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发展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6:41

医学发展论文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中医学;辨证论治;唯物主义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历代中国人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但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中医本来的诊治疾病病种及就诊人群逐渐被“蚕食”,中医原有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那么中医学如何应对目前既成事实的局面?中医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都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从中医学现在所处的境遇分析,发展要重于继承,在发展中求生存,本文试图从中医学亟待发展的几个领域谈谈笔者的一点点薄见,以飧同仁。

1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精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基本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感觉系统来察知就诊者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中医学辨证思维的运用,获取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材料,力求透过现象来抓住本质,给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疾病的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衡变”。“司外揣内”就是通过审察患者外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此与现行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知常衡变”也是现代哲学认识事物及现代医学诊断鉴别疾病常用方法。同时,中医学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视整体审察,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收集病情资料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重视诸多外在表现在反应疾病内在本质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权衡,防止以面盖全;疾病诊断力求“病症结合”,既注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不忽视疾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医学在病情资料的采集及诊断思维过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掌握病情资料的客观性(依赖患者的客观表现)、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诊断结果的正确性等等积极因素,这正是中医学历经两千余年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力保证。

尽管中医诊与断的科学性毋容质疑,但其局限性也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而日益凸显。首先中医诊断学诊断手段的落后性。中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至今的漫长岁月里,诊断手段几乎无任何革命性变化,即望、闻、问、切。在科学发展仍处于落后、萌芽时期的古代,用望、闻、问、切尚可理解,且在当时应该说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在科学已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病情资料的采集手段还墨守陈规、对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仍无动于衷,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与科学同步,势必被科学所淘汰;可作对比的现在医学主流――西医,在其发展之初,医生耳朵贴近患者皮肤来了解患者体内的声音的变化,接着改良为听筒、听诊器,乃至发展为X线透视、CT、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可见西医的诊断技术紧紧跟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采用一切能利用的技术手段来延伸医生的“眼睛”、“耳朵”,因而西医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而革新。直至目前,西医诊疗手段与其产生发展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相比之下的中医,仿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自保一方“净土”,因此其诊断手段自其始至今无突破性进展,那么其相对于西医的落后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中医以“四诊”为主要手段的“诊”法,以中医辨证思维为逻辑方式的“断”法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就是“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表明中医诊断的方法就是捕捉疾病的外在临床表现而揣摩机体内部病变的本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其实质就是通过医生的感官系统去体会疾病的外在表现,那么感觉器官对疾病外在表现的感受往往因人而异,医生的心态、临床经验、身体健康状况、感觉的偏差、环境变化等等不确定的因素均可影响,因此在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下采集的病情资料很难确保是基于客观、疾病本质的检查所得。而且,中医学的“断”就是在中医逻辑思维的指导下的“辨证”,寓于其中的主导因素仍难以摆脱主观因素的羁绊,也就是说中医学整个诊断过程过多地依赖人的主观思维活动,而客观因素的制约度很少,其结果势必导致主观臆断的可能性增加。

给疾病诊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反映疾病本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但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往往也过于表面化、肤浅化。因为其诊断的病名基本是疾病某个临床症状或病位,如水肿、内伤发热、癃闭、眩晕、黄疸、泄泻、不寐、肺痈、心悸、腹痛、胃痛、头痛等等,故此这些诊断很难反映疾病的本质,因而对制定治疗方案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医学就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念。值得思索的是如果同一个疾病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或不同的疾病可采用同一治疗方案,那么这样的诊断还有多大的价值?

3中医治疗措施的保守性

中医学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辨证基础之上,其治法涵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而且此八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对于具体方药讲究“君、臣、佐、使”,既可针对主证进行治疗,同时又兼顾次要表现或兼证,并且在同一方剂中可以运用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物,达到“佐制”作用,这是西医治疗难以想象的,正是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医药有时产生不可思议的疗效,治愈了许多西医界颇感棘手的疾病,这也是中医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佐证。而且,中医药还有一个重大优势就是中药(除少数外)基本都是天然药物,副作用少,这也是中医药为许多患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中药不是一点毒性都没有,这个观点慢慢为医患双方所共识,但比起化学药物,其毒副作用相对要小得多(少数剧毒中药除外),因而中药比西药要更安全,除了中医药可靠的疗效外,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优势,中医药是许多患者就诊的重要选择。但中药汤剂入口太苦,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年轻患者,虽然中药剂型还包括片剂、针剂等等,可目前中药主要给药途径仍就是汤剂,这也是中医药就诊人群逐渐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药方剂剂型改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上能购得的中药丸剂、片剂、膏剂、散剂、丹剂、针剂等也不少,但仍没有形成中药给药的主流,而且质量也良莠不齐,很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丸、片、针剂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影响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众所周知,与西医比较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疾病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药可选择针剂太少,因为水针剂在体内作用时间要比口服药要快,口服药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作用,达到血液循环至少需要20min的时间,而且中药的煎煮又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急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是争分夺秒,20min或更多时间的耗费往往为病情不能容许;另一方面,中药方剂所含成分复杂,因而作用效果较为广泛,所以又被称为中药的“散弹效应”,但“散弹效应”带来负面代价就是疾病治疗的针对性不强,中医药理论中本来就有“力专则效洪”的说法,作用面广泛就无异于“无的放矢”了。因此,如何提高中药方剂作用“靶点”的准确性和缩短单次用药的起效时间,是中医药治疗方面突破的重要指针。

4中医人要迫切加强创新思维

纵观中医药两千来的发展历程,中医药一直没有摆脱《内经》的思维模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现代科学知识更是以加速度的形势发展,人们形容为“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而中医药的发展似乎永远处于“量变”之中,而且这种量变的步伐过于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医人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封闭性、排他性。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摆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中医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导致中医的灭亡;但没有创新的继承中医学就会固步自封、泥古复古,知识渐老,最后为时代所淘汰,渐渐消亡。因此,中医学的发展之路在于继承和创新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中医的发展来看,是创新不足,继承有余。其实中医学自古就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太注重经典及考证,如《内经》《伤寒论》等的注者达数百家,考身世、考故里、考学术渊源、考流派、考字句文法等等。汉代医学宗师张仲景有一句名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至今为许多中医人视为座右铭,因而绝大多数历代中医人对于“古训”,敬若天命而不敢轻易“篡改”,现在依然。目前,在中医论文或理论探讨文章中,动辄“《内经》云……”或“仲景云……”等,从古代医家古籍中寻章择句,断章取义,寻求理论依据,仿佛《内经》就是终极真理,与《内经》不同“政见者”,就值得怀疑或否定。“中医治病往后看,查查古人怎么办;西医治病向前看,看看有何新进展”[1],这句话是目前中西医思维最大不同之处,也是西医逐渐“蚕食”中医就诊人群和治疗病种的重要原因。

现在又有人倡议加强中医学人文因素的研究。诚然,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是在悠悠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起来的,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研究中医学的人文因素对于揭示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把中医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无异议的话,那么其发展就应该遵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单从中医学文化层面去咀嚼、挖掘,很难想象能揣摩出什么中医学的“突破”来;另一方面,中医人文因素的研究不是什么新课题、新思路,自古有之,从某个角度说中医学发展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多少年来不是研究太少了,而是研究的够透彻、够详尽了,还能研究出什么“新大陆”?

以上是笔者对中医发展存在问题的一点点拙见,但不意味着否定中医,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局限性,提出中医的不足,目的是希望中医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总之,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渐近完善,西医亦然,中医亦然。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篇2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世界的现代化程度已经使人类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大量成果。但是,人类本身却不断地遭受着环境变化、社会关系和疾病侵扰等诸多问题。摒除客观条件的不易控制性之外,人类在生理病理、应变机制、病症治疗、预防康复等多个方面的认识,实际上还是很肤浅的。举例说无处不在的病毒性感冒早已对人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可是至今医药学界在防治措施中并无良策,往往处于被动之中。

由此,不能埋怨一百多年来医学理论的迟缓发展,也不能责怪当今的医学科技不发达。究其根本的原因,笔者认为还是世界两大医学体系——中华医学和西方医学目前未能真正地融会贯通,所以不能形成合力以对付病魔和提高人类自身的健康素质。

然而,通过中国对中医药伟大宝库半个世纪的发掘、整理和提高,可以说中华医学已经开始迈入脱离虚玄理论,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了——这就是即将崛起的现代中医学。后者通过崭新的生理应激理论,已经能够基本说明中医的科学性、规律性、诊治法则和临床效验。与此同时,对于生理应激理论十分陌生的西方医学来说,也存在着一种继续前进的机遇,从而在诸如现代人体平衡理论、人体机能状态分类、亚健康问题、诊治对策等方面,获得崭新的认识和有益的进步。如是说,以往难于融洽的中医学和西医学已有了一个共同的结合点,这就是当今世界医学界都应关注的生理应激理论的意义所在!就此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1中国经络科学研究成果的启示

众所周知,经络学说是中医学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在中医典籍及现代研究中,对经络有着各式各样的描述和阐释,真是莫衷一是。但是其中有一套学说逐渐脱颖而出,这就是在1986年9月北京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上,笔者正式宣读的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此学说坚持了古代医家的一贯思路,合理地揭示了经络的主要物质基础就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

上述见解,别以为对西医学来说尚属已知结构,但其中却存在有许多的未知认识:例如交感性神经的节段性规律、交感性神经在体表-内脏双向联接中的作用、交感性传入神经的生理属性、交感性神经的感知及与大脑皮层的关系等等。然而根据笔者大量文献资料的论证,我国医家在公元前就发现了脉及支配脉管的交感性神经,并被称为“经脉”或“经络”。解析后来看,它的结构及功能在古代经络学说中阐释的明白清楚,应用的得心应手,并使中华医学在上述领域已经独领风骚两千多年。

深入地说,经络这种人体结构具有流动性和感知性的属性,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为主要基础的功能性表现;循经感传及慢速性是交感性传入神经基本的内脏性感知功能;“心胸内关谋”,“肚腹三里留”等经验反映了交感性神经潜在的特异性节段联系;针灸经络穴位所导致的神经-体液性调节,是由于激活了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以及中枢下丘脑所形成的,后者也是一种血管-神经复合结构,具有交感神经系统中枢和垂体门脉系统的双重作用。如此等等,科学地说明了经络的许多低级属性及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调节作用。追溯这些原因,可以在环节动物如蚯蚓水平发现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雏形,并且在人体内现存的交感神经干(链)就是这一进化的痕迹。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证和具体说明请参见笔者专著《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1]。

这里不得不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的医学研究中,躯体性神经及大脑的意识支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经络本质的研究而显得事倍功半,并且还延缓了人体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这是揭示经络本质的另一种意义或启示。

2生理应激理论的发展

在人类探讨自身生命规律的时候,不能不提及西方医学近200年来研究人体平衡理论的经典过程。19世纪里法国伯尔纳(Bernard)提出了以循环系统起核心作用的“内环境”学说,20世纪初美国坎农(Canmon)提出了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中心的“稳态”学说。在1956年加拿大病理学教授赛里(Selye)提出了以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系统为中心的“应激”学说。这种应激被认为是机体对不良刺激或应激情境的反应,并具有保护性和适应性的功能防卫反应。所以,这种应激学说的特征是可以包含三个反应阶段(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的一般适应综合征。至此,现代神经-体液理论已经比较深入了,但就学术系统来说,仍给人难以自圆其说的遗憾。

然而,当人们关注中华医学传统经典的时候,当中西医结合学者审视古论的时候,许多灵感可能就会不期而至。正如前述,“经脉”、“络脉”、“气血流注”、“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等等,可以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神经-体液调节的雏形。特别是在1963年,中国著名的生理学泰斗蔡翘教授在赛里应激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理应激”的概念[2]。这种生理应激强调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从刺激反应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过程。由此可见这与赛里应激有着根本的不同,即后者一般被视为“病理应激”。这种不同似乎并未引起西方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在中国却很早很默契地被用来认识针灸针麻的调节原理了[3]。

深入地说,针灸针麻的实施非常符合生理应激的概念和过程;同时,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生理应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笔者的系列研究还证实:针灸针麻术所导致的机体反应基本上是在如下七个系统中进行的:交感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血液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中枢痛觉调制系统、内脏系统。这七个系统不仅是针灸针麻调节原理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整个机体维持体内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的基本单位,因此可以统称为生理应激系统。站在人体生命科学的高度还可发现,这个大系统也是人体生命机制的基本调节系统,或经常被人们誉为“生命力(又称为内驱力)”的系统。

解剖生理学指出,血管系统作为血液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等的传输基础,应该是自环节动物以来最基本的生物结构。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在中枢痛觉调制系统的调控下,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神经递质调节着血管系统、内脏系统。特别是中枢中的下丘脑,不仅是典型的血管-神经结构,执行着调节垂体门脉和高级中枢植物性神经功能的重要功能;并且也是公认的表现出生命力及维持生理稳态的必需结构。例如在环节动物的血和血管开始构成为一个闭锁性的循环系统,与此同时也才开始具有了由若干神经节组成的链状神经系,这样两者就可以在保持内外环境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联系到实验研究已证明了经络具有的许多低级生物属性,所以笔者有理由认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核心理论的经络学说,可以说在结构布局和调节功能两方面,实际上早已勾划出了一幅神经-体液调节理论的原始画卷。现代研究也已经揭示了经络气血的重要物质基础,即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竟在生理应激状态中起着枢纽样的作用[1]!由此不仅展现了中医学现代化的良好条件,而且也促进了现代医学的成熟发展。

3现代医学理论的重大进展

例如至今尚属天下难题的现代人体平衡理论,在中医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人体平衡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到生理应激理论就可以这样总结出来了:以血管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为枢纽的生理应激系统在维持和调节机体内、外平衡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内平衡是系统性调节的结果。其中枢纽的作用已由中国古代经络学说所全面阐述,其中的系统性调节即是组成生理应激系统的七个子系统之间的平衡或再平衡。由此比较西方医学研究中只强调单一结构的弱点,中华医学的整体观更能全面地认识人体的生命机制了。

这一成果再结合到中医体质学说关于“视人五态乃治之”的思想,现代中医学还创新地提出了现代人体机能的五种状态,即生理状态、代偿状态、生理应激状态、病理应激状态、衰竭状态。这一突破不仅真正体现了古为今用,也使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观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在诊治过程中,如果不仅知道病因(这是西医的长处),而且也知道患者所处的状态(这是中医的长处),那么就会使整体诊断更准确,个体治疗更贴切。因此以中西医结合为特征的现代中医学还提出了崭新的复合诊治法[4]。

又例如时下人们喜欢谈论的所谓“亚健康”(又被称为“半健康”或“第三状态”)。很多人都为处于如疲劳、睡眠欠佳、消化不良、多汗、易怒或易忧郁等等状态而苦恼。目前“亚健康”仅仅定义为无病与有病之间的状态是既空洞又不准确的。显然西医学和传统中医学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然而,现代中医学采用的现代人体机能状态分类法,就将“亚健康”归为“生理应激”状态。这即是在平常态、代偿态、生理应激态、病理应激态和衰竭态等五种状态中的第三状态。其中既明确了“亚健康”在整体上所处的生理病理状态,又在经络辨证中也有利于病或证(态)的转归分析。这样不仅使现代中医学既有了传统中医的特点又有了现代医学的特点,而且使中医药和针灸成为了调节和治疗这种状态的最佳疗法。

4小结

中国进行医学现代化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其中的重大步骤就是非常开放地把西方医学也当作主流医学之一,并与中华医学并驾齐驱。与此同时,在中国古代医学丰厚的理论阐述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传统医学的科学内核一旦被破解和揭示,就会升华传统医学达到质的突破—这就是现代中医学的企求和目标!

通过本文对生理应激理论及其应用的初步介绍,特别是已经在现代针灸学的理论和临床中的成功应用[5,6],说明了应用这套科学的“大理论”来指导现代中医学的总结和应用是非常可行的。站在世界医学的高度,中医学现代化的进程,不仅仅是中华医学的巨大进步和荣光,而且也是现代医学的催熟剂和完善机遇。而今,具有中国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生理应激理论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了大家的面前了!如果讲究科学发展观的管理层和医学界能抓住这一重大契机,那么在中西医真正结合之际,就能展示现代神经-体液理论的应有进展,就能展示世界现代医学体系的最新模式,就能展示保障人类健康的最佳方案,也就能早日展示人类“医学大同”的理想蓝图!

【参考文献】

1袁其伦.现代针灸学概论.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2蔡翘.Selye应激学说与生理应激.生理科学进展,1963,5(1):1.

3袁其伦.现代针灸学的理论与临床.香港:华杰国际出版有限公司,1997.

4袁其伦.现代针灸学临床实用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中医学;辨证论治;唯物主义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历代中国人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但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中医本来的诊治疾病病种及就诊人群逐渐被“蚕食”,中医原有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那么中医学如何应对目前既成事实的局面?中医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都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从中医学现在所处的境遇分析,发展要重于继承,在发展中求生存,本文试图从中医学亟待发展的几个领域谈谈笔者的一点点薄见,以飧同仁。

1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精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基本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感觉系统来察知就诊者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中医学辨证思维的运用,获取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材料,力求透过现象来抓住本质,给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疾病的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衡变”。“司外揣内”就是通过审察患者外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此与现行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知常衡变”也是现代哲学认识事物及现代医学诊断鉴别疾病常用方法。同时,中医学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视整体审察,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收集病情资料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重视诸多外在表现在反应疾病内在本质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权衡,防止以面盖全;疾病诊断力求“病症结合”,既注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不忽视疾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医学在病情资料的采集及诊断思维过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掌握病情资料的客观性(依赖患者的客观表现)、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诊断结果的正确性等等积极因素,这正是中医学历经两千余年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力保证。

尽管中医诊与断的科学性毋容质疑,但其局限性也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而日益凸显。首先中医诊断学诊断手段的落后性。中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至今的漫长岁月里,诊断手段几乎无任何革命性变化,即望、闻、问、切。在科学发展仍处于落后、萌芽时期的古代,用望、闻、问、切尚可理解,且在当时应该说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在科学已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病情资料的采集手段还墨守陈规、对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仍无动于衷,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与科学同步,势必被科学所淘汰;可作对比的现在医学主流――西医,在其发展之初,医生耳朵贴近患者皮肤来了解患者体内的声音的变化,接着改良为听筒、听诊器,乃至发展为X线透视、CT、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可见西医的诊断技术紧紧跟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采用一切能利用的技术手段来延伸医生的“眼睛”、“耳朵”,因而西医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而革新。直至目前,西医诊疗手段与其产生发展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相比之下的中医,仿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自保一方“净土”,因此其诊断手段自其始至今无突破性进展,那么其相对于西医的落后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中医以“四诊”为主要手段的“诊”法,以中医辨证思维为逻辑方式的“断”法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就是“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表明中医诊断的方法就是捕捉疾病的外在临床表现而揣摩机体内部病变的本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其实质就是通过医生的感官系统去体会疾病的外在表现,那么感觉器官对疾病外在表现的感受往往因人而异,医生的心态、临床经验、身体健康状况、感觉的偏差、环境变化等等不确定的因素均可影响,因此在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下采集的病情资料很难确保是基于客观、疾病本质的检查所得。而且,中医学的“断”就是在中医逻辑思维的指导下的“辨证”,寓于其中的主导因素仍难以摆脱主观因素的羁绊,也就是说中医学整个诊断过程过多地依赖人的主观思维活动,而客观因素的制约度很少,其结果势必导致主观臆断的可能性增加。

给疾病诊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反映疾病本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但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往往也过于表面化、肤浅化。因为其诊断的病名基本是疾病某个临床症状或病位,如水肿、内伤发热、癃闭、眩晕、黄疸、泄泻、不寐、肺痈、心悸、腹痛、胃痛、头痛等等,故此这些诊断很难反映疾病的本质,因而对制定治疗方案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医学就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念。值得思索的是如果同一个疾病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或不同的疾病可采用同一治疗方案,那么这样的诊断还有多大的价值?

3中医治疗措施的保守性

中医学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辨证基础之上,其治法涵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而且此八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对于具体方药讲究“君、臣、佐、使”,既可针对主证进行治疗,同时又兼顾次要表现或兼证,并且在同一方剂中可以运用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物,达到“佐制”作用,这是西医治疗难以想象的,正是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医药有时产生不可思议的疗效,治愈了许多西医界颇感棘手的疾病,这也是中医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佐证。而且,中医药还有一个重大优势就是中药(除少数外)基本都是天然药物,副作用少,这也是中医药为许多患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中药不是一点毒性都没有,这个观点慢慢为医患双方所共识,但比起化学药物,其毒副作用相对要小得多(少数剧毒中药除外),因而中药比西药要更安全,除了中医药可靠的疗效外,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优势,中医药是许多患者就诊的重要选择。但中药汤剂入口太苦,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年轻患者,虽然中药剂型还包括片剂、针剂等等,可目前中药主要给药途径仍就是汤剂,这也是中医药就诊人群逐渐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药方剂剂型改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上能购得的中药丸剂、片剂、膏剂、散剂、丹剂、针剂等也不少,但仍没有形成中药给药的主流,而且质量也良莠不齐,很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丸、片、针剂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影响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众所周知,与西医比较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疾病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药可选择针剂太少,因为水针剂在体内作用时间要比口服药要快,口服药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作用,达到血液循环至少需要20min的时间,而且中药的煎煮又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急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是争分夺秒,20min或更多时间的耗费往往为病情不能容许;另一方面,中药方剂所含成分复杂,因而作用效果较为广泛,所以又被称为中药的“散弹效应”,但“散弹效应”带来负面代价就是疾病治疗的针对性不强,中医药理论中本来就有“力专则效洪”的说法,作用面广泛就无异于“无的放矢”了。因此,如何提高中药方剂作用“靶点”的准确性和缩短单次用药的起效时间,是中医药治疗方面突破的重要指针。

4中医人要迫切加强创新思维

纵观中医药两千来的发展历程,中医药一直没有摆脱《内经》的思维模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现代科学知识更是以加速度的形势发展,人们形容为“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而中医药的发展似乎永远处于“量变”之中,而且这种量变的步伐过于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医人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封闭性、排他性。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摆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中医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导致中医的灭亡;但没有创新的继承中医学就会固步自封、泥古复古,知识渐老,最后为时代所淘汰,渐渐消亡。因此,中医学的发展之路在于继承和创新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中医的发展来看,是创新不足,继承有余。其实中医学自古就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太注重经典及考证,如《内经》《伤寒论》等的注者达数百家,考身世、考故里、考学术渊源、考流派、考字句文法等等。汉代医学宗师张仲景有一句名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至今为许多中医人视为座右铭,因而绝大多数历代中医人对于“古训”,敬若天命而不敢轻易“篡改”,现在依然。目前,在中医论文或理论探讨文章中,动辄“《内经》云……”或“仲景云……”等,从古代医家古籍中寻章择句,断章取义,寻求理论依据,仿佛《内经》就是终极真理,与《内经》不同“政见者”,就值得怀疑或否定。“中医治病往后看,查查古人怎么办;西医治病向前看,看看有何新进展”[1],这句话是目前中西医思维最大不同之处,也是西医逐渐“蚕食”中医就诊人群和治疗病种的重要原因。

现在又有人倡议加强中医学人文因素的研究。诚然,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是在悠悠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起来的,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研究中医学的人文因素对于揭示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把中医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无异议的话,那么其发展就应该遵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单从中医学文化层面去咀嚼、挖掘,很难想象能揣摩出什么中医学的“突破”来;另一方面,中医人文因素的研究不是什么新课题、新思路,自古有之,从某个角度说中医学发展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多少年来不是研究太少了,而是研究的够透彻、够详尽了,还能研究出什么“新大陆”?

以上是笔者对中医发展存在问题的一点点拙见,但不意味着否定中医,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局限性,提出中医的不足,目的是希望中医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总之,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渐近完善,西医亦然,中医亦然。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中医学;辨证论治;唯物主义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历代中国人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但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中医本来的诊治疾病病种及就诊人群逐渐被“蚕食”,中医原有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那么中医学如何应对目前既成事实的局面?中医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都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从中医学现在所处的境遇分析,发展要重于继承,在发展中求生存,本文试图从中医学亟待发展的几个领域谈谈笔者的一点点薄见,以飧同仁。

1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精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基本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感觉系统来察知就诊者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中医学辨证思维的运用,获取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材料,力求透过现象来抓住本质,给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疾病的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衡变”。“司外揣内”就是通过审察患者外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此与现行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知常衡变”也是现代哲学认识事物及现代医学诊断鉴别疾病常用方法。同时,中医学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视整体审察,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收集病情资料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重视诸多外在表现在反应疾病内在本质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权衡,防止以面盖全;疾病诊断力求“病症结合”,既注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不忽视疾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医学在病情资料的采集及诊断思维过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掌握病情资料的客观性(依赖患者的客观表现)、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诊断结果的正确性等等积极因素,这正是中医学历经两千余年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力保证。

尽管中医诊与断的科学性毋容质疑,但其局限性也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而日益凸显。首先中医诊断学诊断手段的落后性。中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至今的漫长岁月里,诊断手段几乎无任何革命性变化,即望、闻、问、切。在科学发展仍处于落后、萌芽时期的古代,用望、闻、问、切尚可理解,且在当时应该说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在科学已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病情资料的采集手段还墨守陈规、对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仍无动于衷,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与科学同步,势必被科学所淘汰;可作对比的现在医学主流――西医,在其发展之初,医生耳朵贴近患者皮肤来了解患者体内的声音的变化,接着改良为听筒、听诊器,乃至发展为X线透视、CT、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可见西医的诊断技术紧紧跟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采用一切能利用的技术手段来延伸医生的“眼睛”、“耳朵”,因而西医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而革新。直至目前,西医诊疗手段与其产生发展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相比之下的中医,仿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自保一方“净土”,因此其诊断手段自其始至今无突破性进展,那么其相对于西医的落后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中医以“四诊”为主要手段的“诊”法,以中医辨证思维为逻辑方式的“断”法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就是“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表明中医诊断的方法就是捕捉疾病的外在临床表现而揣摩机体内部病变的本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其实质就是通过医生的感官系统去体会疾病的外在表现,那么感觉器官对疾病外在表现的感受往往因人而异,医生的心态、临床经验、身体健康状况、感觉的偏差、环境变化等等不确定的因素均可影响,因此在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下采集的病情资料很难确保是基于客观、疾病本质的检查所得。而且,中医学的“断”就是在中医逻辑思维的指导下的“辨证”,寓于其中的主导因素仍难以摆脱主观因素的羁绊,也就是说中医学整个诊断过程过多地依赖人的主观思维活动,而客观因素的制约度很少,其结果势必导致主观臆断的可能性增加。

给疾病诊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反映疾病本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但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往往也过于表面化、肤浅化。因为其诊断的病名基本是疾病某个临床症状或病位,如水肿、内伤发热、癃闭、眩晕、黄疸、泄泻、不寐、肺痈、心悸、腹痛、胃痛、头痛等等,故此这些诊断很难反映疾病的本质,因而对制定治疗方案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医学就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念。值得思索的是如果同一个疾病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或不同的疾病可采用同一治疗方案,那么这样的诊断还有多大的价值?

3中医治疗措施的保守性

中医学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辨证基础之上,其治法涵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而且此八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对于具体方药讲究“君、臣、佐、使”,既可针对主证进行治疗,同时又兼顾次要表现或兼证,并且在同一方剂中可以运用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物,达到“佐制”作用,这是西医治疗难以想象的,正是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医药有时产生不可思议的疗效,治愈了许多西医界颇感棘手的疾病,这也是中医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佐证。而且,中医药还有一个重大优势就是中药(除少数外)基本都是天然药物,副作用少,这也是中医药为许多患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中药不是一点毒性都没有,这个观点慢慢为医患双方所共识,但比起化学药物,其毒副作用相对要小得多(少数剧毒中药除外),因而中药比西药要更安全,除了中医药可靠的疗效外,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优势,中医药是许多患者就诊的重要选择。但中药汤剂入口太苦,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年轻患者,虽然中药剂型还包括片剂、针剂等等,可目前中药主要给药途径仍就是汤剂,这也是中医药就诊人群逐渐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药方剂剂型改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上能购得的中药丸剂、片剂、膏剂、散剂、丹剂、针剂等也不少,但仍没有形成中药给药的主流,而且质量也良莠不齐,很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丸、片、针剂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影响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众所周知,与西医比较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疾病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药可选择针剂太少,因为水针剂在体内作用时间要比口服药要快,口服药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作用,达到血液循环至少需要20min的时间,而且中药的煎煮又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急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是争分夺秒,20min或更多时间的耗费往往为病情不能容许;另一方面,中药方剂所含成分复杂,因而作用效果较为广泛,所以又被称为中药的“散弹效应”,但“散弹效应”带来负面代价就是疾病治疗的针对性不强,中医药理论中本来就有“力专则效洪”的说法,作用面广泛就无异于“无的放矢”了。因此,如何提高中药方剂作用“靶点”的准确性和缩短单次用药的起效时间,是中医药治疗方面突破的重要指针。

4中医人要迫切加强创新思维

纵观中医药两千来的发展历程,中医药一直没有摆脱《内经》的思维模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现代科学知识更是以加速度的形势发展,人们形容为“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而中医药的发展似乎永远处于“量变”之中,而且这种量变的步伐过于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医人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封闭性、排他性。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摆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中医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导致中医的灭亡;但没有创新的继承中医学就会固步自封、泥古复古,知识渐老,最后为时代所淘汰,渐渐消亡。因此,中医学的发展之路在于继承和创新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中医的发展来看,是创新不足,继承有余。其实中医学自古就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太注重经典及考证,如《内经》《伤寒论》等的注者达数百家,考身世、考故里、考学术渊源、考流派、考字句文法等等。汉代医学宗师张仲景有一句名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至今为许多中医人视为座右铭,因而绝大多数历代中医人对于“古训”,敬若天命而不敢轻易“篡改”,现在依然。目前,在中医论文或理论探讨文章中,动辄“《内经》云……”或“仲景云……”等,从古代医家古籍中寻章择句,断章取义,寻求理论依据,仿佛《内经》就是终极真理,与《内经》不同“政见者”,就值得怀疑或否定。“中医治病往后看,查查古人怎么办;西医治病向前看,看看有何新进展”[1],这句话是目前中西医思维最大不同之处,也是西医逐渐“蚕食”中医就诊人群和治疗病种的重要原因。

现在又有人倡议加强中医学人文因素的研究。诚然,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是在悠悠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起来的,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研究中医学的人文因素对于揭示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把中医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无异议的话,那么其发展就应该遵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单从中医学文化层面去咀嚼、挖掘,很难想象能揣摩出什么中医学的“突破”来;另一方面,中医人文因素的研究不是什么新课题、新思路,自古有之,从某个角度说中医学发展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多少年来不是研究太少了,而是研究的够透彻、够详尽了,还能研究出什么“新大陆”?

以上是笔者对中医发展存在问题的一点点拙见,但不意味着否定中医,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局限性,提出中医的不足,目的是希望中医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总之,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渐近完善,西医亦然,中医亦然。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已初见规模,为了克服体育院校办此专业的缺陷,凸显医学院校的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文章从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出发,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能用体育的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利用生物学和医学知识探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既涵盖体育科学中的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保健和康复、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也包含生物科学和医学等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1998年教育部将运动人体科学设置为本科专业,属于教育学的体育学类。2004年普通医学院校开始招收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但因该专业招收的对象是“普通理科生”并且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再加上该专业是一个新专业,缺乏办学经验,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上,基本上套用体育专业和临床医学等专业的相关课程,难以体现“以运动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导致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上产生了偏差。为了更好地促进运动人体科

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笔者就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谈以下几点心得。

一、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目前状况

1.培养方案。运动人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到2007年止,全国拥有该专业的本科院校达27所,其中,已招生的医学院校就有5所。各院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和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即“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探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练习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修业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2.课程设置。因该专业缘起于体育院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方面,招收的是普通理科生,并且他们的体育技能素质又较差,再加上大部分体育院校缺乏临床医学专业作支撑,导致在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偏多,而医学知识过于简单,非凡是“在神经系统、骨关节、心血管、慢性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学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就更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在医院实习的时间偏少,不能很好地适应运动康复的要求。

3.教材建设。教材是规范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材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是使用临床医学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相关教材,在教学内容上难免造成不连贯性,影响教学质量。教材和培养目标不相匹配,就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

4.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所学课程大多为体育方面的知识,而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又是想成为康复治疗师,再加上目前社会上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了解和熟悉不足,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练习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业前景不尽如人意。

总之,随着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发展,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不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不改变招生对象以及学位授予方式,不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则在医学院校的发展道路将举步维艰。

二、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由此而带来的老年人身体锻炼和病后康复等新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学校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既懂医、又懂锻炼的复合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而努力。

1.培养目标应和市场需求相统一。在现代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核心新问题的背景下,体育运动在这类疾病防治上的重要功能已初显端倪,作为主要培养专门从事“体疗”人才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已成为社会紧缺专业。为此,医学院校应根据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灵活把握培养目标,既不能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混同于体育教育学专业,也不能将它类同于康复治疗学专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探索体育和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如何运用体育的方法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这一主线,制订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业务培养重点应是摘要:把握体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各项基本的体育练习方法以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运动处方解决人类健康新问题,即在把握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形式来促进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一系列积极变化,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2.凸显医学院校特色。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始建于体育院校,“落户”于医学院校,为了和体育院校互补,凸显医学院校运动康复的特色,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较好地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要求,采取前期公共教学模块和后期专业分流的方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具体来说摘要:第一,要将招生对象由“普通理科生”调整为“体育生”,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或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在大一和大二期间,采取公共教学模块,让学生把握体育学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干课程除大学公共课外,应有系统解剖学、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基础医学概论、中医骨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创伤学、运动处方原理等课程。第三,在大三开始进行专业分流。一为“体育保健和康复”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主干课程为医用物理、临床医学概论、医学影像学、康复评定等,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二为“休闲体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休闲体育发展所需的学术探究、技术指导以及教育、组织管理和策划的能力,主干课程为教育学、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社会学、休闲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技能实践系列课,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三为“体育教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懂得康复保健知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主干课程和师范院校的类同,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3.合理布置毕业实习。实习是学生即将工作前的一个培训阶段,为学生向职场转变做预备,非常重要。专业分流为“体育保健和康复”方向的学生,主要布置在医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6~8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休闲体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布置在健身俱乐部或中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体育教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布置在中小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所有分流方向的学生在第8学期返校后,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知识和技能空白,有所侧重地进行补课。

三、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的建议

为更好地促进、规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深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应组织专家编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材。

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目标,在招生对象方面,应将普通理科生改为体育生,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因普通理科生体育技能稍差,对体育运动的喜好不浓。

同时,要瞄准人才市场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摘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医学美学演进过程思想内涵发展展望

医学美是医务工作者维护与塑造人体美的创造性实践的产物,是医务工作者在维护人的生命力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和谐的信息,是医务工作者医学道德美、学术理论美、专业技能与技巧美、服务行为美、医学环境美以及它所维护、修复、塑造和强化了的富有形体美和生命活力美感的医学人体美。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无论医学还是美学,其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作为这两者的结合,医学美学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医学美学思想的发展源远流长,探寻其来龙去脉和科学内涵,对于认识美、维护美、创造美意义重大。

一、中国医学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1.中医美学思想的发端(远古——春秋)

数百万年前,人类祖先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群体生活。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开展,出现了卫生保健和爱美倾向的萌芽。人类通过了解自身疾病的知识的积累和扩大利用自然物治疗,回归健康。通过实践的探索,产生了医学美的萌芽。

2.中医美学思想的初创(春秋——三国)

人们对疾病和卫生工作有了新的了解,建立了医事制度。一批医学家撰写了《黄帝内经》,形成为中医早期美学思想的基础。南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我国辨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医学审美的坚实基础。外科专家华佗,创造了“五禽之戏”的医疗体操,开创了我国保健体操之先例。

3.中医美学思想的丰富(晋——元)

西晋短期统一以后,经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至隋代又复归于统一,到了唐代呈现出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中医美学思想随之出现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在医学理论、临证医学、药物学、方剂学等方面,都体现了医学美的要求和医学审美思想。

隋唐时期,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医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医学著作大量出版,临证医学、预防医学出现了新的成就,扩大了医学美学思想的范畴。

宋朝的全盛时期,由于医学教育的发展、教育方法向真实性方面不断改进。医学绘图在求真、求美方面要求更高。

宋、金、元时代的中医学美学思想很活跃。人们常以刘、李、张、朱四家为代表。刘河间在阐发了《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时,大量地观察了人们在生活环境中不协调而出现的疾病作为火热证的辩证论治依据,充分发扬“亢害承制”的理论,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控制疾病转化的意义。李东垣强调要避免疾病的发生则应从增强胃肠机能着手,必须增加营养,加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著成《脾胃论》。张子和在治法上独树一帜,善用汗、吐、下三法,根据不同发病原因和疾病发生的不同部位进行辨证施治。朱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提倡“收心养心”调养神明。除四大家外,养生学家丘处机,营养学家忽思慧,骨科专家危亦林,外科学家齐德之,治痨专家葛可久等,都以各自特长著称于世,并丰富了中医美学思想。

4.中医美学思想的发展(明——清)

明、清中医美学思想表现了曲线发展或持续过程。许多医家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中,追求整体美,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维护了人体阴阳的平衡。由于温病的流行,温病学派兴起。叶天士系统地提出了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又提出三焦辨证,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在防治疾病中的辨证美。

二、西方医学美学思想的演进过程

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古代希腊是欧洲医学史上值得骄傲的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使医学纳入了理性的轨道。医学美学思想以古希腊、罗马医学和美学为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人体美与健康的和谐统一;基础医学的发展促进医学审美认识的提升;医疗实践丰富美的内涵;医德与医美相得益彰的演进过程。

三、医学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1.朴素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阶段。这一阶段由于科学文化还很不发达,人们对自然和人体健康的认识非常模糊,认为患病的原因就是邪气侵入,治病的手段也以驱邪为上,其理论是极其朴实的,施治方法源于某种简单的推理,命运确定着人的健康归宿。

2.生物医学模式阶段。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医学家对于疾病有了借助认识的手段,也有了对抗病因的生产能力。这一阶段,医学家从细胞学水平上认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从消灭、控制生物学致病因素上驱除疾病,保护人体健康。抗菌素与磺胺类药物的发明与产生,在这一阶段被誉为第一次卫生革命。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这一阶段,医学服务的宗旨从生物学范畴向心理学、社会学方向扩宽,它不仅使人躯体上没有疾病,同时还重视消除心理社会致病因素,从生物心理和社会适应维度确定健康的质量。

4.增强健美素质,提高生命质量阶段。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人群对健康的需要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这就是躯体无病损,心理上要健康,社会适应上使人有美感。人们的生命质量层次从初级生命质量观,经过中级生活质量观正向着高层次的满足生理、安全、爱与隶属、尊重和自我实现过渡。要实现人们生命质量的高要求,必须把医学人体美作为医学审美对象的核心,进行医学审美实施,评价医学实施质量,从生物、心理、社会圆满适应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医学人体审美需求。

四、医学美学的科学内涵和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对于医学美学及其研究对象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表述。

1.医学美学是一门以医学和美学原理为指导,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方式的结合来研究、维护、修复和塑造人体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为目的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医学人文学科的性质,又具有医学技术学科的性质。一方面,是由于它与传统美学的亲缘关系所决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的医学应用技艺的广泛性特征所决定,人们可以运用医学美学知识于美容医学的各个方面,也可以把它广泛地应用于预防、康复及临床医学各科的医学实施中。医学美学将会把传统的“医学科学”升华为一门“医学艺术”。医学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医学领域中一切美和审美及其规律,即医学美与医学审美及其规律。这是医学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医学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美及其健康之美,即医学人体美。二是维护、修复和塑造医学人体美的一切医学现象,包括有助于增强医学人体美的医学技术实施、医学审美理论、医学审美行为、医学审美环境和医学审美关系等。因此,医学人体美是医学美学研究的核心。强调“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美”。

2.医学美学是一门研究和实施医学领域中的美与审美的一般规律和医学美的创造的科学。其宗旨在于调整和增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高度和谐和统一,不断提高人体素质和生命活力美感。它具有人文医学和应用医学的双重性质。

3.医学美学是在研究人的健康美的基础上,对医学领域中的一切美和审美及其规律的研究。

五、医学美学思想发展展望

随着医学发展的进程,人们在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实践中,日益扩大了对医学美的认识,重视和突出了医学审美观点在医学中的应用。我国十几年来,陆续出现了医学文章论述医学美学问题,但多数文章还是在探讨各分支医学和临床各科医学论述中,涉及医学美和审美选择,审美处理等方面。为了把医学实践求美的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推广应用,使医务人员、医学生在工作及学习中按照医学美的客观规律更好地解除病人的心身疾苦,满足人们追求健美的正当需求。全国第一次“医学美学”学术讨论会上对医学美学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初步形成了医学美学的理论体系。

爱美是人的天性,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类对自身健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学美和审美理论将得到更普遍的运用。医学美学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前景将是灿烂的,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

著名的瑞士医史学家HSigerist指出:“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医学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机体复元,医学的目的还要使人调整以适应周围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医学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是最终目的乃是社会的……增进人的健康无疑是一项社会任务,要求政治家、劳资双方,教育工作者和医师等各方面协调努力。”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由于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渗透医学领域,对健康和疾病普遍存在着“生物医学观”,形成了基于生物科学的单一医疗模式。但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及社会人员的综合体,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就不仅仅是生物体变化的一面,而且社会和心理等因素也不断交融影响,原来的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医学美学的研究,正是适应全方位医学模式的转化。它要求研究人际关系的和谐、环境美、审美心理对健康的作用,还要求研究所有能增进人体健美的广阔领域。我们还应注意研究因长期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所铸就的中国传统医学的物质和模式:天地人综合整体的医学模式;以五行—脏象学说为主体的哲理性医学理论;实用理性精神的医疗体系;伦理主义的医学精神等等。

2.医学重心从治病向防病的转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工程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兴起,医学美学对于指导防治疾病,保障人体健美将产生巨大的作用。贝尔纳指出:“未来医学所关切的,当是健康而不是疾病。”人类不希望一旦疾病缠身而去求医,而是追求疾病的预防。因此,除了营养和适当运动维持健美的手段外,凡是有利于保障健美的因素都将是预防医学中的课题。向保障“健康”人的健康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前景。这些都将以医学审美观为引导,作出最好的抉择。

3.健康需要从防治疾病到追求形体美

当今医药已进入日用品领域。如保健食品、抗衰老药、药用化妆品、药物肥皂和药物牙膏等,这些物品有助于维护机体和容貌健美,适应了人们追求青春常驻,推迟衰老的需要。还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并不满足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形体和容貌的健美措施,还追求能在原有基础上增添健美的途径。因此,对医学,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能真正改善、纠正形体容貌的某些缺陷和不足的整形外科、整容外科、口腔科、运动医学等产生了新的需求。不远的将来,有助于人的形体美的医学技能将不断脱颖而出。

4.保健需要从单纯延长寿命到提高生命质量的转化

老年人比其他年龄组更易患病,特别是慢性病。因此,保健问题更为突出。近年来,老年医学正在蓬勃发展。增加老年人的生活福利设施和适合老年人娱乐的场所;在人际关系方面给老年人以尊敬和温暖;开展适合于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创设能使老年人舒畅心情的美好环境;使老年人健美、长寿,也将成为医学美学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甄志亚.中国医学史.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

[3]杨安.人怎样才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4]丘祥兴.医学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整体医学;基因组;中医心理学;中医基因组学

1整体医学

整体医学是现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一种医学体系,将医学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上来认识医学的性质、对象和目的。整体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外表近似,但是本质有所不同。整体医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系统论。整体医学就是用整体观认识医学的各个要素。而整体医学的整体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所认识的所有联系的基础上,从科学的长远发展上来说,这是一种弱整体观,一种综合论,理论基础是还原科学观。

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当前的整体医学时代。经验医学时代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实验医学时代为生物医学模式,而整体医学时代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今医学的特点是处在实验医学时代向整体医学时代的过渡时期,整体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正式形成,但已具雏形。现代的整体医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结果,但是生命科学——基因组学正在走向完善的基因组联系,将来的发展必然在基因组的普遍联系上证明中医的基本理论,所以随着基因组学的整体化发展,以及中医学的跨越式发展,现代整体医学必然走向更完备的、以中医学为核心的整体医学。

2中医学现代化

整体医学的崛起给中医药学国际化带来了机遇,整体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理论体系看,整体医学的理论与中医药学的学说实际上是相通的。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

中医药学其实就是一门完整的整体医学。中医学有着对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但是中医学又是一门模糊的整体科学。《黄帝内经》建立于二千多年前,是古人观察人体与自然所建立的整体医学,其本质就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整体观,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极端落后的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时候形成的整体只能是粗略与模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加之受中国哲学观重用轻体、重道轻器价值取向的影响,人们开始疏于人体具体的形态和结构,歧视人体解剖,对人体的细节和局部方面未做较深入的剖析研究,随之《内经》的结构功能统一的整体观逐渐演变为单纯的功能性的整体观。由于缺乏了结构和形态的支持,不能得到有效的可见的物质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科学性,本身也缺乏创新发展,所以随着以结构为主的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屡次受到打击和排斥。

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从《黄帝内经》的整体思想开始做起,真正认识整体的本质,结合现达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新时代的完整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观。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用现代语言和科学技术重新描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平衡条件下的人整体的运动规律。

当代分子生物学在迅猛发展,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大量数据,基因组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足够的时间内,基因组学很可能走向整体,最后可能在基因的相互联系中发现了中医的阴阳五行所存在的基因证据,这时候中医就会被分子生物学所吸收,现代的整体医学就可能吸收了中医药学的优势发展成为完善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医学,中医不再是中国的中医了。这是好事,但是对于国家和民族,对于中医学的发源地,我们将失去一次崛起的机会。

3整体的含义

中医学是整体科学,西医学是还原科学。中医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而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又以整体为前提,整体观的现代化为首要。以前中医现代化的失败在于从传统的功能整体观方法论上而不是从整体的根本意义上看待现代化。而西医也是从自身的方法论上看待中医,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根本的中西医结合是不可能的。

整体是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两者互相依存、不能分离,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展现。整体是局部的整体,局部是整体的局部。整体是物质形、气、能的统一,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一种客观实在。

任何个体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要素混化而成的。这一混化物可以呈质地均匀无别的气态,也可以呈实体存在的实体态。前者固然是一体,后者,尽管它的实体组成部分可以形形色色,各部分的功能也可千差万别,但该实体物的气却遍布全体、贯穿内外,使组元形成有机联系的和谐整体。这里所说的整体,指形成气的时空结构而言,它是维系气独立性、特殊性的根本,也可把整体理解为气的结构模式。譬如,设某模式为特殊的比附,这种特定的形状结构的性质是不受其所占位置的大小影响的。因而时空结构模式一旦形成,不仅可以使全部事物的各个部分都处在同一结构上,而且这一整体特以渗透到所属各个局部中去,使在这一整体中的局部组元可以体现整体,这是与组元作为独立存在物的根本区别:①整体的实在性。②整体的联系性:任何整体都在和其他整体处在密切的联系当中,联系是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条件,没有联系便没有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性了。③整体的层次性:任何整体都是大的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整体有包含了小的层次的整体,小的局部组成。④整体规律的类似性:一物生来有一身,一物自有一乾坤。每个整体都是从类似规律演化而来,从无极演化,有太极,从这太极演化阴阳,以至这一整体全部。⑤整体的进化性:宇宙从无极逐渐演化太极,以至现在的万物,在发展至人这个宇宙最高级的生命个体,便是整体演化的最好的证明。

气是中医学的核心。现代医学是从有形的结构上研究,形是气所聚,形散为气,气是形的场,形气是统一的。气是整体的体现。那么从形气理论的两种医学也是可以统一的。

整体性是贯穿人体宏观和微观的根本。从宏观逐渐微观,每一层次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每一层次都服从统一的整体性,而整体性是每一层次运动联系的根本。这个的整体规律就是中医基础理论,这个规律指导着每一层次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4建立中医基因组学

基因组是现代生物学还原到分子的体现,由此生命科学开始转向整体科学。现在的功能基因组学就是这一转向的体现。基因组是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的交汇点。

基因组是人体的微观信息调控中心,更体现了人体的整体性。它是人的精气的凝聚态,含有生命的全部信息。宏观人体整体和微观的人体基因组整体性是统一的和同源的,基因组整体是由五脏功能模块组成,这五脏又有亚细的模块组成,这亚细的模块又有更微小的基因模块组成,各个大模块亚细模块之间存在协调的相互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微观经络系统。基因功能模块由相应的基因组成,基因组整体是结构和功能统一的整体。建立中医特色的基因组学是为了完善中医药学理论,发展整体医学。建立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论治,并没有否定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观,而是将其发展一步,深入到基因组整体内部,将整体观深入到基因组整体中,将宏观整体辨证和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从外至里、从里至外的整体的辨证论治观,建立宏观和微观统一的整体的辨证体系。这才是科学的完整的辨证论治观。

建立中医基因组学是为了在基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证候研究,证明中医证候理论的正确性;进而在分子基础上证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正确性,最后深入基因组研究,深入了解基因组所蕴含的生命本质以及生命的发展。

中医基因组学的建立是中医现代化走向未来的一个关键点,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都在这一尖端领域进行着研究,而中医学进入这一领域,一可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译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生命信息,促进人类的健康事业;二则可以引导还原科学的整体化演变。

5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这是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结合的关键点。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另一个关键点。

中医心理学原来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以心理的整体功能为本体论述人的心理的,讲的是人的先天功能。传统中医学建立在远古极端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看不出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发展,而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心理与健康都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影响,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医心理学也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心理学是以人的大脑的具体结构为生理基础,论述人在社会中的各种行为性格等,这是人的后天功能,对人们的各种行为意识均有科学的描述。但是现代心理学没有与人的整体功能结合在一起,没有指出人的根本的社会本质,所以其发展也是有局限的。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的,而人的心理是整体的,所以它本身具有很大的缺陷。

人的各种语言、行为以及意识思维等都是在人的元神的支配下进行的,元神是最根本的自我。而心理的进行是在社会背景条件下的,一切心理行为都有社会背景的,社会背景形成了人的心理模块、人格模式,人格模式下的元神系统构成了人的社会自我,心理的行为是在元神的支配下通过心理模块进行的,以此结合这两个心理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问题。佛学对人的心性理论有深刻认识,但是借鉴之前必须彻底抛弃佛学所具有的唯心思想,心性理论中性与元神相关,而心与元神、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人格模式有关。

元神可以接受信息,加工、储存、提取信息,发放信息三个方面。人出生时意识是白净的,但是在人从出生开始,人就在不断接受信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不断学习,不断加深信息,积累信息,使元神中的信息不断强化与激活而得到强化,最终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人格参照模式。这个模式一旦形成,就形成了新进入信息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人各种意识、行为的模板,形成了特定的性格模式。人的性格模式是在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但是性格模式一旦形成就对人的元神人的生理发生作用,形成了人的后天行为的文化背景和模式。人的性格模式与人的后天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是功能与应用的结合。元神是人的整体功能,人的五脏情志、七情等都是人的元神功能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些情志的发生必然受到人的性格模式的影响,性格模式又决定了情志的发生模式。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都是不完整的,各讲述了人心理的一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人的心理整体过程。

人的心理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佛学、现代心理学、中医心理学都有各自的认识,但是它们又不是完全的,正确的认识是将它们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整体的心理学体系。现代中医心理学的建立不但解决了人的意识的根本问题,促进人类的心理健康发展,而是还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在的作用。

6结论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整体医学;基因组;中医心理学;中医基因组学

1整体医学

整体医学是现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一种医学体系,将医学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上来认识医学的性质、对象和目的。整体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外表近似,但是本质有所不同。整体医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系统论。整体医学就是用整体观认识医学的各个要素。而整体医学的整体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所认识的所有联系的基础上,从科学的长远发展上来说,这是一种弱整体观,一种综合论,理论基础是还原科学观。

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当前的整体医学时代。经验医学时代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实验医学时代为生物医学模式,而整体医学时代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今医学的特点是处在实验医学时代向整体医学时代的过渡时期,整体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正式形成,但已具雏形。现代的整体医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结果,但是生命科学——基因组学正在走向完善的基因组联系,将来的发展必然在基因组的普遍联系上证明中医的基本理论,所以随着基因组学的整体化发展,以及中医学的跨越式发展,现代整体医学必然走向更完备的、以中医学为核心的整体医学。

2中医学现代化

整体医学的崛起给中医药学国际化带来了机遇,整体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理论体系看,整体医学的理论与中医药学的学说实际上是相通的。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

中医药学其实就是一门完整的整体医学。中医学有着对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但是中医学又是一门模糊的整体科学。《黄帝内经》建立于二千多年前,是古人观察人体与自然所建立的整体医学,其本质就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整体观,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极端落后的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时候形成的整体只能是粗略与模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加之受中国哲学观重用轻体、重道轻器价值取向的影响,人们开始疏于人体具体的形态和结构,歧视人体解剖,对人体的细节和局部方面未做较深入的剖析研究,随之《内经》的结构功能统一的整体观逐渐演变为单纯的功能性的整体观。由于缺乏了结构和形态的支持,不能得到有效的可见的物质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科学性,本身也缺乏创新发展,所以随着以结构为主的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屡次受到打击和排斥。

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从《黄帝内经》的整体思想开始做起,真正认识整体的本质,结合现达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新时代的完整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观。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用现代语言和科学技术重新描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平衡条件下的人整体的运动规律。

当代分子生物学在迅猛发展,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大量数据,基因组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足够的时间内,基因组学很可能走向整体,最后可能在基因的相互联系中发现了中医的阴阳五行所存在的基因证据,这时候中医就会被分子生物学所吸收,现代的整体医学就可能吸收了中医药学的优势发展成为完善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医学,中医不再是中国的中医了。这是好事,但是对于国家和民族,对于中医学的发源地,我们将失去一次崛起的机会。

3整体的含义

中医学是整体科学,西医学是还原科学。中医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而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又以整体为前提,整体观的现代化为首要。以前中医现代化的失败在于从传统的功能整体观方法论上而不是从整体的根本意义上看待现代化。而西医也是从自身的方法论上看待中医,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根本的中西医结合是不可能的。

整体是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两者互相依存、不能分离,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展现。整体是局部的整体,局部是整体的局部。整体是物质形、气、能的统一,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一种客观实在。

任何个体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要素混化而成的。这一混化物可以呈质地均匀无别的气态,也可以呈实体存在的实体态。前者固然是一体,后者,尽管它的实体组成部分可以形形色色,各部分的功能也可千差万别,但该实体物的气却遍布全体、贯穿内外,使组元形成有机联系的和谐整体。这里所说的整体,指形成气的时空结构而言,它是维系气独立性、特殊性的根本,也可把整体理解为气的结构模式。譬如,设某模式为特殊的比附,这种特定的形状结构的性质是不受其所占位置的大小影响的。因而时空结构模式一旦形成,不仅可以使全部事物的各个部分都处在同一结构上,而且这一整体特以渗透到所属各个局部中去,使在这一整体中的局部组元可以体现整体,这是与组元作为独立存在物的根本区别:①整体的实在性。②整体的联系性:任何整体都在和其他整体处在密切的联系当中,联系是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条件,没有联系便没有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性了。③整体的层次性:任何整体都是大的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整体有包含了小的层次的整体,小的局部组成。④整体规律的类似性:一物生来有一身,一物自有一乾坤。每个整体都是从类似规律演化而来,从无极演化,有太极,从这太极演化阴阳,以至这一整体全部。⑤整体的进化性:宇宙从无极逐渐演化太极,以至现在的万物,在发展至人这个宇宙最高级的生命个体,便是整体演化的最好的证明。

气是中医学的核心。现代医学是从有形的结构上研究,形是气所聚,形散为气,气是形的场,形气是统一的。气是整体的体现。那么从形气理论的两种医学也是可以统一的。

整体性是贯穿人体宏观和微观的根本。从宏观逐渐微观,每一层次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每一层次都服从统一的整体性,而整体性是每一层次运动联系的根本。这个的整体规律就是中医基础理论,这个规律指导着每一层次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4建立中医基因组学

基因组是现代生物学还原到分子的体现,由此生命科学开始转向整体科学。现在的功能基因组学就是这一转向的体现。基因组是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的交汇点。

基因组是人体的微观信息调控中心,更体现了人体的整体性。它是人的精气的凝聚态,含有生命的全部信息。宏观人体整体和微观的人体基因组整体性是统一的和同源的,基因组整体是由五脏功能模块组成,这五脏又有亚细的模块组成,这亚细的模块又有更微小的基因模块组成,各个大模块亚细模块之间存在协调的相互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微观经络系统。基因功能模块由相应的基因组成,基因组整体是结构和功能统一的整体。建立中医特色的基因组学是为了完善中医药学理论,发展整体医学。建立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论治,并没有否定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观,而是将其发展一步,深入到基因组整体内部,将整体观深入到基因组整体中,将宏观整体辨证和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从外至里、从里至外的整体的辨证论治观,建立宏观和微观统一的整体的辨证体系。这才是科学的完整的辨证论治观。

建立中医基因组学是为了在基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证候研究,证明中医证候理论的正确性;进而在分子基础上证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正确性,最后深入基因组研究,深入了解基因组所蕴含的生命本质以及生命的发展。

中医基因组学的建立是中医现代化走向未来的一个关键点,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都在这一尖端领域进行着研究,而中医学进入这一领域,一可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译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生命信息,促进人类的健康事业;二则可以引导还原科学的整体化演变。

5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这是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结合的关键点。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另一个关键点。

中医心理学原来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以心理的整体功能为本体论述人的心理的,讲的是人的先天功能。传统中医学建立在远古极端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看不出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发展,而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心理与健康都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影响,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医心理学也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心理学是以人的大脑的具体结构为生理基础,论述人在社会中的各种行为性格等,这是人的后天功能,对人们的各种行为意识均有科学的描述。但是现代心理学没有与人的整体功能结合在一起,没有指出人的根本的社会本质,所以其发展也是有局限的。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的,而人的心理是整体的,所以它本身具有很大的缺陷。

人的各种语言、行为以及意识思维等都是在人的元神的支配下进行的,元神是最根本的自我。而心理的进行是在社会背景条件下的,一切心理行为都有社会背景的,社会背景形成了人的心理模块、人格模式,人格模式下的元神系统构成了人的社会自我,心理的行为是在元神的支配下通过心理模块进行的,以此结合这两个心理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问题。佛学对人的心性理论有深刻认识,但是借鉴之前必须彻底抛弃佛学所具有的唯心思想,心性理论中性与元神相关,而心与元神、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人格模式有关。

元神可以接受信息,加工、储存、提取信息,发放信息三个方面。人出生时意识是白净的,但是在人从出生开始,人就在不断接受信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不断学习,不断加深信息,积累信息,使元神中的信息不断强化与激活而得到强化,最终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人格参照模式。这个模式一旦形成,就形成了新进入信息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人各种意识、行为的模板,形成了特定的性格模式。人的性格模式是在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但是性格模式一旦形成就对人的元神人的生理发生作用,形成了人的后天行为的文化背景和模式。人的性格模式与人的后天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是功能与应用的结合。元神是人的整体功能,人的五脏情志、七情等都是人的元神功能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些情志的发生必然受到人的性格模式的影响,性格模式又决定了情志的发生模式。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都是不完整的,各讲述了人心理的一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人的心理整体过程。

人的心理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佛学、现代心理学、中医心理学都有各自的认识,但是它们又不是完全的,正确的认识是将它们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整体的心理学体系。现代中医心理学的建立不但解决了人的意识的根本问题,促进人类的心理健康发展,而是还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在的作用。

6结论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篇9

1西部医学教育现状

中国西部地区一般是指西南五省区市和西北五省区以及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西部地区幅员辽阔,面积约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人口约3.6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部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新疆人口为1963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共有47个民族成份[1]。

又如,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区。现有人口221.8万,人口密度为1.73人/平方公里,只有全国平均数的六十分之一。全区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藏西阿里、藏北那曲,人口特别稀少,往往百里不见人烟[2]。

尽管中国政府在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中,不断加强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在上世纪末的时候又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这些决定和构想对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起到了一定的普及、推动和提高作用,但医疗卫生工作条件较差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的现状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改善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不仅对于中国医疗卫生总体水平的提高,会有直接作用,而且也会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尚处于发展中和暂时落后的国家,也有一定可借鉴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跨越式”改变西部地区医疗卫生现状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开展医学远程教育。

2远程教育

2.1远程教育的特点

2.1.1可以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的是同步或异步方式教学。学习者可以不受自身工作条件的限制,在只需有终端接收设备(计算机或电视机)的条件下,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育内容和信息。这种教育不同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而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最佳方式。

2.1.2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它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它可以针对每一个学习者,按最有效的个体化原则来组织学习,更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它能及时反馈和调整学习内容,体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规律。

2.1.3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现代远程教育可使用多媒体手段为教学服务,与传统班级课堂教学和广播电视教学相比,它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和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开发大脑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2.1.4有利于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和效益

它可以把最优秀的教师集中在一起授课,让更多的人同时获得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实现资源共享,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效益。远程教育的这些特点,能够针对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有效普及和提高当地医疗卫生工作者及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这也正是他们了解国内和世界前沿学科动态的理想方式。

2.2远程教育的开展方式

2.2.1网络教育(学历教育)在试点的基础上,教育部近几年分批在全国比较知名的高校中已批准67所高校和中央电视大学公共服务体系可以进行网络教育。这68所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中,有13家院校提供医学远程教育,涉及基础医学、中医、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共工程、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信息管理等十余个医学相关专业[3]。他们的教学方式或采用“地网”,或采用“天网+地网”形式,主要的学习功能模块有实时授课、网络点播、在线答疑、电子留言,网络作业、资源连接等。学历层次包括专科,专升本。

2.2.2医学网站(非学历教育)除教育部批准的试点普通高校网络学院提供的学历教育外,另有好医生网、37℃网等网站在非学历医学远程教育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好医生网站是卫生部批准的医学专业信息网站,是药监局批准的经营性医药网站,也是目前卫生部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可以进行网上远程医学教育,并有权授予国家一类继续教育学分的医学教育网站。该网站拥有国内最强大的学术阵容做后盾,开设医护人员的专业教育,如:继续教育,卫星远程教育,考试辅导,岗位教育等;医院科教领域的信息管理技术,如: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专家系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等;医药企业的信息化产品,如:DIS,Online-Training,SMS等。其中卫星第一频道以专题讲座、讨论、案例为主要内容;第二频道侧重国内著名医院的手术直播和手术点评;第三频道主要内容为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考试辅导。通过网站内容的学习,既可以学习和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医学知识,还可以获得继续教育学分,满足医务人员业务考核及职称晋升的需要。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对550万在职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以扩大继续医学教育的覆盖面[4]。

除此而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网站和学术性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司的网站也开展着有关医疗卫生教育或继续教育工作。

2.2.3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网络科技与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基础,实现对医学资料(包括数据、文本、图片和声像资料)和远程视频、音频信息的传输、存储、查询、比较、显示及共享。它通常包括: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和远程交流等几个主要部分。远程会诊是一种两地或多地医生交互式共享病人诊断信息,特别是放射学图像、超声图像、病理检查、心电图、血压等多种报告的分析诊断过程。最终诊断报告由本地医生提出,异地专家只是提供参考意见,以协助本地医生作出正确诊断。

远程会诊包括:治疗方案会诊、手术方案会诊、明确临床诊断会诊等。远程诊断是在分享医学影像及其他各种诊断信息的基础上,最终诊断报告由远在异地的专家签署。它涉及到图像的数据采集、压缩、传送、解压缩、处理和显示等各个技术环节。远程诊断:包括病理诊断、放射学诊断、皮肤病诊断、超声诊断、内镜诊断等。在开展医学远程教育的过程中,一些较传统的方式也起着很大作用。比如,通过播放光盘和收看有线电视来获取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对医学远程教育思考

3.1转变观念,提高对远程教育的再认识

20世纪后期以来,知识的增长呈现爆炸趋势,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方式也是多种渠道的,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不仅是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也是学习理念的一次革命。虽然,远程教育的开展在我国时间并不很长,但以其灵活性、普及性、终身性和共享性的明显特点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在中国西部,由于其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与发达地区有着较大差距。实施远程教育,对这里的人们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进而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时展的必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早行动早受益;行动范围越大,受益面积越广。而且要将这种对远程教育的认识,通过方案规划,经费投入,人员培养等环节加以落实。

3.2共享资源与标准化

3.2.1资源共享在开展远程教育的过程中,资源建设与开发无疑是项基础性工作。在资源建设中往往存在资源较少,即“有路无车和有车无货”的问题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现在西部地区已建起许多网站,但实用内容较少,有的甚至仅是一个简单的网页,没有可连接的实际内容;有的则是内容和水平较差,是一种低层次重复。这种形式的网站是对资金,时间和人才的浪费。因此,必须要花大的精力和投入加强资源建设。在共享多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时,还应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印刷资料和电子光盘资料一并加强建设和共享。

3.2.2标准化我国目前远程医疗尚无统一制式,信息传输存在着通讯信道不同、应用软硬件不一致、设备不兼容等问题。为共享资源,我们需要有一个国家统一的并力求于国际接轨的标准以推动远程医学教育健康发展。

3.3建立并完善远程医学教育中的法规远程医学中的法律、法规涉及到远程医学能否长期有效开展的问题。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医疗信息可能涉及司法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例如,现行的法律规定要求使用“书面的”、“签字的”或“原始的”资料才具有法律效力,而对电子病历、电子医疗文书、电子文档、电子签名等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我国已有的法律法规中,既有从国家宪法和部门法的高度对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信息活动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约束,也有直接约束计算机安全、国际互联网安全的法规,还有对信息内容、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产品授权审批的规定。但是,目前尚未见到有针对企业级或部门级的局域网管理法规,更没有信息化医院从业自律和他律的法规性规定。

3.4加强对远程教育的规范管理

3.4.1卫生部对规范管理的要求在《卫生部关于印发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远程医学教育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写到:“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卫生服务的需求,须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建立终生教育体制,以不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指出,“远程医学教育是采用先进信息技术,使广大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获得知识的一种全新教育手段,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对于采用远程教育开展医学培训和教育的方式,卫生部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在此基础上,为了规范管理,在一些具体条款上也做了相应规定。如要求“远程医学教育的服务对象以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审核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岗位培训、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等教学项目或课程。”在管理上要求“远程医学教育实行行业管理。由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具体实施。卫生部负责远程医学教育制度的建立和管理,远程医学教育规化的制定,远程医学教育制度的督导和检查;负责对开展远程医学教育的卫星网络、计算机网站的资格进行审批和管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统筹规划下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制定远程医学教育规化、实施细则,协调、督导和检查远程医学教育工作。负责审批和管理当地开展远程医学教育的教学站。”

另外还规定了各类继续教育项目和学分的批准程序及授予标准。这些规定和要求对开展远程医学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3.4.2教育部对规范管理的要求为规范管理,教育部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政策和办法,主要有:《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学院教学工作评估体系》和《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的通知》。

这些文件不仅有对开展远程教育的构想、条件,还有对教学环节中的质量监控,学籍及证书管理以及评估等问题的规定,它对于加强和规范远程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3.4.3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要求由于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实践和操作性很强,关系到人身生命。遵照高等医学教育规律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对卫生人力的需要以及行业人才准入的有关规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文件要求,自2002年10月31日起,成人高等教育举办的医学类专业、相关医学类专业、药学类专业的学历教育,自学考试和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举办的相关医学类专业、药学类专业的学历教育,只能招收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人员,停止招收非在职人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医学教育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重要,离开这个环节就不可能培养其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弱势专科医疗市场专科建设可持续发展

【Abstract】Undernewtimeandnewmedicalmodel,themedicalmarketisrenewedlyarrangedanew.Then,therearesomeweakspecialmedicaldepartmentssuchasburndepartment.Howwilltheybesurvivalinmarketcompetitionandgaintodevelop?Thewriterputforwardfiveviewpointstodiscussthosespecialdepartments’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

Keywordsweakspecialdepartmentmedicalmarketconstructionofthespecialdepartmentcontinuativedevelop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些工农业生产的意外事故在逐年下降,随之而来一些专科的病人来源在减少,市场在缩小,例如烧伤外科就属于这一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弱势专科。且现代医学的发展,旧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渐被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的模式所代替,医学的范畴也由单纯的救死扶伤向着社会大医学过渡。医学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一个医院一个专科的建设与发展也不可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优胜劣汰。在当前医疗市场中,像烧伤外科这一类弱势专科,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学科上谋发展,把这类专科做大做强,变弱势为强势,值得我们深思。

1认清形势,更新观念,适应医疗市场

1.1适应医疗市场的变更工业的革命推进生产的现代化,文明生产及工人的安全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一些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在逐步下降,导致了像烫伤这一类病人的逐年减少,造成了整个医疗市场构成的变更。这类专科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推病人”、“转病人”现象到现在的“等病人”、“要病人”、找病人”。病人是医疗市场的主体,也是专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及动力。所以说赢得病人是一个专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

1.2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化的建设,医学模式也由旧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化。医学的范畴在扩大,已形成了一个社会大医学。社会及病人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已不能满足于以往的“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原则,转向追求更高的生命质量。医学面对的服务对象不但是“生物人”,而且是“社会人”。这样就给医学的各专科不断地提出新的课题。换句话说专科的发展不但要在专业水平上有发展,而且还要在经济、社会、管理有发展。只有这样该专科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医疗市场的不断变更。才能赢得病人,求得专科生存和发展。

2创专科特色,树专科品牌是发展之本

在竞争日益强烈的医疗服务市场中,要在本专业领域具一定的声誉,在整个医疗市场中,在整个医院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通过:(1)敏锐地洞察学科发展的动向;(2)摸清外部环境及社会形势;(3)认清自身内部的情况及特点;(4)纵观当地医疗市场迎合市场的要求。科学地提出本专科在近几年的主攻方向,在人、财、物上,在临床及科研上均有所倾斜;在某一二个专题上做强做精,从而在本学科中创出自己的特色,而形成影响,具一定的声誉;只有回头客才是真顾客,只有能够向他人引荐本企业产品的顾客才是真顾客。顾客的忠诚度是企业生存之本。在医疗市场也是如此。在整个医疗市场中树立自己的专科品牌,从而赢得市场,扩大市场,赢得病人(特殊的顾客),得到发展。在这方面我院烧伤科这几年来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在提高烧伤整体救治水平的同时提出了提高手烧伤和头部烧伤医疗水平及功能康复,改善病人的功能的主攻方向,得到预期结果。在本学科中创出自己的特色,在专业水平上跨入国内先进行列,赢得了病人,社会知名度不断增大,专科业务覆盖区域不断地得到扩大,得到社会的承认,使专科病人得到了补充[1,2]。

3人才是专科发展的关键

专科建设,保证特色项目,用有限条件发挥出最大的科研效益,才能尽早、尽快多出成果。在这方面我们的体会首先是人才建设问题。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动力,也是医院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因素。在人才建设上要注重学科带头人的提高,只有他们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站在学科发展前沿,才能开发新的科研项目,研究出高档次的科研成果,使本专业处于本区域卫生系统内外较先进水平。专科的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学有所长的技术骨干和有知名度的专家,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专科不但要有一个合理人才梯队,而且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才结构,也就是说:专科的人才梯队在年龄上老、中、青相结合,技术职称上高、中、初相结合。从而使专科建设稳步进步,后继有人;在专科的人才结构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做到专科内的每一个人均有自己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专长,特色,做到在某一方面胜于科室中的他人,学得较深,而具一技之长。形成一个由不同特长,不同专业水平相结合的合理化的智能机构,从而使专科在学科上能够全面发展,从而节省专科中人才资源,做到各有所长,专业知识在本专科中得到互补,吸引专科领域中的各类病人,使他们得到最好技术水平的(专家级的)治疗。真正实行“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所长”的目标[3]。

4科学管理是专科发展的动力

管理就是根据一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科学预测,制定组织目标,并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对人、财、物等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争取最大效益,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组织的控制活动。管理的核心通俗地说就是如何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专科的建设和发展除了上述因素外,科学地进行科室管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科室这个小团体中,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大程度实现科室的经济效益,这是科室管理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整体规划下的分工,在分工基础上的协调综合,才能是高效管理。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管理活动的核心。第一,对全体科室成员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特长、学历、职称、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各尽其能,各尽其责,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科室成员的潜力,为科室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也更好地节省了人力资源。目前在我们科室就存在人才的浪费,人力资源的浪费,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埋头于简单地劳动,换药,处理日常医嘱,写病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更适于他们的工作,例如像疑难病例的分析、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科教研等工作。而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换药等工作完全可以像国外由护士及创面技士来完成。这样对专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项目,种类和量上重新进行分配,使得更合理,更经济,更有效率。第二,一系列制度,条例和操作常规的建立和健全。通过它们来规范科室工作,来进行科室的科学管理,在制度、条例面前一定要做到人人平等。第三,科主任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其必须是业务技术精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办事公道,淡薄名利,甘为人梯,而且必须懂管理,会管理,敢管理。科主任首先应该是个学习型的表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但要学业务,学政治,还要学管理,使自己在科室中永不落伍,从而带领的科室才能不断地进取,在专业水平上及组织管理上不断前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