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欣赏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3:26:09

舞蹈欣赏论文

舞蹈欣赏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电影舞蹈欣赏

一、舞蹈及舞蹈欣赏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毕业论文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内,主要通过舞者连续的动作和不断变化的舞蹈队型、画面、以及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从舞蹈作品诉诸于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它是一种综合了听觉(时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表演艺术。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但它又不同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广阔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人们进行普通的舞蹈欣赏这种的审美活动时,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顺利的进行。而电影舞蹈的欣赏同样具备以上的主观条件,影视屏幕同样为舞蹈建构了一个隆重的舞台设计。诞生在100多年前的电影,依靠其独特的视听记录特性,第一次将舞者的流动的身影记录在了胶片上,通过电影的舞台再现给千万双眼睛。从此,银幕因舞者而多姿,舞者也因影视而光彩。

二、舞蹈,让电影电视更具美感

1《.低俗小说》中的扭腰舞

屈伏塔和乌玛瑟曼大跳扭腰舞的那场戏,早被奉作90年代最经典的镜头之一。暗淡的背景、明亮的舞台、轻松的拉丁音乐、一段精彩绝伦的扭腰舞,硕士论文带着点反讽和怀旧的颓废情调。乌玛瑟曼一头古埃及风情的黑色直发、深色口红、暗色指甲油、线条极简单的衬衫,再加上冰冷却勾魂的性感气质;略显发福的屈伏塔似乎也预感到自己就要“咸鱼翻生”,卖命表演之际拿出了“热舞王子”的功底。正是这段舞蹈,《低俗小说》因此更为成功。正因为如此,周星驰在《百变星君》中与孙佳君跳的这一舞蹈就是模仿《低俗小说》那段扭腰舞,舞蹈的动作幅度虽然不大,但却蕴涵着十足美感。

2《.神雕侠侣》中的似舞非舞

有人指责剧中小龙女的武功不是在“武”,而是在“舞”,没一点像是在打架。练玉女剑法好像是申雪和赵宏博的冰上双人舞,或者像是跳芭蕾,或是像跳探戈和华尔兹。其实真正的打斗不好看,要是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一定会被人们说成低俗,即使是竞技体育中拳击和搏击比赛也没人看到有武打电影中的那种好看的一招一式。

能够体现金庸小说中所描绘的古墓派绝世武功,设计出既有飘逸潇洒的美感,又舒展大方钢劲有力,可能表现方法和欣赏水平因人而异,但必须使人们看了觉得养眼,又同时感到确实不一般或者叫做看得过瘾。比如在绝情谷山庄的大厅里的那一场打斗场面,那绝情谷主公孙止与杨过、小龙女的打斗情节就非常精彩,公孙止的武打动作展现了其高超的武艺,动作猛勇有力,金刀黑剑挥舞起来虎虎生风,那双臂仰天一挥一道剑气,直冲苍天,将房顶轰然劈开,使人看了觉得真有这个气派,而小龙女和杨过的双剑合壁,气势逼人,两人飞天腾越转身飞脚舒展大方,三人手中的三剑一刀上下翻飞闪电般在空中飞舞使人眼花缭乱,刀剑相交处锋刃相互撞击声在空中震荡,公孙止挥舞金刀黑剑,以泰山压顶之势横劈直刺,欲置杨过于死地;其急如旋风的一路连贯的展转腾挪的旋舞动作,非常有力地彰显其武功出众及刀法的厉害,小龙女、杨过以整齐如一人般的腾空翻飞,挥臂舞剑的动作体现了他(她)们所掌握的双剑合壁玉女心经的相互默契程度已达到了最高境界,特别是小龙女和杨过两人联袂搭手旋风般地转身舞动双剑,交错劈刺公孙止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无比精彩!最后再双剑合壁击倒公孙止的瞬间,小龙女被杨过单手托举的提腿举剑的造型、以快速旋转视角逼近的画面非常优美。欣赏整个武打过程就是一场美丽的盛宴!可谓舞蹈为电视剧《神雕侠侣》更添辉煌。

三、舞蹈,让电影更有生命力

1《.女人香》——舞蹈让人重获新生

电影的每一个画面,都流露着这样的寂寞,杀死人的寂寞。直到这段著名的探戈之前,我一直不喜欢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这位斯莱德上尉,他仕途失意,双目已盲,他脾气火爆、粗蛮无理,满嘴污秽,对生活失去耐心,英语论文并打算用一次长途旅行结束自己无所留恋的人生。在我看来,莱德上尉因为失望而绝望,因为目盲接着心盲,这不是能鼓舞我的人生态度,或者是我不能体察的苦闷。

但当我们看到中尉搂着美丽的女孩,在舞池中旋转,优雅的探戈舞曲响起,斯莱德上尉像一位绅士,挽着唐娜小姐款款步入舞池,也许一时兴起的斯莱德觉得这不过是跳舞,就像他所说的“:探戈无所谓错步,不像是人生,它简单才棒,要是踩错步或者是绊倒,继续跳。”为什么人生就不能和跳舞一样,绊倒了还可以爬起来,继续前行?斯莱德优雅的舞姿,娴熟的步履让我们早就忘了他是个失明垂死的人,我们看到生命的力量,生活的热情,生存的渴望和生动的幻想。那要比公主王子童话还要美丽,还要动人。因为,那样的时刻,可以击垮所有折磨人的痛苦,寂寞,黑暗,孤独,欲望,在这一刻,都融化了,在人心中,成了最最甜蜜的爱情。

唐娜小姐的莞尔微笑,能够唤醒斯莱德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尽管唐娜最后还是尾随他人而去,可是她在斯莱德和查理心中的短暂停留所激起的涟漪,却一波一波,回味良久,总有一些像唐娜那样温婉的姑娘值得我们等待,总有一些像探戈那样优雅的事物把我们的失意静静舒展,看来,跳跳舞还真不是怡情那么简单。舞蹈让主人翁在观众视野中重生。

2《.浮生若舞》——生命就像是一场舞蹈

这是对芭蕾舞的世界的一次近距离的观察,没有膜拜,只有再现。这是对舞蹈演员生活的一次原生态的描写,不仅平实,而且生动。通过导演奥特曼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安静的、热烈的、流动的、性感的舞蹈,也看到了舞者们并不如舞台上一般光鲜的生活,留学生论文看到了他们对情感的渴望,对生活的欲求和对舞蹈的热爱,看到了他们的遭遇与麻烦、辛酸与无奈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这部电影令我想起了许多和舞蹈相关的电影《跳出我天地》、《探戈》、《谈谈请跳跳舞》都是庸常的生活与充满激情的舞者与舞蹈,它们让我想到,舞蹈之于这些舞者,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是情感的一种宣泄,生命的一个出口。就像《跳出我天地》里的小男孩比利,《谈谈请跳跳舞》里的小职员,他们说的,跳着跳着,我就忘记了一切。

有人说,这部有点纪录片风格的电影就像是导演奥特曼献给舞者的一封情书,但我总觉得,七十几岁高龄的导演仿佛是通过这部电影向我们诉说,生命就像是一场舞蹈,在这个舞台上,你会遇见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你会感受到身心的双重伤痛,也会感觉到释放时的快乐。而只要全心投入、自得其乐,我们就会爱上这场如舞蹈一般安静也热烈、绚美也伤感的人生。

3《.芳芳》——舞蹈让人生更加完美

从这部片子之后,我开始对苏菲玛索疯狂着迷,因为这部电影把年轻的苏菲塑造得清纯性感,美艳不可方物,男主演文森特佩兹忧郁古典的气质也让人过目不忘。全片中印象最深、最让我心动的就是芳芳和亚历克斯在只有一层玻璃之隔的房间共舞的场景。两人深深相爱,却视婚姻为雷池,想要长厢厮守,却又怕日久生厌,陷入千篇一律。于是亚历克斯与芳芳同处一室,然后用一面透明的玻璃在中间隔开,这样他就可以静静欣赏自己的爱人,又不用担心乏味。法国人的烂漫真是无坚不摧啊。在诙谐舞曲的烘托下,芳芳在镜前即兴起舞,衣着慵散随意,舞步杂乱无章,可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阳光的女孩却跃然眼前,让观者爱得颠倒,无法释怀。这一场乱糟糟的舞蹈,却看出这对情侣在心灵上的默契,要不是隔开两人的玻璃,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心墙,这该是多么完美的爱情!因为爱而想得到,因为爱而怕失去,因为有了爱情,人生才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孙景琛.舞蹈艺术浅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10.

舞蹈欣赏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电影舞蹈欣赏

一、舞蹈及舞蹈欣赏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毕业论文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内,主要通过舞者连续的动作和不断变化的舞蹈队型、画面、以及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从舞蹈作品诉诸于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它是一种综合了听觉(时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表演艺术。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但它又不同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广阔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人们进行普通的舞蹈欣赏这种的审美活动时,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顺利的进行。而电影舞蹈的欣赏同样具备以上的主观条件,影视屏幕同样为舞蹈建构了一个隆重的舞台设计。诞生在100多年前的电影,依靠其独特的视听记录特性,第一次将舞者的流动的身影记录在了胶片上,通过电影的舞台再现给千万双眼睛。从此,银幕因舞者而多姿,舞者也因影视而光彩。

二、舞蹈,让电影电视更具美感

1《低俗小说》中的扭腰舞

屈伏塔和乌玛瑟曼大跳扭腰舞的那场戏,早被奉作90年代最经典的镜头之一。暗淡的背景、明亮的舞台、轻松的拉丁音乐、一段精彩绝伦的扭腰舞,硕士论文带着点反讽和怀旧的颓废情调。乌玛瑟曼一头古埃及风情的黑色直发、深色口红、暗色指甲油、线条极简单的衬衫,再加上冰冷却勾魂的性感气质;略显发福的屈伏塔似乎也预感到自己就要“咸鱼翻生”,卖命表演之际拿出了“热舞王子”的功底。正是这段舞蹈,《低俗小说》因此更为成功。正因为如此,周星驰在《百变星君》中与孙佳君跳的这一舞蹈就是模仿《低俗小说》那段扭腰舞,舞蹈的动作幅度虽然不大,但却蕴涵着十足美感。

2《神雕侠侣》中的似舞非舞

有人指责剧中小龙女的武功不是在“武”,而是在“舞”,没一点像是在打架。练玉女剑法好像是申雪和赵宏博的冰上双人舞,或者像是跳芭蕾,或是像跳探戈和华尔兹。其实真正的打斗不好看,要是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一定会被人们说成低俗,即使是竞技体育中拳击和搏击比赛也没人看到有武打电影中的那种好看的一招一式。

能够体现金庸小说中所描绘的古墓派绝世武功,设计出既有飘逸潇洒的美感,又舒展大方钢劲有力,可能表现方法和欣赏水平因人而异,但必须使人们看了觉得养眼,又同时感到确实不一般或者叫做看得过瘾。比如在绝情谷山庄的大厅里的那一场打斗场面,那绝情谷主公孙止与杨过、小龙女的打斗情节就非常精彩,公孙止的武打动作展现了其高超的武艺,动作猛勇有力,金刀黑剑挥舞起来虎虎生风,那双臂仰天一挥一道剑气,直冲苍天,将房顶轰然劈开,使人看了觉得真有这个气派,而小龙女和杨过的双剑合壁,气势逼人,两人飞天腾越转身飞脚舒展大方,三人手中的三剑一刀上下翻飞闪电般在空中飞舞使人眼花缭乱,刀剑相交处锋刃相互撞击声在空中震荡,公孙止挥舞金刀黑剑,以泰山压顶之势横劈直刺,欲置杨过于死地;其急如旋风的一路连贯的展转腾挪的旋舞动作,非常有力地彰显其武功出众及刀法的厉害,小龙女、杨过以整齐如一人般的腾空翻飞,挥臂舞剑的动作体现了他(她)们所掌握的双剑合壁玉女心经的相互默契程度已达到了最高境界,特别是小龙女和杨过两人联袂搭手旋风般地转身舞动双剑,交错劈刺公孙止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无比精彩!最后再双剑合壁击倒公孙止的瞬间,小龙女被杨过单手托举的提腿举剑的造型、以快速旋转视角逼近的画面非常优美。欣赏整个武打过程就是一场美丽的盛宴!可谓舞蹈为电视剧《神雕侠侣》更添辉煌。

三、舞蹈,让电影更有生命力

1《女人香》——舞蹈让人重获新生

电影的每一个画面,都流露着这样的寂寞,杀死人的寂寞。直到这段著名的探戈之前,我一直不喜欢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这位斯莱德上尉,他仕途失意,双目已盲,他脾气火爆、粗蛮无理,满嘴污秽,对生活失去耐心,英语论文并打算用一次长途旅行结束自己无所留恋的人生。在我看来,莱德上尉因为失望而绝望,因为目盲接着心盲,这不是能鼓舞我的人生态度,或者是我不能体察的苦闷。

但当我们看到中尉搂着美丽的女孩,在舞池中旋转,优雅的探戈舞曲响起,斯莱德上尉像一位绅士,挽着唐娜小姐款款步入舞池,也许一时兴起的斯莱德觉得这不过是跳舞,就像他所说的“:探戈无所谓错步,不像是人生,它简单才棒,要是踩错步或者是绊倒,继续跳。”为什么人生就不能和跳舞一样,绊倒了还可以爬起来,继续前行?斯莱德优雅的舞姿,娴熟的步履让我们早就忘了他是个失明垂死的人,我们看到生命的力量,生活的热情,生存的渴望和生动的幻想。那要比公主王子童话还要美丽,还要动人。因为,那样的时刻,可以击垮所有折磨人的痛苦,寂寞,黑暗,孤独,欲望,在这一刻,都融化了,在人心中,成了最最甜蜜的爱情。

唐娜小姐的莞尔微笑,能够唤醒斯莱德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尽管唐娜最后还是尾随他人而去,可是她在斯莱德和查理心中的短暂停留所激起的涟漪,却一波一波,回味良久,总有一些像唐娜那样温婉的姑娘值得我们等待,总有一些像探戈那样优雅的事物把我们的失意静静舒展,看来,跳跳舞还真不是怡情那么简单。舞蹈让主人翁在观众视野中重生。

2《浮生若舞》——生命就像是一场舞蹈

这是对芭蕾舞的世界的一次近距离的观察,没有膜拜,只有再现。这是对舞蹈演员生活的一次原生态的描写,不仅平实,而且生动。通过导演奥特曼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安静的、热烈的、流动的、性感的舞蹈,也看到了舞者们并不如舞台上一般光鲜的生活,留学生论文看到了他们对情感的渴望,对生活的欲求和对舞蹈的热爱,看到了他们的遭遇与麻烦、辛酸与无奈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这部电影令我想起了许多和舞蹈相关的电影《跳出我天地》、《探戈》、《谈谈请跳跳舞》都是庸常的生活与充满激情的舞者与舞蹈,它们让我想到,舞蹈之于这些舞者,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是情感的一种宣泄,生命的一个出口。就像《跳出我天地》里的小男孩比利,《谈谈请跳跳舞》里的小职员,他们说的,跳着跳着,我就忘记了一切。

有人说,这部有点纪录片风格的电影就像是导演奥特曼献给舞者的一封情书,但我总觉得,七十几岁高龄的导演仿佛是通过这部电影向我们诉说,生命就像是一场舞蹈,在这个舞台上,你会遇见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你会感受到身心的双重伤痛,也会感觉到释放时的快乐。而只要全心投入、自得其乐,我们就会爱上这场如舞蹈一般安静也热烈、绚美也伤感的人生。

3《芳芳》——舞蹈让人生更加完美

从这部片子之后,我开始对苏菲玛索疯狂着迷,因为这部电影把年轻的苏菲塑造得清纯性感,美艳不可方物,男主演文森特佩兹忧郁古典的气质也让人过目不忘。全片中印象最深、最让我心动的就是芳芳和亚历克斯在只有一层玻璃之隔的房间共舞的场景。两人深深相爱,却视婚姻为雷池,想要长厢厮守,却又怕日久生厌,陷入千篇一律。于是亚历克斯与芳芳同处一室,然后用一面透明的玻璃在中间隔开,这样他就可以静静欣赏自己的爱人,又不用担心乏味。法国人的烂漫真是无坚不摧啊。在诙谐舞曲的烘托下,芳芳在镜前即兴起舞,衣着慵散随意,舞步杂乱无章,可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阳光的女孩却跃然眼前,让观者爱得颠倒,无法释怀。这一场乱糟糟的舞蹈,却看出这对情侣在心灵上的默契,要不是隔开两人的玻璃,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心墙,这该是多么完美的爱情!因为爱而想得到,因为爱而怕失去,因为有了爱情,人生才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孙景琛.舞蹈艺术浅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10.

舞蹈欣赏论文范文篇3

为了使得调查研究更为有序、客观,论文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划分为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的选定、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课程的教学评价四部分进行问卷问题的构建。在问卷调查中,在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中选取400名学生发放问卷,学生通过纸质问卷、电子问卷的填写来完成调查。在为期10天的调查结束之后,共回收问卷4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382份,问卷有效率达95.5%。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论文对于调查结果进行了简单分析,根据数据,得出如下结论: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学生认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设计中,理论课程内容过多,对于舞蹈教学的实际操作内容涵盖较少,总体教学内容难度较低,难以提升。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缺乏统一、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部分课程内容不符合实际工作内容需要,难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上,学生指出,就自身的掌握情况来看,目前学校所安排的1周2课时,一学期24课时的教学时间较短,只能够满足学生“学”的需求,但是达不到学生“学会”的目的。在课程的教学评价上,学生认为目前专业舞蹈教学评价体系一元化现状严重,对于理论考试的重视程度过高,对于个人舞蹈能力、技能以及相关理论知识、音乐素养、舞蹈素养等考察不够,因而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2“以生为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

2.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设计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本身缺乏统一的教材以及成型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体系就更需要结合各个学校、各个地区的特点以及学生对于舞蹈教学的认知和需求。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细化为如下几点:从课程学时进度的设定上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每周2课时,一学期12课时的教学时间不足,然而从每次教学2课时共一个半小时的总体时间来看,是能够合理安排教学的各项具体内容的。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每次课分为热身运动、舞蹈理论教学、舞蹈时间教学、自习教学等,从单次学时来看是完全充分的,内容也是较为丰富的。然而,从周课次的角度来看,多数学生认为12周的时间略少,难以使得自身学到的技能、技巧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可以按照学校的学期计划,将12周的教学时间提升到18周左右,在后期学校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安排集中的培训、实习等,这样效果更佳。在课时这一方面,学生认为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可以模拟幼儿园教学的课时时间,目前课程的长度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比较合适的,然而与之后的工作可能难以对接,可以考虑将课时分为45分钟+45分钟的时段,辅以教学内容的整合,形成2次幼儿园教学课的教学模块。

2.2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选定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选定,这是一个查缺补漏,提高学生整体水平的机会。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教学过程中注重舞蹈技能学习的内容比较多,然而对于形体矫正、均衡营养、艺术欣赏、音乐美学等与舞蹈相关的周边内容数量比较少。因而,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在专业舞蹈教学中增添舞蹈欣赏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健美教学等理论知识,同时要将瑜伽、芭蕾、现代舞、民间舞等元素糅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进行教授,使得学生在进行幼儿专业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对于舞蹈艺术欣赏的品位,同时能够将自身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助于提升未来从事幼教工作的水平。

2.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组织实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舞蹈功底等基础层面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教学一定是循序渐进、不断推进的,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不断重复,不向前推进,以几支舞蹈的教学代替全部的专业舞蹈教学内容。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待,实现分层教育和因材施教。对于男性学生,要选择颇有男性气概的拳类、操类进行教授,而对于女性学生,则要选择一般性质的,较为温柔的舞蹈进行教学;对于底子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编成组进行单独的、多次的重复教学,提升其能力以及对于课程的信心。

2.4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评价模式

在评价模式方面,专业舞蹈教学要加强对于教学组织实施的契合程度,有效地实现教学分层基础上的评价分层。“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重视的就是对于学生自身诉求的满足,从个人层面上获得的成功就是“以生为本”教学方式的成功,切不可搞“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教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需要不断地向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同时,在重视技能、技巧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舞蹈理论、舞蹈欣赏方面能力的提升,方能够形成科学的、激励高校的有效教育评价模式。

3小结

舞蹈欣赏论文范文篇4

1,简介本人于87年首次职评被评为中教—级,工龄30年,大学专科,18中学音美教研组长,四川省教育学会音乐分会会员,曾任永川市音乐教研员。2,政治思想

本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关心政治,关心时事,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完成好本职工作,服从安排,团结同志,爱护学生,有敬业精神。原创:3,教育教学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一贯踏实认真,在业务上有钻研精神,讲求课堂教学艺术,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努力促进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为学校的艺术周、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做了大量工作,为学校培养了一支较好的艺术队伍,并努力为艺术院校输送人才,教书育人,重视德育工作,教学中寓教于乐,致力于在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中培养高尚情操的合格人才。4承担公开课、优质课等情况(1)1995年6月,参加四川省第三届音乐优质课决赛获江北赛区二等奖。(2)1996年3月,参加重庆市第三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赛课获三等奖。(3)1998年10月,参加重庆市首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赛课获二等奖。

(4)1999年1月,参加江北区中学音乐优质课赛课获二等奖。(5)多次承担江北区中小学音乐公开课、研究课以及优质课献课。5参加教改课题研究

积极参与教学科研与教学改革,自己主研的课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的研究》经江北区教委推荐,被通过立项为江北区1999软科技项目。该课题现正在实验和研究中。6论文

(1)91年2月《谈幼教专业的舞蹈教学》,获重庆市职教优秀论文三等奖。(99年元月《谈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的参与》获江北区98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7辅导青年教师

(1)多次指导西师的实习生,学生反映很好。(2)在江北区教师进修校对本区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过舞蹈培训。(3)与我校青年教师唐雪结对子,指导她参加学校金苹果赛课获优胜奖。获奖情况

90——93获重庆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92.11,指导永师附小音乐优质课获辅导奖。94.10,江北区首届教师基本功大赛获演讲第二名94年获重庆市中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演讲三等奖。95.6,四川省第三届音乐优质课江北赛区二等奖。96.3,重庆市第三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三等奖。98年重庆市首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二等奖。99年98江北区中学音乐优质课二等奖。99年江北区音乐教师五项全能大赛获舞蹈优胜奖。辅导文艺节目

自己编导、辅导的舞蹈节目〈晚报歌〉〈雪山红孩儿〉〈青藏高原〉〈珊瑚〉〈好日子〉〈洪湖水浪打浪〉等多次参加区里的文艺演出并获得好评。98年江北区中学生文艺调演中,编导的〈蒙山情〉获一等奖,辅导的〈小白杨〉获优胜奖。100年参加市合唱节,我校获二等奖〈自己担任指挥〉。

舞蹈欣赏论文范文篇5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统一教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的需要是有所侧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断转换的。针对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为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两大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物质性需要,既包括学者维持与其地位相称的基本生活条件、学术资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学术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标是塑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即所谓“学术精品”。“学术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现实性功利追求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知识、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知性的召唤、道德的践行。”⑧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对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现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等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驱动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驱动下的学术需要。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标准置于其他价值认定标准之上,把质的高下简单约化为量的多少”。“当这种量本位标准被‘锁定’时,量的追求就演变为学者们的‘生存本能’,以知识追求为本性的需要就让渡于以现实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生存物质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直接相关的。正是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从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学术需要”转向了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生存需要”,最终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失控”。

舞蹈欣赏论文范文篇6

一、舞蹈接受美学概念分析

接受美学在诞生之初主要是一种文学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接受美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思维走向。事实上接受美学的出现是比较突兀的,当时的人们都大惑不解,正当人们对接受美学的崛起感到困惑的时候,它已经悄然从文学领域扩散开来,传播到了其他一些领域。人们非常惊讶地发现,接受美学与艺术有着更加密切的相关性,尤其是舞蹈艺术。这个发现让人们大为震惊,本来起源于文学领域的接受美学,竟然在看似并不相关的艺术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研究潜力,无数的学者开始涌入这个领域进行探索,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此之后,接受美学在舞蹈领域获得了更为蓬勃的生机和更为强大的发展动力。美学的提出者对美学的解释是对美学研究并不是对其美感的细致解释,而是对美学的美感进行形式的完全研究,书面之类的研究,而接受美学事实上并不是纯粹理论的学问,它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它也不单纯是文艺理论的欣赏与批评研究,文艺理论的欣赏研究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便能够顺畅地将接受美学从文学的领域移植到舞蹈艺术的领域。舞蹈是一门极为直观的艺术,它的组成因素是人们可以清晰看到的,也就是舞蹈者本身以及他们的表演动作。舞蹈表演者,是舞蹈艺术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说有些人站在台上不动就是一台戏,就是出自这个原理。一个好的舞蹈艺术家,能够在不动声色之中让人感受到惊天动地的艺术力量。而作为舞蹈艺术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者的形体动作,就完全是由舞蹈者来进行的,可以说舞蹈者是舞蹈艺术一切的根源,是组成1亿最前面的那个1,有了这个1,才有了后面的无数个0,才有了表演上的无限可能。同时,舞蹈也是一门写意性很强的艺术,它所展现出来的并不仅仅是舞蹈者的形体及动作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还有形象的虚拟,虚拟就意味着不是肉眼可见的,是具有形象思维的间接性的。这就和中国的山水画有点相似了,中国的山水画重视的就是写意,简单的线条勾勒,留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再比如中国的传统戏剧,三两步行遍天下,四五人百万雄兵,指的就是艺术的虚构性,实际上也就是写意性,挥洒自如,在有限的空间之中展现出无限的意味。舞蹈接受美学的提出,对舞蹈的研究具有革命性的拓展,从深层次揭示了舞蹈艺术的内在规律,对舞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催动了舞蹈的发展。

二、接受美学与舞蹈的关系

1、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舞蹈作品欣赏的必要性舞蹈作品并不仅仅是靠着感性直观就能够理解的,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和内行由于专业性的差别,所看到的同样一场舞蹈表演,其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专业的欣赏者可以看到更多表面现象背后的东西,一场表演如果是一颗星球的话,那么业余的欣赏者看到的可能是表面的坑坑洼洼,扭曲的山脉和灰黄暗淡的地表。但是在一个专业欣赏者的眼中,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看到更多的东西,他可以看到这个星球数百万年来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到这个星球从生到死的一切经历,甚至可以通过这个星球看到其背后的浩瀚无垠的星空,看到一个真实而让人震惊的世界。所以,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舞蹈作品的欣赏,是极其有必要的,这可以让业余的观众也看到更多的东西,从另外的层面去理解舞蹈的美。而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舞蹈作品欣赏的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积累“审美经验”,审美这个词看似非常专业,实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审美都真实地存在着,并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每个人的审美能力是有差别的,审美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既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一种可以锻炼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审美能力有高下之分,但是这种先天带来的差距,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挖掘来弥补。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审美实际上是一种不可量化但是可以稳定增长的能力,这个能力的提升,主要就在于日复一日的积累。其次是培养观赏者的“期待视野”,我们为什么会走进剧场看一场舞蹈表演呢?一定是因为兴趣,兴趣使我们产生好奇,使我们在观看表演之前就产生了一种期待,我们会在自己的脑海中不断对即将观赏的表演进行想象,但是这种想象是需要一定的接受美学知识的。通过了解接受美学,可以让舞蹈作品的观赏者形成“期待视野”,从而让接受美学理论成为舞蹈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最后是必须注重“内模仿”,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有着和别的艺术形式相区别的一些特性,我们必须寻找一种适合舞蹈欣赏的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内在的接收方式,通过接受美学的引导,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地将其融入舞蹈。2、舞蹈作品与舞蹈是观众审美需要的存在美学的意义,是以“读者为中心”为中心思想,与现论结合,和以人为本的观念相和一体。这句话是说,在一部文学作品创作出来以后,这个作品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个创作的过程并没有完结。因为这部作品创造出来,就面对着特定的接受对象,而只有在特定读者的接受完成之时,它的价值才得到体现。这就跟马克思所提出的商品只有被消费了才完成它的使命如出一辙。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现在读者的接受,而把接受美学的理论移植到舞蹈之中,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舞蹈作品的生死,实际上很大部分取决于观众。一部作品只要观众喜欢看,那么它便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红极一时,可以天下皆知,甚至可以流传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一部作品观众不喜欢,那么哪怕这部作品艺术性和思想性很高,也会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再不被人想起。事实上观众的喜好往往比作品本身的价值更加重要,有些作品在某些时候没有得到很高的认可,但是时光流转,到了另外的年代就可能被全民热捧,这跟读者随时间流逝心境转换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总而言之,我们如果结合接受美学“读者中心”这个观点,从欣赏者也就是接受者的眼光去看舞蹈作品的流传以及价值的体现,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观众始终都是舞蹈作品不可缺少的核心,更是舞蹈作品与的唯一对象,对于观众心理的研究,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舞蹈的发展。

三、接受美学导向下舞蹈教学策略

1、基于接受美学导向下提升人文关怀舞蹈不应该是冰冷的,而应该是温暖的、有着人文关怀的特有温度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身为舞蹈专业的学生,身为未来的预备人民教师,我们的责任其实不单单是停留在教好学生如何去跳舞,也不仅仅是将自己的舞蹈技巧及本领进行推广等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肢体教学,真正的舞蹈,它具有属于自己的灵魂,每一个舞蹈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拥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更重要的是舞蹈在一定意义上承载着属于自己记载的文化,这一切都必须深入去理解深入去感受,同样这也是我们在将来进行推广进行教学时必须要领悟并且要进行彻底的理解其中的精髓,对我们来说,每一个舞蹈不是一段音乐配合上按着拍子来的动作,而是一种肢体所表达的艺术和一种无声的语言,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从事舞蹈的工作者自己进行感受的,在舞蹈进行的过程之中,提升人文关怀有着强大的积极作用。这个作用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够从根本上营造具有美感的教学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老师教学时,对课堂的把握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必须认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时候的动作以及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把人文关怀融进舞蹈之中,就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个体美感。除此以外,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的交流,这个交流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的交流,更重要的应该是在课堂之下,在生活之中。教师可以采用定期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通过和学生在关于舞蹈技术、舞蹈经验等方面的交流,努力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讲解。这种问题在课堂之上是很难暴露出来的,但是通过座谈会这样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更为轻松,也更方便教师观察到深层次的问题。所以,舞蹈教师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之中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引导,因为一个人首先要是一个温暖正直的人,才可能是一个有着伟大艺术操守的表演者,才能够在舞蹈艺术的万里长征中走得远、走得好。2、基于接受美学导向下增强教师个体美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在舞蹈中的角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在接受美学的导向之下教师必须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自己舞蹈表演的能力,用自己的优美动作来感染学生的表演行为。一个好的舞蹈教师,在熟练掌握相关教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有着强大的表演能力,纸上谈兵,永远不可能对学生产生真正有效的引领作用。尤其考虑到舞蹈的特殊性,有一些知识点单纯靠文字和语言是无法让学生明白的,有些非常让人困惑的问题,教师在做出相应的示范之后可能就迎刃而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舞蹈之中必须重视自己的表演,而且除了表演本身之外,还要重视相关的细节。比如自己的穿着,必须得体适当,自己的气质必须和所要传授的相关课程相符合,要尽力从品格、人格、亲和力等角度出发,尽己所能增加自身美感,努力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和学生形成共鸣,真正引导学生在表演的时候提高自身的肢体美感。3、基于接受美学导向下增强传输媒介美感时代在不断发展,传输媒介的进步也是日新月异。所以在舞蹈之中,必须开阔思维,努力吸收新的技术手段,将其补充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中。在传统的舞蹈模式下,有些同学会因为课程内容枯燥等问题而心生倦意,这在以前是一个不太显眼但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说并非所有同学都会因为传播媒介不够吸引人而不努力学习,但是这个因素确实对学生的整体学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今天,在传播手段异常丰富的条件之下,教师必须突破陈规,勇于探索,去尝试接受以前自己并不那么熟悉和看好的一些教学手段。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迅速了,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舞蹈理应与时俱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重自己传授的方式,要尽可能多地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比如使用现在比较发达的三维投影技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学生配发3D眼镜,在课堂上给同学们看相关的舞蹈视频,让同学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定会给同学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在保持了教学方式新颖的同时,能够更加简单地将同学们带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之中。传播媒介的美感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它是能够真正对舞蹈产生促进作用的一种形式。教师在采取更有美感更现代化科技化的手段上课的时候,能够通过这种手段实现舞蹈内容更加清晰直观的表达,但从实际出发,也许将来要学习舞蹈的学生并不是每一名都是自己感兴趣想去学自己想去了解,我们不否定存在一定的强制性或者父母的选择,但我们身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在传播美的同时更多地给大众带来艺术的升华。

四、结论

我国的事业发展迅速,并且对学生的素质也一直作为一个重点进行,不光要求学生文化成绩进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要重点培养,舞蹈作为素质的重要课程,对我国素质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首先分析了舞蹈接受美学的具体概念,这是从文学演变到舞蹈领域的一个关键术语,但是对舞蹈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激发了舞蹈的活力。其次从必要性和审美需要指出了舞蹈与接受美学的关系,接受美学对观众来讲不仅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是观众在欣赏舞蹈之时的一个刚性需求。最后从人文关怀、教师美感以及传播媒介的美感三个维度分析了接受美学导向下舞蹈的教学策略,为舞蹈在深层次上结合时展进行改革提出了一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碧华.接受美学视域下独立学院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

[2]夏志伟.以舞蹈为核心的民族美育课程建设研究[D].北京舞蹈学院,2017.

[3]游嘉颖.高等舞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4]赵巍.19世纪美国舞蹈教育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5]臧璐.舞蹈教育改革与舞蹈美学研究——评《舞蹈美学与舞蹈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05):98.

[6]项琳茜.孔子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舞蹈教育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15):231-232.

[7]刘爽,张海燕.高校舞蹈教育定位和培养方式的思考——评《舞蹈美学与舞蹈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06):85.

舞蹈欣赏论文范文篇7

舞蹈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清晨,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一群群的中老年人、有的随着锣鼓点在扭"秧歌"、有的跟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跳"迪斯科"、还有的人在优美的旋律中跳着自编的"健身舞";晚间,在剧场可以欣赏到舞蹈或舞剧作品的演出、也可以到舞厅或联欢会去跳交谊舞;节日期间还可以在一些公园等旅游点举力的"游园花会"看到各地的民间舞蹈表演;如果有兴趣和需要、你还可以到各种舞蹈训练班学习芭蕾舞、民间舞、国标舞……来提高自己的舞艺。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舞蹈?我们将怎么回答呢?

用简明的话来说,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和一定的时间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二、舞蹈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有哪些共同性?又有哪些区别?

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大家族,它的成员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但是艺术的反映和表现、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现,而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和审美的反映和表观。所谓审美的反映和表现、就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予以创造性的反映和表观。

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创造了各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的主要区别就是各有其独自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文学的物质载体是语言、文字;美术的物质载体是纸张、画布、颜料、油彩,它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音乐的物质载体是声音;戏剧的物质载体是人们在舞台上的行动(表演活动),除舞剧外,主要以语言、歌唱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电影的物质载体是人们的表演通过科学技术的方法摄制在胶片上,用电光在银幕上放映出来;曲艺的物质载体是一至二、三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其主要表现手段是说和唱。杂技和舞蹈有着共同的物质载体--人的身体是其主要的艺术表现工具,多数杂技品种和舞蹈一样,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段。杂技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演员也塑造一定的角色,但是它不像舞蹈那样着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发展过程,一般不具有情节事件,而是通过高难度的技巧表演,表现出一种概括性的勇敢、坚毅、智慧的品格力量。因此,杂技具有更多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为目的、演员高超的技艺不以反映生活、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内容出发采选取相应的舞蹈动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员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发,那就会使舞蹈作品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脱节,或是缺乏艺术的完整性,而陷于失败,舞蹈演员的技艺本身也就沦入了杂技性的技巧表演,而丧失了舞蹈艺术的基本品格。

三、舞蹈的起源--舞蹈艺术是从哪里来的?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后由各种声音发展成为语言和音调以后,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在劳动中,由于制造工具,人的手逐渐变得灵巧起夹,又诞生了绘画和雕刻。随着人类的进化,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水平的提高,曲艺、小说、戏剧等艺术才相继被创造出来。那么,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它的源头来自哪里呢?

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那时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对于人类作出大较大贡献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现在,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影象为基础,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是神创造了舞蹈,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人创造了舞蹈。那么,人又是如何创造了舞蹈呢?

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

也有学者认为,在艺术的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还不是真正的起因,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的游欢,是指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如人模仿动物的舞蹈、就是通过这种假象的游戏来获得快乐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因此,有人断言"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

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活动。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四、舞蹈有哪些种类?

艺术,是由各个不同的艺术品种所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同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它也是由各个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生活舞蹈包括有: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习俗舞蹈,又可称为节庆、仪式舞蹈,是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所举行的各种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在这些舞蹈活动中,表观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答谢神灵的恩赐;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过去人们用以表示对先祖的怀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对自己的保佑和赐福。

社交舞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是人们以自娱自乐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动。用舞蹈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在的情感冲动,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充分满足。

体育舞蹈,是舞蹈和体育相结合,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蹈新品种。如各种健身舞、韵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以及我国传统武术中的舞剑、舞刀和象征模拟各种动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戏等均是。

教育舞蹈,是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用来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加强礼仪,以及增进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艺术舞蹈,是指由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由于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根据各个不同的艺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当时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当代舞蹈(新创作舞蹈):即不同于上述三种风格的新风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芭蕾舞:是一种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芭蕾"这个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脚为运动部位的动作总称。法国宫廷的舞蹈大师们为了重建古希秸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戏剧理想,创造出了"芭蕾"这样一种融舞蹈动作、哑剧手势、面部表情、戏剧服装、音乐伴奏、文学台本、舞台灯光和布景等多种成份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剧形式,在西方剧场舞蹈艺术中占统治地位达300余年,至今已历四个多世纪。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建立引进俄罗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第二类,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区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

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歌舞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观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五、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舞蹈欣赏论文范文篇8

年从汉川幼师毕业,进入大悟师范担任音乐舞蹈教师以来,一直工作在音乐舞蹈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为大悟培养了大批从事音乐舞蹈工作的教学人员,目前,全县各中、小学担任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来自我的学生,在大悟师范工作期间,创编的舞蹈《放风筝》、《梦江南》在孝感市举办的第一届幼师汇报演出比赛和市艺术节中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创编的其它舞蹈节目在全县各种演出活动中均获一等奖。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在校期间,被选拔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闭幕式演出。毕业以后,不仅一直担任着日常教学工作,还负责起培训全县音乐教师和全县以及各系统的各种文艺晚会的编排,主持和评委等工作,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年作为湖北省第四届黄鹤美育节孝感市音乐优质课的评委。

200年调入大悟一中担任音乐教学工作,在200年市督导评估重点中学工作和200年复评工作中,音乐欣赏公开课得到市督评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扬。200年大悟一中整体搬迁后,在中考生中,招收了大悟有史以来的第批一音乐艺术生,在今年的高考中,音乐生以100%的升学率升入大学学习音乐,为了推动高中音乐课的深入开展,200年参加了县第一届黄鹤美育节公开课的参评,获全县第一名,论文《重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获湖北省第六届黄鹤美育节孝感赛区二等奖,并参加县美育节文艺节目的辅导选拔以及编排和评委等工作。

由于大悟是一个落后的山区县,美育人才相对缺乏,我深深地感觉到作为一个国家培养多年的美育工作者,社会所赋予我的一份责任。所以,平时多利用业余时间,对中小学生的钢琴、电子琴及其它音乐活动需求无偿地进行辅导。并长久的为我县群众文化活动作辅导,为文艺演出担任评委工作。年,在孝感市“英才杯”少儿电子琴大赛中,被授予电子琴优秀教师称号。

十八年来,由于自己辛勤努力的工作和做人的品质,一直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好评,年作为市人大代表的候选人,并被当选县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今后,我会为大悟美育事业的发展不懈的努力工作着。

舞蹈欣赏论文范文篇9

与时俱进的舞蹈艺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舞蹈发展更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换。随着舞蹈工作者的努力,许多新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但仍旧无法满足时展的要求,这时候就出现了和新时代紧密结合的新的形式的舞蹈艺术,数字舞蹈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何为舞蹈的数字化

开始提出“数字舞蹈”定义时,很多人是不理解的。舞蹈还能数字化?数字化后还能叫舞蹈?舞蹈为什么要数字化?

其实“数字舞蹈”是一个广泛的定义,它应该包括的是舞蹈通过数字化途径的传播及舞蹈的数字化创作。

我们先对舞蹈传播途径进行大的分类,即传统传播方法和数字化传播。传统的包括院校教育、开设培训班、举办舞蹈比赛、发行影音资料及发行书面资料等,数字化传播包括网站架设、舞蹈下载、网络论坛、利用数字技术制作舞蹈并传播等。

传统的传播一般以教育为主,特别是课堂教育。这是舞蹈教学中的重点,无可否认的是,舞蹈必须是以课堂教育为主,因为课堂教育的直接作用对于舞蹈学员的水平提高是最简单和有效的。

现在具备条件的各大院校或艺术团体均架设有自己的网站,第一时间关于自己的信息,并进行舞蹈艺术的跨地区交流。舞蹈是视觉的艺术,影音资料绝对是舞蹈传播的重点,现在的网络传播主要是传播剧照欣赏和影音资料的欣赏。一般一个舞蹈剧目通过压缩处理后的文件大小需要几十分钟时间才能完成网络传递。社会在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这个时候需要有更好的文件格式、更好的技术来提高网络传递的时间,所以,有人开始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制作新的舞蹈影音资料。最原始的应该是动画格式的舞蹈,它们是通过简单的动画制作技术,基本上靠手工绘画来完成,随着音乐制作和剪辑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舞蹈工作者水平的提高,就出现了专门的舞蹈音乐剪辑队伍,舞蹈音乐制作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MIDI制作,这也是目前最通用的方法。随着舞蹈工作者、爱好者中上网人群的增加以及电脑技术水平的提高,他们不在满足于欣赏那种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的动画形式的舞蹈,渐渐地就有了其他形式的舞蹈影音资料被制作并在各网站各大论坛间传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它的出现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舞蹈的精彩魅力,有利于提高全民的舞蹈艺术鉴赏水平,并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舞蹈事业的发展。

《东北人都是活雷峰》的走红标志着FLASH时代的来临,此后开始出现大量的原始原始形态的数字舞蹈,它们或是舞蹈片段,或是音乐片段,但都具备了舞蹈的中的舞台、演员、舞美等,并非常强调视觉冲击。这个时候,数字舞蹈制作开始出现。

使用纯粹的数字技术制作,离开了传统的手段和基本条件(演员、灯光、舞台等)而制作出来的可欣赏的舞蹈影音资料,我们给它定义为:数字舞蹈。

数字舞蹈的第一步是舞蹈作品制作和传播,第二步是舞蹈DIY,第三步该是舞蹈编排软件才对。

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舞蹈的定义?有过音乐剪辑经验的同志就比较好理解这个定义。

其实音乐剪辑就是数字舞蹈的一个小部分。剪辑音乐一般使用的软件是COOLEDIT。音乐剪辑(还有MIDI)就是数字处理音乐,普通的音乐只能精确到秒就很好了,数字音乐可以精确到千份之一秒。而且还可以对声音进行特殊处理,去除背景噪音等,一句话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音乐处理的功能就是这样的定义。我们对于完全使用电脑处理的音乐一般称为数字音乐,也叫数字化处理音乐。

数字舞蹈的原理也是这样。它的最终目的让一个舞蹈编导或舞蹈爱好者离开舞台,把心中设想的舞蹈表演变为虚拟的舞蹈现实,甚至是把舞台效果等一切想得到的全部表现在电脑上成为虚拟演示。所以准确地说,数字舞蹈就是虚拟舞蹈演示,是利用电脑技术模拟舞蹈效果(包括音乐、舞台、灯光等)。

数字舞蹈的第二步就是舞蹈DIY,这点目前很多人恐怕还无法理解。其实大家的不理解主要是由于我们国家的网络和电脑还没有普及到一定程度的缘故,甚至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去剪辑音乐的经历,更别说自己动手用电脑剪辑处理音乐来演出。而数字舞蹈是音乐剪辑的上一层次,可以说,只有很熟悉音乐剪辑的人才能很好地理解数字舞蹈这一概念。舞蹈DIY就是动作自由组合,也就是把需要的动作与音乐相配,产生自己需要的舞蹈。这一技术特点就是开始积累大量的基础动作并完成简单的舞蹈编排工作,减轻舞蹈编导工作和创作的工作量。

数字舞蹈的最高目标就是舞蹈编排软件,这个目标只有实现了上面两步,才具备技术基础和软件制作需要的条件。

二、数字舞蹈的具体表现及作品

1、网站建设是舞蹈数字化的重要部分和首要条件

北京舞蹈学院是全国舞蹈艺术类的马首,目前北京舞院新的网站建设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院校中,广东舞蹈学校、厦门演艺职业学院等也都成立了网站。中央芭蕾舞团等专业团体也有自己的网站,民间团体中最具有专业水平的的该数成立于2000年的“舞影2000”,信息量最大和访问量最高的该数“舞蹈者之家所有网络”,此外还有“北京舞蹈在线”、“紫色舞蹈工作室”等著名的综合舞蹈网站。民间网站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他们的建设者有责任心,并热爱舞蹈艺术,对于舞蹈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比如由“舞蹈者之家所有网络”建设的“中国舞蹈论坛”开设不到半年就有来自美国、巴西、加拿大、香港、澳门、台湾等世界各地的会员5000多名。

这些网站的存在为数字舞蹈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数字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和舞蹈资料,这些都是数字舞蹈发展的必须条件。

最近舞蹈界比较轰动的事件就是在广东省举办的首届舞蹈电视新媒体教学班。美国两位多媒体艺术家丽莎·玛丽·纳格尔教授和约翰·克劳福德教授担任培训班全部课程教学。主要课程就是舞蹈与动作采集、电脑生成3D动画、数码摄像、运用虚拟人物创作、互动戏剧性表演等,他们成熟的技术和初具系统的理论,说明舞蹈的数字技术在欧美国家发展比较早,如2002年在期刊《表演与艺术》第21期中丽莎.纳格尔发表的“电视会议环境中得分布式编舞”等,还有纽约大学斯坦哈特教育学院音乐表演艺术系博士论文:“对使用活体及网络信息进行网上合作编舞的研究”等,都说明数字舞蹈技术在国外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电脑技术的普及,这门新型的学科已在国内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了解和使用。

2、我们制作数字作品的经历

在参考了大量原始形态的数字舞蹈作品后,我们开始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纯粹数字舞蹈的制作。制作组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全面,必须熟悉舞蹈表演及舞蹈创作,具有一定的美工基础,还要能熟悉FLANSH的制作工作及网络技术。我们创作的第一个作品是修改姜铁红老师编导、廖衍表演的作品《竹舞》,使用的工具是Photoshop、FLANSH、COOLEDIT等。先对音乐使用COOLEDIT进行处理,再将作品进行截图,再用Photoshop进行美工处理,最后引入到FLANSH中进行重新安排和合成,产生长度为50秒的FLANSH格式文件,大小仅为1MB,普通的上网用户只需要1分钟不到时间就可以流畅地欣赏。

《竹舞》后的反映颇好,我们接着开始进行第二部作品《舞动世纪》的制作。由于技术尚不成熟,《舞动世纪》我们定在街舞的制作,制作时先取一舞者为原型,编导一段动作简单的街舞表演并进行录象,再对原型的作品进行拓图和处理,配上特殊效果,对于舞台背景处理为颜色变换,但不增加欣赏用户可切换的控件。引入到FLANSH中进行重新安排和合成,产生长度为3分半的FLANSH格式文件,文件有1.1MB,普通的上网用户流畅欣赏需1分钟时间来进行下载,图象效果与普通舞蹈录象相等,文件大小仅为普通舞蹈录象的1/20,是普通舞蹈录象压缩后的1/10,而下载欣赏的速度却是普通舞蹈录象下载速度的30倍以上。这部作品的反响也非常大,关于作品的谈论非常多,整体形式来看,对于舞蹈的发展是积极的。

3、其他的数字舞蹈

现在有部分院校进行视频教学的试验,即通过摄像头将影象利用网络传输完成异地教学,这是一种新式的舞蹈教学方法,但目前一般用与理论方面的教学,因为基训课、排练课的视频教学还缺少教与学之间互动。正是因为这种形式的出现,在不少的舞蹈论坛中有人发出了“能开一个网上舞蹈班吗?”的帖子。

在不少FLANSH网站中,也存在有大量的数字舞蹈含量较高的FLANSH作品,如秋言的《飞》、RUYU的《雨丝》等都是网络上比较有名的带舞蹈动作的FLANSH作品。还有很多以其他形式存在或正在发展的数字舞蹈我们无法一一列出。

三、舞蹈数字化的意义

我们国家现有6000万的上网人群,而且基本上集中在青少年。青少年正是我们舞蹈教育的重点对象,可以说关系到将来舞蹈的兴衰,他们通过网络更容易接受的相关的知识教育,这些知识可能正是课堂上缺少的甚至是课堂上所学不到的。所以网站架设及通过网络传播舞蹈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否定的。

另一方面,现在世界上有大量的中国舞蹈爱好者,众所周知的是在国外很难购买到中国舞的影音资料及教材,甚至没有舞蹈教师,这个时候传统的舞蹈传播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了。网络的传播恰好可以克服这一弊端,通过网络资源,所有的舞蹈爱好者就没有地域限制,没有国界限制,可以自由进行传播。这一传播内容包括舞蹈图片的欣赏、舞蹈录象的欣赏及舞蹈音乐的交流。通过网络,一个完整舞蹈剧目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不限地点的交流。对于资金的节约是无须多解释的,而对于新作品第一时间的交流,其意义就更为重大。

再来假设一下,一个舞蹈作品从编排到最后成为作品,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同样地使用FLANSH制作一个数字舞蹈,只需要舞蹈编导在电脑前工作就完成整体的作品,并能清楚看到作品的最后效果,还能随时修正作品中的不足。一方面是创作速度及作品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就是成本的大大降低。

舞蹈欣赏论文范文篇10

与时俱进的舞蹈艺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舞蹈发展更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换。随着舞蹈工作者的努力,许多新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但仍旧无法满足时展的要求,这时候就出现了和新时代紧密结合的新的形式的舞蹈艺术,数字舞蹈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何为舞蹈的数字化

开始提出“数字舞蹈”定义时,很多人是不理解的。舞蹈还能数字化?数字化后还能叫舞蹈?舞蹈为什么要数字化?

其实“数字舞蹈”是一个广泛的定义,它应该包括的是舞蹈通过数字化途径的传播及舞蹈的数字化创作。

我们先对舞蹈传播途径进行大的分类,即传统传播方法和数字化传播。传统的包括院校教育、开设培训班、举办舞蹈比赛、发行影音资料及发行书面资料等,数字化传播包括网站架设、舞蹈下载、网络论坛、利用数字技术制作舞蹈并传播等。

传统的传播一般以教育为主,特别是课堂教育。这是舞蹈教学中的重点,无可否认的是,舞蹈必须是以课堂教育为主,因为课堂教育的直接作用对于舞蹈学员的水平提高是最简单和有效的。

现在具备条件的各大院校或艺术团体均架设有自己的网站,第一时间关于自己的信息,并进行舞蹈艺术的跨地区交流。舞蹈是视觉的艺术,影音资料绝对是舞蹈传播的重点,现在的网络传播主要是传播剧照欣赏和影音资料的欣赏。一般一个舞蹈剧目通过压缩处理后的文件大小需要几十分钟时间才能完成网络传递。社会在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这个时候需要有更好的文件格式、更好的技术来提高网络传递的时间,所以,有人开始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制作新的舞蹈影音资料。最原始的应该是动画格式的舞蹈,它们是通过简单的动画制作技术,基本上靠手工绘画来完成,随着音乐制作和剪辑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舞蹈工作者水平的提高,就出现了专门的舞蹈音乐剪辑队伍,舞蹈音乐制作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MIDI制作,这也是目前最通用的方法。随着舞蹈工作者、爱好者中上网人群的增加以及电脑技术水平的提高,他们不在满足于欣赏那种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的动画形式的舞蹈,渐渐地就有了其他形式的舞蹈影音资料被制作并在各网站各大论坛间传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它的出现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舞蹈的精彩魅力,有利于提高全民的舞蹈艺术鉴赏水平,并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舞蹈事业的发展。

《东北人都是活雷峰》的走红标志着FLASH时代的来临,此后开始出现大量的原始原始形态的数字舞蹈,它们或是舞蹈片段,或是音乐片段,但都具备了舞蹈的中的舞台、演员、舞美等,并非常强调视觉冲击。这个时候,数字舞蹈制作开始出现。

使用纯粹的数字技术制作,离开了传统的手段和基本条件(演员、灯光、舞台等)而制作出来的可欣赏的舞蹈影音资料,我们给它定义为:数字舞蹈。

数字舞蹈的第一步是舞蹈作品制作和传播,第二步是舞蹈DIY,第三步该是舞蹈编排软件才对。

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舞蹈的定义?有过音乐剪辑经验的同志就比较好理解这个定义。

其实音乐剪辑就是数字舞蹈的一个小部分。剪辑音乐一般使用的软件是COOLEDIT。音乐剪辑(还有MIDI)就是数字处理音乐,普通的音乐只能精确到秒就很好了,数字音乐可以精确到千份之一秒。而且还可以对声音进行特殊处理,去除背景噪音等,一句话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音乐处理的功能就是这样的定义。我们对于完全使用电脑处理的音乐一般称为数字音乐,也叫数字化处理音乐。

数字舞蹈的原理也是这样。它的最终目的让一个舞蹈编导或舞蹈爱好者离开舞台,把心中设想的舞蹈表演变为虚拟的舞蹈现实,甚至是把舞台效果等一切想得到的全部表现在电脑上成为虚拟演示。所以准确地说,数字舞蹈就是虚拟舞蹈演示,是利用电脑技术模拟舞蹈效果(包括音乐、舞台、灯光等)。

数字舞蹈的第二步就是舞蹈DIY,这点目前很多人恐怕还无法理解。其实大家的不理解主要是由于我们国家的网络和电脑还没有普及到一定程度的缘故,甚至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去剪辑音乐的经历,更别说自己动手用电脑剪辑处理音乐来演出。而数字舞蹈是音乐剪辑的上一层次,可以说,只有很熟悉音乐剪辑的人才能很好地理解数字舞蹈这一概念。舞蹈DIY就是动作自由组合,也就是把需要的动作与音乐相配,产生自己需要的舞蹈。这一技术特点就是开始积累大量的基础动作并完成简单的舞蹈编排工作,减轻舞蹈编导工作和创作的工作量。

数字舞蹈的最高目标就是舞蹈编排软件,这个目标只有实现了上面两步,才具备技术基础和软件制作需要的条件。

二、数字舞蹈的具体表现及作品

1、网站建设是舞蹈数字化的重要部分和首要条件

北京舞蹈学院是全国舞蹈艺术类的马首,目前北京舞院新的网站建设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院校中,广东舞蹈学校、厦门演艺职业学院等也都成立了网站。中央芭蕾舞团等专业团体也有自己的网站,民间团体中最具有专业水平的的该数成立于2000年的“舞影2000”()网站,信息量最大和访问量最高的该数“舞蹈者之家所有网络”,此外还有“北京舞蹈在线”、“紫色舞蹈工作室”等著名的综合舞蹈网站。民间网站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他们的建设者有责任心,并热爱舞蹈艺术,对于舞蹈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比如由“舞蹈者之家所有网络”建设的“中国舞蹈论坛”()开设不到半年就有来

自美国、巴西、加拿大、香港、澳门、台湾等世界各地的会员5000多名。

这些网站的存在为数字舞蹈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数字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和舞蹈资料,这些都是数字舞蹈发展的必须条件。

最近舞蹈界比较轰动的事件就是在广东省举办的首届舞蹈电视新媒体教学班。美国两位多媒体艺术家丽莎·玛丽·纳格尔教授和约翰·克劳福德教授担任培训班全部课程教学。主要课程就是舞蹈与动作采集、电脑生成3D动画、数码摄像、运用虚拟人物创作、互动戏剧性表演等,他们成熟的技术和初具系统的理论,说明舞蹈的数字技术在欧美国家发展比较早,如2002年在期刊《表演与艺术》第21期中丽莎.纳格尔发表的“电视会议环境中得分布式编舞”等,还有纽约大学斯坦哈特教育学院音乐表演艺术系博士论文:“对使用活体及网络信息进行网上合作编舞的研究”等,都说明数字舞蹈技术在国外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电脑技术的普及,这门新型的学科已在国内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了解和使用。

2、我们制作数字作品的经历

在参考了大量原始形态的数字舞蹈作品后,我们开始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纯粹数字舞蹈的制作。制作组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全面,必须熟悉舞蹈表演及舞蹈创作,具有一定的美工基础,还要能熟悉FLANSH的制作工作及网络技术。我们创作的第一个作品是修改姜铁红老师编导、廖衍表演的作品《竹舞》,使用的工具是Photoshop、FLANSH、COOLEDIT等。先对音乐使用COOLEDIT进行处理,再将作品进行截图,再用Photoshop进行美工处理,最后引入到FLANSH中进行重新安排和合成,产生长度为50秒的FLANSH格式文件,大小仅为1MB,普通的上网用户只需要1分钟不到时间就可以流畅地欣赏。作品试看网址/xiazai/001.swf

《竹舞》后的反映颇好,我们接着开始进行第二部作品《舞动世纪》的制作。由于技术尚不成熟,《舞动世纪》我们定在街舞的制作,制作时先取一舞者为原型,编导一段动作简单的街舞表演并进行录象,再对原型的作品进行拓图和处理,配上特殊效果,对于舞台背景处理为颜色变换,但不增加欣赏用户可切换的控件。引入到FLANSH中进行重新安排和合成,产生长度为3分半的FLANSH格式文件,文件有1.1MB,普通的上网用户流畅欣赏需1分钟时间来进行下载,图象效果与普通舞蹈录象相等,文件大小仅为普通舞蹈录象的1/20,是普通舞蹈录象压缩后的1/10,而下载欣赏的速度却是普通舞蹈录象下载速度的30倍以上。这部作品的反响也非常大,关于作品的谈论非常多,整体形式来看,对于舞蹈的发展是积极的。作品试看网址/xiazai/002.swf

3、其他的数字舞蹈

现在有部分院校进行视频教学的试验,即通过摄像头将影象利用网络传输完成异地教学,这是一种新式的舞蹈教学方法,但目前一般用与理论方面的教学,因为基训课、排练课的视频教学还缺少教与学之间互动。正是因为这种形式的出现,在不少的舞蹈论坛中有人发出了“能开一个网上舞蹈班吗?”的帖子。

在不少FLANSH网站中,也存在有大量的数字舞蹈含量较高的FLANSH作品,如秋言的《飞》、RUYU的《雨丝》等都是网络上比较有名的带舞蹈动作的FLANSH作品。还有很多以其他形式存在或正在发展的数字舞蹈我们无法一一列出。

三、舞蹈数字化的意义

我们国家现有6000万的上网人群,而且基本上集中在青少年。青少年正是我们舞蹈教育的重点对象,可以说关系到将来舞蹈的兴衰,他们通过网络更容易接受的相关的知识教育,这些知识可能正是课堂上缺少的甚至是课堂上所学不到的。所以网站架设及通过网络传播舞蹈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否定的。

另一方面,现在世界上有大量的中国舞蹈爱好者,众所周知的是在国外很难购买到中国舞的影音资料及教材,甚至没有舞蹈教师,这个时候传统的舞蹈传播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了。网络的传播恰好可以克服这一弊端,通过网络资源,所有的舞蹈爱好者就没有地域限制,没有国界限制,可以自由进行传播。这一传播内容包括舞蹈图片的欣赏、舞蹈录象的欣赏及舞蹈音乐的交流。通过网络,一个完整舞蹈剧目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不限地点的交流。对于资金的节约是无须多解释的,而对于新作品第一时间的交流,其意义就更为重大。

再来假设一下,一个舞蹈作品从编排到最后成为作品,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同样地使用FLANSH制作一个数字舞蹈,只需要舞蹈编导在电脑前工作就完成整体的作品,并能清楚看到作品的最后效果,还能随时修正作品中的不足。一方面是创作速度及作品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就是成本的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