中所提出的中心命题可以概括为:对更好的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因此,人类所具有的最重要的人类学核心特征就在于希望。只要人还活着,他也就在希望着。希望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布洛赫的这个中心命题得到了各方面的论证: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到童话、电影、旅游、时装、橱窗陈列、舞蹈;从宗教、神话、文学,到节日、假期、集市……通过对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类现象的研究,布洛赫证明,这些现象都是人类希望在社会与政治关系中的各种表达形式。可以说,人类的每一种希望都代表着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趋向。而希望一般则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变本质。“在乌托邦的方向上所表露出来的各种面孔在每个时代都是不一样的……相反,乌托邦的整个方向则始终是相近的,并且在这个方向中所隐含的目标也始终是相同的:这似乎是在历史中唯一不变的东西。”而“在历史的动力结构中的最终基因”在布洛赫看来则是“由经济利益所构成的”。换言之,人类最根本的希望是与物质欲望密切相关的。

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的主张是在经过一定的修正之后才被布洛赫所接受。除此之外,从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布洛赫的哲学也是一门博大的哲学人类学学说。所以,人们今天将《希望原理》称之为“人类希望的大百科全书”,布洛赫的哲学思想也因此书而获得“希望哲学”的称号

希望总是对一种尚未实现、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的期待。布洛赫认为,只要乌托邦还是一种尚未的存在(Noch-nicht-Sein),那么希望就是人类的本质。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真正的人类历史应当开始于乌托邦与存在完全同一之时。当乌托邦不再是虚无时,真正的人类历史也就开始了。有人也将这种“真正的人”等同于尼采所说的“超人”’。由此可见,在布洛赫那里,真正的人类精神的建立最终是以人类希望的极大满足为前提的,而希望的满足又与物质利益的满足紧密联系在一起。

时隔二十年,《希望原理》找到了真正的对手。这对手就是汉斯约纳斯撰写的《责任原理》。从这部书的书名便可以看出,《责任原理》是针对《希望原理》而做的一个伦理学原则上的变革尝试。

约纳斯出生于1903年5月10日。与布洛赫一样,约纳斯也具有犹太人的血统。他的家乡是德国中部的一个小城明兴—格拉德巴赫。他14岁时正身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期。有一次,他的老师在上课前十分自豪地报告说,一艘英国运兵船被德国潜艇击沉,他希望英国人死得越多越好,这时,十四岁的约纳斯反驳道,人不可以做这样的期望,这是“非人性的”。可以看出,他当时就反对在政治上划分朋友—敌人这种思维方式,而实际上这就是他以后发表的最重要著作、两卷本的《责任原理》所要陈述的基本思想之一。

自1921年夏开始,约纳斯在弗莱堡大学作为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学习哲学。1922年,海德格尔去马堡大学任教。两年后,约纳斯也到马堡去听海德格尔的课。1928年,约纳斯以《灵知与后古代精神》为题在海德格尔和神学家R·布尔特曼那里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这篇论文分两部分在1934年和1954年发表,布尔特曼为这部著作作序并给予此书以高度的评价。但约纳斯在1934年第一部发表时已经流亡英国,而后又转到巴勒斯坦。据约纳斯自己说,在修改他的博士论文时,他已经意识到,一个有尊严的犹太人此时不应生活在德国。可以看出,约纳斯的政治意识是相当敏锐的。在这方面,约纳斯与布洛赫的经历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巴勒斯坦住了几年之后,约纳斯于1938年应聘去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作为同盟国的宣传员在1940年至1945年期间加入到英国军队中。战后,他又在反阿拉伯的自卫队中担任两年以色列军官。这些看来与哲学反思大相径庭的生活经历却使约纳斯获得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向:当他在战争期间随时面临危险的时候,他感到海德格尔的意识哲学十分抽象和远离世界。于是他为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建立一门“有机体的哲学”或“哲学的生物学”,这门学说要填补在对物理状况的自然科学描述和哲学反思之间的空白。他认为,从这里出发可以找到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中介,由此而避免我们的“理性文化”分裂的危险。他的这一思想在当时无疑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关于人类理性文化分裂成“两种文化”的问题,在1959年才由英国的查理士·斯诺提出后才引起学术界广泛的讨论,这比约纳斯在这方面的意图实际上要晚了10多年。

1948年,约纳斯受他一位朋友的推荐来到加拿大的一所大学任教,这时他已45岁了。在加拿大的几所大学陆续地教了一段时间的书后,他于1955年来到美国,在纽约的“新社会研究院”任职。这所研究院是由一批具有自由派政治倾向的知识分子在1919年创建的,在这里安置了许多流亡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与流亡美国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看法相反,他认为北美的大学教育制度对精神科学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也许是他在战后没有象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那样回到欧洲,而是留在了美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其思想发展来看,约纳斯的《责任原理》反映了他始终坚持的一个信念:伦理学不应只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应同时讨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他的这部著作是对伦理学理论传统的一个变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对伦理学领域中一块“无人区”的开拓。

我们只要稍稍回顾一下本世纪的思想史便可以看到:实际上,施本格勒早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便以《西方的没落》为题对科学技术的无限制发展做了批判。他认为,在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文明”无非只是一种对“舒适生活”的理解。而“文化”已经逐渐降低为“文明”并因此而开始走向“没落”。“文明”一词自斯本格勒始而带有了贬义的色彩。此后,胡塞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曾严肃地警告人们注意“欧洲人和欧洲科学的危机”(1935年)。海德格尔也试图解答“技术问题”(1954年),哈贝马斯和卢曼则要人们在“社会理论还是社会技术论”(1971年)之间做出选择……。我们还可以列举出一大批这样的命题。可以说,人类近代史上的每一次生存危机、每一次利益压迫总会导致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绝对有用性的反思。

当今较为成熟、较为严肃的生态哲学思想,代表作就是约纳斯的两卷本《责任原理》。约纳斯认为,布洛赫的希望原理在今天看来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式目标,因为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从两方面看都不存在:一方面,从主观上或从人的本性上说,人的希望是无限的,换言之,人的物质利益是永远无法得到完全的满足的,它是一个无限大;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或从自然的本性上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最大限度实现人类希望的物质条件不存在。因此,通过希望的满足来建立真正的人,这一想法既不具备主观可能性,也不具备客观可能性。在约纳斯看来,新的伦理学原理的提出并不是因为旧原理的不可行性。他在这部著作中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人应当“根据责任的原理而不是根据利益的压迫”来改变自己的种类。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在自然界中适者生存,不适者遭淘汰的事实。人类现在便面临着这个问题。如果要继续生存,就必须改造自己的种类,作出人类的一次“有意识的进化”。但是人类之所以要进行这种改造和进化,不仅仅是因为人类社会遇到了生存的危机,经验了利益的压迫,意识到乌托邦和存在的不等性;而且,我们所以这样做,更主要原因是来自一种原理:责任的原理——对自己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然负责。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篇5

“他对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毫不掩饰的喜悦心情,也就是对斯宾诺莎(B.deSpinoza,1632~1677)所谓的‘对神的理智的爱’,如此强烈地进发出来,以致到了高龄,还以孩子般的好奇的眼睛窥视着这个世界,使自己从理解其相互联系中求得乐趣,而没有什么别的要求。”

从1898年7月右半身偏瘫到1916年逝世,在将近整整18年间,马赫不仅行动不便,而且不断遭到其他疾病的折磨。他年事已高,生活无法自理,耳聋,讲话声音含糊,后又患上风湿痛(1903年)、神经疼(1906年)、前列腺炎和膀胱病(1913年)。但是,病魔并没有制服他。瘫痪后不几天,他就开始练习用左手扫写。他不能穿衣、吃饭、洗澡,全靠妻子精心照顾他;他不能走路,就用手杖和轮椅,必要时出动救护车;他不能写字,就用左手的一个指头打字;他不能作实验,他儿子路德维希替他作实验,路德维希是位医学博士,他从1880年代后期在布拉格就承担起马赫实验室的主要责任,现在又成了他父亲的保健医生,还要在父亲生病时帮助复信和处理诸多事务。因此,布莱克默认为马赫一生最后18年(在某种程度上是最后30年)的历史是由马赫父子—人“共同谱写的”,路德维希是“幕后的巨人”。

马赫1901年从维也纳大学正式退休。他原准备退休后去意大利佛罗伦萨定居,在那里他能够同布伦塔诺和斯特洛(J.B.Stallo,1823~1900)交谈。斯特洛这位当时并不引人注目的德、美哲学家早先就了解马赫的许多思想。马赫在《热学》第二版中提到,他是从罗素《几何学基础》(1898年)的参考文献中注意到斯特洛《近代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1882年)“这一丰富的、明晰的著作”的,而斯特洛的思想和文章早在1860年代末和1870年代初就发表了。斯特洛的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为该书德文版(1901年)写了序,并把他的《热学》第二版(1900年)题献给斯特洛。不巧,斯特洛在世纪伊始去世,马赫也就打消了去意大利度晚年的计划。

从1900~1913年,马赫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诸多写作和出版任务。他修订了《感觉的分析》(在篇幅上扩大了一倍),删节并增补了《力学》。给《讲演》德文版增补了7章,他把自己的科学哲学讲演汇集成一部新著《认识和谬误》。他连续3年(1901~1903年)为《一元论者》杂志撰写了3篇论文,从感觉生理学和心理学、历史和物理学的观点讨论了空间概念的本性、起源和发展问题;他的研究对几何学的哲学基础的讨论作出了独特的和不可或缺的贡献,“赢得了权威性和统帅地位”;这3篇文章的英文合集以《空间和几何学》为题于1906年在美国初版。他在1913年还完成了《光学》前一半,并为他最后一部著作《文化和力学》收集资料。

在此期间,马赫还就哲学、通俗科学、科学实验工作发表了15篇新写的文章。他的两篇重要哲学文章很长,1919年以书的形式出版。马赫还为10多本书写了序言,并在旧著的新版本中添专门的章节或注释,为他的思想辩护。此外,他还就科学和哲问题与众多的学者和年轻人通信。他还参与了许多支持正义和进步事业的活动,他的政治活动在1907年达到高峰。他还在1910发表了《我的科学知识论的主导思想及我的同代人对它的反应》论文,回答了普朗克的挑战。马赫多种著作的外文译本也在这时候相继在世界各地出版,旅居锡兰(现称斯里兰卡)的生理家比尔(TheodorBeer)甚至在科伦坡看到,马赫的著作的当地语言文本摆在书摊上。

也许下述事件最能说明,马赫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还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思想的青春活力。1911年,美国人类学家洛伊(R.H.Lowie,1883~1957)闯入马赫的生活。他在同年3月写信给马赫,告知马赫的书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中成为关注焦点,后来又陆续寄来他撰写的文章和书籍。这些出版物讲述洛伊在印第安部族中的所见所闻,马赫对此产生了全新的兴趣。其间,马赫的妹妹出版了她的自传,书中有门的内哥罗(黑山)、布科维纳(俄、罗)等地的民族风俗习惯的细节,这进一步激起马赫对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兴趣,尤其是对原始文化群体的兴致。到1913年春,马赫把未完成的《光学》放在一边,全心全意地致于新的研究方向。大儿子路德维希帮他在图书馆和博物馆查找资料,三儿子(他是一位画家)帮他制图和绘画,小儿子(他开设了一个机械工场)为他提供有关用手和机器加工日常器皿的知识的咨询,老伴帮他料理生活,马赫自己则专心致志地撰写力学前史的著作。他想描绘原始人如何逐渐学会制作、使用工具和器皿,他哀叹自己缺乏这方面的准确信息。就这样,马赫克服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在1915年8月为《文化和力学》写完了序言,并于当年出版了这本浸透着马赫及其家人心血的书。洛伊大概没有想到,他的友好的热情使马赫最后几年的岁月变得充实而愉快。

路德维希由于铝镁合金和干涉仪等发明专利而发了财,他于1912年为父亲在巴伐利亚建立了家庭实验室。马赫起初不愿离开旧居,后来当他转而渴望去时,却在一次偶然事故中损伤了髋骨,又受到前列腺炎和膀胱病的折磨,使得他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卧床难起。1913年5月,马赫终于离开维也纳附近的多瑙河城,迁到慕尼黑附近紧靠哈尔镇的法特尔斯特滕村。对于个人生死,他早就置之度外,因为他早已视死如归:

“自我同物体一样,不是绝对恒久的。我们那么怕死,就是怕消灭自我的永恒性。但这种消灭实际上在生存中就已经大量出现了。我们所珍视的东西在无数摹本中保存下来,或是因为有卓著的特点,通常会永垂不朽。可是,即使是最好的人也有其个人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的丧失,他自己和别人都不必惋惜。其实,死亡作为摆脱个人特点来看,甚至可以成为一种愉快的思想。”

但是对于他所处时代的前景(当时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仅仅一年),马赫却显得忧心忡忡。在离开维也纳时写给奥地利科学院的一封告别信中,他在诙谐的话语中却不免流露出忧悒之情:“这封信应该是我的最后一封信,我只是请你们设想,卡隆这个淘气鬼已把我带到还没有加入邮政联盟的邮政所。”

身体瘫痪的马赫是以“卧式”方式乘火车到慕尼黑,然后改换救护车抵达新宅。也许是地处大森林的幽雅环境,出乎意料的是,马赫的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了。到1913年7月,他重新开始紧张的写作,并高兴地接待众多来访者。他再次与大儿子路德维希密切合作,进行光学实验。有时困难不能尽快克服,他们就把自己锁在实验室,内,靠巧克力度日,直到问题解决为止。他们曾在工作室连续呆过两天。。在逝世前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一直关注着各种科学和哲学问题。例如,1913年,当有位科学家怀疑多普勒理论与相对论不相容时,他用实验证据再次表明,多普勒的思想是正确的。他在1916年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中重申他坚信拉马克、赫林和无意识的“记忆”——这是马赫的“天鹅之歌”。

1916年2月19日,在西线战事暂时平静之时,恩斯特•马赫因患心脏病不愈而安详地合上了他的双眼,享年恰恰78岁零一天。一个不断喷涌新思想的大脑永远停止了思维,一颗热爱人类进步事业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一位从不知道疲倦的伟大的人永远地安息了!马赫生前留下遗嘱,他的葬礼应该“最大可能的节省”,节省下来的钱捐赠普及教育协会和维也纳社会的机关报《工人报》。他的家人遵照死者的遗愿,葬礼简朴而肃穆。卡鲁斯用如下语句描绘了马赫的火葬仪式:“他躺在冷杉树丛之中,他最近喜爱在冷杉树下消磨时光。他的左手旁放着拐杖,这根手杖16年来是他的忠实伙伴。他头上戴着月桂花环,这是他女儿亲手编织的。2月22日清晨,马赫教授的遗体被十分平静地送入火焰之中。”

马赫离开了与他日夜相伴的亲人,离开了与他共同奋斗的同事、学者和朋友,离开了他所挚爱的善良的人们。他是幸福地离去的,他有足够的理由感到幸福,因为他的观念和思想已融入永恒的生命之中。他在《感觉的分析》中早就这样写道: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可分的、独立于别人之外的单一体,所以他只知道自己。可是,有普遍意义的意识内容会冲破个人的这种界限,又自然而然地附属于个人,不依靠发展出这些内容的那个人,而长久维持着一种普遍的、非私人的、超私人的生命。对这个生命作出贡献是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社会改革家等等的最大幸福。”

“回到马赫去”

马赫是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伊始的伟大科学家和伟大哲学家,他的思想直接导致了本世纪初的科学革命和紧随其后的哲学革命。

仅此两点,就足以确立马赫在科学史和哲学史中的牢固的、不朽的地位。这种历史地位是一个历史的事实,它是任何人也无法抹杀的和取代的。

而且,马赫除在世纪之交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有所影响外,在本世纪中叶相继涌现的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科学哲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波普尔的批判理性论、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学派、费耶阿本德的批判主义和方法论的多元论以及形形色色的反归纳主义中,都或多或少有马赫播下的种子和掺入的酵素。

在本世纪末叶,马赫富有启发性和预见性的思想,又在自然主义和进化认识论中开花、结果。马赫又一次扮演了思想先驱的角色。

作为时代骄子的马赫,他的思想不仅哺育了他所处的时代,而且也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智力世界。马赫是时代的产儿,时代也是马赫思想活动的大舞台。

马赫无疑是一位有过重大贡献并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这是每一个尊重事实的人有目共睹的。但是,马赫的思想现在还有生命力吗?

有人认为,马赫的认识论态度今天已经过时,它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吸引力和魅力,正在遁入古老幽深的典籍王国,成为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品。转费耶阿本德却不作如是观。他针锋相对地大声疾呼:“回到马赫去”!

费耶阿本德的呐喊不无道理。因为马赫的生命是“一种普遍的、非私人的、超私人的生命”,尽管他本人早已作古;因为马赫的思想是“生活的真正珍珠”,它“能够被唤起和结果实”,尽管它现在已不存在于波普尔的“世界尸(马赫的大脑)而仅存在于“世界3”。

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以自身为对象的思想是万古不没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读马赫的书还能产生意义共鸣和获得启迪的原因。

“回到马赫去!”并不是要回到马赫去的激进经验论去。因为经验论和理性论的古老对立,实在论与观念论的传统相背,正在新的探索中逐渐渗透、消融,并失去其绝对僵硬的意义。

“回到马赫去!”也不是要回到马赫的要素一元论去。尽管要素说中的“天人合一”真谛仍待人们去发掘、去认识,但诚如马赫所说,它毕竟只适应于当时的“知识总和”,它并“不自命为万古不灭的哲学”,并“随时准备”“让位于更好的见解”。

那么,“回到马赫去!”究竟要回到哪里去呢?

这就是要象马赫那样,把认识提高到科学实践的高度来研究,把科学的新鲜气息注入认识论。当年的“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哲学广播操”对此根本无济于事,现今沿用的几对陈旧的、干巴巴的概念的排列组合,对此也是无能为力。认识论研究的勃兴只能寄希望于科学的认知理论。

这就要象马赫那样,把科学与哲学密切结合,让科学哲学真正成为科学家的哲学。这样一来,哲学才能汲取科学的营养,成为与科学实践密切相关的智慧的哲学;科学才能焕发出哲学精神,成为超越功利和超越知识本体的智慧的科学。

这就要继续弘扬马赫统一科学的思想,使科学文化人文化,人文文化科学化,从而消除二者之间现存的藩篱和鸿沟。

这就要认真发掘马赫的自然主义和生态伦理的思想遗产,使人类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这就要大力发扬马赫及其哲学的自由、启蒙、怀疑、批判、历史、实践、兼融、宽容、谦逊、进取的精神气质,克服盲从和轻信,警惕教条和僵化。我们这个世界受教条之害、蒙盲从之难实在太多了。

这就要批判地继承和光大马赫的科学主义、和平主义、人道主义。这三者已经成为现时代的主旋律,马赫的思想遗产无疑可以成为谱写这个主旋律的一串美妙音符。

“回到马赫去!”就是要开掘和拓展马赫的上述思想遗产,要深思和领会马赫的下述有现实意义的遗训:

“今天,当我们看到社会动荡,看到人们像一个机关的登记员按照他的状态和一周的事件改变他在同一问题上的观点时,当我们注视这样产生的深刻的心理苦恼时,我们应该知道,这是我们哲学的不完备和转变特征的自然而必然的结局。有资格的世界观从来也不是作为赠品得到的,我们必须通过艰苦的劳作获得它。只有准予在理性和经验起作用的领域内自由地倾向于理性和经验,对人类的幸福来说,我们才能缓慢地、逐渐地、但却是有把握地趋近统一的世界观的理想,只有这种世界观才能与健全精神的经济和谐共存。”

回顾历史,马赫的思想确曾“杂花纷陈醉流莺”;展望未来,马赫的遗产也能“出水芙蓉晚更明”。在新的世纪之交,我们有理由这样确信和期待。

参考文献

[1]E.Mach,HistoryandRootofthePrincipleoftheConservationofEnergy,TranslatedbyPhilipE.B.Jourdain,Chicago,TheOpenCourtPublishingCo.,1911.

[2]E.Mach,TheScienceofMechanics:ACriticalandHistoricalAccountofItsDevelopment,TranslatedbyJ.McCormack,6thEdited,TheOpenCourtPublishingCompany,LaSallelllinois,U.S.A.,1960.

[3]E.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版。

[4]E.Mach,PopularScientificLectures,TranslatedbyThomasJ.MeCormack,OpenCourtPublishingCompany,U.S.A.,1986.

[5]E.Mach,PrinciplesoftheTheoryofHeat,HistoricalJyandCriticallyElucidated,TranslationRevisedandCompletedbyP.E.B.JourdainandA.E.Aeath,D.ReidelPublishingCompany,1986.

[6]E.Mach,KnowledgeandError,SketchesonthePsychologyofEnquiry,TranslationfromtheGermanbyThomasJ.McCormack,D.ReidelPublishingCompany,1976.

[7]E.Mach,ThePrincipleofPhysicalOptics,AnHistoricalandPhilosophicalTreatment,TranslatedbyJohnS.AndersonandA.F.A.Yong,DoverPublicationsInc.,1926.

[8]ErnstMach:PhysicistandPhilosopher,EditedbyR.S.CohenandR.J.Seeger,BostonStudiesinthePhilosophyofScience,Vo1.6,D.ReidelPublishingCompany/DordrechHolland,1970.

[9]JohnT.Blackmore,ErnstMach,HisWork,Life,andInfluence,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2.

[10]M.Bunge,Mach’sCritiqueofNewtonianMechanics,Am.J.Phys.,34(1966),585-596.

[11]E.N.Hiebert,ErnstMach,C.C.Gillispieed.,DictionaryofScientificBiography,Vo1.Ⅷ,NewYork,1970-1977,pp.595-607.

[12]F.赫尔内克:《马赫自传》遗稿评介”,陈启伟译,《外国哲学资料》(第5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67-96页。

[13]P.K.Feyerabend,Mach’sTheoryofResearchandItrelationtoEinstein,Stud.Hist.Phil.Sci.,15(1984),pp.1-12.

[14]E.N.Hiebert,ThelnfluenceofMach,sThoughtonScience,PhilosophiaNaturalis,Band21,Heft2-4,1984,pp.598-615.

[15]M.石里克:哲学家马赫,洪谦译,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0卷(1988),第1期,第16-18页。

[16]G.沃尔特斯:现象论、相对论和原子:为恩斯特•马赫的科学哲学恢复名誉,兰征等译,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0卷(1988),第2期,第16-26页。该文是按作者寄给李醒民的打印稿翻译的。

[17]洪谦:关于逻辑经验论的几个问题,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1卷(1989),第1期,第1-6页。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篇6

社会中科学知识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让人们相应地对科学证据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尊重。为了被看作可靠、理性、值得信赖、让一个主张或者观点看起来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就非常重要。我们认为由科学支持的观点比其他主张更可靠,任何一个销售商,任何一个观点都要寻求科学证据的支持。

但是,政治、宗教和经济目前正在就如何正确理解科学而争吵不休。在当今科学和伪科学无处不在的气候下,科学家以外的人要弄清楚媒体、健康或者消费领域所谓的科学主张,应该想什么或者相信什么是非常困难的事。现在正进行着一场企图影响非科学家的公众观点战斗,我们接受或者不接受科学上的可靠性会产生重大后果。

因此,所有人都严肃思考科学的本质就显得更加重要。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要用深奥的哲学问题让我们发疯,或者穿上白大褂戴上并不诱人的眼睛加入实验室里满脑子检验的科学家群体。但是,它确实涉及对科学证据的一些思考,反思我们尊重科学观点的理由。真正的科学家欢迎公众对他们观点的仔细检查,而冒牌的科学家就不这样。认真花些时间和精力探讨科学的本质和科学观点因此成为避免权利被剥夺的简单方法。或者更坦率的说,思考这些问题会帮助我们防止吃亏上当。

绪论

科学证据在人类文本的任何领域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如果洗发水生产商想说服我们他们的商品值得购买,他们典型的做法是添加这样一些话“科学研究证明”本产品能够增强头发光滑度和弹性。同样的,湿润剂经过皮肤病学测试,牙膏被证明可以减少齿菌斑,香水经过临床证明可以吸引男士拜倒在你石榴裙下。

在更严肃的场合,如刑事审判胜诉与否取决于专家的科学证据。如果证人声称她看到甲先生杀人,那么这对于甲先生是坏消息,但是如果尸体上和犯罪现场发现甲先生的指纹和DNA结果得到法医专家的证据支持,甲先生的鹅就被科学煮熟了。科学证据有独特的,优先于其他任何证据的地位。

这些例子表明科学观点和证据的特殊作用。科学观点受到具体条件,测试方式的限制,需要仔细检验,更重要的是,如果出现新证据的话需要改变和发展。科学家的证据被认为可靠就是因为它一直受到检验而且在每一个阶段都进行交叉检验。这当然不是说科学观点就是没有任何错误可能的,因为科学家也可能像普通人一样犯人的(道德的)错误。但是过程标志了科学思维和科学观点的特殊性,普遍认为比别的主张或者证据更可靠。

科学方法被有些人认为是让科学成为理性实践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受到科学界的监督制衡,完全根据证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但是那种认为存在单一的、确定的科学方法的观点仍然引起争议。有些理论家认为没有这样一个可以用在任何学科上的单独的方法,而且科学方法的标准描述与实验室里的行为没有多少联系。

但是科学确实在不断前进。科学知识在增加,技术上的革新非常迅速许多人根本就赶不上。挽救生命的医学发展而提高健康标准和生活质量的程度在50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不管有没有单一的科学方法,科学家肯定在做一些正确的事情。

这个简短的介绍目的在于粗略回顾科学方法的观点和科学本身的一些哲学思考。我们的目的是帮助科学家以外的人区分科学观点和非科学观点,同时试图解释科学观点和科学证据在我们的社会中享受的特殊地位。

方法

一般来说,在小学,中学和大学科学课程中讲授的科学方法是下面的四个步骤的过程:

1)对一个现象或者一组现象的观察或者描述,

2)形成一个试图解释这个现象的假设,

3)运用这个假设预测其他现象,

4)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假设。

一旦科学家开始这个过程,假设可能被认为已经获得某种程度的证实了,它就可以被叫做“理论”。假设和理论的区别是重要的。虽然这个界限有时候比较模糊,但是区别在于假设是个有一定根据的猜想,一种某些事情如何或者为什么是那个样子的想法,而理论是一个已经经过证实或者实验证明了的假设。请注意对“理论”的这种理解和把“理论”等同于假设的非科学使用之间的区别。

也请注意理论是从来都无法证明是正确的。它能够被显示可能性非常非常大,或者通过相反的证据证明是错误的。但是理论从来都不可能被证明是百分之百正确的。而且,没有一个好的科学家宣称保证他的科学工作的百分之百准确性。

宣称没有所谓科学方法的有些理论家(包括有些科学家)也认为上文描述的四步过程是虚假的,是杜撰的“研究秘诀”。但是,假设验证的基本原则和不断对主张和理论的检验是所有学科领域的标准。不管是否存在单一的,具体化的得到普遍认可的方法,分享信息,把研究放在公共监督下和对假设不断验证的重要性确实得到科学界普遍赞同和认可。

科学界的作用

在学术杂志上或者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是科学家相互交流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学术杂志被用来作为研究的质量控制。一项科学研究发表在这样的刊物上以前,它要经过被成为同行审阅的过程,稿子被一帮专家仔细审查。(如果要了解同行审阅的过程,请参阅SenseAboutScience)

同行审阅的进出都非常复杂和耗费时间。但是,它为科学家提供了基本的质量控制,确保达到标准的文章得到在杂志发表的机会,获得认可。因此,同行评议对于科学证据的总体上的可靠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了。

但是同行审阅的过程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考虑一下最近的丑闻,被认为取得干细胞研究重大突破的黄禹锡(DrWooSukHwang)发表在同行审阅的名牌杂志上的成果后来被发现是伪造的。其他的事例,包括80年代后期的“冷聚变”(coldfusion)争议涉及到科学家得出夸张的结论,根本无法复制。而曾经做出重大科学成果的科学家故意伪造欺骗是很难被发现的。但是这些例子是非常罕见的,一旦一项明显突破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公布出来,它一般都被科学家团体拿来进行检验。如果这些发现被证明是伪造的,或者是不能复制的,弄虚作假的行为不可避免要被揪出来。

因此,科学界在维持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同行审阅和新研究的不断检验和验证,科学家们相互监督对方的研究工作。

哲学问题

虽然上文描述的科学方法,多数本科生科学课程上讲授的科学方法把它描写成为科学家们普遍同意的东西,它的确切形成与其说是科学倒不如说是哲学问题。合法性的哲学关心在于许多常见的对科学本质的误解后面,对科学最有趣的有些问题实际上是哲学意义上的,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

科学哲学是一个大海,大部分内容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与科学本质的日常问题关系不大。但是进入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和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关于科学革命和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realism)问题的著作将会带领我们穿越科学哲学提出的一些最核心和最迫切的问题。

波普尔和证伪主义(falsificationism)

波普尔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我们现在称为科学方法的讨论的许多归功于他对科学理论的证伪性著作。他也是对科学家本身有最大影响的哲学家,这可以从他被选为皇家科学学会成员这个事实得到证明,这个荣誉是很少授予非科学家的。

波普尔生平的描述倾向于指出他早年对马克思主义和心理分析的兴趣作为他对科学哲学兴趣的可能根源。年轻的时候,波普尔是维也纳马克思主义政治小组的积极分子,而且对弗洛伊德和阿德勒(Adler)的心理分析理论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是,据说在听了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一次演讲后,波普尔被爱因斯坦的科学所震撼,对最近让他感到有点幻灭的政治和心理分子理论与科学之间的区别所吸引。他决心揭示这种分界线的根源,也就是发现到底什么东西让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和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以及弗洛伊德心理理论区别这么大。

答案就是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TheLogicofScientificDiscovery)的基础,而且是他影响很大的著名的证伪主义的基础。区别在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风险很大。它预测可能性很小的物理现象。如果这些现象不像预测的那样出现,爱因斯坦的假设将被证明上虚假的。而这个风险不管在马克思的政治理论还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都不存在。

下面这个例子显示了这种差别:

一女子爱她的父亲,竭力要证实她是幸福的,得到充分关爱的。这个可以被弗洛伊德理论家解释为恋父情结(Electracomplex)的例子,姑娘受到父亲性的吸引力。

或者一女子非常讨厌她的父亲,成年后避免与他接触,放弃他的爱,转向其他家庭成员。这也可以被弗洛伊德理论家解释为恋父情结的例子,因为姑娘感受到的对母亲的排斥被转移到或者指向父亲了,或者广泛的家长制社会。马克思主义有类似的特征,两个明显矛盾的现象可以归结在同一个马克思理论对社会的理解上。

像马克思理论和心理分析之类理论的问题只是解释太多。几乎任何现象都可以靠这两种理论的任何一种来解释。但是,爱因斯坦的物理理论风险就很大。它预测可能性很小的物理现象,而且是从前没有观察过的现象。如果实验显示这些预测是错误的,那么这个理论就会被显示是错误的。根本不存在马克思理论或者心理分析实际上证伪实验的可能性。正是这种被证明是错误的特征或者具有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可能性的特征是波普尔认为的科学理论的确定性特征。

但是,波普尔没有认为马克思理论或者弗洛伊德理论是没有价值的。实际上,他觉得它们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社会的本质和人类行为。只不过按照波普尔的观点,这些理论不能被成为科学因为它们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或者没有可证伪性。把可证伪性作为科学实践的基础的观念从根本上说也是反对****的。一个理论不因为为它辩护的人的权威就成为科学,也不因为科学家们都同意这个观点就成为科学,理论成为科学必须是因为它提出了经得起证伪检验的预测。

自从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出版后,科学哲学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理论。实际上,他通过可证伪性来解释进步存在许多问题,不仅仅是这样的信念有些科学证据包括盖然性的证据是无法证伪的,以及认为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常常忽略证伪。但是,波普尔对科学哲学的永久性贡献是他强调实证主义和不断验证科学观点的重要性,这些原则已经成为好的科学工作普遍接受的要求。

托马斯库恩,范式改变和科学革命

虽然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总是应该能被证伪的,他也相信科学是积累性的,也就是说建立在前辈科学家工作的基础上,科学稳定地朝向对宇宙及其运行的更准确理解。托马斯·库恩是20世纪哲学家,物理学家,科学史家,他的著作挑战科学进步是积累性的信念,认为科学前进是通过剧烈的革命,或者范式转变,而不是稳定的、理性的、实证指导的证伪性。库恩的著作不仅影响大而切引起争论,导致有些人怀疑对科学理性和科学进步的信任。

库恩1962年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常常是被科学家歪曲了的。比如,从传统的亚里士多德行星理论转向哥白尼天文学普遍被认为是理性战胜宗教的胜利。但是库恩认为这些事情要复杂得多,地方和历史背景影响科学理论的选择与实证经验考虑同样重要。他还指出科学家自己的价值观也影响理论选择,科学家宣称的理性和严格的实证主义在真正的科学实践中并没有严格遵照执行。

范式的观念是库恩著作的核心。虽然他对这个词的定义非常宽泛,它普遍被认为是潜藏于科学研究背后的假设和信念的背景。古典或者牛顿物理学就是科学范式的例子。其他的范式包括燃烧的燃素理论和托勒密天文学。按库恩的描述,所有的科学都是在某个范式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受到背景的影响。他的科学革命理论认为后面发生的事情是挑战这个范式的证据能被发现。这些往往被忽略直到积累的权重越来越大无法再忽略为止。这个时候科学就发生激烈的革命,范式转变开始出现。

库恩的历史著作当然显示对科学家作为理想的理性代表的传统理解,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是不受主观价值观的干扰的,明显是不准确的。但是,在《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后的几十年里,库恩试图保持与激进理论家的距离,他们声称他的著作表明科学里没有理性存在。

或许科学理性的信念实际上和库恩对科学范式的信念不一致。关于库恩著作的争论仍然出现在哲学界,他的影响也传播到学术界的众多领域。有人引用他的观点为他自己肯定反对的许多结论辩护,包括那种认为科学里没有真理,科学完全是没有理性的,或者科学进步是实证上没有根据的,就像相信炼丹术。

科学实在论问题

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realism)是我们应该相信最好的科学理论的信念。这包括相信那些理论指出的无法观察的东西。这样的讨论倾向于造成下面这样的反应,即使哲学家也不能幸免。

“你瞧,这种现实和玄学的讨论都非常好,但是我们多数人使用手机,开汽车,乘飞机,吃抗生素当我们受到病毒感染的时候。科学理论肯定是真理,因为科学家做了那么多正确的东西。”

但是,科学的“反实在论”(anti-realism)就比典型的单纯否认实在论复杂得多。比如,许多反实在论者不挑战科学进步的事实,也不挑战科学是理性探索的过程这个信念。反实在论者的观点集中在科学知识的局限性或者科学观察内在的一些问题。科学的成功被看作恩赐的,待解释的词,而不是要面对的挑战。实在论/反实在论的辩论因此非常微妙,认为科学整体上是彻底虚假的或者错误的理论家是绝对的,常常狂热的少数分子。

科学实在论辩论是广泛,复杂的,简单的评述是不公平的。因此,我这里不讨论它,而是推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莱德曼(Ladyman)非常好的著作《理解科学哲学》(UnderstandingPhilosophyofScience)。我这里提到它只是要说一方面哲学辩论仍然关于科学理论的地位,以及科学观点的真理价值,另一方面,这些辩论是在不断预测科学进步的背景下进行的。关于科学整体上是正确与错误的议题并不成为辩论科学实在论的真正哲学辩论。

结论---我们该相信谁,相信什么?

考察科学方法和科学进步本质的哲学问题提出了许多看来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这个过程显然是有价值的,因为它迫使我们面对科学的先入之见,以及科学的可靠性基础。

简要提到的哲学辩论显示对于科学方法和本质或者科学观点的真实性没有绝对的共识。但是,科学实践有些主要的特征使得科学观点不同于其他观点,虽然并不总是普遍实践的,标志着科学证据是一种具有特殊优越性的证据。

弄清科学和非科学观点的区别在哲学上被称为“界限问题”。这曾经是热烈辩论的领域,虽然现在看起来不像从前那么有争议了,任何试图提供一个科学是什么的公式将是简单化的,不能让人满意的。但是科学哲学历史上的辩论,对科学家行为的普遍观察让我们得出科学观点的如下几个关键结论:

1)科学观点在发表之前受到清楚界定的实验条件下的不断检验。

2)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前经历同行审阅过程,发表后继续受到检验。

3)科学观点得到证据的支持。

4)科学观点往往可以通过相反的证据来证伪。

这四点结论并不能确定科学实践,但是它们形成了区分科学和非科学观点及其证据的非常好的初步的指南。这些观点隐含的基本原则是透明性,愿意让发现接受公众和同行的检验,愿意被相反的证据证明是错误的。虽然我们已经看到波普尔证伪性的描述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科学理论解释太多,包括看起来相互矛盾的现象,那么,这就可能是怀疑其可靠性的一个理由。

科学观点和伪科学观点时刻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从食品生产商到高保真专家都渴望在他们的商品上贴上科学证据的标签。更重要的是,现代世界的有些最紧迫的辩论也是用科学对宗教,科学对伪科学来作为框架的。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篇7

社会中科学知识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让人们相应地对科学证据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尊重。为了被看作可靠、理性、值得信赖、让一个主张或者观点看起来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就非常重要。我们认为由科学支持的观点比其他主张更可靠,任何一个销售商,任何一个观点都要寻求科学证据的支持。

但是,政治、宗教和经济目前正在就如何正确理解科学而争吵不休。在当今科学和伪科学无处不在的气候下,科学家以外的人要弄清楚媒体、健康或者消费领域所谓的科学主张,应该想什么或者相信什么是非常困难的事。现在正进行着一场企图影响非科学家的公众观点战斗,我们接受或者不接受科学上的可靠性会产生重大后果。

因此,所有人都严肃思考科学的本质就显得更加重要。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要用深奥的哲学问题让我们发疯,或者穿上白大褂戴上并不诱人的眼睛加入实验室里满脑子检验的科学家群体。但是,它确实涉及对科学证据的一些思考,反思我们尊重科学观点的理由。真正的科学家欢迎公众对他们观点的仔细检查,而冒牌的科学家就不这样。认真花些时间和精力探讨科学的本质和科学观点因此成为避免权利被剥夺的简单方法。或者更坦率的说,思考这些问题会帮助我们防止吃亏上当。

绪论

科学证据在人类文本的任何领域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如果洗发水生产商想说服我们他们的商品值得购买,他们典型的做法是添加这样一些话“科学研究证明”本产品能够增强头发光滑度和弹性。同样的,湿润剂经过皮肤病学测试,牙膏被证明可以减少齿菌斑,香水经过临床证明可以吸引男士拜倒在你石榴裙下。

在更严肃的场合,如刑事审判胜诉与否取决于专家的科学证据。如果证人声称她看到甲先生杀人,那么这对于甲先生是坏消息,但是如果尸体上和犯罪现场发现甲先生的指纹和DNA结果得到法医专家的证据支持,甲先生的鹅就被科学煮熟了。科学证据有独特的,优先于其他任何证据的地位。

这些例子表明科学观点和证据的特殊作用。科学观点受到具体条件,测试方式的限制,需要仔细检验,更重要的是,如果出现新证据的话需要改变和发展。科学家的证据被认为可靠就是因为它一直受到检验而且在每一个阶段都进行交叉检验。这当然不是说科学观点就是没有任何错误可能的,因为科学家也可能像普通人一样犯人的(道德的)错误。但是过程标志了科学思维和科学观点的特殊性,普遍认为比别的主张或者证据更可靠。

科学方法被有些人认为是让科学成为理性实践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受到科学界的监督制衡,完全根据证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但是那种认为存在单一的、确定的科学方法的观点仍然引起争议。有些理论家认为没有这样一个可以用在任何学科上的单独的方法,而且科学方法的标准描述与实验室里的行为没有多少联系。

但是科学确实在不断前进。科学知识在增加,技术上的革新非常迅速许多人根本就赶不上。挽救生命的医学发展而提高健康标准和生活质量的程度在50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不管有没有单一的科学方法,科学家肯定在做一些正确的事情。

这个简短的介绍目的在于粗略回顾科学方法的观点和科学本身的一些哲学思考。我们的目的是帮助科学家以外的人区分科学观点和非科学观点,同时试图解释科学观点和科学证据在我们的社会中享受的特殊地位。

方法

一般来说,在小学,中学和大学科学课程中讲授的科学方法是下面的四个步骤的过程:

1)对一个现象或者一组现象的观察或者描述,

2)形成一个试图解释这个现象的假设,

3)运用这个假设预测其他现象,

4)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假设。

一旦科学家开始这个过程,假设可能被认为已经获得某种程度的证实了,它就可以被叫做“理论”。假设和理论的区别是重要的。虽然这个界限有时候比较模糊,但是区别在于假设是个有一定根据的猜想,一种某些事情如何或者为什么是那个样子的想法,而理论是一个已经经过证实或者实验证明了的假设。请注意对“理论”的这种理解和把“理论”等同于假设的非科学使用之间的区别。

也请注意理论是从来都无法证明是正确的。它能够被显示可能性非常非常大,或者通过相反的证据证明是错误的。但是理论从来都不可能被证明是百分之百正确的。而且,没有一个好的科学家宣称保证他的科学工作的百分之百准确性。

宣称没有所谓科学方法的有些理论家(包括有些科学家)也认为上文描述的四步过程是虚假的,是杜撰的“研究秘诀”。但是,假设验证的基本原则和不断对主张和理论的检验是所有学科领域的标准。不管是否存在单一的,具体化的得到普遍认可的方法,分享信息,把研究放在公共监督下和对假设不断验证的重要性确实得到科学界普遍赞同和认可。

科学界的作用

在学术杂志上或者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是科学家相互交流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学术杂志被用来作为研究的质量控制。一项科学研究发表在这样的刊物上以前,它要经过被成为同行审阅的过程,稿子被一帮专家仔细审查。(如果要了解同行审阅的过程,请参阅SenseAboutScience)

同行审阅的进出都非常复杂和耗费时间。但是,它为科学家提供了基本的质量控制,确保达到标准的文章得到在杂志发表的机会,获得认可。因此,同行评议对于科学证据的总体上的可靠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了。

但是同行审阅的过程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考虑一下最近的丑闻,被认为取得干细胞研究重大突破的黄禹锡(DrWooSukHwang)发表在同行审阅的名牌杂志上的成果后来被发现是伪造的。其他的事例,包括80年代后期的“冷聚变”(coldfusion)争议涉及到科学家得出夸张的结论,根本无法复制。而曾经做出重大科学成果的科学家故意伪造欺骗是很难被发现的。但是这些例子是非常罕见的,一旦一项明显突破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公布出来,它一般都被科学家团体拿来进行检验。如果这些发现被证明是伪造的,或者是不能复制的,弄虚作假的行为不可避免要被揪出来。

因此,科学界在维持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同行审阅和新研究的不断检验和验证,科学家们相互监督对方的研究工作。

哲学问题

虽然上文描述的科学方法,多数本科生科学课程上讲授的科学方法把它描写成为科学家们普遍同意的东西,它的确切形成与其说是科学倒不如说是哲学问题。合法性的哲学关心在于许多常见的对科学本质的误解后面,对科学最有趣的有些问题实际上是哲学意义上的,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

科学哲学是一个大海,大部分内容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与科学本质的日常问题关系不大。但是进入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和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关于科学革命和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realism)问题的著作将会带领我们穿越科学哲学提出的一些最核心和最迫切的问题。

波普尔和证伪主义(falsificationism)

波普尔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我们现在称为科学方法的讨论的许多归功于他对科学理论的证伪性著作。他也是对科学家本身有最大影响的哲学家,这可以从他被选为皇家科学学会成员这个事实得到证明,这个荣誉是很少授予非科学家的。

波普尔生平的描述倾向于指出他早年对马克思主义和心理分析的兴趣作为他对科学哲学兴趣的可能根源。年轻的时候,波普尔是维也纳马克思主义政治小组的积极分子,而且对弗洛伊德和阿德勒(Adler)的心理分析理论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是,据说在听了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一次演讲后,波普尔被爱因斯坦的科学所震撼,对最近让他感到有点幻灭的政治和心理分子理论与科学之间的区别所吸引。他决心揭示这种分界线的根源,也就是发现到底什么东西让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和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以及弗洛伊德心理理论区别这么大。

答案就是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TheLogicofScientificDiscovery)的基础,而且是他影响很大的著名的证伪主义的基础。区别在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风险很大。它预测可能性很小的物理现象。如果这些现象不像预测的那样出现,爱因斯坦的假设将被证明上虚假的。而这个风险不管在马克思的政治理论还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都不存在。

下面这个例子显示了这种差别:

一女子爱她的父亲,竭力要证实她是幸福的,得到充分关爱的。这个可以被弗洛伊德理论家解释为恋父情结(Electracomplex)的例子,姑娘受到父亲性的吸引力。

或者一女子非常讨厌她的父亲,成年后避免与他接触,放弃他的爱,转向其他家庭成员。这也可以被弗洛伊德理论家解释为恋父情结的例子,因为姑娘感受到的对母亲的排斥被转移到或者指向父亲了,或者广泛的家长制社会。马克思主义有类似的特征,两个明显矛盾的现象可以归结在同一个马克思理论对社会的理解上。

像马克思理论和心理分析之类理论的问题只是解释太多。几乎任何现象都可以靠这两种理论的任何一种来解释。但是,爱因斯坦的物理理论风险就很大。它预测可能性很小的物理现象,而且是从前没有观察过的现象。如果实验显示这些预测是错误的,那么这个理论就会被显示是错误的。根本不存在马克思理论或者心理分析实际上证伪实验的可能性。正是这种被证明是错误的特征或者具有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可能性的特征是波普尔认为的科学理论的确定性特征。

但是,波普尔没有认为马克思理论或者弗洛伊德理论是没有价值的。实际上,他觉得它们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社会的本质和人类行为。只不过按照波普尔的观点,这些理论不能被成为科学因为它们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或者没有可证伪性。把可证伪性作为科学实践的基础的观念从根本上说也是反对****的。一个理论不因为为它辩护的人的权威就成为科学,也不因为科学家们都同意这个观点就成为科学,理论成为科学必须是因为它提出了经得起证伪检验的预测。

自从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出版后,科学哲学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理论。实际上,他通过可证伪性来解释进步存在许多问题,不仅仅是这样的信念有些科学证据包括盖然性的证据是无法证伪的,以及认为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常常忽略证伪。但是,波普尔对科学哲学的永久性贡献是他强调实证主义和不断验证科学观点的重要性,这些原则已经成为好的科学工作普遍接受的要求。

托马斯库恩,范式改变和科学革命

虽然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总是应该能被证伪的,他也相信科学是积累性的,也就是说建立在前辈科学家工作的基础上,科学稳定地朝向对宇宙及其运行的更准确理解。托马斯·库恩是20世纪哲学家,物理学家,科学史家,他的著作挑战科学进步是积累性的信念,认为科学前进是通过剧烈的革命,或者范式转变,而不是稳定的、理性的、实证指导的证伪性。库恩的著作不仅影响大而切引起争论,导致有些人怀疑对科学理性和科学进步的信任。

库恩1962年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常常是被科学家歪曲了的。比如,从传统的亚里士多德行星理论转向哥白尼天文学普遍被认为是理性战胜宗教的胜利。但是库恩认为这些事情要复杂得多,地方和历史背景影响科学理论的选择与实证经验考虑同样重要。他还指出科学家自己的价值观也影响理论选择,科学家宣称的理性和严格的实证主义在真正的科学实践中并没有严格遵照执行。

范式的观念是库恩著作的核心。虽然他对这个词的定义非常宽泛,它普遍被认为是潜藏于科学研究背后的假设和信念的背景。古典或者牛顿物理学就是科学范式的例子。其他的范式包括燃烧的燃素理论和托勒密天文学。按库恩的描述,所有的科学都是在某个范式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受到背景的影响。他的科学革命理论认为后面发生的事情是挑战这个范式的证据能被发现。这些往往被忽略直到积累的权重越来越大无法再忽略为止。这个时候科学就发生激烈的革命,范式转变开始出现。

库恩的历史著作当然显示对科学家作为理想的理性代表的传统理解,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是不受主观价值观的干扰的,明显是不准确的。但是,在《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后的几十年里,库恩试图保持与激进理论家的距离,他们声称他的著作表明科学里没有理性存在。

或许科学理性的信念实际上和库恩对科学范式的信念不一致。关于库恩著作的争论仍然出现在哲学界,他的影响也传播到学术界的众多领域。有人引用他的观点为他自己肯定反对的许多结论辩护,包括那种认为科学里没有真理,科学完全是没有理性的,或者科学进步是实证上没有根据的,就像相信炼丹术。

科学实在论问题

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realism)是我们应该相信最好的科学理论的信念。这包括相信那些理论指出的无法观察的东西。这样的讨论倾向于造成下面这样的反应,即使哲学家也不能幸免。

“你瞧,这种现实和玄学的讨论都非常好,但是我们多数人使用手机,开汽车,乘飞机,吃抗生素当我们受到病毒感染的时候。科学理论肯定是真理,因为科学家做了那么多正确的东西。”

但是,科学的“反实在论”(anti-realism)就比典型的单纯否认实在论复杂得多。比如,许多反实在论者不挑战科学进步的事实,也不挑战科学是理性探索的过程这个信念。反实在论者的观点集中在科学知识的局限性或者科学观察内在的一些问题。科学的成功被看作恩赐的,待解释的词,而不是要面对的挑战。实在论/反实在论的辩论因此非常微妙,认为科学整体上是彻底虚假的或者错误的理论家是绝对的,常常狂热的少数分子。

科学实在论辩论是广泛,复杂的,简单的评述是不公平的。因此,我这里不讨论它,而是推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莱德曼(Ladyman)非常好的著作《理解科学哲学》(UnderstandingPhilosophyofScience)。我这里提到它只是要说一方面哲学辩论仍然关于科学理论的地位,以及科学观点的真理价值,另一方面,这些辩论是在不断预测科学进步的背景下进行的。关于科学整体上是正确与错误的议题并不成为辩论科学实在论的真正哲学辩论。

结论---我们该相信谁,相信什么?

考察科学方法和科学进步本质的哲学问题提出了许多看来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这个过程显然是有价值的,因为它迫使我们面对科学的先入之见,以及科学的可靠性基础。

简要提到的哲学辩论显示对于科学方法和本质或者科学观点的真实性没有绝对的共识。但是,科学实践有些主要的特征使得科学观点不同于其他观点,虽然并不总是普遍实践的,标志着科学证据是一种具有特殊优越性的证据。

弄清科学和非科学观点的区别在哲学上被称为“界限问题”。这曾经是热烈辩论的领域,虽然现在看起来不像从前那么有争议了,任何试图提供一个科学是什么的公式将是简单化的,不能让人满意的。但是科学哲学历史上的辩论,对科学家行为的普遍观察让我们得出科学观点的如下几个关键结论:

1)科学观点在发表之前受到清楚界定的实验条件下的不断检验。

2)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前经历同行审阅过程,发表后继续受到检验。

3)科学观点得到证据的支持。

4)科学观点往往可以通过相反的证据来证伪。

这四点结论并不能确定科学实践,但是它们形成了区分科学和非科学观点及其证据的非常好的初步的指南。这些观点隐含的基本原则是透明性,愿意让发现接受公众和同行的检验,愿意被相反的证据证明是错误的。虽然我们已经看到波普尔证伪性的描述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科学理论解释太多,包括看起来相互矛盾的现象,那么,这就可能是怀疑其可靠性的一个理由。

科学观点和伪科学观点时刻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从食品生产商到高保真专家都渴望在他们的商品上贴上科学证据的标签。更重要的是,现代世界的有些最紧迫的辩论也是用科学对宗教,科学对伪科学来作为框架的。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篇8

科学证据在人类文本的任何领域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如果洗发水生产商想说服我们他们的商品值得购买,他们典型的做法是添加这样一些话“科学研究证明”本产品能够增强头发光滑度和弹性。同样的,湿润剂经过皮肤病学测试,牙膏被证明可以减少齿菌斑,香水经过临床证明可以吸引男士拜倒在你石榴裙下。

在更严肃的场合,如刑事审判胜诉与否取决于专家的科学证据。如果证人声称她看到甲先生杀人,那么这对于甲先生是坏消息,但是如果尸体上和犯罪现场发现甲先生的指纹和DNA结果得到法医专家的证据支持,甲先生的鹅就被科学煮熟了。科学证据有独特的,优先于其他任何证据的地位。

这些例子表明科学观点和证据的特殊作用。科学观点受到具体条件,测试方式的限制,需要仔细检验,更重要的是,如果出现新证据的话需要改变和发展。科学家的证据被认为可靠就是因为它一直受到检验而且在每一个阶段都进行交叉检验。这当然不是说科学观点就是没有任何错误可能的,因为科学家也可能像普通人一样犯人的(道德的)错误。但是过程标志了科学思维和科学观点的特殊性,普遍认为比别的主张或者证据更可靠。

科学方法被有些人认为是让科学成为理性实践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受到科学界的监督制衡,完全根据证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但是那种认为存在单一的、确定的科学方法的观点仍然引起争议。有些理论家认为没有这样一个可以用在任何学科上的单独的方法,而且科学方法的标准描述与实验室里的行为没有多少联系。

但是科学确实在不断前进。科学知识在增加,技术上的革新非常迅速许多人根本就赶不上。挽救生命的医学发展而提高健康标准和生活质量的程度在50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不管有没有单一的科学方法,科学家肯定在做一些正确的事情。

这个简短的介绍目的在于粗略回顾科学方法的观点和科学本身的一些哲学思考。我们的目的是帮助科学家以外的人区分科学观点和非科学观点,同时试图解释科学观点和科学证据在我们的社会中享受的特殊地位。

方法

一般来说,在小学,中学和大学科学课程中讲授的科学方法是下面的四个步骤的过程:

1)对一个现象或者一组现象的观察或者描述,

2)形成一个试图解释这个现象的假设,

3)运用这个假设预测其他现象,

4)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假设。

一旦科学家开始这个过程,假设可能被认为已经获得某种程度的证实了,它就可以被叫做“理论”。假设和理论的区别是重要的。虽然这个界限有时候比较模糊,但是区别在于假设是个有一定根据的猜想,一种某

些事情如何或者为什么是那个样子的想法,而理论是一个已经经过证实或者实验证明了的假设。请注意对“理论”的这种理解和把“理论”等同于假设的非科学使用之间的区别。

也请注意理论是从来都无法证明是正确的。它能够被显示可能性非常非常大,或者通过相反的证据证明是错误的。但是理论从来都不可能被证明是百分之百正确的。而且,没有一个好的科学家宣称保证他的科学工作的百分之百准确性。

宣称没有所谓科学方法的有些理论家(包括有些科学家)也认为上文描述的四步过程是虚假的,是杜撰的“研究秘诀”。但是,假设验证的基本原则和不断对主张和理论的检验是所有学科领域的标准。不管是否存在单一的,具体化的得到普遍认可的方法,分享信息,把研究放在公共监督下和对假设不断验证的重要性确实得到科学界普遍赞同和认可。

科学界的作用

在学术杂志上或者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是科学家相互交流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学术杂志被用来作为研究的质量控制。一项科学研究发表在这样的刊物上以前,它要经过被成为同行审阅的过程,稿子被一帮专家仔细审查。(如果要了解同行审阅的过程,请参阅SenseAboutScience)

同行审阅的进出都非常复杂和耗费时间。但是,它为科学家提供了基本的质量控制,确保达到标准的文章得到在杂志发表的机会,获得认可。因此,同行评议对于科学证据的总体上的可靠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了。

但是同行审阅的过程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考虑一下最近的丑闻,被认为取得干细胞研究重大突破的黄禹锡(DrWooSukHwang)发表在同行审阅的名牌杂志上的成果后来被发现是伪造的。其他的事例,包括80年代后期的“冷聚变”(coldfusion)争议涉及到科学家得出夸张的结论,根本无法复制。而曾经做出重大科学成果的科学家故意伪造欺骗是很难被发现的。但是这些例子是非常罕见的,一旦一项明显突破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公布出来,它一般都被科学家团体拿来进行检验。如果这些发现被证明是伪造的,或者是不能复制的,弄虚作假的行为不可避免要被揪出来。

因此,科学界在维持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同行审阅和新研究的不断检验和验证,科学家们相互监督对方的研究工作。

哲学问题

虽然上文描述的科学方法,多数本科生科学课程上讲授的科学方法把它描写成为科学家们普遍同意的东西,它的确切形成与其说是科学倒不如说是哲学问题。合法性的哲学关心在于许多常见的对科学本质的误解后面,对科学最有趣的有些问题实际上是哲学意义上的,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

科学哲学是一个大海,大部分内容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与科学本质的日常问题关系不大。但是进入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和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关于科学革命和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realism)问题的著作将会带领我们穿越科学哲学提出的一些最核心和最迫切的问题。

波普尔和证伪主义(falsificationism)

波普尔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我们现在称为科学方法的讨论的许多归功于他对科学理论的证伪性著作。他也是对科学家本身有最大影响的哲学家,这可以从他被选为皇家科学学会成员这个事实得到证明,这个荣誉是很少授予非科学家的。波普尔生平的描述倾向于指出他早年对马克思主义和心理分析的兴趣作为他对科学哲学兴趣的可能根源。年轻的时候,波普尔是维也纳马克思主义政治小组的积极分子,而且对弗洛伊德和阿德勒(Adler)的心理分析理论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是,据说在听了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一次演讲后,波普尔被爱因斯坦的科学所震撼,对最近让他感到有点幻灭的政治和心理分子理论与科学之间的区别所吸引。他决心揭示这种分界线的根源,也就是发现到底什么东西让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和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以及弗洛伊德心理理论区别这么大。

答案就是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TheLogicofScientificDiscovery)的基础,而且是他影响很大的著名的证伪主义的基础。区别在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风险很大。它预测可能性很小的物理现象。如果这些现象不像预测的那样出现,爱因斯坦的假设将被证明上虚假的。而这个风险不管在马克思的政治理论还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都不存在。

下面这个例子显示了这种差别:

一女子爱她的父亲,竭力要证实她是幸福的,得到充分关爱的。这个可以被弗洛伊德理论家解释为恋父情结(Electracomplex)的例子,姑娘受到父亲性的吸引力。

或者一女子非常讨厌她的父亲,成年后避免与他接触,放弃他的爱,转向其他家庭成员。这也可以被弗洛伊德理论家解释为恋父情结的例子,因为姑娘感受到的对母亲的排斥被转移到或者指向父亲了,或者广泛的家长制社会。马克思主义有类似的特征,两个明显矛盾的现象可以归结在同一个马克思理论

对社会的理解上。

像马克思理论和心理分析之类理论的问题只是解释太多。几乎任何现象都可以靠这两种理论的任何一种来解释。但是,爱因斯坦的物理理论风险就很大。它预测可能性很小的物理现象,而且是从前没有观察过的现象。如果实验显示这些预测是错误的,那么这个理论就会被显示是错误的。根本不存在马克思理论或者心理分析实际上证伪实验的可能性。正是这种被证明是错误的特征或者具有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可能性的特征是波普尔认为的科学理论的确定性特征。

但是,波普尔没有认为马克思理论或者弗洛伊德理论是没有价值的。实际上,他觉得它们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社会的本质和人类行为。只不过按照波普尔的观点,这些理论不能被成为科学因为它们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或者没有可证伪性。把可证伪性作为科学实践的基础的观念从根本上说也是反对****的。一个理论不因为为它辩护的人的权威就成为科学,也不因为科学家们都同意这个观点就成为科学,理论成为科学必须是因为它提出了经得起证伪检验的预测。

自从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出版后,科学哲学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理论。实际上,他通过可证伪性来解释进步存在许多问题,不仅仅是这样的信念有些科学证据包括盖然性的证据是无法证伪的,以及认为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常常忽略证伪。但是,波普尔对科学哲学的永久性贡献是他强调实证主义和不断验证科学观点的重要性,这些原则已经成为好的科学工作普遍接受的要求。

托马斯库恩,范式改变和科学革命

虽然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总是应该能被证伪的,他也相信科学是积累性的,也就是说建立在前辈科学家工作的基础上,科学稳定地朝向对宇宙及其运行的更准确理解。托马斯·库恩是20世纪哲学家,物理学家,科学史家,他的著作挑战科学进步是积累性的信念,认为科学前进是通过剧烈的革命,或者范式转变,而不是稳定的、理性的、实证指导的证伪性。库恩的著作不仅影响大而切引起争论,导致有些人怀疑对科学理性和科学进步的信任。

库恩1962年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常常是被科学家歪曲了的。比如,从传统的亚里士多德行星理论转向哥白尼天文学普遍被认为是理性战胜宗教的胜利。但是库恩认为这些事情要复杂得多,地方和历史背景影响科学理论的选择与实证经验考虑同样重要。他还指出科学家自己的价值观也影响理论选择,科学家宣称的理性和严格的实证主义在真正的科学实践中并没有严格遵照执行。

范式的观念是库恩著作的核心。虽然他对这个词的定义非常宽泛,它普遍被认为是潜藏于科学研究背后的假设和信念的背景。古典或者牛顿物理学就是科学范式的例子。其他的范式包括燃烧的燃素理论和托勒密天文学。按库恩的描述,所有的科学都是在某个范式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受到背景的影响。他的科学革命理论认为后面发生的事情是挑战这个范式的证据能被发现。这些往往被忽略直到积累的权重越来越大无法再忽略为止。这个时候科学就发生激烈的革命,范式转变开始出现。

库恩的历史著作当然显示对科学家作为理想的理性代表的传统理解,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是不受主观价值观的干扰的,明显是不准确的。但是,在《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后的几十年里,库恩试图保持与激进理论家的距离,他们声称他的著作表明科学里没有理性存在。

或许科学理性的信念实际上和库恩对科学范式的信念不一致。关于库恩著作的争论仍然出现在哲学界,他的影响也传播到学术界的众多领域。有人引用他的观点为他自己肯定反对的许多结论辩护,包括那种认为科学里没有真理,科学完全是没有理性的,或者科学进步是实证上没有根据的,就像相信炼丹术。

科学实在论问题

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realism)是我们应该相信最好的科学理论的信念。这包括相信那些理论指出的无法观察的东西。这样的讨论倾向于造成下面这样的反应,即使哲学家也不能幸免。

“你瞧,这种现实和玄学的讨论都非常好,但是我们多数人使用手机,开汽车,乘飞机,吃抗生素当我们受到病毒感染的时候。科学理论肯定是真理,因为科学家做了那么多正确的东西。”

但是,科学的“反实在论”(anti-realism)就比典型的单纯否认实在论复杂得多。比如,许多反实在论者不挑战科学进步的事实,也不挑战科学是理性探索的过程这个信念。反实在论者的观点集中在科学知识的局限性或者科学观察内在的一些问题。科学的成功被看作恩赐的,待解释的词,而不是要面对的挑战。实在论/反实在论的辩论因此非常微妙,认为科学整体上是彻底虚假的或者错误的理论家是绝对的,常常狂热的少数分子。

科学实在论辩论是广泛,复杂的,简单的评述是不公平的。因此,我这里不讨论它,而是推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莱德曼(Ladyman)非常好的著作《理解科学哲学》(UnderstandingPhilosophyofScience)。我这里提到它只是要说一方面哲学辩论仍然关于科学理论的地位,以及科学观点的真理价值,另一方面,这些辩论是在不断预测科学进步的背景下进行的。关于科学整体上是正确与错误的议题并不成为辩论科学实在论的真正哲学辩论。

结论---我们该相信谁,相信什么?

考察科学方

法和科学进步本质的哲学问题提出了许多看来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这个过程显然是有价值的,因为它迫使我们面对科学的先入之见,以及科学的可靠性基础。

简要提到的哲学辩论显示对于科学方法和本质或者科学观点的真实性没有绝对的共识。但是,科学实践有些主要的特征使得科学观点不同于其他观点,虽然并不总是普遍实践的,标志着科学证据是一种具有特殊优越性的证据。

弄清科学和非科学观点的区别在哲学上被称为“界限问题”。这曾经是热烈辩论的领域,虽然现在看起来不像从前那么有争议了,任何试图提供一个科学是什么的公式将是简单化的,不能让人满意的。但是科学哲学历史上的辩论,对科学家行为的普遍观察让我们得出科学观点的如下几个关键结论:

1)科学观点在发表之前受到清楚界定的实验条件下的不断检验。

2)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前经历同行审阅过程,发表后继续受到检验。

3)科学观点得到证据的支持。

4)科学观点往往可以通过相反的证据来证伪。

这四点结论并不能确定科学实践,但是它们形成了区分科学和非科学观点及其证据的非常好的初步的指南。这些观点隐含的基本原则是透明性,愿意让发现接受公众和同行的检验,愿意被相反的证据证明是错误的。虽然我们已经看到波普尔证伪性的描述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科学理论解释太多,包括看起来相互矛盾的现象,那么,这就可能是怀疑其可靠性的一个理由。

科学观点和伪科学观点时刻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从食品生产商到高保真专家都渴望在他们的商品上贴上科学证据的标签。更重要的是,现代世界的有些最紧迫的辩论也是用科学对宗教,科学对伪科学来作为框架的。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篇9

1.共同的教育目标。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明确指出,“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医学职业特点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即是以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为中心,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医学人文教育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倡导人文关怀,提倡“关心病人比关心疾病本身更重要”。2001年7月,卫生部、教育部印发《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与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2010年1月,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强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共同指向全面提升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能够有效的指导医学人文教育。

2.共同的师资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全员育人,主体是全体教职工,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医学人文教育也不仅仅由相关课程教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增强实效性,也必须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内容,贴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客观上也在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当前,医学院校在思想政治专业和医学人文专业方面配备的师资数量不足,充分利用现有师资也成为现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共通性也为师资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师资水平是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同于综合性院校和文科类院校,医学院校师资力量偏重于医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相关教师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师资培训和科研投入也明显不够,对于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医学院校的特殊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师资的量和质都面临严峻考验。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结合,对师资要求较高,但当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基本属于思想政治、哲学、历史专业等文科专业,对医学相关知识了解不多,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不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加强师资培训,拓展教师视野,加强医学素养。特别是培育医学意识,科研活动围绕医学展开,从而提升医学素养、以研促教。同时,加强医学人文教师的思想政治培训,鼓励有医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参与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相融合。

2.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教学科研活动的关键,对思想政治和医学人文相关课程进行优化,能发挥课程整合效应。由于医学院校总学时很高,同时偏重于医学专业课程,医学人文相关课程呈现单一、学时少的特点。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系列讲座等多维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加强医学人文的教学效果,同时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仅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的不足。必修课可以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医患沟通艺术等课程;选修课可以开设: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医学法学等课程,同时邀请医疗卫生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和先进典型以“人文讲坛”的形式开设系列讲座。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第一,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为了提升医学生的全面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深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素材,拓展教学内容,构建适宜的教学体系,从而摆脱理论性强,与现实和医学生实际较远的局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贯穿贴近医学生,在培育医学生政治素养的同时,更要提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二,优化考核机制。考核机制是引导医学生学习的指挥棒。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大多为纯粹依靠记忆知识点的闭卷考试或者以论文为主的考察方式,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是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改变传统考核方式,转而导向考察理解和应用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加平时考核比重,除到勤外,发言、演讲、主题讨论会等都算入最终成绩,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程,真心喜爱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加强社会实践。突出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医学生通过实践可以了解社会,接触病人,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合理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规定相应学分;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严格考核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实现实践教学效果;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医院临床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与医院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开展“三下乡”、“进社区”医疗等医疗实践服务活动,举行“感恩!无语体师”活动、临终关怀服务、与艾滋病人零距离接触等活动。

4.改善外部环境。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篇10

一、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医患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因为服务态度、敬业精神等医德医风问题引起的纠纷远远高于因为技术原因引起的纠纷。这和我们医学教育中“专业至上”的思维相关,长期以来,侧重于技术层面的训练,“见病不见人”,相对忽视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之人文精神的培育。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强调“病有所医”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用较大篇幅阐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同时,社会和谐的构建和老百姓“中国梦”的实现都要求我们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而且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能促进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化与提升,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1.共同的教育目标。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明确指出,“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医学职业特点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即是以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为中心,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医学人文教育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倡导人文关怀,提倡“关心病人比关心疾病本身更重要”。2001年7月,卫生部、教育部印发《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与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2010年1月,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强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共同指向全面提升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能够有效的指导医学人文教育。

2.共同的师资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全员育人,主体是全体教职工,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医学人文教育也不仅仅由相关课程教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增强实效性,也必须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内容,贴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客观上也在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当前,医学院校在思想政治专业和医学人文专业方面配备的师资数量不足,充分利用现有师资也成为现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共通性也为师资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来自于《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师资水平是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同于综合性院校和文科类院校,医学院校师资力量偏重于医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相关教师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师资培训和科研投入也明显不够,对于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医学院校的特殊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师资的量和质都面临严峻考验。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结合,对师资要求较高,但当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基本属于思想政治、哲学、历史专业等文科专业,对医学相关知识了解不多,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不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加强师资培训,拓展教师视野,加强医学素养。特别是培育医学意识,科研活动围绕医学展开,从而提升医学素养、以研促教。同时,加强医学人文教师的思想政治培训,鼓励有医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参与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相融合。

2.完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是教学科研活动的关键,对思想政治和医学人文相关课程进行优化,能发挥课程整合效应。由于医学院校总学时很高,同时偏重于医学专业课程,医学人文相关课程呈现单一、学时少的特点。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系列讲座等多维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加强医学人文的教学效果,同时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仅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的不足。必修课可以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医患沟通艺术等课程;选修课可以开设: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医学法学等课程,同时邀请医疗卫生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和先进典型以“人文讲坛”的形式开设系列讲座。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第一,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为了提升医学生的全面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深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素材,拓展教学内容,构建适宜的教学体系,从而摆脱理论性强,与现实和医学生实际较远的局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贯穿贴近医学生,在培育医学生政治素养的同时,更要提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二,优化考核机制。考核机制是引导医学生学习的指挥棒。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大多为纯粹依靠记忆知识点的闭卷考试或者以论文为主的考察方式,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是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改变传统考核方式,转而导向考察理解和应用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加平时考核比重,除到勤外,发言、演讲、主题讨论会等都算入最终成绩,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程,真心喜爱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加强社会实践。突出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医学生通过实践可以了解社会,接触病人,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合理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规定相应学分;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严格考核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实现实践教学效果;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医院临床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与医院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开展“三下乡”、“进社区”医疗等医疗实践服务活动,举行“感恩!无语体师”活动、临终关怀服务、与艾滋病人零距离接触等活动。

4.改善外部环境。第一,转变优秀医务人员评价标准。突破社会上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崇拜论,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不仅技术好,而且政治素养、道德素质都要过硬。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对本单位进行年度考核时,将医德医风考评作为重点内容,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要求我们在舆论宣传上坚持弘扬高尚医德医风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为教育观念转变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第二,培育优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我们要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在思想政治活动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来建设医学院校特点的校园文化。校训体现出学校的特有精神,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校训育人作用;设立校史展览馆和医学史展览馆,引导医学生了解学校的优良传统,感受名人“学长”的道德风范,感悟医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学雷锋纪念日、志愿者日、世界卫生日、国际禁毒日、世界红十字会日等各种纪念日中,增强医学生为人民服务、关爱健康的意识;发挥校园媒体作用,校报、广播、橱窗、宣传栏、校园网等媒介重点围绕加强医德医风,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使医学生道德操守和人格塑造更上一个台阶,从而提升全面素质。

作者:蔡胜工作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第二篇

1现代医学的理想目标

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体现了医学的整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是现代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和艺术的组合,以“增进健康、减少疾病、卫生保健”为方向,体现了医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与人类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为了使生物医学和人文社会医学更好地渗透、融合,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医学的理想目的,完成医学所面临的任务。现代医学中既包含了自然科学的成分又融入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成分,属于能独立发展又能相互交叉的科学领域范畴。关注人文教育,将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很好的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身,让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不断渗透与融合这正是现代医学理想的目标。

2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意义

2.1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作为医疗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的核心,可以从整体上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运用道德新理念来寻求医患之间共同的道德价值目标,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2.2加快实现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根据2002年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相关内容,提出要重点兼顾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社会文化和医学人文特色的要求。根据国际高等医学教育标准,研究世界各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状况,通过毕业生在临床工作中的质量,结合中国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际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医学教育的标准。医学人文教育作为标准中的重要内容,将被纳入核心领域,是推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迈入国际化发展道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的必然。

2.3适应当前医学教育模式转变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及高度的责任心,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全融合作为现代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因此,改革和创新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协调好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的关系,通过医学科学研究、医学专业教育及医学临床实践等多种渠道,不断渗透医学人文精神,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2.4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发展

在现代医学事业发展的进程中,科学而精密的现代化医疗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为各类疾病的及时筛查诊断提供了精确性,为保证人类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柱。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使客观冷峻的医学检查,完全代替了充满人文温情的全程医学诊治。事实上,医学是将技术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融为一体的医学,而非是一门完全独立的纯粹性的技术科学,医学人文精神是平衡医学技术的重要砝码,是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3提升医学生人文教育水平的方式

3.1借鉴先进的国外经验

美国对医学课程进行改革的时间较早,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要求学生进入预科阶段就开始进行人文教育,并且持续到升入医学院后,一直要求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综合性大学专职从事人文教育的教师、具有良好医德且人文知识丰富的临床医生、有特殊经历的社会人员(如癌症患者、脏器移植患者、宗教学家和社会学专家)等,这3类人员通常是国外医学院校中人文教育师资的主力军。在课程安排中,国外医学院校注重将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其渗透性和关联性显而易见。虽然国外的人文素质教育领先于国内,但由于国情不同,他们的教育方式等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我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一条特色的医学人文教育之路。

3.2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理念引导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个学科领域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广阔的医学实践领域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加广泛的前景,突破狭隘的学科界限和专业局限,拓展思路解决问题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必备的条件。在学校重点建设内容中纳入医学人文教育,坚持树立人文教育的理念,创造医学学科中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的办学氛围[2]。制定行动规划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顺应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

3.3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人文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和学生是互相独立且平等的主体,教师要以普遍的人文关怀的精神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的传递。要加强对各个层面医学人文教师的培训;聘请资历深厚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开设相关课程,定期作专题报告;选派优秀医学人文教师到附属医院的相关部门进行锻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成长的内驱力是作为医学人文教师所必备的素质。

3.4发挥校园文化的环境育人优势

通过生动而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感;确立以文化底蕴为基础,逐步浸润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组织主题鲜明、格调高雅、特色突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熏陶;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环境[3],将医学人文理念渗透到校园每个环节和角落。总之,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仅靠有限的课程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环境育人优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3.5趋利避害占领网络文化教育阵地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已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以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来正确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的进步、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文明,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利用网络文化的教育作用,指导学生趋利避害健康上网,以积极的态度占领网络文化教育阵地,使网络文化在推进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6注重医疗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

临床实践阶段是医学生人文观念形成的关键期,通过切身体验在身临其境中熏陶,让学生充分领会医学人文教育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对医学、医德、医疗这三方面价值的选择判断和服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借助医疗实践这一载体,树立自觉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在学习与医疗服务实践中,从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科做起,在学习中注重将医学人文精神及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与病人沟通、协调和服务的能力。

3.7感受艺术魅力,提升艺术修养

艺术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使其思想得到充分的升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借助艺术的魅力,可以陶冶和纯净学生的心灵,使其人格、思想、品质和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最终达到尽善尽美。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的重要媒介,能通过美感赋予学生高尚的影响。在学生中运用艺术教育手段,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可以充分挖掘艺术教育的潜质,使学生的综合人文修养得到升华。医学人才的培养依赖于高等医学教育,适时改革高等医学教育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主题。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从医学领域来看,也就是医学人才的竞争,以实现现代医学的理想目标为研究视角,探讨医学人文教育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阎秀丽苑旸宋真工作单位:大连大学护理学院大连医科大学组织人事部大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1推崇“诚、爱、精、勤”的办学理念和“三医哲学”

1.1学校沿革与办学理念

中山医学大学位于台湾的台中市,是由台湾著名的医学博士周汝川先生于1960年创立的。52年间,该学校历经中山牙医、中山医学专科学校、中山医学院、中山医学大学四个发展阶段。目前该学校设有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科技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医学人文暨社会学院、护理学院共6个学院,拥有学生近9000名。中山医学大学一贯秉持“诚、爱、精、勤”的办学理念(诚———诚实待人、爱———爱护人群、精———精益求精、勤———勤于职守)[1]。曾在台湾通识教育访视中被列为“优秀医学院校”之一,并获得台湾医学教育中“最强调医学伦理教学”的称号。

1.2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教育宗旨

以医学暨人文发展为导向,致力于建构一个崇尚人文价值与尊重生命、医学人文兼容并蓄的医学大学是该学校的教育宗旨。已故董事长周汝川先生有一个很经典的“三医哲学”———医学的目的在救人,医人医病要医心。“医人”的“人”,指的是wholeperson或wholebody,也就是“全人”之意;“医病”的“病”,指的是某种疾病的病情与疾病原因,也就是必须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与求知态度;“医心”的“心”,指的是feelings,也就是要重视病患的“心理感受”。学校把“医学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公民素养”并称为三大基本素养,并制定了12项学生的通识基本能力,包括:医学专业与人文关怀;表达、分享与人际互动;尊重、协调与团队合作;伦理思辨与道德敏感度;工作态度与职场和谐等等。学生自踏入校门开始就被告知:在成为一名好医师之前必须先成为被社会上认可的人,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品格、精神,以及行为上规范自己。医学系在每个年级的《医学系学生选课指导》中明确指出“病患照顾、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工作中学习与改善、人际沟通技巧、专业素养、医疗体系中行医、临床工作中学习与改善”[1]为行医的核心能力。尤其重视培养善于与人沟通的基本能力,对于病人的痛苦具有敏感度与同理心等专业素养[2]。强调“先学做人,再学当医师”[3-4],并体现在学校的医学教育规划蓝图中。

2医学系人文社会教育课程改革

2.1按核心能力要求重新整合医学人文核心课程

医学系按核心能力要求重新整合医学人文核心课程,分为“文化与社会”、“人际关系与沟通”、“医学伦理/法律”三个主轴,贯穿于1年级~6年级的学习中,而且与专业课程学习紧密相联[1,5]。在1年级~2年级预医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生命智慧、沟通技巧、国际视野、终身学习等能力。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非常有医学针对性,如医病沟通、医师与病人、医师与社会、医学伦理学与法律、文化与社会、医学史、诺贝尔医学奖、医学哲学等课程[6],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会观、人文关怀、医学伦理以及对病人的痛苦具有敏感度和同理心等专业素养,成为未来“术德兼备”的良医,更好地为病人和社会服务。如人际关系与沟通模组的课程规划中,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必修,医病沟通课程安排在大五下学期必修,在临床实习阶段重视“及时”、“安全”、“有效”、“效率”、“公平”的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医疗。例如,在一堂病例讨论课上,一位60岁男性患者,因为“头晕、活动后气促3小时”夜间急诊入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3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发现这个病情不应该忽略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但恰恰收入院时管床实习生只给做了心电图检查而漏做心肌酶检测。发现问题后,管床实习生立刻补开医嘱,并交待护士马上执行。在讨论总结时,带教老师让同学们利用优质医疗服务的五项要求评价自己的医疗行为,经过讨论,学生们一致认为自己至少在“及时、安全、有效、效率”这四方面都未能做好,并感到深深的愧疚。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率的病例讨论,既让学生发现自己专业能力的稚嫩,又能发现自己在医疗行为上的不足,意义深远。

2.2医学人文教育渗透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医学人文教育除医学人文课程外也渗透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如在三、四、五年级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中,每个课程均开设一定数目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团队导向的教学、医患角色扮演等[5]。在六、七年级实习阶段,开设形式多样的病案讨论,藉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群互助与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透过讨论,探讨病案中的伦理问题、医疗法规问题、医患沟通问题等,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在参访期间,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六年级实习生的伦理学病例讨论,病患是一位80岁的老奶奶,因“反复多次排黑便伴头晕、心悸一周”入院,由于失血较多,需要立刻输血以控制病情,但老奶奶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拒绝输血。讨论一方面围绕该病患的输血必要性、拒绝输血的潜在危险以及对策等医疗问题展开,另一方面就病患拒绝输血的伦理学问题、生命与信仰问题、医疗法规以及沟通方式等进行,选题新颖、有代表性,涉及面广。

3医学人文教育的多元化

其一,教学形式除了传统专题演讲授课外,还融入小组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个案讨论、影片赏析与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实训、分组辩论、典范人物的经验分享、特殊医疗机构参访与社区服务等。其二,大力推行“议题导向模式教学”方案,如开设疾病误解与社会偏见、医师与生死、医事法律案例分析、医疗福利与人权议题及当代台湾社会问题等课程,培养医学生宏观的视野与开创性思维。其三,开设“医学人文与伦理的实践”课程,由医学人文与社会学院的教授和临床医师共同承担课程规划、教材和教案的编写、实施教学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生命的尊严、医学伦理教育的体认、同理心的训练、医护自我认同与价值的强化、伦理事件与人性反省等,将人文理论有效地整合运用到医病沟通、临床决策与伦理执业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三医哲学”理念,启迪学生宏观的思考[1]。

4医学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追求实效与卓越

4.1潜移默化中体现人性关爱

中山医学大学的人文教育渗透在每一课程、每一课堂、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角落。在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长,称呼学生为学弟学妹,下课时不忘对表现欠佳的学弟学妹说声“加油喔”。在人体解剖课堂上,他们尊称遗体为“大体老师”,解剖室每年专门举办仪式向他们感谢致敬,每次解剖课前学生都会深深鞠躬致礼,目的是提醒学生这是有血有肉的“老师”,而不是任意宰割的冰冷的尸体,也让学生们明白一名优秀医生的成长、成熟,离不开患者的宽容和逝者的慷慨无私。每遇学校师生或员工获得成绩或晋升,学校网站或科室必在醒目之处贴出通告并给予祝贺。在病房,医疗和教学活动处处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医疗,每次教学查房或病例讨论,教师和学生总会从“安全、有效、效率、及时、公平”五个方面检讨自己的医疗行为并随时纠正。他们视病人如家人,如称年长者“阿妈、阿公”,年轻者“弟弟、妹妹”;为病人打针时会说声“要打针了,可能会疼,请别担心,我会注意的”;为昏迷病人翻身拍背时会说声“抱歉,现在要为你翻身拍背啦,会有点不舒服,你要配合咳嗽喔”等等,一切都那么自然和亲切,处处体现出人性的关爱。

4.2集“言教、身教、境教、心教”于一体

学校一方面组织有医学、护理、法律、社会、心理、哲学等专业背景的校内外教师组成各式学术社群,结合医学人文课程开展系列活动[6]。如:医学人文月会、医学人文经典阅读比赛、“侨生春节祭祖”、社会服务等,以开拓学生医学人文思维与视野,探索医学生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提升学生医学人文素养,为未来奠定服务人群的基础。二是实行导师制,既言传又身教。通常在新生入学时便每15名~20名学生设置一名导师,导师除教学外,在知识追求、专业辅导、研究潜能激发以及生活照顾等各方面都给予实质的指导,既辅导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又辅导生活伦理和社会观。这种教师透过言教、身教、境教、心教等关心学生学业、生活与身心发展,是真正发展卓越教学的关键。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