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6:15

现代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人本管理

1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1.1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及观念。(1)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何谓人本管理,即在管理期间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思想,让“人”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人们通常谈及到的现代企业人本管理主要指的是:把“人”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以及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必要资源,让现代企业中的全部员工都成为管理环节的中心,通过解决如何有效利用、挖掘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来为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利益提供基本服务,进而实现现代企业所制定的计划以及内部员工所规划的目标,总而言之,人本管理将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实践进行高度融合。(2)人本管理的管理观念:在现代管理体系当中,人为因素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不确定的,所以必须做好“人”的工作,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必须贯彻和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人本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并不断提升其他因素的地位,最终实现高效率的管理目标。有效发挥人员的才干、并且充分调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保障现代企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途径。将此观念意识作为工作的基础,不断落实计划监管责任制度,突出责任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达到国家所制定的经济标准,第二,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现代企业管理工作无论是从数量上、质量上,还是从监管技术上、应急水平都可以实现最优化,将利益绩点和责任的完成状况进行联系,以便于更好的加强工作人员的竞争能力以及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现代企业必须要强调文化的构建,强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技术水平、文化品位以及服务观念等等。不断开展多样化且具有开展意义的企业文化活动,以便于更好的培养员工之间的人际交往情况,进而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能力,在建设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上多做工作,将原有的文化教育方式和现阶段先进的教育体系充分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基本目标。1.2人本管理和现代管理的关联。(1)人本管理和现代管理之间的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和谐,本质目标就是使现代企业可以健康、快速的发展与壮大,而且还可以顺利解决现代企业在前进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以及挫折。从实践层次去分析,不难看出,目前大多数现代企业主要使用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兼用刚性管理模式,另一种是柔性管理模式,而人本管理就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柔性管理。所以,人本管理不但是一种管理体系、模式,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和观念,它是现代管理机制当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思想。(2)人本管理在现代管理体系当中的位置:现代企业和传统工业阶段的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因为现代企业更加注重管理工作。传统的机械式管理模式即使仍然不能被完全取缔,但是目前暴露出诸多漏洞以及自身的局限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机械式管理模式的地位一定会一步步被削弱。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中关注人性管理的观念正在被更多的专家学者以及现代企业的管理层所认可。现阶段,人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已经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当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构成环节。

2人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实施

2.1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人本管理更加注重个体。注重个体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人本管理的基本方针与策略。从组织、机构的角度去分析,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新成立的小型企业,归根结底都是由一个个细微的组织、机构构成的,倘若每一个细微的组织都不具有一定的个体能力以及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那么现代企业的整体实力都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就不难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人本管理观念。现代企业的管理层大多数都希望从观念当中去分析“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可是在实际的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当中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其问题所在就是每一个现代企业提拔干部、培养工作人员的方式方法都存在诸多差异,随着企业对人本管理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制定“人本管理”实施策略以及计划,可是通过对实际的工作效果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许多现代企业对人们管理的理解情况层次不齐。所以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现代企业在人本管理体系框架下必须加强对个体的重视力度。现代企业的领导层在开展“人本管理”工作时时必须把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当作是一个小范围的“群体”,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重视起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倘若现代企业当中的每一位工作员工都被视为是一个小范围的整体时,工作人员的自身价值才能与现代企业的自身价值进行关联,然而目前许多工作人员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都是以个体为单位加以展现的。所以,现代企业在目前的管理制度下必须重视“人本管理”相关内容,强调企业员工的个人诉求,注重保护每一位员工的自身尊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凝聚力。2.2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人本管理需要培养“专家”。这里的“专家”主要是指:对某一专业具有权威性的研究人员,亦或是在某一领域具有发明专利的工作人员。因此不难看出,该“专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家,而主要是针对现代企业员工所建立的,换言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人本管理要让更多工作人员成为其所在领域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落实“人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在市场经济当中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主要表现为产品的竞争,也就等同于企业所掌握的技术竞争,在深入研究便可以发现,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实则是人才的竞争。现代企业必须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去尊重科研技术人员的观点与建议。举例而言:倘若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发言期间,企业管理者即使再忙也必须认真倾听,因为该财务管理人员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3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人本管理的措施

3.1构建属于自己的现代企业文化。企业进行文化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任何企业都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现代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工作是人本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企业整体智慧的重要展现,因为企业文化汇集了所有人员的理想、构建起了一致的价值观念以及科学、有效的行为标准,通过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制度可以促进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便于个人行为向团队要求靠拢。3.2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道德修养的培养。道德修养的培训主要指的是对工作人员的社会观念、职业修养等方面进行培训,该环节是对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当中的核心内容。倘若员工的道德素质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势必会对现代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现代企业要想提升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就必须加大该方面的培养力度。第二,行为意识的培训。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行为意识的培训主要包括:员工工作时间、奖惩体系等对工作人员的制约,该培训工作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员工主观意愿无论如何,多必须遵守现代企业所制定的条例。

4结语

总而言之,人本管理是目前社会管理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只有正确树立起“人本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并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潜在能力。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人本管理工作期间,还需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个体人性化的关注力度,让每一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提升,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现代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张长军 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安继红.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的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6(8).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学

1引言

现代企业发展至今,人在企业组成部分中的作用愈发体现出来,企业人对企业的前景影响程度愈发加深,一个企业的管理方式理念,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决策共同影响了一个企业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将人才培养效率最大化,进行有效的人力调动,越来越成为企业决策优先考虑的问题。一个企业要想长久的经营发展,就必须想办法将自己的员工充分调动,培养企业荣誉感,让员工积极性得到积极调动,在工作中发光发亮,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员工的潜能一旦被激发,这样的企业必定走带行业前列,展现出生机勃勃的青春面貌。

2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思考讨论的必然性

快节奏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着企业能紧跟步伐,不在局限于过去历史的思想理论,而要更加重视新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紧贴实际的理论决策,站稳企业扎根的脚步,稳定向前进步。经济是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面对着日趋复杂而严峻的经济形势,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支撑着,国内外各种因素都在考验着现代企业的抗压与发展能力。企业要想发展,无论速度上,还是质量上的都离不开核心竞争力。在中国这个大经济社会下,企业要谋出路,就得想办法开新路,以创新做驱动,勇于突破自己,突破思想桎梏,大胆求新,坚持住企业的根本,发挥出自己的竞争力,给企业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3中国经济社会具体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总体经济体制也发生了许多的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由单一的国有制经济改变成为多元的经济共存,这一切的一切都得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正确实施。牵一发而动全身,旧的企业管理体制已满足不了新的形势下经营管理,为此,企业必须做出调整,才能更好地面对变化愈加迅速的经济发展。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意味着与国际社会的紧密相连,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放的更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定,也意味着中国企业面对的不再是单单的国内竞争,而要面对更大的外国挑战。回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发展目光投向了世界各地,在各地展开了经济活动,仅仅靠企业自身的实力是远远不够在国外发展的,走出去还要懂得结合地理优势和市场优势,将企业的资源和当地资源合理配置,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4为改善现代企业管理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1)不断换代的社会需求,决定了现代企业管理也必须跟上脚步,否则传统的管理制度就会对企业的进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何创新新的管理观念成为企业决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企业要进行相应的创新改革与理念改革。理念改革进行了,对应的管理体系架构也得跟上,不能就抓一方而忽略了另一方的创新完善。现代经济社会少不了成功的案例,也少不了成功的经验,这些先进的理念并不能说符合所有的企业,并不是完全适合的,这就得企业扬长避短,理性分析其中的优点和缺点,融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形成自己的体制机制,并予以贯彻落实,达到实践层面的管理创新。贯彻与落实好企业实际的管理工作,即在企业自身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实质,有针对性地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新老结合,形成独有的现代行业竞争力,打出自己的品牌。要树立好企业的经营目标,明白自己的发展路,将理想与现实结合,将创新与实际结合,脚踏实地,将工作落到实处,打下企业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2)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企业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完善的企业人才培养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核心竞争力。对员工业务能力培训可以大大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企业生产率。而对员工思想素质上的培训则可以提升员工思想境界,增进团队凝聚力,培养企业集体荣誉感,这往往是更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应该是全方面,多要素的,不仅仅停留在某一个方面,努力地使员工成为全方面人才,德艺双馨。因此,企业引进人才的标准应当更加全面,注重吸引高素质,全面的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给予企业持续性发展的资本,有利于企业开拓全方面的发展道路。有了人才,企业就必须深入培养,培养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从各个方面进行强化,提高员工的各方面能力。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少不了人才的助力,如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就需要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一条先进的机制将会有效清除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5结束语

企业的管理不仅仅局限于对生产线上工作的管理监督,更加侧重于建设管理企业的方式方法,把握好制度建设的核心,促进企业的发展向前。企业的发展要跟紧时代的步伐,要体现出时代的特色特征,做到与时俱进,统筹兼顾,更要体现创新创造,以创新为驱动,从不同的视角入手,贯彻落实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给企业以无限的活力,促成企业的蓬勃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周文山.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方针[J].全国流通经济,2019(26):74-75.

[2]郭超然.和合视角下的现代企业管理[J].施工企业管理,2019(09):103-105.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篇3

毫无疑问,在这个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要想得到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那么加强和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就是重中之重。接下来,也让我们了解一下企业文化具有哪几大的功能:

1、导向功能:简单而言,企业的运营需要一种共同的价值尺度、信仰信念出发———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更是一种企业精神。它作为一种感召力,对广大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具有引导作用,为企业在市场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的实现。

2、约束(规范)功能:我们都知道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意识产品。具有非正式的、非强制性。它对职工规范性和约束性体现在企业员工的言行、产品的形象上。当人们处于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会干到心里平衡或者满足,因为自身合乎准则的行为受到承认和赞扬。同样,当被否定和不认同时,则会产生失落感和挫折感。因此,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产生影响,使员工在工作中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3、鼓励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运转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励和鼓舞员工。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使员工更努力的发挥个人能力,朝企业目标不断进步。而这种激励作用也正是使企业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不断增强和加强企业部门凝聚力的不二选择。

4、潜移默化功能潜移默化功能又称为辐射功能,作为企业文化的最后一个功能,也是最能体现企业发展好坏的一个标杆。我们都知道一个出色的企业,要通过自己的方方面面展示自己的优势,包括企业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的模式理念及会产生什么样的成果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优越性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印象。然而这些方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被认可和肯定的,它是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被熟知和了解,进而扩大自己的影响。这不仅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旗帜。其次,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企业管理?顾名思义,管理就是指人们通过组织、策划和实践等多种方式达成某种目标的整个过程。而企业管理则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企业管理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涉及到方方面面,从项目产品、资金、技术、设备、工艺、作业流程,乃至文化制度、人力资源都包含在内。那一个企业如何把所有的对象都糅合在一起运作。那么,就需要企业管理!那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文化究竟是如何作用于企业发展的?企业管理人通过经营企业的理念、方式等达成的共识用于教育新成员的一种方式,当这种方式获得员工认可和肯定之后,再将员工的所有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套完整、具有人文色彩的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所谓的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熏陶是留住企业人才的根本。在当今时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变成人才的竞争。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对企业管理来说,大量优秀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才能留住人才能?当然高额的薪资对人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是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作为留住人才的尺码,对员工来说,只会没有归属感,如果遇到更高薪资的单位,更会出现“跳槽”的现象。如果对于公司而言,不能留住人才,那么所谓的人才培训计划、出国学习机会等一系列投资都成了空谈。如此一来,企业员工的能力与技能得不到发展,企业也必将无法创新与突破。与此相反,在一些发展相对较好的企业中,员工的自身能力的提高、精神需求的满足、未来发展前景等如果被企业已经完全规划,并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那么,这样的企业吸引力是可以被预知的。当然,一个有魅力的企业领导团队,也是笼络住人才、使员工被一种精神力量折服并为其服务的根本。

2.企业的战略布局离不开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想要在社会中获得立足之地,那么就需要完整的经营思路、严格的制度规范、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紧张局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都在寻求一种新的合作方式和方法调整战略发展模式,使自己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和发展。而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在这种全球化的浪潮中,创造出一个稳定、和谐的文化氛围,是企业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寻求到更加可靠的合作伙伴。让企业在机遇与挑战同在中强大。正如迈克尔•波特说,企业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

3.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营销模式的完善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营销。在企业营销中,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使员工和顾客达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并且帮助员工在公司形象中拥有重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员工在与他人的沟通中,给客人一种信任感与依赖感,从而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而在这个过程中,顾客也会通过他的关系人群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企业的相关信息,最终为企业建立一种口碑。这样在买卖双方之间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反馈和沟通信息的渠道,和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增进企业的影响力。这也体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的一种沟通上的技巧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激励理论;现代企业;管理;价值;运用

在当前阶段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行,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还会对企业带来一些问题,由于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工作压力以及社会压力不断的增加,这种情况下,在工作中对薪资与福利待遇等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企业也往往很难达到每一个人员的要求,致使工作人员为了谋求更好的待遇,常常会出现跳槽的现象,使得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强,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在企业运行中使用激励理论,虽然不能在薪资以及福利待遇上将这一问题解决,但是可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加强工作人员的凝聚力,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更加的积极,更加的主动,有效的提升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因此,当前阶段中,加强对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价值

在当前阶段中,随着企业不断地发展,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不断地增加,使得激励理论在不断地进行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主要的运用价值有以下几点:

1.激励理论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企业的凝聚力越强,就会增加企业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拉近两者的距离,使工作人员将企业像家一样的对待,同时,凝聚力还能拉近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使其越来越融洽,在进行工作时,可以有效的进行配合,这样,不论是对工作人员个人的目标,还是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都很容易完成[1]。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利用激励理论建立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就可以将企业得发展目标与工作人员个人的目标结合起来,通过激励机制对员工进行激励,使工作人员的价值观与企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及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将工作人员个人利益有效的融入到企业的利益当中,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而从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各项工作顺利的进行提供了保证,促进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2]。

2.激励理论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越高,对企业的发展就越有利。而在实际的企业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具有一定的差异,综合素质存在高低之分,在进行工作时,不同的工作人员就会发挥出不同的作用,高质量的工作人员起到的作用就会较高,低质量的工作人员就很可能带来一些抑制的作用。这时使用激励理论就可以很好地将这一问题进行改善。激励理论的使用,可以完善当前的激励机制,增加了工作人员对企业的满意程度,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并且,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增加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身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且,还能根据不同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同表现,对其进行不同的管理,对工作中表现良好,能力出众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进一步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对表现不好的员工进行惩罚,增加其工作的责任心,这种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3]。

3.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当前阶段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WTO组织,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但是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使的经济市场的竞争激励程度更加的严重,不仅有国内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同时还包括了世界各国的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运用激励理论,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够使企业不断地进行创新,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激励的经济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4]。

二、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1.体现公平的原则

在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中,薪资以及福利待遇往往是工作人员最重视的内容,在薪资或者福利待遇发放之后,工作人员往往会与其他人员进行对比,查看自己的劳动付出是否得到应有的回报,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管理的公平性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因此,在企业运用激励理论时,就要将公平性原则放到首位。在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时,要使用正确的考核方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保证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还要将考核的标准、方式以及结果公布出来,体现出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然后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与惩罚措施,企业对员工进行合理的赏罚,在满足工作人员对企业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企业的可信任度,使员工将企业当做自己家一样,更好的进行工作,有效的增加了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5]。

2.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在当前阶段中,企业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奖励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物质奖励,或者是精神奖励,也可能是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的,而这两种奖励都是在激励理论条件下,建立的激励机制中的内容。在物质奖励中,企业可以通过对工作人员的了解,对其进行相应物质的奖励,以使其满足对物质的需求,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在物质奖励中,包括了工作人员的奖金,企业年颁发的年终奖等;精神奖励是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根据工作进行的情况,对其进行夸奖,将对其工作能力的认可表达出来,对工作人员进行精神奖励,使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得到提升,达到企业对工作人员精神的标准。在企业正常的运行中,使用两种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工作人员进行激励,不仅满足了工作人员的物质需求,而且使工作人员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有效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得发展提供了动力。

3.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在激励理论中,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多种理论共同来构成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轻装,其内容还会不断地增加,不断地进行完善,使其在企业运用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在企业利用激励理论的过程中,不要盲目的对激励理论进行使用,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制定出的战略方针和目标,建立出合理的多层次激励机制,如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建立出不同的惩奖制度,较为复杂、重要、任务量较大的工作要求较高,惩罚措施较为严格,奖励较为丰富,而轻松、任务量小的工作,惩奖的内容就要降低一些。这样就可以使有效的将资源进行配置,促进企业的发展。

4.针对个体差异实施差别激励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企业中,工作人员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工作积极性有高有低,工作责任心有大有小,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而且,对相同类型的工作人员使用相同的激励手段时,对其造成的影响也不是完全的相同。因此,为了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使用激励理论时,不能使用统一的激励机制对每一个工作人员进行激励,而是要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分析,寻找出来不同工作人员具有的不同特点,根据分析出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法,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工作人员进行激励,使激励机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使激励的效果得到最大的体现,增加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作用,有效的促进企业得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阶段中,为了使现代企业更好地发展,使用激励理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同时,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在企业正常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高层人员就要加强对激励理论的认识,了解其存在的价值,根据实际中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对其进行完善进行创新,使其在满足企业实际状况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有效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作者:王超 单位: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范欣,吕智宇.高管股权激励制度有效性分析——基于青岛海尔的案例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4):75-92.

[2]李清英,张远方.中小企业激励机制优化研究——企业如何使激励走出“囚徒困境”[J].中国市场,2016,3(29):143-144.

[3]李帮响.员工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人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1(5):154.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篇5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有多种阐述,但基本含义都大致相同,其中大家最认同的一种观点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Sloan)管理学院的艾德加•施恩(EdgarH.Schein)教授于1984年提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即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并为组织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以某种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具有延续性的共同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笔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历长期的奋斗发展过程中,通过总结发展经验、概括和提炼发展思想,从而形成的一套科学价值观,使内部员工彼此之间所达成的共同心理契约,为着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奋斗。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文化差异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产生于企业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源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因此,企业文化是为达到某种管理目标而应用的一种管理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是内部成员思想和行为的依据,是企业管理的“助推力”。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企业目标、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哲学、企业用人理念、企业行为规范等。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也从经验管理模式转入了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日益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文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指出:“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的道理,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们具有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为此,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则谈不上具有核心的市场竞争力。

(一)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1]。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还可以提升品牌的含金量,使企业增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良好的形象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信誉、综合实力。

(二)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

企业要实现“中国企业看我,国际市场有我”的企业目标,除了资金、规模等因素要考虑之外,同时还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建设。因为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双星集团董事长汪海在谈到企业文化时说:企业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一个只知道做鞋的企业、企业家,充其量是个“鞋铺”和“鞋匠”。鉴于此,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打造精品来体现它的品牌形象。美国有一期《财富》杂志中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可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在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规划中起着“助燃剂”的作用。

(三)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的核心是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某些企业的办企哲学就是“办企业就是办人,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可见,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是很多企业一直考虑的问题。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否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因为员工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企业只有挖掘出这种智慧,就会给其带来更大的财富和价值。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重要的是使员工发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乐趣和价值,能从工作的完成中享受到一种满足感。企业文化管理注重的是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最大化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易于使广大员工把自己的前途和企业的长远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企业献计献策,取得共同发展。同时,企业文化还是一种强力的“黏合剂”,能把员工的士气、价值观等凝聚在一起,朝着“中国企业看我,国际市场有我”的目标共同努力。

三、如何构建企业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佩恩教授说:“过去,看一个公司的业绩仅仅看账面,而现在,更多地要看公司文化及其产生的凝聚力,这是公司能否持久发展的关键。”在当前,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软实力,企业文化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只有将企业文化贯彻执行才能落地生根,发挥作用,因此企业文化要走向管理,走向员工,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中以及员工的各项行为规范中去,使企业文化在管理过程中行使的是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和信念的力量,它是全体员工与企业所达成的一种心理契约,是全体员工的一种共同愿景、共同价值观和共同行为准则的体现。企业文化体系要通过实践检验,其核心内容要完全适合企业目前的发展要求。为此,我们要不断创新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为打造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竞争力都很强的现代化企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一)企业文化要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变化而不断变化,而且要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为此企业要准确地把握这些特点,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就应该时刻围绕这一中心开展企业文化宣贯,将企业文化宣传正式纳入工作日程,而且要根据每年的生产经营战略调整企业文化宣贯的主题,每年的企业文化宣贯主题都要紧扣本企业当年的发展形势和任务,与本企业的整体规划相适应。

(二)创新文化理念,不断更新、整合自己的文化体系

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观念创新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创新,因为人的思想是蕴育于文化之中的。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商汤王就提出了响彻环宇的创新口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此,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体系对企业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把任何一个整合后的企业文化体系真正纳入企业管理以及贯彻执行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而且达到完全融合还是需要假以时日,我们要不断对企业的理论体系进行修改、补充、整合,使其基本方向和企业文化体系相符合,在具体内容上能够与企业文化体系融洽接轨,从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促进企业文化理论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落实企业文化理念,充分引领员工思想

前面我们谈了很多关于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企业文化如何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这些理念虽然很重要,但让这些理念如何充分引领员工思想还是值得我们考虑的。有的企业每年都会进行企业文化宣贯,不管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虽然理解了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但是他们中间还是有人理解不了企业文化到底能带给他们什么?其实这也是企业文化为什么不能充分引领员工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做法是让企业员工真正体会到企业文化能带给他们的实惠,用最直观的方式让他们看到企业文化带给他们的东西,这样员工的思想自然会向企业文化精神靠拢。笔者认为应该多探讨一些能够惠及全体员工的做法,如“让创造价值的人分享企业价值”,“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制定完善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机制,甚至还可以创建员工评价考核体系,合理设置激励目标,由激励方法的单一化和片面化向多样化发展,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员工有一定的归属感,这样员工才会把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四、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实施方法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手段,要想让其在企业范围内生“根”,在企业持续转型升级、跨越新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要让企业文化入到全体员工的“眼”

企业文化要想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管理的作用,首先要让全体员工了解它的本质,认知它,这就需要营造一定的氛围,为员工认知它提供必要的条件。笔者认为应该将企业文化的认知多样化、经常化。我们应该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向员工灌输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机关办公场所、宣传栏、工地营院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让全体员工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气息,增加企业文化宣贯知识。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具有的,需要全体员工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打好认知基础。

(二)要让企业文化入到全体员工的“脑”

全体员工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认知了企业文化,员工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思想和态度,纠正自己已形成的与企业价值观相背离的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有义务让员工感觉到并认可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对新进员工的培训更需加强这一点。有的企业自开始企业文化培训之时,培训内容就有国内外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也有很多经典、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同时讲师们也会把企业的核心理念、管理理念和发展目标等企业文化的精髓灌输给全体员工,但有的员工就算参加了企业文化宣贯,其内容也根本无法入脑,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企业文化宣贯时更加注重方式方法,在宣讲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时,要借助一些易于员工接受和记住的活动,如诗歌朗诵、辩论赛等。另外,企业还可以以部门为单位组织一些有趣味的关于企业文化的考核,然后进行团队评比,让全体员工把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真正入“脑”,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打好认可基础。

(三)要让企业文化入到全体员工的“心”

员工在经过认知、认可之后,便要认同自己的企业文化,如果员工在企业有归属感,自然就会认同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这时才是真正入了员工的“心”。企业文化要想深入人心,让全体员工铭记企业文化,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制度化。我们在进行企业文化宣贯时,如何才能将企业文化核心精神让全体员工接受和认同呢?笔者认为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宣贯时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将企业的核心理念和管理方式等渗透到员工的工作和活动中去。第一,在进行企业文化宣贯时最好找一个与该企业企业文化特征相符的标志性事件、典型案例让员工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形成书面心得,总结出该企业的某种核心精神。第二,在公司范围内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故事会等这种易于员工接受的方式。第三,在进行企业文化宣贯时,应该按企业内部高层领导、中层领导、普通员工分门别类进行培训,因材施教,内容侧重点不尽相同,因为高层领导的领导风格和管理方式对企业文化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这样企业文化宣讲起来更有针对性。第四,在公司范围内树立正面典型,评选优秀员工,利用塑造典型的这种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第五,现在很多企业参与企业文化培训教案制定的主要是某个特定部门,我们应该从全员参与这个方向着手,明确各个部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所承担的责任,使各个部门加强交流、沟通和协作,形成企业文化建设“人人有责”的局面。除了以上五种方式我们还可以研究更好的方式方法,让企业员工真正把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入“心”,为企业文化在公司管理中重要作用打好认同基础。

(四)要让企业文化入到全体员工的“行”

要想让企业文化真正发挥管理手段的作用,就要充分践行,员工对企业文化是否接受、理解和认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可以直接体现,企业文化的践行最初可能会很被动地使员工用企业文化的各项规则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若让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真正转化成自己的行为,使员工产生自觉行动,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开展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充分践行企业文化,丰富员工的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和凝聚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和财富。有的企业每年举行一次篮球赛、两年举行一次职工运动会都是企业文化宣传的途径,我们还可以借鉴这样的形式开展类似的活动,让企业员工真正践行企业文化,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真正践行本企业的企业精神。

五、处理好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关系

目前,中国企业正迎来一个大进步、大跨越、大发展的良好机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想要实现企业管理的有效进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促使发展上层次,质量上水平,就必须充分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达到共生与双向互动的局面。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手段

先进的企业文化可激发员工的自律意识,员工只要认同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员工产生的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任何行动就会变成自觉行为,内化为自觉意识,从而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有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将企业文化深度融入企业管理,贯穿管理创新全过程。以精神理念为指导,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改进和提升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促进企业全面管理向更高层次迈进。只有认识上不断进步,观念上不断更新,才能带来行动上的高度自觉和工作上的巨大收获。“管理变革,文化先行”,企业文化的变革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创新,因为企业文化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科学依据,如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管理方法,为企业管理创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体现

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创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是否认同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员工只有接受了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才能根据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核心精神要求自己,对企业产生强大的助推力。同时企业也会通过各种活动来检验自身的企业文化是否与本企业的发展相适应,反复检验,不断改进,形成符合具有自己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指导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直接体现着本企业的文化。

六、结语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篇6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涉及了多学科知识领域,其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和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课,对丰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的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麦可思-中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有89%到企业工作,特别是让非经管类的学生了解将来工作中也会涉及的管理、成本、质量、市场、效益等方面的问题,学会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可以为非经管类学生打开一个贯穿文、理、经、管等多学科知识的通道,为此在经管类和非经管类学生中开设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是一种必然选择。

1.1《现代企业管理》教学现状

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当前在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还采用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授课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只是茫然和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缺乏兴趣。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尽管很多教师尝试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但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的缺少,在实质上还是强调对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所引用的案例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从理论到理论",很难实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更是忽略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现代企业管理》公选课的教学中,由于非经济管理类学生,缺少专业知识背景,造成授课的难度更大。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完整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并把内容讲深讲透。学生从毕业实习开始到毕业后开始接触社会的时候,才会发现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结果就是不得不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和学习,相应就延长了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

1.2学生学习现状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认同感直接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而目前高校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的急功近利思想十分严重,对于一门课程的价值判断标准直接是对以后就业和考研等是否有帮助,而不取决于该门课程的授课精彩程度和应用性。在学生带着一定负面情绪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情况下,直接造成学生从心理上先入为主对课程的忽视,而使该课程体系在非经管类学生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同时从专业核心课程延续的角度而言,由于非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主干课程以专业技术为主,对经管类的知识平时接触的很少,不仅所学内容是陌生的,而且缺少相应的配套课程辅助,课程内容上有一定难度,而且先从心理上存有畏难情绪,其学习态度也是很不认真,学习效果当然很不好。

2ERP沙盘教学特点及现状

ERP做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企业内、外部资源,目前是继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ERP沙盘模拟是一个以财务会计、企业管理各环节为核心的信息操作系统:即从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到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的全过程模拟,也就是把虚拟的商业社会完全搬进校园。ERP沙盘训练是以"模拟企业,仿真经营"为操作平台,让学生利用平面、立体模型或网上操作流程模拟真实情况,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合理组织生产,力求做到成本最低,利润最大。

ERP沙盘课程按照现代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每位学生分别负责商业运营的一部分环节,即人员管理与使用权、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设备投资与改造、物资采购与安置、资金筹集与分配、市场分析与拓展。在课上学生将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模拟操作,严格按照企业运营流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训环节即:学生参与-沙盘载体-模拟经营-对抗演练-教师评析-学生感悟,来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领悟现代企业管理的真谛。在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目标,将真正实现课堂和实习地点合二为一。通过应用用友公司ERP沙盘模拟,给学生展现企业工作情景并布置任务,完全使用企业运营的各种资料和模拟经营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情况,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即模拟组织各种岗位角色,将有限的资源在不同的岗位上运营,实现从"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采购生产、争取订单、筹集资金、人员管理激励"等现代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模拟,让学生明白资源的有限性,深刻理解现代企业资源计划的必要性,领悟科学管理规律,提升现代企业管理能力。

3运用ERP沙盘模拟优化现代企业管理

3.1ERP与现代企业管理相融合,突出实践性与开拓性在融合方面。融合性即是通过ERP沙盘将现代企业管理的各部分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把理论知识通过ERP沙盘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在ERP模拟操作中不断验证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理论,反过来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演练ERP沙盘,也会使模拟的整个运营体系更丰富、更系统,同时二者的相互融合有效地解决了现代企业管理各部分内容相互独立、分散化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融合,首先是课时安排上,突破传统上实践课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ERP沙盘模拟课时略大于理论课时或者全部是实践课;其次课程内容设计上,突破传统先上完理论课后实践的顺序,而是把理论课完全融合在ERP沙盘模拟中,在讲解"游戏规则"以及点评的过程灌输相应理论。在每一次的沙盘模拟课程中,教师结合操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运营操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穿插讲解基本理论知识,但只需点到为止,留给学生在"做"中"学"的足够空间。该课程结束的时候,由每个团队根据自己实际运营的情况写出心得体会,并利用一点儿时间进行分享,再这个过程中教师再适时有选择性有深度地重点讲授课程的核心内容,这样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很有针对性地教授和学习,彼此都不会感觉生涩和枯燥了。在实践方面。实践性就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的训练课程,在ERP沙盘教学中就是通过学生在实战操作中学习与领会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来接受和理解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通过学生自身的心得感悟来实现实践到理论知识的升华。在拓展方面。ERP沙盘模拟适合所有经管类专业的学习,在非经管专业开设的公选课中打破了原来班级与专业的模式,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自由组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进行交流、合作,团队内部人员在运营操作方面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地选择职责,更好地完成任务,而且可以开拓解决问题的思维,拓展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在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中,学生通过自已操作与运营,能够深深体验企业运营的实质、感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同时工作模式也培养团队精神,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岗位专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等能力帮助很大,达到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3.2ERP沙盘模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价值的认同感ERP沙盘模拟通过让学生"做"中学,"赛"中"悟",在一场貌似大富翁的游戏中完成了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式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哪一队学生要想在虚拟商业社会的博弈中获胜,比的是将现代企业管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能力。当学生亲自置身于虚拟商业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将感同身受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原来对该课程的兴趣缺乏和困惑将迎刃而解,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内心深处认同本课程的价值,自然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3.3通过ERP社团和参加各类大赛促进优化相关理论知识针对只能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参加全国或区域性的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在同一所高校成立ERP沙盘社团,吸引来自各类专业有兴趣的同学参加ERP沙盘的演练,同时通过社团组织校内的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以及不同高校社团之间的联合比赛,切实促进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联系与运用,同时选拔优秀的选手参加省内以及国家的大赛。以社团活动为平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各类大赛促进学习,并检验实践教学环节的平台。

4结语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企业管理;油田企业;管理创新

一个企业的正常发展和运行都离不开良好的管理方法和自有的创新理念,所以,创新型理念与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运行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对汽车等一系列高档用品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汽车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汽油产业的发展。这种链接式的发展方式要求企业的经营方式要跟得上时展的步伐,对企业进行创新管理也要从根源入手,把握好企业发展的根本理念。本文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型发展进行深刻地探讨。

1现代企业发展现状

1.1企业的发展

当前油田企业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形势中,汽车制造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油田企业作为关联企业在其带动下迅速发展。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对油田的开发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各种国有、私有企业层出不穷,不过国有油田企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国内的油田企业不单单是开展原油开采、炼化及成品油的销售业务,同时还有专属加油站的便利店,这种人性化的服务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大型油田类国有企业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油田企业的发展状况,这与它们企业自身的运行状况有着一定的联系。

1.2企业的管理

现代企业的管理多采用自由制度,即管理自由、创意自由、理念自由、制度自由。这种制度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自由化优势,让企业的管理处在一个自主管理的状态。但这种自由并不是指企业管理散漫无规则,而是指管理方式的灵活性,不是一味地固执死板让人难以接受。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着一个成功的管理方式。总体来看,目前国有油田企业的管理方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油田企业的管理方式是万无一失的。每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不断创新,油田企业亦如此,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不会被不断变化的新时代所淘汰。

1.3企业的运行

现代企业从建立到开始运行,再到发展和创新,都需要一个运行机制来衡量该企业的运行状况是否正确可行。所以从企业的运行方面来考虑,一个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对油田企业来说,企业要有一个合理的运行机制框架体系。目前油田企业的运行状况井然有序,这从整体上带动了整个油田行业的运行和发展。和企业的整体管理一样,每个部分都要不断创新才能长久发展,否则就只能是止步不前。此外,企业内部还要有一个完善的控制体系来调节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止企业在运行中因出现差错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现代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层次的问题

当今油田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是管理理念,前期企业的发展一般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到了新时代这种理念需要有所转变,但在现实情况中并不明显,此时的管理理念应以人文发展为核心。企业的管理人员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明确企业现阶段发展应以人文发展为主要目标,尽可能地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让更多的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从而使企业管理处在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让企业的管理更加可靠、更有保障。

2.2制度层次的问题

企业拥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是企业能够运行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的合理运行和正规发展都离不开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的制度正处在一个有待更新转变的状态中,这种状态下的企业发展很难取得较大的突破性进展,甚至可能会停滞不前,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所以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制度层面的改革。

2.3运行层次的问题

企业的运行机制不仅关乎企业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没有一个好的运行机制,企业未来很难持续发展下去。当前油田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到汽车行业的影响,而且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一个合理正当的运行机制尤为重要。企业的运行若一直依赖于外部因素,便很难长久地发展下去,所以油田企业应当建立适合自身长久发展的运行机制。

3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3.1创新的整体意义

当今社会任何事物若不采取创新手段,只一味地固守自封,都会因跟不上时代变化而被逐渐淘汰。所以当今社会的整体发展理念就是创新,不论是教育业、电子业、服装业,还是各种国有、私有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发展理念——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让企业不断地进步而不会被社会所淘汰。现有的创新理念对全球来说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新动力,若全球都不遵循创新理念,后果将不堪设想。此时创新对全球而言就不单纯是一种理念了,而是一种推动剂。因此,任何一种事物的长久发展都需要创新的推动,这样才能使产品处于随时都能被接受、被认知的状态。

3.2创新对企业的作用

当然,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的核心也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企业的发展有前途可言。一个企业无论现有状况多好,发展前景多光明,如果没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技术、创新的发展目标、创新的团队合作,就好像一棵大树没有了吸收阳光茁壮成长的能力。现如今社会经济等各种事物正在快速发展,如果企业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所经营的项目必定没有长久的发展空间。由此推知,创新对油田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油田企业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它不同于其他普通的行业,其自身发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但创新仍是重要的突破口,只有创新才能让油田企业在这一特殊行业中长久地经营下去。

4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4.1管理方面的创新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应根据企业管理层次的现有状况来进行。一个企业的管理应遵循最基本的原则,即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合理构建管理层次,企业领导要定时与企业员工进行交流,切实探讨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将自身融入企业员工队伍中。只有先将员工管理好才能将整个企业管理得井然有序。明确管理理念可以让各个阶层的工作都有合理可实施的依据,可以衔接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做到企业内部合理运行,互相督促,互相进步。适当地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过程,借鉴员工的创新建议,让企业管理具备创新特色,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4.2制度的创新

制度是一个企业运行最基本的准则,落后的规章制度当然不可能推动企业向新的时代迈进。对于油田企业来说,规章制度是工作实施开展的重要依据。制度的创新需要改革,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并参考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制定出适合油田企业深入发展的新型制度。

4.3企业运行机制的创新

一般来说,油田企业的运行机制是比较严谨的,但依然存在细节方面的漏洞。运行机制的创新需要一定的技术试验,只有做好检验工作才能将新的运行机制应用于油田企业。尽管油田企业的运行离不开外在行业的推动,但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外部企业,应当寻找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运行体制。例如,将油田企业的下属机制范围缩小并不是减少,精简但不盲目缩减,做到油田企业真正的创新与发展。

5结语

对于油田企业来说,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开来说,任何一种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创新这一力量。企业创新最重要的还是管理层次的创新。管理对企业而言,就好比一栋房屋的地基,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方法,企业很容易出现问题。管理的创新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来设定,做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管理措施,应尽量让企业内部人员都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层中,采取多数人的意见,并将企业管理层结构优化合理。

作者:朱磊 单位: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

参考文献

[1]肖祥位.基于新形势下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探讨[J].经济管理,2015(04).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现代企业为了能够很好地对当前的环境进行适应,改革势在必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1]其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有决策制度、人事制度、管理制度、组织制度等等,要对各个方面的内容都进行改革创新,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继续高效、快速地运转。企业制度之所以会进行改革很大原因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所促进的,企业的员工在对待企业的管理制度上要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是十分不易的,这就更加要求企业要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一、传统的企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并没有十分完善

企业管理制度在很多方面都表现了其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一些管理思想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不同的部门着力也不均衡、在细节上也没有十分细致等等。而之所以会造成这些问题,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2]:一方面,企业在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制定的时候,缺少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比如“人性化管理思想”“综合管理”“科学管理”等这些较为先进的思想并没有在其中很好地进行贯彻;另一方面,企业在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制定的时候也会缺少一些针对性或者是多样性,比如,企业往往将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这一环节中,而对于服务环节或者是产品相关质量的控制上并没有很好地引起重视,这也是很多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一系列危机的重要原因。企业在管理制度上没有十分完善而导致公司经营不当这样的例子在最近几年中我们可以经常见到。

(二)企业管理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缺少力度

部分企业在进行管理制度制定的时候,能够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管理制度也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在这些企业当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对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远远不够。而造成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一些传统的落后的思想惯性造成的。比如:在一些民营或者是中小企业当中,往往会存在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公司中的友情化或者是亲情化是十分严重的,这就导致一些普通员工在执行某项工作或者是任务的时候会对人际关系进行考虑,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任务或者是制度执行的不彻底。这些情况对于公司的经营发展是有着不利影响的,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企业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变革。

二、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的一些原因

(一)人为因素

一个企业无论是对管理制定进行制定、实施,或者是对管理制定进行创新,这些过程都不可能离开人的参与,这就说明在一个企业当中,能够对企业管理制定最终执行效果起到影响的关键因素就是人为因素[3]。在一个企业当中,只有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具备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并以此为基础作为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依据,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且具有可行性的较为科学、先进的管理制度。相反的,如果相关的管理人员固守陈旧的思想,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那么最终所制定的一些管理制度势必也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企业最终也无法长久得到发展。

(二)理念因素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所以能够得以产生并且得到发展,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必不可少的。管理理念,它对于企业管理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企业是否能够长久得到发展、是否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企业当中,如果管理理念十分落后,那么势必会导致管理制度的制定也落后。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发展,但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不良思想,比如功利思想、金钱至上的思想等等也随之产生,而在企业当中受到一些不良思想影响的工作人员也存在着,这对企业在对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也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三)物资因素

企业的发展是无法离开物质而存在的,企业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也无法离开物质,物质是一些事物发展进行的基础。企业制度创新也需要投入一定人力、物力,比如进行考察、培训等等,这就需要企业中有大量的物资来对其进行保障,而在一些企业中,往往没有充足的物资来对其进行保障,这也是导致企业制度创新无法很好进行的原因。

三、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一)对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目前我国的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面对这些激烈的竞争,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一些组织结构等进行调整并对市场能够很好地适应。为了使得企业能够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满足,对市场的变化进行适应,企业就需要同时拥有不同的模式以此来进行应对,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当中,企业要能够随时对自身的制度或者政策进行调整,以此应对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各个不同的职能组织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也能够促进它们的合作、协调发展。

(二)对财务制度进行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企业的财务制度是对企业及其相关者之间利益分配的最好的体现。对财务制度进行创新,让财务管理更加健全,这对于企业中的产权关系是一种十分清晰的体现,同时也是政策是否公平的一个体现。财务制度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的管理制度也能得到很好的创新。

(三)对企业中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企业应该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一些基层的员工要提供给他们培训、进行学习的机会,不断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自身的技能。帮助基层员工提高综合素质的渠道有很多,比如企业可以请一些专业人员开展讲座,让一些基层员工通过讲座能够有所收获。企业还应该对自身企业文化加强建设,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让员工能够对本企业的一些特色的企业文化有所了解,促进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等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革,企业要想长久得到发展,那么就必须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作出调整改变,要有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对企业制度进行创新。同时,企业也要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创新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秀刚 单位:天津市安居建设发展总公司

参考文献:

[1]成超.浅谈现代管理思维与企业管理制度创新[J].企业家天地,2006(12)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篇9

一、合同管理的意义

(一)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企业是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但是,合同管理是与企业的活动同步进行的,是企业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合同是实现市场正常、合理、有序运作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没有合同的约束和规范,市场运作会出现混乱,只有在合同的约束和规范下,企业就会合理经营,市场才会正常运转。

(二)规范的合同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合同的作用愈来愈凸显,依法签约,依法履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的诚信活动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认真履行合同可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及时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这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及时跟踪和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发生。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合同是市场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在现阶段,合同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合同管理在市场经济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却往往忽视合同管理,对合同的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合同管理的专门人才,没有专门负责管理的部门,从而造成合同管理比较混乱。二是负责合同的领导意识淡薄,造成合同执行过程不够细致。例如,订立合同中对方资质的审查,合同履行的监督等不到位都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

合同从签订到履行,从履行到监督都需要应对的程序和制度作为保障。但是,在很多企业,合同管理的程序和制度还不健全,在合同管理方面还有一些漏洞,这些漏洞将是企业承担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合同管理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如此的重要意义,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仅是普遍问题的一部分而已,针对这些问题,关键是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三、合同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从形成合同管理体系

合同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合同管理机构建设。谁都可以签合同,谁都可以管理合同,这种情况不利于合同管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二是管理人员专业化,专业的管理人员,既要熟悉本企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合同管理的合理;其次建立合同档案,合同管理除了健全机构,落实专业人才,还要建立合同档案,让合同有一个固定的落脚点,这样管理起来才更有序,通过实践发现,各企业在这个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

(二)完善合同管理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效率化的前提和基础。合同管理者制度包括合同承办人制度,审核会签制度,审查制度,监督和检查制度等等。通过合同管理制度,目的就是要做到管理层次清楚,程序完备,职责明确,分配合理,合同执行过程都处在控制状态。

(三)注重合同管理过程

合同管理大致分为合同订立前的准备、合同订立中的管理和合同履行中的管理3个阶段,这3个阶段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同时各阶段之间又有着密切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1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1.合同订立准备阶段的管理。包括了解对方资信,明确缔约内容,这是合同管理的基础阶段。首先,要由经过法律培训、取得授权委托专业人员对外签订合同。其次,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履约能力进行全面的真实性审查。

2.合同订立中的管理。即确定合同条款,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核合同,这是合同管理的核心环节。首先,索取保存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有效的资信材料及身份证明。其次是严格按照合同法规定的规范合同文本条款审查、签订合同,做到条款完备、权利义务明确。再次,根据法律规定需要履行审批、备案、登记的合同1定要履行其相关的法律手续。在合同正式签约前,依法对涉及企业的重大经济合同条款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把关。

3.合同履行中的管理。包括己方信守合同,依法履行,并关注对方履约,它是实现合同管理目标的有力保障。将合同规定的义务按照职责划分并落实,建立严格的履行过程中基础管理工作。根据企业管理制度实施对合同履行中的监督检查。总之,随着我国的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范围进一步扩展,领域进一步扩大,企业依法经营的问题更加突出,面临的挑战更大,企业面对这些挑战,也应该以此为契机,从合同管理入手,加强和规范企业管理。

作者:郭王祥 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川口采油厂

第二篇:孔子管理哲学中的“信”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一、概述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孔子管理哲学思想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儒家思想的主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文艺、史学等许多领域,在中国的社会史、哲学史、教育史、学术史和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时至今日,其核心思想及理念仍然具有很高的普世价值。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让我们认识到孔子管理哲学对经济的发展及企业的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也使我们需要客观地重新审视孔子管理哲学的理念和其对企业管理所具有的指导和历史意义。此外,历史上对于孔子管理哲学的诸多解读都仅基于研究者本人的认知或字面的理解,缺乏对其思想认知整体性的理解,有一定偏差。因此,本文从孔子管理哲学中的“信”入手,在对孔子哲学思想体系宏观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对孔子管理哲学理念中的“信”进行解读,对影响我国历史深远的孔子管理哲学进行深入、辩证地探讨研究,并具体研究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以推进对孔子管理哲学思想的认知,将这些理念瑰宝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

(二)研究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对于儒家文化、孔子哲学思想的研究视角逐渐从政治、经济、历史等有限的领域开始转向管理视角。在《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一文中,沈祖炜就指出,“孔子的人本管理思想一部分涉及经济管理,而大部分是和治理国家或管理社会联系在一起的。”点出人本思想在孔子管理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地位。此外,曾仕强也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式管理的思路,强调管理之道在于安人安民。从前人诸多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哲学思想是围绕着“人”这个核心角色展开的。此外,孔子的“信”也被从不同方面来理解。从个人生活方面,被理解为对于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从政治生活方面,被理解为要求政府通过合理政策取信于民。关于孔子“信”的理念,前人一直在进行探索和研究。新中国诞生后,人们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孔子及其哲学思想。具体到孔子关于“信念”这一问题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49-1959年间:冯友兰、黄子通、马采在《孔子思想研究》中提出的唯心论宇宙观说、赵光贤在《轮孔子不代表地主阶级》中提出的信天命不信鬼神说以及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库提出的崇信天道鬼神说均阐述了孔子的“天命观”,即孔子对于“天”——冥冥之中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的笃信;第二阶段在1960—1965年间。这一时期,任继愈的唯心主义有神论说、孙长江的自然常规说、李定生的天命鬼神与宗法制融合说以及吕振羽的宿命论说均在前一时期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受到政治思想的影响,使得此时的学术结论具有一定政治倾向性;第三阶段:1978年至20世纪末。因受到“”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研究将孔子简单地定义为唯心主义者。随着“”被粉碎,学术研究解脱了政治束缚,能够客观地对孔子哲学思想进行研究。于是冯契的宗教天命论说、周予同、贺卓君的天鬼不说说、金景芳的自然规律说、吕大吉、牟钟鉴的敬“天”信“命”说、杨凤麟的客观唯心论说、赵光贤的形势说以及赵吉惠的伦理说等均从不同角度探讨研究了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一时间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三)创新点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对孔子管理哲学部分肯定部分批判的研究理念,结合孔子对“天”和“道”,即“天命观”的阐述,综合分析孔子宣扬的“信”这个理念,对孔子的“信”提出更加客观的含义解读。同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孔子的“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何新的借鉴意义。

二、孔子“信”的伦理思想

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信”是一种言不诓、行必果的伦理道德,是“仁”的外部表征,是“行”的基本前提,是“政”的重要手段。据统计,《论语》中的“信”字出现38次,出现频率较高,其含义用作“诚实不欺”24次,用作“相信”或“值得相信”“认为可靠”11次,用作“使相信”或“使信任”1次,其他用法2次。根据这个统计情况,孔子在《论语》中的“信”被后人解读为“诚实不欺”。关于天,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认为人对天要有敬畏之意;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学而》),指出孔子认为他的仁德是上天赋予的;论语中还有一段话: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阐述了孔子运用天与自然的关系来解说为人处世之哲学,体现了孔子对于自然界和天之间关系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于“天”具有的含义的领悟。关于道,论语中云:大道之不在也久矣,透露了孔子一直以来对于道的追求和无法悟及后的懊悔;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足以体现孔子对于道渴求的强烈。中国文化中天与道代表真理,而孔子提及的“天”和“道”一直被前人冠以唯心主义和宿命论加以批判。然而事实并非仅孔子提及“天”和“道”,孟子、老子、庄子这些观点不同、生活时代不一的古代圣人无一例外地都提及“天”和“道”,说明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这是一种唯心论或宿命论。然而,虽然是先贤、是圣人,孔子依然无法最终悟及他一直追寻的道,才退而求其次寻求自我拯救,提出了要求人自我管理的很多处事及管理的准则。依学生浅见,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信”,从字义上理解,指言语的诚实,要言行一致,不撒谎,不欺骗;从孔子赋予“信”的含义上理解,指通过对一种无法逾越、凌驾于人类认知之上并能统管自然规律的物质或力量的敬畏,来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达到人类对于自我言行一致,诚实不欺的终极要求。

三、“信”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一)以信树人

《论语.颜渊篇》记载了孔子被问及从政目标时说要做好三件事:粮草充足、军备坚实、人之间的信义。被问及如果要去掉一项,孔子回答:粮食;问及若再去掉一项,孔子回答:军备。孔子说,人失去粮食最多饿死,但当政者对百姓失去信义,国家就保不住了。“民无信不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在《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还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把管理者自身品质和行为对群众的影响形象地比作风与草的关系,说明他坚信管理者的形象及地位在企业中起到统领和表率的作用。在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者更应该传承的是以“信”为重的管理理念,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整个企业才能迸发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此外,企业应该不仅仅对于管理者使用“信”的哲学理念来树立其威信和形象,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处也应以“信”作为准则,应该“言忠信,行笃敬”,才能创建高效率、高业绩的优秀团队。

(二)以信束人

约翰.穆勒总结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提及了人的行为动机是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利益。如果没有一种信念作为一种外力约束人的行为,人在生产生活中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让企业实现自我管理和人道主义,必须有一个核心价值观理念在前做风向标,管理者和员工才知道应该如何实现人道和自律。很多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无论是薪酬体系、利润分配制度或管理条例的制定都容易受利益导向的影响而有偏有向,难以保证公平。长此以往,激化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激发企业内部的负面问题。因此,必须有外部力量加以约束才能保证企业内部的公平性。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邓小平也说“没有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信念就没有一切”。这里的“精神”和“信念”就是孔子管理哲学中的“信”。古语有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仅凭个人自己的心智力量是很难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所以才要像孔子提到的“三畏”观那样,对事物规律的把握以及对任何事物都存有刻骨铭心的敬畏。因畏惧生敬仰,因敬仰生谦卑,因谦卑生笃信,因笃信生约束。对于企业家而言,敬畏之心是其信奉良知、保持头脑清醒、不犯错误的根;对于员工而言,敬畏之心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源。企业中只有建立这种有所畏惧的信,才能使管理者实现不以私利作为一切的出发点,使员工不因私利而做有损企业利益的事。这种“信”在现实企业管理中体现在企业应建立一种强文化,企业上下都能够极大分享和认同的文化,用以教育、培养、同化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和员工。企业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引领下才能极具生命力,生机蓬勃地发展。

(三)以信长存

孔子说:“贾羊豚者不加饰”,就是指商人不可欺骗消费者,违反商业道德。早在战国时期,对商业活动就有“市价不二,国中无伪”的要求。古语中的“信者储也”也说明了诚信的人才能够积累财富。企业伦理信用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自觉遵守、履行义务的道德准则。因此,如果企业在市场中追寻长期稳定的立足和发展,则将以“信”为核心的伦理信用作为交易的基础和前提显得尤为必要。此外,孔子管理哲学中的“信”还体现在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上。2010年至2012年不断发生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也将企业责任的话题推至社会舆论的焦点。这些事件在使社会谴责企业的冷漠和管理体制弊端的同时,也提醒着人们,作为我国整个组织机构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企业追求利益的同时应该对其利益相关者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孔子一再宣扬“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推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都说明在孔子的认知里他认为管理的最终目标并非经济利益的追求,而是逾越于经济利益之上的社会责任。经济利益固然重要,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然而,如果没有“信”的约束,企业的管理者就会在企业获得经济利润,得以成功之后变得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社会上现在流行的标语“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只有用孔子提倡的“信”理念来约束、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才能使企业在追逐利益的同时,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承担对其利益相关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以牺牲伦理和消费者利益的方式来换取利润,最终使社会的经济和生活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并使企业谋求更加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孔子管理哲学思想内涵广博、精深,直到今天仍可为我们提供借鉴。孔子提出的“信”理念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乃至是我国企业管理的指导方针和准则,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管理和经营的行为准则体系。孔子的“信”理念并不仅仅局限于前人认为的个人的“诚实不欺”,而是在对一种凌驾于人类认知之上并能统管自然规律的物质或力量的敬畏的前提下,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规范和约束,以达到真正的诚信。将这种“信”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行为当中,才能真正树立管理者诚信形象,实现在管理者自我修养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对员工的监督、协调、管理行为。企业要想获得成功也必须在这种“信”理念的指导下谋求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员工的个人修养、提高员工道德水平,创建上进的企业文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最终建立诚信的企业形象,获得在社会中真正的成功。

作者:刘浩天 单位:澳门城市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

第三篇:儒家人本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作用

一、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

从企业文化的变革开始,当我们以更加高的视野和更广的思维方式来审视现代企业文化发展状况时,不难看出,凡是具有强大企业文化感染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文化背景稍弱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这揭示出一个经营的道理,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

1.缺乏内在精神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实质,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带领全体员工走向正确方向,还能有力地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能将企业精神有一个良好的外在展示。简而言之,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隐实质和外在形象的有机统一,而我国有些企业在建设自己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过多的追求外在的表现形式及外在的影响,很容易淡化企业文化的积淀,盲目的将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诉诸外界规定的追求。

2.企业管理缺乏创新

企业管理的应用始于西方国家的企业。但是企业管理模式作为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方式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它必须与其发挥作用的社会文化底蕴相适应,才可能发挥作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些企业不能全面理解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在实施具体方案时不能着眼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支撑企业文化生存的民族传统文化,盲目的模仿西方所谓的先进的管理技术,直接将西方一些成型的管理理念运用到国内企业管理中,忽视实际情况的调查,缺少理论依据。把企业文化当作纯粹而单一的技术性方案或技术性工具,错误地认为世界的经验,便是自己的经验。

3.企业领导者缺少领导力

企业的领导者是引领企业发展的先驱动力。领导者的言行更是决定着企业管理发展状况。如果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在企业文化管理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但不能推动企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甚至会对企业管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在领导指导的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企业领导的执行力和对行业发展的判断力。

二、基于儒家人本思想的现代企业管理对策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很多企业中常常树立“以民为贵,以人为本”的企业信念,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最深的就是倡导人本主义。也就是说管理的核心是人,人即是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儒家思想不仅强调尊重人性,并且要人富有爱心,在挖掘人智慧的同时开辟了人本主义企业理念的先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企业理念,这样企业才能高效利用人才创造价值,企业才能飞速发展。在具体企业中应该充分发挥各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愉快的氛围中使大家高效地完成任务。另外应该大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人才,形成和谐的企业氛围。

2.成立优质领导集体

“为政在人”的含义是指成立德才兼备的企业领导集体。将贤人的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到企业管理中,主要强调德才兼备领导层的带领发展。建立高素质的企业领导团队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首要任务,这同时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升华,在新的形势下,基于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必将迅速的融入社会并且适用社会。

3.重视人才

在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企业领导方针后,“重视人才”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另一重要条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注重利润、关心财富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但是好的企业不仅注重这些也同时更加的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因为企业的财富和经济效益都是人才来创造的,而非机器。一个失去了人才的企业便失去了最核心的竞争力,必将在众多企业竞争被淘汰。越是发展先进的企业越是把人才发展放在第一位,企业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

4.服务至上的企业理念

现代企业发展除了人才的养成也应该将主体面向顾客,在许多的企业实践中表明,只有处理好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才能使企业长远发展,才能为企业创造出宽松的发展空间。在建设企业文化管理时应该有效地消除等级观念延伸出来的文化差异,形成民主管理与监督的企业制度。

三、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直到企业管理高速发展的今天,依旧对现代各项管理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又要吸取中国儒家文化的管理精髓,中西结合的管理模式才会使现代企业管理在层层竞争中于不败之地。

作者:黄伟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四篇:档案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创新

一、观念创新,提高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

1.强化档案是基础的观念。企业档案客观地记录了本企业的历史情况,是最可靠、最为直接的信息,是企业各职能部门在经营、生产、管理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而非编造和加工的,是第一手信息。从档案的本形态来看,它保留着最真实的历史痕迹,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就说文书档案在按件装订、分类、编号、编目、装盒排架等基础工作中,每一份批示单、正本、附件、发文稿、有关人员修改的手稿等等都是构成元素的原貌,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后人的参照物。这些档案收集的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中的真实记录,是企业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相当于树的“根”,房屋的“地基”,在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正因为档案是根基、是参照物,这更要求管理者要有很强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料的原始性,以及复核的准确性和查证的正确性。严格按照《档案法》的相关规定执行,根据国家档案局的相关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归档工作。档案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维护企业及职工根本利益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2.强化档案是企业资产的观念。在现代化企业中,无论是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还是专门档案,都是全体成员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劳动累积和智慧结晶,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真实凭据。日积月累的档案一旦丢失,后期就会动用许多人力、物力、财力去寻找或补救相关事宜。从经济观的角度来看,这些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档案是企业的财富、是非常重要的资产。只有认识到这点,我们才会更认真的去收集、整理、保护、利用这些资产,才会用心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强化档案在现代企业建设中具有唯一性的观念。企业档案真实地记录着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情况,映证了企业成长的历程。企业档案从企业的创建开始产生,通过真实的记录、收集(有缺陷的尽快修订),耐心的整理,精心的鉴别、安全的保存,才达到有效的利用。这些是独一无二的,唯一性的原始记录为今天的企业建设起到更好的凭证支撑和信息支撑作用。假如不收集、不整理、不防火、不防盗、不防潮、不保密等,任其流失在市场中,那企业的损失是无法估测的,又何谈建设、发展?

4.强化档案具有实用效益的观念。每份档案都是有价值的,只有精心整理好档案资源,才能更好地利用。只有认真的“收”、科学的“管”才能有效的“用”。曾经有人说档案是真金白银,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从中查找的某一个数据可以为企业节约很多资金,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环节……因为它的存在,就避免再投资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等,无形中高效的参与了企业新的建设,其实用性更体现其经济效益。

二、体制创新,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

只有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机构、制度和机制更新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

1.扩大企业档案工作内涵深化外延。企业要发展,档案工作就的调整思路,加快步伐跟上节奏。档案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工作需要开拓新思路。必须加快落实最新的国家档案局10号令,明确归档范围和期限,以及对照片、光盘等实物的归档……争取达到与时俱进,在实体整合的基础上向信息整合转变。整合不同的资源、资料、信息等等,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档案能灵活的、高效的利用。

2.制定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创新机制。企业要发展,就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合本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集中保管档案,明确管理职责。制定档案工作流程,使其操作规范和安全。有了相关的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才能健康而有序的发展。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制定企业文件材料归档的基本要求、归档范围、归档期限、归档时间等,并依据制度对其他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以达到对档案目录汇集和使用调控。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有利于提高职工的档案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安全。促使办公有序化、以便于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管理、归档良性运行,才能给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水平

企业在发展,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跟上节奏,档案管理要与发展保持步调一致。要尽快适应国家档案局新的规定,并应用到工作中。这就需要提高企业所有人员的意识,加强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确保意识的一致性,和全民的参与性。领导重视、员工配合,从积累-移交-接收,真正达到“由分散到集中,集中统一管理”。统一领导、上下一致,健全的机构体制、合理的监督和指导。只有形成这样的合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管理水平才能有所提升、才能上台阶、才能与企业共发展。信息化服务也是档案管理发展的趋势,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正确定位自己的职能角色,充分发挥企业信息中心的优势,找准工作方向、利用计算机等工具检索为企业生产、经营、科研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高效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管理者就必须加强自身基础建设,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安排收集资料、归档具体时间,在收集的时候要尽可能完整,做到不漏收。提高工作效率和档案的质量。同时,完善档案目录的编排和存放,从细处着手,保护好档案,以便日后利用信息资源来助推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做大做强。综上所述,企业档案工作要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档案工作人员要时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才能与企业的建设发展同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档案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鄢琼 单位: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第五篇: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1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内企业与世界其他国家企业的联系。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内企业也更加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在全世界企业发展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现代企业应该建设具有自身风格和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自身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是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在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且对天冠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企业文化及优秀企业文化的作用

2.1企业文化的内涵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下,企业的员工在企业不断的管理和实践过程中,在员工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在企业逐步发展过程当中所慢慢形成的,并且被企业所有员工积极创作,被企业负责人长期倡导,以及被企业所有人员认同,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被所有人员所信仰、遵循的价值理念、管理哲学、共同意识、价值体系、职业道德、经营理念以及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的完整体现。换句话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管理风格、企业经营特色以及员工传统习惯等各个方面的综合。

2.2优秀企业文化的作用

(1)优秀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与全体员工的“黏合剂”,也可以称之为“纽带”。在优秀企业文化的感召下,员工会自觉把自身与企业的健康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作为自身工作的目标。也就是说,在企业优秀文化影响下,全体企业员工都会产生一种荣誉感和归属感,进而形成一种促进企业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员工会努力促使个体行为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员工把个人工作与企业的长久发展联系在一起,与企业发展保持一致,对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优秀企业文化对全体员工的约束力。一旦一种优秀的文化模式在企业形成,就会在无形中对全体企业人员形成约束力。在优秀文化模式下,企业全体工作人员会自觉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企业良好的文化会对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行为都形成无形的约束力,并且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会慢慢形成一种具有群体约束作用的行为准则或者道德规范,积极促进外部约束以及企业和全体员工的自我约束的统一。

(3)优秀企业文化对全体人员的激励力。企业文化在无形中所形成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对企业全体人员都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激励,会促使员工在工作生产过程中,为了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会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增强自身修养,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对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积极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最大程度的凝聚企业员工的力量,能够真正激发全体员工的开拓精神以及在工作中的创造性,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4)优秀企业文化的执行力。一般而言,企业文化都是企业领导在其所工作目标影响下,所推崇的意识形态,我们可以说,企业领导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领导者、驾驭者、制定者、传播者和直接推动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处于第一责任人的地位,更是企业文化发展的直接负责者。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被企业领导的负责人和决策者所认同的和推行的,在员工中是有很强的执行力的。

3优秀企业文化的构建———结合河南天冠企业集团

3.1增强企业文化素质,做到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是通过无形的精神力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自觉性,以及人在企业生产中的强烈责任感,提升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价值创作力,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

(1)要充分调动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成就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企业的发展,更要关注员工的发展,为员工创造机会,把员工的追求与企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让员工也能够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尊重员工的意见,关心员工的发展,真正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和发展。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创建于1939年,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改革开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式工厂,发展成为国家520家重点企业和河南省50家高成长型重点企业集团之一,是国家燃料乙醇定点生产厂家和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主体企业之一,同时也是生物能源行业唯一一个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唯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国家燃料乙醇标准化委员会设立单位。天冠集团的成长是全体员工吃苦耐劳、砥砺奋进的结果,也是与其把员工与企业很好融合在一起的体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有助于实现员工利益的措施,并且设立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员工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员工积极为企业奋斗。也正是因为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做到了真正关心人和尊重人,才使得自己的员工自觉把自身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努力为企业创造效益,促使天冠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成长为当今国内知名的生物能源行业翘楚。

(2)注重人的教育、培养和塑造,提升员工技能和综合素质。企业员工的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与企业文化建设是紧密相连的,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在关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建立起了日臻完善的员工管理培训体系,促使企业成为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家园”。通过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建立落实“每日一题、每周一练、每月一比”以及“年度技术大比武”培训制度等形式,促使员工在日常生产中能够修身立德,爱岗敬业,积极为社会奉献自身,在不断提高员工的道德品质和操作技能同时,也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文明程度,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3.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强化企业责任

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要强化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综合价值的最大化。企业承担责任,就要强化自身对消费者的责任,对企业员工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要注重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激发员工的战斗力,保障员工权益,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天冠企业集团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增长。该企业努力开发化工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以及基因技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使能源利用的最大化,积极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天冠集团率先向国家提出开发生产燃料乙醇,以综合解决粮食相对过剩、石油短缺、环境恶化三大社会热点问题的政策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决定推动车用乙醇汽油作出重大贡献。近年来,又相继开展了纤维乙醇、生物柴油等产品的研发,并取得巨大突破,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生物能源产品链,为生物质能源的全面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更为今后实现对农产品的系统加工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冠集团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强化了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努力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4结论

企业文化,可以被看作是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以其科学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管理手段、丰富的管理内涵以及开放式的管理,为现代企业的创新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天冠集团跻身国家强势企业之林,提供了文化保障。

作者:赵喆 单位: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第六篇: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现代企业在运营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情况

1.1企业档案管理内容形式较为单一

企业档案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工作重点,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及内部结构管理的效率,促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更加稳定与高效的局面。通过对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情况进行探究,在我国部分企业当中,明显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企业档案管理问题,这些问题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企业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因素,致使企业文化在实践环节无法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

1.2企业运营过程中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企业在运营和生产过程中理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企业实践工作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产品文化、销售文化与企业外观文化,通过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为企业今后的生产与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然而,我国部分企业单位,在生产与运营的过程中,并未重视企业文化,仅仅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大概的描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简单的对企业文化进行了认知与描述,致使企业员工在实践工作中对自身企业的文化特点一知半解,无法清楚了理解自身企业的具体文化特征,严重抑制了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3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与方向的缺失

国内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自身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存在误区与缺失,致使企业文化没有向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导致企业整体形象不佳,在运营过程中频频出现企业作风建设与工作环节上的问题情况。企业员工在缺乏企业文化的有效指导下,容易受外界因素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进而出现严重的工作作风问题,在实践工作中容易引发矛盾与纠纷,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效率。

2.在企业管理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2.1加强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针对我国部分企业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文化所产生的误区,相关部门与企业管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认知与理解程度的方式,帮助企业在实践运营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例如,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有效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及企业员工对于本公司企业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为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有利条件,有效改善公司内部以往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情况。在公司管理实践创新的实践环节,可以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参与企业文化培养等主题活动,通过在活动中进行理解与记忆,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实现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层次思考,能有效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认识,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有效开展企业文化的深化与建设。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的深刻培养,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企业管理人员多方位的培养与强化,企业员工能充分实现对企业文化从认识到建设的思想升华,为企业员工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积极传播企业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2.2加强对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

针对我国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情况进行分析,相关部门与企业管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加强对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充分培养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精神,使企业精神逐步成为企业文化当中的精髓,促使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环节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有效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管理人员应自觉起到带头作用,通过对自身精神风貌进行调整与完善,立足于创新型的发展实践当中,为企业员工加强自身工作作风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企业管理人员还应充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市场形势,在企业当中培养和建立精神文化传播工程,将该工程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来建设,有效推动企业文化内容的创新与进步,为企业今后的运营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2.3加强企业的管理文化建设

针对我国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情况进行分析,相关部门与企业管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的方式,充分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使企业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中能够严于律己,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充分履行自身职责义务,为企业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文化的发展水平。企业管理人员理应积极完善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对企业固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优化,还应该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员工岗位行为规范,使企业员工在实践工作中有章可循,从源头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

3.结语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职能;核算;管理与监督

从会计产生以来,理论上对会计职能的讨论由来已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择其基本观点,普遍认为会计有两大基本职能,即反映与监督。所谓反映,就是客观地记录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与经营成果,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所谓监督就是监督经济活动按照有关法规和计划进行,要求会计人员担负有行使一定行政监督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也逐步趋于成熟。对于谋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来说,管理当局是企业目标的实施者。这就决定了管理当局希望企业会计站在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立场,寄希望于会计和管理当局立场一致,产生出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协同效应。另外,因为现代社会的经济交易趋向于复杂化,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记录、计量、报告都会对管理效率和最终的经济利益分配,带来明显的经济影响。企业管理当局希望在任何情况下,会计活动都能服从于企业的利益需要。由于会计和企业管理当局之间处于一种雇佣契约关系,加之人们普遍认为会计人员在一个机构中处于一种相对从属地位,就会计的职能定位形成以下观点:一、会计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其职能就是反映经济活动,为有关方面提供管理信息;二、会计的监督职能因为缺乏必要的独立性而流于形式,不具有实际意义。

从会计产生的历史来看,无论是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或是后来在地中海兴起的复式记账,还是发展到今天的会计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都归溯为人类记述经济活动的需要,“客观反映经济活动”是会计产生至今一直没有改变过的最基本的职能,这一点不容置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通过政府的代表直接行使企业财产的经营权,同时也直接插手企业会计工作,实行统一的、而且多是为宏观经济管理需要设计的会计制度。会计工作仅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为宏观管理提供设定的各项财务指标和数据,会计作为国家财政、计划在企业的延伸,理所当然就代表国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这一点人们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予以认可。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会计职能如何准确定位,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任何一个经营者都必须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谋求经济效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机制发挥主要作用的经济,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的特征之一是现代化管理,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筹集、投放、运用、收回和分配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基本都是通过会计来完成,处于这一个核心的位置,如何发挥其在一个管理组织中的工作效能,确保微观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信息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满足相关利益团体各方面的需要,同时促进企业长期持续发展,使企业能够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基于实现这些目标的需要,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职能需要强化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要强化核算职能,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客观地记录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与经营成果,提供管理需要的财务信息,在财务指标的构建、信息的分类与报告等方面,要充分满足考核投资者对经营者委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资本保值和增值情况的需要,同时满足社会广泛的利益团体对企业了解的需要。

2.会计要强化管理职能,从企业经营看,随着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各种市场机制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的调节作用将得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其经营行为、经营业绩等无疑要受到这些机制的调节和约束。对于任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经营目标,必须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改进产品质量、降低劳动耗费。为适应这一要求,会计除及时提供完整、可靠的核算信息外,更要充分发挥其对经营的预测、决策职能。进而言之,会计应在做好核算的同时,参与市场调研,广泛搜集环境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运用特定方法,对市场供求趋势、价格变化趋势等进行合理预测,提出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的备选方案。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决策方法(如价值工程法、量本利分析法、现值指数法、概率分析法等),对各备选方案的经济性、周期性进行分析论证,编制决策会计报告,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企业管理提供多方面服务。

3.会计要强化监督职能,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其监督体系构成分为两个层次,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即自我约束和监督,着重对单位经济过程的会计监督;外部会计监督,着重对单位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会计监督,包括行政监督即财政、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的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是社会中介机构的会计以及个人检举制度的监督。由内而外形成经济行为—会计监督—内审监督—企业外部监督的监督体系。更加完善和强化了会计监督体系,加大了会计监督的力度。会计监督作为法律监督的一种形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也经历了全方位的改革和调整。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监督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确立,其目标由维护国家的财政财务利益转向微观主体利益和信息真实;监督主体由单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转变为企业内外结合的多元主体;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科学严密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并通过加大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使会计监督更具有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