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5-31 15:20:30

医学伦理教育

医学伦理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医学功能学科实验;医学实验教学;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实验动物

实验教学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医药人才的关键环节[1]。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是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实验内容有机融合成的综合性实验体系,是医学实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2-3]。医学功能学科实验通过动物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机体生理功能、疾病发生机制、药物作用及其规律,以及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和提升手术操作技能,实验动物是其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2]。功能学科实验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实验动物缺乏关爱、实验操作野蛮粗暴、甚至还存在非必要伤害实验动物等不规范行为,与实验动物伦理严重不符。本文就如何在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激发学生尊重关爱实验动物、提升学生医学人文素养进行思考和探究。

1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内涵和要求

英国动物学家William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RexBurch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科学研究3R原则,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得到生物医学领域研究者广泛认同[4]。1989年Fraser又丰富了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的内涵,认为其本质为动物福利与人类利益的平衡[5]。实验动物伦理是人类从道德层面衡量实验动物的内在价值和地位,是人类对待实验动物以及动物实验研究应遵循的社会道德标准和原则理论[6]。实验动物伦理既是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科学研究的需要,既关系着科研人员和科学事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也深刻影响公众对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认可度和接纳度。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有时无可替代,实验动物难免经受痛苦,我们应尽可能将实验动物的痛苦降到最低,并让实验动物价值最大发挥。部分学生坚持动物权利,反对甚至抵制动物实验,严格意义上这属于极端保护主义,不同于动物福利。动物福利本质上是倡导尊重实验动物,善待动物和敬畏生命[7],并规定实验动物应享有不受饥渴、生活舒适、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表达天性、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等五项基本福利。通过加强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和监管的法制化、标准化教育,厘清动物实验与实验动物伦理的关系,辩证理性对待实验动物和保障动物福利,引导学生遵守法纪和技术标准,树立科研底线思维,严格按照实验动物伦理的要求开展动物实验,恪守科技伦理规范要求,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善待、敬畏生命与关心关爱患者的意识。

2功能学科实验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2.1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强化生命伦理意识

实验动物是疾病研究的重要对象和模型,为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作为动物实验的受益者,人类应当敬畏生命、尊重实验动物、保障动物基本福利。通过实验动物获取知识和锻炼技能,医学生们逐步成长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他们的伦理观和生命观不仅会影响对实验动物的态度,还会影响今后医疗服务的态度。研究显示,部分学生实验动物伦理观念欠缺,对实验动物福利缺乏正确认知,甚至可能给实验动物造成非必要的痛苦和伤害,违背了实验动物伦理的基本原则[8],生命观和医学人文精神亟待加强。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融入动物伦理教育,既有利于学生同情心和仁慈心的培养,又能提升道德观和伦理观,做到善待动物、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2.2保障实验动物福利,保证结果科学可靠

动物福利与动物心理和生理健康密切相关,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影响[9]。保障实验动物福利,就要保证实验动物身心健康、生活舒适、没有痛苦和疾病。实验动物一旦紧张、恐惧或应激,实验结果可能不可靠甚至错误。实验结果不理想,实验动物的价值和意义未充分发挥,甚至还需重复实验而造成额外的浪费和牺牲。只有保障实验动物福利,才可以获取科学、准确、可靠实验结果。通过科技伦理理念的融入,可帮助同学树立科技伦理的意识,为今后开展实验动物相关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2.3强化严谨规范操作,提升实验操作技能

医学实验教学是提升医学专业技能重要路径之一。不熟练、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造成实验动物不必要的惊恐、疼痛甚至损伤。麻醉药的种类、用量、使用方式及麻醉深度的不恰当,会引起实验动物疼痛、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激惹动物、暴力抓取、在实验动物面前处死同类动物、处死过程不干脆不果断、未完全处死的动物扔进尸体暂存冰箱等都属于不规范的行为,应严格摒弃。实验动物饲养、运输和暂存等环节的环境不清洁、温度不适宜、食物和饮水不恰当、垫料不舒适清洁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实验动物不必要的惊恐或应激,违背了动物福利的原则和要求。应严谨规范操作,提升操作技能,保障动物福利。

2.4实验动物用量较大,价值意义利用不够

据统计,2015年全球用于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数量达到1.921亿只[10],我国实验动物使用数量持续增长。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使用的实验动物种类繁多,数量较大。然而,其中有些是简单重复性的验证操作,一定程度上造成实验动物不必要的浪费,还有些实验动物仅仅开展了很小的局部实验,可洗脱后再次利用。诸如此类,实验动物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可遵循实验动物伦理原则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来减少实验动物用量。教学内容的设置未严格遵循实验动物福利“3R”原则,存在滥用实验动物和重复动物实验的现象[11]。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融入动物伦理教育,强化医学生人文素养和生命观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动物伦理意识,对培养有理想、有温度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融入动物伦理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我校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开设多项动物实验,涉及家兔、小鼠、豚鼠、牛蛙等实验动物,每年家兔用量近2000只,小鼠超过1000只。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学生总体能遵守动物伦理的规范和要求,但偶尔也有学生存在不理解动物福利内涵和违反实验动物福利的行为,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实验动物福利的法制化、标准化等相关教育。

3.1建章立制规范流程,强化意识严格管理

为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动物相关法律建设,制定了系列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1988年科技部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并于2011年、2013年和2017年三次修订[12],2006年科技部颁布《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13]和《估价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14],2018年出台了《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GB/T35892-2018)国家标准[15],此外,我国还先后颁布了《动物检疫管理办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国内贸易部饲料管理办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各地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系列管理办法,198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实验动物管理办法》[16],2019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了《上海市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17]。另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福利通则》(标准号:GB/T42011-2022),并于2022年12月30日开始实施[18]。根据国家实验动物保护的相关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实验动物相关的管理办法,例如《复旦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审查流程》、《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申请书》、《复旦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从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实验动物申请和使用等不同角度规范实验动物使用的要求和流程,建立健全动物福利监督管理的架构和制度,尤其强化伦理审查的独立性和规范性,以切实保障实验动物福利伦理。

3.2课程融入动物伦理,系统阐述内涵要义

功能学科实验总论部分设置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相关内容,通过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和监管相关制度、流程和要求的讲解,构建法制化、标准化的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通过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案例、不规范行为以及实验动物伦理审查流程和意义等具体内容,讲解《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动物保护相关法规以及3R原则等动物福利伦理相关内涵要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规范人道的实验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及动物使用观念,启迪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实验动物的意义,厚植科技伦理的意识,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提高职业伦理素养。3.3优化实验内容设置,减少用量减轻痛苦3R原则不否定动物实验的必要性,最大程度尊重实验动物,是解决动物实验伦理冲突的可行方案。功能学科实验可按3R原则,统筹优化实验项目,科学设计实验内容,注重各实验项目的衔接,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用量、提高利用效率、规避不必要的痛苦、焦虑和伤害[7]。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实验,按照实验室为单位来分组设计实验,既满足LD50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又极大减少实验动物用量。心律失常和离体肠实验都是以豚鼠为研究对象,将两个实验并行安排,用心律失常后的豚鼠提供离体肠实验的肠段,减少豚鼠用量。运用图片、视频、微课、虚拟仿真实验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讲解动物实验设计与优化的基本思路、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并将动物福利与伦理有机融入[19]。

3.4有效融合现代技术,合理替代实验动物

融合现代技术,用低知觉、无知觉的材料代替知觉生物,或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可有效减少知觉生物、高等动物使用量[20]。动物替代常见方法有:(1)体外替代技术,目前最主要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2)低等物种替代高等物种,如昆虫替代脊椎动物;(3)免疫学技术,如酶联免疫分析等;(4)物理化学方法,如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技术观察动物体内肿瘤进展。(5)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动物的生理活动和疾病模型[20-21]。计算机模拟技术、信息技术、3D细胞模型、类器官等技术都可减少实验动物用量,保障实验结果准确性。与动物实验相比,替代技术实验条件易控制、重复性好,还可减少动物使用,规避伦理问题。虽然,实验动物替代可一定程度减少动物用量,但不能完全避免动物使用,替代不是不用,而是优化和减少,提高实验动物福利。

3.5规范实验流程环节,提升实践操作技能

规范功能学科实验的课前预习、预实验、实验操作和善后处理等全过程,有机融入动物伦理,提升实践操作技能。(1)实验课前,通过在线课程、微课、虚拟仿真系统等网络资源预习实验内容,理解实验原理、方法、操作技能和要点,以更好操作和应对实验中各种情况。(2)预实验既可提高实验成功率,又为动物处理、试剂浓度、给药方式等提供参考。(3)功能学科实验总论后设置了手术操作训练和仪器设备使用两次操作训练,锻炼和提升实验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成功率,减少实验失败和实验动物浪费。(4)规范、科学实验动物善后处理,强化规范操作和技能提升,家兔、大鼠、豚鼠等实验动物注射或者吸入安乐死药物,小鼠、乳鼠等小动物采用深度麻醉状态下颈椎脱臼法,实验动物均会无痛苦地快速死亡。

3.6强化教师示范引领,规范动物伦理实践

将动物伦理知识和内涵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全环节。教师严谨认真的态度、深入细致的讲解、科学规范的操作,以及对实验动物的关爱方法和技术手段,明显减轻实验动物的恐惧和痛苦,还充分展现实验动物伦理的理念和内涵。教师通过示教引领具体阐述动物伦理的方式方法,规范动物伦理的操作实践,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关心关爱实验动物、敬畏尊重生命。

3.7加强动物伦理宣传,营造善待动物氛围

定期组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相关活动,包括讲座、征文、竞赛等,以公众号、视频号、宣传栏、校园横幅等方式加大宣传,在实验室内张贴动物福利与伦理宣传单,营造浓厚的尊重、善待实验动物的氛围。校园内树立实验动物纪念碑,每年4月24日世界实验动物日这周举办系列实验动物相关活动,4月24日当天举行隆重的实验动物日纪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向牺牲的实验动物默哀和敬献鲜花,祭奠为人类健康事业无私奉献的实验动物,在学生心中根植尊重生命、善待实验动物的种子。

4展望

尊重和善待动物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和必然要求,善待实验动物、保障动物福利,也是医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必备素养。将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有机融入到功能学科实验课程,把实验动物法制化、标准化管理与医学人文、立德树人有机结合,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生命观教育厚植于心,引导学生遵守法纪和技术标准、严格落实实验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的内涵和要求。通过构建法制化、标准化的意识,牢固树立科研底线思维,恪守科技伦理规范和要求,科学规矩地开展科学研究。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融入动物伦理教育,既强化了医学生善待敬畏生命与关心关爱患者的温度、情怀教育,又为未来的医学科技人才厚植了法制化、标准化底线思维理念和科技伦理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利生,童学红,梁雪,等.动物福利背景下两栖类动物机能实验的改进[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7):63-64.

[2]刘行海,买文丽,刘红,等.微课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39(3):160-161.

[3]饶玉良,严钰锋.课程思政在医学功能学科实验“缺氧”教学中的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4):

[4]张琼,郭果毅,刘婷,等.药理学教学中动物实验伦理教育的思考[J].智慧健康,2019,5(2):39-40,48.

[5]FraserAF.福利和福祉[J].兽医记录,1989,125(12):332-333.

[6]黄术兵.中西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发展比较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0,41(17):33-38..

[7]郇长超,陈鹏翔,郭停停,等.动物福利在动物传染病实验教学中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5(49):382-384.

[8]饶木艳,杨岳颖,周俊俊,等.医学生对动物福利认知的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40(1):137-139.

[9]高晴,戚晓红,袁艺标.医学实验教学中动物伦理观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6(20):

[10]魏欣,徐维平.替代动物的实验伦理规范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22,39(3):

医学伦理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医学功能学科实验;医学实验教学;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实验动物

实验教学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医药人才的关键环节[1]。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是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实验内容有机融合成的综合性实验体系,是医学实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2-3]。医学功能学科实验通过动物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机体生理功能、疾病发生机制、药物作用及其规律,以及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和提升手术操作技能,实验动物是其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2]。功能学科实验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实验动物缺乏关爱、实验操作野蛮粗暴、甚至还存在非必要伤害实验动物等不规范行为,与实验动物伦理严重不符。本文就如何在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激发学生尊重关爱实验动物、提升学生医学人文素养进行思考和探究。

1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内涵和要求

英国动物学家William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RexBurch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科学研究3R原则,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得到生物医学领域研究者广泛认同[4]。1989年Fraser又丰富了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的内涵,认为其本质为动物福利与人类利益的平衡[5]。实验动物伦理是人类从道德层面衡量实验动物的内在价值和地位,是人类对待实验动物以及动物实验研究应遵循的社会道德标准和原则理论[6]。实验动物伦理既是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科学研究的需要,既关系着科研人员和科学事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也深刻影响公众对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认可度和接纳度。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有时无可替代,实验动物难免经受痛苦,我们应尽可能将实验动物的痛苦降到最低,并让实验动物价值最大发挥。部分学生坚持动物权利,反对甚至抵制动物实验,严格意义上这属于极端保护主义,不同于动物福利。动物福利本质上是倡导尊重实验动物,善待动物和敬畏生命[7],并规定实验动物应享有不受饥渴、生活舒适、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表达天性、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等五项基本福利。通过加强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和监管的法制化、标准化教育,厘清动物实验与实验动物伦理的关系,辩证理性对待实验动物和保障动物福利,引导学生遵守法纪和技术标准,树立科研底线思维,严格按照实验动物伦理的要求开展动物实验,恪守科技伦理规范要求,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善待、敬畏生命与关心关爱患者的意识。

2功能学科实验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2.1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强化生命伦理意识

实验动物是疾病研究的重要对象和模型,为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作为动物实验的受益者,人类应当敬畏生命、尊重实验动物、保障动物基本福利。通过实验动物获取知识和锻炼技能,医学生们逐步成长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他们的伦理观和生命观不仅会影响对实验动物的态度,还会影响今后医疗服务的态度。研究显示,部分学生实验动物伦理观念欠缺,对实验动物福利缺乏正确认知,甚至可能给实验动物造成非必要的痛苦和伤害,违背了实验动物伦理的基本原则[8],生命观和医学人文精神亟待加强。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融入动物伦理教育,既有利于学生同情心和仁慈心的培养,又能提升道德观和伦理观,做到善待动物、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2.2保障实验动物福利,保证结果科学可靠

动物福利与动物心理和生理健康密切相关,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影响[9]。保障实验动物福利,就要保证实验动物身心健康、生活舒适、没有痛苦和疾病。实验动物一旦紧张、恐惧或应激,实验结果可能不可靠甚至错误。实验结果不理想,实验动物的价值和意义未充分发挥,甚至还需重复实验而造成额外的浪费和牺牲。只有保障实验动物福利,才可以获取科学、准确、可靠实验结果。通过科技伦理理念的融入,可帮助同学树立科技伦理的意识,为今后开展实验动物相关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2.3强化严谨规范操作,提升实验操作技能

医学实验教学是提升医学专业技能重要路径之一。不熟练、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造成实验动物不必要的惊恐、疼痛甚至损伤。麻醉药的种类、用量、使用方式及麻醉深度的不恰当,会引起实验动物疼痛、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激惹动物、暴力抓取、在实验动物面前处死同类动物、处死过程不干脆不果断、未完全处死的动物扔进尸体暂存冰箱等都属于不规范的行为,应严格摒弃。实验动物饲养、运输和暂存等环节的环境不清洁、温度不适宜、食物和饮水不恰当、垫料不舒适清洁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实验动物不必要的惊恐或应激,违背了动物福利的原则和要求。应严谨规范操作,提升操作技能,保障动物福利。

2.4实验动物用量较大,价值意义利用不够

据统计,2015年全球用于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数量达到1.921亿只[10],我国实验动物使用数量持续增长。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使用的实验动物种类繁多,数量较大。然而,其中有些是简单重复性的验证操作,一定程度上造成实验动物不必要的浪费,还有些实验动物仅仅开展了很小的局部实验,可洗脱后再次利用。诸如此类,实验动物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可遵循实验动物伦理原则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来减少实验动物用量。教学内容的设置未严格遵循实验动物福利“3R”原则,存在滥用实验动物和重复动物实验的现象[11]。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融入动物伦理教育,强化医学生人文素养和生命观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动物伦理意识,对培养有理想、有温度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融入动物伦理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我校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开设多项动物实验,涉及家兔、小鼠、豚鼠、牛蛙等实验动物,每年家兔用量近2000只,小鼠超过1000只。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学生总体能遵守动物伦理的规范和要求,但偶尔也有学生存在不理解动物福利内涵和违反实验动物福利的行为,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实验动物福利的法制化、标准化等相关教育。

3.1建章立制规范流程,强化意识严格管理

为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动物相关法律建设,制定了系列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1988年科技部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并于2011年、2013年和2017年三次修订[12],2006年科技部颁布《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13]和《估价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14],2018年出台了《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GB/T35892-2018)国家标准[15],此外,我国还先后颁布了《动物检疫管理办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国内贸易部饲料管理办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各地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系列管理办法,198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实验动物管理办法》[16],2019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了《上海市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17]。另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福利通则》(标准号:GB/T42011-2022),并于2022年12月30日开始实施[18]。根据国家实验动物保护的相关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实验动物相关的管理办法,例如《复旦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审查流程》、《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申请书》、《复旦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从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实验动物申请和使用等不同角度规范实验动物使用的要求和流程,建立健全动物福利监督管理的架构和制度,尤其强化伦理审查的独立性和规范性,以切实保障实验动物福利伦理。

3.2课程融入动物伦理,系统阐述内涵要义

功能学科实验总论部分设置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相关内容,通过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和监管相关制度、流程和要求的讲解,构建法制化、标准化的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通过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案例、不规范行为以及实验动物伦理审查流程和意义等具体内容,讲解《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动物保护相关法规以及3R原则等动物福利伦理相关内涵要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规范人道的实验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及动物使用观念,启迪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实验动物的意义,厚植科技伦理的意识,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提高职业伦理素养。

3.3优化实验内容设置,减少用量减轻痛苦

3R原则不否定动物实验的必要性,最大程度尊重实验动物,是解决动物实验伦理冲突的可行方案。功能学科实验可按3R原则,统筹优化实验项目,科学设计实验内容,注重各实验项目的衔接,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用量、提高利用效率、规避不必要的痛苦、焦虑和伤害[7]。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实验,按照实验室为单位来分组设计实验,既满足LD50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又极大减少实验动物用量。心律失常和离体肠实验都是以豚鼠为研究对象,将两个实验并行安排,用心律失常后的豚鼠提供离体肠实验的肠段,减少豚鼠用量。运用图片、视频、微课、虚拟仿真实验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讲解动物实验设计与优化的基本思路、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并将动物福利与伦理有机融入[19]。

3.4有效融合现代技术,合理替代实验动物

融合现代技术,用低知觉、无知觉的材料代替知觉生物,或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可有效减少知觉生物、高等动物使用量[20]。动物替代常见方法有:(1)体外替代技术,目前最主要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2)低等物种替代高等物种,如昆虫替代脊椎动物;(3)免疫学技术,如酶联免疫分析等;(4)物理化学方法,如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技术观察动物体内肿瘤进展。(5)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动物的生理活动和疾病模型[20-21]。计算机模拟技术、信息技术、3D细胞模型、类器官等技术都可减少实验动物用量,保障实验结果准确性。与动物实验相比,替代技术实验条件易控制、重复性好,还可减少动物使用,规避伦理问题。虽然,实验动物替代可一定程度减少动物用量,但不能完全避免动物使用,替代不是不用,而是优化和减少,提高实验动物福利。

3.5规范实验流程环节,提升实践操作技能

规范功能学科实验的课前预习、预实验、实验操作和善后处理等全过程,有机融入动物伦理,提升实践操作技能。(1)实验课前,通过在线课程、微课、虚拟仿真系统等网络资源预习实验内容,理解实验原理、方法、操作技能和要点,以更好操作和应对实验中各种情况。(2)预实验既可提高实验成功率,又为动物处理、试剂浓度、给药方式等提供参考。(3)功能学科实验总论后设置了手术操作训练和仪器设备使用两次操作训练,锻炼和提升实验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成功率,减少实验失败和实验动物浪费。(4)规范、科学实验动物善后处理,强化规范操作和技能提升,家兔、大鼠、豚鼠等实验动物注射或者吸入安乐死药物,小鼠、乳鼠等小动物采用深度麻醉状态下颈椎脱臼法,实验动物均会无痛苦地快速死亡。

3.6强化教师示范引领,规范动物伦理实践

将动物伦理知识和内涵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全环节。教师严谨认真的态度、深入细致的讲解、科学规范的操作,以及对实验动物的关爱方法和技术手段,明显减轻实验动物的恐惧和痛苦,还充分展现实验动物伦理的理念和内涵。教师通过示教引领具体阐述动物伦理的方式方法,规范动物伦理的操作实践,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关心关爱实验动物、敬畏尊重生命。

3.7加强动物伦理宣传,营造善待动物氛围

定期组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相关活动,包括讲座、征文、竞赛等,以公众号、视频号、宣传栏、校园横幅等方式加大宣传,在实验室内张贴动物福利与伦理宣传单,营造浓厚的尊重、善待实验动物的氛围。校园内树立实验动物纪念碑,每年4月24日世界实验动物日这周举办系列实验动物相关活动,4月24日当天举行隆重的实验动物日纪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向牺牲的实验动物默哀和敬献鲜花,祭奠为人类健康事业无私奉献的实验动物,在学生心中根植尊重生命、善待实验动物的种子。

4展望

尊重和善待动物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和必然要求,善待实验动物、保障动物福利,也是医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必备素养。将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有机融入到功能学科实验课程,把实验动物法制化、标准化管理与医学人文、立德树人有机结合,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生命观教育厚植于心,引导学生遵守法纪和技术标准、严格落实实验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的内涵和要求。通过构建法制化、标准化的意识,牢固树立科研底线思维,恪守科技伦理规范和要求,科学规矩地开展科学研究。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融入动物伦理教育,既强化了医学生善待敬畏生命与关心关爱患者的温度、情怀教育,又为未来的医学科技人才厚植了法制化、标准化底线思维理念和科技伦理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利生,童学红,梁雪,等.动物福利背景下两栖类动物机能实验的改进[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7):63-64.

[2]刘行海,买文丽,刘红,等.微课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39(3):160-161.

[3]饶玉良,严钰锋.课程思政在医学功能学科实验“缺氧”教学中的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4):593-597.

[4]张琼,郭果毅,刘婷,等.药理学教学中动物实验伦理教育的思考[J].智慧健康,2019,5(2):39-40,48.

[5]FraserAF.福利和福祉[J].兽医记录,1989,125(12):332-333.

[6]黄术兵.中西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发展比较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0,41(17):33-38.

[7]郇长超,陈鹏翔,郭停停,等.动物福利在动物传染病实验教学中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5(49):382-384.

[8]饶木艳,杨岳颖,周俊俊,等.医学生对动物福利认知的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137-139.

[9]高晴,戚晓红,袁艺标.医学实验教学中动物伦理观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6(20):13-14.

[10]魏欣,徐维平.替代动物的实验伦理规范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22,39(3):1-5.

[11]丁煌,黄姗姗,刘慧萍,等.实验动物伦理教育对医学生医学素养形成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2):157-159.

[12]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实验动物管理条例[EB/OL].[2017-03-0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EB/OL].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EB/OL].

[15]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EB/OL].

医学伦理教育范文篇3

1学校是医学伦理教育规划者

当前,解剖学中的尸体多为病人捐献而来,而捐献者大多被学校的名称以及声誉所吸引[1]。那么在学校层面如何提高捐献力度,践行伦理教育是其中的一个要素。①当前,医学院校尸体的捐献模式为红十字会委托学校对尸体进行收集管理。因此,医学院校必须给予捐献者及其家属承诺,做到每个捐献者的尸体会得到良好的处理,从尸体捐献日开始到尸体使用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学校应当确保尸体不会腐烂,能够科学的保存至使用之日。②学校应当有专门的捐献办公室以及专人管理,当前社会对尸体捐献普遍认识不高,认为尸体在捐献后会被学校乱用。因而,为加强宣传力度,学校应当培训专门的工作人员,加强捐献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力争在每个捐献环节都做到让家属满意。加强宣传尸体捐献的意义,这也是一种对捐献者及其家属的一种人文关怀[2]。③学校应当建立合适的纪念馆。遗体不同于遗物,它更多地承载了捐献者个人的情感体验、人生经历和社会关系,曾经有过生命的尸体也有尊严,应该得到应有的、必要的尊重,不能将尸体看作仅供解剖操作的“物”,尊重尸体就是尊重人性[3]。学校层面可以对捐献者的个人档案进行收集,并进行管理,在纪念馆中介绍捐献者的生平,统计捐献日,使用日期及使用途径并建立完整的等文字及图像文件。定期对捐献者家属进行汇报,并且组织学生老师纪念捐献者。④加强科普教育,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最为基础的学科,是一门以形态为主的科学[4]。在学校层面,定期对公众展馆,开放纪念馆。科普尸体的保存及使用方法。使大多数人能够理解及接受尸体捐献,甚至接受解剖学。

2教师是医学伦理教育的执行者

当今社会,医生普遍反映社会地位严重下降,劳动工作时间偏长,生活质量不高。而患者普遍反映看病难度增加。其基本的原因是信任问题。然而深进一层考虑,如何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建立有效的平台加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被许多医生看待是人生的格言,我们在无法左右疾病发展的时候,更应该从人文的角度去帮助病人,安慰病人[5]。因此,在医学教育当中不仅仅是对疾病的诊疗技术,更为注重的人文素质的教育。解剖学中以教学实验为主,而其受众多为刚入学一年的大一新生。此阶段的学生仍然存在较高的学习依赖性。因此,教师影响较高年级的学生要大,在体现医德以及医学伦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在第一门专业课时就牢记人文教育。无论作为解剖教研室技术人员到解剖课老师师应当从每一个环节重视和加强医学伦理的教学[6]。从实验课标本的准备开始,技术人员应剃净尸体身上的毛发,之后才能够用于学生的解剖,这是对死者的尊重。教师上课时,首先要有规范的衣着,白大褂,口罩,手套,包括解剖器械的规范,解剖前对尸体进行默哀,可以起到对学生的尊重和表率作用。同时应当向学生介绍实验用标本尸体的收集过程进行这方面的伦理教育。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待标本的态度和采取的解剖措施,很大程度上反映到学生身上也是医学生医德实践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爱惜标本和科学解剖尸体的态度。教师应教育学生要首先要尊重标本,即尊重死者,体现为保护死者的隐私,解剖时珍惜每一个标本。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严格执行解剖学的标准流程,严禁对标本进行拍照,严禁对标本做出不礼貌的动作如嬉闹等。教学活动结束后,解剖的废弃物应集中收集妥善,科学的处理,有效的标本应当再次回收手机。不得随意丢弃,要随时随地体现对死者的尊重、对社会负责。可以采用与殡仪馆联系从而进行焚烧处理。要求学生保持课室以及实验台的卫生整洁,解剖实验台的整洁、器械的干净、实验室卫生等也都在传达着一种尊重死者这样的一种理念,也是对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

3学生是医学伦理教育的体现者

医学生最终会成为一名医生,所谓“大医精诚”不仅仅是指医术高超,更多的是指医德的高尚。工作岗位时的得可以简单的认为是学校学习时的人教育。而解剖学教学因其特殊的目标对象成为学生践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好平台。作为一名医学生,应当正确认识自己和尸体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尸体看成是自己的老师。在内心,医学生应当要尊重捐献者,在第一次课时应当发自内心的哀悼死者,尊重死者,直接体会到所学知识是从许多逝者的奉献中获得。由此,学生很容易产生对伦理的思考,从而逐渐形成人性的观念,发掘自然人性所在,由此种下“生命至高无上”的种子。在默哀完毕后,老师给学生讲述捐献遗体者的事迹,带领学生宣读“医学生誓言”,通过捐献者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和环境熏陶中受到教育。否则,将有可能导致了我们对待人体尸体的态度不够认真严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尊重、不珍惜、不爱惜尸体的现象。综上所述,在校园内部要提高尸体捐献力度,践行人文素质教育,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应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才能提高学生的医学素质,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医”。

作者:贺小松 叶秉坤 宣爱国 冷水龙 龙大宏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周宪春,解剖实验教学的伦理教育[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31(4):166.

2赵华翔,梁蓓蕾,范娅琦,等.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影响的量化分析与质性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5):570-573.

3马学功,陈丽,马逍悦.医学院校解剖实验教学的伦理教育[J].包头医学院院报,2012,28(2):116-117.

4刘晓柳,熊彦娥.浅议人体解剖学日常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13-14.

医学伦理教育范文篇4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能够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价值引导下的活动。[1]教育作为一种活动,由三个基本因素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资料,教育活动表现为以教育为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边共同进行的活动。[2]医院医学伦理继续教育,作为对已参加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的医学伦理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临床医疗伦理决策能力提升的一种高层次追加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医务人员施加伦理决策影响,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内在潜力与条件,逐步提高其医学伦理认识,培养医学道德情感,锻炼增强医学道德意志,坚定医学道德信念和养成良好的医学道德行为习惯的活动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医院内部各类医务人员面对医疗服务市场取向,如何领悟和实践医学伦理的问题。比如医务人员在追踪医学前沿的时候,如何尽力满足服务对象的基本医疗需求,对病人高度负责任,具备解决医疗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工作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2医院医学伦理继续教育的现实依据

2.1医学专业伦理精神重塑的社会期待

传统意义上的医德,强调的是医务人员的奉献,比如“医乃仁术”思想,就是在自然经济和不成熟的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3]它在确立医务人员的价值观、树立行业形象、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方面有着难以磨灭的历史功绩。但随着医学科学及其实践活动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医学的专业伦理精神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质疑。[4]如医学分科不断细化导致的“板块医疗”和医疗高技术应用“泛化”问题,疾病预防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不足导致的患者资源向城市大医院聚集的问题,城市大医院超负荷的诊疗工作压力使医务人员产生职业倦怠问题,医疗新技术、新药品超范围应用问题,医疗保险经济的公平与公正问题,“科室定额承包”体制与机制导引医疗机构主要追求业务绩效问题等,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医疗人际关系复杂化程度在逐渐加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日渐加大;看病贵和看病难问题仍然区域性存在;医务工作者的个体奉献与索取意识时有碰撞;临床决策中技术与伦理、医疗卫生经济与伦理的两难选择时常面对。医务人员如何建立起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新型医学伦理价值观,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国际生命伦理学发展潮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医院医学伦理继续教育的使命所在。

2.2医疗伦理思想临床贯彻中的“知而行难”与“行而不知”并存

随着学校医学伦理学教学的逐步完善,医院临床医疗活动中伦理诉求的不断加剧和医德医风教育的逐步开展,医务人员对于医学伦理思想的认知度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着把医学伦理思想与临床医疗实践活动看成是互不关联的两个方面,存在着医疗伦理思想在临床贯彻中的“知而行难”和“行而不知”现象。我们的问卷调查证实了这一判断。研究中,在某地三家三甲医院的骨外科各抽取了44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对临床护理伦理的认知情况(见表1)。调查数据表明:现今在医院,存在着加强医学伦理继续教育的空间。

2.3医院医学伦理继续教育亟待完善

文献研究发现,医院的医学伦理继续教育存在不完善情况:一是教育内容体系不科学。绝大部分医院都将医学伦理继续教育等同于医德医风教育;[5]二是教育方式单一。多采用计划体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做法;三是医院医学伦理继续教育研究不足。通过维普和知网数据库搜索发现,研究医德医风教育的文献较多,研究医院医学伦理继续教育的文献非常少(见表2)。鉴于此,创新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科学性强的医院医学伦理继续教育内容体系成了本研究的重点内容。

3医院医学伦理继续教育切入路径

根据医院现有医学伦理继续教育情况,以及市场体制下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和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的需要,创新以伦理认知、规则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契约伦理和美德伦理[6]教育为导向的医院医学伦理继续教育内容体系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3.1伦理认知教育

伦理认知是指道德主体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医院医学伦理认知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一是要求医务人员明白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作用,即临床医疗实践中为什么需要伦理学的问题;二是明白临床医疗的一切行为都受到医学伦理的约束,医疗中的许多判定往往是医疗技术判断和伦理判断的结合,用伦理判断的合理性来保证医学技术判断的准确性;[7]三是学会应用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分析判断医疗实践中的道德问题;四是学会医学伦理决策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8]

3.2规则伦理教育

医院医疗规则伦理教育应从四个层面入手:一是医学伦理原则、规范教育;二是国际性的医学伦理法典教育;三是卫生法律法规教育;四是临床医疗纪律制度教育。其中的医疗法律法规、纪律制度教育本身就是临床医疗的底线伦理教育。医疗法纪制度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医务人员将医疗伦理与医疗法律法规看成是互不相干的两个事物,或者不知道医疗法律法规本身就是规则伦理,甚至有的医疗科室主任也这样认为。

3.3服务伦理教育

服务伦理首先表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客观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人们在相互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客观伦理关系。调节服务伦理关系的规范不仅有道德,还有法律。从一定意义上说,服务作为现代社会的伦理主题,体现着时代的发展趋势和道德精神,研究服务伦理正是对现时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一种道德哲学的把握。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及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要逐步加大,强化了卫生经济、卫生管理和医疗保险经济对于人民群众健康权利的影响,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要意义。医务人员有必要从伦理学的视角懂得:医疗服务的可得、易得、有效、态度和服务收费合理等问题;只有当医务人员满足了患者的这些基本求医目的与需求,其提供的医疗服务行为才是有意义和有效率的。

3.4交际伦理教育

交际伦理作为医院医学伦理继续教育的入口之一,是基于医疗人际关系复杂化的考虑。现今的医疗服务,呈现出一个包括以病人和医生为中心的用人单位、医院、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医疗保险机构、政府等多主体的“博弈”态势,医务人员斡旋于包括自己在内的各主体利益追求之间,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影响着医疗服务质量与和谐医疗人际关系的形成。医疗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分为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和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三种类型。在医患关系层面,交际伦理强调医务人员要将其服务对象看成一个主体,要求彼此之间建立起能够相互交流的医疗人际关系,强化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因为患者“医病”与医务人员“救人”的价值目标是—致的,一个符合伦理要求的医务人员应该以病人为中心,忠诚于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己任。在医际关系层面,交际伦理强调医务人员之间的工作既要相对独立,又要相互支持,彼此平等、互相尊重,彼此信任、互相协作与监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

3.5契约伦理教育

在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医疗保险制度普遍建立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背景下,医疗契约已广泛地存在于临床医疗活动之中,如临床医疗文书。现如今的临床医疗文书一般以三种方式存在:一是一般契约。如号签、住院安全须知、一日清单、人工(药物)流产术、上(下)环、分段诊刮手术同意书等名目繁多的医疗文书;二是新技术、新设备、新药品应用申请书、手术知情同意书等;三是医疗保险合同等。这些医疗文书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证据,蕴涵着广泛的伦理诉求,如契约关系中应遵守的人道、尊重与自主、有利与无伤、公平与公正、知情同意等原则,以及对公共秩序规则的维护等。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契约伦理教育,首先使医务人员明确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医疗契约类型及其伦理诉求,其次明确一般医疗契约不能言其微,重要医疗契约当慎重。履行医疗契约的先决条件是遵守医疗规则,恪守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医疗服务品质与习性。

3.6美德伦理教育

医学伦理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护士;人文素养;护理教育;护理教学;综述

“新时代的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的战略性部署[1]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不断提高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而提高护士人文素养成为新时代“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2]。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应培养具有更强的创新性服务理念,综合运用医学知识、人文以及自然科学等知识的创新型人才[3]。Cheon[4]认为护理人文是以人为本,将对人的理解、护理与美学知识的整合,以及带有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其范畴主要包括护士职业道德、护士的职业形象美、人际沟通技巧及护士礼仪等方面。护士人文素养可以概括为护士具备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关怀以及人文科学等方面的修养,由护士必须掌握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等知识体系,以及与由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的精神体系所组成。护士人文素养在护士的价值抉择、政治取向和行为能力培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5]。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使医护人员自觉地关怀他人、关心社会,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其综合能力[6]。护士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有助于病人加速康复,营造良好的医护患关系。人文素养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护士人文素养教育是使护士了解、习得其特有的职业品质并运用于临床实践的教育方式,在校学习对其在社会化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7⁃9]。护士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取决于其在学校教育以及临床实践中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状况。

1国外护士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国外护理界最早重视人文科学教育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将人文科学教育作为护理职业教育的一部分[10]。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大了伦理教育力度,但存在对护理伦理学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护理课程缺乏有计划的伦理学指导、教学时间相对偏少、教学方法受限及缺乏合格的专业伦理学教师等问题[11]。目前,护士人文素养教育研究中大多数为医学人文素养的一个维度,较少对护士人文素养进行整体描述,且缺乏系统性的评价条目。

2国内护士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国内护士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主要以学校、医院、护生三方为主,以网络全面铺开构建,学校课堂教育为主、临床医院带教老师教育为辅,贯穿从护生到护士职业生涯的全过程。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民族软实力的建设,“重科技、轻人文”的发展观念已在悄然改变,社会对人文建设关注度逐渐提高,护士人文素养关注度较之前有所提高。很多高校将人文学科教育、文化教育、人类意识教育与精神修养教育作为护理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主要内容模块[12]。目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人文课程教学方法仍以课堂授课为主[13],但授课中将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方法融合进来,有效开阔了护生的学习思路。但受应试教育影响,人文素养培育工作在教材内容上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战略安排,教育方法也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另外,人文素养教育是一种通才教育,并非以某一具体学科为背景,而是一种需要经过长期过程、重视综合人文素养的整体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效果[14]。研究发现,大多数护士目前的人文素养仍未达到新形势下所要求的水平[15],医学人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16],只有少数大学有专门的医学人文学院[17],我国专门从事护理人文教育的师资不能满足社会需要[18]。庞昶等[19]研究发现,教学医院没有将实践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存在重实践、轻人文的现象。谭佳慧等[20]提出,由于我国护理专业教学体系具有学术化倾向的特点,护士人文教学问题包括人际关系及社会适应能力缺乏、护患沟通教育薄弱、护生职业心理素质不足、缺乏对人文精神与理念的深入理解。

3护士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构建医院护士人文素养教育教学体系需要医学院校和临床医院共同配合,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体系建设,形成系统的培训方案,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健康中国理念”表明了国家对健康的重视,提高了社会对医疗行业的重视。护士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医学人文的一部分,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21]。3.1医学院校护生人文素养教育理念与方法。学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增强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护理人文教育[22],国内护士人文培育体系的构建可参考国外医学院设置随机性、有效性、相交性、连续性的人文课程[23]。3.1.1设置教学目标。重视培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和专业人文精神[24]。护理人文素养教学目标应以人文课程为基础、以人文项目为抓手、以校园文化为载体,重点推进实施护生素质教育工程,厚植护生的人文素养,为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25]。3.1.2优化课程结构。将伦理、人类文化等相关课程纳入高等护理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26]。医学院校可根据需求,单独开设伦理学课程,增加有助于培养专业精神的学科,包括文学、音乐、视觉艺术、戏剧、表演研究、人类学、叙事医学和医学史等[27⁃28]。3.1.3改进教学方式。护理人文素养的养成需要护生在精神和情感上的内化和转变,因此,加强护理人文素养教育需从根本上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在于促进教育方法多元化,如采用叙事法[29]、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等创新方法实施课程教学。新颖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如概念映射、生物科学多媒体等)可以更有效地影响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0],从而更加具备人文精神。①叙事医学:叙事医学已成为培养医护生同理心的医疗实践核心,即医生、病人和家庭之间关系的重要教学工具[31]。石晨曦[32]认为提升医护生叙事能力是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部分。采用叙事法进行教学有助于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引入叙事医学的理念,加深他们对病人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人文护理。②隐形课堂:隐性课堂是针对教育发展需求及护生个性成长发展要求,采用非正式的、无意识的、未明确规定的一种教学模式[33]。Winter等[34]论证了开展隐形课堂有利于护理人文素养的教学。雷鹏琼等[35]也提到隐性课堂能有效强化医护生人文关怀理念、增长人文关怀知识、提高人文关怀能力和人文关怀感知能力。③PBL:研究表明,由非医学背景教师运用PBL能促进护生对人文学科的满意度[36⁃37],刺激认知过程,间接提高其对于人文学科的学习兴趣。④案例教学(CBL):基于影视情境的CBL有利于加强灾难护理教育中护生人文素养[38],CBL教学法将课堂自主权交于护生,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护生通过头脑风暴、灾难现场情景观摩与模拟等带入场景,形成临床思维,建立积极的人文素养。3.1.4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教师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可影响护生将人文关怀转移至病人[39]。研究认为,将人文素养课程融入专业课程的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40]。发挥教师模范榜样作用,影响护生的专业品质,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41⁃42],教师还可以对护生的实践和行为模式产生作用,影响护生专业价值观在护生绩效中的内化[43]。3.1.5加强护理人文素养实践。学校教育需重视价值培训和职业社会化[44],重视医学人文实践教学的规划与实施,注意学校和医院的连接。张立力等[45]提出,可建设护理人文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帮助护生巩固在课堂上获得的人文知识,在基地模拟临床人文教学,搭建课堂与临床的桥梁。3.2医院护士人文素养教育方法。学习具有背景性,护生掌握的实用技能以及他们如何使用这些技能取决于他们所参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46]。护生进入临床实践时,教学医院应定期集中展开人文知识教育[47⁃48]。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2008年开始加强护理教育的基本文化能力,即拥有关于不同文化群体的知识,可以提供病人可接受的文化关怀,接受并尊重不同文化的能力[49],继续教育项目突出了现有护理队伍的文化能力[50⁃51]。因此,医院可按需开设继续教育课程,提高护士文化关怀能力,丰富其人文素养。研究发现,2~5min的正念冥想可帮助压力较大的夜班护士改善对他人的态度,增加对病人的同情[52],正念干预亦可改善自我效能感和同理心[53]。因此,可尝试推广正念冥想,创造培养人文素养的氛围。

4护士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评价

护士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即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及护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两个核心环节。体现教学效果的护理教师行为包括人际沟通能力、教学能力、评价能力和人格特质[54]。可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人文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其教学主观体验,或采用问卷调查评价人文教育方法教学效果,了解护士人文知识掌握情况,亦可采用书面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人文素养考核体系。

5小结

医学伦理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医学生物学教学;思想道德建设;德育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是乡村医生队伍的核心力量,因此,加强农村医学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针对农村医学班学生的特点和思想道德现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医学生物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

一、中职农村医学班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职农村医学班学生对医学往往有着执着的热爱,但由于自身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加上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学习专业课时感觉难度很大,有些甚至因此失去学习的信心和进取心,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和教师一直在想办法,可有时收效甚微。就思想道德方面来说,当前中职农村医学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具体行为方面。一是部分学生行为懒散。农村医学班学生男生居多,部分男生往往带有社会上的“痞子气”,散漫行为格外明显,比如不重视学习,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二是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性格暴躁,不听劝导。少数学生遇事冲动,甚至在校园内外打架斗殴,导致出现严重的后果。(2)思想方面。一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少中职学生在组织纪律性、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二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职学校的部分学生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标准,有的思想意识混乱,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部分学生对网络过分迷恋。日益发达的网络吸引着学生,使得部分学生对功课学习缺乏兴趣,逃课上网的现象有时比较严重。过分迷恋网络,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二、医学生物学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在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为住宿生,其全部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学生每天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将德育工作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针对中职学校农村医学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医学生物学任课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医务人员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真正履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因此,教师对农村医学班的学生进行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结合《医学生物学》教材有关内容,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等手段,向学生介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成功案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2)加强感恩教育。目前,一些中职学生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感恩教育。第一,在医学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中“人类的起源”等知识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人类的繁衍、进步是来之不易的。第二,教师要结合“遗传的基本规律”“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优生”等知识进行感恩教育,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与交流。要通过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对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产生感谢父母生养之恩、感谢老师教育之恩的情感。(3)加强具体的伦理教育和法规教育。黑河市职教中心学校对学生的伦理教育、法规教育主要是通过常识课和一些专门的讲座来实现的,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规范教育是依托《黑河市卫生学校学生手册》来完成的。教师让学生在学习医学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法制教育,不仅能达到普法的目的,而且能使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升华。医学生物学教学可以与伦理教育、法规教育整合的内容很多,比如《环境保护法》可与“生物与环境”一章内容整合,教师可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共鸣———自己作为公民不仅要成为遵纪守法者,而且要成为环境保护者、建设者。教师可以利用寒假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使学生成为改变家乡面貌的建设者。

三、结束语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校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医学生物学课程是农村医学班开设的重要专业课程,在医学生物学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伦理教育、法规教育等,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的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佩琪.加强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合格医学人才[J].上海教育,2004(20).

[2]朱徐慧,王翔宇,王易欣,等.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

医学伦理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公共卫生伦理;课程思政;开放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益频发。公共卫生的使命是保护人群的健康和安全,公共卫生伦理学是讨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中的伦理问题和行动规范、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一门课程,以传染病、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中的伦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作为人口大国,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加强我国的公共卫生伦理教育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开始审视公共卫生伦理教育的意义,拓宽和加深公共卫生伦理教育内容。将公共卫生伦理课程进行思政研究,不仅是课程内容的补充完善,也是对生命教育的反思和加强,有助于促进我国开放教育的发展。

一、公共卫生伦理课程思政的研究意义

(一)进一步扩大“课程思政”覆盖面

对公共卫生伦理课程进行思政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延展到医学、卫生学、护理学、伦理学等学科领域,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学科资源建设,创新开放教育教学环节中的研究和教学思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共卫生伦理课程思政,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进而挖掘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程内涵。

(二)有利于推进开放教育转型发展

对公共卫生伦理课程进行思政研究,能够丰富授课教师知识储备,提高授课水平。开放教育的转型发展必将促进教育方式的改进、教学内容的完善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扩展德育范畴,将卫生伦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广泛融合,能够促进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面向社会,推动开放教育转型升级。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与其他在校大学生不同,很多开放教育的学生具有从业经验,是根据工作岗位选择课程进行学习或者有实际岗位需求,在课程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必不可少。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医学、卫生学、护理学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教育环节,对学生而言,丰富且贴近实际的知识能够激发学习和联系工作实际的热情,对避免学业倦怠、强化自主学习、促进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对授课教师而言,有助于主动挖掘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二、公共卫生伦理课程的思政方向

(一)坚持需求导向,挖掘公共卫生伦理内在思政元素

加强公共卫生伦理课程思政建设,关键要着力挖掘课程内在的道德元素、人文元素以及价值引领元素,要坚持需求导向。在公共卫生伦理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案例,如非典、新冠疫情发生期间的案例引入,国内外案例形成对比,通过场景带入以及数据分析,引起学生的共情,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回忆疫情发生时期各行各业的情况、民众抗击疫情的情况,能够结合曾经看到的新闻和案例或者参与的具体事件,加深对公共卫生伦理的体会和思考。在《公共卫生伦理》中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的伦理、第二章公共卫生的伦理以及第七章临终关怀的内容可以较紧密地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深挖思政元素,如抗疫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信念,使其具备人文情怀,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树立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敏感度,从道德层面强化职业素养。围绕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如何更好开展,从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新冠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也是该课程进行思政元素挖掘的一个方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课程教师应该努力从“政治高度、理论深度、教育温度、现实力度”四个层面打造课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深入挖掘课程德育内涵。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内容和生活实际、伦理关系的积极探索和思考,加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

(二)授课方式生动多元,内容联系实际

1.方式多元,多媒体融入陶行知批判吸收杜威“教育即生活”的主张,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开放教育的课程思政,应该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相关,授课内容应该能够服务社会。公共卫生伦理课程教育应该深入人心,避免让学生产生伦理学枯燥的误区,让学生乃至社会大众对社会事件和生命个体有更加正确和清醒的认知,在学习中能把握公共卫生伦理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有效决策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加强公共卫生伦理的课程思政对建设健康中国、促进开放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开放教育体系下防疫常态化具有重要价值。除了我们熟悉的抗击疫情英雄人物案例融入,国内外新闻报道的节选、纪录片的播放也能直观反映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发生时,作为社会大众应该具备的伦理素质。同时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开发一些微课程,微课程具有短小精干、主题鲜明,便于学习转载、交互性强等特点。微课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教学质量。2.内容融合,激发学生责任担当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学生责任担当,需要增强公共卫生伦理课程思政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讨论、分析和教师对学生学习环节的持续引导。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把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德教育以及国家政策、正能量新闻融于专业课教学内容,从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出发,提升开放教育的思政课程质量,这样的课程思政才会更有感染力。通过内容融入,激发学生的责任担当,把治病救人作为自己的使命。课程深入挖掘提炼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结合护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岗位特点,对开放大学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3.重视中国本土文化角度审视,讲好中国故事公共卫生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公共卫生伦理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再开发,公共卫生伦理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期待。在公共卫生伦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从重视本土文化的角度出发审视教学案例和内容,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从中国本土文化的角度审视,结合国际环境下的政治、经济、文化才能让公共卫生伦理教育更加富有生命力和活力,才会不让公共卫生伦理教育流于形式。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出很多事迹,同时世界各地抗击疫情的举措产生的不同影响、不同结果,可以为公共卫生伦理课程思政教学所用。如纪录片《山河无恙:影响中国的疫情档案》《生死金银潭》等纪录片,从客观视角融入了我国本土实际,可以在授课过程中作为拓展内容让学生自学。在教学环节,通过结合现实热点问题,让教学以更直观的方式进行。例如,公共医疗资源分配必须遵循优先次序,对此要制订既合乎伦理又可行的分配原则,满足稀缺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这就是《公共卫生伦理》中公共卫生伦理应该遵循的公正原则和效用原则相结合的授课内容具体体现。新冠疫情暴发早期,武汉市乃至湖北省部分地区的医院就面临医疗资源匮乏的严峻局面,但我国很快通过从全国调遣医疗队、调配医疗资源、火速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开辟大量方舱医院,做到了“应收尽收”和“应治尽治”。据央视新闻2020年9月25日报道,在意大利北部,由于人手、资源严重短缺,医生迫于无奈,甚至只能放弃一些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优先为年轻患者和情况乐观的患者治疗。不同的国家处理方式不尽相同,但是从疫情的防控效果来看,我国防疫效果为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国家效仿,这不仅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体现了中国智慧。

三、结束语

医学伦理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孙思邈;医德思想;德育资源;转化

立德树人,培育德才兼备、德术并重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高等医学院校应充分联系自身的实际,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国古代传统医德思想,充分发挥传统医德思想的德育作用,这是高等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更是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兼具普遍性和独特性的关键所在。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将我国传统医德思想,特别是孙思邈医德思想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德育资源之一,这既符合党中央的相关要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内容,也体现出高等医学院校自身的特殊性。目前,国内外有关孙思邈医德思想的研究较为丰富,研究者对孙思邈有关医德思想给予高度的评价。国内方面,钱超尘等主编的《孙思邈研究集成》(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一书,集中了北京、陕西和其他一些省市的50多位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该书全面系统地集录了孙思邈研究的情况,研究者从多方面对孙思邈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探讨。另外,对孙氏在医德、医理、医术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进行了深入研究。郭瑞华等编写的《试析孙思邈医德思想之精粹》一书,将孙思邈医德思想总结为:贵人命,重医术,不慕官利;济世救人,普同一等;不谋钱财,不慕名誉,不图报答;勤求不倦,博极医源,医术精湛。吴鸿洲在《试论孙思邈的医德观》中对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端正行医目的,医生除了治病之外,应该“无欲无求”等相关主张给予高度评价。刘红叶在《孙思邈医德思想论述》一文中,将其概况为精益求精、谦虚敬慎、尊重生命。卢启华在《谈孙思邈的医学伦理思想》一文中研究了孙思邈的医德思想,并且把孙思邈的医学伦理思想总结为淡泊名利、济世爱人。杨铮铮的《孙思邈医学伦理思想探析》分析了孙思邈医德思想的精髓,文章高度评价孙思邈的“仁爱”思想、“普救众生”的思想境界、“无欲无求”的道德情操、“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强调孙思邈的高尚人格及崇高的人格魅力对后学树立了榜样。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孙思邈的思想进行研究,分析孙思邈医学伦理思想的内涵等。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极具启发价值,但是,之前的这些结论基本上都是从单纯的医学伦理思想本身展开的,若要从医德资源的开发、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时代价值及其实践应用层面开展研究尚显滞后,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一、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挖掘与阐发

一是济世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我国古代医术被世人称为救人生命的“仁术”,是一门受人尊重的科学技术。《黄帝内经》中有专文论述人命之贵,提出医者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即“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该书还较早地将从医者的崇高理想和终极目标确立为“仁者爱人、仁爱救人、济世活人”。孙思邈主张,医者应当自觉承担起保卫人类神圣的生命、维护人类健康的崇高职责,他认为医学的社会职能和存在价值就在于“济命扶危”。正是从生命至尊至贵和医学的社会责任出发,孙思邈才最终提出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孙思邈强调,治病救人是医者的职责,从医者应“志存救济”,主张从内心深处将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要一心一意地努力解除患者疾苦,挽救患者宝贵的生命。孙思邈的这种以生命至上为基础的人道主义观点,形成了其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础[1]。二是精诚合一、德术并重的医德观。孙思邈的医学巨著《备急千金药方》中有专论医德的篇章,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医习业”“大医精诚”,孙氏专门将有关医德的篇章放在全书的最前面,其寓意是十分深刻的[2]。在“大医习业”中,孙思邈开门见山提出了德术并重的观点;在“大医精诚”中,孙氏进一步论述了医德与医术融为一体的深刻内涵。研究表明,孙思邈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开创性地提出了医者的品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系统阐述了传统医学伦理思想;毋庸置疑,“精”与“诚”是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根本精髓,所谓的“精诚合一”,是“医术”与“医德”并重的要求,是“术”的精益求精和“德”的纯粹高尚有机结合。孙思邈主张,医者必须精诚合一,既要有精湛的医术也要有高尚的医德,二者缺一不可。孙思邈主张,高尚的医德是促进医术进步的力量,更是保障医术用于正途的关键所在,而高明的医术往往需要以高尚的医德为基础,二者必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唯有精诚合一、德才兼备、才能担当起济世救人的大任,最终成为社会尊重和爱戴的医者。三是以仁爱为准则的医德规范。孙思邈在传世医典《千金方》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医者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其要点为“博及医源,精勤不倦”[3]。孙思邈提出,作为受人尊敬的医者,不仅其医术要精良,即“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严谨勤奋治学”,更要时时保有一颗同情病人的心,即“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同时,无论身份门第、高低贵贱,对待病人应该一视同仁,即“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苍生大医”。第一,孙思邈提出,面对病人进行诊断是,应该“至意深心,泽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汤药,无得参差。”特别是在遇到复杂情况时,更应该“临事不惑,审谛覃思。”第二,孙思邈主张医者“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应该“言行端庄,不皎不昧”。第三,孙思邈认为医者的仪表举止对病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医者应该“望之俨然,宽裕汪汪”,强调医者必须从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出发,多替病人和家属着想,多体谅患者和家属的心情。第四,尊师重道,勿骄勿妒。孙思邈提出,医者应该“志存救济,勿骄勿妒,尊师重道,切磋医术”。即,尊师重道,坚守同道相互尊重这一道德原则。诸如此类,《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所阐述的这些规范性的内容,被后世的习医者、业医者所推崇和传承[4]。

二、孙思邈医德思想转化为医学生德育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一)孙思邈医德思想在医学生做人道理上的启迪。医学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么做人”。而我国传统医学伦理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极为可贵的思想,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可以很好地滋养当代医者的心灵。我国古代的著名从医者、医学家,他们往往既拥有高超医学技术水平,同时也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德行;诸多从医者都在从医实践中,做到了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以“仁爱救人”、“悬壶济世”为事业准则。东汉医家张仲景特别注重在行医过程中严格奉行知人爱人、仁心济世的精神,他在其《伤寒杂病论》中曾多次批评行医者从业不严谨、敷衍了事的不良作风。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仁爱观”,他将其最重要的医学著作定名为《千金方》,“千金”者,就是强调人命的宝贵、胜过千金,每一次诊治、每一个药方的开出都要慎之又慎,不可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孙思邈总结发现“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其宝贵性是无以言表的,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是我国古代医者的基本准则。古代医者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不但要有一颗仁爱的心,而且要坚持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更要有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的决心[5]。远古时期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虽然不免有神话的色彩,但却较为形象地描述了早期医者在研究药物药性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他们常常受伤或者生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正是古代无数的医者不畏惧艰险、前仆后继地努力,才为更多的人带来生的希望和健康的福音。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汉代名医淳于意医术精湛,无数次药到病除、救人生命,所获得的赞誉颇多,但是他却一直谦虚谨慎,其最为关注、挂心的是自己没能治好的病人和病例,并且以此在时时刻刻提醒、督促自己努力钻研。(二)孙思邈医德思想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上的启迪。我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作为古代医者的从业规范,历经数千年的实践和发展,其内容越来越丰富、特色越来越鲜明,是中华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医者对高尚的思想品德追求、对严格职业规范的坚守,都给今天的医务工作者以极大的启发。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创新,医学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其最大的特点是实事求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千差万别的,医生必须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科学诊断、认真治疗[6]。如清代名医叶天士在行医过程中强调“不期师古,不法常可”,即要广泛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积极进行创新。在继承前人的过程中,我国古代医者讲究刻苦钻研、勤求古训,遵古而不泥古,其本质就是“不为前人局方的教条所局限”,要大胆地创新;同时,在知识的丰富上也不拘泥于前人的观点,必须常常持有怀疑创新的精神。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特别强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正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才成功确立了理、法、方、药等严谨的辨证论治方法体系。南朝医家陶弘景根据药物广泛的来源进行类型划分,有利于临床治疗,也有利于药学的发展和进步。后来的医者张元素在行医的过程中,虽然借鉴了张仲景的“分经论”治疗方法,但是并没有完全受限于前人的方法,并且提出如果仅仅墨守成规,必然会实施不符合实际的治疗。我国古代医学也正是在这种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

三、孙思邈医德思想转化为医学生德育资源的途径

医学伦理教育范文篇9

【摘要】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演变,医疗矛盾逐步由“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化,许多新的医学伦理问题应运而生,医学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医学教育界的关注。

【Abstract】Synthesizesthemedicinepatternalongwiththebiomedicinepatterntothebiological-psychology-societytheevolution,themedicalserviceiscontradictorygraduallyby“thetechnology”to“theservice”thetransformation,manynewmedicineethicsquestionarisesatthehistoricmoment,medicineethicsmoreandmorereceivesthevariouscountries’medicineeducationalcirclestheattention.

【Keywords】Medicineethics;Education;Pres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演变,医疗矛盾逐步由“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化,许多新的医学伦理问题应运而生,医学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医学教育界的关注。

1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5张金忠.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效果的讨论.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3)27~28

医学伦理教育范文篇10

论文摘要:阐述现行分级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从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医院护士发展现状、护理专业的自主性、护理伦理角度等分析由护士下达分级护理护嘱的可行性。

分级护理是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通常是在病人入院后由医生下达、护士依据医嘱实施[1],目前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从而引发了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思考。

1分级护理执行现状

1.1存在问题

1.1.1分级护理医嘱的准确性肖小文[2]调查发现:一级、二级护理所占比例高,达43.2%、50.4%,比相关资料[3]高;一级护理符合率仅27.8%,二级护理符合率仅36.2%,护理级别实际评定符合率低;从入院到出院一直是一级护理者占38.5%,一直是二级护理者占40.0%,护理级别大多未能客观反映病情变化;医生下达的护理级别整体向一级护理偏移,而且多数护士认为医生确定的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毕慧敏等[4]调查结果是52.55%,具有大专学历或中级职称的护士持这一观点的比例更高。毕慧敏等[5]将医嘱护理分级和标准护理分级作比较,发现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王淑琴等[6,7]将医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护理分级作比较,也得出同样结论。

1.1.2护士落实分级护理的随意性较大由于没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和护理级别的不确定性,使医嘱逐渐失去严肃性和应有的权威性[4,8];护士淡化分级护理并形成思维定势,对不按相应护理级别护理司空见惯,对确需按规定执行的护理也敷衍了事,结果是分级护理对部分病人只是一种形式[2,8]。

1.1.3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魏畅[9]调查发现,分级护理执行人员中有9.01%~58.57%是由分级护理服务体系规定的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提供的;2.21%~87.96%是由低于规定的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执行的;1.83%~41.68%是由超过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执行的,这说明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1.2原因分析

1.2.1医学教育要求与分级护理制度不相符医疗与护理相辅相成,但在医学教育中很少涉及分级护理的相关内容,绝大多数医学生不甚了解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10]。王淑琴等[6]调查发现:住院医师在校期间仅有31.75%的人接受过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其余68.25%的人在后期工作实践中逐渐了解;对分级护理依据即病情依据完全了解者为20.63%,部分了解者为79.37%;对各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了解者为12.70%,部分了解者为86.51%。由于临床医生对分级护理的知识了解有限,医生往往根据主观经验或以惯性思维提出护理级别,造成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规范[6,10]。

1.2.2医生认识上的偏差如有些医生对护理级别从思想上未引起重视,下达的医嘱存在随意性[2];有些医生对新入院病人倾向于开出一级护理医嘱,以提醒护士注意[5];有些医生从经济考虑,认为把护理级别开高1个或2个等级可增加科室的收入[2];有些医生为自我保护,在病人病情变化时不及时更改护理级别[9]。这些原因也导致分级护理制度执行的不规范。

1.2.3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国家卫生部曾调查了全国210所医院,结果显示,护士缺编的医院占被调查医院的93.3%[11]。有些护士认为人员缺编是分级护理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而这种观点在学历、职称高者比例更高[4]。现有护士很难满足分级护理的需要。

2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

2.1由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级重点教材《护理学基础》及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材《护理理论》都对分级护理的标准和要求作了详细的阐述,护士对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的适用范围、护理内容极为熟悉,而且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12],理论上说,护士是有能力下达分级护理的。

2.2由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20余年来,已形成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13,14]。高等护理教育的年招生量已经超过护理专业年招生总量的30%。据教育部统计,至2005年,我国已有4所学校开设了护理学博士教育,30余所学校开设了护理学硕士教育、133所学校

开设了本科护理教育,近250所学校开设了护理高职教育,400余所学校开设了护理中职教育。除学校教育以外,成人自学考试专科和本科段均开设了护理专业,加上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14]。

完善的教育体系使护士掌握了大量护理专业知识,在理论上,护士具有分析病人病情、了解病人疾病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做出决策,对病人进行分级护理,组织安排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15]。

2.3由我国医院护士的发展现状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我国已经培养了大批护理人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护理队伍不断壮大[12]。至2004年底,全国护士数量为130.78万名,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达25.6%[13]。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的要求:到2010年,护士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30%,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13]。

高学历护士的加入是医院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却存在着高低学历护士、不同等级护士同等使用的问题[16],这不仅大大挫伤高学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极易造成由于不能体现自身价值而流失的现象;而由护士下达分级护理就是体现自身价值、展示护理工作独立性的一个尝试。

2.4由护理专业的自主性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专业自主性是指个人有权利自由的独立作业且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说明,负完全责任[17]。目前,尽管护理专业在不断发展,但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未被社会乃至被医院的管理者所认可,护理工作仍被看作是从属于医疗工作之下,甚至有人认为在医院是“以医养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医生是医院的主体,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决策权,护士没有权利参与真正的决策和决定[18],护士的工作自主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束缚[19],工作满意度也受到影响。有研究[20]认为,对工作环境缺乏支配能力、参与机构决策机会过少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之一。

弗莱德森在他著名的《医疗职业:应用知识的社会学研究》(Freidson,1970)一书中认为:将职业与其他行业区分开来的唯一标准在于“自主性的事实”,即一种对工作具有合法性控制的状态,一个职业只有获得了对于决定从事其职业工作的正确内容和有效方法的排他性权力的时候,才具有稳固的地位[21]。但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由医生确定病人护理级别,护士被动执行的现象,如此下去护理专业自主性将如何体现?护士的专业知识将如何综合应用?

2.5从护理伦理角度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护理伦理是以医德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范为指导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控制和调整着护理人员的思想感情和形态。护理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支持维护、行动负责、互助合作、关怀照顾。

分级护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常常使护理人员陷入了“伦理困境”,出现专业伦理与专业角色要求的冲突[22]:一方面在护理专业的伦理规范中,护士应该支持维护病人的利益和权利,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另一方面,在专业角色上,护士应配合医嘱的执行。护理伦理学指出,护士对自己所做的行动负有责任,即行动负责,指在护理领域内有关护理决策由护士做出,可见护理业务范围内如分级护理的问题应由护士自己决策并采取措施[19]。2.6由学者观点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胡斌春等[8]通过了解香港地区部分医院的分级护理情况发现:香港地区的护理级别由护士确定,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护理质量,又避免引起护患纠纷,值得借鉴。肖小文等[2,4,5,19]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理人员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这样既可避免跨专业指挥带来的问题,又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护士主观能动性,体现责权利和专业价值[23]。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医疗与护理是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的两个专业。护理当然要根据医嘱进行,但不等于说护理工作没有相对独立性;护士与医生是平等的分工合作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因而在如何护理病人问题上,应该由护士做出决策,进行组织安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护士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树立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19]。护理人员若能取得下达分级护理的权力,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必能提高,我国护理事业必将翻开进一步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郑雪梅,郑水利,车文芳,等.医院护理活动时间分配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7.

[2]肖小文.

基层医院护理级别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19-20.

[3]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1-63.

[4]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5]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6]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临床分级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17.

[7]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军队医院病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6A):1014-1015.

[8]胡斌春,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7-58.

[9]魏畅.军队三级甲等医院分级护理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进修学院,2005:32-33.

[10]霍丽杰.分级护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77-78.

[11]胡玲,欧阳山蓓.我国护理人员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31-33.

[12]杨俊兰,于洪.浅议护士处方权[J].包头医学,2006,30(3):38.

[13]杨英华.护理教育现状与反思[J].上海护理,2006,6(4):1-2.

[14]沈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护理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8-9.

[15]郑洁,郜玉珍.浅淡现代医护关系中的护士角色[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5(2):143-144.

[16]郑丽芬,陶慧娟,诸永莲.不同学历护士的组织管理及专业自主性的研究[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10):1193-1194.

[17]苏丽智.最新护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1-49.

[18]刘玉馥.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4-5.

[19]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20]张立红,韩英军,朱月珍,等.部队医院护理科研开展现状的调查[J].南方护理杂志,1997,4(1):36-37.

[21]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1:19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