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监督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5:38

网络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范文篇1

1.1网络媒体不断发展,与传统媒体交互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场。食品安全事件在网络上形成热点后,各大网站会在一段时间内极度关注事件的进展,能够在第一时间捕捉新出现的情况,网民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和传播手段,能够自发查找事件真相、跟踪事态发展、深究事件缘由,激发公众对事件的联想,不断形成新热点、新话题。当前,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的传播一般遵循以下规律,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微博异军突起)-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作用突出)-媒体呼应、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有关部门应对-在掀波澜(假如应对不当)-再次应对-网络注意力转移-网络舆论消解(流行语等娱乐化的尾巴长期流传)[2]。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单项传播模式,网络媒体所具备的即时、互动、大量信息量的特点,为舆论监督提供了一个方便而快捷的平台。而新老媒体的互动,使双方各自的优势得以更充分地发挥,为舆论监督带来更强的影响力[3]。

1.2因食品领域专业知识普及不足,谣言、流言等异化信息乘机快速流传,并在传播过程中被不断强化、放大,导致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产生负面效应。食品安全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致使普通公众难以理解和把握。在网络社会中,网民个人素质不一,责任意识相对淡薄,把关人缺失,在海量的信息面前,网民个人局限性的经历甚至臆想与尚未经证实的食品安全事件联系起来,产生了大量非理性和情绪化的言论。这些言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容易得到响应。网民之间情绪互相感染,舆论中控诉和宣泄成分迅速膨胀。即便政府公布调查结论以后,不信任和怀疑的情绪依然存在,导致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较大的负面影响。

1.3“意见领袖”的作用更加突出。“意见领袖”通过及时和富有鼓动性的言论,对网络舆论监督产生影响。“意见领袖”影响舆论监督的主题和倾向,不但表现为设定他人的议程(即讨论什么话题),而且表现为设定他人讨论的框架(即如何讨论这个话题)。由于网络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意见领袖”获得了更为便捷、自主的传播媒介,使他们得以快速地在网上发言,抢占舆论的先机,影响力日益增强[4]。由于“意见领袖”背景复杂,往往在不了解实际情况下就爆料或发表倾向性言论,导致一些错误信息广泛传播,对公众形成误导。

1.4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多米诺效应”,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矛头直指政府监管缺失。个别事件行业化、全国化演化特征明显。食品安全事件一旦曝光,牵涉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品牌,甚至波及到整个行业,迅速形成全国性的舆论高潮,最终舆论矛头往往直指政府监管缺失。

2“管”、“导”并重,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尽管网络舆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公开透明的监督作用,但存在的诸多不足不能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此,政府有必要针对当前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提出完善的对策,提高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和合理性。

2.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仅意味着增加了传播的渠道,更大意义是社会连结关系的深刻改变,社会游戏规则的改变,舆情生态环境的改变—它会引发一系列沟通关系、利益关系,以及彼此之间力量对比关系的改变,所以面对新的媒介发展态势,需要更多的技术和智慧含量的应对,其中也包括制度的“顶层设计”的深刻改造。因此,政府部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正确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关键环节[5]。要建立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测制度,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网络舆论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的方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建立食品安全网络舆论处置预案制度,针对可能引起网民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

2.2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尊重公众知情权

政府部门主动、及时权威食品安全信息,能够减少公众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网络上流言的蔓延。建议各地定期食品安全预警、重大案件反馈等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各类信息,将政府食品监管工作的推进情况、重大食品安全案件的查处情况、食品安全预警通告、各政府部门所进行的食品抽验结果等及时对社会进行通报,尤其要利用网络媒体强化实时信息交流,通过这些措施,第一时间向媒体、公众传递政府权威的声音,增强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网民能够及时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科学信息,自然会对随之而来的事情进展有一定的承受力,对食品安全虚假信息也会有一定的免疫力,能够遏制谣言的传播,促使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工作走上正确轨道。

3注重人文关怀,与公众情感共振

面对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只要政府出以公心,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及时出面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工作,并表达重视和付诸实际行动,民众期望被理解的心理就得到了满足,一般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都会逐步平息。而某些地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或负责人在网络舆论监督时,高高在上,冷漠专横,就把自己放在与民众对立的立场上,造成一些本来可以控制的食品安全网络舆论不断升级到难以收拾的被动局面。我们简单用摆事实讲道理引导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的时候,如果没有在情感共振、关系认同上下大功夫,老百姓会用博弈的心态看待,锱铢必较,造成很高的沟通成本。

4通过媒介设置议程,利用好“意见领袖”

网络舆论监督范文篇2

1舆论监督的概念和特点

1.1舆论监督的概念

舆论监督是特定社会公众群体通过新闻、网络等媒体对当下现实生活中广泛的、一致的观点。

1.2舆论监督的特点

随着媒体多样性的快速发展,舆论监督作为人民群众行使言论自由权和知情权的重要手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广泛性。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行使法律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的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从而引起相关部门和人们的普遍关注,借助舆论强大而广泛的压力,会迫使上述有害社会公平,阻碍社会进步的不法行为得以及时有效纠正的,进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如云南×××故意杀人、强奸案,2009年5月16日,×××将同村19岁的少女王家红强奸后将此女与其3岁的弟弟王家飞一同杀害。2010年7月15日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和强奸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而2011年3月4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改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此判决一出,在受害者家属间和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新闻媒体和网络进行了广泛的报道。迫于舆论的巨大压力之下,2011年8月22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再审,并最终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正是舆论的广泛报道,才使得罪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进而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互动性。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网络舆论监督在众多的传统媒体报道监督中脱颖而出,网络舆论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二者虽然在形式上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在司法监督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传统媒体的报道激发了网络舆论的迅速传播,而网络舆论凭借它的巨大影响力又会促进传统媒体的后续报道。如2010年10月发生在河北大学的“我爸是××”交通肇事一案发生后,肇事者×××在撞人之后的“我爸是××”这句活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暂且不论×××说这句话是否有意说出还是随便脱口而出,但正是这句话,使网络舆论的主旋律贯穿于整个案件发展的始终,致使整个案件的处理结果倍受人们的关注。由于网络舆论的广泛宣传,同时推动了传统媒体对该案的相关报道。

(3)炒作性。一些媒体为了打开市场,增加“卖点”,吸引“眼球”,尤其网络媒体,盲目追求点击率,缺乏必要的监管,从而导致了一些网络媒体夸大案件的情节,甚至子虚乌有地报道一些案件。而且由于网络媒体的随意性比较大,有时也会被当事人或者利益相关者所利用,虽然民众是出于善意的传播或炒作,而正是这种炒作性常使得司法人员先入为主,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无法做到司法独立。

(4)制约性。由于缺乏对媒体和网络的监管,而且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常常超出了舆论监督应有的职能,使言论过分“自由”,进而过分干扰司法人员手中的权利,影响司法独立权的行使。如果不能做到司法公正,就会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比如,2009年发生在湖北的×××一案,当司法机关公布不利于×××或与网友意愿相悖的情况时就会引起网友的强烈质疑。一旦舆论监督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有效的控制,就会使得舆论监督超出了它应有的职能,进而制约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目标的实现。

(5)倾向性。在媒体新闻舆论对相关案件进行报道时,都会带有报道人的个人倾向性和个人的观点看法,尤其是当某些案件发生在一些弱势群体身上的时候,由于人的恻隐之心,在报道的时候就会更加倾向于这些弱势群体,把所有的舆论压力都推给对方,迫使司法机关在做出裁决时,不得不考虑舆论的感受。

2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2.1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积极、正面的作用

2.1.1第一,舆论监督有利于促进司法公开的实现

“舆论不仅对社会、对群众起着特殊的监督作用,它对于党、对于政府、对于一切领导机关和领导者也起着监督作用……经过这样经常的舆论监督,这类行为将会大大减少。”[1]司法公开是司法公正的前提。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是社会公共事件,公共权力的行使,更主要是对司法权的监督。而要想保证司法公正的实现,首要的是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时必须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新闻舆论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时,这就迫使司法机关在舆论监督的压力下,在一些应当公开审判的案件中,由于新闻舆论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的提前介入,保证了案件的公开审理。而且有些案件在公开审理时有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使案件能够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解决,从而化解了社会矛盾,很好的解决了社会纠纷。由于社会舆论对审判程序的公开报道,有利于帮助当事人正确的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重大的、性质恶劣的刑事案件的公开审判,不仅可以对司法机关起到监督作用,同样可以对人民公众起到教育警示作用。如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庭审现场》节目,曾经对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扔到人迹罕见的地方,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的审判现场进行直播,使本案由交通肇事罪转换为故意杀人罪,最后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新闻舆论对这些公开审判案件的报道,既可以保证司法公正的实现,又可以对人民大众的起到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2.1.2第二,舆论监督可以有效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利时会对当事人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轻则被剥夺财产和自由,重则甚至被剥夺生命,因此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案,禁止司法人员非法地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11年1月,河南368万“天价过路费案”,河南禹州市农民×××因在8个月内套用假军车牌照免费通行高速公路2361次,偷逃过路费368万余元,被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正是在2011年1月11日,有媒体以《河南一位农民8个月偷逃公路费368万被判处无期》为题率先披露了此案,舆论一片哗然,法律界人士纷纷质疑该案一审的各种疑点,包括×××是否构成诈骗罪、诈骗368万的数额是如何计算的、对×××的量刑是否准确。当人们还对这些问题疑虑重重的时候,随着被告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报出其是代替弟弟×××顶罪等真相之后,1月14日凌晨,平顶山中院就以出现“新的证据”为由,对该案启动了再审程序,正是由于舆论对该案的及时报道,才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了司法不公的现象。

2.1.3第三,舆论监督可以促进司法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公民行使舆论监督权源于我国的宪法规定的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可以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而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公众舆论的这种监督,并最终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新闻舆论对一些案件的报道,迫使司法人员努力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司法人员的办案水平。2009年的在“躲猫猫”事件中被处理的民警,就值得整个司法系统人员学习,同时给司法以及在上述“天价过路费”中被处理的法官敲醒了警钟。既然国家、党和人民赋予了司法人员如此重大的权利,就要求执法人必须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据笔者了解,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2.1.4第四,舆论监督,有利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实现司法腐败是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最大“短板”。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发表了《人权宣言》。第一条指出:“在权利面前,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这是首次提出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人们倾向于安全,有序,可预见的世界,不希望出于混乱,难以控制的境地……在法律适应中,由于权势,金钱的影响,导致一方受到偏袒,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无序的状态。”[2]有了舆论的监督,使司法人员在法律适用中,排除了权势的、金钱的外部影响,保证了司法公正,进而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得以实现。“仅有公正的法律规范,没有法律的公正适用,即司法的公正,还是无法保障公正的实现。我们甚至可以说,法律的肆意适用比法律内容失当后果更为严重。”

2.2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消极、负面的作用

2.2.1第一,舆论监督扰乱司法程序

由于上述阐述的舆论监督的特点决定,舆论监督在促进司法公正的同时,也同样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或者利益相关者为了逃避自身的责任,滥用新闻舆论的报道、媒体舆论的善意炒作以及公众同情弱示群体的心态,扰乱了正常的司法人员办案,比如当事人利用新闻媒体的炒作,冲击正在审判的法庭等。

网络舆论监督范文篇3

一、概述

公民言论自由和法院权力的行使都有宪法依据。《宪法》第3条和第41条分别对公民言论自由和批评建议权作了规定,如《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同时《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两种权利(力)的行使都得到宪法的认可,受其保护。但若没有相应的规制和有效防范,权利(力)的行使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超越边界,而这种越界往往会造成对其他权利(力)的侵犯。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便是如此的一对矛盾关系,一方面要保证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发挥公众监督司法的作用,同时又要限制舆论越位对法院审判产生负面影响。

舆论具有表面性,其产生往往是基于某种偶然的社会事件的触动,其形成过程迅速而缺乏系统性。当散落在社会角落中零星的互相之间没有联系的意见在受到外界偶然的刺激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膨胀并有效地实现社会传递,成为群体的意见。[1]正因其具有表面性特征,公民个体很容易受已经形成的舆论倾向的影响,作出非理性的判断。也正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所说:“公共舆论中的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所以决不能把它们任何一个看作的确认真的东西。”

二、网络舆论对法院审判的影响

为了使司法正义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运行,法律确立了审判公开原则。同时赋予了新闻媒体对法院正在审理或已审结的案件进行采访报道的权利。但因媒体对案件事实的报道存在客观真实和虚假片面之分,由此导致从媒体获取信息的舆论个体在认识和判断上出现差异,从而对最终的司法正义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在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下,许多案件得以公正审判,使得很多隐藏于案件背后的阴谋曝光破产,也使得很多含冤无助的案件当事人得到正义上的伸张和灵魂上的安慰。纵观这些年,一些在国内引起重大影响的特殊案件,几乎都是通过媒体和网络曝光、声讨才取得“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最后得以结案,为案件当事人及社会讨回了公道,如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云南晋云躲猫猫事件、各类煤矿爆炸坍塌等等恶性事件,无不是在强有力的舆论曝光监督下得到了最终的审判,从而使沸沸扬扬的民怨得到平息。[2]媒体通过新闻报道揭露司法程序不公、司法腐败问题,网民通过网络舆论对媒体所反映的问题形成一种网络民意,而由网络民意形成的舆论压力和舆论监督促使司法权以透明的方式进行运作,从而有效降低了司法专横和司法武断的可能性。

(二)负面影响

由于新闻报道要突出“新”字,强调及时性,再加上对司法专业的陌生,有些媒体在报道某些案件时,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对规则的尊重,而是仅凭道德情绪作出了简单的是非判断。有些媒体为了突出事实新颖性和刺激性,吸引读者眼球,不顾客观事实,作出片面夸张的报道。网络作为快捷的传播信息渠道,通过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的网民由此对事实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一旦这种错误的认识形成一种舆论合力,便对司法机关裁判形成一种压力,甚或政府机关因舆论压力对案件进行行政干预,则必然导致案件无法依照法律的运行逻辑得到公正的裁判。如1997年河南省郑州某公安分局原政委张金柱酒后驾车撞人后逃逸。在法院尚未对这一案件做出判决之前,新闻媒体即围绕此事做了声势浩大的宣传,特别是集中“火力”对这样一种知法犯法、道德沦丧的行为给予了强烈谴责和声讨。通过新闻媒体强有力的宣传和诱导,社会舆论强点逐步形成,即“当事人张金柱非杀不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正是在新闻媒体的一片“轰炸”和“喊杀声”中,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法院最终不得不对张金柱做出死刑判决,而依照我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最高刑为15年。[3]还有诸如轰动一时的刘涌案等等,都有舆论越位导致司法不公的嫌疑。

三、舆论越位之原因分析

(一)媒体报道失实,引发错误舆论倾向。

目前,网络作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媒体之一,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扩散性是其他传媒所无法比拟的。人们通过网站、论坛等信息聚集地获取各种信息,并以跟帖回复等方式实行个人评论,由于利益等因素驱使,有些新闻报道者为了增加“卖点”,引起轰动效应,置新闻职业道德于不顾,置社会公正于不顾,对法院审判的热点案件既不做深入调查,也不做任何分析,甚至不问消息来源,不问事实真实与否,将舆论监督变为敛财工具,对案件进行歪曲报道。倘若作为信息之源的新闻、评论文章等失去客观性、真实性,那么获取错误信息资源的网民便会对案件事实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最终导致一些错误的舆论倾向。

(二)新闻工作者、网民缺乏对法律的了解,仅以道德标准评判案件。

道德可以多元,而法律却只能是一元的,违反法律的行为必然是不道德,违反道德的行为却未必违反法律。法院审判案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证据是法院作出裁决的唯一依据。而道德的评判与通过法律逻辑得出结论必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舆论上的错位,如四川夹江县所谓的“造假者状告打假者”案,在人们眼中,打假者永远正当,打假过程中违反法定权限理由正当。他们把一个相当复杂的法律问题变成了一个是非分明的道德问题,结果使法律问题道德化,法律的运作成为隶属道德的活动。如果这种错误倾向,舆论一旦形成一种巨大的舆论压力,就很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

对于有些还在审理过程中的案件,案件事实往往都还没有查清楚,有些媒体提前便预设了案件结论,尤其是对于某些刑事案件,在法院未判决前,就已给被告人定了罪,出于对被害人的同情或其他原因,基于愤怒或同情心理,网民便形成了被告人有罪的认识,并通过发表言论的方式进行声讨,从而对法院审判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在此情形下,媒体和网民根据这些还未被查证属实的案件情节匆匆作出某种结论性的判断和定性,显然有失偏颇,而且极易对司法公正造成负面影响。

(三)司法人员素质不高,容易“随大流”。

司法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也是舆论监督对司法工作造成不当干扰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司法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透彻、理解不够深入,由此导致他们在审判的时候拿不定把握,从而过多地考虑了判决的社会效果和民众接受程度,极易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偏离了以法律为准则的原则,最终导致司法的不公正。

(四)部分网民缺乏理性思考,滥用了言论自由的权利。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任何人都可以以一种虚拟的身份进入并发表言论,由于网络言论自由不受控制,不需要承担责任,从而导致了部分人滥用了言论自由这项权利。对报道事实不加分析,人云亦云,抱着一种随大流的心态去发表言论。

四、舆论监督与公正审判平衡之对策分析

司法权需要监督,网络舆论监督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但缺乏规范的网络舆论监督会对法院独立审判构成威胁,并给司法公正带来消极影响,而网络舆论越界产生的根源常常来源于媒体报道失实,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法院审判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准绳”,自觉抵制网络民意的影响。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办精品案”应成为法官司法的心态。英国学者史蒂芬曾说过:“一个独立的审判机关应当是只根据法律实现正义而不受政府政策和倾向性影响的司法机关。”法官要实践公平正义,就必须有坚定的法律信仰,法官审理案件,法律因素是唯一可考虑的内容。首先法官要敢于顶住舆论压力,严格按法律程序办案,法官要学会敏锐的把握、驾驭应对舆论的主动权,变被动为主动,在及时、坦诚而彻底的信息公开中,主动向民众传递司法的透明与公正,进而寻求舆论对审判的可接受性,培养民众对司法审判权威的认同感。法院只有以主动的姿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在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审判中运用公开、透明的方式,才能修复人们对司法的误解或偏见。

另一方面,要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树立以法律至上的观念,自觉抵制外界对审判工作的不良影响,这样才能真正作到依法审判,维护司法公正。[4]

(二)加强媒体行业自律及法院和媒体间的沟通配合。

基于司法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新闻媒体单位的采访和制作司法节目的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法律素养,从事司法报道和监督的记者应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熟悉司法运作过程。《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维护司法尊严。对于司法部门审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决之前作定性、定罪和案情报道;公开审理案件的,应符合司法程序。”1985年、中央政法委曾发出《关于当前在法制宣传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规定:“不超越司法程序予以报道,更不能利用新闻媒介制造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的舆论。”因此在涉及与司法有关的报道评论时,媒体工作人员应该按照行业规定谨慎处理,客观真实的报道。

(三)对媒体报道案件范围加以适当限制。

网络舆论监督范文篇4

【关键词】网络;新闻舆论;政府;公共管理;影响

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带来较大的便利,拓宽了民众参政议政的渠道,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网络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对此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引导。

一、网络新闻舆论简介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上的限制,使人人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这种自由化的意见表达渠道形成的网络新闻舆论影响力巨大,能够较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1]且愈发凸显起来,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监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影响

政府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促进公共事业的稳定发展,以网络新闻为监督手段,可对政府公共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避免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现象的发生,保证公共管理决策、政策的高效落实,进而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的更好发展,而网络新闻舆论的自由性也给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一)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1.公共管理决策的高效执行。传统工作模式下,政府公共管理决策的执行都是一层一层落实下去的,传递速度较慢,往往是一个地方已经执行了这一决策,其他地方还没有接受到相关信息,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而在网络环境下,公共管理决策信息的传递实现了即时共享,各级政府可以同时贯彻落实中央政府颁布的决策。而且,在网络新闻舆论的监督下,政府公共管理决策的执行是受到广大民众监督的,政府公共管理决策的执行效率得到提高,可以说,网络新闻舆论更好地约束了各级政府的行为,促使各级政府认真执行公共管理的决策。2.增强了公共管理的民主性。公共管理的民主化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让人民参政议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增强公共管理的科学性。长期以来,政府公共管理决策的制定主要是由政府来完成,政府根据公共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而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提升“业绩”,会盲目追求效益,造成公共管理决策的不合理。网络新闻舆论环境下,人们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途径得到拓宽,民众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传递给政府,政府也可以广泛听取民意,从而增强公共管理决策的民主性。3.提高公共管理工作的效率。政府公共管理的目的在于优化公共资源,促进公共事业的稳定发展,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共管理工作往往难以有效开展,影响了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网络新闻舆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在政府公共管理中可以起到显著的监督作用,提高公共管理工作的效率:对内,以网络为手段,可以将各级部门有效地联系起来,构建统一的内部信息系统,有效监督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使其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认真履行职责。对外,网络新闻舆论环境下,人民群众可以参与到公共管理监督中来,可以将公共管理中的具体情况实时反馈给政府下相关部门,提高了公共管理工作的水.6News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应用研究平,促进了公共管理工作职能的高效发挥。[2](二)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1.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共管理的难度。网络新闻舆论环境下,信息传播自由,给政府公共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网民更容易跟风,以致不能站在客观、正确的立场上发表言论,此时一些非理性的社会心理会不断涌现,甚至危及对国家安全的管理。[3]2.虚假信息误导政府公共舆论的走向。网络环境下,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这种自由化传播使得虚假信息不断涌现,而在政府公共管理工作中,一旦这些错误的、虚假的信息被传播,往往就会影响到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误导社会舆论,不利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4]

三、网络新闻舆论环境下政府公共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

网络新闻舆论有着显著的监督作用,可以作为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监督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网络新闻舆论管理的不足,使得网络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政府在公共管理工作中应当合理利用网络新闻舆论监督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推动公共管理工作的高效展开。(一)观念的转变。网络的普及,为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保障,作为公共管理工作的主体,政府应当认识到网络新闻舆论在公共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树立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理念,让民众积极参与到公共管理工作中来,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效率与形象。[5](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我国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以至于网络新闻舆论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不利于网络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基于这种情况,政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约束和规范网络新闻舆论,进而高效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6]另外,要对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以更好地规范和约束网络新闻舆论。(三)重视对网络新闻舆论的指导工作。现行社会,总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一些不可取的价值观,影响民众的思想观念,这种侵害一旦成功,就会给社会安定造成困扰,因此政府应当做好舆论指导工作。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新闻舆论中心,建立庞大的数据库,为公共管理舆论的指导提供科学依据。[7]另一方面,政府要采取强制性手段,整顿和规范网络新闻舆论市场,对涉及到公共利益、安全的信息要全面核查,要确定信息的真假,做到不报道不确定的、虚假的信息,避免社会舆论被误导。

综上,网络新闻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在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既发挥着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也增加了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难度。以网络新闻舆论为监督手段,可以对公共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公共管理决策有效地落实下去,进而推动公共事业的更好发展,但由于网络新闻舆论中存在弊端,使得其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因此政府应当认清网络新闻舆论给公共管理工作带来的阻碍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进而促进公共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建章.试论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对策[J].新闻传播,2017(22):29-30.

[2]魏艳.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6(20):58-59.

[3]吴彤.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4):156-160.

[4]周慰祖.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6(10):21+23.

[5]赵巍,申亚波.网络公共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14):92-93.

[6]汪旻艳.网络舆论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治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网络舆论监督范文篇5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网络舆论;舆论监督;司法审判

1问题提出

早在1997年,张金柱交通事故案就将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纳入了公众的视野。早期舆论对司法审判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刘勇案和孙志刚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其互动性和即时性,群众性和共享性特征颠覆了传统媒体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舆论传播的模式。弱化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的地位,强化了公众对于各类事件的参与感,成为了网民能够随时公开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是保障自身权益,参与司法案件,进行司监法督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笔者以近几年引起热议的10个典型案例为样本,从司法回应的现状方面进行分析,以此寻求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的良性互动。

2司法对网络舆论回应分析

从表1当中可以发现,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表现为大致以下几类:1)坚守立场型。江歌案、于欢案、携程亲子园虐童案都属于此类型,虽然大众对于惩罚刘鑫的呼声很高,但如今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如此行为应当受罚,因此法律并不会对刘鑫进行任何裁决与审判,而凶手陈世峰是在日本被捕宣判,尽管当时征集了450万的死刑请愿,但最终法律坚守立场,陈世峰被判有期徒刑20年。引起了国内一片哗然,也有媒体称“正义没有到来”。在这类案件中,司法机关没有向网络舆论及社会各界的压力低头,网络舆论不是司法的操纵者,法官也不是舆论的木偶,司法审判始终遵循法律法规,对于案件的最终审判也是根据还原事实和充足的证据来认定的,保证了司法的公正和独立。2)积极回应型。在红黄蓝虐童案、徐玉玉电信诈骗案当中,司法面对舆论时都积极回应。红黄蓝虐童案最初激起了民愤,但案件也迷雾重重,随着司法的积极回应,官方信息的逐步公开,舆论也从一开始喊打喊杀的愤怒逐渐转为观望、保持理智、中立的倾向。在红黄蓝事件的回应中,官方的权威得到了一定体现,部分网友也选择了相信官方的信息。徐玉玉案件在网络曝光发酵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山东省公安厅通报,要求山东省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完善受立案机制,接到电信诈骗警情和群众报案,要第一时间录入信息,使群众清楚的看见了司法的态度,了解案情的进展。这类案件中,舆论监督对司法案件的进程起到了良性推动作用,而司法正面积极的回应也为自己树立了良好形象,维护了司法的权威。3)逃避回应型。以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为代表,天津赵春华以摆设射击摊位谋生,2016年12月27日,却因摆摊使用的“玩具枪”被警方抓获,并因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2016年12月29日,澎湃新闻报道此案,引发舆论聚焦。公众一致认为如此判刑有违道德常理,且对于仿真枪的鉴定标准持怀疑态度,而赵春华又非主观故意行为,也没有构成任何社会危害,不应该达到定刑的程度。在舆论的压力下,2017年1月26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综合考虑赵春华的各种情节,对其量刑依法予以改判。遂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上诉人赵春华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案件最终以缓刑收尾可以看出在案件审理时,司法机关即考虑到法律事实,又要兼顾舆论压力,最终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收尾。赵春华案件其主体地位代表了大多数普通的劳动人民,也许这在司法上只是一个普通的案件,但却给社会带来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也许在社会转型期,司法审判有时候不得不“息事宁人”,以此来协调法律的正义与公众的正义。

3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的协调

不论是对于常规案件或者社会案件的审理中,法院都应当遵从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但是对于社会案件而言,许多网民的发言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情理、道德,有极大的个人情绪和立场在里面,主观色彩强烈。因此,在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至关重要。1)加强舆论监督道德建设。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的公开性、及时性和网络舆论的匿名性等因素,使网络舆论也逐渐成为了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网络舆论道德建设,是关键的一步。尽管各类新媒体平台都实行了后台实名制,但是网络上任然会充斥大量恶意、虚假的信息和言论,对于这种情况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惩罚力度,以免扰乱舆论环境,阻碍舆论监督。社会大众看热闹、随大流、跟风等心理也会导致对信息的真假不加辨别,长此以往,政府机关的公信力也会大打折扣。2)增强媒体“把关人”角色。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新闻报道应该遵循真实性、客观性等原则,但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传统媒体的权威受到挑战,信息“把关人”的概念逐渐模糊。一些自媒体为了蹭热点、涨流量,破坏新闻报道的原则,在新闻报道中刻意夸大一方面或者缩小一方面,责任感淡薄,操控舆论导向,破坏舆论环境。传统媒体应当在新媒体平台上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信,增强“把关人”角色,做好信息过滤,同时也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而自媒体也应当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不要被流量带来的利益诱惑,同时建立相应的法律规范其行为。通过媒体与法律的相互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3)培养公民法律意识。加强公民法律意识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目标和要求,从热点社会案件的网络舆论当中不难看见,许多民众对于法律法规依然不够了解,这里面也包括不少高学历的青年。因此,要加大普法宣传,培养法律意识,使广大网民有基本的法律常识;同时,我们还必须树立法律权威和司法公信力,让人民在事实和依法的基础上了解最基本的司法原则。让民众相信司法机关的监督,不是对司法进行道德绑架、舆论绑架,而是对司法进行合理、积极的推进作用,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和司法审判的公正。

参考文献

[1]降滃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与形式审判关系的实证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6.

[2]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BernardC,Hennessy.PublicOpinion[M].Belomont,Ca.: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1985:8.

[4]付晓晓.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舆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5]崔永东.法律监督问题初探[J].法制研究,2012(2):36.

[6]孙旭培.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同舟共进,2007(7):18-2.

网络舆论监督范文篇6

[论文摘要]社会稳定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思想文化及社会秩序稳定,等等。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以及带给整个社会和民众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思想文化中的社会舆论越来越成为影响当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正确对待社会舆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稳定,是指整体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安定、协调、和谐和有序,是通过政府、社会或人们的自觉干预、控制和协调而达到的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人类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社会稳定包含了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形势稳定、思想情绪稳定和社会秩序稳定等内容。因此,无论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秩序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并且产生相关影响,都可能会造成社会系统的震荡甚至无序状态。而在这一系列影响社会系统稳定的因素中,有一个因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思想文化中的社会舆论因素对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

社会舆论,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民众对社会发展或社会现象的共同意见和态度,是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和社会关系相互作用过程的思想产物,是社会系统中重要的精神生活现象。它所体现的思想内容是当时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反映的是人们现实的生活要求和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可以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倾听到现实的社会呼声。社会舆论往往会对公众个体形成强大压力,导致公众心理趋同倾向,成为公众看待问题的规范和行为规范,并进而影响部分或整体社会价值观念的变更,甚至形成新的社会价值观念。这些变化必然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社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无形的社会力量,几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观念、情绪和行为,而且对社会权力、政府公共政策形成某种约束和制衡,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和形式。马克思认为,舆论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近现代文明社会以来,反映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舆论之间的斗争,往往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先导。从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欧洲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等,社会的变迁、发展无不以进步的社会舆论作先导。而新的社会制度建立以后,社会舆论就成为统治新的社会制度和维持其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上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看法上,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及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看法呈现出复杂、多变的趋势,社会舆论对社会发展和稳定带来一定、甚至有时是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应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舆论,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一、要重视社会舆论

正因为社会舆论对社会行为有很大的控制力,对社会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社会舆论,尤其是在某些重要社会问题或事件发生时的社会舆论。

相传我国周代就有采诗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子产很重视街谈巷议这种自发的社会舆论,把它作为巩固政权的条件。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并因才任用,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班固《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这些都是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维护政治统治而观民风、察民政,重视当时的社会舆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同样要重视社会舆论。各级党和政府部门要倾听下情,倾听民意。特别是要充分了解、重视群众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和反应。在进行某些社会改革和社会政策实施的时候,更要密切注意公众的意见,认真对待群众的呼声,尽量使我们的改革及政策符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由于现代网络媒体及网民数量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自身的开放、迅速、虚拟、复杂等特点,使得通过电子网络传播的社会舆论变得更加复杂化。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来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网络的“舆论场”作用,日益受到中央高层的重视和肯定。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二、开展社会舆论调查

社会舆论调查主要是采用有组织、有系统的、科学的调查方法对公众意见进行集合和传导,分析和描述社会舆论状况与变化趋势。社会舆论调查作为社会运行的报警器,对社会发展或事件走势进行预测,了解社会舆论动态,倾听民众意见、群众疾苦,反映民情、民声、民意,突出社会矛盾、热点。社会舆论调查可以为政府决策机构反映舆情,提供决策依据,让决策更趋科学、合理,减少社会摩擦,降低改革“成本”,从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比如,对“中日关系”进行社会舆论调查,可以让我们比较清楚地了解到中日双方民众在对待中日关系上的大体态度。通过分析问题,了解引起分歧的原因,谋求恰当地解决途径,积极、正确引导民众的态度向正常、有益的方向发展,达到消除分歧、增进两国人民互相理解的目的。同时,政府进一步修改或完善外交政策,促进中日关系良好发展,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政府在进行社会舆论调查、重视民众呼声的同时,要加强民众呼声和政府政策的变动,使民众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和民主决策中来。这样,社会舆论调查既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和政府执政能力,又传达了社情民意,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增强了社会保障和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当某种社会舆论兴起时,政府相关部门就应该快速做出反映,对此社会舆论开展调查,分析引起此种社会舆论发生的原因,社会舆论流传的时间、范围、类别,辨别真伪,并及时给出对策。只有这样,各级政府才能更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掌握主动权,维护社会稳定。

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社会是复杂的有机体,由不同的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组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要求、思维方式、情感心理,即使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因此,社会舆论复杂多样,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同时,社会舆论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有时又是隐蔽性的。特别是群众中自发产生的社会舆论中,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带有非理性的成分,他们在表达公众意志的同时,也掺杂了种种私见和偏见。社会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及其自身具有的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使得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执政者都高度重视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政府通过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舆论环境,形成有利于增进社会团结和巩固自身执政地位的舆论导向。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从各个方面来共同努力。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方面起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出了大的偏差,也可以助长不安定因素的发展。”宣传舆论工作的这种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实现社会稳定各个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也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氛围”。

当今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参与社会事务,网络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舆论中既有许多健康向上的内容,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西方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国内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借助论坛或聊天室等多种方式散布错误思想观点,传播腐朽落后文化;有人利用网络宣传过激的民族主义倾向及过分的政治言辞;一些网民有时会出现偏激言词、非理性言论,甚至对他人进行攻击和污蔑,等等。这些有时会对网络媒体的舆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形成良性网络舆论环境,有时会引发负面效应,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甚至给我国外交决策造成不必要的干扰,等等。因此,为了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让其对社会舆论产生正面的引导,就必须积极强化对网络媒体的引导和管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必须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既要坚持党对媒体的领导,又要适应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内在要求、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执政党要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导引信仰追求、示范道德典范、倡导观念潮流、促成价值认同。同时要求新闻媒体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坚持唱响主旋律,不要盲目模仿西方社会所谓的“新闻自由”。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一切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和精神,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四、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我们党和政府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件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新闻媒体运用社会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引起中央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促成问题的解决或状态的改善。舆论监督覆盖面广、迅速及时、震慑力强,“不怕上告,只怕登报”,因此被人们誉为“社会雷达”和“无处不在的眼睛”,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范文篇7

【关键词】公共决策;舆论;积极作用;消极影响;建议

一、公共决策面临的挑战

1.群众民主意识增强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越来越开放,我国人民群众的自由意识越来越强烈,群众不满足于没有参与决策的地位,而且我国奉行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人民的当家作主意识也随之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自己有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力,要求公共决策公开透明,以便能够对公共决策实行有效的监督,直接行使国家主人翁的民主权力,要求自己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公共决策的监督中去,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人民强烈要求民主决策,公共决策面临着提高决策民主化的挑战。

2.难以避免的决策失误

公共决策是要将独立的甚至是对立的个人利益综合为共同利益,在这过程之中是复杂且又困难的,由于公共决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公共决策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即使出现大家利益相一致的决策情况,由于目前的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存在的缺陷,做出完美的决策也是十分困难的。信息的不完整性也会使决策失误,虽然目前处于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但是还没有办法达到信息迅速传递并且完整的阶段,许多决策是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失误的概率也就增加了。因此,公共决策面临着减少决策失误率的挑战。

3.决策形式单一

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形式过于单一,许多决策都是通过政府行政部门包揽一切,缺少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政府部门没有将决策的权力下放给人民群众,或者只是让人民代表参与,但是人民代表并不能完全的将群众的意见反映出来,只能反映少数人民的意愿,无法做到科学民主决策。因此,我国公共决策面临着转变决策形式、开放决策参与度建立多元化决策形式的挑战。

二、舆论对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

1.促进公共决策的高效化

舆论对公共决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舆论的影响力,舆论是由广大人民群众产生的,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心声以及愿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舆论可以由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例如:报纸、杂志、电视以及网络等的媒体形式,是现代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和发表言论的重要渠道,较之于传统舆论工具拥有更加快速、敏捷的特点。现代舆论工具的特点让舆论在公共决策中凸显了自身的优越性,以舆论来快速获取更多的决策信息,减少了信息迟缓所带来的决策失误,缩短了决策时间,提高群众的决策参与度,增强执行决策的公信力,促进了公共决策的高效性。

2.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化

舆论提高了公共决策的科学化,舆论来自于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集思广益,代表着不同的声音与意见,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舆论探讨,选择舆论中呼声最高且最有效的方法做出快捷、科学的决策。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政府第一时间了地震信息,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地震危机,全国人民以及全球各国打响了众志成城、八方救援的口号,号召了各界人士的响应,通过舆论的方式,汇集了群众的智慧,政府决策参考了人民的意见,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及缩短了决策过程耗费的时间,争分夺秒的对汶川开展紧急救援。舆论使政府部门能够更加全面充分地了解民意,并且对不合理的决策做出校正,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3.加强公共决策的民主化

舆论可以加强公共决策的民主化。政府无法阻止舆论的产生,政府也必须正确看待舆论产生影响,舆论是无法依靠人力制止的,所以政府必须满足公众的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公共决策当中去,体现公共决策的民主化进程,加强了公共决策的民主化。政府的各类信息通过传媒传播给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要求,通过舆论来影响政府的决策,使政府将人民群众的呼声也融入到对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中,将舆论转变为决策的参考变量,体现出决策的民主化,弥补政府决策垄断性的缺陷,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决策的认同感。所以,舆论加强了公共决策的民主化。

4.增进公共决策的法制化

舆论可以对公共决策进行实时的监督,政府决策完全暴露在人民群众当中,增强了决策的公众性与透明度,是对政府决策的有力监督。在舆论的监督下,政府更加重视公共决策的法制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以及相关的法规条文,在公共决策上政府依据法制规定对自身进行监督,加之有舆论的监督,政府部门稍有不慎违反法制规定便会深陷舆论的漩涡当中无法逃脱。目前,我国自从上任以来,反腐工作进行得十分彻底,众多违纪官员受到了处分,同时也增加了政府部门的透明度,在公共决策方面也完善了法制规定,并且提高了人民参与监督的力度,增进了公共决策的法制化,政府部门的主观意愿也得到了有效的减少,降低了决策失误率。

三、舆论对公共决策的消极作用

1.过分情绪化

舆论对公共决策有着许多的积极作用,但舆论的局限性、情绪化、无责任性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舆论是相对开放与自由的,人民群众可以一定程度地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看待的事物的价值观,但是人类是一种情绪化动物,想法会随着自己的情绪而做出改变,暴躁的情绪使人民群众发表不得体的言论以及做出不理性的行为,在一系列情绪化的舆论当中,政府部门无法做出正确的公共决策,如果不响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地混乱和愤怒的民声,但如果顺应了大众的意愿,则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2.跟风现象

舆论会使人失去辨别能力,由舆论导致的跟风也层出不穷,许多人民群众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跟风,别人说什么就认为是什么,随着大流波动,导致参与公共决策时盲目参与决策,盲目偏向某一方意见,最后导致决策缺乏正确性。目前,跟风现象愈演愈烈很大一部分原因与信息化时代有关联,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让群众的言行得到了一定的释放,一些容易盲目跟风的群众认为别人的想法与意见不错,就紧跟其上,所以最后经常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观点,不利于公共决策过程中采集群众多元化建议。

3.社会道德滑坡

在群众舆论四起的时候,群众争论过激便会导致群众反应过于激烈,言行不当甚至出现语言暴力,互相进行人身攻击,造成社会道德滑坡。不健康的舆论影响人民民主决策的健康发展,群众不负责任的言行很可能引发人们恐慌,造成社会混乱。由于完善的道德体系并未建立起来,舆论监督公共决策的形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言行不当的现象,但是有关部门必须要制定相关法规,严加控制影响社会安定的舆论,严格控制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四、发挥舆论监督积极作用的建议

1.提高群众自身素质

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需要提高群众的自身素质,避免出现情绪化、责任性缺失的言行,培养群众的独立思考能力、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挥自身的经验才智为公共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提高群众自身素质要从小培养,各个单位做好道德行为规范培训,让群众意识到良好的素质的重要性。提高群众自身素质并且能够起到维护舆论环境秩序的作用,减少有失道德行为的现象产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2.完善民主环境

民主环境在发挥舆论积极作用中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完善的民主环境可以让舆论更加开放与自由,但是并不是盲目的开放与自由,是相对的,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发表言行松弛有度,让人民群众敢于说话、敢于质问,对公共决策的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发挥舆论监督的民主性,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民主环境,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3.加强立法

舆论监督可以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同时也能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所以需要加强立法,对舆论监督实行有效的控制与引导,只有通过强制的手段才能够对舆论的正常监督实行有效的规范。以法制法规控制散播引起社会混乱的谣言,并对其做出一定的惩戒,正确使用舆论监督手段起到对公共决策的监督作用。

4.舆论监督调控

发挥舆论监督对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必须要先对舆论监督进行调控,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坚持开放性原则,坚持综合调控原则,坚持兴利除弊原则,根据以上五个舆论监督调控的基本原则,对舆论监督公共决策做好监督调控工作。

五、结语

我国正处于新兴发展的时代,在目前的新形势下,舆论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度,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以及监督能力,调控好舆论的监督原则,使舆论发挥积极作用,减少舆论的消极影响,促进公共决策的高效性,使人民群众有序地通过舆论参与公共决策,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作者:杨丽媛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剑锋.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应对[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0(02)

[2]屠荣根.论网络舆论对新闻真实性的“双面放大”效应[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1)

[3]姚尚建.论网络行政行为[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

网络舆论监督范文篇8

【论文摘要】电视新闻信息的开放对于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与舆论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或革新意义。网络媒体正处在发展时期,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强大,对电视新闻造成冲击,要求和影响电视新闻信息更加开放化。有研究表明:我国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主要存在着两种基本方式:其一,议程从网络流向报纸等传统媒体,其二,议程从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流向网络。对敏感问题的新闻报道打破地域限制,有利于推进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实行信息开放,灵活的“信息超市”建构赋予了观众更多的“自选动作”,较之昔日的“规定动作”显得更为人本化。

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

1网络媒体正处在发展时期,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强大,对电视新闻造成冲击,要求和影响电视新闻信息更加开放化

由于网络新闻评论的这些独特优势,使得近年来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受众被网络分流。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速了电视观众的分流。与网络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一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突出这个优势是电视新闻评论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电视评论主要以事件、人物的直观影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这与网络评论的文字信息的间接性传播相比,更加具有直接性。电视评论可以通过现场报道、纪实拍摄,发挥电视特有的声画一体的优势,以电视影像特有的张力,增强电视评论的说服力。另外,电视评论节目从表现形式来讲也多种多样,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还有参与者相对较多的新闻性谈话类节目,都属于评论节目的范畴。此外,不能忽视的是,电视新闻评论相对网络新闻评论来说,更接近人际传播。对于屏幕外的观众来说,这种传播方式的接受效果也较网络评论要好,但不足是除了现场直播类评论节目外,很难实现与屏幕之外的人群的直接互动。以上这些特征是网络评论难以企及的,电视评论应将这些优势充分放大,形成竞争强势。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部分地区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但是也给新闻人更多的启迪。有了互联网和更显活跃的国内媒体的帮助,再加上因这场中国数十年最严重自然灾害而激起的深厚同胞之情,中国民众不仅屡屡伸出援手帮助灾区人民,还对悲剧的发生提出了各种尖锐问题。中国新一代的都市报纸、时事杂志和网络媒体都以过去不可能出现的密度和职业程度对地震进行报导,数百名中国记者从四川抗震抢险一线发回了稿件。门户网站安排了大量与地震有关的内容,开设了专版,推出了网上幻灯片和视频。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充满了中国各阶层人士的建议、提醒、呼吁,乃至批评。而电视新闻在这里因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它的优势和作用。另外,类似“负面新闻”理应被过滤的说法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伴随着中国的开放与社会的觉醒,人们已经渐渐达成共识,即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第一时间知道社会发生了什么不仅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对于社会安全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开放的社会,公共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一种法定义务,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对奥运来说,信息公开的任务更加艰巨,中国北京的一举一动都为世界所瞩目,奥运期间不仅有几万名外国记者,还有涌入的各种人流,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更大程度更加迅速的信息公开是应对和化解风险的必然诉求。有研究表明:我国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主要存在着两种基本方式:其一,议程从网络流向报纸等传统媒体,即:网络上主要是BBS上所发表的观点、意见、建议为某些媒体重新包装后进行报道,而电视的报道又重新引导BBS网友对议题的热烈讨论,并最终形成舆论的合力。其二,议程从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流向网络,即:电视率先报道某种焦点性新闻事件或事态,网友迅即在BBS上转贴电视新闻,并以有关新闻为由头开展进一步讨论,形成网络舆论,进而推动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加以报道,最终形成媒体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共振。按媒介间议题设置理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这两种互动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溢散效果”,即议程从边缘媒体到主流媒体而产生的舆论效应;后者是“共鸣效果”,即议程从主流媒体到边缘媒体而产生的舆论效应。

2对敏感问题的新闻报道打破地域限制,有利于推进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电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综合了广播、电视、影响传播符号的所有的媒介的符号,就是这种多元符号,围绕着主体信息的综合性的优势开发。电视的多元信息符号不仅是信息和影像的整合,还有文字、报纸、图示、图表、电视拥有的多种信息符号,它不是不同媒体符号的简单相加,而是围绕着主体信息的多种要素的多逻辑、多线索的集成。各种要素自身的逻辑才能变得连贯,但是当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却能传递出去准确的信息。汶川大地震中,美国CNN记者在报道中说:“我们所有的数字和事实以及细节都是来自中国的官方通讯社”。开放的信息,赢得了国内及国际舆论引导的主动。“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等新闻报道震撼人心,为抗震救灾呐喊鼓劲,呼吁抢修地震灾害毁坏的基础设施,尽快实现灾区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息;展现了在抗灾一线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和白衣天使不畏艰难险阻,抢修道路,救治伤员的英雄壮举,给人以希望和信心。BBC(英国广播公司)5月15日《四川大地震考验中国媒体》称:中央电视台等主要新闻网络都在第一时间推出四川地震报道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报道速度如此之快引起海外媒体注目。香港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发表评论《废墟的信息,拒绝信息的废墟》,文中指出:“在四川废墟中站起来的信息自由大国,是一个更有文化耐震力的中国。四川大地震,震碎了多少生命,却震不碎中国的人心。”电视新闻报道打破地域界限,有利于施行异地舆论监督。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报告就明确提出:要“提高领导机关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事件要让人民讨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舆论监督在我国新闻传播实践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所谓“只打苍蝇,不打老虎”,“要打老虎,也只能打死老虎”等通俗说法,就是对舆论监督难的形象概括。然而,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困难面前并没有退缩,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这就是“异地监督”,或称“跨地区监督”,“指的是一个地区的新闻媒体对发生在外地的人和事的监督性报道”。实践证明,异地媒体由于与当地党政部门没有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受当地党政部门的干预和领导,在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能冲破当地党政部门的管制,揭露问题,实行监督。同时,异地媒体的报道所造成的影响并不限于当地,往往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促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异地监督”是“既行之有效,又具有一定力度的”舆论监督方式。

3实行信息开放,灵活的“信息超市”建构赋予了观众更多的“自选动作”

感性世界即物质世界,是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到的外部世界;媒介世界是由“大众传播媒体形成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大众传媒对感性世界的模写和抽象”。人们通过人际沟通直接同感性世界联系,通过媒介沟通间接地认识感性世界。电视观众心里则理所当然地交融着他们同时处在的那个并驾齐驱的感情世界和电视媒介世界的双重影响。“信息超市”的传播理念如今已被引入了电视新闻领域。江苏卫视新闻综合频道每晚19:30-20:30播出的《江苏新时空》首创了在全国卫视省级台中在黄金时段一小时长的大型新闻栏目,集宣传、资讯、服务功能于一身,采用版块切割的方式,分出了时政要闻、综合新闻、大写真等若干版块,其中综合新闻部分又包含资讯、正在现场、连续报道、组合报道等小单元。这些版块如同超市里的不同货架,观众收看新闻好象模拟超市购物,径自去寻找各自需要的信息,而不需要漫无目的地从节目开始到结束的整整一个小时都痴痴地守在电视机前,将要和不要的信息一并“收下没商量”。灵活的“信息超市”建构赋予了观众更多的“自选动作”,较之昔日的“规定动作”显得更为人本化。审视现实的媒介竞争格局,纸质媒介、影像媒介、网络媒介三足鼎立,受众市场的空间归根结底是有限的,面对同一个追逐目标,三类媒介中任何一者的比较优势都将成为另外两者的致命伤。报纸和网络的强烈冲击更使得电视新闻实践开放化的理念成为前行道路上的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网络舆论监督范文篇9

【论文摘要】电视新闻信息的开放对于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与舆论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或革新意义。网络媒体正处在发展时期,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强大,对电视新闻造成冲击,要求和影响电视新闻信息更加开放化。有研究表明:我国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主要存在着两种基本方式:其一,议程从网络流向报纸等传统媒体,其二,议程从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流向网络。对敏感问题的新闻报道打破地域限制,有利于推进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实行信息开放,灵活的“信息超市”建构赋予了观众更多的“自选动作”,较之昔日的“规定动作”显得更为人本化。

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

1网络媒体正处在发展时期,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强大,对电视新闻造成冲击,要求和影响电视新闻信息更加开放化

由于网络新闻评论的这些独特优势,使得近年来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受众被网络分流。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速了电视观众的分流。与网络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一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突出这个优势是电视新闻评论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电视评论主要以事件、人物的直观影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这与网络评论的文字信息的间接性传播相比,更加具有直接性。电视评论可以通过现场报道、纪实拍摄,发挥电视特有的声画一体的优势,以电视影像特有的张力,增强电视评论的说服力。另外,电视评论节目从表现形式来讲也多种多样,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还有参与者相对较多的新闻性谈话类节目,都属于评论节目的范畴。此外,不能忽视的是,电视新闻评论相对网络新闻评论来说,更接近人际传播。对于屏幕外的观众来说,这种传播方式的接受效果也较网络评论要好,但不足是除了现场直播类评论节目外,很难实现与屏幕之外的人群的直接互动。以上这些特征是网络评论难以企及的,电视评论应将这些优势充分放大,形成竞争强势。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部分地区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但是也给新闻人更多的启迪。有了互联网和更显活跃的国内媒体的帮助,再加上因这场中国数十年最严重自然灾害而激起的深厚同胞之情,中国民众不仅屡屡伸出援手帮助灾区人民,还对悲剧的发生提出了各种尖锐问题。中国新一代的都市报纸、时事杂志和网络媒体都以过去不可能出现的密度和职业程度对地震进行报导,数百名中国记者从四川抗震抢险一线发回了稿件。门户网站安排了大量与地震有关的内容,开设了专版,推出了网上幻灯片和视频。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充满了中国各阶层人士的建议、提醒、呼吁,乃至批评。而电视新闻在这里因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它的优势和作用。另外,类似“负面新闻”理应被过滤的说法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伴随着中国的开放与社会的觉醒,人们已经渐渐达成共识,即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第一时间知道社会发生了什么不仅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对于社会安全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开放的社会,公共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一种法定义务,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对奥运来说,信息公开的任务更加艰巨,中国北京的一举一动都为世界所瞩目,奥运期间不仅有几万名外国记者,还有涌入的各种人流,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更大程度更加迅速的信息公开是应对和化解风险的必然诉求。有研究表明:我国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主要存在着两种基本方式:其一,议程从网络流向报纸等传统媒体,即:网络上主要是BBS上所发表的观点、意见、建议为某些媒体重新包装后进行报道,而电视的报道又重新引导BBS网友对议题的热烈讨论,并最终形成舆论的合力。其二,议程从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流向网络,即:电视率先报道某种焦点性新闻事件或事态,网友迅即在BBS上转贴电视新闻,并以有关新闻为由头开展进一步讨论,形成网络舆论,进而推动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加以报道,最终形成媒体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共振。按媒介间议题设置理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这两种互动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溢散效果”,即议程从边缘媒体到主流媒体而产生的舆论效应;后者是“共鸣效果”,即议程从主流媒体到边缘媒体而产生的舆论效应。

2对敏感问题的新闻报道打破地域限制,有利于推进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电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综合了广播、电视、影响传播符号的所有的媒介的符号,就是这种多元符号,围绕着主体信息的综合性的优势开发。电视的多元信息符号不仅是信息和影像的整合,还有文字、报纸、图示、图表、电视拥有的多种信息符号,它不是不同媒体符号的简单相加,而是围绕着主体信息的多种要素的多逻辑、多线索的集成。各种要素自身的逻辑才能变得连贯,但是当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却能传递出去准确的信息。汶川大地震中,美国CNN记者在报道中说:“我们所有的数字和事实以及细节都是来自中国的官方通讯社”。开放的信息,赢得了国内及国际舆论引导的主动。“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等新闻报道震撼人心,为抗震救灾呐喊鼓劲,呼吁抢修地震灾害毁坏的基础设施,尽快实现灾区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息;展现了在抗灾一线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和白衣天使不畏艰难险阻,抢修道路,救治伤员的英雄壮举,给人以希望和信心。BBC(英国广播公司)5月15日《四川大地震考验中国媒体》称:中央电视台等主要新闻网络都在第一时间推出四川地震报道专题,

24小时滚动报道。报道速度如此之快引起海外媒体注目。香港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发表评论《废墟的信息,拒绝信息的废墟》,文中指出:“在四川废墟中站起来的信息自由大国,是一个更有文化耐震力的中国。四川大地震,震碎了多少生命,却震不碎中国的人心。”电视新闻报道打破地域界限,有利于施行异地舆论监督。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报告就明确提出:要“提高领导机关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事件要让人民讨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舆论监督在我国新闻传播实践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所谓“只打苍蝇,不打老虎”,“要打老虎,也只能打死老虎”等通俗说法,就是对舆论监督难的形象概括。然而,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困难面前并没有退缩,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这就是“异地监督”,或称“跨地区监督”,“指的是一个地区的新闻媒体对发生在外地的人和事的监督性报道”。实践证明,异地媒体由于与当地党政部门没有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受当地党政部门的干预和领导,在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能冲破当地党政部门的管制,揭露问题,实行监督。同时,异地媒体的报道所造成的影响并不限于当地,往往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促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异地监督”是“既行之有效,又具有一定力度的”舆论监督方式。

3实行信息开放,灵活的“信息超市”建构赋予了观众更多的“自选动作”

感性世界即物质世界,是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到的外部世界;媒介世界是由“大众传播媒体形成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大众传媒对感性世界的模写和抽象”。人们通过人际沟通直接同感性世界联系,通过媒介沟通间接地认识感性世界。电视观众心里则理所当然地交融着他们同时处在的那个并驾齐驱的感情世界和电视媒介世界的双重影响。“信息超市”的传播理念如今已被引入了电视新闻领域。江苏卫视新闻综合频道每晚19:30-20:30播出的《江苏新时空》首创了在全国卫视省级台中在黄金时段一小时长的大型新闻栏目,集宣传、资讯、服务功能于一身,采用版块切割的方式,分出了时政要闻、综合新闻、大写真等若干版块,其中综合新闻部分又包含资讯、正在现场、连续报道、组合报道等小单元。这些版块如同超市里的不同货架,观众收看新闻好象模拟超市购物,径自去寻找各自需要的信息,而不需要漫无目的地从节目开始到结束的整整一个小时都痴痴地守在电视机前,将要和不要的信息一并“收下没商量”。灵活的“信息超市”建构赋予了观众更多的“自选动作”,较之昔日的“规定动作”显得更为人本化。审视现实的媒介竞争格局,纸质媒介、影像媒介、网络媒介三足鼎立,受众市场的空间归根结底是有限的,面对同一个追逐目标,三类媒介中任何一者的比较优势都将成为另外两者的致命伤。报纸和网络的强烈冲击更使得电视新闻实践开放化的理念成为前行道路上的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网络舆论监督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监督;反腐倡廉;作用

一、网络监督的含义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传播媒介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传统的报纸、杂志、书籍等普通的“平面媒体”变为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身的“多媒体传播形式”。而网络则成为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用户的必选项目。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1]网络方便了信息的传递,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也让世界变得越来越透明。特别是随着手机网络客户端的发展和3G、4G时代的到来,使处处都能“上网”,人人都是“记者”,事事可成“新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网络在反腐败中也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有人戏称网络为“网络纪委”“网络青天”。毋庸置疑,在国家反腐倡廉工作中,网络监督可以监督权力的运行,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让虚拟的网络变成现实的监督平台,切实加强了反腐倡廉工作,拓展了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渠道。网络监督的含义“网络监督”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未收录,从网上查找到释义是:“政府或人民大众通过互联网对某一件事的了解、关注、研究,并提供信息或介入支持,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2]虽然网络释义权威性有欠缺,但是我们大体可以从定义中知道,网络监督的途径是通过互联网来提供信息并介入支持,最终的目的是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而互联网作为一种“介质”,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随着手机客户端的使用,博客、微博、微信、论坛以及某些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相关频道,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监督更加到位,更加及时、迅速。网络可以通过图片、视频、言论、人肉搜索等多种形式对一些现象进行监督和曝光,为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部门提供一些线索。

二、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

(一)为反腐倡廉提供新动力。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指出,“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要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3]群众监督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拒腐防变机制,而网络监督为这一机制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网络监督相对于传统的监督方式有受众数量多、信息传播快,影响力强,匿名性等特点,可以更大规模的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给一些腐败现象以强大压力,通过网络爆料、网络调查、网络舆论等网络监督形式,在反腐倡廉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新的动力。

(二)对提高政府行政效能起到“催化”作用。相对于普通的传播媒体,网络监督有更多自身的特点,对一些腐败现象有更强的“放大”作用,短时间内能让一些小事情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让反映民声、民意的一些重要事情得到及时反映,并在有效时间内“聚焦”,给相关职能部门一定的压力,促使其提高行政效能,尽快让民众所反映的问题有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有利于“全民反腐”大格局形成。庞大的网民数量,无疑对腐败分子是一个巨大的威慑,对腐败分子而言,这是一种无形的“天网”,广大的网民是反腐机构的“千里眼”“顺风耳”。在互联网时代,广大官员处在一个“全民监督”的环境里,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必须对自己的言行格外检点。广大政府工作人员只有心存敬畏而不存侥幸,廉政警示教育才能记到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四)有利于推动网络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是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同时廉政文化建设对社会意识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网络是一种新兴传媒,随着网络终端的多样化,网络使用队伍越来越庞大,网络传媒的力量也越来越大,有相当大的潜力和能量。网络不仅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也对廉政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廉政文化已逐步渗透、融合到网络文化中。在山东特色“6+1”惩防体系建设中,特别强调科技防腐网络的建设,要求通过电子平台的建立,实现对行政权力和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的实时监察,促进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建立。可见,网络监督已经在网络廉政文化建设中日益受到重视。

三、网络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关法律支撑。网络属于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由于它自身的一些特点,人们在利用网络监督进行反腐的同时,就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网民可能利用网络对一些腐败现象、腐败人物进行揭发、评论、举证等,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保护网络举报人、证明人的法律,以保护其人身安全和合法权利的行使。另一方面,如果有一些人利用网络传媒的特点,对一些现象举报失实或者造成了诬告,损害了被举报人的正当合法权益,而且在网络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来制约。

(二)缺乏政府有序引导。目前的网络监督大多数是匿名的,这一方面可以鼓励监督者的勇气,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一些“舆论审判”。大家在网络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一些事件或者人物进行举报,有时候难免会存在缺乏证据的问题,而网络的特点使信息一旦就有相当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具有很强的突发性。相关政府部门要及时进行有效引导或者控制,使舆论导向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容易“打草惊蛇”。网络信息传播迅速,有时候网民根据一些生活中的表象进行网上监督和举报,让有些腐败分子在平常工作中注意掩盖“狐狸尾巴”,为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寻找证据增加了难度。当然这些可能都是无心的,但是却起到了“打草惊蛇”的作用,无意中为办案增强了难度。

四、正确发挥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作为日益受到重视的传播途径,对反腐倡廉工作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使网络反腐与其他反腐手段结合起来,成为反腐倡廉的强大武器。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网络是一种新兴传媒,要发挥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正能量”,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尝试制定《举报人法》或者《举报人权益法》,保护举报人的安全。网络监督虽然相对于现实的举报具有一定的藏匿性,但是网络管理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查到举报人,这样举报人的一些合法权益就受到了侵害,使网络监督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其次,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要对诬告、诋毁人声誉的现象和行为进行制裁。由于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有一些举报可能会失真,造成对于被举报人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干扰被举报人的正常生活。再次,一些所谓的“人肉搜索”行为,使公民的隐私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严重侵害了公民的隐私权。

(二)政府加强网络舆论导向。古语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通过网络所形成的舆论力量是巨大的,政府一方面应该全面收集网络信息,另一方面要在全面收集的基础上做深入分析,根据一些平台中对信息的点击量、转载量、跟帖数、评论数等情况,分析信息的影响大小和发展态势,对一些有腐败嫌疑或腐败苗头的信息进行跟踪,对一些没有充足证据的舆论信息,政府应该及时正面引导。在对网络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及时给网民反馈,用事实告诉民众真相。对揭发的腐败现象,有关检察和司法机关应该及时介入调查,在调查取证以后要严厉查处,让广大民众感受到政府反对腐败的力度,从而引导网络舆论良性发展。

(三)丰富网络监督的内涵。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倡廉工作,这是社会和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舆论引导的同时要积极丰富网络的内涵,从而使网络监督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首先,要不断丰富网络监督的内容和形式。政府积极打造电子政务服务、行政权力监察、公共资源交易监察、公共资金监察、舆论监督和党风廉政教育等平台,实现对行政权力运行和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的实时监察,促进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建立,就是丰富网络监督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网络监督要搞好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做好网络宣传教育,深入群众,以人为本,才能让反腐倡廉有持久的生命力。其次,利用网络积极构建大宣教格局,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整合各种力量、各种资源,利用网络媒体、手机微信、QQ群等传播媒介,最大限度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形成全民反腐的良好氛围。再次,畅通网络监督渠道。通过各种方式与网民交流、沟通,以提高群众参与性和积极性。定期为网民和政府建立沟通平台,举办网上反腐论坛,对一些反复倡廉中的热点问题及时发表个人看法和评论,从而达到用虚拟世界的网络监督推动现实的反腐倡廉。同时,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对于网民反映的问题,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及时给出回应,利用网络做好纪检监察系统“回音墙”。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我们反腐倡廉工作中有积极作用,当然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网络在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网络监督规律的研究,创新工作思路,让网络在反腐倡廉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隽.社会舆论多元化与舆论监督的应对.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2]李晓娜.舆论监督的多元化分析.青年记者.2009(26).

[3]谢新.论网络监督常态下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理论观察.2011(4).

[4]李正华.网络舆论监督的临界问题及相关法律责任.信息网络安全.2006(04).

[5]孙琦、龙志飞.浅谈网络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舆论监督作用.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5).

[6]马欣.网络监督视角下的党风廉政建设研究.党史文苑.2009(24).

[7]于红.反腐倡廉建设中加强舆论监督的对策分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