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毕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6:23

新闻专业毕业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篇1

1.从新闻的内在属性来看

在笔者看来,新闻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出色的新闻敏感。

什么是新闻敏感?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新闻敏感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专业能力,那就是,面对一个事件或者一条信息,能够迅速地判断和掂量出这一事件是否具备足够成为新闻的价值。

那么,新闻敏感来自哪里?按老报人艾丰的说法,来自于对“普遍事实与新闻事实”这一对对子的把握。①换言之,对社会现实理解与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一个人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一个人对社会现实理解得越透、越深、越多,就越容易在面对一件事实时,掂量得出该事实的分量,以及是否足以成为新闻的价值含金量。

以此推演下去,既然新闻敏感是新闻学核心,那么,提高和加强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锻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就应该成为新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笔者有限目力之所见,这恰恰是我国新闻学教育中的一块重要短板。

2.从课程设置来看

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课程设置为例来说明我国目前新闻学课程的不足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网站上是这样对其新闻学课程进行介绍的:

“新闻专业本科的学科基础课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出版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等,各专业方向核心专业课程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影概论、摄影技术、图片编辑、摄影造型技巧、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传播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经营管理等。此外还可以选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广告、出版专业的有关课程。”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介绍则是以详细的表格形式见表一③

从这两所著名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它们都主要还是沿袭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含外国新闻史)这样一种三分法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架构。

这种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课程架构的好处在于,使得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它的不足是,严重忽视对学生认识社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大比重的新闻专业科的学习必然耗去学生有限的本科教育时间,使得学生无法腾挪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认识社会现实方面的素养与能力的自我积累。④

3.从新闻实务单位的内在要求来看

新闻业内的人一般都知道,新闻单位对新闻系毕业生多年一贯的评价就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这种评价其实是必然的,主要因为上述课程架构事实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同时,如果学生在课余又没有足够的自觉性,主动挤出一定时间来从事新闻学科以外知识的阅读与积累的话,其结果必然是知识结构的残缺,必然是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和能力的不高,必然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然而,新闻单位最看重员工的是什么?

这固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在一次报告中的一席话,是对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之一。

他说:

“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时代认识。《南方周末》招记者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他‘对中国有感觉’。所谓‘对中国有感觉’,其实质就是他要对时代有认识。第二个前提是价值认识。大家都知道,南方集团是个非常有理想的媒体,理想主义在整栋大楼里非常充盈。在这样的氛围里,价值认识成了潜意识里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在做报纸的过程中,这两点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回答,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做新闻工作,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价值体系”。⑤

向熹所谓的时代认识,跟笔者在前面述及的认识社会现实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恰恰在这种认识社会现实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目前的新闻学教育做得很不够。

4.从新闻单位用人情况来看

在新闻单位,新闻系毕业生尽管往往在数量上处于优势,但在质量上则往往不尽然如此。笔者试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来说明,新闻系毕业生在新闻单位的总体被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

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本身是个过于不具有操作性的概念。为此,笔者将它具体化为一组数据,即广州某报团近四年的招新专业及人数比较(只限于采编岗位)。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广州某报团采编招新的各专业比较分散;其次,在招新中,新闻专业毕业生尽管“一股独大”,但除2007年以外,其余三年均没有超过总人数的50%。笔者以为,这显示了包括该报团在内的新闻业界在招新上对员工的知识背景存在一个多元化的合理期望。

此外,据笔者了解,作为中国传媒市场上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报团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现有主要子报子刊的主要领导中,新闻专业毕业的仅有两位。其余均为其他专业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后劲的确比较有限。

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以是否晋升作为衡量一个专业毕业生发展后劲的唯一指标,甚至也可以说这两者之间未必就有着绝对正相关的关系,但以笔者在新闻单位的观察来看,晋升的确可以作为衡量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新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与他学科有一定的脱节,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脱节,与新闻一线的要求与愿望有一定的脱节。

二、从问题角度来看新闻学发展路径:在开放中对接

问题既彰显,路径往往是对应和不言自明的。对应于上一部分的分析,笔者以为,新闻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就是,走出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孤立状态,向社会现实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向新闻单位开放。只有在这种多元开放中才能实现新闻学教育与社会现实、他学科和新闻单位的对接。

1.向社会开放

培养一名称职的编辑、记者,是不可能单纯靠书本知识来完成的,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正是书本以外的社会实践知识。社会实践越充分,才越有可能把握住国情、省情乃至地情,认识到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才能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真实的感觉。其实,许多新分配到新闻单位的大学生,之所以往往容易产生现实落差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长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偏居于象牙塔内,对社会现实十分懵懂。

2.向他学科开放

如前所述,新闻学的核心是培养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来自于学生认识与把握现实的能力。新闻学课程在新闻敏感这个最为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上,实际上只是点到为止,而无力再挖掘下去。为什么?因为社会现实本身的复杂性。

社会现实纷繁复杂而多变,且不论要认识它,单就认识它的某个侧面,比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都需要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的丰厚积累。所以,要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新闻敏感,就必须仰赖于新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背景知识。

像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新闻专业,甚至明确要求其他学科的总学分必须占到至少50%以上的比例。

比如,马里兰大学PhilipMerrill新闻学院在对新闻学本科生的培养上,只有1/4的课程属于新闻学方面的,侧重于提供工具性技巧方面的知识与概念。而其余3/4课程都必须在新闻学院以外的其他专业内完成,比如: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心理学。他们认为,这些专业所涉及的,都是学生们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专业背景知识的建构,将会增强他们的学生在某一特定新闻报道领域的竞争力。⑧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和叶铁桥介绍:

“1920年以后,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传统的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内容。这种课程设计不久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⑨

对此,我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也大可借鉴美国新闻学院课程设置的思路,大力压缩新闻学课程比例,适当增加其他学科在新闻学教育中的比重,乃至将新闻系本科一、二年级的教育归于其他科系,到三、四年级才回到新闻系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

3.向新闻单位开放

这里说的“向新闻单位开放”包括三层意思:到新闻单位实习;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

到新闻单位实习,目前来说,业已为各新闻学院普遍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就笔者所知,尚没有引起新闻院校的足够重视。本文所谓的“互动”,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即,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新闻院校老师宜定期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新闻单位,熟悉采编流程,了解新闻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新闻院校宜定期邀请名记名编到新闻院校开讲座,传授来自一线的新鲜、热辣的新闻背后的采编心得体会。

在这方面,笔者以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准记者训练营值得借鉴。该训练营从2007年3月开营后,每周四下午聘请一名来自南方报团(以南方周末为主)的编辑记者进行一场讲座,并进行现场交流,既弥补了教学中来自一线实践案例的匮乏状况,又反过来丰富和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而且,该训练营还定期安排学生分赴南方报团各子报,以准记者准编辑的主人翁身份,而不是旁观姿态的实习生身份,全面介入新闻策划、版面编辑等活动。其实,这与实习生的边缘人、旁观者角色和散兵游勇性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开始成为我国新闻院校发展趋势之一。不过,在美国的新闻院系,这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共33位全职新闻学老师,除新闻史学家MichaelSchudson外,其余都有着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或新闻专栏写作经历。他们在自己的简介中都会突出强调自己在新闻单位的服务年限,如:“Ann是一位有着25年多广播、报纸报道经历的驻外记者”、“Sheila1982年供职于一家被广泛阅读的杂志《菲律宾纵览》(PhilippinePanorama),从此开始了她的新闻报道生涯”、“(Ari)在执教新闻学院前,于纽约时报担任宗教记者长达20年”。⑩

在我国,新闻学教育还是以学院派为主。从新闻学长远发展计,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新闻学院应该不断地从新闻单位发掘人才以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而不是如课程设置那样,自我封闭、自我运作,进入一种死循环。

注释

参见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页:/bkjy.htm。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页,/html/level2_kcjs.htm。

本文是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来思考新闻教育问题的。如果从新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目前这种课程架构当然是契合需要的。所以,笔者以为,对于新闻学教育,我们必须直面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实务者,还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学研究者?本文无疑是从第一个角度,也就是新闻实务的角度,来反思我国目前的新闻学教育的。

引自向熹2007年3月29日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做的题为《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的演讲。

“新闻”类涵盖了广播电视、编辑出版专业;“经济”类涵盖了金融、政治经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政治”类涵盖了国际关系专业;“生态学”涵盖了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历史”涵盖了人类学、历史教育学专业。

中山大学校友总会(逸仙网)http:///main/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87

参见马里兰大学PhilipMerrill新闻学院网页:www.journalism.umd.edu/courses/baclass.htm。

刊于《中国记者》2005年第6期,亦见《中国记者》网络版:/newmedia/2005-06/24/content_3131216.htm。

参见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网页:www.journalism.columbia.edu/cs/ContentServer/jrn/1165270069177/page/1165270069195/JRNProfileList.htm。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篇2

新闻教育热为新闻媒体培养了大量人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伴随着是来自业界和学界不绝于耳的批评之声,矛头直指各大学新闻院系的新闻教学在教学体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新闻教学内容与新闻媒体实践严重脱节。对此,无论是新闻业界还是学界都不断有人撰文讨论,直陈弊害。但这些讨论几乎都是“定性研究”,因此,对高校新闻教学与媒体接轨状况的实证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本研究旨在开掘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它将细致地呈现新闻院系的学生、教师以及媒体从业人员(主要是记者和编辑)对当前新闻教育中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认识。《辞海》对教学的定义是:“教学指学校工作中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①因此,教学应该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共同活动。而以前有关新闻教育的讨论多是新闻院系的教师或媒体从业人员操控话语权。这里隐含的意思是说,我们将重点讨论作为新闻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对新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认识。第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体是否脱节?新闻教育是否应该与媒体接轨,怎样接轨?我们将通过实证调查来比较学生、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的异同,为以后的新闻教育改革提供一些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作为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新闻院系师生及媒体从业人员关于高校新闻教学与媒体接轨状况的实证数据,再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共包括7个部分:“总体状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与媒体的联系”以及“个人基本信息”。

(二)样本选取。采用配额抽样法。学生样本来自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北京、上海和广东12所高校的新闻院系,主要由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通过在全国各地的同学这一人际传播网络来发放问卷;媒体从业人员的样本则来自于四川、重庆、湖南、江西和广东各省市的省级和地市级媒体;教师样本来自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北京和广东部分高校。抽样时,主要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决定抽取400人来进行调查。其次,按教师、学生和媒体从业人员身份进行配额,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各50人,学生300人。第三,考虑到大一学生对专业认知尚不全面,研究生数量总体较少,所以我们对学生按年级进行配额,样本中有大一及研究生各50人,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共200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6份(其中学生277份,教师40份,媒体从业人员49份),有效问卷率为91.5%。

(三)变量设置。本研究的主要变量有“职业身份”、“满意程度”、“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专业背景”等,依靠这些变量的关系,可以勾画出当前新闻教育的真实状况。

三、数据分析及讨论

1.对当前大学新闻教育的满意程度

对新闻教育的满意程度,我们对被调查者进行了提问。请他们为当前的大学新闻教育打分,满分为10分。分值对应的满意程度分别为:非常满意8-10分,较为满意6-8分,满意4-6分,不满意2-4分,非常不满意0-2分。由此可以计算出一个指标——相对满意程度分值。相对满意程度分=(学生满意程度平均分+教师满意程度平均分+媒体从业人员满意程度平均分)÷3,由相对满意程度分值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对当前大学新闻教育满意程度的较为客观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前大学新闻教育的相对满意程度分为6.05。其中学生的满意程度平均分值为6.41,教师为6.1,媒体从业人员为5.63。对于学生的满意度,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来自不同院校的学生的差异。我们把277位学生样本按院校级别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来自一类本科院校的学生为125人,所占比例为45.1%,二类本科院校的学生为152人,所占比例为54.9%,这说明对样本在不同院系这个变量上进一步分析是有意义的。统计结果表明:一本院校的学生对学校新闻教育的满意程度普遍高于二本院校,平均分值分别为6.54和6.28,但两者的区分度并不大。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此次调查还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您认为现在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能满足媒体的需求吗?回答能够的占27.6%,回答不能的占72.4%。由此看来,当前大学的新闻教育与媒体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意味着,从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有一大半部分达不到新闻媒体的要求。难怪有人形容现在新闻教学与新闻媒体是“各行其是,互不相干”。高校按自己的模式培养学生,新闻媒体则以自己的需求招聘员工。

在对当前的大学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是否脱节这个问题上,无论老师、学生还是媒体从业人员,有2/3以上的人给以肯定的回答,认为当前新闻教育的改革方向是学校教育应与媒体的需求接轨。学生、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均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高校与媒体应多交流和沟通。在调查中问到“新闻专业毕业生在新闻工作中的主要缺陷”时,86.6%的人认为新闻专业毕业生一是缺少采、写、编、评的实践经验,不能及时上手,缺乏独立采访的能力。二是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差,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前者,我们认为,这与现在的高校与新闻媒体单位沟通较少,学生到媒体实习的机会不多,实习的时间不足,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有关。统计结果显示,有51.7%的学生不清楚新闻媒体里的具体工作要求;有16.4%的学生完全不知道他现在所学能否达到新闻媒体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从职业要求的角度看,部分学生自身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当然,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应该对这种情况负有相应责任。而后者,则应由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加以改变,以适应新闻媒体的职业需要。在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调查中,当问及新闻专业毕业生应该怎样去弥补缺陷时,有80.6%的人认为学生应利用一切机会,尽量多参加新闻媒体的实习和实践。他们建议,新闻专业的学生,不应把目光局限于书本的固定模式上,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打好基本功,以防止眼高手低。

2.新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清华大学的李彬教授认为,我国的新闻教育一直在两极间摆动,一极是实践的需求,一极是理论的诉求。一般意义上讲,新闻教育及新闻研究一直主张理论联系实际,追求两极之间的平衡。②实际的情况究竟怎样呢?

此次调查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是“如果让您自己选择专业课程,你会选择哪种类型?”选择项分别是实践型、理论型、理论+实践的综合型;针对教师的问题是“您认为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是怎样的?”选项分别是注重实践、注重理论、两者并重;针对媒体从业人员的问题是“您认为现在新闻媒体最需要的是哪种类型的人才?”选项分别是理论型、实践型、理论+实践的综合型。统计结果表明无论学生、教师还是媒体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新闻教育的发展方向(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这也印证了“两极平衡”的判断是准确客观的。同时应当看到,在新闻业界和教育界,偏重实践的主张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3.新闻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

据样本统计结果显示,新闻专业当前所开设的课程,纯理论课为61.5%,实践操作课为9.7%,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28.8%。

这表明前面所提到的我国新闻教育界一贯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两极平衡”理论在具体的操作实施中并未真正完全得到体现。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较为复杂:

首先是历史原因。美国学者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一书中介绍,将新闻学开拓成为一个合法的大学学科的“老爸”布莱尔,20世纪初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对新闻教育作了这样的设计:在4年期的大学课程中,新闻学方面的课程只占1/4,其余3/4的课程都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课程。布莱尔这种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观较为合理,最终成为美国大部分新闻学院所接受的“鉴定标准”。③新闻学传入我国以后,布莱尔这种课程结构观也同样被国内新闻学院所接受,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人文科学而轻社会科学的倾向。建国后,很多学校的新闻专业往往设在中文系,尔后独立为新闻传播院系。因此,出于历史惯性,文学类的课程占有相当的比例。此次调查表明,在人文社科类的基础课中,开设了文学专业课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78.8%,开设了心理学专业课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32.7%,开设了社会学专业课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34%,开设了哲学类课程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47.3%,开设了法律和经济学课程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23.5%。由此可见,文学类课程偏多,而媒体急需的社会、法律、经济学等偏重于实践的基础课程设置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创新人才,1998年以后,本科专业的学时总数不断压缩。在学时压缩的情况下,学校公共课如马列原理、外语等不能减,最后只能削减某些专业课的课时或者砍掉某些人文社科基础课。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一些理论+实践的课程就变成了以讲授理论为主的课程,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大打折扣。

就新闻专业课的教学方式而言。我们发现“教师讲、学生记”的“讲授法”依然是大学新闻教育的主流,“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开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样本统计结果显示,在新闻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讲授法”占样本总数的46.9%,“讨论法”占27.8%,“案例法”占14.1%,其他教学方式占11.2%。

然而,当问及学生希望老师采用怎样的授课方式时,有58.2%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能与老师共同讨论,老师给我们指导”,有32.4%的学生“希望老师多分析案例”,只有2.2%的学生接受“老师讲课,我们记笔记”,其他类型占7.2%。由此可见,新闻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四、结论与思考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大学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媒体从业人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当前新闻教育的改革方向是学校教育应与媒体的需求接轨。造成大学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象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大学新闻院系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上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如果新闻媒体把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不适合其需求的责任完全推给高校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媒体自身也担负有培养人才的重任,就象医院必须要给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一样。所以,接轨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一相情愿,媒体也应承担培养合格新闻人才相应的责任。

众所周知,传媒产业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的新闻实践走在了新闻理论的前面,因此高校新闻院系所培养的学生暂时不能适合媒体需要也是正常的。要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求大学新闻院系应立足传媒发展现实,更新教育观念,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以适应传媒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应主动与高校进行交流和沟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业务交流方面开展广泛合作,真正达到新闻教育与媒体接轨,实现二者共赢。

注释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657页

李彬:《新闻教育:重思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视听界》2007年第4期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4页。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创新创业

当前,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过剩与传媒市场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如何加强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前沿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栏目策划、节目编导、文稿撰写、采访、摄录、剪辑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作为本专业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毕业设计,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通过与媒体机构的合作,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性和专业化,是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研究选题多于实践应用选题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是具有一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既有精神产品属性,又有文化商品属性。因此,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编导人才既要有一定的创意性,又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过硬的职业素养。以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只撰写毕业论文,且论文选题多为理论研究,实践应用选题往往也缺乏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缺乏创新。理论研究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学术修养和理论积淀,这对于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艺术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的真实知识水平和学术能力范围,最终撰写的毕业论文与快速发展的传媒行业实际相距甚远,对传媒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基本没有借鉴意义,更不要说前瞻性和指导性,而且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素质的提升帮助不大,因此,毕业论文没能很好地实现其教学目标。

(二)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学习兴趣缺乏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毕业论文与就业之间的关联性弱化,很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日渐降低,对毕业论文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他们往往认为论文撰写质量的优劣对未来就业没有太大影响。同时,安排在教学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论文,又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毕业实习、就业、考研的时间和精力产生冲突,他们往往是在实习、考研或找工作的间隙东拼西凑地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只求能顺利通过导师审核拿到相应学分毕业就行。这导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多数毕业论文的选题缺乏新意,研究内容缺乏深度,原创的毕业论文比重逐年下降。

(三)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超负荷指导必然带来系列问题。而且部分指导老师自身的双师素质不强,对一些应用选题、前沿问题研究及实践性强的毕业设计的指导较为吃力。这也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四)毕业论文管理监督不到位

虽然各高校从宏观角度对毕业论文环节的组织管理进行了规范,但毕业论文后期评阅及答辩时仍会存有一些问题,例如论文题目与内容不符、论文结构混乱等。这说明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管理监督不到位的现象。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组织管理模式和监控评价体系。如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专业和院系在毕业论文环节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

设计的改革思路为顺应全媒体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在校媒合作的基础上,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论文进行改革。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了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与建议,以更好地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目标。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出发,在黄淮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专业性、应用性、创新性、规范性”的基本要求和“企业命题、学生完成、双师指导、市场检验”的基本原则指导下,文化传媒学院在产学研教改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期逐步形成一条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立足当前传媒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第四学年的毕业实习,在校内教师和业界导师双方共同指导下,学生独立在实践中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研究成果对传媒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具有应用和指导价值,真正体现“真题、真做、真教、真效”,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

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措施

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媒体实践,分别从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专业化,选题来源及选题内容的实践性,双师共同指导、管理、考核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以适应媒介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一)立足学生实际,鼓励应用性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应结合学生毕业实习,在工作实践中确定应用性题目,以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和撰写质量,并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也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开展应用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使学生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根据学校的规定、专业特点和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鼓励来自社会生产实践的、应用性强的论文选题。同时,高度重视选题质量,严把选题关,选题由指导教师、教研室、院系三级审核,保证学生所选题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应用性,难易程度适中,做到一人一题。

(二)增加“作品创作+小论文+过程文本材料”的毕业设计新形式,合理设定毕业设计创作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特色鲜明,实践性突出。以往毕业论文形式单一,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整合和理论研究能力等,这与传媒行业对实践能力突出、职业素养较高、适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原有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增加毕业设计创作的新形式。毕业设计的核心是视频作品的创作,包括前期策划、文案创作、中期拍摄、后期编辑等多个环节;同时也强调应对毕业设计的整个创作流程进行客观记录,以及对创作实践进行全面、客观地理性分析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最终成果由改革之初的“视频作品创作+毕业设计说明+相关文字材料”发展到现在的“视频作品创作+毕业设计小论文+相关文字材料”组成。初期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时,往往学理性不突出。为进一步强化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和专业化,学生在完成作品创作和相关过程文字材料的同时,还需要撰写毕业设计小论文,将实践与学理有机结合。通过毕业设计能对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1.合理设定毕业设计创作方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设计的作品类型多样,包括纪实类作品,例如电视新闻、专题片、纪录片等;文艺类作品,例如微电影、电视栏目剧、文艺节目(娱乐节目、综艺晚会)等;影视广告类作品,例如商业广告、公益广告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创作方向。2.严格要求毕业设计小论文的质量。小论文是以毕业设计作品为主要案例,结合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所写的研究分析性文字材料,其主要内容和要求与毕业论文基本相同,字数相对较少。3.规定毕业设计必须提供创作过程中的相关文字材料。毕业设计应根据作品类型提供与之相配套的过程材料,具体包括策划书、导演阐述、文学剧本、分镜头脚本、采访提纲、拍摄提纲、解说词等。

(三)探索学生团队协作完成和双师指导的新形式,不断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由于毕业设计的创作环节较多,涉及选题、策划、文案、采访、拍摄、后期制作等,独自一人完成毕业设计的难度太大,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提倡学生自由组合,明确分工,通过团队协作,形成优势互补。对于多人合作完成的毕业设计题目,在让该组所有学生参与整体方案设计的同时,明确每个成员应独立完成的任务,并在设计小论文上加以区别,使每个学生都受到全面的训练。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引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界导师,与我院专业教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校内指导老师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理念,对专业发展有较系统的认识和研究,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科专业发展的脉络。传媒业界指导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媒介市场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但相对缺乏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教育教学理念、设计深度难度及指导过程规范等的把握。双师共同指导,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有效地保证了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在考核环节,组建双师型答辩小组。答辩小组成员由校内教师和实训基地业界指导老师共同组成,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答辩考核。通过联合指导、联合答辩将实践创新能力和毕业设计结合,更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业务能力,引入业界评价也使毕业设计的评判更客观公正。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完善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文件,有效提高工作规范

为保障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逐步完善并制订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管理规定、毕业设计工作实施方案等质量管理文件,明确了毕业设计工作在选题、开题、设计创作、文本撰写、设计指导、检查、答辩及归档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与规范,并通过质量报告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加强对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监管。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应准备详细的学生毕业设计指导进度表,统一每个阶段的指导时间、指导阶段性目标及任务等,以全程监控毕业设计的效果。评定一篇毕业论文或一个毕业设计作品好坏的标准,不再以是否具有较深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学术价值,而是以是否能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能否合理分析或帮助解决现实问题,是否具备创作能力作为评判的主要标准。同时引入媒体或企业作为第三方参与毕业论文或设计的质量评价,构建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核心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

四、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成效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质量不断提高

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凸显地方性、应用型,多数选题都来自社会实际,并与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实践结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体现了真题真做。毕业论文选题角度新颖,多来源于媒体生产实践,与媒介发展进程及新闻传播实践相关,对传媒行业发展实际进行分析、思考、总结探索。这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了实践应用性,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检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毕业设计围绕地方传统文化、大学生创业、特岗教师、慈善公益、青春、梦想、亲情、道德、法制等主题进行纪录片、专题片、电视栏目剧、电视新闻、电视访谈节目等创作。目前已初步形成地方传统文化系列主题的毕业设计选题,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资源开发具有启示意义。

(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不断提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深度有所提升,往往能以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联系当前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策划、编导、采访、写作、拍摄、后期制作等专业综合实践能力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尽快融入工作环境、适应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强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每届毕业设计全部得到了业界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的“双师”指导,体现“真教”。同时,每年都会向驻马店电视台等媒体机构推送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并播出。这让设计作品的质量得到媒介市场的检验,体现设计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真效”。同时,学校和媒体双方优势资源得以优化组合。媒体介入高校人才培养环节,逐步缩小高校人才培养和媒体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及错位,逐步解决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媒体发展特色不鲜明、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匮乏等矛盾。高校也能深入了解传媒行业的新需求、新问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促进教研科研工作。专职教师也能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专业教学融知识、技能、素质于一体,培养自身的双师素质。

五、结语

毕业设计的改革,是产学研合作育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就必须健全管理体制,严格过程监控,加强双师素质指导教师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适应全媒体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并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一青,印兴娣.地方高校传媒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析——以常州工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59-61.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篇4

[关键词]基础写作;教学改革;新闻学;微助教平台

写作是用文字符号记述、传输客观信息或主观意图的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的构建,也是一种沟通能力。这种沟通能力是21世纪职场新世界的7个关键能力之一[1]。新闻写作是面向公众的重要沟通方式,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职业技能,也是一项难度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工作。新闻专业文体写作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学习基础写作知识,学生进行新闻写作将十分困难。因此,新闻学专业专门设置基础写作课程,作为新闻各类文体写作课程的前置课程。该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业作家,而是系统、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为其进入职场能够完成各类文本写作打好基础。

一、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动因分析

无论是欣赏类文学文本、生产类创意文本写作,还是工具类功能文本写作,都是围绕主题提炼、材料的搜集和取舍、结构的搭建、表达方式的选择和遣词造句等进行的。新闻报道属于工具类功能文本,文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样式要求。文体是承载新闻事实的载体,为内容的有效传播服务。一篇新闻报道文本的写作过程是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如果没有新闻写作前的思维与基本的语言表达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有效提升,各类新闻文本的写作将会很难顺利开展。根据对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发现,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非新闻专业工作已成为各校新闻学专业的普遍现象[2]。新闻学专业本硕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涵盖新媒体、党政机关、学校、银行、公关、广告、通信等行业[3]。这些毕业生在工作中使用新闻类文体写作的机会非常少,而使用文字书写备忘录、邮件及调研报告、各类文案的机会则更多。因此,对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新闻媒体工作还是其他工作,都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写作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然而,传统的新闻学类基础写作课程内容大多按照文学文体的体例编排,或者按照应用文文体的体例安排,这种编排方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就业需要。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职场上所表现的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对话、叙述能力有待提高[4]。

二、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传统的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模式为教师讲授理论,学生根据理论完成练习写作。然而,根据美国视听教育学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以“听、讲”为主的教学设计和学习历程,所学者学后能记住所学知识的比例低,学习结果只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信息或知识定义、描述、列举和解说[5]。学生如果参与课堂问题的设计、分析,把分析结果通过口头语言或文字语言表达出来,学习者将会记住70%的学习内容。如果我们让学生“经历实际经验”成为课堂老师,设置课堂内容,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作品以及创作经历,或者让学生模仿教师,教其他同学写作,点评其他同学的作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提升。也就是说,通过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教别人等多感官参与教学,学生能从被动倾听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会主动地收集、甄别、组织和阐释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将会比单纯地听、读效果好很多。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引导、协助学生参与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的学习由浅层解说步入更高层次的思考。在课堂设计中,很多教师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较低阶的知识性和概念性的内容。但是,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常常抓不到课程重点,无法对教学预习视频所讲的知识进行整合、归类,形成结构化知识[6]。然而,教师在预习中增加练习内容,由练习引发学生组织、归纳知识点的思考,并建立可操作性的预习评价机制,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预习效果。这种办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组织与意义化所学概念,而且能使其在课堂上的发言言之有物。在课堂上,学生再次听取教师的讲解与其他同学的发言,与先备知识做有效的联结,不仅促进记忆,而且能加深课程理解。多数学生认为经过此类课堂教学的淬炼,其在遇到问题时,会善于运用适当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理解问题及解决问题[6]。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中高阶写作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教学方式突破传统单向知识传授的线性教学模式。教师将知识性和概念性的内容设置在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以专题问题讨论、创作分享和自由写作练习为主,让学生交流观点,倾听他人想法,内省自己观点。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讨论引导者和“学习合伙人”的角色。课后,教师设置周文、月文写作练习,帮助学生用“多写”这一利器克服写作恐惧心理。同时,在课后教师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评定者。

三、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作为新闻写作等专业文体写作课程的前置课程,基础写作课程开设在大学一年级,共计48学时,着重于学生思维过程的指导和文字表达的训练,整个课程借助微助教平台完成。微助教平台是一款融远程在线教学与线下课堂互动为一体的课程技术平台。在微助教平台上,授课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课前自学、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一)问题引导式课前预习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将基础写作课程中低阶层的知识性和概念性学习内容放置在微助教平台的“在线学习”板块,并设定预习任务的开启时间和结束时间。预习内容可以是课程文字资料,也可以是课程音视频资源。预习任务开启后,微助教平台会信息提醒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预习。最后平台会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对预习过程中学生抓不住重点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平台“问题”板块设置预习问题,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总结重点[7]。学生在“在线学习”板块学习完,到“问题”板块回答问题,用预习后回答问题的方式,再次回顾学习内容,整理思路。

(二)克服写作的恐惧心理,提升写作水平

美国作家娜塔莉·戈德堡曾说:“在写作这件事上,众生平等,无论你身处何方,来自何等社会阶层、是男是女、皮肤是什么颜色,都可以用笔去表达自己。”[8]在写作中,很多时候我们不缺乏故事,而是缺乏表达的勇气和一定的表达技巧。写作者通过写作能主动地观察、感受身边的事物和自我,将观察和体验内化,达到洞察生活的效果。为了使学生克服写作的恐惧心理,基础写作课程系统地设置了自由写作、周文写作、修改练习、月文写作。自由写作是写作课的基础练习环节,学生不按照任何文体体例,“没有规则”地写,让头脑中的想法直接转变为文字。此环节限时10至20分钟,从自选话题写作逐渐过渡到既定关键词写作和既定主题写作。学生自由写作的文章会至微助教平台,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对文章点赞、评分。自由写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体验文字表达的愉悦感,克服写作恐惧,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内容主题的理解情况。另外,自由写作练习延伸至课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未表达完的感受和观点转变为周文。周文写作不限主题、不限字数,着重训练学生作为写作主体把生活中的感悟转化为文字的能力。周文上传至微助教平台,由小组内部完成周文内容主题的提炼以及提出结构的调整、文字的润色等修改建议。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学生会逐渐适应写作,克服对写作的恐惧。在考核中,自由写作和周文写作着重考量学生参与的次数以及提出修改建议的合理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单靠自由写作训练是不够的,其必须经过严格、完整的写作训练。月文写作指教师按照教学理论给出写作材料和写作要求,要求学生在一个月内创作一篇主题明确、结构合理的文章。月文写作可以锻炼学生提炼主题的能力,训练学生思路拓展、结构安排、文字表达的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我和我的家族”和“家风”等主题进行创作。学生的月文完成后上传至微助教平台,教师和其他学生给出评语,整个过程既是训练也是学习结果的考查。借助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增加写作知识,在文字互动中激发创意,提高自身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撰写读书报告,实现从作者作品到读者作品的转化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学习其他知识、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阅读可以丰富读者的知识体系,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创作的灵感。新闻学专业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必须通过阅读储备广博的知识。例如,著名记者范长江年轻时沉浸于阅读之中,读文学,学习文字的表达;读哲学,掌握思考的方法;读历史、地理,了解国家发展现状。范长江的新闻作品视野开阔、主题深入,语言表达旁征博引,得益于其在阅读中建构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学习写作,阅读是必需的训练,是解决人们不知道写什么和该如何写的关键。在基础写作课程设置上,学生一学期至少要阅读4本书并撰写读书报告。书目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的书,也可以自行选择。读书报告的内容可以是文本的主题展开方式、文本的结构搭建方法、文本的语言表达技巧,也可以是文本中的某一观点的意见表达等。读书报告是读者对阅读所感的文字表达,是对文本的远距离思考。在撰写读书报告的过程中,读者可以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完成从作者作品到读者作品的转化。学生完成读书报告后须上传至微助教平台,接受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点评。学生互相点评读书报告,也是一次思想、观点的交流过程。学生评析他人的读书报告,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他人的读书报告中,学生可以发现被自己忽略的细节,可以看到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观点,甚至可以给别人推荐有趣的书籍,使一个人的阅读变成多个人的阅读。

(四)强化分享,促进写作理论的深化

戴尔认为,教学设计和学习历程应尽可能地把学习者的感官都调动起来,让学习者透过耳、目、口、鼻、皮肤等感官与环境中的刺激接触来收集资讯,进而辨别该刺激的特征,再经过脑的统合,将感觉到的资讯加以选择、组织和解释。也就是说让学习者“模拟实务经验”“经历实际经验”,学习的效果将会更好[5]。为了加深学生对写作理论的理解,基础写作课程设置“读书报告”“月文创作经验分享”板块,由小组推荐好书并制作PPT讲解推荐理由。基础写作课程把学生放置在“教师”的位置上,让其将阅读的感受、创作的经历分享出来,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是将写作理论知识刺激从感觉提升为知觉的过程。

四、合理的课程教学评定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基础写作课程重视过程考核,借助微助教平台该课程做到过程评分及时、透明、严格、合理。基础写作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试卷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由课堂表现和课外作业两部分构成,借助微助教平台完成评定。课堂讨论时,教师可以随机提问,让学生口述讨论结果,现场进行点评并打分。学生月文、周文的练习作业上传至微助教平台的作业板块,教师设置评分方式,限定评分时间,指导学生互相写评阅语、打分。点评不是无的放矢,教师会提前讲解评分技巧,引导学生根据写作理论合理地评析他人作品。互评也是学生学习的机会,学生为他人写赞语或者写不足之处不仅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思考过程和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也是明晰自己作品的过程。互评结束后,教师开始打分。教师在打分时,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作业,还可以看到学生的评语。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写作态度、水平和不足。基础写作课程的期末试卷考核是理论和过程训练的综合评定。在试卷题型的选择上,期末试卷以主观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为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材料和写作的关系、材料的选择、主题的提炼、思维的拓展,以及给出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运用写作理论完成限时创作。基础写作课程的评定办法细致、系统,所有学生的成绩可以一键导出,易于操作。基础写作课程具体考核方式如表1所示。

五、结语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篇5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

新媒体时代下媒介融合成为其最大特点,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新闻传播高效的要求,这刺激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现阶段新媒体对人才的高水平要求。高校必须立足于现阶段新闻传播发展特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宗旨,旨在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意识。

1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对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社会对新闻事业的重视,新闻传播领域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为满足社会对传媒人才更高水平的要求,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但由于新闻传播事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取得了迅速发展,但可供借鉴的成功教学经验较少,部分高校缺乏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教学经验,且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部分高校在进行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教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培养实践性强的社会需求型人才。1.2实践教学经验不足,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由于部分高校对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理论教学为主,而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方面却存在很大不足。此外,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也阻碍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改进,高校中缺乏从新闻工作一线下来的教师,在职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缺乏传媒实践经验,从而限制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进步。1.3实践性教学大多流于形式。虽然很多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在教学大纲中规定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大多流于形式,由于课程大纲中缺乏对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实践细则,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的规范可循。由于部分高校尚未认识到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中的投入较少,实践性教学缺乏明确的规范保障其实施,使得实践教学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这些因素导致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探索

2.1积极搭建新媒体实践平台。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对新媒体传媒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相对于传统的报刊类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对媒体人才的需求量更多。因此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要注重对教学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培养学生传统媒体新闻实践能力,更要注重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新媒体实践技能。这需要高校加大对新闻传媒专业的投入力度,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搭建新媒体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新媒体行业的实践中去,为学生步入社会参与传媒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认清时代的变化和新媒体时展现状,成为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2.2加强能力培养,注重专业人才。现阶段部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重理论,轻实践”为其教学观念,在这种教学观念影响下培养出的传媒专业毕业生大多存在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高校必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力求培养专业人才。高素质的媒体人是新媒体时展的核心,是沟通人与时代的一把钥匙,高校只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传递正能量的传媒人才,从而推动我国新闻传媒发展。高校要加大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投入力度,具体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实践课堂,以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为载体来加强实践性教学。此外,高校要注重校内外、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高校还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媒体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提供专业性指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2.3创新实践形式,增加实践课堂比重。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应注重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在兼顾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课堂的比重,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如设立实训基地、项目合作等提高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不同媒体,高校要注重将课程进行细化,教学科研团队要不断探索适应时展潮流的新媒体课程体系。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将实践教学融入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切忌实践教学表面形式化。高校要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旨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认清新媒体发展现状,增强自身社会竞争力。现阶段,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中也无法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校要立足于新媒体时代,不断更新教学方式,通过将网络引入课程实践性环节来吸引学生阅读兴趣。在教学方式改革的过程中高校要利用好新媒体、电脑等多种形式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专业过硬的新闻传播人才。

3结束语

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来真正了解新闻工作和时代的发现现状,才能真正成为传递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新媒体工作者。高校要注重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把握时代主旋律,树立正确的意识,不断更新思想,成为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邱琳.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J].环球市场,2018(10).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篇6

衡水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媒体、企业、社区、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新闻策划、采写、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一)媒介善变下人才培养新思路。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体打破了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反馈过程。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将呈现“一云多屏”的态势。“云”是指内容,即建立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媒资库,“多屏”是指构建数字电视网络、网站、户外大屏、车载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多终端、全覆盖的内容分发体系[2]。基于此,结合衡水学院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我专业依据当今传媒行业发展现状和实践特色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基础知识+理论与初步实践+综合训练+毕业成果”的阶梯递进式的教学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增加实践学时,拓展学生实践实习平台,贯彻实践实习的延续性和贯通性。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进行“多样化+高应用”的毕业设计作品改革。(二)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新要求。通过跟踪调查归纳2012和2014届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作品发现,一些学校存在教师积极性不高、社会转化率低、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经过综合考量,学生完成毕业实习、毕业作品和毕业论文这些毕业成果都集中在大四阶段。不过大四上半学期学生同时进行毕业实习、毕业作品和毕业论文开题等任务,加之还涉及不少学生报考研究生、寻找工作,学生对毕业作品的积极性不够。在外实习也导致学生和教师沟通不顺畅、毕业作品形式比较单一,不少学生选择比较单一的文字稿、简单视频剪辑等容易操作的内容形式。这造成了毕业作品往往流于形式。媒介环境的发展变化带来的是社会与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鉴于此,我专业“毕业成果”中最重要的一环毕业作品采用了“多样化+高应用”的原则。此原则下,毕业作品需要满足实用需求,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多样化改革实例

(一)明确毕业作品目标,规范管理。在教学过程和毕业设计作品完成过程中明确毕业作品考核学生的要求及其指标分解。明确毕业作品应结合本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实践要求体现跨媒体采编能力、策划/开发传播能力、获取/挖掘信息能力、使用现代工具采写编排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能力等。在我专业教学过程中以相关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为完成“多样化+高应用”的毕业作品打下基础。我专业制订了操作性、实践性强的毕业设计作品规范。在大三下学期结束前提前根据学生自主兴趣和教师专业特长进行分组,延长毕业论文创作周期。明确学生在主动性的前提下,与指导教师沟通确定体现培养目标的毕业作品。经过商讨和修订,对毕业作品的内容形式、指导职责、过程监测、评分、总结展示等相关环节做出了具体要求,保障了毕业作品质量。(二)多样化选题。在毕业作品选题阶段,注重选题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原则是一生一题。选题采取学生自选、社会命题的方式,保障学生的主体性。作品内容形式没有严格要求,体现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可以涉及影视作品、广播作品、文字作品、摄影作品、融媒体作品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比赛。2016届和2013届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作品选题相比较,可以看出2016届单一的视频、音频、文字和图片形式的毕业作品所占比重在缩小。其中影视作品包含的内容形式也在增加,包含了纪实类、文艺类、故事类等多种形式。同时适应融媒体发展的专业特色,微信、微博平台运营与维护,微电影、广告等社会命题的选择在选题比重中增加,2013届、2016届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作品选题统计,如图1所示。(三)动态化指导监测毕业作品。毕业作品与学生实习时间安排部分重合使得师生需要改变沟通方式,多样化辅导学生作品。大三下学期确定分组后,学生需确定并以书面形式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作品选题“毕业作品拟创作说明”。如影视作品创作说明需明确其构思、拍摄方案、拍摄计划、脚本安排等。指导教师需从政治性、作品形式内容、结构安排、进度把握等角度提出可行性的修改指导。对过于简单、实践性不高、没有特色的毕业作品说明予以否决。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修改意见进行毕业作品创作说明修改。为了保障“多样化+高应用”的毕业作品按时完成,在实习期间学生需按星期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作品设计日志”和完成的阶段性作品。指导教师针对不同阶段对于学生毕业作品进行相关指导。如影视作品拍摄阶段学生为主,教师从后期剪辑更有效出发对景别、拍摄方法、素材构图等方面进行指导。(四)多元化评价毕业作品。设计作品的内容形式多样性决定了作品创作要求、指导的不同,也决定了毕业作品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如同为影视作品的纪录片评价时需考量作品的纪实性和对现实的关照性,而电视广告则更需要关照其创意性和市场传播效果,纪录片和电视广告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三、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多样化改革反思

毕业作品是考验学生对于本科学习的重要成绩单之一,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成果、教学环节的检验场。毕业设计作品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离不开平时教学环节的改进,同时教学环节提升也促进毕业设计作品取得更好发展。经过两年的毕业作品改革探索,我专业在作品质量和作品实战转化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学生打开思路,创作出专题片、纪录片、微型影视剧等不同的广播影视作品。除了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不同节目等传统媒体的创作以外,还有部分学生依托现在的融媒体时代,开展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等内容的开发维护。部分学生依托毕业作品环节以“邮梦”“传播爱”“会娱乐才会更快乐”“总有精彩去体现”等作品积极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学院奖。综合考量近两年的改革成果,学生的毕业作品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毕业作品和社会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距离,毕业作品的题材较单一。部分毕业作品内容局限于校园、爱情、友情等。原创性体现不够,创意度较低。还有在采写编排等基础知识的运用上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心。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和课程设置中有进一步的改革探索。转变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把握社会媒介发展动向,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的能力。在新闻写作、广播节目编辑、纪录片创作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增加实践学时比例,重视实习实践。不同课程相关实践项目联动,更高效地完成实践内容。同时,可以提高实践项目考核分数,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趋势。如广播节目策划要求不同小组在喜马拉雅App上传各自广播作品,关注广播作品的内容与传播力,综合考查学生媒介运用能力、节目策划能力和工具使用能力等。鼓励学生“学+赛”结合,走出班级,进入大校园,结合大社会。一方面,以专业为依托面向学校设置各种竞赛,并把相关比赛做成品牌,如摄影大赛、微视频、微电影大赛等。如2017“衡水印象”微视频大赛中“手艺人、守艺人”“衡院印象”等取得不错反响。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走出去,参加社会各种大赛,以增强实战锻炼。

四、结语

实施广播电视学毕业设计作品多样化改革现实意义重大,能够串联起本科阶段的整个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锻炼和展示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反映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思路。打造“多样化+高应用”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设计作品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明确毕业作品目标、规范毕业作品管理、多样化选题、动态指导监测、多元化评价等方面,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倩.互联网思维下地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改革探析:本文以衡水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9):31.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篇7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社会需求;专业结构调整

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依托,其目标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的具体需求。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多样化格局的形成,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主动、更有效地优化本专业设置,使本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无疑也是教育技术学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及分布特点

1.本科专业招生数目变化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在国外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史上是闻所未闻的。已经成为我国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短短的十几年内,已形成了专科到博士后流动站5个培养层次,形成了多个培养方向,专业性质有师范性、非师范性和半师范性3种,开设院校已从开始的师范院校发展到目前综合性、理工科、农业、民族学院等不同性质的院校。

根据1994年的统计,我国共有30所院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其中2所为非师范学校。至2000年,开设高校又增加24所,2000年后更是高速度发展,如表1所示。目前,仍有一些学校还在筹建、申报之中。

2007年开设学校已达220所,是2000年的4.07倍,其中,师范类院校85所,综合类院校76所,理工类及其他59所。

2.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不断地改进,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杨改学教授在2006年将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各个时期的培养目标总结如下:

在专业建设初期,提出培养目标为培养4种人:电教课的教师、电教技术人员、电教研究人员和电教管理人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培养3种人:教学设计人员、教学软件编制人员和电教课程教师。

20世纪90年代,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发展提出了新的3种人培养目标,即: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相关部门与行业中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

目前又提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新媒体的开发与研究人员、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4个培养目标。

可以看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适应范围由学校走向企业等各种行业。

那么各类高校的培养方向及培养目标有无个性差异?我们通过选取江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及上海外国语大学8所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高校为代表,对比分析了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

对比研究发现,教育技术学的培养方向主要有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工程,培养目标大都一致,比较宽泛,主干课程以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相关课程为主。而其中武汉体育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较有特色,它们分别结合本学校专业特色,增加了很多体育或外语的课程内容。

二、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分析

根据培养目标,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于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师、专业技术(教育软件开发与制作等)、教育服务管理等岗位,主要从事本专业的课程教学或培训、现代教育媒体的制作与应用、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等工作。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发展,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已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集中于高、中等学校和事业单位的教育技术中心拓展到了各类教育部门,尤其是9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为其提供了许多发展的空间。目前,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已逐渐地渗透到各类企业,如教育、IT、影视制作等多个部门。

根据穆桂斌和王坤对2006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如图1),大多数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了去学校就业。但当前学校等高等教育机构人员需求有限且更新周期相对较长,这无疑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难度。

同样,在武利成和古忠民对湖北省71家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对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需求情况调查研究中也有相似的结论。他们发现,“中小学和大学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已趋于饱和,15家高校仅需4名毕业生,而34所中小学仅需13名毕业生;仅5家教育类企业就需要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11人;在所有的单位中共需求博士毕业生14.7%,硕士38.2%,本科生47.1%。”可见,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人才在学校类单位的需求量逐步减少,在企业中的需求量增加,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人才学历的要求正逐步趋向高学历。

在就业人数上,各个学校的就业率有相当大的差距。本科生就业较为困难。从高考网上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就业率就可见一斑(见表2)。

那么,社会对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究竟有哪些要求呢?从表3可以看出,主要集中于教学设计能力、课件制作能力、媒体开发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挥是基于管理能力、构造维护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之上的,因其交叉学科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与其他专业的人员紧密配合,相互协作(见表3)。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经常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相比,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计算机知识又与他们有一定的差距;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对教育技术理论的科学研究兴趣不高,所以对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不能进行很好的整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一样有眼高手低的毛病,特别是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

因此,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调整建议

由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及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专业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与外部需求环境相脱节。

学校所需要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是进行真正意义(不是简单的资源组合)的媒体资源开发人员,主要是在讲台下为教学服务。以教学设计为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不符合学校的真正需要,而且仅掌握简单的媒体资源开发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工作,往往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所以,当前培养的专业的教育技术人员对学校并不重要。

在企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应用主要是绩效管理,然而,在教育技术的课程设置中,绩效管理类的课程是以教育学的角度呈现,毕业生缺乏企业实践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公司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足,与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竞争尚缺乏竞争力。

从事影视制作及广播电视新闻方面的教育技术学毕业生普遍感到自己的文科功底不强,大多只是做一些摄影、摄像等方面的工作,比较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又有一定的差距,在影视影像的制作上深切感到在校期间动手能力培养较少,实践经验不足,能力差等状况。

针对这些问题,在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方面,我们建议:

1.拓宽就业领域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已经不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要就业领域,教育技术学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开辟新的就业市场,针对新领域培养学生。企业,已经势不可挡地成为教育技术学进一步开拓的新领地。当前在教育软件行业、企业培训领域,都急需懂得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的培训人才。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很多去了工业、商业、咨询业供职,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而在我国,教育技术学毕业生鲜有涉足这些领域者。公务员之家

2.合理调整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布局,办出各类学校自己的特色

2000年后的几年间,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过猛,区域布点不合理,层次性不强,横向已延伸至农、林、医、师、工等各类学校。因此,首先,要从宏观上考虑区域内专业布局的均衡性、形成培养目标的层次性、服务对象的针对性;其次,要想与众不同,富有竞争力,需找准学校特色,结合其特点形成本学校专业发展优势,如理工类高校由于自身具有理科和工科的性质,它们应采取“应用研究型+技术应用型”的联合培养类型,并取其技术含量高的就业领域来着重培养本科生,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该专业的竞争力。

3.改善办学条件

截至2007年,全国已有220所高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但是,抛开人力资源、学科建设等“软环境”,其中又有多少所学校真正具备了本专业办学要求的硬环境呢?本专业的开设必须依托相当规模的硬件资源,网络实验室、媒体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室、课件开发室等配套设施必不可少。没有这些资源,如何保证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特色性?如何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勇气和能力走向企业?因此,办学者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势在必行。同时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也应该有宁缺毋滥的精神,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不再允许继续招生。

4.优化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20多个春秋。自从由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以来,由于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从主干课程来看,都是从教育学、心理学到传播学,从普通物理到电路设计,从电视教材制作到网络课程开发,从电教美术、电教音乐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课程设置求大求全、形聚神散。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所学“广度有余,深度不足”,成了“万斤油”。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的不可替代性,造成了在就业过程中的尴尬境地。所以,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基本课程教育的同时,重点突出该专业在本校优势领域的拓展,在求专求深上下功夫,以增强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沙景荣.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1

[2]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11

[3]穆桂斌,王坤.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走向企业的路还有多远[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

[4]武利成,古忠民.从需求出发看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未来的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5

[5]周晓春,涂道伟.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2:164

[6]王洋,付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流向问题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7

[7]孙沛.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核心能力的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7,6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篇8

[关键词]产教融合;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文件在高校转型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中都指出:“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应用型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在上述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深化产教融合成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核心目标和重要内容。在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趋势下,广告学作为应用型极强的专业,应改变用一篇毕业论文对学生进行毕业鉴定的传统形式,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多元化改革形式,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突出应用型、实践性的特点,实现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一、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和多样化发展,与新兴媒体紧密关联的广告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广告行业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顺利毕业取得学位证书的重要依据,它既是对本科阶段学生学习、实践、研究的一次全面总结,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的全方位检验。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毕业设计形式单一,主要以毕业论文为主,与应用型院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不相符;二是毕业设计缺少应用价值和实践性,与生产实际联系不紧密;三是毕业设计指导团队结构单一,缺乏企业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人才的参与;四是毕业设计质量监管机制不完善,评价标准单一化,质量监控制度不健全,忽视过程评价,不利于专业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1]笔者所在院校的广告学专业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广告学专业在毕业设计上进行了改革尝试,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毕业设计选题,改变毕业设计的评价方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流程。在推进毕业设计形式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

二、毕业设计选题形式多元化改革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重点和中心就是形式和选题改革。在毕业设计形式改革方面:结合我校广告学专业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设计制作两个方向,在形式上从原来单一的论文扩展为论文、影视广告片、微电影广告、广告策划案、企业视觉形象设计五种形式,实现了形式多元化,并针对每种形式制定了评价要求。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结合实习或者工作参与的项目来选择不同的毕业设计形式,毕业设计多元化的形式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更能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在符合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选题要求从学生实习的企业、媒体、广告公司参与项目上选择,注重选题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及实施情况。(一)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项目。近几年,很多高校通过与广告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进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我校广告学专业所在院系与一些公司企业签订了合作合同,每个学期会选择一些毕业生到企业实习。我们要求学生将自己在企业参与的实习、实战项目作为选题的一个参考范围,充分利用企业的项目资源,在实践学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把毕业设计与从事的职业、岗位有机结合起来。(二)学生自己寻找的实习单位实际从事的项目。对于毕业设计选题中的设计和策划项目,我校要求必须是从广告公司等单位实际参与的项目中来。我校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第六个学期末选定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方向提出选题的建议,学生带着寻找毕业选题的目标在暑期进行实习或工作。鼓励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期间从自己实习的岗位工作来选择题目,搜集设计与选题相关的项目资料,将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在实习单位或工作单位允许的前提下把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在实习期间与实习公司的融合度、参与度,避免学生实习走过场,又能完成毕业设计。[2]我校2013级、2014级都有部分同学的毕业设计选题来自实习期间在公司参与的项目,项目具有现实应用性,学生在开题和答辩时因为对项目熟悉因而能非常自信地陈述,对老师的提问也能对答如流,答辩顺利通过。(三)学生参加广告大赛等赛事的作品。广告学专业国内外有很多与设计、策划相关的赛事,如果学生能够将毕业设计与赛事结合,选择有针对性的、实战性的企业选题,可以让毕业设计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在没有实习和工作参与执行项目的情况下虚构设计选题,更能够强化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互动环节,激发并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3]我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措施规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等专业大赛中作品获得分赛区二等奖以上奖项可代替毕业设计,形式和选题依据赛事规定,平面广告、影视广告、策划案等形式不限,根据毕业设计要求再撰写设计构思、经验总结等文字说明构成毕业设计全部内容。

三、指导方式、答辩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一)建立由学校专职教师与业界专家组成的指导团队。由于毕业设计选题的多样化、实践性强,单纯地由学校专职教师进行指导无法全面考核毕业设计的应用性、实践性等因素。学校专职教师长期进行理论教学和科研,理论功底较强,参与实战较少,实践经验不足,加上专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指导策划类等毕业设计有不到位的可能。[4]因此,建议根据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多样化的实际,指导老师和答辩评委可以邀请媒体、广告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即由原先学校教师的单一指导转变为学校教师和业界专家联合指导。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分别从教学规律、毕业设计教学要求、广告项目运作规则提出不同角度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毕业设计指导和答辩更强调毕业设计选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二)毕业设计答辩形式改革。对应毕业设计选题的特点,建议毕业设计答辩可以采取广告提案会的形式。答辩团队由学校专职教师、企业代表、广告公司代表三方组成。从单纯的学生讲、老师听和提问题,创新为公司提案、研讨会等答辩形式,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毕业设计成果的机会。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毕业设计制作PPT演示文稿,准备答辩文稿,预演毕业答辩流程,预设答辩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答辩老师要提前浏览毕业设计作品,准备提问的问题。答辩评委从不同的角度对毕业设计提出具体问题,三方考察重点不同,在答辩中要对学生的方案进行点评,对学生提出建议。(三)构建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毕业设计形式的多元化和选题来源的丰富性要求我们必须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和区别性的质量评价体系。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最终形态由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设计作品两部分组成。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对于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的认知与理解,另一方面也考察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对未来就业的适应性。[5]质量评价体系要将毕业设计项目的现实可行性作为评价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对选题的执行能力、设计能力、设计水平、写作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等内容进行考核。评价体系应尽量全方面考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展现的综合能力,以保证学生在真正学到东西的同时,实现理论水平的提升,重点考察学生的设计执行能力和设计表现能力。

四、结语

广告学专业课程中毕业设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改革创新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形式,尝试进行设计选题来源多样化改革、建立健全设计质量评估体系,把毕业设计与企业实际项目紧密结合,突出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应用型和实践性特点。

【参考文献】

[1]秦逊.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7:5.

[2]陈雪军.实践教学体系下应用型本科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3).

[3]马涛.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戏剧之家,2017(5).

[4]张素华,彭余.以就业为导向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初探[J].新闻传播,2009(12).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篇9

关键词:就业需求;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

新闻传播学是一种应用型的学科,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以及广播电视学等都在其范畴内,主要特色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新兴媒体的出现对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教学“制定”了更高的标准,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就业形势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当前就业形势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一)实践性、应用性是重要特色。目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很多的公司和企业在招收传媒毕业生时,不仅会对学生的学历门槛进行筛选,还会对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提出要求。希望学生一进公司就能为企业工作,迅速适应的同时还要有能独当一面的气势。然而,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偏向于理论知识传输,对于实践和市场需求关注较少,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较低,毕业后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二)人才需求向“复合型”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让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贸易交流越来越多,而传媒领域的产业化让新闻行业发展迎来新的春天,国内外的许多投资者都在我国投资设立传媒行业公司,想要在这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关企业和公司在招收就业人员时,除了能胜任本职工作外,在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复合型”人才成为新闻传播企业迫切需要的员工。(三)“大传播”的需要扩大了传媒就业空间。现在所说的“大传播”不仅仅包括新闻传播,还有政府传播。根据相关材料显示,现在新闻传播学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不会选择去专门的媒体公司就职,普通企业像广告公司、党政机关的就业人数大大上升,媒体、出版、广告、营销和策划的就业人员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二、当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不足、建设经费不足、实习方式单一以及实践教学与实际的媒介运营发展速度不相符四个问题。高校在学生培养时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综合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较少,导致学生的专业度不高。经费不足致使校园里的一些实践活动场所建设不全。近些年来,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传媒行业的学生不断增加,但是市面上的媒体企业招收的实习人员是有一定限制的,学校组织的实习最终只能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另外,从目前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去向以及社会需求来讲,现在的新闻传播公司和企业对复合型、专业型、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十分庞大,但是很多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距离这个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加强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划与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

(一)保证校园实践计划的实施。校园实践是指利用一切能够在校园里进行的实习、实训和实验,进行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实践教经常化、课外活动专业化、模拟实习专业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例如:利用校园刊物、广播台等,指导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用专业的新闻理论去分析媒介运行的规律和新闻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模拟化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和学院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主持人大赛、金话筒和新闻采访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各项能力。(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训练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校外实践是指学生在假期、或上学期间进行的实习或实训,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课程实习、假期实习、毕业实习以及特色鲜明的项目制实习或主题实习来帮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场所担当成员或组织策划者,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作为媒体人应有的素质和精神。(三)开设专业特色班,适应新闻媒介。对高层次复合人才的需求我国的新闻媒介发展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为新闻传播行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市场的同时,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国际化视野有了特别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影响着毕业生能否就业。因此,为适应新闻媒介对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高校可以开设专业特色班。在特色班的实践教学中,除了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外,还要开设与之相关的综合性课程,建立和完善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迅速普及给传媒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专营新闻和媒体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调整,在这种就业需求下,我国高校应该正视在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创新,在就业需求下指导教学实践,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秋鸣.就业导向下高校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的思考[J].传媒论坛,2018,1(04):128.

[2]宋亮.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26(01):33-36.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篇10

1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教学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尚书•兑命》中,其中提到“教学半”。明确指出教学一词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是从陶行知开始的[2]。《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教学的解释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目前,对于教学一词尚无公认的统一定义。王策三教授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3]根据师生是否处于同一空间可以把教学活动分为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和远程教学活动。因为目前面对面的教学活动仍占大多数,所以本文中的教学即指面对面的教和学的活动。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效”被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教学有效性是指师生能否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教学中投入时间、精力和物力与所产生教学效果的比例程度[4]。

2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中一种形式的教育传播,必然遵循人类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因此,可以借助一般传播模式来解释教育传播过程。又根据王策三教授对教学的定义,教学既包括教的活动又包括学的活动。所以,以下采用贝罗(D.Berlo)的S—M—C—R模式分别从教的角度和学的角度来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贝罗的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和受传者(Receiver)4个基本要素,所以简称为S—M—C—R模式。每个要素又各含有几个因素[5],如图1所示。用此模式来观察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学活动中的信源和编码者即教师1)教师的传播技能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编码方式。教师的语言是否清晰、说话方式、书写技能、思维逻辑、身体语言等都会影响教学信息的传播。2)教师的工作态度,包括教师是否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是否有足够的了解,是否尊重学生,能否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等。3)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包括教师对于所要讲授的内容是否足够熟悉,是否拥有丰富的知识以及教师的学历等。4)教师的社会背景。教师在社会中的影响、地位等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价值的认识。教学信息1)教学内容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选取的教学材料,不仅包括教学“成分”,还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出于对教学目标的不同理解,教师对于教学材料的选择和再加工可能不同。2)教学符号指教师选择的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包括语言、文字、音频、视频等。通道教学信息的传播通道就是传播信息的各种工具,包括各种感觉器官,以及书、图画、图表、电影、电视等信息载体和光、温度、噪音、设备等环境变量。受传者和译码者即学生学生的表达技能、对于学习的态度、先前知识水平、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先前学习经历均会影响传播的效果。实际上,虽然传播过程中的教师(受传者)与学生(信源)位于传播过程的两端,但是在传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传播者和受传者,所以,影响传播者的因素与影响受传者的因素本质相同。而且当学生变成传播者,教师变成受传者时,其实是教师在接受学生的反馈。

3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并结合教学实践,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学习环境等因素,提出以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水平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提高教师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学习和应用的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并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理论,而教学活动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活动。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平时教育经验的总结,也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学习。其次,教师要不断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了解学科发展最新成果,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再次,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技能,更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媒体呈现方式。而且对同一教学内容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根据斯皮罗的认知灵活性理论,这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提取。另外,还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知识技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还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这样才能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真正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变成教育艺术。正确处理教学信息教学信息是教学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可根据实际需要重新调整教学顺序或按专题教学,最终使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更加易于被学生接受。教授学生有用的认知策略1956年,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首先提出认知策略的概念。此后,认知策略的研究日益丰富,代表人物是加涅(R.M.Gagne)。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支配心智过程的内部组织的技能,学习过程受内部执行控制过程的修正和调节。现代心理学认为,认知策略是关于认知的认识和技能,并不指向具体领域或特定情境,而是调控学习的高级技能,实质是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的运用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通常,学有所成的个体都拥有独特的学习方法,能针对不同情境选择认知策略[6]。也就是说当个体具备了认知策略,也就具备了高效学习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能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有意识地教授学生适当的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译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主要的认知策略有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理解监控策略和情感策略。引导学生利用认知工具进行学习乔纳森认为,认知工具指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认知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学习资源、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辅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和自我评价。利用认知工具实际上也是一种认知策略。鉴别一个软件工具是否是认知工具的标准包括:1)计算机化;2)现成的应用软件;3)用户(在经济上)可以承担;4)可用于表示知识;5)可泛化;6)可支持批判性思维;7)学习可迁移;8)简单而功能强大的知识表示形式;9)易学易用。在《课堂中的计算机应用:作为批判性思维的脑力工具》一书中,乔纳森推荐了8类认知工具,包括数据库、电子报表、语义网络工具、专家系统壳体、计算机化通讯工具、超媒体工具等[7]。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可以逐渐把学生培养成高信息素养的学习者。比如,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复习功课、梳理知识脉络;使用中国知网等在线数据库可以获取文献资料;使用博客可以进行自我反思和知识共享;儿童可以使用Scratch进行编程。认知工具的使用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还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从而保证并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要进行有效的学习,需要适中强度的学习动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一方面应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都是先学会而后才喜欢的。所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即教会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家长、社会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教师应减少频繁、高难度的考试,为学生打好基础;对学生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和有创见的表现给予积极鼓励等;家长应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期望,以免无形中给学生施加过重的压力;社会应给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肯定自己的价值。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为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个体在个性上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水平、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制作出好的教学设计方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改善教学环境根据贝罗的S—M—C—R模式,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必须考虑到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学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硬环境指教学地点的硬件设施情况以及光、温度、噪音等。学校应该综合考虑本校所处教育阶段、学校经济状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等因素,配备合适的支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硬件设备。还应保证教学环境有适当的光线和温度,并且周围的噪音不会影响教学活动中信息的传递。另外,有效的课堂管理也是保证信息通道畅通的重要因素。软环境指教学地点的心理环境。良好的教学软环境首先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其次教学活动应该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师生可以平等对话,使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再次,教学活动中,生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在生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热情。

4结束语

在信息爆炸时代,知识成几何级数增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变得更加重要。在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各种教学策略都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应该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出发来考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教学模式也会随着改变,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也就会一直继续下去。

本文作者:王瑾工作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

第二篇

一、根据市场需求,确立新闻学教育体系中“学”与“术”的比重和地位

根据职友集(某职位搜索引擎)数据,截至到2013年11月22日,30天内为新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提供岗位的招聘单位有1172个,其中民营企有720个,占61.4%,所提供的职位中,网络编辑最多,约占五成,其次是广告文案与公关营销,约占四成,此外还有行政管理等。事业单位只有6个,占0.5%,其中仅有两家新闻媒体,而且只提供实习生岗位。也就是说,而民营、私营网络公司、广告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已经代替了传统大众传媒成为新闻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反观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距离在逐步拉大。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对本科学历教育学业标准描述明确:“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我国最早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多以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著称,重视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术科技能的训练多针对纸质媒介的需求。当时全国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少,国家分配工作,人才走向多为政府机关、传统新闻媒体,且供不应求。上世纪末,我国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已经形成了新闻理论、业务、历史三足鼎立的格局。理论部分一般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业务部分包括新闻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环节;历史部分包括中外新闻史、外国新闻事业等。后续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大多复制上述课程体系,辅以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形成重学轻术的专业教育体系。此后,由于我国的传媒体制改革,刺激了传媒经营研究,传媒管理与经营也成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程。新世纪,随着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媒介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数院校逐步设置了音频、视频采集和编辑课程、网络编辑课程等。一些理工科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依托技术优势,将培养学生的术科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又催生了几所高校相关专业的建立。但总体来说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传统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教材内容同质化明显;新兴课程理论积淀不足,某些技术课教材甚至是各种软件操作教程。人才培养重学轻术的院校,毕业生往往有“上手慢,后劲较足”的特点。但企业考虑到人才使用成本和继续培养成本,而对招聘这类新闻人才有所顾虑,尤其是非“211”“985”高校毕业生,就更难获得企业青睐。而人才培养重术轻学的院校,毕业生操作能力强,但往往“上手快,后劲不足”,企业考虑到用人成本低,一般会给予较多就业机会,但这类人才后续发展空间有限,流动性强,企业也会为人才流失而忧虑。因此,在市场导向之下,无论是重学轻术的人才培养倾向还是重术轻学的人才培养倾向,都会阻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因此,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应在市场导向之下,慎重确立“学”“术”定位,不仅要从学生个性、天赋、爱好、成长空间等角度考虑,还要从学校现有师资、“学”“术”水平、硬件条件等方面考虑,同时还应高瞻远瞩,对就业市场准确预测,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又适应学生职业发展规律的人才。

二、在遵循就业市场发展规律和尊重个性基础上,开展人生规划指导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部分知名学府的新闻及传媒类专业排名世界前列。其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五大方向是营销广告类传媒、新闻类传媒、创作表演类职业、媒体类职业和公关营销类职业。从我国社会和媒介技术发展规律来看,上述五大就业方向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就业目标。我国高校在学生毕业前会进行就业指导,介绍就业政策和程序,讲解基本应聘技巧。但这种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只是对毕业生的一般就业培训,缺乏专业针对性,更多的是站在学校立场,指导学生包装自己,像推销商品一样,将学生投入就业市场中。而且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五种专业,每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都有区别。因此,毕业生的认知结构、专业技能、能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在此专业类别中进行无差异的就业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学生的个性因素也应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被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天赋、爱好等心理和生理因素,以及个人专业水平在择业和求职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学生就业既是一项宏观系统工程,又要从细微处着眼,针对专业、针对个人。高校应在学生入学教育之后,就公开人才培养方案,介绍专业教学计划,同时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思考未来,进行自我人生规划。此外,让学生认识自我,自愿参与人格测验,可以避免盲目性,辅助学生有效展开人生规划。高校新生在认识自我,了解专业,掌握就业形式之后,才能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也能迅速适应大学环境,开始目标明确、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毕业时,学生应已经从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心理生理素质等各方面完成了就业准备,而且能够以作品、证书的形式将其各种就业优势表现出来,打动目标招聘单位。高校让学生入学伊始就接触严峻的就业形势,思考人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未雨绸缪,抓紧在校时间和学习锻炼机会,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尽可能发展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有效降低教学和管理成本,减少学校、师、生间矛盾和摩擦,将更多资源用在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上,进而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实现学生和校方双赢的局面。

三、适应新媒介和融媒体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新媒介是指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新型媒介形式,包括互联网络、手机、平板电脑、图文电视等。而融媒体是指是充分使用媒介平台,将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与新媒介,在人力资源、信息内容等方面优势互补,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据CNNIC的《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达4.64亿,超过使用台式机上网人数,新媒介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其实,在传播学视阈下,互联网络可以看做是多媒体交互平台。换而言之,即网络为其他媒介形式提供了传播的载体,而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看做是基于互联网络的便携式即时通信终端。因此,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融媒体形式。仅从网络和手机使用的规模,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目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同时采集、传输,实时整合编辑、输出,同时向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提供报道和服务,适应融媒体时代需要的采编设备和系统已经生产并投入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使信息采编更加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新闻制作周期,并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其广泛使用必然是未来新闻传媒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先进技术和设备整合五种传播类型,为传统媒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使媒介使用者实现了“媒介即讯息”和“媒介即人的延伸”;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也为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除了原有的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个性心理素质、驾驭更新中的采编设备的能力,还需要至少精通一种其他专业,具有迅速搜集、判断、编辑、整合尽可能多的原始信息能力。因此,快速阅读与快速记忆也应成为融媒体从业者的基本技术,而对信息的把关能力也必须提高。当前,我国设置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有上千所,各所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有差异,但绝大多数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新要求,也就是说还不能培养出满足未来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其适应融媒体时代的社会要求成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应先处理好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几对矛盾。如课时总量限制与急需增补大量新媒介和融媒体相关课程之间的矛盾,校教学管理规范和有限实验实践设备与新兴课程需要更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更丰富的实验实训环境的矛盾。还有,多数高校现有师资结构和水平也不能满足新媒介和融媒体时代的需求。此外,我国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建设还应结合国情,学习欧美国家经验,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加强学科交叉、重视教学主体人格特点、尊重师生选择权力、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强调结合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以及普及化媒介素养教育等。

本文作者:孙玉工作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第三篇

一众所周知,传播学的产生跟政治学、社会学难解难分。

传播学理论主要来自美国的经验学派和欧洲的批判学派。“经验学派注重实证研究,长期雄踞北美的传播学界,以施拉姆和四位先驱为代表。批判学派的代表有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和法国结构主义学派,以新马克思主义者和其他左翼学者为骨干。”[4]在我国,传播学是在新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5]18。尽管传播学已经独立出来,然而传播学与新闻学仍处于缠绕状态。学界往往把传播学、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等概念不加区分地加以使用。教师在讲授传播学这门课程时,必须弄清传播学的本质属性。传播学既然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那它就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为宗旨。以我校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课程设置中已经有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作品分析、新闻评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而传播学课程则是为了帮助学生整合实践经验,实现认知上的升华。目前,传播学教学存在过于工具化和功利化的问题。就拿我校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少数学生极端厌恶理论,觉得实际经验比理论更有用;有些学生虽说在学习理论,但他们并不是对理论本身感兴趣,更多的是应付考研。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上浮躁风气的影响,也有学界、教育界对“工具理性”的倚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段京肃对此进行了批判,他指出:“由于传播学在传播实践领域一些突出的实用能力,令人们更多注意的是它为社会传播活动提供的工具手段、技巧和方法,而对于传播学研究更重要的一些方面———即凯利所推崇的‘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以人文价值为动因、以理解人及由人的活动所建构的社会关系并使之升华为目标的传播研究’———却被淡漠甚至有意无意的丢弃了。这种只在浅层次上运用传播学理论的状况,自然很难使人们建立对传播学的科学的认识。”[6]19由于传播学重在研究文化的与文明的传播,其教学应注重对学生传播理论素养的培养。当然,我们不能空谈理论,而应该把理论落到实处,让理论与实践形成良性循环,并沉淀内化为一种基本素养。正如《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所说:“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是哲学活动的社会实现形式,而人类的新闻活动由此具有了更高的涵义。”[7]298明确了传播学教学目的之后,接着要解决的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教学目的的问题。

二据笔者了解,当前多数二本院校所使用的传播学课程教材大多是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一是因为这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二是这本教材被很多高校指定为新闻学和广告学专业考研的参考书目之一;三是这本教材是作者多年来深入、系统地研究传播学基础理论的一本力作,是一本在传播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之作[8]69。当然,教师在运用该教材的框架系统时,应有所侧重,有所增减,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有些章节(如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可以让学生自学并要求学生做自学笔记;有些章节(如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由于教材过于简略,缺乏经典案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备好课,适当补充相关内容。如讲媒介,就一定要讲清楚媒介对人和社会发生的本质影响,而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介绍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比较媒介体制》等著作中的一些观点,然后利用社会生活、媒介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所收获。课程讲授的内容不一定完全按照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的章节顺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在讲授时要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没有重点,就像让学生一只手手抓十二条泥鳅,很有可能一条也抓不着。所谓“重点”,还有一层意思,即学生自我选择的内容。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将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布置给这些小组,让学生进图书馆或利用网络去搜集资料,然后给时间让他们自由讨论,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并通过几个知识点的把握,以点带面,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媒介不断更新,社会新鲜传播现象层出不穷。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似乎总落后于现象发展,某些经典理论似乎需要进行局部修正。教师要经常关注学术前沿,除了传播学,还有其他相邻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新闻学、信息学等的最新信息,把这些最新信息消化后按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迅速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传播生态环境。互联网、智能手机(包括手机短信、手机网络、手机电视、手机游戏等)、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微博、微信等将人们带进新媒体时代,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新媒体的教育作为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使教学环节更为新鲜更为生动。

三在我国,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开设传播学课程,有雄厚的资金、完善充足的师资和融通的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