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专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9-06 17:31:37

小学语文专业

小学语文专业范文篇1

关键词:备课;上课;作业设计;学困生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围绕新课改,创造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文学科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以语文学科活动为载体,促使广大语文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的语文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真正地让广大语文教师尽快实现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专业化成长。本文结合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亲身经历,谈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备课,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吃透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钻研并“吃透”教材是教师备好课的关键。特级教师刘云生说“:千重要,万重要,吃透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没得法。”教师只有通过阅读教材内容,理清教学思路,探清作者是如何通过一句、一词、一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表达,其深邃思想、观点、感情的。教师只有弄清给学生“教什么”和学生跟教师“学什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我在备课时要认真研读一遍教参,把知识系统化;在上课前还会在静下心来时再认真研读一遍,查漏补缺;当讲课或处理习题遇到问题时会再和教师重点研读教参某个部分。我几乎每天都要我把课本教参带回家。有时间就拿出来看一看,琢磨一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备课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备课,不仅可以补充课本和教参的遗漏点。还有利于丰富教师知识储备。讲课时还可以把这些资源作为一个拓展向学生介绍。像《凡卡》中省略号的表达作用。《少年闰土》中猹到底是什么动物?还有就是网上有很多优秀的课件,我们教学中总会用到多媒体课件,但我们教师们每天都要做课件,这时我们就可以从网上下载再依教学实际修改为我所用。再有备课时难免遇到疑难问题,上网查一查,遇到觉得有价值的问题就下载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形成习惯,也积累了一套自己的阅读材料。

二、把好上课关

我讲课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好知识观

让学生在知识上佩服你,崇拜你。这需要备课时就得下苦功。

(二)充分利用学习小组

学生的竞争意识都很强。我在讲课时回答问题用小组加分形式,在课后检查时用小组加分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时还用小组加分形式……回答对一次问题加2分,精彩的回答加5分,课后检查最快的前三个小组加12分,其余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加10分,延后完成的加8分。综合实践活动,像调查采访,写研究报告,搜集资料加分不等。

(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语文课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像第一课时预习,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就可以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师起到引领、点拨作用就可以了。课堂上要适当加上一些活动。演课本剧是我班学生的最爱,后来在元旦联欢会上他们还自编剧本。还有一定要上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课,作文辅导课,作文讲评课。

三、作业设计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语文作业的设计如何更好地突出开放性、趣味性、人文性、创新性、发展性,把语文作业设计推向深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是我们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下面我来说一说我的作业设计。每次留作业,我会把留每项作业的目的向学生说明,绝对不留重复性作业。但我留的作业样式多,项目多,我认为这样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另外我们还会有准备口语交际材料,构思作文,日记或周记,拍演课本剧,制作作品集,整理诗集等等形式。另外,不要忘了作业的收集管理。选择一位负责任的组长,不见得学习好,负责就行,是大组长,(学习小组是小组长)收一列7、8名同学的作业。但这里不能有自己,自己的作业要交给其他组长。设立一个记作业本,每天的作业要由组长收齐后,在记作业本上写明日期,作业的项目:像生词、背诵签字等,下面写明组别,缺谁的作业。大小组长负责督促缺作业者完成作业。

四、关注学困生

小学语文专业范文篇2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没有具备教学基本功,教师就不能良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需要经常的读书、读好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通过教学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利用协作提升自我,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教师需要根据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参加一些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参加粉笔字书写竞赛,或是演讲、朗诵比赛等,使自己的基本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先练习钢笔字,然后练习粉笔字,最后练习毛笔字,由简单到复杂。教师需要练就标准的普通话,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出表率。小学学生对于一些事物都有着模仿的心理,而且外界的环境也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教师的发音不标准,方言口音严重,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经验,书写一些质量很高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应用完全属于自己的教学资源,找寻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打好基础。

二、博览群书,夯实文化底蕴,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

如果教师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底蕴不足,那么又怎么能够良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就是多读书。读书对于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社会也提倡终身学习,教师更是需要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的职业。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养成经常读书而且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使得自身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也是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开展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路径。首先教师的读书活动并不是盲目的,教师的读书活动需要与校本研修相结合,以校本为基础,通过读书获得更多的收益,最终形成一种合力。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坚守终身学习的理念,博览群书,不仅仅要学习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注意其它方面的知识,要注重更深层次的挖取知识,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一个知识的海洋。教师通过阅读,得到众多知识的充实,教师的文化底蕴更加浓厚,教学水平才能够得到提升,最终才能使得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三、锤炼教学设计,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秘诀

小学学生好动,很多事物对于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在语文课堂上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只有通过依据教材上的内容精心的进行课堂设计,并且选用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文化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起点,教学能力就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外化展现。教学实践表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教师的语文教学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亲身的体验、感悟、领会逐渐获得并且不断发展的。教师需要应用教学实践活动对自身的教学设计进行锤炼,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三味书屋》、《拔苗助长》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学习著名教师和特级教师的相关教学设计,对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不断的加深对其的研究力度,利用最为聪明也最为巧妙的办法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首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清晰教材内容的教学莫彪,并且划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考虑与文章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策略,然后试验教学,由其他的语文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对其进行改善和调整,最终达成共识。例如:教师在讲述《拔苗助长》这一课程时,当讲授结束后教师可以请求学生与教师进行角色对话,如同情景剧表演一样,将文章的内容重述。这样的课程设计能够更加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要学生不会感到那么拘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累积经典的教学案例,将这些设计案例整理成为一个良好的资源库,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四、反思与交流,深入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

反思对于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改进和提升教学方法的主要手段。教师的反思是思维运动,展现的是教师的教学育人态度,更是高品质的体现,教学反思更是理解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师需要时常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进行发丝,使得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领会,收获新的经验。教师的教学反思就是对自身行为的追问,明确自己是否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将教学活动由浅层次向着深层次延伸,走出传统教育的束缚,不断的进行创新。

五、结语

小学语文专业范文篇3

关键词:卓越教师;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教学需求

2014年,我国教育部在统筹分析当前教师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建议,认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强、自我发展能力突出、专业基础扎实的中小学教师,希望能够改善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情况,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确保中小学教育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此情况下,为了能够让中小学教师逐渐迈入到卓越教师的队伍,就要结合各学科情况对教师教育教学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教育改革方案,凸显教师培育工作的综合效果。在对小学语文教师实施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教育教学需求的重视,并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索,争取能够全面提高教师培育工作的质量,打造高效卓越教师队伍。

一.卓越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特征

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下形成的卓越小学语文教师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并且卓越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特征从多方面得到适当的体现,要想对教师的教育教学需求进行分析,首要工作就是对教师的专业特征加以明确,联系教师的专业特征对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解析,为教师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1]。一般情况下,受到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特征主要从共同特征和专业核心特征两个层次得到相应的体现。首先,从教师的共同专业特征看,卓越语文教师要具备强烈的职业动力、独特的个人魅力、先进的教育理念、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行为、高效的教学管理能力,并且在组织开展教学指导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构建复合性较强的知识结构,能够将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作为核心,对学生实施多层次教学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觉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中,通过科学探索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发展需求、发展趋势等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进而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组织规划体系。其次,从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专业特征看,具体特色从精湛的教学指导能力角度表现出来,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则可以发现,卓越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具备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能够按照教学需求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指导,突出教学优势;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处理,增强教学过程的诗意化程度,使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作用得到全面系统的发挥;要注意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全面教学评价,客观认识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学生实施专业性教学指导。对于卓越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只有全面彰显出专业化教学特征,才能使卓越教师更好的为小学语文教育服务,促进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2]。

二.卓越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需求

在对卓越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全面凸显教学组织活动的综合效果,就要对卓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需求进行分析,争取形成对教师教育教学发展方向的正确认识,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活动的优化开展,切实彰显教育实效[3]。下面就对卓越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需求进行系统研究,明确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一)教师需要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基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促进自身专业教育组织效能的提高,更好的为小学生群体提供语文教学指导服务,就要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加以把握,并按照语文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求对教育实践活动加以调整,确保可以全面凸显教学组织活动的综合效果。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对高效课堂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组织活动的现实需求将先进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组织活动中,把握教育活动的本质、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本质,对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形成更为科学明确的认识,进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在拥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成为卓越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和培育教育理念,确保能将教学实践活动与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学生实施更为科学的教学指导,确保可以发挥出小学语文学科的育人功用,深化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全面提高教学组织活动的效果[4]。唯有如此,在卓越教师培养工作中使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和践行先进教育理念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和谐统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优势也会逐步呈现,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发展以及小学生培养工作的深入贯彻落实起到促进作用。(二)教师需要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下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需求进行分析,发现教学组织能力的强化是教育教学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组织能力,才能为其成为卓越语文教师奠定基础。因此要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措施使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需求得到满足,切实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效能[5]。其一,要引导教师进行反思,主动反思教学现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复验证,确保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彰显教师的自主性、自律性以及自发性,能够不断发现自身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整,在不断改进中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组织风格,向着卓越教师队伍迈进。其二,教师要主动向同行学习,与同行共同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加以分享,并学习他人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使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在此过程中,普通小学语文教师能吸收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教师的卓越教育指导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三)教师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参与科研活动是新时期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重要需求,只有不断参与科研活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进而向着卓越教师队伍迈进。同时,科学研究的自觉性也是卓越小学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只有教师能结合自身专业发展需求不断参与到科研探索中,才能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深入理解全新的教育模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系统革新[6]。因此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影响下,应该为教师积极参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创造条件,在引导教师走向卓越的实践探索活动中,使教师对科研工作行程全新的认识,不断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做出实践探索,促进教师实现内涵式发展,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发育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生成长发育方面的引导作用也较为突出,因此应该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性,在组织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需求进行分析,进而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师培养方案,确保教师可以更好的为小学生提供教育指导服务,凸显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永菊.践行“师退生进”的卓越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J].科学咨询,2016(51):102-103.

[2]赵海红.卓越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语文方向系列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3):77-80.

[3]秦艳.调控教学节奏成就卓越课堂———浅谈小学语文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6(6):67-67.

[4]张建英.需求分析教学改进学校发展———记重庆第二十三中学校本研修之路[J].重庆与世界,2017(33):72-73.

[5]徐兆洋.追求卓越的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教学的变革[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5):104-108.

小学语文专业范文篇4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现阶段,在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中依然存有很多问题,语文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对培养小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若不加强提升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建设水平,那么势必会给义务教育均衡政策的实施带来阻碍,也会对农村的基础教育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推行与实施,对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均衡、缓解教育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也将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有学可上、能上好学,如此将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将我国建设成为人才强国。因此,基于义务教育均衡视野下,解决我国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中存有的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1]。

1义务教育均衡视野下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中存有的问题

1.1教师队伍结构失衡

当前,由于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因而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非常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分析:1.1.1年龄结构不合理通常年轻的语文教师不论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创新、先进,而年纪大的教师则拥有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二者各有千秋。所以,年龄结构搭配合理将有助于教育工作得到高质量地开展。若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必将给教育质量的提升带来不利影响。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在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年龄较大的教师占的很多,其中45岁以上的不在少数。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提出与施行,也引入了很多师范毕业生到乡村小学执教,虽然很好地弥补了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数量的短缺,但是又出现了很大的年龄差,致使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结构严重失衡,给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了阻碍[2]。1.1.2性格结构不够合理不同性别的教师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还有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别,而这些不同带给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教师性别结构的合理,将对促使乡村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十分有帮助。而当前在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女教师居多,形成了“阴盛阳衰”的现状,教师队伍比例不平衡。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性格结构的失衡,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学习。1.1.3学历结构不够合理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学历和职称都能直接反映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还有综合素养。学历与职称的结构也能表现出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将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带来直接性影响。大多数乡村小学还有更加偏远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没有高级职称,年龄大些的教师为一级,而年纪小些的都是三级。在乡村小学中很多年纪大的语文教师基本上是中师和高中毕业的,甚至在那些师资力量严重匮乏的乡村还有初中学历的教师,而本科毕业生少之又少。此外,受乡村教学条件的制约,乡村小学教师队伍流失性很大,很多有学历又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都选择去城市学校任教,这也致使学历结构变得更加失衡。

1.2专业素养较为低下

1.2.1专业能力较为低下当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学历都偏低,尤其是那些年龄大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于初中或高中、中专。学历水平的低下就反映出其专业教学能力不高,专业知识匮乏,无法满足新时期下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需求,由于很多教师都是毕业于高中或中专,并且其一直也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因而其教学思想观念陈旧、专业知识面狭隘、教学方法固化单一,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对于那些年轻一些的教师,虽然其专业知识较为丰富,但是其工作经验不足,致使其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所以说,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较低,难以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实际要求。1.2.2教学理念陈旧落后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与改革,对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传道解惑者,小学语文教师应拥有现代化、创新的教学理念。但是目前,由于乡村教学条件的落后还有教学资源的紧缺,因而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处于“关门”教学的状态,基本上没有机会外出参加学习,加上日常工作量比较大,这些小学语文教师也难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愿意去尝试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致使其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陈旧、落后,不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1.2.3教师流失性大与城市相比,乡村教学条件要艰苦很多,并且教育资源也一直处于短缺的境地,加上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因而乡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比较低。据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都十分不满意其自身的工作环境,因此,致使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流失性比较大。一般年轻的教师都会努力考到城市上去从事教育工作。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太大也制约了乡村小学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义务教育均衡视野下加强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2.1提高工资薪酬,避免教师队伍大量流失

乡村小学语文教师不论是对其生活还是工作,都具有较高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如若福利待遇一直比较低,那么势必会导致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消磨,也会致使教师队伍数量不断减少。因此,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提升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工资薪酬,促使其工作自信心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能够心甘情愿地留在乡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此外,针对那些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可额外对其进行福利补贴,让其对自己的职业产生认同感。基于当前的乡村小学现状,国家也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这些乡村小学教师提供住房还有医疗等补贴,不仅能促使其能够安心地开展教育工作,也能避免乡村小学教师队伍大量流失。

2.2加强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

针对目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还有专业素养的低下,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其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体系的构建来促使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首先,应让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变得更加丰富,专业知识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保证,并且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造成直接性影响。义务教育均衡视野下,相关部门可制定相关的政策和采取一系列的有效举措,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提升机会,利用培训来帮助其掌握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其教学技能,从而才能促使其教学工作得到高效开展。其次,要重视提升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基于义务教育均衡视野下当地教育行政单位应和乡村小学建立合作关系,结合语文教师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对应的专业培训体系,给在职教师创造学习机会,促使其专业能力得到高效提升。另外,为了确保培训工作质量,还需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学习考核,并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3重视师德建设,树立职业自信心

义务教育均衡视野下,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强师德建设,提升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使命感,促使其树立起职业自信心,只有具备了高度的职业使命感,才能促使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形成强烈的职业责任感,继而才能主动积极地开展教育工作,也才会倾尽全力来教育小学生。新形势下,乡村小学应定期举办师德讲座,通过参加聆听讲座来促使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素养得到提升,这样其才能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恳踏实,并具有高度的使命感,从而将有助于促进乡村基础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征,张程.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及其提升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06):146-147.

小学语文专业范文篇5

关键词:课程群;层级制;教法类课程

课程群是根据相近学科与专业之间的逻辑性、相关性和互补性等特点,对几门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加工、整合而形成的课程系统。课程群建设的有效落实,是学科、专业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课程群的设置效果与实施质量,直接影响师范生的学科教学能力。本文针对当下课程群设置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层级制探索。课程群的层级制设置,是指课程群里的几门课程在时间设置、内容安排等方面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进行层级设置,最终实现课程群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学效果的优化。

1教法类课程群设置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众多,不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课程群是几门课程之间的组合。以宁波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法类课程群为例,该课程群设置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说课与评课、微格教学、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学语文学科能力提升七门课程,是我校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群。诚然,众多的教法类课程确实很好地训练了师范生的试讲说课等教学技能,娴熟的教学技能能够让学生在招聘考试中脱颖而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等师范学校逐渐被并入师范专科学校,这意味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当下的小学教师应该成为“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教育研究者。当前,教育机构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师范生对自身的学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师范生已不满足于本科学历,希望多学知识、做些学术研究,因此很多师范生在本科阶段就立志攻读研究生。科目众多的技能训练课,影响到其他研究型课程的设置以及学生多元化学习目标的实现。

1.2课程时间安排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近年来江浙一带教育部门招聘事业编教师的时间越来越早,每年的10月份即大四第一学期即拉开了招聘考试的序幕。相应地,学生的选课基本在大学前三年已经完成,学生在大四阶段基本是忙于考编、考研或者参加跟岗实习,四年的课程学习通常压缩在三年内完成。以教法类课程群为例,七门课程基本安排在大三一年完成,一学期甚至开设了三门教法类课程,再加上其他课程,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补充和完善个人知识。学会学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人类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各个国家都在倡导构建学习型社会,我国也在大力提倡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小学语文师范生应加强课外阅读,自主建构知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若在大学阶段,学生疲于应付各种课程和作业,缺乏自主探究时间,将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1.3课程内容的讲授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深度建构知识

教法类课程多是实训类课程,课程内容多以技法教授为主,课程实施基本以模拟试讲为主。大量重复的模拟试讲训练,固然提升了师范生上台试讲的技能,但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技法训练,人文底蕴的积淀才是教学能力突出的强大保障。比如,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具有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能力,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历史与趋势。因为只有了解语文教学的发展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下倡导的语文教学理念,从而在历史与现实的语境中、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的练习中深度建构小学语文教学知识,并能在不同语境中迁移运用学科核心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教法类课程群层级制设置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提出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要求课程设置“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随后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号),都提出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等要求。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与研究性特点,为教法类课程群的层级制设置指明了方向。

2.1明确层级制的课程目标定位

教法类课程群的课程目标有的定位于基本理论的掌握,有的定位于掌握相关原理后技法、技能的训练,有的定位于运用一定的原理进行实践反思,课程目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的目标定位以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为主;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说课与评课、微格教学的目标定位以技法、技能训练为主;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学语文学科能力提升的目标定位以实践反思研究为主。整个课程群目标按照“理论学习(为主)—实践训练(为主)—理论实践反思(为主)”进行设置,做到有层级、有提升。

2.2整合层级制的课程群课程内容

《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提出要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要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教法类课程群的课程内容要突显学科前沿知识和优秀实践知识的整合,从而有助于实践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层级制的课程内容是按照课程目标的不同定位整合的课程内容,避免了课程内容在安排上存在交叉重合的现象。首先,合并删减课程内容。小学语文说课与评课的定位为理论+实训,与其他课程内容有交叉,建议取消,把相关内容整合到其他课程中去。可以将说课内容整合到微格教学这门课程中去,说课是一种技能训练,应以实训的方式开展;可以将评课内容整合到小学语文课例研究这门课程中去,使评课与课例研究相结合。其次,对课程群的课程内容进行明确的分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的课程内容定位于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原理的教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微格教学是实训课程,课程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五大板块内容的训练;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学语文学科能力提升定位于理论结合实践,主要探讨教法的学理依据以及进行教研反思等。课程群作为一个有逻辑的课程系统,整合群内几门课的教学内容,须做到不重复、有侧重、有层次。

2.3合理安排层级制课程群课程的开设时间

首先,教法类课程的开设时间应提早。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卓越的师范生、未来实践研究型的小学教师。鉴于教法类课程群与教师招聘考试的面试、试讲等有直接关联,我校教法类课程从原来的大二下学期提早至大二上学期,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大二上学期先开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其次,课程群课程的开设时间不宜过于集中,要做到分布合理。本着“理论—实践—理论与实践综合提升”的原则,在大二下学期开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在大三上学期开设微格教学、小学语文说课与评课,在大三下学期开设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学语文学科能力提升,基本上是每学期开设两门课程,时间安排均匀。

3小学语文教法类层级制课程群的课程优化措施

3.1增强小学语文教法类课程群层级制设置意识

课程群由几门课程构成,由不同任课教师担任教学任务。课程群的所有任课教师都要有层级制设置意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明确自己所负责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其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明确自己所负责的课程在课程群逻辑体系中的层级。

3.2坚守实践导向、协同培养的课程教学实施路径

教法类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否则容易导致闭门造车、纸上谈兵。高校任课教师须将学科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要协同培养师范生。可以请一线教师进入课堂指导本科生的学习,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线教研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使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可以聘请一线名师、小学学科教研员等侧重教学实践或教学研究的人员担任实践导师。要围绕课程内容设计实践内容,确保聘请的实践导师不重叠、实践教学内容不重复。首先,在每学期结束前的一个月,由任课老师申报下学期小学语文教法类课程的实践导师,申报计划表要写明实践导师资格、实践课时、实践内容;其次,由课程群负责人审核通过,避免实践时间撞车、实践内容重复;最后,报请教学副院长批准备案。

3.3倡导自主合作、形式多样的课程学习方式

课程群由几门课程构成,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例如,笔者任教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不仅做到了教学的点面结合,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近几年,核心素养培育成为学习的新风向,其实质是使学生能够“在特定情境中明智且成功地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1-2]”。因此,课堂学习要赋权给学生,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在不同情境中,学生采取合作、自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学习方式,迁移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3.4探索多种层级的课程群评价模式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3]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的课程评价已经超越了单一以分数为指标的工具主义逻辑,须探索和创新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课程评价举措。课程群中每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不同,评价方式也不同。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要突出实践导向,相对应地,课程评价也要突出实践导向。小学语文教法类课程群的课程评价可以采取书面考试、口头试讲、课例论文、教学设计作业等多种形式,评价人员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邀请一线教师进行课程评价。

4结语

高校本科教法类课程群层级制的设置与实施一定要体现课程群的特点,课程之间要有分工、有侧重、有层级,须彰显课程群内几门课程的逻辑关系。课程群层级制的设置与实施只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对于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润洲.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知识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7(8):69-76.

[2]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第2版.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

小学语文专业范文篇6

关键词:茶思维;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将茶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是培育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且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促进二者相互融合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因此,小学应思考如何将茶思维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够了解茶文化当中的采茶、制茶过程,弥补传统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1茶思维基本内涵解读

随着我国历史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茶文化体系十分丰富,通过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和思考,能够看出茶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已经富含着丰富的思想精神和价值内涵。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运用茶文化思维,不仅能丰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和途径,还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要想有效将茶文化思维引入到其中,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对学生展开教育教学,就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茶文化思维中的具体内涵和思想。而小学语文教师应对茶文化有正确的基础认知,如此,才能有效将茶文化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育教学,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在系统角度下,茶文化思维理念是茶文化历史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核心内容。小学在了解和认识茶思维过程中,应了解总体茶文化当中的教育价值和作用,不仅要将茶文化视为重要教育任务,还应重视将茶思维与小学语文有机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此,小学教师应积极将茶思维应用到小学语文教育活动当中,并根据茶文化体系核心内容和重要基础,深入分析和了解茶文化思维内涵和理念,进而不断提高茶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茶思维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2.1丰富了教学内容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因为我国茶文化当中蕴含丰富的价值内涵和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茶文化当中的文化资源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目前,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和思想精神,还保留了我国古人的智慧,教师以此为依托,将茶文化当中的文化资源与小学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断为小学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也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虽然部分学校重视将茶思维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当中,但融入的茶思维内容较少,其二者相融合的效果不佳,缺少茶文化思维支撑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降低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将茶文化思维中的文化资源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当中,为学生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茶文化和思维过程中,能不断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茶文化。

2.2培养了良好习惯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茶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在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今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目前,我国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仍以教师为主,教师以语文基础教材为主对学生进行讲授。但教师在课堂当中并未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当中弊端百出。为此,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语文教师也应意识到将茶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对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起到的重要意义。通过社会实践,将茶思维合理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所需的茶思维知识和语文知识,引导学生选择自身感兴趣的茶文化思维内容和语文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学生经过知识的搜寻和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实践扎实掌握茶思维知识和语文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3提升了文化素养

茶文化当中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将茶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对促进小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小学生道德品质具备一定有效性。为此,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学习情况,挑选符合小学生认知的茶文化思维内容和资源,不断提升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知,充分发挥出茶思维净化心灵和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切实提升小学生文化素养。

3浅谈茶思维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3.1忽视展开实践教学

在新时代背景下,虽然小学重视将茶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但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有待提升,其教学理念未积极更新,在对学生展开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并未正式将茶思维融入到其中,仍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当中对学生进行技术知识的讲解。并未注重在课堂当中对学生展开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对茶思维的了解和认识较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没有得到有效激发,这对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一定阻碍作用。

3.2教学设施有待完善

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学设施的帮助。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在对学生展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因未合理应用其茶思维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当中被动的学习基础知识和技巧。此外,并未感受到语文课堂中浓厚的茶思维和茶文化氛围,导致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其二者相结合起到的育人作用也未得到充分发挥。

3.3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有效将茶思维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当中,促进学生对茶文化和茶思维的学习和了解,为学生未来的写作和阅读奠定扎实基础。但目前,因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有待提升,其教学观念并未进行更新,仍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传统教学内容的讲解,并未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导致学生最掌握了语文教学内容,但对茶文化和茶思维的了解和认识较少,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

3.4未重视茶文化融入

目前,教师在对学生展开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并未重视将茶思维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对学生进行茶思维和茶文化的培养,也未重视将茶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其茶思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有效性没有得到激活,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和技巧以及茶知识掌握并不扎实,茶思维和语文知识的实践效果较低,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

3.5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教师要想保证茶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有效性,就必须积极提升自身茶思维运用能力,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对二者相融合育人效果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并未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而提升,也并未注重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导致教师无法真正将茶思维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未真正的把握了课堂教学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学生在课堂中被动的学习茶思维和语文知识,导致学生对茶文化和茶思维理解较少,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也降低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效果。

4浅谈茶思维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实施路径

4.1重视展开茶文化实践教学

将茶文化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不应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还应重视对学生开展茶文化实践教学,使学生在茶文化实践教学当中不断了解和认识到茶文化思维的学习意义,不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重将茶文化思维融入到语文实践教学活动中,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当中,最终都需要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开展茶文化思维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当中感受到茶文化魅力所在,还能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和学习。在语文实践教学当中与茶文化思维有效连接,加深学生对茶文化思维的感悟,以此不断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水平提升。

4.2完善和建设语文教学设施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有效将茶思维融入到其中,并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构建完善的教学技术设施,在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当中加强茶文化和茶思维的融入。例如,在教学基础设施当中,为学生建立茶文化教室,让学生真正走进茶文化氛围当中学习茶思维和茶文化知识和思想,体验茶文化教室当中的浓厚文化氛围,以此不断促进学生对茶文化知识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此,学校在为师生建设教学基础设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茶思维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并专门开辟一间茶文化教学教室对学生展开实践教学。并在茶文化教室引入更多与茶相关的装饰和元素,使学生在进入茶文化教室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能时刻受到茶文化和茶思维的渗透和感染,加深学生在茶文化教室中的体验感。但教师在将茶思维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不应以茶思维或语文为主要教学主题,应重视将二者有机结合,使二者为课堂教学主体。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呈现出茶思维的思想和内涵,引导学生在课堂当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探讨茶思维与语文知识的关系。不断提高学生对茶思维和茶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不仅完成了对语文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还实现了对学生茶文化素养的培养。

4.3优化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茶思维和茶文化有效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不断为学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转变自身教学观念,积极将茶思维和茶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但同时,教师切不能过多的将茶文化和茶思维文化资源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当中,导致小学生无法充分理解、认识以及吸收,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将符合学生认知的文化资源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当中,重视在课堂中对学生展开实践教学,不断将茶思维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师可将饮茶在引入到课堂中对学生展开实践教育教学。将饮茶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利用互联网技术,将饮茶视频在课堂中进行播放和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茶叶的功效和饮茶步骤,在课堂当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操作,并展开选茶、泡茶、沏茶以及饮茶的一系列过程。

4.4重视茶文化融入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当中,语文写作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将茶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并在茶思维和茶文化的指导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将与茶思维有关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和写作素材,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效将茶文化思维融入到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并重视对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中文化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教学当中插入茶艺故事,吸引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小学生感受到茶艺故事当中的价值内涵和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在课堂当中进行表达,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4.5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茶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对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一定积极作用,进而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为此,教师要想有效将茶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并保证茶思维应用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将茶思维和茶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促进学生对茶文化知识和思想的学习和了解。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加强自身对茶文化和茶思维的了解和认识,完善自身茶文化知识体系,具备较强茶文化思维运用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将茶思维和茶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提高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茶文化和茶思维的影响力,而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茶思维应用能力是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学校应重视不断加强小学语文教师对茶文化思维的掌握和了解,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参加茶文化交流会和研讨会,使教师意识到将茶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起到的教育作用。引导教师积极将茶思维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以此不断提高茶思维和茶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将茶文化思维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促进小学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重视对学生开展茶文化思维实践活动教学,并为学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在二者相融合教学活动中,不断增强小学生文化自信,使学生不仅能学习到语文学科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还能促使学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为小学生升入初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媛.茶思维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20(10):219-220.

[2]魏改萍.茶思维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J].福建茶叶,2021(04):172-173.

[3]杨志成.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21(06):82-83.

[4]热依木•卡达木.基于茶文化角度探讨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21(09):129-130.

[5]乌图那生•代丽曼.基于茶思维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发展途径探讨[J].福建茶叶,2021(10):162-163.

[6]赖礼瑚.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福建茶叶,2018(07):215.

小学语文专业范文篇7

1.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个人素养。信息时代之前的学习效率是比较低的,在遇到相关难题的时候,学习者只能通过查阅书籍或者是当面问教师。而现在,信息技术的发达,让学习者减去了很多麻烦。上网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不需要烦琐的浏览程序,这些丰富的资料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思维。网络上的信息更新速度很快,学习者在学习之余还会主动或者被动接受一些社会新闻大事,涉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他们的大脑或多或少会对其进行解读和思考。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个人素养。2.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在竞争力如此强烈的现在,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者必须接纳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然而,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偏向于应试需求,很多方面要靠学习者自己。信息技术下的网站开发,有许多满足学习者不同需求的信息来源和资源共享,以及锻炼自身能力的平台。这些技术的开发,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小学语文教育事业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培养多样化人才提供优质条件。3.有利于跨越时空的限制服务小学语文教育。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来自各个地区的信息。接受小学语文教育实现了不分时间、空间,只要学习者有心,寸步不离依旧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然小学语文教育要面向国际,与世界接轨,信息技术自然是不二之选,它的特点和优势,对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国际化的积极作用是必然的。而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信息技术也可以引入教学模式,把外界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大山深处的农村,让当地的村民感受这个社会的变化。

二、城乡小学语文教育的差异

1.小学语文教育经费。经济作为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众所周知,经济发达的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水平更高,所以很多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都会带着孩子来城市接受小学小学语文教育。城市生活水平较高,父母有能力为孩子的小学语文教育付出更多的财力。城市中很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接受了优质的小学语文教育。而在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父母的收入也有限,无法支持孩子接受更好的小学小学语文教育。再者,比如说一些乐器、书法、绘画等兴趣班,所需要的费用更高,农村家庭基本是不能承担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的经费方面,城乡有着明显的差距。2.师资力量。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师资力量的推动。教师个人的能力和素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也是根据教师的能力进行招聘,所以在城市里,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对教师的各方面都要进行考察,尤其是近年来教师“虐童”问题泛滥,学校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而在农村,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不如城市教师的,有些贫困的深山地区,只有一名教师,需要尽其所能教授各方面的知识。师资力量分配不均导致的后果,必然是小学语文教育水平差异越来越明显。

三、实现城乡小学语文教育公平的措施

1.建立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育平台。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教学设施要求都比较高,早早地将信息技术引入了教学。而对于解决城乡小学语文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技术平台,给予农村小学崭新的教学设施。网络慢慢地深入很多地形复杂的地区,信息技术的引入成为可能。比如说电视机、投影仪的运用,利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来丰富农村小学课堂的教学,拓展小学生的视野,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方面,政府必须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各方力量对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水平进行改进。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育平台的投资力度,尽快完善农村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育的硬件设施,组织购买相关的教学软件,通过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育手段,把全国各地的优质小学语文教育资源归纳起来以方便师生共享。同时,政府需要针对城乡小学语文教育建立相关的小学语文教育制度,规范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育平台的开发与建立,保证投放的资金落到实处。2.加强优质教师的培训。教师在小学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小学生对教师基本是言听计从。城乡小学小学语文教育的不公平问题,突出表明教师个人能力和素养也需要加强。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对教师的相关培训,比如一些专业知识、心理素质、教学能力、职业认知之类的培训。并且,在引入信息技术设施的同时,也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根据设备使用、更新的程度来制定对应的培训计划。农村技术相对落后,可以借鉴城市中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所以,缓解城乡小学语文教育公平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好每一小部分的工作,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总之,要实现城乡小学语文教育公平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深入探讨,根据不同的地区情况制定更加合适又详细的方案。信息技术提供的是手段,其他影响城乡小学语文教育不公平的因素,还需另外研究,只有把各部分的问题解决好,整体效果才能突出。城乡小学语文教育公平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各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自波,吴景松,王静.滇西片区小学语文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小学语文教育,2016(11).

[2]徐啸.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联合体模式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吴秀圆.同步课堂背景下的城乡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小学语文专业范文篇8

1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定的时间了,可是提升的效果远没有理想中那么好,这是因为有许多的问题存在。

1.1教学和生活没有联系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对于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根据语文课程教学标准来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打破与生活的隔膜,和生活相融合。对小学课文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教材的生活气息比较弱,因此小学生比较难理解课文内容,他们的生活经历非常的有限,其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如果无法对课文进行理解,那么势必会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有一些心理学家对于学习的研究发现,和生活联系紧密的事情往往是人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学习需要和生活进行联系,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产生兴趣,才能够继续的深入学习。那么如何的将生活和教学进行联系呢?其实,小学教材中有部分内容表面和生活联系性不大,可是实际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建立联系,例如小学课文中有陶罐与铁罐这节课,铁罐认为自己坚硬因此看不起陶罐,但是当二者被埋入泥土多年以后,铁罐化作了泥土,而陶罐却毫发无损并成了文物。这节课的本意是告诉小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但是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该道理的认识并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小学生的生活中根本没有铁罐与陶罐这两种事物。与此同时教材的内容与中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果不一致的话,很容易造成中小学生认知上的分裂,进而对其人格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1.2教学方式枯燥

小学语文教学现阶段还是延续了应试教育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非常的单一,以至于增加了教学的乏味感,学生无法产生兴趣,因此教学效果无法提升。填充式的教学,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动手和实践能力非常差,过度的压迫反而会导致逆反。因此教学方式应该要创新,要突破,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去接收教师的信息。

1.3评价落后

将成绩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唯一指标,这是应试教育所遗留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成绩确实可以判断一个阶段的教学效果,但是对于学生的整个一生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因此我们过度的看重成绩评价方式,仅仅是顾及眼前利益而已,并没有将学生的未来作为考虑范围内,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多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评价,这样能够培养处人格比较健全的人才。

2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鉴于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是刻不容缓,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把握以下几个趋势。

2.1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做到理论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互为印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寻找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的契合点,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样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小学语文课有这样一个课文小马过河,讲述的是一匹小马要渡过一条小河,但是却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于是就问松鼠和老牛河水有多深,结果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使得小马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没办法就去问自己的母亲,母亲告诉它要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必须自己去尝试。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一节课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生活化的任务,来学生去自己去探索,亲身体会小马所悟出的道理,从而使得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2语文教学手段多元化趋势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小学生天生好奇,这种特性我们不应该抹杀,而是要善于引导和利用,通过对小学生的引导来让他们可以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中我们除了简单的板书外,使用图片、表格、影音都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要增加对他们的感官刺激,让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他们的头脑中。

2.3语文教学评价模式动态化趋势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希望让学生具备语文能力,这种能力不局限于听说读写,而且还要有更深层次的含义,能够对美的鉴别,对与错的鉴别,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评价模式就不能够忽略这些目标,而只关注与听说读写上,应该要让评价模式和教学目标相一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开展多年,理论上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可是实践却比较少,因此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该将重点放在实践上,通过对理论的实践来不断的总结经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根据学校、教师、学生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灵活的变化,以创新来寻求符合自身需求的改革措施,努力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徐艳杰工作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莫里乡中心小学校

第二篇

1改革前后小学语文教学的对比

改革之前,有的小学语文教师表示,因为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乏味,使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未重视这个问题,这就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十分沉闷和呆板,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在改革之后,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加入了很多的互动环节,比如:提问、角色扮演等等,这从根本上转变了课堂的氛围,使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在这样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了沟通,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对知识的转化率。与此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对于教材而言,在以前,小学语文教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内容也比较呆板枯燥,而教师也只是照本宣科地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解读,这些都不利于勾起学生对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在改革之后,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同时,还加入了很多现代化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在不断地进取和努力,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效率。教师在研究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也会结合一些课外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补充,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专门为学生举办演讲大赛、班会活动、课下实践开拓等活动,而这些活动不单单可以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和转换。

2改革促使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

而今,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从前以教师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新出学生之间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那么,什么是学生之间协作学习模式呢?就是把学生分为几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任务,而教师的任务就是适当地给予学生以引导。在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之中,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的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心中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而在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靠自身的能力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改革之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已经不再是以老师教为主了,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更多的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这就很好地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不会独自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了,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从而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要让学生保持积极学习的心态,而在课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在教材、教学模式、授课方式和方法都在发生改变的同时,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也有所改变,它渐渐转变为研究性教学。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会根据课本给出一个选题,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和摸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需要自己进行资料的收集,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必须依靠自身和同学的力量进行解决。在与同学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将得到全面的提升。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要遵循以下几点来进行选题:(1)挑选的课题要贴近生活,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2)选题必须要与课本知识相贯通;(3)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情景,从而更好地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4)创建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此消除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隔膜,消除学生的消极懈怠情绪;(5)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课效率。而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从而实现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3结语

在改革之后,小学已经改变了以前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加强了教学的管理和发展。人本教育的理念从能力上培养了教师与学生的素质,教师开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实现了与学生零距离沟通和交流。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关注和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这一切的改变和完善,都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虽然现今的小学语文教育仍旧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创新,但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成效是不容忽视的,它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促使小学语文教育的水平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总而言之,作为一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小学语文的特点和实际相互结合起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与此同时,要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要以素质教学为根本,加强小学语文对素质教育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尤红艳工作单位: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新兴小学

第三篇

1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1.1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

语文课程所具备的最大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涉及各个领域,具备极强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自身所学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其他专业的知识素养,要充分了解与小学学生密切相关的知识,从而更好的扩大自身的知识储备。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就需要教师自身构建起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专业化发展。

1.2具备自主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之后,教育教学的重点开始逐渐转移到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而对于教师来说,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只有教师善于创新,才能将自身知识深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更好的解决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更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并且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解决问题。

2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新课程理念仅仅停留在意识上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核心内容就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采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授课。自我国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后,我国各个中小学校都开始加强了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为了使教师更好的掌握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和理念,各个学校都花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教师培训,希望通过这种方法使教师能够具备更为新颖的教育理念,并且将这种理念具体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在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却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存在着“形似而神异”的现象。

2.2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不具备统一性

新课改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促进了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新课改实施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许多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的教学方式更加自由,也更具有合作性。但是,对于另一部分教师来说,其并没有真正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而是只做表面功夫,单纯的追求课堂气氛而不注重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的掌握了知识。

2.3缺乏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总结

在改革小学语文课程的过程中,虽然小学语文老师对于课程的准备和设计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创新,在教育教学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程度的革新,但是,在对教学过程结束后的一系列工作的实施上,还并不完善。目前,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缺乏对于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总结也是阻碍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一个重大障碍。虽然一些老师写了教学反思,但是却并没有真正将教学反思与提升自身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这就使得教学反思趋于程式化。

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1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通过巧设问题、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故事性比较强,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铺设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课本剧表演、讲故事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电教化设备来直观、形象的展示课本内容,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或利用讲故事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和自豪感,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融入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内容之一,也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淡化和忽视的一点。造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需要通过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融,教师要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情感,在课堂教学中以情促情、以情激情,来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与回应。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正确处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渗透情感教育,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个人情感的到集体的熏陶而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3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强调的是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只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的激发起其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内容应着重放在开展探究性学习上。与此同时,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也应当适时的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4结语

小学语文专业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育反思

一、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1.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目前我国各项事业都倡导以人为本,教育事业也不例外。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文气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这就要求教育要通过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行下,我国各地区都在通过教育转型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目前很多学校都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当成一种口号,教学理念依然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限制了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也无法让学生将身心全部投入教学之中,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下降,学习效率也在大打折扣,阻碍了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

2.全面教育教学理念

所谓的全面教育指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教育。一些教师往往会疑惑,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全面教育存在什么关系。也正是这种认识的缺失,才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反思。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文字教学上,更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精神的引导。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所涉及的精神文化同样深厚,更涉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内容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进行挖掘,并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会通过语文感受世界。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课文都是就有积极意义的文章,这些文章不应当仅仅被生硬地分割成文字的书写或课文的背诵,而应当注重通过挖掘文章内涵,让学生在语文世界中逐渐成长。

3.综合教育教学理念

说到综合教育,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同样会有一些疑问,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教育又存在何种关联?其实,小学语文综合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具体化的教学,也不会像其他学科那样就有一定的实际运用平台。但这些并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开展综合教学的理由。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让语文教学更加形象具体化。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挖掘文章的精神内涵,比如,吃苦耐劳精神、乐于助人精神等,这些精神在挖掘后需要学生运用到生活中。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父母、关心父母时,可通过让学生给父母洗脚等小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此类事件的认识,强化书本中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深刻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方式,何乐而不为。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反思

1.动手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刚在进入小学时,就已经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小学语文通过课堂教学,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的识别以及断句能力的培养仍然占据教学的重要地位,并且教学只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没有关注文字的重要性,这也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残缺,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加之课堂时间有限,小学生的书写能力无法在课堂中得到锻炼,导致大多数小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不扎实。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教学互动的提升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缺少互动性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学生只需要被动的听课,这种教学方式致使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另外,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并没有设计课堂思考题,或者思考题设计得相对较为简单。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提问学生“文中有一段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吗”,而学生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这种提问缺少对小学生思维的调动。还有一些教师对语文思考题持置之不理的态度,这些问题都说明了语文教学缺少必要的互动性。

三、结语

笔者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认为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当通过认真反思,改善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通过积极的探索以及勇于实践的精神,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庞善凤.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9).

小学语文专业范文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作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研究,于2016年6月通过学校立项。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研究角度与视域、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内容和重点研究成果和价值等与以往的研究皆不可同日而语。在研究的过程中,几度调整研究方案,最终变更为: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集成以往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在教学实践予以修正,解决的方法为在教学实践中修正理论偏差,以学术研究促进课堂教学和专业建设。研究的重点是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表面上看,现有的课程设置重视教师教育技能课程,以“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和实践取向”为指导,统筹课程设置,形成了教育技能类课程群和教学实践类课程群,课程开设立体饱满且形成科学序列,这为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平台;但难点在于核心课程开设时序不对且教学时数少,边际课程开设不足且缺乏深度合作。虽然时间短,任务重,好在基础厚实,学院给力,团队协作,学生配合,实体研究大大超越了预期,研究成果也非常可观。

一.建构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为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集群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论上源是语文教学论和学科教育学,这是两个序列:一个是实践性教学的归纳,大致沿着“语文教学———语文教法———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法———语文课程教学论——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进程渐次演进;另一个是理论性教学的演绎,严格遵循“设计———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逻辑序列不断逼近。这两个序列中,显然后者优于前者,但前者可以为后者提供注脚和范例。依据后者特定的理论原则和前者积淀的方法技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科学的整合,以理论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为小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为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增辉,为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添彩。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在原有的教法、教材教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课程教学论等不断演进发展的基础上,吸纳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等相关教育教学经典理论和文化通识,乃至系统工程理论、统筹组合理论、粗糙集合理论、文化传播理论等,借鉴国内最新语文教学实践与前沿研究成果,重新建构包括事实层面、价值层面和技术层面等内容为一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体系。一方面为该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和生成提供了依据,为边际课程知识的整合提供了导向,同时也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设置提供了该方面的参考。特别是在应对教育教学方面的现实问题层面有着特定的针对性和实体操作价值。

二.开发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专题课程资源,建立富有特色的教材理论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作为教师教育课程其实比较年轻,也可以说相当幼稚:2011年才从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类课程中分离出来,经《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变成小学教育专业的独立课程尚不足十年。从国家意志来看,原有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类课程繁难偏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当推陈出新多快好省;从教学惯性来看,势必陈陈相因,敝帚自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正处在重建阶段或修复期,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面的实践探索要形成结论,学术探讨上的争论应当成为定论。该课程教材和教法还远远滞后于现实需要和社会诉求。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阶段,虽然已经建构了课程体系,但偏重于学理集散且偶有逻辑漏洞,实践取向的教育资源亦有欠缺。为了落实OBE教育理念,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在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实践为导向开发了新的专题教育资源,以质效为目标改进了教育内容。《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特别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常识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没有科学的言语训练,人的思维就得不到有效地发展。由此看来,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那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当代语文教学设计的理想境界又在哪里?……这些集成性的理论研究成果正在汇编成书,《新概念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有望成为高水平的教材。

三.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从原来的语文课程教学论中分裂出的一门具体而精当的课程,一是专为小学语文职前教师而设,二是重视语文教学的技能与实践,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因此在教学中由于老课程的惯性作用和老教师的教育经验的板结现象,这门课程截至目前还没有可资借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和适切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奉行拿来主义,先套用移植、复制或拼凑教育学、心理学(学习论)、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再列举教学实例来说明,形成了较为程式化的“过程原则+方式方法+教学评价+案例剖析”的理论架构。这种理论架构重视经验轻视原理并且远离鲜活生动的教学实践,忽视课程内容理解的差异性和实践的灵活性,将教材知识和经典案例奉为圭臬。既不能满足卓越教师培养需要,也不能适应当前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要求。呈现以下问题:(1)理论空洞,方法抽象化,缺乏学科针对性性;(2)技能碎片化,方法工具化,缺乏理论指导性;(3)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与举措可以笼而统之概括为:1.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为学生铺路奠基。2.坚执“理实一体,知行并重”的教学方法,贯彻实践价值取向。3.坚守“持经达变,择善固执”的学术传统,以科研促进教学。4.坚定“母语教育,奠基人生”的学科导向,张扬语文立人的旗帜。采用理实一体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理论教学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以材施教,实践教学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以点带面。创建学习共同体,做好顶层设计,搭建教学相长、互动交流的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演———学生听记”的教学模式,以专题为引领,以问题为驱动,以案例为载体,以研讨为手段,以分组合作学习、实践体验为主要形式的混合课堂教学新模式,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自学的一体化设计,指导和督促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补充课程资源、提升学习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拓展教学实践活动空间,学会从教育者的视角关注和追踪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热点、难点以及语文教学改的的动态与趋势,开阔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语文教学设计能力,从而有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该课的认同感和美誉度较前届学生有所提高,课堂氛围轻松热烈。对小学语文课题教学设计能够从容淡定,不再困惑迷茫,设计要素和内在逻辑有章可循,考试成绩优异,就业情况良好。

四.开展多维立体的研究探索,形成具有明显创新的教科研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