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6:45

网络文化论文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篇1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对西方国家的网络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西方学者对网络文化特点的研究,并指出西方学者缺乏对网络文化霸权主义的认识。

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特殊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的产物。它起源于西方国家,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以网民为主体,以虚拟的网络空间作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以各种形式的信息为主要内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愈益加强,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在网络的大熔炉中共同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先进的传输技术使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形式跨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一、西方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研究

美国学者DavidPorter将网络文化的概念定义为: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依靠网络产生、形成或者借助网络得到延伸发展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与文化的3个逻辑层次相对应,网络文化也具有3个层面上的内涵:

首先,网络文化表现为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网络精神和在长期网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共识。这些道德、价值、审美等方面的内在心理因素是各种网络文化形式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简言之,就是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新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其次,网络文化有制度层面的内涵。这是维系网络关系的规范与准则的集合体,形成并调控着整个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网络制度既包括基于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各种网络协议,也包括人们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对网络使用行为的规范。

最后,网络文化也有外化的物质形态。这也是网络文化最初级的形态,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本身。当计算机和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为人们开创了新的传播方式的同时,这些外化的物质就和它们提供的可能性一起,成为新媒介文化的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研究在西方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沉稳的学理探讨阶段。西方网络文化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网络文化的大众化阶段,以新闻界为主力,主要是对互联网和网络文化做描述性的研究;第二个阶段称为网络文化研究阶段,具有各种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开始介入网络文化研究,其关注的焦点是“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识别”;第三个阶段是网络文化批判性研究阶段。网络文化研究扩展到4个领域——网络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于电子空间的话语方式、使用网络的障碍和网络空间的界面设计,以及这4个领域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关系。

第一阶段:描述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期,美国的一些主要报刊开始就互联网、网络空间和“信息超高速公路”等话题展开探讨,一些专门的连线记者和早期的网络使用者撰写了许多文章。他们的研究一般都只是描述性地介绍网络及网络文化一些基本常识,对网络文化的形态、作用等认识还比较模糊。同时,早期研究受到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经常发出类似反乌托邦或乌托邦式的咆哮,关于网络文化的好坏之争贯穿始终。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美)DavidPorter著,Routledge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的Inter-netCulture。

第二阶段:网络文化研究成形阶段。这一阶段网络文化的研究步入正轨,对网络空间和网络文化的描述已经基本成形,对其复杂陸和多维度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研究者大都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看到它所开创的种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能性,也对其弊端忧心忡忡。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的研究是这一时期的焦点。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美)TizianaTerranova著,Pluto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NetworkCul-ture:PoliticsfortheInformationAge。

多学科学者的介入使得网络文化研究的视角得以扩展,人类学、社会学、人种学、语言学、妇女运动研究者纷纷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网络文化进行了不同切面的剖析。同时,简单、易操作的万维网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大批出现,迎来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热潮,真正意义上的主流网民开始形成,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批判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学者发表了大量专论,对网络文化的构成有了更多的认识,网络文化的真正研究已经到来。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美)BrianJohnHilton,ChongJuChoi,CarlaMillar合著,TraffordPublish-ing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TheGlobalSilkRoad:Globalization。IslamandtheCreationandDistributionofKnowledgeUsingtheIntemet。

学者开始以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来研究网络文化的构成。与前两阶段的研究都是把网络空间作为一个实体加以论述不同,新的研究则把网络空间看作是一个大环境,把网络文化现象放在了更大的语境下,试图发掘更加复杂、更加有价值的东西;注意网络中所发生的社会、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分析了网络与它的用户之间的界面上的技术设计过程。

二、西方网络文化的特点

根据网络文化的3个逻辑层面,美国学者TizianaTerrano-va将西方网络文化的特点概括为网络文化的外在特点、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网络文化的本质特点等3个方面。

1、网络文化的外在特点

(1)虚拟性。从外在形态上来讲,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它产生并依赖于虚拟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而存在,这是网络文化一切特性的基础所在。在网络产生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实体的空间,即物理空间。网络产生以后,人们的生存空间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两种不同的空间里进行转换。在物理空间里人们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的生活准则和习惯正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网络虚拟空间。当人们在网络社会环境中把虚拟现实作为一种真实时,人们的虚拟意识和观念也由此产生。

(2)符号化。网络社会是一个由符号组成的虚拟社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符号构成了网络的全部内容。

符号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曾经把人类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在网络中,人可能因沉湎于符号所构成的虚拟世界而远离真实世界,符号构成的虚拟世界也可能造成虚拟与现实的混淆。在网络社会中存在的人都只不过是一个一个符号,在符号的面具下会忘记了真实的身份,忘记了现实存在的责任和道德约束。

2、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

(1)匿名性。网络交往表现为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数据的交换,相互交往的人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在网上交流,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相貌、年龄、地位等在物理空间里所不能隐藏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完全摆脱了在真实社会中受到的各种约束、规范和心理压力,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表现自我,所表现的东西往往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些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是个人感情的真实流露。

(2)广泛性。网络文化是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上网的费用也越来越为平民所能接受,文化参与和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使人人参与成为了可能。

(3)时效性。互联网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在网上尽情地浏览、下载、冲浪,人们传播和交流信息的方式彻底打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

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输速度,使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查询变得更加快捷和有效。通过网络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无论是上网查询资料还是下载信息,网络是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传播工具。

(4)多样性。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网络几乎具备了人类历史上几乎一切传播方式的功能。在网络中不仅能够实现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传输信息,而且还形成了具有网络特色的一套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为某固定群体的网民所接受和掌握,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

3、网络文化的本质特点

(1)平等性。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相比,基于个人电脑的网络更富有民主性,网络文化是没有屏障的。人们在面向庞杂的网络资源时被尽可能地以兴趣、爱好、需要等不同而分化,个人能够更从容地选择和吸纳信息。同时,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实现了平等,顺畅的电子邮件大大削弱了严格的等级观念。美国学者TizianaTerranova认为,西方社会在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艰难历程后,将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网络是一个无中心的、充分民主和平等的虚拟社会。

(2)交互性。从技术特征上讲,交互性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在网络中每一个网民都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接受引导,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果,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

(3)开放性。由于互联网上的不同主题的电子公告牌、新闻组和电子论坛等,向任何感兴趣的人开放,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任何信息,任意地与世界各地网民进行联络、交流,自由地访问各种信息资源。各种观点、思想、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西方网络文化与信息霸权主义

美国学者BrianJohnHilton等人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促进了全球化。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显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它渗透到思想、文化、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人类生活和地球面貌。全球化表明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全球社会时代,全球社会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地球村”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

全球化的进程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交往范围和内容,使得彼此在地理、心理和语言上相隔甚远的人们在基本的人类交往准则的基础上,得以共同分享各种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而互联网采用统一的协议给全世界的人们提供了统一的交往规范,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本身就具有全球化的属性。

但是,互联网络在减少跨越国界的信息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和隔阂,改善人类信息环境、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又给各国保持政治的独立、文化的独特性带来了新的矛盾冲突与对抗。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有益于相互吸纳,但也会发生碰撞,各民族文化间的挑战、摩擦和冲突不可避免。这是文化冲突存在可能性的客观方面。从主观方面来讲,文化霸权主义是文化冲突的潜在动因。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世界已经告别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谁能夺得信息和文化的优势,谁就能掌握未来世界的控制权。

文化帝国主义的有关论断始于20世纪60年代,基本思想来源于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AntonioGramsci)在其《狱中札记》中提出的“文化霸权”(Culturehegemony)理论。现主要用来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文化工业,在大众文化层次上传播消费主义和其他西方价值观念,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控制。传统大众传媒时代,信息技术和文化想象的国际格局的控制权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依赖进口文化技术以及西方国家的新闻、电影、电视娱乐形式。这些文化形式起着消费主义和其他西方价值的全球传播工具的作用,系统地剥夺着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优先权与文化前途的控制能力,以及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国际信息领域的能力。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文化帝国主义。

在网络时代,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网络为其使用者提供了全球性的交往可能,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民族的文化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却也给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向全世界倾销、灌输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欧美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人为地制造各民族、国家之间在文化上的隔阂、矛盾和对立提供了可乘之机。

作为互联网的创始者,美国在互联网的使用中拥有天然的优势。互联网上绝大多数输出信息来自于美国,这些信息以各种形式出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英语是网上的主流语言,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非英语国家使用互联网的范围和能力。这些都使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帝国主义不但没有通过网络得以解决,反而扩展成为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网络的产生并没有打破旧有的国际信息秩序,文化帝国主义以一种新的方式通过网络展现出来,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垄断、网络文化攻击、网络语言霸权等方面。

四、结语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协调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文化环境,而且也在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标准和思想政治观念。

一、网络文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进程

首先、网络文化传播改变了青少年的道德认识系统。几千年来,我国传统教育主要依赖于家庭、学校周围社会环境,注重自得和自省、反求诸己、改过迁善等等,因而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主要是来自于家庭、学校、村落、社区及其相互间的礼俗文化,如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其主要媒介是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建构起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而在当代,人们除去被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包围外,网络文化所负载的各种信息已使其置身于一个完整的新世界。虚幻与现实相结合的网络特点迎合了青少年的需求。他们不仅借助于网络文化的传播进行感知和理解,而且还能从中吸收思想政治素养。可以说目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意识的建构与网络文化传播密不可分,他们在网络中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思想政治观念。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是青少年道德认知的重要来源。

其次,网络文化传播改变了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建构方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文化传播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建构是非群体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思想政治意识的建构是在参与群体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的。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群体参与过程中一方面获得认知,另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意识。到了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传播不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也跨越了社会群体。现在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并不仅是从某一个体到另一个体的传播,而常常是许多社会群体同时获得同一文化知识和价值信息。因此,现代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建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社会群体的;二是网络文化传播的思想政治意识建构方式具有开放性。在传统社会生活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人们所在的群体相对封闭,生活方式和思想政治观念变化较小,往往会长时间保持着同样的道德风尚和伦理价值观念。到了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传播打破了一切封闭状态,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网络传播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使一切遥远的社会关系变得近在咫尺。

再次,网络文化传播改变了思想政治意识的建构内容。在传统社会生活中,一代一代的文化传递及群体内个体与个体的互动文化传播内容,主要是经验知识、风俗、礼仪等文化观念、政治信仰、思想品德等,这些因素构成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传播的内容相当广泛,有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也有科学技术、政治思想、经济知识等等内容。可以说现在人们通过网络所接受的信息内容比过去几个世纪还多,一个现代青少年所了解的东西比过去一个老人还多。因此,网络文化传播所建构的思想政治意识的结构层次,要比传统社会人们的结构层次更加复杂、更加丰富,这不仅是我国现实变革的必然反映,也是网络文化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网络文化传播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方法和手段,同时也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网络文化传播对养成青少年进取、开放、参与、自强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网络作为信息工具和感知媒介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感知外部世界知识的能力,并且以空前未有的密集信息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价值享受。无论从量和质两方面看,都是学校教育难以达到的。从量上看,网络传播将逐渐超过由学校所提供的信息源;从质上看,学校以外的信息,由于传播工具的现代化,信息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也容易吸引青少年,产生较好的效果。从这一点看,网络文化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文化传播常常容易青少年丧失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网络文化传播是一个信息开放体系,是无数群体、个体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接受者、媒介发生着交互作用,无数群体、个体凭借不同的自身素养,不断交互感知各种价值信息。传播者、接受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及其经验、见解、知识等等相关因素不断地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发挥,有时这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有时那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因而,时常会出现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局面。另外由于各种各样夸大、扩张信息的存在,又会使得整个网络信息的价值意义变得异常混乱和模糊。因此,青少年常常容易丧失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例如网络聊天中频频有人上当受骗的现象正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网络文化传播不仅容易使青少年丧失健全的价值心理和思想政治观念,而且也容易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失去取向,处于无思想政治意识取向状态。某些不正规的网站,为了以“新”和“奇”吸引浏览者,经常会一些不真实的新闻和花边消息。其规模之大、信息之密集,如滔滔洪水,它容易使青少年心理机制失去承受能力,同时也减弱了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感知能力。当信息量对青少年来说成为超负荷传播时,就容易使青少年失去兴趣。尽管网络文化传播信息能如潮水般涌向社会,而真正能内化为青少年品德的却很少。信息洪水浩浩森森,青少年的心态却膺臀懂懂。这样,网络文化传播也就失去了建构思想政治意识的意义,它不但不能使青少年产生健全的价值心理和思想政治观念,而且容易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失去取向,处于无思想政治意识取向的状态。

再次,网络文化传播易使青少年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从传播的内容来看,现今的网络文化传播是无视青少年作为主体存在的,忽视青少年的价值需要和价值理想。如潮的信息洪水常常是反映了主人的需要,而不断地在网上传播。这些信息究竟能给青少年提供多大积极的帮助,网络文化传播者很少给予考虑。这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文化传播倾向,它忽视了青少年的价值需要和动机,因而常常破坏他们的思想感情,使他们从学校获得的道德规范与网络文化传播中获得的信息相冲突。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越来越使青少年无法界定自己生活的真实空间,也越来越使其无法对现实生活的意义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因缺乏一定的参照标准而使青少年陷人无所适从的困境。网络文化传播的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将会使青少年理性思维衰退,从而使其逐渐丧失正确的价值标准。公务员之家

可以看出,网络文化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进程,同时也会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减弱。因此,网络文化传播的发展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确立开放、多元的社会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既是对网络文化传播这一挑战的应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自身要求

首先,网络时代的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开放的体系,或者说是一个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的体系。世界经济结构的发展,国内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全球信息化的再现,正在形成一种世界文化,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置身于这种文化文明之外,而必须适应这种历史潮流,这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也必将冲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演化出新的思想政治观念,所有这些都是与网络文化传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国经济、政治改革越是深人、彻底,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性越容易被打破,越具有开放性。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篇3

文学与科学间的纠葛关系,建立在西方传统的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上。从十八世纪以来,以分析(analysis)及类化(generalization)为主导的所谓科学思想,成就了近代的科学文明;但也造成了人文学者对科学文明(或是理性思考)的疑虑。十八、十九世纪的浪漫思潮正是反映了这种反理性及反智论(anti-intellectualism)的一种感性诉求论文。

英国十八世纪在启蒙运动的笼罩下,理性的思考与分析逻辑的介入,再加上经验论的盛行,建立秩序与规范成为知识分子的迷恋(obsessions)。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反应主流文化的理性思维,试图建立人类社会生存的有机体制,一方面却也自觉地感受到逻辑论辩与理性分析的威胁。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JonathanSwift《格利佛游记》(Gulliver’sTravels)。作者借着格利佛的观察,讽刺Laputa中科学院所从事的科学实验与哲学论辩,比如说在语言学院中,所从事的乃是将言谈简化成为单音节的字眼,省略所有动词与分词,因为在现实中的所有可认知的事物都是名词。Swift更以理性的思考来描述具有人类理性的马国Houyhuhnms,在此马国中,人马互位。Yahoo此一未文明化的人类,受制于理性温和的马,在在显示理性思考的吊诡。而在另一篇〈一个小小的建议〉中,更以分析的手法,讨论应将剩余的小孩制成罐头外销,以解决爱尔兰的贫穷问题,深具“想象力“。Swift这种反理性思考的论点,虽然简化了(甚至误解了)理性与科学思维的辩证逻辑,但是也具体地反应文人对理性思考的不信任。MaryShelley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大概是浪漫时期对人文与科技对立论述最清楚的教材,也建立了日后文学工作者对科技发展怀疑与不信任的理论佳构。早期感情与理智、想象力与分析力、文学与科学的对立祇是意识形态,或许是基于对科学的误解,或许是文学工作者的保守心态。但是当Dr.Frankenstein将科学的产品(科技的成果)化为人类的梦厌(TheMonster),人文学者找到了攻击的对象。人文与科技的对立已不可避免,也为人文学者找到了反科技决定论的依据。

文学与科技的的对立肇基于文学工作者对科技威胁的恐惧,而非对科学本质的怀疑。然而当二十世纪末期,另一波的科技文明(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代表)入侵人文社群,文学工作者是否还仍如其十八、十九世纪的前辈一样,抱持不信任的态度?或是在此科技文明的压力下,寻找一个共生的环境,实为当今研究文学与科技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本文试图从共生的结构中,寻找文学研究如何在科技文明中,尤其是网络世界里,去发掘自己的研究与论述空间,也阐明这些论述与研究有何前景与局限。限于本人之研究专长及时间,在此仅以英美文学研究为限,着重在文学与计算机科技间的挂勾与纠葛。二、文学研究与计算机科技的萌芽期:

计算机科技进入英美文学研究大约开始于六零年代。1966年结合人文与计算机信息的期刊ComputersandtheHumanities创刊,开启了文学研究者以计算机(尤其是mainframe)来处理文学文本的学术研究。(〈文学与计算机研究的方向〉,页136)。早期的文学与计算机研究偏重文学计算,也就是使用计算软件或是索引工具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性与作者文风,两本人文与计算机方面的期刊ComputersandtheHumanities及LiteraryandLinguisticComputing可代表整个研究的方向与成就。(Potter401-29)。一方面,英美文学研究者以计算机为工具,从事文学计算工作,然而另一方面,不少文学工作者透过其文本或研究来探讨这两者间的对立或共生关系。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科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研究。笔者在一篇〈文学与科技的交锋:从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谈起〉的文章中,提及科幻小说的主题与内涵,可以看出科技优越性与人性的关怀一直是人文与科技对立所关心的主题。笔者罗列了八项科幻小说的主题:1、人文世界的理性与合理化的解释(魔鬼总动员);2、未知世界的探索──地心探险记、星际巡航记、外星人的传说);3、乌托邦的记忆与建立(反乌托邦的省思──美丽新世界);4、文明与科技的怀疑(科学怪人、机器人的神话、网络上身);5、人文的关怀(生态与科技──侏罗纪公园);6、视学与想象力的开拓(时间机器、星际大战、回到未来);7、超人神话──机器战警、生化人、超人;8、后现代社会的省思──网络的虚拟世界。(页5)。从此窗体可以看出,人文对科技的关系正从对未知世界的探险、怀疑,转化成想象力的开拓与科技世界的人文省思。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权威式的扩展,逼迫文学工作者不再仅仅认同网络科技威胁论(如网络上身),更进一部探讨人工智能的运作与网络上的文学断裂现象(fragmentation)。这一波的文学与科技的交锋,将从文学工作者的的私人空间移到科技学者的网络空间。作家或研究者,开始在计算机上寻找创作的可能性,想象网络出版、多媒体创作、人文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思索网络的群体与个体疏离等问题,这将开启另一个纪元的英美文学研究。倒底这一波的因特网对英美文学研究有何影响,其对文学研究是否产生质的变化或是理论架构的重整,将是关心文学研究者不可忽略的议题。

三、英美文学研究与网络发展:

J.HillisMiller在一篇讨论文学研究在网络时代的文章中(“LiteraryStudyamongtheRuins”)引用Derrida的话说:”...anentireepochofso-calledliterature,ifnotallofit,cannotsurviveacertaintechnologicalregimeoftelecommunications(inthisrespectthepoliticalregimeissecondary).Neithercanphilosophy,orpsychoanalysis.Orloveletters...(58)。Derrida对文学的悲观来自于对数位文化的不信任。他认为数字文化(digitalculture)似乎摧毁了传统文字印刷力量、文本与人的互动(或感动)关系、以及手写文字的文化意涵。比较了一般手写书信及电子邮件,就可以看出Derrida的焦虑。

Derrida的这种焦虑其实呈现了网络发展带给人文研究的一种质与量的改变,也反映了自十八世纪以来人文与科技的对立与紧张关系。诚然数字文化及因特网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与阅读习惯,然而它所带来的新鲜经验也重新开启了文学研究的另一层关系。在此提出几项重大的改变与重整,希望与读者来讨论文学研究的前景与局限。笔者认为,现今因特网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影响可以分成几个面向:(一)因特网成为研究的重要的资源或是图书馆的替代品、(二)文本的观念受到挑战、(三)传统的文学研究走入文化研究的范畴、(四)跨地域性的文学研究主题(如性别、阶级、主题认同、realityvs.virtuality等)受到重视、(五)文学理论与社会科学的整合。以下仅对这些议题提出其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及检讨。(一)因特网与图书馆

文字的数字化解决了图书馆的馆藏空间问题,而网络的建构似乎解决了图书馆的数据取得问题。从1962年以来DarmouthCollege的教授JohnKemeny提出图书馆的使用不易,提出以远距科技来解决这些问题;在1982年UniversityofReading的图书馆员JamesThompson也提出了相同的概念;1978年,在他的一本书TowardPaperlessInformationSystems中,F.W.Lancaster勾画出电子图书馆的模型。而后二十年的网络发展,更让图书馆走入历史,走入网络。现今网络服务已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项目。而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数据取得方式也跟着改变。透过远程的期刊数据库或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学者可以轻易取得所修数据不必远赴图书馆查书借书或是影印期刊。姑且不论图书馆是否经营更加有效率,这种取得信息的方法,势必改变文学研究者的研究习惯。此方面的主要的影响有二:一是电子数据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二是超文本的阅读可否取代文本阅读。

在一篇讨论图书馆与internet的关系文章中,DavidS.Miall引用Jean-PierreDupuy的论点,指出信息的普遍性往往造成一种heteronomousbehaviours(无自决行为),也就是依赖外在权威,缺乏个人自主的改变或成长。这句话隐含,太多的网络信息的一种iatrogenicdisease(1406)。这可从现今很多学生以剪贴网络数据当成学期报告,毫无个人见解,看出弊端。Miall又指出,纵使现今的虚拟图书馆数据丰富,但是其检索方法以keywords为主(包含全文检索),而非以观念来检索,对人文研究来说,非常不合适。姑且不论网络上的数据正确性有待商榷,纵使网络数据也非所有文学研究者参考的数据主体,据其统计,文学研究的数据仅有36%被数字化置于网络上,大部分的数据仍是纸(1408)。但是现今学者及学生太依赖网络及数字图书馆,仅以网络上找得到的数据当成其研究的主体。此外网络资源的组织及结构仍不如传统图书馆,因此其数据甚为不稳定与不确定。Miall也指出,于小屏幕上阅读文字,也让阅读吸收及流畅度变得极度困难,此部份我们将在阅读超文本部份讨论。

网络上的数据,除了一般图书馆的专业制作外,其实它所呈现的是一种riskofspuriousinterdisciplinarity(1412),Miall说:

TheavailabilityofacademicdiscourseatalllevelsontheInternetbringstheriskofflatteningthestructuresofknowledge,makingthemlargelyinvisibletotheWeb-surfingstudentsorincautiousscholar.Inductionintoadisciplineisamatternotonlyofacquiringinformationbutofassimilatingasetoftheoreticalframeworks,assumptions,andpracticesthatcantakeseveralyearstomaster.(1412)

将网络当成文学研究的图书馆,其风险甚高,往往丧失了研究的自主性与言究资料的完整性,最严重的是其所造成的提供了廉价与虚假的知识结构。

(二)颠覆文本

虚拟图书馆所呈现的数字信息往往是一种超文本,GeorgeLandow等学者所提倡的超文本阅读,可说颠覆了传统的文本结构。以超文本来创作或是阅读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后文学现象。

传统的文本以纸本印制为主,讲求的是书中的文字张力;而超文本,除了加入不同的呈现媒体外(如图像、声音等),更是以所谓的超级链接(hypterlinks)当成其阅读途径,超文本阅读认为其阅读行为突破传统的线性阅读,采取跳跃或是断裂的阅读模式,可以创造更多的阅读空间。当超文本进入文学研究的范畴,文本的概念被打散了。任何媒体所呈现的讯息都可以成为文本,也呼应了自RolandBarthes以来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学者对文本的颠覆与诠释。网络的文本颠覆确实丰富了文本研究的空间,也让英美文学研究者进入不同的研究领域,如研究文学与电影改编、文学与电玩、文学与图像、文学与多媒体的互动等。从作品(work),到文本(text),而后进入所谓的discourse,也正点出英美文学研究的重心移转。然而超文本阅读或是创作,真的是打破线性阅读或是开启阅读与研究的新天地吗?Miall指出,超文本研究(或是其它非文字的文本研究),往往重视媒体本身的研究,降低了研究的议题多元面貌。而超文本的阅读,虽号称创作不同、提供多元,其实却是制作同构型及连续性。(1412)。因为其超级链接乃是经过设计,其多元化是作者的单一化,指导读者按照其所定的“线性”来阅读,反而不如传统的纸本阅读,由读者来主导,更加具主导性。此外计算机屏幕阅读,限制了阅读长度及流畅度,伤害了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此外,文本的无限延伸,反而减低了文本本身的主体性,到底文学研究的文本在哪里?文本是否应具普遍的文学价值或美学观,都造受了严格的挑战。

(三)文化研究

网络对文学研究另一个最大的冲击是解构了文学研究,将文学研究带入了文化研究。当Miller呼应Derrida的看法认为在网络时代,文学(或文学研究)势必没落,但是他不像Derrida那么悲观,他认为文化研究代之而起,将会文学研究开启另一个论述的战场。透过理论对文学研究的反省,Miller认为文化研究将文学研究边缘化,或是替代了文学研究。例如,对美国大众文学的文化研究,让我们置身全球化及网络化的场景中,不至于缺席或是格格不入(64)。他又指出单纯的英美文学研究会越来越边缘化,在整个英文文学研究范围中,其它地区的全球化视野会更加宽广,纽西兰、澳洲、非洲、印度东亚等以英文创作的文本会受到重视,放在文化研究的范围里,这些Englishstudies更具全球化意义,他说:”ThefutureofliterarystudyintheglobaluniversityliesinareconfiguredComparativeLiterature.Thismeansabroadeningtoincludetheliteratureofnon-Europeancountries,featuresofculturalstudies,formsofrhetoricalstudyandinteractionswithotherartforms.”(64).

1997年的一月号PMLA以文学教学为主题全面探讨文学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取向。BiddyMartin在该专号的介绍文章”TeachingLiterature,ChangingCultures,“中,首先忧心过去二十五年来文化研究入侵美国大学的文学教育机制,是否威胁文学教学的纯粹性与主体性。Martin在以下的历史回顾中,指出文化研究与文化运作,帮助我们”expandourpracticesinnewdirections”(页7)。当为教育学者,

...wemustprovidestudentswiththehistoricalandmethodologicalknowledgenecessaryforreflectingontheconditionsunderwhichwritingbecomesliteratureandforusingliterarytextstoexplorehowaestheticobjectsrelatetootherdiscursiveobjectsortobroadersocialformations.(12).

Shanker在论及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时,说:”Culturalstudiesisareproachtoliterarycriticism’srestrictedspecialization”(260).他又进一步指出:”Nevertheless,culturalstudieshasprovidedmewiththeopportunitytopurseinterestsinfilm,ethnography,popularmusic,andadvertisements,aswellasliterature,thatwouldhavebeenimpossibleintraditionalliterarycriticism”(261).身为一文学老师,我们应该

hadastrongsenseofthehistoricalandpoliticalimplicationsofliteraturebutdebatedopenlywithoneanotherovertherelationsamonghistoricalcontext,politicalinvestment,andaestheticvalues.

学者都指出文化研究其实是文学研究在网络科技下的一项转变与生机,也为文学研究找到了社会发声的管道,证实了文学研究的社会面向与“实用性”。(四)Cyberspace的主题研究

延续文化研究的方向与内涵,文学研究在网络世界里,利用理论的建构,开始进入网络文化的研究领域里。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网络文化中,共有三股力量,传播学者、社会学者及文学研究者,这些学者各以其专长及训练,进入虚拟的社群中寻找自己的主体性。而文学研究者,在网络文化中,发现网络之跨国界、跨性别、跨地域、跨阶级、跨现实等特性,着重在文化议题上的主题研究,最典型的主题与方式,就是以网络世界为文学文本,讨论其族群、主体、性别、阶级、情欲或性文化、或是(反)全球化等议题。LisaNakamura于2002年所出版的Cybertypes:Race,Ethnicity,andIdentityontheInternet即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尽管网络的文化研究正延续英美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但是文化研究是否可以取代文学研究,Shakespeare的美学研究是否已丧失了其文学研究市场或是价值?这些问题在文学研究与其它学科整合时,更加凸显。

(五)跨学科整合(文学与社会科学)

文学与科技结合的研究,从早期的意识型态的对立,到役使计算机软件成为文学处理或是文学计算的工具,到现今以网络为数据的来源或是以网络当成研究的主题,俨然将文学研究带入与其它学科接触的场景中。在网络时代及文化研究中,更是如此。社会学、历史研究、传播理论、甚至于程序撰写的架构都可以是网络文化或是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不得不问,文学研究的主题性在哪?亦或是主体性的省思,反而限制了文学研究的发展。

或者一开始便没有文学研究,所有的研究,从希腊、罗马开始,就是一种学科整合研究。其实这种学科整合是非常古典的,从希腊开始,学问的分类其实是非常模糊的。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文化、历史、社会以及政治经济,都是和在一起讨论的。我们阅读MatthewArnold的散文,也要将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纳入考量,读JaneAusten的小说,对于当时的婚姻与财产法,也会有相当程度的讨论。文学与其它学门的分割应该是在二十世纪大学设立科系开始,各学科的研究者占据其学科领域,开始划地为王。

网络时代的来临,其实看到文学研究回归古典操作的契机。文学研究是多重研究的一环,应该与各项学科建立互动的关系,或是整合成其主要的焦点。下一波的文学研究将一方面导入世界文学的面向,纳入不同媒体的运作,也将发觉文学研究的位移(dislocation),就诚如我们今天在这场文学与信息科技会议中所见的多元面貌。

四、结语:前景与盲点

网络开启了信息的无限性,但也创造了信息的不稳定性,将网络当成虚拟图书馆,正反映了这图书馆的本质──虚拟性与不真实性;而文本与超文本的模糊界限,也正瓦解了文学研究的本质,传统的文本研究(textualstudies)丧失了其正当性,文本与本文的不可分割,也正考验批评者的美学观,到底有无所谓的文学价值(values)或是文学品味(taste)呢?而文化研究扩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但也同时挑战文学研究的主体性,文学研究非存在于文本的美学研究,而是一种外缘研究,文学本身是否在这种外缘研究中,受到重视呢?还是被边缘化了?虚空间的跨时间与空间研究,让我们思考全球化、主体认同等主体,但也窄化了研究者的思考空间,网络文化研究并不等于文学研究、主题研究并非文学研究的主战场;跨学科的理论建构,对于建立论述权威(discourseauthority)大有助益,但是沈迷于各种社会科学的分析、类化及术语中,也同时忽略了文学中的异质性、主观性(或感性与非理性)、及神秘性或不可知性(agnostic)的迷人之处。

总之,拥抱科技或置身网络,如果是文学研究在二十一世纪的一种宿命,如何短暂的脱离与批判,也正是文学研究者不可抗拒的任务。让我们与科技共生,也让我们与网络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诚如〈骇客任务〉中的Neon一样,”进入虚拟、掌控虚拟,回到现实、体验原始。”引用书目

Martin,Biddy.“Introduction:TeachingLiterature,ChangingCultures.”PMLA112(1997):7-25.

Miall,DavidS.“TheLibraryversustheInternet:LiteraryStudiesunderSiege?”PMLA116(2001):1405-1414.

Miller,J.Hillis.“LiteraryStudyamongtheRuins.”Diacritics31(2001):57-68.

Nakamura,Lisa.Cybertypes:Race,Ethnicity,andIdentifyontheInternet.NewYork:Routledge,2002.

Potter,RosanneG.“StatisticalAnalysisofLiterature:ARetrospectiveonComputersandtheHumanities,1966-1990.”ComputersandtheHumanities25(1991):401-29.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篇4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对西方国家的网络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西方学者对网络文化特点的研究,并指出西方学者缺乏对网络文化霸权主义的认识。

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特殊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的产物。它起源于西方国家,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以网民为主体,以虚拟的网络空间作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以各种形式的信息为主要内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愈益加强,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在网络的大熔炉中共同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先进的传输技术使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形式跨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一、西方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研究

美国学者DavidPorter将网络文化的概念定义为: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依靠网络产生、形成或者借助网络得到延伸发展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与文化的3个逻辑层次相对应,网络文化也具有3个层面上的内涵:

首先,网络文化表现为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网络精神和在长期网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共识。这些道德、价值、审美等方面的内在心理因素是各种网络文化形式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简言之,就是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新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其次,网络文化有制度层面的内涵。这是维系网络关系的规范与准则的集合体,形成并调控着整个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网络制度既包括基于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各种网络协议,也包括人们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对网络使用行为的规范。

最后,网络文化也有外化的物质形态。这也是网络文化最初级的形态,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本身。当计算机和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为人们开创了新的传播方式的同时,这些外化的物质就和它们提供的可能性一起,成为新媒介文化的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研究在西方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沉稳的学理探讨阶段。西方网络文化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网络文化的大众化阶段,以新闻界为主力,主要是对互联网和网络文化做描述性的研究;第二个阶段称为网络文化研究阶段,具有各种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开始介入网络文化研究,其关注的焦点是“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识别”;第三个阶段是网络文化批判性研究阶段。网络文化研究扩展到4个领域——网络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于电子空间的话语方式、使用网络的障碍和网络空间的界面设计,以及这4个领域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关系。

第一阶段:描述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期,美国的一些主要报刊开始就互联网、网络空间和“信息超高速公路”等话题展开探讨,一些专门的连线记者和早期的网络使用者撰写了许多文章。他们的研究一般都只是描述性地介绍网络及网络文化一些基本常识,对网络文化的形态、作用等认识还比较模糊。同时,早期研究受到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经常发出类似反乌托邦或乌托邦式的咆哮,关于网络文化的好坏之争贯穿始终。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美)DavidPorter著,Routledge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的Inter-netCulture。

第二阶段:网络文化研究成形阶段。这一阶段网络文化的研究步入正轨,对网络空间和网络文化的描述已经基本成形,对其复杂陸和多维度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研究者大都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看到它所开创的种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能性,也对其弊端忧心忡忡。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的研究是这一时期的焦点。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美)TizianaTerranova著,Pluto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NetworkCul-ture:PoliticsfortheInformationAge。

多学科学者的介入使得网络文化研究的视角得以扩展,人类学、社会学、人种学、语言学、妇女运动研究者纷纷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网络文化进行了不同切面的剖析。同时,简单、易操作的万维网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大批出现,迎来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热潮,真正意义上的主流网民开始形成,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批判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学者发表了大量专论,对网络文化的构成有了更多的认识,网络文化的真正研究已经到来。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美)BrianJohnHilton,ChongJuChoi,CarlaMillar合著,TraffordPublish-ing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TheGlobalSilkRoad:Globalization。IslamandtheCreationandDistributionofKnowledgeUsingtheIntemet。

学者开始以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来研究网络文化的构成。与前两阶段的研究都是把网络空间作为一个实体加以论述不同,新的研究则把网络空间看作是一个大环境,把网络文化现象放在了更大的语境下,试图发掘更加复杂、更加有价值的东西;注意网络中所发生的社会、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分析了网络与它的用户之间的界面上的技术设计过程。

二、西方网络文化的特点

根据网络文化的3个逻辑层面,美国学者TizianaTerrano-va将西方网络文化的特点概括为网络文化的外在特点、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网络文化的本质特点等3个方面。

1、网络文化的外在特点

(1)虚拟性。从外在形态上来讲,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它产生并依赖于虚拟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而存在,这是网络文化一切特性的基础所在。在网络产生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实体的空间,即物理空间。网络产生以后,人们的生存空间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两种不同的空间里进行转换。在物理空间里人们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的生活准则和习惯正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网络虚拟空间。当人们在网络社会环境中把虚拟现实作为一种真实时,人们的虚拟意识和观念也由此产生。

(2)符号化。网络社会是一个由符号组成的虚拟社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符号构成了网络的全部内容。

符号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曾经把人类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在网络中,人可能因沉湎于符号所构成的虚拟世界而远离真实世界,符号构成的虚拟世界也可能造成虚拟与现实的混淆。在网络社会中存在的人都只不过是一个一个符号,在符号的面具下会忘记了真实的身份,忘记了现实存在的责任和道德约束。

2、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

(1)匿名性。网络交往表现为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数据的交换,相互交往的人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在网上交流,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相貌、年龄、地位等在物理空间里所不能隐藏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完全摆脱了在真实社会中受到的各种约束、规范和心理压力,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表现自我,所表现的东西往往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些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是个人感情的真实流露。

(2)广泛性。网络文化是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上网的费用也越来越为平民所能接受,文化参与和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使人人参与成为了可能。

(3)时效性。互联网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在网上尽情地浏览、下载、冲浪,人们传播和交流信息的方式彻底打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

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输速度,使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查询变得更加快捷和有效。通过网络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无论是上网查询资料还是下载信息,网络是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传播工具。

(4)多样性。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网络几乎具备了人类历史上几乎一切传播方式的功能。在网络中不仅能够实现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传输信息,而且还形成了具有网络特色的一套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为某固定群体的网民所接受和掌握,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

3、网络文化的本质特点

(1)平等性。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相比,基于个人电脑的网络更富有民主性,网络文化是没有屏障的。人们在面向庞杂的网络资源时被尽可能地以兴趣、爱好、需要等不同而分化,个人能够更从容地选择和吸纳信息。同时,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实现了平等,顺畅的电子邮件大大削弱了严格的等级观念。美国学者TizianaTerranova认为,西方社会在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艰难历程后,将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网络是一个无中心的、充分民主和平等的虚拟社会。

(2)交互性。从技术特征上讲,交互性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在网络中每一个网民都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接受引导,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果,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

(3)开放性。由于互联网上的不同主题的电子公告牌、新闻组和电子论坛等,向任何感兴趣的人开放,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任何信息,任意地与世界各地网民进行联络、交流,自由地访问各种信息资源。各种观点、思想、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西方网络文化与信息霸权主义

美国学者BrianJohnHilton等人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促进了全球化。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显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它渗透到思想、文化、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人类生活和地球面貌。全球化表明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全球社会时代,全球社会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地球村”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

全球化的进程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交往范围和内容,使得彼此在地理、心理和语言上相隔甚远的人们在基本的人类交往准则的基础上,得以共同分享各种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而互联网采用统一的协议给全世界的人们提供了统一的交往规范,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本身就具有全球化的属性。

但是,互联网络在减少跨越国界的信息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和隔阂,改善人类信息环境、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又给各国保持政治的独立、文化的独特性带来了新的矛盾冲突与对抗。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有益于相互吸纳,但也会发生碰撞,各民族文化间的挑战、摩擦和冲突不可避免。这是文化冲突存在可能性的客观方面。从主观方面来讲,文化霸权主义是文化冲突的潜在动因。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世界已经告别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谁能夺得信息和文化的优势,谁就能掌握未来世界的控制权。

文化帝国主义的有关论断始于20世纪60年代,基本思想来源于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AntonioGramsci)在其《狱中札记》中提出的“文化霸权”(Culturehegemony)理论。现主要用来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文化工业,在大众文化层次上传播消费主义和其他西方价值观念,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控制。传统大众传媒时代,信息技术和文化想象的国际格局的控制权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依赖进口文化技术以及西方国家的新闻、电影、电视娱乐形式。这些文化形式起着消费主义和其他西方价值的全球传播工具的作用,系统地剥夺着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优先权与文化前途的控制能力,以及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国际信息领域的能力。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文化帝国主义。

在网络时代,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网络为其使用者提供了全球性的交往可能,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民族的文化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却也给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向全世界倾销、灌输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欧美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人为地制造各民族、国家之间在文化上的隔阂、矛盾和对立提供了可乘之机。

作为互联网的创始者,美国在互联网的使用中拥有天然的优势。互联网上绝大多数输出信息来自于美国,这些信息以各种形式出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英语是网上的主流语言,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非英语国家使用互联网的范围和能力。这些都使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帝国主义不但没有通过网络得以解决,反而扩展成为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网络的产生并没有打破旧有的国际信息秩序,文化帝国主义以一种新的方式通过网络展现出来,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垄断、网络文化攻击、网络语言霸权等方面。

四、结语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公交查询系统的实际需要,通过对B/S模式、JDK开发环境及工具、Web服务、数据库以及SQL语言的深入学习及实践,主要完成了公交查询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应用程序设计的工作。

第一章引言

§1.1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技术,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产生于60年代末。现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技术。优秀的数据库设计是应用成功的基石。万万丈高楼平地起,数据库设计如同高楼的基石,是开发高品质应用的前提。

1.1.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指数据库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包括定义、查询、更新及各种控制,都是通过DBMS进行的。

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即使同种数据模型的DBMS,它们在用户接口、系统功能方面也常常是不相同的。

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是由DBMS把操作从应用程序带到外部级、概念级、再导向内部级,进而操作存储器中的数据。DBMS的主要目标,是使数据作为一种可管理的资源处理。

§1.2公交查询系统

1.2.1系统功能

1、基于浏览器(B/S模式)的公交线路分类查询;

2、数据的录入、修改、添加、删除。

1.2.2系统运行环境

该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进行设计:在服务器上运行Web服务器、数据库程序,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NT/2000/XP/2003server,客户机操作为Windows9×/NT/2000/XP/2003,其上运行浏览器程序,服务器和客户机可为同一设备。

1.2.3系统开发工具

该系统采用JDKJava环境进行开发,数据库服务器为MySQL,WEB服务器为TomcatServer;客户端使用浏览器运行程序,整个系统调试成功。

§1.3本文所作工作

首先介绍了城市公交查询系统的应用背景、开发环境以及选用的开发工具与数据库的关系,阐明了计算机互联网络的概念。并对数据库的体系结构、DBMS进行了介绍;介绍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着重说明了几个关键概念的定义;然后对SQL语言作了一个介绍说明;从特点和功能入手,介绍Java、JSP;并且介绍了B/S模式的概念、特点;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分析城市公交查询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并通过ER图对数据库进行概念设计;对城市公交查询系统的具体设计,描述了查询、录入模块的实现过程。

第二章数据库理论基础

§2.1关系型数据库

2.1.1数据库的设计理论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数据依赖、范式,模式设计方法。其中数据依赖起着核心的作用。

1.函数依赖(Functionaldependency,FD)的定义

设R(U)是一个关系模式,U是R的属性集合,X和Y是U的子集。对于R(U)的任何一个可能的关系r,如果r中不存在两个元组,它们在X上的属性值相同,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同,则称“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一真子集X’,都有Y不函数依赖于X’,则称“Y完全函数依赖于X”,记作XfY。若X→Y,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X”,记作XPY。如果X→Y,Y→Z,且Y≮X,X不函数依赖于Y,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

2.范式

在对表的形式进行了规范化定义后,数据结构还有五种规范化定义,定名为规范化模式,称为范式。在这五种范式中,一般只用前三种,对于常用系统就足够了。而且这五种范式是“向上兼容”的,即满足第五范式的数据结构自动满足一、二、三、四范式,满足第四范式的数据结构自动满足第一、二、三范式,……,依此类推。

为防止数据库出现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数据冗余太大等现象,关系型数据库要尽量按关系规范化要求进行数据库设计。

3.模式设计方法

一个好的模式设计方法应符合下列三条原则:

表达性:涉及到两个数据库模式的等价性问题,即数据等价和依赖等价,分别用无损联接和保持函数依赖来衡量。

分离性:是指属性间的“独立关系”应该用不同的关系模式表达。独立联系是我们所考虑的“基本信息单位”。实际上分离就是清除存储异常和数据冗余现象。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分离。分离的基准就是一系列范式,分离与依赖等价有时是不可兼容的。

最小冗余性:要求在分解后的数据库能表达原来数据库的所有信息这个前提下实现。目的就是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对关系的操作效率,清除不必要的冗余。但要注意,在实际使用中,并不一定要达到最小宙余。因为有时带点冗余对于查询处理是有好处的。

关系模式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分解与合成两大类。分解型算法要求输入一个初始模式集和依赖集,而结果满足数据等价要求。对于合成型算法只要求输入初始依赖集,结果满足依赖等要求。但它们依据的基本思想是共同的,即独立的联系独立表示。

§2.2SQL语言介绍

SQL(StructuredQueryLanguage)即“结构式查询语言”。SQL虽然名为查询语言,但实际上具有定义、查询、更新和控制等多种功能。由于它使用方便、功能丰富、语言简单易学,很快得到应用和推广。

2.2.1SQL的组成

SQL主要分成四个部分:

1)数据定义:这一部分也称为“SQLDDL”,用于定义SQL模式、基本表、视图和索引。

2)数据操纵:这一部分也称为“SQLDML”。它分为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两类。其中数据更新又分成插入、删除、和修改三种操作。

3)数据控制:这一部分包括对基本表和视图的授权,完整性规则的描述,事务控制等内容。

4)嵌入式SQL的使用规定: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到SQL语句嵌入在宿主语言程序中使用的规则。

2.2.2SQL的数据查询

nSELECT语句的语法

SELECT目标表的列名或列表达式序列

FROM基本表和(或)视图序列

[WHERE行条件表达式]

[GROUPBY列名序列

[HAVING组条件表达式]]

[ORDERBY列名[ASC|DESC]…]

句法中[]表示该成分可有,也可无。

整个语句的执行过程如下:

a)读取FROM子句中基本表、视图的数据,执行笛卡尔积操作。

b)读取满足WHERE子句中给出的条件表达式的元组。

c)按GROUP子句中指定列的值分组,同时提取满足HAVING子句中组条件表达式的那些组。

d)按SELECT子句中给出的列名或列表达式求值输出。

e)ORDER子句对输出的目标表进行排序,按附加说明ASC升序排列,或按DESC降序排列。

SELECT语句中,WHERE子句称为“行条件子句”,GROUP子句称为“分组子句”,HAVING子句称为“组条件子句”,ORDER子句称为“排序子句”。

2.2.3SQL的数据更新

SQL的数据更新包括数据插入、删除和修改等三种操作

1)数据插入

a)元组值的插入

INSERTINTO基本表名(列名表)

VALUES(元组值)

或者INSERTINTO基本表名(列名表)

(TABLE(元组值),

(元组值),

……)

前一种格式只能插入一个元组,后一种格式可以插入多个元组。

2)数据删除

SQL的删除操作是指从基本表删除元组,其语法如下:

DELETEFROM基本表名

[WHERE条件表达式]

其语义是从基本表中删除满足条件表达式的元组。

3)数据修改

当需要修改基本表中元组的某些列值时,可以用UPDATE语句实现,其句法如下:

UPDATE基本表名

SET列名=值表达式[,列名=值表达式…]

[WHERE条件表达式]

其语义是:修改基本表中满足条件表达式的那些元组中的列值,需修改的列值在SET子句中指出。

第三章技术介绍

§3.1JSP技术介绍

在Sun正式JSP(JavaServerPages)之后,这种新的Web应用开发技术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JSP为创建高度动态的Web应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开发环境。按照Sun的说法,JSP能够适应市场上包括ApacheWebServer、IIS4.0在内的85%的服务器产品。

3.1.1JSP运行环境

Sun公司的JSP主页上可以下载JSP规范,这些规范定义了供应商在创建JSP引擎时所必须遵从的一些规则。

在运行JSP示例页面之前,要注意安装JSWDK的目录,特别是“work”子目录下的内容。执行示例页面时,可以在这里看到JSP页面如何被转换成Java源文件,然后又被编译成class文件(即Servlet)。JSWDK软件包中的示例页面分为两类,它们或者是JSP文件,或者是包含一个表单的HTML文件,这些表单均由JSP代码处理。与ASP一样,JSP中的Java代码均在服务器端执行。因此,在浏览器中使用“查看源文件”菜单是无法看到JSP源代码的,只能看到结果HTML代码。所有示例的源代码均通过一个单独的“examples”页面提供。

3.1.2JSP页面示例

下面分析一个简单的JSP页面。可以在JSWDK的examples目录下创建另外一个目录存放此文件,文件名字可以任意,但扩展名必须为.jsp。从下面的代码清单中可以看到,JSP页面除了比普通HTML页面多一些Java代码外,两者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Java代码是通过<%和%>符号加入到HTML代码中间的,它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并显示一个从0到9的字符串。在这个字符串的前面和后面都是一些通过HTML代码输出的文本。

<HTML>

<HEAD><TITLE>JSP页面</TITLE></HEAD>

<BODY>

<%@pagelanguage="java"%>

<%!Stringstr="0";%>

<%for(inti=1;i<10;i++){

str=str+i;

}%>

JSP输出之前。

<P>

<%=str%>

<P>

JSP输出之后。

</BODY>

</HTML>

这个JSP页面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分析。

首先是JSP指令。它描述的是页面的基本信息,如所使用的语言、是否维持会话状态、是否使用缓冲等。JSP指令由<%@开始,%>结束。在本例中,指令“<%@pagelanguage="java"%>”只简单地定义了本例使用的是Java语言(当前,在JSP规范中Java是唯一被支持的语言)。

接下来的是JSP声明。JSP声明可以看成是定义类这一层次的变量和方法的地方。JSP声明由<%!开始,%>结束。如本例中的“<%!Stringstr="0";%>”定义了一个字符串变量。在每一项声明的后面都必须有一个分号,就象在普通Java类中声明成员变量一样。

位于<%和%>之间的代码块是描述JSP页面处理逻辑的Java代码,如本例中的for循环所示。

最后,位于<%=和%>之间的代码称为JSP表达式,如本例中的“<%=str%>”所示。JSP表达式提供了一种将JSP生成的数值嵌入HTML页面的简单方法。

会话状态维持是Web应用开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使用Cookies、隐藏的表单输入域,或直接将状态信息附加到URL中。JavaServlet提供了一个在多个请求之间持续有效的会话对象,该对象允许用户存储和提取会话状态信息。JSP也同样支持Servlet中的这个概念。

在Sun的JSP指南中可以看到许多有关隐含对象的说明(隐含的含义是,这些对象可以直接引用,不需要显式地声明,也不需要专门的代码创建其实例)。例如request对象,它是HttpServletRequest的一个子类。该对象包含了所有有关当前浏览器请求的信息,包括Cookies,HTML表单变量等等。session对象也是这样一个隐含对象。这个对象在第一个JSP页面被装载时自动创建,并被关联到request对象上。与ASP中的会话对象相似,JSP中的session对象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多个页面完成一个事务的应用是非常有用的。

为说明session对象的具体应用,接下来我们用三个页面模拟一个多页面的Web应用。第一个页面(q1.html)仅包含一个要求输入用户名字的HTML表单,代码如下:

<HTML>

<BODY>

<FORMMETHOD=POSTACTION="q2.jsp">

请输入您的姓名:

<INPUTTYPE=TEXTNAME="thename">

<INPUTTYPE=SUBMITVALUE="SUBMIT">

</FORM>

</BODY>

</HTML>

第二个页面是一个JSP页面(q2.jsp),它通过request对象提取q1.html表单中的thename值,将它存储为name变量,然后将这个name值保存到session对象中。session对象是一个名字/值对的集合,在这里,名字/值对中的名字为“thename”,值即为name变量的值。由于session对象在会话期间是一直有效的,因此这里保存的变量对后继的页面也有效。q2.jsp的另外一个任务是询问第二个问题。下面是它的代码:

<HTML>

<BODY>

<%@pagelanguage="java"%>

<%!Stringname="";%>

<%

name=request.getParameter("thename");

session.putValue("thename",name);

%>

您的姓名是:<%=name%>

<p>

<FORMMETHOD=POSTACTION="q3.jsp">

您喜欢吃什么?

<INPUTTYPE=TEXTNAME="food">

<P>

<INPUTTYPE=SUBMITVALUE="SUBMIT">

</FORM>

</BODY>

</HTML>

第三个页面也是一个JSP页面(q3.jsp),主要任务是显示问答结果。它从session对象提取thename的值并显示它,以此证明虽然该值在第一个页面输入,但通过session对象得以保留。q3.jsp的另外一个任务是提取在第二个页面中的用户输入并显示它:

<HTML>

<BODY>

<%@pagelanguage="java"%>

<%!Stringfood="";%>

<%

food=request.getParameter("food");

Stringname=(String)session.getValue("thename");

%>

您的姓名是:<%=name%>

<P>

您喜欢吃:<%=food%>

</BODY>

</HTML>

§3.2B/S系统介绍

传统的C/S架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方式中,业务逻辑位于客户端,每完成一项事务,都要频繁地访问数据库,使得网络上数据流量非常大,对于慢速连接的用户,甚至无法使用。

为弥补上述C/S架构的缺陷,人们发展出了三层或多层架构:客户机—中间件(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Client—Middleware—DatabaseServer)。在这种架构中,业务逻辑放置于中间件服务器上,大量的数据流也位于中间件和数据库之间,而客户机只是简单地发出请求,中间件接受请求后进行事务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返回给客户机,这一类型的客户机也称之为“廋客户”。B/S架构实际上是三层架构的一种,所不同的是客户端就是目前几乎每台电脑中都有的网络浏览器,而中间件则是Web应用服务器。注意到主要的业务逻辑均由位于Web应用服务器上的Servlet和JSP程序或EJB来处理。

3.2.1B/S架构具备极大的优越性

1、面向电子商务时代的技术

将来所有的应用系统几乎都在互联网或企业内部广域网上运行,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企业不可避免的信息化道路。B/S架构的软件正是电子商务的基石,正是这类软件使得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协同工作真正成为现实。无论在世界的那个角落,只需要一台可以联网的设备(计算机、PDA甚至手机)都可以方便地与客户联系和与他人协同工作。

2、软件操作、维护和升级方式的革命

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架构的产品在维护和升级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对服务器进行,通过远程连接服务器,异地的运维人员甚至于可以做到远程维护和升级,这对人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相当惊人的。

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所有的操作都和上网浏览网页类似,使用者接受的培训也仅限于业务逻辑而无需将大量精力浪费学习软件操作上。

3、系统整合

无论是办公自动化(OA)系统,人力资源(HR)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ERP等等,发展的趋势是不断融合。而采用统一的B/S结构开发的产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最好的选择,它提供了真正意义上无缝地与其它系统进行整合的方案。

3.2.2采用JAVA语言实现

1、跨越平台的限制

尽管目前Windows桌面系统一统天下,但是服务器系统采用的操作系统却具有多样性,包括Linux、Unix、WindowsNT/2000Server等系统都可以实现企业级应用。即便是桌面系统,中国政府出于安全和国家战略的考虑,希望有自己的操作系统,Linux的出现使这种想法变成了现实。

传统的C/S架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面对众多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快速的升级换代,采用这一架构开发软件,对于企业的IT投资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风险。而采用Java语言实现的B/S架构的软件产品真正做到了“一次编写处处运行(WriteOnce,RunAnywhere)”,对企业而言,可以规避将来更换操作系统所带来的风险。

2、健壮的系统

Java语言实现的软件具有天然的健壮性。这是Java语言自身的特性保证的。利用Java写成的软件几乎不可能造成系统崩溃,这正是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企业级应用所不可或缺的特性。

第四章公交查询系统设计分析

根据数据库系统生存期的设计方法,从数据库应用系统和开发的全过程来考虑,将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规划;

2)需求分析;

3)概念设计;

4)逻辑设计

5)物理设计

§4.1应用需求分析

要设计一个良好的公交查询系统,就必须首先明确该应用环境对系统的要求。公交查询系统的应用背景为:方便市民搭乘公交车出行;手动(目前)、自动(将来)、及时更新查询数据。因此,该系统需满足以下几方面需求:

1、查询功能:系统需要提供几种不同方式的查询手段,以实现灵活方便地管理整个系统。

2、数据的更新修改:

更新:系统允许管理员级别的用户对数据进行更新、修改并且存盘操作;

编辑:系统允许管理员级别的用户对数据进行编辑、删除的操作,保证现库的真实性与实时性。

3、打印输出(暂未实现):系统可以将用户查询到的内容动态地生成报表,并打印输出。

§4.2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公交查询系统功能划分模块如下:

查询系统模块

该模块实现公交查询功能。可实现按起点-中转站-终点查询查询和按线路查询两种查询方式。

录入系统模块

该模块实现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功能。

§4.3系统数据库设计

4.3.1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的目标是产生反映城市公交查询系统需求的数据库概念结构,即概念模式。概念模式是独立于数据库逻辑结构,独立于支持数据库的DBMS,不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

1、ER模型

ER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它的主要成分是实体、联系和属性。使

用这三种成分,我们可以建立许多应用环境的ER模型。

2、ER模型的操作

在利用ER模型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ER图进行种种

变换。这些变换又称为ER模型的操作,包括实体类型、联系类型和属性的分裂、合并和增删等等。

3、利用ER方法的数据库概念设计

利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可以分成三步进行:首先设计局部ER模式,然后把各局部ER模式综合成一个全局ER模式,最后对全局ER模式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ER模式,即概念模式。

设计局部的ER模式

通常,一个数据库系统都是为多个不同用户服务的。各个用户对数据的观点可能不一样,信息处理需求也可能不同。在设计数据库概念结构时,为了更好地模拟现实世界,一个有效的策略是“分而治之”,即先分别考虑各个用户的信息需求,形成局部概念结构,然后再综合成全局结构。在ER方法中,局部概念结构又称为局部ER模式,其图形表示称为ER图。

实体和属性的定义如下:

站点(站点编号,站点名称,站点类别)

线路(线路编号,始发时间,终发时间,备注)

线路站点对应(线路编号,站点名称)

SHAPE\*MERGEFORMAT

E/R图表示

4、联系定义

ER模型的“联系”用于刻画实体之间的关联。一种完整的方式是对局部结构中任意两个实体类型,依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考察局部结构中任意两个实体类型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若有联系,进一步确定是1:N,M:N,还是1:1等。还要考察一个实体类型内部是否存在联系,两个实体类型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多个实体类型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等等。

5、设计全局ER模式

所有局部ER模式都设计好了后,接下来就是把它们综合成单一的全局概念结构。全局概念结构不仅要支持所有局部ER模式,而且必须合理地表示一个完整、一致的数据库概念结构。

1)确定公共实体类型

为了给多个局部ER模式的合并提供开始合并的基础,首先要确定各局部结构中的公共实体类型。在这一步中我们仅根据实体类型名和键枕认定公共实体类型。一般把同名实体类型作为公共实体类型的一类候选,把具有相同键的实体类型作为公共实体类型的另一类候选。

2)局部ER模式的合并

合并的原则是:首先进行两两合并;先和合并那些现实世界中有联系的局部结构;合并从公共实体类型开始,最后再加入独立的局部结构。

3)消除冲突

冲突分为三类: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命名冲突。

设计全局ER模式的目的不在于把若干局部ER模式形式上合并为一个ER模式,而在于消除冲突,使之成为能够被所有用户共同理解和接受的同一的概念模型。

4)全局ER模式的优化

在得到全局ER模式后,为了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效率,还应进一步依据处理需求对ER模式进行优化。一个好的全局ER模式,除能准确、全面地反映用户功能需求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实体类型的个数要尽可能的少;实体类型所含属性个数尽可能少;实体类型间联系无冗余。

4.3.2逻辑设计

由于概念设计的结果是ER图,DBMS一般采用关系型,因此数据库的逻辑设计过程就是把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的过程。由于关系模型古有的优点,逻辑设计可以充分运用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使设计过程形式化地进行。设计结果是一组关系模式的定义。

1)导出初始关系模式

2)关系子模式

子模式是用户所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除了指出用户用到的数据外,还应指出数据与概念模式中相应数据的联系,即指出概念模式与子模式之间的对应性。

第五章公交查询系统应用程序设计(部分)

§5.1查询模块的功能实现

<%@page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ISO8859_1"%>

<%@pageimport="java.sql.*,java.util.*,com.lanyuer.util.*;"%>

<%

Listroutes=null;

Connectionconnection;

com.lanyuer.route.route_Managerroute_Manager=com.lanyuer.route.route_Manager.getInstance();

connection=DataConnectionManager.getInstance().getConnection();

try{

routes=route_Manager.selectes(connection);

}catch(Exceptione){

throwe;

}finally{

if(connection!=null){

connection.close();

connection=null;

}

}

%>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青少年成长青少年犯罪

[论文摘要]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不良网络文化使部分青少年迷失了方向甚至走向了犯罪道路。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表现在思想、道德、犯罪甚至身体各个方面,全社会应当积极配合,维护网络世界的良好环境。

互联网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在逐步增多。在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不良文化在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日趋严重,色情、暴力、迷信和邪教信息在网上泛滥成灾,网上道德逐渐沦丧,这些现象已经成为威胁文化安全的世界新公害。网络青少年群体在享受高科技带来欢乐、恩泽的同时,其身心也在承受着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煎熬。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教育、生活以及价值观念等造成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综合素质。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互联网是人类借助数字通信、信息技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模拟综合,构建起的一个与人类精神世界紧密结合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网络群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心理、价值取向以及较恒定的行为模式,它们可以被称为“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优势和高效新奇的特点。

第一,开放和虚拟。互联网形成了一个没有中心的、开放的网络世界,无人控制,也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对它负责。这样就使得网上交往完全是在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由于网络的无限开放性,导致网络文化的不真实性与虚拟性。大多数网民都不愿意用真实的姓名,由此提供的交流信息真伪难辨。

第二,自由与个性化。与传统文化相比较,网络传播是开放的,任何网民的地位是平等、自主而自由。在这里,网民可以自由交流,畅所欲言。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自由性,也为个性化提供了平台,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内容、进程,选择交流的伙伴。互联网如广阔的海洋,任你在信息海洋中自由游泳、大胆冲浪、展现自我。

第三,交互性与跨文化性。网络互联带来了信息传播、人际交流的互动性,使传播与交流不受时间、地域、身份的限制,受众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这种传播交流是双向的,改变了传统信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正达到了主体之间的平等性。网络文化突破了空间、地域、国别的限制,能实现跨文化的交流、对话和互动。

第四,弱规范性和价值多元性。互联网在世界各国都程度不一地呈现出弱规范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在我国也是网络引发多种社会法律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网络的公开性与弱规范性使得网络中的各种信息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甚至混乱的特征。互联网中符合社会主流要求的信息固然大量存在,但是不良信息与网络垃圾也四处泛滥,色情、错误价值观念、恶意政治观点、反科学伪科学信息随处可见。网上的内容可谓是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各种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其价值取向也相当多样化。

二、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促进

(一)网络文化推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与跃升

网络文化正以一种全新的界面出现在人们面前,对传统文化规范则是一场脱胎换骨式的转变。网络文化的信息化和开放化使青少年的视野空前开阔,头脑异常活跃,它使青少年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认知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二)网络文化为青少年充分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网络把人与人以及社会与社会连接在一起,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诞生,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创造力最大限度膨胀与滋生的一片沃野,为青少年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平台。

(三)网络文化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

由于网络文化双向互动性和双向交往性,给人类多国别、多民族、多领域、多形态的文化交往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使人类交往水平得以跃升,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使人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社会编织于平行扩张的网络之中。

三、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弱化青少年的民族意识

据统计当前网上的信息来自美国的占50%,来自中国大陆的仅占0.01%。这表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占据互联网这一文化传播的制高点,一方面控制国家舆论,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扒阆”其价值观和精神文化产品。这必将对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弱化民族身份逐渐消解。

(二)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据统计,日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这1%中,只有4%会被指控。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以及网上黄色流毒、黑色信息、暴力文化的泛滥使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案件逐年增多。

(三)造成青少年人格缺陷

网上交往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间接交往。交往的虚拟性,使人们不必遵守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规则,也不必承担违反交往规则而承担的责任,人们可以畅所欲言,甚至可为所欲为,极易导致青少年对人际交往的道德标准的模糊,易产生对现实中的人的不信任,从而淡漠现实生活中与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关系。

(四)影响青少年学业和身体健康

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占用了青少年大量读书、学习的时间,对青少年的学业有很大的影响。长时间上网,致使青少年由于睡眠不足而导致生物钟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器,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

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等。

四、不良网络文化引发青少年犯罪的表现

随着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深刻,因网络而引起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加剧。2003年3月安徽合肥16岁的胡某在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因技艺不佳被同伴嘲笑,随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将同伴刺死。2004年5月某中专学生许某和严某上网成瘾,因无钱上网而抢劫出租车司机,致使出租车司机死亡。2008年4月云南警校学员王建军锤杀两名室友,致一死一伤,然后自杀。据分析,该学员沉迷上网,爱玩网络杀人游戏。以上几个案例充分显示了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危害,使一些青少年因种种原因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网络文化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表现。

(一)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的暴力犯罪

网络文化是种虚拟的文化。网络游戏多以扮演角色和互追杀等游戏为主,由于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往往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受网上暴力文化的误导而实施的暴力犯罪

暴力文化,是指坚持有助于暴力行为发生的行为规范的亚文化。在暴力亚文化中,人们的行为规范受武力或者暴力手段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价值观念的指导,认为它是种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这种社会氛围中,暴力已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渗透到青少年的品质之中,甚至形成种崇尚暴力的观念。这种暴力文化对于身心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影响尤为深刻,因为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可塑性强。

(三)因上网缺钱而导致的财产型犯罪

据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副所长介绍,在2005年新收的三成未成年犯中,有相当多的孩子都有相同的犯罪规律,先是上网成瘾,然后为筹集上网所需钱则去偷、去抢,之后再若无其事地去上网吧。

(四)因受网上色情毒害而导致的性犯罪

据统计,网上的非学术信息有47%与黄色、淫秽、色情有关,70%以上的性犯罪是受网上黄色信息的影响,因长期沉迷黄色、色情网络而导致犯罪。因为网络中传播的色情图片和信息对正处于性意识萌芽和成熟期的青少年带来的关于性的冲动和引发的性冲动是强烈而难以抑制的。青少年过早涉足性领域,网友间的强奸、诱奸事件时有发生。

五、针对不良网络文化影响的对策

(一)立法机关应当加强网络立法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我国相继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营业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些法规的实施对网络行为已经发挥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仍然程度不同的存在着规定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等弊端,从而有待更加完善和易操作的法律出台,立法机关应当加强相关立法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使原有的管理制度合理化与效率化,真正明确文化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工商行政部门以及电信部门等管理机构的法律责任,为我国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政府应当加大网络市场监管力度

第一要加强对网站和网吧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净化青少年的上网环境。针对目前网吧作为我国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社会场所的现状,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制定对策与措施,网络监管人员应当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对网吧进行检查监管。要求网吧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营业,严格限制未成年人上网。

第二要加大对网络的技术监控,严防各种不良信息的与传播。互联网是信息技术的产物。由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用技术本身来解决可能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但是,我国目前对青少年安全上网采取的已有措施中,技术措施最显乏力。具体方法比如网站分级,国外已有成功先例,同时大量建立适合青少年成长的公益性网站,对有效防范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有着积极意义。另外,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一些技术先进、实用的网络过滤软件,尽量阻止各种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侵扰。

(三)学校要承担起教育青少年的重任

第一学校要更新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提高教师的网络知识水平和技能,只有教师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引导、监督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同时增加网络相关课程,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对网络上有益知识的学习上,使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四)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上网习惯

第一家长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决不上不良网站,不从事网上非道德和非法活动。积极引导孩子良好的上网习惯,从网络中汲取各种有益的知识,真正把网络当作孩子学习的平台和助手。

第二家长要关心孩子,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严把上网关,使孩子远离不良网络文化,杜绝不良网络对孩子的危害。

网络及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他们健康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雪、胡敏洁,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不良网络文化使部分青少年迷失了方向甚至走向了犯罪道路。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表现在思想、道德、犯罪甚至身体各个方面,全社会应当积极配合,维护网络世界的良好环境。

互联网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在逐步增多。在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不良文化在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日趋严重,色情、暴力、迷信和邪教信息在网上泛滥成灾,网上道德逐渐沦丧,这些现象已经成为威胁文化安全的世界新公害。网络青少年群体在享受高科技带来欢乐、恩泽的同时,其身心也在承受着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煎熬。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教育、生活以及价值观念等造成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综合素质。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互联网是人类借助数字通信、信息技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模拟综合,构建起的一个与人类精神世界紧密结合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网络群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心理、价值取向以及较恒定的行为模式,它们可以被称为“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优势和高效新奇的特点。

第一,开放和虚拟。互联网形成了一个没有中心的、开放的网络世界,无人控制,也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对它负责。这样就使得网上交往完全是在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由于网络的无限开放性,导致网络文化的不真实性与虚拟性。大多数网民都不愿意用真实的姓名,由此提供的交流信息真伪难辨。

第二,自由与个性化。与传统文化相比较,网络传播是开放的,任何网民的地位是平等、自主而自由。在这里,网民可以自由交流,畅所欲言。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自由性,也为个性化提供了平台,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内容、进程,选择交流的伙伴。互联网如广阔的海洋,任你在信息海洋中自由游泳、大胆冲浪、展现自我。

第三,交互性与跨文化性。网络互联带来了信息传播、人际交流的互动性,使传播与交流不受时间、地域、身份的限制,受众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这种传播交流是双向的,改变了传统信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正达到了主体之间的平等性。网络文化突破了空间、地域、国别的限制,能实现跨文化的交流、对话和互动。

第四,弱规范性和价值多元性。互联网在世界各国都程度不一地呈现出弱规范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在我国也是网络引发多种社会法律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网络的公开性与弱规范性使得网络中的各种信息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甚至混乱的特征。互联网中符合社会主流要求的信息固然大量存在,但是不良信息与网络垃圾也四处泛滥,色情、错误价值观念、恶意政治观点、反科学伪科学信息随处可见。网上的内容可谓是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各种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其价值取向也相当多样化。

二、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促进

(一)网络文化推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与跃升

网络文化正以一种全新的界面出现在人们面前,对传统文化规范则是一场脱胎换骨式的转变。网络文化的信息化和开放化使青少年的视野空前开阔,头脑异常活跃,它使青少年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认知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二)网络文化为青少年充分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网络把人与人以及社会与社会连接在一起,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诞生,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创造力最大限度膨胀与滋生的一片沃野,为青少年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平台。

(三)网络文化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

由于网络文化双向互动性和双向交往性,给人类多国别、多民族、多领域、多形态的文化交往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使人类交往水平得以跃升,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使人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社会编织于平行扩张的网络之中。

三、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弱化青少年的民族意识

据统计当前网上的信息来自美国的占50%,来自中国大陆的仅占0.01%。这表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占据互联网这一文化传播的制高点,一方面控制国家舆论,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扒阆”其价值观和精神文化产品。这必将对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弱化民族身份逐渐消解。

(二)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据统计,日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这1%中,只有4%会被指控。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以及网上黄色流毒、黑色信息、暴力文化的泛滥使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案件逐年增多。

(三)造成青少年人格缺陷

网上交往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间接交往。交往的虚拟性,使人们不必遵守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规则,也不必承担违反交往规则而承担的责任,人们可以畅所欲言,甚至可为所欲为,极易导致青少年对人际交往的道德标准的模糊,易产生对现实中的人的不信任,从而淡漠现实生活中与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关系。

(四)影响青少年学业和身体健康

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占用了青少年大量读书、学习的时间,对青少年的学业有很大的影响。长时间上网,致使青少年由于睡眠不足而导致生物钟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器,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

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等。

四、不良网络文化引发青少年犯罪的表现

随着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深刻,因网络而引起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加剧。2003年3月安徽合肥16岁的胡某在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因技艺不佳被同伴嘲笑,随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将同伴刺死。2004年5月某中专学生许某和严某上网成瘾,因无钱上网而抢劫出租车司机,致使出租车司机死亡。2008年4月云南警校学员王建军锤杀两名室友,致一死一伤,然后自杀。据分析,该学员沉迷上网,爱玩网络杀人游戏。以上几个案例充分显示了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危害,使一些青少年因种种原因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网络文化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表现。

(一)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的暴力犯罪

网络文化是种虚拟的文化。网络游戏多以扮演角色和互追杀等游戏为主,由于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往往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受网上暴力文化的误导而实施的暴力犯罪

暴力文化,是指坚持有助于暴力行为发生的行为规范的亚文化。在暴力亚文化中,人们的行为规范受武力或者暴力手段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价值观念的指导,认为它是种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这种社会氛围中,暴力已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渗透到青少年的品质之中,甚至形成种崇尚暴力

的观念。这种暴力文化对于身心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影响尤为深刻,因为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可塑性强。

(三)因上网缺钱而导致的财产型犯罪

据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副所长介绍,在2005年新收的三成未成年犯中,有相当多的孩子都有相同的犯罪规律,先是上网成瘾,然后为筹集上网所需钱则去偷、去抢,之后再若无其事地去上网吧。

(四)因受网上色情毒害而导致的性犯罪

据统计,网上的非学术信息有47%与黄色、淫秽、色情有关,70%以上的性犯罪是受网上黄色信息的影响,因长期沉迷黄色、色情网络而导致犯罪。因为网络中传播的色情图片和信息对正处于性意识萌芽和成熟期的青少年带来的关于性的冲动和引发的性冲动是强烈而难以抑制的。青少年过早涉足性领域,网友间的强奸、诱奸事件时有发生。

五、针对不良网络文化影响的对策

(一)立法机关应当加强网络立法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我国相继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营业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些法规的实施对网络行为已经发挥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仍然程度不同的存在着规定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等弊端,从而有待更加完善和易操作的法律出台,立法机关应当加强相关立法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使原有的管理制度合理化与效率化,真正明确文化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工商行政部门以及电信部门等管理机构的法律责任,为我国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政府应当加大网络市场监管力度

第一要加强对网站和网吧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净化青少年的上网环境。针对目前网吧作为我国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社会场所的现状,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制定对策与措施,网络监管人员应当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对网吧进行检查监管。要求网吧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营业,严格限制未成年人上网。

第二要加大对网络的技术监控,严防各种不良信息的与传播。互联网是信息技术的产物。由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用技术本身来解决可能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但是,我国目前对青少年安全上网采取的已有措施中,技术措施最显乏力。具体方法比如网站分级,国外已有成功先例,同时大量建立适合青少年成长的公益性网站,对有效防范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有着积极意义。另外,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一些技术先进、实用的网络过滤软件,尽量阻止各种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侵扰。

(三)学校要承担起教育青少年的重任

第一学校要更新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提高教师的网络知识水平和技能,只有教师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引导、监督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同时增加网络相关课程,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对网络上有益知识的学习上,使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四)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上网习惯

第一家长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决不上不良网站,不从事网上非道德和非法活动。积极引导孩子良好的上网习惯,从网络中汲取各种有益的知识,真正把网络当作孩子学习的平台和助手。

第二家长要关心孩子,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严把上网关,使孩子远离不良网络文化,杜绝不良网络对孩子的危害。

网络及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他们健康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雪、胡敏洁,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网络文化;道德价值;消解;建设

在一个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注重物欲和功利化的时代,网络与电脑也越来越以其自由、便捷、隐秘渗透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由此所形成的网络文化,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则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虽然网络文化活跃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文化的价值内涵,但不可否认,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甚至严重,它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消解和颠覆是毋庸置疑的。具体表现在:

1以感官享受代替理性思索

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从来注重人格修养的塑造,注重人的精神的升华,因而,孔老夫子会“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苏武会北海牧羊十九年,坚贞不屈。中国人虽然不善理性,但从来不会把感官享受摆在第一位,总是希望追求形而上的价值。而现在物欲横流,人文价值失范,虽然和社会转型有关,但是,网络文化的推波助浪,更加剧了这种现象的形成。毕竟,Email、网上交友、聊天室的铺天盖地,使得人们的交往天涯若比邻。而网络上色情文化的泛滥成灾,西方强势文化的日益渗透,使得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由对精神的追求变得越来越注重自我的感官享受。人们沉迷于色欲诱惑、热衷于一夜情,成为网络上的耀眼“风景”。因此,道德品质低俗化、审美趣味庸俗化就成为这个社会让人忧虑的事实。

2个人主义盛行代替社会责任感

虽然现代社会应该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也是一个强调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时代,但是,它却不是以牺牲社会责任感作为代价的。但是,网络文化却是把这点强化了。因为,网络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恰恰是割裂了个体与社会的联系,消弭了道德评判标准。它仿佛在暗示网上冲浪者,网络上无所谓道德不道德,只要愿意,个人就可以做任何事情。事物的评判标准,只在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完全不必顾忌社会的价值取向,不必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网络上随意的漫骂和攻击屡见不鲜,假话、欺骗习惯成自然,惟我所用的意识空前放纵。这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必然造成人们人格的分裂,也必然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助长了人们的利己心理,也会大大地消解人们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放弃了个体和集体的协调以及对社会的奉献意识。而这,恰恰背离了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价值标准。

3利益至上原则导致网络犯罪层出不穷

目前,网络犯罪形式多种多样,手法五花八门,犯罪行为涉及各种领域。据报章上披露的情况来看,主要有网络入侵,即利用电脑网络非法侵入他人网络,窃取他人的资料信息,破坏他人的网络程序;网络盗用和网络诈骗,比如盗用他人资源牟取非法利益或信用卡诈骗等;非法盗版;电子商业间谍活动、网络虚假信息等等。虽然犯罪现象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因为网络犯罪比传统犯罪手段更为隐蔽,涉及许多专业知识,给侦察取证带来很大的困难。加上现有财力物力和法律法规的缺乏,因而其后果就更为严重。网络犯罪所以日益严重,主要和人们缺乏道德自律、将物质和个人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有关。有的年青人甚至因为自己的高科技犯罪得逞而沾沾自喜,而根本没有任何廉耻、罪恶之心。这也是对我国传统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宁可清贫,不可浊富”等思想的颠覆。

4盲目西化甘愿沦为西方文化霸权的奴隶

互联网正日益严重地面临着文化霸权的压力。因为网络文化产生于美国,英语是电子文本的最主要语言,因特网上约有90%的信息是出自西方国家的英文信息。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其以英语为主的网络语言的优势,在通常的传播文化信息和控制舆论导向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倾销给别的国家和地区。在西方的这种强势文化面前,绝大部分网民会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对西方文化产生认同感和亲近感。这种唯西方马头是瞻的倾向,既使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遭到空前的危机和挑战,给文化和文明的延续带来负面影响,也必然带来当代人价值标准的迷茫和精神方面的困惑与危机。

正因为网络文化以空前的渗透力消解着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念,轻者造成传统文化的失路、人们精神的困惑与迷茫,重者导致个人主义、物欲主义泛滥成灾甚至网络犯罪的日益严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这种挑战,更好地维护精神的神圣呢?

4.1诚实守法,倡导健全的网络人格

虽然网络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它的隐匿性,人们在网络中似乎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必背负道德的责任。但这不是说在网络当中就可以放肆放纵,而恰恰说明,在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网上监管还不够有效的状况下,人的自我约束即诚实守法的重要性。这里的诚实守法,一不能违背法律和良心,二以诚待人,绝不欺诈。所谓诚实,决不是毫无原则地将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而是,在网络交往中,应竭力杜绝虚情假义、坑蒙拐骗,而应该加强道德自律。一个人只有在网络中也表现出健全的人格,网络社会才会和谐有序,社会和国家才会充满希望。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早在2001年11月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就明确地要求广大青少年网民“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可说为网络秩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4.2加强网络监管,营造健康的网络气氛

虽然现代法律尊重个人的权利和隐私,但是,在网络文化越来越模糊了道德界限、越来越助长人的私欲的膨胀的今天,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网络监管,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回越来越严重,社会的道德水准势必下降。尤其在网吧这种鱼目混杂的地方,更是应该用技术的手段来规范它的经营,营造出一种文明的气氛。具体说,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监控、软件隔离手段剔除网上的不良信息,限制网上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流传;建立专门化的网络执法机构,运用高超的电脑网络技术,侦破、打击各种网络犯罪;积极为网民提供健康文明的上网场所和网络环境,强化网络的学习、娱乐、交流等多种功能;强化网络文化内容的审核、管理与流通,做到在源头上把关;以法规形式来规范网络文化消费行为,使之合理有序。只有加快发展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完善网络的规章建设,善于引导网络消费行为,网络文化才会呈现出和谐、有序的状态。

4.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打破文化霸权壁垒

不可否认,网络文化已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越来越有种西化的态势。尤其是,在世界大局趋向和平、稳定的前提下,西方通过输出其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来进行“和平演变”,更有种不容忽视的威力。虽然世界的融合是个必然趋势,但这种融合应是多元并存而不是简单的一体化。因此,发展和完善我国有鲜明特色的网络文化,以抗衡西方的文化霸权势所必然。

4.3.1建设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又让人喜闻乐见的文化网站,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占领网络的制高点;

4.3.2积极开发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软件,改变原有的色情、暴力及西化模式;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篇8

(一)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具有创新民族文化、丰富当代文艺样式的战略意义,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目前我国动画产业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牌动画形象。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青少年文化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动画形象基本上都出自于国外,并已经成为青年人眼中新时代的视觉偶像,这是值得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重视的现象。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势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我们每一代人身上又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在我们生活的时段出现了动画民族艺术形象的空白,它伴随着动画形象向具体生活环节的层层渗透,将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越应该重新估价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所以在动画领域,我们呼唤从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真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动画形象,在这里,它已经不仅仅是涉及到一个动画产业的问题了,而是已经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战略意义。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作为朝阳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丰富当代的文化样式,塑造中国特色的艺术形象,加强青少年教育,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都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应当纳入我们的主流文艺创作,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二)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文化教育问题,需要文化艺术界有识之士的通力合作。

动画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影视艺术形象,它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开发会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们的艺术创作人员应该思考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所应该向社会承担的责任,我们有责任保护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有益的本土文化,让它通过动画的艺术形式找寻到自己新的家园,丰富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是社会急需,特别是少年儿童教育的需要,建议集中我省的有利资源申请“国家动画基地”,开设相关电视频道,编撰大型动画剧本,创作具有原创性的动画形象,填补我省空白。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系设置有动漫艺术创作、影视美术、数字传媒等专业方向,并与山东电视台合作建立了教学、研究基地,在动漫及网络文化艺术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合作,取得了初步的优良成果。但是要想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并非只是动画从业人员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的文化事业。动画剧本的编撰、电视媒体的传播等,需要作家、电视编导的大力支持和参与,需要文化艺术界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为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共同努力。

(三)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具有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传媒手段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建议利用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样式的结合,创造富有时代特点和艺术品位的动画作品。艺术与技术相结合需要现代科技和传媒手段的技术支持和硬件保障,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人才的教育培养。

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动画形象必然产生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土壤,传统艺术形象在造型语言的背后深深地传递出传统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尺度。本土文化确立了一种和谐相生的文化生态关系,这恰是现代动画艺术语言所要借鉴的资源和植根生存的土壤。

中国动画队伍的现状是老一辈的动画师相继退役,而年轻一代刚刚进入角色,面对动画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如何在动画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确不容易。动画产业的一线人员,大多是近几年从艺术院校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虽然掌握了美术或相关学科的知识,但专门从事动画行业的知识和经验严重不足,还有一批是从计算机、绘画、影视等专业转行从事动画行业的新兵。因国内目前还缺少该行业的职业培训,所以动画行业的主力军业余人员较多。对新兴的现代意义上的动画行业来说,人才短缺是个严峻的实际问题,人才结构的非专业化也存在潜在的问题。

同时,动画艺术与本土文化资源的结合应当通过动画教育改变动画从业人员的创作理念,提高对民族本土文化的亲和度来实现。因而动画教育不但要解决动画创作的技术和方法问题,还应该加强对民族本土文化的认同教育。

(四)

网络时代向我们提出了繁荣网络文化艺术创作和发展网络文化艺术教育的新使命。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换对艺术设计家的考验是最严酷的,因为我们面临的将是全新的学科,无法照搬与沿袭传统的艺术样式。以往我们的设计是借助物质材料所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而网络中的形象设计则是运用虚拟手法对现实空间的表现,在设计过程中留给设计师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受到技术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何表述网络时代全新的传媒艺术语汇,如何创造出适合人们接纳、感受、审美和使用的网络设计语汇符号,这些都是未知的空间。但任何设计形式又有其相参照的规律和标准,包括网页艺术设计的相关设计领域,设计家们可以运用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有针对性的借鉴、评判、吸纳、运用与发挥。因为无论是设计语言亦或设计理念上的创新,“以人为本”才是最终验证的标尺。任何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人所用,特别是网页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它既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又是审美的过程,应用与审美的结合始终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网站建设并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要求现代设计师具有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的素养,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全新的认知与判断方式,更需要具备设计艺术的创造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目前所培养的设计师已经或正在落后于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对于培养网络艺术设计的专门人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传统的艺术教育有它自身的优势,工业革命之后新兴的工业设计,也为人类文明进程记录过光辉的一页。而当今的网络时代,给设计艺术教育提出了更有意义的课题,就是如何承传艺术设计的普遍规律,开拓网络视觉审美的全新领域,重视数字时代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总结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时代精神……这是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既是作品也是产品,需要市场和群众的培育。一定要利用市场手段丰富它的创作,激活民族文化的题材,树立我们的动画形象,占领市场首先要分析市场,尊重经济规律和艺术规律。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作为现代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朝阳产业,我们虽然暂时落后,但借助文化的优势和迅速增强的经济势力,应该有能力赶上动画大国的发展步伐。这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市场和观众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动画原创这一条生命线,中国的动画产业应该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艺术形象。为了占领中国的动画市场,美国的动画业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寻找动画艺术主题,《花木兰》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难到不足以引起我们中国文化艺术界和动画业界的反思吗?为什么美国动画设计师能够从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找到动画基因,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阐释中国的文化现象,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关键问题是我们没有摆脱文化的殖民心态,没有重视自己文化,甚至瞧不起自己的文化传统,长期的西方文化中心观念制约着我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使之缺乏信心,缺乏责任感,缺乏原创性。弄清当代中国的动画艺术问题,首先应该理顺文化与商业观念,在民族文化上多思考,多做文章,否则永远处于模仿和照搬的局面,而动画艺术缺乏生命力、时代感和民族性。但是借助民族本土文化,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并不是一味回到“古装戏”状态,而是从本土文化中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生态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血脉联系。也就是从文化生态体系中,寻找当代人所缺、所想、所需的精神和文化境界,并想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动画问题给我们的启示已经超越了动画产业自身的范畴,如果我们不从文化层面上去思考、调整和研究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策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动画业面临的问题。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篇9

一、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现状

1、网络文化平台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高校网站主要是以校园新闻和通知为主,更多是为广大教职工提供服务,主要用于公务性办公,在内容上不能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特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网站浏览量较低,网站的说教色彩浓厚,引导功能较为淡薄。有部分高校开设学生工作活动板块,但信息相对陈旧,更新速度慢,高校校园网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有限。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的能力和水平总体有待提高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勇于面对、善于解决网络文化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觉提高网络文化工作能力和水平。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搭配总体尚待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网络文化工作经验尚待提高。高校网络能力培训总体上数量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的能力和水平相对有限,部分教育工作者不能运用新媒体通过网上和网下两种形式开展教育工作,因此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3、大学生网络信息选择能力总体较差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大学生缺少应有的批判和思辨能力,盲目、片面接受各种信息,不能将媒体及媒体传播的信息合理运用,特别是造成了个别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生活。健康上网问题成为网络时代的新问题,不良网络信息和过度的上网对大学生都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

4、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总体比较薄弱

网络的虚拟性淡化甚至去除了网络行为主体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使部分大学生以为网络是不被人发现的,不必负责的,造成了大量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在大量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下,个别大学生片面、绝对看待问题,这直接刺激了大学生的占有欲和享受欲,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正确网络道德观的形成。网络的立法、执法和司法都相对滞后,大学生对有关国家新闻出版、网络管理、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使个别大学生缺少自控力和自律性。

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措施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握网络文化的方向,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要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思想基础,增强大学生对共同理想的认同和共鸣,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增加大学生报效祖国的使命感。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师生,提高师生辨别和选择能力。

2、以人为本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高校要结合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需求设置板块,创新网站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要把网络文化建设作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考评的一个重要项目,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活动。要引导教职工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形式要由传统的面对面咨询转变成面对面和网络交流相结合。要在保证学校校园网新闻性和事务性的基础上,积极展示学生的活动,由专人负责网络信息的更新,充分发挥校园网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要集合学校宣传部、德育教学部、学工部和团委和各分团委的力量以及学生家庭的力量,办好思想道德教育板块和学生生活版块,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应探索贴近师生文化需求的网络资源模式,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和资讯功能。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低关系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效果的顺利实现。要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采取定期、不定期培训或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利用网络能力,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合理,思想政治工作水平高,网络文化素质高,网络技术水平高的教育队伍。

4、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信息的良莠不齐、纷繁复杂要求大学生能够在海量信息面前,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既要传播媒介知识,更要启发、引导大学生批判地看待媒体和媒体传播的内容,引导大学生提高面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思辨的反应能力以及利用能力,理性对待网络,发挥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5、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以及思想特点,立足现实,从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传播优秀网络文化、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拓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要通过专题讲座、课堂教学、网络文化实践和心理咨询等途径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文明网络人。要建立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运用行为引导而不是命令的教育形式,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引导大学生自觉按正确的道德规范行事。可以把网络技术运用能力纳入对大学生素质的考核,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是引导,不能纯粹学分制考核。要积极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提高辨别是非能力,达到文明上网的教育目的。

三、结语

高校要以人为本、以多样的文化信息、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实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衔接,打造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架起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律、法规教育的同时,培养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实现高校育人的目标。大学生要担负起建设美好祖国的重任,自觉提高网络信息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利用能力,自觉提高网络思想道德素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的工程,要依靠社会、学校和师生的共同力量,要利用法律、校纪、技术、网络道德教育、学生自律等各种手段。只有各方努力,才能实现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育人目标。

本文作者:宋秋红工作单位:中州大学

第二篇:网络文化与儿童早期阅读

一、儿童早期阅读与网络文化概说

(一)早期阅读概说

1.早期阅读的界定早期阅读,一般是指学龄前儿童通过视觉作用于低幼读物或通过听成人对低幼读物形象的描述来理解读物中图像、色彩及少量文字所表达的内容的过程。我们所讨论的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在成人指导下进行的,在网上对幼儿动画片、儿童故事、图画等的阅读、讲述和简单理解的过程,是建立在对视觉图像的感知、理解和想象之上的活动,而非建立在识字基础上的阅读。2.早期阅读的意义在欧美发达国家孩子们的早期阅读得到了早期教育专家的首先肯定。研究成果表明:有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在5岁之前就开始阅读了。综合而言,早期阅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经过多年的研究证明:正确的阅读方式和大量的阅读实践能促进人的大脑发展。现实生活中有些小时候聪明伶俐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应越来越迟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小时候没有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缺乏阅读动机和兴趣。(2)可以提高儿童语言能力美国教育学家Holdaway等人在对阅读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充分考察了影响读写能力获得的有关因素后认为,儿童的阅读学习过程,就是基于已有的口语经验,建立字形与语音之间联系的过程,通过语音的中介作用,得到语义。(3)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婴幼儿时期,是人的生命的起始阶段,也是人的智能开发的关键时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曾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中,通过对千名儿童的追踪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假设:若以17岁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则4岁时就已具备50%,8岁时达到80%,剩下的20%,是从8-17岁的9年中获得的。而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显示,早期阅读、计算能力是对儿童日后的智力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方面。通常,早慧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阅读。(4)可以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即指爱读书的习惯、提问质疑的习惯。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工作、学习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而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在读书的过程中才能培养的。

(二)网络文化及特征

所谓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称。而网络文化则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网络文化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关注。网络文化的特征如下:1.网络文化以电子为介质的高科技文化历史上以纸为媒介的“纸文化时期”已经持续了近两千年,以纸为首的“文房四宝”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网络文化是以电子为介质的高科技文化,电子这种新媒体远比纸媒体优越,既方便大量存储又便于迅速传播,借助高科技手段还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从而使信息的传播更形象更生动。2.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任何人都可进入电脑空间交流思想,发表学术、观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任意存取的环境。3.网络文化具有高时效性网络文化是高时效性文化,主要体现在其更新的速度很快。计算机网络将全社会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似乎将地球缩小了,将时空拉近了,极大地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实现了通信瞬时化、生产自动化,全面突出了一个“快”,即发展快、进步快、更新快。4.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计算机网络空间是一个与物理空间相对立的新空间。在这种空间的交流是在物理空间中难以实现的。志趣相同的成员可以在此空间中组成虚拟社会,自由交流。5.网络文化具有交互性网络文化的交互性主要指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互动关系。

二、网络文化对儿童早期阅读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儿童的早期阅读的正面影响

由于网络所特有的交互性,少儿不仅可以自由化选择信息,而且可以创造信息,这就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体系中受众的被动地位,使之在自由选择中变得主动,成为信息的主人。主要表现在:1.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文字、图片、图像、影像、色彩、声音等都成为网络阅读的对象。这样,文字的、图片的、声音的、静态的、动态的超文本,形成一个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的新文本世界。这个新文本世界充满了对外界的吸引力,带给幼儿多重的感官刺激和更真切、更形象的阅读体验。这些阅读体验有助于幼儿更好的理解文本,更好的获取信息。网络阅读所带来的多重阅读体验是传统的文本阅读所不能比拟的,这也是网络阅读能够吸引幼儿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2.提供阅读服务的范围更大,载体类型更多传统的阅读多限于文献资料。借助于网络,可以把信息搜索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世界,不仅可以获得摘要、索引和全文,还能够得到程序、声音、图像等二进制文件和多媒体信息。信息的载体多以磁盘或光盘的形式存储,信息量更大,传送也更快捷。教师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优秀的教案、动画片等,在课堂上使用,大大节省时间的同时,使幼儿也享受到了优秀的网络资源。幼儿在声音、图像等多重感官下愉快的学习,阅读,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3.阅读方式更灵活便捷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形式是一种人机对话为主的互动方式。在即时双向的互动过程中,阅读者思路变得开阔,参与愿望更加强烈、最终使阅读变得更有乐趣,使网络阅读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达到大大激发其阅读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最佳效果。如在学习小班语言课《小刺猬背果果》时,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利用小刺猬和小朋友对话的方式,“小朋友,你们看看我长的什么样?”从而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刺有什么作用?”等一系列的对话培养了幼儿的能力的同时,获得身心的愉悦。4.阅读的效率与质量大幅度提高传统的阅读在信息的处理上既耗时间又耗精力。而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幼儿就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进行智能检索,并将获取的信息资源随时随地下载或存储,而且可以满足尽可能多的内容和需求。幼儿可以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帮助下,检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满足各个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如小班小朋友喜欢奥特曼动画片,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在百度、雅虎等网站上进行搜索,就可以随时快速的看上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了。

(二)网络文化对儿童阅读的负面影响

1.阅读的盲目性据调查,在网络阅读中有一半以上的幼儿缺乏选择最佳信息资源的能力。既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也不能从海量的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阅读资源,是当前我国少年儿童网络阅读中普遍存在的同题,以至于经常会出现“随大流”的现象,即看到伙伴读什么自己就跟着读什么。2.存在逆反阅读现象逆反阅读现象尤其在一些年龄较大的少年读者中表现突出。例如,一些宣扬封建迷信、反科学方面的迷信读物对孩子的影响很坏,但部分幼儿的阅读兴趣却愈浓。3.存在恋网现象在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快捷和多媒体等有声有色的吸引下,一部分幼儿阅读者认为网上任何信息资源都可以找到,一有时间,就沉迷于网络。认为书本没有网上的精彩,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如有的小朋友在网络阅读中竟然不知孔子为何人。4.浅阅读主要表现为幼儿上网阅读一般都是随机性的,以消遣为目的的,大都是一遍而过,并没有加深其理解,想象等。此种阅读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三、成人对幼儿网络阅读的指导对策

(一)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帮其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

网络时代各种新观念、新技术对人们的冲击是巨大的。幼儿接受这一切却比成年人更多更快。成长于不同时代的人,认知能力上会有差异,现在的幼儿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幼儿的种种心态,特别是关于流行文化的追逐,不能简单地加以全盘否定。除了考虑时代背景对幼儿的影响外,指导幼儿阅读还必须研究分析不同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要求及特点,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认真琢磨幼儿的成长需求与现实的磨合,引导他们从浅层次的表象文化进人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引导他们更多地关注于理想、信念、意志、品格等等、更深刻地认识人生,理解人生。如幼儿喜欢看《蜡笔小新》与家长之间不符合社会伦理之间的矛盾,家长应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与时展的需求,给孩子以合适的自由,而不要总是一副老眼光看待问题,。

(二)净化信息环境,确保阅读效果

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给幼儿课外阅读增添了许多色彩。而它的负面效应也随时显露出来。诸如禁毁小说、色情文学和低级趣味的作品也毫无阻挡地粉墨登场,致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受到极大冲击。面对网络阅读中的种种不良行为和现象,图书馆一方面要对幼儿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让幼儿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利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通过网上监控、过滤、屏蔽等措施来堵扼“网毒”和垃圾信息,净化阅读坏境。此外,对儿童网站上的广告问题,我们还要大声呼吁我国的信息管理部门必须加强信息立法,完善网络管理政策,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阅读氛围,确保健康向上的网络阅读效果。

(三)加强信息导航,指引阅读方向

面对海量存贮的网络信息资源,成人要当好信息导航员,引导和培养幼儿掌握鉴别信息精华与信息糟粕的标准与方法,使他们能从容地面对多媒体信息,以良好的心态徜徉于五光十色的信息世界。例如,可以给幼儿推荐值得浏览的‘“精品网站”、“精品网页”、“精品栏目”等,同时列出禁止浏览的“网站黑名单”,晓之以利害关系,告诫幼儿不要“越雷池一步”,并把这些“推荐浏览”和“禁止浏览”的网站名单向社会公布,以求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四)指导幼儿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效的阅读方法与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在平时的生活或学习中应帮助儿童养成有效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上网时应将有限的注意力分配好同时为幼儿选择竟可能广告少的儿童网站;始终牢记自己的上网目标,让幼儿自己选择上网阅读的目的,最好在教师或家长的引导下进行;必要时阅读网站导航;熟悉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及注意网络阅读的系统性;文本阅读与网络阅读紧密结合不要一味的网络阅读,最好与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合或在书本学完后,在网络阅读加以巩固等。再如,阅读卫生习惯的培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习惯;上完网记得洗手,阅读45分钟后向远方眺望一下等。此外,家长或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以免幼儿不断转移阅读兴趣,从而迷失阅读的目标,忘记自己的任务。

(五)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组织阅读资源

“毫无疑问,图书馆是建设这个“世界”的主力军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组织阅读资源,可极大地推进图书馆幼儿阅读指导工作。例如,从小方面人手,可制作易管理、易传播、易利用的电子剪报,开展阅读指导服务;大的方面,可参与“中国少年儿童鼠标一点,世界在你面前打开”。这个“世界”便是由网络和数字资源组成的虚拟世界信息大世界—网上图书馆的建设,为幼儿提供较为完善的、健康有益的,融科学性、引导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应采取更积极、更主动的策略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和网站建设,为幼儿构筑一个多维的网状框架结构的网络信息资源,以期最终能在掌握阅读资源和阅读途径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埃利雅德博士曾预言:“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生活、工作、学习方式的大变革,并且这种变革将伴随着我们的终身。未来信息世界的竞技,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谁就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计算机和Internet技术的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的制高点,网络阅读则是让我们获取和拥有高科技秘密武器的钥匙。认同“教育是只母鸡”的日本人,正积极进行着基于因特网的教育改革;美国1998年便启动了一项称之为“美国教育行动”的宏伟计划,要让每一位8岁的儿童都能阅读,每一位12岁的儿童都能上Internet网,每一位18岁的青年都能受到高等教育,每一位成年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而我国教育部也决定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应具有前瞻目光,树立进入互联网、用好互联网,终身学习的观念,成为能适应信息社会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具有创造能力的有用之才。如今,站在新世纪的门槛,我们的网络阅读教育教学承担着神圣的使命,面临着巨大而严峻的挑战,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作者:李亚西工作单位:潍坊学院

第三篇:网络文化对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一、网络文化的涵义及特征

新时期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文化,并从本质上引起一场文化的革命,促使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的形成。网络文化,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了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作为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网络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外,还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如开放性、自由性、高时效性、多元性、渗透性和广延性等等。由此可见,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和功能是有一致性的,但它也以其独有的特征剧烈地冲击和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进行课堂教学为主。今天,当网络文化日益渗透于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时,这把双刃剑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给予积极影响的同时,更让消极的因素日益凸显,对思政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造成了深刻的负面影响。1.网络文化对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负面影响。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主要描述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后产生的行为变化。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思政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推动社会整体的良好发展。二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发展提供方向的指引和思维的启迪,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但网络文化却以它自由和渗透的特性影响了这一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网络文化的自由特性突破了传统文化的各种限制,增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间的接触。这种前所未有的文化联系的自由度让学生接触到了丰富多元但却良莠不齐的信息。这些未经层层把关过滤的信息,很容易让思想单纯、缺乏阅历、个体理性选择能力较弱的学生善恶难分、真假难辨,无法用客观辩证的态度对待问题。再加上网络文化的渗透性,从客观上让在西方语境中诞生的计算机语言将西方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播并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中。各种不同文化的变异,不同道德观念的更迭,让辨别力不高的大学生无法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无法树立正确的三观,无法直面社会现实问题以建立社会责任感,从而导致价值理性的失落和自我的迷失。2.网络文化对思政课教学主体的负面影响。教师是课堂教学目标实践的真实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主导者”和“知识传递者”,占据了信息的主导地位,拥有权威优势。但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极为自由的信息空间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对教师的信息导向能力和价值导向能力提出了挑战。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让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去获取想要的信息,自由地访问各种信息资源、观点、思想和民族文化。同时,这种开放性导致了网络的交流没有社会的监督、没有文化的禁忌,让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真实和直白,从而促进个性的张扬和思想情感的流露。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多元性让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并存,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共处,让各种形形色色的文化样式和价值观念满足不同品味和不同心理需求的人们的需要。这种变化意味着,当学生走进思政课课堂时,脑子里已经装满了大量的网络信息,里面既包括了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悖的信息,也包括了授课教师所不知道的信息,这就会让教师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部分丧失,尤其是让没有能够紧跟时代脉搏的教师处于“落伍”的尴尬境地。于是,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会逐渐放弃与教师的交流讨论,而借助网络的搜索。这种状况使得师生之间的交往间接化、数字化,致使学生失去对教师的尊敬和信任,也让教师失去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感情训练的机会。3.网络文化对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负面影响。所谓思政课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途径、程序和模式的总和,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关键要素。思政课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灌输式的,教师热衷于不断的讲授,学生习惯于无谓的听讲,其导致的结果就是“你听我说”。尽管今天的教师们已经认识到这种单向式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弊端,并学会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政课的课堂以辅助教学。但在这种以展示媒体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与现代传媒相协调的教学模式存在把握不当的问题。因为在网络时代,互联网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这种跨时空的特点使网络文化传播迅速,更新快速,已不受印刷、运输和发行等因素的限制。这就是网络文化的广延性和高时效性。这种特性使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件,阅览铺天盖地的社会评论,在教师授课之前就会对各种事件和社会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若授课时教师不能正确把握网络文化的这种特性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和现实世界有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以空洞的理论就事论事的负效应,让课堂教学显得局限和乏味,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跌落,甚至出现反感和厌恶的情绪和态度。

三、对策思考

在网络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政课应立足现实,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规避网络文化的不足,以搞好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第一,把握网络文化主旋律,引导正确的思想动态。思政课本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面对网络文化的海量、密集、混合、多元信息,思政课必须坚持思政教育正确舆论导向,把握网络文化的主旋律,既要从内容上突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又要从形式上注重时代主旋律的渗透。通过把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集聚效应,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与现实中负面现象形成的原因,正确评价社会中的各种思潮,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密切联系实际,注重丰富教学内容。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由于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熟练掌握使得他们对于各种信息的了解和接受更加主动和积极,远远超越了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传递的信息量。思政课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正确的,但是课本中的有些内容和实例却是滞后于时代的前进步伐,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甚至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较远,无法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因此,思政课的教学应该把“研究理论问题”与“解答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让课程内容不断创新,紧跟网络时事动态和加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学生关心、或应当关心而又未必完全理解的现实问题。第三,注重教学交互设计,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交互”概念最初源之于计算机科学。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交互”赋予新的理解,以此定义通过信息的传播来促使人们彼此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教学交互”就是具体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中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应该通过网络精心设计教学交互活动,充分发挥互动媒体的教学功效。一方面,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学生当前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利用网络环境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了解,再结合课本理论,及时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本着疏通引导的原则,让学生在充分表达自我见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并通过讨论引发学生思考问题,通过总结提高学生认识,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第四,加强教师理论修养和对教学经验的总结。网络的发展对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除了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之外,还必须通过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培训,了解和学会使用网络教育新手段和网络思政教育新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学会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过滤信息和反馈信息,以完善原有的信息量。通过研究社会,关注时事,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拉近和学生心理距离,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把知识的传授和思想的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思政课课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作者:程文工作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四篇:网络文化对国学课程的启示

一、以专题教学的模式,为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民办高校中较早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国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探究与实践,一直是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在此基础上,博雅教育学院大学语文与国学教研室开设《国学精粹》课程,并将其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经过几年来的授课实践,目前,《国学精粹》课程采用专题教学的模式,分为“中国传统文化”(具体分专题“儒家典范”、“道家潇洒”、“佛家慈悲”)、“经典文学”(具体为“中国诗歌鉴赏”“、中国小说赏析”)“、民俗生活”(具体为“中国民俗举隅”、“中国传统节日”、“中华饮食文化”、“中华礼仪演进”、“中国服饰大观”)、“人文艺术”(具体为“中国戏曲欣赏”、“中国汉字与书法”“、中国传统绘画”、“中式传统建筑”)四大模块进行教学。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梳理,把高职学生与中国文化的联系融入课堂中,加强人文素质的熏陶、开阔学生的视野,保留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全方位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促进高职学生重新关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年轻人的文化自觉,恢复民族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吸取人类一切美好的文化成果,引导学生确立文化自主的意识和文化创新的精神。

二、国学理论与现实案例相结合,并注入新鲜元素。

当今社会掀起了一股学国学的热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国学无用”的论断却仍在不少学生心目根深蒂固。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尤为如此。因此,如何让学生“爱国学”继而愿意“了解国学”“、学国学”,是授课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以国学理论聚焦社会热点或网络热议话题,体现文化教育的现实情怀和人生关怀。如用食品安全问题来探讨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结合各论坛“爸妈对我们说的最让人泪奔的一句话”引导学生讨论孝道问题;结合广受关注的职业病与“过劳死”问题探讨道家的“天道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无为”的思想。(二)利用高职学生感兴趣程度较高的网络小说、影视剧设计教学环节。如《道家潇洒》利用电影《功夫熊猫》中体现老庄哲学的片段来导入;《中国服饰大观》利用各类影视剧如《金枝欲孽》、《美人心计》、《步步惊心》、《宫》的剧照来介绍汉服在各朝代的演变与特点;《中国民俗举隅》则剪切《后宫甄嬛传》的视频片段来介绍传统婚俗中的相关仪式及其文化内涵。

三、利用网络资源,作为授课之外的补充。

《国学精粹》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学生人文知识结构,使其拥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与人文关怀能力。因此除了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够从课堂上有限的知识点去开发、自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互联网的信息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漫游网上的大学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接触历史的过去和现实的社会,包括全球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思想。网页资料、QQ等聊天工具、微博、微信……多种网络途径让他们真正紧密地和世界连在一起,这与过去闭塞、保守、被动的教育环境截然不同。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他们在思想上活跃开放,对于网络上的资源接受速度很快。因此在课后,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向大学生介绍相关学习资料。具体表现为:(一)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介绍相关网络资源。如中国传统文化网、国学网、中国古典小说网等相关网站,百度昆曲吧、汉服吧等交流平台,章服之美、中国书画艺术、中华遗产杂志等微博用户。(二)课余利用微博、微信等工具,为学生推荐文章或视频。如《中国民俗举隅》中“,岭南文化”设计为“拓展阅读”的内容,转发新浪微博上凤凰卫视的节目《潮汕人的鲜明符号》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潮汕习俗和潮汕人文;讲授完《中国服饰大观》后利用微博和微信给学生转发《汉服完整漫画版》、《古代女子发型大全》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三)利用各种网络媒介,构建课后学习平台。授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百度文库、QQ空间、微博、微信等,在课堂之外,将各类学习资料(如电子书籍下载地址、推荐视频)共享到此类网络平台,供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目前的国学课程设计,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发掘的地方。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途径,并把国学的理论与当今的社会现实更紧密结合起来,解决高职学生在人生价值观等方面上的一些困惑,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作者:陈霓工作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博雅教育学院

第五篇:校园网络文化的校思政课教学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特点分析

(一)学习求知欲强,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事业心以及自强不息精神,他们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敢想、敢干,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不断地通过网络等媒介学习新知,提高自我。特别是在市场化大潮下,一部分人通过自身努力从底层的小人物奋斗为成功人士,为在校大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让他们从中看到了希望,树立了奋斗、竞争、平等、效益等意识,具有强烈的通过自我努力改变命运的愿望。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他们更关注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通过书本、网络等了解最新的前沿技术,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

(二)关注国家大事,具有民族自信心

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关心国内外大事,尤为关注中国的国际地位、民族荣誉和国计民生等问题,对“共产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利比亚冲突”、“南海争端”等关注度都很高,大家认为“探月工程”、“神舟九号”发射等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民族自信心。在“你关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办”这一问题时,有65.8%的学生表示会时刻关注中国队的比赛,并希望中国队奖牌总数排第一;有28.5%的学生表示有时间的话会去观看;只有5.7%的学生表示对奥运比赛没兴趣。对一些敏感政治问题,学生能通过搜集和浏览各方面资料,并从国际、国内政治大局出发,客观理性地分析和看待问题,政治鉴别力明显增强。

(三)人生观模糊,价值取向出现偏离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正确的,但他们的思想较为实际,认为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应该有所收获,虽不满现状,但对未来的定位又比较模糊,少数学生仍然比较重视金钱和地位。当问及到“你如果当上公务员,你的价值观是什么”时,62%的同学首选有社会地位、努力升职;29%的同学选择工作稳定、好好过日子;9%的同学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被问到“如果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你的入党动机是什么”时,只有不到9%的学生回答入党动机是“追求理想和信念”,回答“寻求政治荣誉感”的占15%,其余同学则选择“共产党是执政党,入党有利于毕业时找份好工作以及将来有更多晋升机会”和“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写了入党申请书,自己也不能落后”,入党成为学生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由此可见,虽然大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上强化接受了某些观点,但在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负面价值观仍深刻地影响着他们。

(四)学习动机明显趋于功利性

调查结果显示,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日趋多元化,提高素质、充实自我依然是学习的动力,但为了应付考试、好找工作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的学习呈现出世俗化、功利化的动机。当问到“你为何而学习”时,68%的同学选择“为了就业”,19%的同学选择“为了提高自我”,只有13%的同学选择“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由此可见,学生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实用主义,他们学习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者在工作中应用领域较为广泛的资格证书考试。选择学习什么的主要出发点是能否顺利毕业、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不是提高自己、充实自我,更没有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

(五)精神空虚,心理状态令人担忧

在全球金融危机深化、国内经济社会调整、高校扩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影响之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紧张,部分学生遭遇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应有的信心。在紧迫感的长期压抑下,少数学生甚至对就业产生恐惧感,害怕步入社会。学生的困惑和心理问题找不到合理有效的发泄途径,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在被问到“遭遇挫折,你会选择哪种方法解决”时,少数学生选择“藏在内心深处”,48%的学生选择“寻求其他发泄方式”,只有34%的学生选择“找老师或朋友谈心”。而选择“藏在内心深处”和“寻求其他发泄方式”的学生,认为网络是最好的一个载体,由于网络游戏的暴力性、宣泄性、虚幻性和网络聊天的匿名性、平等性等原因,他们依靠网络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因此,沉溺于网络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荒废学业,对前景日益感到黯然。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高校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思想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当前高职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普遍存在滞后僵化的情况,与新时期大学生对理论的需求不相适应,亟待进行改革。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人提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历史发展结果,它也是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只有尊重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才能引导大学生能动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首要前提就是“以人为本”。针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新环境,产生的新问题,要以服务学生为理念,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为宗旨,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为契机,通过拓展和深入网络空间,探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迈上新的台阶。

三、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体措施

(一)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生硬死板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与丰富形象的网络世界相比,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徜徉于网络,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只是囫囵吞枣,不愿去深入理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教学成为不二之选。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通过心理、情感体验,扩展知识面,激发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发现、分析、探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播放影像资料、讨论社会上的热点事件等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在逐步理解思想道德要求基础上,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跨越,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世界观。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兴趣点设计,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论思考,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咨询教育,强化心理疏导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与科技文化、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就业压力增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以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再加上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不甚成熟,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对待,日积月累,其心理问题日益凸显。高职院校应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设立心理咨询指导机构,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与此同时,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也应在平时注意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引导,切实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特点,便于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也避免了学生寻求心理辅导的羞涩心理。为此,学校也可以开辟网络平台,在网络上开辟心理连线,使学生跟心理老师通过虚拟的渠道相互沟通、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摒弃心理上的一些疾病。特别是对于一些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更应积极引导,用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引导他们,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双向互动

在本次调查中,当问及“下列哪项对你的成长影响最大”时,对于下设的四个选项“老师”、“父母”、“网络”、“书籍”,竟有高达42%的同学选择了网络,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源,网络对学生的影响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但是网上各类信息的良莠不齐又引起我们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担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坚守传统课堂的同时,要不断拓展网上教育的新领域。学校通过设置网上入党知识问答、红色革命专题等网页,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利用网上教学、网上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此外还可以有效利用BBS、微博、博客等对一些国际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展开专题讨论,鼓励学生与教师在网上交流,并把网上讨论纳入期末考核,以此增强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辨别力和控制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质疑精神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page_break]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